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旅游资源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文旅游资源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文旅游资源特征

人文旅游资源特征范文1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开发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营销陕西安康

一、引言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许春晓将旅游资源非优区定义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国家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及属性,马耀峰等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体要素,是地貌、气象、水体和生物中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而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事物。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特定地域内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存在优弱丰疏的差异。由于区位条件和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存在这样一大批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比较明显而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我国西部很多贫困地区,长期交通不便,区内工业发展缓慢,人文遗址遗迹较少,但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这是其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属性,本文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区位等条件所限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轨迹不同,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不明显、优势不突出,暂时难以形成特色旅游形象及产品的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相对性、普遍存在性和可演变性的特征。随着当地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在科学的旅游规划导引下,凭借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创新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经过成功的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也可成为旅游资源优质区。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对地理空间选择、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形象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对于正待开发或已在开发中的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更需要以真实、独特、充满感召力的旅游形象驱动目的地旅游的发展。区域文脉、地脉是区域自然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区域旅游的特色,旅游形象也会因区域文化差异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是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匮乏和特色不鲜明,难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深刻人文内涵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具有延续性、动态性、可创造性、非独占性的特点。MommaasHans从增强地点的身份、吸引力和市场地位,进行革新和创意,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民族主义探讨了文化产业集群策略,对文化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基于工业遗址改造利用而兴起的北京798艺术区,现已成为京城令人瞩目的新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可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结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汲取外来优秀文化元素,通过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将其融合进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发展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旅游营销,并逐步向旅游资源优质区演进。

四、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发展策略——以安康市为例

1、安康旅游发展简介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在秦巴山地之间。秦巴山地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界线,山地垂直高度大、气候复杂多变,森林垂直带谱明显,汉江从西向东纵贯全市,两山夹一川的地形格局使这座山水之城独具特色。长期以来秦岭巴山阻隔造成其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目前仍为国家级贫困地区。与分别以秦汉唐历史文化遗迹著称的近邻西安、咸阳等和以楚汉文化历史遗迹见长的湖北武汉、荆州、陕西汉中等地相比,其“秦风汉韵楚文化”的自我文化定位形象相形见绌。1983年安康曾发生特大洪灾,洪水几乎摧毁安康古城,原县城内历史文化遗迹和陕南小城建筑格局饱受灾难。然而其山、水、林特色突出,有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原旅游形象模糊,旅游商品开发滞后,旅游产业链短。2007年国内游客为206万人次,旅游收入7.21亿元,国际游客8000人,旅游外汇收入144万美元。在周围西安、重庆、成都、武汉、汉中等具有人文旅游资源优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屏蔽下,亟需独特的旅游形象和产品发展。

旅游形象和旅游资源并非旅游发展的唯一保证。目的地可进入性、交通容量、空间节点分布同样重要,而旅游开发反过来也会促进目的地交通环境的改善。如与安康毗邻的汉中市,在西汉高速公路开通后获得了旅游发展的良机,2007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3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2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的5.9%。安康旅游面临的机遇使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陕南突破发展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西康高速(包北高速川陕段)、十(十堰)天(天水)高速、襄渝、阳安铁路将相继建成和安康至湖南常德铁路专线、西康二线铁路也已进入开工建设准备阶段,这将会有力地促进安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整合、创新人文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产业集群

文化氛围是蕴涵在一切环境与气氛中的文化现象与文化特征。从心理学的视角看,城市文化氛围是某种城市心理的形成并起作用的过程,是弥漫于城市空间的社会气候。与西安、汉中、重庆、武汉等周边城市相比,安康可供旅游开发的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安康这所陕南小城具有浓郁而独特的茶文化、酒文化、娱乐休闲文化;多元、移民文化融合形成兼容并蓄以及长期处于经济落后状态下安于现状、淡定悠闲的城市气质;汉江穿城而过的浪漫氛围等因素交织出安康特有的休闲旅游文化氛围;“灯红酒绿”的汉江两岸将成为最令休闲度假旅游者留恋往返的景观和旅游亮点。要力争塑造出区别于忙碌、拥挤的现代大都市的独特旅游形象——保留小城市素有的恬美、浪漫和独特魅力,承袭传统地方文化渊源,创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当代文化符号。如以传统的汉剧、陕南民歌、陕南民俗、文学、书画等艺术创作、文化元素打造陕南风雅之城;修建或修缮各类博物馆、电影院、剧院、名人故居、地方传统建筑民居、画廊、特色街区等使之成为这座风雅小城的文化标志,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元素在这座素有多元文化色彩的城市中交汇融合,通过休闲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

3、旅游形象塑造

旅游形象指旅游者通过各种传播形式得到的,目的地旅游资源、服务产品与项目、管理体制与水平、设施体系、交往经历与态度的综合感知,是吸引旅游者做出前往目的地城市旅游的关键因素之一。旅游者所持有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将对他们的质量感知、游后评价、口碑宣传和重游意向都会产生深刻影响。

旅游形象策划的关键在于对目的地旅游资源、文脉、地脉的准确把握和提炼,对旅游者的需求、购买决策、消费行为等关于旅游目的地形象意境地图的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目的地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提炼目的地旅游特质并从周围旅游竞争对手的同质旅游产品和形象屏蔽中脱颖而出。以语言口号、理念、行为和视觉等形象设计表达出来,由理念内涵、行为系统、传播感觉系统、风情塑造、核心区塑造等共同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复合形象系统。通过旅游形象口号向公众传递,向旅游市场宣读自身的产品定位和独特魅力,唤起特定市场的旅游欲望进而做出旅游决定。

