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在服务业的应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物联网在服务业的应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物联网在服务业的应用

物联网在服务业的应用范文1

联网:应用的深度融合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与拓展,是新理念引导下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集成创新。物联网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是传感网、互联网、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技术的集成及其广泛和深度应用。其功能是,各类实物信息被不同的传感器感知、采集、形成数字信号,通过各类网络快速传输到信息处理层,加工处理的信息形成信号或知识。

物联网的应用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过去,信息技术与制造业“两层皮”,信息基础设施与实物基础设施“两层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通信、互联网、数字内容等领域独立发展。物联网集合了许多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基础设施与实物基础设施相结合,把信息化融入产业发展、人民生活和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推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自动化技术在更多领域深度应用,促进更多行业、更大范围的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如智能交通是在车辆大幅度增加后,传统的交通管理模式不能满通安全需要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城市智能化管理是在城市功能不断丰富和互联网普及的情况下,为了提高管理效率而发展起来的。

物联网产业是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有机结合。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将改造提升一批传统产业,带动一批新兴产业发展,扩大一批传统产业的市场规模。目前,物联网大都在传统产业应用,如交通、物流、电网、石油天然气和食品等行业,极大提升了这些传统产业的效率,改进了发展方式。同时,物联网的应用带动了相关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包括芯片、传感器、集成模块及设备和中间件制造业,以及应用系统设计与集成、软件开发、试验检测、工程实施和云计算等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扩大了其市场规模。

物联网:助推现代服务业

从物联网本身的特点和规律看,物联网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大有作为。

一方面,物联网功能多、应用面宽,以市场需求为发展动力。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运营、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引导的集成创新。发展物联网的动力是满足市场需求,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改善管理、提高效率和便捷生活。物联网不仅应用于诸多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而且在日常生活等领域拥有巨大潜在市场。一是以政府公共服务为主的公共管理和服务市场,如电子政务、城市管理、医疗及教育等领域。二是企业为主的行业应用市场,如电信、电力、物流及石油天然气等行业。三是以个人和家庭为主的消费市场,如购物、家用电器、休闲娱乐等消费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服务的领域正在扩展。

另一方面,物联网产业链长,是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有机融合,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具有重要意义。纵向看,物联网的产业链可以分为上、中、下游。上游是网络设施、终端设备、传感器、芯片、集成模块和中间件制造等相关制造业;中游是互联网及其运营服务;下游是物联网的用户和服务商,包括应用系统设计和集成、软件开发、试验检测、工程实施、云计算和系统运维等高技术服务业。物联网涉及众多应用领域,是一个跨多学科多部门的细分市场。每个物联网应用领域又构成各自的产业链。

物联网产业链中服务业比例较高。物联网产业的中、下游大都是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物联网不仅将带动相关制造业发展,而且将极大促进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形成服务业新业态。

物联网:新特点新趋势

目前,全球物联网产业部分领域处于重大技术突破的孕育期和产业发展初期,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主要集中在美、欧、日、韩和我国。从世界范围看,物联网技术发展和应用主要呈现以下趋势。

第一,需求导向,整体规划,目标明确。近些年来,欧美日韩等纷纷出台发展物联网的战略计划。一是在社会效益较大的领域优先布局,逐步向生活消费领域拓展。目前,各国政府主要在医疗、电子政务、电网、教育、交通及城市管理等领域推行物联网计划。如,近年来,美国政府以刺激经济为目标,重点支持宽带网、智能电网、卫生医疗信息技术应用等。欧盟从发展绿色经济的角度出发,优先发展智能汽车和智能建筑。韩国则从寻求增长动力和发展优势产业出发,在食品和药品管理、交通和物流管理、环境监测、安全监测及工业自动化等方面进行应用示范;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又提出发展智能通信、家庭应用和娱乐等,推动物联网在消费领域应用。二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物联网应用重点,有针对性地解决行业问题。三是市场需求驱动,企业自发创新发展。大部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水到渠成,当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出现了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市场需要。如物流行业最初应用物联网技术是出于对食品安全监控的需要;发展云计算是一些掌控信息资源的企业,为了利用剩余的计算资源,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发展起来的。

物联网在服务业的应用范文2

虽然物联网概念出现的时间不长,但其相关产业一直在持续发展着。

目前,国外相关技术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已经开始大力发展物联网业务应用,并建立了较完善的商业模式。物联网产业环节众多

整个物联网产业可以分为四个大的组成部分,分别是基础技术研发、物联网制造业、物联网服务业和客户。

客户分为个人客户和企业客户,个人客户包括居民、家庭、小区等,企业客户又涉及电力、交通、物流、卫生、能源等各行各业。

基础技术研发为物联网设备提供基础性的支撑,其中嵌入式系统技术和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是物联网相关芯片的基础,新材料技术、微机电技术是微型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基础,新能源技术为传感器和H2M模块提供能量供应。

物联网制造业和服务业是物联网产业的核心环节。物联网制造业为物联网业务提供基本的设备和系统,目前以H2H设备、RFID设备和传感网设备为主,另外还包括测试仪表设备、融合性网关设备、短距离通信设备等其他设备。M2M设备包括移动通信芯片、移动通信模块、通信网关、应用服务器等设备。RFID设备包括标签和读写器芯片、相关天线、射频识别应用服务器设备等。传感网设备包括HEHS芯片、传感器、通信芯片和模块、传感网节点、传感网网关等设备。提供这些设备的企业都属于物联网制造业的一部分。

物联网服务业包括软件服务、基础设施服务、管理咨询服务、测试认证服务和应用服务,其中应用服务是直接面向客户,基础设施服务包括网络传输服务、云存储服务等,软件服务包括应用软件、平台软件、终端软件等。提供这些服务的企业都属于物联网服务业环节。另外一些企业可能同时提供多项设备产品,还有可能同时生产设备和提供服务。

