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加快水利设施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加快水利设施建设范文1
我市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集污排水设施差,建设(维修)仍然相对滞后,特别是老城区发展缓慢。老城区大部分污水设施修建于上世纪,由于使用年代已久,市区大部分污水设施老化渗漏严重,排水道渗漏断裂时常造成附近建筑物裂缝,路面塌陷,损失严重。另外,现有污水管道管径偏小,加之部分街道巷无排水设施,严重影响城市防洪、排洪能力。每逢大雨、洪水延街道漫流,冲毁市政设施及建筑物的事件每年都发生几起,给行人及通行车辆带来许多不便,给居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加之城市排水管网不足,实施落后,实行市雨、污合流制的排水系统,大量污水难以截汇入厂,直接进入河道,城市污水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居民住宅区建设没有统一的处理设施,粪便等以栋为单位经化粪池初步处理后直接排入排水道,进入河流,使水质富营养化,水体丧失自净功能。因此,对市区内的污水设施进行改造建设是刻不容缓的。
我市水体污染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工业发展超标排放工业废水,二是城市化中由于城市污水排水和集中处理设施严重缺乏,大量生活污水未处理直接进入水体造成环境污染,工业废水近年来经过治理虽有所减少,但城市生活污水有增无减。我市有近80%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河流,使附近水域受到严重污染。
2、 城市污水工作的重要性
从上我们看出,城市生活污水正成为污染的最大“公害”之一。其防治直接关系到水体、水质的保护以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活污水主要是指城市居民(含服务产业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的成员)由于生活利用而产生的污水,主要包括:冲厕用水、生活洗涤用水、厨房污水等。这些生活用水耗量大、处理费用高、成分复杂(水中含洗涤用剂、汗液与化学品成分、脂肪、米糠菜屑等),而且由于我市生活区、商业务、办公区混杂,餐饮洗浴业遍布,生活污水排泄与撑死排渍共用下水道系统,居民楼、宾馆等生活污水没有预处理,直接由城市下水道进入河流。因此我市生活污水具有源多、面广、量大、杂、散、乱的特点。这是生活污染严重的原因,也给我市现阶段生活污水防治带来了困难。
基于其重要性与难度,城市生活污水的防治越来越引起重视。其一就是积极推进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另外城市、尤其缺水城市还要同时安排回用设施的建设,开展污水深度治理,提高污水回用率与资源化水平。因此,现阶段对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方面所采用的防范主要有污水集中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水污染给人们的生活造成的诸多不便不胜枚举,一方面污水排放造成污染,另一方面就是水的浪费。尽管城市管网管理,使水质大为改观,但其设备老化,管线陈旧,跑冒滴漏,使城市本身供水紧张状况更加紧张。加之人们不重视节水。马路上跑水淹半条街屡见不鲜、在街上常能看到用自来水冲洗车辆,水龙头不管也无人问津。这样造成两个方面的困难,一是污水量增大,二是水源紧张,要解决二者矛盾,还要从根本上来解决。我市的淡水资源有限,其主要供水源是湘江,虽说近几年来投入大量资金修建了多个供水泵站可是还不能够跟上我市的供水需求。我们从管理上要加大节水宣传,教育市民认清我们的形势,完善制定多种给配水的强制措施。
3、城市污水排放的特点
我市城市排水由于市内河道少,河道的河水水位较低,河水流量较小,城市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多,而且纯污水管道少,均为雨污河流管道。口多分散是我市污水排放的第一个特点。
我市污水排放的第二个特点是所有污水直接流入河道,没有经过污水泵站或污水处理厂抽升和处理。导致地表水环境严重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
我市污水排放的第三个特点是排水设施构成复杂:既有六七十年代修建的排水方沟,也有近几年修建的混凝土管道。由于我市排水管道大多是合流制,而不是分流制,纯污水管线少。雨污合流管道无视截流不易彻底,特别是在管网满负荷、超负荷运转时易造成污水溢流和污水乱流。我市污水排放的第四个特点是排水设施建设比起撑死的整体发展滞后:造成近些年河河道内的污水量不断增加;清水河变成了纯粹的污水河(非雨季流的都是污水)。
4、 城市污水的特点及在利用
我们已经介绍了我市排水的特点,它充分反映出我市城市排水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污水经过一、二级处理后或加止其他方法适当处理的水因其介入净水和污水之间又称中水,污水、中水的再利用其潜力是很大的。对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其非常深远的意义。如利用污水充当工厂的冷却水,循环往复,考虑到政府、排水等的损失再适当补充一定量的净水或中水。工厂的用水量的大小,取决于废水回收量。这就需要人们清楚认识到,污水本身同样也是自由,必须要充分的回收利用。
城市生活污水具有水量大、水质较稳定、来源较可靠、开发成本低的优点,是一种潜在的水资源,经过治理运用到工农业生产中区,可以创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资源再生产时环保产业中的一个大的行业,污水资源化又是资源再生行业中的一个大行业。采取分质供水方式,可以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多层次处理综合利用。如直接用于或用化学方法净化提高水质类别档次,分离的固体物质经过提炼可成为肥料和饲料,用于园林绿化和家畜养殖;可以开放式的将处理过的污水还原到地面水体,间接再次作为水资源利用,作为工业冷却水、绿化、消防、市政杂用,洗车、建筑、农业灌溉、渔业用水,在这里,开放式还原利用如前一种城市污水集中处理方式,而后一种主要指以城市内部相对独立管辖范围和责任主题的一个城市功能区委单位内部进行污水再生处理,在原地和附近加以利用,即原生再处理,也称中水回用。
