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绿色消费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绿色消费的意义范文1
陈建煌,福建莆田人,华夏时资集团董事长,北京市科技实业商会执行会长,中国WTO 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终生研究员,北京市科技实业商会执行会长,同时兼任经济、管理、科技商会等20 多个社团组织领导职务,2002 年入选“中国21 世纪管理专家”,并兼任多个政府部门经济、战略顾问。
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国内多家权威机构联合支持的“绿色建材消费者保障工程”项目问世了。我由衷地感谢项目的合作者,感谢中国工业环保促进会、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华联集团上海中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千龙网?中国首都网以及《绿色环保建材》杂志,正因为有了他们的大力配合与无私奉献,才使得这个面向公众的公益项目得以诞生。
企业与消费者的沟通平台
“绿色建材”概念1988 年首次出现之后,美国、德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率先开始了对绿色建材的研发。众多大型国际建材企业,极富前瞻性地对绿色建材给予了高度重视。绿色建材仅在德国的潜在市场容量就达4000 亿欧元,美国预测2017 年绿色建筑材料市场将达到866 亿美元。
多年来,为发展绿色建材,国家和行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在节能、环保及综合利用方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技术和经济政策。但目前,相关法规和标准还不健全,评价认证体系亟待完善,绿色环保产品的宣传力度不够,需要全社会,特别是专业机构联合起来共同解决民众关心的问题。
“绿色建材消费者保障工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这个项目是一个在采信国家权威认证机构检验认证基础上建设的企业服务体系,目标是打破目前在家居建材领域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局面,为消费者推荐真正的绿色环保产品,同时鼓励企业的技术研发,促进建材行业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在经过大量的调查与研究工作后,绿色建材基金决定联合众多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机构发起这个公益工程,各家单位将发挥各自业务优势,全力支持保障工程的开展实施。
我们相信,正是有了全面系统的设计,各单位通力合作,保障工程才能向公众展示真正的绿色建材产品,全方位体现企业社会责任和产品质量承诺,才能引导公众鉴别、购买、使用真正的健康、安全、环保的绿色建材产品,才能让真正的绿色建材生产企业、销售企业的产品卖得更好,营销成本降低,产品知名度、企业知名度、品牌公信力提升。
提高品牌的附加值
“绿色建材消费者保障工程”是绿色建材基金倾力支持的一个项目,该项目规模大,参与机构多,为消费者提供保障的同时,对企业品牌的提升,对行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是一个对民众、对企业,对整个行业都有益的好事。
消费者可以得到真实的保障,包括企业的双倍赔付承诺、检验机构的技术保障、保险公司的理赔、品牌的监测、媒体的公示和监督、项目本身的赔偿制度等,还有公益基金对困难消费者的救助,是一个对消费者全方位的保障体系。
保障工程除了为消费者提供保障外,也充分考虑了企业的需求。
首先,保障工程是优秀绿色建材产品的推广工程。
加入保障工程,对企业的营销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产品还将会被编入《绿色建材消费者保障工程产品目录》,该目录除了报送相关主管部门,还将在各大中型建材城、装饰设计公司以及重点社区进行展示。
保障工程对加入工程的品牌口碑做出客观的监测和分析,并出版《绿色建材行业品牌口碑报告》,面向全社会公开。加入工程的产品在公众心中的好与坏将公开公示,好的产品将获得公众加倍的认可。
其次,保障工程是一个促进绿色建材行业发展的希望工程。
保障工程一开始就由我们公益机构发出号召,具有公益、非盈利的独立第三方特性。我们希望加入保障工程的企业能敢于承担起发展绿色环保产业的重任,对于出现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产品,做出对消费者双倍赔偿的承诺。愿意购买“保障工程产品责任险”,以第三方的保障来增加产品公信力,让消费者购买产品时多了一份安心。
最终,让真正的绿色建材企业发展得更好,让消费者购买到真正的绿色环保产品,让绿色建材行业更有希望,这才是保障工程发起的初衷。
公益事业的创新之举
在公众意识中,公益几乎等同于“无私的奉献”,等同于简单的捐钱捐物,这种认识存在局限,狭隘的认识和定位无疑限制了公益事业创新。
乐善好施固然传递正能量,但是一个大型的公益活动,不是靠政府部门,或者公益机构,或者依靠某些企业捐助就能完成的。公益活动的创新,一定是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部门有机囊括其中,我们希望通过公益活动,带来社会生态系统的整体演进发展。
很显然,政府有关部门正在推进这方面工作,但只靠政府部门远远不够。我们的公益项目要为政府拾遗补缺。我们希望这个项目能对行业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并引起政府有关方面的重视。
绿色建材基金有一个项目,就是消费者救助项目,但这个项目的受益者仅仅是因为不环保建材受到损害的消费者,解决特定群体面临的困难和难题,这是公益基金的职责,但这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绿色建材消费者保障工程”则是希望能从根本上保障消费者权益,让消费者尽可能不受到损害。把我们消费者救助项目纳入保障工程中会实现更大的价值。
“绿色建材消费者保障工程”项目对公益事业的创新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整合社会方方面面资源共同参与公益活动,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单靠某个机构是很难实现的,需要一个各方面共同参与的系统性工程。这是一种更伟大的担当,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公益基金会不仅要让受助群体受益,还要让所有参与者都能在公益参与中得到成长和发展,从而形成积极正向的“发展型”公益生态系统。
我们倡导互助、共赢的理念,大家都是参与者,大家都能从中受益,多方共赢是我们的追求和目标。让公益资源高质量、高效率地循环起来,就是我们谋求的“公共利益”。
事实上,公益事业强调的人道与商道并不矛盾,而是和谐统一的。
在推进保障工程过程中,我们不排除一些机构的确是受益的,比如真正愿意投入绿色建材研发企业的品牌获得提升,带动销售,由于受益于我们的公益活动,他们会更愿意为公益捐赠。基金会本身,由于扩大了影响力,能接受更多的捐赠,这些捐赠会投入到更多的公益事业中去,我们认为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而对企业来讲,公益营销不等于一个活动,一次捐赠,而是应该成为企业的一种长期战略取向,而不是短期行为。
企业逐利和承担社会责任看似一对天生的矛盾体,实则不是。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承担社会责任越多,越受尊敬,口碑愈加。相反,抛弃企业社会责任,为了攫取更多利润,丧失道德底线的企业最终只会被社会唾弃淘汰。
作为公益基金,我们做项目要与企业的社会责任有相关性,企业所赞助的活动必须符合品牌核心价值以及目标人群的喜好。
绿色消费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焦虑;抑郁;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
[中图分类号] R56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3(b)-0028-03
Effect observation of flupentixol and melitracen tablet treating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ggravating with anxiety and depression
NIU Xiao-xia1 HU Xiao-yun2
