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

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范文1

经济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保障措施

制度健全,建立了《经济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认真学习《新疆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法》、《新疆大学各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职责》、《新疆大学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制定了经济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年工作计划和经济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0年工作计划,为工作落实提供了保障。

(二)机构设置

成立经济学院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院健康教育工作。

设立经济学院心理辅导室,制定了《经济学院大学生心理辅导室职责》,但因条件有限,设备不齐。

配备心理辅导老师,接受了新疆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培训,迪老师参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各班级培养一名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员,成立了经济学院各班心理健康教育小组(三级)。

(三)培训工作4分

对辅导员、学生会干部、班委、团支部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员进行了心理健康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及日期:

1、**专题讲座《大学生应如何进行人际交往》;

2、**专题讲座《怎样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

3、**10专题讲座《调整心态,学会适应》;

4、**专题讲座《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

5、**专题讲座《勇敢面对,愉快度过我们的青春期》;

6、**专题讲座《如何看待大学生心理健康》。

(四)日常工作4分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计划、有总结

制定了《经济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经济学院**-**学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并撰写了经济学院**-**学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能够配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完成新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其主要工作任务和内容有:

1、关于做好**级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

2、**-**学年第一学期新生心理健康普查信息;

3、关于做好**级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

4、做好**级新生upi普查协调会;

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范文2

【关键词】医学院校;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有效形式

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宣传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利用受众面较广的媒体和其他有效途径宣传心理健康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民众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民众对自身心理健康的保健意识,形成人人重视心理健康、人人认识心理保健的氛围。

1.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加大宣传力度让学生中形成氛围、达成共识,主动学习掌握心理保健和心理健康相关知识,能够积极主动维护自身心理健康,并能够对自身心理健康状况做自评自查。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在我国起步比较晚,但发展比较快。从02年以前社会大众对这个行业的不认识,04年左右的认识模糊或者误解(认为看心理医生是丢人的事情),08年左右开始认识和接受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到现在已经有一部分人会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帮助,说明社会对整个心理健康的认识在进步。但是也有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不够,很多有心理保健需求的人不能获得相应服务,广大社会群众不能普及到心理健康和心理保健的相关知识。

(二)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网络等在宣传中的主渠道作用,利用其受众面广、方式灵活多样的特点开展广泛宣传。各地方要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和社会大众的需要,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负责制,开设规范的、连贯的、系统的、实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栏目,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保证广大的人民群众有机会认识心理健康、接触和普及到心理健康知识。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校可以通过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堂、主题班会及其他形式来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推广心理保健意识;对整个社会大众而言,除了电视广播外还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包括心理健康主题日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电影展播、心理健康板报、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测验等。其中可开展的心理健康活动主题日有“3.21”世界睡眠日、“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9.10”世界预防自杀日、“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等。

一、积极拓展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普及覆盖面。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提高全心理健康素质,要努力实现心理健康资源全覆盖。

目前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需求量较大的人群主要分为类。第一类,目前我国的教育体系中的一些不合理因素导致了学生和教师的压力巨大,导致出现了大量的心理问题,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很大。第二类部分人群因他们有问题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倾诉,或者心里的困扰,没有自己真信任的人可以给自己做心理咨询辅导。第三类是因为身份和环境,这一群体有很多复杂严重的心理问题。第四类是残疾人群,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多种因素导致这个群体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比如别人的歧视、自身遇到的各种困难等。第五类是性心理问题的人群,这类人群他们找不到一个合理的解决性心理问题的途径,或者没合适的心理咨询师。第六类是危机感与自杀的人群,这类人群自我伤害的倾向很强烈,这些人需要及时的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这六类人群是心理健康教育当中的第一线服务对象,要力争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政策能够全面覆盖这些群体,对这些群体重点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

二、学校要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责任部门,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体规划、建立体系,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常态工作;规范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和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开展质量;规范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素质和质量,规范相关专业技能培训的标准和质量,建立专业素质考核制度,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实效性的质量保障。

