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社会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等教育社会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等教育社会学

高等教育社会学范文1

【关键词】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招生改革

学习型社会,最早是美国学者哈钦斯于1968年提出来的概念。近年来,随着世界科技、文化、经济和社会的重大发展,一种终身学习的观念开始产生,并引起各国的重视。所谓学习型社会,就是有相应的机制和手段促进和保障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其基本特征是善于不断学习,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其核心内涵是全民学习、终生学习。就像是坐标上的两个数轴,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从两个维度标示了人们的学习与其生存、发展的关系。学习型社会是时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它对学习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更持久、更全面,全社会的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应对新的挑战。学习型社会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需要人们根据实践发展的要求。

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学习型社会所强调的是一种社会形态,社会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社会的每个成员都享有学习的权利,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是一个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灵活学习的学习社会;从教育经济学的视角,学习型社会所强调的是人力资源的全面开发,全体社会成员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才智得到充分的展示,为社会创造更多更好的价值和财富,从而推进社会的变革与进步;从教育人类学的角度,学习型社会所关注的是社会的每一位成员,在学习型社会中,人是教育学习的中心,是教育学习的基础,也是教育学习的目的,人在教育学习中得到成长和全面和谐的发展。

学习型社会的内在本质要求建立优质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而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神圣使命。高校继续教育作为大学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窗口,是将知识与教育输送到有需求人群和社区中的重要手段,是联系大学与企业、社会的桥梁和纽带,是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学习型社会、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途径和关键力量。

党的以后,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猛,但到目前为止,仍实行的是全国统一招生制度,招生的决策和理权集中在政府部门,政府部门是招生活动的主要管理者、领导者和组织者。招生的基本政策由国家统一制定,凡涉及招生的条例、规定、准则、指示等行政手段,都具有法律效力。高校必须遵照执行,对招收和培养的人数实行指令性计划控制。这种招生计划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存在许多弊端。

1 当下成人教育招生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全国成人高考采取全国统一的试卷:以一张试卷衡量具有多种特性的成人的综合素质,缺乏时代性层次性多元性,使许多优秀人才被拒之于高等教育大门以外,忽视了各地区的教育条件差异、教育资源差异、教育质量差异以及人们生活质量和水平的差异。从这一点来讲,各地区的考生在参加入学考试上就处于不同的起跑线上。

1.2 全国成人高考录取后入学即进入保险箱,有严进宽出倾向:有的学校将成教的收入视为本单位的第二经济增长点,而教学疏于管理,有的教师上课从不备课,也没有教案,教学质量无法保证,以至对学生考试的要求只能很宽松,不但破坏了正常的教学规律,也严重影响到学校的声誉。

1.3 统考难以体现成人考生的真实水平和知识差异:考试内容和形式偏重于普通高考的标准化和客观性,仅靠试卷和考分,不能把一个合格的人才选出来,很难有效地反映成人考生的真实水平。就专科和高起本而言,考试类别和科目与普招基本相同,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主要依据招生计划和生源状况来划定,不能充分反映成人实践经验丰富,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特点,也不符合成人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1.4 录取分数线差别较大:教育对于所有人来说应该是公平的,每个人都有权公平的享受教育资源,但同一次参加考试的不同地区录取分数线的相差很大,使得获取受教育的资格有非常大的差别,而这个差别使多少考生错失了提升自己的机会,可能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1.5 作弊行为屡见不鲜:在成人高考这根指挥棒的作用下,有部分考生投机取巧,为获取一纸文凭,采用办理假身份证,由代考人到成高现场照相等作弊方法参加考试,只要不被查出,基本上都能顺利过关,即使查出来也不会对当事人进行严厉处理,使得国家级考试的公正公平不能得以彰显。

以上诸多弊病,与我国的教育发展方向背道而驰,如果不加以改革,将大大阻碍我们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前进步伐。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招生制度已经有了实质性的改革。与此相对,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制度的局部调整已不能满足成人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改革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制度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2 实行开放式招生是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

所谓开放式的招生,指的是成人高等教育不再通过全国统一考试,统一招生,而是由高校自主招收学生,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质量实行监控,促进对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教育对象、教育形式、教育资源和教育内容等的全面开放,让高校在竞争中创造自己的教育质量品牌,以这样模式发展我国的成人教育,适应学习型社会的发展需要,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终身教育体系的全面构建。

2.1 有利于提高招生吸引力,保证成人高等教育生源稳定:随着高等教育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各类办学类型生源争夺异常激烈。主要原因有:一是普通高考放宽了对考生年龄限制,加上近年来快速扩大招收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本(专)科生;二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迅猛发展;三是电大免试入学,招收注册视听生;四是各种民办高校的大量涌现;五是网络学院和远程教育网上大学悄然兴起等等。各种高等教育形式利用合法的手段,采用灵活的办学机制和较现代化的教学条件来提高办学吸引力。突出办学的开放性,吸纳了大量原本走成人高考之路的生源。相比之下,高校的成人高等教育由于受国家招生政策#学校管理体制和内部机制改革的限制,招生吸引力明显下降,生源出现危机,计划控制已失去意义。试行开放式招生制度,能充分将提高成人高等教育与同类办学形式的竞争力。

