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专业培养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逻辑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逻辑学专业培养方案

逻辑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1

综合性高校仅开设“逻辑学导论”在课程设置上,中国政法大学属于相对比较完善的,除了为本科生开设“逻辑学导论”之外,还开设了诉讼逻辑、法律逻辑和侦查逻辑等。但是一个学校的课程完善不代表整个中国的高校都具有这样的课程设置。一般的综合性大学的法律专业仅开设“逻辑学导论”这一门课程作为法律逻辑学的基本理论,同时在教材的选择上也不尽如人意。一方面受到课时数的限制,仅仅对逻辑学在法学中进行生搬硬套,这样的教学结果就是学生对逻辑学稍有理解,对法学理解也不是很深,在两者的结合上简直就是在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这样的“人才”走向社会可以为社会带来怎样的效果呢?这种形式的授课,讲述的都是普通逻辑学的内容,没有突出法律的科学性,也没有深入考虑法律内部的问题,肤浅得很。

第二,对于法律和逻辑结合所产生的“法律推理”的讲述让人十分诧异,要么抛开法律讲推理,要么抛开推理讲法学,这样的课程设置简直让人发笑。有的人说“实质法律推理”也叫“辩证推理”。而事实上“实质法律推理”的根据并不是取决于推理的逻辑问题,而是推理之前的事实依据,应该属于“内容推理”。还有的教科书认为“个案适用推理”、“民事责任划归的推理”等其他责任划归推理都划归到法律逻辑学里。这种想法本身就是错误的,是对于概念的混淆。

第三,存在大量法律逻辑学属于不规范以及分类偏差的错误,这样的错误是由于不能坚持以“逻辑学”为研究基础,必然会把法律逻辑术语搞混,造成不规范和分类错误的情况。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对于法律逻辑学的教学在讲“法律辩证推理”时却去讲“实践推理”和“实质推理”,并且不重视法律逻辑学的法律的主体地位的情况,在进行法律逻辑学的讲授过程中需要进行纠正的。

二、法律逻辑学教学改革方案

通过笔者研究,在解决法律逻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上可以有以下几种解决方案。

2.1分清法律逻辑学和普通逻辑学的关系作为区分法律逻辑学和普通逻辑学的关系的方法,首先搞清楚普通逻辑学和法律逻辑学的整体和个体的关系,然后再加以区别,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2.1.1抽象和具体的关系显然普通逻辑学属于逻辑学中较抽象的问题,而法律逻辑学则属于抽象中的具体个例。

2.1.2理论和应用的关系普通逻辑学属于理论逻辑范畴,更多的是进行形式和方法的理论研究;法律逻辑学则更倾向于逻辑学在实际中的应用,而应用的正是普通逻辑学中的理论结合法学理论。

2.1.3广泛和个体的关系在普通逻辑学中并不涉及固定的应用领域里的个性化问题;法律逻辑学则必须应用到法律领域内的各种具体化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所以在讲授法律逻辑学的过程中既要讲授普通逻辑学的思维方法,又要讲授法学中对普通逻辑学的应用。在概念的讲述上既要讲述法律术语的主观规定与客观现实的矛盾,也要讲法律的稳定与灵活的统一,而判断的真假特征与判断的断定上更要明确法律条文的意义,同样的推理要注重法律辩证推理和形式推理的统一。

2.2解决法律逻辑学和法理学的关系在这方面对于法理学、法律方法论和法哲学等学科的理论成果要经过辩证判断之后吸收,再避免出现照搬其成果的情况。法律逻辑学必须坚持在法律逻辑研究基础之上的法律思维方法和法律思维形式。在进行法律辩证推理的讲解时不能完全不顾形式而只考虑内容,这都是一些普通综合性高校在法律逻辑学课堂上容易出现的错误。总之,这二者的关系不能是脱离开来的两个孤立部分,而应该是互相结合融为一体的两个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采用这种逻辑统一的方式实现法律逻辑学术语的规范化是法律逻辑学教学改革内容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3重视“法律”在法律逻辑学中的特色目前大部分法律逻辑学课程中所讲述的都是普通逻辑学在法律工作中的应用问题,采用的方法大多是“案例分析+普通逻辑学原理”,这在整个法律逻辑学中是属于个体与整体的关系,目前的方法必须采用,但是仅采用目前的办法还远远不够。法律逻辑学的内容应该包括应用逻辑学和特殊逻辑问题在法律实践中的应用,这些情况中不仅有法律适用过程中存在的逻辑问题,还有法律逻辑规范中自身存在的逻辑问题。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采用法律实践的研究形式提高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明确法律逻辑学中法律的重要性。

2.4重视法律推理的地位既然是法律逻辑学就应该凸显法律推理的重要性,以法律推理为主要依据。根据逻辑学界的通用说法就是逻辑学就是推理学。尤其是法律逻辑学,更应该在重视法律的基础之上重视逻辑推理。事实上,法律推理是法律工作者在执法过程中广泛使用的法律思维方式,尤其是在法律事实明确、而法律动机不明的情况下,通过法律推理对案件进行分析和侦查的过程,对案件的认定存在必然关系。在具体讲授过程中,特别应该强调以下几点:

2.4.1法律推理的定义和特点只有弄清法律推理的定义和特点才能明确使用的适用范围。

2.4.2法律推理的种类通过对种类的详细描述,才能让学生了解在具体情况中应该采用何种方法和手段进行有效的推理。

2.4.3法律推理的要求对事实的可信性进行分析之后采用正当的形式和合法的手段进行法律推理是法律推理必须遵照的要求,以维护法律的公正性。

2.4.4法律推理的作用法律推理的使用可以弥补法律的漏洞,在案件侦查过程中可以找到正确的方向,从而实现司法公正。

2.5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目前国内的学术氛围就是重理论而轻实际,这在学术探讨中无可厚非,但是大部分学校培养的人才是要到社会中去实践自己的理论,而不是去研究机构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的。这就造成大部分刚刚步入社会的学生空有一身理论而无法进行实践操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这正是出于法律逻辑学的特点———经验性学科而得出的结论。经验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更胜于理论。

三、法律逻辑学的应用(密室逃脱策划方案

3.1活动主题本次活动的主题就是通过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2活动目的“普通逻辑学”是一门关于思维的基本形式、思维方法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为提高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和敏捷性,它注重培养学生准确判断、精确推理的能力,因我院是培养执法工作者的摇篮,执法工作者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素质,而且逻辑学来源于实践,最终也要回到实践中去,因此未来的执法工作者学习逻辑,更应该结合实际思考和体会。根据我院学生所学专业需要,培养学生逻辑推理实践应用的能力是有必要的,特在2012级本科大队开设“普通逻辑学”的实践活动,在学习理论知识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基础上,合理运用理论知识联系实际,最大程度地锻炼参加者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3.3活动过程

3.3.1准备工作人员准备:活动参与人员从2012级本科大队7个开设普通逻辑学科目的班级中选出20名学员分两次参加此项活动。活动地点准备:新疆警察学院北校区1号教学楼二楼全部行政班级教室(202~208)。(注:活动当天需学生处领导配合安排各区队教室)活动器具准备:根据设计关卡,列出项目活动器具清单,上交至基础部综合教研室教师处审核,统一配备。(注:因活动设计需要向警体训练部借用手铐)

3.3.2正式活动部分参加人员先聚集在一号教学楼阶梯101教室统一进行对本次活动的全面介绍和规则的学习,再随机分组,由每组负责学生分别带到202-209教室统一开始第一关:心有灵“析”、心心相印。活动中,所有参与学生必须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联系实践,紧密配合,能够在规定时间内,人人参与其中通过团队合作寻找线索,推理、联想、破解谜题获取最终密码,才能全部成功逃脱。随后由第一名逃脱的小组再进入终极关卡:越狱终极大Boss。最后评出逃脱最快、使用提示最少的小组为冠军进行奖励。此次活动,教师只是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密室关卡,不仅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而且还专门单设一间供邀请嘉宾闯关,让我部全体教师与学生同时参与活动,真实切身体会其中的奥秘。