1.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Lucheng People′s Hospital in Shanxi Province,Lucheng 047500,China;2.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the Fir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Taiyuan 0300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flupentixol and melitracen tablet treating exacerbation of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aggravating with anxiety and depression. Methods 106 patients with exacerbation of COPD aggravating with anxiety and depression received by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2 to May 2015 were selected as study object.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admit order.53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treatment,while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flupentixol and melitracen tablet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roup.After one month treatment,Hamilt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 was used to score for patients and the total treatment effect betwee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After one month treatment, HAMA and HAMD scor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and there was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
[Key words]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nxiety;Depression;Flupentixol and melitracen tablet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属于呼吸系统慢性疾病,病程持续时间较长且病情不断加重,致死率、致残率极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此外,COPD容易造成患者呼吸困难甚至衰竭,影响其精神状态,使其产生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2],因此,针对患者的心理障碍必须及时发现并治疗。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为一种复方制剂,其主要成分为盐酸氟哌噻吨和盐酸美利曲辛,临床上主要用于抗焦虑抑郁治疗[3]。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主要通过增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含量来调节控制中枢神经系统,最终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使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促进临床工作的开展,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4]。本研究选择我院接收的106例COPD加重期焦虑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部分患者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效果较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7月~2015年5月接收的106例COPD加重期焦虑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所有病例均符合COPD临床诊断标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观察组中,男30例,女23例,年龄42~75岁,平均(58.5±6.5)岁,病程为2~15年。对照组中:男28例,女性25例,年龄43~78岁,平均(60.2±8.3)岁,病程为3~15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患病原因、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炎、祛痰、控制性氧疗、解痉及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H.Lundbeck A/S,批准文号:13622H100;每片含相当于0.5 mg 氟哌噻吨的二盐酸氟哌噻吨及10 mg 美利曲辛的盐酸美利曲辛),早晚各1片,连续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后1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HAMA:依据全国精神科量表协作组提供的资料,总分>29分,可能为严重焦虑;>21分,肯定有明显焦虑;>14分,肯定有焦虑;>7分,可能有焦虑;
HAMD:依据全国精神科量表协作组提供的资料[5](24项),总分>35分:可能为严重抑郁;>20分:可能是轻或中度抑郁;
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有很大好转;有效:与治疗前比较,患者的病情有很大改善,偶尔发作;无效:由于各种原因达不到预期治疗效果或治疗后发作,症状无明显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A、HAMD评分的比较
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4%(P
3 讨论
COPD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具有气流受限特征,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6],可造成呼吸困难甚至衰竭,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频繁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可对患者的精神状态产生刺激,可能引发其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最终导致其发生心理障碍[7]。有研究表明[8],抑郁、焦虑的发生与神经突触间隙部分神经介质的含量相关。COPD的脑部细胞长期处于缺氧状态,若患者的动脉血PaO2为40 mmHg时,可以反映出5-羟色胺(5-HT)及儿茶酚胺的合成与代谢转换过程约降低25%[9]。此外,患者的抑郁、焦虑情况也受到日常生活能力水平的影响,例如慢性疾病耗时久,患者的工作能力及自理能力受到限制,多次就医会给其造成巨大的经济压力,患者可能会出现自卑感,担心成为家人的负担而产生焦虑、抑郁。COPD可能会反复发作,发病时患者会窒息,出现濒死感,治疗时使用的皮质激素和茶碱等药物存在不良反应,患者容易出现易怒、内心躁狂不安等表现,造成心理功能损伤[10],上述因素都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持久、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及心理障碍。如患者出现胸闷、气促、心悸、呼吸困难加剧的症状,病程无法控制,则可能是由于患者的抑郁、焦虑引起的,焦虑会导致过度通气,最终导致患者的气道反应性变高[11],患者迷走神经的张力增高,进而导致患者的通气、换气功能障碍。此时,患者的精神会更紧张,患者的心理因素和身体疾病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COPD的病情愈发严重。心理问题会对治疗的效果产生影响,随着患者的病程迁延,病情无法得到良好控制,此后的生活质量、病情的稳定性均会受到影响[11]。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的主要成分是美利曲辛及氟哌噻吨,临床上主要用于抗焦虑抑郁治疗。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具有兴奋、抗抑郁及抗焦虑特点[12],它可以提高患者突触间隙5-HT、去甲肾上腺素以及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含量,改善其焦虑、抑郁症状,调整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起到抗抑郁的目的,最终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13]。此外,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拮抗组胺受体,产生抗惊厥、镇痛功效,缓解抑郁、焦虑情绪[14]。患者的抑郁心理得到缓解,可以缓解应激及疾病对心理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15]。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的HAMA、HAMD评分显著低于照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BODE 指数评分及CAT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COPD加重期焦虑抑郁症的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国伟,吴绍娴,许荻,等.黛力新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焦虑抑郁症[J].航空航天医药,2010,21(7):1092-1093.
