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治疗的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治疗的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治疗的方法

生物治疗的方法范文1

关键词:花卉组织培养;污染;因素;防范治疗

植物组织培养始于20世纪初,是以植物生理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技术,即应用无菌操作方法,培养植物的离体器官、组织或细胞。进入工业时代,花木产业也开始工业化发展,为了获得大量保持优秀基因的花卉幼苗,利用花卉组织在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已成为花卉产业的首选。但花卉组织培养过程中,发生组织污染概率极大,轻则导致培养成的幼株生长缓慢,重则导致花卉幼株死亡。

1 花卉组织培养技术概述

1.1 花卉组织培养

花卉组织培养是指将花卉的一部分接种在培养基上,将其培养发育成为新的花卉植株。时至今日,以植物的胚、子房、根茎、叶片等离体组织进行愈伤培养,已经成为获得大量与母本同基因幼株的方法。

1.2 花卉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

1.2.1 取材。取材是花卉组织培养的第一步。理论上讲,花卉的每个具有完整细胞核的植物细胞都有分化繁殖的可能。不同的花卉品种,选用的外植体的部位也不同。可以用顶芽、腋芽、叶、叶柄、茎段、茎尖、花梗、花蕾、花瓣、球茎、鳞茎球茎、根茎类等等,所以,对于不同种类的花卉,其取材也不同。

1.2.2 消毒。消毒主要针对接种环境以及外植体,要对接种室内空气进行消毒,一般采用次氯酸盐类消毒剂。然后对外植体进行消毒,常用的消毒剂有次氯酸钠、酒精、氧化汞等。将外植体在这些消毒液中浸泡一定时间,然后用无菌水冲洗干净,最后进行接种。

1.2.3 环境布置。花卉组织培养对培养环境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包括光照、温湿度、空气、培养基体等。光照强度要根据花卉的光饱和点设置,温湿度要根据不同花卉光暗期的最适应温差进行设置,同时控制培养器皿内的相对湿度。花卉组织培养过程中,CO2浓度有较大影响,光合作用会消耗培养瓶中的CO2,因此,一般采用透气的封膜。

1.2.4 接种。在取材、消毒、环境布置都准备就绪后,进行培养组织的接种。接种采用经过消毒的接种设备,接种后多个组织一般在一个培养容器中培养至其分化出根、叶等器官后,逐渐进行分株培养。

2 花卉组织培养过程中导致污染的因素

2.1 花卉组织培养污染发生

花卉组织培养过程中,有一些细菌与真菌感染花卉后,导致其无法生长或者由于菌类产生的毒素而凋零,这就是最常见的花卉污染病。根据污染菌类的不同,分为细菌污染与真菌污染。真菌污染由于其孢子繁殖速度快,因此,一旦污染会在培养基中较快形成真菌菌落。而细菌污染会在花卉组织中潜伏较长一段时间,前期不容易发现。菌类污染还根据其来源分为外部污染与内生污染,外部污染的菌类从外部的空气、器具、人员处传染;内生污染是由于外植体本身带有内生菌,没有消毒完全而导致的污染。

2.2 导致花卉组织污染的具体原因

2.2.1 空气污染。一般发生在使用时间较久的接种室中,由于人员进出带动污染空气进入接种室,进而污染外植体或者离体培养组织。空气污染一般是真菌孢子污染传播的主要方式。培养瓶在接种前虽然一般是密封的,但也有可能在接种人员的反复操作中,被带有污染菌类的空气进入其中,从而对培养组织造成污染。

2.2.2 设备污染。主要是消毒设备不完善以及培养设备的污染导致。消毒设备如果本身带有污染源,而消毒液的消毒效果又因为质量问题导致消毒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可能导致外植体成批污染。培养设备的污染也有2种可能的原因:一是培养设备消毒不善,本身带有污染菌落;二是外植体带有内生污染源,进入培养瓶后污染了整个培养瓶。

2.2.3 人员污染。培养操作人员出入接种室,原则上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并穿戴无菌的工作服装与手套。人员带来的污染:一类是接种人员没有进行妥善的消毒,或者没有按照规定穿戴消过毒的工作服装用品;一类是工作服与手套消毒不善,带有污染菌。