3.4活动总结通过这种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最大程度地锻炼参加者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无论是推出了成功经验还是发现了存在的不足,都会对学院的本科实践教学模式产生积极的影响,这类实践教学活动可长期坚持下去,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四、总结

逻辑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2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逻辑学;CDIO工程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4634(2015)04-0060-06

0 引言

作为当今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CDIO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参考和应用。从逻辑的观点把握CDIO教学大纲绝非刻意“嫁接”,这既是因为逻辑科学在自身功能上的普遍适用,也是因为特定逻辑教学的目标与CDIO大纲所含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在字面与实质上的高度一致。CDIO教学大纲2.4“个人技能和态度”(personalskillsandattitudes)的两个子部分――2.4.3和2.4.4,分别定主题为“创造性思维”(creativethinking)和“批判性思维”(criticalthinking)。关于“批判性思维”的所指对象,可区分广狭两种理解。狭义理解是作为逻辑学概念的严格理解,澄清狭义理解是准确把握广义(宽泛)理解之所指的必要条件,也是准确把握CDIO大纲之所指并准确应用CDIO教育模式的必要条件。

1 作为一个逻辑概念的批判性思维

狭义地看,批判性思维指的是国外高等教学体系中一门成熟的逻辑课程,又被称为“非形式逻辑”、“论证逻辑”等等,它在发达的教育教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通识教育的核心内容。从技术上,这门课程教给人们如何澄清概念,如何进行推理与论证,如何揭示谬误之外,批判性思维还指一种思维方式和习惯,甚至是指一种人生态度[1]。这样一种描述性定义恰与CDIO大纲“技能”(skill)与“态度”(attitude,大陆更习惯称之为“素质”)两个要素相对应。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习惯,批判性思维服膺于理性和真理,它的口号是:“把一切送上理智的法庭”。它预设了:任何观点或思想都应该接受理性的评判,都应该时刻准备为自身辩护,在论证面前没有什么是生来免检的。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习惯的人,会随时准备对其所面对的各种观点或思想进行评估;为改善对周遭世界的理解,会不断提出新解释;会积极搜寻针对所提阐释出现的质疑或反驳;会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以便更有效地决定和做出选择。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所发明的“问答法”中的“反讥”环节,就生动地体现了批判性思维教育的诉求:利用启发、比喻等手段,通过不断问与答,使对问题的讨论逐步深入,从而不断驳倒错误看法,逼近正确状况。这可以算作批判性思维最早的形态,但仅此就足以表明:人们往往不能将自认有把握的信念证成为知识,很多混淆不清的概念、不够充分的证据乃至自

相矛盾的信念,经常隐匿在貌似有说服力的言辞背后,所以,才需要进行“批判性”的思考。

作为一门大学课程,批判性思维是逻辑教学改革的产品。作为20世纪科学系统演化的重大进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确认:逻辑与数、理、化、天、地、生并列为七大“基础”学科,后来该组织“科技领域国际标准命名法”,逻辑学更是位列一级学科之首。对其工具性的明确指认,亚里士多德早有定论:逻辑不仅仅是说话辩论的工具,更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必备工具。逻辑的这种普遍适用性是亚氏创建逻辑学的基本动因。逻辑在欧洲中世纪大学教育中地位显赫,含于其时所谓“七艺”之中:文法、逻辑、修辞、音乐、算数、几何、天文。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现代逻辑的迅速成熟,数理逻辑开始主导逻辑课堂。尽管数理逻辑在现代科学诸多核心领域的应用价值无可争议,但作为一项“教学内容”,特别是当大部分受众多是出于日常需要而学习逻辑时,数理逻辑的缺陷开始逐渐暴露:不能直接面向现实生活,解决其中的现实问题。恰在上世纪60~70年代,美国社会正值风云激荡,围绕越南战争、种族歧视、性解放等话题,各种思想观点的交锋空前激烈,普通人学习逻辑的主要目的是有助日常思维,因为对大部分人来说,专业生存毕竟很少,更多时候需要处理的是日常抉择,但符号化程度很高的数理逻辑与日常思维的关系极不明显。于是,学生们吁求一门课程,告诉他们如何分辨关于日常话题的观点或论辩的合理性,评判它们是否概念清晰、层次明白、根据充分、论证有力。这就要求对逻辑教学进行改革,使逻辑走进日常生活。于是先在北美,后在全世界范围涌现一股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编写批判性思维教材和学术论著的热潮。例如美国哲学学会就规定:如果学生今后拟从事学术研究,就应该学习数理逻辑,如果没有这种打算,也应该系统学习批判性思维。据统计,全美已有上千所大学开设批判性思维及同类课程,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是美国本科教育核心目标①,并贯穿于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每一个教育阶段。并且,批判性思维已成为美国许多能力性测试如GRE、GMAT和LSAT,以及国内MPA、MBA、MPAcc、GCT、公务员考试等热门考试中逻辑推理部分的理论基础。

尽管有如上发展,但批判性思维始终未脱离与逻辑的关联。亚里士多德最早是想让逻辑服务日常论辩,让人更好地思考和说话,甚至只想战胜论辩对手,后来逐渐明晰逻辑的科学价值,着手创建以求真为目标的形式逻辑。数理逻辑只是传统形式逻辑的现代化,而不是别于后者的新东西。批判性思维由于其日常生活化诉求,实际是向亚里士多德早期逻辑诉求的回归,这些可在《论题篇》、《辩谬篇》中系统见到。批判性思维在学理上仍隶属逻辑学。如果把逻辑学区分为形式和非形式两部分,那么,批判性思维和逻辑学在学理上的交叉就是非形式逻辑。但由于除了学理内容,批判性思维更倡导一种思维方式和习惯,甚至提示某种普适性的方法论价值,所以使用“批判性思维”这一称谓是更可取的。批判性思维研究的重心,一方面是把握批判性思维的逻辑机制,另一方面是日常非形式论证的建构和评估,统称“非形式逻辑研究”[3]。显然,日常非形式论证的建构与评估,其参考标准和依据必须是形式论证的法则,开动批判性思维要以遵守形式论证法则(均可得到数理逻辑刻画)为前提,而后者正是由形式逻辑来提供的。在专业分化不断加深的今天,逻辑作为仲裁者,其所关心的只是那些普遍适用的层面,不同专业背景的人所遵守的是同一套形式逻辑法则。

就批判性思维这门课程的教育功能来说,它涉及到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应该教什么和如何教等根本问题。在以灌输为主的知识型教育中,教师的形象只是知识的占有者和宣导者,学生的任务就是去记忆笔记或教科书上的东西。这种模式在信息骤增和知识爆炸的时代势必遭遇严峻挑战。对学习者来说,关键已不是所知信息的多少,而是如何识别虚假信息,抛开冗余信息,抓住关键信息,创造新知识和思想,以便获得有利的发展空间。人们在生活中随时面临应该相信什么、应该做什么的抉择,有时甚至是非常艰难的抉择,这时候都需要开动批判性思维:我思考的目标是什么?我在试图回答或解决什么问题?我正在什么观点的指导下思考?我在使用什么样的信息?如何解释、评判这些信息?哪些概念或观念对我的思考至关重要?我在试图推出哪些结论?我(暗中)做出了哪些假设?我把哪些东西视为理所当然的?它们是理所当然吗?如果接受那些结论,它们又会推出哪些进一步的推论?我的思考方法能否为我试图回答或解决的问题提供最好的帮助?如果我的想法付诸行动,会造成哪些有利或有害的后果?等等,当从事这样的思考时,就是在从事批判性思维。

综上所述,作为具体的方法,批判性思维是指面对做什么或相信什么时做出理性决定的一系列思考技能和策略,而通过对这些思考技能和策略的训练,可以培养出批判性的思维方式、习惯和精神气质。

2 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关系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举行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大会给21世纪的教育定了基调,那就是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造力”的培养。2006年在上海召开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强调,“填鸭式”教学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大学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会学生如何独立思考,让大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缺失是中国本科教育的一个不足。这些都明确提示:在“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或“创新”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2006年1月,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了用15年左右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宏伟任务。无疑,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离不开创新型人才,没有创新型人才的存在与发挥作用,建设创新型国家就只是一个口号。但如果不彻底澄清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不让批判性思维教育在创造性思维培育中发挥应有作用,创新型人才就难以出现和发挥作用。批判性思维教育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