污水的资源化利用可以作为污水集中处理的一项补充措施,适用于排水管网不健全的城市郊区生活污水的处理。具有投资少、资金容易筹集、可就近处理、运行费用低、不耗能、不占地、见效快等优点,可缓解用水供需矛盾、减轻供排水系统压力和集中处理的负担、减少水污染、吸引社会投资和市场化规则操作、减轻政府压力、促进水工业市场化规则操作、减轻政府压力、促进水工业市场化,适合应用于居民小区、机场、宾馆、机关、企事业单位,但也要考虑有稳定的水处理技术、水处理设施的投资符合国情、处理规模、技术工艺、用水范围、输水距离等的影响。
5、 污水处理工作中的不足,排污水存在的问题。
5.1、排水设施缺乏统一设计,排水管径截面尺寸偏小,排水渠道淤塞严重排水不畅。
5.2、几乎全部工业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受纳水体,造成地表水严重污染
5.3、城市排污渠道同时担负着城市周边山地的泄洪,导致城市排水系统担负泄洪、排污和区域雨水排泄的二重职能,使排污渠道负担过重,难以承受。
6、结束语
加快水利设施建设范文2
1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
1.1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保障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各项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农业要想持续性发展,则需要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对农业可持续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效的确保农业产量的提高, 可以进一步对农业抵御天灾的能力进行改善,确保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有利于农民的丰产增收。 特别是在近年来,由于农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基础设施薄弱,导致许多漏洞和缺陷频繁发生,农业生产过程中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得以降低, 所以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1.2 有利于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农业的生产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收入水平,通过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效的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加快促进农作物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实现农业的丰产增收,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从而进一步改善农村的消费水平,拉动我国的内需增长。 同时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其投资量加大,这对于拉动我国的投资的需求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3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目前我国农村很大一部分农民从土地中脱落出来,充实到城镇化建设中来,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生产力,这就导致农村种地人口越来越少,这也加快推动了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农业产业化经营势在必行。 在当前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粮食产业规模化和生产能力的提高已成为当前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所以在当前这种新形势下,更需要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更好的加快推动农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2 加强农田水基础设施建设的措施
2.1 加强水利工程配套设施的完善在当前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一些大型的农田水利工程基础建设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其具体作用还无法有效的体现出来,再加之农业建设中还有许多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 这就导致我国大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无法得到有效的发展,对整个农业体系的建设工作都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完善,这对加快推动当前农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在某些农业生产基地,难以进行大型的水利基础建设,要从其他方面着手,将资金和人力物力重点投入到一些比较小的设施建设上去,保障基础建设的发展;其二,要加快力度推广节水灌溉工程,根据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大力发展节水灌溉项目。 进一步对现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加大维护的力度,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水利设施要及时对其进行加固处理,确保各项措施和政策都能够落实到实处,大力投入人力和物力,确保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修建和维护工作都能够落实到位。
