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的重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进步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进步的重要性

科技进步的重要性范文1

(一)科技水平的进步可以扩大农产品的商品市场,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市场经济条件下,唯有高品质的产品才能得到市场的青睐,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这就必须改善传统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把新技术新方法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新的农产品不断涌现,农产品品质不断提高,从而保证经济的增长不断增长。

(二)科技水平的进步提高了就业水平,改善产业结构

科技的进步推动了农业机械化、自动化的应用,使农业不再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需要禁锢大量的劳动力,而是用机械化代替人工,这样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不断减少,农业生产所剩余的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改善了我国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促进了我国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也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

(三)科技水平的进步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技术进步加快了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促进了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消化新技术的能力不断改善。使优质人才在新形势下有了展示才华的舞台,使农业技术在劳动者身上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二、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虽然我国农业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农业科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跟国外发达国家比较,农业科技化水平不高。

(一)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科研的成果过分的把目光放在市场上面,一切以市场为导向,尤其是偏向粮食棉花大宗农产品。对于其他农产品关注少,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在生产中,研究者把目光过分偏重于产中环节,忽视产前,产后的研究,造成了供需不平衡,矛盾突出的问题。我国农民的总体文化素质偏低,对专家提出的农业科技成果的重视不够,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较低的文化素质降低了技术效益,农民无法掌握较为复杂的技术方法,增加了农户采用新技术的风险。目前的科研体制不完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农业生产部门之间“各自为政”,信息不共享,遇事不沟通,办事不协作。遇到问题又相互扯皮推诿,没有有效解决机制,造成了资源浪费,效率低下,使农业科技的创新推广遇到瓶颈。

(二)对策

1、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以生物技术为代表的农业生物科技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农业新技术得到革命性飞跃。通过转基因技等生物新技术的应用,科研工作人员培育出了一批超级稻、优质玉米、抗虫棉等转基因优良新品种,有些已经大面积应用于农业生产,并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加快我国的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我国的农业体制是阻碍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突破体制障碍,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发展机制,是实现科技兴农战略,农业现代化的持久动力的保证。

3、强化成果转化,促进技术发展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是推广农业技术的规范应用,科技成果运营规模量产。对科技成果及时组织实地考核,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据此制定出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程,要求简单宜操,实事求是,方便农民的学习应用,建设农业新技术高产示范区,组织定期专家讲座,结合农民实际问题,改善新技术新方法。要以市场为根本,以高新技术为重点,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4、深化教育改革,着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推进农业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的最终受益主体是农民,只有农民的文化素质提高了,才能保证科研成果转化的效率和效益,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农业相对落后的面貌,科技进步,教育先行,以人为本。逐步建立起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职业化教育,专门培训为辅的专门化多层次的农业教育体系。

三、农业的发展,最终要依靠农业科技的进步与创新

(一)新的世界性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兴起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许多国家纷纷采取创新农业体制,加强对外合作,政府组织农业科研项目集体攻关等措施,来加速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特别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得生物技术不断孕育产生并加速产业化的步伐。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着世界农业的发展。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使农业效益大幅度提高;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涌现,使农业结构不断的优化组合,完善的农业结构改善了生态环境,保护了生态平衡,从而保证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说着教育的普及,农业科学也随着快速发展,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之间的差距在渐渐的缩小,但是发达国家处于农业科技主导地位还是没有改变。我国农业在这样的世界大环境下,即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又有着巨大潜力和难的机遇。

(二)我国新阶段的农业对科学技术产生了更大需求

我国新阶段的农业发展目标主要是调整农业和农村的经济结构保障农民增收。根据此目标,我国制定了务实的计划。要通过专门培育、国外引进、高产高质加快发展种植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整体质量和效益;利用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较少农业污染,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村镇企业的机械化水平,培训熟练操作工,转移剩余劳动力。随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要想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本出路在于用先进的科技武装农业。我国的现状是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人口众多,人均资源量少这些问题再新世纪又要重新审视,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保证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农业科技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和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距离,在关键技术上的表现尤为显著,农产品质量差,生产成本高、国际竞争力弱是现阶段的主要问题。这就为我国下一步的农业发展指出了方向,攻关农业科技的关键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结束语

科技进步的重要性范文2

表现仪器发明推动科技进步的绘画

从世界范围来看,由仪器发明所产生的重大科技成果占有突出的位置,它产生的科技进步使人类文明的进程得以大大提高,如测量仪器、望远镜、显微镜等的发明和由其促使的科学发现,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了观测事物的精度。