任何真正意义上的创造都不可能凭空而成,开动创造性思维的目的是为了“建构”,而这种建构若想稳妥,开始之前显然应该做好“地基清理”的工作,否则就会埋下隐患,而这种清理地基所依赖的正是“开动批判性思维”。从澄清关于批判性思维的某些误解入手,可深入把握批判性思维的作用和意义。

对批判性思维最直接的误解,是认为它和创造性思维的诉求相冲突,因为在字面上“创造”意味着“制造”、“生成”和“建构”,而“批判”意味着“拆开”、“解构”乃至“破坏”。但事实充分表明,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正所谓“不破不立”,没有批判肯定不会有真正的创造,没有细致的分析就难有真正意义上的综合。从一个完整的流程看,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正是相辅相成的。

什么是“创造”,何为“创新”?这些词太过常见和常用,以至很难精确界定。大致的描述至少包括:发现旧有理论和思想、旧有的技术和旧产品等等的漏洞和缺陷,明确待解决的新问题,提出新思路、新技术、新方法,创造出新理论、新思想、新技术或新产品。整个过程和每个环节都包含着创造,突出一个“新”,而批判性思维在整个过程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

1)提出新问题需要批判意识和科学的怀疑精神。任何科学研究都始于问题,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难,也更根本,而问题至少涵盖以下类型:(1)已有理论与新发现事实相冲突,这些事实是已有理论解释不了的,甚至与已有理论相矛盾;(2)已有理论之间的相互冲突,甚至矛盾性对立;(3)已有技术产品的性能与目标用途之间有差距;(4)某些领域或方面有特殊需要,但尚没有与之配套的产品。如此等等。发现这些问题,都需要有良好的批判性思维训练。很难设想,一个思维僵化、怀疑精神匮乏、懒于行动的人,头脑当中会有很多问题。而一个具有批判性思维意识和怀疑精神的人,通常视野开阔,头脑敏锐,勤于观察和思考,善于找错和挑刺,能够不断发现新问题,并产生解决它们的需求和欲望。

2)提出新的解决方案需要开动批判性思维,这包括批判性思维的技能和精神气质两个方面。对旧理论、旧做法审慎反思,找准其问题、缺陷之所在,是正确提出解决方案的先决条件。伽利略在考察“物体的下落速度与其重量成正比”这个古老学说时,就通过一个“思想实验”寻根究底,推出由之将导致逻辑矛盾,从而提出了“在真空条件下,物体的下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没有关系”的新学说。这其中就使用了归谬推理等形式逻辑方法,同时更体现出一种科学怀疑和实验求证的精神。具有批判性思维态度和习惯的人,绝不会把现有的东西视为理所当然,他们的思维总是向新的可能性敞开,勇于创新且乐于创新,新观念和新想法总像不断线的水流往外冒。在很多冠以“创造性思维”及类似名义的教导中,提到最多的想象、类比、直觉、灵感、顿悟等思维方式,其实都是批判性思维厚积薄发的产物。

3)自觉开动批判性思维能避免“一厢情愿式的思考”和想当然,而后者是创新的大敌。有些人在进行创新时,因为与自身利益相关总是习惯逃避批判性思维,具体表现在:喜欢听好话和赞扬的话,不喜欢听批评和不同意见;总是找有利证据,回避不利证据,结果导致创新的失败。而具有强批判性思维态度和习惯的人,即使面对自己的创新产品,也力求做到客观公正,在寻找支持性证据时不忘反向思考,尽可能设想反面证据,并提前针对它们做出预案。在自己的理论、方案成形后,从两个方面做批判性评估:一是进行“验前评估”,从理论上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考察它与已有理论、方案的关系,弄清楚其相对优势和劣势之所在;二是做“验后评估”,把自己的理论、方案交付实验或实践检验,根据检验的证实或证伪的结果,对自己的理论、方案重新做出分析,或做出调整、补充、修改,或干脆放弃,提出新的替代方案。这样反复尝试的结果,最终总能导致成功的创新。

对批判性思维的另一种误解,是认为它在本质上是否定性的:它只能用来发现问题,却不能使人们做出系统的正面的建构,不破虽不立,但破了也未必就会立得起来。这种看法也是错误的。批判性思维强调的确实首先是批判和怀疑,它要求人们认真、审慎地判别,是应该接受还是应该拒斥一种主张,还是由于没有充分把握而予搁置,并说明人们有多大信心接受或拒斥该主张。从这个角度看,批判性思维的确是否定性的,至少是保守的。但批判性思维过程也本质地包含这样的要求,即必须给出提出质疑和批判的理由,并能够对这些理由本身的合理性做出评判。批判性思维的直接目标虽然是判断一种给定观点是否值得接受,但它同时也是人们围绕特定主题展开进一步探究的基础,也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才有可能使被讨论的问题得到更准确的理解和把握。从这个意义上说,批判性思维当然是建设性的。

鉴于上述,应该大力加强批判性思维教育。“批判性思维教育的直接目标是培育好的批判性思维者,即能够整合批判性思维的各种技能并加以有效运用,增强在其他学科学习和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有力工具的自信心、自觉性和具备良好判断力的人。”[2]有人甚至把批判性思维教育说成是德育和智育的结合,因为它除了包括一系列辨别、分析、判断和发展的思维技能,更能培育一组有关认知和行为的理性精神和品德,即“虚怀若谷、坚守理性、勇于创新”的批判性精神[5]。由上所论,若能顺利实现批判性思维的教育目标,便有望培育出更多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创造性主体。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资料,由50多个发展中国家的500多位教育家列出的16项最重要的教育目标中,“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高居第二位。显然,如果不加强逻辑和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我国整个教育事业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就难以实现,创新型国家目标的实现就会变得可疑。因而,在批判性思维教育路径上,完全可以遵循亚里士多德的“大逻辑”理念。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开展不同侧重的逻辑教学,是培养社会成员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态度的有效途径。

3 CDIO工程教育和批判性思维教学

近年学界关于批判性思维的“逻辑中心主义”与“反逻辑中心主义”的争论,鲜明地体现了批判性思维求真、开放的追求,有力拓展和深化了学术界的认知及教育界的反思。主题所限,本文不拟正面研讨该问题。基于多年从事教学和学术研究实践,笔者赞同如下论断:“如果我们承认动态(ing)意义上的‘推理’和‘论证’居于批判性思维的核心,就不应当离开逻辑应用谈批判性思维。……目前发展程度不同的三大逻辑理论(演绎逻辑、归纳逻辑及辩证逻辑)所研究的‘演绎有效性’、‘归纳可靠性’和‘辩证灵动性’都是批判性思维的基本支柱,而且其层次也具有递进性”[6]。之所以用较大篇幅澄清狭义理解的批判性思维概念,其目的也在于在理论上正本清源,以便真正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此外,由于事实上“批判性思维”、“创新”这些词在生活中经常被想当然地提起,甚至被滥用,因而有必要加以匡正。而之所以专谈CDIO工程教育,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工程教育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工程教育,工程教育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但现阶段我国的批判性思维教育还远远不能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在笔者看来,CDIO模式的适用范围并不限于工程教育,而是具有普遍适用性,其理念与批判性思维教育的诉求也完全一致。

首先,CDIO是一种以“能力产出”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它强调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统一。显而易见,这种“三位一体”本就应该是所有教育类型都要达成的目标。对于受教育者来说,能否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并拥有态度,正可以体现其“能力”的高下,平时说一个人能力强,指的也就是这个。但这里有必要区分专业性能力和一般性能力。显然,任何专业教育均能够从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方面增益受教育者,使其具备专业能力。但正如前文所论,批判性思维教育的目标所面向的却是一种“一般性”的能力,这种能力与专业没有直接关系,但却可以为专业学习提供间接的支持:批判性思维能力是一种“元”能力,批判性思维教育的目标就在于教会学生更自觉地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并拥有专业态度。CDIO教育大纲将“批判性思维”(2.4.4)和“创造性思维”(2.4.3)明确列入其中,这显然是先进的。

