体育教学学科分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育教学学科分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育教学学科分类

体育教学学科分类范文1

关键词:培智教育;体育教学;分类教学;有效实施

中图分类号:G764;G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6-0094-01

早在19世纪末,教育家就针对班级教学不能兼顾智障学生个别差异的问题,提出了分组教学的教育理念。按智力水平或者学习能力的高低,把智障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教学,这种教育理念就是分类教学的基础。实行分类教学,是近年来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进行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开展分类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培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还能更好地实现培智教育的培养目标。那么,如何在培智体育课上有效实施分类教学,适应这些智商不同、能力各异的智障儿童的身心特点呢?

一、合理进行分类

智障学生个别差异性极强,这种差异性在各个方面都有显现,采用任何一种标准进行分类都是不完善的。可以尝试按照如下几个标准,对他们进行合理的分类。第一,根据学生的生理差异分类。智障学生的入学年龄、智力水平、生活背景、致病原因等方面都不相同,致使他们在生理、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也都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同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年龄差距也较大,有些年龄大的孩子智商很低,动作笨拙,有些年龄小的孩子智商却较高,理解能力强,肢体动作也灵活;有的孩子身材魁梧,有的孩子个子十分矮小,还有一些特异体质的孩子,这些都给体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体育教师要通过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真实年龄、智力水平、致病原因等,根据体质情况分成两组,一组是肢体健全的,一组是肢体有残疾的,然后再根据年龄和智力水平把肢体健全的那组分成两组:一组是智力水平高、年龄大一些的,一组是智力水平低、年龄小一些的。第二,根据学生的心理差异分类。智障学生在心理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有的孩子是直接到培智学校来的,有的是上过幼儿园的,有的是在普通学校上了几年以后转到培智学校来的,他们的社会经历各不相同,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上体育课的时候,通过观察发现,这些孩子的心理差异特别大,有的胆小怯懦、谨言慎行、不敢轻易乱动;有的活泼好动、运动细胞发达;有的则孤僻多动,兼具攻击性。可以把胆小的孩子分成两组,胆大的穿插到这两组中轮流做组长,有攻击性的则和教师一组,让他多做事,没有时间去欺负同学。第三,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分类。智障学生运动能力的差异可想而知,适当地把运动能力相近的学生分为一组进行练习,使他们在适合自己特点的基础上,愉快地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

二、灵活选用分类标准

由于大脑受损,多数智障儿童的运动素质比较差。作为体育教师,要利用多种方法,激发他们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在内容上和方法上都要加以区别对待。经观察,智障儿童由于大脑发育受损,语言方面往往发展得比较慢,词汇贫乏,有部分学生还伴有口吃、吐字不清等特点。但他们的听觉大多是好的,多数智障儿童对歌曲情有独钟,即使唱不来,也极易被节奏欢快的音乐所感染。所以,在体育课中要大胆引入音乐游戏,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教师要注意灵活运用分类标准,做到因材施教,兼顾到每个学生的需求。比如教学生投掷沙包,教师先带领全体学生做一个小小的音乐游戏――《我们一起来猜拳》,一段活泼跳跃的音乐,配上一组猜拳动作,在这组猜拳动作中融入掷沙包的技术动作。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反复强调出手的速度和方向。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浓厚,课堂气氛特别活跃,有几个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投掷沙包的基本动作和方法。此时,教师对学生再进行两次分组,第一次把已经掌握方法的和还没掌握方法的分成两组,第二次把一个会的和一个不会的放在一起,组成一组,教师加入其中。这样,再次面对面进行多轮音乐游戏,又有一部分学生掌握了投掷沙包的动作要领。这时,教师引入正题,告诉学生这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投掷沙包。然后亲自示范投掷沙包的动作,边示范边口述要点。最后,让学生轮流做一些模仿性的徒手练习,教师一个个评价指导矫正错误之后,提供沙包进行实物投掷。根据年龄分组,准备的沙包要大小不一,在运动量上也提出不同要求进行练习。对暂时还没学会的学生,先让他们在安全区域观摩,然后由教师本人或由教师任命学得最好的学生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最活泼好动的孩子,则安排他为大家拾沙包。

三、结束语

在分类教学中,分类评价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分类评价不仅要对智障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智力发展规律及教育教学方面的要求熟谙在心,更要兼顾到智障孩子的方方面面。实践证明,在培智学校体育教学中采用分类教学,是行之有效的。不同类别的智障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提高,同时,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总之,体育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努力改革课堂结构,研究切实可行的适应智障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的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张兰香.弱智儿童课堂行为养成教育的研究[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6(04).

