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基因的本质知识点归纳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基因的本质知识点归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基因的本质知识点归纳

生物基因的本质知识点归纳范文1

关键词:3D课堂模式 高三 生物复习课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9-0166-01

1 “3D课堂模式”概述

以“发现(Discover)――领悟(Digest)――发展(Develop)”为主线的3D课堂模式是以建构主义理论、发现学习理论及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理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课堂教学思路。其目的是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或给予一定的学习材料,由学生自主构建和发现学习材料中的内在价值,并在探索过程中将知识内化,进而提升自己的能力。

发现是基础,领悟是过程,发展是目的,在发展中又会产生新的发现和领悟,从而形成螺旋式上升的进步模式。这种教学方法如果应用在高三生物复习课上,则能够有效地转变现有的以讲授和训练为主的高三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复习效率。

2 “3D课堂模式”的实施策略

2.1情境导入,在冲突质疑中发现问题

高三生物复习课的情境导入往往被忽略,一般都是开门见山,直奔考点,然后习题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很少,思维训练不积极,课堂沉闷,复习效率低下。

心理学研究表明,现在学生的思维越来越具有独立性,高中生更是乐于独立提出问题,同时自己会去寻找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并乐于去尝试解决问题。如果我们能够利用好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生物复习课中给学生创造合适的学习情境,让其在质疑中自主发现问题,并以这些问题作为一节课或一个专题的讨论主线。由于这些问题是学生自己发现提出,学生解决起来势必会更加起劲,效果大不相同。

例如《基因工程》专题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上的一个重难点知识,主要涉及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工具、操作流程、基因工程的应用和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等问题。如果按照传统的章节进行复习,学生不仅会觉得知识点零散、复杂、掌握起来费劲,而且毫无新意,学习动力不强。

教师可以首先出示情境材料:中国疾控中心对湖南“黄金大米”事件的情况通报。通报称,湖南省江口镇中心小学25名儿童在午餐时每人食用了60克“黄金大米”米饭。“黄金大米”米饭是由美国塔夫茨大学汤光文在美国进行烹调后,未按规定向国内相关机构申报,私自携带入境,违反了国务院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有关规定。疾控中心将会进一步加强科研项目过程监管,并对当事人进行了处分。

随后引导学生对这一情境材料进行讨论交流,提出自己的疑问。学生很容易形成以下问题串,并和本专题复习要点形成对应关系:(1)“黄金大米”是什么?转基因食品、基因工程的概念;(2)“黄金大米”是如何产生的?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工具和基本流程;(3)“黄家大米”事件的当事人为什么会被处分?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

将学生的问题汇总归纳后,要求其通过阅读课本或查阅资料去尝试解决自己所提出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以“黄金大米”事件为主线,将本专题的知识点穿插其中,形成网络,便于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

2.2材料分析,在解决问题中领悟科学本质

万般修行在于悟,领悟才是学生学习的核心要素。3D课堂模式强调在分析材料、解决问题中领悟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内在规律,从而将知识内化,形成学力。在高三生物复习过程中对于一些易混淆的知识点,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素材背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领悟生物科学的概念、原理和知识点的内在联系,这是一个对知识的同化和再加工的过程。

例如在复习光合作用专题时,外界环境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和应用是难点,学生往往分析不清。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对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没有建立起内在联系,也就是学生并没有真正领悟光合作用的本质。复习时可以给学生展示问题材料:

例: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点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B.若植物缺少镁元素,则N点将会向右移动

C.P点时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为CO2浓度

D.若白天光照强度始终处于N点,则在较长时间内该植物能正常生长

解析:选A、B。M点时只进行细胞呼吸,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若植物缺少镁元素,叶绿素合成减少,光合作用会减弱,则N点将会向右移动;P点时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为光照强度;若白天光照强度始终处于N点,由于夜间植株进行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则在较长时间内该植物无法正常生长。

解决本题时教师应先引领学生认真分析曲线,明确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同时分析曲线上的特殊点,找出影响该点变化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并归纳总结。通过这样对知识的同化领悟再加工再应用,让学生真正领悟生物知识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2.3拓展提升,在探究学习中发展能力

皮亚杰认为,教育是认知发展的陶冶过程,就是创造条件,促使学生与外界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不断成熟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育的真正目的不在于增加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使学生的能力在学习中能够得到发展,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去把内心潜在的发明和发展的可能性表现出来,从而去改变生活,甚至创造新的生活,这也是3D课堂的最终目标。