不过,有一点是不得不强调的。由于逻辑传统在我国文化传承中的缺失以及现代逻辑教育的覆盖面和整体水平不足,很有可能会使这两个“舶来品”因为没有合适的生长土壤而不能生根、结果,搞不好还可能会有不想要的后果出现。要想真正将大纲落到实处,必须首先搞清楚它们是什么和怎么做,对其精心设计,将其培育机制纳入培养计划,否则就可能流于“言辞”而无实质。在人人可以谈“创新”的大环境下,强调“批判性思维”训练的基础性更显重要。

其次,CDIO工程教育强调基于“项目”的“做中学”,建立一种全过程的项目式课程体系,理论付诸实践乃是其题中应有之义。这里所说的“项目”实际上可以理解为一种“创新型”、综合性实验,或者说,至少要依托于这种实验,而这种实验不是通过实际操作进行简单的验证,而是涉及提出新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这样一个有所创造的过程。进而言之,真正有收获的“做中学”要求有“做前思”和“做后评”,这样三个环节才能结合成一个所谓“全过程”。这些环节要想搞好,每一个都需要开动批判性思维,而如果能在这些环节自觉运用批判性思维的技术,其理想结果当是可以预期的。

从广义理解的CDIO看,任何专业的教与学都可以基于特定项目。这里所谓“项目”自然也是广义理解的。不同专业,特别是非工程教育专业,应该开展基于何种项目的“做中学”,或许见仁见智。但是,主张把实践环节引入理论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无论如何都不会错。仍以前述伽利略“比萨斜塔实验”为例。表面上看,这只是一个简单的验证型物理实验,两只球扔出去这样一个简单动作证实了新的观点,证伪了传统学说。但放眼全过程去想:如果伽利略没有经过深刻的批判性思考,没有进行思想层面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就成功地完成了这个物理实验,那才是不可思议的;退一步讲,不进行事先的设计,这个物理实验又要验证什么呢?这就是“思想实验”的力量,其中使用了逻辑的方法(归谬推理当然也是批判性思维的具体方法),更体现出科学怀疑和实验求证的批判性精神。

在此,可进一步引出这样一个问题:倘若不是因为伽利略的实验,又会有多少人会自觉质疑古老学说?日常生活中,经常有人“重义忘利”地大谈“黄金如粪土”、“朋友值千金”,殊不知若两句同时成立,恰会推出一个并不希望得到的结论。可见,想当然是批判性思维的天敌,是制约创新的顽固力量。

综上所述,在各门类教育当中,批判性思维教育应该作为一种元教育,是一个不需要提问“是否必要”的教育环节。但事实上,由于逻辑传统的缺失,全社会对逻辑普适性价值的认识还远未形成。尽管出于各种实际需要,批判性思维正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如时下社会上热门的各类测试都需要进行逻辑的学习,但关于因何如此仍缺乏应有的自觉,在主渠道和主阵地上,我国的逻辑教育仍然任重道远。

如上所论,笔者提倡一种“大逻辑”观念下的逻辑教育,提倡演绎逻辑、归纳逻辑、辩证逻辑兼收并蓄、合力攻关,应该针对不同受教育人群的实际需要,规划不同的教学重点。对于规模巨大的工程教育人群,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是必要的和重要的。关于这一论断,如下考虑也可提供参考。

笔者曾经从逻辑的观点研讨过“李约瑟问题”的解答,结论是:对于“科学技术”一词的使用,应谨慎地简化为“科技”,因为细加甄别的话,“科学”和“技术”之间有着极大差异[7]。这种区分对于当今的工程教育仍然是重要的。教育部已经推进多年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鼓励和支持本科生进行科学研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科学创新能力、科学创新素养,希望本科生能从此燃起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梦想。之所以重提科学和技术的差异,是想要区分“家”和“工匠”;工程师绝不是,也绝不应该等同于“工匠”。“大创”项目的产品或许因为本科生的学识积累、研究经验等方面的不足而显得稚嫩,但从事“大创”项目的学生和指导教师绝不应肤浅地理解“创新”,以为小发明、小制作就是“创新”的全部,完成项目就是结束,而是应该将某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自觉地体现在自己的项目产品之中,并启发继续前进的动力。成功的批判性思维教育绝不是停留在传授推理的技术和论证的诀窍,而是同时诱导一种“无尽探索”的科学怀疑与理性求真的素养。

进而言之,如果从逻辑的观点省思“钱学森之问”[8],让有些人觉得“矫枉过正”,则恰恰说明逻辑学的普适性价值还远未成为基本的社会共识。个别人或许可以凭借天分获致重大创新,但就社会整体来看,只有普通人成为创新的载体,才能促成创新格局的形成与确立。对普通人来说,分析能力、语言能力和计算能力是三个基本的、与专业无关的板块,在理论上可分别由逻辑、语文和数学来负载其教育功能。但同时具有基础性、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三重性质,却是逻辑学在当代科学体系中独有的特征[9]。对已成年的大学生来说,着力强调以说理和论证为核心的分析能力,是逐步推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目标达成的基本要素。

地方本科院校承担着我国90%的工程教育人物,规模大使办学资源紧张,且存在着优秀师资力量不足、理念相对滞后、专业设置僵化等困境,以致严重阻碍通识教育的发展。而从长远的发展空间看,学生的通识性能力往往起到决定作用。如上所述,作为核心的通识性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不应滞后于专业能力的发展。理想的方案是将批判性思维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并参照先进经验予其应有地位①。而更现实的方案则只能是积跬步而后致千里,聘请有关专家、名师,或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设“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类课程,并在修读政策上对学生形成吸引,促其逐步转变观念。例如,开设“悖论”类课程就能够有效地达到培育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素养的目标[10]。而且,悖论本身也很容易使学生感到好奇,引发学生深入探索的兴趣,这至少是“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在字面上无法相比的,这也是正在实践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刘叶涛.批判性思维及其社会文化功能[J].学术论坛,2009,32(9):30-33.

[2]武宏志,刘春杰.批判性思维――以论证逻辑为工具[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2.

[3]张建军.当代逻辑科学“应用转向”探纲[J].江海学刊,2007,50(6):6.

[4]陈波.逻辑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15-316.

[5]董毓.为什么要扩展批判性思维教育内容――关于批判性思维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根据[J].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教育通讯,2015,(23):3.

[6]张建军.逻辑应用视域下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与研究[C]//江苏省逻辑学会.江苏省逻辑学会2014学术年会论文集,2014.

[7]刘叶涛.“李约瑟问题”的深层解读――从逻辑的观点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46(1):18-21.

[8]刘叶涛,刘东.“钱学森之问”的逻辑省思[J].人文杂志,2013,57(6):13-18.

逻辑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3

关键词 技术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国际资格框架;专业认证;技术素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31-0021-06

一、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识逻辑

如何认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即如何认识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如果从德国的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理论[1],以及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实践看,已被普遍认为应该遵循工作(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工作(行动)领域的逻辑路线。这一人才培养逻辑在本质上是工作逻辑,对于中等技术与职业教育来说,符合职业教育的基本原理和要义。然而,高等技术(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识逻辑是什么呢,有学者认为是“科学知识与技术”[2]。按照应用型人才概念辨析,“应用”的关键在“应”和“用”,“应”即技术工作的实际,是逻辑起点,“用”是技术工作的目标(问题解决),是逻辑终点。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高等技术(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识逻辑是工作领域――技术领域――学习领域――实践领域,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出发点是技术工作领域,而逻辑终点是与工作相关的实践领域。与中等技术与职业教育不同的是工作领域与学习领域之间需要技术领域的过渡,这是在进入学习领域之前,需要对工作领域所涉及的技术领域进行分析,这是与中等技术与职业教育(培训)的最大区别,因为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不仅仅是劳动过程(工作过程),更是一个与技术领域相关的“技术过程”[3]。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识逻辑也应该是相同的。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出发点毫无疑问是技术工作的实际,但其学习领域并不能直接由工作领域转换而来,必须对技术工作所依存的技术领域(技术系统)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并在其中区分关于技能的技术和关于知识的技术,这是技术应用型人才与一般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的根本区别。首先,关于技能的技术和关于知识的技g符合米切姆关于技术的哲学认识,技能的技术表现为对“技术客体”的“做”和“意志”,知识的技术包括所有技术原理知识、必要的科学知识、经验知识。其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核心能力是解决问题能力,即技术思维能力,这一能力将取决于技术系统中技术单元、技术关系,以及技术原理、技术价值观与技术思想。由于产品生产取决于技术流程及流程中的所有技术要素,任何生产岗位的技术工作都需要在技术流程中得到技术描述和解读,每一个岗位上的技术工作都要与诸技术要素发生各种关联。技术应用型人才面对的不只是工作岗位,而是岗位工作背后的整个技术系统。所以,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习领域确定并不能仅仅用岗位的工作描述,而是需要通过岗位技术工作,描述出所有相关的技术要素,及其背后的技术知识,而关键在于对技术核心概念(包括系统、资源、制约条件、优化和权衡、过程、控制等)的理解和认识[4]。

