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服务业的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服务业的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服务业的特征

现代服务业的特征范文1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统计指标;统计方法

目前,我国在国家层面尚未开展现代服务业统计工作,只是出台了一些文件,给出了促进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和完善服务业统计制度的意见。就湖北省而言,目前建有服务业统计的完整体系和较为完整的高新技术产业统计体系,具有多个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武汉市江汉区、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还开展了现代服务业统计实践,这些都为现代服务业的统计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也存在部门思想认识尚未统一、认定尺度标准不好把握、区域产业发展很不平衡、指标设置与传统差别大等问题。因此,设计一套能够准确反映湖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规模、效益、地区分布和行业分布情况的统计指标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湖北省开展现代服务业统计的现状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完善,湖北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服务业统计工作体系。省统计局设有服务业统计处,省发改委设有服务业发展处,省科技厅每年都将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工作作为重点工作,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数据和创新型企业,自2014年起,现代服务业企业也纳入了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同时,湖北省在现代服务业发展方面先行先试,已经形成了武汉市江汉区、东湖高新区、襄阳高新区、宜昌高新区等多个现代服务业聚集区。这些现代服务业企业的聚集和规模化发展为现代服务业统计区域试点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武汉市江汉区、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现代服务业统计的先行区,湖北省已经开展的了大量的统计实践工作,并采取平台统计与相关部门统计相结合的数据采集方法,其统计体系在现代服务业范围界定、指标框架设计和工作机制方面都具有借鉴意义。尽管湖北现代服务业统计具有良好的工作实践基础,但也普遍存在着部门思想认识尚未统一、认定尺度标准不好把握、区域产业发展很不平衡、指标设置与传统差别大等问题,全省一直没有建立起统一的现代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这一现状与当前全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全省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符合自身实际的现代服务业统计体系。

2湖北现代服务业统计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根据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内涵和特征,结合湖北发展实际,湖北省现代服务业统计体系设计遵循以下原则:(1)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湖北省现代服务业区域产业特色、集聚态势日益显现,比如,东湖高新区主要以信息与软件服务业为主,江汉区主要以金融与商务服务业为主,现代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建设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才能科学合理地反映其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2)整体设计,分布实施针对全省现代服务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整体设计、规范透明、突出重点、分步推进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统计调查制度建设,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统计能力,不断提高服务业统计数据质量,努力适应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3)动态调整,先易后难现代服务业是一个在产业发展演进中提出的概念,其内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丰富,本身具有动态性。因此,对于其统计调查工作也应因时制宜,动态调整。同时,在统计调查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先易后难。(4)部门协同,机制创新各有关部门按照“规范制度方法、明确职责分工、部门协同、机制创新”的原则,采用条块结合的方式组织实施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统计局负责组织领导统计工作,管理各有关部门的统计调查项目,制定现代服务业综合统计制度和统计分类标准。各有关部门应按照统计职责分工,建立健全部门现代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

3湖北现代服务业统计方法与指标框架

3.1统计方法

(1)行业法。这是目前现代服务业统计分类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是结合现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体系,在服务业分类中,选取具有现代服务业特征的若干行业分类。行业法的优点是便于与现有统计体系对接,操作简单,统计数据相关容易获取[1]。其不足是部门行业的现代服务业特征不明显,导致统计口径过于宽泛。依据现代服务业特征,结合湖北服务业的发展实际,拟选取三大类别行业作为湖北现代服务的行业统计门类,一是信息与软件服务,二是科技服务,三是部分依托信息技术支撑的新兴服务行业(如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4754-2011),建议主要包括以下行业门类(见表1)。(2)企业法。主要是按照一定的认定标准,对现代服务业企业进行认定,确立可纳入的企业清单,对其进行统计。企业法的优点是数据比较准确,便于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监测[2]。不足是服务业体系庞大,认定工作量较大,动态性强,统计工作会比较繁琐。现根据湖北省服务业企业归口管理特征,建议可从四类企业中进行认定,明确现代服务业企业目录,一是从科技部门的高新技术企业库、创新型企业库中认定部分现代服务业企业;二是从省经信委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库中认定部分现代服务业企业;三是从省统计局工业库中选择认定部门现代服务业企业;四是从其他归口部门(交通运输、商务、文化等主管部门)认定部分现代服务业企业。(3)产品法。产品法是在行业法和企业法基础上,考虑到企业产品的多样性,以及现代服务业与传统产业行业存在交叉性,目前统计体系中的行业法归类无法直接分离现代服务业企业。为此,采用企业摸底基础上的“产品法”进行统计。即由企业自行做好测算,确定服务类产品销售收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作为推算系数,并按这一恒定系数推算主要统计指标。考虑到产业目录和尺度的动态性,以及企业产品结构的变动,推算系数初步确定为一年一定。产品法作为上述两种方法的补充,可以完善现代服务业统计对象,但动态性大,也会增大统计工作量。结合湖北省服务业发展实际,建议在部门重点工业企业和建筑类企业中,开展现代服务业产品认定,从而将部分企业纳入现代服务业统计范畴。(4)区域法。区域法是结合湖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实际,在统计体系尚未完善之前,可在部分现代服务业聚集特征比较明显的区域开展统计试点,允许试点区域适当扩大统计口径,从而为全省系统开展现代服务业统计体系提供经验参考。根据湖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建议率先在武汉、襄阳、宜昌等地市选择部门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域开展统计工作试点。(5)项目法。项目法是指对一些重点建设的现代服务业项目情况进行跟踪,对项目承担单位项目实施情况开展调查统计[3]。建议湖北省发改委等相关服务业主管部门建立现代服务业项目库,动态跟踪项目实施情况,可以有利于统计部门全面了解全省现代服务业情况。以上五类方法是现代服务业统计的基本方法,统计部门在实际操作中,可多种方法结合,相关补充,以便更全面、客观地掌握全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科学制定统计体系。

