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伦理学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学伦理学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学伦理学研究

医学伦理学研究范文1

关键词 转化医学 伦理 管控

中图分类号:R-05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01-0032-05

Situation and thoughts on ethics defend for the research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LU Wenping, ZHANG Kan

(Department of Scientific Education, Shanghai Municipal Health Bureau, Shanghai Health Department, Shanghai 200040, China)

ABSTRACT Translational medicine as an emerging discipline has bee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ine by use of multidisciplinary strategies. It has been gradually integrated into the various disciplines and has been playing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many fields such as stem cell research, biomarkers, cell signaling pathway, drugs and appliances research, personnel medicine and so on. Following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research, some clinical trials may certainly have damage and potential risks to the human body and there are a variety of ethical issues. Although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thics is mutually contradictory, both are consistent in general and can determine the social progress. Some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will inevitably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to ethics while high ethical standards will guide and promote scientific research to go forward in the right direction. Both complement each other. In view of the strong support of ethics defense for translational medical research, we suggest to further improve the system of ethical regulation and pla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nstitutional ethics committee, to continuously increase the intensity of the ethics training, to strengthen the eth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of researchers so as to solid humanities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KEY WORDS translational medicine; ethics; control

1 转化医学概述

转化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现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1992 年美国《科学》杂志首次提出“从实验室到病床(Bench to Bedside,简称B2B)”的概念、1996 年《柳叶刀》杂志第一次出现“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这个新名词至今[1],转化医学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这种运用多学科交叉策略来推动医学发展的学科有望成为现代医学研究的一个新的起点与方向。

1.1 转化医学的概念

转化医学强调从实验室到病床,号称“床边实验室”,那到底何谓转化医学?转化医学是指将医学或生物学基础研究成果迅速且有效地转化为可在临床实际应用的方法、药物或器械,然后再将现实使用结果反馈并指导基础研究[2]。它被认为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在从事基础科学发现的研究者和了解患者需求的医生之间建立起了有效的联系。从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将其凝练成科学问题进行基础医学研究,再将研究成果应用到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使其真正发挥作用,这是一个从基础医学到临床应用的双向进程。转化医学的出现填平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鸿沟,让医学科技进步的成果惠及患者和全体公众。

1.2 转化医学研究的若干热点领域讨论

随着转化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现已逐步融入了各个学科,并在干细胞研究、生物标志物、细胞信号转导、药物与新型医疗器具研发及个体化医学等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3]。

1.2.1 干细胞基础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各种功能细胞,根据其发育阶段,干细胞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4]。自20世纪末干细胞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以来,干细胞研究,尤其是在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以及肝脏疾病等重大疾病的研究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焦点[5]。骨髓干细胞移植是目前干细胞应用于临床的最成功的典范,为无数白血病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临床疾病治疗的应用价值不可估量。然而由于技术局限,存在诸多伦理难题,大多数干细胞研究仍停留于实验室,与临床应用严重脱节。

1.2.2 疾病相关基因及分子研究和应用

生物标志物是一类可供客观测定和评价的一个或某几个生理、病理或治疗过程中的某种特征性的生化指标,通常是特殊的小分子、蛋白质或核酸序列,通过对它们的测定可以获知机体当前所处的生物学状态或疾病进程[6]。这些疾病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将有助于疾病的鉴别、早期诊断及预防,有助于疾病的治疗以及不良反应的监控。在疾病的预测、诊断与治疗评估、个体化治疗方面具有广泛前景。临床方案的监管审批、起始场所、募集患者、临床数据库建立与维护等分子标志物临床应用研究,需要新技术、新方法临床准入管理,同样需要科研伦理评估在日常科研活动中导之以行。此外,值得关注的重点还有再生医学技术研发与组织工程构建和新型移植外科技术等发展迅速,也迫切需要伦理辩护对转化医学的有效支撑。

1.2.3 药物与医疗器具研发

药物与医疗器具研发是转化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无论是传统药物改良还是新药与器具研发,无论是传染病疫苗与肿瘤疫苗的研制,还是新型医疗器具的开发,都需要转化医学的推波助澜。有了临床工作者的参与,不仅可以提高临床试验的成功率,有效降低成本投入,缩短研发周期,更有利于判断药物敏感、药物耐药以及药物和器具的副作用,提高个体化治疗水平,解除患者的痛苦。

2 转化医学研究中涉及的重要伦理问题

转化医学研究以现代生物医学技术为基础,以人为研究对象,在强调临床应用的同时带有一定的实验性、不确定性,无可避免地对人体存在一定的伤害和潜在危险,而生命伦理学是对人权和尊严的价值关怀,两者的碰撞与冲突势必引起一系列伦理问题。自然科学与道德哲学,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两者分属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变革速度不一。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发生矛盾甚至是激烈冲突也是必然的。

2.1 受试者利益保护问题

保护受试者利益是医学伦理的第一原则,它要求医务人员有义务不可有意或无意地伤害受试者,在科学研究中要权衡利弊。《赫尔辛基宣言》规定,当科学的利益与人的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以人的利益居先。其中主要包括受试者的知情同意与有利无伤。

2.1.1 知情同意原则

知情同意与确保受试者的隐私是一切涉及人体研究活动和行为的伦理学基础, 也是人体生物医学研究的主要伦理要求之一,《纽伦堡法典》中首次明确了知情同意原则,它的目的是提供相关的知识和信息来保护受试者,使受试者了解自己在试验过程中的权利,帮助他们作出知情选择:同意或拒绝。同时,应当关注弱势人群,确保受试者的选择是公平的,受试者的知情同意将被记录。研究进程中必须具备适当的监督措施以确保受试者的安全。

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知情同意书内容告知不充分,涉及受试者利益的关键信息往往缺失[7];不少知情同意书过于格式化、专业化,使受试者无法完全理解;有的知情同意形同虚设,难以消除“医生”角色的影响,缺乏使人自由判断与选择的能力,可能会流于形式甚至“去责任化”;给予受试者考虑的时间较少,研究对象从了解知情同意书内容到签署知情同意书用时不到1 d [8]。

2.1.2 有利无伤原则

有利无伤与最小化受试者的风险是医学伦理学的另一基本原则,它要求对受试者和患者实施有利的医学行为,在解除或减轻痛苦、治愈疾病或缓解症状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对他们的伤害,尽可能避免疼痛与痛苦、损害与残疾,使他们在生理上和精神上真正受益。转化医学研究可以促进新药物、新仪器、新疗法早日应用于临床,有利于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有利无伤与最小化受试者风险在原则上是一致的。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临床科研缺乏系统的伦理学管控,往往没有进行严密的设计和充分的动物实验,没有进行正规的Ⅰ、Ⅱ期临床试验,便贸然进行Ⅲ、Ⅳ期临床试验;有些甚至还未严格考察药物的毒副作用便直接大量应用于临床,从而导致严重灾难的例子时有发生。如1937年,美国某工厂使用二甘醇代替酒精生产磺胺酏剂,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结果有300多人发生肾功能衰竭,107人死亡;1959年震惊全球的“反应停”事件,致使“海豹肢畸形”患儿在日本大约有1 000名,在西德大约有8 000名,全世界超过1万人。

2.2 伦理监管明显滞后

国际医学杂志编委会(ICMJE)声明,自2004年开始,必须增加临床试验的透明度,扩展了登记注册及增加报告结果的要求,登记的最后期限是第一例患者临床试验开始后的21 d,否则将导致结果被拒。目前医学伦理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仅国外的杂志,许多国内杂志,如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稿约中均加入了有关医学科研伦理方面的要求[9],要求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取得受试者的知情同意。而在国家层面,相应的管理整体仍较为滞后。2000年以前,仅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2000年以后,虽陆续出台了一些规定、办法,但内容上仍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对于伦理监管的作用十分有限。

以干细胞研究为例,我国目前与此有关的规定只有《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与《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且比较宽泛,并没有规定从事干细胞研究的机构需要进行审批获得许可证,也没有规定相关人员所需具备的资质;没有要求从事干细胞研究的机构在相关管理部门对胚胎来源、干细胞系如何建立、克隆胚胎或杂合体和嵌合体如何形成和销毁等进行备案,因此很难对之进行有效监管。我国成体干细胞的基础研究发展迅速,成体干细胞临床应用却超越临床试验,出现一系列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引起公众关注。2009年3月2日,卫生部颁发了《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但对干细胞研究和临床应用的规范有待细化。

因此,有关部门制定“成体干细胞研究和临床应用的伦理准则”严格准入制度,规范科学行为,显得特别迫切。

2.3 伦理审查质量参差不齐

我国伦理审查起步较晚,制度建设也不够健全,且发展不平衡,虽然卫生部于2007年出台了《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试行)》,对伦理委员会有明确的要求,但是缺乏操作指南和制度保障。不同机构伦理审查的标准不一,重视程度、人员素质也不尽相同,因此审查质量相差很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转化医学的发展。

有些伦理委员会的审查工作仅限于研究者提交的研究方案,很少对整个试验过程进行跟踪,也极少要求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提交方案变动或其他相关的反馈信息,难以真正实现对研究项目的伦理监管[10]。经调查,机构伦理委员会工作中存在下列问题:无SOP或未能遵循SOP,流于形式,游走批准,不少会议记录不符合要求,往往用非专业语言表达专业问题;科研方案的科学性、研究者的资格、试验的设备、多中心质控、数据管理等试验方案审查不全面;知情同意书内容审查不全面,往往有风险无权益;过程审查不到位,修改后反馈意见、年度审查不够及试验过程和再审查缺如。

2.4 对伦理的认识不足

一项研究显示,在生命伦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的了解上,比如对生命伦理学不伤害原则的了解,正确率为78.33%;对生命伦理学基本范畴的审慎的认识,正确率只有61.67%;尤其是在生命伦理学基本范畴的权利选择中,选择医生权利的占到51.67%,大大超过了选择患者权利的41.67%。说明对生命伦理学的一些问题及基本原则的认识上是存在偏差的[11]。