[2] 张红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干预治疗[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8):152-153.
[3] 康梅,史万英,陈娜,等.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加心理干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疗效观察[J].疑难病杂志,2011,10(5):336-338.
[4] 李羲,钱桂生.重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抑郁和焦虑的诊断及治疗[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2011,4(3):170-172.
[5] 齐艳,刘晓红,邓光辉,等.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心理状态评定量表编制及试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3,24(6):673-676.
[6] Zhang JF,Chen ZQ.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 on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with tuina or deanxit[J].J Acupunct Tuina Sci,2009,7:207-209.
[7] 郝江天.呼吸功能锻炼加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4):529-531.
[8] Wang XY,Li XY,Deng AJ,et parative study on abdominal acupuncture and western medicine for treatment of menopause depressive disorder[J].Zhongguo Zhenjiu,2011,30(11):913-917.
[9] 高大龙.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焦虑抑郁症50例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14,20(4):217-218.
[10] Denys D,van der Wee N,Janssen J,et al.Low level of dopaminergic D2 receptor binding i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J].Biol Psychiatry,2004,55(10):1041-1045.
[11] 杨晓娟,张自立,杜永成.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合并焦虑抑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效果的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12):1682-1684.
[12] 王丽芳.黛力新联合心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抑郁焦虑症状的疗效[J].中国药业,2009,18(11):76-77.
[13] 田茂良.黛力新联合心理干预对COPD住院患者伴焦虑抑郁的疗效观察[D].苏州:苏州大学,2013.
绿色消费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绿色营销;问题;对策
1 绿色营销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1)绿色营销观念未得到应有重视,企业进行绿色营销的积极性不高。
我国企业大多数还是坚持传统的营销观念,强调最大限度地刺激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很多企业忽视了企业应负的社会责任,忽视了事关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很多企业不重视对绿色消费市场进行认真细致的市场调查、市场细分,不掌握绿色营销的目标消费者的情况,使得企业的绿色营销失去根本。据统计,绿色产品在我国GDP中的比例不足1%,与发达国家相比明显落后。这突出说明了我国对绿色营销尚需加以更大的重视。
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但是由于绿色营销中较高的科技含量及相对较高的成本投入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市场进入和利润,再加上其他非绿色营销企业造成的竞争不公平情况,使得很多企业开发绿色产品、进行绿色营销的动力不足、力度不够,只在传统营销上下功夫而不愿意加大投入进行相应的技术工艺改造、绿色产品开发、管理流程再造。这是一种典型的“营销近视”,只重视既有产品的营销,一味追求短期、微观的经济利益,忽视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忽视绿色营销发展的前景,没有看到绿色需求带来的新的营销机会、绿色问题带来的企业竞争能力方面的差异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致命障碍。
(2)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观念淡薄,绿色消费行为尚显幼稚。
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除了取决于绿色需求外,还受价值观、环保态度、环境生态知识、人口统计变量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而绿色消费对绿色营销又有拉动的作用,是绿色营销发展的根本动力,所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观念和绿色消费行为是企业开展绿色营销的前提和基础。然而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观念相对淡薄,很多人对绿色产品、绿色消费的概念认识模糊,或者是对绿色产品不了解、不信任。另外由于社会文化背景不同、收入不同、绿色产品知识的不同等,使得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行为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总体说来很不成熟,显示出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缺少选择绿色产品的主动性。其中对于一些利己型的绿色产品,如绿色食品、绿色农产品等接受程度较高,而对于一些利他型的绿色产品,如清洁燃料、高排放标准的汽车等接受程度较低。
(3)政府对绿色营销的调控措施尚有待加强。
