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布置创意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室布置创意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室布置创意设计

教室布置创意设计范文1

3.12是每年植树节活动日,在这大地回春,世界万物呈现勃勃生机之际,校团委、学生以植树节契机,开展“创绿、爱绿、护绿”创意、实践体验系列活动。学校要求各班积极宣传、人人参与,将学习知识与劳动实践结合起来,增强环保意识,为创建省绿色学校添风采。

二、活动口号

建绿色校园,树绿色理想

三、活动时间

2011年3月10日-2011年6月1日

四、活动内容与时间安排

1、“植树节”募捐倡议书(3月10日)

结合周一主题晨会,由值周班级光荣升旗手代表班级全体同学,发出倡议,然后以团委学生代表发表“植树节”募捐倡议书。

2、绿色环保主题班会(3月11日)

各班在周二下午主题班会上,开展有关“建绿色校园,树绿色理想”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并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植树节”募捐,募捐方式要强调自愿原则。

3、“植树节”募捐活动(3月12日)

3月12日,广播操期间,由团委、学生会组织完成“植树节”募捐仪式;募集的全部资金用于下面的班级绿化大赛;不足部分将由政教处向学校申请补足。

4、室内绿色评比创意设计大赛(3月10日-3月21日)

以班级为单位,班级同学为各自班绿色布置做好设计,设计稿必须图文并茂,说明设计意图,书面或电子稿均可。我们将各班绿色创意设计作品到校园网网络,供教师、学生、网络游客进行网络投票,请专业老师评价,评出最佳创意奖、优秀设计奖若干名,给与奖励。

5、室内绿色实践活动(3月22日-3月31日)

各班根据室内绿色设计,对班级进行绿色布置,通过购买花、草或者其它美化班级,但是班级布置不可花哨,要得体、美观大方、经济实惠。

6、室内绿色实践养护(4月16日-5月30日)

请大家通过网络搜索养护绿色生命的知识,也可以通过咨询行家、有经验的长辈,增长呵护绿色的知识;保护好教室的环境;确保设计方案全面得到保护。

7、室内绿化检查、验收评比(6月1日)

五、奖项设置

教室布置创意设计范文2

关键词:高职院校;系部文化建设;校企融合;企业文化

学校文化是指整个学校生活中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风貌、制度规范和精神氛围,其核心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学校文化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既可以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因素为师生所吸纳,又可以作为隐性课程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学校作为基础人才培养基地,有其相对独立的文化建设和文化价值追求,但又不可能置身于整个社会文化的影响之外。因此,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提升改造和建设新的学校文化成为很多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高职院校都在试行校系二级管理,文化建设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现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高职院校系部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系部文化的内涵高职院校文化是指学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课程设置、教学传统、建筑风格、校风校纪的整体集合。高职院校的系部文化是指系部成员根据学校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系部专业特色及学生特点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系部师生共同遵循的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系部文化由系部物质文化、系部制度文化和系部精神文化三部分组成。物质文化即系部各种客观实体存在的总和,包括系容系貌、系科环境、系部布置等外在的因素,也包括图书报刊资料、教学设施、实验实习设备、生活设施等内在的物质条件。制度文化的核心是行为规范和惯例,包括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行为规范、工作守则和奖惩制度等,是保证系部各项活动正常进行的机制。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师生的价值观念,包括系部目标、系部道德、系部舆论、人际关系及系风等。

系部文化的功能系部文化是系部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系部对外展示形象、提升品牌,对内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构建共同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也是系部师生员工共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系部文化的功能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教育功能。这是系部文化的首要功能,良好的系部文化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二是制约功能。健全的管理、监督评比制度、健康的舆论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及思想言行都具有规范作用。三是凝聚功能。系部文化能把系部成员的个人利益与系部的命运和前途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产生出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激发出对系部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四是激励功能。系部文化可以为每个成员提供文化享受和文化创造空间,提供文化活动的背景以及必要的活动设施、模式与规范,从而有效地激发和调动每个成员参与系部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别是能激励学生自觉维护自身形象,努力争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高职院校系部文化的特征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向、专业定位、生源层次等方面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系部文化除具有一般校园文化的共性外,还具有如下个性特征。

应用性高职院校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办学道路,以培养第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这是高职院校文化的主要特征。

