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素质的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素质的内容范文1
【关键词】心理素质;内涵;结构;特征
Study on the Connotation,Structure and Features of Mental Quality
JIANG Lin ZHONG Zhi-bing FENG Zhen-jun ZHANG Xue-ling
(Humanities College,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anchang Jiangxi 330004,China)
【Abstract】Since the concept of Mental Quality been proposed,it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nd lots of researches have been finish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ultivation and evaluation of mental quality,the thesis analysis the existing researches about mental quality and reviews the connotation,structure and features of mental quality.Although researchers have different views on the connotation,structure and features of mental quality,they can be respectively concluded as follow.The connotation of mental quality:Characteristic Theory,Level Idea,Factor Thought.The structure of mental quality:Function-value Perspective and Interaction Perspective.The features of mental quality:Steadiness,Comprehensiveness, Fundamentality,Wholeness,Tacitness and Scalability.
【Key words】Mental quality;Connotation;Structure;Features
0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素质教育愈发受到人们重视,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并且心理素质作为素质结构的核心层[1],对心理素质的研究也逐渐深入。近年来,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心理问题层出不穷,心理素质相关研究的数量呈爆炸式增长,质量也在逐渐提高,但其仍存在不足。本文将对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及特征进行综述以期能对心理素质的培养及评价提供可行依据。
1 心理素质的基本内涵
1.1 特点说
特c说从一系列的特点来定义心理素质内涵,认为心理素质是一系列特点的综合。燕国材[2]指出心理素质是一系列稳定的心理特点的综合,在其看来,心理素质是以自然素质为基础,即以人们一系列的生理特点为基础,在后天实践活动的影响下逐步培养、发展和形成起来的。
1.2 水平说
持水平说的研究者认为心理素质的内涵是不同因素的水平的综合体现。肖汉仕[3]提出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心因的水平的综合体现。在其看来,衡量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应从其性格品质的优劣、心理能力的强弱、心理动力的大小、心理健康水平,以及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各种行为表现的社会适应水平这五个方面全面评估。王建军[4]提出心理素质是个体人格的强度和力量,心理素质基本内涵由其所包含的心理内容、人格的整体力量、心理素质的强弱三个方面构成。
1.3 要素说
要素说从心理素质的构成来定义心理素质的内涵,认为心理素质是多方面心理品质构成的有机整体。王能东[5]认为心理素质是由认知心理素质、社会心理素质和个性心理素质三大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在其看来,对人的心理素质作三大要素的划分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其实三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张履祥[6]认为心理素质是有一个心理能力素质(智力因素)、心理动力素质(人格因素)和身心潜能素质三个子系统交互作用、动态同构的自组织系统。
2 心理素质基本结构
2.1 功能价值角度
本文从功能价值角度,即心理素质各组成要素发挥的功能,分析人的心理素质的结构。张大均[7,9]等认为心理素质是心理和行为的内容要素与功能价值的统一体,其中内容要素包括认知和个性两项基本内容,而功能价值就是以内容要素为基础衍生形成的适应性(或叫适应能力)。该角度是从认知、个性和适应性三方面解读心理素质的构成。冯正直[8]等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中学生心理素质由认知、个性和适应性三个基本维度组成。
2.2 交互作用角度
本文从交互作用角度出发,根据人的素质是由先天素质与后天实践活动的交互作用影响,分析人的心理素质的结构。梁宁建[10]等依据素质是先天与后天的相互影响与统一的理论假设,提出人的心理素质包括人格特征、心理健康水平、元认知、认知方式、智力水平等六个维度;赵红[11]根据心理素质是人的遗传素质与环境及教育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心理品质,分析出心理素质由一般心理素质和职业心理素质构成;贺雯[12]在交互作用理论的影响下,指出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心理品质。
3 心理素质基本特点
3.1 稳定性
素质具有稳定性,指素质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经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逐渐发展形成的内在的稳定品质。心理素质是素质的组成部分,亦具有稳定性。心理素质是个人稳定的心理特质,不是人的一时一地的行为表现[14]。它往往是指个体的知、情、意和个性的特征,是稳定的心理品质[15]。心理素质的稳定性一方面,表现在以先天禀赋为基础的稳定性,它不受其他外在因素的影响,即不随环境及个体品质的变化而改变,另一方面,表现在稳定的心理素质水平,在各种因素的长期影响下,个体经过发展后逐步形成的一种成熟的稳定的心理素质水平[16]。冯正直[8]等在对中学生心理素质概念的开放性译码结果统计中指出心理素质具有稳定性特征。
3.2 综合性
