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创设的设计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境创设的设计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境创设的设计方案

环境创设的设计方案范文1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

在信息技术比较发达的今天,小学生已能通过自己的观察及各种渠道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了解,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科学课的学习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当学生在设计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教师要启发学生联想生活中的相似情境并迁移到实验中。例如:五年级光的直线传播实验设计。课的开始,教师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用激光笔将光打在教室的墙上,让学生猜想光是怎样传播的。由于光的传播路径白天是看不到的而成为实验设计的难点,为了减小学生设计实验的困难,教师让学生看一组光沿直线传播的图片,有黑夜中的手电筒、黑夜中开着的汽车灯、雾天汽车开着的雾灯和太阳光透过树林时的情境等。学生通过观察这些图片会发现暗处、有雾、有烟、不透明的地方等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为学生的实验设计打下了基础。

一题多方案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一题多方案设计是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有效方法,即同一实验要求学生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案加以解决。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种让学生善于思考、敢于发表意见的氛围,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想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多种设计方案。如学“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时,教师在提供磁铁实验盒后要求学生设计方案,有的借用小车,用小车的前进后退来证明这个观点;有的利用小棍,用环形磁铁在棍子上的相离和相吸来证明;还有的甚至用细线把磁铁悬挂起来当作指南针,用它的旋转来证明问题,等等。再如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学生明确了要研究的问题后,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平底烧瓶、瘪气球、瘪矿泉水瓶、空饮料盒、胶条、大烧杯2个、热水、冷水,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来证明。

利用迁移训练,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学习的迁移是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志,迁移是思维灵活性的本质特征。在实验设计过程中,我们让学生进行从已知实验到未知实验、简单实验到复杂实验、相似及相关实验的设计迁移训练。如学习了“压缩空气”中用皮球发现压缩空气的特性后,安排学生用注射器进行设计迁移训练;另外研究了“定滑轮的作用”后,让学生迁移到“动滑轮的作用”“滑轮组的作用”的实验设计;在掌握了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后,让学生迁移到探讨植物与环境关系的实验设计等。

自由设计训练,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环境创设的设计方案范文2

关键词:园林设计;虚拟技术;园林规划

随着VR技术的发展,目前在我国多个行业内得到推广和应用,在我国的园林景观规划和设计中应用得非常广泛,其具有互动性和直观性等特点,能够很好地展现出园林的景观空间效果,深受园林景观设计师的青睐。这些VR技术的优点和特征都能够有效地促进园林设计师把控掌握设计全过程,让社会公众及方案的需求者更好地体验园林设计的场景,从而达到其设计目的。

1VR技术的相关理论

1.1VR技术的实际作用

VR技术的实际作用主要可从以下3个方面概括:1.1.1还原真实的环境。将真实的环境扫描进VR技术内,将环境真实地还原。还原的场景可以是现实中存在的场景,也可以是正有待形成的场景或者是遭受破坏的场景等。1.1.2创建不存在的环境。通过VR虚拟技术,可对需要构思设想的环境进行创设,比如一些玄幻小说中的场景,现实中永远都不存在,出现在人们的想象世界中。1.1.3创建了真实存在的场景。实际上,人们都没有见到过类似于模拟环境,主要包括天体运动、分子运动等一些微生物或者宏观的环境。利用VR虚拟技术,可以很好地进行模拟,将其展现到人们面前,加深人们的理解[1]。

1.2虚拟现实技术存在的特征

1.2.1互动性特征。互动性指的是人们通过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一些特殊的现象输入到虚拟环境中,在虚拟环境中和各个元素之间形成交互行为。同时也可以使用特殊的设备对虚拟环境中的元素形成特殊的定制,使虚拟环境中的事物呈现出想要的效果。当然,这些操作都是在虚拟环境技术中可以使用的,能够按照相关的使用说明和操作完成。1.2.2沉浸感特征。沉浸感从字面理解就是人们在使用虚拟环境技术时的体验感。利用虚拟环境技术,可以给用户创造一个用感官来体验的虚拟环境,给人一种逼真的感官效果,让顾客更具有真实的体验感,和虚拟呈现的影像拉近距离。1.2.3想象力特征。想象力特征主要指的是用户在虚拟环境中,对虚拟环境的对象通过想象和判断推理出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会伴随着VR环境的应用而变得更加完善。