学校要成立心理健康教育责任部门,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体规划、建立体系,安排部署并监督落实各类社会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责任部门负责安排部署各单位团体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内容、形式等,检查落实工作开展效果;组织实施或审批大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的内容、形式等;组织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库,并做好专家库成员的管理工作,组织好专家库成员的交流学习和互动;充分整合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形成资源互补资源共享;组织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技能考核和规范业务培训等工作;组织好心理援助。真正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常态性的工作来做。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也很不一致,有些高水平的专家开展工作的平台局限或者受众面小不能很好的发挥专业特长;部分冲锋陷阵在第一战线的心理健康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够扎实,开展工作的效果不是很理想。社会上公开开设的心理咨询所、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课程、资格考试培训课程、专题讲座、以及像沙盘游戏和绘画治疗等技能培训很多,但培训老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没有统一的规范的考核标准,培训班的培训效果好坏很难界定,心理咨询室的建设没有统一标准要求,心理咨询室开展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也有统一的监督考核机制;我省已经获得二级心理咨询师的人员很多,这些人群中有能够熟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也有一部分是持有资格证却不能承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鉴于以上情况,若心理健康教育责任部门能够规范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素质和质量,规范相关专业技能培训的标准和质量,建立专业素质考核制度,这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实效性的质量保障。

注:保山市科技局科技基金:项目编号2014kj031 项目名称《对医学院校在校学生开展生命教育模式研究》。

参考文献:

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范文3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包括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提出过这样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这表明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心理健康已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教育工作来说,健康更为重要。

对于像我校这类非优质生源的初级中学而言,由于缺乏优质生源的带动作用,不少学生家境困难,家长迫于生计对子女疏于管教,且由于家长往往对学生心理教育存在着片面认识,导致部分学生心理发展不良,存在着自私、任性、缺乏同情心和毅力,自信心及团队合作意识弱等问题,更有甚者表现出厌学、情绪暴躁、惧怕挫折、自闭等心理问题。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健康成长。

基于此,我们尝试着在学校探索构建非优质生源初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并开展个案研究。

二、“非优质生源初级中学”的含义

按照近年来小升初的各初级中学学生来源分析,近几年,我市小升初招生采取的是以下程序:首先是“名校办民校”的初级中学设置考试招生;其次是第一批电脑排位,将学生分流到公办的、有特色的学校和省一级以上的中学;再次是第二批电脑排位,将学生分流到普通公办初中,而到普通公办初中的第二批电脑排位生还有20%左右较好的学生转学到第一、第二类型的学校,这里指的“非优质生源”就是经过层层筛选最后留在普通公办初级中学的学生。我校是一所普通公办初级中学,生源按此分类就属“非优质生源”,也即通常所说的C类学校。

三、研究过程及初步成果

(一)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框架

学校在校长室的统筹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搭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设施设备,同时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指导。

1.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架构

2.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和相关设施设备

学校教导处、政教处根据学校要求,按照《广东省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试行)》及《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指南(试行)》所规定的要求及目标,结合非优质生源的特点以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处于起步阶段这一实际情况,对三个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了全面的规划,使心理健康教育在课程设置、课时、师资等方面得到根本保障;同时,制定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加大了对心理咨询室软硬件的投入,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物质保障。

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学校与广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培训)中心合作,专门在我校开设心理C证班全员培训,目前,我校92名专任教师中有85人经过了C证班的培训,还有4人获得了B证;同时,政教处还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的主题班会评比、班会课教学设计评比,以赛代培,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教师们也纷纷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题研究,学科教师也针对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展开研究。学校努力搭建了一支学习型、研究型的高素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

(二)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

学校在课程上对初中三年进行全面规划,一是保证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时,原则上初一、初二0.5节/周;同时,在初一、初二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还专门设置“青春期心理卫生”等专题讲座或活动。初三不定期开设专题讲座,如“初三中考人生规划指导”“学习方法指导和考前心理调适”等。二是通过各学科教学有机渗透,学校要求各科备组每学期根据学科实际,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并把教科书中可以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列出来,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每学期提交至少一个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教案。三是在初一、初二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学校每学期也要安排一定的专题讲座或实践活动。