心理素质具有综合性,其受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心理素质是先后天的“合金”[13],即心理素质是人在日常的实践生活中综合表现出来的个人品质。周治金[17]指出,对于心理素质的研究不应该简单的从一个角度出发,不能将心理素质看成某个单一的特性,不能局限于在心理过程或心理特性的研究,而应从个性层面分析。王极盛等[18]认为,心理素质是多类别、多要素、多品质系统的动态综合体。
3.3 基础性
心理素质的基础性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就个人而言,心理素质能对人的实践活动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不是指个人在特定领域中获得的某一项专门的知识和技能[14];就社会而言,素质是人最一般、最基础的品质[19]。素质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并非社会上少数人特有的,心理素质也存在于社会上每个人身上,并非“有”或“无”的差异。
3.4 整体性
心理素质的整体性是指心理素质作为一个由诸多要素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存在并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一方面,表现在心理素质是一个整体并且是一个由多种成分因素有机结合,构建而成的统一结构[20]。另一方面,表现在各个心理品质结合而成的心理素质结构统一在个人身上,各心理品质间融合的程度影响着心理素质的整体水平。
3.5 内隐性
素质具有内隐性,人的素质是以先天遗传素质为基础,个体在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并内化了的品质[19]。心理素质作为素质的组成部分,也同样具有内隐性,心理素质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对心理素质的测量依赖以心理素质为基础的外在表征[16]。
3.6 可评价性
心理素质的可评价性是指心理素质有优劣高低之分。对人的某些个性心理品质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评价,不同的心理素质对人产生的影响及活动成效大相径庭,因而心理素质具有社会评价意义[14]。通过客观的测量与评价,可以培训和发展优良的心理素质。
4 小结
心理素质是素质的组成部分,是一种心理品质,心理素质的内涵见仁见智,综合起来有特点说、水平说和要素说理解。心理素质结构可归纳为从功能价值及交互作用两个角度理解。从心理素质的内涵及结构分析出心理素质的特征,对其特征基本已达成共识。综上所述心理素质影响着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及认知能力等,对人的心理发展具很重要的作用。心理素质的研究领域有待拓宽,其研究主要教育领域,心理学领域少有涉及。、
【参考文献】
[1]燕国材.素质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164-165.
[2]燕国材.论人的心理素质及其教育[J].云梦学刊,2000(3):72-73.
[3]肖汉仕.心理素质结构及其内外关系[J].中国教育W刊,1999(4):26-29.
[4]王建军.心理素质概念内涵的新探[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6):62-63.
[5]王能东.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初探[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53-57.
[6]张履祥.论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建构[J].心理科学,2000(5):603-604.
[7]张大均,王鑫强.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内涵结构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3):69-72.
[8]冯正直,张大均.中学生心理素质概念和成分的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27(6):56-62.
[9]张大均,冯正直,郭成,陈旭.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56-62.
[10]梁宁建,殷芳.师范生心理素质评价体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0,23(3):315-318.
[11]赵红.师范院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综合模式的探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184-188.
[12]贺雯.师范生的心理素质结构及其自我评价的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版),2003(4):109-113.
[13]许燕.面向21世纪高师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J].教育研究,1999(10):36-41.
[14]刘华山.试析学生心理素质特征与结构[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4):52-53.
[15]高明慧.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其教育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20-21.
[16]赵琳.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10-11.
[17]周治金.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3):30-33.
[18]王极盛,赫尔实,李焰.中国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J].社会心理科学,1997(4):21-25.
心理素质的内容范文2
心理素质作为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系统地培育学生心理素质为主要目的的心理教育正迅速进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领域。
那么,到底什么是心理素质,它主要由哪些因素构成,各因素间有什么联系,与其他素质是什么关系,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这些既是教育理论研究必需解决的课题,也是心理教育实践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在理论上,它事关心理教育学这一亟待建立的新兴学科的逻辑起点、研究内容及其归宿。在实践上,它决定着心理教育的目的。内容以及如何评估。
对于心理素质这一概念内涵的系统的专门论述,目前尚不多见,但从相关研究的表述及人们的一般认识看,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倾向。
