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题培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前教育专题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前教育专题培训

学前教育专题培训范文1

强推责任落实。启动实施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和中心城区学校、幼儿园建设三年攻坚工程,市政府把标准化公办幼儿园建设作为民生工程,纳入市考县内容,层层签订责任书;市政府把县区建设情况列入督查范围,召开专题推进会。市教育局实行领导分片包抓制和建设进度月报制,加强督查落实;市、县建立质量监管机制,发挥监察、审计、安监等部门作用,全程监管规划设计、建设施工、竣工验收、资金运行等环节,着力打造“阳光工程”。

强推资金投入。把市本级学前教育专款从700万元提高到1400万元,实行每新建一所奖补20万元,改扩建一所奖补10万元;规定县区人口在20万以上的每年落实不少于500万的学前教育资金,人口在10万以上20万以下的县区每年不少于300万,人口在10万以下的县区每年不少于100万,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的40%用于学前教育;明确县区每年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其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所占比例达到5%,并列入财政预算。

强推队伍壮大。去年利用中小学撤并编制空间招教99人、招聘35人,转岗中小学教师205人,今年首批“省考市选县用”选拔265人;拨付幼教培训专款,计划每年组织培训1500名幼儿教师、200名园长,去年培训教师2655人、园长315人;在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和汉中市科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开设学前教育专业,建立初中毕业起点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学历教师培养模式,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达到1158人;实行幼儿教师进修培训、评选先进、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等方面,与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享受同等待遇。

学前教育专题培训范文2

在为期6天的培训中,来自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和学者为学员们授课。学校建设标准国家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江苏省教育建筑设计院院长王珏为学员带来题为“初探幼儿园建设”的专题报告,王院长从幼儿园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出发,着重介绍了《幼儿园建设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幼儿园安全友好环境建设指南》在学前教育发展当中的重要指导作用。

《幼儿园安全友好环境建设指南》编制专家组组长、《早期教育》编辑部主编程晓明为培训班学员作了题为“《幼儿园安全友好环境建设指南》解读”的专题报告。程主编从《幼儿园安全友好环境建设指南》编制背景人手,详细阐释了编制《指南》的过程、《指南》的文本结构和表述方式,并对《指南》中部分章节进行了重点提示。

美国丹佛大学教育学院Toni Linder教授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代表处教育官员陈学锋女士共同为培训班学员作了“满足所有儿童需求的幼儿园环境”的专题报告。Linder教授从自己从事早期教育相关经历入手。对于幼儿园建设过程中如何注重对特殊儿童的关注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她认为学校和社会应该创造出一种全纳的氛围,无论是普通儿童还是特殊儿童,每个人都应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在普通幼儿园建设过程中,要牢固树立接纳所有幼儿的思想,逐步创造条件,满足儿童的各种不同需求。

《幼儿园建设标准》编制组成员孔庆高教授为培训班学员带来了题为“《幼儿园建设标准》编制情况介绍”的报告。孔教授对于《幼儿园建设标准》编制的背景、目的、意义、过程以及具体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他认为。虽然我国学前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总体上看学前教育仍存在幼儿园建设城乡差异大、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多元化。学前教育资源不足、幼儿园规划建设缺乏充分的法定依据以及幼儿园设计小学化等问题,因此,幼儿园建设迫切需要一个能够覆盖城乡幼儿园的统一的建设标准。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虞永平教授为培训班学员作了“环境、课程与儿童发展”的专题报告。虞教授从幼儿园环境建设的特殊性人手着重阐述了幼儿园环境建设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指出幼儿园的环境需应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要求、兼具开放性和丰富性、拥有生命的气息,同时环境还应达到承载课程的目的。给予儿童充分接触环境的空间,引起儿童兴趣,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马晓东教授带来了题为“幼儿园规划设计与实例分析”的专题报告。马教授从建筑师的视角出发对与幼儿园规划设计相关的《幼儿园建设标准》《幼儿园安全友好环境建设指南》和在编的《幼儿园建筑设计资料集》三个重要文件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他指出幼儿园建筑是城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凸显幼儿园自身特点又要能够融入城市环境。优秀的幼儿园规划设计需要在遵守《标准》《规范》和《指南》相关要求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达到“经济、实用、合理、高效”的建设要求。

