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体育活动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间体育活动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间体育活动方案

课间体育活动方案范文1

关键词 大课间 方案 器材 有效 创新 主导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5-000-01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种新型的学校体育组织形式,大力推进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当前学校体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它不仅能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还能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我们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大课间活动方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也遇到了一些困惑,现结合我校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情况谈几点想法,供大家参考。

一、制订周密有序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

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首先要有详细的活动方案,只有精心设计才能使活动顺利地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设计要本着“健康第一”的思想,要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展,要保证学生有适宜运动量。为此我校特意邀请各个学科的教师、各个年级学生代表,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开发大课间人文体育活动项目,安排各班入场、出场次序,落实场地,体育教师合理分工,力求做到规划合理,内容新颖,寓教于乐,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向学生广泛征求意见,做到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争创“运动、快乐、健康”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氛围,打造校园生活的一片乐土。

我校的大课间活动方案分为两块:一块是广播操《舞动青春》,另一块是各年级趣味体育运动,时间为每天上午第二、三节课之间的30分钟。

二、科学、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场地器材

我校是一所初级中学,三个年级在校生有3700多名,能使用的活动面积不到一个标准足球场大,场地和器材难以满足学生的活动需求。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布置活动场地时,动脑筋、想办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并科学的设计活动内容,有序地组织学生参与运动。如:利用校园的回廊来开展跳短绳、踢毽子、两人相对拍手游戏等;利用两栋教学楼之间的草坪、树木开展捉迷藏游戏;在校园主干道开展跳长绳、拔河、单足跳接龙等集体项目。活动器材学校提供一部分,更多的则是老师和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器材简便易操作。

三、分工合作、责任到人,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共同合作,才能行之有效。在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学校领导负责活动计划的制订和督促实施,落实活动时间,落实管理人员,明确工作量与工作职责,保障开展活动所需的经费。如:体育教师主要负责根据学校活动计划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方案包括各年级、各班的活动内容、进退场设计、场地安排、器材分配、管理人员分工、评价办法、信息反馈等。方案应根据学校的场地、器材、体育传统、特色等具体情况来制定,并能组织、指导和评价大课间活动。总务处负责各班级所需的器材及统计器材损耗的情况及时添补。

四、不断地创新是保持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生命力

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容易单一,每天都重复着同一种形式、同一项内容,在同一片场地上活动,学生难免会渐渐失去活动的兴趣。对于这个问题,必须要在活动形式、内容、空间上的取得科学的变化调整,这就是所谓的创新。创新是生命的源泉,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生命力在于学生对它的浓厚兴趣与积极参与。如果大课间体育活动也像课间操一样一成不变,必将失去对广大师生的吸引力。因此,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对学生和教师作些调查,接受合理的建议,对活动内容、组织形式、背景音乐等进行调整、完善、创新,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活动的质量。如:初一年级学生年龄偏小、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安排内容以游戏类项目为主(滚铁环、呼啦圈、跳橡皮筋、老鹰捉小鸡、铁烧饼等);初二年级学生开展一些竞技类运动项目(20米迎面接力赛、篮球运球接龙、跳绳比赛等);初三年级学生对抗性较强开展(拔河、脚斗等)。此外在单个项目上的创新,如:跳绳内容可丰富为单人跳、双人跳、花样跳、跑着跳、跳长绳等;踢毽子内容可丰富为单脚踢、双脚踢、花样踢、双人踢,可以计时,也可以计数等;接力跑也可丰富为传接棒、传接球、跳绳接力、迎面接力、往返接力等趣味接游戏;跳橡皮筋活动内容可以根据创编难度,鼓励学生创编橡皮筋比赛。球类活动内容以安全性较高的方式来开展,如乒乓球、羽毛球、板羽球等。

