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育科学研究与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育科学研究与方法范文1
分层教学根据学生运动基础的好坏、运动技能水平的高低、运动技能接受能力的差异来进行不同层次的分组教学,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学有所成。分层次教学是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的最佳体现,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教学活动,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优化的发展。分层次教学实现了体育教学中的人文关怀,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的重要体现。但是在分层次教学中,还要注意分散练习和集中练习相结合,促进不同水平学生之间的交流。在集中练习中纠正大家普遍出现的错误动作,比如动作不协调、发力不充分的现象,介绍纠正的方法和辅助练习,之后让队员做相应的练习。对教学中个别基础较差达不到教学要求的队员,实施个别辅导。对于较为优秀的学生,可以邀请其出来做示范,使大家有动力去练习,激励学困生不断进步。
2专项素质练习和游戏相结合
羽毛球运动项目本身具有速度快、球路变化多等特点,需要练习者要具备一定的专项身体素质。步伐的快慢、击球意识的强弱、节奏感的变化等直接关系着击球质量和比赛的娱乐性,因此在羽毛球教学中专项素质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羽毛球课程中,单纯的专项素质训练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和厌烦的情绪,练习积极性不高。这就需要把专项素质训练和游戏的结合起来,如分组进行场地内一分钟六点移动触球练习,进行评比,形成竞争,提高学生运动的乐趣。
3增加教学比赛,注重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教学中增加教学比赛,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充分发挥个性优势的空间,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教授一些运动的技巧、方法及规则和裁判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运动中领略到体育带来的乐趣。同时,让学生打比赛,做裁判,极易使学生产生获得比赛能力的欲望,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因而他们就会认真地观察教师的示范,主动地参与课堂练习,这样调动起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实践能力、综合技术也不断提高。在实践时进行理论的教授,特别是在羽毛球比赛的过程中,要时刻记录学生在比赛过程中比较好的处理方法和出现的问题,在对比赛进行总结时可以进行讲解,以增加学生的课堂内容和对羽毛球相关技巧理论的掌握。比赛法教学能提高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和课外自我锻炼的能力,使学生更加热爱体育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身体素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终身体育的理念。
4利用现代媒体的教学方式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渐走进课堂,从传统的教师个人示范讲解转变为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观看世界运动明星的表演,以及国家、国际级教练员的技术动作的讲解和练习的方法,使得学生从视觉上更直观地进行学习。在学生观看国内外羽毛球赛事的录像时不断提示学生注意录像中的一些动作及其战术,以及观看后分析简单的战术,促进学生在课上的活动兴趣水平明显提高,对教学比赛的兴趣也更加浓厚,他们就会在练习中不断去模仿高水平运动员的一些技术,逐渐体验运动的乐趣。
5及时运用教学评价与教学反馈相结合
体育科学研究与方法范文2
【关键词】多媒体;高校教育教学;对策
1 多媒体课堂教学特点与原则
1.1 多媒体教学主要特点
多媒体技术具有良好的集成性、操作的可控性和实时性。能够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有机地结合,集图、文、声、像、动画于一身;操作者可灵活控制各种媒体信息,根据实际需求参与到媒体的加工创作处理过程中,随时操作控制文本、声音、图形、图像等媒体信息,实现实时演示的目标和效果。通过网络还可以及时、便捷地获取有效信息,进行交流和,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1.2 多媒体课堂教学原则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课堂的广泛使用,教师会在工作之余通过观看相关的多媒体课件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多媒体技术是大学课堂众多教学手段中的一种,教学的重点还是要以讲授为主,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理解讲授内容,切不可本末倒置。
2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对策实施
2.1 形成正确的多媒体教学理念
2.1.1 科学构建教学模式。进行多媒体教学,必须贯通教学设计思想,真正从教学规律和学科自身特点出发,适时有效地加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潜能。克服盲从性,了解课堂特点,灵活合理地享受网络资源,让课件服务于教学。针对实际需要,选择题材,做到内容精要、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版式规范,文字简洁,且配图得当、色彩鲜明,声音协调,画面清新。体现价值最大化、效率最高化。
2.1.2 发挥多媒体课件的教学价值。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必须有助于突破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把抽象的、难以直接用语言表达的概念、理论及生产过程,通过直观的、易于理解的图像、动画及视频等形式表现出来,但不可过分依赖或实施全盘化多媒体教学。