政府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调控者,对于绿色营销负有倡导、调控和示范的作用。目前我国政府提出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强调经济“又好又快”地增长,这对于开展绿色营销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除了倡导外,政府还应在政策制定、市场调控、自身示范等方面加大力度。目前,绿色营销出现的许多问题,如绿色产品标准和市场秩序混乱,市场进入及流通困难,企业绿色营销投入的政府鼓励措施不足,绿色营销企业面临的不公平竞争环境,政府自身示范不够等等,都说明政府在推动我国绿色营销方面尚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 解决问题的对策
2.1 树立并重视绿色营销观念,提高企业绿色营销的积极性
企业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执行国家的产业方针,顺应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潮流,树立并重视绿色营销观念,担负起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同时也应当看到绿色营销所带来的巨大的发展空间。从逆向思维的角度来看,我国目前处于起步的绿色营销虽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较低,但这也正说明了绿色营销的巨大发展潜力,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企业应当认真进行绿色消费市场的调查、细分,有针对性地开展绿色产品的研发、绿色营销手段的引入、绿色企业文化的构建,积极调整企业战略、竞争战略,争取抢占绿色营销的先机。事实将证明,谁能先意识到绿色营销的深远意义和发展趋势并抓住这个发展的机会,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2.2 加强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念的培养,引导正确的绿色消费行为
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念的培养和绿色消费行为的引导对于企业的绿色营销而言意义不言而喻,这是绿色营销得以发展的根基所在,政府、企业、社会都对此负有义务。首先,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倡导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观念,营造一个全社会都崇尚环保节约的绿色营销环境;第二,企业应当通过其营销过程向消费者宣传绿色消费的观念,传播绿色营销的知识,因为好的消费者是教育出来的,消费者的绿色需求相当程度上与企业的教育、引导是分不开的;第三,社会各方面,包括消费者自身都应当顺应时展的潮流,顺应市场营销变化的方向,自觉地加强对绿色消费知识的学习,培养自己正确的绿色消费观。总之,通过各方共同努力,使得绿色消费成为一种时尚,一种规范。有了较为成熟的绿色消费者,绿色营销的发展便有了强大的基础。
2.3 加强政府调控职能,有效调控企业的绿色营销
政府要加强其宏观调控职能,在绿色营销中起到更大的作用。首先,政府要倡导科学发展、制定可持续发展政策,倡导企业进行绿色营销,加大对企业绿色营销的扶持力度,为其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对于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企业行为要加大惩处,实施绿色GDP,将企业的资源、环境消耗核算纳入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企业和各级政府实行新的绿色考核和审计;第二,加强对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念、绿色消费行为的引导,树立良好的社会规范,使爱护环境、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第三,规范绿色营销的市场秩序,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绿色认证制度的推行,使消费者能够正确识别绿色产品,同时加大对市场上绿色产品良莠不齐混乱局面的整治力度;第四,加强政府自身的示范作用,政府要从自身做起,切实减少各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对于环境的破坏,以实际行动表明对绿色营销的支持。同时,政府采购要坚持实行绿色采购,着力引导企业实施绿色营销,政府应当通过其绿色采购行为向企业发出支持绿色营销的响亮信号。
综上所述,绿色营销在我国的发展虽然存在着各方面的问题,但是通过企业、政府、社会的共同努力,从企业绿色营销观念的树立、政府调控职能的加强、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念的培养几个方面着手来解决这些问题,绿色营销在我国的发展还是具有非常美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绿色消费的意义范文4
消费者行为房地产绿色营销
一、消费者行为概述
(一)消费者行为
对于销售而言,最关键的就是了解消费,只有消费才能带来销售,只有了解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才能将产品销售出去,因此很多学者都曾从不同角度对消费者行为进行解读。部分学者将消费者行为定义为:消费者评估以及取得使用具有经济属性的商品和服务时决策与行动。这种说法将消费者最为主体。另一部分学者认为消费者行为是消费者为了满足需求,而对商品和服务进行购买使用以及评价和处置的行为。最后还有一种比较普遍意义的解释,就是消费者在取得和消费商品以及服务的行为的综合,并且包括各个过程中的决策。这里我们可以将前几种解释总结来看,消费者行为是针对特定的产品而发生的,购买不同的产品,消费者的行为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种产品,消费者也会因为各种因素而有不同的行为。要了解消费者的行为,必须对消费者的消费过程进行全面分析,找到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因素。
(二)EKB消费者行为模式
EKB模式是由EngeL、Kolla、Blackwell三人于1968年提出,这一消费模式先后进行了七次修订,最后成为系统理论。这种理论对消费者行为的决策过程以及影响决策程序的因素都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在现有的消费者行为研究中,EKB理论是比较成熟和完整的一种,也是被运用最多的理论,尤其是在房地产行业方面运用最为广泛。这种理论以消费者决策过程为基础,主要包含了信息输入、信息处理、决策过程和影响决策过程四个部分,其中决策过程是核心阶段。
信息输入,是指通过营销活动所得的信息被消费者知道,而进入信息处理阶段的部分。这些信息在进入消费者的记忆之后,将影响决策过程的需求认知。若这些信息仍不足,消费者会通过外部情报寻求。进一步搜集相关的信息;信息处理,消费者接触到信息后。经由消费者注意、理解、接受的过程,最后决定消费者是否保留这些信息,形成长期记忆,进而使用这些信息;决策过程,EKB模式认为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是一种问题解决的过程,同时也是EKB模式的核心,依序可分为5部分:需求认知、信息搜集、方案评估、购买决策与购买结果;影响决策过程的变量,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即是一个了解消费者黑箱的过程。消费者的刺激来源——营销活动与环境两项因素接受刺激,经由黑箱的而处理产生购买决策。因此,欲了解消费者的黑箱作业,就必须了解消费者的决策过程与消费者的背景特征两部分。