体育教学学科分类范文2

关键词 体育教学 行为类型

一、前言

体育教学中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所表现出的不同行为模式对教学效果有很大影响,这些外在的行为表现反映出他们内在的不同学习认知心理,为了创建优异的教学,教师需要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和由此导致的不同行为特征,针对性的安排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学生学习行为类型的划分

根据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象特征,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类型:

积极兴奋型:这类学生身体条件较好,学习积极性较高,表现活跃,体育能力较强,能较快达到教师的目标和要求。他们大多性格较外向,好表现,课堂运动量时有“吃不饱”的情况,有时会“自行其事"不按照教师安排的步骤练习,个别人会因按自己习惯练习导致技术上的错误定型。

思维练习型:这类学生态度积极,有刻苦顽强的精神,较有韧性。运动时偏重理论原理,希望了解练习的目的和意图,喜欢提问。他们掌握动作所需的时间稍长,一旦掌握后,技术较稳定。有时会因过分强调动作细节而影响整体连贯,表现为成绩到一定程度就难突破。

机敏投机型:这类学生较为特殊,他们有一定的运动能力,思维反应灵敏,练习也较认真,掌握动作也较快,但不能坚持,耐受力差,不愿吃苦,动作能掌握却不精,不能巩固。他们往往关注教师对他们的印象,期望通过建立起教师对他们的个别好印象来获取好的体育成绩。

中庸保守型:这类学生在课堂中往往表现出良好的纪律性,能够按照教师的安排练习,但精神状态不易兴奋,机械本能地执行教师布置的练习,成绩平平,对动作掌握不精细不彻底。

消极怠惰型:这类学生对体育课缺乏正确的认识,大多缺少锻炼的热情,不喜欢运动,对练习有被迫感,表现怠惰,常请假见习或躲避练习,他们通常并非运动能力的原因不能完成练习的要求,而是不良学习态度的影响使其不能达到。

自卑拘谨型:这类学生对当众完成动作感到紧张,性格较内向,缺乏自信,害怕失败,对一些复杂带有安全方面因素的练习顾虑重重,表现出畏缩感,总觉得技不如人。在一些体质较弱和受疾病、残疾影响的学生身上表现较为明显,他们是需要帮助的学生。

对立逆反型:这类学生个性较强,不愿受管束,喜欢出风头,不愿循规蹈矩地做练习,对教师安排的课堂练习和要求常提出相反意见,甚至是对立而行,对教师缺乏应有的尊重。虽然是少数或个别现象,但他们的表现常会干扰正常的教学活动,影响教师情绪和其它学生的学习。

三、对不同行为类型学生的针对性教学方法

对积极兴奋型学生,教师首先应肯定他们的成绩,然后在技术上细致要求,在课中适当时候安排他们表演的机会,让其得到心理成就感的满足,同时也可利用他们协助教学,影响其它同学,调动出热烈的练习气氛。

思维练习型的学生,教师可利用其爱动脑筋的特点,向其它学生指出这是理解技术要领的正确方法,同时对他们多做解答和多做示范,在练习的量和强度上提出要求。

机敏投机型的学生,教师则要格外的对他们提出要求,从严对待,一方面让其明白体育成绩的严肃性,另一方面又鼓励其刻苦练习以获取较好成绩,使他们在教师督促下自觉向积极型转化。

中庸保守型的学生,要特别注意不要默认他们的作法,通过强调他们的运动潜能,引导和鼓励,多检查他们的练习情况,利用体育锻炼的环境气氛和心理引导调动他们的锻炼激情,培养其上进心。