在高三生物教学中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也是生物教学的核心内容。而在高中阶段,探究性学习是发展学生能力,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例如在复习细胞呼吸时,学生掌握细胞呼吸的基本原理后不应是学习的终点,因为细胞呼吸与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息息相关,教师应及时抓住教育的契机,对知识进行拓展提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相关探究活动,如细胞呼吸原理在微生物发酵、食品储藏等方面的应用,既可以让知识学以致用,又可以联系选修一的相关内容,并且在探究过程中可能会发现新的问题,形成新的探究方向,让学生的能力得到不断的发展与提升。

生物基因的本质知识点归纳范文2

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学习普遍不够重视,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沿用初中学习生物的观点对待高中生物。初中生物是对植物、动物、人体有一个感性认识即可,知识量不大,最重要的是不参加中考。而高中生物是理科生必考科目,而且知识结构不一样了,更微观,更前沿,知识容量更大了。

其次,对于理科生来说,生物是理综三大科目之一。在吉林省高考中,理综合是指物理、化学、生物三科一张卷,共300分。其中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生物所占的分数比例是最低的。一般学校课时安排得少,导致学生觉得生物是“副科”,自然不重视生物学科的学习。

所以首先要认清生物学科的重要地位,从个人知识量和难易程度的比例来看,高考中生物所占的分数比例并不低。物理占分多,但知识量也大,生物的知识量少(三本必修教材,两本选修教材),理综三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觉得物理很难,而生物很简单。只要认真学习生物,那么在高考中相对来说容易得分。在关心大科学习的同时,也要关心生物学科的学习。在升入高三之前,打好必修教材的基础。

针对生物学科的特点,要学好高中生物,建议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对教材要熟烂于心。生物学生,掌握了教材中的知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可以说,生物是最像文科的理科科目,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很多。用心背书,生物成绩就可以处于中上等水平。书中的图例、实验、涉及的化学式(光合与呼吸),要时常归纳、总结重点词,如“功能”、“作用”、“本质是”,这些都要留心,书上的黑体字要背下来,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段”,这往往是高频考点。有些知识点一定要记扎实,“当背则背”,没有商量的余地。它不像数学、物理,掌握一个公式、定理,就能在做题时有很大的发挥空间。生物往往要求你一字不差地答出某概念或者某原理,能用书中更专业的生物学术语答题比用自己理解的大白话答题更能得分。另外,背的东西,遗忘是很正常的,但经常重复这些知识点,可以延长遗忘的时间,所以要经常看书。

其次,习题和作业。可以选择一两本教辅资料,带知识点分析和习题详解的这类课外书可以把每个知识点细致地分析一遍,是一本服务于课前预习、课后归纳整合的教辅,帮你夯实基础;教授做题的方法,让你快而准地做题,从而取得高分。对于一般的学生,用学校订的教辅资料就足够了,除非是尖子生,想进一步拔高,还可以再自备一套资料。把做题当成积累。题做得多了,自然就知道哪些是高频知识点了。选择题要兼顾速度与准度,高考一道选择题就是6分。虽然不提倡题海战术,但在高考的指挥棒下,题海战术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最后,多与老师沟通,进行错题反馈,解决疑难问题。每周新课都有对应的题,在老师讲解之前,要独立完成。老师讲时认真听,对于自己做题有疑问的地方,在听课时加以解决。解决不了的一定要请教老师和同学。这一点,要多鼓励自己,不会的题就问老师,老师不是老虎,为什么要敬而远之呢?

以上是我结合自己的教学过程和对学生的了解有感而发的一些拙见。说到底,在生物学科的学习中,对知识的记忆很重要。下面把我自创的一些记忆方法和读者分享。

必修一《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中衰老细胞的特点总结:

一大,一小,一多,一少,两个低,两个慢。即:细胞核大,细胞小,色素多(形成老年斑的脂褐素沉积),水分少,酶活性降低(酪氨酸酶活性低,黑色素合成减少——老人的白发),物质运输功能降低,新陈代谢减慢,呼吸速率减慢。最后强调有两个“相反”的特征——脂褐素多和黑色素少。

必修二《孟德尔遗传定律》知识点总结:

豌豆:自花传粉闭花纯,稳定遗传易区分,花大杂交周期短,后代数多易统计。

孟德尔假说演绎实验过程:高矮正反交,子代全是高,Dd再自交,高矮3:1,Dd若自交,高矮1:1.