2.2 有利于成人多样性学习需求,推进终身教育,朝学习型社会迈进: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和加入WTO后教育领域的开放,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主体导向,并做出相应调整。应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以满足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转变到市场经济体制下以满足社会对成人高等教育入学需求为出发点。成人高等教育实行开放式招生制度,便于吸收社会各种人才入学,利用闲暇时间学习的、边工作边学习的、工作一段时间后继续再接受教育的、只要具有同等学力,都可以接受不同形式不同学制年限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开放招生将生源扩大到全社会,有利于提高从业人员、待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满足社会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扩大就业机会,以服务社会、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有利于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尽最最大程度满足现代成人日益增长的多样性学习的需求,促进全民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从真正意义上把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逐步向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拉近,逐步向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方向迈进,将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由目前主要实施的适龄教育向“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目标过渡,为进入学习型社会创造条件。

2.3 有利于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资源,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要有跳出教育办教育的思路,成人高校应通过开放招生,充分利用现有高等教育资源!可以承担起教育大量社会青年树立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积极向上的社会理念、主动负责的公民态度的任务,可以通过对文化知识的不断传承把科技教育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环境机制。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招生制度的刻板僵化以及大多数人对高等教育的不了解,尚有很多人不能进入高校学习,提高素质。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更是资源紧缺。如何有效地盘活成人高等教育资源,促使高等教育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中,聚集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他们中大部分是20-30岁的年轻人,对学习的需求特别旺盛,成人高校应为其提供各种学习机会。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成人高校应成为大量青年技能培训、知识学习、改变命运的平台,成人教育要发挥其办学灵活、机动性强的特点,应更敏锐地感觉出当地社会的需求变化并作出反应,把成人招生优势挖掘体现出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3 实行开放式招生的设想和思考

3.1 要调整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运行机制,取消政府指令性招生计划:要从国家办教育高度集中管理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尽快建立和完善基于我国国情又体现时代特色的现代成人高等教育的开放体系和运行机制。成人高等教育应定位于:社会需要什么人才,人们需要什么新的知识技术,成人高等教育就提供相应的服务,如此才能有发展。同属于成人高等教育的范畴的:函授教育、电大教育、自学考试、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应对这些类型的办学体制进行整合,将其看作是成人教育的不同学习形式,应统一归并到为成人高等教育,由具备一定资质的高校统一招生,统一管理。而最带有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性质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逐步将成人学历教育招生管理权限由政府转入办学主体高校,政府进行宏观评估、检查、监督,其招生计划的管理应逐步取消政府指令性招生计划,改由成人学历教育办学主体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办学条件的可能。自主确定招生计划,自主确定招生专业,自主确定和调整各专业之间招生计划,自主根据学科专业性质和成人学生求学的实际转换专业等等。

3.2 要建立成人高校自主招生的录取机制,取消统一考试的招生方式:取消全国成人招生统一考试,实行“宽进严出”的开放式招生政策。凡是成人公民,不管年龄、不问户籍、只要具备相应的学习能力并自愿要求入学接受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我们都应该尽量给予提供学习的机会。努力实现教育均等的具体做法是放开入学条件,简化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招生入学手续,实行开放性的报名、审核、注册办法;实行真正的没有固定学制的学分制,不拘于固定的学习年限对无法坚持学习的学生,允许中途离校,一旦想回校继续学习时,原来获得的学分仍然有效;入学时间、学习形式、学习专业、课程安排根据学生意愿自主选择,学校根据所报专业进行面试或入学水平测试和资格审核后录取。这样具有高中学历或同等学习能力的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形式,进入成人高校专科阶段或直接进入高起本,在职人员在水平相当的大学学习所获得的学分可以得到认可和转换。在知识的创新与发展的激烈冲击中,这样的招生方式可以使每个人凭自己的价值观和兴趣爱好,不断地甚至周而复始地学习,接受教育。

3.3 要建立多样化的入学水平测试,注重实用能力的考查:从社会发展需要看,科学发展的分化和综合趋势需要不同类型与层次的人才。这种分化和综合在成人高校的不同类型和专业设置上已得到充分体现。成人高等教育的多样化要求学校依据多样化的标准来选择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人才,以满足成人高教多样化选才的需要,其次,根据个体智能和素质发展的优势领域的差异设置多样化的入学水平测试标准,多元智能理论研究的成果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的科学性。而检测不同智能和素质,所采用的方法是不同的,这就要求应用多样化的水平测试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不同优势领域,以便在以后的教育中促使个体的优势领域得到充分发展。多样化的入学水平测试的目的在于识别考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为以后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提供基础。因为学校的办学规模和招生计划的限制,也不排除通过水平测试,对个别考生进行淘汰,但测试的这种功能仅居于次要位置。入学考试的分流功能应由教学过程来承担,在教学中实现优胜劣汰,这就克服了考试评价单一、僵化的弊端,也符合人才培养和教育规律的要求。