五、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老师的主导作用

课间体育活动方案范文2

关键字:大课间活动 小场地

正文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小学体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小学体育目的任务的主要途径之一,随着小学生学习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大课间体育活动在他们生活中的位置也越来越重要,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使学生的运动能力得到锻炼,身体素质得到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磨练,身体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为此,我们应精心创设适宜的校园体育活动氛围,开展符合本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为学生生命的灵动而贡献其应有的价值。基于以上认识,以确立以研究小场地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为契机和突破口,开创小场地多班级学校大课间体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学校各层的定位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共同合作,才会行之有效。在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和管理教师等几个层面就要提倡分工合作。作为学校领导层面主要是把握教育方针,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把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活动计划的制订和督促实施,落实活动时间,落实管理人员,明确工作量与工作职责,保障开展活动所需的经费。作为体育教师层面主要是根据学校活动计划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方案应根据学校的场地、器材、体育传统、特色等具体情况来制定,并能组织、指导和评价大课间活动。方案要有活动内容、进退场设计、场地安排、器材分配、管理人员分工、评价办法、信息反馈等。教师是具体操作层面,是大课间活动的主要管理者,一般由班主任负责。主要按学校活动方案要求组织和指导学生有秩序的活动,并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三个层面中教师是关键,只有管理到位才会保证活动质量,才不会使大课间活动制度落空。

二、优化师资培训

要把大课间活动指导教师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放在首要位置,通过多渠道的宣传让他们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大课间活动要尽量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员健身的目的。要对教师开展大课间活动指导的评比,将工作纳入业绩考核。要利用各种机会对指导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促进“大课间活动”辅导技能的提高。

三、时间、场地分配

我校大课间活动安排在上午第二节课之后,每次时间为40分钟。我们根据班级、学生年龄大小、身心特点合理分配空间:给每个班都规定了入退场路线,避免不同年级出现路线重复拥挤现象;低年级学生运用就近原则,在教学楼前活动,既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又可避免出入教学楼、上下台阶带来的不安全因素。

四、内容设计

1、广播体操以及自编操内容的安排

广播体操的突出特点是以身体各部位活动为主,身体活动的幅度比较大。注重对学生良好身体姿态以及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的培养,注重体现广播小学生在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健康成长,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时代风貌。

自编操的编排主要针对的是四到六年级的小学生,音乐选择了节奏感较强的《向前冲》,并在音乐上做了适当的删剪,以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吸收舞蹈、艺术体操、健美体操中节律性较强的动作,把运动与健美有机融合,。同时该操的合作部分又加强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提高了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协调配合意识与能力,增强了情感的体验与表达。

2、自主活动内容的安排

采用指导性项目与自选项目相结合的方法。指导性项目的选择以安全和充分利用场地为原则,主要指导项目有球类、田径与体操项目,旨在发展学生柔韧性、协调性、力量性等。而自选项目主要包括学生比较喜欢的跳绳、沙包、跳皮筋、游戏、踢毽子等,这些项目投资少、占地小、安全性高。游戏项目主要推荐一些徒手、集体游戏项目,如老鹰捉小鸡、回头一笑、抢位子等,鼓励学生自编、创新游戏,以开拓学生思维,要求在游戏创编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性、趣味性、娱乐性和健身性。

五、学生安全的保障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由于我们的场地小,特别在分班活动中,学生的分布较为密集又都涉及学生自由活动,其组织管理要求较高,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和班主任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教育,活动安全教育,并做到有效的管理。各班学生必须在指定活动范围内活动,防止出现活动区域不明或乱串、乱跑的混乱现象。切忌开展放羊式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生命是教育之本,健康是教育基础,体育是生命质量的体现。健康的身体、强健的体魄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保证,也是学生将来“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重要基础,必须从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对国家、民族未来负责的高度来做好学校体育工作。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一种认识,有着这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体育工作者应该克服小场地多班级的困难,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把“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大课间体育锻炼活动落在了实处。

参考文献:

[1] 黄福娇,闵贤舞.小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践研究[J].科技资讯, 2008,(36).

[2] 刘博.阳光体育背景下大课间体育课程模式的实证研究[D].河南大学,2011.

课间体育活动方案范文3

(福建三明市沙县夏茂第二中心小学,福建三明365500)

摘要:为了保障小学生在校锻炼时间不少于一小时,必须确保小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质量和成效。当前,我国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质量和效果还有待提高,本文分析了影响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质量和成效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保证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质量与成效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质量保证;成效监控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5.057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5—0129—02

收稿日期:2014—11—20

作者简介:张素芳(1980— ),女,福建沙县人。福建三明市沙县夏茂第二中心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体育教学。

一、影响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质量与成效的因素

(一)客观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质量与成效的最重要的客观因素。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会影响到农村小学的体育硬件设施和运动场地情况。[1]由于经济因素的限制,很多农村小学的校园比较狭窄,运动场地较为缺乏。

我国很多农村地区都具有丰富的民间体育资源,这些民间体育资源普遍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悠久的历史,农村小学生对其比较熟悉,这也是农村小学特有的一个大课间体育活动资源。

