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知识点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知识点总结范文1
监测结果显示,随着“放、管、服”举措实施和“双创”的展开,生活业、生产业、公共服务结构在市场竞争中趋向优化,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明显加快,“互联网+”应用催生新兴服务业态,服务业呈现数量增加、质量提升的正向态势。但在部分服务领域,顾客满意度有待提升,特别是与网络相关的服务业态投诉水平居高不下,需加强诚信管理,“中国服务”品牌形象整体亟待加强。
据悉,今年是质检总局第3次服务业质量监测状况,统计监测依据国家标准《顾客满意测评模型和方法指南》(GB/T19038-2009)开展,对国家旅游局、国家邮政局、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质量协会等单位的旅游、快递、银行、汽车售后等行业的统计监测数据进行了采信。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承担了具体技术支持工作,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参与了调查工作。
针对本次监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质检总局已经启动服务业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并将联合有关部门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提高中国服务质量与品牌水平,进一步强化服务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质量、标准、品牌、创新等核心要素支撑。
重点服务领域顾客满意度总体水平稳中有升 但网上购物等新经济领域有所下降
顾客满意度是评价服务质量水平的国际通行指标,根据美国《财富》杂志社对“全球500强企业”的跟踪调查,企业顾客满意度每提升1个百分点,5年后平均资产收益率提高11.3%。通过监测发现,2015年服务业顾客满意度为75.25,处于“比较满意”区间,高于2014年(75.10)和2013年(74.49),近年来服务业顾客满意度稳步提高。总体来看,重点服务领域顾客满意度总体水平稳中有升,但汽车保险、环境治理、医疗卫生等满意度偏低。
另外,竞争领域顾客满意度保持稳定,证券、汽车保险等领域满意度偏低。国际化程度较高、近年来公众较为关注且监管力度不断加大的领域,如银行(84.29)、移动通信(73.92)、旅游(76.01)、加油站(76.05)和快递(74.00)满意度分别同比提高7.36、2.84、1.92、0.76和0.30。一些近年来服务创新和规模扩张较快的领域,如汽车保险(69.96)、网上购物(72.39)、快捷酒店(71.64)和网络新闻(74.10)满意度分别同比下降5.69、3.47、2.62和2.48。汽车售后(78.65)满意度与上年度持平。
2015年首次对人寿保险和证券领域进行了监测,满意度分别为70.37和68.31。
服务领域中影响顾客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有品牌形象、预期质量、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其中品牌形象影响最大。具体统计监测结果表明,企业在品牌建设上存在短板,特别是商业银行、网上购物等领域需加大力度。
重点区域公共服务质量不断优化 但不平衡问题较为明显
从区域公共服务质量来看,重点区域公共服务质量不断优化,其中京津冀、华东和长江经济带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示范拉动作用。监测结果显示,北京、上海、浙江等10个省市公共服务质量总体满意度为78.56,达到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群众比较满意”的目标。通过具体分析10个省所辖136个地级城市(区)的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结果,发现综合较强、开放程度较高、要素多元化的城市(区)得分普遍较高,直辖市下辖偏远区县或经济欠发达城市得分普遍较低,公共服务质量的区域不平衡问题凸显。
监测结果表明,对资源投入依赖程度较高的服务领域,居民满意度相对较高,如公用设施服务(82.00)、市容市貌(81.81)、安全监管服务(80.04)。对于人员素质依赖程度较高的服务领域,居民满意度相对较低,如环境治理(77.85)、行政便民服务(78.13)、医疗卫生(78.17)。
通过对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群众对环境治理问题反映最多,占24.2%,其次是安全监管服务和公用设施服务问题,分别占到23.8%和15.0%。“挂号难、看病贵”等问题依然突出,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养老服务的提供、软硬件设施水平依然不能满足社会老龄化发展的需求。
从监测指标来看,居民对公共交通出行便利性、治安状况、公共场所设施安全性等方面较为满意;对空气质量、看病医药费负担、公共交通拥挤程度满意度最低。
服务业万人投诉量首次超过制造业 但增长势头趋缓
服务质量问题已成为消费者高度关注的内容。随着服务业产值与消费比例的不断提高,服务业万人投诉量达到2.40,已超过制造业。2014、2015年服务业万人投诉量增长率分别为2.97%和15.38%,显著低于2013年的32.03%,反映出我国的服务行业质量治理力度在不断加大,服务质量投诉增多的势头趋缓,消费环境有所改善。
经济知识点总结范文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句话是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的,在思想品德学科的学习上,首先要转变学生对于思想品德学科的态度,学生只有在观念上重新认识到了,才会在行动上扭转过来,否则学生在错误的认知下将无法较好的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向学生传授相应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到思想品德学科的重要性,其次才是培养学生对思想品德学科的兴趣。
1.在导入方式上要进行精心设计。
