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中生物的基本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中生物的基本特征范文1
关键词:对比法;高中;生物教学
一、引言
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过程中,高中生物教学模式以及理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也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培养,而应用对比法进行生物教学,就能很好地将生物知识点衔接在一起,让学生在对比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相关生物重点知识,同时还能让学生思维在对比过程中得到发展,这样学生在今后面对生物问题的时候就会存在较为良好的解题思维,有效地解决其中所存在的问题。
二、在同一章节应用对比法进行生物概念教学中
在对学生进行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同一章节中的生物基本概念教学也可以应用对比法来进行,特别是对于一些较为相似的基本生物概念,教师就可以有效地应用对比法来进行教学,以此来帮助学生有效地对相关概念进行区分。就比如说,在对学生进行原生质与原生质层基本概念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应用对比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将这两个基本概念进行对比,以此来帮助学生掌握原生质适用于真核细胞,但是原生质层只适合用在带有液泡的植物细胞;又或者是在对学生进行光合作用这一知识点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光反应和碳反应进行分析和对比,然后再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光和暗场所下,其物质、条件以及能量之间的变化,以此来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这一知识点。所以说,在对高中生进行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合理的应用对比法来对学生进行同一章节生物概念教学,通过对比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基本概念,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应用这些概念知识进行解题。
三、在不同章节中应用对比法进行相关知识的比较
在应用对比法对高中生进行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将这一方法应用到不同章节中,通过不同章节相关知识对比,来让学生理解生物这一学科中所存在的一些内在联系,将新旧知识点进行对比不仅能有效地起到巩固复习的作用,还能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就比如说,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细胞呼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列举出需要进行对比的项目,然后让学生对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相同之处以及不同之处进行分析,在此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列表,将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两者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对比,这样学生就能在不同章节之中找到相同之处,同时实现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意义,而学生也能在不同章节对比过程中更好地掌握两个章节的知识点和内容,最终有效地提高学生生物能力。总而言之,在高中生进行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合理的应用对比法来对学生进行不同章节知识点教学,通过对比新旧知识来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以及质量。
四、在不同学科中应用对比法进行相关知识的比较
在应用对比法对高中生进行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将这一方法应用到不同学科当中,通过这一方式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生物素养。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1)将生物和数理进行对比。在应用对比法在不同学科相关知识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将生物和数理进行对比,通过这一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生物中所存在的现象。例如,由4个元素的组合(C24),对比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比如说,基因型属于YyRr的性母细胞,可以形成的配子种类并不是六种类型,是有四种类型,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分离规律的限制,这样就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灵活的将组合原理使用到遗传学规律当中。(2)将生物和化学进行对比。在不同学科相关知识对比教学过程中,生物和化学相关知识也可以进行比较,就比如说,在对学生进行“细胞呼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对学生渗透化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知识点,通过这一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学习过程中细胞呼吸相关知识点和重点,同时还能向学生阐述一下光合作用中所存在的碳反应中的C3酸还原,这样就能真正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以及促进。(3)将生物和地理进行对比。在不同学科相关知识对比教学过程中,生物和自然地理知识也可以进行对比,就比如说,在对学生进行“种群的特征”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地理中所存在的人口分布、人口增长等知识进行对比,以此来帮助学生掌握种群年龄结构以及密度等基本特征。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将对比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价值发挥出来,本文主要对其在同一章节应用对比法进行概念教学、在不同章节应用对比法进行相关知识教学、在不同学科中的应用对比法进行相关知识比较教学进行了具体的应用分析,以期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高中生物能力的提升。
作者:赵蓉蓉 单位:浙江省平阳中学
参考文献:
生物中生物的基本特征范文2
【关键词】初中生物;训练思维;提高能力
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进步,生物科学在社会各个领域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而初中生物教育,作为生物科学教育的基础,在整个教育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生物学科的重要性,决定了初中生物教育的重要性。在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入开展的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实际,不断的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不断的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在生物课堂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一、生物学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是学生的“思维的知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让学生更全面、深入、正确地观察和认识事物,而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是中学生物教学的重要目标。实践证明,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就会有更多获取知识的机会,就能够从观察对象上发现新事物。因此,笔者认为,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至关重要,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按顺序观察。因为生物的结构是有一定的排列顺序的,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和探索。通常来说,都是按照先整体后局部、先外后里的顺序进行的,当然,有的也会从对象本身的发展顺序来进行观察,比如说在“根尖结构”的观察中就需按根尖到“根毛区”的顺序观察。
2.对比观察。有比较,才能有新的发现。所以,初中生物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的过程中,也需要让学生在一定的参照物之下进行。所谓的比较就是让学生在观察中区分客体,确定不同客体的异同。从笔者的教学经验上看,这种方法最能有效的提高学生观察的精确性和敏锐性。如异中求同,笔者就在教学中,让学生对“草履虫”与“变形虫”形态结构进行了比较观察,以此归纳出原生动物的基本特征;如同中求异,笔者在引导学生对叶表皮细胞进行观察时,同时要求学生把表皮细胞与保卫细胞以及保卫细胞、细胞壁本身不同部位的厚度进行比较,发现差别。
3.表述观察。这种观察方式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毕竟,学生在接触生物知识的形象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而一旦学生能够准确的运用形象化的语言来表述观察对象,就可以培养学生在观察中的分析概括能力。
4.摹像指示观察。一般来说,大部分学生在接触生物这门学科时,无法准确的把握其中的各种定义和生物结构,而且一些学生对复杂的观察对象的理解能力较差,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充分的借助模型、挂图等摹像来帮助学生进行观察学习,以便能够准确的辨别细微特征和复杂的结构。例如观察“草履虫内部结构”时,可以用模型或挂图作参照。这是因为初中生观察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较差,需要直观表象的支持。
二、培养学生渐进式推导能力
大部分初中学生的生物学知识基础都是比较薄弱的,在接触生物这门课程之前,对生物的概念并不明确,但对各种动物之间的关系,往往只有简单的食物关系的认识,对相互关系的了解很少,更不可能准确描述生物中复杂的网络关系,但是,初中学生学习生物,首先就需要建立一个生物系统结构,这样才能更好的学习生物之间的关系。然而,要让学生记住庞大的生物系统,靠记忆是不够的,需要运用一定的推导能力,才能完成相关的学习。
同时,具备推导能力也是学生拓展自身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推导训练。比如说在生态系统的相关教学中,教师可以从食物链着手,让学生从熟悉的动物来推导思考,进行推理活动。
例如从狼吃什么食物,学生会即刻答出狼吃羊、狼吃兔。再提出羊或兔吃什么食物,大家会得出羊吃草、兔吃草、兔吃胡萝卜等答案,进一步再问草靠什么来生活,学生会答出草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然后笔者顺势提出,是不是只有草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呢?这样学生就能认识到各种绿色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在这样的推导前提之下,笔者引出生产者的概念,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各种动物的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所以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而各种动物消费了生产者生产的有机物,所以是消费者。
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开展各种生物实验活动,以此来增强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初中学生而言,带着问题进行实验探索,更能有效提升学习的效率。如在“根的生长”的教学中,笔者就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根对离子的交换吸附》实验,并提几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
①实验材料为什么要选活的根?