2.2 进一步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与改革实践证明,建立工程良性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保证工程发挥效益的关键,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也不例外。 淤在推进小型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与改革,加大国家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的直接投入力度,依据农业基础设施构成的层次性,明确各级政府和农村社区的投资责任;于政府要做好公益性质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分类项目评估工作, 对已经具有明晰产权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允许业主以有偿运营,有偿服务的方式做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要抓紧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 加快灌区管理单位的改革, 减员增效,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加强我国农业工程的建设。
2.3 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在过去,我国农民曾因为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而使农作物丰收,农民的经济收益得到很大的提高,这使农民非常积极的关注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 但是由于一段时间农业建设结构的改变以及农业政策的变化使得农业基础建设没有得到更好的完善,其中包括农业灌溉技术的落后以及管理的松懈,这使得在农业改观方面的用水量大大增加, 造成了巨大的水资源浪费,而且没有促进农业产量的大幅度增加,因此在面临农业发展的新形势下,必须要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加强农业水利基础建设的发展。 具体措施如下:旱田灌溉采用管道式喷灌,发挥管式喷灌投资少、便于管理的优势;搞好渠道、河道浆砌防治工程,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此外还要增强农民灌溉的节水意识和积极性,重视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 实践表明,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农业用水的浪费,提高了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率,灌溉效果显著。
加快水利设施建设范文3
五年来,我省路、水、电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取得了长足发展,不仅成为发展最直观、最明显的成果之一,也对整体经济的快速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作为西部欠发达、欠开发的省分,贵州的发展首先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这不仅是增强国民经济后劲、改善投资环境的长远之计,也是解决我省当前内需不足的应对之策。
按照“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和“交通引领经济”理念,我省把解决大通道和快捷通行作为主要抓手,以构建高速公路网络为重点加快推进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全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2011年7月,《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启动实施,对于解决我省工程性缺水问题、改善生态环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水利建设、生态建设和石漠化治理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有效打破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将起到决定性作用。综合概算,《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总投资1472亿元。根据《规划》安排,到2020年,水利建设方面,全省将规划建设骨干水源工程521处,工程概算总投资954亿元。
省委、省政府要求,把组织实施《规划》作为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促跨越的重大举措,举全省之力抓好落实。对于我省贯彻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保障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顺利实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2011年,我省共完成交通、水利、通信基础设施、电网建设和改造投资等共1075亿元,为突破发展瓶颈,改善发展环境创造了有利条件。
2011年,贵州完成交通投资700亿元,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16公里,通车总里程达到2023公里,全省通高速公路的县从37个增加到47个,新开工高速公路9条588公里,在建里程超过2680公里;新开工613公里,在建2680公里,乡村油路和通村公路建设步伐加快。全年完成公路水路建设投资520.6亿元,比2010年计划投资400亿元增长30.1%,投资完成增速在全国排名第7位。完成投资额列全国第13位,在西部排第5位。另外,铁路营业里程2066公里,在建1848公里。龙洞堡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和新舟、毕节、六盘水机场建设进展顺利,新开和加密航线34条,新增通航城市8个。