对于以复习上一节课知识点的导入方式,学生普遍兴趣不大,如我在讲解哲学的知识中的导入是:通过第五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它表现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往往受到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主观因素,其中价值观的影响最为重要,而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什么是价值观?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为什么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将在第六课与大家共同讨论这个问题。对于这样的导入,学生的兴趣普遍较低。而当我转变为以名人事迹为导入方式,如以丛飞的事迹来讲述价值,引出课堂,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来了。所以说,思想品德课堂的导入要精心设计。
2.课堂理论联系实际。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将思想品德课堂的知识联系生活,拉近思想品德知识与学生的距离,给学生带来亲切感、轻松感,更好的融入课堂。如在讲解哲学知识联系的普遍性时,举例我与某某知名人物的联系,从而更好的展开话题,果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生显得更加乐意融入课堂,相反的话,学生则是埋头自己做自己的事。
二、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促进知识的记忆
学生在思想品德的学习中,普遍不知道怎样记忆思想品德学科的知识。与其说学生讨厌思想品德学科,不如说学生讨厌背诵思想品德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形成自身的知识记忆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对相应的答题模式的总结,给学生带来一种思想品德学科学起来很简单的感觉,如:(1)政府(国家)这样做的思想品德学依据。在《思想品德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思想品德学依据是什么?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我国的国家性质;②我国的国家职能;③我国国家机构应该坚持的原则;④国家这样做的意义。(2)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在《经济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是什么?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社会主义的本质;②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③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⑤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基础性作用,但是有弱点和缺陷,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⑥国家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⑦国家这样做的经济意义。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会感觉到思想品德学起来不难,甚至是产生巨大的满足感。
三、优化作业设计,精心设计作业
经济知识点总结范文3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 如何; 提高; 学生记忆能力心理学认为记忆是对过去所学经验的保留,是对过去所学经验在需要时不必再加练习即可重现的心理过程。记忆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机能,在我们的正常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记忆具有遗忘性,而思想品德知识点比较繁多,大多数同学经常遇到记忆遗忘这种令人头痛的问题,对刚学过的知识或较长时间学习过的知识在实际应用中就“记不住”了。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如何消除学生这种“遗忘”,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以下的方法。
1公式法
这种方法是按知识点的系统性把知识点理顺,编成知识网络,以提纲挈领。例如: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实行计划生育的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口诀记忆法
这种方法是将某些知识点中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关键字、词或词组加以提取,用以抽象的表达知识点内容。例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社会主义法制中的地位可依次表达为前提条件、中心环节、关键、重要保障。这样做,既便于记忆,又避免了它们相互间的混淆。
3串联系列记忆法
这是抓住知识点中的关键词、字把一些零碎的知识点串在一起,以提高记忆整体性和记忆的功效的一种方法。另外还可抓住“标志“的”基本特征“等词和词组,把其他一些知识点串起来,受到聚零为整的效果。对于人的成长来说,人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承担责任。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科学技术。
4知识点归类复习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一些有代表性的关键字、词或词组加以提取,采用比较归纳来表达知识点内容。这种方法主要用在一课、一单元、期末总复习比较好,既有利于方便学生增强记忆,又有利于提高思想品德的教学效果。例如“主体”、“主要”、“主角”、“主导力量”、“基本”、“制度”、“决定”、“最”、标志”、“根本”、“基础”类等,我国“一国两制”中的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的主体是公有制。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是按劳分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们参与经济生活的主要表现于日常生活的消费和理财。我国经济大舞台上的主角是公有制经济。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去总结,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5采用分配记忆法