在缺乏具有鲜明特征的人文旅游资源和形象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的制胜之道是“串联”目的地不同的旅游吸引物,组合旅游产品,塑造多元化、复合型的旅游形象,提高目的地的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如新西兰成功塑造的“100%纯净的新西兰”(100%pureNewZealand)和“世界探险之都—皇后镇”(World’sAdventureCapital)的独特形象。安康形象塑造基础是秦巴汉水在安康境内构造了良好、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汉楚等多文化、多地域移民文化大融合的人文底蕴。由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完成的《安康旅游总体规划》,将其形象定位为“水舞秦巴自然安康”,一个宜游、宜居、自然,兼具优美山水自然风光和休闲格调的旅游胜地呼之欲出。根据这一旅游形象定位,可以将不同类别的旅游产品横向串联起来,形成纵、横交错而又相互关联的立体的旅游产品网络结构。自然真山水的安康旅游形象定位与塑造,为安康从周围历史文化资源型旅游目的地如西安、汉中等旅游形象屏蔽下突围。

4、营销策略

RyanandGu认为在旅游景区私有化发展趋势下,旅游形象已成为目的地营销者的首选产品和现代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旅游目的地营销需采取卓有成效的营销战略,打造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统一的独特形象。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旅游营销更应注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营销合作,建立紧密的营销网络,统筹构建、运行,由形象塑造、产品设计、包装、传播与管理组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整合营销体系,协调、整合旅游地营销要素,培育统一和谐的形象系统,以较低的成本取得最佳营销传播影响力。

安康旅游营销可采用“旅游整体营销+核心旅游产品重点营销”模式,将目的地作为一个整体旅游产品进行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MarketingCommunication,IMC)。通过广告、公关和形象推广活动、销售奖励、节庆活动、事件营销、网络营销、面向旅游市场和旅游中介商的直接营销等,针对特定目标市场,宣传真实、独特、充满魅力的亲山近水、自然健康、浪漫休闲的旅游形象,传达一致的旅游产品信息,实施对目的地的全方位推销。

(注: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安康、汉中两市旅游产品差异化发展战略与旅游合作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08JK001。)

【参考文献】

[1]许春晓:21世纪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新领域:旅游资源非优区研究[J].旅游学刊,2000(1).

[2]许春晓: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与性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4).

[3]许春晓:旅游资源非优区“依附式开发”论[J].旅游学刊,2005(1).

[4]罗艳菊: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若干理论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9).

[5]罗艳菊:城郊型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探讨[J].江苏商论,2006(4).

[6]唐文跃: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初探[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6).

[7]隆学文:旅游非优区开发策略[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12).

[8]李东和、赵玉宗: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7).

[9]彭华:关于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初步思考[J].人文地理,2000,15(1).

[10]ChrisRyan、谷慧敏:旅游业对北京互通的社会影响—以环境变化为例[J].中国旅游研究,2007(6).

[11]崔晓明、ChrisRyan:安康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策略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8(6).

[12]马耀峰、宋保平、赵振斌:旅游资源与开发[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13]王晞: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提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14]雷国雄:基于文脉、地脉的区域旅游品牌形象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05.

[15]MommaasHans.CulturalClustersandthePost-industrialCity:TowardstheRemappingofUrbanCulturalPolicy,UrbanStudies[J].2004,41(3).

[16]孙根年:安康旅游业的区位开发与区域联合开发[J].商业研究,2005(18).

[17]

[18]王伟年:城市文化产业区位因素及地域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19]沙莲香:北京人文环境与城市文化氛围[J].北京社会科学,2004(1).

[20]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1]崔晓明、张红:安康旅游形象定位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7(1).

[22]吴必虎、宋治清:一种区域旅游形象分析的技术程序[J].经济地理,2001(4).

人文旅游资源特征范文2

[关键词]产业化;政策扶持;效益;文化内涵

1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向

人文旅游是旅游发展的一种形式,其核心载体是环境与文化,发展人文旅游既要保障正常状态下的农业生产,也要兼顾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因此,在人文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保持旅游景点风貌的生态性,设计过程中如果与生态性相违背,那么人文旅游资源开发也必将处于瓶颈状态。所谓的生态性不仅是保障既有乡村风貌的传统,也要对乡村文化和风土人情最大限度的予以保留,避免片面性发展,在现代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低碳经济号召的指导下,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应当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后结合自身实际经验进行总结,认为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生态性保护主要分为以下几点:尊重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避免过度的设计对既有风貌造成干扰;保持物种多样性,防止设计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动植物栖息环境改变;保持自然地貌的基本特性,以最少的人为干扰因素进行设计,最大限度的保留旅游景点的原有特征。

2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2.1开发理念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

科学合理的开发理念是保障人文旅游资源有效开发的基础性保障内容,一旦出现理念错误将会导致旅游发展陷入困境。根据相关调查发现,部分地区具有较为优质的旅游资源,但由于区域规划部门对其存在片面性认知,认为旅游业不如工农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明显,因此开始大力发展工业,在发展进程中对区域内文物古迹造成了毁灭性破坏。这种情况是对旅游产业缺乏正确认知,难以对其进行准确定位,经济落后于缺乏合理的开发理念而导致其发展陷入恶性循环,这种情况下对潜在的人文旅游资源造成了破坏,旅游业发展受到制约,区域整体经济发展也难以取得成效。

2.2零散开发难以形成产业化发展

我国一些市县级人文旅游开发存在粗放式发展状态,即以个体户为参与主体,结合就近资源进行人文旅游开发,以农家乐等小规模形式进行体现。这种情况下其文化竞争力较差,难以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私人企业以个人利益为经营目的,缺乏对人文旅游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其创新能力和吸引力较低,难以树立品牌形象,因此导致对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形成制约。

2.3缺乏有效的政府政策扶持

公共政策的干预对于旅游资源开发,产业形成并良性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由于部分地区政府发展旅游业的决心不强,直接影响到当地居睹对于旅游业发展的期望,企业不能从旅游业发展中获得丰厚利益而对促进旅游业发展的积极性不高,导致资源得不到进一步开发,旅游业发展各利益群体相心力不足,导致旅游产业发展缓慢。