2.1.3 注重学习过程中的互动和交流。遵从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与学生互动,坚持以学生为本,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把握教学节奏,加深记忆等优势和功能,转变教学方法与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合理融合传统教学方式,使传统教学和多媒体辅教学手段相互配合,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2.2 最小化多媒体教学中学生的认知负荷
2.2.1 多媒体教学带给学生的主要认知负荷。研究认为是处理被给信息所需要的心智能量的水平。学生认知负荷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的认知资源具有有限性。学生在接收多媒体课堂教学中文字、声音、图像等素材的同时还要对所学内容的合理性、有效性进行选择和分辨,这就占用了学生大量的认知资源;多媒体界面设计如果不合理、不清晰或者学生对多媒体不适应都会增加学生的外部认知负荷;多媒体图文并茂的信息阻碍了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所呈现出的信息多元性及复杂性容易使学生远离学习的初衷,学生注意力分散,想象力受限,无形中又增加了其内部认知负荷;多媒体教学减少了师生间的交流,教师不能在第一时间掌控学生学习的动态,也会增加学生的关联认知负荷。
2.2.2 降低学生在多媒体教学中认知负荷的策略。教师应从环境、任务特征、个体特征等大方向着手,降低其关联负荷从而减轻学生的认知负荷。即从降低外在和内在负荷入手,采取措施降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负荷,减小认知负荷对学习效率带来的负面影响。教师可采用仿真模拟、演示说明、时空变换、资源共享等方式,合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直观化,降低学习难度,缓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恐惧心理,降低其内部负荷;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选择教学策略,做到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并用;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注意对情境的设置,加强学生的亲身体验,说出自己的感受发表个人观点,帮助学生理解为目的从而达到揭示事物的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多媒体教学中,增强师生间的互动,降低学生的关联认知负荷。
2.3 完善制度与评价体系
最大化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避免其缺点,应考虑建立以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为核心,教务处、督导室、学生处和各教学院系部及教研室等基层单位相互配合的监控机构。让拥有教育理论水平、专业水平的优秀教师组成的督导队伍,深入到课堂,共同参与指导教学工作,以提高多媒体教学的质量。其优越性必然使其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趋势。
3 合理利用多媒体资源
3.1 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优化、整合
课程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媒体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遇到的问题,起“辅助”的作用;再有使信息技术作为探究学习环境的要素来支撑学习。信息技术不仅作为辅助教学手段,而且是学生学习内容和教师教学内容的有机组合,起到了“整合”的作用。
3.2 多媒体资源库建设和利用
建设具有平台共享和互操作性的高校优质教学资源,需要使用国家颁布的网络教育标准。为了使资源建设在质量、共享、跨平台等方面得到保证,避免重复建设,对各类学习资源应进行规范建设和管理。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颁布的教学资源相关标准为指导。
3.3 媒体技术的综合应用
3.3.1 网络化多媒体技术。网络多媒体技术对传统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课堂学习、协作学习、网络交流等多种模式并存,使学习者从被动转变为主动的构建知识,通过网络及多媒体技术,真实地模拟实验现象,及时得到教师和相关专家的在线辅导,教学过程中,优化了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结构、学生认知结构、课堂时间结构、师生活动结构。借助投影仪、触摸屏、电子白板、PC机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工具向学生展示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电子课件,通过互联网,实现把课件从教学资料中心直接读取并传输到各个教学课堂。
3.3.2 基于云计算的多媒体教学公共服务。利用云计算技术的先进性,将硬件资源、应用系统、数据资源、网络、管理维护等众多方面要素作为一个体系来考虑,为教学活动各个环节提供全过程公共服务支撑。充分发挥已有基础资源条件的作用,设计形成现代高校多媒体教学一体化环境体系。
3.3.3 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双语教学软件。我国是以汉族居多数人口的多民族国家,教育和先进的知识大都使用汉语传播。为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能力,激发他们对新科技、新知识的兴趣和途径。从双语师资、汉语言环境、适应性学习资源、信息化基础等几方面入手,提高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效果。我们提出的多媒体技术教学方法在汉族地区实施的教学实验中已经得到了有效验证,进而根据民族地区学生的特点及民族地区的教学环境,探究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效果的信息化途径。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运用多媒体技术与软件,为民族地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辅助,弥补教学资源不足,同时也拓宽了教师的视野,增加了教师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荣曼生.普通高校多媒体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电化教育研究,2004(3).