3.2统计指标体系设计

结合现有服务业及相关企业统计指标,建议湖北省现代服务业统计指标按照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统计:(1)产业规模(主营业务收入、资产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和资产总额能够反映现代服务业企业生产规模和水平。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经常性的、主要业务所产生的基本收入,如制造业的销售产品、非成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作业的收入;商品流通企业的销售商品收入;旅游服务业的门票收入、客户收入、餐饮收入等。资产总额:即现代服务业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全部资产。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及递延资产、其他长期资产等。(2)发展效益(利润总额、实缴税收)利润总额:指现代服务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耗费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是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经济指标。实缴税收:指现代服务业企业在一定时期进行经营活动,按现行税法的规定向国家所上缴的税金。主要包括所得、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3)创新能力(科技活动人员数、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额、专利申请数)科技活动人员数:指现代服务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直接从事或参与科技活动的人员数,包括参加科技项目人员、从事科技活动管理和为科技活动提供直接服务的人员。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额:指现代服务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用于企业内部开展科技活动实际支出的费用总额。包括经常费支出和科研基建费支出。专利申请数:指现代服务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向专利行政部门提出专利申请并被受理的件数。(4)国际化水平(出口总额、技术服务出口额)出口总额:指现代服务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从国内向国外出口的商品或服务的全部价值总额。技术服务出口额:指现代服务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将技术新产品或技术服务出售给外贸部门和直接出售给外商所实现的销售收入总额。

4完善湖北现代服务业统计体系的几点建议

4.1明确统计部门

成立湖北省现代服务业统计领导小组,由省统计局牵头,省科技厅、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等相关单位参与,并在省统计局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统计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工作。

4.2明确统计分工

由省统计部门负责统计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情况,省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统计分析报告。省科技部门负责统计高新技术企业情况,省高新技术企业统计分析报告。省经信部门负责统计信息及软件服务企业情况,省信息及软件服务企业统计分析报告。由省发改部门负责统计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情况,省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情况统计分析报告。其他相关部门(包括东湖高新区、襄阳高新区、宜昌高新区等)统计负责统计各自领域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

4.3建立统计信息平台

湖北省的现代服务业统计信息平台建设必须在省统计局的统一领导下,省科技、经信、发改等相关部门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进行统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和应用管理,特别是共享共用的网络平台、应用平台和数据库资源,并根据具体情况分类指导,协同实施。

4.4完善统计制度措施

制定湖北省现代服务业创新示范企业认定办法,由有关部门和行业专家对申请企业进行认定。开展现代服务业统计区域试点,在东湖高新区、襄阳高新区、宜昌高新区等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域进行统计区域试点,不断探索统计工作方法。省统计、科技、发改、经信等部门逐步统一各类服务业的统计口径,尽量减少统计差异,便于数据统计分析工作。在相关部门所做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报告基础上,由省统计局整理,每年一期《湖北省现代服务业年度报告》,反映湖北省现代服务业的年度发展情况。

作者:盛建新 范欲晓 邹小伟 胡然 牛婧红 单位: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参考文献:

[1]何骏,刘杰.全球视野下中国构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对策研究[J].科学•经济•社会,2009,27(4).

现代服务业的特征范文2

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础条件

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阶段产生的,是一个起点高、层次高、规格高的行业。没有对应的经济基础作保障,发展现代服务业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本文认为发展现代服务业至少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随着收入水平不同,GDP中三次产业构成在各个国家间的变化呈现出一些明显的特征: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比重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工业比重则大致呈“U”形结构,而服务业比重在人均GDP1000美元以前则明显存在一个振荡期,在达到1000美元以后,才出现稳定上升趋势。服务业比重上升与工业比重趋于下降的拐点约在人均GDP1000美元左右出现。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现代服务业需求水平,同时也决定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对服务业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从现状看,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在一定范围内有相对密集的人口,相对集中的企业群,相对收入较高的购买力强的人群,这些都是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条件,而这些在我国目前的农村都不具备。此外,城市化建设也必然带动基础设施、市政设施建设,带来工业、商业、建筑业、金融信息等行业的发展,这样在解决大批人口就业的同时,也带来了人们收入的提高,从而奠定了服务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较高的信息化水平。较高的信息化水平对现代服务业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使传统服务业发展成为现代服务业;提高商务运作效率和服务管理质量;带动新兴服务业成为主流;促使服务组织管理制度创新。

发达的商贸体系,相对完善的房地产业。发达的批发贸易和服务贸易,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前提条件。合理科学的商业布局与结构,较大的市场流通规模,特别是连锁超市、专卖店、仓储式商场等新型商业业态的较大规模与较高发展速度,均直接影响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具有较为成熟的房地产业,才能为现代服务业提供高档次的写字楼、优美的办公环境、良好的物业服务。

城市经济发展与现代服务业集聚

从上文发展现代服务业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可以看出现代服务业必须依托城市经济为载体进行发展,大中城市具有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天然优势。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以大城市为中心,向周围中小城市区域逐渐辐射和扩散的过程。