基因分离定律:遗传因子控性状,体细胞中都成对,形成配子时分离,随着配子传后代。

生物基因的本质知识点归纳范文3

【关键词】高中生物;有效性;教学方法

高中生物涵盖的知识面较广,从分子生物到细胞生物学再到生态学的知识内容都有涉及。学习过程中要求掌握的知识点繁多,并且相互之间的联系也比较复杂,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学有效性,高中生物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采取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高中生物教材。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们掌握好这些知识,并做到运用自如。

本人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下几点能够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一、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高中生物的教学中对知识点的掌握是有不同层次的要求的。高中生物教师应该根据大纲中对知识点掌握的层次要求以及教学内容自身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这样不但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还能够在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效果上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如,高中生物第一本教材的第三章第二节主要介绍细胞内的一些细胞器功能。这一节的学习目标是应用,是属于知识点掌握的最高层次。教学实践证明按照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很难让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内掌握这样一些知识点。那教师们就应该注意,改变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可以在整体上把握这些知识,构建一个细胞的模型,并让学生将各种细胞器放到细胞内来。这样学生就能够从全盘来掌握一个细胞内大概都有一些什么样的细胞器。知道了有些什么内容了,接下来就是了解这些细胞器分别是做什么的,它们的结构又是怎样的。这学习这点的时候我喜欢让学生用逆推法。一般来说是结构决定了功能,而我在教学中用的方法是由功能推导结构特征。例如,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线粒体是一个独立的能量代谢场所。那么作为一个独立的代谢场所,首先它是独立的,所以它就是一个膜包被的系统。由于它是一个能量代谢的场所,所以其中肯定有很多参与能连代谢的酶,这些酶需要一些固定介质,而包被线粒体的膜就充当了这一介质。由于酶的种类很多,并且酶催化反应要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环境,所以线粒体的膜内陷成为了嵴。这样的一种逆推发让学生很快就熟悉了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这样的方法比传统的灌输法的效果要好很多。另外,在教师教一些只要学生了解的知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上讲台来讲授这些知识。例如在学习细胞的癌变这一小节的时候,我通常会让学生自己来来讲。这一小节的知识点没有什么难理解的地方,学生一般一看就能懂。同时癌症这也是一个社会热点问题,能够引发学生更多的讨论。一般我会让学生提前一周去准备这节课,等到上课的时候让学生自愿到讲台上来向大家展示他在关于癌症这个主题上的一些认识,以及现在科学在研究癌变上面的一些紧张。这样的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而且也能够扩充一下学生们的知识。学生学习的效果也很好。

二、根据教学内容做必要的知识扩展

高中生物教学中对知识的扩展是很重要的,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在高考生物中很多知识点都不是书上现成的知识点,很多知识点都是一些书本上知识点的扩展,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适当的扩展知识是使学生取得好成绩的一个关键。第二,适当的扩充知识点能够提高学生对学习生物的兴趣。对一些学生来说,课本上的知识他们能够自己读懂,所以教师如果只是讲授课本上的知识根本就不能调动其他们的兴趣。适当的补充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点能够让学生喜出望外,让学生知道生物学的博大精深,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

三、及时归纳总结知识点,并将知识点串联起来

教师在讲授完一节课或者是讲授完一章的课程后应该帮助学生作一次总结。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能够及时的回忆起学习过的知识,让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记忆加强,而且能够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生物知识网。这些知识都像网一样环环相扣联系起来,这样知识能够记得更加牢固。例如在学完了必修教材二后教师可以做简单的总结,让学生能够将必修教材二中的知识点都联系在一起。这一本书主要讲的是遗传和进化。遗传就是讲物种的基因有一定的传承性,进化就是说基因会变化,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样讲述下来,就能将基因的本质,表达,结构,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都串联进来。这些东西研究了以后是要用到实践中去的,所以就有了基因工程。这样帮学生梳理一遍,学生掌握了框架后再去掌握一些细小的知识点就容易多了。

高中生物的知识点比较多,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该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让学生学的轻松,掌握的牢固。

参考文献:

生物基因的本质知识点归纳范文4

概念是中小学理科各学科新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概念的形成与理解将直接影响后续学习的效果。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开展概念的教与学,如何发挥概念在学生认知发展、观念建构方面的教学价值,如何通过概念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在概念学习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等等,已经成为中小学理科教师必须研究解决的基本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北京教育学院“科学教育重点学科建设”工作以“理科各学科知识结构与教学实践研究”为学科建设方向,重点研究了理科各学科的概念体系及其教学实践,本期《课程与教学》栏目选取他们的部分研究成果,供广大教师借鉴和学习。

遗传与变异是生物体的最本质特征,也是生物进化的基础。[1]因此,对于遗传与变异的学习,在理解生命现象、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方面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在小学阶段,学生通过辨认常见生物、培养植物、饲养动物、讨论克隆技术等活动,已经对生物多样性、生殖与发育等生物学问题有了直观的了解,进而对遗传与变异的概念也有了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之上,初中生物学新课标主要以遗传信息的物质基础与传递表达方式为切入点,要求教师在教授遗传与变异相关知识时,促使学生建立如下三个重要概念:

第一,生物能以不同的方式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一些进行无性生殖,后代的遗传信息来自同一亲本;一些进行有性生殖,后代的遗传信息可来自不同的亲本。

第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段,它们位于细胞的染色体上。

第三,遗传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的遗传信息是可以改变的。

笔者认为,这三个要求,涵盖了经典遗传与分子遗传的主要内容,有利于学生建构遗传与变异的概念体系,从而为高中以至更长远的学习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应该善于运用各种方法落实上述要求,促进重要概念的内化,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课标对于遗传与变异重要概念的要求,大体上是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的:首先谈到的是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方式,然后是遗传信息的物质基础,最后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定义。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将按照相反的顺序对课标要求进行逐一的解读,找出其内部联系,为更好地落实重要概念教学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一、关于“基因”的定义

新课标中明确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建立“遗传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段”等重要概念,这就要求教师明确“基因”的定义。但是,迄今为止,“基因”的准确定义尚存在争议。特别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又发现了移动基因、断裂基因、假基因、重复基因、重叠基因及一系列的调控序列,使基因的定义更加复杂化。无论是课标还是教材,初中教学当中已经出现了“基因”一词,这对教学而言是一种挑战。很显然,对于没有接触染色体精细结构、尚未学习中心法则的初中学生而言,还不能准确地从物质基础这个层面了解基因的性质与功能,从而不能理解遗传与变异的特征与目的。

笔者建议,对于遗传信息的物质基础,在初中阶段应予以淡化。显然,上述关于基因的复杂的定义,属于生物学事实的范畴。初中阶段的重点应该是从概念层面解释“基因”的本质。其实,从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到连锁与交换定律(摩尔根),人们已经明确了两个问题:其一,生物体内存在着控制各个性状的、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相互作用的遗传因子;其二,这些遗传因子在体内呈有规律的线性排列。虽然一直到摩尔根创立遗传染色体学说时,人们仍然不能从分子水平上揭示基因的结构与功能,但是对于上述两个问题的认识,足以从逻辑层面给出“基因”的定义:存在于细胞特定位置上的、按照某种数学规律进行相互作用从而控制性状的“基本因子”。这个关于“基因”的定义,可以作为一般概念呈现给初中学生;进而通过基因与性状关系的例子,就能够总结出“遗传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这一重要概念。对于初中生物学教学来说,这是最重要的。因为,这种概念化的、抽象的知识,能够锻炼学生透过现象探究事物本质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从而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我们不难发现,上述关于“基因”的定义,对于科学教育也是有重要意义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描述了所有科学门类的共同特征:基本因素的界定、分类和相互作用分析。如经典物理中的“质点”、化学中的“分子”、普通生物学中的“细胞”等等,都是各个学科中的“基本因素”。只有准确定义了“基本因素”,才能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演绎、归纳,使本学科具有了数理传统。反之,若未准确定义“基本因素”,则难于进行逻辑层面的分析,整个学科偏向于博物学传统。两种传统不仅影响了各个学科的特质,还影响了学生对于不同学科学习与复习的策略。从初中到高中,“遗传与变异”内容有了“基因”的定义,使得本段教学内容更加凸显理科特征,这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的。

二、关于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

从新课标的要求来看,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是“遗传与变异”教学的重点,从分子基础(遗传信息的调控与改变)到细胞行为(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都作了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遗传信息流动