从认识逻辑学看,上述人才培养认识逻辑包含了两个认识论的重要概念――“知识与信念”,其中,逻辑起点的工作(行动)领域以及逻辑路线中的技术领域对人才培养的知识做出了规定,而逻辑终点的实践领域则表明了对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的“信念”。按照认识逻辑的理论,“当知识是完全时,信念就转换为知识,此时知识和信念是等价的”[5],显然上面对高等技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认识逻辑描述中,关于工作领域和技术领域,事实上组成了学习领域的全部知识基础,而实践不仅作为教育的信念,同时也通过实践让实践本身转化为学习者的经验知识。这样的人才培养认识逻辑梳理是必要的,由此可以将高等技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认识过程中的感性、知性和理性连接起来[6]。

这里还需要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上述讨论的人才培养认识逻辑及其路线问题,不等于人才培养逻辑,即不等于人才培养的实践路线,在实践层面,人才培养必然需要通过课程来具体实现,而人才培养的认识逻辑将有助于我们在课程实践层面讨论相应的课程逻辑[7]。二是关于教育的认识逻辑问题。由于在教育的实践层面会涉及更多、更复杂的非学术问题,包括文化、历史传统、国家政策等,很难有一个被大家普遍接受的逻辑解读。但是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当以人才培养的认识逻辑看待技术与职业教育时,应该更加容易理解我国关于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政策。

二、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工作――基于IET的认识

(一)工作领域――工程技术活动范围

我国目前中等、高等职业院校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从职业岗位(群)的职业技术活动出发,对其主要的职业技术工作进行表述,其特点是直观、直接、易表达、易理解。但是这样的表述对于相应的技术领域和学习领域缺乏定性的认识和描述,相应地对技术能力的特征和本质,缺乏理性的认识,对技术实践训练的设计,缺乏技术思维能力和技术文化能力要求的指引。引用国际工程联盟IET对工程技术教育毕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一般性和通用性标准的相关描述,将有助于我们对技术应用型人才工作领域和能力要求的理解和认识。IET是按照工作的难度来区分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工程师、技术师、技术员)所对应的工作领域(活动范围):复杂的工程技术活动领域、广义的工程技术活动领域、定义清晰的技术活动领域。具体地,不同层次的工程或技术活动领域(范围)的描述,是通过对工程技术活动领域的技术或非技术特征来描述的,见表1[8]。这些特征属性分别是:工作所涉及到的资源(人员、资金、设备、材料、信息和技术);解决工程技术问题所涉及的诸因素之间的作用水平;工作对创新的要求;工作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水平;工作所涉及的经验范围。正是上述特征的技术或非技术属性,对不同活动领域的工程技术工作者所需的能力、知识、态度,需要提出相应的特别要求。另外,上述特征的属性描述与《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技术学习的内容》所界定的技术核心概念一致,即对技术活动的认识应该是基于技术核心概念的认识:系统、资源、制约条件、优化与权衡、过程、控制。

作为国际普遍认同的工程技术教育标准,IET关于工程技术工作领域(范围)的属性特征描述是定性的,具有普遍意义和指导作用。对于我国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的专业标准和课程教学标准制定来说,除了应该有工作岗位(群)的描述以外,还需要根据人才培养的层次要求,透过职业技术工作的表象,对工程技术活动涉及的技术或非技术要素(因素)有一个基本的属性特征认识,进而对相应工作领域的技术领域和学习领域有质性的认识及描述。

(二)技术应用能力

到目前为止,我们要对技术应用能力作出定义似乎是困难的,原因是我国并没有对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给出确定的定义,学术界也没有对技术应用本身作出过普遍认可的界定。为此,我们在这里仍然要引用IET对专业工程师(Professional Engineer)、技术师(Engineering Technologist)和技术员(Engineering Technician)专业技术能力的相关描述,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技术应用能力。IET对技术师的专业能力界定包括以下13条[9]:理解和运用体现在广泛接受并且被运用的程序、流程、系统或方法知识;理解和运用他(她)特定工作范围内的程序、流程、系统或方法知识;识别、明确和分析广义的问题;对广泛定义的问题设计和开发解决方案;评估广泛定义的技术活动的成果和影响;确认广泛定义的技术活动对社会、文化和环境产生的合理并可预见的一般性影响,并考虑到可持续发展,承担参加这些技术活动的责任,以避免对公众产生危险;在技术活动的过程中,应能够符合所有法律和法规要求,保护公众健康和安全;从事遵循道德的活动;在一种或多种广泛定义的技术活动中,能够承担一部分或全部的管理;与他人的活动过程中能够清楚地沟通;有足够的维护和发展自己的能力,以确保自身的职业持续发展;选择合适的技术来处理宽泛定义的问题,并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判断力;能够在一种或多种被广泛定义的活动中作出决定,并承担一部分或全部责任。

在上述专业能力的描述中,可以看到专业能力包括技术应用能力(知识理解与运用、问题分析、技术判断、设计和解决问题、技术评价、技术管理)、文化能力(社会责任、伦理责任、法律责任)、通用职业能力(^续学习、沟通)等。上述IET的专业能力标准是原则性的基本表述,对于具体的能力要素内涵,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更为细致的说明,对于不同的专业还需要给出特别的要求。需要特别指出的是,IET关于知识能力的表述是理解与运用,所有能力的表述体现了个体的素养要求。

三、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基于国际资格框架和专业认证的认识

我国教育管理部门对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学习者的学习结果认定,包括学历、学位、证书等有着严格规定,同时对高职教育还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则制定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由此构成了国家教育和职业资格体系。但是由于两种体系只是在纵向各自形成,在横向却没有相互对比和依照,而且各自在纵向是分别按照学术标准和职业标准所建立,缺乏一种能够反映教育的学术标准和职业的资格标准相互对应的规格要求。另一方面,即使是在统一的教育体系下,对于不同层次的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没有可以比较培养规格的基本毕业要求(学业标准)体系。而国际上高等教育发达国家不仅有许多成熟的国家高等教育标准、职业资格标准,还有近几年来形成的国际资格框架和高等教育认证协议,对各级各类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统一性要求。我们可以通过对上述国际上通行的资格框架和专业认证标准的深入了解,更加清晰地认识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格。

(一)英国的资格与学分框架(QCF)[10]

英国的资格与学分框架(QCF)是为推进全民终身学习,以有利于学习者的学分转换及对先前学习的认可,而将原有国家资格框架(National Qualification Framework,NQF)和高等教育资格框架(Framework for Higher Education Qualifications,FHEQ)进行对比后,所作出的学业比对性测量框架。这里我们只就相应于我国应用型本科和高职教育(专科)的层级,来认识QCF的相关等级描述,进而形成对我国高等技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认识。表2是英国资格与学分框架中4~6级的资格(规格)标准描述,其中4级相当于我国的专科(高职),6级相当于我国的大学本科,5级在专科与本科之间。从该表对不同等级知识、能力和态度的描述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人才规格的差异性,这样的差异性可以是范围或程度性的。例如:在认知和理解力维度上,4级的知识表述是“实用性、程序性”,5级的表述是“实用性、技术性”,解决问题表述分别是“明确又较复杂非日常的问题”和“较复杂环境”,理解力的表述分别是“解释和评价”和“分析、解释、评价”;在应用和实践维度上,4级需解决的问题的表述是“明确又较复杂”,5级的表述是“明确但复杂”,6级的表述是“有限解释但涉及因素复杂”,而相应的问题解决要求分别是“运用适当的调查”“运用相关的研究”“运用和设计研究”。