这是对较长的知识点和知识点系列记忆时,不能试图“一口气吃了”要完成一段再转向下一段,完成一部分再转向下一部分,搞各个袭击破,否则便会陷入欲速则不达的境地。其次,要强化记忆。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四关”,对学生进行强化记忆。
第一关,课堂提问
在每节课上课前,我都用6分钟左右的时间对上节课的内容或以前学习过的内容进行课堂提问,或者是在晚自习课上进行抽查提问,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及时地对所学的知识加以温习巩固。
第二关,布置课堂作业
对避免课堂提问涉及面过窄,做到“温故而知新”,在每节课内容学习到一节或一课结束后,对所学内容选择其重难点,以各种题型编成独立作业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对学生不能独立完成的,课后重点抽查、督促,直至学生能独立完成为止。有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将独立作业题先告诉学生,让学生有目标、有重点地去记忆,然后再独立完成。
第三关,目标检测关
在一课或一单元内容结束且独立作业关全部通过后,给学生一周的复习时间,在对本课或本单元进行检测。可根据学生对知识点已掌握的程度,给检测确定一个过关的适当标准。同时,要求每位学生也给自己定一个过关的标准,予以公布;鼓励、督促学生特别是定“标”偏低的学生加强复习巩固,争取达标、招标。对检测不能达标的学生,课后督促其补缺补差,以作为进一步的提高。
第四关,课后检查关
经济知识点总结范文4
【关键词】经济法;教学方法改革;“案例-互动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由哈佛大学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兰代尔提出,最早应用于法学教育中,后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我国20世纪80年代引入案例教学法,之后被广泛应用到教学法律教学、企业管理、中医教学、经济数学、导游专业等学科和专业。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的经济管理专业开始注重案例教学,因为一些来自企业经济管理的真实案例和情境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课堂的教学效果可以得到相应的提高。互动式教学法源于上世纪70年代,英国学者布列克里局等人在对师生互动模式研究作出概括,认为课堂教学中的互动过程主要是师生之间重新界定情景定义、修改策略、进行磋商的过程循环往返的过程。因而师生之间的互动便不再完全是由一方控制的,在更多的课堂教学情景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是需要经过“策略”和“磋商”这中介得以实现的。
国内一些学者认为互动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借助沟通、交流、合作的方式,充分发挥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为课堂教学营造一个愉悦、真诚、和谐的多元互动环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和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学生学习思维方式,从而达到相互促动、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与法律专业的《经济法》课程相比,会计专业的《经济法》课程具有经济与会计学科的一些特点,可以更多地利用一些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真实案例,能够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所以,会计专业的《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可以结合案例教学法和互动教学法的长处和优点,并对二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形成“案例-互动式教学法”。
一、“案例-互动教学法”的内涵
“案例-互动教学法”是以课程相关模块的知识为线索,由老师或学生找案例,要求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采取案例讨论、案例表演、模拟法庭的形式工,进行老师和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形成教学成果,并对教学成果进行有效评价的教学方法。“案例-互动教学法”倡导的是一种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和创新式的教学,并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和相互影响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实现课堂的全方位教学。
二、“案例-互动教学法”的实施
(一)课前准备
“案例-互动教学法”需要老师和学生在课前做更多的准备,除了传统的预习课程,了解这堂课的知识点,选择合适的案例,确定合适的表现形式。
1.学生分组。在学习课程之前,以班为单位将学生按3~4人一组进行分组,确定每组一个小组长,负责组织学习过程中的分工和总结;学生分组的原则要把握好每个小组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最好能有优、中、差的学生,按学习能力的高低进行优化组合,可以让善于学习的带动怠于学习的,起到以先带后的。让善于学习的学生分析案例,让关于表达的学生辩论案例,让文字表达能力强的同学总结案例,调动大部分同学积极性的作用。
2.案例的选择。《经济法》课程包括的法律种类很多,在对案例的选择上,一是要尽可能地往会计、经济方向靠,尽可能地彰显《经济法》课程的会计和经济特性,这样也能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明确自己的专业,形成更多的专业意识;二是案例的选择必须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疑难性,这样的案例能形成有效的情景模式,能更多的训练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发生问题、解决问题,调动学习的学习积极性;三是案例的选择还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性,即案例所涉及的问题是和一定的法律原理相关的,这样才能让课堂教学引导案例分析,让案例分析反哺课堂教学。
(二)课堂组织