职业性高职学生一入校就选定了自己的专业,确定了自己的就业方向,所以必须突出职业技能的训练。培养高技能人才,要特别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职业规划、职业道德,并掌握足够的专业技能。这是系部文化在职业性方面的体现。

行业指向性高职院校要依托行业办学,高职校园文化也要随着社会、行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这也是高职校园文化始终保持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只有在各专业建设与相关行业(或企业)理念衔接的专业文化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建设真正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和系部文化。

文化地域性一方面,高职院校系部文化要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系部文化也会受到当地社会主流文化的影响。

高职院校系部文化建设的途径

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以教育为方法而以职业为目的也。”其目的是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培养未来的职业人。因此,高职院校系部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职业展开,让学生置身于职业实践中,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系部文化建设也不例外,应体现其特色,即职业性和技术性。下面拟结合我校创意与软件系的特点,对高职院校系部文化建设谈几点做法。

(一)服务地方经济,培育系部精神,凸显时代特色

高等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必须从规模扩张转移到深化改革、提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上来。所以,高职院校必须及时调整思路,尽快地从规模数量的扩大转向质量效益的提高,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内涵式发展是指学校在硬件改进的基础上,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水平,办出特色,形成品牌,提升学校“软实力”。

《无锡市“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围绕“太湖明珠·中国无锡”的总体城市形象,努力推进工商名城、设计名城、山水名城、休闲名城和文化名城五大城市品牌建设。其中,打造设计名城就是要塑造国内一流的工业设计创意中心形象,以工业设计、动画设计、软件设计、集成电路设计等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创意设计。

为顺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2008年9月,我校成立了一个新的系——创意与软件设计系,设有三个专业: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影视动漫制作方向、游戏动画制作方向)、艺术设计专业(平面与室内设计方向)、软件技术专业(游戏程序开发、服务外包方向),培养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层次的创意与软件设计产业所需的中端及实用型技能人才。

创意与软件设计系成立伊始,就有针对性地引入地方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精神丰富系部文化的精神内涵,使系部的文化精神更具时代特色,并结合专业实际确定了以“创意”作为系部文化建设的主题词。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诚信意识、技能意识、职业道德意识、团队协作意识的培育,努力营造一种现代的、健康向上的、以人为本的、融职业与技术于一体的、求真求善的系部精神。

(二)加快物质文化建设,提升硬件水平,凸显职业特色

物质文化建设是系部文化建设的硬性指标,是以各种客观实体存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文化景观。系部物质文化包括:系部图书资料的收集,教室、宿舍内的环境布置,宣传栏的张贴及师生的仪容仪表等。这些物质设施和外在环境、仪表既是系部办学的基本条件,也是系部内在精神的外化,可体现系部文化的内涵和品位。

现代化的实训场地、实训设备、实训材料也是系部文化的特色基调和物质基础。学校投入了巨大的资金,为创意与软件设计系建立了二维、三维软件机房5个,将影视动漫基地设计为教学工厂模式,建立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专业教室,包括平面实训室、拷贝工作室、美术实验室、专家工作室、泥塑室、摄影棚等,可以融教室、实训、实验、考工、技术服务于一体。

在建设系部物质文化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布置教室和宿舍,创办系部宣传墙报。创意系的教师和学生精心挑选出满意的平面作品、优秀的3D作品,美化布置了系部走廊与教室,使整个动漫基地既有时尚前沿的专业信息,又有国内外优秀企业的介绍,还有参加省市技能大赛学生的获奖证书及优秀的学生作品,可使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专业,热爱将要从事的职业。

(三)强化精神文化建设,实行“系企结合”,凸显专业特色

系部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在实践过程中被系部大多数成员认可的共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信念等意识形态。

