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机械设计岗位工作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机械设计岗位工作计划范文1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 学习工作化
UG NX5.0是我院数控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草图绘制、三维实体建模、装配图建模技术和工程图的绘制方法等。学习任务艰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照着课本讲解命令的用法,学生大多不感兴趣,积极性不高,而对于实例都比较感兴趣,因此尝试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UG的课程教学,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基本命令的操作。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简介
任务驱动教学法,旨在实现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和实施的独立自主性。其内涵是基于任务的一种教与学的模式,通过典型任务的分析和工作任务的完成,培养学生独立、富有责任意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二、UG课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设计
UG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光靠理论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学好这门课程、精通这个软件主要靠自己坚持不懈的练习。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一位教学工作者不断探索和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选择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中项目的选择比较重要,既要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又要有一定的想象空间,任务设定须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而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出激发学生兴趣的项目。
在进行教学时UG教材的知识点需进行有效的整合,在任务进行的过程中把所有的知识点都学到。本设计中的任务是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紧密结合,由于我校一般是机械设计和UG课程同一学期上,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题目是减速器的设计,因此所选项目即为减速器设计,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所有项目完成之后,既了解了减速器的结构,又使学生有能力进行减速器的三维建模和二维绘图,同时把两门课程都学好了,是一箭双雕的好事。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分组合作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完整的工作过程分为信息、计划、决策、执行、评价和迁移六个基本步骤。具体做法如下:
1.任务确定之后,老师把项目足够的信息提供给学生,任务中待解决的问题应包括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让学生去思考。
2.在获取信息后,由各组的学生根据设定的任务设计一个工作计划,教师负责提供咨询,确保制定的计划合理、可行。
3.决策过程由学生小组独立完成,锻炼学生团队创造性的、独立的开发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能力,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项目所需要的信息,最终决策出如何具体实施和完成任务计划中所确定的阶段工作任务。
4.任务执行由小组内的学生交流、讨论,组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分工合作,创造性地独立解决任务中出现的问题。
5.评价分为两个步骤:成果汇报和评价。先由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其成果,以及在进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然后师生共同对成果、学习过程、经历和经验进行总结、评价并打分。对任务的成果进行理论深化后,可使学生意识到理论和实践间的内在联系,增加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为后续任务的开展打好基础。
6、任务目迁移。在作业环节,通过其他类似任务的练习,体现学生在项目中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并加以深化,在下一任务的练习中会把学生的这种迁移能力反映出来。
四、教学效果
1.由于打破了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不再单一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做中学,学中做,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就会主动去学习,学习更自觉、更有针对性,更加理解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互关系,学到的知识更加牢固。
2.通过任务的完成把在校学生变成职业人,将学习工作化,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结束语
实践证明,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和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得到更多大幅度的提高,值得在职业教育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戴士弘.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2007
机械设计岗位工作计划范文2
关键词:机械制造 本科 毕业设计
独立学院机械制造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对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开拓创新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本科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通过毕业设计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进行全面检验。做好本科毕业设计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根据培养目标科学选题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设计是唯一一项综合四年年来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教学环节,是距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时间最近的一个模拟训练过程,是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实现预期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教学项目。选题是毕业设计工作的龙头,选题质量是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因素,精心挑选毕业设计题目,是搞好毕业设计的第一步。但是选题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