1.找案例。《经济法》课程里的法律包括《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支付结算法律制度》、《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法律制度》等与会计专业息息相关的各种法律条款,具有浓郁的会计特色。在课前准备打案例的环节,老师和学生通过网络、课本等各种途径寻找案例的过程中,应更多地注意所找的案例应该更具有会计的特性,这样学生才能在找案例的过程中将《经济法》课程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相结合起来。
2.做案例。对案例进行有效的分析是“案例-互动教学法”最主要的教学方式。做案例可以是老师与学生一起就某个案例进行分析,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分析,在小组成员进行激烈的诉讼后,由小组长将案例分析详细的记录下来并总结,这样能起到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的作用。
3.演案例。对于一些工作工经常发生的案例或者说具有典型特点的案例,可以要求学生表演出来。比如说《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中的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险等相关法律制度,这些知识点学生毕业工作后都有可能经历,而且相对于别的法律制度来说,更容易理解。这样的形式可以更多地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活跃课堂,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让枯燥的《经济法》课程瞬间活起来。
4.判案例。模拟法庭是法律专业课堂中经济用到的教学方法,《经济法》的课程中也可以借用。挑选合适的案例,由一个小组的成员扮演法官,书记员,原告和被告,各种陈述,再辩论,再由法官宣判,这样的过程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巩固知识,扩展知识。
三、“案例-互动教学法”的教学过程
(一)以案例做为引入,老师进行课堂讲授对案例的分析
首先应该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讲解,而且每个知识点应该是具体的、立体的,以便学生能直接将知识点用于案例分析。在讲解相关的知识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穿插的举例,将与引入的案例做相关的互动,让知识点活起来,帮助学生记住知识点。
(二)以案例为素材,鼓励学生进行必要的知识储备
在老师讲解完知识点后,布置学生进行必要的文献检索,查阅法律、案例、图书资料甚至相关的视频,这个步骤也可以安排在课前,总之是让学生先进行资料收集,再进行深入讨论。
(三)以案例为支撑点,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辩论
让学生对案例进行整体剖析后,对案例进行必要的引申,让学生在对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后,对相关的法律条文的解释做必要的延伸,激发学生的分析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努力思考再得到答案。
(四)以案例为情景,鼓励学生将案例的情景再现
这个环节可以是学生早就准备好的视频,或者由学生自己模拟演示出来,对于有不同立场的学生由老师将不同意见和想法进行总结,再逐条进行分析,以巩固课堂讲解过的知识点。
四、“案例-互动教学法”的教学评价
(一)提高学生的总评成绩
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对《经济法》课程的评价按照40%的平时成绩,60%的期末成绩来确定,在这样的教学评价中,学生更在完成相关练习后学生的重心放在准备期末考试。但在“案例-互动教学法”下的《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我们把教学评价的按60%的平时成绩和40%的期末成绩来确定。平时成绩由课堂参与情况、案例完成情况和案例的表现形式等各个方面来确定,并且,以小组为单位来确定小组的平时成绩和个人平时成绩,在平时成绩的考核中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创新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传统的《经济法》教学是以老师教学生听,老师、学生、教材都是课堂的有效组成部分,但却没有让课堂活起来。所以,很多学生反映法律的课程很无趣。但是“案例-互动教学法”下的《经济法》课堂,老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体,教材是学生查阅的众多资料的一部分,老师鼓励学生在课前和课堂上利用新媒体查阅资料,促进了学生资料整合和组织的能力,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由自主地改变了之前被动参与的学习状态,提高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表达的能力。
五、结论
经过长时间的实践与探索,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经济法》课程中运用“案例-互动教学法”是科学可行的,教学效果也是显著的。对于学生而言,由学生自己组织的案例分析的活动,不管是讨论案例还是辩论案例,不管是表演案例还是复述案例,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对新的案例的发掘能刺激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去发现教材上没有的法律条文的解释,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在快乐地学习过程中,积极地参与还能提高期末总评成绩。对于老师而言,把枯燥的课堂变成生动活泼的课堂知识的传授兼顾严肃性和趣味性;对知识的传授不再是死板地灌输,而是轻松地引导,引导学生自由地表达和交流,引导学生积极的探索与思考。总之,“案例-互动教学法”的关键在于处理好理论教学与案例互动教学的关系,组织好学生课外的资料收集和课内的案例讨论与表演,确定科学的课程考核标准与方式是保证“案例-互动教学法”取得预期教学效果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晨光.法学教育的宗旨———兼论案例教学模式和实践性法律教学模式在法学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和关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6).