2VR技术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2.1VR技术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优势

2.1.1利用VR技术完成园林规划设计方案。VR技术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可将一些场景和人机交互的多维景观模拟在虚拟现实环境中展现出来,在此基础上制定景观园林四季的体验计划,从而让园林景观更具有观赏、体验性,让顾客能够亲自感受园林设计中景观的照明设计、空间设计、风景等是否合理。能够通过多种方案之间的比较,让顾客选择出最合适的方案,并在虚拟现实环境展示中发现一些问题,并及时改进。此外,身临其境的设计体验,能够给设计师更好的想象空间和灵感,思维模式能够得到拓展[2]。2.1.2在虚拟现实技术中利用多维全景图可以实现实时交互来展示方案。在园林规划设计中,景观设计师利用VR技术可以把所设计的作品变得更加可视化。方案放置VR系统中,可以更好地观察和推敲,随时修改完善设计方案。园内的区域节点、园路交通、植物配置、景观小品搭配在一起形成的统一效果,也可更清晰地展现。通过采用虚拟现实技术,顾客能够更好地按照自己的喜好和观察意愿去进行项目欣赏,能够全方位地感受到景观设计,得到感官的互动体验,并且还能够让更多的人体验这个设计,更具有交互性[3]。2.1.3模拟施工全过程。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对景观园林设计进行全过程的模拟,通过对施工过程的设计,将园林施工的全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可以判断项目从设计到施工方案再到建设进度是否合理,从而更好地保证园林景观的实际可操作性,减少不合理设计带来的风险安全隐患,最终实现施工方案的虚拟可视化。2.1.4有效降低成本。VR虚拟现实技术利用其特点在园林设计中展开应用和传统的建模技术相比,具有更多的优势,可以降低传统建模的制作成本和打印成本,利用虚拟的互联网平台,就可以实现和客户的交互,有效降低成本,同时节约资源。

2.2建模软件的选择和应用

利用VR虚拟技术进行三维建模,能够将真实的场景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复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首先需要保证设备场景在建模运行过程中的良好系统流畅性,因此,在设备运行前,需要对设置的三维场景模型具备的文件大小进行确认,否则可能会让虚拟技术在展开三维建模时出现中断,造成重复建模。此外,在使用传统的技术进行园林设计建模时,通常会利用AutoCAD以及3DSMAX相互配合,先利用AutoCAD软件推敲绘制整体平面环境,然后在3DSMAX软件中进行建模。但在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反复讨论和对比,对设计方案进行多次修改,将园林中的各个元素相结合,精细化处理。因此,采用SketchUp技术在VR虚拟技术中会更加便捷。

2.3虚拟现实技术在园林设计中的意境表达方式应用

VR虚拟技术应用在园林设计中能够更好地展现出园林主体,让客户能够更好欣赏环境和园林风景及主体之间的相互融合所展现的内涵,并且VR虚拟技术在对环境进行建模的同时,还会对人们的视野高度展开调整,会根据参观者的身体状况和健康情况进行逼真化的模拟,让欣赏者能够以自己正常的速度和步伐在园林中进行观赏,随心所欲地参观作品,做到人和环境的完美融合。

3虚拟现实技术的教学内涵

VR技术在园林类课程教学中应用,可以有效解决传统课堂的实践性不强、互动性不足、体验感不真实等现实问题。加强知识体系的趣味性和形象性,使理论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有效推进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教学质量的提升[4]。

3.1有效优化教学模式

园林类课程教学中,教师通常会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授课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关系合作化和教学手段信息化。在此VR技术可以实现园林类课程的理想化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和真实的交互性。培养学生主动观察、通力合作、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需求。