(1)目前学生题目的确定多数以教师分配题目的方式完成,题目评审环节中空洞的条目性选题规定和无操作标准的题目评审过程达不到毕业设计选题的预期目的。
(2)毕业设计选题大多在重复前几届学生做过的研究、实验或课题,学生自己立题的很少,有的选题缺乏综合性、新颖性,深广度不够。
(3)设计脱离实际,由于诸多主、客观因素,使得毕业设计的模拟课题居多,真题真做的少。
(4)有的选题对学生显得难度较高,工作量过大;有的选题虽然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但学生由于怕难或者因就业等原因而不愿选。
(5)毕业设计与社会生产实际缺乏联系,部分选题的实际意义不大,甚至没有实际意义。
因此在毕业设计题目选择的时候,应该遵循合理的选题原则,首先题目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新颖性,并且应难易适度,工作量得当,既要具有一定的水平,又要使学生在规定期限内经过努力能按时完成。
2.落实开题环节
学生选定题目之后要进行开题,这项工作是本科生第一次完全独立查阅相关资料、确定总体方案、安排设计时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万事开头难”,很多学生不知从何下手,有些学生在拿到设计任务书后,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没搞清具体要求就匆忙下笔,有的人没有认识到开题的重要而敷衍了事。结果,开题报告只是把一些原理、算法拼凑在一起,没有比较和方案选定,没有计划和统一安排。
学生在开题期间,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综合考虑设计要求,合理安排好设计全过程。通过撰写开题报告,要求学生讲清题目的来龙去脉,从而使学生明确毕业设计课题的目的和要求,对题目有更深刻理解与认识,会使原来的论文设计思路更加完善和系统,对自己的工作做到“胸有成竹”,减少盲目性,避免出现不知从何处入手的尴尬局面。
3.过程管理 一丝不苟
本科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掌握了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相邻学科的知识,提高了他们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创新的能力。这种能力最后将成为学生的一种稳定的、综合的个性品质及素质。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的阶段,老师责任心不强,学生就业不顺心,都会影响毕业设计质量,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过程管理。教师要言传身教,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同时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教师除了有严谨的态度,还要有科学的指导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获得科学研究、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应该以激励法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以启发法和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将学生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指导毕业设计的全过程。
毕业设计阶段的过程管理十分重要,在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中,要对师生双向考核,首先要督促学生按照工作计划完成工作,经常组织所指导的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定期进行工作汇报。让学生定期汇报自己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互相了解毕业设计的内容,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帮助,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非常重要,平常不好好抓,等答辩时算总账,毕业设计质量就难以保证。
4.毕业答辩不走过场
毕业设计成果考核阶段的指导非常重要,这是毕业设计质量的体现。学生完成了毕业设计的工作后,指导教师要对学生所设计的装配图和零部件图仔细检查,确保其图纸规范并符合标准。一般学生容易忽视的是标题栏、公差要求和表面质量标注。
毕业答辩是对毕业设计的综合检验和全面考核。科学、规范、严肃的答辩工作,可以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校的毕业设计教学情况,提高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对毕业设计工作起到激励和约束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答辩工作的积极作用,我们在加强毕业设计教学过程质量管理机制的同时,在毕业设计答辩工作中应在各系成立有权威的答辩委员会,由教授、副教授组成,其中可以外请专家,实行公开答辩。这样,既对学生增加了压力,促使学生平时踏踏实实完成设计任务,不走过场,也增强了教师的责任心,促使教师认真指导,把住了毕业设计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口。
总之,毕业设计是一项实践性强、较复杂的教学过程,科学选题,严把选题关是做好毕业设计的前提;认真做好毕业设计开题工作是毕业设计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严格的答辩将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促进学生认真做好毕业设计。同时,作为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充实和丰富专业知识、专业基础课知识,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关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科研发展动态,以爱岗敬业的精神,认真、负责、耐心、热情的工作态度,做好每个工作细节,努力提高毕业设计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胡国玉,早热木,周建平.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中的突出问题探讨与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03).