2.充分利用班会课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

政教处对每周的班会课进行统筹规划,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时间段拟定相应的以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开展活动。例如:初一以“做好小升初的衔接,尽快适应初中生活”为主线;初二以“迈好青春第一步”为主线;初三以“克服困难,向发展目标迈进”为主线,分别有“学会学习篇”“学会交往篇”“学会生活篇”“悦纳自我篇”四个专题,下设“驾驭中学的学习”“唱响自信之歌”“感恩教育”“画出人生彩虹”“心有他人天地宽”“战胜紧张、笑面人生”等几十个子标题,这样既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也为班主任根据学生实际针对性地选择主题班会提供了指引和方便。

3.积极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政教处、校团委每年5月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活动,例如:2011年开展了“关注成长,呵护心灵”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班会课的评比活动以及心理健康知识手抄报的比赛,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海报展,并定期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让心理健康的观念深入到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心里,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每年11月份学校还举行科技文化艺术节,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爱好,展示个人的特长、才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开设心理咨询室、开通心理健康网,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根据本校非优质生源的实际需求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需要,2009年5月,我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由校长直接领导,心理专职教师具体负责。随后学校投入资金购买了智为学校心理管理系统,系统提供了心理测评、心理档案、心理咨询、心理预警、心理案例分析等功能,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工作,建立有效的“预防、预警、干预”三预保障机制,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因材施教提供了一个先进的软件平台,依托这一平台,我校从起始年级开始,逐步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从而促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由制度化到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适性和个案研究

1.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非优质生源初级中学,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处于良好状态,但部分学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1)学习压力较大,学习适应不良,具体表现有:讨厌做作业,怕教师提问,害怕考试,讨厌上学以及不适应学校的生活等;(2)人际关系不和谐,部分学生孤独感较强,人际交往和人际冲突较多,对人际关系更为敏感;(3)情绪自控能力较弱,情绪不稳定,敏感,容易产生极端的情绪。

2.团体心理辅导的状况分析

我校定期通过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例如,对学困生,级组及班主任会对他们进行激发学习动机、培养良好情绪的相关辅导;针对初一初二的学生,进行青春期的健康辅导;初三则进行以自信、健康、科学为主题的毕业生心理调节团体辅导,务求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3.特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个案研究

学校德育处教师何智锋和级长施捷骥对特殊学生这一群体的家庭背景与特殊心理的形成作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对特殊生现象的家庭原因、学校原因、社会原因及个人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据此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五)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学校积极参与广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与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的相关活动,如:2011年4月,我校初一级部分师生参加了由广州市文明办、广州市教育局主办,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承办的“雏鹰展翅,成长有我”的广场咨询活动。2011年11月19日,初一部分学生家长又参加了“同在蓝天下――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走进流花街社区大型心理活动日”活动。另外,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老同志也十分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参与学校的相关活动,例如:黄永波老校长在每年新生入学时都要对新生进行校史教育和“小升初心理调适”的专题讲座,同时也为家长进行“如何正确对待孩子升学问题”的专题教育,为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校和生活打下基础。学校积极通过家长会、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个别交流、邀请家长参与活动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

近几年,由于学校上上下下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绝大多数学生在校都能开心地学习、生活,能正确面对各种问题,近年学校非正常辍学率、违法犯罪率等均为零,学校的校风和学风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好评。

四、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的方向

在我校这样的非优质生源初级中学,虽然构建起了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1.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多方面的支持

目前,本校只有一名专职心理教师,而且,由于编制等方面的限制,还要承担思品学科的教学任务,真正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难以保证,面对全体学生的工作难以大规模展开。而其他具有心理B、C证的教师同样要承担各自学科的教学任务,能投入到专门心理健康教育的精力相对较少,多数时间是通过学科教育渗透,这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对于我校这一类的非优质生源学校,特殊生数量较多的情况下,更显得教师力量的薄弱。所以,建议上级教育部门在此类学校应多设置1~2个专职心理教师的编制,给予心理教师应有的地位。