二、从消费者角度对房地产绿色营销进行分析
(一)绿色消费者的概念
所谓绿色消费者实际上是对建筑的生态环境有一定要求,对绿色住宅和绿色服务有购买意愿,并且具备购买能力的消费人群。由于不同人群对绿色的要求不同,可以将消费者的要求从高到低划分几个等级,大致可以分为深绿色消费者、中绿色消费者和浅绿色消费者。
(二)影响购买者消费的因素
购房对消费者来说不是一件小事,因此任何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到购买者的最终决定。但是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归类后,就会发现主要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个人因素和心理因素两种。首先是个人因素。收入是制约购买行为的根本因素,消费者个人收入决定了其购买意向。绿色住宅的房价往往比同类商品要贵一些,因为住宅定价时需要将保护环境的支出纳入成本,还有在施工中的一些新材料、新工艺等等,这些费用都需要归纳到成本里边。除了收入外,个人的认识水平和受教育水平也会影响到购买者的意向。通过对市场分析,绿色消费者往往都是一些文化水平高的人群,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能够正确认识环境的重要性和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因此才会有绿色消费这种观念。个人因素还包括个人性格,一个人的性格会影响其消费态度和行为,一般人的性格可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在关于绿色消费这一问题上,内控型的消费者更可能购买绿色住宅。其次是心理因素。绿色消费行为的根本是人们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也就是说人们的消费行为和他们的生活态度有着某种复杂的联系。德国学者认为,一个人购房时对环境问题的关心程度影响了他的环保意识。反过来,人们的环保意识又会影响他们绿色的生活态度。对绿色生活方式持积极态度的人会参与绿色产品的购买和消费活动。
(三)房地产绿色营销的分析
根据绿色消费者的特征,在售房时就可以辨别那部分人是绿色消费者和潜在绿色消费者。购房者在购买时的心理活动通常是从对住宅的认知开始的。一般购房者在购买前会查询好多信息,了解到很多绿色住宅的知识和信息,在其心理产生一种购买的刺激,进而住进形成对绿色住宅的认识和购买意向(或者不购买意向),接下来一段时间消费者会进行复杂的选择心理斗争。绿色购房者在购买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情绪变化,购房者对绿色商品和绿色消费的认知只是其可能会有消费行为的前提,这并不是说消费者一定会有绿色消费的行为。目前多数人购房是为了满足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而绿色住宅恰恰能够满足这两种需求,这会对消费者产生良性刺激。这时,如果售楼人员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和温馨的实物,让购房者产生愉悦的心情,进一步刺激购房者的欲望。除此以外,购房者在购买过程中还会有一个意志过程,也就是购房者会有目的、有意识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其心理上和情绪上的障碍,实现其既定的购买目标。购房者的这一意志过程有这样几个特征:明确购买目标;排除干扰因素。绿色购房者在购房过程中主要受到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的影响,认证分析这三个过程,在各个环节注意购房者的意向,这对进行了绿色销售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聂志红,崔建华.消费者行为学教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绿色消费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绿色营销;营销设计;绿色酒店;绿色理念
一、前言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因而对物质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工作压力大,生活模式转变快,失业率高,环境污染严重,这些问题使消费者有了怀旧的想法。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资源的使用率也在不断的增加。人们向自然界无限制的所取有限的自然资源,导致世界各国都出现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惨痛的代价之后致使人们终于明白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人与自然和平共处,而且要将绿色概念渗透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这一系列的因素导致了绿色酒店的产生,世界提倡可持续发展的表现之一就是建立绿色酒店。
长久以来,经济效益和旅客的满意度以及环境是酒店管理人员所注重的,而其他的方面就较少关注,如资源的利用率、浪费情况以及环境差等等。有些环境的污染是一些酒店直接排污造成的。因而,采取保护环境的措施是酒店必须做的。只有不断地注重保护环境,创建绿色酒店,才有机会找到契机,快速发展,实现世界化,积极参加国际之间的竞争。
绿色营销的含义是指企业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为实现企业经济利益满足消费者需求和保护环境利益的统一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开发和交换产品的一种管理过程。该定义强调了绿色营销的最终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而实现该目标的准则是注重经济利益,消费者需求,环境利益的统一。
二、酒店绿色营销存在的问题
1.酒店经营者未能深刻认识绿色影响的意义
众所周知绿色产品要优于一般的产品,因此消费者在做出选择时更倾向于绿色产品。但是在我国的酒店行业,还有很多为降低经营成本而去选择一些甚至会污染环境的产品。比如,餐饮业中使用的一次性餐盒,很多饭店因为可降解材料制成的餐盒价格要高于泡沫塑料饭盒,而选择不能降解甚至政府一再取缔的泡沫塑料餐盒。我国从1994年就开始启用绿色环保标志,但由于中国消费人群的巨大,很多消费者对拥有绿色标志的产品并不那么注重,因此众多酒店经营者缺乏对此类产品的认识,也未能为酒店的后续发展进行深远的考虑。
2.较低的绿色消费需求不能拉动绿色需求市场
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从整体上看,中国的消费者对绿色消费的需求较低,而且未能形成成熟的绿色消费意识。酒店作为一个人流密集的场所,从外在环境上看都较为良好,装修也比较豪华,但是酒店业是一个污染排放较大的场所,每天都会消耗很多资源同时会造成环境污染。是在市场选购酒店产品时,一些价格较低假冒伪劣的绿色商品充斥着购买市场,对于消费者而言花大价钱未能使用绿色产品,就会产生质疑,对绿色产品较为担心,这就会降低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不能拉动绿色消费市场。