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渗透优秀的企业文化课堂教学是系部文化建设开展的基本途径。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企业文化的宣传和讲授,学生可以直接获得关于企业文化的内涵和要义。我校创意系的教师经常向学生介绍无锡的著名企业,例如研制开发奥运荧光棒的无锡凌空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创新是这个企业文化内容与精神的核心,正是因为该企业有了这种企业文化精神,才能时刻关注市场需求,紧紧抓住稍纵即逝的商机,研制并开发出奥运荧光棒等一系列时尚产品,使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通过企业介绍,可使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中感受到企业文化的魅力和实质内涵,从而对企业文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搭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交流的平台系部要在教学计划、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制定到学生的专业素质及行为习惯培养等方面,尽量满足企业的要求,使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因此,系部的管理教育可以借鉴优秀企业管理的经验,与优秀的企业进行深层次合作,形成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首先,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经常邀请企业的管理层人士走进系部,举办讲座、召开专题报告会、开展企业文化论坛等活动,介绍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企业价值理念、品牌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与行业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预测等情况,从而使师生加深对有关企业的全面了解。其次,系部要精心组织各种实践活动,让师生走向社会,深入到企业中实习,进行调查研究并开展各类服务,促使学生与技术人员、企业领导进行多方面交流,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再次,为了不断培养创意设计能力,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挖掘更多的创新型、创意型人才,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创意与软件系组织学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体现学生专业特色、展示学生独特才艺的活动,如电子竞技、原创四格漫画大赛、剧本创作、制茬、街舞大赛、我型我秀(原创手绘大赛)、Flash大赛、奇思妙想(创意改物)及外语歌曲大赛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热爱所学专业的热情,提高了学习与实践的兴趣和积极性。

依托学生专业社团组织,塑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系部文化丰富多彩、充满朝气的社团活动可为广大学生的课余活动和个人爱好提供场所,成为学生个性品质发展的舞台,也可为校园文化注入活力,甚至会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因此,系部文化建设要充分依托学生社团这块阵地,鼓励专业教师深入社团指导建设,重点培育一些专业社团。我校创意与软件系自行组建的社团有手工社(编织、十字绣、剪纸、制作小挂件、塑料花等)、美术社(摄影队、动漫队、绘画、书法等)、记者站(系报编辑、摄像、影视后期制作等),社团宗旨是“培养兴趣,陶冶情操,挖掘潜能,展示风采”。

(四)规范制度文化建设,优化激励机制,凸显人文特色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明确、职责分明,系部工作才能有条不紊,教育教学质量才能提高。

为此,我校创意与软件系先后制定了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包括《系学生会及各部门工作职责及常规管理细则》、《系班主任日常管理细则》、《系学生奖学金、三好生评定细则》、《系学生处分细则》、《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制度》等。这些制度不仅保障了系部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而且更能着力于以人以本,凸显制度文化建设的人文特色。

总之,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系部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而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系统工程。要按照“系统规划、整体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必须坚持常抓不懈,经过长期建设,才能真正构建起内容丰富多彩,格调健康向上,既充满活力,又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鲜明特色的高职院校系部文化。

参考文献

[1]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教育文集(第一卷)[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238

[2]田正平,李笑贤.黄炎培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09.

[3]吴巧荣.中职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刍议[J].职教通讯,2007,(9):30-33.

教室布置创意设计范文3

集体备课研发,打造精品课堂

美术教育的实践性、操作性一直没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发挥,重理论而轻实践也时常被诟病。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如何将多N多样的训练方式和学生的实践能力相结合,如何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生活幸福感,如何全方位地拓展学生视野并深化美术教学?这些既是美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高度关注的问题,也是提高美术素质教育功效的重大课题。

笔者所在学校4名美术老师突破年级教学的限制,组成美术教研组,集体研发美术课程,群策群力,并且外出学习汲取有益养料,完善美术教学体系建设;同时,结合小学美术教学大纲和本地实际,将各年级每个学年的学习目标,具体划分为4个构成部分,每学年在整体目标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长适当调整。

借他山之石,构筑活力课堂

学校配备美术教室4个,分别用于素描、国画、泥类手工制作、纸类手工制作。本校4位教师每人负责一个门类,做针对化的教学指导。各个美术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和墙贴,能够直观充分地欣赏一切美的艺术,能够在墙贴上自由挥洒。此外,我们大胆借助一些半成品,不仅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还最大化地以最动人的形式呈现出来。本校还设立了学生速写长廊、学生艺术作品陈列室,并定期举行美术展和竞赛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美术学习热情,强化了学生们的艺术表达,提升了审美鉴赏力和幸福感,这都是深度学习带来的多种效果。