学前教育专题培训范文3

关键词:幼儿科学教育;师资;培养;培训

一、师资职前培养模式构建

师资培养模式的构建涉及到师资的来源、课程体系的设置、学习环境的营造以及社会资源的利用等方面。

1.提高生源质量、改革以文科生为主的师资来源

(1)提高生源质量。目前培养幼儿教师的主要是高专院校,而高专院校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初中起点五年制和高职学生,在高考指挥棒的牵引下,无疑初中起点的这部分学生其文化素质是令人担忧的。而高中起点的学生经过了本科一层层的筛选,进入到专科的虽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素养,但仍有很大欠缺。

我们认为要培养合格的幼儿科学教育师资,应该从学生源头抓起,提高生源质量,为后续的师资培养打好基础。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生源来说,我们应该立足高起点大专,逐渐缩小中专和五年制大专以及高职大专的招生比例,并不断开拓学前教育本科段人才的培养模式。以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07年第一届高中起点大专只有53人一个班的规模,08年扩大至123人三个班的规模,2011届高中起点大专的招生人数为1000余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中高中起点大专生占据了绝对优势。

(2)文理并举。改革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只招收文科学生的历史。理科学生在高中阶段接受了系统的科学课程的理论学习,其理性思维模式及其较好的科学素养对文科学生有很好的影响作用,更容易形成学习科学的良好氛围。而同时,文理同招又可很好的提升理科生的人文素养,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2.课程体系改革

目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能够使幼儿教师在职前教育阶段获得扎实的幼儿教育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而较少科学教育的学科课程。

许多高校也逐渐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存在,以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为改善科学教育的师资培养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从课程体系构建的角度,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的思路:

(1)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增加科学史、科学常识、科学教学法等学科,通过专业课程学习提升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要改革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建立面向全体学生的着眼于科学素养提高的课程体系。要开设跨学科课程,设置综合性课程和“文理渗透”的选修课,打破文理专业割裂的现状,对全体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

(2)对现有的科学课程进行改革。目前师范学校所通用的数理化的教材仍然是以公式、定理的形式出现并学习,对于基础本来就很薄弱的五年制学生,这样的学习内容无疑是乏味的。学前教育专业需要的是广泛的自然科学知识和对于自然现象的解释,因此,应该编订专门的面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数理化教材,以现象的解释为着力点,突出操作性和实践性,以兴趣的引导、探索精神的培养为重点。

(3)加强科学教育在其它课程中的渗透。虽然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以文科为主体,但可以灵活的根据课程的内容利用文科的课堂向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教育。

3.营造良好的科学学习环境,激发科学学习兴趣

首先,必须改变学生听教师讲的教学模式,变学生被动的课堂为发现式课堂,这样的科学学习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中的任务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并组织讨论,在讨论中生成新的问题,这样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然,教师还应该是学生们学习中的“引导者”“帮助者”和“鼓励者”。这样,学生就会形成对科学探究的亲身体验、养成科学探究的素养,形成探究的能力。

在课外,社团活动是营造科学氛围的好的途径。通过开展科学竞赛、科学制作等相关的科学类活动,在学校营造科学学习的氛围,推动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

二、师资的职后培训模式

自上世纪80年代《幼儿园工作纲要》颁布以来,幼儿园工作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尤其是2001年新《纲要》颁布以来,从幼儿园理论研究到幼儿园实践组织都在不断的变化。这些新的变化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在职幼儿教师的培训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师资职后培训的主要模式有:

1.以园为本的职后培训模式

“园本化”的培训模式是以改进幼儿园实践、解决幼儿园的实际问题为宗旨,由园长和教师共同讨论、分析并解决问题,更好的为幼儿园的发展服务的方法。以园为本能更好的发挥幼儿园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使得培训更实际、更有效,更能促进教师的个人发展和园所的共同发展。

以园为本的培训模式前提是健全的园本制度,浓厚的教研氛围,大部分教师专业知识扎实,拥有一批专家型的教师等。以园为本的培训形式主要有:

(1)园本培训。面向全体或部分幼儿教师,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为主要目的进行的培训就是园本培训。在培训内容上注重理论于实践的结合,培训内容来自实践中的问题,为实践服务,彻底改变以往的为学而学的培训理念。而园本培训又并非仅仅局限于幼儿园内部,为了使幼儿园教师接受更前沿的信息和理论,可以教师“走出去”,也可以把专家“请进来”。

(2)园本教研。园本教研就是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题,旨在提供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形成办园特色,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科研活动。园本教研的形式多样,如案例式教研、专题性教研、参与式教研等。通过对某一问题的深入探讨,使某些教师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