机械设计岗位工作计划范文3
【关键词】引导式教学;创新型人才;企业生产设计流程
一、由现行数控人才状况导入
据调查,从事机械行业一线技术工人绝大部分操作内容只局限于某一部分,转岗做其他事情又需要一段时间的培训,工人缺乏全面发展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举个例子说数控车工人只会操作数控车床,机床出现了问题就不知道怎么办了。学校对2012届机电部毕业生共300人在企业适应情况作了跟踪调查,结果如下:
图表 1
从数据可以看出,毕业生首岗适应较好,但多岗迁移能力较差。所以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观念应该转变一下:操作型向创新型的转变,即以技能训练为基础开拓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实现这一转变的方法是什么呢?答案就是改变教学模式。
二、引导式教学理论
引导式教学法是德国奔驰汽车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初,为提高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而开发的一种行为引导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借助专门的教学文件,通过工作计划和自行控制工作过程等手段,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和工作方式的教学方法。
引导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不同,具有以下特点:
1、注重理实一体化教学。学生需要按照给定的引导问题,学习掌握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建立具体的理论与实践的对应关系。
2、引导式教学系统地培养学生的计划能力。市场经济的变化发展,要求技术工人对技术更新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在生产领域里,对产品的重大决策,不仅是产品的设计过程,而且也发生在产品的加工过程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独立分析能力、工作计划和决策的能力。
企业引导式教学的流程建立如下:
图表2
三、引导式教学在数控实训中的实施
下面以项目载体“兵的加工”为例,探索引导式教学在数控实训中的实施过程。
一)引导获取信息――利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获取信息即解决“应该做什么”的问题。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学生学习并研究老师提供的加工任务引导文,由教师那儿得到的资料,如零件图、材料表等。
任务引领图纸展示,以项目“兵”为载体,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拟定加工方案,然后再实施加工校验方案的科学性,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
技术要求:未注公差按IT14,表面粗糙度Ra1.6
图1. 项目实物 图2。项目图纸
构建问题框架,以问题为引领,引导学生获取信息。以下是问题引领:
问题引导单 自主学习 学习结果
图表3
答案不是老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学习能力范围内,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独立自主分析思考,有困难在老师帮助下完成的。学习资源多元化,可以是机械设计手册
或网络资源共享等,其中网络资源可以使学生回家也可学习。
二)引导制定计划――课中学习分析,培养创新能力
制定计划即“解决应怎样干”的问题。其内容包括:
1. 制定分步加工的工作计划。
2. 确定所需的设备和工具。
3. 确定质量控制体系。
4. 完成计划的时间要求。
兵的加工中需要制定一些工艺文件包括:加工工序卡、数控加工程序单、质量控制指标体系。把这些文件进行集中整理,形成计划书。
图3。计划书样本
三)引导作出决定――课中培养学生的重大决策能力
作出决定即“确定加工方法及设备”。以学生制定的工作计划和质量监控单为依据,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进行讨论,并最终作出实施生产加工工艺流程的决定。这一环节教师应起主导作用,检验计划的可行性。决定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毛坯的决定
根据图纸要求,毛坯尺寸确定为长80mm(考虑装夹要求),直径为40mm.考虑材料价格经济性,选择45钢。
2. 工艺路线的决定
根据其表面加工方法及加工顺序的原则,各小组确定零件加工的工艺路线,然后小组讨论其科学性,模式如下:
工序1:车右端面,打中心孔,车外圆
工步1 夹毛坯外圆,车端面,打好中心孔。
工步2 粗车外圆
工步3 精车外圆
3. 测量工具及刀具的决定-----树立质量意识,科学选择工量具
测量工具选择:外径测量用螺旋千分尺,长度测量用游标卡尺,圆弧样板。表面粗糙度用对比样块。刀具选择:兵的外形是复杂成形面,直径变化又大又小,考虑干涉情况,应选择刀尖角较小35°菱形车刀或圆弧R刀。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形状选择正确的测量工具及刀具也是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的体现。
4.加工程序的决定
程序的正确性是数控加工的重要保障,所以加工之前应确保完全正确。可以借助仿真软件或通过机床的模拟加工过程进行检验。
图4. FANUC OiT操作面板
仿真流程:设置刀具―设置毛坯―对刀―仿真加工。检验完成后,确定程序内容。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
四)实施计划――实践操作中检验成果
实施计划即“加工零件”。按照工作计划,以小组分工方式实施计划,学生独立完成零件的加工。每小组3人,分工明确,先一人主加工,另两人作为助手观察记录,后进行岗位轮换,避免学生在加工流程中的学习偏面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为了保证计划的顺利进行,确保学生独立加工的安全性、规范性,最大程度减少损失,实施计划分以下几步进行。
加工计划实施流程
1. 视频感受。通过视频展示加工过程,学生观察思考,感知正确的加工过程。为下一步技能训练打好基础。
2. 教师示范。教师示范过程中讲解正确的加工方法和测量技术。
3. 学生模仿。教师现场获取教学信息,强调加工注意事项并强化安全操作意识。
4. 实操加工。本环节是计划实施的真正开始,也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
实操加工过程
五)控制――引导思维分析改进,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关键
控制即回答是否完全满足零件要求的问题。学生根据已制定好的质量监控单,对劳动生产过程和产品进行质量监控并填入相应的表格。这些措施用于实现以下学习目标:
1. 重视和评价产品或劳动过程的质量。
2. 对自己的工作成绩进行评估。
3. 认识错误或发生错误的根源。