②根染色为什么要用亚甲基蓝而不用龙胆紧?
③为什么要用蒸馏水冲洗已染色的根?
④染色的根放入CaCl真溶液中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
⑤将染色的根置于等量的蒸馏水中的目的是为什么?
实践证明,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和观察,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发现并掌握其规律。
四、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中,要保证教学思路的逻辑性和辩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这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在教材系统性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各个角度去激发学生的思维,全面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伊秀莲;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生物教学中的尝试与思考[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11年
生物中生物的基本特征范文3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现代繁华都市百万富翁的高营养食品,虽然给他们平添了满面容光,却并不表示其健康状况和生命能量。他们常常被莫名其妙的亚健康和“富贵病”折腾得晕头昏脑。这究竟是因为什么?看来,这与食物能量有关。
1.什么是事物能量
不少人认为,食物能量就是食物营养,其实,食物能量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从各种能源物质的功能看,它包括三种类型:第一,具有营养功能的能源物质,即常讲的六大基本营养素: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含微量元素)、水。第二,具有保健功能的能源物质,即基本营养素之外的化学元素,如:蕃茄红素、大蒜素、苹果多酚、玉米黄铜等。它们的基本特点是具有活性,能对人体功能加以调节,消除亚健康。第三,具有治疗功能的能源物质。其基本特点是大自然所赋予的特殊性能,能对人体器质性与功能加以调节,如:中药的“四性五味”对人体能量平衡的调节。
可见,食物能量就是食物功能,功能者,有一定功效的能量即是。
一些食物的能量,甚至可耳濡目睹。例如,我国南方的竹林里,每到春天,生机无限的竹笋顶开坚硬土壤,掀开土坯,破土而出,蓬勃向上。人们常以“雨后春笋”来形容勃勃生机,这是竹笋的生命能量所做的功,人们可以将其计算出来。但多数生物能量是无法计量的。如:大蒜的杀菌功能,板蓝根的消炎功能,野的耐寒功能,苹果皮的保护功能等。它们都是实实在在的生物能量,却并不完全取决于其中的营养素。竹笋的营养素在其它食物中也存在,但这些植物的“动力”功能和“疯长”态势远不及竹笋。
食物能量可分为:富能量、高能量、低能量、负能量四个级别。本文为简便起见,将四个级别归纳为两大类别,即高能量食物和低能量食品。高能量食物包括:纯天然食物、有机食物、新鲜食物;低能量食品包括:人工化食品、深加工食品、高耗能食品。
2.低能量食品不利养生
作为劳动产品的食品,是人类劳动与自然基质相结合的产物,即人化自然的成果。市场化条件下生产的食品,所蕴含的天然能量正在发生悄然变化:它与自然基质成正相关,与劳动量成负相关。换言之,食品中凝结的劳动量愈多,摄取的天然能量则愈少。这是因为,人类劳动是对大自然的改造,市场化的改造,力求让大自然的天然本性符合市场的价值取向。若某些食品的特性与此相悖,生产者会通过增加劳动量将这些天然特性加以去除,直到符合市场价值取向和时尚潮流。可见,人类劳动是食品能量的消溶剂,譬如转基因食品。
低能量食品于养生少有裨益,甚至不利养生。首先,人工化食品使人的免疫力和自愈力降低。完全按照人的意愿生长的农作物,是人工化食品的第一层含义。例如,蔬菜、水果、粮食等作物在其生长过程中,过多地受到人力“关怀”: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科学”使用水果催熟剂;年年用地膜保护幼芽越冬等等。在人的“娇惯”下,农作物原本具有的御病、防虫、耐旱、拒寒、抗倒伏等天然能力,日趋下降。长期进食这类食品,使人的免疫力及自愈力下降,是确凿无疑的。
人工模拟自然条件培育农产品,是人工化食品的第二层含义。时下,人工种植、养殖、加工食品,越来越显示出人类“高超”的模拟能力。大棚蔬菜、种植药材、机械化养猪、网箱化养鱼、笼养肉鸡、圈养菜牛等等,产量成倍增加,能量成倍锐减。因为人类对大自然的模拟只是一种很肤浅的认识。如蔬菜大棚的塑料薄膜并不能使太阳光的全部光子穿透,更别说对其他自然条件的满足。人工种植人参,能完整模拟长白山的全部自然条件吗?因此,二者的能量差别,可谓天壤之别。
其次,深加工食品伤害人的气血。食物能量来自其生命力。被加工的食品,其生命早已不复存在,再随着加工深度的加深,生命力的留存因素已消耗殆尽。这种加工度深、保质期长、防腐剂多、诱惑力强的食品,徒然增加了产品附加值,不仅能量所剩无几,还可能造成人体气血亏虚。多达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的食品添加剂,其安全性如何,难免让人担心。即使是在合法化范围内,添加剂中用得最多的转化脂肪、精制谷物制品、食盐、高果糖浆这四种成分,也明显妨害人体健康。至于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就更让人不寒而栗了。一方面是食品能量下降,另一方面是食品毒性增强,用“垃圾食品”来形容,何足表达其危害性!
