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画想象力的重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儿童绘画想象力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儿童绘画想象力的重要性

儿童绘画想象力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教育;儿童绘画;心理探讨

一、幼儿园美术教育与绘画心理

幼儿园的儿童年龄较小,生活阅历比较浅,对外界的事物不了解,缺乏正确客观的认识,思维方式与方法也略显幼稚。正因如此,他们童真的眼睛看到的事物再映射到画纸上也是最天真、最纯真的。幼儿园的孩子还不能通过语言将内心情感充分表达出来,而绘画却能够将孩子心理世界与情感完全真实地展现出来,所以,我们要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绘画,抒发真情实感,再从绘画中真正地了解孩子心理,明白他们的所思所想。只有这样,才能对孩子做出最科学、最正确的评价,不仅能够更好地辅导儿童绘画,还能够发现孩子心理上的问题与需求,及时给予帮助,让孩子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从儿童心理出发,培养绘画能力

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将绘画与游戏活动相结合,以此来培养儿童对绘画的兴趣,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儿童对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就像新生儿一样,假如你在摇篮上放一个色彩鲜亮的物体,他的眼睛就会跟随着这个物体移动。绘画游戏也是同样的道理,假如要让他们喜欢绘画,就要利用他们对世界的新奇感,什么都想了解,都想摸一摸、碰一碰的心理。例如,在儿童学习画树木、小草和花的时候,教师可以举办一些游戏活动,带着孩子到郊外游玩,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观察树木的形态,亲手摸一摸小草,闻一闻小花,在游玩的过程中体验大自然带来的各种感受,再让他们通过画纸、画笔将这些感受描绘出来,让他们在游戏活动中增强绘画兴趣。这样当他们亲手绘画的时候,在白纸上反映出来的图画就会更加生动,颜色和形象也会更加真实。因此,想要培养孩子的绘画能力,就要从孩子的心理出发,激发孩子的绘画兴趣,让小孩子在色彩的世界自由地飞翔。

三、保护儿童的真实心理,培养儿童的绘画天赋

小孩子的心理不愿意受任何条条框框的约束。因此,在绘画过程中,要充分地给孩子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在绘画的世界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但手、眼、脑能够得到训练,也能够培养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其更好地感受绘画的魅力。

不少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非常调皮,但是一画画就会变得非常地安静,而他们的思维却非常活跃。例如,幼儿园的教师在让他们画东西的时候,两三岁儿童画的东西基本上都是不成形的,但是你让他们讲解一下自己的画作,他就会非常认真地告诉你这是房子,那是小树,那是小鸟。当他们在画小狗的时候,嘴里还会学小狗叫“汪汪汪……”;画小猫,就学小猫叫“喵喵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是一种儿童真实的心理反应,我们要保护儿童的这种真实心理,发掘儿童的绘画天赋。

四、给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发挥儿童的绘画能力

当儿童喜欢绘画,对绘画产生兴趣时,我们要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同时,在孩子尽心绘画过程中,要做到支持和理解。例如,有一个男孩,他在画军队的士兵打仗的时候,画着画着就跳起来,挥舞拳头,嘴里“打啊……轰轰……”叫个不停,好像自己就身处于战争之中。一个小女孩在画风吹杨柳的时候,画着画着自己就挥舞着小手学习杨柳随风飞舞的样子,嘴里还哼着歌曲,吹着风,完全投入到了这种情景之中。这份绘画的激情是很多大人都不能理解和拥有的。因此,我们要给孩子一个自由的创作空间,让他们在绘画中发挥自我、展现自我、表达个性。

幼儿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要认识到儿童绘画的重要性,充分地利用儿童的绘画心理,让他们在绘画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培养想象力和观察力。

参考文献:

儿童绘画想象力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美术;绘画教学

孩子画画的时候,大脑和手都得到了锻炼,绘画对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那么如何将新课标的要求变为课堂的实际行动,让学生爱上绘画,在绘画的世界里畅游并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感受呢?我谈几点浅陋的心得体会。

一、揭开儿童画的神秘面纱

1.想象力比画得像更重要

有人认为儿童画是绘画的初级阶段,最终的目的是要画得像。有的教师“拔苗助长”,效果适得其反。针对儿童绘画的特点,教师首先要多鼓励、多肯定,因势利导,让儿童进行创造,要引导他们仔细观察事物的特征,启发和保护儿童的想象力。

2.不想当画家就不用学画画吗

画画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手段,对于开发儿童的智力很有益处。有的家长认为,孩子长大后不见得就能成为画家,小时候画画是多此一举。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儿童进行绘画创作活动,能够发展儿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儿童对美的创造,不要小看了儿童画。