2.参与式专题培训

参与式专题培训是以专题的形式,让幼儿教师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参与其中的一种培训方式。这种培训方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讲授法为主的培训模式。“听会忘记,看会记住,做才学会”,参与式专题培训最大的好处是让教师们学了会用。参与式专题培训调动了教师的内部动机,让教师们真正成为培训的主人,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学会思考。参与专题培训的教师都要有自己与主题相应的实践经历,在培训中教师们可以就以往自己开展的相关主题进行交流,如主题的确定,主题中课程的预设,主题中区域的设计,主题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等。

3.观摩式培训

这是颇受幼儿园教师喜爱的一种培训方式,俗称“我与名师面对面”。这种观摩活动主要有一些社会力量和培训机构组织,他们常常能够敏锐的抓住市场的需求,组织全国各级的名师进行各地的巡讲活动。这种直接的优秀活动的展示对幼儿教师有很好的示范性的作用,教师们可以灵活的把看到的课堂在自己的教学进行仿讲,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活动设计水平。这是帮助幼儿教师快速提升活动设计及组织能力的一种方法。

三、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模式的建构

所谓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互动模式是指以教师资格证为纽带,将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内容和体制进行一体化的设计,以职务评聘、职称评定为杠杆使职前职后互相衔接的模式。

1.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目标一体化

教育部2001年7月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科学领域的目标是:(1)对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5)爱护动物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因此,不论是职前的培养还是职后的培训都应当仅仅围绕幼儿科学领域的目标来进行。首先,培养学生或幼儿教师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其次,能运用积极思考、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第三,能具备广泛的科学知识,并能设计组织科学教育活动;第四,爱护动物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学生―教师―幼儿“三位一体”的科学教育目标。

2.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内容一体化

目前高等学校进行科学教育主要是通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虽然教材有很多的版本,但大体的内容框架如下: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学前儿童科学教育途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评价等几大部分组成。作为职前教育,这门课程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架构了学生们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基本框架。入职后,更加侧重的是实用性和综合性。因此,根据职前、职后培养培训一体化的思路,应该在职后的培训中尽量减少重复性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培训,而主要以研讨、主题的形式开展针对实践的科学教育培训。

3.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方法一体化

我们在幼儿园开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要采用多样化的方法,同样,对幼儿教师进行的培养培训也需要一体化。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一体化并非一样的。在职前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我们主要采用课堂的集体授课、集体讲解的方法,而实践的部分则更多的采用微格教学法、教学观摩等方法。在职后,学生具备了基本的理论框架,更多的则是采用园本教研、参与研讨等方式来开展培训。这是与个阶段培养培训的内容一致密不可分的,这也正体现了职前职后培养培训方法的一体化。

4.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评价一体化

目前,不管是学生的在校培养还是幼儿教师的职后培训,评价体系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评价方法和手段单一。以职前为例,对于学生的科学教育的评价方式考查,而考查的衡量标准主要是学生设计教案和微格教学的能力。这并不能综合的考查一个学生,学生对待科学的态度如何,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如何,学生是否对科学感兴趣等等,这些真正重要的东西反而无从考查。同样的职后的评价也是主要看教师组织科学教育活动的能力。无疑,这种评价是单一的、片面的。在职前、职后应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从强调对结果的评价向强调对过程的评价转变;从静态的评价向动态的评价转变;从侧重知识的评价向侧重科学情感和科学探究的转变;从单一评价向多元评价的转变。并且,为每个学生建立评价档案袋,对学生的科学状况进行追踪的记录,同时,评价档案袋也有利于职后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有利于实现职前职后培养、培训的一体化。

最后,在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的一体化模式的建构过程中,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重视。

学前教育专题培训范文4

关键词: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养体制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2-0006-02

一、引言

学前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起点,是教育的奠基工程。学前教育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到个体一生的发展和国家未来的发展。随着社会和学前教育的发展,社会对师资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提高学前教育师资的质量已成为各国教育共同关注的问题。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的学前教育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与美国政府及教育部门不断提高学前教育师资的要求是分不开的,所以,美国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模式对于我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二、中美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比较分析