(二)欧洲资格框架(EQF)[11]

欧洲资格框架(EQF)通过涵盖各教育阶段8个级别的资格标准,用以认证各种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的学习结果,该资格标准是用知识、技能、能力来表述的,按照对能力与技能概念的理解,欧洲资格框架中的“技能”一词应该是专业技术能力,而“能力”一词属于通用职业能力。表3列出了欧洲资格框架4~6级的资格(规格)表述,同样相当于我国的专科(高职)到本科教育。该标准在知识维度对4~6级的描述分别是:“广泛背景的事实和理论知识”;“全面的、专业化、事实性的理论知识,以及某些跨学科的认识”;“高级知识,包括对理论和原则进行批判性理解”;对专业技术能力的描述分别是解决“具体问题”、“抽象问题”、“复杂和不可预测问题”,等等。

(三)美国ABET工程技术教育专业认证标准[12]

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 and Technology,ABET),是美国著名的高等工程技术教育专业认证机构,对全美高等教育的工程类专业(EAC)和技术类专业(ETAC)进行评估认证工作。ABET也是《华盛顿协议》和《悉尼协议》的正式签约会员。ABET认证的技术类专业并不是按照学科分类,而是按照技术领域分类,比如空调/制冷/采暖/通风工程技术、汽车工程技术、化工/工艺/设备工程技术、土木工程技术、制图/设计工程技术、机电工程技术等专业类。专业认证标准包括一般性标准和具体专业的专门性标准,其中一般性标准是所有专业都必须遵照的基本标准,包括:学生、专业教育目标(教育机构向社会公布的)、学业标准(副学士、学士学习成果)、持续改进、课程、教师、设备、学校支持等共八项。表4是技术类专业本、专科学业标准的一般性规格要求。从表4中可以看出,本、专科学业规格的主要差异在于:职业技术工作领域的一般性和广泛性;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一般性或广泛性;技术原理应用要求,专科更多依赖于经验性知识,本科更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流程和系统性;本科还要求社会和全球视野下的知识。

(四)认识与启示

1.培养目标的素养导向和技术应用性

从英国资格与学分框架、欧洲资格框架和美国ABET专业认证标准来看,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该是技术应用型,例如在标准中使用了以下表述:“选用相关的方法、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运用调查、研究、设计方法”;“在某个工作和学习领域内解决具体问题,或抽象问题,或复杂、不可预测问题”;“应用知识、技术、技能和使用现代工具”,“应用数学、科学、工程的知识和技术”。特别是ABET要求课程体系的技术内容“着眼于科学和工程必须的应用方面”。另外,从英国资格学分框架、欧洲资格框架和美国ABET专业认证标准的内涵,以及《华盛顿协议》对毕业素养与专业能力的表述看[13],与技术素养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是一致的。例如:

技术文化――“了解、理解工作或学习领域的各种观点、方法和学派思想”,“知晓工程技术解决方案对社会和全球性范围内的影响”;“在复杂工程问题解决的实践中,应能够合理分析评价其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技术思维――“能够识别、分析、解决广义(广泛性)的工程技术问题”,“分析、解释和评价相关的信息、概念和理念”,“用包括实验的方法分析、解释问题,……对复杂问题的预测、建模,并理解其局限性”。

技术行为――“能够进行标准测试和测量、实验分析和解释,并应用试验结果改进流程”,“评述方法、行动和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技术态度――“在可能发生不可预知变化的工作和学习情境下,进行自我管理”,“理解和承诺职业(专业工作)道德的责任,包括对多样性的尊重”。

从上述具体并可理解的表述中可以看到,技术素养并不是不可具化和不可测量的概念目标,而是可以表达为可具体实践的人才培养目标。特别是关于态度目标表述为“理解”“承诺”与“责任”,这是与我们现行的专业标准和培养方案中素质(态度)表述的最大差异,尽管这是专业教育目标的一般性要求,但在具体的教学目标达成评价中,“理解”与“责任”是可以被测量的。

2.学业要求的规格差异性

从上述英国资格学分框架、欧盟的国家资格框架和美国ABET专业认证标准可以看出,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是通过知识、能力的规格性要求来予以区别,这样的规格区别仍然是定性、原则性和框架性的,但却是带有根本性的核心描述,对于我们在制定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的本科与专科层次的规格性要求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从上述资格和学业标准的表述看,高等技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本、专科规格差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予以区别。

知识领域:广泛的、事实性的/全面的、专门化、跨学科/特定的、高级的;实用性、程序性、理论性/实用性、技术性、概念性、原创性。

认识、认知水平:了解/理解/批判性理解;解释、评价/分析、解释、评价/批判性分析、解释、评价。

问题解决领域:狭义的(有限性)/广义的(广泛性);熟悉的问题/不常发生的问题;技术规范之内/技术规范之外。

题解决难度:具体问题/抽象问题/复杂而不可预测问题;明确但较复杂/明确但复杂/有限解释并复杂;基于经验的分析/需要抽象、独创的分析。

应用性:技术应用/原理应用;经验的程序和方法/理论出发超越经验的。

3.课程体系

美国ABET技术教育认证标准除了对技术类专业的副学士、学士课程提出应用性原则外,还要求:技术课程的学分应该在总学分的1/3至2/3之间,包括一门为以后逐渐复杂的技术课程学习做准备的技术核心课,技术训练课程应该能够发展学生使用技术设备和工具的能力;专业课程的基础科学内容应该包括物理和自然科学实验训练的课程;本科还需要提供综合性或一体化经验课程,以便能够让学生具有在解决问题中运用技术和非技术的能力;需要通过企业实习和校企合作的形式提供学生的经验性课程学习;课程设置及学习目标设计须由来自企业的专家和毕业生代表共同参与[14]。上述ABET对课程体系要求的描述,可以归纳为以下原则:一是技术教育的课程应该以技术课程为主;二是技术设备、工具的使用、维护能力训练课程是重要的技术实践;三是技术教育应该有实践性的科学训练课程(如实验课),这样的训练是观察、分析、研究的思维训练;四是解决问题(技术或非技术)的综合性训练课程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其中非技术性能力应该包括文化能力、管理能力等。显然这样的课程原则与我们提出的技术素养导向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认识是一致的,并且可以成为高等技术(职业)教育课程决策和课程体系设计的原则或依据。

四、结语

提出高等技术(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识逻辑问题,对于正确定位专科和本科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是必要的,其关键是对于技术领域和工作领域的认识。对此,欧美工程技术教育资格框架和专业认证体系所描述的工程技术教育标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认识视角,并且对于我国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完善与实践探索具有借鉴意义,对于实现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的素养转向,建立我国不同层次工程技术教育标准,以及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相对应的统一资格w系,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参 考 文 献

[1]姜大源. 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2-33.

[2]孙善学. 高校转型的语境整合与路径选择[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8):5-11.

[3]徐国庆. 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1.

[4]国际技术教育协会. 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技术学习的内容[M].黄军英,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5]刘瑞胜, 等.认识逻辑(1)关于知识和信念的逻辑框架[J].计算机学报,1998(7):627-637.

[6]陈运贵.关于认识逻辑学的几个问题――兼评张盛彬教授的《认识逻辑学》[J].皖西学院学报,2009(4):40-42.

[7]程宜康.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逻辑简论[J]. 职业技术教育,2012(33):43-48.

[8][9][13]IEA. Graduate Attributes and Professional Competencies(Version 3: 21 June 2013)[EB/OL].[2016-06-07].http:///IEA-Grad-Attr-Prof-Competencies.pdf.

[10]董显辉. 英国资格与学分框架研究与汲取[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9):59-63.