高等教育社会学范文2

关键词:高等学校 高等职业学校 功能

一、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

《现代汉语大词典》对“职能”一词的解释是: 人和事物以及机构所能发挥的作用与功能。20世纪初期,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指出,“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所州立大学,它必须考虑每一项社会职能的实际价值,换句话说,它的教学、科研和服务都应考虑州的实际需要”。在美国形成了著名的“威斯康星思想”(Wisconsin Idea),即威斯康星大学在教学和科研的基础上,通过培养人才和输送知识两条渠道,打破大学的传统封闭状态,努力发挥大学为社会服务的职能,积极促进全州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威斯康星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大学的第三职能――为社会提供直接的服务,使大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服务社会一直是我国高等学校的重要功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引领科技创新,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高等学校的服务社会功能不同于企业,它是间接为社会服务的,而不是直接的,主要通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来实现服务社会的功能。

1.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

高等学校的功能,从高等学校肩负着重要使命看,核心与基础应该是人才培养,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人才培养而展开;高等学校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国务委员刘延东在“2011大学校长全球峰会暨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第15届校长年会”上指出:“大学应该始终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立身之本,培养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高端人才是当代大学最为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也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因此,高等学校作为专门的高等知识生产、传播的社会组织机构,开展的所有活动的唯一的目的和最高目的就是培养人才。高等学校针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高校依据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客观需求,立足区域,服务区域,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学科专业建设,培养为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服务的高素质人才。

2.开展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

高等学校作为承担国家和地区主要基础性研究的机构,将科研活动与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社会发展和建设,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事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不同于一般的职业培训学校的根本特征。研究型大学是以知识的传播、生产、应用为中心,主要目标是研究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大学。研究型大学具有专门的科研人员队伍、科研基地、专业的科学研究设备等一系列科研资源,高校通过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搭建科技创新平台,组织创新团队,追踪科技发展最前沿趋势,依据经济社会迫切需要,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引领全社会的科学技术创新。

通过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提升社会服务贡献率,注重实现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创新,积极参与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在创建高水平大学的同时,促进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提高高科技企业的比重和加快地方经济快速增长做出较大贡献。

3.承担继续教育培训

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学院主要承担着继续教育的任务。普通高校举办的继续教育,主要面向在职人员开展业余形式的高中后和大学后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培训。高校举办的网络高等学历教育,主要面向在职从业人员的非全日制高等教育。

学习形式灵活多样,包含成人教育、远程教育、自学考试、岗位培训、短期进修、高级研修。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主要是面向社会在职人员开展,还面向高层次人才开展教育和培训,包括党政高级人才、企业高级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

高校拥有的资源为继续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高校拥有专业的教师队伍、品牌专业、独具特色的课程资源、先进的教学手段、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保障着继续教育树立开展。继续教育专业设置与普通本科教育专业设置相一致。

二、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职能

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劳动者素质和能力不断的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主要是指高等职业院校不仅要承担着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还要研究新技术,开展各种各样的职业技术培训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1.人才培养服务社会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由此可见,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高等职业院校还主动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根据社会需要和市场需求,大力推进专业结构调整,不断根据市场需要设置新的专业,培养适销对路的实用型人才。通过开展校企合作,高等职业院校采用“订单式”培养人才。所谓“订单式”培养就是以企业订单为依据,组织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订单培养不仅解决了企业发展的人才瓶颈,同时也为更多的职业学院的毕业生提供了就业机会。

2.科技服务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工作的意见》指出:“教学与生产、科技工作以及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高职院校的科学研究主要表现在:面向企业生产建设第一线,开展应用性课题研究;强化实践意识,重视中小型技术课题,突出技术实用性;分析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研究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由于高等职业院校成立时间比较短,且把主要精力放在人才培养方面,科研基础较为薄弱。

高等职业院校依托校企合作,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在这一过程中,高职院校一方面可以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发明创造、先进工艺、先进技术通过市场转化为生产力,推动所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科研计划,高等职业学校联合企业积极开展面向经济社会实际需要的产品开发,企业直接将研究出来产品生产出来,达到三方共赢,从而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3.开展各种各样的职业技术培训服务

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宗旨就是服务。高等职业院校充分利用自身拥有的教育资源以及各种基础设施, 面向全社会提供职业技术培训服务,这既是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 也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院校提出的要求。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实行灵活的办学模式和学习制度。职业学校要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全日制与部分时间制相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努力办成面向社会的、开放的、多功能的教育和培训中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职业院校与社会是双向互动的,在学校向社会提供良好教育与培训服务的同时,学校也会赢得更多的社会的认可度。根据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和社会需求,高等职业院校的职业技术培训任务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面向毕业生, 体现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指向的职业资格培训;二是面向企业、公司的在职人员丰富知识、提升技能所需要的技术培训;三是面向下岗、失业和再就业人员提供的技术和职业培训;四是提供各类职业资格认证或证书培训。