近年来,世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数据显示,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1960年为61%,1980年为70%,2000年为7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1960年为22%,1980年为29%,2000年为39%。不断提高的城市化水平使城市在区域和国家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甚至已居于绝对主导地位,城市实力已成为一个区域甚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的象征。现代城市大都具有较高的产业发展水平,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是其经济的支柱产业。以国际大都市纽约、伦敦、东京、巴黎等为例,其GDP主要来自于高度专业化的现代服务业的生产。早在本世纪初,它们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均已达70%以上,纽约市这一比重更高,为86.76%。发达国家的发展进程已经表明,一个城市在世界城市体系中所产生的影响与控制力和“先进服务、生产中心和全球网络市场”相关,该城市通过生产和消费现代服务产品与全球实体经济、虚拟经济网络发生联系,从而实现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和控制。由此可见,一个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达程度不仅体现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而且体现了该城市对区域、国家和世界经济影响力和控制力的大小。

目前,世界各国、各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我国各级政府所做出的努力尤其突出。为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我国各级政府大都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努力为现代服务业发展营造出良好的政策和空间环境。但是大多数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仍不见起色,只有少数大城市的中心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呈现出高度集聚化发展态势。国内外现代服务业发展实践和经验表明,现代服务业的空间布局具有高度集聚的特征,一般高度集中于经济中心城市的中央商务区(CBD),纽约曼哈顿、伦敦金融城、东京城市中心区、香港中环和上海陆家嘴等国际著名CBD无不是现代服务业高度聚集之地。一些CBD的研究也表明,各大中心城市的CBD迅速崛起的原因在于在这些CBD区域内现代服务业的迅速集聚。另外,一些国外学者研究表明,产业集群是现代城市经济的本质特征。中心城市相对于其他地区具有较有利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这些有利条件使中心城市成为物资高地、资金高地和人才信息高地,成为区域的社会经济活动枢纽和增长极,这是中心城市集群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

美国学者John Rannels对城市中心区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John Rannels认为,城市中心区内各种经济活动间存在着竞争的关联、补充性的关联、辅的关联和商务上的关联等四种类型的关联,它们是服务业集中于城市中心区发展的动因。John Rannels还进一步指出,服务业的空间结构在客观上存在一个中心点,即城市中心区的中心点,在这一点上,服务活动的强度最高。这也再一次从理论上证明现代服务业倾向于集聚在城市中心。

中央商务区(CBD)对现代服务业的吸引

现代服务业具有于中心城市集聚化发展的特征,这种集聚在城市中的区域选择是怎样的――是倾向于集聚在城市中心,还是集聚于城市边缘等其他地区?从实践看来,城市中心区特别是中央商务区对现代服务企业有着更强的吸引力。

逐利的天性是现代服务业集聚的根本动力。产业集群的动力源泉,归根到底,是来自于企业为寻求自身的生存环境所形成的结盟。同样,现代服务业的集群化发展也是现代服务业追求利益最大化天性的一种外在表现。但是,与传统制造业不同的是,现代服务业是以满足选择最大化为目标,而不是以追求成本最低为目标,即以满足消费者需求比追求生产成本最低更为重要。现代服务业的这种天性使得其企业越来越向它的大客户群靠拢,即产生一种向心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那么选择中央商务区作为集聚区域的首要因素就是该区域能给现代服务业带来最大的利润。

商业发展是现代服务业集群化发展的基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一般以商业的发展和繁荣为基础。在集聚效应的作用下,城市中心区凭借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可达性和区位优势,成为以零售业为主,集办公、文化娱乐、政治活动等多功能混和的商业中心区。但是,随着商业的发展和繁荣,商业集聚区内的不经济逐渐显现,暴露出许多问题。商业中心区的空间过度密集,从而导致地价飞涨、供水不足、交通拥挤、污染严重以及犯罪率上升等问题。“城市病”的出现使得商业集聚效益开始降低。工业企业需要较大的加工制造空间、租金支付能力低、污染严重,不适合继续留在城市中。另外,公共交通的发展和汽车的应用及普及,也加快了工业企业外迁的步伐。制造业和零售业已表现出离心趋势,但投入少、产值高、无污染的以贸易、金融、咨询服务等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和高级零售业仍保持市中心集聚的优势,并在商业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商务活动,城市中心区的主要功能表现为商务功能,辅助功能表现为商业功能,而且两种功能趋向于专业分区集聚的特点,这是一个商务活动功能专业化和空间独立化的发展过程。

现代服务业的特征范文3

现代服务业具体含义是指根据现代管理理念,依托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行业,为社会提供高层次的知识型、高附加值的生活服务和生产服务。它的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传统的消费行业进行更新换代,形成一个崭新的领域和新的模式,即公共服务业、智力型服务业和生产业。与现代产业和现代城市的发展需求相适应。目前,伴随着网络化和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服务业也在突飞猛进的发展着。随着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和服务功能的更新换代,已经形成了新的服务业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标志,衡量着社会和经济的现代化发展水平。具相关资料统计,现代服务业产值已经高于制造业,占全球经济比重的60%。为了抢占未来产业的制高点,世界各国都加快了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速度。未来的十五年至二十年,将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机遇期。中国政府已经在“十一五”规划中,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列为一项重要的方针战略。为此各大城市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将发展现代服务业放在首要的位置上。天津市根据自己的地域特点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环境因素,采取了增加引导资金等六项举措,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提高自己的产业竞争优势。

二现代服务业的主要特征

从总体上来讲,现代服务业具有以下几种特征,包括三高: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人力资本含量。三新:新方式;新业态;新技术。通过将城市综合功能融入到现代服务业中,以崭新的业态,促进现代化的商业服务业诞生,以满足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需求。现代服务业必须依托知识经济,并且拥有一大批优秀的人才队伍,组建人力资源。而对天津市现代服务业城市的定位,将对未来的人力资源市场造成很大的影响。基于这种人才的需求,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技能、资历、学习等等。目前为了助推天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天津市提供了许多的优惠条件,在引进高端人才的同时,还应该充分认识到构筑现代服务业的塔座,是那些有着先进的服务理念,同时经过系统培训的劳动者。