3.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VR观察课堂中的案例,提高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带来更直观的临场感和沉浸感,提高授课过程的效率,人才培养效果也得到了更好的优化。“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是园林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对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具有支持和促进作用。对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主要支撑和促进作用。学生进一步提升园林景观方案的设计能力、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学生和老师通过场景中的同一视角来共同观察和分析,抽象的问题也得到了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解决。

4VR技术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如果想把规划设计课程中的案例和作品更好地展示出来,可以利用VR技术的交互性,把身临其境的体验带给学生,学生利用VR设备,更加直观、清晰地感受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的案例和作品,并从中学习重点和难点,从而激发对园林规划设计课堂的积极性,在实践学习中发现兴趣所在[5]。

4.1VR技术可提高学生对园林景观案例的真实感受

传统的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通常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通过景观规划设计的部分经典案例让学生较为直观地认识感受作品设计的理念和优势。但是这些案例通过几张简单的平面图、鸟瞰图、局部效果图,很难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融入案例中去观察和理解设计师的用意,传统的教学媒体很难实现这类实践课堂真正的需求。这就造成很多学生在早期学习的过程中,因空间认知能力差、立体想象力不足等问题,导致在之后的方案设计环节无从下手,或不知道自己设计的多种方案中哪一个才是最优方案。如何把二维的图片变成三维的场景,让学生真实地走入三维场景中,真正进入这些案例中去,通过VR技术就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基于VR对于空间的还原与虚拟建模功能,可以作为教学辅助道具来训练学生对空间的感知能力和三维空间与二维空间转换能力,有利于发现设计中的不足并及时优化设计方案,从而锻炼学生空间思维和对尺度把握的能力。教师可以把需要讲解的案例通过SketchUP建模后,用Enscape、Lumion等相关插件的转换和处理,建成VR教学资源库。在授课中,教师只需把这些案例发给学生,学生可分组利用VR眼镜、手机或平板等工具,通过第一视角直观地观察案例的整体规划、道路交通、建筑风格、节点分布、植物种植等整体区域和任何角落,从而提高学生对园林景观案例的真实感受。

4.2VR技术可充分展示园林景观作品

学生作业中的园林规划设计方案,通常会利用AutoCAD做平面,SketchUP或者3DSMAX建模,PS辅助做出效果。大部分学生对空间的理解常常不到位,很多时候会将全部精力放在平面图及方案构图上,最终导致方案平面构图很漂亮,但立体空间设计混乱、缺乏实用性。在整个制作过程中,方案中道路规划、节点设置、植物种植等是否合理,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修改和完善,才能做出满意的作品。在修改和完善的过程,依附于几个基础的制图工具是很难清晰、明确找出问题所在,只有真正进入空间内部,才能更直观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制作好的SU模型通过En-scape、Lumion等插件快速渲染转换成VR文件,在VR空间里去推敲自己的作品,难题会迎刃而解。老师在审阅学生作业时,VR的体验感也会远远胜于那些精美的图片和漫游动画来得更加直观便捷。园林景观设计师在与甲方进行方案交流时,VR技术必然是最佳的选择。甲方可以通过设计师提前设定好的路径游览和感受,也可以随心漫游在方案中感受设计效果。设计师和甲方可共同进入空间探讨方案的不足,根据甲方意愿不断完善、更新设计方案。这样的沟通交流方式在节省时间、节约资源的同时,也更方便非专业人士理解园林景观方案[6-7]。

5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景观设计能够美化人们的日常生活,近几年对园林设计的美观性和实用性越来越关注。而虚拟环境技术的出现,有效优化了“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效果,推进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帮助园林景观设计更加简单快捷,还能够提升园林建设水平,强化景观美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绚烂,让城市更具有吸引力。

参考文献:

[1]高飞.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06:18-20.

[2]仲琳洁.小城镇居住小区环境规划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06:11-13.