在我国,伦理之所以引起了大家的广泛重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外期刊对于伦理审查的要求,以前我国不重视伦理审查,许多研究人员都遭遇过在国际专业学术期刊时,因为缺少伦理审查程序而被拒绝的尴尬。人们对于伦理只是一种被动需求,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相关需求的人不会主动关心伦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公众对于伦理的认识十分有限,更不用说将伦理的理念、原则贯彻于研究和医学实践中了。

3 伦理辩护对转化医学的有效支撑

生命科学回答能够做什么,伦理辩护解决可以做什么。虽说科学研究与伦理道德是一对相互冲击的矛盾,但两者在总体上又是一致的,共同决定着科学进步与社会前进的步伐。科研的每一次重大进步必然会对伦理道德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伦理道德的高标准又指引着科学研究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两者相辅相成。

3.1 伦理辩护对转化医学研究的规范作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生命伦理学通过一系列规则、制度和程序来规范科学研究的行为,明确应该做哪些、怎么做,维系了整个人类的道德价值体系。在伦理的规范框架下,转化医学研究才可以有的放矢。伦理的规范既是对受试者的有效保护,也是对研究人员的有力支持。

3.2 伦理辩护对转化医学研究的引导作用

不管科技多么强大,它都必须受伦理的引导。作为意识形态,伦理道德对转化医学研究的发展具有方向性意义。任何一项人类的科技发现或发明,是否能加以应用和推行,首先要衡量其对人类生存和社会长期发展的利弊,伦理辩护的意义就在于此,能够给予转化医学研究理性指导,引导其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3.3 伦理辩护对转化医学研究的促进作用

现代医学科学具有两个主要支撑点:医学人文精神及医学诊疗技术。没有了人文精神,医学就失去了灵魂;没有了临床诊疗新技术,医学就失去了躯干。

我们认为,医学伦理是对人类行为的规则或准则进行分析,能够弥补单纯的生命科学理性的不足,一方面,能解决转化医学研究中由于不同价值冲突引起的伦理道德难题,另一方面,不断出现的伦理道德难题也为转化医学研究注入新的活力,从而不断促进创新发展。

4 转化医学中开展伦理辩护的相关政策建议

4.1 进一步完善伦理监管的体系

伦理监管是一个涉及多机构、多部门的系统性工作,不仅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机关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制度,还需要各级专业团体发挥专长,统一审查规范、建立评估体系,需要大学及研究院所、医疗单位积极配合,规范操作、加强自律。只有充分加强各方的协作配合和沟通交流,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伦理监管的效能,及时发现存在的差距和解决相应的问题,进而不断完善整个组织监管体系,促进生命伦理良性运行机制的形成。上海是我国开展生命伦理研究和实践最早的城市,政府在伦理建设中扮演着规划、引导、服务与监管者的重要角色,任重而道远。

4.2 进一步发挥机构伦理委员会的功效

机构伦理委员会作为受试者权利得到尊重和保护的重要环节,在规范生命伦理学的有序发展和医学临床实践中,发挥着独特而无可替代的中心作用,是知情同意原则和有利无伤原则得以坚持、受试者利益得以有效保护的关键。因此,伦理委员会要不断加强能力建设,要根据相关法规要求,建立规范的伦理审查规则,不断完善机构伦理委员会的工作制度和标准操作程序;进一步完善伦理委员会的功能与日常管理,尤其应重点完善研究伦理的审核,包括知情同意书的审核、跟踪审核、严重不良事件的审核,所有审核的资料应有良好的记录和档案管理;营造把受试者安全和权益放在首位的文化氛围,对医务人员开展医学伦理咨询与帮助,以使医务人员掌握生命伦理的原则和相关的法规要求,逐步扩大机构伦理委员会的社会影响力。特别需要坚持伦理委员会的独立性,有效发挥伦理委员会的功效,着力推进社会公众参与机制,更好地发挥伦理委员会的作用。

4.3 进一步加大伦理培训的力度

定期、持续、规范的伦理知识培训对于全面提高研究者和伦理委员会成员的专业化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不同人群开展分层、分类的伦理培训将有利于伦理更好地发展,加强对单位领导干部的伦理培训以提高领导层对伦理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加强对伦理委员会委员与秘书的培训以提升伦理审核与咨询服务的水平,起到有效“把关”的作用;加强对研究者及医务人员的培训以丰富其伦理知识,增强其保护受试者的意识,规范临床科研及日常工作行为;加强对公众的培训以普及伦理知识,取得社会对于科学研究的理解、监督及配合,这就能够将外在的压力逐步转变为内在的驱动力,从而提升能力,促使我国生命科学研究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4.4 进一步加强研究人员的道德修养

揭示人类生命运动的本质和基本规律是医学科研的基本任务,要不断认识和根治疑难疾患,这不仅需要转化医学研究人员的聪明才智,更需要研究人员具备崇高的医学科研道德。良好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是保证转化医学研究顺利进行的充分必要条件和前提。因此,在转化医学研究中,一定要强化研究人员的伦理道德修养、加强科研自律,提升生命科技的社会公信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如果你们想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用于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 。

参考文献

[1] 李会一, 张勘, 徐增光. 转化医学研究的有效组织与创新管理[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1, 273(3): 166-167.

[2] Woolf SH. The meaning of translational research and why it matters[J]. JAMA, 2008, 299(2): 211-213.

[3] van der Meel R, Gallagher WM, Oliveira S, et al. Recent advances in molecular imaging biomarkers in cancer: application of bench to bedside technologies[J]. Drug Discov Today, 2010, 15(3-4): 102-114.

[4] 张绪斌, 王丁, 杨博贵, 等. 干细胞研究的理论与实验[J]. 中国临床康复, 2006, 10(21): 126-131.

[5] 陈发明, 金岩, 施松涛, 等. 转化医学: 十年回顾与展望[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1, 27(1): 5-11.

[6] 王敏, 刘妮波, 张燕舞, 等. 从文献分析角度聚焦国际转化医学研究发展及现状[J]. 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 2011, 31(10): 1168-1175.

[7] 李娌, 张艳萍, 魏玉萍, 等. 浅析医学临床研究中知情同意存在的问题和如何保护受试者的知情同意权[J].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2011, 24(5): 298-300.

[8] 李岚, 王形, 薛迪, 等. 上海市部分公立医院涉及人体医学研究项目知情同意过程分析[J]. 中国卫生资料, 2010, 13(5): 222-224.

[9] 霍临明, 刘冰. 重视医学研究中的伦理学问题[J].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5, 34(1): 27.

[10] 胡林英. 对伦理审查委员会(IRB)监管体制的分析与思考[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6, 19(2): 17.

医学伦理学研究范文2

 

体验认知视角为我国医学生伦理道德责任心的培育模式带来了非常大的借鉴意义。即在这一过程道德认知发展模式应当有效的结合体验认知视角来进行,因此在这一前提下对于体验认知视角下医学生伦理道德培养模式进行探究和分析就具有极为重要的教学意义和医学意义。

 

1 医学生伦理道德培养模式研究的必要性

 

1.1当前医学伦理道德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通过初步走访和问卷调查,虽然我国的医学生伦理道德课得到了普遍的关注和重视,并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和进步,但还是存在诸多问题,所以有必要对现存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并逐渐加以解决[1]。①最为严重的问题主要包括了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缺乏权威性、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无法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在课程时间安排、课程合理性确定的过程中其整体水平都有待提升。有的学校安排“医学伦理学” 课在大二时学习,有的安排在大三学习。就我们学校,“医学伦理学” 安排在大三有见习课时学习,但课时量太少,班级人数太多,无法达到伦理道德教育实际目标[2]。虽然此时学生有专业技能的有效支持,并且在医学知识和医学专业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感性体验,但据调查,医学伦理教师们、专业技术教师们、公共课教师们、学生管理人员等没有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所以学生在医学伦理道德方面的真实体验和感受不深,导致医学伦理理论难以转化为实际行动[3];②医学院校教师认识上,一般教师认为医学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是医学伦理教师的事,与他们没有多大的关系,所以这也是医学伦理道德难以达到内化育人的目的。事实是医学伦理道德课的真正落实关系到医学院校的所有教师及管理人员,这要归因于学校对所有教师教育结果的评价不够科学;③在教学方法上,依然以理论灌输为主,尽管采用了案例教学法,但学生真正参与互动和采取实际行动的机会很少 [4]。教与学的方式方法不能体现终身化教育的要求;④如果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部分医学生对于医学伦理的看法往往是这门课程的理论性过强,并且假大空的内容较多,因此没有实际的意义并且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状态。这种学习态度的存在使得医学伦理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并且很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5]。基于此,积极探究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医学伦理道德培养模式是医科大学院校各个老师的责任和义务。医学伦理道德教育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和漫长性,因此这意味着医学生应当注重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并且对于教学理论和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优化,最终能够更好地促进医学教学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6]。

 

1.2医德失范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价值的多元化发展使得部分不好的负面思想和理论影响到了医学生的培养和发展,这集中的体现在了医德的缺失和部分医生拜金主义的形成。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价值标准的变迁和心理失衡往往也会促使部分导医生将追逐经济利益放在了救死扶伤的责任之前,并且天价收费、就以先送红包等事件屡禁不止,也很好的说明了医德失范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7]。有极少数人甚至没有“红包”不看病、不手术,失去了基本的职业道德;不少医务人员对待患者 “冷”、“硬”、“推”、“拖”,居高临下、盛气凌人、态度粗暴,加剧了医患之间的矛盾,影响了社会的稳定……所有的这些医德失范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医生们在学生时和在工作后缺失医学伦理道德教育[8]。因此,在各大医科院校,加强医学生医学伦理道德的教育,探索有效的医学伦理道德教育模式意义重大并非常有必要。

 

2 医学生伦理道德培养模式的主要目标

 

2.1医学伦理对一个医务工作者的要求具有全面性和实践性,它在思维和行动两方面都有较高的标准和要求。因此,医学生的培养要以态度、知识、技能协调发展为目标。

 

2.2使得医学教育模式真正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新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2.3为了能够有效促使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东西真正的应用于临床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注重对于医学教育模式进行合理的改良与革新,从而能够有效的提升医学生的医德和医学伦理修养。除此之外,在培养医学生医学伦理的过程中我们还应当使其认识到医学伦理自身所具有的重要性,从而能够使其牢固的确立“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价值取向。

 