这一环节主要是学生测量零件,用合理的量具正确的方法进行测量,学会正确处理数据,做出判断。同时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当然在老师的引领、启发下完成的,是创造性培养的最佳时机。只有对做过的事情学会分析、研究才有可能创新。
产生废品的知识链接(学习资源提供)
表面粗糙度偏大的原因可能有:刀具刀尖磨损,背吃刀量过大,进给速度过大等。
工件夹伤或夹紧变形的原因可能有:在装夹时用力过大,工件夹歪,零件表面和卡盘表面不干净等。
形位公差超差的原因可能有:二次装夹时未校平,机床精度影响等等。
尺寸精度超差的原因可能有:机床精度影响,卡盘定心精度,刀具磨损,切削参数设置不合理等等。
六)评定――下次做得更好
项目评审也重在过程性评价,特别是学生在过程中参与程度,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形成要给予充分的评价。以下是多层次评价流程:
A、学生自评 ―学会反思
每组选出代表,对本组产品进行论证说明。重点从方案设计、材料选择、加工工艺安排、加工方法、刀具选择、切削用量、产品的加工质量、成本核算等方面来进行阐述。教师建议学生就如何使用刀补保证尺寸精度讨论。
B、小组互评 ―团队力量
根据各组完成情况,各组间分别对彼此加工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在激烈的讨论过程中,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C、教师评价―体现综合
对整个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综合评价。重点是肯定同学们的成绩,以增加同学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同时要根据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同学们知识运用上的一些不足以及同学们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和解决能力进行评析,提高同学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评选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小组和同学进行表扬。
三、 引导式教学的实施成效
引导教学作为长期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适应日益变化的工业技术。本学校采用这种教学法刚在起步阶段,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也看到了一些成效,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1.学生能自己制作一些简易夹具。
在数控加工过程中,一般的零件由于形状简单,用卡盘装夹足够。但是对于形状复杂的零件,加上长度有限,装夹十分困难。以加工奖杯为例说明制作夹具的过程与方法。体现了学生也有能力进行创新工艺。
图5.奖杯
工艺分析:零件形状复杂,装夹困难。毛坯长度仅有106毫米,用一般方法没有办法。
可以采用以下办法实施加工。
结构改进―采用自制夹具加工奖杯
学生自制螺纹芯棒夹具
既解决了装夹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形位误差的问题。
2.学生能写计划书。
以往学生只知道做,而不去考虑写规范性文件。做到哪,算哪,这不是很好的职业素养。现在实施了引导文教学后,能在加工前准备计划,加工后又能修改计划,做到有文件可依、可查。这是与企业生产设计接轨的,为学生以后工作养成了良好的职业素养。
3.学生在创新比赛中获奖。
有我校夏冬同学制作的半圆自动切割机获杭州市创新比赛一等奖。他的成果给企业带来利益。用他的话来说,只要看到有不合理的结构,他都要去改进创新,提高更大的效益。还有一些同学设计的定位教学圆规,也是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结果。
四、 几点反思
职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还是有限的,在分析这一环节会遇到很大挑战。这完全靠老师怎么去激发学生的兴趣了,怎么去引导学生了。包括有效的项目载体,有效的教学手段等等。
不过,人才培养模式从基于操作性向创新型转变作为导向永远是正确的,我们一定要坚持到底。“首岗适应,多岗迁移”是对学生的负责。只有这样,人才会创新,企业才会发展,国家才会富强。
参考文献
机械设计岗位工作计划范文4
职业技能鉴定可以对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做出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测量、评价和鉴定。这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规范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原则,保证安全生产,促进经济发展,培养符合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复合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发挥培训优势 服务地方企业
学院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与专业优势,挖掘企业和社会相关专业的培训、积极主动与企业沟通,充分挖掘企业的培训资源,努力开创培训工作的新局面。
与学院培训优势专业相关的企业主要是电力公司和发电公司,而目前大多数电力公司本身具有设备完善的培训基地及专职的培训教师,培训工作基本是在企业内部垂直进行。在此背景下,学院充分挖掘发电公司的合作空间,积极主动地与发电公司沟通,借助学院师资力量强、设备完善的优势,努力争取发电公司的培训资源。通过积极、主动地与各发电公司沟通,定期走访及实地调研,学院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与一些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如与华能淮阴发电有限公司保持长期合作培训意向,并签订有培训协议。按照合同要求,学院积极主动与相关教学分院协调,挑选有经验的培训教师,征求培训教师意见,选择适宜的培训教材,落实培训教学工作的实施,保证培训工作的质量。
近年,学院了解到徐州华美坑口环保热电有限公司为了新的“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投入运行,需要对生产准备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为获得此项培训任务,学院各教学与行政部门快速有效地制定了培训方案和培训计划,并解决了学员的食宿问题。在教学分院和学校有关行政部门的帮助支持下,学院制定的培训方案得到了徐州华美坑口环保热电有限公司的赞许,公司与学院签订了培训协议。通过三个月的培训,学员们为更好地胜任新工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养成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增强了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刻苦学习,每位学员都较好地完成了培训任务,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培训取得的成果,得到了学院和徐州华美坑口环保热电有限公司的一致好评。
