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网络诈骗原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网络诈骗原因范文1
一、大学生网络借贷的背景
在没有任何担保的情况下,校园里的大学生通过提交有关身份资料的方式,就可以向有关的网络平台获得一定数额的贷款。在获得这些贷款之后,校园里的大学生经常会用于购买苹果等数码产品,再通过兼职的方式偿还所获得的贷款。除此之外,也会出现在继续资金的情况下,大学生向有关的网络平台进行借款。因而,在校的大学生向网络平台进行借款,其原因有两类:一类是因为经济拮据,无法支付相应商品的价款,即我们所谓的“穷”;另外一类是因为急需用钱,如家里出现变故,需要使用较大数额的资金,即我们所谓的“急”。[1]2016年3月,河南某学校的学生因沉迷网络,利用多位同学的身份信息向网络平台进行了数次借款,前后共借款达数十万元,因为到期无法偿还借款,其和家人受到借贷公司多次的催款,甚至是威胁,最终该学生跳楼去世。[2]而后,通过将身份证放在胸前,然后自拍,将此种方式所拍的“照片”作为信用抵押给借贷平台从而获得贷款,也就是所谓的“裸条”。“裸条”借贷事件引起了各大媒体的关注,再次将网络借贷推向了公众的视野。校园网贷通常分为三种类型:其一是针对在校大学生的购物平台,其最大的特点在于能够分期购物;其二是网络借贷平台,其主要的功能在于助学大学生或者帮助大学生创业;其三是电商提供的信贷服务,如京东白条。[3]校园网络借贷所引发的社会高度关注,始终都绕不过一个问题:校园网络借贷该如何进行监管。
今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和中国银监会办公厅联合了《关于加强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着手对校园网络借贷进行监管。在社会高度关注校园网络借贷的情况下,从法律角度分析大学生网络借贷所存在的风险显得尤为重要。在明晰大学生网络借贷存在巨大风险的前提下,如何引导大学生对校园网络借贷进行风险防范更是重中之重。
二、大学生网络借贷的风险分析
在校大学生作为网络借贷的主体,其在网络借贷中的角色可以分为两类:
1.大学生作为网络借贷中的出借人。网络借贷出借人主要涉及以下法律风险:首先,网络借贷所涉及的资金交易,均签订的是电子合同,因而网络借贷出借人面临着电子合同的合规性的问题。依据《合同法》第33条[4],出借人和借款人双方所签订的合同应当具有确认书。此外,电子合同的合规性问题还体现在是否按照法律规定的形式生成,是否存在电子签名或者手写签名,是否明确了借贷双方鄂主体;其次,网络借贷中出借人所拥有的债券的合法性的风险。依据《民法通则》、《合同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对于出借人的债券的合法性作了相关的规定,同时对于所约定的利息也应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再次,网络借贷中出借人面临着个人隐私被泄露的风险。在网络借贷平台中需要借贷双方将相关的个人信息提供给网络借贷平台,因而可能存在网络借贷平台将出借人的个人信息泄露给其他人的情况;最后,因为网络借贷平台的特殊性,网络借贷的出借人通过平台所的类似于资产证券化的借款标的欣慰,可能被认定为非法公开发行证券的行为。[5]
2.大学生作为网络借贷中的借款人。网络借贷的借款人可能面临着以下风险:首先,大学生作为网络借贷的借款人,可能存在被诈骗的风险。网络借贷平台管理不够规范,缺少风险的应对机制,对贷款诈骗分子难以识别;其次,大学生作为借款人可能因为经济问题而被强迫接受利息较高的贷款,远超过银行同期利率,对于尚未有经济收入的大学生而言是有害的;再次,在履行完相关的贷款手续之后,因在校大学生并未有收入来源或者仅有很小部分的收入,因而在还款日期到来时难以按期偿还,很多学生被迫接受利滚利,最终导致借款数额巨大;最后,由于网络借贷平台要求提供相关的身份信息,因而同样存在个人信息被泄露的风险。[6]
三、大学生网络借贷的风险防范
大学生面对各种网络借贷的风险,做好风险防范至关重要。2016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和银监会办公厅共同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对于大学生网络借贷风险的防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7]:
1.对于不良网络借贷应该加大监管力度。网络借贷平台的确为大学生理财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但是因为P2P等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不够,因而出现了上述部分的风险。因而,对于网络借贷风险的防范,首先应当从加强对网络借贷平台的借贷开始,即要求应出台对网络借贷平台尤其是高校大学生比较集中的校园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规定,同时网络借贷平台的经营应在各个环节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
2.对在校学生应加强网络借贷方面知识的普及。很多大学生在网络借贷方面的知识尤其风险防范的意识基本为零,很多大学生因为网络借贷而面临各种问题,甚至是付出生命的代价,就是因为对于网络借贷方面的知识缺乏,尤其是法律方面的知识的缺乏。
3.加强大学生资助体系和征信系统的建设。如前所述,大学生进行网络借贷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因为“穷”;二是因为“急”。因此,加强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建设十分必要。此外,大学生之所以能够“拆东墙,补西墙”地进行网络借贷,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征信系统的建设不够完善,因而加强大学生征信系统的建设也十分必要。
注释:
[1]参见潘从武、武运波:《校园网贷流行易纵容不理性消费――法律界人士呼吁加强行业监管》,载《法制日报》2015年2月27日,第4版。
[2]参见史洪举:《对“校园贷款”不能放松监管》,载《民主与法制时报》2016年3月22日,第2版。
[3]参见张燕:《记者卧底女大学生“裸条”借贷调查:疯狂的校园借贷》,载《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25期。
[4]《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签订确认书。签订确认书是成立。”
[5]王家卓,徐红伟主编:《2013中国网络借贷行业蓝皮书》,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年版,第129页。
[6]参见季振华、郑依晴:《大学生P2P网络借贷风险研究及其管理对策》,载《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第3期。
大学生网络诈骗原因范文2
信息消费是指在一定的信息消费环境下,信息消费者为满足信息需求,对信息产品及服务进行精神消费为主的消费活动。由于信息消费普及的迅速化、信息技术应用的生活化、消费者信息素质普遍提高,网络以其高速、快捷、量多的优势,越来越成为大学生信息消费的重要选择。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数达到5.64亿,其中20-29岁的年轻网民占到30.2%。大学生作为网络信息消费主体具有人数多、信息需求强、信息筛选能力差等特点,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其网络信息消费水平决定了其今后建设祖国的能力,因此,了解在校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现状,分析与提高其消费水平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的现状
网络信息消费的出现迎合了大学生时尚、前卫、喜欢新鲜事物的特点,其优势让大学生对网络消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渐成为他们的消费新理念。经对内蒙古师范大学在校200名学生的调查问卷分析,运用比较、综合、归纳等方法对获得数据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出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有如下消费特点:
(一)网络信息消费比例大