遗传现象大体上可以分为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且目前可认为前者是“主流”,而后者是“支流”。显然,“支流”不会是中学教学的重点。但是,应该在讲解基因的细胞定位和遗传信息的流动时,适当提及细胞质遗传的概念以及对生物体性状的影响,使学生能够全面地了解遗传信息流动的过程,知道除细胞核外,细胞质对性状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从而在概念层面理解细胞质功能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主流”和“支流”的共性,是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在本质上,都体现了“生物能以不同的方式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这一重要概念。教师可以先列举常见的遗传现象(即生物学事实),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帮助学生建构重要概念,以便于学生顺利地迁移应用和学习。

2.人类性别基因

在初学遗传与变异时,初中学生往往不能准确把握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不能准确把握基因、DNA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从而认识不到人类的性别决定机制。学生能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人类X和Y染色体,进而简单地认为性别不同的根本原因是X和Y染色体的形态不同。对于这个问题,除要适当地介绍遗传信息的物质基础外,还应该为学生建立这样一个认识:人类的性别,其实就是一种特殊的“相对性状”。例如,在人教版教材中就提到“近年来,科学家发现Y染色体上还有3个基因,决定的产生和成熟。最近,科学家又陆续发现了X染色体上与女性性别有关的基因”。在此处,教师就应该提示学生: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同样可以用来解释人类的性别决定。只不过性别决定的过程是多个基因控制着多个性状,从而塑造了不同性别。如果课时允许,教师还可以就此介绍一些由于染色体变异而导致的性别异常的现象,让学生认识到,从某种意义上讲,性别并不是严格区分为“雌”“雄”两种形式,而是存在“过渡”状态的。这对学生从系统的角度认识生物的复杂性,进而认识生物本质是有很大帮助的。

“人类性别基因”一节是初中生物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从内容上看,本节内容是课标所述三个重要概念的应用,即从人类性别决定的角度阐明了遗传的本质。因此,教师必须在讲授本节课之前,就完成三个重要概念的建构,从而指导学生把握遗传本质,进行下位学习。

三、关于“变异”的概念教学

“变异”作为初中生物学教学的难点,有两个问题是要深入思考的。

1.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初中课标要求学生知道变异主要分为两类: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显然,某一变异是否可遗传,关键是看遗传物质是否发生变化,而不是影响生物体的因素。由于学生初次学习基因与环境的关系,故需要用恰当的实例来帮助学生建构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概念。如同样是“无籽”农作物,“无籽西瓜”的“无籽”性状就是可遗传的,而“无籽番茄”的“无籽”性状是不可遗传的。通过这样的实例,学生就会认识到,一种变异是否可遗传,取决于遗传物质是否发生了改变,从而紧扣重要概念的教学。

2.可遗传变异的来源

可遗传变异的来源主要有3个: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要认识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必须对遗传信息的细胞定位及流动方式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故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是一个难于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可用一系列实例加以说明。例如,农牧业中传统的育种技术,实质上就是基因(染色体)重组;无籽西瓜、八倍体小麦属于染色体变异(数目的变异);而镰刀型贫血症(在各版初中生物学教材中均有介绍)则属于基因突变。通过一系列的实例介绍,学生能够形成这样一个概念:突变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这与前面关于“表遗传学”的概念不谋而合,说明基因本身及其转录、表达调控,共同影响了性状的产生。通过展示这些生物学事实,学生就更加清楚“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段,它们位于细胞的染色体上”以及“遗传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的遗传信息是可以改变的”等重要概念,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遗传与变异对于生物进化的重要意义。

重要概念是基于学科事实的、对学生总体把握知识体系、进行后续学习的思维框架,对于学生理解学科本质、提高学科素养具有重要作用。[2]新课标明确指出:“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可见,所谓生物学的“重要概念”,就是基于生物学科具体知识的、代表本学科基本观念与思想的知识。只有从重要概念的高度审视生物学科教学,才能清楚什么是对学生终身发展和终身学习有用的知识,才不会使自己的教学拘泥于一个个具体的生物学科事实中,才能摆脱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进而对生物学科本质问题进行思考,凸显生物学科的理科特质。