三我国现代服务业的现状

从我国目前的现状分析,现代服务业发展比较缓慢,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很低的比重。特别是生产,由于有着较低的机构层次,所占的比重仅仅是28%。我国服务领域非常有限,很多现代服务领域仍旧被当成是非生产性的活动。服务领域仍旧集中在一些传统的服务贸易,如餐饮、运输、旅游业等等。而在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服务领域,如专利、保险、金融等,却占有很低的比重。由于现代服务业管理相对落后,没有建立健全的诚信体系,管理体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所以急需扩张新的服务领域。为了使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有所提升,使之成为一个主导产业,突破我国目前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格局,我们必须加快调整行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纵观全球经济的发展,现代服务业已经占据着越来越高的比重,并将成为未来经济的主导地位。由于其在经济结构中地位的提升,对现代服务业劳动力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可以扩展就业的主渠道,加快就业的比重,帮助实现充分就业。而我国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就业的压力,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能够优化产业结构,加速构建和谐社会,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我国受资源和环境的制约,也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现代服务业的特点是效益高、污染少、消耗低、投资少,所以发展附加值高、能源消耗低的现代服务业,实现循环节约型转变,可以解决能源约束的难题。

现代服务业发展最大的资源就是人力资源,它的显著特点是智力密集。作为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它的特点是专业化、组织化程度高,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信息和技术含量。它需要由专门的人才策略、管理、运作和经营,需要高智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结构进行支撑。而我国目前的现状是,现代服务业人才匮乏,特别缺少那种高层级次的现代服务业人才。如何才能抓住机遇,推动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培养大批智力型人才,突破制约人才发展的瓶颈,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投入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发展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关键和核心所在。基于这种现状,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加大投入,努力培养现代服务业专业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天津现代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第一,服务业就业人员分布不均衡。分析2011年天津市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分布情况,就业人员仍旧主要集中在邮政业、交通运输仓储、居民服务业和批发零售业。而一些现代服务业,包括地质勘查业、技术服务、科学研究、娱乐业、文化体育业、教育、房地产业、金融业、软件业、计算机服务和信息运输等等,由于对就业者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从业人员所占的比重相对较低。

第二,服务业就业人员能力参差不齐。分析不同的服务业行业可知,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像居民服务、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仓储和邮政业、交通运输业等传统的服务行业的人员素质普遍偏低。而教育、科学研究、地质勘测、技术服务、软件业、计算机服务业、信息传输等行业,人员素质普遍较高。总之尽管天津市人力资源较丰富,但真正接受过正规的系统教育的劳动力并不是很多,根本满足不了现代服务业的需求。基于目前天津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对本市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人力资源的主要供给者,要求职业教育首先应该服务地方经济,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作为技术和知识的载体,人力资源对现代服务业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而专业技能的培训水平及教育的普及程度,决定了要对人力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为了抓住国家为现代服务业所提供的一切机遇,我们必须加大培养的力度,采取一切措施积极开发人力资源开发,努力营造人才基础和优势,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而为促进天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基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态势,及对天津现代服务业的城市定位,对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我们需要对天津市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和定位重新作出调整,所以研究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对促进天津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五高职院校培养专业人才的模式

第一,有针对性地设置现代服务专业。现代服务业具体囊括了健身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文化娱乐服务业、旅游会展业、金融保险投资服务业、商务和科技服务业、物流业、现代商贸业、软件业等各个领域和行业。尤其是近年来,作为核心的计算机技术,对各类以信息为基础的服务贸易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以信息流动为基础,对其他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以电子商务、保险、金融、房地产服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所占比值在不断提高。为满足现代服务业的需要,急需那种懂现代物流管理、连锁经营管理、会展运营、展览策划的人才。依据“发展需要驱动”原则,高职院校必须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为了和经济结构调整相适应,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突出高职院校办学鲜明的行业特色,就要有针对性地设置现代服务专业。掌握人才市场的需求,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了解行业需求,与现代服务职业岗位需要相贴近,了解本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格局,实现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

第二,强化“双师型”,建设现代服务业教师队伍。高职院校建设“双师型”队伍采取的方法有:一是采取“内培”的方式,高职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及时发现新的理论探点,发现实际问题,了解现代服务的发展动态,真正做到和实践性、应用性及理论性的结合,使课堂教学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相挂钩。二是采取“外聘”的方式,有针对性地选择那些专业人士,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请他们传授实际工作经验,这样就可以减少实际工作和课堂理论教学的差距。这两种方式,可以补充高职师资来源,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匮乏的现状,也起到了很大的缓解作用。

第三,面向现代服务业,形成教学领域的开放动态性。为适应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的需要,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必须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积极构建一个开放动态的教学领域。结合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求,不断整合需要,更新课程内容,不断删除旧的的知识体系,在教学内容中补充和吸收新的知识架构。通过与现代服务业经营主体建立一种长期的联系和沟通,将教学科研成果运用和发展,并运用到现代服务业中进行实践和证明,不断地为现代服务业培养人才,引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第四,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现代服务业技能型人才的现实需要。一是现代服务业岗位需要那些具备多层次知识结构、应用性、综合性较强的人才,需要那些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攻关沟通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人才。二是现代服务业的人性化因素,要求对服务业人才的“软要素”进行提升。因此,从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需求出发,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这是高职院校学生培养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和行业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它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承载者和摇篮,肩负着推动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艰巨使命。高职院校应该利用快捷、灵活的的办学优势,为改变我国目前现代服务业人才短缺的现状,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做好人力资源储备,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徐冠华.加快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6,(1):3.