1.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人数比例大。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因其年龄、知识水平和好奇心等心理等多方面原因有更多机会接触网络,在调查中98.74%的学生利用网络信息,100%的学生拥有电脑、手机、touch等其中任意一款上网工具。据中国统计年鉴,我国截至2012年底,在校大学生人数达2308.5万人,我国大学生作为网络信息消费主体占全国网民人数约为24.43%。由此可见,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进行信息消费的重要手段,是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货币支出比例相对大,计费方式对其消费行为影响较大。在调查的200名学生中,每月网络信息消费额集中在50—80元,约占总人数的54.32%,加上获取上网终端的费用,网络信息消费货币支出占生活总支出的32.33%。其中,以流量计费使得大学生自觉减少耗流量大的图片、视频等消费,而包月或包年计费的方式则对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行为的约束力极小。
3.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时间支出比例大。在校大学生每天网络信息消费时间为3-5小时者52.29%,平均每天上网2-3次者占48.76%,平均每次上网2-4小时者居多,占63.22%,39.44%大学生有逃课上网经历。
(二)网络信息消费内容具有多样性
根据网络信息消费目的将网络信息消费产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以信息获取为目的的消费,例如搜索引擎、网络新闻等;第二部分是以商务交易为目的的消费,包括网络炒股、网上银行、网络购物、网上支付等;第三部分是以沟通交流目的的消费,例如电子邮件、论坛、社交网站、微博、博客等;第四部分是以娱乐休闲为目的的消费,主要有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网络视频、网络音频等。据调查问卷统计,在校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内容多样,四大网络信息消费67.66%都有涉猎,80.25%的大学生内容为3种以上,其中以获取专业信息为主的仅占10.33%。
(三)网络信息消费结构具有差异性
1.网络信息消费产品结构具有性别差异性。如图1、2所示,男生和女生网络信息消费产品结构有差别,其中女生网络沟通交流占63.54%,男生玩游戏的占玩游戏总人数的70.88%; 65.45%有商务交流经验,其中网购女生占 80.52%,炒股男生占炒股人数的89.34%;另外,在调查中发现,登陆过不健康网站的占34.40%,男生占到87.04%。
2.网络信息消费产品结构具有年级差异性。随着年级递增,信息获取重要性逐渐凸显,网络信息消费中信息获取的比例增大,娱乐休闲时间耗费相对减少,商务交流随着对网络消费的熟悉先增后减,沟通交流所占比例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具体如图3所示。
(四)网络信息消费保障水平低
大学生的网络信息消费保障措施不健全,信息污染严重,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网络信息消费群体,社会经验不足,辨别信息真伪能力有限,对我国信息消费相关法律、法规不了解。调查显示, 23.54% 的学生不了解任何与信息消费相关的法律知识,24.75%的学生有过网络信息消费受骗经历。其中只有8.92%学生选择想方设法坚决维护自己的权益,形成网络信息消费保障的低水平。
(五)网络信息消费付费方式多元化
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中现金消费比例明显下降仅为 36.94%,相应的使用网银、支付宝、财付通、信用卡等任何一种网络支付方式的占到82.36%。除此之外,各大网站为吸引网友长期浏览通过设置做任务获得本网站虚拟货币来换取信息,如豆丁网下载所用的豆元、百度用的积分、考研网用的k币等等。
二、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也有了很大改观,网络信息消费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方式,也越来越普遍的进入到人们的消费领域。大学生群体由于自身的特殊性,成为了网络信息消费的主力军。大学生在学校期间,为了满足自身和生存发展的需求,对日益成为生活必须的网络有很深的依赖,依托网络进行的信息消费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网络是一个虚拟的平台,其共享性和开放性使得每个人都可以在网上索引和存储信息,加之没有完善的质量监控机制,这些信息良莠不齐,网络上充斥着各种不良信息、无用信息,从而形成一个繁杂、混乱的信息世界,极不利于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过程。
(一)互联网凭借其信息提供的全面性、及时性和便捷性,极大地缩短了知识和信息的时间和周期,日渐成为“信息寡头”。大学生对信息需求旺盛,对网络信息消费的依赖程度高,但消费意识不成熟,辨别信息能力不够,易受“网络海洛因”的侵蚀,导致消费质量不高。
(二)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数量大,时间支出和货币支出大,对应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高,大大压缩学习、正常人际交往和社会实际的时间,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网络信息消费以其多样性和丰富性吸引着广大消费者,大学生是对新鲜事物敏感且乐于尝鲜的群体,网络的诞生应用正好满足他们的需求。但网络信息的多样性也决定了消费结构层次化,大学生面对这些不同层次的消费结构,缺乏正确理性的判断,感性的随着自身的喜好选择,消费意识不明确,消费动机不强,消遣性消费比例大,极不利于建立健康合理的消费观。
(四)网络是一个开放的、虚拟的系统。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人们少了束缚,根据自我需要,随意行为,使得网络信息消费环境变得繁杂、紊乱,人际关系存在信任危机,而且相关法律滞后,消费保障水平低下,网络诈骗、网络陷阱多,24.75%大学生都有在网上受骗的经历,找不到合适的方式维权,大多采取自认倒霉
的态度,这样不仅伤害到大学生的消费情感,还严重影响网络信息消费的健康发展。
(五)网络消费离不开互联网,更需要终端设备的支撑。网络信息消费基础设施差,调查显示65.55%的大学生对学校网络消费环境不满意,72.32%学生认为校园网消费偏贵,网速慢且很不稳定。而网络消费网站页面多以图片、视频为主,在网速低时难以显示,消磨了消费者浏览消费网站的耐心,对促进学生网络消费十分不利。
综上所述,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支出总体水平较“高”,用途广泛,对网络信息消费的依赖程度“高”,但辨别信息能力“差”,保障水平“低”,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从而形成了“两高一差一低”的畸形发展局面,总体消费水平低。由此可见,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提高其网络信息消费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提高大学生网络消费水平的对策
总体上看,大学生网络消费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和效应,然而相应的消费意识、消费环境、消费保障都还很滞后,不适应日益高涨的网络消费水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关注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发展,正确引导其消费意识
1.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在校大学生应树立远大理想,明确的奋斗目标,增强网络信息消费目的性,提高网络信息消费的质量。大学生是相对单纯的群体,涉世未深,容易信任别人。很多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只是停留在浏览网页、聊天等浅层次应用上,缺乏必要的辨别能力。正确认识网络消费环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缩小“数字鸿沟”,自觉抵制“网络海洛因”侵蚀,合理运用网络信息资源,提高自身网络信息消费的素质。