2.4通过学生对医学伦理道德实实在在的课堂上,临床实践上,生活上的体验~认知~感悟~内化~接受等过程,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非道德现象,从而能够更好地形成优秀的医德观念,并且也能同时提升自身的医学水平和待人处事的哲学。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医学生应当注重将自身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工作热情[9],从而能够达到真正培养适应新形势医学发展需求的医学人才。

 

3 医学生伦理道德培养模式探究的主要内容

 

3.1在各科学习实践以及临床实习中“体验(embodied)”医学伦理教育 医学生对医学伦理道德的体验是方方面面的,贯穿他所有的学习生活,包括医学伦理课堂、各科专业课课堂、公共课课堂、临床实习、学生管理等。这就意味着医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不仅仅是在医学伦理课堂上去完成。传统上的认识是医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是伦理道德老师们的职责或者是实习时专业课教师的职责。其实,医学生的伦理道德的教育关系到医学院的所有教师及管理人员,所有教师都应担起对所有医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让学生接触到的一切都围绕高尚的医德为核心的潜意识的价值体验[10]。

 

体验哲学是胡塞尔的现象学内容之一,对亲身体验的经历的认识,一般说来都较为深刻。尤其从“embodied”这个构词,“em”就是“in”的意思,“embodied”就是被嵌入身体的体验,所以医学生伦理道德教育要通过这种体验,学生才能真正认识体验的内容。

 

3.2在各科学习实践以及临床实习中“认知(cognition)”医学伦理教育 在各科课程学习、校内外各种各样亲身对医学伦理道德的体验活动以及临床实习中,医学生会对医学伦理道德认知会更加深刻。这里的认知就正如 “embodied”这个单词的构词所展示的词义一样,是嵌入身体,心灵的体验所带来的认知[11]。

 

3.3在各科学习实践以及临床实习中“感悟(understanding)”医学伦理的精髓 我国的医学学生在进入医院学习后,往往会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和传统观念的影响,而对于医学伦理的理解较为浅薄,并且部分医学生在内心深处并没有对于医学伦理从根本上重视起来,其对于医学理论的理解还较为肤浅、较为模糊。那么,这就需要老师们的正确引导,各科老师都负有培养学生伦理道德的责任。比如,医学伦理学教师在上了理论课以后,让每个学生对每周的见习课写医学伦理道德心得[12];又比如,辅导员在给学生开展活动之后,应该让每个学生写思想汇报或者是医学伦理道德体会等等。这样让学生在反思过程中感悟到医学伦理精髓,潜移默化伦理道德精神。

 

3.4在医学生的各种学习和实践中“内化(internalization)”医学伦理道德知识和精神 应改变过去那种试图通过短暂的课堂教学和临床实习,就可以培养医学生高尚的医德的奢望,医德的培养始终贯穿学生整个的大学阶段和今后的工作生涯,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的医德认知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等重要的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对于其医德和医学素养进行有效的增强。除此之外,在内化的过程中,医学生还应当注重理论对照和榜样学习等方法的合理应用,最终能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行动能力和实践能力[13]。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内化医学伦理道德知识和精神的目的。

 

3.5医学生在医学职业生涯中“接受(acceptance)”医学伦理知识 伦理查房制度能体现是否真正接受了医学中的有关伦理方面的知识。举例来说,在查房的过程中,能够接受医学伦理的医生往往都具备很强的和患者沟通的能力以及人文情怀,从而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和配合意愿。除此之外,接受医学伦理知识还集中体现在医生还应当具备法制观念和爱岗意识,从而能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语言和服务能力,最终能够和患者进行高效的沟通[14]。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医生应当注重知情谈话制度等制度的合理执行,并且用和蔼可亲的态度来对待需要帮助的患者,从而能够更好地提升服务的人性化和合理性。

 

4 医学生伦理道德培养模式探究基本思路、途径

 

4.1培养模式基本思路 所有医学院校的教师和管理者纳入医学伦理道德教育中来各个科目各个层次的管理者都有其自身对医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责任并落实到实处并且医学生的医学伦理道德教育始终贯穿大学学习的整个过程中。①医学伦理学课程教学的教育责任。目前,医学伦理学课程教学的教育承担起培养医学生伦理道德意识培养的主要责任和主导作用;②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的教育责任。专业理论知识教学教师除承担起教授学生高超的专业技能,还要承担起教授学生良好职业操守的职责,专业理论知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比较高的,学生一般比较崇敬专业理论知识教师,因此,专业理论知识教师要真正落实“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献身带头作用。

 

4.2培养模式实践途径 ①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营造润物无声的氛围。加强医学伦理系统教育、重视医学人文素质的养成、注意典范直观教育、树立医院形象、扩大医院影响;②建立道德教育制度,形成激励约束机制;③因材施教,形式多样开展医学伦理教育,内容上要加强针对性,教育标准要有层次性,方法上要增强灵活性,教育形式多样化;④ 建立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每个月写在实践中的伦理道德心得并监督实行情况;⑤加强学生的伦理道德培养意识,首先要加强老师及管理者的伦理道德意识。

 

5 结论

 

随着我国医学水平的持续进步和医学生培养模式的持续发展,体验认知视角下医学生伦理道德培养模式探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医学教师应当注重合理地借鉴体验认知视角下的医学生培养模式,从而能够更好地对于学生的伦理道德进行持续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医学伦理道德教育模式分别只是针对医学生的道德实践中的某一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众所周知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会是完美的,并且都具备自身的局限性,因此医学教师在体验认知视角下医学生伦理道德培养模式的应用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其进行合理的完善,并且认识到其中存在的局限性来合理的做到扬长避短,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我国医学生培养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

医学伦理学研究范文3

我们不用定义来解决“什么是意识”这个问题。对于这种人们常用的概念,往往是人们都知道它指的是什么,但确切地描述,又会众说纷纭。一门学科引入它作为概念后,上来先为它下定义,就会引起理解不同的人之间无谓的争论。如果先进行各种研究讨论,到取得一定结果以后,到人们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上取得共识的时侯,再用确切文字定义,就水到渠成了。

一、对意识的初步分析。

1、意识、意识活动和意识功能。意识是大脑的一种属性,它是大脑里进行的一种活动,是大脑的能够进行这种活动的属性。意识是大脑中进行的一种以信息流动、信息处理为主要形式的活动,在活动中有时也有肢体运动参与。我们使用“意识活动”这个概念描述意识的活动特征。从含义看,“意识活动”强调的是意识的活动性,“意识”强调的是意识活动所引起的一系列现象,意识比意识活动含义更广泛。

意识不是大脑所有的活动,它只是大脑活动中的一类。我们把这类活动的作用用“意识功能”这个概念表示。“意识功能”是意识活动的产物。意识有这样一些功能:意识能监视、控制全身的活动(严格说,意识不能监视、控制人体的所有活动);意识能使人类认识、改造世界,包括人类自身;意识能发泄、表现、抑制自己的感情;意识能使人有独立的思想、人格、个性、个人意志等。

意识、意识活动、意识功能三个概念是指的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这三个概念不是包含关系,意识不包含意识活动,它就是意识活动,意识也不包含意识功能,它的作用就是意识功能。三个概念的区别是强调的侧面不同,在需要强调不同侧面时,分别使用不同的提法。

2、讨论意识的途径。由于除哲学以外没有其它科学认真地讨论过意识,人们对意识一直没有一个确切的认识。

在迷信说法中,意识是灵魂,是生命特有的可以脱离肉体存在的东西。它强调了意识与生命的特殊关系,但是否定了意识的客观物质性;它强调了意识对肉体的独立性,但是否定了意识与肉体的不可分离性。意识的确是生命的特有现象,但不是所有生命都有意识,只有人才有意识;意识有产生个人思想、个人意志、个性等的功能,在这些功能中表现出意识对肉体有相对的独立性,但意识并不能脱离肉体而单独存在,意识会随肉体的死亡而消失。因此意识不是迷信说法中的灵魂。迷信说法之所以有人相信,就是因为它也有正确的东西(意识的生命性和意识对肉体的相对独立性),只是它把正确的东西荒谬地夸大,对不利于自己的东西加以歪曲,迷惑了糊涂的人。我们要从科学的角度研究、讨论意识。

作为大脑的一类活动,意识显然是心理活动,应该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可是由于它与心理学的其它对象纠缠在一起,很难单独作为心理课题研究。例如思维、情感都是心理学专门的课题,意识就和它们纠缠在一起,使思维、情感具有意识的特征。以至于很多人把具有意识特征的思维和具有意识特征的情感当做意识。

人认识、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一个人独立的思想是意识的重要组成,但它们都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如果思维是意识特有的一种活动,可以把意识作为一个大课题,把思维作为它之下的一个小课题来研究。但是,实验表明没有意识的动物也有简单的思维能力,最著名的是荷勒的大猩猩实验。在他的实验观察中,大猩猩可以在够不到食物时想出把短棍接长的办法拿到食物。这里的大猩猩显然表现出简单的思维能力。计算机也可以模拟一些思维,目前模拟思维的计算机是绝对没有意识的。这些都证明思维是可以独立于意识以外的活动,思维并不是意识的特有活动。但讨论意识离开个人思想,离开人的认识改造世界的能力,就不是完整的讨论。在这里,意识显然与思维纠缠在一起。

再例如,人类特有的感情也是意识的重要表现,感情显然是情感活动的结果。如果情感活动是意识特有的活动,可以把意识作为一个大课题,把感情作为它之下的一个小课题来研究。但是,动物也能表达感情,它们也有情感活动。动物的这些情感活动也是没有意识的感情活动,这表明情感活动并不是意识特有的活动。但讨论意识离开对个人感情的讨论,离开对感情的表现、发泄、压抑的讨论,就不是完整的讨论。在这里,意识显然与情感纠缠在一起。

于是问题出现了:如何把意识最本质的东西突出出来,使意识能够既作为一个独立的心理课题,又不至于与其它课题纠缠不清。我们从意识的许多功能中找到一条核心的功能,把它叫做意核。在继续的研究中又发现,意核对其它活动的控制和相互促进,使其它活动发展进步,可以解释出意识所有的功能的产生:意核控制和促进思维发展,从而产生了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功能;意核控制和促进情感活动的发展,从而产生了个人感情和人对感情的表现、发泄、抑制;意核控制和促进意志活动的发展,从而产生了个人意志、个性、性格。