消极怠惰型的学生,教师应当主动找他,向他指明学校体育课的要求和重要性,帮助他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在课堂练习过程中也要对这类学生有个别要求,安排他们多参加集体配合练习,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能迁就,但要适时肯定其成绩。

对待自卑拘谨型的学生,教师开始不要把要求订得过高,对他们成绩上的进步就其自身作纵向比较,避免与其它学生横向比较以免打击其信心,多保护其动作,安排技术较好的同学帮助他们,在分组练习时适当调整,避免其被孤离,使其树立信心是首要任务。

对于对立逆反型学生,教师应当分析其对立原因,不压制,也不回避,肯定他们在运动中的一些长处,及时指出他们存在的毛病,多帮助他们,让其感受到教师对他们学习情况的关心和重视,同时建立教师自身的威信,感化他们由对立向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转变。

四、结束语

教师对学生应当以“感化与影响”来替代 “权力与控制”,教学不但教给学生运动方法,而且应使学生理解技术原理,经过思考知道怎样做和为什么这样做,从而防止学生对体育产生厌烦或自卑感。对于一般问题,采取讲授方式,如基本技术学习,直接讲解,等待学生练习熟练后,再选关键部份启发提问怎样做才能使技术得到更好的运用与提高。教师可以利用合作与竞争的课堂体育环境,让学生相互建立联系,培养其进取心和集体意识。与分析教材同样重要的是分析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长。

参考文献:

体育教学学科分类范文3

关键词: 高职 艺术类 分层教学 文化修养课

高职艺术类专业是一种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以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为例,艺术设计系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实践性课程占了很大比例。这一方面是艺术类教学特色,另一方面也是高职教育的定位决定的。但从现实来说,艺术专业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在行业发展中谋求发展,除比拼技能外,需要具备足够的文化修养和研究能力。如何在实践教学的框架下,尽可能的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知识储备,以满足学生不断提升的需求,是需要我们不断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分层教学模式的分析

分层教学有两面性,就目前而言还处在不成熟阶段,不宜于全面推广,应当试点展开。

在近期的高职课程改革文件中,分层教学和小班化教学两个概念被不断的提及。所谓分层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其本质是基于班级授课制形式下,基于学生客观存在基础差异的个性化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决定了分层教学必然存在要从学习目标、评价标准、教学内容上针对学生进行甄筛。这需要教师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大量的知识储备。但鉴于学生个体案例呈现出的复杂性、动态性变化,分层教学模式的开展本身对教师因时、因地、因人开展分层教学的要求很高,所以事实上分层教学很容易演变成一种简单的模式--"促优、补差"模式。也很可能演化成一种学生分级模式,使学生变成优更优、劣更劣的两极分化。这很显然不利于教学。笔者认为对分层教学模式,在看到其因材施教更好的促进学生发展之前,更应该先深刻认识到其可能产生的"阶级"分化。此外,在实际运用中,我们也不能排除学生的惰性--有些学生会选择最低标准完成课程。

笔者认为分层教学模式在中国发展虽已有数十年,但更多是在基础教育阶段中运用,将其拓展到高职教育中,仍需谨慎探讨。但分层教学的思维模式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二、高职艺术类专业文化修养课程的困境与分层教学思维的切入

高职艺术类专业文化修养课程因其特性,是进行分层教学尝试的最佳切入点。

如前文所述,在高职教育的实践性教学定位背景下,如何开展文化修养类课程教学一直是一个悖论,这个悖论在艺术类专业上更为凸显。以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为例:

在采用"2+1"培养模式下(两年在校学习一年离校实习),两年的在校时间要完成所有绘画基础课程、设计基础课程的学习以及国家规定的如政治、英语等课程的学习,在如此紧凑的课程安排下,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也已经采用"项目驱动,在做中学"的思路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去,文化修养类课程更是压缩到仅有一次公选课2个学分。也即是说,目前学生文化修养教育集中在了授课教师课堂所被动展示的自身修养,并无系统性、针对性的引导。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工作中,虽然可以娴熟的运用各种专业技能,但却缺乏创意和思维能力。由此,笔者不得不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当学生走进社会开始从事设计类工作,在当今设计类岗位工作时间紧、强度大的客观现实下,学生如何保持创意灵感不会枯竭?如何学会在没有灵感的情况下寻找设计思路,完成工作安排?笔者认为加强学生文化修养,加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

