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内部审计基本准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范文1
【关键词】内部审计 比较 准则体系
为了适应内部审计的最新发展,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准则在规范内部审计行为、提升内部审计质量方面的作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对2003年以来的内部审计准则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修订。2013年8月23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以公告形式颁布了新修订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并于2014年1月1日起施行。新准则的颁布,标志我国内部审计准则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并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
新准在总框架以及其内容上都进行了更新与改进,从而进一步缩小了我国内部审计准则与国际内部审计协会即IIA的最新的准则的差距,表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准则正在逐步拉进与国际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与此同时,国际内部审计准则所表现的出的优点也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从而促进我国内部审计准则的完善,使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理论与实践与国际惯例进一步接轨,本文将从准则框架、结构以及相关的主要内容上对中外内部审计准则进行一定的比较,以期找出两者差距,从而指出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准则可以发展及改进的地方。
一、框架之上的比较
(一)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体系
新准则内部审计准则体系由三部分组成:基本准则、具体准则以及职业道德规范。
基本准则是内部审计准则总纲领、内部审计从业者应遵守的基本规范,以及另外两部分的制定依据,在准则体系中拥有最高的法定约束力和权威性;以基本准则为依据制定基本准则,基本准则则是内部审计工作应遵守的规范,较为具体及具有操作上的指引意义,其权威性低于前者;职业道德规范是开展审计工作时内审人员所应具备的职业品德,也规定了内审工作的职业纪律以及在实施审计时内审人员应承担的职责。将职业道德规范纳入准则体系属于国际惯例,其具有法定的约束力,也处于准则体系的最高层次。
(二)IIA规定的内部审计准则体系框架
IIA职业实务框即PPF由强制性指南、实务咨询以及发展和实务支持组成。
所谓强制性指南,指在任何情况必须使用的准则,包含了对内部审计的定义,以及内部审计的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实务准则。PPF的第二个层次便是实务咨询,它属于一个建设性条款,对准则的运用以及解释提出详细建议,也包含诸如内部审计准则公告、咨询服务准则、风险管理细则、信息安全服务准则等的新信息;发展与实务支持即内部审计界最新实务,包含IIA的专题及研究报告、参考的书目、教育培训等推荐参考意见。
二、内部审计准则
(一)结构比较
新准则基本准则含六章三十三条。总则,说明本准则的目的及依据、内部审计定义及本准则适用范围;一般准则,要求组织应当设置与其目标、性质、规模、治理结构等相适应的内部审计机构,并配备具有相应资格的内部审计人员。并规定内部审计人员应有职业审慎性、胜任能力以及保密;作业准则,是进行内部审计工作时遵循的基本要求,描述该怎样进行审计工作;第四章为报告准则,确定了审计报告出具要求,及怎样对审计结果出具审计报告;第五章为内部管理准则,共两条,阐明内部审计的报告对象,应有的组织结构以及管理模式;最后一章是附则,表明准则的、解释者及实施的日期。
IIA最新的内部审计职业实务准则即SPPIA,共五部分构成。第一是导言,提出了内部审计的定义、适用对象及目的,以及准则的三个部分,即属性标准,工作准则以及实施准则。属性标准明确内审机构和人员应具备的特点,工作准阐明内审工作性质以及工作业绩衡量标准,实施准则具体运用了以上的准则。可见前两者是对内部审计业务广泛地规定,实施准则却是对特定的审计项目的限定。同时,导言提出,准则的制定方式IIA内部审计准则委员会,并表彰了其在准则制定过程的努力。
属性准则位于第二部分,主要内部审计业务的实施具有的特征,有四个主要方面:实施审计业务的权责以及目的、专业胜任能力、独立性和客观性、及应有的职业关注以及审计工作质量保证和改进。工作准则处第三部分,提出审计工作的指南及质量衡量标准,分为7个部分:内部审计管理工作、工作性质、审计计划、执行审计业务、审计结果的交流、过程监督以及管理者对待风险的态度。执行准则为属性准则及工作准则的运用和操作提供指南,涉及到了审计确认与咨询的活动。最后部分为内部审计术语,对若干审计词汇进行说明以及定义。
新准则与SPPIA相比较,SPPIA更详细具体,是内部审计最新动态及发展趋势的反映,有着更为丰富的内容,也囊括了我国内部审计准则大多的规定。
(二)主要内容比较
1.内部审计定义。我国新准则的定义: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审查和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
IIA规定:一项独立、客观的确认与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增加价值,改善组织经营。通过系统及规范的方法,评估、改进风险管理、控制、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帮助实现组织目标。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范文2
【关键词】 内部审计;浙江省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立法;建议
《浙江省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以下简称《浙江内审规定》)已于2009年4月9日由浙江省人民政府第258号令,并于2009年6月1日起施行。《浙江内审规定》成为规范浙江省内部审计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将《浙江内审规定》与2003年5月1日起施行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以及施行日期更晚的辽宁省、陕西省、四川省、云南省、河北省、河南省、甘肃省、黑龙江省制定的条例、规定或办法进行比较分析与研究,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浙江内审规定》条款的认识。
一、《浙江内审规定》的相对优势
将《浙江内审规定》与相关条例、规定或办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从比较结果看,《浙江内审规定》在4个方面具有相对优势。
(一)关于内部审计的定义