[2]隆学文.国内外服务业发展大趋势[J].投资北京,2006,(2):78-80.

现代服务业的特征范文4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过程绩效评价;网络DEA模型

中D分类号:F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6)06-0088-07

一、引言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Simon Kuznets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将由初级阶段逐步向高级阶段升级。首先是产品从农业生产领域转移到非农领域,劳动力向工业、服务业进行转移,即产业高级化过程;其次是城市化过程,以及部门间分配的需求结构变化。由此看来,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属性是以知识与科技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的革命,它体现着经济结构的全面变化。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历程与经济发展阶段息息相关,其发展水平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对区域经济转型、结构升级和产业互动发展影响重大。摘 要:如何在产业整体效率测度的同时深入考察其过程绩效,是当前现代服务业效率评价研究的一个焦点问题。采用网络DEA方法对安徽省16个地市的现代服务业整体效率及技术创新、生产运营和产业联动这三个方面的子过程效率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各地市现代服务业的整体效率相对不高,主要源于其发展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短板”。对此从子过程来看,虽然生产运营效率普遍相对较高,但技术创新和产业联动的效率却相对偏低,尤其是技术创新效率存在明显不足。要全面提升安徽各地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须从技术创新入手,注重创新机制构建,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和政策扶持,同时注重产业间互动发展,以充分发挥产业的黏合剂功能,加快实现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过程绩效评价;网络DEA模型

中图分类号:F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6)06-0088-07

那么,如何对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科学的绩效评价以及合理测度区域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政策制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国家财政部2012年出台了《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工作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对推动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工作取得实效,强化支出责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方面,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评价标准。该评价管理办法是基于现代服务业发展一般层面上提出的纲领性文件,着重于关注资金使用效益的整体性评价,较具普适性。然而,随着知识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现代服务业也逐步脱却了传统的“粗线条”发展模式,在关注基本生产运营的同时,技术创新、多产业交叉融合已逐步成为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换言之,经由技术创新、生产运营到产业联动发展的过程特征日益明显。那么,如何将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这一过程特征与整体绩效评估结合起来,突破当前关于现代服务业绩效评价多将其视为一个密闭的“黑盒”系统来进行分析考察的研究范式,在考察现代服务业发展整体绩效的同时,深入考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过程绩效,将具有十分广阔的研究前景和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同时,绩效评价也由最初的以“结果”为评价目标,逐渐发展为以“结果+过程”为评价目标。因此,本文拟以2013年安徽省16个地市现代服务业为例,结合其在技术创新、生产运营和产业联动发展的三阶段过程特征,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网络DEA模型,对16个地市的现代服务业进行整体性评估和过程绩效评价研究。

二、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关于现代服务业的绩效评价研究,研究者多将其视为一个“黑盒”系统而关注于现代服务业的整体性绩效。Gunasekaran et al(2001)将企业运营战术、战略和运作纳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现代物流服务业的供应链整体绩效进行了评价研究[1]。张永志(2006)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并进行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2]。王小娟(2008)从内部经营、客户情况、学习与成长和财务能力四个方面,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现代服务业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3]。夏琼(2010)从产业资源、产业效益、产业设施、产品应用、产业政策和产业人才六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中部地区现代信息现代服务业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4]。张华平(2011)把基础建设、产业环境等因素纳入评价体系,对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5]。胡晓伟(2012)从整体规模、技术创新、基础建设和产业环境等方面,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广东省现代服务业的整体发展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6]。Pidd(2012)对公共服务的整体性绩效进行了测度研究,并指出公共服务中的公共服务价值衡量至关重要,且公共服务中需要增加公共服务价值而非单纯的利润[7]。

随着现代服务业绩效评价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们进一步开始关注其内部发展过程。刘晓萍(2008)将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分为资本投入和生产运营两阶段,并从区域环境和产业特质两个方面对我国东部八省三市现代服务业的外商投资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8]。刘徐方(2010)认为,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主要包括研发创新、管理运营和产业融合三个方面[9]。王国红 等(2010)对辽宁省现代服务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10]。其他关注现代服务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还有吕维霞 等(2010)[11],周锋(2013)[12]和胡雅蓓(2014)[13]等。此外,李先江(2013)将低碳服务创新纳入了现代服务业绩效研究框架,构建关系理论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14]。关注低碳服务创新的其他相关研究者还有Hopfenbeck(1992)[15],Chan(2005)[16]等。

知识经济和网络科技的发展,使得现代服务业与其他产业间的联动发展日益频繁,也日渐成为其发展链带上的一个重要环节。Ochel et al(1987)认为产品和服务之间的互补性逐渐增强使服务功能得到增强。这将刺激技术、信息等市场化服务的需求,同时生产者服务提升生产柔性,使工作得到重新整合[17]。Kakaomerlioglu et al(1999)研究生产性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双向互动关系,提出生产性现代服务业是对制造业的补充和支持,同时现代服务业也依赖制造业的发展[18]。程大中(2004)认为,服务业的黏合剂功能是其在国民经济中的突出作用表现,也正因为这一功能使之成为经济增长效率提高的助推器、经济竞争力提升的牵引力、经济变革和经济全球化的催化剂[19]。Tether(2005)研究表明,注重于人力资本、组织等因素的服务创新与制造业创新相比,两者之间具有显著不同的特征[20]。唐强荣 等(2007)认为,制造企业与服务业的合作主要是基于成本因素,而不是效率因素[21]。徐从才 等(2008)指出,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和独立发展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国际化发展的两种基本形式[22]。高密密 等(2012)认为,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两者出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趋势,并通过对微笑曲线的分析对两者互动关系和绩效进行了分析研究[23]。胡亦琴 等(2014)以浙江省为例,对现代服务业与农业耦合发展路径选择进行了研究,且研究表明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促进农业发展的软性生产要素[24]。