这些发现使我们确定了讨论意识的途径:先讨论意核的功能,再讨论意核的生成,进一步讨论意核对其它活动的控制,讨论意核促进其它活动的发展,讨论意识全部功能的生成,就这样形成一套完整的意识心理学理论。

3、意识的核心功能──意核。人类的意识表现得很复杂,有很多现象表明意识的存在和它的独特性,但是什么是它最本质的东西、最本质的功能呢?我们在研究用计算机模拟意识时,对比这个被称为电脑的设备,发现目前的计算机再先进,它也只能靠人编的程序工作,而没有以“我”的面目监视、控制自身活动的能力。电脑控制的机器人也是这样,是靠程序控制自动操作的,但是由于没有自我,它并不知道自己做些什么,为什么这样做。而人与它们的区别不就是这一点么?意识的本质不就应该是这种功能么?这就是意识的核心功能──简称为意核。意核指的就是大脑的这种以“我”的面目监视、控制全身活动的功能。

意核的功能不包括在记忆、思维、情感、需要、感觉、意志、肢体活动等任何一种活动之中,也不是它们的综合活动或组合活动。意核是独立于记忆、思维、情感、需要、感觉、意志、肢体活动之外的一种大脑的活动能力,意核又是意识的各种功能中的一项功能。对它可以独立研究、讨论。

意核与记忆、思维、情感、需要、感觉、意志等心理活动和肢体活动结合在一起,由意核监视、控制这些活动,就会使这些活动具有意识特征,构成完整的意识活动。例如,由意核监视、控制思维,促进思维发展,发展后的思维加强对世界的认识,由实践到经验,再由经验到理论,再由理论到系统理论,形成具有意识特征的认识世界的能力。另一方面,发展后的思维使人从实践得到认识,由认识得到的经验、理论提出发现、发明、创造等改造世界的设想,再经过实验、实践实现设想,形成具有意识特征的改造世界能力。再例如,由意核监视、控制情感活动,促进情感活动的发展,感情在发展中产生高尚的、伟大的、美好的感情,这些感情还具有了个人色彩,形成具有意识特征的个人感情;意核对感情的进一步控制才形成了具有意识特征的对感情的表现、发泄、压抑能力。以此类推,就会解释出意识的全部功能的产生过程。这样就构成一套合乎逻辑的、系统的意识理论。

需要指出,在这些讨论中我们应用了动态心理学的基本思想:各种活动在相互作用中互相促进、不断发展的思想。在讨论中,我们使用动态心理学专用的词汇:生成。一个新的心理活动、新的功能从原来功能中产生出来,叫做生成。

意核是一种人出生时不具有、后天生成的大脑功能。意核有一个从无到有的生成过程:最初,意核是由记忆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区域产生的,这个区域是在存储由感觉获得的丰富资料、由肢体活动积累的经验、由思维形成的认识时形成的。然后在这个区域中生成了监视、控制全身其它活动的功能。第三步,意核生成后,它又促进了记忆、思维、情感、需要、感觉、意志等心理活动和肢体活动的发展,使这些活动具有了意识的特征。最后,意核和被意核改造的其它心理活动共同形成人们心目中的意识。

4、意识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产生的大脑功能。有些人主张动物也有意识,这就使意识更加令人难以研究、讨论。我们反对这种主张。因此我们要明确指出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功能,除去人类之外,地球上任何其它的生命都没有意识。

人类曾经与猴子、猩猩有共同的祖先。与曾经雄居地球的恐龙相比,人类这个物种在体形、力量上并没有什么优势。人类祖先是在体形和力量上比较弱小的一个物种。为什么人类能够在强手如林的动物世界中一支独起,独霸世界,并逼迫得很多比它在体形和力量上强大得多物种灭绝呢?人类凭的是有认识并改造世界的能力。那么,是什么使人类有高于其它动物的认识能力和无比强大的改造世界能力呢?不是别的,就是人类大脑具有的意识。

我们知道,大脑完成认识与改造世界工作的不是意识,而是思维。是人类的思维产生了各种认识,是思维想出了改造世界的方法,是思维产生了发明创造。另一方面,有很多实验都证明一些动物也能够进行简单的思维。但是为什么这些动物的思维没有发展到人类的水平呢?为什么这些动物没有认识并改造世界的举动呢?就是因为它们没有意识。人类的意识促进人类的思维高度发展,这才能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有人曾经说,是制造工具,促使人类从动物中分离出来。从考古的意义上讲,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但是从进化的意义上讲,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在动物实验中(最权威的是荷勒的大猩猩实验),猩猩可以折断树枝去取食物,猩猩也可以连接小棍去取食物,这可以算做是制造工具的行为。在另外一些实验中甚至可以教会大猩猩使用由词汇、语法构成的手势语言。表明大猩猩也有使用交流工具的能力。但大猩猩并没有因此进化成类似人类的物种,是因为猩猩的遗传基因决定了它们的大脑不够发达(这一点与大猩猩不能使用声音语言一样),大脑的不发达使它们不能生成意识,没有意识又使它们不能从简单的使用和制造工具行为进化到进一步认识并改造世界的行为。也就是说,它们的大脑不具备产生意识的条件,它们因此不能进化为类似人的物种。值得庆幸的是,在遗传基因的变化中人类的祖先幸运地获得了使大脑发育得很发达的遗传信息,使得人类的大脑发达到能够生成意识的程度,人类的祖先才发展为今天的人类。这段讨论说明了意识生成一定要有必要的先天条件。

在白鼠的大脑发育实验中人们看到:大量运动的白鼠大脑皱折要多于不运动的的。这表明:动物的大脑在出生后还要继续发育,在大脑的后天发育期内,后天的活动会使同种动物的大脑发育有很大差异。对这个结果,本文称之为大脑的多用则发育原理。意识是在大脑发育后生成的。狼孩具有人类大脑,却由于生活在狼群中而没有发展出人类的思维和意识。这个事例表明了人的大脑只提供了意识生成的条件,意识的生成还与后天环境有关。只是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能够生成意识的人类社会条件下,后天环境对产生意识的影响被掩盖起来。狼孩的事例向我们表明:后天环境是意识生成必不可少的条件。

意识是先天条件与后天环境的共同产物,先天条件不足的动物和后天环境不足的人都不能生成意识。为了突出意识产生于后天,我们用动态心理学的词汇“生成”描述意识的产生。

上面,我们表明四个观点:第一、意识是人类大脑具有的功能;第二、意识使人类具有了认识和改造世界能力;第三、意识的生成要以大脑的相当发达为先天条件;第四、意识是大脑在后天环境中生成的。

二、意核。

1、意核是意识各种功能中的核心功能。意核是意识的核心功能,它体现出意识的本质。

只要对自身进行试验,你就会知道:你的绝大多数活动都要受到意识的监视和控制。例如做动作:你抬一抬手,视觉和动觉、触觉都会把得到的手的动作情况汇报给意识;在抬手的过程中,意识还要控制着手抬的高度,控制着胳膊弯曲的程度;意识还为你决定了抬手的目的,监视着该动作能否达到目的,根据感觉报告的动作情况,修改动作方式或结束动作。另外,意识也监视和控制你的心理活动:你思考一个问题,意识知道思考的问题是什么,从哪儿想起,意识为你安排如何思考。意识更要监视你思考到什么地方,遇到什么问题,意识为你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修改解决问题的方法,结束思考等。我们把这种意识对人体活动的监视和控制功能叫做意核,意核虽然是意识各种功能中的一种功能,但它是意识的核心功能。

不仅如此,意核是以“我”的面目完成监视和控制的。当你动作时,你会意识到“是我在动作”。当你摸到其它东西的时侯,你会意识到“是我在摸我以外的东西”。意核的“以我的面目出现”的功能叫做自我意识,它能使一个人作为清醒的活动主体而存在、而活动。

综上所述,意核的功能表现为两点:第一是对全身活动的监视、控制,第二是以“我”为主体实现监视和控制。综合起来说,意核是大脑的一种以我为主体控制监视人体活动的能力。

2、初等认识和高等认识。我们把由感觉器官获得的资料和由肢体活动、心理活动产生的经验再经过大脑思维活动处理产生新资料的过程叫认识。认识是大脑的一种活动,是大脑获得资料的活动,但它不是简单地把信息传递给大脑,而是由思维对信息进行处理后送到大脑的。认识有时作为动词使用,指的是活动过程;有时作为名词使用,指活动获得的新资料。思维是处理信息的主要操作。

先简单说一下思维,思维有初等思维和高等思维。试验证明了一些动物能够进行简单的思维,那是一些没有意识的思维,这种思维叫初等思维。儿童在生成意识前也会生成这种初等思维。语言活动和意识生成后,人类的思维在它们的促进下发展为高等思维。所以,动物的思维都是初等思维。人类个体在语言和意识生成前的思维是初等思维,在语言和意识生成后,有语言和意识参与的思维是高等思维。

动物也能够认识,例如野兽对食物的情况、对周围环境都有认识,家畜对主人、对主人指示也有认识。再例如很多动物对要发生的事情有简单的预见,这是通过认识实现的;家畜家禽对主人的习惯很熟悉,是通过对主人的认识实现的。这些都是动物的认识。动物的认识过程比较简单,它们把感觉到的东西记忆下来,在头脑中由初等思维做处理,就能够得到认识。这些认识会保存在它们的记忆中,成为它们行事的依据。儿童在生成意识前的认识能力与动物类似,比动物略高级一些。为了与意识生成后的认识加以区别,我们把动物、儿童的认识叫“初等认识”。

意识获得信息的过程我们叫做高等认识。注意,我们本来应该说,在意识生成后进行的认识叫高等认识。但是高等认识是意识获得的全部信息,意识不获得高等认识以外的信息。所以我们换一种说法,两种说法的含义一样。为什么这样?在了解意核生成过程以后,就会有答案。意识得到的高等认识信息已经不是感觉器官、活动部位、心理状态原来的信息,它们经过很多道手续进行处理,才报告给意识。这些处理大体包括形式简化、特征提取、符号化、思维简化等。意识得到的认识信息已经非常简单、抽象、概括。这使得经高等认识后的信息与感觉信息、肢体活动信息、记忆信息、心理活动信息有了很大不同。