那么如何加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应该采用怎样的课程形式来加强学生文化修养和自我学习能力?这其中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

其一,从教学的层面分析,前文所述的高职艺术类教学悖论有待解决。一方面实践教学体系和艺术类专业特性导致,在有限的时间内,理论课程和文化修养课程必须让步于实践课程;另一方面学生需要足够的文化修养与自我学习能力以应对岗位工作和自身不断发展的需要。

其二,从学生的层面分析,高职生源具有复杂性。相较于本科院校生源的地域性差异,高职有三年制、3+2制、五年一贯制等生源,学生的基础差异更大。

这两点给分层教学的尝试提供了很好的空间。

如前文所述,文化修养课程目前课程比例低,以教师的"身教"为主,对学生文化修养的培养融合在教师的日常教学的言行举止之中。教师在思想上有意识的加强对学生文化修养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引导,是最便于开展因材施教的一种方式。这恰恰符合分层教学最基本的理念。

生源的差异给分层教学的实施的必要性提供了依据。高职学生的生源差异非常明显,三年制、3+2制、五年一贯制等生源的学养几乎有质的区别,这在客观上给分层教学模式开展的空间。

综上所述,采用分层教学的思维将之运用到高职艺术类文化修养课程教学中,可以规避上文所述分层教学的弊端,凸显其优势。可以说高职艺术类专业文化修养课程是进行分层教学尝试的最佳切入点。

三、分层教学在高职艺术类文化修养课程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如何在高职艺术类文化修养课程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应该采用怎样的形式开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

其一,课题体系层面,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入一定文化修养课程,并在这部分课程中引入分层教学概念。

具体举措为,设置一系列符合专业需求的、不分级的、分科选修的、分层的文化修养课程。这些课程应当具备如下特质:

1、实用性,符合艺术设计类专业所需求,可以补足学生足够的知识量,但又不至于过于深涩,是学生专业技能学习的补充;

2、成体系,可以贯穿两学年,可以和实践课程相结合,或者利用实践课程同步开展;

3、模块化,可以供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自由选择,自由听取;

4、不分级,没有或者需要较少的前置课程学习;

5、灵活性,应该是传统授课模式之外的课程,采用多种授课模式,如微课、网课等。

其二,课堂讲授层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具备分层教学的思维,主动的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具体举措为,在实践性教学为主导的便利条件下,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和翻转教学尝试。在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占绝对比例的前提下,分小组进行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成为授课的常规模式,此二者加上在学生具备一定基础后进行适度的翻转课堂教学为分层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教师在对学生特点了解的基础上,以分层教学的理念将学生分组(这种分组不应当是优劣分组,而应该是互补分组)能更好的提升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完成个人学养的提高。

其三,要开展分层教学,不应忽略"产学研"结合。"产学研"结合的"研",不应该仅指教师的研究力,更应该强调学生的研究力。研究力产生的根本在于学生在技能学习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在实践的基础上完成理论的升华,然后使自己归纳的理论反作用于实践。高职院校不应忽略学生的研究力,对于部分优秀学生更应该注重其科研能力的培养。

具体举措为以第二课堂、学生专业协会为依托,给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同时树立标杆,强化榜样作用,以优秀带动一般,以个别带动整体,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结论

分层教学,不应仅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改革,更深层面上应该是教学思想的变革。在实践教学体系下,分层教学思维更便于在艺术类专业文化修养课程教学中首先尝试,我们可以预见分层教学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更大的变革。

参考文献

[1]沈燕 艺术设计理论课教学探讨 [J]赤峰学院学报 2011年1月242-245

体育教学学科分类范文4

关键词:体育学科;体育学科分类;学科体系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4-0006-05

Analysis of the classification of sport disciplines and suggestions for adjustment

LU Chang-fen1,YANG Wen-xuan2,LUO Xiao-bing1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

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s analyzed and adjusted 4 level 2 disciplines under sport sciences, and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opinions: “Sport Humanistic Sociology” and “Sports Human Body” are two important foundational disciplines in the sport science system; the contents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Training” and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need to be regrouped; “Physical Education”, “Competitive Sports” and “Leisure Physical Exercises” will be developed as the sport disciplinary system.