[2]于秀娜.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探索与研究[J].科技创业,2012(10).
体育科学研究与方法范文3
关键词:体育 理论教学 建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b)-0000-00
随着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体育相关理论研究水平的提高,体育理论教学从内容和深度广度上都有进一步提升。《体育俱乐部运营与管理》作为体育人文社会学相关专业课程设置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俱乐部管理理论和实践都起着指导作用。在理论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运用并体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学习观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体育理论传统教学困境
《体育俱乐部运营与管理》是体育相关专业的大学生的选修课程,此课程包括管理学原理、体育产业、俱乐部经营、体育场馆、体育营销及市场开发等多方面内容,课程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在教学中既有理论教学的共性又有体育教学的特性。作为体育人文理论课程的教学与普通的课堂教学形式一致,从教学内容的差异和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可发现体育专业的学生在进行此类课堂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 学习兴趣不浓厚。一方面,虽然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具有较为完整、严密的理论方法体系和很强的可操作性等优点,但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教学过程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相较体育技术课程,理论课难以激发其学习兴趣,针对此类问题教师在教学中也采取了改变教学方法,增加教学手段等多种形式,但效果差强人意。另一方面,本课程是在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上进行的专业选修课程,一般将课程设置在大三、大四阶段,而此阶段学生面临实习、就业、升学(等)压力,外界环境相对浮躁,便使得学生在学习中难以维持稳定、踏实的学习心态。
(2)学习效果不理想。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过程必然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必然会影响学习效果。然而,即便教学中激发了学习兴趣,但仍存在实际操作的能力不足的问题。在理论教学中只注重“讲”、“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尤其是“习”的能力。对于课堂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与教学目标相差甚远。
因此,在实践教学中要把握学生的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强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提升教学效果。研究发现,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观和学习观,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通过“情景”的创设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利用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目前各学科都在进行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相结合的研究。研究显示,建构主义主要有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进入教学等教学方法。这些方法都是根据建构主义的核心理念提出的,注重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配合教师的启发引导,通过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或通过情景的设定,借助各种媒体资源,由学生自己对知识内容进行深入而全面的理解。
3、建构主义在《体育俱乐部运营与管理》课程中的运用
(1)设定学习情境或实践内容。
“情境”是意义建构的重要途径和方式,通过学习情境的设定,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广泛兴趣,还能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进行学习,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与课程内容一致的实践学习,更能突显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体育俱乐部运营与管理》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健身俱乐部、高尔夫俱乐部等内容,可根据学校现有资源,让学生走进俱乐部,切身了解俱乐部运作的流程,以及经营管理中面对的问题。通过对俱乐部的调查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这一过程中,学生是主体,但不能忽视教师的重要作用。教师要适时的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2)设定学习小组与学习任务。
教学过程中,在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基础讲解的前提下,设定学习小组,布置学习任务。这一方法能有效的强化学生间的协作能力。“协作”作为建构主义的重要内容,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模式。一方面,学生通过学习情境的设定和相关资料的查找完成学习任务,每个小组选派代表作课堂发言,教师在课上对每组的发言进行点评、讲解和最后的补充。另一方面,对通过实践学习的学生可在实践前根据学生的具体实践内容,布置学习任务,实践结束后上交实习作业。
(3) 注重媒体资源的使用频率与效率。
随着教学手段的创新和教学工具的发展,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极为普遍,但并非等于现代化教学,目前仍是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在教学中,应利用多媒体把把以教师传播为主的教学过程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情境教学。学生在实践学习或情境学习中,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手段,更有效的理解、掌握知识。
(4) 学习效果评定方法与标准
学生课堂表现、查阅资料、小组成员的协同配合等情况要与课堂学习成绩挂钩,并作为评定学生成绩的一项指标。对于实践教学的学生来说,学生作业以论文形式为主,以论文的评定等级作为本项课程成绩的主要参考内容。
小结
建构主义《体育俱乐部运营与管理》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提倡由学生主动进行课程相关知识内容的意义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侧重能够更加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进而会对整个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并将推动体育理论课程的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军,李国强.建构主义视域下的体育教学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5):158-159.