高等认识资料的表示方式与初等认识完全不同,高等认识获得的资料是用交流语言、内化语言(一种由交流语言简化成的大脑内部语言)、形象语言(用图形、声音形象、其它感觉形象表示的语言)表示的,也是用这种形式保存在记忆中的。而初等认识是用形象语言表示和保存的。大脑中的其它信息(例如触觉接受的疼的信息)是用大脑神经信息编码表示和保存的。这是因为高等认识是由高等思维完成的,高等思维又生成于言语活动之后,高等思维使用的语言中就增加了交流语言和内化语言。每个人都知道这样的事实:我们的意识只能读懂大脑中用交流语言、内化语言、符号语言表示的东西,而对大脑中用神经信息编码记录的东西毫无所知。由于传递给意识的全部信息都是高等认识,上述就事实表明,高等认识也是有语言限制的。我们把交流语言、内化语言、形象语言叫做意识可读语言。

认识还在不断发展。初等认识发展为高等认识后还要继续发展。在意识控制思维活动后,意识用对思维的认识进一步改造思维,由此生成了科学思维。科学的思维参与认识过程的信号处理,生成科学的认识。经过人与人的交流,集中人们思维的成果,科学的认识就成为人类共有的知识和理论,它们也是人类共同的认识。

本段提出初等认识与高等认识的区分,提出高等认识是意识获得的唯一信息,提出高等认识资料是由意识可读语言记录的,都是独创性见解。

3、意核的生成。一个人刚刚出生时,并没有意核,就是说他大脑中没有一个以我的面目监视、控制全身活动的机制存在。随着发育,随着这个人接收外界信息的增加,随着他的肢体活动能力和心理活动能力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他言语活动和思维活动的发展,意核才在大脑生成。

那么大脑是如何生成意核的呢?基本过程是这样:在意核生成前,大脑的某一记忆区域存储对客观世界(包括外界和自身)初等认识的资料,当这个区域发展出独立处理这些资料的能力,又在处理过程中获得了对“我”的认识,并取得监视、控制全身活动的权利以后,这个区域就生成了意核。详细讨论如下。

对人类大脑的研究表明,大脑细胞是存储和处理功能兼备的,本文称之为大脑存储和处理功能兼备原理。这一点与被叫做电脑的电子计算机不同。电脑的CPU具有处理功能,但只有很少的存储空间,资料保存主要靠存储器;而存储器只有存储功能,处理要靠CPU。这种特征使电脑的硬件必须共同完成一个任务。人脑细胞的存储和处理兼备特征使人脑的一部分可以具有独立的功能。在大脑研究中已经证实:人类大脑有很多功能定位区,它们分别完成相对独立的任务,甚至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都由大脑的不同部位完成。人们称这种现象为大脑功能定位。我们把这叫做大脑功能定位原理。对大脑的研究还表明,大脑的分工并不是绝对的,在一些功能定位区受到损伤时,其它部位可以代替它的部分功能。我们把这叫做大脑功能替代原理。这样的大脑结构就为意识的生成打下良好的基础。顺便指出,这种把实验结果总结为原理并作为规律的做法,在动态心理学中经常使用。

意核是意识的核心功能,意识是人类大脑特有的功能。意核生成过程就要由正在发育的儿童说起。正在发育的儿童渐渐生成初等认识的能力。由于他们生活在人类社会环境中,使得他们有较好的初等思维能力,有较为发达的记忆能力,并因此获得了丰富的“初等认识”。这些初等认识主要是思维对感觉得到的资料和肢体活动获得的经验进行处理的结果。根据大脑功能定位原理,这些“初等认识”要保存在大脑的一个固定的区域中,我们把它叫做“认识存储区”。意核的功能将从这个区域生成。最初,这个区域的任务就是保存对全身活动的“初等认识”资料,也不过就是一个具有记忆功能的区域。根据大脑的存储和处理功能兼备原理,这个区域还要对这些“初等认识”的资料进行处理,这种处理是向人体各处索取经初等思维操作处理过的情报。这相当于收集全身活动的情报,具有监视全身活动的性质。根据大脑的多用则发育原理,这个区域的细胞由于大量的记忆活动和收集情报活动会特别发育起来,该区脑细胞的发达为该区生成新功能创造条件。渐渐地,收集全身情报到“认识存储区”的处理工作就转变为对全身活动的监视功能。

“认识存储区”神经细胞的特别发育也使它有可能扩大存储容量和生成新处理功能。新的处理功能来自该区域获得的认识资料。当意核获得某种认识后,会试图把认识转化为活动,这种活动如果是以前没有的,就生成了新的处理功能。具体而言,这里指的获得的认识资料就是对控制全身活动的认识,试图进行的就是“认识存储区”向全身发出活动指示。在意核的监视功能生成以前,没有意识的动物和生成意识前的儿童也有指挥、控制全身活动的能力,它是由一个叫做自动控制系统(后面还要详细讨论它)完成的。在“认识存储区”获得的“初等认识”中,也有对协调全身活动的认识,“认识存储区”凭借这种认识产生一种“试图”,试图向自动控制系统发出一些活动指示,其中有些指示竟然被自动控制系统执行了,“认识存储区”由此获得这种试图成功的新认识,依据这个新认识“认识存储区”加强发出活动指示的活动,渐渐地“认识存储区”便这样有了对全身活动的控制能力,于是一种新的处理功能便在“认识存储区”生成了。

大脑的一个普通的记忆区──认识存储存储区,就这样生成了监视、控制全身活动的功能,使它具有了意核功能的两项特征。这个认识存储区也就转变为意识功能区了。

4、意核生成过程的三项说明。

第一、试图是动物和人的一种本能。在上面的讨论中我们说:当意核获得某种认识后,会试图把认识转化为活动,这种活动如果是以前没有的,就生成了新的处理功能。这种说法,有些人可能感到离奇。

早在桑代克进行迷笼实验(饥饿的猫被放在有插销的笼中,它用大量胡乱动作,最后打开笼子吃到笼外食物)后,他就提出尝试错误理论。尽管他的理论有很多不恰当的地方,但实验揭示一个事实:动物(和人)在无法实现自己欲望时会胡乱使用一些活动试图实现自己的欲望,在大量失败后,就可能从胡乱尝试的方法中找出偶然出现的正确方法。产生这种“试图”时并不必须有思维参与。小孩、不聪明的人在猜测时无根据、不动脑子地胡猜,就是人类无思维参与产生“试图”的例子。

根据这些现象,我们提出我们的“试图理论”:在某些需要无法实现时,动物和人会本能地采用一些胡乱的活动(包括肢体活动和心理活动)试图实现需要,这个举动叫做“试图”。一些能够满足需要的活动被确定下来,于是就形成了一种新的活动能力。我们认为“试图”是动物和人适应环境、维持生存的一种本能。在他们没有经验或办法实现欲望(或需要)时,一定会产生一些胡乱的试图以求欲望(或需要)的实现。而很多正确的活动方式、新的能力、新的功能,甚至新的思想就产生于对这些试图的选择(主观选择和客观选择)之中。“试图理论”是我们的动态心理学中讨论功能生成的一个重要依据。

“试图理论”与桑氏的“尝试错误理论”的区别在于:本理论只根据实验和观察,指出动物与人有这种本能,把它作为一种产生新活动能力的规律,没有对细节进一步猜测,进一步讨论。而桑氏的问题恰恰在于他忽视了实验本身指出的普遍规律,自己根据实验细节猜测出几条规律,他讨论的有些细节没有普遍性,结论就不免有片面和不符合事实的东西,只好由人指责了。“尝试错误理论”有问题并不表明桑氏迷笼实验没有意义,也不意味着根据这个实验得不出普遍性规律。

第二、认识对意核生成的两项作用。在意核生成的前一部分我们指出,认识要求大脑为它分配一个“认识存储区”,这个区域又生成了意核功能。这是认识对意核生成的第一项作用,认识为意核生成创造了物质条件。在意核生成过程的后一部分,我们又提出:在获得对全身活动控制的认识后,意核又依据这种认识试图发起对全身活动的控制。这是认识对意核生成的第二项作用,认识又可以作为意核生成新功能的依据。

第三、意核的生成与人类的言语有密切关系。动物虽然也能相互交流信息,但动物不能创造和使用人类的由词汇、语句和严格语法组成的交流语言,也因此动物不能生成意核和意识。儿童只有生活在人类社会环境中才能生成意核,起关键作用的是语言交流。那么,语言对意核生成起什么作用呢?首先语言促进了思维的发展,为思维提供了一个抽象操作的工具──词语;同时意核也提供了抽象思维的操作方式,这种方式就是把一批具体事物用一个词汇表示,再把一批词汇作为一批事物用一个新词汇表示,多次这样做,就可以使信息大大简化。这种简化,大大加快思维对信息的处理,提高了认识的水平。其次是,语言使意识获得“我”的概念,获得了“我”是主体的重要认识。这里用什么符号表示“我”并不重要,不同民族就使用不同的符号表示“我”,有些部族人还只能用自己的名字表示“我”。关键在于从大量的有关“我”的资料中抽象出“我”的概念,并且用一个词汇表示它。有了“我”这样一个简单的概念,意核便有了“我”这样一个简单的看问题的立场,意核才能以“我”的面目监视和控制全身活动。

5、自我意识的生成。最初生成的意核只是产生了对全身活动的监视、控制功能。意核还要以我的面目从事这种控制和监视工作,才算具有完整的功能。这就是说,还要生成自我意识。那么,自我意识是怎样生成的呢?