3.酒店选购绿色产品的比例较低
在许多发达国家,相比于一般产品,绿色产品凭借着其产品优势销量更高。而在我国,酒店在选择产品时,可能更多会选择价格较低的一次性产品,例如,出于中国消费者对很多小规模的饭店卫生状况的担忧以及降低劳动成本的情况下还在提供一次性餐具; 很多酒店客房中使用的低值易耗品的量还很大,未能实现绿色化。这些状况或许与我国的国情有关,但作为企业也需要把引导消费者作为自己的责任。
4.酒店以利润最大化为企业经营的目标
在现阶段,很多酒店营销的终极目标还是刺激消费者进行消费以实现利润最大化。而绿色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区别在于对待消费的态度。传统营销是以刺激消费,鼓励消费数量为目的,而绿色营销是以追求通过消费质量的提升达到可持续消费的目的。这就体现了绿色营销与传统营销在目标上的区别。近几年来旅游资源大幅开发,各地都大举兴建酒店,酒店的数量不断地增长但是质量却没有增强,甚至还有下降的趋势。这在资源和能源上都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很多酒店只重视眼前的利益,忽略了我们一直讲的可持续发展。
三、开展绿色营销的措施
1.树立绿色营销观念
酒店的营销活动都是由绿色营销观念指导的,因而梳理绿色营销观念是实现酒店绿色营销的第一步。明白保护环境的意义和实现绿色营销的必要性是酒店管理者的责任,并且要对员工们积极宣传,让其有绿色营销的意识,逐渐形成和梳理绿色营销的观念。酒店业要把绿色营销纳入轨道,让员工头脑中形成绿色营销这一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绿色营销意识,自觉地去执行它,这是酒店开展绿色营销的必由之路。
2.采用绿色技术
随着国际社会的发展,绿色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应用改技术可达到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的目标,能够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提高资源利用率、是资源循环利用、节省能源减少浪费,这就是绿色技术。绿色技术的采用是绿色营销的物质保证,没有绿色科技,便没有绿色营销。因此,酒店的经营管理要与绿色技术相结合,使绿色技术大量运用到绿色营销的管理之中。例如,广州白天鹅宾馆就使用了绿色技术,该宾馆在保护环境和利用能源方面获得了较好的效益。
3.开发绿色产品
实现绿色营销的关键点在于开发绿色产品。当前,分为绿色服务、绿色餐厅、绿色客房是酒店行业的绿色产品的分类。
第一,建立绿色客房。客房不仅是酒店提供给消费者的主产品,也是一个酒店的主题。客房的设计到完成以及供给消费者在此过程中要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这就是绿色客房。房屋建筑必须使用绿色建筑材料;厨房的装修可使用瓷砖、不锈钢或玻璃等无污染材料;客房所有用品都是绿色产品。比如床上的用品可以使用天然的织品,家具使用天人的木制品或者玻璃制品,地板也用天然的木制品或石料制品,应用绿色家电,使用绿色纯天然植物等等。
第二,开设绿色餐厅。推荐绿色蔬菜是其关键。绿色食品的含义是指在生态经济的原则的指导下,有自己特定的生产方式,并且有专门的认证机构、允许运用绿色食品标识的没有污染的安全、高质量、营养类的食品。餐饮部应该选购绿色食品,在烧菜及制作点心时使用天然的色素,不用化学合成添加剂;不用珍稀动物和野生动物制作菜肴;尽量多使用具有“绿色标志”的原材料。
第三,提供绿色服务。保护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健康是绿色服务的主旨,同时绿色服务要使消费者达到满意。酒店的绿色服务主要伴随其产品一起向消费者提供,并贯穿生产和消费全过程。比如在餐饮服务中,向客人推荐绿色食品和饮料,做到经济实惠、营养合理、资源不浪费,餐后主动为客人提供“打包”服务。
4.制定绿色价格
绿色成本是酒店生产绿色产品的前提,绿色成本要包括绿色设计、生产、包装成本和防止污染治理污染的成本,还有回收产品、产品处理的成本,这些皆可谓环境成本。由于绿色产品中的环境成本的投入,无疑将提升绿色产品的价格,这便是环境成本内在化。绿色产品价格高于一般产品的价格体现的是环保价值,为广大消费者提供的是安全、无害、无污染的消费品。消费者随着自身绿色意识和绿色消费的不断提高会逐渐接受绿色价格。
5.加强绿色沟通和宣传
(1)与顾客进行有效地沟通
现代的酒店行业必须了解和引导消费者的绿色需求,这对酒店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果酒店能够去迎合绿色消费潮流并能满足顾客的绿色需求,那么必然能够扩大其市场份额。在现阶段,酒店可以通过传播绿色酒店知识,指引绿色消费观念,营造绿色消费氛围去改变顾客的传统消费观念,刺激并激发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能力。所以,更多的与消费者进行沟通,让顾客了解绿色产品,感受绿色服务,就能将绿色意识植入其心,形成绿色需求。
(2)绿色广告策略
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酒店可以通过了解现有顾客和潜在顾客的绿色需求知晓其潜在需求,进而在此基础上推出相应的广告策略。从消除消费者心理顾虑的角度上去设计突出产品的绿色要素,从而打造出酒店在保护环境的氛围,通过消费者的感知和与酒店的沟通来树立酒店在顾客心目中的绿色形象,进而提高酒店的经济收入。同时,对于酒店的非顾客和争议顾客可通过教育形式广告去增强其环保意识,进一步传达绿色酒店的优势。
(3)绿色公关策略
树立酒店绿色形象的另外一种途径就是绿色公关了,它可以通过更广泛和直接的绿色产品信息传播到细分市场。例如酒店可以通过和社会中的环保部门或社会团体建立联络平台,进而参与到其环保活动中去,进一步传播酒店绿色经营理念,最终树立酒店的绿色形象。还可以在酒店内部开展节能竞赛,通过全员参与的方式激发员工的创造力,进而达到传播绿色理念,节约资源的目的。
四、总结
目前而言,酒店绿色营销面临的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是该行业发展的潮流,但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当前人们的消费意识不断的提高,酒店行业应该把绿色营销当做主题来发展,进而了解自己的不足,满足消费者需求。目前我国酒店绿色营销体系的创建还依旧面临艰巨的困难,需要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更重要的是酒店应该自身重视生态环境,着眼于酒店绿色管理。不断完善自身体制提高市场竞争力,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21世纪酒店行业要实现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绿色营销策略是其必然选择,它的研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施静如.我国饭店业绿色营销的SWOT分析[J].管理观察,2009(03).
[2]秦晶.浅谈低碳经济背景下的酒店绿色营销[J].经营管理者,2010(16).
[3]硕弘,王锋.我国绿色营梢管理的宏观视角[J].商业现代化,2010(3).