2.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亟待解决

与优质生源学校相比,非优质生源学校的家长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家长对学生的教育简单粗暴,放任自流,对孩子缺乏关心、教育和心灵上的沟通。在这方面,学校已经做了大量工作,接下来,还要继续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及时互相反馈学生心理状况,在最大程度上预防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防患于未然。

3.继续探讨特殊生心理健康教育

对我校这类非优质生源学校而言,特殊生的转化任务很艰巨。这类学生的心理问题、思想问题、家庭问题、学习困难等问题需进一步深入了解。虽然每次的心理辅导可以产生一定的教育作用,但由于特殊生个体差异导致的不可控因素出现教育反弹现象也时有发生。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使心理教育的作用能延续和持久是我们接下来要继续努力的研究方向。

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范文4

因此,本文提出“一二三”模式,即一理念――心理自助理念,二培训――培训学生骨干、培训辅导员班主任,三结合――结合贫困生资助体系、个体咨询与团体咨询相结合、班主任与辅导员相结合,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模式,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咨询体系。

一、“一理念”

定位于心理自助理念,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自助模式,完善现有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心理自助的实质是通过主体在自我意识的支配下,主动寻求自我帮助、自我发展的方法,有效促进自身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保持身心的和谐状态,促进自身发展(李笑燃、钟建军、陈中永,2008)。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表明,当个体发生心理问题时,均表现为“先求诸己,后求诸人”的倾向,大部分人在觉知到自身心理困扰时,一般都先依靠自我力量采取策略,做解决问题的尝试,实施心理自助,只有当个体认为需要外部力量支持的时候,才会考虑寻求他助的方式,即个体在寻求他助式的心理健康维护方式之前,更多地会先选择自助式的维护方式。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心理自助意识尤为必要,以此发挥大学生在心理发展与成长中的主体作用。

基于心理自助理念,构架大学生心理自助系统,该系统可以包括以下5个子系统:自我意识系统、心理健康信念系统、心理自助方法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学校及心理老师支持的网络资源系统。构建该系统的措施可以有以下几个途径:(1)优化学校心理课程体系,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2)运用各种团体咨询和个体咨询的技术手段,把心理学理论和生动的实践体验、操作、探讨结合起来,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领悟和成长,认识自我、管理情绪、体验情感、应对压力与挫折、掌握沟通技巧、处理交友和恋爱问题、预防心理疾病和心理危机;(3)召开相关的专题讲座,如大学生适应心理讲座、恋爱讲座、就业心理讲座、人际交往心理讲座等。从而帮助大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心理自助系统,提高心理自助能力,让更多的大学生学会做自己的心理咨询师,使他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会首先依靠自己的力量,及时有效地运用专业的心理自助方法,让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断得到改善。

二、“二”培训

培训心理委员,进行朋辈心理咨询。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将辐射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形成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监控体系,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加贴近每一个大学生。据调查显示,同学们认为班里的心理委员是自己的同学,是同龄人,与教师相比,没有距离感,能够了解彼此的想法,因此会更愿意找心理委员倾诉问题。同时,心理委员是班委会的一员,为教师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桥梁的作用,提供身边出现心理异常的同学的信息,为及时发现与预防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加强与完善心理委员的培训。对心理委员的培训可采取定期定专题培训,一学期举行三次及以上的次数的培训,其专题可以包括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解决心理问题的基本方法与途径。通过系列的培训,明确心理委员工作的职责,以便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培训工作在第一线的辅导员和班主任。辅导员与班主任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中的重要力量,他们长期与大学生打交道,工作内容涉及大学生学习、工作与生活,因此,相对其他专任教师来说,他们更接近大学生,为深入了解与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提供有力条件。然而,高校辅导员与班主任多数是由刚毕业生的青年教师担任,也并非为心理学专业背景。因此,对辅导员和班主任展开心理培训,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掌握心理咨询方法与基本的心理问题诊断知识,结合学生心理特点,以便及时发现学生情况并进行反馈。通过发挥辅导员和班主任这一重要队伍的作用,配合专职心理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三结合”