最后,高耗能食品引起人体代谢功能紊乱。食品中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进入人体后,经化学分解,释放出“准能量”ATP。一方面如果人体摄入过多过高的营养素而形成能源物质囤积,在ATP进一步转化成人体所需的相应能量时,又要大量消耗体内能量;另一方面,囤积的能源物质,常常造成代谢障碍,形成过多代谢废物。要清除障碍,排除废物,又要消耗大量能量。如果消耗的能量大于摄入的能量,就会形成负能量。这种负能量就是疾病和衰老的重要原因。大腹便便的肥胖症,没有食欲的厌食症,“三高”人群的“恐高”症,乃为高营养、低能量食品的代表作。
3.高能量食物的基本特征
高能量食物与高营养食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的基本特征是:
低等生物似乎也有灵性。低等动物乃至植物也会灵巧地运用大自然所赋予的天然能力,保护自身的能量。一是外壳保护。坚壳、硬壳、刺壳、甲壳、软壳,都是能量保护的天然屏障。有的“壳”本身就是高能量物质,如:龟板能制成龟板胶,龙虾壳中可提炼出具有抗癌功能的甲壳素。有的是用“壳”来保护其内核的高能量,如:核桃、板栗、杏仁等。二是外皮保护。果蔬及粮食中许多“皮”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能抵御细菌入侵。吃葡萄不吐皮,煮稀饭加麸皮,炮制中药不去皮,便成为人们对食物能量“外表”的认识。三是茸膜保护。一些植物果实或种子去壳后,还有第二道防线,即薄薄的茸膜,如:花生红衣、核桃肉膜、豆子外皮。四是颜色保护。色彩斑斓的水果、蔬菜,是以其天然颜色作为保护色,免受天敌伤害。五是分泌物保护。一些植物在受到伤害后,能迅速分泌出保护液,使伤口很快愈合,如:芦荟、仙人掌。还有一些动物也有相似功能。所有这些自我保护能力都是强大的生命力,即食物高能量。
高能食物,无论动物与植物,都是在特定的自然生态中生长起来的。特殊的自然条件赋予它们特殊的灵气:一是相应的化学元素形成的特定生理结构;二是特殊的生物分子结构;三是由这种分子结构所决定的生物活性及其稳定性。这种“灵气”决非人工种养所能为。天然
物种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不是人类劳动的结果。因此,判别食物能量高低,只需看它们的生长环境是原生态,还是人造环境。
生机勃勃的新鲜食物,细菌不敢接近,是因为它们生命力强盛。如果离开原生态,仍有明显的生命体征,无疑是高能量食物。如:采摘的水果,摘下的蔬菜,收获的粮食,脱离原初水域的鱼类,离开母体的蛋卵等,尚能呼吸、发芽、活动、甚至生长,那都是高能量食物的生物特征。另外,初期发育的生物体,如:胚珠、胚乳、胚胎;种子萌发的幼芽,如:豆芽、麦芽;从幼芽到嫩茎迅速上窜的植物,如:竹笋、香椿、菜苔等,都是富有强盛生命力的食物。
在药用食物中,由于不同物种的生长环境各异,各自的生理结构悬殊,因而决定了它们各自的特殊性能。如中医所说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入络的性质和功能。而它们诸如通经活络、补气养血、滋阴养阳等功能,就是食(药)物能量做功的表现,其机理是以其功能偏性,调整人体能量失衡的偏性,这种以偏纠偏的机理,就是药用食物的药理特征。
高能量食物的生长环境,是自然天成或人工协助而形成的。在这种环境里,天人和谐相应,人化自然适度,人的劳动不以交换价值为出发点,而只是为物种充分摄取自然能量搭建平台,决不会以人工去取代物种的生命能量。物种的进化是物竞天择的结果。由于有天然的竞争,必然会有强盛的生命力;由于有“天择”,未被淘汰的物种势必具有超强能量。近年来逐渐时兴的高山有机蔬菜、有机茶、散养家禽、放牧养牛等,就是回归天然环境、重温物竞天择、培育高能食物的新趋势。
4.高能量食物的养生功能
食物进入人体后,要经过多次的化学分解与合成,还要经过多次的能量转换。食物原本具有的能量,仍然可以保持其特性而涵养人体相应功能吗?只要看看中药治病及药膳调养的机理,就可以给予肯定的回答。实践证明,它们对人体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1)延续人体衰老进程
人进入老年之后,体内能量日趋衰弱,即阳气亏损,衰老加快。仅仅靠加强营养,也未必凑效。况且由于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差,若进补不当,还可能造成生理负担。那么,出路何在?看来,求助于天然、有机食物是明智选择,因为它们天然具备抗衰老功能。
首先,高能量食物能扩大人体对能量的需求,补充老年人能量之不足。那些看似高营养而实则低能量的人工化食品,很可能造成代谢障碍。因此,老年人不宜盲目进补,超量增加营养供给,而要扩大对食物能量的需求,以拉动食物供给。天然、有机食物能担此重任,因为它们进入人体转化成化学能之后,不会形成营养过剩、能量淤滞,它们存储在人体细胞之中,随时应生命运动之需转换成不同形态的能量。 其次,高能量食物含有高效抗氧化元素,可有效延缓衰老。据欧盟的一项研究,有机食物含有的抗氧化物比非有机食物高40%,有机奶的抗氧化物比非有机奶高90%。众所周知,氧自由基是人体衰老的重要原因,高能食物可有效抑制和清除自由基活动。最新研究发现,植物里的黄体素(叶黄素)和动物里的虾青素(ASTA)都是超强抗氧化色素。叶黄素存在于深色果蔬中,是分别呈现红、橙、黄、绿、青、兰、紫的一种色素。它们的抗氧化功能,就是清除细胞膜上的氧化物,这其实就是中医所谓五色入五脏的功能。虾青素在虾、蟹、三文鱼、野生禽类蛋黄中含量较高。这些高能食物的超强抗氧化功能,已被实践所证明。