可以看出,物联网涉及很多的行业和企业,物联网概念出现后,这些企业逐渐被划入物联网企业的范畴。随着一系列物联网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这些行业和企业有望从整个物联网产业的高度来实现整体的发展。

尽管物联网发展初期,设备市场将是增长的主力,未来服务市场潜力将比设备市场要大很多。但目前,物联网技术发展才刚起步、物联网应用不成熟,设备市场仍将是业界的关注点。

基础技术集中在美国

在基础芯片和通信模块方面,德州仪器是美国著名的模拟器件解决方案和数字嵌入及应用处理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在物联网领域能够提供ZigBee芯片和移动通信芯片产品。英特尔是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产品制造商,在物联网方面能够提供Wi-Fi芯片、蓝牙芯片、WiMAX芯片和RFID芯片产品。意法半导体、高通、飞思卡尔等芯片企业也可以提供物联网所需的基础通信芯片。此外,Telit、Cinterion、Sierra Wireless等通信模块企业将通信芯片整合成能够独立完成通信功能的模块,可以直接嵌入到设备中使其拥有通信能力。

在传感网和RFID方面,美国是传感网技术的发源地,目前也在全球市场处于领先地位,拥有CrossbowTechnology、Dust Networks、Eka Systems,Honeywell、Ember等全球领先的传感网公司。目前全球主要的RFID企业也集中在美国,包括Aero Scout、Savi Technology、RFCode、摩托罗拉、ODIN等。

M2M与RFID和传感网不同,拥有电信网络资源的电信运营商在物联网市场发展初期并没有关注这项业务,因此产生了很多M2M业务的MVNO(虚拟移动运营商),他们租用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来提供业务,与电信运营商一样都属于物联网应用服务的提供者。随着电信运营商对M2M业务重视程度的提高,物联网MVNO地位逐渐弱化,其作用逐渐被电信运营商取代。目前,主要的物联网MVNO包括美国的Jasper Wireless、KORE,英国的Wyless等。目前,物联网业务发展较好的运营商包括法国Orange、英国沃达丰、挪威Telenor、美国AT&T和Verizon、日本NTT DoCoMo、韩国SKT等。另外,美国的Tridium、Axeda等企业还提供M2M软件平台。

总体来说,目前美国在物联网技术基础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欧盟和日韩电信运营商对物联网业务关注度较高。目前国外物联网产业布局情况如下:

领先的RFID和传感网企业主要集中在美国,尤其是加利福尼亚洲北部的硅谷地区集中了大量的基础芯片和设备企业。美国电信运营商在早期不是很重视物联网业务,直到2008年以后才纷纷关注相关的领域,因而产生了很多全球领先的物联网MVNO企业。

欧盟在基础通信芯片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基础,由于欧盟的电信运营商关注物联网业务较早,目前拥有较多的M2M通信模块企业,为M2M提供设备支撑。日本和韩国的物联网企业以电信运营商为主。存在三种主要的商业模式

目前,国外RFID市场、传感网市场和M2M市场还比较独立,商业模式也有所不同,存在三种主要的商业模式。

第一种是系统集成商为客户提供服务。系统集成商采购设备制造商提供的物联网设备,加上自己或者第三方的软件应用,组合成完整的解决方案提供给客户。这种模式是目前RFID和传感网业务的主要模式,目前很多企业集系统集成商、设备制造商于身,同时生产设备和提供服务;而另些企业(比如IBH)就通过采购标签和读写器设备,通过自己的软件来组成解决方案。

第二种是物联网MVNO为客户提供服务。物联网MVNO相用电信运营商的网络为客户提供M2M服务。通常物联网MVNO拥有自己的软件平台,需要购买终端等设备来制定解决方案,因此也起到系统集成商的作用。这种模式在美国较多,由于美国电信运营商初期对物联网业务重视程度不高,因此产生了一批物联网MVNO企业。

第三种是物联网电信运营商为客户提供服务。电信运营商作为价值链的核心集成设备、软件,直接为客户提供服务。这种方式在欧洲比较常见,比如Orange、沃达丰都采用这种模式,把握整个产业链,直接为客户提供物联网业务。

形成这三种不同的商业模式的原因,主要是电信运营商缺乏RFID、传感网、短距离通信技术的基础,在MEM业务中很少涉及这些技术。目前除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以外的物联网通信技术主要由原先各领域的其他企业提供。

电信运营商

将成平台和通用接口提供者

物联网在服务业的应用范文3

[关键词]传统服务业;互联网思维;产业布局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4.133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4-0-02

构建互联网思维是指,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运用互联网思维对包括市场、用户以及企业价值链在内的整个商业生态进行思考,最早由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提出。这里,互联网作为一种跨越各种终端设备的互联网络,已不只是局限于互联网的产品,同时,人的价值在互联网思维中得到重视,作为一种全生态思考方式存在。在互联网技术特征下,企业商业逻辑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蝴蝶效应、马太效应、摩尔定律等也开始广泛应用于互联网营销中,并体现在企业供应链中。

1 传统服务业现状

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各种服务的行业称为传统服务行业,传统服务业历史比较悠久,主要包括餐饮业、旅店业、商业等。传统服务行业广泛存在于工业化以前,主要用于增进和改善人体体能的服务。

目前,传统服务业普遍存在资源使用率过低的问题。2015年1月17日在北京召开的极客公园创新大会中,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和美团网创始人王兴等人普遍认为服务业资源使用率过低,对于传统服务行业,资源使用率更加惨不忍睹。李彦宏认为:“现在服务业的资源使用率并不高,飞机每天有很多空座位,卡拉OK上午没有人唱,餐馆过了高峰就没人吃饭,电影下午只有50%的人看。”这些现象都是服务业资源浪费的重要体现。