17世纪,西欧已经制造出多种多样的用于测量与制图的工具,并建立了一整套定量测量的单位。画作《量具》很好地记录了西欧在测量工具上的进步;同时,该画也形象地表达了古罗马诗人贺拉斯的诗句:“万事万物都能被测量。”尽管在21世纪的今天,人类已将对事物的测量精度提高到微观水平,但事实上,测量可能永远无法做到绝对精确―总有极微小的量无法测到,因为最小的测量工具不可能小于亚原子。因此,海森堡提出了著名的“测不准原理”―意味着科技进步并不代表人类的能力是无穷无尽和没有限制的。

望远镜的发明,不仅使人们能够在宇宙中更清楚地看清自己所在的星球,而且使人类探索地球以外的宇宙深空、揭示浩瀚宇宙的奥秘成为可能。直至今日,究竟谁才是世界上第一个制造并实际使用望远镜的人,我们无从确认,但是,荷兰眼镜制造商汉斯・利柏黑于1608年第一个申请了望远镜的专利权却是毋庸置疑的,尽管后来他的申请以制造望远镜的技术已经成为众人皆知的“秘密”为由被驳回。

望远镜俗称“千里眼”,使人类的视野得到极大的开阔。从刚开始的光学望远镜,到后来的射电望远镜……现在,我们甚至可以凭借哈勃太空望远镜看到宇宙大爆炸刚刚几亿年后的模样。而这其中,伽利略发明的天文望远镜所产生的科技进步是不容小觑的。有着“物理学之父”和“近代科学之父”之称的伽利略利用自己设计制作的天文望远镜,对月球和金星进行了科学的观测(参看《知识就是力量》2016年3期《当绘画融入宇宙元素》)。

后来,他还着手设计显微镜。事实上,伽利略确实用自己制造的显微镜对微小动物的感觉器官进行过观察,并发现了昆虫的复眼。然而真正用显微镜发现有机体内新世界的,是马尔比基、列文虎克、罗伯特・胡克和斯旺麦丹。

从小没念过多少书的列文虎克于1632年出生在荷兰代尔夫特一个贫穷的家庭。他的科学知识主要通过自学获得,心灵手巧的他对磨制透镜着迷,通过透镜,他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1675年,在一个盛有雨水的新瓦罐中,列文虎克观察到了单细胞有机体即原生生物。1683年,列文虎克发现了比原生生物更小的细菌。此外,列文虎克还最早发现了红血球的存在。

从1673年开始,列文虎克就不断地将自己的新发现写信告诉英国皇家学会。后来,他干脆把自制的显微镜寄给学会。学会成员面对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十分吃惊,对他的工作十分赞赏。1680年,学会选举他为会员。同年,他被法国科学院选为院土。因此,在显微学进步的历史上,列文虎克是一位不可不提的人物。

对显微镜有研究的,还有著名物理学家胡克。他制造了复式显微镜。尽管透镜质量不好,未能获得较好的清晰度和倍率,但胡克开创了显微镜以后的发展方向。1665年,他发表了《显微图》一书,展示了他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昆虫器官。在科学史上,胡克的研究对生物学的进步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

表现设备更新推动科技进步的绘画

印刷机对于世界历史的重要性我们难以估量。在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毕N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而在西方,古登堡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人。在大学时,他学习并掌握了金属铸造技术,受训成为一名金匠,这为他后来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420年后,古登堡发明了印刷机,使得大规模印制书籍成为可能,从而促进了文化和思想的传播。另外,他最重要的发明是手工字模,他用铅、锡和锑的合金铸造出了独立的字母模型。在金属活字印刷术发明不到50年中,西欧印刷了约900万册图书。

1797年,英国人特里维西克开始利用自己制造的高压蒸汽锅炉试制高压蒸汽机模型。经过4年的尝试,他成功制造了一台蒸汽机车,并给它起了个响亮的绰号:喷着烟的魔鬼。随后,在一群友人的陪同下,特里维西克驾着机车在康沃尔郡的坎伯恩成功行驶。1803年,世界上第一台依靠自我驱动的载客蒸汽马车运行。