[2]王林.高校体育课程的学科特点与建构主义教学改革[J].2007(3):87-89.
[3]郑言霞,建构主义视野下的体育教学模式改革[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123-124.
体育科学研究与方法范文4
【关键词】数学班主任;小学课堂教育;时效性;解决办法;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育模式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分为过于沉闷,课堂学习效率低,面对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存在的众多弊端,采用创新型教学模式,提升小学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势在必得。
一、营造数学学习氛围
小学数学的教学,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不是一个轻松的事情,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时效性,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尤为重要。作为数学老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既要发挥老师的课堂管理作用,又要发挥老师的教育教学作用。因此,老师需要在课堂管理和教学中既要规范课堂管理,又要给学生轻松感、信任感和安全感,营造师生之间和谐的心理氛围。还要引导和教育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和谐的合作的良好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愉悦,使之身不由己的亲近数学爱上数学,从而营造一个快乐而高效的数学课堂。
二、课前做足充分的准备
在课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是保证数学课堂教学时效性的基础。老师的备课内容要把教材内容和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相结合,一切教学活动从当前学生的数学水平出发,采取创新合理的方式进行转化,创造性的将书本上的知识点化成学生易懂的模式。课前准备包括课堂设计,相关练习题等,课前进行相关准备能有效的应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当课堂数学教学中出现问题,老师能有准备的及时应对。有准备有计划的进行教学活动,能提高数学课堂的时效性。
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充积极性
要想提高数学教学的时效性,必须积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任何一门学科的学生都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实现的是“教”和“学”的结合,在学习过程中既要加强老师的引导作用,又要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对数学产出浓厚的兴趣。如果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数学课堂上采用的是“灌输式”教学方式,老师一味的将教材知识讲授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根本没有对知识有系统的认识,久而久之学生就丧失了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老师要采用新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定教学过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学生被动式的接受教育,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到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各种图形的认识,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发挥自身想象力,用小木棒摆出各种图形,既能锻炼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加强课堂提问
老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适当的进行提问。课堂提问有利于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老师在提问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反映会及时知道学生对哪方面知识不了解,及时对学生进行辅导,加强课堂提问有利于保证学生学习神经的高度紧张,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提升数学课堂的时效性。同时提问过程中要注意随机提问,有些老师看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注意力不集中,故意让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让同学在全班学生面前出丑,导致学生产出抵触心理,学生就会很难再次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所以老师课堂提问要讲究策略,提出的问题要结合教材知识点,对重点问题进行提问,提高学生的警惕性,从而实现小学数学时效性教学。
五、关注个体差异
每个班级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都是参差不齐的,所以,要达到时效性,教学必须关注个体差异,提高整体学生的学习效率。由于每个人的接受能力不同,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就会存在差距,老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实行不同的教学与模式。对于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在课后可以有针对性的布置难一点的题目,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对于基础能力差,接受思维慢的学生要积极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因为学生不会做,就责备学生,有时候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很重要的影响,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主义自己言行,过分的责备学生会让学生丧失对学习的信心。关注个体差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教学,整体上提高数学教学的时效性。
结束语
数学班老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注重提升课堂的时效性,对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老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和学生建立有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互动、交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实现数学教学时效性。
参考文献
[1]雷桂香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J].现代教育教学论坛2011,7,(5)41-42.