绿色消费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葡萄酒;酒类消费;绿色经济;低碳环保
[中图分类号]F76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2-0080-03
1 我国酒类市场消费结构现状
现阶段,我国酒类产品的消费结构整体上呈现以啤酒和白酒消费为主,葡萄酒为辅的格局。洋酒和部分果酒消费量较小。据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单位联合的《2003―2008年我国酒类消费结构分析》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居民日常酒类商品消费主要酒种是白酒、啤酒、葡萄酒。在我国酒类商品消费中,啤酒占了绝大多数,接近90%,白酒消费量稳定在10%左右,葡萄酒消费量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在1%~2%。但不同地区的不同人口结构、经济条件等因素会导致酒类产品消费比例出现一定出入。2009―2010年度 IMI城市居民消费行为与媒体接触研究报告关于居民酒类产品购买比例的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地区居民最近三个月购买啤酒、白酒、葡萄酒和洋酒的比例分别是60.8%,30%,24.1%和9.2%,而上海地区这个比例依次是48.6%,18.2%,23.4%和8%。
据国际葡萄酒与烈酒展览会组织(VINEXPO)的数据显示,2006―2010年,中国的葡萄酒消耗量上升140%,达到1.285亿公升箱,相当于15亿瓶,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五大葡萄酒消耗国。VINEXPO研究报告预测,中国葡萄酒消耗量于2011―2015年将进一步上升54.25%,相当于8448万公升箱(即10亿多瓶),到时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葡萄酒消费国。在经济高速增长,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日益提升,提倡“低碳消费”“绿色消费”的今天,葡萄酒本身所蕴涵的健康和温文尔雅的消费理念以及中国政府对葡萄酒消费的支持,使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有着其他酒类产品无法比拟的优势。适时对葡萄酒的消费模式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和规范引导,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葡萄酒引领中国酒类市场绿色消费趋势
由于葡萄酒本身所具有的节约粮食,绿色环保,饮用健康等特点,加之其在当下中国酒类消费中所占比例小,需求增长快的现状,使其具备了引领中国酒类绿色消费的潜力。葡萄酒行业具有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葡萄酒所具有的自然和社会属性与以人类健康与自然和谐为基础的绿色消费概念相吻合。在低碳经济环境下,葡萄酒引领中国酒类市场绿色消费趋势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2.1 节约粮食、绿色环保
啤酒和白酒的生产原材料中,粮食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按照传统的酿造方式,酿造一斤上好的白酒,需要四斤半优质粮食,而且白酒酿造中有大量粮食浪费:头尾酒都要去掉,陈年还会挥发。中国虽然是一个粮食大国,但同时也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的供求关系始终处于一个比较紧张的状态。正如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所言“全球一年出口粮食无法满足我国半年需求”。近年来随着全球粮食价格的上升,我国粮食价格持续上涨,酿酒企业对粮食的大量消耗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内粮食价格的上升趋势。相比之下,葡萄酒便不存在这样的问题。第一,栽种葡萄的土地,大部分是沙地或者砾石地,不与粮食争地。第二,葡萄喜欢干旱少雨的地理环境,这些地区大部分都不是传统的产粮基地。第三,葡萄的产量大,一般年景,每亩能有4000斤左右的收成。而且,平均一斤半葡萄,就能酿出一斤葡萄酒。因此,增大葡萄酒在酒类消费中的比例能减少酒类行业对粮食的消耗,对缓解我国粮食供求紧张的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2008年年底,波尔多酒业联合会(CIVB)宣布,一瓶波尔多红酒的碳足迹是0.265千克,不到烈性酒的10%。其中有45%来自笨重的瓶子,18%来自运输过程。葡萄酒低碳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葡萄酒的酿制不消耗粮食,因为酿酒过程中每消耗一千克粮食,就增加0.8千克的碳排放。另一方面,酿酒葡萄的可持续种植和葡萄酒的有机酿造也能大幅减少碳排放。所以,从节约粮食和低碳环保的角度来看,葡萄酒都比白酒更加绿色,如果原来消费白酒的消费者转而选择消费葡萄酒,不仅减少了生产白酒的粮食消耗,同时也降低了碳排放量。因此,从环保、绿色消费出发,提倡消费葡萄酒意义重大。
2.2 饮用健康
中国人习惯的高度白酒,长期饮用会对身体造成巨大伤害,容易引起急性胃炎、肝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等病症。啤酒的酒精含量虽然不高,但长期饮用会致使人们倾向于将其视为一种饮料,往往一次大量饮用,酒精的积累量逐渐增大,易造成胃肠炎,食道癌和铅中毒等危害。
与白酒、啤酒相比,葡萄酒对健康做出的贡献最大。葡萄酒是酒类中少有的含有碱性物质的酒之一,并且还含有各种有机酸,能增强人体内的新陈代谢。葡萄酒特别是优质干红葡萄酒含有较高的白藜芦醇及其甙类多酚类化合物,具有延缓衰老的功效,从医疗保健角度来看已达到了治疗剂量。葡萄酒中含有的逆转醇、单宁酸和抗氧化剂等成分能促进血液的流通和减少血管壁沉积,有效地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减少胆固醇聚集所形成的动脉血块,大大地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法国,每10万人中患心血管疾病的仅有61人,这与法国是人均葡萄酒消费量最高的国家有关。丹麦研究人员在相关研究报告中指出,每天饮用葡萄酒的人群与不饮用者对照,心血管病死亡率低49%。葡萄酒不但可以起到抗病毒药剂的作用,更是滋补饮料,有很好的美容功效,经常饮用可使皮肤细腻、润泽而富于弹性。葡萄酒含有多种有效的营养成分,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此外,葡萄酒中酒精含量较低,品饮葡萄酒时,情绪亢奋度递升率会较之烈性酒大幅度降低,每天最佳饮用量约为80毫升。
2.3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葡萄酒产业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葡萄酒与当地旅游资源相结合,在完善葡萄酒产业链的同时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酿酒企业在葡萄种植上与农户合作,使当地农民能参与到与传统的粮食种植比较而言更具价值的葡萄酒产业中来,对于提升当地农民收入水平具有很强的拉动作用。