三、高等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区别

(一)人才培养方面

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与本科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高等职业院校具有更为鲜明职业特点。面向生产第一线培养人才。二者主要区别在于:一是在于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上,高等学校要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课程设置的系统性,高等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既有大学程度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又具有较强的高级专业技能;二是在工作能力和业务能力上,高等学校要求学生具备专业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高等职业学校则要求学生具备专门的技术和技能;高等学校还承担着向科研院所输送研究性人才,从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任务,而高等职业学校则以就业为导向,以引导和培养学生直接就业为目标;三是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高等教育是培养具有专门知识、技能的人材的教育,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具有专科学历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数以千万计”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在教学方面,在实践教学中,高等教育院校都要重视相关专业的教学实践环节。研究型高等教育的实践教学以发现、验证性实验为主;高职院校则以强化技能训练为特点,因此,要重视校内实验、实训设施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加强学生动手操作和模拟实习的能力培养。

(二)科学研究服务方面

高等学校与高等职业院校在科学研究服务方面区别主要表现在:

一是科学研究领域方面。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既包括在基础理论方面、应用技术研究,又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自然科学研究,还包括前沿性研究和基础性研究等等。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领域十分广泛;高职院校的科学研究的重点在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上。应用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应用技术的开发、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企业生产技术的服务、科学技术的咨询等。

二是科研设施方面。高等学校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例如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室、大学科技园等,设有专门的研究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开展科学研究。高等职业院校主要依托校企合作,依托企业具有的科研设备开展科学研究。通过参与企业的技术开发,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碰到的具体技术问题。

三是科研队伍建设方面。高等学校拥有专职的科研人员,有一支专业的科研队伍,科技创新团队。高等职业院校主要是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对教师要求是成为“双师”即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既要有普通高校教师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教学经验,又应当有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丰富的职业实践经验。

(三)培训服务方面不同

一是培训对象不同。高等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主要面向直接从事企业生产的员工、技术人员、社会在职人员,还面向学生和农民开展培训等。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培训对象除面向社会在职人员之外,还面向高层次人才、党政人才、教师队伍开展培训。

二是培训内容不同。高等职业院校侧重于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重视实践教学;高等院校重视理论教育,忽视实践教育。

三是培训课程方面。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培训课程与本科教育课程几乎一致;高等职业院校培训课程设置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企业需要设置,不断进行调整和更新。

参考文献:

[1]张斌贤, 诸洪启. 西方教育思想史[M].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4.

高等教育社会学范文3

论文关键词:主题班会 系统化 动态生成

论文摘 要:高校主题班会教育是大学生德育开展的有效形式和重要载体,可当前高校主题班会开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主题班会教育要以人为本,要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就必须对主题班会进行系统化建设,在发挥学生创造性基础上,实现主题班会动态生成,实现主题班会的战略目标。

一、高校班级管理与主题班会教育开展的现状

当前高校大学生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仍然是以班级为单位,大学班级也是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尽管多数高校实行学分制,加上存在教学班与自然班的分离,对学生班集体观念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但不可否认,在高校中,对学生实施管理、加强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仍然是以班级为载体的管理和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新时期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作用。” 这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后继有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在新世纪能否得到巩固、加强。

长期以来,高校在对学生教育管理中,往往存在一种重管理、轻教育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高校的稳定关乎社会的和谐,这往往导致高校对学生管理严格,容易忽视对学生的教育;另一方面,高校对新时代大学生采取传统说教方式的教育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需求,这迫切需要我们改进和创新教育方式。在高校班级管理的模式下,开展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主题班会,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的有效手段。

目前,各高校都看到主题班会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十分重视班级主题班会活动的开展,但这些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也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大学主题班会教育具有临时性,辅导员往往是针对近段时期反映突出的问题,在班级中召开主题教育班会,虽然能通过开好这一次班会较好地解决班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但这种一次性教育活动具有很大的临时性和随意性,对学生整体阶段提高效果不明显;二是主题班会教育活动形式较生硬,往往流于形式,辅导员说教,学生自我参与度不高。一些学生组织的主题班会缺乏指导和有效设计,无法开展时也像团组织生活一样穿插游戏,将主题班会娱乐化,起不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三是主题班会缺乏及时反馈和跟进,往往认为开展完一次主题班会就完成任务,没对班会效果进行及时追踪,辅导员没有对班会效果要求反馈,导致班会教育效果仅停留在班会上,同学对班会的期望度就会降低,参与热情也不高,甚至容易产生抵触心理。

二、主题班会教育的战略目标

当前高校教育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其核心就是要着力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高校教育战略主题就是要坚持德育为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要将德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构建大学德育体系,不断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各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学校实际情况的德育体系,牢牢抓住第二课堂这个阵地,开展丰富多彩、切实有效的德育活动。积极创新和探索德育实施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建立教学、实践和环境三位一体的德育实施框架。除了在第一课堂环节中,教师要渗透德育,关键还在于构建系统化的德育体系,高校主题班会教育仍然是实现德育教育的最有效手段,因此,高校主题班会教育系统化建设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战略主题。

高校主题班会的开展应该做到以人为本,一切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前提;要遵循学生成长的阶段性特征,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针对性开展主题班会教育活动,创新主题班会形式,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因此,主题班会教育这个系统框架,不仅能有效链接大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同时具有包容性,能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 转贴于