体育科学研究与方法范文5
研究的课题: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
个人子课题: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一教学方法的研究
研究时间:2019年2月——2019年7月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
1、把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一的资源运用到教学中去,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的作用和资源优势,进一步提高学校农远卫星接收室、光盘播放教室的利用率,让师生能更加充分享受到更好、更优的教育。从而形成新的理论、新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
2、在实验的过程中,学习、培训、提高自己、丰富自己,成为学习型的教师,走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探索总结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一的教学方法。
探索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一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自己在光盘教学环境下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利用随机出现的音、视频资源,创设教学环境,开展有效学习。
三、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参加课题组成员会议,认真学习研究方案。
2、依据学校课题研究方案,协助子课题负责人制定好子课题研究方案。
3、制定个人课题研究计划。
4、参加课题实验课听课评课,并写好感受上传到博客中。
三月份:
(1)加强理论学习,认真钻研有关《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一教学方法的研究》的理论知识。
(2)积极参与课题组的听课、评课活动。
(3)丰富博客内容。
(4)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参加市局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四月份:
(1)做好课题组的学习交流活动。
(2)认真阅读课题组上课教师的研讨课教案和说课稿,及时反思总结。
(3)及时收集、整理课题组上课教师的教学设计、说课稿、评课内容等,并上传到个人博客。
(4)整理参加课题理论学习的笔记,总结各项课题活动情况,写出心得体会上传个人博客。
(5)认真准备课题实验课。
五月份:
(1)做好课题组的学习交流活动。
(2)积极参与课题组的听课、评课活动。
(3)及时收集、整理课题组上课教师的教学设计、说课稿、评课内容等,并上传到个人博客。
六月份:
(1)总结本学期课题研究的收获与体会
(2)撰写个人课题小结,并参加校课题小结交流。
体育科学研究与方法范文6
摘要:现代化教学手段融入了多媒体技术之后,随之引发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教学问题,比如多媒体教学和上机实践教学脱节,学生听课效率差等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多媒体教学的现状和产生原因进行了较透彻的分析,提出了部分经过实践检验的有效的教学改革方法。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方法探索
引言
在信息化的现代教学过程中,融入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学生带入声情并茂、信息量饱满的教学情境之中,教学形式也从单一的黑板教学转变为更加形象、多样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而计算机基础作为高等院校各专业的公共必修基础课,更应首当其冲的使用多媒体技术组织教学。
在多媒体教学时,多媒体课件中精美的动画、美妙的声音和生动的影像资料主要是增强了学生的感官效应,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笔者根据实际的教学经历发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多媒体教学效果远没有想象中的理想,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我院高职各专业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每周至少安排一次2学时的多媒体教学,即使用多媒体教室的投影仪等设备进行教学,主要完成理论知识的讲授和上机实践习题的演示教学;每周安排一次或两次上机实践,针对多媒体课程讲授的知识进行上机基础练习和扩展练习。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多媒体教学本应为上机练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往往发现多媒体教学并没有为上机实践课程发挥到其应有的作用。
一、计算机基础多媒体教学目前的窘境
1.计算机基础多媒体课程与实践教学环节脱节,不能为上机实践课做好准备,教学效果不理想。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理论、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在很多进行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院校还加入了数据库、多媒体、平面设计、网页制作等内容。但是国内的各种考试(如计算机等级考试等)主要还是针对于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因此对于高职学生来说,OFFICE软件的应用能力无疑是教师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师把多数教学时间和精力投入在了如何让学生灵活运用OFFICE软件上,因此多媒体教学就无可避免的必须进行OFFICE软件基本操作的讲解,旨在讲解清楚典型习题的基本操作和覆盖的知识点操作,使得学生在每周多媒体教学之后的两次上机课程能够根据学习的操作方法和操作要点进行实践练习,最终达到掌握操作方法和操作要点的目的。但是由于多媒体课程只能教师讲解,教师演示操作,而学生只能填鸭式的理解、记忆知识点和操作要点,重点在于这种教学方式忽略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本身的性质,即实践性非常强,学生不练习就无法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