3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规划策略

3.1加强对既有文化的保护

面对一些城市在人文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理念偏差,笔者认为应当加强对该项内容的重视,避免在整体发展过程中对既有文化造成破坏。首先应当将人文旅游景点内的建筑风貌保护与修复作为现阶段发展的重要内容,其具体方式可以借鉴苏州园林文化遗产改造,以整旧如旧的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应用,使古建筑等文化元素成为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载体,更好的展现区域文化特征和风貌。

3.2树立独特的品牌形象

在人文旅游资源开发中,多数城市都以“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切入点,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数量超过百座,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采用这种开发方式将难以有效的吸引游客。因此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各个城市应当结合独特的城市文化进行品牌定位,其具体的休闲娱乐与文化旅游项目可以依据自身文化内涵进行构建,例如可以将历史文化与现代休闲进行有效的融合,构建现代与历史的时间交汇点,凸显出鲜明的独特特征,树立独特的品牌形象。

3.3政府予以政策支持

政府职能对于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不可替代性影响,政府对于旅游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和决心直接关系到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效果。因此,各地政府应当充分发挥其效能,结合区域旅游产业的具体发展形式,统筹规划出台相应的红利政策,加强对文化旅游的形象宣传。以云南为例,在发展过程中以政府作为主导,规划了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以政府直接介入的方式引导区域文化旅游发展,实现了旅游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3.4整合资源形成产业化发展模式

单打独斗式人文旅游资源开发难以取得广阔的发展前景,如果现阶段发展过程中仍是以粗放式旅游开发为主,未来必将被市场形势所淘汰。因此,各区域应当进行人文旅游资源整合,彻底摒弃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在政府的引导下构建规模化旅游公司,对旅游消费进行统一的规范制定,避免个别经营者为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扰乱正常的文化旅游秩序。并且开展产业化发展模式能够有效的规避区域内部同类人文旅游景点的恶性竞争,在规范的发展体制内逐渐形成良性竞争循环,实现区域内人文旅游资源的科学开发与高效运营,逐渐形成产业化发展模式。

人文旅游资源特征范文3

关键词:旅游资源;地区比较;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H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2)02-0090-06

区域旅游资源评价是因旅游资源开发的要求而发展起来的,最初是以定性描述为主,随着旅游学界开始探索更科学的旅游评价方法,由定性描述逐渐转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目前对旅游资源的评价大致可分为3类,即体验性评价、技术性评价、综合性评价。但是国内的研究往往限于旅游资源的评价过程,对评价结果缺乏细致、全面的分析。对一个省域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梳理并进行多层次的比较和评价,国内外学者多从各地市旅游资源的数量(包括丰度和密度)、品质、组合状况等方面入手,得出的结论是各地市间存在横向差异,区域旅游资源综合情况与该地区所在区位特征存在一致性。

本文尝试采用定量的方法,按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以下简称“国标”),将陕西旅游资源划分为主类一亚类一基本类型3个层次,分属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等8个主类、3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选取陕西省11个地市共9972个旅游资源单体为基本对象进行地区分异的综合研究。

一、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经陕西省旅游资源普查,截至2009年9月,陕西省旅游资源共有9 972个,自然类型654个,占6.6%,人文类型9 318个,占93.4%。在11个地市、区中,旅游资源单体最多的是西安市,共计2148个,其次是宝鸡,拥有1240个;延安居第三,拥有1129个;最少的是杨凌区,共计86个,以上数据充分表明,陕西省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人文类型旅游单体占多数,空间分布广泛。

本研究是对陕西省旅游资源地区差异的研究,首先通过对陕西省旅游资源普查中所获得的各地市8大类旅游资源单体资料进行统计,采用旅游资源丰度和密度两个储存量指标对各地市旅游资源分区比较;在研究陕西省旅游资源组合状况时采用概率论中的均方差系数表示配合指数以近似反映各地区内部的资源组合状况;均方差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Xi表示各类旅游资源占全省的比重;X表示各项旅游资源占全省比重的平均值;N表示资源种类数;

在研究整体优势度的分区时采用公式法,依据地区旅游资源的优劣与资源丰度(绝对个数)成正比,与资源组合指数成反比,这两个指标组合起来,即可得到区域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势度,计算公式为:

Pi=Wi/Ei (2)

其中:Wi为第i个地市的丰度;Ei为第i各地市的配合指数;Pi为第i个地市的整体优势度。

二、陕西省旅游资源数量的空间分异

本文主要对地区旅游资源丰度和密度两个储量值进行比较,研究旅游资源数量的空间分异。地区旅游资源丰度是指一个地区拥有各类旅游资源的数量和旅游资源的总数,是反映旅游资源丰富程度的绝对量,是衡量旅游资源数量的最直接指标;旅游资源密度是一个相对丰度的概念,通常一个地区资源的密度可用两种方式表示,一是该地区单位面积内资源的储量,二是按一定区域范围内人均拥有资源量。考虑旅游资源开发和吸引主要取决于一个地区的观赏价值要素和规模几率,故采用单位面积法计算地区旅游资源的密度,即密度一资源单体个数/所在区域的面积(万平方公里)。

旅游业的发展和布局既要考虑到旅游资源的绝对量,也要考虑到相对量,才能正确估价旅游资源的潜力。旅游资源相对丰度实际上是为排除区域间地域面积相差悬殊的影响而设置的指标,具有区域间资源丰富程度的可比性;旅游资源的密度体现了一个地区资源的集中程度,密度大的地区,资源分布就相对集中。从旅游者旅游效益最大化原则出发,如果旅游目的地的资源密度高,活动内容丰富,就会降低旅游者的旅游消费成本。因而资源集中地区,通过合理的整体开发,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一般较大,较容易形成规模效应。为了在评价地区旅游资源过程中尽量客观地反映其资源储量,有必要对该地区旅游资源的丰度和密度进行综合评价。