3 对花卉组织培养污染的防范治疗措施

3.1 母株预处理

在从母株取材之前,可以对母株进行连续多日的消毒预处理。一般每2~3天对母株喷洒1次消毒液,消毒液的浓度不宜过高,经过半个月到1个月的消毒后,基本可以有效控制母株的内生污染。

3.2 抗生素防治

使用抗生素是对付球菌、葡萄球菌、杆状菌等细菌的特效消毒手段。在使用抗生素前,检验与分析污染组织,确定导致其污染的菌类与比例。然后对其中主要的污染菌类采用针对性的抗生素,抗生素不宜超量使用,逐步增加其浓度至完全抑制污染菌落,为了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抗生素宜复合使用。

3.3 病株移除

由于是大批量培养,因此,接种初期,还没培养出成型的根与叶时,1个培养瓶中一般有多个组织一起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定期检测培养瓶内的植株,及时发现已经被污染的植株。一旦发生污染的病株,第一时间将病株移除,并对培养瓶进行消毒,更换培养液。

3.4 培养液浓度控制

增加培养液的盐分浓度或者糖分浓度,能够对某些菌落起到抑制作用。单宁酸等溶质浓度的增加,有时也能对某些细菌起到较好的抑制作用。至于如何决定调整哪种培养液溶质的浓度,根据污染菌浓度的检测结果进行判断。

3.5 分组织培养

花卉植株的顶芽分化生长速度较快,而且一般没有污染菌。因此,采用这部分取材进行培养,当培养分化的幼株再次生出顶芽时,再从新培养的顶芽上取材进行分体,这样培养出来的新株基本上可以避免内生菌的污染。

生物治疗的方法范文2

【关键词】生物治疗;胃癌晚期;应用分析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6993-02

胃癌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居首位,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高。多发于50岁以上,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胃癌的预后与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组织类型、生物学行为以及治疗措施有关[1]。对于胃癌晚期患者来说,采取最安全、最合理、最有效的治疗方式至关重要。要对不同的患者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合理的方案。生物治疗可以联合手术治疗,提高手术耐受性,预防癌细胞的复发和转移,缓解术后免疫力下降,还可以联合放化疗提高疗效,降低各种毒副作用,增强患者自身的抗癌能力,对于不能手术或放化疗的患者,单独使用同样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痛苦[2]。现将我院应用生物治疗法治疗胃癌晚期患者的疗效情况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1月――200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胃癌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45-78岁,平均(66.8±1.2)岁。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DC/CIK肿瘤生物免疫治疗:①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一定量的外周血;②在GMP实验室里,分离单个核细胞置于培养瓶中,加入培养液和细胞因子刺激细胞活化增值;③经过7-14天细胞培养,细胞数增至原有数量的几百到上千倍,免疫杀伤能力增加20-100倍;④采血后的第7-14天,开始回输DC/CIK细胞。反复多个疗程治疗,在治疗后随访5年。

1.3疗效判定①显效:肿块完全消失,无新鲜病变,且持续1个月以上;②有效:肿块最大直径与最大垂直直径乘积缩小50%以上,无新鲜病变,疗效持续1个月以上;③稳定:肿块中两个互相垂直的最大直径乘积缩小不及50%,病变增大但不超过25%,无新鲜病变,疗效持续1个月以上;④恶化:肿块中两个互相垂直的最大直径乘积增大25%以上,有新病变出现。治疗后生存时间计算自开始治疗之日起至死亡。

2结果

30例胃癌晚期患者经生物治疗后显效0例,有效3例,稳定20例,恶化7例,总治疗有效率为10.00%。3年生存18例,生存率60.00%,5年生存12例,生存率为40.00%。