2.运用宣传教育的手段加强对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行为的引导,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过渡教师教学方式,为从高中注入式学习到大学引导式学习提供一个缓冲期。部分学生因知识与信息理解消化需要而对网络过分依赖,需要老师在教学方式上提供一个适应期,然后真正过渡到通过网络信息消费,借鉴参考前人经验的前提下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3.增强大学生理财意识和时间意识,合理安排的网络消费支出和时间。区分好网络信息消费与正常学习、人际交往和社会实际的时间。
(二)优化网络消费消费环境,促进其健康发展
1.净化网络信息消费环境,为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提供良好的环境。面对现在网络信息量大、内容混乱等问题,大学生面对这样的消费坏境,无从适应,大部分大学生都有在网络信息消费过程中受骗的经历,从而对网络信息消费存在不信任感,不利于网络信息消费的健康发展。
2.优化个人网络信息消费结构,丰富网络信息消费形式,逐步降低电子信息产品消费的费用,将网络信息消费与现实良好结合。大学生收入来源单一,网络信息消费在生活开支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低价物优,形式多样,方便快捷,这些是大学生在网络信息消费中比较注重的,满足这些条件网络信息消费市场才能在大学生人群中又快又好地发展壮大起来。
(三)加强网络消费保障,完善其合理体系
1.由于网络的复杂,不法分子从未放弃对网络信息消费市场的攻击。大学生作为网络信息消费的主力军,首当其害,提高网络信息消费安全无论是保障大学生的个人信息安全,还是杜绝虚假网络信息,提高信用体系,都要依赖于相应技术问题的逐步解决与完善。相关部门应加快研究步伐,使安全技术得到进一步提升。企业还应该加强用户体验技术,闯破商品无法试用的难关。
大学生网络诈骗原因范文3
《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分析报告》指出,至2012年,中国网购市场规模已超过12,000亿元,占据中国社会零售总额的6%,并自2003年起至2011年期间保持了100%的年复合增长,这一扩张速度已超过世界任何一个国家。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消费现状;消费心理
大学生是社会上的一种特殊的群体,他们接受着高等的教育,无论是思想觉悟还是行动能力相对于其他社会群体来说都比较超前,知识或是眼界都比较丰富,对于新事物、新技术、新思想的有较强的接受和领悟能力,因此他们是网络普及的直接对象。而随着当今中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公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精神需求开始增加,大学生的外部消费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于网民增长和普及率进入了相对平稳的时期,网络消费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而大学生就是当今网络消费的典型代表。
大学生网络消费分为虚拟消费和网络交易。网络消费不断融入大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着他们的消费行为、心理及人生价值观。大学生由于受到自身个性特征的影响,在进行络消费的时候显示出了追求与众不同、追求便捷舒适、追求新鲜有趣的事物的同时希望消费价格不会太高、保质保量的心理。尽管这些消费心理使我国的网络消费发展速度循序提高,但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风险,如忽略了消费的盲目性、消费过高没有节制、风险意识太低等,一味的贪图便宜轻信他人,对于社会心理需求的发展没有益处。这就需要我们对当今大学生网络消费情况及心理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和研究,首先找出当代大学生网络消费的现状,并通过对网络消费现状的了解探析出其中所反映出的问题,然后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对具体的以及特殊的大学生网络消费事件进行解析,最后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基础性网络安全教育、责任意识教育、文明上网教育以及合理健康消费教育,并在政府和企业的支持和帮助下,共同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积极健康的网络消费环境。
一、我国大学生网络消费的现状
本次调查发现有过网购经验的大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82.76%,大学生网络消费是适应时展的需要。而《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分析报告》指出,至2012年,中国网购市场规模已超过12,000亿元,占据中国社会零售总额的6%,并自2003年起至2011年期间保持了100%的年复合增长,这一扩张速度已超过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我国网购市场的高速发展,其中大学生网络消费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但是就目前大学生网络消费而言,网络消费环境较乱以及售后服务较差是大学生网络消费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网购只能参考图片和买家评论,卖方对产品的性能质量得不到好的了解,以致最近几年出现了很多网购受骗的案例。大学生作为时代潮流追逐者里最有活力的群体,很容易出现跟风网购以及网购成瘾的不良心理,不能控制好自己的网购欲望。此次调研发现,大学生网络消费发展迅速,普遍大学生有着合理健康的网购理念,但是也存在一部分人网络消费不合理,网络消费理念不良,这与当前网络消费环境差、网络消费心理不合理有着很大关系。
二、当前大学生网络消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网络消费的产品参差不齐,质量得不到保障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网络商家更多地注重商品的视觉效果以及网络商品带给消费者的主观感受,但却忽视了商品的质量,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屡见不鲜,所以消费者买到手的商品有时与实物不符,如今的网络商品的品质很难得到保证。在此次问卷调查中,在问及网络消费存在的问题时,普遍大学生认为网络消费中存在着商品描述情况不清楚、产品没法试用的现象,因而担心产品质量问题、担心实际商品与网上看到的商品质量相差很大,也担心有问题的商品得不到完善的售后服务,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了大学生网络消费的意愿,阻碍着网络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网络消费环境复杂,网络消费售后服务差
1.传统消费中,人们往往是当面进行交易,可以切实的看到摸到,甚至当场体验实物。但是网络交易,是在虚拟的环境下通过介绍观看参数或是其他消费者的评价来选择,我们无法保证到手的货物与卖家的描述是一致的。如果发生货物与描述不相符,或者产品自身的质量问题,在售后期内的使用出现了问题。大学生要求商家履行其承诺的售后服务,却被使用各种托词拒绝,甚至可以拒绝说是消费者自身原因造成的,这就严重侵犯了大学生的自身权益。
2.当今社会的虚假网站、钓鱼网站越来越多,不小心就有可能财物两失。病毒肆虐,需要确保电脑、手机的安全。网络消费体系的不完整对大学生网络消费以及网络卖家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3.由于购物在网上进行,产品有问题不能直接解决,这就需要买家与卖家的沟通和商家诚信的态度。
(三)交易安全问题
传统的交易方式,一般都是当面进行验钞或者验货,钱货两清,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交易。但是在网上进行消费时,则需要在虚拟的环境当中,利用网上银行或者支付宝、微博支付、微信支付等类似的交易软件进行支付,但是很多时候无法保证支付环境的安全,消费者的账号,真实姓名、电话号码或居住地等个人信息甚至于钱都存在被盗取的风险。此次调查中,大多没有进行过网络消费的人都对网络交易的安全性保持怀疑,因此不愿意尝试通过网络进行交易的占到接近10%。而在网络消费的大学生中,选择进行付款方式的是网上支付的占到57%,而网上支付体系的不完整,很有可能泄露自己私人的信息。
(四)大学生网络消费中的自身问题
1.过度消费,消费无节制心理。很多大学生在参与了网络消费和网上购物之后,面对纷繁的商品总是忍不住动心,可是货物到手却也没那么满意,由此造成的过度消费往往伴随着高额支出,甚至有的同学消费资金比在现实生活中的消费翻了几番。