[3]吴圆圆,萍.VR技术在园林建筑中的应用探析[J].现代园艺,2018(04):131-133.

[4]梁利东,江本赤,贾文友.VR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16):50-52.

[5]张烨.VR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创新应用[J].建筑与预算,2020(10):35-37.

[6]孙漪南,李方正,李雄.VR技术在城市绿化设计中的应用———以风景园林为例[J].中国城市林业,2017,15(02):55-58.

环境创设的设计方案范文3

我校高二年级共18个班,本期开出必修2模块,实行分班开课的形式。每班每周安排两节课,由3位老师分别完成各班的教学。

学生已完成必修1模块的学习,但从教学过程来看,反应出了学生对以前的教育模式已经根深蒂固,养成了一种不动脑筋,动手能力差,做事不够大胆、不敢创新的习惯,更缺乏了新一代的理想与冲劲。所以,课程如何开展得好是教学的第一难点,而如何改变学生的观念与学习模式也显得更为重要。

二、教育教学目标:

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学校对通用技术课程非常重视,为我们上好这门课提供了坚实的后盾。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理解结构、流程、系统和控制的基本概念,掌握结构设计、流程设计和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初步掌握简单控制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能使用常用的规范的技术语言表达设计方案;能结合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形成设计方案并初步实施;学会从技术、环境、经济、文化等角度综合评价技术设计方案和实施的结果,增强革新意识。

三、教材分析:

本模块是在“技术与设计1”的基础上设置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专题性技术与设计的教学内容,它所体现的技术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对于高中生的生活、学习以及人生规划都具有普遍的价值。

(一)结构与设计

1.内容标准

(1)了解结构的涵义,能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概念和一般分类。

(2)能结合1~2种简单的结构案例,分析结构是如何承受应力的。

(3)能通过技术试验分析影响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的因素,并写出试验报告。

(4)能确定一个简单对象进行结构设计,并绘制设计图纸,做出模型或原型。

(5)能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的案例。

2.活动参考

(1)自行设计一个试验方案,对公路旁的单脚标志牌、双脚标志牌、家用单脚支撑的茶几等物体进行强度和稳定性的试验,记录试验数据,指出提高它们的强度和稳定性的方法。

(2)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相关资料,选择典型结构的案例,分析其结构的特点。

(二)流程与设计

1.内容标准

(1)了解流程的涵义及其对生产、生活的意义。

(2)通过对典型的工作流程和生产工艺流程案例的分析,理解流程中的时序和环节的意义,学会阅读简单的流程图。

(3)能分析流程设计中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并画出流程设计的框图。

线索。

(4)能解释流程的改进与设备、材料等之间的关系,能概括某种简单生产流程优化过程中所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2.活动参考

(1)分析某些流程设计的案例,画出流程框图,说明它们的设计特点

(2)选择一个对象,进行流程设计或流程的改进设计,绘出简单的工艺流程图;在设计说明书中写出该流程设计方案的特点,实施过程中的主要环节、设备、环境等;就设计的思路和过程进行讨论。有条件可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以下所列的设计项目可供参考:

(三)系统与设计

1.内容标准

(1)从应用的角度理解系统的涵义。

(2)通过简单的系统的案例分析,理解系统的基本特性,初步掌握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

(3)理解系统优化的意义,能结合实例分析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

(4)通过简单的系统设计案例的分析,初步学会简单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

(5)确定一个生活或生产中的简单对象,根据设计要求完成系统的方案设计。

2.活动参考

(1)分析某些系统设计的案例,列出系统中的各组成部分,分析它们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如何协调好这些关系。例如:

(2)选择生产或生活中的一个对象进行系统设计,绘出简单的设计图纸,编写设计说明书。

(四)控制与设计

1.内容标准

(1)理解控制的涵义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分析典型的案例,了解手动控制、自动控制,熟悉简单的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简单的工作过程。

(3)能画出一个简单的闭环控制系统的方框图,理解其中的控制器、执行器等环节的作用,熟悉反馈环节的作用。

(4)能根据开环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制作一个控制装置;或者能根据简单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实施或模拟实施,学会调试运行,提出改进方案。