3讨论

胃癌晚期手术治疗根治性差、预后较差,对于因体质弱、有转移的晚期患者来说,是不宜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上,对不适宜手术的晚期胃癌患者大都会进行大剂量的放疗、化疗以缩小瘤体,控制癌细胞转移。甚至,还存在一些对产生耐药的患者再次进行放化疗的情况,导致虚弱的生命更加垂危,因过度放化疗致死的患者也不在少数[3]。生物治疗胃癌是以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激发自身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症的新型治疗方法,以DC-CIK细胞为主导。它通过人体外周血采集获得单核细胞,在体外模拟人体内环境,应用科学技术进行培养增殖后获得的一群异质细胞,它具有显著的识别和杀伤人体各种肿瘤细胞和病毒的活性。生物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和化疗后发展的第四类癌症治疗方法,系利用和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来对抗、抑制和杀灭癌细胞[4]。生物治疗胃癌具有以下特点:①运用正常人赖以生存而肿瘤患者表达较低的生物细胞因子调动机体自身的免疫力量达到抗肿瘤作用,与放疗和化疗相比,副作用很小;②通过主动免疫能够激发全身性的抗肿瘤效应,作用范围更加广泛,特别适用于多发病灶或有广泛转移的恶性肿瘤;③采用分子靶向药物进行治疗,目标明确,对肿瘤细胞以外的正常细胞无影响,对不宜进行手术的中晚期肿瘤患者,能够明显遏制肿瘤的进展,延长患者生命[5]。生物治疗胃癌晚期可以精准清除残余肿瘤细胞,防复发、防转移、延长生命,能提高手术、放化疗成功率,提高免疫力,减少手术、放化疗对免疫的伤害,降低痛苦,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所以,对于胃癌晚期的患者来说,生物治疗技术是患者最佳的选择,生物治疗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本组30例胃癌晚期患者经生物治疗后3年生存率60.00%,5年生存率为40.00%。综上所述,生物治疗早胃癌晚期患者治疗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湘雨,李素云,李建生,等.毒素清对内毒素肺损伤兔自由基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24(140):35-37.

[2]朱静,田辉.晚期癌症120例的临终关怀[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9):26.

[3]娄彦玲.胃癌晚期96例疼痛的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10):320.

生物治疗的方法范文3

【关键词】 卵巢癌;生物治疗;真实心理体验;质性研究

卵巢癌属于一种恶性妇科生殖系统疾病, 且该疾病造成的患者死亡率位于各类妇科疾病之首。卵巢癌的扩散和转移发生率较高, 且患者通常就诊较晚, 一旦确诊通常即为晚期。化疗联合手术是该疾病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法, 这一治疗技术不仅有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 还能够最大限度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卵巢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约为30%, 但是, 长时间的化疗治疗易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 且会增加患者及家属的经济负担, 甚至导致患者出现各类心理问题。本次医学研究就对卵巢癌患者生物治疗期间真实心理体验进行了质性研究, 现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之间病理检查诊断为卵巢癌的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患者年龄在34~67岁之间, 平均年龄(52±13.3)岁。患者病理分期结果为:3例I期, 3例II期, 2例III期, 2例IV期。文化程度为:2例小学, 4例初中以上, 4例本科以上。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访谈调查。

1. 2 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在现象学方法和理论的指导下, 对所有观察对象进行两次调查访谈, 在第一次访谈时了解患者第1疗程化疗情况, 完成调查访谈后, 对患者的病情资料进行收集整理, 并与其约定第二次访谈调查的地点和时间, 及时返回患者处核实不十分明确的资料, 从而提高调查结果的准确性。所有观察对象均在不受打扰的房间内进行私密访谈, 访谈人员应准备好调查访谈所需物品和环境, 避免谈话过程中出现刻意的掩饰或夸张, 保持谈话气氛自然、轻松, 不能主动引导或暗示患者说出所需答案, 鼓励患者使用准确的语言深入表达自身生物治疗过程中的真实心理体验, 从而获得大量、可靠的研究信息, 同时, 访谈人员应指导患者掌握应对化疗治疗不良反应症状的方法, 深入了解生物治疗的有关知识, 对患者谈话过程中的动作和神态反应情况进行仔细观察。调查访谈前, 通过较为轻松且接近患者的话题来帮助患者消除陌生感和紧张感, 并为其提供舒适、安静的访谈环境, 准备好靠枕、纸巾、饮用水等物品。