美国学前教育发展比较迅速,学前教育师资的质量在世界上也处于领先地位,现分别从学历层次、培养体制、课程体系、教师资格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1.学历层次。我国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层次以大专以上为主,并且学前教育中本专科层次区别不清晰。而美国学前教育师资的学历都在本科以上,还有相当多的研究生、博士生从事学前教育职业。美国高学历的师资队伍为学前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了很多身心全面发展的优秀儿童。我国学前教育师资队伍不仅学历偏低,而且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缺口比较大,还不能满足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这也就进一步造成了我国学前教育师资良莠不齐,队伍极其不稳定的状况。

2.培养体制。我国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主要由师范类院校承担,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主要采取封闭式的培养体制。而美国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主要由综合大学、社区学院、社会上的专业化机构等承担,其培养体制具有开放性的特征。美国采用非师范型的培养方式,学前教育师资并非在专门的师范院校中培养,一些综合性大学也设有早期教育系。综合性大学在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介入,使独立、封闭的师范教育体系走向开放,增添了勃勃生机。

3.课程体系。我国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课程主要是依靠书本知识,重视理论知识,忽视教学实践。在学前教育的师资培养过程中,实践往往不能很好地施行,仅仅当作一个形式而已。而美国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最为值得借鉴的就是实践课程,美国师资培养制度中相当重视教学实习和实地经验,其中实践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达到30%[1],这对于新教师加入学前教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通识教育在美国学前教育师资培养过程中也受到了重视,人文、社会、自然、科学、艺术等课程的学习对教师素质和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4.教师资格的准入制度。学前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是对学前教师实行的一种法定的职业许可制度,是国家对专门从事学前教育教学人员的最基本要求。世界上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最早源于1782年美国的佛蒙特州,我国学前教育教师的资格准入制度与美国相比存在以下问题:入职门槛偏低、教师资格准入认定内容缺失、教师资格认定程序不规范。我国只要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书就能从事幼儿教学工作,并且获得终身制的教师资格。而美国学前教育教师,只有经过一定的入职培训后,在幼儿园工作2~3年,才能拿到教师职格证书。美国专业权威团体全儿教育协会(NAEYC)对0~8岁儿童教师的任职资格标准、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作了详尽的规定。并对幼儿教育专业人员分为6个等级和提出了具体的学历要求[2]。美国对教师资格采取进阶式的制度,并取消了教师资格终身制。例如,美国佛罗里达州已取消了永久性教师资格证书,规定每年重新接受教师能力测试,以突显教师资格证书时效性的优势,由此可见,美国的学前教师资格准入制度还有很多我国需要学习借鉴的地方。

三、对我国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对中美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比较分析,我国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为了提高我国学前教育师资的质量,笔者认为应采取如下措施:

1.提升培养层次。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层次的提升,是21世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学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学前教师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才能为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儿童奠定坚实的基础。过去人们认为教育者的水平是和教育对象的年龄相关的,教育对象的年龄越低,教师学历的要求也就相应地降低。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幼儿教育的发展,认为幼儿教师不需要高学历的观念将被摈弃。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事实告诉我们,儿童越小,对他们进行教学就越难,而对于幼儿的教学未来的后果就越有影响”。[3]现在人们逐渐认识到学前教育教师也是专业人员,同样需要接受高等教育,教师的教育行为、言行举止将会对0~6岁的儿童产生终身影响,所以,学前教育教师的学历层次应该提高到本科及以上。

2.严格规定学前教师资格的相关制度。学前教师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会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而提高。提高学前教师资格认定的学历要求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善学前教师的专业素养。美国对于非师范类的其他社会人员提出的规定:这部分人员应该已经有其他学科的学士学位,根据NAEYC的要求再修30个学分的教育理论和基础课,然后参加教学实习,审核合格才可获得教学证书[4]。并且,对每一阶段的幼儿教师,规定了不同的认证标准。美国要求教师资格证每隔一定的年限进行更新,级别逐渐递升。刚入职的学前教师获得初级教师资格证,有效期2~3年,在证书到期之前,教师要参加培训,进而获得二级教师资格证,最后达到国家高级资格证书。我国也应该尽快取消终身制教师资格制度,通过分层次制定严格的教师资格认证标准,来激励学前教师提高能力,朝向更加专业的方向发展。