2.活动参考

(1)观察家用抽水马桶水箱水位的自动控制工作过程。动手试验,将一个人工水位控制系统改进为自动水位控制系统,画出它的方框图并说明其工作原理。

(2)收集并分析日常生活中控制系统的案例,对该控制系统的组成、对象的基本特性、控制的工作过程、控制效果等进行讨论,并加以说明和描述。

(3)选择一种控制设计的对象,进行控制设计,绘出简单的设计图纸(或程序设计框图),在设计说明书中写出该控制设计的特点,尝试运行(或模拟运行)设计方案,对该控制系统进行评价,对所出现的偏差进行分析。建议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四、主要措施

1、认真研读新教材课标,把握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坚持五个统一,即统一计划、统一进度、统一备课、统一作业、统一实践。有步骤进行教研活动,提高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与执行能力,提高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通过互相听课评课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2、认真准备教学材料和用具。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媒体的教学功能,收集和处理与教学有关的信息和资料,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生活实际,特别是上网查找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和信息。

3、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注重科学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交流、合作能力。采取课堂教学与模型制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开展学生设计与制作评比活动,重点提高学生技术素养。

4.要求科组老师认真纂写教学反思,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

5.本学期两位老师各上一节公开课。

6.研究学分认定工作。

周次

时 间

教学内容

课时数

1

2.13-2.17

常见结构的认识

1

2

2.20-2.24

稳固结构的探析

1

3

2.27-3.3

结构的强度

1

4

3.6-3.10

典型结构案例分析

1

5

3.13-3.17

学做结构设计

1

6

3.20-3.24

生活的生产中的流程

1

7

3.27-3.31

流程的设计

1

8

4.3-4.7

流程的优化

1

9

4.10-4.14

揭开系统的面纱

1

10

4.17-4.21

系统的基本特性分析

1

11

4.24-4.28

系统的优化

1

12

5.4-5.5

控制的概念

1

13

5.8-5.12

控制技术的分类

1

14

5.15-5.19

控制技术的分类:实践与体验

1

15

5.22-5.26

学分认定作品制作

1

16

5.28-6.2

控制系统

1

17

6.5-6.9

高考学考

1

五、教学进度安排

教研组长审批意见:

签名时间

教务处审批意见:

签名时间

环境创设的设计方案范文4

学习者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其具有的社会认知、个人情感等特征都将对学习过程产生影响。因此,要取得教学设计的成功,必须重视对学习者的分析。学习者分析主要包括学习者初始能力分析、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分析和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分析三个部分。如:本节课面向的是平面设计专业的二年级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的软件使用技能,并且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这都有利于开展信息化教学。

二、教学目标的分析

教学目标应依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来设计,参照行业资格标准,从学习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等多个方面,明确对学生的具体要求。教学目标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维度进行设计。以“公益海报的设计与制作”教学项目为例,制定三维教学目标如下:通过设计海报,掌握平面设计的创意方法,使学生熟悉平面广告设计的一般工作流程,增强对PS软件的应用能力;通过具体的情景模拟,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通过自己设计与制作的过程和组内合作学习及组间的交流学习,使学生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多种评价方式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成就感的形成,从而快乐地进行学习。

三、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更好地把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道德情操的陶冶有机结合起来,进而促进学生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公益海报的设计与制作”教学项目的实施为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创设教学情境,以促进教学项目的顺利实施。

1.模拟真实工作室情境参考广告公司工作室布局,模拟布置教学环境,张贴企业现代管理标准、各个工作组的组名、成员构成以及工作理念或口号等,使学生仿佛置身于设计工作室,在学习的同时体验企业的实际工作情景。