2 结果

本次临床研究共获得下述几点调查结果:①对心理支持的需求。患者化疗治疗过程中会感到巨大的心理压力, 因而需要得到家庭和社会的关爱与支持, 从而增强患者的满足感与归属感。②因外貌改变而感到痛苦。化疗治疗会导致患者发生外貌上的改变, 特别是化疗造成的脱发会加大患者的心理负担, 使其产生自卑感, 进而对其社交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产生影响。③担心家庭经济负担。由于卵巢癌患者术后需要接受较长时间的化疗治疗, 且治疗花费较大, 因而会给患者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进而导致患者出现心理障碍。④抑郁焦虑情绪。患者在得知自己患上卵巢癌后, 必然会出现程度不同的恐惧、迷茫、信心丧失、焦虑、抑郁、悲哀等情绪问题, 同时, 在化疗所导致的身体不良反应影响下, 这种不良心理状态会进一步加剧, 进而对其临床治疗效果和舒适度产生负面影响, 部分患者会抱怨自身的不公平遭遇, 怨天尤人, 进而出现拒绝治疗等问题。⑤自责。部分患者会因患病加大家庭和社会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而出现严重的自我负担感, 随着自我负担感的逐步加重, 患者必然会出现自卑的情绪, 认为自己拖累了家庭。各种不良反应现象发生率, 见表1。

3 讨论

卵巢癌属于一种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疾病, 该疾病的发生会涉及到一系列的社会、家庭方面问题, 进而导致女性患者出现精神、心理、生理等多方面的改变。患者得知自己换上卵巢癌后, 通常会对未来的生活产生严重的忧虑感[1]。生物治疗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手术辅助治疗措施, 有助于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 然而, 患者治疗过程中常常会因担心癌症复发或害怕治疗失败而出现不良情绪, 甚至失去对于临床治疗的信心, 此时, 患者家属和护理人员应为其提供有效的心理护理, 主动了解患者的真实心理体验, 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延长其术后生存时间, 保证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改正对于生物治疗的错误认识, 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由本次医学实践结果可知, 对卵巢癌患者生物治疗期间的真实心理体验进行准确了解, 有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 保证患者更加勇敢地接受治疗, 提高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3]。

参考文献

[1] 晋云华.喉癌患者全喉切除术后治疗期间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中国医药导报, 2009,6(13):48-49.

生物治疗的方法范文4

【关键词】 肝癌; DC-CIK生物治疗; 辅助; 临床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and effect of liver cancer patients to take DC-CIK biological treatment as adjuvant therapy. Method: 72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ach group contained 36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adiation treatment, and the study group based on the control group accepted DC-CKI biological treatment.The clinical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the dura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and after treatment immune function parameters and KPS improved more obviously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The effect of DC-CIK bjological treatment as the adjuvant therapy of HCC patients is good,it is worth learning.

【Key word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DC-CIK biological treatment; Auxiliary; Clinical value

First-author’s address: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Taiyuan 030001,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07.004

肝癌属于临床常见恶性肿瘤,恶性程度较高,而且进展较快,预后较差[1]。常规放射治疗肝癌尽管有一定效果,但患者生存期不长,且对免疫功能指标如CD3+、CD4+/CD8+比值、CD4+CD25+、CD16+CD56+等改善不明显,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不佳[2-5]。随着研究越来越多,近几年显示采取DC-CIK生物治疗辅助治疗肝癌,不仅能提高抗肿瘤活性,同时可改善前述免疫功能指标,促进细胞分化[6]。为了进一步探讨肝癌患者采取DC-CIK生物治疗辅助治疗的临床价值与效果,本院展开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计入选对象72例,全部为本院接诊的肝癌患者,入选时间2012年

1月-2013年1月。入选患者均符合肝癌诊断标准,预计生存期不低于3个月,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有手术禁忌证或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同时排除妊娠期、活动性肝病、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转移性肝癌、占位性病变等患者[7]。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41~77岁,平均(52.6±5.4)岁,AFP(317.42±42.16)μg/L,肿瘤直径(4.56±1.82)cm。

研究组男23例,女13例,年龄40~79岁,平均(52.9±5.2)岁,AFP(317.58±42.96)μg/L,肿瘤直径(4.84±1.59)cm。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放疗治疗,利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实施全肝移动照射,放射剂量控制在30~50 Gy,连续治疗1周为1个疗程。