其一是扩大化、泛化趋势,即将人的整体素质仅分为身心两种,将除生理素质以外的一切因素统统归之于心理素质这一概念的范畴之中。诚然,德、智等方面的素质都得以心理素质为基础,体现着心理素质的功能,但其间毕竟有着一定的区别。这一界定实际上混淆了心理素质与其他素质的界限,在实践中易导致心理素质教育所独有的目标。内容。功能的模糊乃至丧失,使人们误以为德育和智育实际上就可取代心理素质教育,因而不利于心理教育实践。
其二是,将心理素质狭义化,即将某一具体内容的心理教育等同于系统、全面的心理教育。诸如,视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自信心培育,或承受挫折能力的训练,或心理卫生教育等。这些内容无疑都属于心理教育的范畴,但不宜将其中某一子系统与整个系统相等同。如果在心理教育实践中厚此薄彼或单打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就难以发挥心理素质教育应有的功能。
其三是,视心理素质为所有心理现象所具有的水平、层次和质量。这一观点无疑是符合心理科学的。但鉴于心理现象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并且对心理现象的要素的理解、划分尚未完全统一,客观上各种心理因素本身所具有的教育的可能性及价值大小也不同,在心理教育中,有必要视其可能性和价值大小确定重点方面。
心理素质是心理教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的界定将直接影响心理素质教育的实践,也事关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因此,心理素质的界定首先必需符合心理教育学的基本要求,注意处理与其他教育内容的关系,避免泛化或片面化;其次必需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心理教育实践,同时还应兼顾社会对人的心理方面的现实要求。
基于此,笔者认为: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心因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也就是说,衡量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应从其性格品质的优劣、心理能力的强弱、心理动力的大小、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以及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行为表现的社会适应与否这五个方面全面评估。
性格品质是指人在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如,对自己的态度是自信还是自卑,自爱还是自弃,进取还是退缩;对他人是宽容还是计较,温和还是粗暴,合群还是孤僻;对工作、学习是喜爱还是厌恶,勤奋还是懒惰,认真还是马虎,负责还是塞责,踏实还是轻浮等;在情绪方面是乐观还是悲观,开朗还是抑郁,稳定还是易波动,强烈还是宁静;在意志方面,是有目标还是盲目,自觉还是冲动,自制还是放纵,勇敢还是怯懦,果断还是寡断,镇定还是惊慌,坚强还是脆弱,有恒还是无恒,灵活还是死板;以及在认知方面的特征和对待集体、社会的态度等等。性格品质在人的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不同的性格品质对自身及社会的价值上存在质的差别,有优劣之分,将直接或间接地制约其他方面。例如,一个人是自信还是自卑,这一性格特征直接制约着心理能力的培养和心理动力的激发,影响心理健康及行为表现。因而它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内核。但同时,它的形成又是在心理能力的训练中,在心理动力的促动下,在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下,在行为结果的反馈中逐步强化、积淀而成的。
心理能力主要是指一个人在认知和心理适应方面表现出来的能力。在认知方面包括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注意能力、创造能力等。心理适应能力包括许多方面,主要为:适应客观的自我意识能力,如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及自我接纳能力;适应自我发展所需的自我定向、自我设计、启我激励、自我监督、自我扬弃、自我表现的能力;适应他人所需的知觉他人、理解他人,人际交往以及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适应社会所需的社会知觉能力、价值判断能力、竞争及协作能力;适应生活与环境所需的自理能力、应变能力、决策能力
、承受挫折能力、情绪调适能力、心理保健能力、行为自控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形成当然是综合素质作用的结果,但首先离不开优良的性格品质、强大的动力、健康的心态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其强弱又反作用于心理素质的其他方面,并直接制约行为表现。例如一个情绪调适能力强的人,更易形成开朗的性格和稳定而愉快的心境,产生积极的内驱力,避免许多痛苦、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障碍,并引发积极而适当的行为表现。
心理动力是指由个体的需要、兴趣、动机以及信念、理想、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个性心理倾向所产生的,来自主体自身的驱动力。它既有动力大小的量的水平差异,同时,因其行为的目的指向所带来的结果可能有益、也可能有害于自身或社会,因而在考察其心理动力大小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其动力所指方向是否适当。心理动力是一个人的性格优化、能力强化、心态健化、行为良化的内在力量源泉,它对于性格的塑造、心理能力的训练、心理健康状况及行为积极性可起到促进或阻碍作用。同时,心理素质其他方面以及人的整体素质,又会对心理动力的大小产生强化或弱化的影响,特别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高层次的个性心理倾向和思想道德素质左右着心理动力的目标指向。
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人们有不同的理解。在这里我们仅以心理健康的最起码的要求作为标准来衡量。即看个体是否存在情绪、认知、性格缺陷等方面的心理障碍,有没有心理疾病。性格健全、具备必要的心理能力、行为适应良好、内在动力强大而又积极,这些既是心理健康的条件,又是心理健康水平高的标志。而心理健康水平低下正是心理素质不良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心理健康状况又直接制约心质、心能、心力等方面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并直接导致行为表现,决定行为适应与否。
心因是指直接由个体的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状况所引发的行为表现。此外,人的行为中还有一部分是属于环境压力所导致的被动服从行为。心因表现的适应与否是一个人心理素质高低与否、心理健康与否的外在体现。而心因所带来的结果又反过来影响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及心理健康。这里的适应一方面要看其是否适应社会及环境要求,另一方面要看一个人的自觉的行为表现是否与其年龄及特有角色相符合。