三、高校主题班会系统化建设的思路

高校主题班会是大学生日常管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要把主题班会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化工程来抓。高校主题班会教育的系统化要将教学、实践、环境三位一体,教学这方面包括主题内容系列化、开展模式规范化、教育方式课程化这三个基础方面。

主题内容的系列化就是指根据大学生成长阶段关注点,紧紧围绕新生入学适应期、学习生活困惑期、毕业恐慌期这三个关键教育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主题内容的教育,从而将整个大学教育阶段的主题班会内容串联成有机整体,形成一个系列。

开展模式的规范化是指辅导员要对主题班会的开展进行必要的指导,在主题班会开展的准备、实施、结果反馈等阶段进行规范,尤其是主题班会前期准备工作要做到精细化,根据主题内容对学生的需求展开充分的调查和研究,才能使主题班会达到预期的效果。辅导员在不同的班会主题中扮演的角色应该有所不同,比如在学生上课缺课比较明显的主题班会上,辅导员不应该过多参与,而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我反省。

教育方式的课程化指的是把主题班会教育当做课程体系来建设,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方式等,辅导员也应该有备课、课堂教学等完整的教学环节。主题班会教育的课程化也不同于一般的课程教学,教学地点不只是在教室,学生宿舍也应该成为教学地点。

主题班会教育这门课程与其他教学课程有所不同,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更强调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性。虽然我们每次预先对主题班会的教学目标以及实施过程展开周密的计划,但是主题班会更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自我评价,注重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反而退居次要地位。一次主题班会教育过程,需要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融入主题班会教育过程中,因此主题班会实际开展情况往往比预计的更加生动活泼,学生的自我发展就是在动态生成过程中实现并完成的。主题班会就是一次学生的社会实践课程。

要实现主题班会教育的动态生成,就要为班会创造良好的环境,贴近生活,让主题班会教育充满灵性。现在学生工作者面对的对象主要是“90后”的大学生,“90后”的特征是思维开放,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因此,应该把握当代大学生思维开放的特征,让学生放开思维,给予其展示自身才华的机会,辅导员在主题班会设计形式上,应该更贴近生活,采取学生更喜闻乐见的生活逸事,利用好当代网络等新兴媒体的作用,借助新兴媒介探索主题班会网络化的开展。

总之,在探索高等学校主题班会系统化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创造和谐民主的教育氛围,发挥辅导员的聪明才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主题班会上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宜贵,崔 萍. 如何开好大学生主题班会方法探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11(12).

高等教育社会学范文4

[关键词]高等教育 哲学社会科学 繁荣 发展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对高等教育而言,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它是给高等教育提出的重要历史任务,因为高等学校是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聚集地,是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集散地,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后继人才的培养地,繁荣哲学社会科学需要高校有所作为;二是高等教育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加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承担起科教兴国的重任,则必须重新定位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并把哲学社会科学融于整个教育体制、体系及教育过程当中。

从科学本意上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同样都是探索客观世界运动规律的科学,不同之处在于自然科学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而哲学社会科学则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人类的使命是既要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又要认识社会、改造社会;既要探索自然界的运动规律,又要探索人类社会的运动规律。所以,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既需要自然科学,又需要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者共同构成了科学的完整体系,就像鸟之两翼,折一难飞;车之双轮,损一难行。只有两者共同繁荣,科学才能获得全面发展。

从本质上说,教育一是使受教育者掌握科学知识,二是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科学知识包括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素质同样包括自然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这就要求基础与专业知识的学习必须与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方法的培养同步。没有人文知识与素养,就难以把握科学发展的前瞻性,更难以准确判断科学与人类发展的长期关系,换言之,急功近利有可能在短期内造就一批技术操作者,但绝无可能培养一批具有良好素质的专业人才和科学家。

尤为重要的是,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对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意义重大。爱因斯坦曾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能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这就是说,如果高等教育只注重专业教育,忽视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其结果只能是培养出“机器人”或“经济人”,不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高校德育工作中经常听到一句话:有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就是说,作为社会的人,应当德才兼备,仅有合乎社会要求的道德品质而不具备社会需要的才能,或者只具备社会需要的才能,但缺乏做人的基本品质,都不利于社会发展和全面进步,后者对社会还具有造成更大损害的可能。

因此,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教育,通过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培养出既能够迎接新科技革命挑战,又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内在要求。

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为契机,全面提升高等教育的内涵和层次,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但关键的因素还在于人。

首先,提高认识是前提。无论是高等教育要对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有所作为,还是要通过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前提都在于包括领导者、教育者在内的全社会如何看待哲学社会科学,否则观念的问题不解决,任何有关哲学社会科学的政策都难免流于形式。因此,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措施,引导人们从本质上深刻认识哲学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一样,是科学,是客观真理,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应该有发达的自然科学,也应该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