2.从众心理。大学生是追求潮流的一类群体,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受各方面信息很多,网络消费就存在着既从众化的一面又有个性化的一面。某一特定时代的潮流,首先迎来的都是大学生的追捧,在此从众心理的作用下,浪费成为一大社会现象。
3.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大学生作为消费群体,相较于社会上其他消费群体来说,社会经验稍显不足,自我保护意识也没那么强烈,想法较为单一,思想较单纯。在网络消费中,在填写有关自己的身份信息时也不会作过多的考虑,没有有效保护自己个人信息。很多同学会莫名其妙地收到某银行的催款通知单,或是身份被泄露,招致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如果大学生自身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安全谨慎的进行网络消费,这些不必要的麻烦就可以大大的减少。
三、促进大学生网络消费健康发展的对策
(一)改善网络消费环境,提高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安全度
网络必然成为将来人们购物消费的最大平台,如若相应的法律和技术不完善,不法分子很容易钻其漏洞。想要保障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安全,杜绝虚假评价,提高信用评价体系的可信度,就需要逐步解决与完善相关应用技术的关键难题。相关网络技术部门应该加快研究网络安全保护技术的步伐,使安全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企业还应该加强用户体验技术创新,突破商品无法试用的难关。当今社会,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涉世未深,是相对单纯的群体。此外,很多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也只是停留在浏览网页、网络聊天等浅层面上,辨别网络真伪的能力较弱。因此,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强改善网络消费环境,并通过不定期进入大学校园举办各种网络消费安全意识讲座、在网站插入宣传广告、提供安全宣讲知识链接等方式,让学生更加了解当今网络消费的情况,并懂得如何安全的进行网络消费,防范不安全因素。
(二)强化健康网络消费宣传教育
大学生在网络消费中容易随波逐流,缺乏自我意识和客观、理性的消费观。在大学教育中,要让大学生正确认识到网络消费的利与弊,网络消费在带给人们便捷福利的时候,也伴随着很多虚假的信息,例如网络诈骗、网络诱饵。大学需要对大学生在网络消费中易受骗的现象进行重点教育,例如可以开设相关的选修课,或者邀请一些致力于网络消费研究方面的资深的经济学家在学校开展讲座,给同学们讲解网络消费中常见的虚假消费,或者开展一些以网络消费为主题的活动,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提升大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同时,需要进一步提升学生辨别能力。很多网络消费利用低价、打折等诱惑消费者上当,学校在举办各种活动宣传时,一定要向学生宣传,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理智对待网络消费中的让利活动,学会辨别虚假信息。最后一点也很重要,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大学生往往是最追逐时髦的特殊群体,学校要加强学生的自制能力。学校可以增加学校勤工助学岗位,或者联系校外企业,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增加勤工助学岗位,给大学生一些进入社会同时锻炼自己的机会,就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来源,自觉提高网络消费的自制力了。
(三)强化校园社团等文化建设
以学生自主交流、自由探讨的第二课堂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弘扬科学网络消费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把网络消费提上校园社团等同学们自主创造的第二课堂,可以很好地让大家自由探讨网络消费中常见的一些虚假信息,在同学中形成共识,共同抵制网络欺诈、共同学习进步。在讨论中,还可以进一步交流大学生的消费观,呼吁大家培养良好的消费观,杜绝在网络消费中乱花钱,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节约为上。同时,可以请校外资深理财专家教大家正确理财,在人生道路中如何抓住机遇,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如何正确利用网络消费带来的便捷而非陷入网络消费的误区。正确发挥校园社团等第二课堂,积极培养大学生自主认识网络消费,是最有效,最积极的方式。
(四)加强对网络消费的法制管理
现在网络消费已慢慢趋向成熟,但我国相应的网络消费法律制度却没有相应的完善。所以国家要加强法制管理,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条文。一方面规范网络操作,尤其是个人信息操作方面;另一方面,规范商家行为,坚决杜绝虚假信息欺骗消费者的行为的发生。
四、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消费成为人们购物的新方式,人们在家点点鼠标就可以买到心怡的商品。在当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前提下,在我国广泛的消费群体中,大学生网络消费市场的潜力越来越凸显,越来越重要,但却还没有得到网商们足够的重视。在当今社会中网商企业策略针对性弱,网上交易风险难控制,购物物流服务不完善等问题,阻碍了大学生网络消费市场的进一步发展。通过此次问卷调查研究,综合多方面的考虑,希望在政府的政策、技术的支持,以及网商们的重视和改善网购环境的情况下,让更多大学生能够体验到高水平高服务优质量的网络消费,让网络消费渐渐走近更多大学生的生活,从而带动网络消费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指导老师:吕浩
参考文献:
大学生网络诈骗原因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 贷款;金融风险
一、引言
当代社会,互联网金融日益兴起,而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要数网络贷款。依据统计数据,2016年9月全国P2P网贷每日平均55万人次参加,环比上升6.16%。网络贷款由于申请门槛低、手续便捷等特点弥补了传统贷款的缺点,使大学生申请贷款成为可能。但由于层出不穷的网络平台、参差不齐的审核制度,网络贷款在让借款人尝到提前消费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大学生网上贷款借5千半年后还1万”、“大学生在校园金融平台负债近60万元,因无力偿还选择跳楼自杀”等诸如此类的新闻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许多面向校园的网络贷款平台不断因为审核不透明、利率过高、无人监管等问题受到各方质疑,而近期爆出的部分网贷平台的“裸条”事件再一次将大学生网络贷款推上了风头浪尖,不得不让人们对网络贷款这种新兴的消费方式产生怀疑。
目前大学生网贷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郑晨曦(2015)认为大学生的认知及行为与互联网金融相互作用。阎维博(2016)认为网贷评级行业盲目无序发展及其误导滋生了网络贷款中的问题。宋雁慧(2016)认为应该正视延迟折扣、即时满足等青年消费心态,允许大学生适度提前消费,同时加强对网贷的制度性约束和个人信用的制度规制。梁鹏(2016)指出需从源头、出借和借入的角度防控大学生网贷风险。综上所述,在对大学生网贷的态度上,学者中存在分歧,但大多仍保持谨慎,认为其利弊同时存在,不应禁止其存在,但应加强控制和监管力度。
二、调查问卷设计及结果分析
(一)调查问卷设计及整理