参考文献

[1]吴庆余.基础生命科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生物基因的本质知识点归纳范文5

在这种背景下,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有着独特的优势。合作学习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活动中,通过学习、讨论和研究,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团队成绩为评价标准的一种教学策略。在高三生物复习课融入合作学习模式,给学生搭建一个开放的、互动的、多元化交流平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激起智慧的火花。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激发潜在创造力,无论在教学效果上还是教学效率都能得到显著的提升。笔者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努力探索和改变教与学的行为方式,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高三生物必修二《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轮复习,提高了学习主动性和自主复习能力,从而实现高三生物复习的高效性。

1 以合作学习指导设计

1.1 教学设计思路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高中生物的两个重要核心概念,本节课内容既是对前四章内容合乎逻辑的延续,又是复习下面有关育种与进化内容的重要基础。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加深学生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理解,注重对学生实际理解能力和图形分析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实现知识的内化。因此本节课在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上侧重实现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任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样的复习课不仅仅复习了课本的旧知识,还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融为一体,使教学目标由单纯传递死的知识转向关注学生终身发展。

1.2 学生活动设计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有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在时间有限课堂教学中,既要全面梳理知识,又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为解决这个矛盾,笔者采用任务驱动型小组合作教学理念,将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将授课班级分为A、B、C、D学习小组。教师对每个小组教学任务,每小组的活动内容进行辅导,提供帮助,并对学生提出的疑惑作出引导与点拨。

任务一:根据导学案的基因突变知识框架雏形,各组同学阅读课本相应的内容进行构建和完善“基因突变”的知识网络。A组完成基因突变的概念,B组完成基因突变的原因,C组完成基因突变的特点,D组完成基因突变的意义。

图1 “基因突变”的知识网络图

对于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最重要的任务是全面夯实基础知识,把握核心知识的内涵与外延。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课本知识的系统脉络,理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用概念图的形式构建起各种知识体系。课堂教学中如果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完成“基因突变”的全部知识网络图(如图1),时间上是不够的。采取合作学习的策略,学生能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脉络,教师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大胆提出不同的归纳方式,查漏补缺,全面梳理知识。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活动中有效地克服了知识的遗忘问题,将知识进行迁移、归纳、整合和拓展,横向比较相关知识,纵向整理知识脉络,并逐渐养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任务二:了解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缺失或增添对其编码蛋白质的影响有何不同。下面已经给出正常DNA分子的碱基序列,当碱基序列分别发生如下变化时,翻译成的氨基酸序列将如何变化?各组同学利用模型分别回答以下的四个问题。(各种氨基酸所对应的部分密码子,甘氨酸:GGC GGU GGA; 丙氨酸:GCU GCG; 组氨酸:CAU CAC ;缬氨酸:GUU GUC亮氨酸:UUA UUG ; 谷氨酰胺:CAA CAG)

A组①第6位碱基对C-G被碱基对T-A 所替换;B组②第6位碱基对C-G被碱基对A-T 所替换;C组③第6位碱基对C-G发生缺失;D组④第6位碱基和第7位碱基之间插入一个碱基对T-A。

笔者针对“基因突变是否改变生物性状”这一内容难点,精心设计四种情况的问题串,引导学生的思维不断走向深入。开展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争论、讨论等方式,促使学生多角度去理解基因突变的概念,促使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互相启发,暴露出错误,将产生认知的冲突。但随着问题的解决,能达成更好理解基因突变的本质,有效地提高课堂复习课的效率。

任务三:以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为例 ,请各组同学们利用染色体变化模型组件,根据基因重组类型判断可能产生配子的种类 ,并在下面的图2中画出相应的染色体组成并标注相应的基因。

由于学生前面已经复习了自由组合定律和减数分裂知识,通过让学生利用染色体变化模型组件进行减数分裂模型的构建,请每组的学生竞争上台展示所构建的模型,其他小组的学生再提出修改意见。最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基因重组的两种类型模型范式,让学生对照、比较( 图2、图3)。

图2 自由组合型基因重组

图3 交叉互换型基因重组

在小组合作活动中,教师通过预设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参与讨论,积极互动,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自主体验自由组合、交叉互换过程的实质,加深多种配子如何形成的认知,把问题的方向引回本课的教学主题,通过反问、追问来引导全体学生的关注和深入思考,使学生真正做到将知识融会贯通。