完成水利投资150亿元,开工建设20个中型骨干水源工程,建成“滋黔”一期工程项目9个、烟水配套工程80万亩、机井240口,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30万亩,解决了32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另外还完成通信基础设施投资55亿元,完成电网建设和改造投资170亿元,行政村电网改造率超过90%。
大建设促大发展
2012年,贵州将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把交通、水利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加快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完成交通投资843亿元。加快在建高速公路建设进度,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00公里,确保县县通高速公路项目全部开工,并建设国省干线公路420公里,加强通乡、通村公路建设,确保100%的乡镇通油路(水泥路)、100%的建制村通公路。
完成龙洞堡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和毕节机场主体工程,建成新舟机场,确保铜仁凤凰机场扩建和黄平机场开工,力争茅台机场开工,启动龙洞堡国际机场三期和威宁机场前期工作。同时加强基地航空公司建设,新开和加密22条国内国际航线,并完善内河航运建设规划,加快水电站通航设施建设,开工建设三板溪库区航运工程。
在加快破解工程性缺水问题上,将完成水利投资170亿元,开工建设20个以上骨干水源工程,加快毕节夹岩、安顺黄家湾水利枢纽等前期工作,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75座、烟水配套51万亩,基本建成“滋黔”一期工程,新增机井800口,并继续开展大江大河提水和长距离管道输水试点。
加快水利设施建设范文4
【关键词】水利农田;建设;管理
1 导言
在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城镇化进程加快,更多的农村人口以更快的速度涌入大城市,这就导致农村人口日益减少,没有人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科学技术落后,农业劳动还少不了大量的体力活儿,所以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为了保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我们需要提高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
2 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农村基本建设投资的减少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反差加大,部分地方乡镇政府脱离农村客观现实进行的各种各样的超前建设和达标活动等,逐渐加大了乡镇政府的财政负担。基层政府不能够有效地将有限的公共资源用于当地民众和当地经济发展最需要的基础设施,地方政府(或政府官员)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愿进行花费资金多、短期显性效益不明显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导致农田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格局扭曲甚至主体缺位,影响了农村水利建设工程的实施。
2.2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先进科学的农田水利灌溉建设不仅对农业产业条件有巨大影响,还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实现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我省农田水利建设缺少资金,在资金短缺的无奈之下降低建设标准,已经建成的水利工程抵御干旱、洪水等突发自然灾害的能力不高,使农田水利工程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许多陈旧的农田水利设施已经不能够适应农业发展的变化,在实现粮食安全战略的问题上,存在着许多的困难。
2.3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管理难
一方面,我国农村地区特征差别很大,农民的需求差异不同。缺乏在组织与制度上与当地发展情况相适应的规划安排,农民和政府之间缺乏一个可以表达农民真实意愿和心声的“桥梁”。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不能很好的参与项目的管理,农民的声音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得不到很好的体现,反映不出农民的需求。
3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几点建议
3.1加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