对于传统服务业的餐饮业来言,李彦宏对此算了一笔账,假设某一餐馆的上座率为30%,利用互联网能提高其80%的上座率,那么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餐馆的收入将提高近两倍。传统服务业资源使用率对企业受益造成严重影响。

我国餐饮业有几千年的历史,过去具备好门脸、好师傅、好口碑三个条件是餐饮业发展与传承的重要因素,如今,在互联网思维影响下,上述三个条件逐渐转变成房租、人力、营销者三种成本结构。

周黑鸭创始人周富裕认为,如今,周黑鸭并不只是传统的餐饮行业,娱乐性质更强,顾客及员工基本在25岁左右,属于一群爱玩的年轻人,而周黑鸭本身就不是为了赚取金钱,更多的则是赚取消费者的心。

日本传统服务业物联网思维相对成熟,已有了相当先进的经验。日本温泉酒店会为顾客准备两套一大一小的和式睡袍,供不同体型的顾客选用,准备相当齐全。在泡温泉之前,温泉酒店会配备相当齐全的洗漱用品,包括洗发水、沐浴露、护发素、洗面奶、去角质膏等,顾客使用满意,浴场出口就有销售同等类型的洗漱用品,按照互联网思维,这大概就是免费试用、先行内测的重要体现。

2 互联网对服务业的影响

2.1 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互联网是一种服务性工具,将产业与互联网相结合,赋予产业服务业属性。随着农业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农业和工业与服务业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在互联网影响下,网络游戏、网络购物、网络教育等全新服务行业迅速发展,使服务业体系日益丰富,推进了服务业产业结构升级。

同时,互联网逐渐转变为企业主导型,生产业的比重大幅提升。过去,服务业主要是以消费者为主导,随着互联网技术逐渐成熟,互联网思维逐渐深入,传统服务业的生产方式也随之改变,生产业得到迅速发展。

2.2 引发产业组织变革

互联网企业机制相对灵活,商业模式也与众不同,市场竞争规则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改变,传统服务业产生严重的危机感。过去,电信运营商通过短信和电话两种方式实现垄断,随着“微信”的出现,严重影响了电信运营商的垄断格局。互联网企业在跨界竞争中,不断发挥着鲶鱼效应,以重塑全新的服务行业格局。

互联网企业实现对平台经济的领导,为中心服务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平台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基础,决定了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在互联网平台的支持下,大量的中心服务企业随之涌现。

2.3 改变产业资源配置

互联网技术通过改变服务业产业价值链,催生了全新的增值服务。在互联网技术最热门的时代背景下,服务企业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对价值链上诸多环节的转化,为自身企业创造了一定的战略优势。互联网通过对资源进行纵向整合,实现一体化流程服务链。互联网通过融合信息、物流、资金等因素为一体,贯穿了用户需求、服务准备、服务改进等整个业务流程,客户提供无缝衔接的消费体验。

2.4 改变产业布局

通过推进城乡资源对接,互联网促进了城乡服务业一体化发展。目前,我国服务业发展城乡差距较大,不平衡现象比较严重。随着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和物流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服务业城乡差距逐渐缩小。随着电商行业在农村市场迅速增长,农民基本实现在家购物的权利。同时,随着大量“淘宝村”的出现,城市居民也能享受到高品质农产品的供应。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服务业逐渐实现“一点接入、服务全球”的国际化战略,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世界各国之间的距离也被逐渐拉近,为实现企业国际化提供了条件支持。越来越多的服务企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进程,逐渐走向世界。

3 传统服务行业互联网思维构建

3.1 更新互联网思维观念

传统服务行业要想构建互联网思维,必须在互联网思维下做好升级工作,更新传统服务行业领导及员工互联网思维观念,对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内容进行掌握,并根据互联网思维对传统服务业的销售、管理和服务思想进行改造。

3.2 服务业互联网思维升级规划

传统服务业升级的基本原则在于规划先行,分步实施。构建传统服务业互联网思维,对传统服务业进行升级,对与消费者的接触环节进行改造,不断吸取消费者的意见,改善自身服务。

3.3 互联网思维人才培养

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人才较少,无法满足社会各行业对互联网思维的需求。在传统服务行业构建互联网思维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人才,以确保传统服务行业互联网思维能顺利构建。对此,传统服务行业可与部分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培养互联网思维人才,建立产学研联合培养机制,以便高校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人才能投身到传统服务行业升级过程中来。

3.4 构建良好的互联网沟通渠道

建立良好的互联网沟通渠道,实现传统服务行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便于吸取消费者的相关建议。消费者通过对企业服务提出建议,实现了互联网思维共享化,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构建互联网思维。通过建立沟通渠道,同时也帮助服务业企业更好地推销自身服务,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结 语

传统服务业资源使用率较低,构建互联网思维有助于提升传统服务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互联网思维作为互联网技术发展而产生的全新思维,将互联网思维应用到传统服务行业中,以提高传统服务行业的发展前景,满足传统服务业的发展需求。

主要参考文献

[1]袁岳,季琦,赫畅,等.互联网思维VS服务业[J].创业邦,2014(6).

[2]刘超.从互联网金融思维看测试服务业发展[J].新材料产业,2015(2).

[3]李家深,熊婧,陆桂军,等.运用互联网思维构建科技服务业新业态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4(15).