系列专题训练,发展体验课堂

本校美术教育秉承着“认真看,仔细想,大胆画,专心做,流畅说,痛快玩”的理念,将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动手能力、专注力、鉴赏表达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作为美术课堂重点培养的能力,大力发展综合式体验式课堂。学校重点进行的专题有:泥塑彩绘专题、象形文字绘画专题、梅兰竹菊艺术构思专题、小怪兽连环画系列专题、十二生肖立体创意设计专题、新春春联创作专题等。

开发这些不同类型的主题,旨在丰富学生美术学习生活的同时,系统化地让学生构筑美术创作意识。即使是同一主题的课程,也都有多样化的创作设计思路,加上学生自己的领悟和表达能力,最终呈现出来的是五彩缤纷、别具特色的美术作品。透过这些不同的作品,能帮助教师了解不同学生的独特之处,间接获悉学生的内心世界、性格和喜好,还能在美育的同时发展智育,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之所以确定这些专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主题的生活化创作,贴近学生生活,能够触发他们的学习和创作兴趣。通过多样化的训练,能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调动他们参与创造的积极性,开发思维智力,进行体验式学习,实现多种能力连续发展和自如转换,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学生在课堂上,既有对教师授课内容的学习,也有紧跟的艺术实践;既有自主思考设计,也有小组合作交流;既有单方面的创作,也有全景式的系列创作;既有简单思维的组织,也有整体架构的考虑;既有将平时积累和生活所学内化思考,也有将自己的独特想法外化输出的呈现。总之,这种丰富多彩的综合式体验式课堂,全面开发了学生的能力。

强化美育表达,家校延展课堂

校园拓展,充分利用大型主题活动。植树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中秋节、国庆节、万圣节、元旦等主题活动,让学生成为学校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的艺术才思和组织协调能力。教师协助,学生负责,班级内部小集体组织好相关内容。从主题拟定到分工设计到装点布置,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学生主导设计、人人参与、献智献策。在大型活动时,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并提出整体的审美构型建议,认可他们的多元创意,也鼓励采用丰富多彩的生活化材料,收集各种盒子、纸板、瓶子、蛋壳、种子、布头、稻草、纸等制作材料,将教室和学校装扮成繁复多彩的美丽世界。

校外家庭拓展,亲子互动共同参与审美实践。美术课不仅在课堂完成,更多地会延展到课外;而将美术课与亲子活动相融合,无疑会大大拓展美术课的美育功用。在亲子活动的同时,加强美育共育和亲情陪伴,孩子和家长取长补短、共同创作会实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小学生形成全脑开发和生命意识有极大帮助。本校会不定期地布置手工美术作业要求父母和孩子共同完成,并装裱展示或将亲子作品拍成照片做成照片墙。比如:学校的新年亲子晚会是非常典型的美术课堂的延伸。每年放假前夕,我们都会以“感谢这一年”为主题,亲子合作创作一件美术作品,可以是绘画,可以是手工,拍成照片,附上5行小诗文,发送给班主任,制作成精美的班级小视频,在晚会时播放。在晚会结束后,还会和孩子一起包水饺,做各式各样的彩色馒头,强化孩子的实践能力,增进亲子情感,增强孩子们的新年仪式感。

教室布置创意设计范文4

【关键词】幼儿园;校园环境;创设

G612

为了给孩子创设一个立体化、艺术化、动态化的教育环境,我围绕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在充分体现教育性、时代性、实用性、参与性、趣味性的基础上,把如何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游戏、活动环境作为出发点,把如何满足孩子们多方面发展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作为重点,把如何为幼儿展现生动的、鲜活的、不断变化更新的创设方式作为环境布置的难点,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拓展教育资源和形式,丰富、优化幼儿学习内容和空间,促进幼儿主动全面发展。

一、设计求新、把握重点

多数幼儿园不是根据自己的设想建成的,很多时候,都是统一的结构、统一的样式。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将它变成与众不同的另一种儿童天地。要想让幼儿园校园环境创设显现出自己独有的特点和魅力,我们就必须在设计的过程中,在“新”字上下功夫。