[11]谷峪, 李玉静. 国际资格框架体系比较研究――基于对英国、欧盟、澳大利亚的分析[J]. 职业技术教育, 2013(25):84-89.

[12][14]ABET. Criteria for Accredit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Programs 2016-2017[EB/OL].[2016-06-03].http:///accreditation/accreditation-criteria/criteria-for-accrediting-engineering-technology-programs-2016-2017.

Several Understandings on Nurturing and Training Talents with 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 Skills

Cheng Yikang

Abstract The essence of Higher technological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not just about labor process (overall process of work), but also about technological process. Therefore, the overall process of cultivating and training talents with 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 skills shall be presented in the following sequence: work-technology-learning-practice. As descriptions of knowledge, ability and literacy requirements stated in the international qualification framework and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of engineering technology education, training goals of talents with 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 skills at different levels are technological-literacy-oriented and the training standard shall depend on what fields of technology are concerned and what levels of technology are required.

逻辑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4

关键词:农村学生 政治学科学术语言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现今学生能否使用规范语言答题,成为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农村中学,政治学术语言的表达能力既是教师长期忽略,也是学生所普遍欠缺的。

一、分析原因

1.政治学科的性质和农村中学的现实条件影响

政治课是一门既具有逻辑性又具有语验要求的课,对学生而言,其学术语言表达水平越高,其思维的逻辑性就越强。而政治学科强理论性、强抽象性的特点,使很多学生望文生疑。难理解,失信心,也就不会主动去学习政治术语。另外,政治课还是一门时事性非常强的课,提供的资料大多是当前发生的重大经济现象和社会生活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对当前的重大时事政治有所了解,并能运用其中的学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由于农村中学实际条件的限制,除了少量有点过时的报纸外,学生再无其他更好的途径去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很难准确理解和掌握其中的政治术语。

2.政治学科学术语言所用的专业术语与日常生活语言或先入为主的其他学科语言有很大的区别

如果缺少广泛而真实丰富的语言体验的话。大多数学生都会在理解这些专业术语所包含的意义时面临困难。如,哲学中与经济学中及日常生活中的“价值”,哲学与’物理学的“质量~运动”;哲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发展~联系”,哲学与逻辑学的“矛盾”等。

这些不同语域中的学术语言,很容易混淆,学生容易处理不当,使概念产生歧义,以致学生在实际答题中隐患无穷。

3.旅村学生相对较差的基础使教师降低了原有的要求

一般来说,留在农村中学的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基础较差,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原理,农村教师在课堂上可能更多地会使用一些生活化的通俗语言,关心的是学生是否能懂而忽略了政治学术语言的运用。

二、解决方案

学生进入高中后,政治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掌握和熟练使用政治学术语言能力呢?

1.教师自己首先要努力实现课堂语言专业化

政治教师在政治术语上首先要做好示范作用。教师一定要牢牢抓住自己的学科学术语言,要讲求课堂语言艺术,做到“言传身教”,在课堂教学中,切不可重理论、轻语言。在材料或课文分析与引述之后,还要让学生确认、描述出该章节重要的政治术语。

2.激发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政治课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如果教学总是一味的灌输,只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丧失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自己在回答问题上。组织学术语言的能力也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在课堂上大胆地与教师、同学进行有建设性的交流与探讨。

3.创设环境,引导学生学习政治学术语言

教师应该创造环境或鼓励学生多接触社会生活,积极引导学生去学习这些新鲜活泼的语言。这样一来,常常训练。自然有利于学生提高答题精确度。

4.加强训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逻辑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5

关键词:真人密室逃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人际交往

项目:广东省教育厅2015年度省级学校德育创新项目《学校心理密室技术工程》

G441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除了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还需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有的心理素质教育方法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不少高校因为课时原因未能开设足够课时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有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较为空洞无味,课堂内容对实际生活的指导作用不强。有研究者提出将户外拓展应用到高校心理素质教育中,并对其进行可行性分析[1][2]。但是户外拓展投入大,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实践过程中需有专业人员指导进行,这些因素导致户外拓展没法在高校中得到深入的应用。因此,探索一种创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既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又能较大范围普及,让更多学生受益变得尤为重要。

二、真人密室逃脱

1.真人密室逃脱的发展

真人密室逃脱灵感来源于游戏版密室逃脱(TAKAGISM),是一种密室逃脱类游戏,需要玩游戏者在游戏中寻找线索,一步一步地走出密室。真人版密室逃脱同样如此,主要情节为玩家被困在各种场景中,只有找到“密室”内的关键物品(钥匙、证据等),并且正确使用这些物品才能逃出“密室” [3]。真人密室逃脱以其真实的场景,奇幻的故事背景,为了脱离密室要通过层层关卡,斗智斗勇的过程让年轻人感到新奇刺激,因此备受欢迎。

2.真人密室逃脱的特色

(1)真人密室逃脱具有较高的趣味性。近年来,KTV、桌游等行业渐渐没落,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大幅下降,而真人密室逃脱成为当下年轻人的新宠。其主题涵盖越狱类型,恐怖类型,电影、小说、动漫、游戏类型,科幻类型和谍战类型等,逼真的环境以及强烈的代入感能使参与者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到紧张、刺激的感觉,因此备受欢迎。曹喜平将“真人密室逃脱”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实践教学方法更能吸引学生,学生的体会也更深刻[4]。

(2)真人密室逃脱能提高参与者的实践能力。真人密室逃脱要求参与者在设定的情境中相互合作,各展所长,运用各自所学,共同解开房间内所设置的机关,最后逃离密室。活动进行过程中,每个人都能竭尽全力去解决问题,找到通关的关键。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参与者可能会产生分歧,为了通关,他们必须同心协力,相互支持。王君将真人密室逃脱引入到法律逻辑学的教学中,结果表明,通过这样一个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于法律逻辑学的理论理解,并能够真正运用法律推理制造问题和解决问题[5]。在此过程,参与者能在真实的环境中有一个更清晰的自我认知,通过这种体验式教育,参与者可以习得新知识与新技能,提高自我的实践能力。

三、真人密室逃脱在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中的应用

1.活动目的

高校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陌生的环境以及全新的学习方式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压力,从而产生消极情绪,对人际交往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连选[6]等人认为,新媒体的飞速发展,虽然改变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环境,扩展了人际交往的范围,使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畅通自由,但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使得大学生交往变得浮躁、不深刻,诚信缺失以及冷漠化。为此,借助学生感兴趣,接受程度高的真人密室逃脱项目,提供一个趣味性强且真实的环境,让学生自发形成一个合作商讨的团体,从而发现自身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提高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

2.活动设计

活硬斡肴嗽蔽自愿报名的在校学生,从中筛选20名学生,将其分成5组,每组4人。

本次活动的主题为“求生之路”,故事背景为参与者所乘坐的船沉没后,参与者被分别困在两个房间。活动要求参与者相互配合先找到各自房间的钥匙,然后再一起按规定,通过推理分析以及团队合作找到其他关卡的通关方法,一起逃出船舱。所有参与者必须于60分钟内全部逃出密室。

3.活动结果

通过这种创新的真人密室逃脱项目,学生在活动中进行积极的人际交往,为了“求生”不断地商量,提出自己的意见。学生能在体验过程中发现自己固有的人际交往模式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这种亲身的经验,克服困难以及自身人际交往中的障碍,习得了有效人际交往的方法。学生在活动反馈中写到:“以往自己不习惯主动发表意见,都是等着别人说完自己再默默做其他事情,在这次真人密室逃脱活动中,刚开始自己也是极少发表意见,但当我看到队友都在积极地想办法,自己也不由自主地去思考如何找到钥匙。在某个关卡大家都陷入了困境,我说出了我的想法,而且那个想法也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那个时候我会觉得很有成就感,从而在接下来的环节中积极地和队友们商量,最终通关逃出船舱后大家都激动得抱在一起,那种感觉真棒!”“真人密室逃脱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游戏,在游戏中,大家的交流会更多,有时候会因为一些问题大家相互抱怨,但是慢慢地大家会学会不责怪队友,而是相互包容,一起解决问题。”

四、前景展望

赵崇莲等人提出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应该发挥主渠道作用,有的放矢地开设心理素质教育课程[7],但如果学生所学知识、技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其实际作用将不能很好地发挥。因此,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应该不断创新,合理利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和方法,用学生喜欢的接受度高的方法,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参与其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立德树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枝兵. 户外拓展在应用型高校心理素质教育中开展的前景展望[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1, 25 (4):108-110.