二、兴趣是教育永恒的话题

1.玩中学,乐中学

玩是孩子的天性,课堂上合理地利用好孩子的这一特点,有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孩子的个性得到张扬。对于孩子来说,教师与其注重传授绘画表现技法,不如培养孩子萌生绘画的兴趣,不断地激励是促使学生乐于作画的良好手段。教师应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采取融启发、益智、娱乐于一体的手段,让孩子自由想象,自由绘画。

2.教师要注意评价的艺术性

在绘画创作中,应寻找最佳的构图及最合适的绘画形式。对于学生的神奇想象,教师要充分理解,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实践证明,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对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绘画水平,对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探索,采用各种生动有趣、适合学生身心特征的教学手段。还可以利用当地的一些地方教学资源,比如,录像、范画、故事、游戏、音乐、参观、访问等等,这些都能够增强学生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三、摆正教学中创新教育和绘画技能技巧的位置

1.创作过程中巧妙渗透绘画技能的学习

儿童的内心世界可说是饱满的、丰富的,他们是借自己不成熟的画笔在倾吐自己的内心感受。在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要细心和耐心,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巧妙引导,这样才能避免把创新的种子扼杀在摇篮中。

2.创造力的重要性

创造力和技能训练哪个更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他们亲近自然,深入生活。可以从参观周边的建筑物、公园开始,也可以从观察秋天的落叶开始。总之,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对儿童绘画的探究是无止境的,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相

儿童绘画想象力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儿童画;启发;涂鸦

我在指导儿童画画时,积极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儿童置身于画境,倾泻情感,融感情于绘画内容之中,从而提高了作品质量。以下是我在美术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一、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指导儿童创作,增强自信心

儿童的心理发展还处于一个相对不平衡和不稳定的阶段,对新事物怀有好奇和新鲜感,但遇到困难又有畏惧心理,缺乏信心。因此教师要善于消除影响学生创作的各种不利的心理因素,增强学生的信心。在教学中,一方面以表扬为主,教师的激励和表扬会增强学生创作自信心;另一方面要注意引导学生欣赏自己作品的成功之处,从中发现自己作品的价值,增强创作信心。

二、创造条件,启发想象,激趣

1.选择合适的情境,激趣,把学生带入想象的天地,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过程,充分尊重儿童创造的绘画语言,选择合适的情境,激趣,把学生带入想象之中。

(1)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故事,设置情境。

儿童对故事都比较感兴趣,在指导儿童创作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故事,诱导学生置身于创作的故事情境之中,则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面跃然纸上,惹人喜爱,显露出儿童的创造智慧和创作才能。这样,学生既能听讲故事,又能自由作画。

(2)播放动听的音乐感染学生,创设情境。

在指导儿童绘画创作时,有选择地播放一些音乐,用音乐的和谐和韵律美去感染学生,在其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使学生的绘画创作增强艺术效果。

(3)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展开讨论,引入情境。

在指导儿童画创作时,可根据创作主题设计问题,鼓励儿童积极思考问题,支持他们大胆发表见解,通过自己的探索去解答问题,从而进入绘画情境,深化绘画主题。

2.学生想象力的丰富,源于平时对周围事物的细致观察,想象力是儿童绘画必不可少的因素,更是儿童创作的重要成分。

想象力源于见多识广,当然,培养想象能力,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创设条件,引导学生观察社会、观察自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鼓励学生用笔记的形式把所见、所感、所想的及时记录描绘下来。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现,在尊重学生主观想法的前提下进行恰当的启发和引导,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发展,想象的源泉才不会枯竭。

三、以儿童般的手法指导学生作画技法

1.突出主题的“儿童味”。对儿童绘画心理的研究证明,不同年龄儿童的表现也不同,往往较小的儿童在绘画上表现得比大孩子更大胆、更单纯,即体现在绘画上的“稚拙”和“粗狂”。儿童的“涂鸦”很大程度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所以,教师在指导“儿童画”创作时,教师要牢牢记住所指导的“儿童画”是儿童的画,所以必须要有较强的“儿童味”即“童趣”。如果让孩子们画成人的画,那就会成为“小大人画”,这样缺乏“儿童味”又不具成人功力,这种创作当然是失败的。要让儿童画有“儿童味”,就得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大胆地去画,尽可能地让他们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大胆地表现出来,把他们丰富、大胆而幼稚的想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定稿时,教师只能在构图的处理及整体效果方面帮助学生出谋划策。这样由学生自己用“心”表现出来的作品,才是有真正品味的“儿童画”。