综上所述,广义的心理素质的五个方面是紧密联系、互为基础和条件的。既可互相促进而进入良性循环,也可能互相制约而陷入恶性循环。其中性格品质是最基本的、长期发挥作用的、相对稳定的因素,居于最基本的位置。心理能力是心理素质的直接体现,是主干成分。心理动力是心理素质中最活跃、影响最直接也最全面的因素。这二个方面构成狭义心理素质的结构。而心理健康水平是狭义心理素质高低的内在标志,心因表现则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是狭义心理素质高低的外显标志。由于心理健康水平及行为表现都与其他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反作用着狭义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因而也应将这两个因素纳入广义的心理素质结构体系之中,以利于心理教育实践。在心理教育中,应将性格品质培育、心理能力培养、心理健康维护、心理动力的激发及行为表现的引导统一起来全面实施,以便形成合力,发挥出整体的心理教育效能。
心理素质各方面不仅内部存在相互的联系,而且与其外部的其他素质也存在密切关系。相对说来,心理素质居于人的整体素质的核心,其各方面分别构成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
一方面,性格品质中包含着个体对他人、集体及社会的态度,而这些结果直接决定着人的道德行为表现,反映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另一方面,一个人其他的性格特征也会间接地影响其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比如一个性情暴躁的人,他有可能在一定情况下产生过激行为,从而违反道德规范。一个自我中心的人,在自身与他人发生利益冲突时,更易表现出自私、甚至损人利己的非道德行为。一个心胸狭隘的人,会目光短浅,难以形成崇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反之,一个人有良好的性格品质,就更易接受科学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的教育,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良好的性格品质是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基础。性格品质的培育。优化,是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共同目标和任务,也是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的最直接的结合点。
心理能力包括智力与心理适应能力两大方面,其中的智力及其开发和利用,直接影响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成为其基础和条件。心理适应能力在制约个体的社会适应的同时,也制约着对自我的适应及发展,成为一个人在充分实现自我的同时顺利地社会化的基本条件。心理适应能力的强弱直接制约着个体心理社会化的进程顺利与否,因而是个体社会化的心理基础。
心理健康是人的整体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是身体疾病的原因。如心因性疾病的产生与性格的病态、情绪障碍、心理能力的缺陷有直接或
间接关系。因而心理健康是人的整体健康水平提高的基础。
心因是一个人现实行为表现的组成部分。如果心理素质良好,心理健康,那么适应的心因就增加,被动服从的行为就会减少。心理素质和以之为基础的其他素质一起,共同制约着人的行为表现,决定着其社会适应状态
心理动力不仅直接制约心理素质其他方面的优化,而且同时作用于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及身体素质的提高,影响个体的社会化进程。心理动力的大小对人的各方面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减缓作用,其指向则影响着各种素质发展的方向,并且决定着人的素质发展及行为的自觉性、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
心理素质的内容范文3
关键词:中职生 心理素质 结构 应然 实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b)-0252-02
心理素质是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素质之一,是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合金”。简单地说,心理素质是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而逐步发展和形成的心理潜能、能量、特点、品质与行为的综合。近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心理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应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为学生求职就业做好心理准备。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紧紧围绕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核心,有效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1 心理素质含义及其结构
1.1 两种心理素质观
非职业角度的心理素质观:认为心理素质包含六个方面:(1)自组织系统,该系统包括心理能力(智力因素)、心理动力因素(人格)和身心潜质3个亚系统,它们之间是交互作用的动态同构;(2)心理素质以人的自我意识发展为核心,是由积极的和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价值导向的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的复杂整体。(3)动态综合体:该综合体是多类别、多要素、多品质系统,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健康和潜能因素。(4)人格和个性:心理素质就是人格和个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能力、气质和性格。(5)综合体现:心理素质所体现的内容是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心因的水平或质量。(6)心理品质:这种心理品质以心理条件为基础,通过内化形成稳定的有衍生功能的能力,并与人的社会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
职业角度的心理素质观:分别从护士心理素质、中学校长心理素质、运动员心理素质、公诉人心理素质、教师心理素质、竞赛心理素质、企业家心理素质、中国传统管理人员心理素质等研究群体着手研究特殊人群的心理素质构成。
1.2 心理素质结构