审计署及多数省都将内部审计定义为“对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或者经营管理进行检查和评价”,带有明显的政府审计和财务审计色彩。而《浙江内审规定》第二条关于内部审计的定义,不仅考虑到内部审计传统的监督职能,而且强调通过评价来提升经济活动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带有明显的管理审计色彩,有别于政府审计及社会审计。
(二)关于内部审计的实施范围
现行法规没有对民营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单位开展内部审计作出明确规定。考虑到民营企业等单位对浙江省经济作出的贡献及其内部审计工作取得的成绩,《浙江内审规定》第三条第三款规定“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单位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推动内部审计在帮助企业增加价值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关于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
是否设立及如何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既要遵守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又要考虑单位的实际需求及成本等因素。除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要求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应当依法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外,《浙江内审规定》第七条对法律、行政法规没有明确要求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是否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如何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发挥内部审计职能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目的在于使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真正成为企业的一种内在需求。内部审计主要关注客观性,不宜过分强调独立性,否则容易导致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对立。
(四)关于审计通知书的送达方式
考虑到内部审计不同于政府审计,《浙江内审规定》没有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对审计通知书的送达时间作出硬性规定,而是交由各个内部审计机构自行决定。同时,考虑到一些特殊业务审计可能需要突击实施,《浙江内审规定》也允许这部分业务可以在实施审计时送达通知书,以确保突击审计效果。
二、《浙江内审规定》的不足
与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颁布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具体准则》进行比较分析后,笔者认为,《浙江内审规定》在以下方面存在不足,有待将来进一步完善。
(一)《浙江内审规定》内容不够全面
作为指导浙江省内部审计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浙江内审规定》应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所有重大方面作出原则性的规定。但对照《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和《内部审计具体准则》,《浙江内审规定》中没有提出内部审计自我质量控制要求,没有规定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应在考虑组织风险、管理需要和审计资源的基础上制订,没有明确提出抽样审计方法,没有指明审计证据应当具备充分性、相关性和可靠性,也没有提及与外部审计的协调以及利用外部专家服务等。因此《浙江内审规定》应参照《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并结合浙江实际,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所有重大方面作出原则性的规定,或者规定内部审计人员在以上方面遵循《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和《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的相关规定。
(二)关于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质的表述存在歧义
《浙江内审规定》第八条规定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具备从事内部审计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但实际上,现代审计实务不仅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备传统的财务会计知识,还要求具备统计、经济、法律、工程技术、计算机等方面知识,一般内部审计人员只是具备其中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的专业知识,无法胜任专业不对口的审计工作,甚至内部审计机构中的所有内部审计人员也无法胜任某些方面的审计工作。相比而言,《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第六条也只是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必要的学识及业务能力,《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4号──利用外部专家服务》还专门就内部审计机构如何利用外部专家服务作出了规定。由于《浙江内审规定》没有提及利用外部专家服务,可能让人误以为对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要求偏高。
三、对有效施行《浙江内审规定》的建议
《浙江内审规定》本身的完善,尚不足以保证其得以有效施行。笔者认为,其有效施行还离不开以下配套措施。
(一)全面推行现代企业制度
我国内部审计由政府主导设立,初衷是解决国家审计机关力量不足的问题,达到节省政府审计的时间和精力的目的。因此,内部审计对企业自身的作用并不明显。只有全面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才能充分发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之间的分权制衡作用,使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真正成为企业的一种内在需求。在此基础上,企业可在考虑实际需求及成本等因素的基础上,设立专职或兼职内部审计机构,并选择由董事会、监事会或总经理领导内部审计机构,或常年聘用社会审计人员从事内部审计工作,发挥内部审计促进企业目标实现、改善企业自身及所属单位的经济活动和内部控制的作用。