(二)主观因素

1.教师与学生因素。作为课间体育活动的参与主体,农村小学生对课间体育活动的参与热情将会直接影响到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质量和成效。当前农村小学的课间体育活动形式比较单一,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很多小学生是被动参与课间体育活动的,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农村小学教师是课间体育活动重要的管理者和组织者,然而,当前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培训机会较少等原因,绝大部分的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都由非体育教师来进行组织和管理,而非体育教师对体育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参差不齐,不能对学生的体育活动质量和成效进行监控。

2.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喜欢新鲜事物,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形式越灵活、内容越丰富,就越能够得到小学生的喜爱,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参与性,进而提高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质量和成效。然而,很多农村小学对学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并不重视,对于一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都采取统一的形式和内容,没有照顾到小学生在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差异,很容易造成小学生心理疲劳。[2]

3.学校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管理和监督。小学生还不具备较强的纪律意识,喜好自由。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学校的管理和监督能力对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质量与成效有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在提倡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性与灵活性的基础上,学校必须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加强对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监督和管理。当地教育部门对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也会对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产生影响。如果当地教育部门对该方面的工作不重视,没有制定严格的质量评定标准,则农村小学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很可能流于形式。

根据影响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质量与成效的重要因素,我国的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农村小学的场地过于狭小,体育器材设施严重不足;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过于单一,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农村小学对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的管理和监督水平有限。

二、保证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质量与成效的途径

(一)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农村小学的硬件条件

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农村小学就必须先具备足够的场地条件和一定的体育器材设施。鉴于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状况参差不齐,特别是对于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村小学而言,要配备足够的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设施有一定的难度。在学校教育投入中,小学体育一直占有比较小的比重,农村小学的大课间体育活动难以得到足够的资金保障。各级政府应该积极履行教育职责,将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宏观调控职能充分发挥出来,促进农村小学教育经费优先增长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加大对农村小学体育设施的投入。当地政府要有计划地完善农村小学的塑胶操场、体育场馆、体育项目器材设施的建设,提高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学条件,为农村小学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提供硬件保障。

(二)建立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和监控制度

要提高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质量和成效,在确保小学生安全的基础上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就必须制定并落实详细的、可操作性强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制度,对大课间体育活动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监控。[3]要对小学生的运动器材、运动安全、进出场路线、运动音乐等进行严格的规范,并制定详细的组织和监控体系。农村小学要成立囊括全校教师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管理机构,整合师资资源,要求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相互配合,做好协调工作,齐抓共管。在进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学校还应该制定监督机制和管理机制,对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质量进行监控,并制定一定的奖惩措施,提高教师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避免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流于形式,要充分保障农村小学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能够井然有序地进行,并发挥其应有的成效。[4]

(三)将体育教师和学生体育骨干的作用发挥出来

鉴于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数量并不多,在进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过程中除了要积极发挥体育教师的作用之外,还要培养一批学生体育骨干,配合体育教师。体育教师要对各班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解,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做好体育技能培训工作。体育教师和全体教师要对大课间体育活动进行管理和组织,使农村小学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更加井然有序。学生体育馆可以发挥保障体育活动安全、监控体育活动成效、指导体育技术动作等积极作用。

(四)改革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形式与内容

农村小学要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与活动内容进行改革,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制定符合小学生兴趣的、能够达到体育锻炼目的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农村小学可以集思广益,在全校师生中进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项目征集,根据不同年级小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将每个年级的不同特点充分地展示出来。农村小学要在自身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设施的基础上,进行自编活动、自制器材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例如:小学低年级可以开展动作简单易学的游戏性活动,小学高年级可以开展动作优美、具备一定难度和技巧性的体育活动。在保障学生体育活动质量的基础上,可以经常对体育活动的内容进行更新,以吸引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5]例如:围绕跳绳这个主题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就可以改变原有的单一的跳绳形式,让每个班都设计一个以跳绳为主题的游戏。

(五)发挥民间体育项目的优势

与城市小学相比,我国很多农村地区都具有丰富的民间体育资源,这给农村小学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了提高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农村小学可以充分发挥民间体育项目的优势,选择一些具有地域性、健身性和教育性的民间体育项目,对其进行改编,将其作为本校特有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例如:一些农村小学引进了广场舞、舞狮、腰鼓、当地舞蹈等各种形式的民间体育项目,既提高了师生的参与热情,又对小学生进行了传统文化的教育。

参考文献]

[1]赵光明.小小场地课间操[J].体育教学,2011(5).