其次,领导重视是关键。在我国,真正把哲学社会科学置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过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应当说各级党委、政府尤其学校各级领导对有关哲学社会科学的政策制定以及观念与言行在某种意义至关重要。这就要求领导者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要转变“哲学社会科学不花钱或花很少钱就能办好”的思想,增加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教育经费投入,采取切实措施解决哲学社会科学教学与研究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从政策、法规和组织上保证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研究和改革的需要。

再次,强化教育改革是动力。要通过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使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成为课程体系的有机部分。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并不是表示轻视科技教育,而是要实现和保持两者的协调发展。课程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是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必然要改革高校的课程体系。但要防止用形而上学的方式来处理,即简单地增加选修课程门数和教学时数。这样无的放矢,只能加重学生的负担,难以收到好的效果。

高等教育社会学范文5

关键词 自学考试;高校助学模式;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 G4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004X(2012)06-033-04

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企业战略规划的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内在条件和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面临的机遇与主要挑战之所在。SWOT中的S代表 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劣势),O代表opportunity(机遇),T代表threat(威胁),其中,S、W是内部因素,代表企业自身的优势与劣势;O、T是外部因素,代表外部环境存在的机遇与威胁。SWOT分析法已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中,近年来,它正逐渐以一种方法论的形式渗透到教育科学的研究领域中。把SWOT分析法用于自学考试高校助学模式的分析研究能使我们更清楚、更科学地认识高校社会助学模式自身的优势、劣势和它在外部社会环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充分利用优势,积极改善劣势,主动把握机遇,努力克服威胁,使该模式的发展日臻完善。

一、自学考试高校助学模式的优势分析S(strength)

高等学校助学不仅推动了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蓬勃发展,而且在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整合,促进自考生思想素质与人文素质的提高,有效保证自学考试的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等方面有着其自身独特的优势。

(一)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整合

普通高校拥有较强的师资实力、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和优越的教学条件,在开展社会助学活动中具有较强的优势,这是社会上其他机构无法比拟的。高校助学模式能充分利用我国目前有限的教育资源,优化资源的配置与整合。普通高校参与社会助学,能依靠高校现有的教育资源进行自考助学活动,减少了资源闲置,优化了学校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再利用,充分发挥了资源的效益。高等学校自考助学是高校充分挖掘自身潜力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服务的重要途径。由于自考助学没有严格的招生计划限制,因此各高校可以从自身实际出发,自主招收适量学员,以充分发挥其教育资源的有效性,利用自身闲置的教育资源来发挥更大的教育功能,最大限度地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服务。

(二)保证自学考试的质量

社会助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自学考试的质量。高校助学对考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它是推动自学考试健康发展,提高自学考试质量的重要保证。“大量事实证明,部分专业如果单凭考生自学已经不容易达到国家要求的自学考试的水平,社会助学的参与为考生提供了专业性的辅导及继续学习的环境,提高了学习效率,对自学考试具有支撑作用”。通过高校助学可以帮助考生获得更系统更全面的知识,创造集体学习的环境氛围,弥补个人自学的不足。在教学上,普通高校在各学科、各专业门类中均具备较充足的师资力量,他们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能够更好地帮助考生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在管理上,高等学校助学模式为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发展提供了较成功的管理经验和办学模式,在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要求、考务工作、学生管理等方面均有较完善的制度支持。因此,高等学校助学模式能从教学与管理两方面保证自学考试的质量。

(三)促进自考生思想素质与人文素质的提高

在高校参与助学的过程中,通过营造一定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对自考生进行道德熏陶和人格培养,提高整体素质。广大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通过自身潜移默化的言行品质向学生展示其人格魅力,引导学生正确做人,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且,高等学校还拥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和浓厚的学术氛围,自考生同样能感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使他们更充分地体验大学校园文化氛围和文化底蕴,开阔视野和思维空间,也有利于自身人文素质修养。这一点也是高校助学模式区别于其他社会助学模式的优势之一。因此,高校助学模式一方面通过专业的教学提高自考生的学科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大学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学习氛围使自考生受到熏陶,大大满足了没有机会接受全日制高等教育的人们的需求,提高了自学考试的考试质量。

(四)有利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整合教育资源,构架教育立交桥,满足学习型社会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是自学考试与其他教育形式沟通的根本意义。自学考试将成为终身学习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思潮的背景下,社会助学应关注学习者能力的发展,思想道德的修养和人文素质的提高。自学考试使广大高考落榜生有一个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缓解了高考落榜学生要接受高等教育而又不能进入高校学习的社会矛盾,减轻社会压力,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一方面,自考生通过参加高校自考助学,使更多人能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有利于贯彻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另一方面,高校通过开展社会助学,促进了学校教育与社会化教育的沟通与融合,体现了现代大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国家“多种形式加快发展高等教育”的指导方针相吻合,是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有效途径。

二、自学考试高校助学模式的劣势分析W(Weakness)

首先,从教学形式上看,目前高校助学的形式较为单一。教师多以口头讲授为主,教学内容过于理论与空洞,缺乏实践操作的教学环节,造成自考生的学习局限于书本和专业理论知识,而在实践技能培养和创新能力提高等方面收效甚微。