总之,关于现代服务业的绩效评价研究,从将现代服务业作为一个“黑盒”系统,关注其整体性评价开始,随着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过程脉络日益清晰,研究者们进一步将目光投向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内部子过程绩效研究,如创新能力、产业联动等方面的绩效评价。那么,如何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多个子过程与整体性绩效评价进行深度耦合,是一个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命题,同时也具有十分广阔的研究前景和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

三、模型设定

本文将对现代服务业进行绩效评价,借鉴刘徐方(2010)的研究成果[9],将现代服务业绩效评价分为技术创新绩效、运营绩效和产业联动绩效三个子过程,并依此构建绩效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从评价维度上来看,本文借助网络DEA模型,对同一时期不同的决策单元进行横向绩效评价研究。

根据网络DEA模型的基本设定,本文将决策单元分解为三个子过程,即技术创新、生产运营和产业联动三个产业发展的子过程,每个子过程都有相应的投入和输出变量,同时还有中间变量。中间变量既是前一个子过程的输出变量,也是后一个子过程的输入变量。按照产业发展流程将三个子过程依次序排列,通过中间变量,将各个决策单元的子过程紧密联系起来。本文研究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网络结构图如图1,其中j代表不同的地区。

在图1中,假设有n个DMU,每个决策单元都有k种投入,m种类型的中间产出以及p种类型的最终产出,每个决策单元都有三个阶段(S1,S2和S3),DMUj表示第j个决策单元,即第j个地区。X1ij表示DMUj的第1阶段的第i项投入,同理,X2ij表示DMUj的第2阶段的第i项投入,X3ij表示DMUj的第3阶段的第i项投入,Yrj表示DMUj的第r项产出,且为第j个DMUj的最终输出。z1m1j和z2m2j分别表示第j个决策单元的中间变量,z1m1j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技术创新阶段的第1个产出变量,同时也是生产运营阶段的第m1个投入量,z2m2j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技术创新阶段的第2个产出变量,也是产业联动发展阶段的第m2个投入量。

本文现代服务业发展绩效评价的网络DEA模型投入产出变量及含义如表1所示。

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整个系统是由三个子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借鉴Kao et al[25]研究成果基础上建立决策单元d的效率评价的线性规划模型可表示为:

模型简要说明:

首先,上述模型是一个输入导向模型,λ*i,μ1*mi,θ*i为模型满足条件下的最优权重,Ed的最优解为决策单元整体绩效的相对有效水平,在计算线性规划模型关于λi,μimi和θi最优解基础上,由(3)、(4)和(5)式可计算Ed(1),Ed(2)和Ed(3)对应的最优解,即第d个决策单元的过程绩效。

其次,Ed=1或Ed(i)=1表明过程强有效,即在一定投入前提下,产出达至最大,资源利用率相对较高;而Ed

再次,模型中条件标明了第d个子过程生产可能的约束集。保证每一子过程所耗的投入品以及中间产品的j个决策单元线性组合不会小于其产出量j个决策单元的线性组合。

最后,因为第二和第三子过程都有额外的投入,因此系统整体绩效的值不等于三个子系统效率值Ed(1),Ed(2)和Ed(3)的乘积。

四、实证分析

(一)阶段投入产出指标

现代服务业的特征范文5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区;经验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2)04-0077-02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的总趋势,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国外的很多发达城市,现代服务业占据GDP70%以上份额,成为城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这为国内正在寻求发展途径的城区提供了很好的范本。同时,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也为城区发展现代服务业创造了机遇。因此,各大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中心城区纷纷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并借此推动城区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浪潮。

所谓中心城区,是指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城市中心,历史上形成的城市经济、贸易、文化、政治等比较集中发达的城区。在这种自然和历史条件都很优越的城区中发展现代服务业,传统与历史、自然与文化等因素必然会融入其中,并潜移默化的影响现代服务产业的发展规模、空间甚至效益。由此可见,界定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应有如下表述:就是基于城区的自然资源、产业结构、历史文化等特点,依托依靠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进行产业改造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

一、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的特征

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是从现代服务业中细分出来的,自然不能脱离现代服务业的基本特征,但由于中心城区独特的历史、科技、人文等因素参与到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中,并影响其发展的目标取向和产业重点,使其现代服务业发展有着独特之处。

1.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由于中心城区的历史文化资源相对比较丰富,而且有些城区的历史民俗文化活动相当繁盛,城区借鉴发达城市经验,把历史文化资源当做产业来做,为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如今很多城区都在有意地为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寻找良好的产业搭载平台,使其文化产业发展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中最大的亮点,这当然又为城区如何在现有资源中创造新的经济热点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考。如上海卢湾区以上海独特的石库门建筑为基础改造的“新天地”打造出上海创意、设计等产业发展的新空间,这不仅使卢湾区的现代服务业有一个新的发展高地,也让旧上海老建筑获得新生力。而南京鼓楼区则以南京大学等九所高校的人文和科技力量组建的科技园区作为其现代服务业向高技术、高效益转向的一条捷径。