1.设计创新,增添环境新奇度。

要想让环境始终保持新奇度,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着眼在创新两个字上。幼儿园环境创设不仅仅是幼儿绘画作品的张贴,手工作品的摆放,重要的是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将幼儿的作品展现出去,让孩子的作品在我们艺术化的创意设计下,凸显出来,让大家都有眼前一亮的感觉。用风景树、果树、蔬菜、花篮点缀楼道空间,悬挂幼儿的立体作品,让每个楼层在有各自的特点的基础上更加生机盎然,让本来粗笨、怪看的暖气管道变得富有自然气息,让校园环境创设既直观又美观。

2.及时更新,保持环境新鲜度。

环境创设的新鲜度,直接影响环境育人的效果。让我们与幼儿、家长一起动手,依据季节、活动及时更新校园环境创设主题和作品。把幼儿活动室的每一面墙,结合教育主题,进行精心设计、巧妙布置,例如:三月份,班主任以春天为主题,组织孩子们唱春天、画春天、用手工作品展示春天,同时与孩子们一起更新主题墙面版面;五月份,老师依据初夏的季节特点结合劳动节、端午节特点,组织孩子们进行劳动最光荣,包粽子、做龙舟、纪念屈原等主题活动,把孩子制作的龙舟、粽子、香包、花绳及积极参加劳动的场景画展现在主题墙上;总之,让幼儿的活动室、楼道环境及区角物品在每月的更新中,始终充满新鲜感。

二、布局求巧、彰显特点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幼儿园环境创设过程中,要想让整个环境处处彰显特点、整洁有序、错落有致,就要依据实际地形位置,在参考借鉴其他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础上,从整体出发,合理的进行布局、做到“四巧”。

1.空间巧利用。空间包括每一个角落、墙面、地面、楼顶、平台、墙栏杆、墙根、屋角、门厅处的空隙、空中……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地方。我们要做的就是依据幼儿年龄特点,利用多彩的颜色,通过丰富的图案,设计可爱的造型,让孩子、家长、老师进入幼儿园的那一刻,就感受到温馨、优雅、充满童趣。

2.绿化巧构思。校园绿化不仅仅要栽种绿化树木和四季花卉,更重要的是选择本地的或孩子们不常见的各种果树和蔬菜,让幼儿园室外环境回归自然。让孩子们在植物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的季节,有机会看到、观察到,从而体验四季的轮回和收获的喜悦。

3.路面巧利用。幼儿运动场地与游戏场地是幼儿园必不可少的游戏环境。巧妙让把游戏活动与路面相结合,让环境最大化发挥效能。例如:利用宽敞的路面,设计五彩路、趣味路、星月路、方格路和迷宫等,让孩子们在路面上赛跑、寻找小动物、跳圈圈、跳方格、走迷宫,将孩子们活动的场所从教室延伸到路面,让乐趣体现在无处不在的路面,让路面起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4.版面巧设计。幼儿园的宣传版面都是办学思想、人文特色、学校文化和形象的体现,所以不要忽略每一个对外展示的窗口。例如:门牌、班牌、科室牌、安全展示牌、家园宣传栏、温馨提示栏、食谱、教师的风采展板等等,都要精心设计图画内容、用心推敲文字语言,让幼儿园处处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

三、作品求异、突出亮点

幼儿活动室墙面的布置,不仅要求及时更新,更重要的是幼儿作品要求异不求同。要想达到墙面会说话、环境能育人的效果,要做到三点:

1.环境还给孩子。只有孩子自己布置的墙面才是真正的孩子的环境,是孩子的世界。近期,我们要求教师在环境创设中,让幼儿积极参与进来,与老师们一起O计、制作主题墙面,让墙面变成孩子技能、成果的展示,而不是老师精心制作、努力设计的样板。当然,在评比的导向上也要偏重于孩子的作品是否有特点,孩子作品是否足够丰富,孩子参与的人数是否足够多来定结果,逐步引导老师们还环境给孩子。

2.内容全面系统。在环境创设中,既要融入各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也要注意不同领域、不同方面内容的横向联系,更要在纵向上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依次递进,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动作、社会性得到发展、认知能力得到提高。例如表演区,投放各民族服装、头饰,化妆物品,在孩子们认识民族的基础上,学习表演民族舞蹈,让环境与知识得到协调统一发展。