(一)陕西省旅游资源丰度的分区比较

资源与发展的关系实质上就是资源丰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地区旅游资源丰度的大小关系到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和对旅游业发展的保证程度,影响着区域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和产业结构等诸多方面。通过对陕西省旅游资源普查中所获得的各地市8大类旅游资源单体资料进行统计,得到各地市旅游资源丰度的分布情况(见表1),在表1的基础上对某类旅游资源拥有量高于全省平均值的地区进行了归类(见表2)。

从表1可以看出,按照区域旅游资源总丰度高低,陕西省11个地市占全省总量的排序依次为西安、宝鸡、延安、渭南、榆林、安康、咸阳、汉中、商洛、铜川、杨凌。表明一个地区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与地域面积大小、自然环境多样性、历史文化丰富性有密切关系。陕西省各类旅游资源丰度较高的为西安、宝鸡、延安,且各类旅游资源集中程度的彼此重叠度较高,说明陕西省旅游资源分布相当不平衡。

按照陕西省划分的三大旅游区域情况分析,关中旅游区(西安、咸阳、宝鸡、渭南,杨凌除外)资源丰度最高,占全省53.2%;陕北旅游区(铜川、延安、榆林)其次,占全省的24.9%;陕南旅游区(汉中、安康、商洛)占全省21.9%。

1.关中地区。关中旅游区各主类拥有的单体数量排序依次为:建筑设施类、遗址遗迹类、人文活动类、旅游商品类、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和特殊景象类。其中建筑设施类资源单体比重为40.9%,比全省平均值42.2%低1.3个百分点,遗址遗迹类资源单体的比重为32.3%,比全省平均值33.8%低1.5个百分点;人文活动类资源单体比重为16.2%,比全省平均值12.1%高4.1个百分点,其他主类的单体比重均与全省平均值相差不大。从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储量丰度看,关中旅游区的人文旅游资源比重为93.4%,自然旅游资源比重为6.6 9/6,说明关中地区人文资源突出,这与

该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经济地理区位是一致的,同时也反映了该地区较强的都市性特色。

2.陕南地区。陕南旅游区各主类拥有的单体数量排序依次为:建筑设施类、遗址遗迹类、地文景观类、人文活动类、旅游商品类、生物景观类、水域风光类、特殊景象类。该旅游区的遗址遗迹类资源单体比重为26.2%,比全省平均值33.8%低7.6个百分点;人文活动类资源单体比重为6.8%,比全省平均值12.1%低5.3个百分点;建筑设施类资源单体比重为49.4%,比全省平均值42.2%高7.2个百分点,其他主类的单体比重与全省平均值相差不大。从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储量丰度来看,陕南旅游区人文旅游资源占明显优势,尽管自然类旅游资源单体比重超过全省平均值,这与该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长期处于全省边缘地带的地理区位相吻合,且该区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安康、汉中强而商洛弱的特点。3.陕北地区.陕北旅游区各主类拥有的单体数量排序依次为:遗址遗迹类、建筑设施类、人文活动类、旅游商品类、地文景观类、生物景观类、水域风光类、特殊景象类。该旅游区遗址遗迹类资源相当突出,单体比重(44.6%)比全省平均值高10.8个百分点;人文活动类的单体比重(8.0%)比全省平均值低4.1个百分点;建筑设施类资源单体比重(37.7%)比全省平均值低4.5个百分点;旅游商品类略高于全省,其他主类的单体比重均与全省平均值相差不大。从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储量丰度来看,该地区的人文旅游资源依然很突出,自然景观占小部分比重,该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依然不平衡。

(二)陕西省旅游资源密度的分区比较

根据2003年陕西省旅游资源普查结果,计算得出陕西省各地市各类旅游资源分布密度和总密度,见表3。

从旅游资源在全省占比来看,密度比重高于丰度比重的地市只有杨凌和铜川。杨凌、铜川密度排序位次同比丰度分别上升10和5个位次,这与它们面积大小有关,杨凌是全省面积最小的地区,仅占全省面积的0.02%,铜川占全省面积的1.8%,杨凌的旅游资源“密度占比”较“丰度占比”高40.1个百分点,铜川旅游资源“密度占比”较“丰度占比”高近2.6个百分点,榆林旅游资源“密度占比”较“丰度占比”低9.0个百分点,延安旅游资源“密度占比”较“丰度占比”低9.0个百分点。旅游资源密度除了出现杨凌、榆林两个峰谷外,其他地区则较平缓,说明全省各地市旅游资源分布的相对丰度总体较均衡,旅游业发展潜力较大。

从旅游资源的丰度和密度差别看,各地区主要旅游资源的丰度与密度的位次排序不一致。密度与丰度相比,位次上升最明显的是杨凌、铜川、咸阳,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些地市旅游资源绝对拥有量不大的缺陷。旅游资源丰度较大的除宝鸡、延安、榆林因地域广阔而旅游资源密度的位次明显下降外,其他地市旅游资源丰度和密度的位次排序变化不大。

三、陕西省旅游资源组合状况与整体优势度的分区比较

(一)旅游资源组合状况的分区比较

区域旅游资源条件及其开发价值,不仅取决于其丰度和密度大小,还取决于其组合状况。为比较各地市资源组合的协调程度等因素,本文采用概率论中的均方差系数表示配合指数以近似反映各地区内部的资源组合状况。因为方差是衡量随机变量取值的分散程度的,为使一致性较好,实际运用时常计算随机变量的平方根(称“均方差”或“标准差”)。本文取各类资源占全省的比重值为随机变量,取各项资源占全省比重的平均值为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计算不同地市各类资源比重的均方差,再除以全省比重的平均值得出各地区内各大类旅游资源在全省比重的均方差系数,用来表示配合指数。如组合指数低,说明一个地区旅游资源门类比较齐全、数量较多、差异明显、旅游资源组合状况较好,有利于区域内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反之,说明区域内旅游资源组合较差,配套能力弱。