Key words: sport discipline;classification of sport disciplines;disciplinary system

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博硕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将体育学列为教育学门类下的3个一级学科之一,下设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4个二级学科,形成了体育学学科专业体系的雏形,从而使体育学在规范化、科学化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对我国体育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近年来科学的不断分化与综合、体育文化的迅速提升、体育事业(特别是运动竞技)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实践中许多新“体育问题”的出现,形成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也牵动许多原有体育学科向纵深发展的同时不断衍生新学科,从而冲击和改变了现有体育学科专业体系的内部结构。为了适应体育学科专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对现有体育学科专业结构进行调整,已成为必然。本文将在分析体育学4个二级学科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新时期体育学学科专业体系调整的新方案,为我国体育学科理论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1体育学4个二级学科的发展特征

1.1体育人文社会学在分化中初建整体观念

“体育人文社会学”,严格意义上应称之为“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它是研究体育与人、体育与社会相互关系及其基本规律的学科群,由众多的体育人文学科和体育社会学科组成。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体育人文社会学以“体育理论”的面貌出现,在体育学科体系中处于边缘位置。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体育理论的裂解和大量人文社会科学向体育领域的渗透,许多新兴的体育人文社会学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体育人文社会学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学科群,并逐渐从改革开放前的边缘位置走到了体育学科专业体系的中心。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体育人文社会学中冠之于“学”的分支领域共有70多个,许多分支学科已经有了具体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以及独立的学科理论框架和特有的研究角度,确立了学科的特质,拥有了一定规模的研究群体,积累了相当数量的研究成果,学科发展趋于成熟;有些成熟的体育学科甚至分化出一些新的研究领域,例如:体育经济学分化成体育经济学概论、体育产业学、体育市场学、体育营销学、体育赞助、体育经纪等,体育管理学分化成体育管理学概论、赛事经营管理、社会体育管理、体育健身管理,运动竞赛学分化出体育竞赛裁判学、体育战术学、体育博弈论。

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是现代科学发展的基本趋势。自1997年体育人文社会学进入学科体系以后,有关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框架的讨论在课题立项和学术论文中不时出现。体育人文社会学在深入发展、不断分化新学科的同时,其自身的整体概念也不断加强。2003年,应体育人文社会学整体化发展之势,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高级教程》,建立了体育人文社会学的整体概念,树立了关于体育的人文观和社会观[1]。

1.2运动人体科学分化多于综合

运动人体科学,以前亦称“体育生物科学”或“体育自然科学”,是一个学科群。在运动人体科学中,对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营养学等分支学科进行研究的学术成果较多。据统计,包括那些从成熟学科中分化出来的分支“学”,目前运动人体科学已有66个分支。运动人体科学整体性研究极少,在中国期刊网上输入篇名“运动人体科学”,对截止至2009年的全文数据库进行精确检索,发现105篇论文,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对整个运动人体科学的框架结构进行研究的学术成果几乎没有。2003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运动人体科学概论》[2]。该书内容覆盖我国中等职业学校运动训练专业必需的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营养学、体育保健和运动医学等多门人体科学、基础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是一本首次从整体上探讨运动人体科学的著作,但实际上也是各分支的组合。可见,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运动人体科学的学科凝聚力十分有限,其整体概念尚未建立。

1.3体育教育训练学以教学训练理论和方法为主体

体育教育训练学是研究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学科,是在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和运动训练学多年发展过程中,于1997年两者结合而成的新学科[3]。长期以来,我国丰富的身体教育和运动训练实践,为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素材。2003年出版的《体育教育训练学高级教程》[4]就其学科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学科基础和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就篮球、排球、足球、田径、体操等项目教学与训练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初步建立了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科框架。但由于该学科的非成熟性,其整体抽象性水平较低。