要加快实施跨流域调水及重要水源工程建设,逐步建成布局科学、配置合理的水资源保障体系。加大灌溉工程建设的投资力度,大力开展抗旱水源建设,扩大有效灌溉面积,着力保障农业用水需求。要在水土资源潜力较大地区,结合已建和在建重点水利枢纽,积极发展新灌区;在不具备正常灌溉条件的地区,采取多种工程方式,合理利用当地分散水源。对于那些被水灾破坏工程的修复也要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一部分,因为这可以充分地利用之前的工程节约资金,而且还可以借助之前的方案便于后期的施工。水源配置工程要选择大型骨干水源,不要选择一些小支小流,只有选择大的水源才能保证水源供给充足,这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提。小型水源工程建设也是我们考虑的重点,是大型水源建设的补充,因为那些小水库、小堤坝对于涵养水源。清除淤泥、保持水土、改善土质有着积极的补充作用,这样的工程多了,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目前干旱的现状。同时,要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维护,加强县乡河道疏浚、灌区改造,加强田间工程、末级渠系以及涵闸泵站建设。加大田间配套工程建设投资力度,加快推进末级渠系改造进程,疏通“肠梗阻”,打通“最后一公里”,提高农田灌排标准,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充分发挥现有农田水利设施的作用,扩大灌溉面积,实现灌区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3.2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节水灌溉技术是解决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缺水问题的重要措施,每年农业灌溉浪费的水资源数量惊人,所以“节流”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开源”。一是加大资金投入。上文分析现在农田水利水利设施建设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投入不足,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一切的技术开发和设施建设的基础都不存在。所以要加大资金的投入,这种投入要做好长期坚持,不要做表面文章。二是提高技术水平。水利设施建设以技术为主导,有了技术,才会有效率,所以资金的投入首先要体现在技术上。三是合理配置资源。水多的地方分给水少的地方,这就是合理配置资源,也是互帮互助精神的体现,更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四是调整农业结构。传统的农业结构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要适时调整。
4 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措施
4.1强化水利设施管理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农业和农村各个方面。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无论是扩大灌溉面积、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还是治理洪涝灾害和水体污染、优化农业生态环境,都需要国家加大投入,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田水利化水平。要把政府的力量、农民的力量、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强大合力。农田水利设施规划不能仅局限于农田灌溉,而是根据本地农业发展实际和现有水利设施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合理规划,要以地区水利建设为依托,以治水为中心,实行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规划要与中小流域治理规划相结合,更加合理地利用水资源,达到防控结合、防控有序的效果。
4.2政府加强扶持力度以及政策引导
政府加强扶持力度和政策的引导,是增加农田水利建设的最佳的办法。政府部门主动加大对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而且能够在财政预算中为其增设专项专用的资金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农村水利建设完善的实施。在政府的引导下,根据当地农田水利设施的现实情况,力求能够改造陈旧的设施,并且与此同时增设新的水利设施,如果政府自身资金出现紧张也可以动员当地农民集资捐款等方法筹措到用于水利设施升级和再建的经费。当然,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需要政府相关部门要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做到资金透明,让农民明白了解到集资的目的和所用之处,彻底消除抵触情绪,并且尽可能动员他们能够在进行水利设施建设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4.3强化管理制度
建立统一化的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标准,完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和质量监督体系,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规划合理、建设透明、质量达标。在施工单位的筛选方面,要加强资质审核,要求有实力、有经验、有技术的施工单位才能进行水利工程建设,避免层层分包导致的“豆腐渣”工程,杜绝工程建设中的腐败行为。
5 结论
总而言之,对于农田的水利项目建设来讲,其是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决定农业专业化、现代化的前提。农田水利项目工程较为复杂,对其影响的因素较多,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应深入对其进行分析,找寻相应方法,从而提高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水平,促进我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冠军,陈献,柳长顺,张秋平,戴向前.新时期我国农田水利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中国水利,2010,05:10-14.
[2]王新国,乔鹏,陈克杰.新时期定陶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浅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3,12:128.