现有对于心理素质的定义和内涵的理解,主要从认知、个性、心理品质等心理学起点做为线索,并由此出发,概括和归纳心理素质的内容,并根据内容中认定相应重要的点来制定或强调心理素质培养的重点。比如,中科院王极盛研究员通过大量研究心理素质与学生成绩的相关关系中提出的心理素质概念就是涵盖这3方面的“动态综合体”。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张大均教授通过对于大学生大范围调查问卷研究,提出心理素质结构,分为认知,个性和适应维度,其中适应和发展是其制定心理素质培训课程的两条基本线索。同时,也有研究者通过对于己有心理素质定义的内涵概括抽取制定自己定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并验证该结构。综上所述发现,对于心理素质结构,要么取一个大而全的框架,要么依照各自的研究思路确定维度和操作性定义,这使得心理素质缺乏统一认定的核心,更没有确定的判断标准。
2 中职生与普高生的心理素质调查
2.1 问卷编制
探索心理素质结构,一般需从寻找心理素质结构的底层成分出发,心理现象的构成成分即可作为心理素质成分的根源,即从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四个方面构想问卷比较全面。考虑到中学生对心理健康专业术语掌握比较有限,问卷设计需要半开放形式,共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半开放式问卷,问题为“在你认为属于心理素质内容的项目后面划勾”,项目共有22个,分别是,心境、激情、应激、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力、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监控、行为、兴趣、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能力、气质、性格。第二部分为开放式问卷,写出10项你认为中职生(高中生)应具备的心理素质。第三部分也是开放式问卷,自己评价自己的心理素质的好坏,并具体分析好的表现和不好的表现。
2.2 施测及调查结果
参加测试学生为金昌市理工中专一年级学生206名和金川公司第二高级中学高一学生205名,问卷全部有效。
2.2.1 心理素质成分的重要性排序和分析项目的筛选
对问卷第一部分分析,将两个被试群体数据文件合并汇总,对各题项进行平均分排序。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人生观、自制力、自我评价、坚持性、心境。按照得分大于50%为保留依据,舍去了“需要”这一个项目。所剩21个项目内部一致性系数符合统计要求。可以作为下一步分析的对象。
2.2.2 中职生和普高生应然心理素质成分重要性排序对比分析
对问卷第二部分分析,中职生十项应然心理素质成分重要性排序为:自信、有活力、乐观、有爱心、冷静、兴趣广泛、友好相处、自我调节、行为和谐、性格不偏激。普高生十项应然心理素质成分重要性排序为:自信、自制、有理想、主动、思维敏捷、有恒心、有创造力、专注、对自己严格、有自主意识。
从中可见,中职生应然心理素质成分更多倾向于有活力、爱心、乐观等“情绪情感系统”,表明中职生在人际交往以及生活中更多体现出亲和力,更加圆滑,社会适应性更强,还倾向于性格柔和、行为不偏激等“个性系统”,反映出中职生喜欢交际层面的生活内容,普高生更多倾向于思维、理想,创造力、专注等等适合于学习与升学的“认知系统”和有恒心、毅力、自制等的“意志系统”,这反映出中职生情商优于智商,而普高生智商优于情商的心理素质特点。
2.2.3 中职生和普高生实然心理素质自评对比
对问卷第三部分分析,70%中职生自认为心理素质较好,20%自认为一般,只有10%自认为不好。自评较好的认为自己好的方面表现为自信、有符合实际的目标、人际关系和谐、有正确的人生观、豁达、乐观、有爱心、能包容别人等等,自评为不好的认为自己自控能力差、习惯不好,性格偏激。而对于普高生,30%自认为心理素质好,20%自认为心理素质一般,50%自认为心理素质不好,自评好的认为自己积极、上进、能力强、为适应考试型,意志坚强等,自评为不好的则认为自己心理承受能力低,受挫能力低、缺乏应变能力、自卑等。由此可见,中职生实然心理素质表现好者依然突出表现为好的“情绪系统”和“个性系统”,普高生实然心理素质表现好者突出表现为较好的“认知系统”和“意志系统”,跟前面应然心理素质成分分析一致。表明中职生生活重心在于与学习无关的其他方面,普高生生活重心明显倾向于学习。
3 中职生心理素质结构探析
心理素质可以从两个角度去定义,一是从身心角度,即与生理素质相对应来定义,认为心理素质就是人的心理品质,这一定义与个体的背景因素无关;二是从特定的职业特定的人群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出发来定义心理素质。本研究对心理素质的定义采用两种心理素质观糅合的方法。即不论什么人群,其心理素质均应指其心理品质,而心理品质应该是一个动态综合系统,该系统应该包括四个维度,即知、情、意、个性,这样分类的主要目的在于便于任何人的自我评价。“知”维度中应该包含自我意识和自我以外的思维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六个成分;“情”维度中应该包括心境、激情、应激三个成分;“意”维度包括自觉性、坚持性、果断性、主动性四个成分;“个性”维度较为复杂,包括兴趣、动机、理想、信念、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气质、性格九个成分。
用所收回问卷的40%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认为,中职生心理素质系统包括四个子系统,分别是认知系统、情绪情感系统、意志系统、个性系统,各个子系统所包含的因子数见表1。再用所收回问卷剩余的60%做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发现,两个模型的拟合性较好,进一步验证了本研究的构想效度。
总之,从心理素质结构的底层成分出发,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将其维度划分为认知系统、情绪情感系统、意志系统和个性系统符合心理学研究方法,也适应普通人理解水平,可以将其简称为知、情、意、个性,简单明了,方便他评与自评。中职生与普高生在应然心理素质成分调查中表现出明显差异,前者倾向于从情绪情感系统和个性系统层面去诠释心理素质,后者倾向于从认知系统和意志系统层面去诠释心理素质,实然心理素质成分则反映出中职生更喜欢与爱心、乐观、有活力等与情感生活有关的素质,普高生更喜欢自制、坚持等与得到好成绩有关的素质。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最终确定了中职生心理素质结构,可以为未来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 李瑛.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 李绍明.女大学生心理素质模型的探析[J].科技信息,2008(24).
[3] 燕国材.论心理素质及其教育[J].云梦学刊,2000(3).
[4] 刘华山.试析学生心理素质特征与结构[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4).
[5] 张大均,冯正直,郭成,等.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
[6] 肖汉仕.心理素质的结构及其内外关系[J].中国教育学刊,1999(4).