[2]张建华.上海学校禁一年级课间活动引争议[J].基础教育,2007(1).

[3] 张建华,肖伟良.建构“快乐乒乓”大课间活动[J].生活教育,2011(12).

课间体育活动方案范文4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学校体育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6-0088-01

“阳光体育运动”是引导学生走进操场、走到阳光下,培养学生阳光心态,塑造强健的肌体,培养良好的体育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的有效手段和途径。那么,如何有效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呢?本文将以我校(此处指广东省汕头市外砂华侨中学,下文同)为例进行探讨。

一、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提供必要的场地器材

1.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体育环境。良好的环境是阳光体育运动实施重要的第一步,我们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广泛传播“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和健康理念,积极宣传“阳光体育”。 譬如,在校道等空地上布置“快乐体育园地”,在黑板报上普及“体育卫生保健”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等知识,在校围墙上挂出有关体育活动的图像及标语,在校园广播“侨中之声” 里播出体育时事,及时报道校园体育“达人”事迹,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阳光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2.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场地器材。如果没有必要的场地器材并保证必要的活动时间让学生进行活动,那么“阳光体育运动”只能是一句“美丽的口号”。为此,我校在极力渲染体育气氛的同时积极完善校园体育硬件的配套设施,如补充篮球、足球、毽球、跳绳、拔河绳、赶铁圈、助跳板等器材,争取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修缮操场、篮球场、安装新的篮球板等,力争达到《初级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器材配备目录》的标准和要求。另外,早晨五点半,我们便打开校门对学生和社会体育爱好者开放,提供活动场地、器材直至傍晚六点半才关门。

二、优化体育形式及内容,培养良好的运动兴趣和习惯

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应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兴趣、习惯入手,而优化体育形式及内容尤为重要。

1.提高课堂实效。在体育教学中主要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如果学生对体育有兴趣而没有能力,那么培养终身体育就只是一句空谈。就如一个人极喜爱电脑,而对其操作却一窍不通一样。而体育能力却是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与智力的综合体现。所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们让学生“静”下心来学习,在不断经历“理论认识―实践证明”中把所学知识和技术技能与独立活动有机结合,发展体育能力。

2.加强大课间活动。大课间体育活动旨在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的时间,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课间比较短,一般在30分钟左右。我校依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制订出《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活动模式,在课间操的基础上加入了“跳橡皮绳、板羽、毽子、游戏、小群体对抗活动”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项目,努力满足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体能的个体要求,从而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提高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效。

3.搞活课余体锻。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必要的补充与延伸,对某一运动的兴趣是阳光体育运动得以持续开展的前提。在课内教学中我们了解到,学生之所以对体育运动没有兴趣,很大的原因是运动能力较弱以及活动内容形式的枯燥。为此,课外活动中我们提供更多的活动内容及活动形式,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让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爱好选择不同项目参与活动,让其享受快乐,感受成功,体现自我价值,使课内外达到完美的结合统一。

4.突出特色。在做好二课二操之余,每学年我校还以“校运会”为主线将全年度各项竞赛、活动(如“冬季长跑”、“班级篮球赛”、“足球赛”、“羽毛球赛”、“拔河比赛”“队列广播操比赛”等等)和“学生田径达标运动会”紧密结合起来,广泛开展校内各项体育竞赛活动,努力创造条件,保证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参加到活动中来,丰富师生业余生活,为师生营造一个阳光的体育家园。

三、增强师资力量,提高“阳光体育运动”质量

阳光体育运动是一项浩大工程,单凭专业体育教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体老师的合力。

1.全员参与,强化师资力量。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专业系统的体育指导是不可缺少的。由于在课内外活动中需要有能力的教师根据需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所以就需要很多的老师参加到指导活动中来。为此,我校加大对体育教师、班主任及其它科任教师的体育培训力度,以满足“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对师资的要求。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全体体育老师积极参加各级培训,并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与此同时,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各班主任及其他科任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让其尽快融入到“阳光体育运动”中来,并掌握一定的组织管理、指导、保护、帮助的知识,以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2.分工合作,提高质量。体育教师在阳光体育运动中是“排头兵”。除了对非专业老师进行培训外,体育教师还要协助学校制定好“阳光体育运动”的活动方案,根据学生不同年级、不同生理特点,科学合理安排好不同时段活动的内容及设置科学、安全的场地器材。体育教师是非常重要的,而班主任和其他科任教师的角色也不可忽视。譬如,通过班主任的号召,以集体的行为意识来取代个人的行为意识,可以使全体学生产生一种依附感和归宿感,把班级作为体现自己运动能力的集体,使学生产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驱动力。值得重视的是,在课外体育活动中,老师如果能和学生一起参加锻炼,就能密切师生关系,用自己的亲身行动来影响、教化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四、加强管理,扎实推行