四、效果求真、展现优点

教室布置创意设计范文5

【关键词】诗教艺术 素质教育 诗意语文

中国自古即是一个注重诗教的国家,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诗教,认为“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近年来,广西北流市积极探索“诗词文化进课堂”,发扬诗教之功能,为青少年成长建构诗意之人生,这也是实施“幸福教育工程”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诗词教育与语文学科的密切相关,笔者认为:诗词教育应该与语文学科有机结合,充分调动语文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在语文教学中和教学外逐步推开、深入,从而建设一个诗意的语文世界。

一、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弘扬诗词文化传统

古诗词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千百年来,它已经成为了我们民族约定俗成的教科书,成为一种长效的民族素质滋养剂。它句式整齐,富有韵律,易读易记,琅琅上口,其精深华妙充分表现了汉语之美。因而,让中小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有利于学生语感的积淀,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自然形成;还有利于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文字鉴赏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民族情结的生成,因为古诗诵读是让民族精神的血液在一代又一代人身上流淌,是激活传统、继往开来的有力之举。诗词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诗经、楚辞、汉乐府到鼎盛的唐诗、宋词甚至现代诗歌,无不充满了可读可颂、可学可书的经典,这无疑是我们开展诗词教育的极其丰富的资源。同时,还可以发挥本土文化资源优势,积极收集、挖掘有效的乡土诗词文化资源,编制成适合本校实际和学生实际的校本教材,更要开设成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家乡的诗词资源中感悟经典,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以诗词育德,并在诗词教育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拓展资源、丰富资源,绽放出诗词教育的活力。多年来,每一期凝聚着北流众多诗词爱好者心血的《勾漏诗词》、《漆诗刊》送进全市各中小学校。同时,在少年宫成立了广西第一家县级青少年诗社,在平政镇作豫初中成立了北流市第一家校园诗社,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少儿诗报《北流青少年诗报》。这些,都营造了“诗教进校园”的良好氛围。

二、诗化育人环境,营造诗香校园

诗化的校园是最富生命力的校园,也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校园。诗化教育不仅有利于丰富语文素养、陶冶人文情操、奠定文化根基,还是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对于传承中华文化、培养民族精神必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充分发挥学校橱窗、标语、教室外墙甚至教室布置、黑板报等各方面的宣传作用,让学生走到哪里都能感觉诗词的存在,时时处在浓浓的诗意校园中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要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努力营造诗化的育人环境,扩大语文诗化教学的成果,让校园里每一棵树,每一块草坪,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诗的芳香,努力把校园建成一首可诵的“诗”。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把诗词教育纳入校本教研计划

安排常规化的诵读,并利用广播、校刊等激发学生学习诗词、进行创作的热情。我们广大教育工作尤其是语文教师,应该本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努力挖掘诗化教育的内涵,创设高质量的教学,达到诗意的和谐交融,让语文课焕发出诗一般的创造活力和优美意境,并让学生逐步喜欢读经典诗词、学作诗。诗词是语文教材里最特殊的部分,教学诗词要“三多三少”:多一些声情并茂的诵读,少一些学究解经式的分析;多一些陶情冶性的快乐,少一些正襟危坐的严肃;多联系一些自我体验,少一些微言大义的挖掘。

2.加强班级诗词文化建设

把班级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阵地。让人走进每一个教室,都可以闻到一股股墨香,一阵阵书香,仿佛置身于诗海之中。努力创设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对学生施以经常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文明的、优雅的、诗化的濡染和熏陶,产生“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3.发动学生参与校园警语的创意设计

让学生们动脑动手,创作充满诗化的规劝语,诗化了学生的眼睛和心灵,诗化学生眼中的生活和心中的想象,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陶冶了学生高尚的情操。

4.充分利用宣传橱窗的教育功能

注重育人环境的诗化,特别在学生的画展、风采展示等栏目方面,尽可能运用意境高远的古诗作为题目,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欲与天公试比高”、“桃李满天下”、“满园春色关不住”、“万紫千红总是春”等,学生们的书法作品,我们也经常选一些品位比较高的、脍炙人口的古诗文,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等等。