大学生群体信用评级低,无法获得传统的银行贷款,只能寻求网络贷款的帮助,但该群体对网络贷款的实际认知程度则很难判断。为探究大学生对网贷平台的认知程度,本文就“网络贷款”及其相关问题对部分大学生群体进行了调查。本次问卷题目为《关于大学生对网络贷款的认知程度和相关情况的调查》,主要针对大学生群体。问卷共34题,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部分包含调查人员的基本信息,共5题;第二部分针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意识,共7题;第三部分重点调查大学生对网络贷款的认识以及态度,共21题。本次问卷主要采用网上发放问卷的形式,共收回122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18份,有效率96.7%。调查中,男性占44.92%,女性占55.08%,大三学生超过半数,主要集中在江苏省各大高校(如江苏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和南京财经大学等),少数数据来源于北上广等高校聚集地。
(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在消M认知调查中可知,生活费主要来源于父母或其他亲戚(89.83%),其他来源如兼职、助学贷款等占比较少。月消费水平基本控制在500-2000元,考虑到当前的物价水平,该数目属正常范畴;支出最多的项目为饮食,其次为娱乐活动、服装、书籍等,基本为生活必须花费。当生活费不够时,68.64%的学生选择省吃俭用,40.68%的学生选择做兼职,仅11.86%的学生选择网络贷款或其他类似贷款的形式解决资金紧张的问题。
对网络贷款的了解及使用情况的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对网络贷款并不感兴趣,主动了解网贷的仅有10人次,占6.78%,更多的学生则是通过周围人的宣传(22.88%)或从其他途径(19.49%)了解。可见大学生对网络贷款的认知较为被动。
20.34%的学生曾使用过网络贷款或类似网络贷款的消费方式如分期付款等(图1)。网贷更多的是应急或大额支出(如购买手机等)的考虑方式,愿意使用这种方式弥补日常消费或支付学费的学生为38.98%,有19人次认为网络贷款可以用来偿还之前的欠债。大部分学生将网络贷款当作一种迫不得已的方法,与国外学生较多的利用贷款支付学费形成对比,大部分学生仍表现出不信任和观望状态。
对于网络贷款平台(图2),学生接触更多的是一些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分期付款业务,如淘宝推出的“蚂蚁花呗”和京东推出的“京东白条”;一些专门的分期购物平台,如趣分期、分期乐等,也被一些大学生所熟悉;与此相对的是,在真正的P2P网贷平台中,除了借贷宝有18%的学生了解外,对其他平台的认识则很少。对于一些专门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贷款平台(如爱学贷、名校贷等),仅有10人次了解,可以说大学生群体对于网络贷款的认识相当局限。
大学生关注最多的问题是平台是否正规可靠以及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一些人对还款利率、违约责任、服务合同、还款期限等方面也有考虑。7.63%的大学生对网络贷款所要承担的责任较了解,24.58%的学生则完全不了解逾期不还的后果。大学生普遍认为学生网络贷款应该有一定的限制,并且数额应限制在较低水平或者根据贷款人的评级制定。66.95%坚信自己的身份没有被冒用过,30.51%的人则不能确定,2.54%的人明确表示自己曾被冒用过身份进行网络贷款。
对网络贷款的特点及未来发展的调查显示,近年来网络贷款在高校兴起,主要原因是能够满足大学生的消费需求以及获得资金快捷、申请方式简单等特点,抓住大学生的从众心理以及对新鲜事物新奇等特点。未来网络贷款如想进一步发展,必须严格规范网络贷款平台的借贷制度和审核流程,保证借款者的信息安全。面对这一新型的消费方式,人们需要一个适应时期,同时网络贷款自身也要不断完善和规范才能真正适应社会和时展,才能被更多人接受和使用。
三、大学生网络贷款面临的风险
大学生网络贷款面临的风险多、变率大,其中主要包括借款者风险、平台风险、政策风险。
(一)借款者――大学生需面对的风险:
1.知识匮乏。大多数大学生社会阅历不足,风险承受能力差,又缺乏金融方面的概念,容易被商家广告中所谓的优惠利率而不是实际利率诱惑欺骗,无法判别某些网络贷款实际上是高利贷,侵犯了个人利益。
2.信用风险。大学生未建立起成熟的消费观,抗诱惑能力差,存在“贷款金额小没关系”的错误认知,没有认识到逾期对个人生活和信誉的影响,有的学生甚至同时在多个网贷平台贷款,造成信用过度“透支”。大学生网贷消费实际上是将大学生的父母作为贷款担保人,加重了家庭的潜在负担。
3.信息泄露。大多数网贷平台声称能够保证信息的安全,但借款者的真实身份还是有可能通过部分公布的信息中得出,信息的安全性值得怀疑。此外,诸如“裸条”照片等惩罚性的信息公布是对大学生信誉和心理的双重打击。一些平台甚至对外销售贷款大学生个人信息,为犯罪诈骗提供了可能。
4.欺诈风险。某些网贷平台缺乏管理能力和资质,却谎称平台实力雄厚。大学生群体很容易被广告效应所欺骗,一旦进入则可能危害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未来发展。针对大学生的消费贷款月费率在1-2%,有的年利率甚至超过24%,如此高额的利息必然给没有稳定收入学生群体带来巨大的还款压力。
(二)资金提供商――网贷平台存在的风险:
1.流动性风险。网贷平台出现问题时首先表现为资金链断裂,主要原因是网络借贷平台的资金缺口过大、期限错配或平台自身融资困难等。一旦出现大面积的违约,可能造成平台资金链断裂,平台无法正常运转,甚至存在破产倒闭的危险。
2.操作风险。由于平台数据主要来源于业务交易数据,现实过程中还存在虚假交易等行为,因此网贷平台的大数据风险控制在实际操作中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有待考证。平台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工作人员的业务熟练度和素质等参差不齐,给大学生群体网络贷款的顺利进行埋下隐患。
3.控制能力风险。国内网贷平台的定价模式还未定型,实际操作中定价不确定性大。多种运营模式并存,缺乏较为统一的标准,实际上与银行签订资金存管协议的平台占比很小,使得其实际存在的风险远大于表面。大学生群体容易被其华丽外表所迷惑,忽视了网贷存在的高风险。
(三)政策风险
政策的不断调整也使得网络贷款受到了不小的影响。2016年8月24日,银监会等部门公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l在于订立超低限额:同一借款人在同一平台上借款余额不得超过二十万元,同一自然人在不同平台上借款余额不得超过一百万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同一平台借款不得超过一百万元,不同平台不得超过五百万元。上述规定限制了损失的最大值,却也同时剥夺了网络贷款原本的灵活特性。这一政策看似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不大,但一些大学生将网贷作为创业资金的主要来源,国家政策的限制可能造成他们资金来源减少,资金周转困难,创业路受阻。
四、规范大学生网贷市场的建议
(一)树立合理消费观念
作为大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也要注重自身消费习惯的养成。制定消费计划,明确自己进行网贷消费的需求、目的以及实际还款能力,考虑家庭的承受能力,不盲目贷款。大学生要防止他人盗用个人信息违规贷款,保证自身信息的安全性。要警惕欠款对自身信用的影响,建立“征信”观念。目前市面上存在的网贷平台信用评级分析服务,可以在一定程度帮助大学生识别风险,但是评级系统在设计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仍有改进空间。
面对目前市面上良莠不齐的网络信贷公司所谓的“零首付”、“零利息”等诱导信息,大学生群体要做到不轻信、不上当,选择正规、信誉高的网络贷款平台。掌握基本的金融常识,申贷之前明确实际贷款利率、其他费用支付、自己是否具备还款条件等,谨慎评估网络贷款风险,仔细阅读贷款合同等相关文件,明确自己所要承担的责任以及违约处罚等条款,必要时可以请专业人士审核文件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二)加强学校引导
大学生群体渴望尝试新鲜事物的特性以及从众心理使其很容易被网络贷款平台所倡导的超前消费吸引,这就要求高校在学生教育中要注重引导,充分利用广播、报刊等宣传平台,定期召开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活动,增强大学生的金融素养和信用风险意识。高校对于网贷平台在学校内部的宣传要进行控制,限制或禁止某些平台的进入,减少学生误入歧途的情况发生。
(三)平台自律与管理
信用在金融发展中举足轻重,国外对类似产品的监管处理中,明确要求告知借款者贷款的总成本(如年利率)等信息。目前我国网络贷款刚刚起步,应吸收国外经验,发展自律监管组织,推动同业监督,使行业与内部监管相互配合。行业还可以建立第三方监管平台,将网络贷款风险限制在可控范围内,避免影响整个互联网金融。为了解决个人同时向几家平台借款、冒用他人信息多次借款的问题,网络贷款平台可以利用网络传输的便捷和大数据手段形成行业信息共享,建立健康有序的互联网金融环境。