可以说,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一生最大的发明是装置系统和服务体系的成功运作,而不是长效灯泡、留声机、电影机等。美国的珍珠街发电站是第一个中心发电站,由爱迪生电力照明公司建立,并于1882年9月4日开始发电。到1884年,它为508名顾客提供了服务,为10164K灯提供了电力。供电系统的成功实施为科技进步提供了强大而持续的能源保证。

表现方法改进推动科技进步的绘画

19世纪下半叶时,人们即使是做一个小手术,也会有死亡的风险。一位英国外科医生李斯特发明了外科消毒技术,这种局面才得以扭转。1870~1871年普法战争期间,一些外科医生使用李斯特发明的技术,挽救了大量受伤士兵的生命,从此李斯特的名声响彻欧洲。1877年,他被任命为伦敦皇家学院临床外科教授。在此期间,他应用自己的技术成功地完成了一次膝关节置换术,而类似的手术在当时看来几乎是致命的、不可能成功的。这次手术经历使对李斯特存有顾虑的外科医生们完全信服了,他的灭菌原理在医学界被普遍接受。在这之后至1893年退休前,他仍旧孜孜不倦地坚持实验,致力于改进外科手术的技术,降低死亡率。

李斯特不仅发明了外科消毒技术,还进行了无菌技术的相关研究。他试图将手术台变成无菌的空间,而不是等到细菌产生以后再想办法杀死它们(现在医院的手术室都普及了这种技术)。李斯特进行的初步探索,最终被苏格兰外科医生泰特确立为现代无菌外科技术。无菌外科技术的实施,使外科学领域发生了彻底的变革,拯救了千百万人的生命。

科技进步的重要性范文3

一、要通过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思路

近几年之所以科技进步快,自主创新多,经济发展猛,一个关键性因素是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发展理念新,发展思路优,发展机制活。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与“258工程”,依靠科技创新打造工业强势,进行机制创新并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借力发展深化产学研合作创新,以及近两年推行“一个工程七条线”的工作落实机制,等等,都是立足县情,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结果。借鉴经验,依靠科技创新促进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也必须首先解放思想,高度重视现代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把解放思想落实到正视差距、逆中求进、顺中更快的思路上,增强加快发展的危机感和奋力赶超的紧迫感,提升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突破式、跨越式发展的气魄和胆略。立足本县市客观实际,找准自己的特色和定位,从本地的比较优势出发,依靠科技创新使“特色”产业化,上规模、出效益,构建特色经济,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同时,把握和利用好国家支持和扶持政策,超前谋划、精心储备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好项目,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二、要搞好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谋划

近几年来县经济社会之所以得到了较快的持续性发展,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注重对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搞好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的战略谋划。从提出“工业立县”,到制定出台《关于谋划企业长远发展加决推进科技创新的意见》;从积极转方式调结构,靠科技创新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到大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从借力发展、注重合作创新,到鼓励自主创新,构建技术创新体系;从实施大型骨干企业带动战略,到抓战略储备,扩张群体规模,着力培植“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群体,等等,无不显现出重视科技战略研究、进行科技创新战略谋划的影子。因此,借鉴经验,欠发达县市要想依靠科技进步获得又好又快发展,也必须充分吸取战略管理理论的精华,从本县市的比较优势出发,做好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的战略分析,制定适合本县市的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战略,在某一或某些产业或产品上构建经济增长极,形成主导产业,提高经济增长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要靠正确的科技政策激发创新热情

在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中,无时无刻不体现出良好科技政策的刺激作用。结合本县实际,先后制定完善了《关于谋划企业长远发展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意见》、《县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县资助奖励专利申请暂行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意见》、《县技术改造鼓励目录》等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支持高新技术引进开发及自有知识产权创造,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时,对科技创新支持的政策措施进行细化。例如,对新投资的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技术改造项目和循环经济、节能减排项目,按照项目实际投资额的2‰补贴企业;在工业企业用地政策中,通过“标准遴选”、“门户清理”、“腾笼换鸟”、“增减挂钩”等方式,淘汰产业档次低、科技含量少、高耗低效、土地闲置的企业,为科技含量高、循环经济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优势项目提供用地指标。可以说,正确科技政策的刺激,对全县的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借鉴经验,要求欠发达县市在依靠科技进步实施赶超战略、促进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政策因素,制定实施并不断完善切实可行的有助于促进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的政策。