2.任务与问题情境通过图片、视频或实际广告作品展示,使学生对“公益海报的设计与制作”有直观的了解,这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如在“公益海报的设计与制作”教学项目中,通过PPT演示一组南方持续干旱,田地干涸龟裂,农民仰望苍天求雨的图片。接下来再选取一组让人“心痛”的熟悉场景:污水的恣意排放、洗车时水花四溅……。让学生看到我们的水资源就这样被污染、被浪费了,他们的创作热情被激发起来,教师此时可自然引入项目和任务。在任务实施过程中,通过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可让学生思考和讨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做中教,做中学。

3.小组合作学习情境教师可兼顾各个学生的能力基础和特长,将他们分成若干学习合作小组。划分小组,既便于组内交流和学习,也便于教师将学生的优秀作品汇总,实现信息化教学反馈。合作学习小组组长的选择十分重要。通常组织能力较强、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会被推选出来担任学习小组的组长。组长应发挥其在老师和学生间的纽带作用,接受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和要求,并组织带动组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各项任务。

四、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

1.学习环境选择本次教学设计要求学生在因特网、网络学习平台、QQ、博客等构成的信息化环境下利用信息资源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在网络环境中查找相关知识,是获中职平面设计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及实施取信息资源的主要途径。网络学习平台方便教师学习任务的和学生学习作品的展示、进行在线测试等。运用电子邮箱、QQ、博客可以进行师生间、生生间交流沟通、进行作业的提交等。

环境创设的设计方案范文5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监理;要点问题

一?工民建施工前期监理要点问题

工民建施工前期,应明确监理要点,强化管理控制,做好图纸会审与设计方案交底工作。对于监理勘察中发觉工程规划、设计方案与强制标准、相关合同要求不相符支出,应上报建设单位,并做好勘察设计整改补充。对于开工前期准备阶段中的相关问题,设计、建设方应向施工与监理方做好细化说明,进而确保各方明晰设计意图、规范各类施工工艺特殊标准,探究工民建工程结构规划、设备配备、工艺应用中包含的矛盾问题,进而有效降低误差规划设计,消除不良质量隐患。在约定开工前期,工民建工程承包方应科学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做好自审管理,并进行审批报表的填写,上报至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应作出全面审核,并出具相关意见,履行确认签字。当组织设计中存在需要整改的内容时,项目总监应通过书面意见核实发回并重新履行报审流程。对工民建新型项目工程、涉及庞大任务量的施工建设任务,应在监理方审核管理后,上报监理技术部门继续审核,出具相关意见,并联合建设机构、专家、相关单位做好协商会审。可通过分阶段审核、创设分布方案,提升工作效率,优化监理管理效果。对于施工建设各项生产要素应做好质量配置监督,就施工管理、质量控制体系与施工人员资质做好审核管理,优化成品、材料、构配件相关质量水平科学管控、设备设施管理,施工现场监督审核,新型工艺技术把关。应注重对难点技术工艺问题的科学解决并创设有效实施方案,降低图纸误差,解决矛盾与隐患问题。一旦开工通知下发,建设方应依据计划规定做好现场施工环境的优化协调,确保及时开始施工,预防延误工期造成的不良经济损失。监理人员则应预先对现场道路、场地疏通、水电设施、线路布设做好确认核查,当符合开工要求后则可指令,并做好后续工程疏导管理。