1.形成制度,加强管理。任何一项活动的深入开展都必须依赖制度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为避免阳光体育运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相关行政和班主任及体育教师为成员的“阳光体育运动”实施领导小组,大家分工协作,制定活动方案,并形成制度。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中间有督查,对以各种理由不参加的班级及教师进行通报批评,并与年终各项评优挂勾,进一步加强我校体育工作,确保“阳光体育运动”有序开展。

2.端正认识,扎实推行。阳光体育运动既是学校体育的一部分,又有别于学校体育,更注重于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落实,其教育性、学科性相对宽松一些,它侧重于先让学生动起来、练起来、兴趣转移到体育上来。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必须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全面教育,扎扎实实地开展,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阳光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主动、积极投身到阳光体育运动中来。而不能是“应试型”、“应付型”的,更不能是为了彰显业绩、迎合上级检查的“形式主义”。

参考文献:

课间体育活动方案范文5

(一)学习动员

1、召开动员大会。由局领导作动员讲话,局机关全体同志及局直各单位副处以上干部参加。

2、局直各单位以支部(局机关以处室)为单位,组织党员、干部、职工认真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深刻内涵、基本要求和指导意义的认识,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3、组织人员参加省里举行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报告会及其它学习活动。

(二)、宣传教育

1、组织参加开展清除千里京九铁路沿线白色污染活动。

2、组织参加“优化生态环境志愿者活动”。

3、举办环保局直系统“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美好新某市”诗歌朗诵会。

4、邀请《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环境报》等中央新闻媒介的记者来我省进行生态采风,宣传“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5、实施“绿色中国筑长城行动”,组织开展“某市环境文化进校园”系列环保宣传活动。

6、在省广播电台“新闻话题”栏目开设“唱响环境保护主旋律,不断提高公众环境意识”系列节目,大力宣传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节目每月一期,每期时间长达1小时。

7、为增强青少年的环境意识,举办全省第二届“利乐杯”环保英语演讲比赛。

8、围绕2006年世界环境日和环保赣江行主题,在全省举办大、中、小学生“爱护水资源”征文活动及“热爱生活,远离辐射”大型户外宣传活动。。

9、在《环境与人》杂志和环保网站开设“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美好新某市”栏目。

(三)、工作要求

第一、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整个活动在局党组领导下进行,局直机关党委负责组织协调。

课间体育活动方案范文6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要求中小学校要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但是长期以来,这些规定始终未能引起一些地方和学校的重视,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要求一直得不到落实。与课间操相比,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活,练习强度适宜,它不仅可以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到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实效。

这次调研,旨在通过调研,促使各校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将大课间活动落到实处,总结好的形式与内容,相互借鉴,能在不断的实践中摸索出符合新课标精神和学校实际情况、可长期实行的“大课间活动”的可行性方案,使学生能在大自然中、在阳光下、在操场上体验活动的乐趣,调动师生积极向上的热情,展现良好的精神面貌,推动学校教育的良性发展,为学校增添活力。同时也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发展,融育智、育德于健体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二、调研对象、内容

(一)调研对象

以马山、安城、东安、豆姜、车恂如五所农村学校的学生,教师为调研对象。

(二)调研内容

1.对各校大课间操活动实施的时间与内容安排的调研

2.对各校大课间操实施的过程管理及评价办法的有效性的调研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

(一)科学的、民主的大课间活动管理体系正在形成

1.作为课程设置,各校均能按规定进行

各校都能很好地保证一小时的活动时间和每天20分——30分不等的大课间活动课程。有些学校将大课间的活动时间安排在早上8:00——8:30;有些学校将大课间活动时间安排在上午两节课之后9:40——10:10。