(二)进一步强化内审协会管理
在内部审计发达的西方国家,大都实行协会自律管理,政府干预不多。在我国,内审协会已经对内部审计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和内部审计技术职称考试制度,并定期开展后续教育培训。但是,内审协会在培养和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方面的工作还不够到位。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强化内审协会管理,适当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准入门槛,从严开展后续教育培训,定期考核职业道德规范遵循程度以及专业胜任能力,取消不再胜任内部审计人员的从业资格,并逐步创造条件促进内部审计人员跨行业流动,培养职业内部审计师,提高内部审计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三)着力提升内部审计效能
内部审计除了传统的监督职能外,还强调通过评价来提升经济活动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带有明显的管理审计色彩,有别于政府审计及社会审计。因此,内部审计已大大超出财务审计的范畴,主要关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绩效管理,为单位正常运营以及增加单位价值服务。与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相比,内部审计人员更应注重沟通技巧和审计营销,力求作到监督与服务相统一、监督和营销相统一,在改善内部审计工作环境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内部审计效能。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S].2003.
[2] 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内部审计工作规定[S].2009.
[3] 辽宁省人民政府.辽宁省内部审计工作规定[S].2008.
[4] 陕西省人民政府.陕西省内部审计规定[S].2008.
[5] 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内部审计条例[S]. 2008.
[6] 云南省人民政府.云南省内部审计条例[S]. 2006.
[7] 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省内部审计规定[S]. 2009.
[8] 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内部审计工作办法[S]. 1997.
[9] 甘肃省人民政府.甘肃省内部审计试行办法[S]. 2009.
[10]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黑龙江省内部审计条例[S]. 2004.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范文3
独立性作为内部审计的最基本属性,是决定内部审计工作能否高效完成以及内部审计职能能否全面贯彻的关键。本文以吉林省主板上市公司为例,总结其2011年——2014年年度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变化,对公司内部审计独立性进行研究,旨在为上市公司进行内部审计以及监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内部审计;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
1引言
随着商业运作模式日趋复杂,市场经济主体面临的内部控制风险急剧增加,内部审计在各个行业、各类企业运行中起到的作用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社会广泛关注。作为公司治理结构体系的四大基石之一——内部审计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2013年8月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出台了我国的内部审计体系,其中《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第六条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不得负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决策与执行。”《第2301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机构的管理》第五条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接受组织董事会或者最高管理层的领导和监督,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当对内部审计机构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负主要责任。”由此可见独立性作为内部审计的基本属性是对内部审计机构、人员及其从事的内部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笔者认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包括内部审计机构独立、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独立等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而内部审计机构隶属层级则是影响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的关键因素,隶属层级越高,内部审计独立性越强。
2文献回顾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在2013年最新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中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定义为“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内部审计活动时,不存在影响内部审计客观性的利益冲突的状态”。关于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研究得到了理论实务界的高度重视,国内专家学者也对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文献研究。李嘉明(2003)认为隶属于董事会的内部审计机构可以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保障内部审计工作不受来自各个层级的压力和干扰。