根据公式(1),在表1数据统计结果的基础上,将各字母所代表的数值代人,即可计算出各地市的配合指数,其结果如表4所示。

根据以往对旅游资源赋存差异的研究,配合指数在50以下说明各项资源配合较好,配合指数在50-80之间说明资源配合较不协调,配合指数在80以上说明资源配合很不协调。从表4可以看出,只有杨凌示范区的旅游资源配合指数在80以上,渭南、商洛、铜川配合指数虽都超过了50,但资源配合明显不协调;咸阳、汉中、延安虽然指数超过了50但幅度不大,资源配合比较协调。配合指数在50以下且资源配合也较好的地市有西安、宝鸡、安康、榆林。全省各地市旅游资源组合优势的空间分布相对平衡,关中旅游区尤为突出。

(二)旅游资源整体优势度的分区比较

1.陕西省各地市的区域差异。地区旅游资源的优劣与资源丰度(绝对个数)成正比,与资源组合指数成反比,这两个指标组合起来即可得到区域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势度,即整体优势度为资源丰度与资源配合指数的比值。比值越大,说明丰度相对高而配合指数相对低,整体优势度越好;反之整体优势度越差。

根据公式(2),将各地市丰度和配合指数分别代入,即可计算出该地市的整体优势度,其结果如表5所示。

从表5可知,陕西省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势度居前5位的地市依次为宝鸡、西安、延安、榆林、安康,其排序与旅游资源总丰度的排序保持一致性,说明旅游资源丰度大的地市,旅游资源组合也处于良好状态,西安、宝鸡、延安、榆林4市尤为明显。

2.陕两省三大区域旅游资源总体差异比较。通过对陕西省11个地市旅游资源的数量(包括丰度和密度)、组合状况、整体优势度的综合评价及各地市间的横向比较,研究归纳出关中地区、陕北地区、陕南地区在资源丰度、资源密度、组合状况、整体优势及分布均衡状态,见表6。

四、结语

人文旅游资源特征范文4

[关键词] 旅游业 文化 人文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

国内有学者认为:“现代旅游现象,实际上是一项以精神、文化需要和享受为基础的涉及经、政、社会、国际交流等内容的综合性大众活动”。旅游的重点是文化,文化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渊薮,是旅游业的灵魂。

一、文化性是旅游的一个重要性质

旅游到底是经济还是文化,当时于光远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旅游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又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事业。”后来孙尚清先生提出一个观点,说到“旅游在发展的一定阶段是经济――文化产业,到发展的成熟期是文化――经济产业。”这两个功能重心的调整,是一种性质的转化。但不管怎么说,有一点可以肯定,即文化性是旅游的一个重要性质。

在旅游活动中,文化既表现为动力、资源,又体现为一种推进器、剂。文化直接影响着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影响着旅游企业、产品的生命力。所以在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文化性竞争越来越突出了。追求文化底蕴和文化含量,也在逐步成为旅游业共同的行为。

二、旅游资源本身就蕴涵着丰厚的文化

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今天,旅游资源的内涵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结合,使人们在欣赏清秀壮美山川的同时体味古老深厚的文化沉淀。

首先,我们从文化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关系看,文化孕育着人文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蕴含文化,人文旅游资源的鉴赏与开发都需要文化进行“解译”。人文旅游资源属于文化的范畴,许多文化产物都是人文旅游资源,不少文化资源只需通过略加开发就可以成为富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大量的人文旅游资源都具有丰富而深邃的文化内涵,游人要欣赏、感悟它,规划师、旅游商要开发利用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其次,我们从文化与自然旅游资源的关系看,大好河山孕育文化,文化辉映大好河山,二者相得益彰。例如,众多的名山胜水成为佛寺道观建造之地,孕育、催化了灿烂的宗教文化。“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就是文化辉映河山的绝好写照。这里讲的“仙”、“龙”实质意味着“文化”或文化魅力。此外,许多自然旅游资源虽然本身不具有文化属性和叠加历史文化色彩,但自然美无疑需要从文化层面来鉴赏,需要科学知识来解释。而且,要将自然山水转化成为旅游产品必须通过旅游开发这一文化手段来实现。俗话说:山水无绿不成景,风景无文没有情。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讲,自然旅游资源同样也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与文化密不可分。

三、我国旅游业应注重挖掘优秀的民族文化和不断创新旅游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独特气质的体现和渊源历史的鉴证,是全世界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民族今后生存发展的基础。而我国的历史文化可谓累积层叠、百川归纳。它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展示给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文化素养的观光者的应不仅是瞠目结舌的物化形象,更是倾心感悟的精神之光。因此,我国旅游业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必须彰显我们的优势、突出我们的特色,使我们的文化差异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和最有效的释放。而要做到这一点,从整体而言,和谐境界、含蓄气质和宽容精神是旅游业发展中不能缺少的文化内容。

1.和谐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自古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朴素思想,其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道家思想追求精神的自由自在,脱去一切虚伪的外表衣,与大自然之道合而至一,最终达至齐物之境。和谐境界是中国文化之本,也是中国旅游之魂,与西方文化之冲突对立相比,大异其趣,这是东方文化的魅力,旅游开发应使其大放光彩。

2.含蓄气质

中国文化是一种内敛文化,中庸自持,不恃张扬,其整体气质也与西方文化大有差异。中国文化是一种隐喻文化,崇意境,在审美上主张人与自然消融界限,不喜对比而重写意,同时中国文化蕴涵着一种婉转悠长、含蓄悠远的气质,散发着无尽东方文化的神秘感。正是这种神秘感吸引无数域外游客不辞万里,远足中国。含蓄悠远的文化气质,如能在自然,人文景观中恰当地流露,定会让中外游客受用不尽,回味无穷。