物联网在服务业的应用范文4

全球经济正在从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过渡,创新和服务逐渐成为整个经济的价值核心[1];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在这两股力量驱动下,制造业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1 引子:四个文件引起的问题

长期以来,依赖于能源、资源和劳动力的投入而实现快速增长的中国制造业,是典型的粗放型经济,迫切需要转型升级。2015年国务院印发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号)指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方向是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在第三部分战略任务和重点里,提出“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推动发展服务型制造”。接着,国务院颁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将“互联网+”协同制造作为重点行动之一,提出“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协同制造新模式。在重点领域推进智能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和服务型制造,打造一批网络化协同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形成制造业网络化产业生态体系。”2016年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28号)在主要任务上,推动制造业企业与互联网平台企业“相向而行”:打造制造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推动互联网企业构建制造业“双创”服务体系;支持制造企业与互联网企业跨界融合;培育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新模式。其后,2016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发改委和中国工程院共同《中国制造2025》规划体系中11个指南之一:《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指出“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在微观制造业企业层面,推进“互联网+”与制造服务化是两项密切相关又独立的活动,但就企业战略或者商业模式创新上来讲,不仅都是无法回避的大势所趋,而且方向一致――提质增效。那么,就带来了问题:在制造业企业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怎么协同推进以免顾此失彼;制造企业一直都在向用户或者客户提供服务性质的活动,譬如主要包括产品的安装、调试、维修和使用人员的培训乃至融资等等。那么在“互联网+”背景下,今天的服务化又有什么不同;制造业服务化趋势下,“互联网+”起到什么作用、扮演了什么角色,制造业服务化为什么需要“互联网+”?

2 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工业化和信息化三者之间关系

制造业服务化是指制造业企业由仅仅提供有形产品或有形产品及其售后服务的运营模式向提供“产品+服务”包的运营模式的转变过程[2]。服务业工业化是指按照工业方式的开展的服务活动在服务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服务业活动中融入更多的工业设备作为中间投入要素,服务走向标准化、专业化和规模化。

自1980年以来传统工业与服务业出现了明显的融合趋势[3]:一方面工业产品的生产融入越来越多的服务作为中间投入要素,工业企业产出中实物要素比重下降 , 服务要素比重上升[4],工业逐步向服务化发展;另一方面,服务业逐渐摆脱过去的小生产方式而融入更多的工业化元素,服务业进一步向工业化发展。

在1967年,鲍莫尔(Baumol)最早指出了服务业成本病问题:服务劳动密集的内在本质使得服务业生产率的提高比制造业更难实现;服务产业的“成本病”理论主要观点:服务产业需要劳动力的直接参与,劳动力节约型的生产率很难提高;服务产业无法标准化,规模经济效应无法实现;与其他产业相比,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滞后,服务就业增长就相对较快。相对于产品,服务更具有收入弹性,对服务需求的增?L速度快于收入的增长速度;如果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进入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的部门,经济增长最终将趋于停滞[5]。来自我国的经验研究[6]确实观察到鲍莫尔服务业成本病假说。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分析,2008~2015年,劳动生产率增长8.16%,比高峰增长期间有所下降,而预计“十三五”期间则下降到6.9%,原因是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是比较快的,增长速度为7.4%,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只有5%;服务业所占比重不断提高,那就意味着大量资源转向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不是提高而是下降[7]。然而, 来自特里普利特和博斯沃思的实证研究分析显示, 在1995年以后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比制造业增长得更快;而且服务业中多要素生产率(MPF)的增长也超过了制造业,“ 鲍莫尔弊病” 不治自愈了[8],其原因在于服务业生产率的增长与知识和创新紧密相关,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最快的动态部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成为服务业创新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主要推动力,服务业大量引入新技术,开始类似工业化的产业经营[9-12]。由此,信息化极大推动了服务业发展壮大。传统上认为服务是无形的,具有生产与消费不可分割的特性,是不可贸易化的[13],而在信息化条件下,服务的自动化、自主化、远程化有利于实现服务的规模聚集,实现规模经济,促进了服务业现代化发展[14]。信息与通信技术降低了服务交付对物理空间上临近性的要求,增强了服务的可贸易性[15],1990年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的20%,2015年世界服务贸易额(以出口额计算)达到9.245万亿美元,约占全球贸易总额的56.21%(国家商贸司网站)。

信息化和工业化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二者具有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一方面,工业化是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和需求之源,是新经济发展的条件;另一方面,也必须同样认识到,信息化是工业化的最新发展阶段和“引擎”,它赋予工业化以崭新的内容和现代的意义[16]。在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的情况下,我国必须大力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入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制造业服务化遭遇到两化深入融合,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出现了新的制造模式或者服务业态,譬如,面向服务的网络化制造新模式―云制造(如图2所示)。采用传感和物联网技术在产品智能化基础上,制造商得以开展智能化服务,英国著名的航空发动机公司罗尔斯?罗伊斯公司推出针对其航空发动机产品的Total Care包修服务:按飞行小时收费,确保航空公司的飞行可靠性和在翼飞行时间,实现了与航空公司的双赢。

3“互联网+”对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的影响

“互联网+”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过程,与信息通信技术不断应用深化的过程的所谓息化有根本的不同。信息化如果没有释放出信息和数据的流?有裕?促进信息、数据在跨组织、跨地域的广泛分享使用,就会出现“IT黑洞”陷阱或者“信息孤岛”,信息化效益难以体现。而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正在回归“信息为核心”这个本质[18],即,不仅企业要做到数字化、而且要内外互联互通。互联网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看到的信息处理成本最低的基础设施,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信息化成本被大大降低,对于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产生三个方面的正面影响:

第一,有效破解制造业企业开展服务性业务遭遇的“成本病”问题。过去十年,制造业呈现从采购和销售向企业内部逐步互联网化的过程。在制造业企业价值链层面上,表现为一个个环节的互联网化:从消费者在线开始,到广告营销、零售、到批发和分销、再到生产制造,一直追溯到上游的原材料和生产装备。借助互联网开展这些服务性业务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业务成本,以互联网广告为例,真正实现以消费者为中心比传统广告手段投入少,传播面广,投入产出比高。

第二,“互联网+”为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创造出更多新业态、新的商业模式、新服务。对于装备制造企业,网络化协同制造等新生产模式正在蓬勃发展,悄然出现设备状态监测、在线计量、在线检测、生产运行分析等全产业链质量控制服务,并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平台为客户提供实时、专业和安全的产品增值服务。在服装、家电等消费品行业,制造企业开始利用互联网采集并对接用户个性化需求,开展基于个性化产品的研发、生产、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开展在线支持和数字内容增值服务,提高自身盈利水平。随着消费类产品智能化水平提高,未来还可为客户提供环境监测、医疗健康、生活服务、在线教育等高端服务[19,20]。

第三,“互联网+”的本质是传统产业经过互联网改造后的在线化、数据化[21]。只有制造业企业、其供应商、客户与用户以及他们之间的交易行为迁移到互联网上,才能实现“在线化”;只有“在线”才能形成“活的”数据,随时被调用和挖掘。在线化的数据具有最强的流动性,随时可以在产业上下游、协作主体之间以最低的成本流动和交换,使得制造业企业精准化找到市场、精准的满足客户或者用户的需求成为可能。

4 “互联网+”制造业企业沿着价值链转型升级的路径分析

一般认为,制造业高盈利的业务模块主要有研发、分销或营销,因此价值曲线多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微笑形状:价值曲线两端的业务模块分别需要高端的技术优势和行业洞察能力。行业洞察衡量了企业对顾客的了解程度、对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能力以及市场推广能力,技术优势则衡量了企业能以怎样的质量、成本和速度实现产品创新以满足所感知到的市场需求[22]。一般的,制造行业都是由若干业务模块构成的,不同的业务模块往往具有不同的盈利能力,价值曲线形象地展示了这些业务模块盈利能力的差异。根据业务环节对技术优势、行业洞察能力要求的强弱及其附加价值的高低,价值曲线可以大致分为三个区:技术优势区、成本优势区和市场优势区,如图3所示,不同的区域分别需要企业不同的优势。

“互联网+”背景下制造业企业沿着价值链转型升级的路径(图4):首先诊断企业处于价值曲线的位置, 以创造客户或者用户最大价值为导向,判别哪些业务是自身的现实的或者潜在的强项契合客户或者用户的“痛点”,以最小化实体成本和数量的方式设计并提供捆绑产品/技术和服务的系列产品服务系统(PSS),根据竞争优势对产品或服务依赖程度的不同以及交易过程中产权是否发生转移,可分为面向产品的PSS、面向方案的PSS、面向应用的PSS和面向效用的PSS等四类。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制造的产品积压、产能过剩,但是服务永远不过剩;因此竞争优势的重点代表了在产品上附加了多少服务;而不转移产权则代表了产品以服务的形态进行交易,即产品的服务化。四类产品服务系统处于不断的演化之中:对于某些面向产品的PSS 而言,虽然其最初状态是以产品为主,但它的侧重程度可能会向服务转移,处于服务与产品并重、相互促进的状态;面向效用的PSS 是面向产品的PSS、面向方案的PSS 以及面向应用的PSS 的最终演化目标[23],这个过程也是服务在制造企业产品服务系统中所占比重逐步增加的过程。与此同时,以服务化转型为牵引,制造业企业提升自身信息化水平,并加快与互联网融合,不断衍生出创新设计服务、个性化定制、卖产品功能、系统解决方案、自动化集成服务、供应链专业化服务、再制造、信息增值服务、网络化协同制造、工业金融、基于互联产品的智能服务、AR/VR工业服务新应用等等服务型制造业务新模式,围绕客户或者用户需求,持续创新,企业“应需而变”会成为常态。

互联网作为一种基础设施已经广泛安装,并通过物联网和传感技术应用正在加快向生产制造环节渗透融合。微观上讲,“互联网+”是制造业企业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线下业务进行深度融合(部分线下业务完全消失),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在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效率提升与成本降低内在需求的推动下,制造业企业实施“互联网+”路径[24]。

第一,企业平台化。互联网时代是双边市场,企业不仅仅卖产品赚取利润,同时还需要客户保有量,即客户流量,有了客户流量才能保证持续盈利。制造业企业为避免被淘汰,选择自建平台或者利用第三方互联网平台。该平台需要具备的基本功能有聚合交易功能、社交功能、移动平台功能和支付功能。

第二,企业内部结构的扁平化和去中心化。随着平台功能完善丰富和在企业内部普及,使得企业内部的结构必须适应平台时代的要求,打破传统的“中心化”和层级制,颠覆所有的领导是中心,每个员工都有上级,甚至多中心,多上级的状态;还有要颠覆企业内外部的中介,实现企业员工与企业客户或者用户的直接对接,逐步把员工从雇佣者、执行者,转变成创业者、合伙人。

第三,用户参与创新和产品制造。互联网时代用户不是简单的购买,而是要参与企业的前端设计,企业采集用户个性化定制需求,把用户个性化需求通过互联网在企业实现,并通过物联网视频等监控手段看到产品制造过程。

第四,相关者协同共享。互联网时代其实就是社会协同共享,协同共享就是每个人都是产销者,企业或个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很多商品或服务大家在共享,不再要求个人的所有权,只要求使用权。

第五,线下与线上融合:利用O2O网络效应,一方面所有线上和线下的商品统一统合是必然趋势,另一方面,同时产品服务系统越来越多的部分在线上进行;与加工制造、使用维修等线下活动融合,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O2O模式。