自我意识是在意核的控制下对“我”进行认识的结果。意核是怎样认识“我”的呢?它需要完成三项认识工作:第一、对自身与外界区别的认识。第二、对自身机体统一性的认识。第三、对自身历史统一性的认识。很明显,在我们的理论中,自我意识生成于意核生成之后。观察儿童成长的过程,他先学习控制自身的活动,后产生“我”的认识。这与我们的理论是相符合的。

意核是怎样认识到自身与外界的区别的呢?这主要得益于人体生有丰富的感觉器官。在感觉器官接受的信息中,很大一部分是关于外界情况的。除去视觉、听觉以外,触觉在确定自身与外界的界限上贡献非常大,痛觉则在确定自身范围上起着决定的作用。而人体的内部感觉又不断向意识报告内脏、各器官的情况。高等认识生成后,认识到内部与外部是严格区别的不同事物,进而把人体抽象为“我”,把这个界限外的事物抽象为“外界”。于是一个“我是独立于外界的个体”的认识产生了,它成为自我意识生成的第一个基础。

意核是怎样认识到自身的统一性的呢?这得益于意核对全身活动的监视、控制功能和人体丰富细致的内部感觉器官。它们把人体所有情况都报告给意识,包括对全身活动情况的报告和身体状况的报告。高等认识生成后,对这种现象加以认识,经过必要的思维、抽象,一个“我是一个全身紧密联系、并可以配合行动的统一整体”的认识产生了,它成为自我意识生成的第二个基础。

意核是怎样认识到自身的历史统一性的呢?这得益于人脑记忆具有的长久记忆功能。由于长久记忆,过去的经历与现在的经历合成为“我”的经历。长久记忆的重要性可以从下列反例表现出来。有些小孩忘记了小时侯的模样,忘记了那时做过的事。尽管给他拍了照,录了像,他也会奇怪:“那是我吗?不是吧!”一些失去记忆的人,也不知道“我是谁?”。正常的人在对长久记忆中的历史资料进行认识后,就得出“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认识。这就是自我意识的第三个基础。

这样,“‘我’是具有与其它事物独立性、具有全身统一性和历史统一性的独立体”的完整认识就产生了。由于这些认识保存在意识功能区,就是原来的认识存储区,意核便把“我”与这个存储区合为一体,把“我”与这个区域的功能(即意核)合为一体,并产生以“我”自居的试图。当意核(它不过是大脑某个区域的功能)以“我”自居的试图实现后,就生成了自我意识。它开始以“我”的面目出现,对人体进行监视和控制,这时的人就开始懂得什么是“我”了。

至此,意核的全部功能都已经生成。也可以说,这时的人已经有意识了。

6、意识的生成。从意核生成的讨论中,我们看到,讨论一个功能的生成,要逐一讨论它的所有功能是怎样逐一生成的。我们在讨论意核的生成时,先讨论了它监视功能的生成,又讨论了它的控制功能的生成,最后讨论了它的以“我”的面目出现的功能,此后才确认意核的生成。讨论意识的生成也要逐一讨论意识所有功能的生成。但是这并不难,沿意核控制、监视人体的其它活动的、促进它们发展的线索就可以得到意识所有功能的生成过程。

例如,意核监视、控制思维活动后,首先把思维的进行确定为“我想”“我思考”;然后它开始安排思维的方式方法,确定或改变思路;在思维过程中指挥回忆活动搜集资料、搜集过去成功的思维方式、方法、思路。在思维遇到困难时,意核指挥意志活动参与思维,帮助稳定情绪,使思维坚持下去。最后,意核控制的思维产生“我”的思想,“我的思想”不过是以“我”为主体思维得到的结果,但它具有明显的个人特征。意核控制的思维还不断进行着对世界的认识,并通过思维提出发明、创造、生产的办法,实现对世界的改造。这样,个人思想、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等意识功能便逐一生成了。

再例如,意核控制、监视情感活动,首先意核把情感活动确定为“我的感情”“我的情绪”“我的爱恨”;然后,意核根据对情感活动的认识来监视、控制情感活动,决定是否表现感情,是否抑制感情,是否毫不控制地发泄感情;意核还控制着对感情的学习,使原始的、简单的感情发展为高级的、有风度的、表现多样的、含蓄的感情。最后意核控制的情感活动成为具有个人特征的感情。感情有了个人色彩后,人类特有的、丰富的、多样的、变化多端的、柔情的、缠绵的感情故事才不断产生。

以此类推,不难得到意识全部功能的生成过程。

在讨论意识生成过程以后,我们可以较确切地描述意识:意识是指意核以“我”的面目监视、控制人体的各种活动后产生的所有现象。意识活动是指在意核监视、控制下人体进行的各种活动,这些活动包括意核监视、控制的肢体活动和意核监视、控制的心理活动。意识活动的中心在大脑,所以意识活动绝对是一种心理活动。

三、发动意识活动的需要问题。

1、需要是机体活动的发动力。世界上的运动分有序运动与无序运动两种,所有的有序运动都是由某种需要发动的。例如,当太阳内部的原子反应(属于无序运动)积累大量能量后,就产生释放能量的需要,于是发动了爆发活动,在太阳表面就可以观察到黑子现象。汽车停止时,产生要求司机发动的需要;汽车没有燃料时,产生要求人为它加油的需要。这些需要满足后,汽车才能正常行驶。生物的活动是广义的运动,动物和人的活动更要有需要发动。动物在需要食物时,就发动寻找食物的活动。人在需要知识的时侯,就会发动学习知识的活动。但是,无生物是不知道自己的需要的;动物仅仅是在非意识层次知道自己的需要,但不能计划自己满足需要的活动;而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需要,并能够为满足需要制定行动计划。

无生物的需要只是一种客观存在的需要,没有相应的心理活动。动物和人的需要是以心理活动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是心理学中讨论的需要活动。在本文中,需要活动这个概念专指动物和人产生某种需要的心理活动,需要则包含没有心理活动的需要和需要活动,需要与需要活动是有联系但含义不同的概念。在进一步讨论中,我们常使用“XX的需要”这样的说法,它是指一种具体的需要活动。前面的XX代表需要达到的目标,例如需要满足食欲,叫食欲的需要。再例如,需要发动一个认识活动,我们就叫认识的需要。后者是一种较高级的需要,它的目标不是得到一种物品,而是完成一项活动。“XX的需要”用法,可以使需要活动随产生的需要不同而划分成不同种需要活动,例如,认识的需要就是一种需要活动。

人的有些活动只由需要发动,不由需要活动发动,如人的内脏活动。自然的呼吸是一种内脏活动,它是由人体对氧气的需要发动的,但不必有相应的心理活动。只有在呼吸不畅时才产生有心理活动的对呼吸的需要活动。肢体活动、心理活动则是由需要活动发动。

2、发动意核的需要活动。意核也是一种活动,它也要由产生某种需要的需要活动发动。在意核由生成到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种需要活动发动它,其中有一种是最重要的需要活动,这就是对认识的需要。

认识的需要是一种需要活动,它要求发动对不了解的事物加以了解的活动。认识的需要是人类特有的、其它动物没有的一种需要活动。观察儿童的行为可以发现,儿童对周围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就是“认识的需要”的外在表现。动物也有好奇表现,但它不是为了满足认识需要的。例如,小猫见到一个球,就会扑上去,抓,咬,追。它是把捕食动作转化为游戏,它的需要是玩球。但小猫并不需要认识这个球,它也不会由此产生对球的什么认识。小孩则不同,当他们具有一定的活动能力后,就从只会把玩具放到嘴上吃、看它走、听它响等幼稚状态下摆脱出来,他们往往拆开玩具,看看它们为什么会走、为什么会响。在他们掌握语言以后,他们就开始不断向大人问为什么,了解自己不了解的事物,这也是认识的需要在起作用。我们从对上述现象的观察中确定,认识的需要是人类特有的需要活动。

人类个体为了满足认识的需要,要进行很多活动来配合认识活动,例如观察、用动作作用于被认识的对象等。而意核要监视、控制这些活动,就生成意识活动,在不断认识过程中形成完整的意识功能。

回顾意核的生成过程:正是大脑不断产生认识的需要,使大脑获得大量简单认识的资料,大脑要为这些资料划分出认识存储区,才为意核的生成奠定了物质基础。还是由于不断产生的认识需要,认识存储区才不断向全身收集情报,由此生成对全身的监视功能。又是由于不断产生的认识需要,使认识存储区获得了对控制全身活动的认识,而认识“存储区能否控制全身活动”的需要,产生了向自动控制系统发出指示的试图,从而生成了意核对全身的控制功能。同样出于认识的需要,获得了自身与外界区别的认识,获得了自身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认识,获得了历史的“我”与现时的“我”是一个统一体的认识,从而生成了自我意识。

不仅在意核的生成过程中,就是在意识活动的过程中,认识的需要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有一种自我扩张的心理阶段,就是由对自我能力认识的需要发动起来的。再例如,人们对事物认识的需要发动了人类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资料,通过分析、总结形成结论,通过对实践资料的思考获得理论,再通过逻辑思维使理论成为系统的、逻辑的理论体系。还例如,发明创造是由“对新思想、新事物、新材料”认识的需要发动的活动中产生的。

3、讨论认识的需要的意义。任何活动都是由需要和需要活动发动的,这是动态心理学《活动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支柱。“认识的需要是人类特有的需要活动”是我们研究意识心理学时提出的新观点。它们联系起来使意核生成理论形成完整的逻辑体系。没有对认识需要的讨论,意核两个功能的形成就会使人感到没有理由。

进而,我们又能够以认识需要是发动意识活动的需要为线索,解释出意识活动的所有表现。

四、意识的程序和语言问题。本专题的目的是指出意识对人体的控制和监视不是万能的,有很多东西它不能管,这就表现出意识监视、控制能力的局限性。并从理论上对意识监视、控制能力的这种局限性做出解释。

1、意识的语言问题。意核在保存认识资料动的认识存储区生成,该区域资料的记录方式对意核的功能影响会很大。大脑有大量信息处理和信息传递活动,表示这些信息的是大脑神经编码,人们在实验中对它有所探测,但是目前还无法解读它们。在人类言语活动生成前,简单认识是用形象语言记录的。形象语言是由表象信号进一步简化而来。感觉器官获得的信息量太大,不能全部传递给大脑中枢部位,要经过一系列处理和简化。例如视觉信息经过去色、特征提取,大面积去除等处理,就得到视觉表象。这种表象再经过典型化处理,才能作为记录用的形象语言。典型化处理是一种对形象的抽象处理,例如视觉,用一种树的表象信息表示所有的树,就是典型化处理。经典型化处理后的信息已经是一种符号化的形象,不再是原来的形象,所以叫形象语言。