四、要做好转方式调结构的大文章

县注重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努力在转方式、调结构上寻求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十一五”期间共组织鉴定科技成果45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7项,国际先进水平的8项,国内领先水平的25项,国内先进水平的5项),比“十五”增长136.8%。截至目前,时风集团参与制定全国低速汽车行业标准5项,泉林集团参与制定本色纸等行业标准4项。时风集团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前油后汽复合刹车系统,对车辆实现了刹车双保险,使装载了该复合刹车系统的新型轻卡汽车销量倍增,依托全国农用车行业唯一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时风集团在轻卡汽车、大中型拖拉机、农业装备机械等领域相继研发出具备国内先进水平的自主创新技术40多项,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得到显著增强,连续几年稳居产销量全国同行业第一。借鉴的做法,欠发达县市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结合本县市实际,做好转方式调结构的大文章,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发展带动力强与辐射面广的民营骨干企业、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实现突破,打好高端提升、重点带动、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增收富民等方面的攻坚战。

五、要大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大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也是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十一五”期间,为推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时调整了“工业立县”的推进策略,加大了高新技术产业工作力度。2009年时风集团、泉林集团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成功认定,标志着县在汽车、造纸等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进入了国家科技进步的前列,实现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大突破。2010年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5.52%,增幅和提高百分点数连续5年居市首位,被评为全省首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借鉴经验,欠发达县市在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也必须把优先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作为重要的选择路径。目前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三大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它以高新技术为基础,是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这种产业所拥有的关键技术虽然具有开发难度大的特点,但一旦开发成功,对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会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和良好的示范效应。因此,欠发达县市应充分认识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措施,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任务目标进行分解,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产品和项目进行重点联系,定期调度,做好跟踪服务,以尽快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较大突破。

六、要不断加大科技投入

为了鼓励企业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并逐步建立起了以财政扶持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近三年,县级科技经费投入4039万元,扶持科技项目40项。还积极引导帮助企业通过承担国家和省科技创新计划项目,争取科技计划资金的支持。“十一五”期间,该县共立项市厅级以上科技计划45项(其中国家级13项,省级16项,市级16项),比“十五”期间增长66.7%,共争取项目资助资金1183万元,是“十五”期间项目经费的4.7倍。2009年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1项。被认定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省知识产权示范县。因此,欠发达县市应该学习经验,牢固树立科技研发投入是效益最大投入的理念,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建立科技经费稳定增长和有效运作的长效机制。要逐步加大财政资金对科技的投入和引导力度,财政对科技投入的增幅应高于当年同级财政预算支出的增幅。要引导企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投入的主体,并充分利用国家技术创新费用加计抵扣、省级以上新产品税收返还等鼓励技术创新的优惠政策,提高企业增加科技研发投入的积极性。

七、要加大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力度

为破解制约经济发展的人才瓶颈,出台了《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千方百计地引进科技专门人才和技术拔尖创新人才;为创造吸引科技人才来干事创业的优良环境,出台了《县资助奖励专利申请暂行规定》等政策措施,加大对科技人员的激励力度;为补充自有人才资源的不足,借助科研院校的人才库来为企业自主创新服务;为推进“人才强县”战略,在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的同时,还强化企业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培育培训,并创新和完善人才工作的体制和机制,注重加强区域间人才交流合作,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所有这些,都对科技素质的提升、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经验启示我们,要尽快提升欠发达县市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最重要、最根本、最核心的是人才问题。因此,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的观念,在各项工作中始终把人才工作放在优先考虑的战略位置;要搞好高层次人才培养总体谋划,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建立高层次人才库,掌握并联系一批专家型技术人才;要适应本县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要求,适时调整和完善人才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各项规章制度,形成适应时展要求的人才机制,充分释放人才干事创业的能量。

八、要通过产学研合作走借力发展之路

县注重加强科技交流,走产学研合作之路,借力实现跨越式发展,被评为省产学研合作先进县。的成功经验说明,产学研合作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决速发展的捷径。借鉴的做法及经验,欠发达县市应充分认识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走借力发展之路。要支持本县市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采取多种形式共建技术研究中心、行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或创新联盟,促成企业产业与高校院所智力资源的联姻,借助高校院所的智力库来促进企业的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要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通过多种方式由单一的、短期的项目合作,向长期的、全方位的技术经济合作转变,由松散合作向利益共享的紧密性合作转变;要借助并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教育培训优势,积极推进人才培训合作,或通过举办多种培训班来培养各种专业人才和实用型人才,或通过派科技人员到高校学习进修等形式来为企业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总之,要通过机制创新,逐步建立以中小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高校院所为依托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借助科研院所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尽快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为中小企业以至整个县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装上“科技芯片”。