赵建平(2007)认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虽然不像外部审计那样是一种形式上和实质上的超然独立,但是相对独立性也要求内部审计在企业中应置于其他部门之上和董事会的领导之下。李明辉(2009)认为要实现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在组织中建立恰当的内部审计机构的报告关系是关键。李晶(2011)认为保持内部审计独立性是保证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需要,内部审计工作定位、机构设置、专业人员配备是影响独立性的关键因素。王楗(2012)认为企业应该提供其相应的资金和时间,如此才能提高内部审计的有效性,用让人醒目的工作成绩来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李冬辉、刘东辉(2015)认为内部审计同外部审计一样,都必须具有独立性,在审计过程中必须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财务会计制度,独立的检查、评价公司及所属公司的财务收支及与此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以上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013年之前,当时内部审计的职能是监督与评价,伴随着新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的出台,内部审计的职能转变成确认与咨询,内部审计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但是学者对变化之后的研究相对较少,也少有通过数据分析方式研究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现状,基于此笔者以吉林省主板上市公司为例,以其2011——2014年的年度财务报告为依据分析独立性现状。
3数据分析
本文选取吉林省主板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公司对内部审计独立性进行分析,样本数据来自巨潮资讯网。通过收集并整理巨潮资讯网的吉林省上市公司2011——2014年的年度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笔者发现截止到2014年12月31日,吉林省主板上市公司共有39家,主要分布在制造业、金融业、房地产等九个行业,其中属于制造业的上市公司共有25家,占样本数据的64.10%,占比最多;属于房地产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的上市公司均为2家,分别占比5.12%;其余均为一家,分别占比2.56%。
3.1内部审计机构设立情况
通过分析吉林省主板上市公司2011——2014年年度财务报告,关于内部审计机构设立情况如表一所示。由表一可见,2011年共有27家上市公司明确表明设立了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占总体的71.05%,有10家上市公司未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占总体的26.32%;2012年共有30家上市公司明确表明设立了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占总体的78.94%,有5家上市公司未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占总体的18.42%;2013年有31家上市公司明确表明设立了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占总体的81.58%,有6家上市公司未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占总体的15.79%;2014年有32家上市公司明确表明设立了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占总体的82.05%,有6家上市公司未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占总体的15.39%。笔者认为,由多部门合署办公实施内部审计并不符合《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中对内部审计机构管理的规定,虽有内部审计职能但不能体现其独立性。统计结果表明,越来越多的吉林省上市公司开始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设立比率在逐年提高,可见上市公司对内部审计独立性的重视在逐渐增强,但是仍有相当部分的上市公司由于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自身内部审计体系不完善等因素未按照《内部审计准则》规定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制度在上市公司中并未得到全面贯彻实施。
3.2内部审计机构隶属层级
内部审计机构隶属关系是评测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关键要素。在实践中内部审计机构的层级设置存在两种主要模式,一种是内部审计机构外包模式,即企业将内部审计职能全部或者部分地委托给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专业人员来实施。另一种模式是内部审计机构内置模式,即依据《内部审计准则》等相关法规,在企业内部设立专职的内部审计机构,执行内部审计职责。内部审计机构的内置模式也存在着多种不同的模式,一般情况下分为单一领导组织模式和双重领导组织模式两种。双重领导模式是指既接受本单位领导的管理,又接受国家审计机关的指导和监督。对于单一领导组织模式不同的学者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例如有的学者将隶属关系分为3个层级,即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管理层、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监管层和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治理层。也有的学者将隶属关系分为5个层级,即我们常见的隶属于财会部门、隶属于总经理、隶属于监事会、隶属于董事会以及隶属于审计委员会。本文笔者采用5层级划分方法分析吉林省主板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构隶属层级,内部审计机构隶属情况如表二所示。由表二可见,绝大部分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隶属于审计委员会或者董事会,2011——2014年各年比率均能达到89%以上,说明已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的上市公司其内部审计部门的隶属层次较高,这使得内部审计机构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权威性和较高的组织地位,可以确保内部审计独立、客观地实施。同时隶属于审计委员会和董事会能够减少股东和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有效的保护了股东的利益,符合内部审计准则中规定的“要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的要求。