1.2.2 研究组 在放疗基础上加用DC-CIK生物治疗,放疗与对照组一致,DC-CIK生物治疗方案是首先制备好自体DC-CIK细胞,然后进行DC细胞与CIK细胞培养[8-10]。培养完毕进行DC-CIK细胞回输,即将血细胞分离培养后第4、9、12、16天回输CIK,第8、16天则皮注DC。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不良反应、生存期以及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25+、CD16+CD56+)与生活质量(KPS)变化并比较。

1.4 疗效评价标准 按照RE-CIST实体瘤近期疗效评价标准执行,包括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进展,以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稳定率评估总有效率[11]。

1.5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相关数据全部录入EXCEL表格中,便于回顾性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研究组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12例,稳定10例,进展9例,总有效率为75.00%(27例);对照组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5例,稳定

12例,进展19例,总有效率为47.22%(17例)。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肝癌属于临床常见恶性肿瘤疾病,国内发病率较高,而且是肿瘤致死原因第二位。本病起病隐匿,大部分原发性肝癌在确诊时已为中晚期,无法完成手术切除,而介入栓塞治疗或放射治疗则成为目前主要的手段,但单纯实施介入或放射治疗,效果也难以保障[11]。随着研究深入,DC-CIK生物治疗成为肿瘤新型疗法,而且随着应用增多逐渐成熟起来[12-13]。为了进一步探讨DC-CIK生物治疗辅助治疗肝癌的临床价值,本院针对接诊的肝癌患者借鉴相关文献进行了研究与探索,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高达75.00%,对照组则为47.22%;同时,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生存期要明显比对照组更长;尽管两组均有不良反应发生,但均比较轻微,且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治疗后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与KP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而对照组仅KPS评分有改善,研究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DC即树突状细胞,属于体内抗原递呈细胞,主要位于启动与调控及维持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利用负载肿瘤抗原的DC细胞作为瘤苗,可有效打破机体对肿瘤的耐受,进而激活T淋巴细胞,从而杀伤与清除肿瘤细胞[14-17]。CIK即细胞因子活化杀伤细胞,能够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和DC联用可更好地发挥免疫治疗效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术后肿瘤复发[18]。此外,在研究中研究组治疗后显示血液中免疫功能指标CD3+、CD16+CD56+的T淋巴细胞有明显增多,而且CD4+/CD8+比值也有所升高,显示免疫功能相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这种情况主要与DC-CIK生物治疗机制相关[19]。因为DC细胞与CIK细胞共同培养后可活化两个细胞群体,明显增强IL-2与IFN-γ表达与分泌;DC细胞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进而促进CIK细胞成熟,以此获取杀伤活性更强的细胞[20]。

综上所述,肝癌患者采取DC-CIK生物治疗辅助治疗不仅疗效明显,而且安全性高,可更好地改善免疫功能指标与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期,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马洪波,黄涛,韩风,等.DC-CIK细胞联合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2,37(11):980-983.

[2]李卿,王新利,王杨,等.DC-CIK共培养细胞联合索拉菲尼对肝癌细胞体内外的杀伤效应[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0,17(1):46-50.

[3]项颖,李启英,王莉,等.DC-CIK细胞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3,42(14):1571-1574,1577.

[4]刘丽,钟嘉明,陈晓霞,等.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自体DC-CIK细胞治疗BCLCC期肝癌的随机对照研究[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5,8(5):434-438.

[5]刘黎明,张建军,周莹,等.DC-CIK联合介入、中药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3(5):67-69.

[6]朱珍英,竺顺斌,陈刚,等.DC-CIK 生物免疫治疗联合放疗在肝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实用癌症杂志,2014,19(11):1436-1438.

[7]郭伟伟,刘莉,华,等.DC-CIK细胞免疫治疗联合TACE术治疗原发性肝癌[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4,10(5):674-678.

[8]潘国政,张军,袁庆忠,等.TACE联合RFA序贯DC-CIK治疗小肝癌的研究进展[J].医学与哲学,2014,18(14):48-50.