人体为什么一定要从高能食物中摄取抗氧化元素?我们知道,植物在光合作用中会产生氧自由基,为了生存,它们会自动产生抵抗自由基的物质来保护自己,而人却没有这种功能,只得经由摄取这些食物而获得抗氧化能力,生成体内抗氧化酶。
最后,高能食物可激发人体活力,推迟衰老进程。一些高能食物,尽管其原始生命已离开有机体相去甚久,却仍能保持强大的生命力。例如:中药的炮制,从晒干、切碎,到碾末、焙干,其营养素所剩无几,其生命特征早已荡然无存,可它们进入人体后,能确切地激活人体活力,诸如:健脾和胃、醒脑安神、养气补血、活络通经等,有针对性地服(食)用这些高能药(食)物,可使老年人精力充沛,活力增强。
(2)提高人体对大自然的适应能力
在现代文明条件下,日益“娇惯”的人体,长期进食“娇惯”的食品,变得弱不禁风、虚不受补。这是因为动、植物只能靠改变自身去适应自然,而人还能靠改变自然来适应自身。但正是由于这种“改变”不大友好,一方面,被污染的环境留给食物的天然“灵气”越来越少;另一方面,人对原始自然的适应能力日益下降。诸如进食粗粮,难以消化;常吃素食,营养不佳。
看来,只有顺其自然,才能适应自然。高能食物正是顺其自然的产物。
一是顺应天时。顺应四季变化规律而生长的果蔬粮食,肯定比反季节蔬菜、催熟水果、无土育秧的水稻要好,其天然灵性要强盛得多。二是顺其地利。不同地域的土地,含有不同的化学元素和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它们为植物提供的天然能量,是人化自然所望尘莫及的。三是顺其势态。大自然为微生物、植物、动物、人类安排了天然食物链,人如果逆其食物链而生活,就会折寿;反之,顺其势态而生活,就会增寿。例如:水中某些藻类、细菌、浮游生物,是虾青素的初始能源物质,贝类食用它们后,将虾青素储存在甲壳中;野鸭及放牧鸭食用贝类后,将虾青素储存在蛋黄中;人食用这种红色蛋黄,可摄取超高抗氧化物。四是顺其中和。有机食物中的天然能量没被人类劳动所消溶,是因为顺应了中和原则。人类劳动加于其上,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例如:在湖泊、水库、大塘等天然水域养鱼,适当投放有机饲料以补充鱼类营养,但不让它形成对饲料的依赖,它们仍然会搏击风浪,回游觅食,以获取微生物等高能食物。这就是有机食物生长中“人工与天然相结合”的中和原则。
以上“四顺”就是生物顺其自然而生长,人类顺其自然而饮食。只有顺其自然,才能适应自然。这种适应能力愈强,人体健康状况愈佳。
老年人免疫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体内能量不足,中医称之为气血亏虚。因此,要提高免疫力,有针对性地加强营养是重要前提。据营养免疫学的最新研究,不纯净的营养素会导致免疫细胞失调,形成多种慢性疾病;垃圾食品可导致免疫功能在一定时间失效;只有健全而均衡的营养才会增强免疫功能。其实,不仅仅是营养,还是能量,尤其是微生物能量,对提高人体免疫力更为重要。例如:各种真菌天然寄生体;以水中(包括水下泥土)微生物为食物的某些小动物,诸如:鳝鱼、泥鳅、乌龟、鳖、虾等,对于因放疗、化疗引起的免疫力下降,食用一周一般就有明显疗效。
在加强营养的前提下,提高免疫功能的关键是能量平衡。对此,中医认为气血调和、阴平阳秘,至关重要。“气”是中医对人体各种能量的抽象表述,“血”是对各种能源物质的高度概括。“气血调和”就是阴阳互根,即能量平衡。平衡的关键在于血化气、气生血的机制正常。“血化气”就是体内能源物质在化学分解中释放出能量;“气生血”就是生物能量在化学合成中又还原成能源物质。只有化学反应机制健全,才能实现气血能量平衡。因此,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用食物、药膳、食疗、中药加以调节,实际上就是为了健全化学反应机制,而中医的说法叫养气补血、或补血益气等等。
生物中生物的基本特征范文4
草履虫是我们最熟悉的原生动物,因为它们作为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出现在中学的生物课本上。草履虫属于单细胞生物,顾名思义,它身上只有一个细胞,体长只有180~280微米,人类的肉眼根本看不到它们。小到看不见的草履虫的寿命只有不到一天一夜,在这短暂的时间内根本没有时间“结婚生子”,于是它们采用了单性生殖的策略。
这种生殖过程可谓简单粗暴:草履虫会在体内进行复制等准备工作,然后它的身体中部裂开并形成两个相同的草履虫。一只草履虫一天可以分裂两次,分裂之后产生的新个体又会继续分裂,其数量会呈几何倍数不断增加。尽管无法相爱,但是学会了分身术的草履虫却用这种特殊的方式繁殖出无数的后代。
水母是非常常见的海洋生物,用其伞盖和触手加工的食材就是市场上常见的海蜇皮和海蜇头。水母的外形千奇百怪,它们虽是雌雄异体的动物,不过其生殖方式却既有两性生殖又有单性生殖。
在繁殖过程中,受精成功的水母会产下幼体,这个过程属于两性生殖。水母的幼体离开母体后会沉入海底,然后变成像树枝一样的水螅体,之后水螅体上像树枝伸出的部分又分裂形成新的幼体,幼体经过发育成为成熟的水母,这个过程属于单性生殖。由于水螅体会像发芽一样产生新的个体,因此其单性生殖的过程又被称为出芽生殖。水母采用了两性生殖和单性生殖交替的生殖方式,以水螅体“断手断脚”的方法增加后代的数量。
自我,特殊境下的“女”
一般认为蚂蚁属于典型的异性繁殖,蚁群中只有蚁后才能与雄蚁并产卵,受精卵发育成雌性的工蚁或蚁后,未受精的卵则发育成雄蚁。但是在亚马孙的热带雨林中生活着一种与众不同的蚂蚁,这种蚂蚁全部都是雌性,它们组成了一个蚂蚁“女儿国”。既然都是大姑娘,难道这种蚂蚁就无法繁殖了吗?