5 协同推进制造企业服务化和“互联网+”政策建议

人类从农业经济社会走到工业经济社会,未来一定是走进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的服务经济社会。随着“互联网+”深入推进,三次产业的划分将越来越模糊,从一定意义上讲都可以看作是服务业,其共同特点是智能、互联、服务人。在“互联网+”背景下,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是大势所趋。在美国,制造与服务融合的企业占制造业企业总数比例的58%,而我国具备服务型制造能力的企业仅占所有企业的2.2%――这是中国制造业发展长期处于价值链低端的重要原因[25,26],关键制约因素就是制造企业信息化和互联网化水平偏低。

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牵涉到制造系统的创新,具体包括全生命周期的思维、互联网思维、新的价值主张、营运模式、内外组织流程与能耐、人力训练等配套措施。“互联网+”背景下推进我国制造业企业服务化的几点思考:

第一,将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列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首要事项。多管齐下大力深入实施两化深度融合,把制造业服务化作为推进两化融合的重要任务。首先。信息技术与制造环节的融合日益深化,呈现出设计信息化、装备智能化、流程自动化、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以及产品设计、客户定制、集成制造、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质量管理、测试认证、金融服务等方面的服务活动。因此制造业信息化的过程也是向服务型制造转型的过程[26]。 其次,当今新一代信息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核心科技,在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中,大部分都多多少少与信息技术类成果推广与产业化相关,因此,两化融合可为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提供巨大需求,从两化融合入手加快科技创新,正是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捷径”。

第二,加快促进职业教育由生产型技能人才向服务型或者设计型技能人才转变。随着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深入推进,智能制造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劳动的工人进一步被机器代替。在物联网支持下,基于智能制造技术的工业产品的制造过程的“人的劳动”所占比重越来越少,直至人的劳动量消失;与此同时,产品本身包含的人的因素,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追求个性的消费者将深度参与产品的设计和销售中,但是往往缺乏设计能力,所以更多专业的服务型或者设计型技能人才出现,一方面与消费者沟通理解他们的想法,另一方面,能够运用智能的制造系统,让消费者的想法能够顺利变成真实的产品。这种情况需要现行的职业教育要培养出更多具备主观的创造和分析的能力的技能人才。

物联网在服务业的应用范文5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业务 手机 服务

中图分类号: F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c)-0037-02

Abstract:Along with our country communication development, the mobile interned technology also obtain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its development speed quickly in tabletop Internet,and its scale big superhigh people’s imagination.The mobile interned development advanced the different industrial straddling of zones competition,promoted the industrial fusion.The current mobile interned primary service and the service assumes multiplex and the personalized characteristic.Through to the mobile interned innovation service pattern analysis, for the motion operation business complied with transforms,the assurance opportunity, the development mentality provides the decision-making and the reference.

Key words:Mobile interned Service Handset Service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从终端技术到业务全面融合的产物。从广义理解就是用户使用手机、上网本、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通过移动或无线网络并使用互联网服务。从狭义理解就是用户使用手机通过移动网络获取访问互联网并使用互联网服务。移动互联网的特点是它继承了桌面互联网的开放协作的特征,又继承了移动网的实时性、隐私性、便携性、准确性、可定位等特点。当前移动互联网的主要业务和服务呈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特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推进了不同产业的跨界竞争,促进了产业融合。移动互联网的特征是开放、随身、互动、分享、创新、随时随地方便参与。随着人们对移动性和信息的不断需求加大。人们都渴望在随时随地的进入高速地接入互联网,获取自己急需的信息和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因而出现的移动互联网是事物发展的必然。文中就移动社交、移动广告、手机终端、移动电子阅读、移动定位服务、移动支付、移动电子商务等业务进行了分析,体现出移动互联网独特的网络效应及业务整合盈利模式。

1 移动社交开辟了移动互联网业务新天地

移动互联网是一个网络虚拟世界,在这个络虚拟世界焦点是服务社区化。在社区里能让客户有着不同的体验,从而感受到真实的世界一面,加大了客户对社会、对企业的黏性。如SNS、QQ、YY、MSN、邮箱、网络硬盘、群组等应用。随着宽带不断的增加,用户使用量的增大,使得移动互联网的业务及服务在不断创新。用户的许多要求都会在移动互联网这个网络虚拟世界里得到真实的满足。移动互联网具有实时性、隐私性、便携性、随时随地方便参与等特点,使得移动社交在移动互联网中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多元化沟通平台、个人日记、个人相册、个人空间、邮箱、网络硬盘、群组及关系为核心的移动互联网社交将会迅速发展。

2 移动广告业务是移动互联网的盈利亮点

移动互联网广告业务比传统的互联网广告更具有精准性和确定性,更有吸引力。它具有统计心理统计和用户的人口统计特征,从而有针对性的为用户传达有价值的广告,为广告主服务,并且还能获得用户的喜爱。移动互联网广告业务是一项具有前瞻性的业务形态,也是推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动力之一。移动互联网广告业务是移动互联网持续发展的盈利模式亮点。

移动广告具备精准、效果好、随时、随地可监测优点,它是继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之后的又一媒体。要使移动互联网广告业务有着无限美好的广阔发展前景,必须做到内容满足用户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用户的认可,用户就容易接受广告,其内容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手机电视、手机杂志、移动音乐、流媒体等,只有高质量的内容,才能使移动互联网广告业务有发展空间。移动互联网广告业务的出现为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掀起了全新变革,引领移动互联网业务蓬勃发展。