2.高素质要素不断汇集。由于中心城区是信息交换、物资流通、人才汇集的地方,而这一点恰好也是现代服务业看好和快速发展的基础。同时,现代服务业在中心城区的快速成长和发展又为各种要素的流动提供了机遇和平台,由此又带来更多高素质要素向中心城区的汇集,“马太效应”使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的优势产业发展越来越突出。如南大-鼓楼高校科技园区的科技和人才主要来自于鼓楼区九所高校,这样的技术、人员加之政府在政策和资源上的大力扶持,吸引了包括美国风险投资基金等有名投资公司的参与,也吸引了如朗讯、爱默生、明基等跨国公司的加入,为更多资金、高技术、高端人才等高素质要素的汇集创造了条件。

3.政府推动作用日益突出。中心城区的经济转型迫使政府不断寻找经济发展突破口,而国外发达城市的发展经验为中心城区发展提供了参照的摹本。如法国的拉德方斯、纽约的曼哈顿、东京的新宿等地都因现代服务高端产业的突出发展而独放异彩。这其中自然与政府的积极推动是分不开的,恰是政府的有为而治成就了当地现代服务业的高度发展。由此,很多城区政府纷纷顺势而动,依据自身的资源、产业、区位等基础确定本地服务业发展目标、产业布局、行业重点,以及重点项目、扶持政策等,积极推动现代服务业呈规模化、地域性发展。如青岛市南区就是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与海信集团联手建立了海信软件园,并通过双方一系列的运作,使软件业发展迅速并成为市南区的重点产业。

二、中心城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经验

综观国内外发达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成功经验?熏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押

1.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思路。现代服务业取得成功的地区都有一个突出特点?熏就是各城区都结合自身产业状况和资源优势制定了详细的现代服务业短期和中期发展规划,明确城区产业发展目标?熏突出产业优先发展项目?熏实现空间规划和产业规划的有机统一。比如?熏上海市专门出台了《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熏对县区的产业布局进行了适时调整?熏根据各自产业优势和基础优势?熏制定了三大现代服务业聚集带和建设十二个各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的整体规划,采取错位和互补的原则?熏突出和强化如金融、创意、信息等高端性和专业业,巩固上海的国内金融中心和前沿技术代表的地位。

2.推动科技创新,提升服务水平。现代服务业是由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产业分工等因素形成的新行业划分类别,之所以脱胎于传统服务业,关键就在于科学技术要素对产业的支撑作用。科学技术的应用,不仅为改造传统服务业提供支撑,也为引领新的服务需求、创造新的服务产业搭建平台,使其成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动机。因此,各地都十分鼓励诸如设计、创意、科技服务等行业的自主技术创新活动,尤其鼓励产学研联合体的一系列创意和创新活动?熏并积极推动创新成果的商业转化。如天津市出台了扶持高新技术孵化企业税收支持相关政策,对于区域内的重大产业科技项目给予政策、资金和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并对于技术成果转化又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积极促使成果市场化。

3.实施品牌战略,扶持优势企业。从国内各城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情况看,在解决初期发展规模小、经济效益低的窘况时,都把目标定位在品牌战略的实施上。现代服务业的品牌有两个层面,即城市品牌和企业品牌。城市品牌体现城市的功能定位,而这一定位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就在于城市所属企业品牌的发达程度和技术高度。因此,各地普遍重视扶持优势行业、优势企业,以名牌、名店和上市公司为龙头,通过合资、联合、并购等方式,突破所有制、部门、行业和区域的界限,实行连锁和集团等规模化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强势发展。如青岛市提出发展现代服务业,要与发展品牌经济紧密结合,要在制造业品牌的基础上,打造出一批像青岛啤酒、海尔、海信等一样的服务业品牌,提升服务业发展层次和水平。而杭州对于示范企业实行的不同等级品牌给予不同的资金扶持的品牌评估机制,更为杭州现代服务业企业品牌化铺平道路。

4.加快人才培养,奠定优势基础。国际经验表明,在现代服务领域,一个国家虽然缺乏初级要素,但如果能培养出较多的高级要素,一样可以获得竞争优势。如印度的整体经济水平不发达,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但是印度500亿美元软件出口给国内创造的增加值,相当于中国制造业一万亿美元创造的价值。目前,我国现代服务业最缺乏的正是这种高级竞争要素,也就是高级专门人才。基于此,很多城市纷纷建立健全适应现代服务业要求的人才评估机制,出台关于高端人才引进的鼓励政策,引导高等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增设对现代服务业专门人才进行培养的专业和课程,并鼓励社会做好人才引进后的各种社会保障工作。如常州市新制订出台了现代服务业“211人才培养计划”,并从市人才工作经费、市级服务业引导资金和市人才开发资金中专项拨付奖金资助这一计划。

5.优化发展环境,提供制度保障。社会化分工不仅让产业分工越来越细化,更让社会因素融入经济发展中,并越来越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企业成长的非人为要素。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环境因素,而环境则是一个大概念,包括了当地经济基础环境和政府环境两方面要素。而现今经济基础环境的影响力不断弱化,政府环境的作用力越来越强。因此,发达城区在推动现代服务业深入发展的过程中,把“做环境,重要的是做好软环境”放在首要位置。如,杭州在健全和完善服务业相关制度和体系,清理有关服务业的现行政策规定,消除不合理限制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服务标准,支持服务企业参与竞争,形成企业、市场、政府互动的服务体系。同时,不断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引导和培育征信产品和市场,加快个人和企业诚信制度建设,促进社会法治化。

参考文献:

[1]李江帆.新型工业化与第三产业的发展[J].经济学动态,2004,(1).