为了更好地拓展培训市场,学院积极挖掘培训资源。经过多方调研,了解到康尼公司有一项“机电一体化专科层次”的培训项目。多次协商后双方签署了“联合举办机电一体化专业专科层次培训协议书”。由于此项培训是专科层次的,学员需要参加成人高考,但学员的文化基础较差,为了提高入学率,学院为其举办了成考补习班,寻找有经验的教师对学员进行考前辅导,挑选优秀的辅导教材。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培训学员的成考入学率达到96%。
康尼公司培训学员的工作任务比较繁重,为了不影响公司学员的正常工作,学院把培训课程安排在工作地点进行,并积极解决由于培训点偏远给教师带来的一系列难题,保证了康尼公司机电一体化专业专科层次培训班的正常有序进行。
强化证书鉴定 提升学生质量
学院设有“南京工程学院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和“机械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南京工程学院鉴定站”两个鉴定机构,主要负责电力系统在职职工和在校学生技术工种的鉴定工作。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等文件精神,坚持服务行业、服务企业、服务学生的宗旨,学院对鉴定工作进行科学、细致的需求分析,明确鉴定目标,召开鉴定工作协调会,研究讨论开展鉴定工作的具体措施和办法,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并对工作提出一定的要求:既要严格执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有关政策法规,又要兼顾培训质量、技能质量,保质保量地完成鉴定任务。
学院技能鉴定工作的开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在校学生对这项工作的思想认识。为了使在校学生进一步认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性,进一步了解人才市场的需求,学院采取在学生中加大宣传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市场、企业需求及自身的专业特点,自主地选择适合的技能培训和鉴定项目。
充分发挥公共实训基地的作用,对在校学生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切实提高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在校学生的特点,组织开发技能培训教学计划大纲,结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及学生本人就业意愿,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强化技能操作训练,确保技能培训质量,切实提高在校学生的技能水平,为技能鉴定做好充分的准备。学院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主要负责电力系统、计算机等专业的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通过对在校学生的宣传,在学校工业中心的协助和支持下,对在校大学生每学期进行两期维修电工中级工的鉴定工作。由于每次鉴定之前,都会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全面的技能培训,维修电工中级工的鉴定通过率达到了95%以上。
电力系统传输机务员中级工、技师的鉴定工作一直在学院正常有序地进行,学院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得到江苏省电力公司和江苏省劳动厅的肯定。这项工作从学员报名到收集申报材料再到培训计划的制定、实施以及理论和操作课程的培训、考试、答辩的安排,最后到鉴定所的初步鉴定等全部由学院鉴定所来完成。为了做好传输机务员的鉴定工作,每次鉴定培训前,学院都要召开由所有参加鉴定培训和考核工作的相关教师和管理人员组成的鉴定工作协调会。通过协调会议,学院对鉴定工作进行部署,并对鉴定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听取相关教师对鉴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保证鉴定工作顺利进行。
机械设计岗位工作计划范文5
关键词:职业教;一体化课程;挑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6-0242-03
一体化课程是将理论教学和实践学习结合成一体的课程,核心特征是“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和建立职业认同感相结合,符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与遵循技术、社会规范相结合,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学生通过对技术工作的任务、过程和环境所进行的整体化感悟和反思,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统一。一体化课程实施行动导向教学倡导学生在行动中学习,为了行动而学习,显然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行动能力,行动导向教学的理念已经得到了职业院校教师的广泛认可。
一、行动导向教学的优点
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源自德国,是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方法,也是较为先进的现代职业教育方法。行动导向教学是指学生在行动中获得知识与技能,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发散创新性思维能力、拓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及综合职业能力,同时能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及教师的综合职业能力。行动导向教学包含了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和技术,如情境学习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法等,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强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不同难度的企业真实工作任务,让学生在完成真实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解决问题,达到“知行统一、学以致用”的效果,最终提升综合职业素质能力,成为企业及社会需求的人才。