三、开展诗词教育活动,提高人文素养

对学生的诗歌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外部的诗意环境,更应注重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如诗词文化知识讲座、诗词吟诵、诗词创作、诗词大赛及兴趣班、专题性采风实践活动等,尤其是开展活动要做到有计划、有组织,使学生在诗词的海洋中感受到诗词学习的无穷乐趣,激发、维持学生对诗词的浓厚兴趣,并感受家乡文人墨客的情怀,使其在悄无声息的熏染、锤炼中逐步提高对诗歌的鉴赏、审美能力,提升他们的修养和品质。特别是要根据学校团队的工作计划,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坚持“以诗怡情、以诗激趣、以诗迪智、以诗育人”的理念,开展富有生机、充满诗意的班队主题活动,如“走进诗人”、“找春天”、“中秋颂月”、“看看谁背得最多”等,为诗词教育活动创造良好条件。在笔者所在的广西北流市,最近由市教育局牵头,市教研室、市教育团工委、市诗词学会、市青少年诗社积极参与,在全市中小学校全面启动“诗教进校园”活动,通过诵诗、赏诗、作诗、画诗、用诗等形式,成为北流教育文化建设、申报“全国诗词之市”的一大亮点。市诗词学会组织老诗人编写了普及诗词知识的教材,并到中小学校作诗词文化讲座,指导中小学校开展诗词文化教育活动,传承经典,以诗育人的氛围较浓。

诗词是民族的心声,是文化的载体,是育人的好形式。“诗教”的回归,其实就是“素质教育”的回归,在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中,万万不可忽视诗教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山人,诗教:薪火相承的传统[N],中国教育报,2008-4-25(5).

教室布置创意设计范文6

关键词:全媒体;新媒体;多媒体技术;整合创新;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8-0139-02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媒体在其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在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新媒体不断涌现,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的产生了巨大影响。新媒体主要是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以互联网、卫星网络、移动通讯等作为运作平台的媒体形态,它涵盖了所有数字化的媒体形式。多媒体是新媒体信息的呈现方式,包括所有数字化的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端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刊等。

1全媒体概述

所谓全媒体,就是将不同的媒体形态尽可能多的组合在一起,以实现最大程度的资源共享。全媒体的“全”突出了传播工具的全面覆盖,在传统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网路、电信、卫星通讯等方式,涵盖视、听、触觉等三方面的人体感官,满足不同的受众需求。在人力资源的统筹使用上,注重提高媒体从业人员应用新媒体的技能,强化现有工作人员“一人多能”的工作模式。

2多媒体课程教学与全媒体时代融合的现状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一直是作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教学中注重的是用计算机实现综合处理图像、文字、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的技术。目前的教学现状与当下的全媒体信息时代格格不入,存在着诸多弊端:

2.1技术滞后

新的多媒体技术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像VR虚拟现实技术、IPTV宽带多媒体、多媒体播放器的PMP技术等,越来越面向实际应用领域。但高校的科研并不有涉及这些前沿技术,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本身也没有更高层次的进修或科研方向,导致学生对最新技术的滞后了解。

2.2教学分支过多

由于多媒体有涉及音频、视频、图形、3D等各个领域的范畴,所以高校又将这些技术分支独立开课。交互性本是全媒体技术独一无二的最具特色和优势的根本,而过于细化的分支教学则无法很好实现作品的交互性。这也与全媒体中“全”的概念背道相驰,后果是学生的偏科严重,影响培养“一人多能”的综合性人才。

2.3成果实用性不强

全媒体信息和多媒体技术最大的区别在于全媒体从用户出发,其核心为用户使用的关注,就是要关注用户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会产生一个特殊的需求。而计算机教学中强调的是技术的应用,学生的作品仅是电脑技术产物,没有生命力和经济价值。虽然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并没能完全落实到位,因为实践环节的课程都以在学校的机房为主,教学手段、教学环境及设备受限。

教育的转型变革与全媒体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时下,以高等教育为代表的国内教育行业受全媒体概念影响主要体现在反馈层面,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设计类专业,高等教学更要在理论研究与思路创新等方面形成自身的培养特色,变被动为主动,形成相关的教学成果。

3整改思路方向

3.1教学目标的整合

全媒体时代,信息过剩,原创作品价值愈加凸显。因此,培养学生原创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多媒体技术如果被认为只是计算机的一个分支,而忽略它综合性的艺术价值,那作品自然成了电脑技术产物。学生只要学会用工具软件去完成图文声像等多种媒体的整合的工作,其成果自然没有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纠正以往只以算机能力为中心的教学目标,将艺术设计能力和电脑操作能力整合。在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关注新媒体的应用,受众的需求,创新等核心内容。