3.加强入职培训和在职培训。我国学前教育师资的职前培训主要是在学校中上课、学习。等修满学分,获得学历,取得教师资格证后,不经过入职培训就成为幼儿教师。新老师往往不能很好地处理幼儿园里出现的各种难题,例如,幼儿的吵闹和冲突等。我国实行的学前教师的在职培训主要以学院为基地,这种在职培训模式主要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举办,一般在大学、师范院校、教师培训中心等机构进行,由行政领导、专家等按照已经规定好的课程内容进行专题讲座。主要形式还是班级授课,学习理论知识。由于忽视教育实践与实习的培训,这种在职培训的形式还有待改进和加强。美国幼儿教师接受的专业发展培训主要有:学区根据不同的主题设立不同的小组开展培训,教育资源与咨询部门设立的教师专业发展小组提供的培训,观察与评价模式,探究培训模式。美国幼儿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4.改革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我国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也需要改革,本科与大专层次培养机制分工不明确。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不仅要注重基础课程,更要提高实践课程的比例来满足幼教机构的要求。美国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课程比例达到30%,而我国大专层次的实践课程还有待提高。其次是通识课程的加强。美国四年制大学早期教育专业的通识课程(包括人文、历史、科学、自然等)占整个课程的三分之一左右,而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强调学生艺术技能的培养,大部分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艺术技能课程占三分之一[5],忽视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和通识类课程的学习。这样不利于学生基本素养的培养。所以,我国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课程体系有待改革,增加实践课程和通识课程的比例。

参考文献:

[1]施煜文.世界主要国家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比较及其对制定上海市师资培养方案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2,(5):16.

[2]成丽媛,李佳,李海霞,冯晓霞.美国幼儿教师资格及其认证方式简介[J].学前教育研究,2007,(12):48.

[3]皮亚杰(瑞士).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M].傅统先译.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130.

学前教育专题培训范文5

近年来,我镇始终把教育工作作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支撑点,把学前教育工作当作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立足镇情,不断规范办园秩序,积极开展园所达标等一系列活动,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学前教育的浓厚氛围,使学前教育工作开展的既扎扎实实又卓有成效。

一是加强领导,努力形成学前教育建设工作合力。3月16日全县学前教育工作会议结束以后,xx镇政府及时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分管领导亲自抓学前教育工作,多次召开学前教育专题会、调研会、动员会及园所建设现场会,分析学前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形势,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并结合本镇实际,明确了以镇中心幼儿园为骨干、以学校办园和村级联合办园为主体、以个体办园为补充的办园体制,积极推进幼儿园达标活动。同时,立足本镇实际,就影响我镇学前教育工作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分析,认真研读《xx镇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具体方案和措施,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营造了齐心协力抓幼教的良好氛围。

四是努力改善园所内部设施条件。先后投资6万多元,对中心幼儿园各种玩具配备达200余件;为节约资金,在室内外环境布置方面,倡导各幼儿园发动教职工自己动手,并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到环境创设活动中来;在玩教具配备方面,要求尽量利用农村丰富的自然材料、废旧物品进行收集、自制,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全镇幼儿教师自制教玩具达6000多件,为发展幼儿教育做出了贡献。

五是不断提升整体办园质量。近年来,我们先后组织骨干幼儿教师分别去泰安、南京、兰山、罗庄参加业务学习和现场观摩。每年暑假,我们都要组织幼儿教师到临沂参加培训,加强对幼师的业务培训。不断加强业务指导。积极开展教学观摩、优质课评比、教学基本功比赛、绘画、小歌手比赛等教研教改活动。强化安全管理。制定了《幼儿园安全工作检查评分细则》,与各幼儿园签订《幼儿园安全工作责任书》。同时坚持每学期组织开展安全工作专项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督促限期整改。保证了广大幼儿能够安全上学,做到了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各位领导,我镇学前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的工作与上级各级领导的要求和广大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的差距。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学前教育工作的领导,理顺关系,加强管理,不断强化工作措施,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推动基层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协调发展,为xx镇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学前教育专题培训范文6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入推行以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得近几年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资队伍在逐渐的发展壮大,并且专业化程度也在逐渐的加强,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新教师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特殊性缺乏了解,并且实践经验不足近几年来,随着学前教育逐渐受到关注,学前教育的师资力量之间的增强,高职院校的教师一般是本硕生,他们拥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当招聘来的新教师进行说课的时候,他们往往按照自己对于知识的理解进行讲授,少有在幼儿园岗位实践的经历,这样就使得讲授的内容学生往往听不懂,或者学生听得非常乏力。他们很少站在教师的角度进行知识的分析以及讲解,这样就不利于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