4结论及对策建议
内部审计工作能否正常、顺利开展最主要取决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能否得到保证。相较于国外,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起步较晚,所面临的挑战也很多,当务之急是设立独立的较高层次的内部审计部门,根据上述对吉林省主板上市公司的现状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4.1设立独立统一的内部审计部门
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就必须保持内部审计部门机构的独立性,要想使内部审计在组织上独立就必须将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独立分离,消除联署办公的情况,而且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层级应该高于其他部门直接隶属于审计委员会或者董事会,方便内部审计部门独立不受影响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4.2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层级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公司管理结构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将内部审计机构层级向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转变,但是仍有相当部分的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层级还停留着经理层甚至财会部门,这妨碍了内部审计部门工作执行,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因此上市公司应该尽快提升内部审计机构的隶属层级。
4.3完善内部审计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
当前,各国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在内部审计方面都出台了专门的法律法规,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也多次修订内部审计实务标准。我国也在通过不断完善内部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来明确内部审计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吉林省有关监管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明确具体的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从法律的角度来明确规定内部审计机构的相关地位、结构和层次,必须将内部审计纳入法治化体系中,通过法律来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作者:魏延鹏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黄斌.我国上市公司实现内部审计独立性探析[J].审计与理财,2009.
[2]刘启亮.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分析[J].中国内部审计,2012.
[3]王红秀,刘怡芳.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现状分析[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
[4]王春红.浅谈企业内部审计现状与问题[J].会计师,2016.
[5]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中国内部审计准则释义[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4.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范文4
1、明确工作目标,弄清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能,要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首先必须清楚内部审计的职能是什么,明确内部审计的目标是什么。国内《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对内部审计的定义是: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从这一定义我们可以很明确地看出,内部审计的职能就是监督和评价,其工作目标就是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2、找准内部审计工作的切入点,应选择最能直观体现内部审计工作价值的审计项目作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切入点,而通过审计能够直接为组织带来增收或节支的项目就是最佳的选择,如基建修缮工程造价审计。我们医院原来也不重视内部审计工作,为了打开工作局面,我们内部审计部门选择了基建修缮工程造价审计作为切入点,通过首个修缮工程项目造价审计,审定造价比施工单位原报价降低约20%,内部审计工作的价值很直观地显现出来,内部审计工作很快引起了医院领导的重视,为将来更好地开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正确选择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审计项目,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必须紧紧围绕组织的中心工作,选择领导重视、员工关注的对组织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影响重大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此外,内部审计人员还要深入调查了解被确定为审计工作重点的审计对象的具体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审计项目,使内部审计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
(来源:文章屋网 )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范文5