加快水利设施建设范文5
关键词 山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现状;措施;云南永平
中图分类号 S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4-0195-02
永平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属高寒贫困县,全县辖4乡3镇,73个村民委员会(涉及山区行政村有72个),1 236个村民小组(涉及山区村民小组有967个),2006年来全县农村人口15.552 3万人,其中山区人口13.410 5万人,全县山区总耕地面积12 207 hm2,其中水田3 197.27 hm2,旱地9 009.73 hm2,人均占有面积0.09 hm2,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 280元。
1 永平县水资源及其利用情况
1.1 水资源情况
永平县水资源总量等于地表水与地下水之和,扣除重复部分后为10.08亿m3/年。1995年人均占有水量4 488 m3。永平县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但分布不均,调蓄工程少,开发利用率低。20世纪90年代建设的县城大碱塘水库和近年来建设的杉阳镇倒流河金河水库虽然解决了部分城区和半山半坝地区的人畜饮水和田地灌溉问题,但很多村组的用水问题仍十分严峻。
1.2 水资源利用情况
永平县境内地质结构复杂,地形切割较大,工程地质差,水文地质条件优越,形成河流甚多,大小河流均属澜沧江水系。全县降水充沛,水资源丰富但零星分散,水资源利用条件好,但利用率低。永平县水利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有农业灌溉、水能发电、人畜饮水、工业生产和林果用水5个方面。目前水资源的年有效开发利用量为6 595.79万m3,开发量占资源总量的6.5%。一是农业灌溉用水。水利工程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而兴盛,全县现已建有库、塘223个,沟渠644万m3/年,农业用水量占总开发量的69.7%。有效灌溉水田4 020 hm2,水浇地3 306.67 hm2。二是水力发电用水。境内水能的利用,1958年至今在境内累计建成小型水电站49座,总装机2 668 kW,利用水量2.69亿m3。由于经济、技术、管理及大电覆盖面扩大等原因,部分电站废弃。2005年尚能正常运转的小型水电站有12座,实际利用水量1 360万m3/年,占总开发量的20.6%。三是人畜饮水用水量。截至2005年全县有农业人口153 018人,城镇人口12 326人,大牲畜122 097头。按云南省水利水电厅农水处规定的现行生活用水标准:农村人口日耗水量30 L/人,城镇人口日耗水量50 L/人,大牲畜日耗水量25 L/头计算,每年全县人畜用水量为288.21万m3,占总开发量的4.4%。四是工业及林苗用水。据统计,工业万元产值耗水541 m3,亿元工业产值每年耗水量为541万m3;1 hm2林果年耗水量1 350 m3,境内林果面积266.67 hm2,林果年耗水量36万m3。工业、林果年总用水量577万m3,占总开发量的8.7%。
2 永平县山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
2.1 水利基础设施配套不全,功能老化,保障能力下降
由于年久失修,大部分水利基础设施的功能老化,导致许多河道淤积严重,防洪抗旱能力降低,威胁居民的生产和生活[1-5]。由于供水能力下降,遇水文干旱年份,导致当地减产减收发生[1-2,6-12]。
2.2 缺乏充足的资金投入,缺乏科学规划,缺乏有效的资产经营管理
相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对水利基础设施的要求来说,地方政府每年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的资金不够充足。这直接导致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跟不上当地发展的要求,也直接导致相关的资产经营管理陷入无序状态。行政村单位是水利基础设施的管理业主,实行实物管理和设备管理,管理模式比较粗放。大多是无偿服务,无偿供给。供给越多,需求缺口越大,实现扩大再生产就愈是困难。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作用缺乏科学认识,没有明确的目标要求,缺乏统一科学的规划[1-12],久而久之,导致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2.3 效益不高
永平县属欠发达地区,坝区小,山区大、山区水资源零星分散,2015年以前建设的水利工程有效灌溉面积有限。加之缺乏合理布局,缺乏统筹规划,加之管理不善,导致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益低下,甚至无效益[1-5]。在某种程度上,水利基础设施 形同虚设。
3 加强山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措施
3.1 高度重视,加大投入
建议各级必须高度重视水利建设工作,深入到山区水利建设第一线调研,重视研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切实把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村水利条件等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
由于县、乡2级财政困难无力投入大量水利建设资金,切实加大对“五小”水利建设离不开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建议省州水利主管部门及其相关部门加大对山区“五小”水利建设的支持力度,以近段时期政府力打“精准扶贫”攻坚战为契机,给予山区贫困地区大量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补助。
3.2 提高认识,树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的意识
转变观念,认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充分认识水利基础设施是农业和农村经济赖以发展的“先行资本”,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工程”来抓;作为为农民办实事、为农民办好事的“民心工程”来抓;作为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变生产条件、改善生态环境[2-4]、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效工程”来抓;并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常抓不懈。
3.3 各部门相互协调,推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向纵深发展