3.宽容精神

中国文化从起源到发展,都呈现出多元融会的特征,它在中华民族大家庭各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生长,并历经中外文化的交汇,汲取异族文化的养分。这种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倾向锻造了中华文化包容开放的品格,赋予它涵纳百川的心胸和气度。在中国文化的百草园,风格各异的多民族文化异彩纷呈,丰富着中华文化。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无比丰厚的资源,使无论国内还是跨国的旅游都有着极其雄厚的资源储备。我们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善加利用和保护这种多样性,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各种民族风情,尽量避免民族文化的趋同倾向,秉持一种宽容的精神和对文化多元发展的关切,现代旅游事业才会得以长足发展。

我国旅游业在挖掘民族文化的同时还要注意旅游文化的创新。中国入世以后,旅游业对境外开放,这是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势必引起旅游管理、旅行社管理、饭店管理方面出自不同文化环境的模式发生整合变化。那么如何创造新的旅游文化,只有旅游业乃至全民族重视文化,使所有旅游业的从业人员都是 “文化人”,富于很强的主体意识,人文精神,有较高的思想境界,才能在实践中反思现有文化的缺陷和局面,创造新的包容古今,吸取中外,符合时代要求,顺应历史发展的中国旅游文化,这样我国的旅游业才能蒸蒸日上,跻身于世界旅游强国的行列。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注重旅游文化内涵;第二,注重旅游文化形象;第三,注重旅游文化效应。

参考文献:

[1]程:从辩证唯物史观看文化的力量[J].人民日报,2005(5):第九版

[2]钟贤巍王润平:从文化学视角看中国旅游业的发展[J].社会科学战线,2003(3):273-274

人文旅游资源特征范文5

明朝,应该是我国古代旅游文化的最高峰。自明中期以来,在文人学者人性解放光辉和启蒙思想的照耀之下,在商品经济繁荣的物质基础之上,各种以追求愉悦、陶冶情操、探索自然、发现自我为目的的旅游活动层出不穷。如唐寅、徐渭、王士性、袁宏道、袁中道、谭元春等,这其中,还产生了大旅行家徐霞客,出现了郑和下西洋的空前壮举。到明朝中后期,很多文人还开始对旅游活动本身进行思考,探讨旅游的本质。在这方面,王思任堪称最早的旅游理论家,郑焱先生在《中国旅游发展史》中就特别推崇明代旅游在理论领域的独到成就,说“明代的旅游理论也颇见特色。……而王思任则更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对于旅游资源,王思任提出了许多深刻的思想。

一、“山因高咏而胜”----旅游资源的分类及其关联

王思任游齐山时曾说:“曷为乎‘齐’也?唐刺史齐映好此山也。山曷以胜也?因杜牧之高咏而胜也。”

这里,王思任认为齐山以人而名,以文而胜。显然,王思任已经意识到,能对人们产生吸引力,从而激发旅游动机,促成旅游的因素,是综合性的。这些因素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除了能令他流连忘返的自然山水以外,还有因为人的活动而产生的吸引因素,这些都是我们今天所谓的“旅游资源”。

我们今天认为,旅游资源,是指在自然和人类社会中能够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并进行各种旅游活动而为旅游业所利用,由此产生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现象和事物(因素)。这些因素,就其基本属性来说,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

王思任还说:“山川之须眉,人朗之也,其姓字,人贵之,运命,人通之也。滁阳诸山,视吾家岩壑,不啻数坡坨耳。有欧苏二老足目其间,遂与海内争千古,岂非人哉!”

可见,王思任不仅认识到旅游资源可以分为两大类,而且认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虽属两个不同的范畴,但两者又往往彼此结合,互相补充。王思任继承了前人重人重文的传统,认为“滁阳诸山”,原来不过是“数坡坨耳”,只是因为有欧阳修、坡到此游过并留下诗文,才名声大震,“遂与海内争千古”。这就充分阐述了自然风景与人文景观的关系,强调了名人名文对风景名胜所起的重要作用。

诗仙李白曾写过《梦游天姥呤留别》:“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连佛教名山天台山都自愧不如,天姥的名声如何能不大?但经王思任实地一游,才发现天姥不过是象“魁父”一样的小山而已。一个“野佛无家,荒烟迷草”的小山,有了李白的“势拔五岳掩赤城”,也可名闻天下。王思任不由“嗟呼!山哉!天哉”,慨叹名人名文对风景名胜所起的效应。对于一些完全由庙宇建筑等人文古迹组成的旅游资源,王思任更是直陈其人文因素在造就其吸引力上的决定性作用,他曾说:“观不得刘道士不创也,不得苏学士不名也。”

二、“春花夏云、秋月冬雪”----旅游资源的季节性

王思任对旅游资源具有季节性变化这一特点,有着深刻的认识,他曾说庐山:“‘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其言甲庐山矣。”

王思任通过庐山风景在一年四季所呈现出的周期性变化,很形象地指出旅游资源的吸引因素,会随着季节与气候的变化而改变。这表明他已经意识到旅游资源因其所处的纬度、地势和气候等因素的差异而呈现其季节性的特征。在游雁荡山时,王思任还指出由于游览的季节不同,所得到的审美感受就不同,游来别有一番情趣:

“或曰雁荡应秋游,予独以五月来,宜受云物之吝,然吾不欲其一览而尽,故且以云纡馀委曲之。吾观灵峰之洞,白云之寨,即穷李思训数月之思,恐不能貌其胜,然非云而何以胜也?云壮为雨,雨壮为瀑,酌水知源,助龙湫大观,他时无此洪沛力者,伊谁之有哉?至于秋清气肃,上荡顶,走山根,呼天剔地,则予尚有葛陂之龙在,秋所同也,而云所独也,吾复何憾也。”