在语言活动生成后,认识存储区的资料由于交流的需要开始使用交流语言记录和保存。由于交流语言有虚词和语法结构,这些是说给对方的,对自己没什么用,因此就产生没有虚词,语法不严格,实词简化的内化语言。内化语言比交流语言简单,更有利于记录和保存认识资料。

由于意核生成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能够被意核读懂的也只有用形象语言、交流语言、内化语言记录的资料。意核不能读懂大脑神经编码表示的信息。意识以意核为核心,它也只能读懂这三种语言记录的资料,不能读懂大脑神经编码。意识得到感觉信息,是被处理、被转变后的形象语言,而不是感觉器官原来的大脑神经编码。这些处理可以看作是由大脑神经编码翻译成意识可懂语言。意核和意识由于受到语言的限制,功能也受到限制。例如,它不能了解人体内用大脑神经编码记录的内部情况,也不能了解记忆中用大脑神经编码记录的情况,它不能产生用大脑神经编码编写的指挥活动的程序等。

2、意识的工作区域问题。意核是认识存储区生成的功能,尽管这个区域变得很发达,但是毕竟有容量的限制。很多资料要转移到大脑的其它区域保存。于是出现意识的工作区域问题。资料只有在意核功能区(原来的认识存储区)中,意核(从而意识)才感觉资料是清晰的、明确的。在其它存储区的、尽管用三种可懂语言记录的资料,意核(从而意识)也感觉资料是不清晰的、不明确的。因为在资料转移到其它区域后,意核功能区只保留这些资料的目录、摘要,没有其它细节。也只有在把其它区域的资料调入意核功能区,意核(从而意识)才感觉资料是清晰的、明确的。

从对回忆过程的自省观察中,每个人都能证明意识工作区的存在:在回忆完成前,你对要回忆的东西只有模糊的印象,当你完成回忆后,与这事情有关的所有细节便很清晰、很明确了。回忆实际是把其它区域存储的资料调入意核功能区,使意识能够阅读的过程。

意识的功能也受工作区的限制,由于工作区容量有限,思考时常常出现想不清楚、感觉象一团乱麻的现象。人们往往把这种现象叫思路混乱,其实思路混乱只是表面现象,本质的原因是意识功能区工作区容量不够,工作区与非工作区资料交流不畅所至。我们根据自己的经验都知道,对于简单的问题,根本不需要理清思路,即便是漫无边际地瞎想,也能想出结果。足见思路清楚不是决定因素。对于简单问题来说,意识功能区容量再小,也足够大,需要的资料完全放得下,与其它区域交换资料的渠道也畅通,思路混乱一些,也能完成思维。对于复杂问题则不然,由于意识功能区容量有限,思维所需要的资料放不下,与区外交换资料的渠道也不能畅通,就会感到一团乱麻。解决的方法表面上是清理思路,实际上是在确定思路后清理工作区,把思路外的一部分东西清除出去,只保留思路需要的那部分,为思维工作腾出足够的容量,并能够保证与区外交换资料的渠道通畅。

经常思考的人,由于多用则发育原理,大脑的意识功能区发育得好,容量大,思路不清的现象就少。他们好象不用经常去清理思路,也能把复杂的问题想清楚。另外,经常思考的人,在确定好的思路方面经验也丰富,这使得他们能够轻易地找到好的思路,占用最少的意识功能区,解决复杂问题。

3、意识的程序问题。“程序”是计算机词汇,它是驱动计算机工作的信息流。大脑的活动有没有程序呢?应该有!人们都知道,意识就能为思维安排程序:先想什么,后想什么,依据什么,如何收集必要的资料等。意识也可以为肢体活动安排程序,先由哪个部位活动,后由哪个部位活动,活动达到什么目的。但是意识又不能为人体的很多活动安排程序:不能为消化系统安排程序;不能安排感觉接受信息、简化信息的程序;不能安排需要和情感活动的程序;甚至对于记忆,意识也不能安排把资料放在何处,怎样寻找存放好的资料等操作;更不能为意识、意核安排工作程序。

人的活动应该有一致性,要有程序就应该是所有活动都有程序,不可能一些活动有程序,另一些活动没有程序,那么为什么有些活动的程序意识能安排,有些活动意识不能安排呢?为什么意识甚至不知道一些活动有程序呢?

是这样的,问题不在于有无程序上,各种活动都有程序,只是人体的大部分活动程序是由大脑信息编码“写”的,意识与意核读不懂它们,就不知道这些程序的情况。意识为活动安排的程序是用三种可懂语言“写”的,意识自然就知道它们。

对于人体的活动而言,它们是按大脑信息编码“写”的程序工作的,用三种意识可懂语言“写”的程序对活动没有意义。但是在意识向自动控制系统发出指示,把安排的程序交给自动控制系统时,自动控制系统会把三种可懂语言程序翻译为大脑神经编码程序,从而保证活动指示被执行。这里的情况与计算机的高级语言程序翻译为计算机实际执行的脉冲电信号语言程序非常类似。

有些活动,自动控制系统不能把意识安排的程序翻译成相应的大脑神经编码,意识为它们安排的程序就无效。例如呼吸、消化、意识、意核这些活动,自动控制系统就不能为之翻译。

自动控制系统的翻译还是单向的,它不能把大脑神经编码程序反向翻译为三种可懂语言程序,所以意识对很多活动不能知道其原来的程序。有些活动,意识可以通过感觉了解活动进行的情况,想象出其活动程序,虽然与反翻译类似,但不是真正的反翻译。

拿消化系统来说,消化系统是由很多器官配合工作的,每个器官的活动都要有控制信息,它们之间的配合也要有相应的信息。显然,一定会有消化系统每个消化器官的单独工作程序和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程序,这些程序就是用大脑内部信息编码“写”的。意识不能读懂大脑的内部信息编码,这些程序又不能反翻译成三种可懂语言,意识就永远无法知道消化系统的工作过程。以此类推,感觉活动的程序,记忆活动的存取程序,需要和情感活动的程序,以及意识活动的程序都是由大脑内部信息编码“写”的,意识都不能读懂它们,并永远不能知道它们的工作过程。

意识是大脑的活动,驱动它应该有相应的程序,但这些程序是由大脑内部信息编码“写”的,意识是无法了解的。另一方面,意识即便为自己安排出程序,由于自动控制系统不能翻译,这种安排也无法实现。所以,意识既不能知道自己的工作程序,又不能为自己的工作安排程序。

医学伦理学研究范文4

论文摘要: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引入数学课堂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终舟学习的能力。

当今世界教育已发生深刻变化,以培养学习能力、非智力品质、全面性和专业性知识学习与教育相结合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运而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它不同于早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识主义学习理论。它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经验和信念不同,每个人对世界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学习不应看成是对教师所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社会的建构过程。因此,它更关心教学环境的设计,注重学生自主地学习。笔者也发现,教师尽管在课堂上讲解得头头是道,学生对此却充耳不闻;教师在课堂上分析过的数学习题,学生在作业或测试中仍然是谬误百出;教师尽管很强调数学的重大意义,学生却仍然认为数学是毫无意义的符号游戏。要想让学生真正接受知识,需要他们自己把新的学习内容正确地纳人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使其成为整个知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把建构主义引人数学课堂教学是改传统的“提出概念一解释概念一举例说明”的教学过程为“发现问题一解决问题一归纳提高”的新的教学过程,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间题的方式和规律,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

笔者在我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数学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东

我校2003级五年制大专临床医学5个班,随机抽出2班(102人)作为实验班,2个班(101人)为对照班。2组学生共203人,男女生比例、年龄、所开课时数、基础成绩、身心健康、智商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1.2方挂

对照班按照常规教学方法教学,即复习、预习、教授新课,侧重于客观地“教”。实验班采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授课,其基本学习观是:学习自主性、学习情景性、学习社会性,侧重于学生自主地“学”。

1.2.1创设惰景《引导自学.发现问坷》讲课的前5一10分钟,笔者不再采取传统的方式授课,而是先告诉学生本节课所要学习内容的容量(从第几页到第几页),让学生自学,归纳知识,发现问题,存疑。

1.2.2问趣定向(启发讨论.研究间翅)利用8,10分钟时间,让学生把自我归纳的本节内容的知识点进行问题式分析,使其深人到课本内容的学习中去,相互分析、讨论,使学生真正领会本节所学内容的知识点,真正能够自己归类,从而培养其自学能力。

1.2.3多问求解(归纳探究.解决问题)利用分钟时间,对学生讨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给出合理化的课业讲授,使学生比较出自己与教师在归纳知识点、提出问题方面有何区别,对本节知识的认识怎样才更合理、更清楚,从而避免了“填鸭式”的书本知识讲授方法,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1.2.4突破创新(运用结论.升华间题)利用10一巧分钟时间,解析书中的例题(可略讲),因为解决了本节课内容讲授与学生掌握的矛盾,使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轻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通过学生自己归纳,教师的归类整理,学生已基本掌握,然后再把所学知识加以引导,运用到例题的解析上,则学生掌握得更好。这时,笔者可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引申生活中与之相关的实际例题、典型例题,并引导其参阅课外阅读资料,使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到书本知识之外,丰富其学习的知识内容,完成其对所学知识的社会性建构。

评价方法:(1)问卷调查。调查表由笔者设计,内容为10个项目,每项回答方式为肯定或否定,在期末课程结束后发放,当天回收。发放问卷102份,回收98份,有效问卷98份,有效率为100%。(2)理论考试。在实验班和对照班同时进行考试.比较2个班的考试成绩。

2结果

2.1实脸堆毋住对建钧直氏毋习趁格敬毋16砰价(见表1)

2.2格考试成竣比撅

实验班平均成绩(83.50t10.30)分,对照班(72.75f10.20)分,2组比较,‘二6.22,PN.0l,有极显著性差异,实验班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