九、要努力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

为了营造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的软环境,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宣传工作。注重从舆论氛围上找准科技素质提升的“制高点”,整合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资源,把握新闻舆论的主导权,开设宣传栏目,宣传鼓励科技创新的方针政策、科技自主创新的先进企业和先进典型、本县科技创新的成就及对经济的促进作用等,并介绍普及有关科技创新知识,通过全方位、大密度、多视角的宣传报道,来营造自主科技创新的氛围,激发科技创新、干事创业的激情。以活动为载体,通过精心组织各种形式的科技宣传普及活动,来营造科技创新的软环境。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成功举办了5届科技宣传活动周。同时,充分发挥“政府团队”在技术创新中的“推手”作用,在营造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服务环境方面做出了诸多不懈努力。所有这些对提升全县科技素质并激发科技创新热情、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起到了重要作用。借鉴经验,要求我们在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强化“环境是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生命线”的意识,坚持不懈地在优化发展环境上下功夫,着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导向明确的政策环境、鼓励创新的科技环境、激发活力的创业环境、心情舒畅的学术环境、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尊重理解的人文环境、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统一开放的市场环境等,把“软环境”做成“硬实力”。

科技进步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测绘档案;技术研究;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01

引言

数字测绘技术的探究是社会科技进步的一项重要体现,将科技事业作为社会建设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是社会发展在生活中的总要体现。结合数字测绘背景,将对数字测绘档案的管理技术进行探寻和研发,是建设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数字测绘档案管理技术主要应用在数字测绘的研究方面,通过对测绘档案管理技术的探究,将数字测绘运用到整个社会建设中。数字测绘是现今科技发展的重要产物,科技进步一直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坚持科技创新推进社会建设将是深入探究测绘档案管理技术的新途径。

一、测绘档案管理的原则

测绘档案管理有着本质上的要求,对于这一要求我们需要通过严苛的技术得以保证。将测绘档案的管理作为发展测绘事业的重要途径,要以测绘档案管理技术为首要任务,加大对管理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要知道,在测绘成果档案管理与测绘技术档案管理之间存在的差别,这是实现测绘技术提升的一项不容忽视的内容。通过对测绘档案管理与研究,深入的发现测绘档案中存在的不足,通过提高技术管理来加速测绘档案在社会建设中的运用。这正挖掘测绘档案管理技术与档案管理之间的不同,加大人们在运用测绘技术中的认知。从而加速测绘档案管理技术在社会建设中的广泛运用[1]。

在测绘档案管理技术中,我们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有:1.测绘档案管理技术的合理性,对于测绘档案管理技术的运用其合理性在整个测绘过程中是最橹匾的一项体现。合理性通常表现为人们对现阶段技术发展的合理认知,通过对技术的不断创新,来提升测绘档案管理在整个测绘事业中的合理存在。2.测绘档案管理技术的合法性,合法性要求社会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需要合法的进行,对于法律的遵循不仅体现在测绘档案管理中,更体现在整个社会建设过程中。我们国家一直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社会主义建设,坚持人民民主。所以,合法建设是我国终将坚持的社会发展目标。只有建立健全法律,才能保障社会建设的稳步进行,才能推进测绘档案管理技术的不断发展。3.测绘档案管理技术的合目的性,合目的性是将测绘档案管理技术充分符合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将测绘档案管理技术运用到社会建设中来。合目的性是坚持测绘档案管理技术发展的一项新的目标,我们要一直坚持以技术发展来引领社会经济建设,将科学技术的创新作为社会建设的第一重要方向。始终坚持测绘档案管理技术的合目的性也是坚持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2]。

二、测绘档案技术的多样性

对于测绘档案管理技术的发展有着多样的方向,要通过对管理技术的不断创新来提升测绘档案管理技术的多样发展。对于测绘档案管理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测绘档案管理技术的唯一性、保密性、复杂性。具体分为以下几点[3]:

1.对于测绘档案管理技术的唯一性。测绘档案管理技术是运用在测绘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测绘档案管理技术是唯一的,对这一重要性质主要体现在测绘档案管理的技术研究方面。对于测绘档案管理技术我们时刻关注的都是管理技术的本身,而忽视了管理技术给测绘档案带来的方便与快捷。就测绘档案管理技术的唯一性,主要体现在对测绘档案管理技术的探究中。时刻关注测绘方面的发展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是体现测绘档案管理技术唯一性的重要标志。2.对于测绘档案管理技术的保密性。技术研发的秘密性一直都是科技发展中重要的部分。保证测绘档案管理技术的保密性,是发展测绘事业进步的重要条件。现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随着通讯技术事业的不断推进,很多技术创新都不再拥有秘密性。所以对测绘档案管理技术的保密性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3.对于测绘档案管理技术的复杂性。测绘档案管理技术是整个测绘事业发展中最为繁杂的部分,需要通过不断的创新发展来促进测绘档案管理技术的进步。测绘档案管理技术本身是很复杂且繁多的,这就要求我们对测绘档案管理技术深入的探寻和研究[4]。只有将测绘档案管理技术的多样性充分的运用到测绘事业中,才能体现出测绘技术对于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完善国家社会建设的前进方向和发展动力。

三、结语

数字测绘技术对档案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关注科技创新一直是发展社会经济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测绘档案管理技术的探究与分析,将数字测绘的发展推进到生活中,提升社会建设和生活质量。技术发展和科技创新将是推进社会进步的一项重要内容,放眼当下,将技术管理的研究作为现阶段社会发展的战略方向,是实现社会进步的重要举措。我们需要时刻关注数字测绘档案管理技术的进步,将这项技术的创新运用在整个社会建设中。通过对科技的广泛运用来实现社会建设的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徐韬.对测绘成果资料提供量下降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测绘科技通讯,2015(2):73.

[2]赵常红.数字测绘背景下的测绘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6):229.

科技进步的重要性范文5

1.1指数分解模型LMDI指数分解是一类在研究环境问题时被广泛应用的分析工具,为了找到其中哪一种指数分解方法是首选,BWAng在2004年研究讨论了多种指数分解方法的特性进而推荐使用LMDI方法(logmeanDivisiaindexmethod),正是由于该种方法优良的理论基础、适用性、易用性和合理的结果解释等令学者们满意的特性。LMDI各个变量的定义如表1。根据表1中的变量定义,ΔPE代表末端治理效应和资源循环利用效应之和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量;ΔPi代表清洁生产效应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量;ΔPs和ΔPY分别代表结构效应和规模效应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量。如果某种效应会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那么P是负值。目前,工程技术减排措施主要分为3类:末端治理、资源循环利用及清洁生产技术。因此,LMDI方法中的PE(末端治理效应与资源循环利用效应)与PI(清洁生产效应)的加和就可以表示工程技术对减排的贡献量。根据式(9),让计算一段时期内工程技术对污染物减排的贡献成为可能。

1.2工程技术减排贡献度概念模型根据图1所示,人类活动可以直接通过人口增长、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影响环境。其中,因为增加了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人口增长对改善环境质量具有负面影响。在经济增长方面,由于高收入人群对环境质量往往具有更高的要求,而低收入人群则更看重经济收益,从而导致了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对改善环境质量具有正面效应,而在发展中国家却产生负面影响[12]。科技进步能够提升人类处理环境问题的能力,对改善环境质量起到积极的贡献作用。对于中国而言,只有科技进步能够减少污染物排放。科技进步的减排贡献利用IPAT计算得到。科技进步在改善环境方面的措施包括工程技术、产业结构调整和监督管理。工程技术则包括末端治理、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三方面影响因素,通过LMDI计算这3个影响因素的减排效应从而得到工程技术的减排贡献。LMDI计算结果在IPAT计算结果中的比重代表工程技术在污染物减排中的贡献度。