行动导向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参与程度弱的状态,而职业教育的目的更多的是要求培养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在教学形式上,前者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后者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授知识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学目标方面,前者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能力,后者使学生掌握某一具体知识点;教师作用方面,前者教师处于辅导地位,引导学生学习,后者教师处于中心地位,给学生讲授所有的知识;学生参与程度方面,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是整个教学的中心,后者学生被动参与,处于支配地位;在激励手段,前者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获得激励,使学生从内心上获得满足,后者主要以分数激励为主;在传递方式上,前者教师与学生双向传递,教师根据学生对任务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从教师的指导中获得前进的方向,后者只是教师向学生单向的传递;在与企业联系方面,前者掌握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后者掌握单一的书本知识;在质量控制方面,前者通过综合的质量控制,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后者以学生考试的分数作为单一的质量控制方式。行动导向教学较之传统教学有如此大的区别和差异,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对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的获取有明显的实施优势,但同时优势与挑战并存。
二、一体化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挑战
(一)课程设置方面
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并不适合所有课程,在一些基础课程的教学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效果并不明显。行动导向教学以改变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为目标,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是在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以教师的引导为辅的教学活动中获取的,而一些重要的且比较基础的课程中毕竟存在一些比较深奥、经验型的知识,这些知识学生在短暂的教学时间内无法摸索掌握,如果单纯仅依靠行动导向教学不仅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会消耗学生的学习热情,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浪费教学时间。如《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若将此课程跟其他机械类基础课程在一个课程体系中学习,会弱化此课程的重要性,造成学生在进行零件加工中识图、读图能力弱的结果。
行动导向教学是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编导的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然而有些课程的教学任务很难与企业真实任务有联系,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不匹配,对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没有什么帮助,因此要设计与工作过程情境相似的教学活动却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不少困难。
以考证为导向的课程,重成绩和证书,忽视对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如机械类学生要考取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中级证,该科目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被安排在不同的学期里,学生在某个学期学习单一科目的知识和专业技能,但在具体的工作中学生就不知如何将这些单一的知识或技能加以综合运用去完成一项具体工作,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也难以得到真正的培养和提高。中国就业形势和经济的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变化,学生就业需要加强技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高技能人才。从目前划分的职业资格等级和盛行的各种职业资格证书方面来看,企业对职业能力的要求较高,但有些企业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参与度热情并不高。在校企合作方面,经常会出现学校激情满满、一面热的情形,这也是导致实践性课程无法得到适当的操作,从而影响其实施效果。
(二)学生与教师方面
在学生方面,技工院校的学生基础都较薄弱,且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当要求学生自主查找资料、制定工作计划、实施任务时主动参与性不够,对讨论的知识一无所知,所以干脆不参加讨论或睡觉,顽皮的学生根本就不把学习放在眼里,老实点的学生却从小到大被传统的老师讲我记的教育模式深深地禁锢着,部分爱学的学生则反映天天让我们自己做事情,老师不给我们教知识。因此在教师方面,大多数教师存在着认知观念上的偏差,职业教师缺乏相应的社会职业实践,包括专业实践和教学实践两个方面。职业学校的教师有的直接来自普通高校,尽管在大学里学到了扎实的专业知识,但没有从事过相应专业实践的经历。有些教师缺乏职业行动能力,缺乏与对应社会实践的联系,不敢于为学生创造参加真正职业行动能力实践的机会。即使少数职业教师接受过行动导向教学培训并愿意进行必要的尝试,但是难以寻找或设计符合职业实践的教学任务或项目,也缺乏同事间的协作,更缺乏允许和支持学生到校外参与社会性或职业性实践的制度安排,只能在可由自己支配的课堂上组织所谓的教学游戏。专业课程改革建设的成果不仅仅是教材,它必须到关系到教师,必须进课堂。一体化课程改革最核心的是内容和方法,即学生使用的教材内容对学生就业和生涯发展是否有效果,课堂上使用的教学方法能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体化课程实施的成败不在于校长,也不在于专业负责人,而在于每一个一体化课程的专业教师,也即成功的课程关键在教师,决战在课堂!