3讨论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于数学教学,把时间让给学生,把空间还给学生,把机会留给学生,把权利交给学生,把学生视为学习中真正的主人,把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认知活动视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发展他们的智能。学生通过自我学习后,再经过教师的系统引导、重点精讲和课堂讨论等,真正成为了课堂舞台的主角。表中1,2,s项实验班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班(均Fm.01)。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数学教学过程,围绕着引导问题进行,突出了目标导向作用,学生学习方向明确,学生为解决问题需归纳、整理所学知识,通过解决问题可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表中9,10项实验班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班(均P<0.01)。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数学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发表见解并激烈讨论,学生学会和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技巧,提高了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情景教学中完成了知识的系统建构。表中3,4,6项实验班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班(均P<0.01)。

医学伦理学研究范文5

教学工作是院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的重要保证。严谨而高效的教学管理是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的基础,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并直接影响了教育目标的实现。然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开展至今,虽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在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教学计划分类管理缺乏保障条件

教学计划管理是医学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是指教学计划的实施和管理。教学计划是整个教学环节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文件,是培养人才的总体设计和实施的蓝图,也是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及有关工作的基本依据。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学管理实践中,虽然针对不同类型学位研究生,教学管理部门制定了不同的培养目标、方案、课程体系等一系列教学计划。而在实际情况中,由于两种类型的研究生都是在一个相同的学习和实践环境中,他们面临着基本相同的师资条件,培养方案的实施也普遍类似,无论是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还是医院的科教部门,很难真正针对不同的学位类型做到分类培养与管理。

(二)“考教不分”影响教学质量管理效果

教学质量管理是学生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后所达到的教育目标的程度。教学管理的核心就是质量管理。抓教学质量管理,就是要通过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包括质量控制、质量反馈),动员全员,进行全面质量控制。加强临床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的重点与核心,如何客观、有效地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技能进行考核与评价是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目前大多医学院校都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了种类繁多的临床技能考核体系,但随着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院校往往只能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技能考核交由培养医院组织完成,作为质量监控的关键手段的临床技能考核也往往由于“考教不分”而流于形式。

(三)教学资源管理需要合理配套

教学资源管理,其范围大致包含:一是教学基本设施,如教室、实验室、实验设备、图书馆等的维护与管理;二是计算机、网络资源等现代化传播技术资源的维护与管理;三是临床教学基地的管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以培养技术精湛的高级临床医师为其目标,因此在其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必须突出临床实践教学环节,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培养医学生关爱病人、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随着医疗纠纷的不断激化,面临无法较好地安排学生临床实践的实际困难。

(四)师生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理解存在模糊

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着眼于临床能力的提高。但是多数导师甚至学生未能意识到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特点,这些导师大多身兼医生和老师的双重身份,基本上科学型、专业型研究生一起带,在繁重的临床任务和科研压力下,很难真正区分培养,难免存在“重科研,轻临床”的现象,研究生一起被派到实验室做实验以发表高质量的文章。而对于医学生来说,在读期间有好的科研成果对其评奖评优、以后就业、晋升都有利,因此他们也希望减少临床实践和临床轮转,埋头搞科研,做出与科学学位研究生水平相当的论文。这类学生并不理解专业学位的真正含义,图一时之利,把专业学位作为获得学位的一种捷径。

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管理模式优化设计

(一)做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分类管理与分层次培养

严格分类培养,建立针对临床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根据岗位胜任力制定更加明确的分类培养方案;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一方面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开展跨专业学院选课,加强人文教育,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将来更加适合复杂的临床工作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压缩学生在校理论课上课时间,突出临床实践,加强临床教学;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

(二)注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过程管理其一,抓临床轮转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严格要求在相关科室的轮转,通过轮转科室的出科考核,达到一定的目标水平。作为教学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教学检查制度,通过定期检查,对不符合培养要求的部门或违反有关制度的研究生,要及时反馈信息,及时纠正不足。其二,抓论文开题。培养方案应明确指定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选题应为临床实用型研究课题。研究课题一定要结合临床,在临床中寻找课题,解决临床中的实际问题,以提高临床的诊疗水平与技术手段为出发点。管理部门通过挑选高水平的专家组成考评小组对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的选题的科学性、应用性、可操作性进行审核。其三,抓临床技能考核。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技能考核工作应由学校统一组织、管理,按学科抽调出医德高尚、医术高超的临床专家组成临床技能考核委员会,具体负责考核的相关事宜。考核可试行一定的重考率和不合格率使临床技能考核落到实处。其四,善用教学督导,检查临床带教情况。教学管理部门要挑选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工作认真负责,有责任感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的退休及部分在职的资深教授组成教学督导组。通过教学督导定期检查,掌握临床教学的全面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搞好教学的关键因素之一,要搞好临床教学工作,必须充分调动临床医生的积极性。首先,建立教学奖励制度,引导临床教师重视教学的投入;其次,健全教师培训制度,加强对青年临床教师的培养与提高,挑选一批临床经验丰富、乐于教学的高水平临床医师加入到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中来;再次,逐步规范专业型指导教师和学术型指导教师的队伍,以便使承担不同指导任务的教师可以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内提高各自的指导水平,使不同的导师群体具有更加专业化的水准。

(四)完善临床实践配套建设,建立临床技能中心

医学伦理学研究范文6

[论文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高师艺术院校学生思想特征,以尊重艺术类大学生的人格特点和教师教育培养理念为基础,寻找合适的载体和科学管理办法,结合笔者自身工作经验,从高师艺术院校学生管理制度与思政教育、文化素质、德育、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将学生自我成才的教育理念贯穿全过程,为培养出“德艺双馨”高素质艺术教育人才提供一些“方法与对策”。

高师艺术院校作为未来艺术教育人才的培养基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推进我国文艺事业的发展,文艺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高师艺术生的思想素质,呈现出个别素质发展滞后、基础教育失衡、总体素质偏差等突出问题。说明高师艺术院校在学生管教方面还缺乏一个相对规范且科学的手段。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高师艺术院校学生思想特征,从艺术教育和师范教育双重特征出发,结合笔者自身工作经验,提供一些合理、科学的方法和对策。力图从根本上解决和扭转“艺术生难管”的问题。

一、当前高师艺术院校学生的基本特征

高师艺术教育人才的培养方式,应在顾及艺术专业人才的独特性的同时,将其个性发展与所属的社会团体的有机统一性调和起来。

思想特征:艺术生思想前卫,思想中有唯美主义倾向;接受能力强,但缺乏学习目标;可塑性强,但容易受外界干扰;情感丰富,自信积极,但看问题欠客观。

行为特征:艺术生注重个性发展,外表、服饰和言谈举止求新、求异甚至求怪,行为上表现出自控能力差,特立独行,散漫,团结协作精神、集体观念、道德观念、理想信念淡薄。

思维特征:艺术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特别强,思维活跃,观察力强,富于想象力和创造性,但考虑问题过于感性,易冲动、欠理性,忽视现实基础。

学习特征:专业情结浓厚,文化意识淡漠,“重专轻文”现象严重,这几乎是艺术生身上存在的一个共同特点。

心理特征:艺术生情绪容易受外界干扰,对外界刺激敏感,自尊心强,缺乏现实考虑,容易钻“牛角尖”走极端,是心理问题发生的高危群体,不容忽视。

针对高师艺术生的基本特征,艺术教育工作者应该辩证地思考,仔细观察,擅于发现艺术生身上的闪光点,发挥他们的长处,改变传统的沟通管教模式。完善艺术生的管理规章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在教学和日常管理中实施规范学生学习习惯和道德行为,有效的带动高师艺术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

二、开展高师艺术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利条件

1.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

大部分高师艺术院校采用以学校宏观管理为核心,设立学工部总负责,各系部主管。学工部是由学校党委和行政领导下负责青年学生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内设的各个职能部门与学院、系部协作共同管理的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学习中,便于学校的宏观管理、把关,掌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方向,使我国大学生的教育工作取得了实效性的进展。

2.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做好高师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

当前,高师艺术院校大多建立了专、兼职辅导员队伍,主要工作是对学生实施正确有效的“思想政治引导”“学生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为高师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组织保障,为培养出一批批“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立下汗马功劳。

3.辩证的认识论,是建立高师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体系模式的哲学依据

辩证的认识论告诉我们: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不穷。这就是认识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有限趋于无限的全过程。高师艺术院校在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和做法,把这些好的经验、做法加以总结,去粗取精,吸取精华,上升为理论,大胆探索高师艺术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模式,以指导和加强高师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适应时展需求。

三、加强高师艺术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1.高师艺术院校思政教育工作三步曲——“礼、理、情”

高师艺术院校应注重对学生思想教育的方法与对策,争取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占主导位置。针对高师艺术生的思想特征,通过“礼、理、情”的思教理念,将思政教育着眼于礼,寄情于理,情理结合。与学生交流应注重以礼相待,疏导为本,创造和谐自然的谈话环境和交流平台。彻底消除学生在思想政治觉悟上的不成熟和错误认识,做到耐心细致,切中要害,一针见血,攻其心理防线最薄弱的环节,以理服人,动之以情,情真理切,情理结合。

2.加强高师艺术院校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师范生的文化素质水平,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因此,提高师范生的文化素质水平任重道远。学校应在思政教育中始终坚持树立“终生学习”理念,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同时,应该将思政教育渗透在文化素质教育中,发挥专业课教师的情感优势和榜样示范作用。利用艺术类课程教材中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的潜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政教育紧密结合。

3.加强高师艺术院校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替国造士,为民求知

职业理想是指个人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它包括对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和职业方向的追求,也包括对事业成就的追求。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是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基石,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相统一,深化艺术类教师教育改革,提高师范生的就业竞争力;加强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教育,将诚信责任、艰苦创业的奉献精神渗透在职业理想教育中,是保证师范生成才的关键。超级秘书网

4.关注高师艺术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敞开心扉,构建和谐

高师艺术院校作为高等学校中一支高速发展的队伍,其专业的特殊性以及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不容乐观的就业前景,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加之艺术生自身敏感、脆弱、多虑的个性特征,是大学里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学校应建立相应的救助机制,并将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中,努力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减少心理疾病对学生的危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管理办法是“事”与“器”的关系,而高师艺术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要做好高师艺术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为盾,以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综合素质、全面能力的复合型社会人才为终极目标,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德艺双馨的高素质艺术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赫伯.里德.通过艺术的教育[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