(四)加大政府监管力度
我国网贷平台进入相对容易,审核和监管不严格,甚至还有很多没有从业资质的机构,用隐形收费欺骗大学生群体,一些平台存在携款潜逃的可能。必须严格控制审批程序,控制其他收费,避免出现实际利率过高、还款时间过短造成的大学生无法还贷的现象。
虽然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颁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划分了权责和监管职能,规定了P2P归银监会监管。但各部门尚未正式实施监管,仍无实际的监管主体。我国目前实行分业监管,但在互联网中,某种程度上已经形成了实际上的混业经营,法律的制定存在滞后性。只有真正运用好法律武器,高效率的制定和落实有关网络贷款的法律法规,才能真正保护学生的利益。
五、结语
近年来网络贷款不断发展,网贷平台的数量不断增加,网贷内部机制弊端不断暴露,种种迹象都在呼吁着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对网络贷款开展专项治理,为我国的网贷和互联网金融活动的持久开展创造一个高效、和谐的环境。国外在网络金融方面有更多的经验,是我们借鉴和学习的方向。不仅是作为贷款人的大学生和作为出借人的网络贷款平台,政府、学校也要加入到规范大学生网络贷款的行动中去,共同应对网贷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让校园贷的价值和作用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郑晨曦.当代大学生对互联网金融的认知分析――以1066名90后在校大学生为样本[J].金融经济, 2015(2):137-140.
[2]宋雁慧 .大学生网贷行为的社会心理分析[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5):93-96.
[3]梁鹏.大学生网贷风险的法律控制[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6(5):97-100.
[4]张会彪,王立,钟成春.对大学生网贷融资等非理性金融行为风险的调查分析――对 195 名在校生的专题调查[J].黑龙江金融, 2016(6):51-52.
大学生网络诈骗原因范文5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大学生;消费;理财;调查分析;建议
本文系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JRXY2015007)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9月14日
一、引言
互联网金融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以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为目标,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科技与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金融业态。互联网金融在国外起步较早,以美国为例,经历了金融体系的长期发展和变革,互联网金融的产品和服务已经较为成熟和完善。1999年美国推出了美版支付宝paypal。在日本、德国、英国等其他发达国家,互联网金融行业也颇为发达。日本的电子商务平台乐天几乎涵盖日本大半金融行业,德国的第三方支付行业尤为发达,英国则是P2P借贷的起源地。
相比于国外,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起步较晚。2003年5月阿里巴巴公司投资建成淘宝,同年10月推出支付宝。2013年6月余额宝的上市,使各家电商纷纷推出“类余额宝”产品,如理财宝、活期宝等。2014年余额宝资金规模超过了2,500亿元。余额宝的标志着我国互联网金融进入了新的阶段,越来越多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受到人们的关注,也使得其他竞争对手纷纷效仿,互联网金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其发展可谓欣欣向荣。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也越来越广泛。大学生这一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庞大群体被互联网金融的业务灵活多变、操作简单便捷以及市场服务面广等优点所吸引。互联网金融产品不仅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习惯,也改变了大学生的理财投资方式。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互联网金融产品虽然种类齐全为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它在我国尚处于发展阶段,各种监管制度并不完善,仍存在安全隐患。
二、文献综述
国外较早就有学者对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进行研究,而对于大学生互联网理财观念的研究较少。国外学者针对大学生进行互联网消费的原因、差异性等方面展开了研究。Donna Mccloskey(2002)指出大学生进行网络消费的原因是感知有用和感知易用。Yoo-KyoungSeock、Lauren R.Bailey(2013)指出购物乐趣、时尚意识、价格意识、购物信心、方便意识及品牌忠诚度是大学生网络购物的主要原因。
国内对大学生互联网消费和理财的研究尚不完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王春晓(2009)认为性别、网龄和上网时间使用影响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因素。钦国巍、顾若愚(2012)等指出便捷、自由和价廉是影响大学生网络消费的主要因素。
纵观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对于区域性尤其是皖北地区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理财观念的研究少之又少,而不同区域之间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理财观念存在差异。因此,本文就互联网金融对皖北地区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理财观念进行研究,可以对大学生消费理财观念的影响、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区域性文献进行补充和发展,以及指导大学生理性消费、树立正确理财观念,提高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
三、互联网金融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
由于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十分广泛,为了准确地把握互联网金融对大学生消费和理财的影响,本文仅围绕互联网金融消费和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这两方面对蚌埠市安徽财经大学、蚌埠医学院和蚌埠学院三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本次调查以实地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设计了《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与理财情况调查问卷》。调查者随机抽查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整理出500份有效问卷。在受调查者的性别分布上,男生占42.15%,女生占57.85%;在年级分布上,大一占16.12%,大二占23.14%,大三占34.17%,大四占26.03%。
(一)大学生互联网金融消费统计分析。在500名受调查的大学生中,参加过网购消费的占98.76%,未参加过网购消费的占1.24%。受调查者去市区消费的频率分布上,经常去的占6.3%,一般占29.34%,不经常去的占37.19%,很少去的占27.27%。