其次,由于高校助学有统一的时间和教学场所的安排,这恰恰削弱了自学考试在学习时间、空间上的自由灵活性。统一的模式不利于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学习进度。

再次,有的高校在助学中没有执行“教考分离”的原则,出题者也参加了课程的讲授,高校助学仅作为考试的附庸而存在。“这种教育产品的提供者无需对教育结果负责,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通过自学考试,难以保证教育质量”。

最后,一些学校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为追求经济利益,盲目扩大助学规模,大规模举办社会助学班,挤占学校的教学设施,影响普通高校的日常教学活动,这些劣势将大大制约高校自考助学的健康发展。

高等教育社会学范文6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教育评价;社会评价

收稿日期:2006―09―15

作者简介:朱国清(1972―),男,浙江上虞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及研究。

一、成人高等教育社会评价的现实价值

1.教育评价和教育社会评价研究综述

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已经取得的)或潜在的(还未取得,但有可能取得的)价值作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①而社会评价是指从一定社会的角度来考察和评定现象的社会价值,判断现象对社会的作用之善恶、美丑、功过及其程度。因此教育的社会评价是指以教育系统外部的社会力量为主体,以社会发展和群众需要为尺度,对教育行为或现象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

教育评价是从教育测量活动中发展出来的,对于它的研究始于1934年至1942年美国心理学家泰勒(Tyler,R)人的“八年研究”,泰勒提出了以教育目标为核心的教育评价原理,即教育评价的泰勒原理,并明确提出了“教育评价”(educationevaluation)的概念,20世纪60年代以布卢姆为主的教育家,提出了对教育目标进行评价的问题,由美国教育学家斯克里文(Scriven,M.)、斯塔克(Stake,R.E.)和开洛洛(Kellogg,T.E.)等人推动了教育评价理论的发展。②学者普遍把1967年界定为美国教育评价发展的转折点。20世纪70年代以后,对在评价结果认同问题上的教育评价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近20年来,随着全世界教育事业的发展,各类有关教育评价、质量评估、大学排名等活动的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教育社会评价的研究极其理论发展。有关专家认为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可以将教育评价分为学生评价、教师评价、教学评价、课程评价、学校与教育机构评价、教育政策与教育项目评价等方面;也可以按教育层次分类,将教育评价分为基础教育评价、高等教育评价、职业技术教育评价及成人教育评价等;还可以按评价的价值取向分类,将教育评价分为目标取向的评价、过程取向的评价和主体取向(发展性教育)的评价。而主体取向的教育评价按主体可分为“个体评价”与“社会评价”两种类型,因而成人高等教育社会评价是属于按教育层次、价值取向、评价主体分类的教育评价。

2.成人高等教育社会评价的内涵及相关问题

成人高等教育社会评价是成人教育社会主体性的评价,是以成人高等教育系统外部的社会力量为主体,以社会发展和群众需要为尺度,对成人高等教育行为或现象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从评价的主体性反映出成人高等教育的社会评价不同于成人教育的自我评价、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评价和专家评价,其评价主体是由代表或表达大众社会意识及其需要的组织或有组织的群体。教育活动内容的多样性决定了成人高等教育社会评价组织多元性,如可有以单项教育内容为评价对象的教学质量评价组织、毕业生质量评价组织等,也可有以综合性教育内容为评价对象的函授教育评价组织、夜大教育评价组织、继续教育评价组织等。成人高等教育评价类型与普通高等教育的评价一样,因不同的教育活动或现象而异,可以是某一教育活动的整体或组成整体的各个方面,如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水平、教学质量、毕业生质量、社会教育需求满足度等。

近几年,国内许多教育研究专家对教育评价的价值、评价机制、评价指标极其方法都作了比较深入、科学的研究,对高等教育评价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教育部组织开展的五年一轮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和社会机构对各类全日制大学的排名等工作,对处于发展初期的成人高等教育社会评价研究值得许多借鉴和启迪。笔者认为开展好成人高等教育社会评价工作,需要解决以下问题,首先是加强成人高等教育社会评价的理论研究,探求建立相关的社会评价机制、社会评价组织运行机制,完善相关法规制度,研究社会评价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技术和方法等。其次是扩大成人高等教育社会评价的舆论宣传,引导社会合理、正确的评价成人高等教育,让更多的社会群体关心成人高等教育的建设及发展。再次是积极进行社会评价的实践探索,在取得政府支持的前提下,成立具有专业性、稳定性、权威性多元的社会评价组织,在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的宏观管理下,进行独立的专项评价活动。