(一)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相结合

当前,高校普遍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紧缺的状况,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面临强大的工作压力,为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一支高素质、稳定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显得尤为必要。通过专、兼、聘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高校资源,将班主任、辅导员等纳入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业互补,专兼职结合,相对稳定的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队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体,主要负责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规划与实施方案的设计,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库,开设并教授心理教育课程,开展心理辅导培训和心理咨询、治疗工作,承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动态分析和理论研究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中的兼职工作人员,主要承担学生心理动态的掌握,兼任日常心理咨询工作,开展大学生心理讲座与心理辅导。通过专、兼和聘的方式,有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形成专兼职心理咨询队伍,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结合贫困生资助体系,发挥其在心理健康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近年来,我国尤为重视贫困生大学生的资助,逐步形成了以“奖、贷、勤、补、免”为主体的资助体系。然而,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依然存在困境(段俊磊、肖迪、唐润葆,2011)。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存在问题有,一是过于物质资助,而淡化精神资助;二是资助形式以经济救济为主,助困机制单一,在贫困生中容易滋长依赖心理和惰性思维,这极大影响资助工作的实施效果。因此,高校要进一步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结合贫困生资助系统,完善其育人功能,显得尤为重要。贫困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要彰显贫困资助体系的育人功能,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采取多项教育举措,通过感恩教育、挫折教育、团体游戏等形式,克服依赖心理和惰性思维,培养贫困生自尊自强自立的意识,掌握应对挫折的能力,增强回报社会的责任意识;第二,加强受助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正确引导学生消费,真正把资助款用在实处;第三,发挥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主体作用,及时掌握学生心理问题,主动关怀学生,将学生心理问题消灭在萌芽中,另外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心理卫生知识讲座,帮助贫困生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了解自身心理特点,能自我疏导不良情绪。

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范文5

Problems in the Disposition of Teachers i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MA Xiao-hong WANG Xin QI Ruo-nan

(Xingtai University, Xingtai, Hebei 054001, China)

【Abstract】The quality of teacher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determines the quality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o a great exten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eacher resource allocation i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such as the low degree of teacher specialization, the unbalanced allocation of high quality teachers and the imperfect promotion mechanism of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eachers’ management system, learn self-reflection and cooperation Post training quality and so start.

【Key words】Mental health education;Teacher configuration;Specialization

中小?W阶段是一个人一生中的重要时期,随着身心的发育,特别是随着学业压力的加大,中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就显得十分必要。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源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但就目前来看,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资源力量比较薄弱,所以,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配置,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专业素质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特殊的教育活动,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他们既需要具备系统而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也需要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并拥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下面从一般教师的专业素养基本构成来具体分析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

从专业知识的角度来讲,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需要具备心理学、教育学、 心理咨询与辅导、精神卫生学、社会学等广博且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从专业能力来讲,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既需要具备突出的观察思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应变能力等一般能力,还需要具备教学能力、心理咨询和辅导能力、心理活动策划和组织能力等特殊能力。在专业性向方面,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应该是一个乐群、友善、幽默、心理健康的个体,用自己积极的性格和情绪感染学生,能够传递正能量。在专业情意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该对心理健康教育怀有较高的工作热情,应该关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

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配置中的问题

2.1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

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但实证调查发现,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配置存在“两少一多”,即专业人员少,专职人员少,兼职人员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多数由教导处工作人员、班主任、政治课教师转岗过来,其中还有相当比例的教师是“身兼两职或多职”。不少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学习,至多是转岗过来之后参加了一些短期或专题的培训,但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训练做根基,仅靠一朝一夕的培训难以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精髓。在实践中,我们会发现,有的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有的把心理活动课变成了纯粹的游戏课;有的教师则像其他学科教学一样,让学生去背诵各个心理名词和概念……心理健康教育质量被大打折扣。