由受调查大学生月均网络消费和月均生活费图可得知,大多数大学生的月均生活费为1,200元以下,少部分大学生月均生活费超出1,200元。近乎95%的大学生网购消费为500元以下,500元以上的消费极为稀少。由此可知,网络消费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大学生会拿出月均生活费的10~30%来进行网络消费购物。又由于受调查大学生去市区消费的不频繁可以得知,网络消费已经成为蚌埠三所高校大多数大学生的主要消费途径之一。(图1、图2)
由统计数据可知,上网时间越长、网购软件数量越多的大学生网络消费越多,在上网时间为3~5小时的大学生中,电子设备中的网购软件数量集中分布在2~5个之间,并且月均网络消费金额较多。据分析得知,网购软件数量与月均网络消费金额呈现正相关。(表1、表2)
(二)影响大学生互联网金融消费的因素。通过以上调查数据的统计,我们针对影响蚌埠大学生互联网消费的因素进行分析。由于蚌埠市三所高校地理位置相近,所以校区与市区距离的因素并不在此次分析之中。
1、性别。性别与消费是有着一定的联系,例如女性对于消费偏爱的天性也决定了她们对于网络消费的喜爱。在网络消费中,女性总是处于主体地位。本次调查中,57.85%的女性,占据了网络消费的78.23%。由此可见大学生的网络消费因性别不同而存在差异。
2、年级。年级不同,学生对于消费的需求也不同,据统计调查发现,大一与大四学生进行网络消费较为稀少且月均消费额度较低,大二与大三的学生进行的网络消费较为频繁且月均消费额度较高。统计者认为,大一新生刚踏进大学校园,处于适应大学生活中对于网络消费相知甚少,而大四学生进行过的网络消费较多,加之实习等原因对于网络消费需求较低,大二、大三学生正处于对网络消费的活跃期,相对而言热衷于网络消费。
3、大学生月均生活费。大学生的月均生活费用是大学生进行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月均生活费用高的大学生生活宽裕,进行的网络消费也相对较多,月均生活费用低的大学生则较少的将钱财花费在网络消费之中。大学生月均生活费用与网络消费金额呈现正相关。
4、大学生使用网购app软件的数量。大学生使用网购软件数量的多少对于其网购消费具有一定的影响。网购软件数量较多的学生更愿意在闲暇时间进行“逛淘宝”、“逛天猫”等行为,从而有更多的消费机会,进行了更多的网络消费。网购软件较少的大学生,所占网络消费的份额较少。网购软件数量与大学生网络消费金额呈正相关。
5、大学校园的快递种类数量。网络消费依靠着快递实现买卖双方的交易,因此快递种类是否齐全对于该校学生进行网络消费至关重要。统计中,93.39%的大学生学校的快递种类齐全,92.98%的大学生取快递都较为方便。因此快递对于网络消费影响颇大。快递种类的不齐全,会影响买卖双方能否达成交易,而领取快递是否方便则影响了消费者继续进行消费的意愿。
(三)互联网金融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
1、互联网金融使大学生的消费更为便捷。互联网金融工具作为新时代的新技术,在社会中应用广泛。逐渐出现的网银、支付宝、百度钱包等使得网络消费有了相对可靠的支付平台。京东、淘宝商城的出现令大学生可以更为方便快捷的找到自己需要的产品,不必到市区进行寻找。快递行业的迅猛发展,也使得大学生的网络消费更为便捷。
互联网金融出现之前,银行对于分期付款支持力度较低,小宗消费银行并不支持分期付款,而大学生对于大宗商品的消费能力颇弱。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使得分期付款产品如趣分期、名校贷、学生贷等层出不穷,大学生在消费中就可以直接进行分期付款,不需要到银行办理复杂的贷款手续,极大地方便了大学生的信用消费,促使更多的大学生进行网络消费。
2、互联网金融激发了大学生的消费欲望。互联网金融消费的便捷极大地激发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天猫淘宝商城的立即购买,支付宝的快捷支付,各种快捷方便的消费通道,使得离市区较远、消费不方便的大学生获得了新的消费渠道。
网络购物平台的产品种类繁多,使大学生可以买到在附近买不到的东西,而低廉的价格也使得消费更为实惠,这些都大大刺激了大学生的消费欲望。
四、互联网金融对大学生理财观念的影响
(一)大学生互联网金融理财统计分析。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发现:74.79%的大学生生活费用有结余,25.21%的大学生生活费用无结余,54.96%的大学生知道有理财产品但并未使用过,29.34%的大学生使用过理财产品,剩下15.7%的大学生并不知道理财产品。(图3)
由统计数据可知,蚌埠市三所高校的大多数大学生理财观念较为薄弱,对互联网理财产品知之甚少,只有少数大学生进行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理财,且理财方式相对单一,近半数的大学生选择余额宝等理财产品,仅有不到8%的大学生选择股票、基金和P2P平台。(表3)
据图表可知,大学生选择互联网理财的最主要原因是其操作的方便快捷,而非理财收益。
(二)影响大学生理财的因素
1、月末结余生活费。是否有月末结余生活费是能否进行理财的前提,而月末结余生活费的多少则决定了理财的方式,月末结余生活费较多可以进行的选择也多,月末结余生活费较少则理财选择也相应较少。
2、理财最低金额。大学生月生活费有限,相应的其月末的结余生活费也有限,理财最低金额则决定了大学生所掌握的流动资金能否进行理财行为。
3、理财收益。财帛动人心,收益是影响大学生理财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收益往往能吸引大学生进行理财,较低的收益则不能有效地激发理财的欲望。
4、理财方式的方便快捷。大学生都喜爱用方便快捷的方式处理问题,理财方式是否方便快捷也是吸引大学生进行理财的重要因素之一。快捷的理财方式能使大学生更方便的管理自己的钱财。余额宝等理财产品就是因为其方便快捷的特性吸引着广大的大学生们。
5、理财产品的风险管理。理财产品的风险大小决定了投资者的投资方向。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使得他们大多喜爱低风险的理财产品。
(三)互联网金融对大学生理财观念的影响
1、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出现使得大学生理财意识增强。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关注互联网理财,他们将闲置资金投入其中,获取收益,锻炼了理财能力。理财意识的增强有利于大学生规划生活,提高了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大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掌握理财知识,形成良好的理财习惯也可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2、互联网金融让大学生敢于尝试其他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随着大学生对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广泛使用,他们对于理财产品的理解也逐步加深,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敢于购买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从赚取微薄的利息变为投资理财高收益,大学生的理财观念在改变,不再局限于银行利息,而是放眼于广大的金融市场,依靠自己的判断进行理财。
五、大学生进行互联网金融消费和理财对策建议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但飞速的发展必然伴随着法制的不完善,监管力度的不足。因此,互联网金融市场的问题较多,如今网络诈骗层出不穷,而大学生社会阅历较少,轻易相信别人,正是骗子的重要目标群体之一。据本次调查问卷统计,其中就有24.38%的大学生遭遇过网络诈骗,因此大学生在进行网络消费和理财时需要更加理智和谨慎。
(一)加强大学生的消费理财教育,网络消费需谨慎有度。首先,学校应当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理财观念,同时开展防范网络诈骗教育,防止大学生网络受骗,降低大学生受骗风险;其次,大学生要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做到消费有度,不攀比,不盲目,培养自己良好的消费习惯。在进行网络消费时要谨防上当受骗,在进行交易付款时看清楚交易金额、网站信息等。此外,家长也要做好对大学生的消费理财教育,与孩子保持密切联络,了解孩子的消费支出,避免不恰当、不合理的额外消费。
(二)加强大学生的维权意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网络消费中要仔细辨别商品真伪,使用第三方支付软件,不要与商家直接交易,购买商品时要向商家索要并保管好发票。当权益受到损害时,主动与商家协商解决,若解决不了问题,再向网站服务平台投诉,对于仍旧未解决的问题,可以向消费者协会等部门反映。总之,大学生应当提高维权意识,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建设和谐的网络购物环境。