[2]李淑贤.社会学视野下的有效教学交往研究[D].2010.4.第5页.
[3]李淑贤.社会学视野下的有效教学交往研究[D].2010.4.第5页.
经济知识点总结范文5
高职数学的内容主要是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对于经济类的学生,要侧重在经济方面的应用.学生不仅要学会数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学会这些知识在专业中的应用,这是高职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而掌握知识点,学会方法和应用,靠的是不断地科学总结和实践.下面谈一下高职数学课堂小结的几种方法和注意点.
一、重视对知识点的总结
掌握知识点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学生在学习中要忌讳知识点掌握得不清楚和不系统,因此,教师在小结中,要善于带领学生总结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打好基础.如微积分学习中,无极限有哪几种情况?1.左右极限存在但不等.2.左右极限至少有一个不存在.3.极限是“∞”的.4.无衰减摆动.再如,怎样求分段点处的导数?答:一般应取左右导数做.当分段点两侧函数相同时,可以直接用导数定义做.
知识点清楚了,就能减少概念的错误,非常重要.
二、重视对解题步骤的总结
数学中的解题步骤,反映了解题的思路,是一种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去指导解题实践的飞跃,也是学好数学的有效路径之一.在课堂小结中,如果可以总结出解题步骤,就应该尽可能的总结出来,这对于指导学生解题非常必要.如:怎样用定义求导数?答:第一步,求增量.第二步,作比值.第三步,取极限.再如:怎样用定积分求两条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积?答:第一步,画草图.第二步,求交点,定限.第三步,代入积分公式计算,注意被积函数一定是“大减小”,以保持非负性.学生亦步亦趋,步步为营,就能到达目的地.
三、重视对方法的总结
四、重视对章节的小结
在高等数学的学习中,章节的小结,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它可以使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化和具有条理性,较好地掌握知识.如微积分中,求极限方法小结、求导数方法小结、不定积分方法小结、定积分小结、级数小结、求偏导数方法小结等等,教师都应该带领学生详细作出小结,这对于提升学生学习水平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非常值得重视.
五、重视对学生的评价
课堂教学,通篇贯穿着教书育人,教师要利用课堂小结的机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予以点评,表扬先进,激励后进,使学生能够进入到比学赶帮超的状态,如表扬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表扬学生刻苦学习的精神,表扬突出进步的小组和个人等,都会取得助推学习的作用.教师要善于把握课堂小结的短暂机会,加大教书育人的力度,这对上好数学课很有必要.
六、重视对知识的拓展
课堂小结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在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之后,适当地对知识进行拓展,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本课程内容在实际中的应用,这对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热爱专业和树立远大志向,都极有好处.如学习完复数,可以拓展到电工电子领域里的应用;学习完概率统计,可以拓展到管理决策的某些方面,提高学生的实际判断力和决策能力.
七、做好课堂小结的几个注意点
1.注意留有适当的时间
一般地来说,一节课有3分钟的时间做课堂小结就够了,不要留有太长的时间,以避免挤占正课的时间.不要忘了给课堂小结留有时间.忽视掉这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失去了精彩的结局,失去了“豹子尾”的功能,失去了记忆的“近因效应”,而没有课堂小结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
2.课堂小结,贵在质量
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和研究学问,精通业务,作出高水平的课堂小结,在知识的概括、归纳和系统性方面,在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方面,在解题的技巧方面,在知识的拓展和应用等诸方面,给学生提供有益的帮助,完美地发挥课堂小结的作用.