其实即便全是雌性,蚂蚁也有办法繁殖后代。蚁后会产下未受精的卵,这些卵将发育成雌性工蚁或蚁后。等一下,不是只有受精卵才能变成雌性吗,不受精也可以?由于没有雄性,亚马孙蚂蚁无法得到来自异性的基因,它产下的未受精的卵其实就是对自己的直接复制。这么看来,这种蚂蚁其实是和千千万万个“自己”生活在一起的。
许多蜥蜴也存在着雌性单性生殖的现象,其中包括科摩多巨蜥、哀鳞趾虎、新墨西哥鞭尾蜥等。不过近期发现于越南的蜡皮蜥却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隐藏在东南亚雨林中的爬行动物“女儿国”。蜡皮蜥是科学家偶然发现的,当时人们收集了70只蜡皮蜥,但是发现这些蜥蜴全部都是雌性。之后科学家们对蜡皮蜥生活的森林展开了更大范围的搜索,但是仍然没有发现雄性蜡皮蜥,看来这种蜥蜴真的是只有一个性别。
即便都是雌性,蜡皮蜥依然能够通过孤雌生殖繁衍,它们的身体中只有雌性的DNA。科学家担心单性生殖会威胁到蜡皮蜥的生存,一般来说,单性生殖无法继承遗传的基因多样性,生物个体的寿命会变短,身体也不够强壮。尽管存在着这些缺点,不过越南丛林中的蜡皮蜥目前依然保持着相当的数量。
孤雌生殖,缺少性的奈之
2001年的某天早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亨利・多利动物园和水族馆的饲养员惊讶地发现,在养殖水箱里竟然出现了一条窄头双髻鲨宝宝。但是这个水箱中之前只有三条雌性窄头双髻鲨,而且从它们还是小宝宝的时候一直到现在的三年期间,它们从未接触过任何雄性鲨鱼,那它们又是怎么怀上小宝宝的呢?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窄头双髻鲨既有两性生殖的能力,又有单性生殖的能力。当长期处于单性条件下,雌性鲨鱼就会产下未受精的胚胎,之后胚胎在雌性鲨鱼的体内成长,直到出生。出生的小鲨鱼也是雌性,而且具有与妈妈一样的基因。鲨鱼家族中,孤雌生殖并不是窄头双髻鲨特有的,像条纹斑竹鲨、黑边鳍真鲨、豹纹鲨等都具有单性生殖的能力。
曾几何时,红彤彤的麻辣小龙虾已经成了风靡大江南北的名菜。除了是人们口中的美味,小龙虾还凭借着胖胖的外形成为鱼缸中的宠物。2003年,一家德国水族馆的工作人员惊奇地发现,它们饲养的一只雌性小龙虾产卵了,而这只小龙虾之前并没有跟任何异性有接触。听闻这一消息后,柏林洪堡大学的科学家也在实验室中单独饲养了一只雌性小龙虾。经过一段时间,这只雌性小龙虾竟然也开始产卵了。科学家对这只小龙虾进行研究,排除了其属于雌雄同体的可能性,确定这是小龙虾的单性繁殖行为。
看来在只有雌性的情况下,小龙虾会出现孤雌生殖的现象,它们会将自己的基因全部遗传给后代。对于小龙虾爱好者们来说这肯定是个好消息,因为“春天”你养上一只雌性小龙虾,“秋天”就能收获很多很多雌性小龙虾了!
在动物界,单性生殖通常存在于低等动物中,不过也有例外,这就是圣诞节大菜――火鸡。在饲养火鸡的过程中,人们偶尔发现有的雌性火鸡在未受精的情况下产的卵也能够孵出健康的小鸡。一般来说,雌性火鸡通过单性生殖生下的小鸡也是雌性的,不过偶尔也有雄性。到目前为止,火鸡是已知的唯一具有单性生殖现象的鸟类,而哺乳动物中还没有发现有单性生殖的物种。
借精生子,狡猾的
细长弯曲覆盖鳞片的身体,长有毒牙吐着长舌头的嘴巴是蛇的基本特征。每到繁殖季节,大蛇小蛇都会聚集到一起,它们相互缠绕,完成受精的过程。不过在许多动物园中,长期被单独囚禁的雌蛇都有产蛋的情况发生,科学家开始考虑蛇类的这种孤雌生殖现象是不是仅存在于人工饲养的条件下。
为了证明这一点,科学家到野外抓了几条已经怀孕的雌性铜头蛇和棉口蛇。等到它们产卵并孵化出小蛇后,科学家记录了小蛇的基因和身体特征,然后与它们的妈妈进行对比,结论是每22条铜头蛇和每37条棉口蛇中就有一条是单性生殖,这种比例已经非常高了。
在野生环境中,雄蛇是很常见的,那么为什么还会有雌蛇放着近在眼前的雄性不找而选择自力更生呢?研究表明,采用单性生殖的雌蛇体型往往偏小,它们很容易被雄蛇忽略,因此只能靠自己繁殖下一代了。原来雌蛇采用单性生殖是一种无奈,在看身段的蛇类世界中,矮矬胖的雌蛇真的是伤不起啊。
生物中生物的基本特征范文5
1. 尽可能体现出21世纪的生物学地位 1996年初,由我国170位著名科学家合作研究、集体撰写的论著《21世纪初科学发展的趋势》中指出:“生命科学因研究客体的极端重要和复杂,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又非常迫切,完全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出现革命性变化,发展成为科学革命的中心。”作为跨世纪的基础生物学教材,要充分考虑到生物学的科学地位变化,力争尽可能做到在整个自然科学领域中科学观念具有指导性,科学原理具有基础性,科学方法具有通用性,科学思维具有普遍性。
在人们的生活中,科学印象的形成往往是通过学习生物学获得的。生物学中常用的对照实验方法、黑箱方法作为科学方法同样适用于其它自然科学;现代“老三论”的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都以研究生物体和生命现象为己任;现代“新三论”中,耗散结构理论研究的系统与外界环境的边际效应,协同论研究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突变论研究的远离平衡状态的复杂体系发生质变的规律都与生命科学密切相关;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以及生物体内部各部分之间都不断进行着物质的交换、能量的转变、信息的传递,而物质、能量、信息则是自然科学的共同研究对象;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遗传信息的传递则属于信息论的研究内容;生命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体温调节、激素调节、行为调节、生态平衡的调节等反馈调节模式均为控制论的研究实例。上述内容可以经过高度简化、形象化,有机地、隐性地渗透进入教材。