2.2 优质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配置不均衡

2012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的通知提出要“协调发展”, “按照‘城乡结合,以城带乡’的原则,加强城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和城乡均衡化发展。”从通知颁发至今,五年已经过去,师资分配方面依然存在明显的城乡差距和学校差距: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配备明显不足,弱于城市学校;一般学校弱于优质、重点的学校;私立学校弱于公办学校;小学和初中弱于高中。师资配备的不均衡直接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差异,也影响了教育公平的推进。

2.3 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机制不健全

(1)教师队伍的管理不够规范。在编制、职称晋升、待遇等问题上没有建立顺畅的管理通道和有效的政策激励,没能解决教师们关心的基本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是触及学生“心灵深处”的一项工作,需要教师们格外付诸精力、热情和心血。如果在教师队伍的管理方面,缺少激励政策,就很可能导致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不稳定,甚至会造成极为难得的优质师资的流失。

(2)缺少资源共享机制。心理健康教育极具复杂性和专业性,需要教师们不断的探索、研究,共同切磋,互通有无。特别是很多一线教师的专业背景不足,就更需要彼此合作,组成“专业学习共同体”,建立共同的学习愿景,借助集体的智慧谋求共同提高。然而现实的情形是,很多几千人的学校往往只有一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单打独斗,孤军奋战”,不能像其他教研组、课程组那样,大家一起商量、共同研讨。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师发展的脚步。

(3)职后培训质量不高。一是大部分培训是专题式培训,比如“沙盘技术培训”或“情景剧在活动课中的应用”,而系统性的培训比较少。对于很多“非科班出身”的教师来讲,支离破碎的片段式培训,不能解决其专业功底差的问题,导致其只能掌握皮毛,无法掌握其精髓,所学的“技术”难以灵活运用。二是群体性培训多,针对性培训少。不能根据教师们的个性化需求 “量身打造”。由于参加培训的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学科基础各有差异,这种忽视差异,一刀切的培训效果不佳。

3 优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对策

3.1 抓好职前培养工作

要想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专业化水平,就要从职前培养抓起。可以在应用心理学专业或心理咨询专业增设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方向,开设教育学、学校心理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教法等课程。另外,要强化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操作技能水平。

3.2 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管理制度

教育管理部门要完善从业资格认证制度,在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增设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学科。同时,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评聘标准,吸纳有专业背景,接受过系统专业训练的师范毕业生进入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争取新入职人员均能持证上岗。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校要想办法解决从业人员的编制、待遇等问题,并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的考核指标体系,健全评价制度,以此来规范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业行为,提高工作质量。

3.3 借助自我反思和“学习共同体”促进专业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三分工作、七分学习”。有两种主要的成长途径:一是自我反思。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经历进行专业性的审视和反思,通过教育案例、教育心得等对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再认识、再思考,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我思故我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二种是建立“专业学习共同体”。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校内可以跟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班主任、其他学科教师组成学习共同体,在校外,则可以同其他学校的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组成学习共同体。共同体中“共同愿景、合作文化、共享机制”等思想精华,可以增进成员之间的协作及信息交流,在互动中分享甚至创生知识,实现思维碰撞,促进专业智慧的提升。同时,在分享和互动中,改变过去冷淡疏离的现状,变同事为伙伴,相互支持、相互鼓舞,满足教师的自尊感和归属感。

3.4 改进职后培训的形式和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范文6

关键词:体制建设;专业培训;课程设置;宣传途径;干预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确保安全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

近些年,各高校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还存在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领导机制体制不健全、师资力量不够、课程建设不完善、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不足、学生求助率低等问题。为了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学校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以服务学生、帮助学生排解心理困扰、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成长和全面发展为宗旨,构建科学性与实效性兼备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

一、加强领导,完善体制机制建设

1.成立校级领导小组,构建四级网络体系

为了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保证工作有序开展并取得实效,高校应成立由校党委直接领导、校行政负责实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为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组织保证。学校还应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关重大问题纳入到校党委会、校行政班子的工作议程,校党委、校长办公会每学期都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监督有关学院和部门及时贯彻落实。