1.3化工行业相关数据本文中,“十一五”期间的相关数据来源于中国环境统计年鉴[13],见表2。

2结果与讨论

2.1科技进步对典型污染物的减排效应环境影响方程IPAT中人类活动对环境的负荷体现在人口增长、经济增长、科技进步三方面。根据公式(2),“十一五”期间人类活动造成的化工行业COD和SO2排放量分别为-10.64万t和-17.89万t,即人类活动对化工行业污染物指标的减排有所贡献。逐年的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化学需氧量减排方面,在2008-2010年期间人类活动的贡献作用逐渐减弱直至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而二氧化硫减排方面,人类活动的负贡献则出现在2009-2010年期间。“十一五”期间,人口增长造成的化工行业COD和SO2排放量根据公式(3)分别为2.337万t和5.471万t,逐年的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人口增长对环境产生了相对较小且稳定的负效应。2006-2010年间,中国人口增加了0.033亿,但由于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使人口增长体现出相对较弱的环境负效应[10],最终体现在较小的化工行业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上。此外,如图2中所示,人口增长造成的污染物排放远远小于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影响,这符合Liddle[14]提到的人口增长在发展中国家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于经济增长的结论。“十一五”期间,经济增长造成的化工行业COD和SO2排放量根据公式(4)分别为104.81万t和245.38万t,对环境产生较大的负效应。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中,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经济发展初期阶段,环境污染程度随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上升,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环境污染程度则逐渐下降[15]。根据计算结果,中国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关系正处在倒U型曲线的前半段,两者之间巨大的矛盾与冲突不能简单依靠停滞经济增长缓解环境恶化或快速发展经济将倒U型曲线尽快带入后半段来解决。一方面还需缓解经济发展对环境质量带来的负面效应,另一方面也绝不能轻视环境污染对经济发展带来的潜在的反作用[16]。“十一五”期间,科技进步对化工行业COD和SO2的减排具有相当大的贡献,根据公式(5)减排量分别为117.79万t和268.74万t,如图2所示,科技进步的减排贡献量具有与经济增长的污染物排放量相同的变化趋势,进而削减了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对环境产生的负效应从而保证了人类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使人类活动在“十一五”期间整体维持了正面的环境效应。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中还提到,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人类活动的环境污染成正比例关系,根据2006-2010年间的经济数据,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7%、23%、18%、9%、18%,在2008年后急剧下滑甚至跌入10%,而正是2008-2010年间,人类活动在化工行业COD和SO2减排方面的环境贡献逐渐减小,直至呈现出负面效应。

2.2工程技术对典型污染物的减排效应根据公式(9),“十一五”期间,工程技术对化工行业COD和SO2的减排量分别为90.77万t和208.85万t,工程技术在科技进步中的减排贡献度分别为77.1%和77.7%,超过2/3的比例体现出了工程技术在化工行业污染物减排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监督管理并未发挥明显的减排效应。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大部分化工企业规模小、生产集中度低、专业化水平低、规模效益差,因而造成竞争力弱、污染治理能力差、低产出以高污染为代价的产业结构问题。而监督管理落后则是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过分强调投资和技术,使企业看不到或不愿看到由于监管落后造成的巨大浪费和污染。根据计算结果,“十一五”期间工程技术中的末端治理与资源循环利用分别对COD和SO2发挥了25%和38%的减排效应,清洁生产发挥了75%和62%的减排效应。从图3可以看出,2006-2010年间,除了2009年清洁生产的减排贡献为负值以外,清洁生产在工程技术中占据比较明显的贡献比例,这说明清洁生产在化工行业污染物减排方面具有显著成效。2009年清洁生产呈现出的环境负效应可以由学者Hicks等[17]的研究解释,研究表明中国的清洁生产被很多限制条件制约,包括有限的资金、技术、人力资源,这些限制条件归根结底都与资金投入有关系,而根据上文中提到的,2009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为9%,达到“十一五”期间最低,这对于清洁生产的直接影响就是减少了该年的资金投入。然而国家在2009年的节能减排计划仍需要完成,在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方面要比2008年降低3%,因此,无形中提升了末端治理与资源循环利用在减排中的重要性,此外,末端治理与资源循环利用也具备自身优势,即相对于清洁生产较低的资金投入和运营成本。对于化工行业而言,清洁生产是一条协调生产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最佳途径,推行清洁生产不仅能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还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具备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我国化工企业注重规模效益的生产经营模式和末端治理的污染控制方式,导致单位产品物耗、能耗高、污染物排放量大,在原料深加工、物料循环重复利用、废物综合利用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差甚远,仍然具有巨大的清洁生产潜力[18]。化工行业应该依据清洁生产的理论,按照资源最优化、消耗最小化、过程无害化、技术可行化的要求,积极推进化工清洁生产,合理规划化工行业发展,控制和减少化工污染,推进绿色化工战略的实施,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化工行业清洁生产推广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9]:资金、技术瓶颈阻碍清洁生产技术的采用;中小型企业污染防治困难;地方环保部门及企业领导认识不足;激励措施不到位等。所以一方面需要企业自身转变观念,另一方面政府也应努力推动和完善清洁生产相关政策。