因为雁荡山的吸引力会受到季节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在“秋清气肃”时,登高远望,自然是心旷神怡,甚至有随仙而逝之感,所以“或曰雁荡应秋游”,众人都是秋游雁荡。而“予独以五月来”,却也别有风韵。只有在五月,才会看到“纡馀委曲”的云,而且“云壮为雨,雨壮为瀑”,才会形成“龙湫大观”。瀑布要壮观雄伟,则非有充沛水量不可,除非春夏之交的雨季,“他时无此洪沛力者”。

“或曰雁荡应秋游”,即是认为雁荡山旅游的旺季在秋季。这说明王思任已经有了因为旅游资源的季节性特征而使旅游活动出现淡季与旺季之分的思想。但他同时又认为,有人喜欢秋高望远,也有人喜欢云雨瀑布,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当主观的东西。就某项具体的旅游资源而言,它可能对某些旅游者吸引力很大,而对另外一些旅游者则无多大吸引力甚至根本没有吸引力。所以,淡季与旺季之分,也并非是绝对的。

三、“天工世物,愈古愈妙”----旅游资源的评价

王思任对旅游资源的优劣评价,是通过比较得出来的:

“予游赏园林半天下,m州名甚,云间费甚,布置总佳,我心不快;独快者,永嘉之阳湖,锡山之愚谷,次宁濑水之彭园耳。岂非以其天工世物,愈古愈妙,创不如守,有非人力之所顿雄者耶?”

在这里,王思任就提出了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的标准问题。作为旅游资源,除了要求美丽、独特、奇异以外,还需有名气,更要古旧。王思任特别看重“古”,即旅游资源的古悠度,认为即使有名,而且花巨资建成,也是“创不如守”,因为古物古迹,自有其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非人为仿制可以比拟。所以,王思任指出“天工世物,愈古愈妙”。如果妄加人为,则“腐鄙可厌”了:

“予意两亭既胜,此外断不可亭。……欲与欧公斗力耶?而或又作一解酲亭,以效翻驳之局,腐鄙可厌。”

王思任认为,欧阳修的醉翁亭,与苏轼的东坡亭,两大名人古迹,正好相得益彰,非要加一解酲亭,则如画蛇添足,“腐鄙可厌”。

此外,王思任还意识到,越是古旧的旅游资源,就越是富于神秘性,其历史久远的传说和故事,使景区凭空增加不少的魅力。“凡名胜之地,僧各奇一说,以灵其主人”,也诱引着游客。比如在游五台山时,他就说:

“罗喉寺,曰唐人张天觉见神灯于此。圆照寺,以为舍利实惠我。真容院,则大士现相七日而就塑者。下塔院寺,则云昔有贫女,牵犬丐食,遗发此间,化为金丝而去。总之,真幻随境,妄言之,而姑诚听之,何伤。”

人文旅游资源特征范文6

关键词:淮海经济区;淮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一、淮海经济区概况

淮海经济区于1986年3月成立,由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的20个地级市组成。包括江苏省的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山东省的菏泽、济宁、临沂、枣庄、日照、泰安、莱芜;安徽省的淮北、宿州、阜阳、蚌埠、毫州;河南省的开封、商丘、周口,共有97个县(市)、51个区。中心城市为徐州。经济区总面积17.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23亿人,约占全国面积的1.8%和总人口的10.3%。该区位于亚欧大陆桥东部桥头堡区域,承南启北,东接齐鲁、南连江淮、东濒黄海、西临中原,地处沿海中心位置。该区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区内有泰山、曲阜等历史名胜和孔子、刘邦、项羽以及等众多名人遗迹,是中国旅游内涵极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淮海经济区交通便利,区内京沪、京九、陇海、新石二纵二横铁路干线形成“井”形框架,京福、京沪、连(云港)一霍(尔果斯)、日东高速公路及国道干线构成密集运输网络。连云港、日照港为天然深水良港,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鲁宁输油管道纵贯南北,航空线路基本覆盖经济区。便捷的交通使本区具有货畅其流、人便其游的优势条件。淮海经济区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共同体,在历史上也有深厚的文化根源,其共同的文化朔源便是淮海文化。由于这一区域既有共同的历史文化渊源,又是一个经济共同体,故对其旅游资源开发进行探讨分析,以使区内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充分发挥区域联合优势,合理配置,协调发展,十分必要。

二、淮海经济区域旅游资源区域分布特征

1.东部、北部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西部、南部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

本区东部沿海既有阳光、沙滩、碧海(3S)的滨海景观,如日照、连云港。又有滨海湿地的生态景观,如盐城。北部主要分布有山体景观,如泰山、蒙山和莱芜大峡谷。本区的西部、中部和南部主要分布着历史文化等人文类旅游资源,如西部开封的宋文化,中部徐州的两汉文化,南部蚌埠的淮河文化。

2.历史人文类旅游资源分布广泛

淮海经济区内除东部、北部一些地区分布有自然旅游资源外,其余西部、中部和南部都是以人文历史类旅游资源为主,人文气息浓郁,如济宁的孔孟文化,河南鹿邑的老子文化,徐州的两汉文化,商丘的先秦文化、商文化,连云港、周口的史前文化,开封的佛教文化,徐州、蚌埠的古战场文化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又有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的运河文化、漕运文化,以及黄河文化、淮河文化等大河文化旅游资源。另外还有菏泽的花卉文化、盐城的盐文化、亳州的养生文化等比较有特色的人文、社会旅游资源,可见,人文旅游资源在本区分布相当广泛。

3.水体旅游资源多沿淮河、运河分布

淮海经济区内有京杭大运河、淮河、黄河等多条河流通过,因此,有许多沿河城市都进行了自然水体类及文化类旅游资源的开发。如济宁(运河之都)、枣庄(江北水乡)、宿迁(楚风水韵,休闲绿都)、淮安(漕运之都)都对京杭运河进行了旅游开发,都在打“水都”的牌子。又如淮河流经的阜阳、蚌埠分别开发了“颍州西湖”和“淮河风情”等自然及人文旅游资源。