各高校都应成立校级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机构,由该机构具体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日常管理工作。各学院也应成立以副书记为组长的院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明确组织领导和工作职责。所有的班级均设立心理委员,负责班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每个学生宿舍均由宿舍长担任心理信息员,及时向教师和学校反映宿舍同学的心理动态。构建“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网络体系能够保证信息报送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形成上下统一、学生参与的安全信息报送工作机制。

2.健全各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为了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制可依、有章可循,各高校应根据国家的各项文件与政策,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一套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工作管理制度。如:《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工作章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实施办法》《大学生个体心理咨询管理办法》《心理咨询员守则》《心理咨询工作流程》以及《心理咨询来访者须知》等,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保证,也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管理水平奠定良好基础。

二、加强专业能力培训,建设合格师资队伍

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是关键。高校要努力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专业能力的要求较高,学校必须根据学生人数按一定比例配备足够的心理健康教育专职工作人员,专职人员必须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学历和专业资质。除了配备专职教师外,学校还可以从各部门各学院选拔一批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热爱学生的教师聘为心理健康教育兼职教师,主要承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心理咨询工作。最终能够构建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高质量师资队伍。

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专业化程度,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和能力,学校应多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不断加大培训力度,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水平的稳步提高。学校要轮流派送咨询老师出去学习沙盘治疗法、精神分析法、“心理剧”治疗法、团体辅导等各项新技术,也可以邀请国内知名心理学家到校讲学、研讨交流和案例督导,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还可以在校内召开相关的专题培训会,对辅导员、助理辅导员、心理委员以及宿舍管理员加强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心理健康知识,有效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三、重视第一课堂,规范课程设置

学校应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必修课或必选课,保证在校学生能普遍接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还可以开设《大学生心理拓展教育》《心理咨询导学》等相关选修课,构建科学的教学平台,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

学校还应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教研室要制定科学规范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教学内容,每门课程都要有专门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基本要求。教研室还要不定期地组织任课教师召开教学研讨会,参加集体备课,不断更新授课内容,完善教学方案。

四、丰富第二课堂,扩大宣传途径

学校可以成立心理类社团,由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具体负责指导开展各类心理活动。学校每年还应组织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月”,每期活动制订相应的主题,广泛开展宣传和动员工作。同时动员各学院根据学校的活动主题开展届次化的心理情景剧比赛、心理知识竞赛、心理趣味运动会、手语比赛、心理手抄报、心理沙龙、心理工作坊、素质拓展训练等活动,涉及范围广,参与人数多,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新时代的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利用新媒体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宣传的一个重要内容。学校可以在广播站开设心理健康专栏宣传心理知识,在学校路边和教学楼的橱窗上定期更新心理知识,在网上开办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网站,开通心理健康教育微博和微信平台,印发心理健康宣传册等,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五、建立全方位的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

1.建立完善的危机预警体系和动态的心理危机预警库

学校应于每年开学初在全校开展新生心理普查,组织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搜集分析数据,建立在校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和危机干预对象档案库,并对有心理障碍和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指导和帮助。每年定期组织对各类问题学生进行排查,对心理危机干预的高危个体予以特别关注,运用必要的手段和方式对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及时干预,尽量避免校园恶性事件的发生。

2.重视愈后鉴定及跟踪干预工作

对有较严重障碍性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危机的学生,学校要及时引导学生到精神疾病医疗机构就诊,及时通知其法定监护人、所在院系负责人,协助监护人做好监控工作。条件成熟的学校还可以与精神疾病医疗机构签订校院合作协议,将问题严重的学生转介到医院接受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建立科学有效的心理危机转介机制。

危机过后,学校相关人员要对学生定期进行心理访谈及风险评估,密切监护,及时了解其思想、学习、生活状况,确保其人身安全。同时对知情人员进行干预,使用支持性干预及团体辅导策略,通过班级辅导等方法,协助经历过危机的学生及其相关人员,正确处理危机遗留的心理问题,尽快恢复心理平衡,尽量减少由于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高洪涛,季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和机制的探索[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