(三)谨慎理财,接受理财教育,积极了解理财知识。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人才,掌握理财的基本知识是必要的。不应盲目从众,而是应该建立在理财知识的基础上,对理财产品进行充分了解,进而选择购买。盲目的购买理财产品是对自己的不负责,而合理的理财方式则能够降低理财风险,增加理财收益。因此,掌握理财知识至关重要。
(四)投资理财组合要多样化,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投资理财皆有风险,不应只关注收益而忽视风险,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大学生应该进行多样的投资理财,在降低风险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提高收益,进而培养自己的理财思维和意识。
六、结语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深入发展,蚌埠市三所高校大学生的互联网消费行为比较普遍,但是在互联网金融理财方面却知之甚少。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前景无疑是光明的,它将成为大学生消费投资理财的重要渠道。互联网金融在刺激着大学生消费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引导着大学生进行理财。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飞速发展,虽然方便了人们生活,但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大学生正处于心智发展和成熟期,不应盲目跟风,而应多学习消费和理财相关知识,树立正确的消费理财观念,提高自身的判断能力,运用我们所学的消费理财知识,为自己服务,为大众服务。相信随着制度的完善,监管的加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会更加健康繁荣。
主要参考文献:
[1]曹素芳,彭兴富.加强大学生理财观教育构建和谐校园[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
[2]胡娟.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
[3]谢平,邹传伟.The Theory of Internet Finance[J].中国经济学人(英文版),2013.2.
[4]赵昊燕.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3.
[5]郑晨曦.当代大学生对互联网金融的认知分析――以1066名90后在校大学生为样本[J].金融经济,2015.1.
大学生网络诈骗原因范文6
大学生追求物美价廉的特点
很多的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不高,但是他们一般会追求一些价格便宜、实用以及质量比较好的物品,因此质量、价格以及新潮是大学生消费的主要的因素,大学生消费的观念是理性消费和讲求实用,因此,在网络中大量的产品主要是依靠物美价廉的特点吸引消费者的,很多的大学生在消费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网络利用更多的信息进行了解所要购买的产品的价格、质量以及特点等相关的信息,并且很多大学生的经济来源十分有限,所以一般情况下,很多学生会选择一些物美价廉的产品。
影响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因素
1、环境因素
大学生网上购物的一个关键动机是因为时尚和潮流,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正处在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时期,对于很多的学生追求个性、潮流、异样以及品牌的追求等主要的原因是由于生活环境造成,通过进行调查发现,网上购物以及网络消费的消费者与他们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网络消费者在购物的过程中主要是因为受到周围的朋友或者相关的群体等因素的影响,并且很多的学生会因为一些杂志、广告以及网上搜索等一些信息的影响而采取的网上购物的形式。
2、网络因素
网购作为一种新型的购物方式主要的特点是网络购网与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相结合的“技术”,网络购物与传统的购物方式存在很大的区别,网络购物主要通过电子交易信息安全,由于电子交易容易造成信息的泄漏、信息诈骗等一些不安全因素,所以这些不安全因素是大学生谨慎选择网购的因素之一。
3、个人因素
方便快捷的购网方式受到很多学生的欢迎,网上购物可以不受任何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进行网上消费和网上购物,并且很多的学生由于学习生活的节奏比较快,所以为了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所以他们希望通过网上消费或者网上购物获取他们需要的物品,因此网上购物成为最受大学生喜爱的一种购物方式。所以网络购物是否方便快捷成为影响网上购物的原因之一。
企业的营销策略
1、满足大学生个性化的特点
很多的大学生具有独特的个性,注重个性的宣扬,所以企业或者厂家应该根据大学生的特点,使自己的产品具有独特、新奇以及时尚等特点,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消费对象,运用不同的营销方式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如果企业要满足大学生的个性的需要就应该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定制营销的策略和网络销售等策略。可以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开展一些个性化的营销方式,网络消费的最大的特点主要是以消费者为主导,消费者将具有更大的选择空间,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或者自己的个性,选择自己需要的产品,使购物更显个性。
2、满足大学生追求方便快捷的心理
方便快捷是网上购物的一大特点,大学生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就是方便快捷。在进行策划网络营销方式的过程中,能够提供24小时的服务,使学生能够随时查询到自己所需要的物品,在进行查询和购物过程中需要的时间比较短,并且程序简便快捷,从而满足大学生需求以及追求快速的心理特点。很多的大学生在购物之后,希望在第一时间内取得商品,所以,为了满足网络消费追求快捷的心理,企业必须保证物流的快速,物流不仅是商业流通过程中重要环节,而且也是网络营销能够成功的关键,通过完善和合理的物流配送系统,从而保证货物能够按时送到消费者手中成为完善网络营销对策的重点,加强物流的发展,从而不断完善物流的撇送体系,解决网络购物存在的一些问题,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3、满足大学生物美价廉的需求
物美价廉是每一个消费者追求的目标,价格更是消费者关注的问题,价格也是市场营销组合因素非常敏感而又复杂的一个问题,价格直接关系到产品的销量,消费者对产品接受的程度,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益和市场的需求。由于大学生消费水平不高,经济来源受到限制,所以他们需要的物品不仅价格合理,而且质量也需要得到保证,因此网络营销策略应该满足学生的特点,可以先通过调查得出学生愿意并能承受的价格,再考虑成本费用的节约,以获取利润。网路营销不仅可以为消费者节省很多不必要的资金以及流通的费用,使产品成本和价格降低成为可能,使消费者能够寻找到更多的优惠,消费者不必负担高昂的广告费用或传销员的多层销售提成,因而能以更低的价格实现购买。刚好满足了大学生对产品低价格的追求。
4、加强网络宣传
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可以采取促销或者行销的营销策略,并且可以根据大学生喜欢看新闻以及网上聊天、娱乐等特点,加强网络宣传,并且由于很多的学生对商品的广告比较敏感,很多的学生会选择一些新产品,具有独特、新颖的产品,所以企业或者商家应该不断的进行产品的宣传,从而不断提高产品的点击率和曝光度,提高企业和产品的在大学生中的认知度和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