心理素质的内容范文4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阐述心理素质与拓展训练的内涵,介绍目前拓展训练对培养和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意义,之后详细的介绍了拓展训练在培养、训练和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体现,从而不断推广和合理应用拓展训练方法,促进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意义;应用
当前大学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而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很快是适应社会环境的重要因素,也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部分,因此,需要采用多种不同的心理素质培养和训练方法,而拓展训练方法就是通过结合心理学、教育学和体育运动来培养、训练、提升和充分发挥学生的心理潜能、心理能量、心理特点和心理行为等心理素质,促使学生自我发展和全面发展。
1.心理素质与拓展训练的内涵
1.1心理素质的内涵
心理素质属于人的整体素质的一部分,是以自然素质为基础,在后天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因此,心理素质的影响因数主要包括先因素天和后天因素,而我国心理学教授肖汉仕认为:“心理素质是指以遗传素质为基础,在后天的教育和环境影响下,经过人主体的实践训练活动从而形成的心理能力和性格品质的综合体现。”由此可以看出心理素质不仅需要先天性的遗传因素,而且更需要心理素质的实践训练活动。心理素质是由心理潜能、心理能量、心理特点、心理品质和心理行为五个非智力因素组成的,而心理素质的内涵又包含着人的智力,因此,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的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来培养、训练、充分发挥和发展学生的心理潜能、正面的能量、心理健康品质和心理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1.2拓展训练的内涵
所谓的拓展训练是一种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反复过程,是指通过利用有限的工具和材料等资源,来布置一些特定的现场和情景,通过队友们之间独立或合作完成一项任务,让受训人员在训练中发现问题,学会反思和总结经验,再然后可以更好的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从而完成已制定任务目标的训练方法。这种方法是与以往的训练方式不同的,该训练方法需要队友和成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增加了训练过程中的难度,而且,拓展训练方法不仅要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而且还要达到让成员可以在训练活动中得到收获、提升心理能力等教育效果,激发成员和队友的心理更加适应社会变化、竞争环境和突发事件,从而大幅度提高她们的心理素质水平。
2.拓展训练对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意义
2.1目前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的问题
由于目前学校在体育教育、课外活动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方法不丰富,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们在她们的成长过程中,给予的帮助和保护太多,使得这些独生子女的抗挫能力不高,自尊心极强,对于突发事件的独立解决能力欠缺,自信心不够,使得独生子女的心理承受能力很薄弱,极易受到外界不良环境和思想的影响,意志力和自我约束能力降低,而且心理和情绪变化较大。
2.2拓展训练对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意义
为了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丰富体育活动和课外活动,可以通过把拓展训练方法引入到体育活动和课外活动中,这对于提高学生整体的心理素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第一,通过进行拓展训练,可以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增强体魄和心理能力,消除焦虑和紧张,摆脱懒惰和被动心理状态,从而增强自信心和抗挫能力;第二,能够鼓励学生培养、发展和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洞察力,从而提高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第三,培养学生们的集体观念和团结意识,能够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爱心,进而建立健康的心理素质,从而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对能力,建立分享、互相帮助、相互体谅和宽容的心理品质和心理行为;第四,拓展训练方法符合我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需求,使得体育教学活动与心理素质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有机结合气起来,利于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国家栋梁人才,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3.拓展训练在培养和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中的应用体现
3.1广泛采用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教材,丰富拓展训练理论基础,
随着拓展训练方法的不断推广和广泛应用到教育中,已经得到了国内外教育界等众多行业的普遍认可和应用,因而,关于拓展训练的专著纷纷出现,诸如毛振明的《学校心理拓展训练》,以及北京大学钱永健教授编写的《拓展训练》等专著,丰富了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的思想理论基础,进而优化了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教材,有助于开展学生心理素质的拓展训练活动,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
3.2拓展训练与素质教育的结合,完善学生的性格和心理特点
由于目前社会竞争激烈,使学生产生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而且大多数学生也存在自信心不够和意志力薄弱的性格弱点,以及容易焦躁、自卑等心理缺点,可以通过拓展训练与素质教育的结合,在训练或中可以引入”攀岩”、“登山”等野外训练活动,可以来正面影响学生的心理缺点和性格弱点,敢于挑战自我,勇于克服困难,独立应对突况,从而可以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和意志力,提高克服困难和挫折的抗挫能力,另外,也可以通过野外生活体验的训练活动,来调节学生的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从而达到身心与大自然的融合,使得心理状态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的状态。
3.3开展多样化的拓展训练活动,增强学生的心理能力和团队精神
由于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影响因素包括多方面的因素,尤其是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等因素,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可以在体育课教训活动中,需要开展形式多样化的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可以在高山、野外、室内等环境中,开展登山训练活动、野外体验生活活动和室内攀岩活动等多样化的拓展训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能力,而且也会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和洞察力,提高学生的自觉主动参与户外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和强化团队精神和合作理念,点燃青春的激情,燃烧火热的心,从而让学生在训练中不断提升自己、超越自己,使得自己的心理素质水平更加适应社会发展和变化。
3.4丰富拓展训练的思想和内容,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实践能力
在开展拓展训练活动中,为了更加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全面发展,需要丰富拓展训练的内容和思想,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心理素质水平,首先,在思想上,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和独立完成,另外,要体现人文情怀,重视心理素质教育,教师要在训练中充当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的角色,让学生在训练中得到自我认识、自我提升;其次,在内容上,要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训练、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心理素质。
结论
总之,在体育教学活动、课外活动中教师要合理运用拓展训练方法,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情况,来开展多样化的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活动,从而不断提升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的提升,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职业发展。(作者单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毛凯.拓展训练对大学生身心发展影响的实践研究――以高职高专院校为例[M].山东师范大学.2012.26(11):1-40
心理素质的内容范文5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培养
当今心理科学从冷门变成热门,是时展的需要。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目前,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以及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不少大学生发生心理障碍,出现心理疾病。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被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为解决好学生的心理问题,首先要提高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的心理素质。高校辅导员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生工作最直接的管理者和指导者,其心理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探讨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培养问题,是高校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和新课题。