二?工民建施工阶段监理要点

工民建施工阶段中,应把握薄弱环节,清晰明确控制重点,做好详细规划,选择适应性控制方式、制定管理内容,明确监督标准。对于工民建张拉施工、预应力布设、混凝土结构施工应做好重点控制监督,找到地下防水施工的薄弱环节,以及对后续工程能产生显著影响的施工环节,例如模板施工、钢筋配筋与固定支撑操作等,并强化监督控制。对于创新应用各类新技术材料的项目环节应做好审核控制与实时监督,尤其应注重对操作难度较大、需要高技术水平的复杂曲线放样操作监督管理,提升施工建设水平。对于到场施工材料、成品、构件应提交相关审批报表,履行必要的检验监督流程。对于进口材料,则应联合相关商检机构共同监督验收。对于发现的质量水平问题、不满足数量标准状况,应参考供货方与检验方相关记录,并作出索赔申请。对于现场材料的存储环境、操作条件也应做好全面监督审核,依据不同材料属性特征制定科学的储备运送方案,降低二次运输引发的成本费用提升现象。另外,监理人员还应多对施工机械设备养护管理、应用与具体服务状况做好跟踪检验核查。例如对各类现场施工塔吊、脚手架、具有特殊标准规范的施工机械设备,应在前期使用阶段中,率先通过相关安全劳动机构部门的检验审核,达到合格标准后方可履行手续办理并投入现场施工应用。对于施工建设中的各个工序应引入交接控制检验模式,并履行必要的专项检查,确保施工建设相关技术活动的顺利开展。对于见证取样以及送检流程同样应做好现场监督控制,优化管理工民建工程承重部位、材料混凝土试块,受力钢筋的监督见证取样,确保施工阶段各项操作的规范、有序、合理、高效。基于施工前期勘察规划、施工场地条件环境更新,地下管线、阻碍物质、地质状况、施工水平条件的影响,会形成工程变更事项。对该类问题应科学审慎,基于经济合理目标,通过索赔损失对比,做好利弊权衡,进而实施优化变更监理控制。对于基槽施工验收,应做好地基承载核查,地质状况监督,边坡开挖处置稳定性与支护水平的检验。监督验收阶段中应联合设计勘察方,监督质量部门共同参与,通过现场细化明确衡量相关操作规范标准。倘若操作合理,则应做好验收材料同步签订,否则,应提出可行性整改处置方案,并履行再次的验收组织。对于隐蔽工程应引入自检、报请核准、监督管理、材料验收审核、现场核查、联合专项监督等实践方式,确保其规范操作,提升隐蔽工程质量水平。对于不合格事项应由监理人员签发相关整改通知,并做好复核管理工作。对于分部、分项工民建工程,应检验其相关施工资料的全面性,做好质量验收,基础核查、结构衡量、安装操作控制管理、抽样核查与安全管控,令其全面符合相关标准规范。

三?工民建工程事后监理要点

工民建工程完成施工建设后,应对其竣工阶段展开监理验收,通过资料核查、抽查检验、功能校验、规范标准核定、质量验收、安全事项控制做好全面验收监理,把好最后一道检验关口。对于各类反映工程质量水平的资料应做好整体审核、监督。通过资质文件核查、质量审批资料检验、方案规划、设计图纸、施工组织材料核准、审核上报材料、质量凭证资料、交叉工序、隐蔽施工工程、分项分部项目检验资料、变更审计材料评估、创新工艺材料、工程项目结构设计鉴定凭证,事故核查与处置管理报告检验,确保综合验收管理的科学、规范、有章可循,提升验收监督管控水平与实践效率。

四?结语

总之,针对工民建工程监理管理核心重要性,我们只有明晰监理要点,做好全过程监理控制,才能优化提升工程建设质量水平,完善安全监督控制效果,创设显著施工效益,并促进工民建工程的持续、稳定与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滨.混凝土建筑施工监理的质量控制[J].中国科技博览,2010(22).

[2] 建筑施工监理中存在的不足及对策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2).