水利基础设施基本建设,工作量大,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各部门需要有效配合,国土、水利、农办、农业、民政(扶贫资金)等部门的资金需要有效整合。应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抓住影响农民生产生活的关键问题,集中治理水利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从最迫切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入手,做到有重点、有特色[1-5],突出重点,兴修水利。如整治山塘水库,狠抓节水灌溉配套建设,实施水土保持工程,遏制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等。
3.4 择优扶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凡属村、乡、镇辖区范围内事关改善生产、生活、生态的水利项目,应由当地党政依据社情民意,搞好规划,组织实施[1-3];凡属国家下达确定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应由县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1-5];对群众积极性较高,成效显著的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在资金上应优先安排,按建设的实际、成效来确定扶持的力度和额度[1-2],采取“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的择优扶持办法。
4 结语
在永平县7个乡镇未解决完善工程中,要加快工程项目建设,缓解部分山区农田、旱地供水缺乏的矛盾,新增改善山区农田和水浇地面积,建设管引小型蓄水工程改善人畜饮水困难和安全,切实解决山区农田、旱地、人畜饮水用水困难问题。加快山区脱贫致富的步伐,促进县域山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5 参考文献
[1] 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现状及发展策略[EB/OL].[2016-01-05].http:///link?url=MxNfYOilcsvOMZ4RJHfPDXWgQ6RT JIYfF2UUdY8ON70FMBC3u5gTwR8HTP5XynUH89338xo7gMLXBJYx M54wPK5Us161caoEC3pW4_U8DGW.
[2] 吴文朋.庆元县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10(2):40-42.
[3] 冯兵旺.河北省贫困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6):22-23.
[4] 郎永建,张尚民,李长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农村经济,2004(2):81-83.
[5]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对策[EB/OL].[2016-01-05].http:///link?url=l6VvK6E25_wmDkiB_mxmHcQrTZj-5CnBHbS3s-Y1JhB 9qQairOcBhN2-B5BziWITWLBOD0ycefSP-jOgyGBv2Dhd9CKnOl_Vfo k0yyqHM67.
[6] 奕永庆.经济型喷微灌[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7] 罗庆君.防汛抢险技术[M].河南:黄河水利出版社,2000.
[8] 浙江省水利厅. 浙江省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导则[S/OL].[2016-01-05]. http:///link?url=VLRJPUxl4b 8iI2XJpKFUltPh6Qf1h0dCGg8bUKr7FHw1i_kLDcqZA-rwAhoRs_bNUp pjIDYKPPs1cmrt6LdvOnuhGWYYswROLgfc4YKx-9C.
[9] 王英华,陈晓东,叶兴,等.水工建筑物[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10] 郭元裕.农田水力学[M].武汉:武汉水利电力学院,1986.
加快水利设施建设范文6
摘要: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和农民的收益。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是水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重大民生工程。对于直接服务于“三农”,对发展现代农业,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意义尤为重大。
关键词:农田水利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 民生工程 现代农业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血液,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实现,取决于“三农”的发展程度,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保证“三农”发展的重要基础。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兵没有像生产资料那样分配到户,而是集体共有,工程还曾一度陷入无管理,无秩序的混乱状态,许许多多不良现象也与日俱增:如机井被填,渠系被毁,水力机电设施被私分、变卖或偷盗,工程无人管理和维护等。而时至今日,在审计调查中仍发现: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老化失修现象严重
农村现有的水利设施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为受当时的技术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排灌标准低,运行时间长,工程老化,实在难以抵御重大自然灾害。加之近年来有些地方将大堰分割成小堰,有的还将堰塘改为水田,这样,遇到大旱之年,需要灌溉的农田无法得到保障,严重影响到农村水利灌溉。
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粗放,效益低下
由于权力不明确,造成建、管、用不能很好的衔接。“重建设,轻管理”日益凸显,不少工程有人建,无人管,有人使用,无人维修,平时根本无视管理维修,临到用时方思水。加上村上关于水利管理的人员没有固定,致使一些工程老化、失修、淤积甚至报废。这样长此以往,大部分水利设施功能丧失殆尽,遇到自然灾害便只有束手无策,或者各自为阵。群众的组织化,社会化程度偏低,自发性,盲目性和无序性比较普遍。