[2]尹燕涛, 梁广辉, 韩衍金. 关于高校开展户外拓展训练的思考[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7):155-156.

[3]李松林. 都市白领族的虐心体验[J]. 世界博览, 2013(22): 74-75.

[4]曹喜平.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方法创新研究――以“真人密室逃脱”为例[J].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4): 79-82.

[5]王君. 法律逻辑学的教学内容改革方案――以密室逃脱策划方案为例[J]. 科教文汇, 2014(7): 56-57.

[6]连选, 邓栗. 新媒体环境下“95后”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研究[J]. 科学中国人. 2016(27): 152-153.

[7]赵崇莲, 黄希庭.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途径探析[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39,(7): 152-153.

作者简介:①梁小燕,女,广东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硕士研究生。

逻辑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6

关键词:建筑创新教育;人文素质培养;培养途径

在当前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都把建筑学的创新教育设为首要的培养目标,建筑与相关学科的交融及相互作用也在不断的更迭变化,建筑不再仅仅为满足功能的使用,更是民族、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的深刻体现,建筑师的综合素养直接影响建筑作品的质量乃至城市的整体建设水平,建筑师的人文素质的培养目标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将建筑的创新教育融入更深层次的人文素质的培养也是时代的要求,是未来建筑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建筑学创新教育的新背景

2013年建筑界多位院士痛批建筑界的设计不正之风,唯西方“马首是瞻”的设计之风也在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蔓延,各个城市争相聘请国外著名建筑师设计城市的地标建筑,标新立异、高大上的项目倍受推崇,西方的文化理念、价值观给中国本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据东南大学的某调查数据显示,对北、上、广的城市核心区约一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图片搜索发现,上海区域内的26幢建筑,除3幢为香港建筑师设计外,其他均由西方建筑师设计;广州区域内12幢建筑中的3幢为国内设计,其他也均由西方建筑师设计;北京区域内的8幢建筑则全部由西方建筑师设计。另外,“千城一面”、“文化丧失”是中国城市建筑市场在需求释放成长期的突出特点。马里奥博塔说:“应当反思,建设速度越快、遗忘速度越快,中国的建筑界如果想要抵御全球化,必须找到历史和抗体,让曾经的历史成为今天中国的一部分,而不是任由建筑加快了我们记忆的消失。”尽管这些最初的“创意”和最后的决策和定案往往都出自各级领导,但作为建筑师和建筑教育者更应该积极反思,建筑教育更应担负起扭转风气的先行者,努力在建筑的基础教育中不断地提高建筑师的综合人文修养,让建筑创新真正回归“以人为本”。

二建筑创新教育中的人文拓构

建筑创新教育应该充分结合其学科复杂、涵盖内容广泛的特点,立足于建筑创作的“以人为本”的需求,拓展人文教育的内容,配套课程内容适当增加地理、历史、哲学、逻辑学、社会学、美学、艺术学等选修课或自修环节,并应用到建筑课程设计课的具体题目中去,利用不同学科内容的渗透,来实现建筑创新思维的多元拓构。基于建筑设计方案构思这个大创新点,以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角度去思考和挖掘,促使创新点及创新意识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推陈出新。建筑作品要求创作过程中充分体验使用者需求及周边环境的融合,作品的价值体现是多方位的,这就要求建筑教育人文素质培养的视野也应拓展到各科各门类的整体文化观上,不能仅限于单门学科的知识层面,应提升学生对各门学科所涉及知识的认识,从中沉淀创作的智慧,启迪设计的创新思维。

三建筑创新教育中人文素质培养的内涵

建筑教育的人文素质培养包含从两个层面的内涵,即建筑创新的人文主义教育和建筑创新的人文学科教育。

(一)建筑创新的人文主义教育

现代的人文主义教育是强调培养人的全面性和创造性,强调人本化的教学方法,来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文主义教育以学生为中心,重视知识结构的整体性,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倡在教育过程中形成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推崇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使学生的情感发展与自我认知发展协调统一。建筑教育应责无旁贷的肩负起优秀建筑师的培养责任,建筑师需要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才能承担起职业责任,才能实现建筑的人文属性,使建筑具有地域性、文化性,充分体现地方的文化特色。

(二)建筑创新的人文学科教育

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多为理科生,现有的招生制度和分科教育,使学生只专注与高考有关的学科,使得理科生人文素质教育严重缺失,文科科目的上课仅为形式,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等知识比较匮乏。而建筑学专业是一门综合学科比较强的学科,涉及的学科广泛,包括经济、技术、政治、文化、民族、宗教、艺术、地理、历史等等,涉猎广泛、知识广博,没有一定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很难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建筑教育应广泛关注各类知识,仅局限于建筑技术的这一门知识,盯着你自己所在领域的东西,你会发现很多认识会有局限性,无法建立起人才培养的差异化竞争力。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建设标准使得建筑设计已经由关注建筑形式转为对建筑意义的深层次思考,这样的时代背景必然对建筑学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质量要求。

四建筑创新教育中人文素质的培养途径

(一)广博文化知识的滋养

建筑学科的综合性决定建筑师需要具有较广博的知识素养。学科教育不应局限于学科的认识局限,吴良镛先生提出了“广义建筑学”概念,意在建筑学科的知识体系应建立在相关学科广博的知识体系上。加强专业之间的融合与合作,通过具体的项目化教学题目的训练,使学生具备运用交叉学科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设计理念具有全局观,具备较宽的知识面和应用能力,打破专业界限。适当地增加相关学科的教学比重。增加人文学科的选修课内容,从专业需求角度引导学生将人文及社会科学的知识原理与专业融会贯通,更多地理解建筑创作的社会属性,实现“以人文本”的设计理念。

(二)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

重视艺术、美学的素质培养。建筑是城市文化和历史的缩影,也是艺术和精神的写照,是创造美的过程。审美素质的培养是成为优秀建筑师的必要条件,尤其对于美学的理解,创作不仅是出新,更应创作出具有文化韵味的作品来。高雅文化的熏陶离不开艺术教育,建筑艺术教育一方面要通过拓宽口径,从不同环节、不同途径了解和接受艺术教育的训练,精心设计课内课外的艺术训练内容,夯实美术基础基本功,来充实专业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另一方面要具有艺术的原创精神,方案设计环节的训练增加设计理念、创新思维的评价比重,鼓励学生运用逻辑思维来分析和解决问题,高雅的文化不是空中楼阁,需脚踏实地地真正解决人的问题才是根本,艺术不能脱离现实,切实解决现实问题才是应景而生的原创作品。

(三)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

建筑学的专业教育应当充分吸取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中的设计思想和理念,如中国古建筑中“天人合一”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人的思想融入到环境中去。建筑教育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加大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教育的比重,在建筑设计课程及实践课程中增加对传统建筑文化、民族文化、地域风貌特色的设计调研及学习交流环节。这种教学的思路可以拓展到每一个课程设计中,不管什么题目,都要强调对建筑所处地域的历史背景、环境特点、风土人情、历史建筑做好案例分析,找出符合现代设计意义的内容和元素运用到设计构思中重新定义。

(四)深刻的实践体验

实践体验是建筑学专业的重要环节,在建筑学课程设置中占较大比重。通过社会实践,给予学生方案构思的实现途径,让学生在实践中检测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丰富实践经验。然而传统的建筑教育缺乏“工匠精神”,“纸上谈兵”现象严重,题目往往局限于题目本身,深层次的环境探究、城市及社会意义的思考较少,建筑学的课程设计只囿于专业知识的应用和认知,必将不能扭转当前城市建设中所存在的缺少民族文化、缺少人文关怀的设计现象。在实践教学及方案设计过程中增加实践调查的环节,从多角度探讨题目的地域文化、环境特征及使用需求。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自然会产生有人文观点的创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