2.入职后教师培训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我国目前高职院校对于教师入职后的培训方式比较单一,一般就是在入职后由老教师针对所有新近教师对于学校环境、学校规定、专业规定等进行短期的培训,而且培训的内容比较笼统、简单,根本不能够让新教师真正地了解到自己专业的特点,尤其是学前教育这个对教师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的专业,入职后的简单培训不能够让新老师认识到学前教育的特殊性,也不利于新老师对于教师角色的转变,并且在之后的教学中再培训的机会非常少,这样就非常容易导致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不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也不利于教师将学前教育专业所要求的“德智体美”素质,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融合。

二、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策略

1.培养“双师型”教师我们知道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专业,因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仅需要掌握学前教育的基础以及专业知识,还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心理素质,因此对于注重应用技术培养的高职院校来说这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因此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必须是“双师型”的教师,不仅需要有良好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应该具有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教学中将专业技能与良好的心理、思想道德等进行完美的融合。因此面对着社会的发展需要,高职院校应该逐渐的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从而为社会培养真正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学前教育教师人才。

2.在教师队伍的组建过程中我们要严把关、高要求,构建合理的师资结构师资队伍的质量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核心环节,因此要想打造好的学前教育专业,我们就应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例如,我们在招聘新教师的时候,就可以充分地面向整个社会进行招聘,不仅在学历上进行要求,而且应该在年龄结构、专业素质等方面都要进行综合的考核。当然对于特别优秀的人才我们应该开放绿色通道,从而不断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提升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为接下来建设“双师型”教师提供良好的基础。另外,为了推进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的专业化进程,我们还应该针对学前教育的课程,将教师按照不同的课程分为理论性教师以及技能型的教师,技能型教师包括手工教师、弹唱教师、舞蹈教师、口语教师、儿文教师等,理论型的教师包括学前心理学教师、教育学教师、中外幼教史教师、幼儿园活动设计教师、幼儿园班级管理教师、幼儿园游戏教师等课程教师。这样可以让教师各司其职,针对自己的专业进行深度的挖掘,有助于提高整个学前教育师资团队的整体质量,从而不断地提高高职院校学前教育的专业素质,为社会输送真正需要的“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较高的学前教育的教师。

3.强化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化的素质对于新进教师来说一定要注重入职后的教育培训,这有助于新教师进行角色的转变,也有助于新进教师真正地了解到学前教育的特殊性,从而促进整个教师队伍的建设。因此对于入职后的培训,我们可以采用老教师带新弟子的方式,这样就可以让新老师全方位地感受到学前教育的特殊性,并且不断地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老教师的人格魅力,从而不断地转变自己的教师角色,有助于专业教师队伍的构建。例如,我们可以与幼儿园建立紧密联系,每位新教师每年都有固定的下幼儿园锻炼的机会,学前教育专业的新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下园锻炼的实践时间进行双向指导,从而尽快地转变自己的教学思维,转变自己的教师角色,还可以通过对儿童课堂上的案例进行分析,从而充分地掌握儿童的心理,把握学前教育专业的最新情况,促进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指导。社会是在逐渐发展的,学前教育也在逐渐的发展中,因此对于老教师而言,进行再培训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老教师在长期的教课过程中可能教学思维就会僵化,教学方式也会逐渐落后,因此为了使整个教师队伍始终顺应社会发展需要,我们应该定期对于老教师进行培训,从而促进这个教师队伍适应社会的发展。例如,我们可以针对老教师的特点进行讲座式的培训。聘请学前教育行业中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或者进行现场教育观摩,甚至可以采用电影等方式进行学习,总之,这样的培训时间应该短、方式应该活泼,从而带动老教师的学习积极性。

4.高职院校不断地加大软硬件的投入,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资源保障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计算机不断地被引入到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因此高职院校为了提高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质量,以及不断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该不断地加大软硬件的投入,促进教学的数字化、信息化。这样可以有利于教师利用网络,不断地在网络上寻找真正适合学生的教学材料,或者不断地吸取目前教学中先进的教学理论,促进学前教育理论不断地更新,从而保证与社会发展的同步。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远程教育或者进行学前教育实际课堂观摩,这样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实践能力以及专业水平。例如,山东某一高职院校,由于现实条件的约束,不可能时时地送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实地观摩,于是他们通过给教师配备电子计算机等,定时地给教师发送精品的课堂视频,或者先进的教学理论,这样就可以让学前教育的教师,不断地进行学习,从而保证自己专业知识的先进性,以及教学模式的先进性,有助于促进学前教育师资力量的提升。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