因此,多媒体课程与实践教学环节严重脱节,没有起到为上机实践课程做好准备的作用,教学效果不理想是必然的。
2.计算机基础多媒体课程学生听课效率差,学生兴奋点不高,课堂气氛死板。
在多媒体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在上机教学中往往需要教师重新强调或者讲解,因此学生容易产生学习依赖心理,即上机不会的时候老师还是会再讲一遍,结果导致多媒体课程中学生学习态度逐渐转变,听课效率越来越差,兴奋点不高,特别是到了课程即将结束的3-4周时,课堂气氛死板,学生对任何激励都没有多少兴趣而言了。
3.在计算机基础多媒体课程教学中,学生易打瞌睡、玩手机甚至逃课、早退。
在听课效率越来越差的多媒体课程中,由于学习兴奋点不高,容易出现学生打瞌睡、玩手机甚至逃课、早退的现象。
4.在计算机基础多媒体课程教学中,学生对讲解的知识点和基本操作理解快,但是忘记的也快。
多媒体课程节省了传统教学中黑板笔书的时间,因此授课内容更加丰富饱满,且由于多媒体课件大多声情并茂,学生容易理解,但是对于教师讲解的各类知识点,特别是操作方法和要点,学生学得快、忘得更快,往往上机练习的时候学生总会反映已经忘记了如何操作。
二、多媒体教学产生教学窘境的原因
1.入学前已经学过信息技术课程,或者接触计算机时间较长,认为会上网就会计算机的思想较普遍,导致不重视该课程的学习。但实际上,大多数学生只是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机应用,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2.多媒体课程一般采用合班上大课的方式组织教学,少则80人左右,多则150人左右,因此学生在课程中早退、旷课老师不易发现,学生容易产生钻空子的思想。
3.多媒体教学设备老化,投影效果差,坐在教室后面的学生往往看不清楚,容易产生弃学、厌学的思想。
4.计算机上的操作看得着、摸不着,学生只能观看教师的讲解与操作演示,无法进行实践演练,所以容易前记后忘。
三、计算机基础多媒体教学改革的方法与措施
为了走出计算机基础课程多媒体教学当前的窘境,教学时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与措施,且教学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
1. 教学内容类比法教学:
教师在讲解文档排版或者表格美化部分的教学内容时,可以以当前化妆技术为例进行类比法教学。首先,从网络中搜集大量的人物或者明星化妆前后的照片。然后,将化妆前的照片和化妆后的照片进行分类,分别放在不同的文件夹中。讲授内容时,先展示化妆之前的照片,之后介绍化妆技术的作用,此时可以类比文档排版或表格美化的效果,最后展示化妆之后的照片。经过前后鲜明的对比,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到了新的知识,课堂气氛也随之被带动起来。
2. 游戏总结法:
每一章的教学内容结束之后,教师都要进行总结。如果单纯采用教师重复强调学过的知识点,学生容易失去听课的兴趣。因此,在进行章节内容总结时,可以采用游戏总结法。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由老师指定的需要总结章节的重点关键词,每组推选两名学生代表到黑板上写根据重点关键词联想到的词。其次,同组的其他同学可以提示,也可以换人,但换人次数不超过三次。然后,在限定的五分钟内看哪个组写得词最多。最后,根据写出的这些词进行评比,看哪些词最有创意,对于评比为优秀的组员加5分,良好的组员加3分,其他组员加2分。
3. 故事引入法:
对于枯燥的定义、概念可以采用故事导入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很多课程推崇的有效方法。
4. 学生操作演示法:
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多媒体教学,学生只能看教师演示,而没有操作的机会。因此,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留有一定的时间给学生,鼓励学生使用多媒体进行操作演示,并给予平时成绩加分的方法进行奖励。这样,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在学生演示的过程中,其他学生可以对比自己的上机操作进行查漏补缺。
5. PPT制作比赛法:
OFFICE办公软件中,Powerpoint是学生最感兴趣和最易掌握的一款软件,采用案例教学法不能充分发挥出学生的创造性,因此,在这款软件学完之后,可以在每一个班里进行一次PPT制作大赛,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而且也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结
计算机基础多媒体课程教学需要通过教师变换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上机实践课程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还需要教师进行良好的教学设计,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逐渐转变。(作者单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晓燕、顾正位. 计算机基础教学多媒体教学开发设计[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