河北省拥有中国十大酿酒葡萄产区中的两个,环渤海的昌黎产区与怀涿盆地的沙城产区,种植酿酒葡萄历史悠久,是中国酿酒葡萄的出产大省。“昌黎葡萄酒”还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全国葡萄酒行业第一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9年河北怀来葡萄产业年创产值30亿元。中国葡萄酒之乡――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在大力发展葡萄酒产业的同时将葡萄酒产业与当地的旅游资源相结合,开发出“葡萄沟”、特色葡萄酒庄等与葡萄酒相关的集生态游、名胜游、探险游和农家乐为一体的绿色生态旅游产业链,并获得了“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称号,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农民的就业和增收,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这也就是很多具有酿酒葡萄资源的地方都将葡萄酒特色旅游作为葡萄酒工业的一项重要附加项目进行发展的主要原因。
葡萄酒工业、葡萄酒旅游对于发展当地经济,拉动内需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支点。河北、云南、宁夏玉泉、胶东半岛以及新疆等葡萄酒主产区和生产企业都先后开发出了与葡萄酒相关的旅游区和旅游项目。将葡萄酒工业与旅游业结合,以低碳节能的第二产业和绿色环保的第三产业拉动经济促进就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观、资源观的整体发展思路,对于提升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2.4 引领文明饮酒风尚
纵观当下中国,“感情深一口闷,感情铁喝吐血”的饮酒准则已经掩盖了中国传统酒文化中“礼仪”和“文化”的内涵。《礼记》中有“长者尊未尽,少者先尽,则为不恭也”的记载,而现在中国人更倾向于把酒当做一种表达感情的工具,至于酒本身味道的好坏已成次要。而且中国有劝酒的习惯,不论一个人的酒量如何,拒绝别人的劝酒就意味着不敬。然而从理性和健康角度出发,这种饮酒行为是欠妥当的。人们应当注重饮酒的过程,关注酒本身的品尝和欣赏,饮酒据礼,以酒会友,而不应该片面的将酒当成一种工具。
从餐桌礼仪角度讲,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西方人不断探索,逐渐形成了一套享受葡萄酒的餐桌礼仪。如注重酒杯与葡萄酒种的搭配、葡萄酒种与菜肴的搭配;讲究在恰当的温度范围内饮用香槟酒,干红,干白等各种葡萄酒。另外,他们在斟酒、品尝和菜肴的配搭各方面都有近乎严格的要求。葡萄酒正是提倡这种“酒贵在品”的文化,在慢慢地品味中体会酒的香气和魅力,这些可谓烦琐的餐桌礼仪显然还不能被中国人所普遍接受。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养生的日益关注,中国人在发掘本土葡萄酒文化的同时,也在逐渐吸收西方葡萄酒文化的精华,如进行中国菜肴与葡萄酒搭配的探索,提倡健康饮酒等。同时,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因其教育背景和生活环境的改善使他们逐渐摒弃了很多中国饮酒习俗中激进、低俗的形式,继而转向传统文化的关注,流行因素的追求和自身健康的维护。他们即将成为中国酒类市场上的消费主力,同时,因为他们所坚持的消费理念决定了他们也是推动中国葡萄酒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放弃世俗酒文化中的“劝酒”“罚酒”等不利于健康的形式,形成由葡萄酒引领的“以品带饮”的中国特色葡萄酒文化有理由成为一种健康文明的饮酒风尚。
3 葡萄酒消费应注意的问题
消费者是一切生产的原动力,因此树立其正确的消费理念对于促进葡萄酒产业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葡萄酒消费可以满足其当前“有机、绿色、低碳和追求生活质量”的消费需求,使其消费更加“绿色、健康和环保”。
3.1 就近消费,选择低碳交通工具运送来的产品
葡萄酒产业是一个从土地到餐桌的漫长产业链,葡萄酒生产出来后送往市场需要大量的交通工具,运输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有专家做过实验,对比了不同的运输工具的碳排放量,发现空运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最大,其次为卡车,集装箱海运产生的碳足迹最少,但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购买本地葡萄酒,不但支持了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也意味着更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3.2 理性消费,健康饮酒
消费者在购买葡萄酒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容量,力争一次饮用完毕。有一些消费者爱好葡萄酒收藏或者投资,会花费巨资来修建酒窖、购买酒柜等,这些行为都会增加碳排放量。对于此类消费者笔者建议选购酒花和期酒,或者在酒庄或酒厂进行整桶定制,这些方法都会比建酒窖或买酒柜减少碳排放量。
中国的葡萄酒消费方式还不成熟,很多人在饮用葡萄酒的时候仍然使用类似白酒和啤酒的饮用方式,即大口饮用或者加果汁、汽水饮用。这样不仅失去了葡萄酒原有的风味和绿色健康的意义,也失去了葡萄酒文明消费和高质量消费的内涵。
3.3 绿色可持续消费
目前,葡萄酒市场呈现明显的买方市场现状,实现葡萄酒的绿色环保消费不仅需要葡萄酒生产企业在绿色生产和绿色营销上下大工夫,更重要的是消费者要树立一种绿色可持续消费的观念。这其中包括消费者应节制自己的消费行为,在消费时将安全放在第一位;消费者应有意回避选购过度包装的葡萄酒,而更多关注采用了能节约资源、无毒无害、易被分解吸收和回收再利用的包装物的符合绿色消费要求的葡萄酒产品。
4 结 论
由于葡萄酒在节约粮食、绿色环保、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使葡萄酒在引领中国酒类绿色消费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同时,又因其在提倡健康饮酒的方式和文化方面的贡献,使其更容易被人接受而成为酒类消费市场的宠儿。然而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的葡萄酒消费市场还不是十分成熟,消费者对于葡萄酒的消费习惯尚未形成并得到规范。
虽然目前由于中国传统酒文化的影响,人们对于葡萄酒从口味到饮用方式以及搭配方法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抵触,但是随着大众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健康要求的增加,葡萄酒替代白酒、啤酒成为中国酒类消费的主流将成为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