1 高校辅导员队伍心理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辅导员既是大学班级的管理者,又是学生事务的服务者,同时肩负着德育培养的重任,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教书育人于一体。辅导员的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关系着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关系着高校德育质量和大学生校园生活质量,关系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1]。辅导员心理素质是其整体素质结构的核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其他素质,作为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应纳入高校教育质量为目的的师资培训系统之中。
1.1 高校辅导员队伍心理素质现状亟待改善 对高校辅导员队伍现状的调查发现,目前高校辅导员的年龄结构逐步降低,一般平均年龄为27岁,辅导员学历和学识较高,心理素质从总体上看较好。部分高校辅导员具有较高的知识素养和良好的智能品质,善于正确处理学生问题,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够胜任现职工作。在需要层次上,多数辅导员能以教育事业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的社会期望值以及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较为恰当合理,大多数辅导员能够自尊、自立、自强、自信,具有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但同时也应看到,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部分辅导员心理素质不高,与辅导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1)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一是对专业知识认识不够深刻,知识面不够广博,缺乏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对学生专业引导方面的不足。二是缺乏必要的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知识,尤其是一些非师范专业毕业生,没有系统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三是知识更新意识不强。这种知识结构上的缺失,将是影响其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重要因素。(2)自我意识与自我调控能力不强。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偏高和角色意识存在欠缺。(3)综合素质的层次需提高,敬业精神有待强化。有的辅导员过于偏重个人前途、待遇等,而对事业奉献精神则欠缺。(4)智能品质不够完善。一是运用教育科学知识开展思想工作的能力弱,不注重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二是科研意识不强、科研能力较差,缺乏对学生思想问题的洞察力,对学生中的新问题缺乏敏感性,难以准确地抓住问题的实质,掌握教育时机、加工教育信息能力尚显不足;三是缺乏挑战精神与创新意识;四是组织管理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方法欠妥和教育技能上的不足。
从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的现状可以看出,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素质急需进一步提高并加强培养。面向21世纪,高校教学、科研以及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的重担将历史性地落在青年教师的肩上,他们心理素质是否良好,直接影响着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现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1.2 高校辅导员队伍心理素质培养是高校管理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思想和心理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思想支配着心理,一定的品德形成之后,就会决定相应的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对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定向、整合和动力等方面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要优化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素质,必须强化高校辅导员的品质修养,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管理心理学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影响作用是一个复杂而广泛的过程,高校要强化心理学管理,必须要首先强化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的培养[2]。高校整体素质的形成和提高,是以教师心理素质的发展为基础和核心的。高校辅导员是工作在高校第一线的学生管理人员,是高校思想工作的骨干力量,他们要伴随学生大学生活的各个阶段,是与学生接触多、交流广、对学生影响广泛的教育者之一。如果高校辅导员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可能启发、引导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说,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素质问题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高校必须要着力解决的大问题。
2 高校辅导员队伍心理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规律的科学。高校管理心理学应当把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既要研究高校辅导员的个体心理,又有研究高校辅导员的群体心理。由于群体心理影响着个体的心理状态以及整体高校组织的社会心理气氛,所以,群体心理成为高校管理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如何对高校辅导员进行管理教育,有效发挥高校辅导员的作用,促进整个高校管理心理学实施效果的不断增强[3]。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培养主要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在高校辅导员的选聘中应首先把好心理素质考核关,确保德育人才质量 一是按照高校教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高校管理人才必备的心理品质要求,制定相应心理测试标准,研制科学的心理测验工具,为辅导员的心理素质测验与选拔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方法。二是建立高校德育人才及管理人才心理素质考核选拔机制,心理素质测试不合格不得应聘和上岗。三是建立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档案,跟踪进行考核。
2.2 促进高校辅导员知识素养的形成 知识素养是辅导员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知识素养的形成是以知识结构的完善为前提。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活的导师,其知识结构应包括四个方面,即思想政治工作知识、教育与心理科学知识及广泛的社会文化知识和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这四个方面在辅导员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不同的功能,并共同影响着其心理结构的发展变化,最终构成其知识素质[4]。高校辅导员的知识结构应兼顾专与博两个方面。
2.3 强化高校辅导员智能品质的培养 智能素质是辅导员心理素质结构中的重要功能部分,是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操作系统。辅导员智能素质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具备与科学认识相关的逻辑智能,对各种影响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二是进行传导语言智能的培养,善于选择最接近学生思想情感的词句,以引起学生思想与情感的共鸣。三是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消除消极行为。
2.4 注重情绪、情感品质的培养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产生的体验。情绪情感能转化为动机和行为,情绪情感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的行为自发形成的动力,它需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加以控制。情绪和情感是心理素质结构中的动力成分。辅导员情绪、情感培养的主要内容,是使其懂得情感产生的机制、特点、功能及正常值,了解自己情绪、情感发生发展的特点、水平和规律,学会一些调控的手段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情绪反应能力和适宜的宣泄方式,经常保持良好的心境和乐观的情绪,并具备较强的抗干扰和自控能力,防止焦虑、烦躁、抑郁等心理疾病的发生。还要对辅导员进行理智感、美感、道德感等高级情绪的陶冶和培养,使其情操发展到较高的水平。
总之,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也多种多样,还有很多深层次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我们探讨这一问题的目的就是通过提高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来影响和带动整个大学生队伍心理素质的升华,为祖国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盛鹏飞.浅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质要求[J].教育与现代化,2001,11(2):71-75.