环境创设的设计方案范文6

    令设计效率与项目设计质量产生了不良矛盾。通常会将时间的考量放在首要位置。另外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阶段中,还包含评估审核力度有限,管控流于形式,评审职能权责划分不清晰,监督管理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水平有限,无法做好设计图纸的全面校验考核的不良问题。对于设计的细节层面,通常欠缺明确的地质水分数据分析,设计参数的比选存在不合理性。令应用材料总量的分析与计算较为粗糙,分析管理没有全面严格,对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图纸的整体质量水平形成了不良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规模较大,且需要高难度的施工技术,往往持续较长工期,为此更加要求做好安全性管理。因此,应持续的进行方案优化,科学设计,方能符合安全以及经济性标准。当前,水利水电工程进行设计阶段中,通常没有对设计方案合理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不注重进行充分的对比研究,而是令其符合一般标准便可,并没有实现最优化、最科学的设计,进而令后续的工程优质建设与经济性运行留下了较多隐患。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方同业主方更像是鱼与水的相互关系,业主方更为关注如何做好成本效益管控,设计方则无法对业主的该项目标要求给予充分的理解。一旦同业主方产生意见分歧之时,通常利用相关规范以及条款应付业主,令两方关系日益复杂。设计方同施工方的相互关系更为复杂,设计方应做好施工各个环节的统筹控制与监督核查。当前设计方同施工单位恰恰欠缺良好的沟通以及精诚合作,令施工阶段中产生了本可预防却由于设计错误、沟通不畅而导致问题的产生。进行概算编制过程中,应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总体建设规模、经费投入比例以及员工待遇标准、材料价格等进行详细的说明。当前某些水利水电工程则呈现出概算编制内容较为简单,令工程审核与落实无法良好开展的问题。同时设计员工没能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总量以及单价进行科学的分析计算。尤其在土石方总量、钢筋以及模板用量的清单设计欠缺精准性,无法对材料的价格实施贴近市场的良好调节,进而令施工方投标管理、项目结算以及竣工审核面临着更多的麻烦。

    2.水利水电工程优化设计策略

    2.1全面把关,强化质量管控,提升人员综合素质为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整体设计质量,应全面把关,重视质量、效益以及工作效率的良好平衡。应创建完善健全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系统,防患于未然,创建安全可靠的建设环境,通过进度管控与信誉提升实现全面发展。设计阶段中应全面履行三级校审管理体制,各级工作人员应细致认真的履行自身权责范畴工作,提升设计方案水平,赢得业主的广泛认可。优质的设计策略,仰仗于设计人员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以及科学的工作态度。为此应做好相关工作人员的终身教育培训,提升工程设计整体水平。激发设计人员创新工作理念,按时做好考核管理。同时成果应同绩效管理全面集成,并可多方位的吸引高精专人才共同参与。对于高技术含量性工作、结构体系相对复杂的工作任务应强加管控,进而推动整体工作队伍设计质量的优化提升。另外,应通过良好的宣传教育,令设计员工端正实践态度,积极依据规章管理体制进行科学有效的设计。预防不加改进的一味照搬照抄、全面挪用。应树立最优化的设计理念进行图纸的分析与研究。

    2.2强化设计前期相关数据资料汇总管理,实施勘察设计有效招投标管理为确保设计方案科学合理、贴近实际,应在前期阶段,做好相关数据资料的汇总管理,设计方应主动引入现代化、先进性科学技术、优质性能的勘察探测设施、施工机械设备,并配置综合素质全面的专业技术员工。应由工程项目现实状况入手,做好前期的设计规划与分析研究。应全面的搜集整理丰富地质水文数据、自然资源资料,完善环保管理。同时应做好结构分析计算,通过科学的比选分析择优制定,确保水工建筑工程、水利设施机械、电气设备实现完善合理的配套,令各类工程由防洪等级、安全级别上、抗震强度上,以及完成建设的运行管控中,均能符合规范设计标准,发挥优质的工程效益。为提升设计水平,应积极履行勘察设计的招投标管理,通过优选设计机构履行招投标管理制度。目标在于通过竞争管理制度,有效的预防专业垄断,并可借助招投标管理选择资质最为优秀、信誉良好的设计方实施工程设计,预防设计机构独大问题。再者,可令设计方形成危机意识,并激励员工产生主动积极性,精心的做好方案的优化设计。

    一旦完成设计方案,则应利用专家会审做好评估与审核。对没有满足要求,设计质量水平不高的设计方案应予以打回处理,进而提升质量管控综合效益。另外,应履行必要的绩效管理考核,待完成相关设计任务后,可依据质量以及进度产值进行工作量的评估核算,并将其换算为整体工作绩效。进而在提升工作人员整体积极性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制度约束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