3 手机终端业务

手机终端在移动互联网上的使用打开了移动互联网业务新局面。手机具备便携、随身、互动、随时随地方便参与等特点,使得手机终端业务发展呈多元化和个性化。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们不但有庞大而又成熟的移动通信网络,而且还拥有现成的手机终端客户资源,手机终端客户与运营商有着自然的计费关系。故而他们都有服务的移动交付能力,由此构成了移动互联网价值链的基本条件。对于移动互联网广阔的前景市场,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利用自身拥有的优势,向手机终端用户直接提供移动互联网服务,使得移动互联网市场发展成为现实。如手机游戏、手机电视、手机搜索、手机内容共享服务等业务在目前得到了空前的应用,发展也十分迅速。

3.1 手机游戏是移动互联网杀手级业务

手机游戏主要有手机网游、单机游戏和Wap页面游戏。在国内手机游戏活跃用户数十分庞大,尤其是手机网游用户占手机游戏用户数的40%左右。在信息社会时代之后将会出现娱乐社会时代,如果说PC游戏推动了计算机的热销,使得网络游戏激活了互联网产业,那么手机游戏将会引领移动互联网的爆炸式发展,导致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商战。随着手机终端的智能化,功能的增大,为用户带来了新的跳跃式体验。用户身临其境的享受着手机游戏逼真的场面,直接的获出游戏里面微妙信息。使手机用户玩游戏的感觉更逼真更棒。

随着4G的到来和智能化手机的广泛的使用,手机网游、单机游戏和Wap页面游戏将会迅速发展,手机游戏会有美好的发展未来。手机游戏作为移动互联网杀手级业务盈利模式,将会为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带来全新的革命。

3.2 手机电视将成为新一代新宠业务

手机电视的使用群体主要集中在年轻群体,他们勇于尝试新鲜事物,对个性化要求比较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此类群体将会不断发展壮大。同时手机电视业务不断成熟和规模的扩大化,广告业务也参与其中,根据市场的需求,运营商可以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用户进行进一步的划分,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如手机电视的点播、观众互动、热线参与等有效的促进手机电视业务拓展。随着4G的到来,带宽的增加,增强了用户的体验,凸显随时随地收看电视,为手机电视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平台和契机。

3.3 手机搜索业务推进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移动网和广电网的相互融合使得移动互联网手机搜索业务的优势非常明显,它把各种网络媒体的内容聚合起来,实现其盈利模式。手机终端的开发,为手机搜索业务提供更多的增长点。手机终端赢利模式特点主要有搜索引擎服务商与价值链其他成员合作进行发展,从最终用户的实际需求出发实现个性化搜索内容,满足市场需要。

手机搜索业务他将语义互联网、搜索和智能搜索整合在一起,形成了多方位立体化。提高了用户搜索业务的范围,提升了用户搜索使用体验。手机搜索业务为用户方便快捷的、自由和灵活的、条理清晰的搜索出与用户需求更具相关性的内容,使得人们依赖于手机搜索服务。对运营商来说,加大对搜索领域的投入与积极参与,加速手机搜索引擎和移动增值业务的融合,帮助搜索引擎向信息化产品集成平台转变。

3.4 手机内容共享服务业务是客户强有力的黏合剂

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内容共享服务业务可以进行音频、视频及图片进行数字化内容加工、存储和共享等。用户对还可以音频、视频及图片进行编辑与朋友及亲人进行分享,其服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们利用手机内容共享服务业务上传照片、视频、音频到个人空间,利用该业务进行发微博、写日记、备份文件、与友人共享文件等,开发手机内容共享服务业务能使移动互联网的互动性淋漓尽致的展示出来,招揽人气,吸引用户。手机内容共享服务业务是客户强有力的黏合剂。

4 移动电子阅读业务填补狭缝时间

由于手机的不断改进和发展以及智能化手机广泛的使用,使得手机的基本功能更加强大,存储容量更高,屏幕大而清晰,又易确认身份,付款方式非常方便,使得移动电子阅读业务在移动互联网中流行开来。人们通过短暂的闲暇时间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移动电子阅读。移动电子阅读内容由于数字化,使得其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在传统的基础上增加了动画、音乐、视频等新的业务,同时还可以进行互动,随时随地的享受着这种阅读感受。这种感受根据用户的需要可以随时满足。由此可见,移动电子阅读业务未来市场是非常繁荣的。

5 移动定位服务业务为人们提供个性化服务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融入现实生活中,移动定位服务业务更加注重为人们提供个性化服务。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人们移动性在快速增大,从而人们对位置的信息要求也越来越强烈,因而移动定位服务业务市场在不断扩大。由于移动定位服务业务的应用,它可以告知用户其附近有哪些朋友、同事、同学以及与自己间接相关人员,它会把这些人员的信息与其物理位置进行联系。父母还可以利用移动定位服务业务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跟踪,来确定孩子是在学校还是其他地方,以便更容易的看管孩子。移动定位服务业务市场的发展,人们对此业务认知、具体项目的开发、产业的合作、终端支持以及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加强,移动定位服务业务将酝酿着巨大的商机,只要把握商机和市场大方向,通过商业运作,就会有丰厚的回报。

6 移动支付业务商机无限

移动支付业务主要支付形式是电子移动化,它的出现标志着移动行业与金融业融为一体,可执行具有金融行业的一切特征,消费者可以用移动支付功能进行消费,如购买物品、公交车票支付、购买车票和飞机票、借书、开门、充当会员卡等。实现了移动通信与金融服务相结合,给消费者带来方便安全的金融服务生活。支付工具的创新将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和渠道创新,移动支付业务具有垄断竞争性质,先入者能够获得明显的先发优势、筑起较高的竞争壁垒,从而确保自身的长期获益。

7 移动电子商务业务的春天

移动电子商务业务是传统商务的信息化发展的结果,它不但承载了电子商务信息服务而且还为电子商务信息服务提供商务动力。移动电子商务可以为客户随时随地提供所需要的信息、服务、娱乐和应用,它可以快速便捷的为消费者选择及购买商品和服务。移动电子商务处在信息、个性化与商务的交汇点,不久的将来,移动电子商务与手机搜索的融合,跨平台、跨业务的服务商之间的合作,电子商务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自建的电子商务平台爆发式增长将带动移动电子商务的成熟。

8 结语

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发展日新月异,很多技术和应用不断推陈出新,创造出了新的生命力。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需要对这些纷繁复杂的技术和业务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在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上找到合适的定位,才能创造出比互联网时代更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魏炜,朱武祥.发现商业模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 岳鹤.网络营销典型定价策略研究[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9).