3.2教学内容的整合

包括计算机应用专业在内的高校各设计类专业针对全媒体时代都是多媒体作品整合学习与制作流程,即包括创意、制作与等环节。较为宽泛的全媒体概念映射到专业教学中变成了以作品为中心,涵盖前期准备、后期等环节,即多媒体融合全流程制作,这体现了多媒体教学思路的一种转变,同时与前期全媒体概念的解析也是一脉相承的。针对当前的教学实际,其主要方向是全媒体型人才的培养,即除了相关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还要在视频拍摄、音频编辑、移动媒体和信息设计等方面进行加强。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包含了全媒体概念解析、专业学习要点等理论内容以及实例制作解析。在这个全流程的学习框架中,商品的拍摄后期加工、音视频素材采集、多媒体作品设计与在线等内容是强化与整合的重点。

3.3教学方式的整合

以计算机应用专业为例,全媒体整合学习主要包括已有专业课程的整合、网络媒体设计与制作内容的强化、以信息设计为主的设计理念和手法的引入等内容。全媒体时代是多媒体技术专业课针对某一特定方向的提升阶段,也是面向就业实际的调整环节,其教学重点在于对多媒体作品设计的整体流程设计制作技能的完善。新媒体科技日新月异,老师的单向灌输式的讲授知识已不合时宜,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将教与学整合起来,可依托工作室、机房、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创业活动、竞赛活动、毕业设计等方式。

4探寻教学创新的突破口

4.1以培养“一人多能”的综合性人才为目标,重新制作课程标准

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想是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能力为导向,以培养“一人多能”的综合性人才为目标,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以项目任务模块为单元来展开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在完成项目任务过程中达到培养学生职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素质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多媒体技术及应用与其他艺术类课程的整合的研究,探索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新型的教学模式,本课程总体上建议采用任务驱动法或模块式教学法进行教学。

(2)倡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研究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技能训练的方法:采用“任务驱动”机制,大胆地采用“实例法”,按照“提出任务一观看实例一分析实例一制作实例一布置作业”的流程来进行。

(4)以“设计+技能”为教学主线让学生在完成训练活动中,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优化设计能力:教学中肯定学生的自主发挥能力,要求在作品中能体现个人创意设计,多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再继续创造。

(5)主要采用学生学习过程评价与操作成果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法,客观公正地评定学生的成绩。

4.2依托工作室为载体,教学结合

机房教室仍是学生掌握基本技术的主要场所,但全媒体时代下应注重综合技能的培养,将单一的课堂讲授转向课堂外演练的整合贯通。在多媒体课程中的产品的拍摄,视频素材的采集,音频素材的录制,这些本身在第一课堂也是无法完成的,必须借助于课堂外的团队实地演练制作。课堂内外整合有助于发挥学生对抽象知识的认知能力,在课外的各种情境中进行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运用。

为了实现课堂内外的教学结合,教研室试点成立了独立的媒体工作室,配备齐全的软硬件设备。让学生分组在课余时间及双休日进行实践工程,团队合作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团队交流合作的热忱,完成相关的实践项目,鼓励学生从事科研创新创业活动。课堂教学中采用项目任务驱动模式,同时穿插学生的课外作业、作品,进行课堂讨论,互相点评取长补短,从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营造良好的互动学习环境,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潜能,还能有效改善学习效果,同时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发展需求。

4.3c互联网结合,线上线下同步

教师和学生在课学内不应局限于传授者和接受者的关系,许多新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都是从学习者提出的问题中产生让学习者主动成为教学内容的设计者。多媒体的产品需要融入互动元素,那学习过程也可以融入互动环节。网络化的教学具有重复性和及时的反馈性,借助一定的互动平台,线上线下的同步,教师通过上传相关的教学视频或在平台上提前布置相关的课前素材准备任务,要求学生在上课前自主观看和学习教学视频资源,完成素材的收集初加工等工作。这样课前学生已经对将要学习知识点进行了独立探索,掌握了相关的制作过程,并明确问题所在,在课堂上师生共同完成作品及答疑,互动协作等活动,进而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的作品在线上,作为课后反思的成果,可以供大学交流,互相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