2.作为课程设置,各校均有健全的管理机构

大课间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学校课间组织形式,在我们学校里已经实行了有些年头了,它能否正常开展,活动效果如何,是由大课间活动的监管体系与激励机制完善程度决定的,有效的活动离不开有效的管理。我们向五校协作体教师发放问卷30份(校长、体育老师和各年段班主任各一份)。从调研中我们可以看出,农村五校均健全了大课间活动的管理机构,明确了各负责人的职责,进行了科学的管理,使其规范有序。形成了校长全面负责,教导处协调指挥,体育组教师和班主任具体实施的组织管理体系。

具体分工如下:

校长:校长根据学校工作计划的要求,在全体体育老师的协助下,通过教研组大会分析讨论,最终制订出适合学校大课间活动方案。并以文件形式,发放到每个老师手中,责任明确到人。并定期组织体育组老师开会,讨论分析大课间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确保大课间活动有效进行。

中层领导:中层领导是校长的左右臂膀,要认真做好大课间的巡视工作,尽早发现有问题的地方,排除安全隐患,防止伤害事故,确保大课间顺利进行。

体育老师:体育老师是大课间活动时的技术指导者和突发事件处理者,每一个体育老师要管理好自己年级的学生,提高大课间获得的质量。

正副班主任:正副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者,要形成正副班主任双管齐下的班级活动组织管理形式,班主任要根据活动安排表,提前一天告诉学生活动内容,需要带什么器材,穿什么服装等,副班主任要协助班主任组织好本班活动。

少先队:少先队管理要落实到大课间活动的每一个角落,少先队监督岗同学要从学生出操的路队、做操的动作、活动的情况、回教师的路队等进行管理,并对各班的活动情况进行评分。

(二)个性飞扬的大课间,拓展了学生活动的空间

1.大课间活动,成了学生个性飞扬的场所

孩子天玩,大课间活动能让学生接触自然,快乐地玩,当然是学生所喜爱的。通过观察,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是爱上大课间活动的,笔者本人也深有体会,碰到有雨不能活动,学生的情绪会低落一阵子。还有学生说,要是雨在活动时间不下该多好!

在调研中,笔者对于选择无所谓和不喜欢的几个同学进行了个别访谈,他们并不是不喜欢大课间活动而是轮到玩有些项目的时候,比如踢毽子,有技巧性,因为不容易踢,而且缺乏老师的指导,所以不喜欢了。在问卷中也反映出,学生比较喜欢那些传统的集体项目如跳长绳,滚铁环,踩高跷等趣味性浓又容易掌握的项目。这为我们在以后的活动设置中提供了,一定的方向,也对教师的指导力度引起了关注。

2.积极挖掘了大课间活动内容

(1)快乐健身活动。跳长绳、短绳、踢毽、跳皮筋、呼啦圈等等这些活动,增强了学生的体质,同时培养了学生体育意识和健康观念。尤其是跳皮筋,将传统文化——古诗文诵读融入其中,体育活动和传统文化紧密结合,相得益彰,深受学生喜爱。

(2)娱乐休闲活动。乒乓球、足球、篮球、羽毛球等活动使孩子们在愉快中、在游戏中在挥洒汗水中释放不快,防止压抑的情感久积成疾,促进心理和身体的健康。

(3)民族民间活动。打陀螺、踩高跷、滚铁环等等继承和发展了很多祖国的文化遗产,让学生的体育活动向自然回归、向生活靠拢,形式贴近学生实际。

(三)大课间活动融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大课间活动作为在全校实施的全员课程,全员活动,全员开发,教师和学生围绕活动的内容而展开的以师生、生生的教育交往和学生的自主实践体验特征的育人活动,融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老师参与到活动中,改变了过去只是一遍一遍走过场,像领导视察似的情景,如今教师和学生一起做操、一起玩耍,成为了好朋友。大课间,让师生走得更近。老师参与活动,与学生同练同乐,多了平等交往,既起到了言传身教的作用,又融洽了师生感情,相互沟通,促使师生间的和谐共处,更调动了老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锻炼了老师的身体。

四、讨论与建议

1.学校要真正为学生着想,将大课间活动落到实处

据了解,有个别学校的活动没有做到目标明确,过于花俏,片面追求形式,活动看上去丰富多彩,学生看起来玩的很开心,实际上学生都是被“练”出来的,内容都不是学生真正喜欢玩的。