二、成人高等教育社会评价体系的构建

1.建立多元、独立、专业的社会评价组织

社会评价组织建设是开展成人高等教育社会评价的前提。首先建立多元性的评价组织,一是因为成人高等教育内涵多元:成人学历教育、继续教育、技能教育、职业证书教育等;二是成人高等教育受众多元:受教育者个人、受教育者家庭、受教育者单位以及社会;三是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多元:政府职能部门、学校管理者、联合办学管理者;还有评价类型多元,如教学质量评价、毕业生质量评价等等,诸多因素决定了成人高等教育社会评价组织的多元性,即既要有综合性的评价组织也要有专项性的评价组织,使各个评价组织形成一个立体的评价网络,可以扬多种评价组织的评价之所长,避一种评价组织的评价之所短,使之形成互补,充分发挥各种评价形式的综合和互补效应。只有评价组织多元化,才能使组织体系更稳定,社会评价更科学。其次建立独立的成人高等教育社会评价组织,社会评价组织虽然要接受政府职能部门的宏观监督和管理,但不能依附于政府和学校,要在政府的政策之下代表受众独立地进行评价,只有组织的独立性,才能使评价更客观,更公正。再次建立专业性的成人高等教育社会评价组织,社会评价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政策性,作为成人高等教育的结果性评价,对社会公众起到引导作用,对成人高等院校的发展起到制约和促进的作用,为此成人高等教育社会评价组织的成员必须要由教育学专家、经济学专家、专业技术专家、教育管理专家、教学考评专家以及成人高等教育专家优化组合而成,而且组织成员既要懂教育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具有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和人才学的理论基础,掌握教育和心理测量的技术,还要具有较高的立体思维能力和政策水平。③只有专家型的组织,才能形成专业性的社会评价报告,也才能使社会评价更有专业、更科学、更权威。

2.建立科学、开放、系统的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首先评价指标的选取要科学、合理、系统,社会评价指标是社会评价组织开展评价工作的依据,对成人高等学校的办学起着引导作用,社会评价的开展应促进各类成人高等学校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成人教育更多、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评价的结果又成为政府对成人高等教育宏观调控和管理的依据,科学、合理、系统的评价指标成为客观、公正、公平的评价结果的重要保证。其次,指标的设定要稳定、开放,既要稳定教育质量、办学设施、师资队伍等成人高等教育社会评价的核心指标,同时也要适时调整与社会需求、经济社会发展相关联的指标或评价标准,引导成人高等学校不断地进行教育创新、管理创新。笔者在吸取有关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初步设计了成人高等教育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表1社会评价组织对成人高等教育的评价指标表

表中所列的评价指标,应用于实践操作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论证,各类评价指标的权重也需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测定,以充分调动各类资源,使各项评价工作效率最大、评价效果最佳。

3.确立全面、合理、动态的社会评价方法

社会评价是成人高等教育的结果性评价,采用不同的信息,使用不同的评价模型,会出现不同的评价结果,为此采集的信息要准确、全面,所有的数据都要有出处或依据,对各校的信息要对称,具有可比性。运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择评价对象,使调查的地域、受教育对象、对社会影响等分布,都能代表性的反映成人高等教育社会评价的各项指标。同时评价方法要合理,以回归分析等科学的计算办法确定各指标间的权重,运用统计理论计算各类评价指标的统计量的样本均值及修正样本方差,并坚持以定量评价为主定性评价为辅的原则,进行统计分析和结果排序,既让成人高等学校看到本校各项教育指标的水平,也清楚自己在同等院校中所处的总体地位,使评价更科学、合理。此外还要建立动态的信息采集制度,因为学校、社会在发展变化,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也在发展变化,社会公众对成人高等教育的评价也在不断变化,只有建立动态的信息搜集和动态的社会评价,才能使成人高等学校正确认识自己,并不断激励提高,从而促进成人高等教育的良性竞争、良性发展。

三、开展成人高等教育社会评价的作用和意义

创新了成人高等教育社会评价理论,完善了教育评价理论体系。国内教育界对普通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的教育评估已越来越重视,经过近几年的实践,由政府主导的教育评估已相当规范、成熟。社会中介组织对高等院校的评价也日趋理性和科学,各类大学排行榜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认可,只有成人高等教育社会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其理论研究的发展,并有序推进社会评价工作的开展,才能使教育评价理论研究更完整,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建设更完善,才能使社会对成人高等教育更多的关注、更准确的认识。

有利于成人高等教育贴近社会,更好地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只有通过社会评价,才能反映出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④使成人高校更清楚自己在社会评价中所处的地位,积极研究社会新的教育需求,以便及时调整培养模式,调整专业方向,改革课程结构,使成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与时俱进,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和企业人才需求,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有利于调动学校的各种因素,努力提高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由于社会评价是通过毕业生的质量来评价学校的教学水平,社会需求的满足度来评价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这就要求学校必须直面社会对人才和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努力提高学校教育管理能力和教师教学能力,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整合教育资源,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更多的社会需要人才,提供人们需要的教育服务。

有利于成人高等教育的社会监督,防止教育寻租现象的出现。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个别成人高校出现了一些违规行为如教学管理不规范、教学培养不到位以及招生寻租等,致使部分社会公众改变了对成人高等教育的看法,认为成人高等教学质量低、学生能力弱,这都不利于成人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社会评价体系的构建,为社会监督提供了保障,防止成人教育寻租现象的出现,有利于成人高等教育有序竞争、客观的社会评价等环境的建设。

注释:

①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②陈福华.教育评价的概念、分类、步骤和基本模式,guangztr.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