三、淮海经济区域旅游产品开发及形象定位分析

淮海经济区内有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两处(曲阜三孔和泰安泰山),国家级旅游区(点)39处,其中山东22处,江苏9处,河南5处,安徽3处。本区各市旅游产品开发的核心、种类及形象定位如表1所示。

从产品开发方面来讲,既有传统的观光型旅游产品,如开封的“包公祠”、徐州的“楚王陵汉墓景区”;也有休闲度假型及生态型等新兴旅游产品,如连云港的“连岛海滨度假区”、日照的“山海天度假区”以及盐城的“麇鹿生态旅游区”。从产品结构类型看,产品开发种类相对比较集中,主要以文化类旅游产品为主,如济宁的三孔、六艺城,徐州的淮海烈士纪念塔、龟山汉墓,宿州的垓下古战场、虞姬墓,开封的包公祠、开封府,淮安的故居、吴承恩故居,亳州的古井酒文化博物馆、三国览胜宫,商丘的古城景区、燧皇陵等等。

从旅游形象定位方面来讲,有两个突出特点:一个是“古”,像徐州定位古都彭城,枣庄定位运河古城,开封定位七朝古都,商丘定位三商之源等等,这些形象定位不仅体现了其旅游产品的历史属性,还是其文化久远的具体表现。另一个特点是“淮”,纵观整个淮海区域,各市旅游形象定位都有一股“淮水风韵”,如蚌埠“淮河风情”,淮安的“盱眙龙虾节”,淮北的“百湖之城”等都与淮水的流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另外,该区其他水体旅游资源也大都是淮水及其支系作用下形成的,像历史上曾与杭州西湖齐名的阜阳“颍上西湖”就是淮河中游支流“颖河”水流作用形成的。

四、区内旅游市场竞争力分析

淮海经济区位于长三角、环渤海两个旅游大区的中间地带,区内各市旅游业发展状况参差不齐,是东部沿海的旅游“凹陷区”,竞争力较弱。其中,山东的曲阜、泰安,河南的开封,是全国重要的旅游城市,国际国内知名度较高,旅游业起步早,发展比较成熟,客源市场遍及海内外。其他城市旅游业还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其中临沂、徐州、连云港、商丘近几年发展较快,但仍未成熟,因此,当前应主打国内旅游市场,并逐步将知名品牌推向国际市场。

从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看,区内各城市的紧密客源市场应是淮海经济区本身。因为淮海经济区总人口1.23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0.3%,区内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客源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内人口作为客源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又因经济区地处东部沿海发达城市的连接处,南京、北京、上海、浙江等地也是其重要的市场。由此可以看出,区内各城市应把其所在省市作为核心客源市场,把淮海经济区作为紧密客源市场,把江浙沪作为重要的客源市场,把此外地区作为机会市场。

从国际旅游客源市场看,由于淮海经济区位于东部沿海的优势区位条件,其海外客源市场空间分布基本和全国入境客源市场空间分布相当,主要集中在东亚的日本、港澳台、韩国及东南亚各国,其次是美、英、法等欧美国家,只是其游客总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淮海经济区应在海外适时推出区内精品、名品旅游区,如曲阜三孔、泰安泰山等,“运河旅游”发展起来以后,应联合沿线其他城市适时向国外推广,因为“京杭运河”在海外有较高知名度,大运河所呈现的华夏文化历史长廊,对欧美等海外游客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运河之旅”也

必将对区内海外旅游形象有所提升。

五、区内旅游资源开发建议

1.旅游开发、线路纽合上应突出“淮河文化”特色

淮河是我国仅次于长江、黄河的第三大河,是划分南北文化、气候的重要分界线。文化方面,淮河以北是齐鲁文化、中原文化等北方特征的文化,以南是楚文化、吴文化等南方特征的文化。气候方面,淮河、秦岭一线构成了1月0℃等温线和800mm等降水线。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淮河以南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晏子春秋》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就反映了当时淮河两岸的气候差异。淮河流域有着光辉灿烂的文明史,伏羲、燧人氏(三皇中的两皇)都曾定居于此;轴心国时期,儒、道、墨学说创始人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的生地及主要学术活动,都是在淮河北岸较小的地域范围内进行的。战国后期才转移到了齐国的稷下(今临淄),形成了中国学术繁荣的一个。可以说儒、道、墨都是淮海大地所孕育的。

因此,淮海经济区在旅游开发时,应该以淮河文化为主线,以区内旅游资源为依托,以交通为纽带来整合区内旅游资源。具体来说,可以开发“淮水寻根游”,将周口的“伏羲文化”旅游资源、商丘的燧人氏“火文化”旅游资源、徐州的“彭祖文化”旅游资源串联起来,进行资源整合。还可开发“淮水诸子游”,将济宁的孔孟文化旅游资源,枣庄的墨子文化旅游资源,河南鹿邑、安徽涡阳的老子文化旅游资源(硅邑、涡阳以前可能是一个地区),商丘、蒙城的庄子文化旅游资源,安徽颍上的管子旅游资源进行整合,组合成诸子旅游线路。

2.区内“京杭运河”旅游开发应与沿线其他省份加强合作

京杭大运河自2006年就开始了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之路,随着申遗工作的开展,京杭运河沿线的17个城市也在着手打造“京杭运河”旅游品牌,沿河旅游在欧美及世界各地都是十分受欢迎的旅游产品,因此,如果开发得当,“运河之旅”将有望成为世界知名品牌。而淮海区域内的运河城市(济宁、台儿庄、徐州、淮安)在运河开发时应把地域民俗文化与漕运文化相结合,设计景点时应以整条运河为参照物,从而有机地融入运河线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