(三)学校管理体制方面
学校管理体制是影响行动导向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一体化课程考核方式采取考查方式,平时成绩占大部分,学校对教师有学生合格率的考核,因此很多教师即使对某些平时表现不好、成绩多么糟糕的学生也只能让其考试通过,这样让学生根本就没有学习压力,而且现在很多职业学校取消了奖学金制度,本来学习很有动力的好学生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对于成绩也不在乎,缺少了对学生的激励机制从而课堂行动导向教学的正常实施效果会有影响。此外,很多学校不仅校园远离城区和工业区,也远离实际的社会生活,而且学校还明确规定学生在校期间不得远离校园,教师必须在学习工作站组织教学活动,尽管学习工作站要创设成与企业工作环境一致,但往往由于经费、人员管理等原因场地达不到标准的工作要求,特别是对于一些基础课程,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活动有很大的难度,班级规模大也是影响行动导向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难以控制班内纪律,一部分学生参与活动,而有些同学只是聚集在一起聊天、嬉闹。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几乎不能经历完整的行动过程、不能完成任何具有实际意义的学习任务。
三、促进一体化课程实施的一些策略
(一)课程设置方面
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趋向学科知识体系,一些重要且基础的课程可适时突出其重要性,设置成一门独立课程,并实施一体化任务教学,学生掌握了基础课程的知识,再去完成企业真实工作任务则会更加有信息。教学任务不能随意设计,要与企业的真实任务相联系,企业与职业学校相互依存,离开企业的职业教育将是空泛的教育,既没有牢固的根基也没有实际目标和意义,成了无根之木;相反离开职业教育的企业,技术与管理人才资源枯竭,成了无源之水。通过行业企业专家访谈,专家们一致认为,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必须建立在企业需求之上,校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工学资源共享,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多加强职业学校和行业企业之间的沟通,确定培养目标的定向。行动导向教学要求在特定的工作情境中进行,建立基于职业实践的课程体系,这有利于个体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建构职业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二)学生和教师方面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动机为目标,对学生尽量多的人文关怀,多从学生角度出发,考虑到学生的切身感受。多激励鼓舞学生,少呵斥打击学生,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抓住学生的心理,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能力,学生发展成为正确定位、敢于负责的学生。在一体化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都是活动的参与者,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整个课程的设计者,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导航仪”;二是具体教学环节中的引导者,是学生的“解答器”。职业学校的教师要多去企业,了解企业对人才的真实要求,以企业的要求在课堂中要求学生,勇于探索,加强与企业、同事之间的沟通协作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能力,培养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为己任,教师成为勇于探索、善于协作的能力型教师。
(三)学校管理体制方面
尽管现在职业学校面临着招生难的问题,若学校教学实力雄厚,培养出的人才在社会上得到认可,则学校的招生不会成太大问题,因此学校应对学生建立健全的惩处与激励机制,对学生施加一定的学习压力,现在的学生大多不愿自主学习的,只有在压力驱动下才可能有动力去参与学习,让学生优质毕业,真正在学校里面能学有所成。此外学校建立针对能力发展过程的评价标准,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过程是要经历从新手―生手―熟手―能手―高手,学校对每一阶段学生的能力都应有评价标准。校内学习工作站要尽量满足教学任务的要求,教学环境尽量与真实工作任务环境一致,学校考虑是否能对社会开放,引厂进校或者学生进厂开展校企合作教学,学校教育管理者具有灵活现金的管理方式,学校有有效管理制度和开放的学习环境,同时社会环境应法制规范化。
参考文献:
[1]王伟斌.基于行动导向的网络教学平台研究与实现[D].浙江工业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