2. 教材内容现代化,体现时代特点,贴近现代生活,建立能够适应新世纪的生物学知识结构 长期以来,我国教材的特点是理论性和系统性较强,但对科学的实用性、实践性和社会性关注不够,现代科学知识的渗透速度也较慢,这样容易造成难以适应现代生活、现代技术和现代职业的多层次需求。
食用纤维虽然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可刺激消化道蠕动,具有预防便秘、痔疮、肠癌、胆石症,控制肥胖,降低血浆胆固醇等多种功能。食物成分中缺乏食用纤维的介绍,脱离了现代人注重食用精粮,“十男九痔”的生活现状,不利于矫正较为普遍的偏食现象,有悖于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
从实际出发,联系日常生活,就会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更为生动活泼,更易启迪思维。例如“光合作用”一节教材,若将环境因子中光和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加进去,就既联系了生态因子的作用,也突出了科学的实践性和价值观。
原核生物中的蓝藻,其名称很易联想到属于真核生物的其它藻类,这是以前依据自然标本将其列入真核生物的错误延续下来的,现在很多教材和论著均已改为蓝细菌,更能体现它属于原核生物的本质特征。
随着RNA酶(ribozyme,又译核酸酶)和抗体酶(abzyme,antibodyenzyme)在科技文献中频频出现,对于酶的化学本质和催化功能的认识已有很大改观。酶催化的“锁与钥匙学说”已被公认,它也非常符合中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特征,很多教材都有介绍。
建立完善的认知结构决定于教材的系统性,那么怎样在尽量不增加教材篇幅,不增加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将教材编得更有系统性呢?笔者认为以下处理方式值得借鉴:(1)尽可能多地编写有利于理解教材,有利于形成认知结构,富于概括性的图表。如将脊椎动物各纲的主要特征通过一个比较表体现出来。(2)抓住学科结构、生命的基本特征这两条主线,完善教材的结构。如动植物呼吸作用,本质相同,途径相似,应该综述。若将两者分开叙述,植物代谢中侧重物质变化,动物代谢侧重能量变化,增加了篇幅,也有重复之嫌,割裂了本来就密不可分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给人以只见树木、难见森林之感。
有人认为渗透现代知识会增加课业负担。笔者认为这主要是教育教学观念问题。首先,仅仅作为教学环节之一的教材,即使编得再浅显,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现存的课业负担问题。其次,教材的系统性有着鲜明的时代性,渗透现代知识同时也意味着要淘汰那些过于陈旧的教学内容。
从教材编著来看,课业负担的轻重决定了教材中论点的多少和深浅,而概括性的认知图表,论证性的论据,包括科学事实、生活常识、经典实验,能够促进概念、原理的消化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反而降低了课业负担。当然要减轻课业负担,最值得研究的还是将现代生物学知识引入中学教材的方法和技巧,在充分研究中学生原有认知结构、认知特点、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的前提下,根据教学大纲的规范而进行:1)转录按需索取,排除与大纲规定的知识项目无关或关系不密切的部分;2)概括猎取所需知识项目的思维线索;3)简化除去可能将思维引向歧途的枝节情境;4)形象化设计模式图、结构图、流程图和表格。
3. 给科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方法以应有的地位,培养科学素质和科学能力生物科学发展过程中孕育的科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方法 至今仍对自然科学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巴甫洛夫运用分析和综合相统一的思维方式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哈维以实验思维方法创立了血液循环学说;林耐科学地处理和运用知识信息创立了本质分类法。
人们惊叹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的机遇,而忽视了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留意意外之事,善于捕捉机遇,这同样是科学方法。人们高度评价科学进化论和分子生物学的伟大成就,却忽视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薛定锷的《生命是什么》所蕴藏的科学观念对于科学发展的推动远远超过了相应的科学知识本身。
上述内容的渗透宜用隐性处理和显性处理相结合的原则:科学过程、科学方法宜进行显性处理,科学观念、科学思维宜进行隐性处理。
4. 加速教材系列化进程,科学地运用教材指导教学改革,调控教材评价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一种倾向,即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材编著-教学过程-教学评价5个环节层层加码,导致考分逐年上升,能力难以提高,课业负担过重。作为中心环节的教材如何有效地扼制这种态势的继续发展呢?