物联网在服务业的应用范文6

据国家金卡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琪介绍,目前我国共有23个部门、行业,40多个试点城市参与国家“金卡”工程建设,智能IC卡已在各行各业及社会生活各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可谓无所不在。我国智能IC卡发卡总量已达80多亿张。特别是电信智能卡、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非接触IC卡)、劳动社会保障卡,各种公用事业收费卡和智能交通卡、医疗卫生卡、加油卡、旅游卡等行业性IC卡应用,以及试点城市“一卡通”工程建设不断深入,我国IC卡应用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及百姓生活及社会活动中不断取得新成果,各类IC卡的功能拓展与相互融合,使多功能卡应用的推进步伐加快。

移动支付引领多功能卡发展

据张琪介绍,2007年,为推动多功能卡应用,国家金卡工程多功能卡应用联盟成立,通过主要参与者对上下游企业的参股、控股、创建与并购,形成了中国银联和三大通信运营商等大型企业集团主导移动支付未来发展的新型可持续性的产业格局,这一融合发展模式在产业链内部不断得到认可。

据了解,我国移动支付产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各方通过业务创新寻求市场制高点。近场通信将会占据小额快速消费市场,但智能卡技术、无卡支付技术分别代表了安全和便捷的两个端点,都将占据较大市场。

目前移动支付应用涉及面广,从芯片、卡片、手机终端、POS终端到后台应用管理、发行和密钥系统、清分结算系统等,牵涉到产业链诸多环节。移动支付一般是跨行业的应用,被金卡办选定为一卡多用的重点和切入点,因此IT企业在提供硬、软件产品的同时,必须有完整解决方案并充分考虑商务模式的灵活性,以适应市场需求。

金卡工程多功能卡应用促进了跨行业的合作。目前,中国银联已在十多个城市开展了第三代智能卡手机支付试点工作,三大移动运营商也与银行开展深层次合作,涉足了移动支付领域。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基于数字电视机和固定电话网络的家付通、便民支付终端等新兴支付模式不断涌现,极大地满足了持卡人多样化的支付需求。

目前,银联扮演跨行资金清算与划拨的公共服务平台角色,今后不仅仅是负责银行系统间的清算,这个平台要跨更多部门和地方,实现真正的第三方服务。消费者只要拿着手机就能消费,其收益有些是给运营商,有些给到银行,有些给到社保部门、住建部门,或者是卫生医院等,这是一个跨部门和跨地区的“大清算”的概念。这就是1993年国家金卡领导小组向国务院提出的“大金卡”概念,由第三方提供广泛的公共服务与应用平台,创建新的现代信息服务业。

推动物联技术应用

物联网在中国的发展与国家金卡工程的推动密不可分。

我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物联网产业的相关研究和应用试点的探索,国家金卡工程非接触式智能卡已广泛用于不停车收费,路桥管理,铁路机车识别管理,以及电子证照身份识别等方面,开展了成功试点和规模应用。特别是电信智能卡整合了电子钱包功能推出的移动支付应用,以及手机作为RFID的读写器开展的食品,药品安全管理与贵重物品的识别防伪等,以及遍布30个试点城市的“一卡通”工程应用,形成了一系列利民惠民工程,推动了社会信息化进程,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此基础上于2004年就启动了物联网的重要应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的行业应用试点工作。

RFID的行业应用试点主要涉及农业领域的生猪、肉牛的饲养及食品加工的实时动态,可追溯的管理;工业领域的煤矿安全生产,对矿工的安全监护;工业生产的托盘管理;药品及烟酒的动态可追溯监管;物流领域的邮政包裹、民航行李、铁路货车调度监管等、远洋运输集装箱等;工业钢瓶等危险品的跟踪管理,军用物资供给、军械及电子车票动态管理等;在城市交通、公路、水运等交通管理以及涉车涉驾的智能交通综合应用等RFID应用初见成效。

2009年物联网发展提到国家议事日程;2010年列入国务院决定加快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金卡办自2009年参加了国家物联网“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并承担了“金融服务与物联网服务业发展”课题研究,完成了相关“十二五”规划起草工作;2011年末国家工信部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2年工作重点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抓好“金卡”工程建设及其配套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据张琪介绍,金卡办将紧紧围绕国家“十二五”规划以及最近出台的物联网相关发展规划,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组织协调与合作,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与合作模式,齐心协力,推动金卡工程健康、持续发展。

金卡工程将把推广金融IC卡作为重大金融战略,继续加快银行卡芯片化进程,加强与各大行业IC卡及城市“一卡通”工程应用的结合;要特别关注移动支付、手机多元化应用带来的巨大市场需求,加强协调、形成合力;抓住3G商用及“三网融合”以及物联网发展带来的新商机。智能卡与RFID应用要始终坚持“利国惠民”的大方向,积极拓展行业性应用,加强城市信息化的综合应用,促进“一卡多用”的规模化发展;重视和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