3.课堂小结应当贯穿于教学中每一个环节的结束
课堂小结不仅仅是在一堂课或着几堂课要结束的时间做,而应当贯穿于教学中每一个环节的结束.
4.课堂小结可以形式多样,不拘一格
经济知识点总结范文6
关键词:案例分析法;教学实践;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129-02
一、案例分析法与高职教学实践
案例分析法(Case Analysis Method)最早由哈佛大学于1880年开发使用,之后经过哈佛商学院高级经理和管理精英培养教育实践的不断运用与完善,逐渐发展今天的“案例分析法”。这种方法在各种院校中被运用,帮助学生们在课堂中完成仿真的教学实践,提高他们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使求学者获得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实际能力(包括技能和知识等),提供通向某一职业的道路。因此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相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而言,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更加重要,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将理论运用于实际生产工作中。高职院校在日常教学中,实践教学环节所占的比重较大,教师的授课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培养目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实践综合素质。因而,对于高职院校而言,研究和运用实践教学方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案例分析法就是其中之一。
案例分析法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在高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一些课程的设置既需要实践认知,但是又没有足够的条件进行全真实践,这时案例分析法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们进行仿真实践。以经济管理类的课程为例,例如在管理学基础中,很多知识点的的运用和实践都是基于公司企业的日常运营,这些知识点的实践教学由于商业机密、教学成本、组织管理等各方面的问题,不可能让所有同学都得到在公司企业全真实践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案例分析法将是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通过对全真环境的讲解和模拟,让同学们最大程度的感受知识点的内容与运用。
二、案例分析法的一般步骤和要点
(一)准备阶段
在准备阶段,授课教师需要完成三个方面的工作,以便案例教学的顺利开展,准备工作是教学实施的基础,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首先要确定教学的具体目的、内容和范围,一般来说一次案例课的教学是对一个章节或者一个重要理论的总结和综合运用,在确定重点知识点之后,围绕这个知识点进行案例的筛选;其次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课程计划,因为一般的案例可能涉及的内容较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为了讲解分析重要的知识点,可能还要用到一些其它的理论和知识,有必要了解学生之前学过的核心课程和他们的知识结构;再次,应该考虑和设计一定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例如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通过这些途径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师的准备工作完成后,应该提前将任务布置给学生,让他们做好准备工作,例如知识点的复习、分组分工、调查认知等。
(二)实施阶段
在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重点把握,一是详尽的介绍案例的基本情况,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完全理解案例的内容和要求;二是调节和掌控课堂的氛围,随机应变,调动每位同学的积极性,让教学按照计划进行,以完成教学目标;三是对每个小组或者成员的讨论结果,都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总结,提出其中的优缺点,然后将整个班级的问题进行汇总,把全面的、综合的结果分析给同学。
(三)课后回顾和总结
对于学生而言,一次案例分析课结束之后,他们的任务基本就完成了。对于教师而言,还要对整个课程的实施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分析,积累其中的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教师可以通过三个方面进行总结,首先要对学生的讨论和分析结果给出一个总体分数,以便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此项工作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对于学生掌握知识的反馈应该足够重视;第二是要对整个课堂氛围和学生们对案例的兴趣度进行回顾和分析,这样有利于分析和总结学生们喜爱哪种类型的案例,例如一般同学都对社会上当前发生的热点话题较为敏感,因此可以将这些热点话题作为一个引例,引出要讨论的案例和话题;第三,总结准备和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创新点,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出乎意料的状况,除了现场随机应变之外,还要总结和分析,以避免问题和不足,使用创新的方式和方法。
三、教学中实施案例分析法可能出现的问题
案例分析法在教学实践的优势和特点显而易见,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没有充分理解案例分析法的运行规则,不能合理把握学生的学习习惯,缺乏合理的准备和实施,都可能让这种方法流于形式,从而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以下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