一般认为离开了教学内容的改革去侈谈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危险的。但是另一方面,启用新教材实施教学时,教师往往有一种惰性,他们自觉不自觉地还是运用原有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去处理教材,这都显著削弱了启用新教材的意义。
鉴于以上两种情况,要尽快实施教材系列化,出版与新教材配套的教学指导书、参考书、教师手册、练习册、教学挂图、声像出版物、多媒体软件。特别是教参,要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到城乡差异、南北差异、不同类型学校的差异,选择多种教学方法,提供最优化的教学方案,有效指导,促进教学改革。通过配套练习册调控教学评价过程中试题的难度,确实做到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减轻负担。
生物中生物的基本特征范文6
协同效应原本为一种物理化学现象,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分相加或调配在一起,所产生的作用大于各种组分单独应用时作用的总和。经济协同效应是指企业兼并后的总体效益要大于两个独立企业效益的算术和。协同学认为:开放系统通过内部的子系统间的协同作用可形成有序结构,使分散甚至相互抵触的成分转变成有序的整体合力,并形成整体功能,而这种整体功能所具有某种全新的性质是在子系统层次中不具备的。其中心思想主要是用系统论的方法,以全局视角,对系统内各层次、各种要素进行统筹考虑,适时调整,使其间关系和谐,从而产生整体增效。生态经济系统包括经济与生态环境两个子系统,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不平衡关系。经济系统以利润作为衡量行为是否理性的唯一标准,所以经济效益主要涉及目前和局部利益;而生态环境效益则关系到宏观与长远利益。经济价值标准与生态价值标准之间存在明显冲突。随着经济系统规模不断扩大,经济与环境的不平衡关系也日益激化。生态经济建设正是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协同经济与生态环境关系,形成经济布局合理、环境承载能力不断提高的产业体系,并通过生态链引发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区与郊区、行业与行业之间的协同效应,形成循环型社会,促进区域内的经济与生态的协同发展。可见,协同效应是生态经济建设中的关键问题。目前我国生态经济建设的发展势头良好,生态经济建设重点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经济产业和生态环境保护都取得新的进展;同时生态经济学研究也不断发展,由定性分析开始向定量分析转化,由规范分析转化为实证分析,由均衡分析转化为边际分析。然而我国生态经济建设和研究尚属起始阶段,协同效应应用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一些问题,许多方面表现为不协同现象。本文基于我国生态经济发展的现状,从理论方法和实践运行两个方面,提出强化生态经济系统协同效应的看法。
一、生态经济系统中两个子系统间的协同
生态经济系统中生态与经济两个子系统间的协同,表现为生态系统不断地向经济系统输入物质和能量,而又消化和处理经济系统产生的各种产物,它既构成了经济系统的基础,又制约着经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而经济系统的运行通过各种方式反馈作用于生态系统。两者相互交织、相互作用构成复杂过程。其关键技术在于调控系统内各组分间紧密配合,高度组织化,和谐有序,协同运行。
历史上只求经济发展,忽视生态效益,造成系统运行不协同,已给我们惨痛的教训;反之,只考虑生态效益而忽略经济效益又会造成另一种不协同。于是许多学者致力于两个系统的协同效应研究。一种想法打算应用定量方法探究其最佳协同点,这就得从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的评估方法起步。经济效益评估已有常规的方法,于是计算生态效益的创新方法成为研究的热点。Costanza曾尝试评估全球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结果得出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33万亿美元,而当年全球的国民生产总值为18万亿美元,生态价值远超经济价值,这一成果显示评估生态效益的重要性。由于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的多面性,因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也具有多价值性。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各种的评价方法。但归纳起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评估方法可分两类:一是替代市场技术,它以“影子价格”和消费者剩余来表达,评价方法分多种,其中有费用支出法、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旅行费用法和享乐价格法;二是模拟市场技术,又称假设市场技术,它以支付意愿和净支付意愿来表达,其评价方法只有一种,即条件价值法。但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研究目前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现行的许多评估的方法都不甚成熟,亟待科技创新,寻求一个大众公认的、可信的生态效益评估方法。只有评估生态效益找到合适的方法,探究生态经济系统内各要素的定量协同关系才可能起步。再者要探求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最佳协同点。尽管生态经济系统内组分十分复杂,包括自然的、社会的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又是多变的,有许多不确定因素,研究难度很大,然而探求一种能够客观、真实、准确并易操作的协同定量评价方法还是成为研究的热点。上述研究主要集中两点:设计测定系统协同状态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建立反映协同程度的协调度函数。但是从众多可选的指标中,选择能很好表现系统运行状态的指标是较难把握的难题,许多学者基于区域自然和社会的特征,充分考虑资料的可获得性、研究尺度的大小、研究范围的大小、研究精度等要求,对众多的指标进行测算、比较、分析和论证,力图找出影响系统协同运行的主导因子,试图建立相对全面、相对科学的指标体系。现在已有很多研究报导,想法各异,尚未取得较为一致的成熟意见。同样情况,协调度函数的研究,也有十多种思路,出现许多争议。总之生态经济系统协调性测度尚在探索中,应作为前沿技术,依靠科技创新的支撑,继续深入研究,才可能达到人们预期的目的。笔者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以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资源环境安全为准则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对福建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
这一方法可以将许多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层次进行逐步分析比较,解决了大系统中多层次、多目标的决策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总体的提高,主要是经济与社会发展因素在发挥作用,而资源、环境等生态因素处于滞后状态。经济与社会发展因素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推动作用,却因资源、环境等生态因素的滞后,导致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增长缓慢。为此提出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3R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对传统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增长模式进行根本变革,以求得经济与资源、环境子系统之间达到一种理想的协同状态。据此,可以认为发展农业生态经济必须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践行生态建设与富农增收协同发展的方针。
二、知识资源与生态经济系统协同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出版的生态经济学论著,只注重把生态环境纳入生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却没有把知识经济纳入生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深入探讨生态经济同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发展的关系,揭示它们之间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性,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生态经济学界面临的重大任务,也是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理论研究的一场攻坚战。知识资源与生态经济系统的协同,可以有效地把握经济增长的量与度,处理好经济适度增长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将科学技术和知识的内涵融入生态系统之中,有利于两大系统结构的内在性调整,并促使其发生质变。这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知识资源与生态经济系统协同,可以促进资源加工利用长链化与精细化,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和产品品质,大幅度地节约自然资源,降低资金投入与劳动成本,实现自然资源的有序供给。我国工农业的资源消耗都很大,按2000年汇率计算,我国每百万美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比美国、欧盟、日本、印度分别高2.5倍、4.9倍、8.7倍和0.43倍。仅仅将我国的能耗降低到世界先进国家水平,我国现有的能源使用就可以使我国的GDP水平再增长一倍。我国粮食产后总损失率在15%以上,大大超过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5%标准,仅此一项损失就相当于近20年来我国年均净进口粮食的近6倍。通过知识资源与生态经济系统协同,突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技术瓶颈,构建节约资源的技术支撑体系,建立以节水节地为中心的集约化农业生产体系,以节能、节材为中心的节约型工业生产体系,可以改变高消耗资源为节约利用资源,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目前高消耗资源的生产体系。#p#分页标题#e#