1.4民族传统体育学以武术项目为核心内容

民族传统体育学是研究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学科群,它以武术、气功、养生以及其他民族传统体育为研究对象,采用经验与科学结合、历史与逻辑统一、技术与理论整合的方法进行挖掘、整理和创新。经过10余年的发展,部分学校设置了以武术为核心的民族传统体育学博士点和硕士点,学科发展围绕武术项目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兼顾一些其它民族传统项目的发掘与整理,其研究成果大多集中于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论述和介绍,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共同特征与发展规律等的探讨不足。从总体上看,民族传统体育与一门成熟学科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2体育学4个二级学科调整的必要性

现行体育学下4个二级学科的划分,既缺乏科学的分类思想,也缺乏统一的分类标准,这是从分类学意义上来说明其调整的必要性的[5]。本文将主要从体育学下属学科自身的特性和发展水平来阐述对当前学科专业体系调整的必要性。

1)体育人文社会学与运动人体科学不能体现体育学自身的特殊性和学科群自身的开放性。

体育人文社会学与运动人体科学是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应用性学科群,受母学科的发展影响较大,在本质上分别属于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从研究对象上看,前者主要研究体育中的人文社会现象,后者主要研究体育运动中人的机体的生物变化规律;在研究方法上,二者大多限于各具体学科所依据的母学科研究方法,如体育管理学的案例分析法,体育经济学的规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与政策分析法等、运动生理学的实验法、运动解剖学的解剖法等;在理论体系上,这两个二级学科虽然建立了整体性的学科概念,但其内部结构还停留在各分支学科的排列组合上。可见,二者仅仅是母学科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而非从整体上研究体育运动自身的学科,不具备体育学自身的特殊性。

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应用性学科群,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和运动人体科学将随着母学科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新学科的不断涌现,形成新的研究领域和体育学科。因此,在具有开放性、发展性的人文社会科学群和自然科学群中,将其应用性的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和运动人体科学作为一个相对固定的学科体系来看待,把具有不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学科凝合在一起,既不利于从整体上认识体育中的人文社会现象和生物现象,也不利于新兴体育学科的出现和发展。

2)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科范围模糊、学科性质难以定位。

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各种运动项目的教学与训练。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应该属于“教育学”的范畴和领域;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应该属于“训练类”的范畴和领域。体育教育训练学实际上包括“教育类”和“训练类”两个学科群。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本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体育形式,二者合并在一起,不仅容易造成体育教育训练学与学校体育学(或体育教育学)的交叉,学科边界模糊,而且也使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科性质难以定位,不利于学科的发展。在实践中,有些高校为了增加申报学位点的实力,将“教育类”与“训练类”的成果合并申报“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位点,转而又将“教育类”的成果作为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内容申报“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学位点,这种重复使用材料的做法,使“以学位点促进学科建设”的初衷流于形式,导致学位点多而实际学科根基薄弱的状况,从而影响了学科发展的质量。这种实践中的尴尬,从根本上说是由学科自身范围模糊、性质不明确所导致的。

3)以武术为核心内容的民族传统体育学不足以成为一门学科。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文化形态源远流长,而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的意识却相当薄弱。民族传统体育学设立之初,其本意是建立研究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学科群。然而从总体上看,民族传统体育学宏观研究仍显得不够,其学科体系尚不完善,空白点较多,尚欠开拓创新意识,缺乏从完整知识体系角度对民族传统体育实践进行概括、提炼和总结,且研究内容极不平衡,武术研究受到重视甚至有代替民族传统体育之势。除武术研究外,还有一些运动项目,如大成拳、气功、意拳、太极拳、八卦拳、散打等,被冠之予“学”,形成大成拳学、体育气功学、意拳学、太极拳学、八卦拳学、散打运动学等,介绍各项运动的概况、技术、方法、战术等。这些作为手段和内容的运动项目在学理上至多算“课程”,不能成为民族传统体育学中的一个“学科”。