现代服务业的特征范文6

(一)现代服务业的概念和内涵

现代服务业是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是信息技术和服务业的结合体。它是以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商务服务为主,商务服务业的内涵包括营销、广告、公共服务、建筑、科学与工程服务、法律服务、会计服务、计算机软件服务、信息处理服务、物流配送服务以及研发与技术服务。

由于现代服务业所涉及的具体服务行业多数在工业生产、产品制造和商品销售领域,因此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征:(1)资本、技术、产值密集化。由于广泛参与工业生产,具有高附加值;(2)信息化。 现代服务业是伴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推广与普及运用而逐步兴起的;(3)创新化。现代服务业在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又开拓了服务行业的新领域,并为许多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服务业在各国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其中集中了现代服务业精髓的生产部门的作用日益明显。从服务业的增加值来看,在发达国家占GDP的比重为60%~70%,在中等收入国家为50%~60%。低收入国家和地区服务业增加值所占比重较低,但也都有所提高。

(二)产业集群与服务业

亚当・斯密以手工制针场为例提出了分工理论,这是产业集群理论的最早起源。新古典经济学创始人马歇尔从3个要素对产业地区性聚集做出解释:劳动力市场共享、中间产品的投入及知识技术的外溢效应。之后,韦伯用工业区理论解释了产业集群现象,他认为:影响企业集聚的因素可分为区域因素和位置因素。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了刺激经济增长的产业特征,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和空间集聚,这一观点经过发展形成了产业集群理论。

现代服务业对产业集群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体现为“粘合剂”,是经济增长的牵引力和经济竞争力提高的助推器。夏普指出,农业、采掘业和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砖块,而服务业则是把它们粘合起来的灰泥。首先,现代服务业与产业集群的重要联系表现在服务业作为生产工业中间投入的组成,通过对工业制成品的“软化”构成了产业集群的基本要素;其次,现代服务业在传统服务业中脱颖而出,是社会分工和专业化不断加深的表现。杨小凯提出了“分工经济的网络效应”,即“效率越来越取决于在不同生产活动之间建立起来的互相关系,而不仅仅取决于生产活动本身的生产率状况。”这一特性正好满足了产业集群专业化的需求。

二、现代服务业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的机理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专业化的社会分工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当一个稳定行业内的企业逐步适应了特定的经营项目,那么就要在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指引下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事自己具有优势的生产经营活动,逐步剥离那些不擅长的生产经营项目。行业专业化分工的趋势日益明显,而其中在原先行业中处于非生产性的服务部门也会进行相关部门的整合,逐步地独立出来,成为与原主要生产企业紧密相连的专营服务企业。伴随着行业专业化分工程度逐步加深,细化过程的进行将使得行业内生产企业的数量相应增加。

现代服务业是专业化分工的结果,现代服务业在渗入工业生产过程中又进一步加强了专业化分工。

事实上,市场竞争压力和地理集中是使各种要素构架成一个系统的必要条件。市场竞争压力激发了市场竞争者的创新能力,地理集中将要素结合成为了整体,协同化作业日益提高,而作为产业集群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现代服务业在产业集群的形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1)现代服务业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高级生产要素。这里的高级生产要素是指有别于初级生产要素,比如自然资源和非熟练劳动等的包括金融资本和先进技术在内的相对稀缺要素。现代生产多以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作为前提条件,因此,高级生产要素的提供有助于产业集群的形成。

(2)现代服务业能够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相关的配套服务。相关的配套服务将单个孤立的企业连接成为一个整体,进行企业合作、资源共享等多种互利互惠的活动。配套的相关服务行业的完善是产业集群长久发展的动力。

三、依托现代服务业,促进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

从当前来看,一汽具有典型的“大而全”特征,企业主要从事最终产品的生产,企业与政府之间关系紧密,依赖性较强。生产过程内化现象严重,缺乏市场化的专业分工,相关产业发展缓慢,没有完整的产业链。为了加快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继续发挥比较优势,促进汽车产业集群形成,提高产业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加快一汽产业结构重组

首先,剥离一汽中生产水平较为落后的项目,主要淘汰那些市场需求前景不旺的汽车类型。其次,促进汽车零配件生产的独立化,尤其是加强零配件生产本地化进程,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一汽应将人力物力集中到具有优势的汽车研发以及生产技术的改进上,并完善以长春―吉林为 “双核”的汽车产业园区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两地的生产联系。

(二)大力发展与汽车相关的现代服务业

金融服务业对汽车产业集群的形成意义重大。汽车产业的重组,新生产工艺的研发,高技术人才的引入都需要资金作为保障,因此,金融信贷行业应当抓住汽车产业发展的时机,提供资金支持,促进汽车产业集群的形成。

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电子商务模式带来了生产销售领域的变革,互联网的普及有助于汽车产业内部生产成本的降低,管理方式的改变,缩短了产品的周转周期。现代汽车生产产业链的形成离不开电子信息系统的运用,而汽车生产产业链的形成是产业集群出现的前提。因此,应及早建立汽车产业信息系统。长春市应围绕汽车园区加强网络设施建设,电信部门也要积极投入到变革中去,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做好服务工作。

物流服务业是汽车产业集群形成的另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物流业的建立同样有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在企业内部,一汽已经运用了相当数量的物流软件和硬件设施。为了促进物流服务业的发展,长春市还应进一步加强道路建设,同时对物流行业实行有关优惠政策,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三)降低服务业的市场准入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