知识资源与生态经济系统协同,可以产生新资源、新能源、新材料和替代资源,满足不断增长的经济需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核能的发展,替代了大量的煤炭、石油等传统石化能源;光导纤维的广泛使用,使得导电金属在通讯产业的资源作用大为降低;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发展,部分取代了结构性材料中金属所占有的比例;电动汽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世界石油资源短缺的压力;应用新技术勘探矿产资源,使矿产资源储量不断增加。1945年末世界石油仅有剩余探明储量79.5亿吨,而到1998年世界新增加石油探明储量已达到2479亿吨,是1945年末剩余储量的31倍。由1939年到1976年,也由于勘探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矿产储量不断增大,世界已探明的钴矿砂由81万吨增加到450万吨;铜矿砂由1亿吨增至3.7亿吨;铝矿砂由2600万吨增加到1.25亿吨;锑矿砂由89万吨增到163万吨。自然资源相对意义上是有限的,一旦与知识资源引发协同效应,在某种意义上说,又是无限的。
知识资源与生态经济系统协同,通过“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使产品完成其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充分发掘资源的内在价值,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促进了资源的永续利用。如工业生产中的“三废”和农作物秸秆、牲畜粪便等的利用,大大地提高了资源利用的效益。然而目前我国“三废”利用率低,钢渣、粉煤灰、煤矸石等综合利用率分别只有84%、48%、和38%,国外最好水平是100%;估计我国每年有300亿元的宝贵资源作为“三废”抛弃。传统种植模式只停留在单一粮食作物生产上,人类只能利用粮食作物中20%的籽实,而75%的其他有机物如秸秆、糠秕等绝大部分白白浪费掉。若充分利用我国粮食作物秸秆,通过微生物发酵或氨化处理成饲料,则可相当于生产2亿吨饲料粮。如果对这些农业废弃物能再作技术处理,提取其更有用成分,那就能大大提高其价值,如水稻和小麦秸秆中获得生物纤维能用于加工木材和一些纤维材料的替代品。据估算,全球每年所产农业废弃物中的生物纤维总量约200亿吨,远多于全球每年1.5亿吨化工合成多聚物的生产量;我国每年可产农作物秸秆约6亿吨,蔗渣和蔗梢约2000万吨,油料秸秆约3000万吨,将其用于加工纤维材料有很大潜力空间。这些说明知识资源与生态经济系统协同,既能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又保证生态环境安全。笔者诊断分析了福建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结果表明:农业耗水系数、禽畜粪便资源化率、化肥使用强度、农药使用强度、农膜使用强度等列入主要障碍因素。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农业生产中浪费用水、滥施化肥以及废物再利用不力。采取知识资源与生态经济系统协同的手段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必然选择。据此笔者提出福建农业要尽快建立节水、节肥、废物资源化等技术体系,降低经济发展的资源成本和生态环境成本,走上一条农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同发展的道路。
当今知识经济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柱,信息化构成了产业发展的新特征,信息技术可促使知识资源与生产系统更快地产生协同效应。运用信息技术,如宏观管理和决策支持技术;产业数字化技术;遥感图象处理和解析、空间定位和空间数据管理等改造传统产业,使产业生产、管理、决策和市场实现信息化,更快引发知识资源与生产系统的协同效应,有利于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的竞争力。福建的农业信息服务业尚处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之中,许多信息组织不健全服务不规范,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由于产前中介服务,尤其是信息服务不及时、不准确,农民一开始进入市场就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分散经营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仍很突出,导致农产品的市场竞争乏力。这就需要加快组建农业综合信息网络体系,针对诸多农户的需求,在较短的时期内以最快捷的市场信息服务于农户,从根本上防止农产品滞销,达到农户增产增收的目的。
三、生态经济过程中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协同
市场经济在生态经济运行中的主要任务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解决生态资源的合理布局及有效配置,从而取得最佳的生态经济效益。应该把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作为企业竞争的一个重要条件,通过市场的运行实现资源与环境外部成本的逐渐内部化。这种市场运行主要是通过价值决定、供求导向、竞争调节相互关联的机制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务必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联系在一起,在资源产品的市场获益的基础上,重视资金、科技投入节约型经营,建起低耗高效的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模式,施行清洁生产,发展“绿色产品”,向节约型经济转变,使企业发展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生产高质量、无污染的产品,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达到最佳的生态经济效益,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政府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把社会和企业在消耗生态环境质量中的不等价交换,通过市场机制,促使企业承担更多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责任与义务。但在生态经济运行中,市场机制有其局限性及短期行为等消极的因素。因此,需要将宏观调控机制引入生态经济建设之中,与市场经济机制协同运行,产生协同效应,以克服市场经济机制在生态资源配置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为此,要多渠道地把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协同起来。首先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务使经济建设不仅严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而且严格遵循生态经济规律,把经济发展和生态发展协同在整体发展目标之中。其次制定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协同运行的各种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技术体系,如建立新的资源价值观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把生态环境资源价值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再如建立生态环境资源税制,变自然资源无偿使用为有偿使用,实现自然资源市场化,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此外,建立资源产权管理制度,资源保育和生态补偿机制,反映资源稀缺的价格形成机制,以及制定财政、税收、信贷等生态优惠政策,使之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对于保证在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仍然不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生态经济实践过程中微层次间的协同
当前在实践生态经济协同过程中,要解决的一个很重要问题是创新构建循环机制,实现“资源—产品—资源”的闭环流程,消除以“资源—产品—废弃物”为主体的开环流程所造成的的负面影响,使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排放出的废弃物不高于环境的容量或自净能力,达到经济和生态相容。其发展层次应从微观、中观到宏观,从小尺度的循环提升为大尺度循环,即从微观企业(农户)内的循环提升为园区(乡镇)的循环,从农业内的循环提升为三次产业间的循环,从园区内的循环提升为区域的循环。当前实践中最重要的是中微层次的协同运行,中微观层次是指微观企业(农户)、园区(乡镇)和县域三个层次。微观企业生态经济过程是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在本企业内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对余热、余压、余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充分循环利用,实现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零排放。农户生产生态经济过程是以生态学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物质循环原理,组织以共生互利和物质循环为特征的农业生产体系。例如在果园中套种牧草达到提高地力、水土保持的目的,又以牧草喂牛、牛粪种蘑菇和制造沼气,以沼渣作为果园肥料,组成果—草—牧—沼—菌—肥复合经营,形成物质多级循环和能量多级流动的生产过程,既提高生产能力,又增加生态效益,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相得益彰。#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