以学科的评判标准来衡量,以武术为核心内容的民族传统体育学尚不具备一个学科的基本条件,就更别说是一个“学科群”了。因此,“民族传统体育学”是一个有名无实的概念。

4)新兴学科难以归类。

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健身、休闲、娱乐逐渐成为现代人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健身休闲的理论研究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研究成果大量出现。如2002年,成都体育学院在经过多年对休闲体育研究的基础上,申报了国家体育总局的软科学课题《休闲体育学学科建设研究》,开始了对休闲体育的系统研究工作。2004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胡小明、虞重干先生的《体育休闲娱乐理论与实践》。2005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了卢锋先生的《休闲体育学》,对休闲体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其理论体系进行了探讨。此外,刘同员、马永红、董晓虹等学者还对健身学的理论体系进行了探讨。健身休闲理论为健身休闲活动的开展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建议,是一个新兴的学科研究领域。然而,审视现有的学科框架,健身休闲理论既不能归类到体育教育训练学,也不能放到民族传统体育学中。因此,必须对现有的学科专业结构进行调整,以适应体育实践发展的现实需要。

3体育学4个二级学科调整的基本策略

1)保存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和运动人体科学对体育学发展的基础支撑作用。

体育学科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形成的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是体育学科体系中的基础学科。这是因为:体育学科是研究体育运动及体育运动中的人的综合学科,研究对象具有独特性和专门性,在本质上应属于体育学科自身。而体育学科与其它学科交叉所形成的学科,在本质上是属于其它学科的。然而,体育学科与其它学科相结合所形成的交叉性体育学科,也是体育科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交叉性体育学科用其它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体育问题,为掌握运动状态中“人”的身心活动机制、深入理解各种体育文化现象提供了理论基础,在体育学科体系中发挥着基础支撑作用。

体育学科体系中的基础学科与科学技术研究大系统的基础学科,其内涵和外延是不同的。体育学科体系中的基础学科大致相当于整个科学技术系统中应用学科的层次。但是体育科学本身也存在着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内在结构。如果不进行具体分析,一概认为体育科学只有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则会导致对基础学科研究工作的忽视,进而影响体育学科发展的后劲。因此,对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和运动人体科学在体育学科体系中基础支撑作用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和运动人体科学是体育学科体系中两个开放的学科群。体育自然科学通过提供精确的量化指标和科学手段把体育科学引向微观世界,而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却向体育所涉及的社会宏观方向发展,从个体的心理,到家庭、小群体、社团、社区、单位,直到国家和国际。二者沿着两条截然不同的轨道将体育实践引向深入,不断推动体育的科学化进程及体育学科体系的建设。

近年来,随着体育从政治需求向文化层面的回归,体育逐步走上了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长远关注个体、群体和人类整体发展的立体化道路。锻炼身体,追寻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体育事业的清晰目标。因此,在体育科学领域,实现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运动人体科学与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已成必然之势。这既是现代科学发展使然,也是促进体育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抉择。

对种种“体育问题”的聚焦,是运动人体科学与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融合在一起的内在动力。而对种种“体育问题”的深入剖析,还需要二者进一步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专长。对运动人体科学而言,应及时运用自然科学的先进成果来研究体育运动当中的人体适应性规律,并将研究视野从传统的竞技运动领域扩展到体育教育和健身休闲活动中;对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而言,应保持与人文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充分发挥自己的学术兼容性与学科张力,突出体育社会科学的批判性和应用性,加强体育人文科学的导向性和基础性。

2)重组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

体育教育训练是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的聚合体,前者是一种体育方法传授形式,后者是实现运动竞技目标的一种途径,二者聚合在逻辑上讲不通。从包含的具体内容来看,民族传统体育纳入学校体育教学的实际只有武术的部分项目,作为一个运动项目何以成为一个具有“群”概念的体育学科?可见,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是两个不成熟的学科群概念,应该淡出学科框架。

然而,民族传统体育学和体育教育训练学作为体育学下属的两个二级学科,都以运动技术项目研究、教学与训练为核心,二者具有同质性,其具体内容是反映体育学专门性与特殊性的主体,是体育学发展着力建设的部分。因此,取消这两个学科概念,却不能否认这两个学科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对体育学下属学科的调整,实际上就是对这些具体内容进行重组。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体育文化的精髓,有区别于西方竞技性体育文化的独特魅力。民族传统体育学的设立,寄托着中国人民对自己传统文化的特殊感情。但寄托民族感情并不等于学科建设,这是由民族传统体育学经多年发展而无实质性发展的实践所证实了的。民族传统体育学实际包括民族传统体育的项目开发、教学训练,以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等内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发属于运动项目理论与方法研究的范畴,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和训练分别属于体育教学论和运动训练学的范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则是体育文化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可考虑将民族传统体育中的成熟项目开发列入运动项目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将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与训练分别纳入到体育教学论和运动训练学中,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归入体育文化学。