2.突出画面布局的整体性。教师在指导“儿童画”创作时,不要拘泥于笔、用墨等传统的一些技法上(因为往往孩子们自己创作的一些方法更能表现出他们的内心世界,这当然就是他们要表现的“技法”),而应该从画面的整体效果出发,注意大的层次及色彩变化就行了。不要面面俱到,要指导学生突出重点,抓住主要特征表现出来。鼓励学生大胆地运用多种工具,综合使用多种技法。

儿童绘画想象力的重要性范文4

    幼儿绘画语言的两大要素。幼儿学画一样东西,得有自信心;要完成一幅作品,需面对挑战,面临失败,应有坚持性;想画出有个性的作品,需有创造性;幼儿要掌握画画的方法,应具主动性;绘画形式多样,有时需独立完成,有时需分工合作,更需灵活性……

    幼儿知识、经验、能力的获得并不是靠成人灌输的,而是通过他们主动参与活动从实际情景中去体验、认识的。老师在目标定位、方法引导、过程指导、评价展示时往往忽视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更新观念、改变方法,恰当处理幼儿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关系,让绘画活动从“教我画”到“我来画”,真正做到思幼所想,画幼所受。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更应该注重这些方面:

    一.善于启发和引导培养幼儿对绘画对象的好奇心和兴趣。

    好奇心是指人对未知的新奇事物的认识需要和探索的倾向;兴趣是指人对事物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好奇心与兴趣是人的内部动机的重要因素,对幼儿的认识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好奇心强的幼儿对周围环境充满探求的渴望,善于主动发现和探索事物的特点,在不断获取周围环境中的知识与信息的同时使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也获得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孩子对某个事物感兴趣时,自然而然就会迸发很多绘画灵感,从而来丰富自己的画面。兴趣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它对幼儿活动积极性的激发上。如果幼儿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萌发积极的探索欲望。其次,对幼儿的活动具有维持和促进作用。如果幼儿对某件事或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持之以恒地去探究。第三,可以对幼儿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影响。幼儿对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持久兴趣,可逐渐发展为爱好并形成某些方面的能力。同时,老师的情绪、语言、行为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情绪与心态,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创造行为,教师在绘画教学过程中若不苟言笑或语言干涩,缺少情感渲染,缺少幽默,偏向于成人化,则活动的气氛必然会趋向于紧张、严肃,致使幼儿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绘画活动是培养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的一项艺术活动。当今绘画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从技能型转向审美型,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萌发幼儿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在绘画活动中采用引在前、导在后的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兴趣,让他们在探索过程中不断发现,在引导过程中不断探索。

    二.解放儿童创造力,激发想象,促进幼儿创新绘画活动的开展。

    陶行知认为,儿童的创造力需要及时、正确的培养。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和时间。陶行知列举爱迪生、瓦特等发明家的事例来说明动手的重要性,主张我们教师要像爱迪生的母亲一样,让孩子们有动手的机会。传统的教育使儿童脱离社会实际生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我们应让儿童用眼睛看事实,让儿童观察和分析大自然、大社会,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孩子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从问题的解答中来增长他们的知识,发展他们的思维、理解能力。要让儿童接触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以及社会的士、农、工、商、三教九流,空间解放了,儿童才能搜集到丰富的材料,扩大认识的眼界,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任何创新都是通过想象,对材料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形象、新假设开始的,这是创新活动开展的第一步。幼儿时期正是想象力发生和发展最为活跃的时期,而且创造性想象的能力也逐步发展起来。幼儿由于缺乏旧知识经验的束缚,想象会更大胆,更富有创新意识。正如心理学家考伯所说:“正是儿童期的幻想引发,才形成了以后所有创造性活动。”因此,促进幼儿创新教育的开展,想象力的培养不容忽视。

    只要不断地引导孩子感知、欣赏他人的作品、激发孩子们的美感和创造兴趣,他们的绘画水平、鉴赏水平都会有质的变化。假如一味的急于求成,埋怨孩子,反而会适得其反,影响他们的绘画兴趣,扼杀他们的创作欲望。 

    由此可见,想象力在创造性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只有激发了幼儿的想象,才能有效促进幼儿创新活动的开展。 三.操作、实践,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充分说明,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离不开幼儿的动手动脑。对于语言能力

    发展还不十分完善的幼儿来说,动作是他们思维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通过操作、实践活动,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不失为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

    四.以积极的态度评价幼儿作品,善于发现幼儿绘画作品的闪光点。

儿童绘画想象力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美术教育;素质教育;能力培养;气质性格的塑造;审美情趣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1-0231-01