1内部审计的定义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在2003年颁发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对内部审计定义为:它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即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这个定义不仅考虑到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还考虑了今后内部审计的发展要求。
本人认为:这个定义的构成要素分3部分,一是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的一项独立客观的工作,即受组织内部负责人的领导,其工作性质应体现独立客观性,只有在组织内部负责人直接领导下设立独立审计部门才能满足这一特性二是内部审计有三个职能,即监督、评价和控制职能。监督职能是包括内部审计在内的所有审计活动的本质反映主要通过审查地勘单位内部经营活动的真实、合法性加以表现;评价职能是内部审计的又一重要职能,内部审计在监督地勘单位经济活动规范运作的吲时,应对单位提供有关改善经营管理方面的评价、分析及咨询的报告与建议;控制职能,是内部审计的一个独特职能,也是内部审计上作表现为地勘单位价值增值的重要途径。内部审计是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又是一个独特的部分,因为内部审计是把单位内部控制作为审计对象,特别是内部会计控制。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与有效性的审计堵塞内部控制环节上存在的漏洞,为地勘单位增收节支或提高投入产出率而创造价值增值的机会。三是内部审计把审查与评价地勘单位经营活动及内控制度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作为审计目标,通过这些审计目标的完成,达到提高单位经济效益的目的。
2内部审计在地勘单位中的地位
内部审计作为地勘单位管理的一个手段,其地位不仅得到了国家法律的支持,而且由于内部审计的重要价值和特殊的工作性质,使其在地勘单位中处于重要的地位。
2.1开展内部审计是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体现了内审计重要的法律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等一系列法律法规都对开展内部审计作了明确的规定,这说明内部审计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同时,规定内部审计机构直接在组织内部负责人领导下开展工作,说明了内部审计部门职能定位与内部其他职能部门有明确的不同,体现了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高层次性、广泛性和综合性,内部审计这种在组织内部的特殊的职能定位和权威性,为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2.2内部审计是地勘单位自我完善和自我约束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其在内部管理职能殊的控嗣地位首先它不是直接的管理控制,而是通过检查和评价各管理环节的控制程序所实施的再控制,目的是改善经营管理绩效,为实现地勘单位目标服务。其次这种控制不是局部的控制,而是对整个地勘单位经营管理过程的全方位监控,审计控制范围包括财务、经营管理、投资、基建、资源管理、制度、绩效和工作流程等。人们常把内部审计比作领导的眼睛,这种特殊的专业职能体现了内部审计特殊的价值。
3如何充分发挥地勘单位内部审计的作用
3.1继续做好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审计
现在的内部审计除了开展各项专业审计工作外,愈来愈重视内部审计机构在组织中的位置以及内部审计工作给地勘单位经营活动带来的影响与效果,希望内部审计成果通过有关方面的落实或改进,带来改善单位经营管理活动的叠加效应。在这种情形下,内部审计与有关方面的协调沟通就显得十分重要。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协调的专项准则对协调的原则、方法与内容加以说明,即内外部审计主要指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之间应相互配合,评价利用各自的审计成果,改进审计方法,确保充分的审计范围。但在具体实施中还有有待于改进的地方,如政府审计对内部审计的成果缺乏可信度与评价的标准,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给社会审计组织的问题,有政府要求的法定业务,如年度会计报表审计,还有各种委托的专项审计,从事这些业务的社会审计组织应与内部审计部门及时沟通,使内部审计人员能及时了解财务处理及调整事项的可行性与合法性。所以会计师事务所在与单位财务部门沟通的同时,应与单位内部审计部门沟通,减少社会审计由于受托费用而影响其工作质量的因素。内部审计作为单位管理层的一个职能部门,在做好内外部审计沟通的同时,应更加注意与单位财务、投资、经营及综合管理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并按照地勘单位管理程序和审计工作程序办事。
3.5培养一泷人才,做好审计队伍建设
(1)建立内部审计人员培训制度。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内部审计理论和技术,以适应入世对审计的新要求。在培训内容上,可以向岗位、相关专业培训方面拓展,以塑造全新的复合型审计人才:在培训方式上,可以向不同行业交叉培训、中长期培训方面突破,可选派优秀的审计人员与国内的一些优秀内审单位进行交流,使审计人员能够真正深入了解这些单位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并能将这些经验引入地勘单位。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范文6
按照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13 年颁布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第2306 号具体准则的解释,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指为了保障内部审计质量而制定的相关的制度、准则和程度等。它要求内部审计严格按照这个程序和方法,促使审计内部审计符合内部审计准则。
二、当前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现状
1. 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
目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审机构设立不科学。按照《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各单位应当单独设立内部审计部门,独立于财务部门,受本单位主要负责人领导。当前,有的行政事业单位未设立内审机构,有的虽设立了内审机构,但其管理主要依附于财务部门或纪检部门,这样的体制设置容易造成权责不清,内审部门的独立性大大降低。另外,由于受到人员编制、经费的制约,内部审计人员数量普遍偏少,目前的内部审计部门大多以三到五人居多,甚至有的未设立专职审计岗位,由其他岗位人员兼任,当出现人员不足时,从其他部门临时抽调人员,审计人员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内部审计质量的提高。