体育教育训练学的设立,表达了人们对“体育特色”学科的关注。作为体育学的主干,体育教育训练学主要包括身体教育学、运动训练学和各运动项目理论与方法研究。由于身体教育和运动训练是两种不同的实践形式,身体教育学和运动训练学理应分开来发展。运动项目作为实现体育目的的方法和手段,其理论与方法研究具有方法学意义,因此,可以将研究各运动项目理论与方法的学科,统称为“体育方法学”。

3)为新兴学科预留发展空间。

健身休闲理论研究的兴起,是与近年来健身休闲活动实践形式的不断普及和发展相适应的。进入21世纪,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健身、休闲、娱乐必将成为中国体育发展的主旋律。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反过来指导实践。要开展健身休闲活动,科学的健身休闲理论是必须的。从学科发展的角度,健身休闲理论的研究也是必要的。因此,新的学科框架需要为这些学科预留发展空间。

4对体育学科体系的调适

综上所述,体育学科体系实际包含着两大类学科,即基础性体育学科和专业性体育学科。基础性体育学科是专业性体育学科发展的源泉和基石,为专业性体育学科提供新知识、新原理和新方法,内含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与运动人体科学两个学科群。专业性学科是指以客观存在的体育实践形式为研究对象,以探讨各种体育实践形式的本质、关联和运动规律的学科,其主要目的在于为体育运动和体育运动中的人服务,具有区别于其它学科的特殊性。

体育学科发展要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时代新挑战,始终需要积极倡导身体运动促进人的健康发展,这就是体育学科发展与其他学科发展的最大不同。体育学科发展坚持“通过身体运动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宗旨,这是区别于其他相关学科(如教育学、医学、理学等)的特色,也是体育学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与准则。新时期体育学科体系的建设,除了要进一步加强基础性体育学科的建设,增强其辐射性、应用性、导向性外,更为重要的是,要推动专业性体育学科的发展,以突出体育学的特色和独立性,这才是体育学存在和发展的根本。

回顾体育发展史,分析体育存在的现实形态,可以发现,身体教育、运动竞技和健身休闲是现实世界体育存在的3种主要形态,并随着体育实践深入发展逐步发生分化,且各自的发展轨迹越来越清晰。体育学就是由研究各种体育实践形式的各分支学科组成的。体育学科体系分类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客观存在的体育实践形式为分类依据,兼顾学科发展与社会需求,将体育学分为身体教育学、运动竞技学和健身休闲学3个分支学科群,并在各分支学科群下重新分化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与运动人体科学的各分支学科,对体育方法学、运动训练学、体育健身学、体育休闲娱乐理论、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等专业性体育学科做重新分布。以此为思路,将体育学的总体框架调适如下(见图1)。

其中,运动训练学是运动竞技学的主干学科,健身学、体育休闲娱乐理论是健身休闲学的主干学科,体育课程与教学论是身体教育学的主干学科,体育方法学根据体育实践形式的目的不同分化为身体教育方法学、运动竞技方法学和健身休闲方法学分别列入体育学的3个分支学科群中。

5小结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文化和体育实践的发展,以及体育学科自身的不断分化与综合,现有体育学4个二级学科的分类已明显不适应体育学科发展的现实需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现有4个二级学科进行解构与整合,是体育学科深入发展和体育科学理论不断完善的现实需要。新时期体育学科体系可考虑将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和运动人体科学作为体育学科体系中两个重要的基础支撑学科来建设,重组“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的核心内容,重视新兴的健身休闲理论并将其纳入学科框架,身体教育学、运动竞技学、健身休闲学将作为体育学科体系的主体部分得以发展。体育学科框架必将在新的学科发展阶段得到与时俱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卢元镇.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高级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王健. 运动人体科学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 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