3结论

科技进步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城市;信息化;创新能力

本文系2014年度攀枝花学院社科联立项课题《资源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SKL2014A20。

一、创新型城市与城市创新能力的内涵

历史证明,创新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之源。创新渗透在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创新的条件和机遇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随处可见。城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是各类创新要素和资源的集聚地,因此建设创新型城市对区域和国家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推动力。创新型城市是指自主创新能力强、经济持续发展水平高、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突出、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的城市,其内涵一般体现在思想观念、机制体制、发展模式、文化制度、城市管理和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创新。

创新能力是指在创新过程中,利用现代化信息与通信技术,持续不断地将知识、技术、信息等要素纳入社会生产过程中并产生、应用和扩散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等要素的一种能力。而城市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城市将知识、技术、工艺、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等要素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它是该城市保持持续发展和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其内涵主要体现在城市知识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创新能力和服务创新能力等方面。

二、信息化与城市信息化的内涵

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日本,是由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学者梅棹忠夫首先提出来的,而后被译成英文传播到西方。信息化是指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被高度开发应用,其在推动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该地区经济增长质量中所发挥的作用不断增大的过程。信息化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国民经济中各个组成部分,使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生产力;二是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国民经济活动中信息采集、传输和利用的能力,提高人类各种行为的效率,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城市信息化是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实质仍是信息化。城市是信息化的主要载体和依托,而城市信息化是指在国家信息化发展总体战略安排的基础之上,以城市为主体,依托信息基础设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和辐射能力,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快速推进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城市信息化的内涵包括数字城市、电子政府、电子商务、智能建筑、智能交通等领域。

三、城市信息化与城市创新能力的关系

实践证明,城市信息化和城市创新都是促进城市发展与竞争力提高的核心推动力。然而,城市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城市创新, 在城市信息化的整个过程中创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创新能力是对信息化的改进与革新的能力。同理,城市创新也离不开城市信息化的支撑,城市信息化为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最新的技术和信息资源支持。因此,城市信息化和城市创新之间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1.城市信息化支撑城市创新能力提升

一方面,信息技术是科技创新的支点。城市创新能力的核心力量是科技创新能力,在当今社会中,科技进步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创新是需要科学技术为载体的,然而,当今是一个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就代表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成为了创新的支点,我们需要用信息技术来带动科技创新、制度和管理创新。一个城市的信息化水平就反映了该城市的信息技术发展水平。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代表的信息化在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战略中扮演着关键作用。同样,城市创新能力也需要信息技术来支撑。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主要载体,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就是科技进步。另一方面,信息化人才是城市创新的智力资源。创新是一个智力活动,它离不开人以及与人相关的因素。城市创新与人才密不可分。当今社会,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就是人才。一个城市的竞争优势来源于该城市的人才优势,而信息化人才也是创新人才资源,因此城市创新需要大量信息化人才的支持与推动。

2.城市创新促进城市信息化建设

首先,科技创新带动信息化。科技创新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方面,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科技创新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未来信息化发展进程中, 取得关键信息技术领域自主创新,不仅可以带动其他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而且能大力推动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其次,制度创新保障信息化。城市创新表现之一就是制度创新,而新的体制与机制能够保障和促进技术创新。如今,信息化正在极大地释放着城市的创造力和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及生活方式。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在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占据着突出的地位和作用。完善体制机制和推动科技创新对实现城市信息化战略的意义重大。最后,产业创新催生信息化。技术创新的基础在于产业的发展,技术创新想要结出丰硕的果实就必须依托产业的发展。技术创新离不开产业发展,要实现我国信息产业由大到强转化的必由之路就是要加快创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的建设,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

四、结语

城市信息化与城市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两者之间呈螺旋上升的发展趋势。同时,两者是城市竞争力提升的双核驱动。城市创新离不开城市信息化的发展,城市信息化水平越高,城市创新能力越强。信息化不但能够完善一个城市的制度与政策环境,而且可以提升一个城市的管理与创新能力。同理,城市信息化进程也离不开城市创新。城市创新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肥沃土壤,只有基于城市创新的信息化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志成,白庆华.城市信息化战略与城市发展战略匹配性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