2 总结

生物基因的本质知识点归纳范文6

【关键词】基因;蛋白质;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4章第1节。本节内容是在前3章学习逐步阐明基因的位置和本质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基因在生物体内是如何起作用的,具体学习基因是如何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本节是从本质上阐述生命现象的理论,是分子遗传学的核心;是解决基因—蛋白质—性状关系的重要环节。它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是在前3章的基础上完成的,可以加深学生对基因及作用机理的认识;对于学生理解生物的遗传有着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又为后面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生物的变异和进化进行了必要的知识铺垫,下一定的基础。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识别DNA与RNA,识记RNA的种类及功能;2)描述遗传信息和密码子的概念;3)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4)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读图能力及分析综合能力;5)提高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一些知识点的对照掌握类比归纳的方法;2)利用课本插图和课件培养读图能力及从图中获取信息和分析信息能力;3)通过学习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4)通过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过程,掌握先逻辑推理再经实验验证的方法;5)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过程提高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建立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2)通过协作学习树立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通过对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有序性、准确性和独特性的理解,提升学生关爱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3 教学过程

3.1 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展示一组美丽多彩的生物图片,把学生引进多彩的生物世界,提出生命为什么如此多姿多彩?引人新课。回顾基因、蛋白质、性状相关知识。性状的体现者是蛋白质,基因是如何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呢?引出课题──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3.2 引导设疑、探究新知

提问引发思考:蛋白质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而DNA在细胞核中,那么DNA是如何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学生讨论,提出假设:1)DNA从细胞核中进入细胞质中从而指导蛋白质合成;2)DNA和蛋白质分别存在于它们原来的位置只是中间有一个中介可以将DNA上的信息带到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来指导蛋白质合成。学生讨论完后老师给出材料:1955年Brachet曾用洋葱根尖和变形虫进行实验,如果加入 RNA酶分解细胞中的RNA,蛋白质合成就停止,而如果再加进从酵母中提取出来的RNA,则又可重新合成一定数量的蛋白质。看完材料后学生思考答案:遗传信息的传递与RNA有关。细胞中RNA分子是从何而来?让学生分析比较DNA和RNA的结构。通过对两者的比较引导学生回答:为什么RNA适合做DNA的信使呢?教师出示材料:同年,拉斯特(Laster Gold)等人将变形虫用同位素标记的尿嘧啶核苷培养液来培养,发现标记的RNA分子首先在细胞核中合成。从而引导学生总结出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是DNA-RNA-蛋白质。

3.3 任务驱动、自主学习、构建框架

提问:DNA上的遗传信息是如何传到RNA上的呢?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阅读任务:同学们阅读课本63页这一过程的图解及相关内容。分组讨论找出转录的定义、场所、原料、模板、条件、原则、产物。同时特别注意碱基配对原则。每小组派代表上台通过白板展示转录过程。

提问:当遗传信息到达细胞质后,细胞又是如何解读的?学生先对翻译的概念作出了解,然后教师指出翻译实质上是将mRNA中碱基序列翻译为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提出问题:碱基与氨基酸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怎样的?

探究:4种碱基是怎么决定这20中氨基酸的呢?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总结出密码子的概念。解读密码子表,提出密码子的简并性和通用性。

提出问题:游离在细胞质中的氨基酸,是怎样运送到核糖体中的mRNA上的呢?课件演示tRNA(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并提出反密码子)。

继续设疑:tRNA怎样把细胞质中游离的氨基酸运到蛋白质的“装配机器”──核糖体上呢?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阅读任务:同学们阅读课本66页翻译过程的图解及相关内容。分组讨论找出翻译的定义、场所、过程、原料、模板、条件、原则、产物。同时特别注意mRNA、tRNA、氨基酸的对应关系。每小组派代表上台通过白板展示翻译过程,重点在让学生弄清楚是mRNA决定氨基酸序列还是tRNA决定氨基酸序列。演示过程出现的问题和错误由其他组解决和修正(利用电子白板的图形标注库的特点,让学生自己选择工具和原料,使学生真正理解翻译过程的对应关系)。

3.4 归纳总结、完成建构、形成体系

播放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flas全过程。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基因表达的全过程,边播放边总结,使学生构建完整知识体系。

4 结束

基因的多样性决定蛋白质的多样性,从而使生命多姿多彩。生命如此美丽,探索生命的奥秘会使我们的人生更美好,也将使生命世界更美好!

【参考文献】

[1]孙伟民.谈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J].嘉兴学院学报,2002,14(1):272-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