笔者认为,大课间活动要做到实实在在,真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要做到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做到“五个落实”:首先,要做到思想落实,如果思想问题不解决,一切都无从谈起;其次,要做到时间落实。如果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得不到保证,说来说去还是一句空话。第三,要做到组织落实。必须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机构及组织体系;第四,要做到责任落实。教育行政部门的主管领导和和学校校长是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第一责任人;第五,要做到管理落实。实行分层次管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2.让地方传统文化走进大课间,扎实孩子的人文底子

让我们的地方文化走进孩子的生活,如打陀螺、过龙门、跳格子、捉迷藏、滚铜板、打壁洞、老鹰捉小鸡、丢手绢、抖空竹、溜铁环等继承和发展了祖国的文化遗产的传统地方文化进入大课间,让学生的大课间活动向自然回归、向生活靠拢,形式贴近学生实际。那么孩子的人文底子会大大深厚。我们的孩子不光能学会玩,而且玩的质量也大大提高,又何愁我们的孩子不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家乡文化呢?

3.让大课间活动的评价体系建立起来

如果没有相应的评价体系出现,大课间活动会随着上面领导的关注度而“好景不长”。现在各校的大课间评价,由于受到传统的评价观念的阻碍,在评价上多以单一的“参加”作为学习的评价,显然,这种评价忽略了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度,以及学生在学习中哪些方面得以发展都没有体现出来,而有些学校则采用体育课程的学习评价方法,局限于根据活动结果对整个活动进行评价,而忽视了学生在活动中的投入程度。对大课间活动来说,或许更重要的是在于考虑学生的参与和投入程度,从中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的身心素质,体育特长与个性,形成终身体育思想。我们的建议是,各校应该将下阶段的重点之一放在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如何跟上方面,同时对学生的评价可根据学生的兴趣采用必选项和自选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如下是安城小学的大课间评价方法:

大课间活动的考核由活动情况考核和技能考核组成,各占100分。每月对大课间活动进行一次考核总评,总评方式是将该月的活动情况考核平均分+技能考核平均分得出考核总分,并根据考核总分在平行班进行比较,按分数高低进行排名。按照成绩进行表彰奖励,同时该考核结果和教师的学期考核挂钩。

A活动情况考核

大课间活动情况考核实行每日检查制度,以少先队监督岗检查记录为准,考核以周为周期,每月累计总分,并算出该月的平均分。

B技能考核

技能考核每月进行一次,根据《大课间活动安排表》上面的项目进行考核,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个月各年级考核的项目分别是一分钟原地拍球、一分钟跳绳、实心球、10×4往返跑、立定跳远、篮球运球。考核参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分细则》,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分数评价,最后算出该班平平均分。

4.建立大课间活动的保障体系

A时间保障

学校作息时间明确规定大课间活动为每天上午30分钟,任何老师不得挤占大课间活动时间,若遇阴雨天就改在室内进行,如:棋类活动,智力游戏等活动。

B制度保障

为使大课间活动有章可循,杜绝活动开展随意性,学校要制订大课间活动班主任现场督促制、艺体教师指导制,建立领导督查制,大课间活动评比制等多种制度。

C人力、物力保障

要求师生全员参与大课间活动,活动中教师既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学生的保护者,同时自己也是活动者,这既体现国家所提倡的全面健身,又能融洽师生关系,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大课间活动活动器材原则上由学校购置,若小型、易损器材由各班组织学生自带。

D安全保障

学校要分班划定活动区域,各班学生必须在指定活动范围内活动,防止出现活动区域不明或乱串、乱跑的混乱现象。所有场地均安排教师进行现场活动指导,并督促学生安全。

5.大课间活动教师方面的培训要加以重视

大课间首先必须是师本课程。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很多技巧性的项目因为缺乏老师的指导而流于形式,有时并不是我们教师不肯教,而是我们教师本身也不怎么会,致使实施中,因为师资的缺乏,有些项目任学生自己凭空创作。有些项目无法开展起来,像古代四大益智玩具,教师都无从下手,学生更是一头雾水。所以培训教师也应是大课间活动不可忽视的一环。

综上所述,大课间活动变单一的课间操成为多项简单易学的趣味活动,增加了活动内容,重视了学生的兴趣。它不仅可以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到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实效。大课间的开展,使孩子真正体会到“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 将大课间活动作为一门课程坚持下去,为孩子提供快乐的、智慧的、系列的活动内容,我们知道,这是一项长期工程,要让孩子们玩不厌,玩不死,我们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