随着人类思想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发现美术教育在教育中所占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因为其直接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部也越来越重视艺术教育。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教育中对艺术教育的忽视,会导致人的思维、人的知识结构的不完整、不健全。著名教育家就说过:“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正体现了艺术教育其重要性。

美术教育其重要性表现在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作用。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道德文化素养,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德才兼备人才的主要途径。思想品质的好坏,是决定一个人的最终因素。而培养品德素质的最佳时期是少年儿童阶段。我过著名教育家曾说过:“儿童时代形成概念之力尚弱,则尤倾于直观,故无论是开智、陶情均以利用美术为适宜。”因此美术更容易被少年儿童接受。

一、美术教育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

(一)在学生观察能力培养方面,美术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观察是绘画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绘画的一个必要阶段。欲想绘画,必先观察。不论是素描、速写、水彩抑或是临摹、写生、创作、欣赏都离不开认真细致的观察,并且需要老师指导正确的观察方法。这便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美术教育在记忆力培养方面的作用:学习绘画的观察是有目的的观察,要求在观察中记忆。绘画中的记忆是一种视觉记忆。绘画是看着物体或是书本临摹,这就要求我们记住某些结构,轮廓,肌肉,光源等。绘画又是眼、脑、手并用,这样也就更有利于记忆。所以绘画在对学生记忆的培养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美术教学中的速写、写生、默写、记忆等的练习,更是培养学生形象记忆的好形式。

3.美术教育在对想像力和创造力培养方面的作用:美术教育有利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充分发挥。创作一幅绘画作品,要求学生开动脑筋,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情绪、性格倾向。儿童更是具有丰富的创造力,更应要求他们独立思考,从而展现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会使他们的想像能力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得到提高。

二、美术教育对学生气质,性格的塑造

气质是受先天因素影响,并在后天实践中形成的较稳定的外在特征。气质发展有着相当强的可塑性,美术教育对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敢于想像,敢于实践等对气质的培养有很大作用。

(一)学生自信心、自信力的气质的确立。在美术教学中,可以通过毛笔、彩笔等需要肯定落笔,不能涂改的工具来绘画。画画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进行,不需犹豫也不需害怕。教师对此进行肯定和赞扬,使学生从中树立自己的信心和勇气。在绘画上我们可以不用橡皮改掉缺乏自信心因素的习惯。国画就是一门很好的训练课程。

(二)学生气质的锻炼。经常给学生开设撕纸画、剪纸画、版画、手工制作等课业。拿出一些小模型让学生欣赏,然后鼓励学生自己想象,用各种材料制作。让他们发散思维,自己创造。这样学生就不会被固定单一的表现手法所限制,培养学生敢于设想,勇敢尝试,勇于创造的良好气质。

(三)培养学生竞争向上,不甘落后,互相帮助和群体意识的良好气质和性格。可以让学生分组完成一幅画,在进行组与组之间的比赛,这种群体活动可对学生尤其是对目前众多的在父母过分的关怀下养成的娇宠、依赖性强、不合群自我意识严重的独生子女性格的重塑,改正是很有益处的。

三、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人的审美情趣

优秀的美术作品都有一种魅力,使人欣赏时能够完全陶醉,整个心情,精神都非常的愉快和满足。这种美以唤起人们的审美,追求的美感作用正是美术的美所决定的。审美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审美能力,这就应该先培养人的审美的“眼光”。而要把普通人的眼睛训练成艺术家的眼睛,其重要途径就是美术教育,人们在接受美术教育时,通过对客观形式的比较、协调、对称、均衡、统一等规律的感悟和研究,从而获得对形式美的把握,完善审美心理结构,丰富审美感受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人在理智上受到启示,在精神上得到满足愉悦,达到身心健康、协调和美化社会的效果。审美能力,是人的素质发展的核心。在新世纪倡导素质美术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可见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必要性、重要性。它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应该加强美术教育,改变它一贯不被重视的地位,努力把美术教育放到应有的位置,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研究,摸索好的教学方式。使美术教学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儿童绘画想象力的重要性范文6

1. 绘画对幼儿智力的发展

幼儿绘画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学技术,更重要的是发展幼儿的智力。幼儿的智力,是指幼儿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具体地理解,包括观察力,想像力和创造力。日本的一位研究幼儿美术活动的专家板光彦认为:“幼儿美术活动不在于教会幼儿画成一张或制成一件工艺品,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画家,而是把它当全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才能和高尚情操的一种手段。”

1.1 美术教育能启发幼儿观察能力。

前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指出:“要发展幼儿的智力,最重要的就是观察力。”可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极其重要。