三、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农村青壮年常年在外打工等原因,农村小型水利投劳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实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后,筹资筹劳总量有限,能够投入农田水利的资金和劳力微乎其微。实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后,虽然激发了村民自愿维修村级农田水利设施的积极性,但因奖补数额有限,一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村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问题。对于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村来说,筹集资金维修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更是难上加难。在审计调查中了解到,近年来国家和政府在农田水利建设上从资金、项目、人力、物力等方面都加大了投入,但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却一直没有专项资金,造成农村小型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制约了农村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资金投入分散,难以形成规模。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资金主要来源是靠国家、省级专项资金投入。资金的投入由水利、财政、计委等有关部门管理并使用,尽管投入总体大,但分门别类下来,用在不同的项目,这对于资金合力使用还有一段距离,直接影响了工程建设的规模,也影响了工程所能发挥的效益。
五、管理疏忽,人为破坏原因多。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要么是难以建成,要么建成之后由乡镇水管单位管理,有的则是村或组直接管理,可以这么说,这直接就没什么管理。对于管理上的一些强硬措施在这里就是零,几乎就是放任自流的状态。因为不受重视,很多小问题开始只需简单劳力解决即可,却因为无人重视,无人出力,破罐子破摔,导致损坏更加严重,最后失去维修的价值。更有甚者,许多渠道,涵管,输水设备因人争水源通常会遭到破坏,导致这些基础设施便会失去过水功能。
综上所述,小型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问题其实相当严重,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那将会危及粮食生产安全,农民增收问题和农村社会的稳定。那要如何解决以上所涉及到的问题呢?这里有几条建议。
一、因地制宜,科学编制,进一步完善小型水利设施建设规划
对于此,我们可以借鉴其他经验,对当地水利设施的现状先做个全面普查,了解一二,建立档案数据系统。对于群众和基层干部的意见和建议要积极有效采纳。按照“统筹兼顾、重点突出、分布实施、讲求实效”的原则,在原因水利设施的基础上,把种植结构、水利条件这些问题考虑进去。再结合路网方便,村民建设的情况因地制宜,科学编制建设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分区规划,完善水利设施建设。
二、完善水利建设投入机制
在争取国家对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投入的同时,也要凝聚全社会的力量,针对当前水利设施建设的薄弱环节,加大政府投入,强化金融信贷的支持,开源节流,吸纳社会资金,开展招商引资等方式吸纳资金。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加大人们投入到这上面来的积极性。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要讲一定比例的积累资金留作农田水利建设,千方百计争取各方资金;财政部门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上,要向偏远山区乡镇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倾斜。以奖代补,先干后补,民办公助等方式,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在兴修水利与维护保护方面的积极性。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尽可能多的争取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和资金,努力改变当前水利设施落后陈旧的现状,努力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确保农民水利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三、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管理机制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工投入使用后,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水利设施的监管力度,组织专人、保障资金,定期实行水利工程的维护检修。首先要建立健全符合本地的实际的小型农田水务管理队伍,加强基层管理人员相关知识的培训,让他们掌握新科技,新知识,新技术。全面提高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服务意识和工作能力。其次就是健全农民用水协会,专门负责本地农田水利设施维护和修护,加快农田水利设施管理体制的改革。
四、加大宣传,广泛发动,扎实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农村普遍存在水利设施建设跨区域协作难,地方政府组织难,农民群众出工难等实际问题,与此,各级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发达群众,形成强大的舆论导向。在宣传教育的基础上,通过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挂钩等途径,建立硬性约束机制;进一步完善落实农民投工投劳补贴政策,调动农民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济洲《农村水利发展与科技创新文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9.12
[2]李岚《中国水利水电行业管理实务全书》 中国大地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