[2] 胡维芳.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青海民论研究,2007,19(2):175-177.
心理素质的内容范文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劳动者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人才的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用人单位的重视。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面向生产一线劳动者的教育机构,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心理素质的定义
心理素质是指以遗传生理为物质前提,在环境和教育作用下,通过社会实践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和社会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能力。具体到所从事的职业而言,心理素质则是指个体顺利完成其所从事的特定职业所必需具备的心理品质。如勇于竞争的自信力、经受挫折的容忍力、不断进取的坚毅力、对待批评的分辨力、行为决择的自我控制力、环境变异的适应力等。
二、用人单位对高职生心理素质要求的问卷调查及结果
(一)调查对象
中山地区企事业单位251家。单位性质有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等;行业类别涵盖机械加工、电子信息、餐饮、房地产、服装制造、汽车销售及维修等15类中山地区常见的企业类型;企业规模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
(二)调查工具
本研究的问卷参考了相关文献的研究结果,并结合企事业单位的前期实际访谈结果进行编制设计,共计23道题目,涉及不同的高职生心理素质题项,采用4级评分标准,要求用人单位的受访者对问卷题项从“不重要”“不太重要”“比较重要”到“非常重要”进行评分。
(三)统计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共收集到数据251例,其中有效数据248例,数据采用spssl3.0进行统计分析。
(四)调查结果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用人单位认为介于“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之间的高职生心理素质包括:“为人正直、诚实、守合同、重信用”“自律,工作自觉性高”“具有责任心,忠于职守,愿意担当”“进取心强,有激情,工作积极主动”“吃苦耐劳,办事高效,不推诿”“守时,认真,踏实,务实”和“懂得配合,能够协助他人,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等7个题项。
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的题目及样本适合进行因素分析(KMO=0.920,MSA>0.50,Bartlett的球形检验达到显著性水平)。进一步的分析显示,有五个因素能够共同解释总变量的52.957%,据此将高职生的心理素质提炼为五个因子,分别是:交际与合作、情商与适应、职业态度、职业道德和创新与应对。
三、高职生心理素质存在的问题
高职生由于独特的成长环境和受到特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其心理素质尤其是职业心理素质存在一些问题。本研究通过问卷访谈,对企业反馈的高职生心理素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统计整理,归纳总结的结果显示:高职生需要提升的心理素质包括沟通合作能力、抗压能力、情绪管理、适应能力、爱岗敬业等。
从目前高校在心理素质培养方面的情况看,主要存在三方面的不足:一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导向性模糊,不少高校只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二是对心理素质尤其是职业心理素质缺乏研究,培养目标不清晰,培养任务不明确;三是对高职生的心理素质缺乏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系统性培养方案。
四、高职生心理素质培养路径思考
高职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性强、时间跨度大、社会化程度高,且十分紧迫的工作,需要高校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全面推动。结合本研究提出的企业要求高职生具备的五大心理素质因子和近年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在学生心理素质训练课上的实践经验,笔者就高职生心理素质培养路径进行了思考,提出“一二三模式”的心理素质培养路径。
(一)以职业导向为基础
职业导向教育集中体现“以学生的生存与发展为本”的思想,侧重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理想和职业志向,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职业生活发展的要求,树立积极的职业意识与职业态度,认识自我发展的潜能和条件,初步明确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逐步形成职业生涯设计与人生规划能力,做好专业学习和职业选择的准备。因此,职业导向教育可以理解为对学生所学专业所对应行业相关职位的“职业形态认知、职业环境体验、职业前景展望、职业能力要求、职业情形模拟”的感知与认同教育。在本调查访谈中,不少企业反映很多高职生只是为了就业而应聘工作,缺乏对所从事职业的规划和职业前景的展望,值得我们思考。
(二)以两种训练为依托,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其一是进行团体心理辅导训练,根据不同的因子分项目和模块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为了提高训练的可操作性,我们将本研究提出的高职生必备的五项心理素质细化分解为14个子项目,如表1。团体心理辅导训练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织策划,与各院系心理辅导员老师及学生心理骨干通力合作,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每学期完成一个模块。
表1 高职生心理素质训练项目内容和方法
其二是在校企合作的实训中巩固和完善心理素质训练,建立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教育实训基地。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一直将学生顶岗实习纳入正常教学考核,规定学生在大学三年期间必须完成半年以上企业顶岗实习,让学生深入工厂、公司一线,从最基础的操作工做起,熟悉职业内容,培养职业情感,学做结合,知行统一。在具体的心理素质训练过程中,由学校心理学专业老师与用人单位共同围绕五大心理素质因子,设计相应的训练项目,通过让学生参与项目来体验实际工作中需要的交际与合作技能、情商与适应技能、创新与应对技能、职业态度、职业道德等,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其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