观察力需要不断地培养,幼儿起初多半是不会观察的,特别是小班幼儿,在观察上带有很大的片面性;中、大班幼儿虽然有了初步的观察能力,但由于他们经验不足,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差,因而在观察时还不会进行分析、比较、区别事物的细小部分和复杂的空间关系。在画画的时候,教师有趣味性的组织幼儿观察,并向幼儿说明观察的目的,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通过这样不断的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就能得到很大水平的提高。

1.2 美术教育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的幼儿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思维想象和创造力相对也较贫乏。美术教学中,教师通过各种途径为幼儿创造用感官去接触外界事物的机会,鼓励他们多听、多看、多触摸、多尝试,从而达到发展幼儿感官、丰富孩子生活、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丰富想象的目的。

2. 美术教育对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早期智力开发包括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一个人的个性品质,比如骄傲、虚荣、粗心、自主能力差、半途而废等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主要靠潜移默化的教育。如果总是口头教训孩子应该如何如何,其效果是比较差的。要想使孩子的非智力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同步增长,就必须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融会到某种适当的活动中。从这一点讲,绘画就是一种非常适合的活动。一个能够自己面对实行写生的孩子,当他从随意的画画和制作过渡到能比较客观地去表现的时候,当他从要大人指点过渡到敢于自己大胆去创作的时候,他的自主能力自然就加强了;当他们能做到自己比较有条理地去收拾用具的时候,他们的独立性也就增强了。让敢于大胆地去画,让孩子更加细心去画,让孩子画画时有始有终,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画中的问题。总之,这一切都有助于培养孩子胆大心细以及锲而不舍的精神。

3. 美术教育对幼儿综合能力的培养

美术教育的目的是以审美教学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的教学体系。通过让儿童看看、讲讲、想想、画画的方法,培养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创造力及动手的能力。例如我们教幼儿画鸡,可以分6步来组织教学:第1步让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去观察真鸡成长的照片。教师讲述观察顺序、并要求学生观察越仔细越好。如眼睛由眼皮、眼球、眼球、眼毛组成,眼皮有几层,眼球有什么影子,眼和嘴的形状有什么不同等。第2步师生共同讨论鸡的生活习性,如鸡喜欢吃什么,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打鸣等。使儿童对鸡深入了解。第3步让儿童照着真鸡或照片进行写生,学生边看边画,学会分析比较了解写生的方法,并使儿童的思维得到锻炼。第4步让儿童抓住鸡的基本特征,画出鸡的各种动作,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创造,诱导儿童画出对鸡的各种感受。第5步讨论创作。根据儿童对鸡的认识、感受和各种动作的创作,让学生自由想像并讲述一件关于鸡的事物,使儿童产生各种情景,然后考虑创作题材。第6步评价作品的优缺点。由师生共同讨论,这样逐步培养儿童的欣赏水平。

通过儿童对鸡的观察,使儿童学习观察方法,并逐步养成自学观察事物的习惯。通过儿童回忆生活中的事情,讨论鸡的生活习性,培养儿童的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儿童对鸡进行联想,自由创作鸡的各种动作,创作一幅完整的作品和相互评价作品。一幅画画完后,幼儿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发展,综合能力也就自然得到提高。

4. 美术教育的重要意义

现在的美术教育不仅仅停留在绘画本身,现在的幼儿美术活动主要包括绘画、手工和欣赏等三方面。它特别需要幼儿的创造力、也特别能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这就是现在的美术教育。

美术不仅可以反映儿童的绘画技能发展,而且还可以解释其深层的认知发展。美术教育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是发展幼儿对美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幼儿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审美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

4.1 美术教育有助于发展幼儿对美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

3-6岁的幼儿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这一阶段,对事物的理解依赖于具体事物的表象,他们通过观察事物或图片来理解事物。同时他们借助实物及图片内容加以想、通过绘画、制作等美术形式来表现自己对事物的感受。

4.2 美术教育有助于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在绘画或做手工之前,首先要通过视觉观察做要表现的对象,他的外形、结构、颜色、空间位置等,使之在头脑中留下印象,再经过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将物体再现出来。而这个过程就是幼儿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是创造力的集中体现。

4.3 美术教育有助于形成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特征。

美术教育活动,就具有形成和发展幼儿个性心理特征的特殊作用。美术教育对幼儿来说,主要是强调感受美和审美情绪的体验。无论教幼儿绘画还是教幼儿手工,都离不开激发幼儿审美的情绪需要和愉快的情绪体验。因此,正确地实施幼儿美术教育,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社会情感的发展,有益于他们接受良好的情感教育,有益于幼儿形成坚持不懈的良好品格和良好的我自我动手能力,有益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的形成,良好的美术教育能有效地帮助幼儿形成积极的个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