[9]梁倩影,刘先领.自体DC-CIK细胞联合替吉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0(21):6074-6076.

[10]程小珍,彭大为,王美清,等.自体DC-CIK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4,19(9):1401-1404.

[11]张丹,何剪太.DC-CIK细胞协同索拉菲尼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1,27(6):664-667.

[12]孟娟,彭大为,王美清,等.自体DC-CIK联合肝动脉栓塞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3,10(8):1146-1148.

[13]魏宇,胡伟.DC-CIK细胞联合手术治疗高龄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实用癌症杂志,2015,30(5):654-657.

[14]王哲.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DC-CIK细胞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4):6276-6277.

[15]尤振宇,苏晓辉,刘洋,等.DC-CIK生物治疗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肝癌的短期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3,35(11):1626-1628.

[16]蔡立莉.伽玛刀联合DC-CIK细胞治疗对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11(20):20-21.

[17]龙新安,姚飞,曾健滢,等.冷冻消融联合DC-CIK免疫疗法治疗转移性肝细胞癌回顾性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18(4):600-604.

[18]王郑.DC-CIK细胞联合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5):62-64.

[19]邱宝安,吴印涛,赵文超,等.不同途径输注DC-CIK联合TACE治疗进展期肝癌的临床研究[J].医药杂志,2015,19(3):58-62.

生物治疗的方法范文5

【关键词】过敏性疾病 生物共振治疗仪 疗效观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且易反复,不易彻底根除。2011年11月---2012年3月,我院采用摩拉生物物理治疗仪对76例病人,包括急性荨麻疹和慢性过敏性鼻炎,进行了过敏性检测和脱敏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1.1.1一般资料:76例病人均符合急性荨麻疹和慢性过敏性鼻炎的诊断标准,其中,男43人,女33人,年龄9—55岁,平均年龄约30.98岁,慢性过敏性鼻炎41人,急性荨麻疹35人,疗程3天—15年。

1.1.2排除标准:检测前一周内用过激素或检测前3—5天内用过抗阻胺类药物;存在精神方面的因素;缺乏生命必须的振动,如安装过心脏起搏器、曾经做过器官移植等等。

1.2方法:

1.2.1过敏检测方法:利用摩拉生物物理治疗仪提供的智能化过敏原筛查检测模块,通过在患者双手指上选择合适的经络点来进行检测,当达到规定标准时即为对该物质过敏。

1.2.2治疗方法:一是通过磁性电极采集病人自身生物电磁信息,然后分离出病人的病理信息,最后进行反转后回输给病人,以达到消除病理信息的目的;二是引入药物信息以平衡人体的病理信息;三是视病人的病情给予经络平衡治疗或是五行疗法,以激发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和自愈能力来治疗自身疾病。急性荨麻疹每天治疗一次,连续三天,好转后可间隔3—5天再做1—2次治疗,以巩固疗效,一般3—5次即可治愈。慢性过敏性鼻炎每周治疗一次,共6—10次,好转后视病情可再加强治疗3次。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必须多饮水,保证日饮水量在1.5—2L之间,同时需保证充足良好的睡眠,治疗期间无需再服用任何药物,禁食发物和海鲜类产品,勿饮酒、咖啡、浓茶及辛辣等刺激性的饮食,避免与过敏原接触。病人症状消失后随访2个月无复发者为痊愈,症状明显减轻,偶有喷嚏或是一过性痒感者为显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变化或只是有暂时的症状减轻者为无效。

1.3结果

76例患者除2人外均检出过敏原,最多的达11中,最少的3种。检出率依次为屋尘螨、霉菌、海鲜类、动物皮毛、乳制品、化妆品、花粉、粉尘螨、食品添加剂、杀虫剂、甲醛、胶乳类等,最后针对相应过敏原进行脱敏治疗、支持与对症治疗、经络平衡治疗等。治疗效果见下表:

摩拉生物物理治疗仪治疗效果的疗效对比

1.4讨论

摩拉生物物理治疗仪的理论基础是量子物质波理论【1】,它融合了中医经络与针灸疗法和欧洲自然顺势疗法,并通过电磁振荡理论的应用,来平衡人体失调的经络系统,消除存储在人体内的病理性微电磁波信息,从而阻断了疾病的发展,同时激发了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和自愈能力,达到了治疗疾病的目的。在临床上可广泛应用于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且检测治疗过程中无痛、无创、无任何副作用,病人更容易接受。所以,笔者认为,应用摩拉生物物理治疗仪是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有效方法。

生物治疗的方法范文6

作者简介:梁辉(1971-),男,主治医师,沈阳市沈河区第二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系统观察和分析CIK细胞过继免疫疗法对多种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后加入IFN-r、IL-2、和CD3单抗等在5% CO2条件下定向诱导扩增CIK细胞。培养15天后分次回输给病人,随访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瘤体变化、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的改善、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卡氏评分及体重变化等,同时记录生存期。结果 在2816例接受CIK细胞治疗的患者中,PR+MR为2277例,总缓解率为80.86%,随访一年生存率为96.09%,二年生存率为92.96%,三年生存率为88.28%。临床症状治疗前后有明显改善,X2=68.17,P

【关键词】恶性肿瘤;过继免疫治疗;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

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这已为肿瘤临床和基础工作者所共识。生物治疗是综常规手术、放疗、化疗后的一种新的肿瘤治疗手段[1],肿瘤生物治疗的主体目前仍属肿瘤免疫治疗。在恶性肿瘤的生物治疗中,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是应用较多,较为的一种治疗方法,而CIK细胞由于其在体外能快速大量增殖、杀瘤活性和杀瘤谱较其它抗肿瘤效应细胞更强、更广,故成为最佳的一种新型抗肿瘤细胞[2、3]。

本研究将我院2000年2月~2009年10月应用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的2186例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系统的随访观察,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2816例患者无经CT、X线、MRI及细胞学或病理学等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并根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分期标准进行临床分期。其中Ⅰ~Ⅱ期患者占176%,Ⅲ~Ⅳ期占82.4%,其中男性1309例,女性1507例,年龄分布40~60岁间,平均年龄57.39岁,病程最短为7天,最长为3年。其中乳腺癌737例,肺癌616例,肠癌407例,胃癌308例,淋巴瘤220例,其它为肾癌、恶性黑色素瘤、食管癌、肝癌、脑瘤等528例。患者中接受CIK过继免疫治疗6疗程以上者8例,4个疗程者18例,3个疗程者187例,2个疗程者530例,其它一个疗程。

2结果

3讨论

CIK(Cytokine-Induced Kill)细胞最初是指在正常人体外周血中占1~5%的CD3+CD56+的T淋巴细胞。该细胞在细胞因子及某些单克隆抗体(Anti-CD3McAb)刺激下,可戏剧性增殖(1000倍以上),并有广泛的非组织相关性抗原(MHC)限制性的极强溶瘤活性。但目前国内外制备的用于过继免疫治疗的CIK细胞,实际是体外的CD3+CD56+、CD3+CD8+为主的一异质性细胞群。其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发挥杀瘤、溶瘤作用,即:(1)CI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在体内受某种淋巴因子作用后CIK细胞释放具有细胞毒性的胞浆颗粒到胞外,这些颗粒直接破坏肿瘤细胞;(2)进入体内的CIK细胞可以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r-IFN、TNF、IL-2等,不仅对肿瘤细胞有直接抑制作用,而且可以通过免疫系统间接杀伤瘤细胞;(3)CIK细胞表达Fasl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但CIK细胞有抗凋亡基因表达,因此在体内能持久发挥作用。因此,本疗法在2816例肿瘤患者表现出了极佳的疗效。

我院对接受CIK过继免疫治疗的281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显示:总缓解率达80.86%,三年期生存率为88.09%。本研究尚采用Karnofsky评分及体重改变两项指标评估患者生存质量,结果显示,治疗后Karnofsky评分平均提高15分左右为88.28%,体重增加1.5kg的为76.28%。表明经本院系统治疗后的患者生存质量有了明显好转,与其它CIK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的结果一致。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参考文献

[1]董志伟 我国肿瘤流行趋势与生物技术在肿瘤控制中的作用 中国肿瘤治疗杂志1997;4(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