2. 审计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从审计人员知识结构来看,内部审计人员大多由财务人员转岗而来,甚至有些是非财务人员,而具有一定综合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比较少,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在专业领域知识匮乏。其次,审计人员的开拓创新意识相对较弱,传统财务审计的观念比较浓,认为审计就是查账,习惯于单纯的会计思维,多层次、多视角地透视问题不够,制约了审计项目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同时,内部审计人员存在“不愿得罪人”的“鸵鸟心态”,怕得罪领导和同事,怕丢选票,对发现的问题漠然置之,不敢及时报告,不能大胆去监督,形成审计过程流于形式。
3. 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尚不完善
目前,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基本准则》,明确的目标、作业标准和质量标准,为内部审计的业务规范提供了框架方向。但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内部审计机构对审计法规的变化反应普遍滞后,部分业务操作仍参照政府审计或社会审计的流程。另外,要全面保障审计质量,必须有一套完善的审计控制制度,包括审计复核制度、审计考核制度、审计责任追究制度等。有的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制度缺乏一定的可行性,责任主体不明确,最终形成一纸空文。有的甚至未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从而形成审计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导致行为不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管理的规范化。
4. 审计专业技术手段相对落后
近年来,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传统工作方式带来了猛烈的冲击,电子商务的推广和运用,原本的纸质信息改变为电子信息,行政事业单位由原来的手工记账改为计算机记账,有些管理系统由原来的手工模式改为计算机管理, 甚至采用局域网管理,而当前内部审计工作主要采用的还是手工记账方法,已不适应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由于审计人员缺乏知识的更新,面对各种管理软件、不同的数据库时显得力不从心。当前,内部审计主要采用的审计方法有检查、询证、询问、分析性复核等手段,对已经发生的经济事项有关凭证进行检查,属于事后审计。在新的形势下,内部审计涉及的领域不断拓宽,从原来的财务收支审计到现在的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投资审计等,仅仅从事后来进行经济事项检查的方法,已经很难适应新常态下内部审计的发展。
三、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建议
1. 全面保障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审计作为国家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天然具有独立性。只有审计的独立性,才能真正发挥审计的作用与职能。内部审计可以从以下几点保障审计的独立性。第一,设置科学合理的内审机构。为了能保障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内审部门就要与其他部门相互独立。第二,内部审计部门的负责人不得由财务部门的负责人兼任。
笔者建议,鉴于内部审计的特殊性,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审计部门与人员配置时,可以考虑内部审计委派制。即由上级部门进行委派,一方面可以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2. 提升内部审计从业人员的素质
审计质量控制的主体是人,以人为本、合理运用人力资源是提升内部审计质量的保障。正确引导审计人员树立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观念,将每个审计项目当成一项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剖析,在审计实践中锻炼培养审计人员的职业敏感性和洞察力,鼓励在实践中解放思想,冲破现有思维模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拓展现代审计空间,通过实践实现人员素质和审计水平的同步提升。
另外,内部审计从业人员必须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及时更新和扩展相关知识,全面掌握审计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通过后续教育、专题培训、讨论交流、联合审计等多种方式,广泛吸收财务会计、管理学、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全面提高政策理解水平与综合分析能力,为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全面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建设
首先,完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规范体系。深入学习、领会和运用《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以及有关的内部审计规定,在实施审计过程中,以准则来影响和约束审计人员的行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建立以责任为核心的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包括建立和完善以组长复核、交叉复核、业务会议集体审定、内部质量检查考评、责任划分与责任追究等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体系。将控制制度落实到审计方案、审计证据、审计底稿、审计报告等各个环节,把质量管理的目标和要求贯穿于审计工作全过程。
其次,完善内部审计质量监督考评机制。开展审计项目质量评比制度,在内审机构中广泛开展优秀审计项目、精品审计项目评比等活动,使各内审机构和审计人员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同时,完善内部审计质量问责制,全面规范审计项目质量管理中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应承担的责任,明确责任追究的方式和措施,树立审计质量为先的理念,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开展和完善创造良好的基础环境。
4. 创新内部审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