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消费的好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绿色消费的好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绿色消费的好处

绿色消费的好处范文1

纸质材料的品种、类别很多,现在多用于绿色包装的材料有以下几种:牛皮纸、牛卡纸、瓦楞纸、箱板纸、茶板纸、羊皮纸、鸡皮纸等。这里说的大多数纸质首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基本是原色,后期加工相对来说更少。贴近于自然的颜色、材质也让消费者的心理有一种安全感。原本简单的材料好似直接从自然提取而成,其中暗含了消费者偏向于自然、环保的包装。其次,现在很多纸质绿色包装含有更少的化学原料,人造成分更少,但这样的纸质材料需要的成本相对也要高很多,因而运用的范围相对没那么广泛。绿色纸质包装不是说材料一定是纯天然、绿色的,有的也掺杂了人工化学用品成分。减少了在印刷工序上的化学用料,相对来说,也是为绿色设计做贡献的表现。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品牌选择运用自然颜色的纸质材料包装,就是体现了绿色环保的理念。如1图所示,我们生活中孰知的宜家包装使用了极简的纸质包装达到绿色环保的效果。

2绿色纸质包装在结构上的变化性

绿色纸质包装产业的每个环节都是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在结构上,绿色纸质包装相对于传统包装来说,更注重结构的巧妙性,而并非简单的包裹物品。如何巧妙地运用纸张在结构上的变化,来减少资源的浪费,包括了产品运输、销售、使用各个环节。包装结构的恰到好处有利于产品本身和运输过程中的保护。结构的巧妙设计能使产品损耗降低,从而在成本和资源上提高价值。怎样在运输时使用更安全的结构形式承载更多的商品运输,空间的最大优化利用往往都与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另外,巧妙的结构形式在货架上的摆放能促进产品销售,这与产品本身的使用有很大联系。产品的包装在消费者使用心理的驱使下,倾向于便捷、实用、方便、复合功能的结构设计。这是一个链条式、整体影响的设计环节,也是从结构角度出发,提升产品本身的价值,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体现。

3绿色纸质包装在视觉上的延展性

绿色纸质的包装外形设计,除了提品信息、功效外,最主要的还是企业形象的树立。在社会发展和企业的激烈竞争下,绿色纸质包装的特点体现了当下消费群体生活质量要求的满足,根据马斯洛的需要满足层次来说,是自我需求的实现。时代的发展进步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是购买了满足自我价值、自我生活方式的产品,包装视觉上的作用也就显而易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绿色纸质的包装设计,绿色环保性也体现在它的印刷工序方面。现在,更多的有环保理念的绿色环保纸质包装在版式和文字的处理上,偏向于极简、简洁、概念化的风格。有的只用单色的简单印刷,这就有利于印刷时减少资源的浪费。着重于包装产品本身的价值、性能或者是产品的功能性、便捷性。如图2所示,悦诗风吟的化妆品包装都是通过牛皮纸等原色自然的外包装,通过简单加上产品的文字信息,从包装到陈列都运用了极简的自然主义风格,以此给消费者一种自然生活的产品购买形式。更多的是这个产品品牌的树立。亲近自然、简单的板式印刷工序,企业整体形象就是塑造一个绿色、环保、轻松、自然的品牌效应。印刷成本上也能降低不少,从设计到营销的各个环节都强调了绿色环保的主题。

4绿色纸质包装在应用上的体验性

在产品包装的使用和消费过程中,绿色纸质包装的使用趣味性、再利用、交互式的互动,以及废弃的纸包装在产品衍生中的应用就成了它的环保功效的法宝。将运用到产品的包装赋予新的实用使用功能,将本身要废弃的包装变废为宝、赋予新的生命与用途价值,同样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这反映了人文情怀、人性化的设计。消费者用一份产品的价格购买了复合型多功能的产品包装,实惠、便捷的消费者的生活,也体现了一种环保的观念。如图3所示,该灯具包装的设计同时可以在取出灯泡后,将外包装作为一个纸质的灯罩使用。这样复合型功能的人性化设计,体现了资源的重复利用,巧妙的将包装和灯罩结合,便利了消费者的生活,也使包装有了新的生命、活力和意义。

5结语

绿色消费的好处范文2

农产品绿色营销是指生产绿色农产品的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观念要求下,在考虑社会责任、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和长远发展的前提下,通过绿色农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全过程,引导和不断满足消费者对各种绿色农产品的需求。为尽快提高云南省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云南省积极推进名牌战略,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食品”,但从总体上看,云南省的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还相对落后,整体潜力没能得到充分发挥,整个绿色食品产业与云南建设全国生态省、发展生态农业的总体目标还存在差距,对农产品的绿色营销产生了某些负面作用,我省农产品绿色营销现状如下:

(一)绿色消费意识不足,农产品的绿色营销观念尚未牢固树立

从需求层次的角度看,只有在人们解决温饱之后,才会对消费安全问题给予重视。由于我省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很多地区的绿色消费意识没有形成,一些企业和个人也没有把保护生态和经济增长放在重要的位置,有时仅仅为了谋求眼前的蝇头小利而牺牲长远利益。虽然有一部分农产品生产企业已经意识到绿色营销非常重要,开始宣传绿色产品的优势,但只是作为一种促销方式或口号宣传,没有真正领悟绿色营销的内涵本质。

(二)绿色农产品的定价策略尚待完善

绿色农产品价格与生态环境成本成正比例关系。绿色农产品的价格比一般产品约高30%~150%,有的甚至高出3~5倍。由于绿色产品很符合现代消费者的需求,被认为具有更高的内在价值,所以消费者愿意支付较高的价钱去购买。但就普通消费心理来说,消费者更希望购买的产品价格越便宜越好,以获取最大的消费者剩余。一般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高价望而却步,使得绿色农产品的价值没能体现出来。

(三)绿色农产品营销渠道不完善

云南农产品的运输“瓶颈”有待突破。绿色营销能否成功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绿色营销渠道是否健全。产品产得出、运得出、卖得出,实现绿色农产品应有的价值是绿色营销的根本动力。当前云南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虽然初步形成,但由于我省农产品产地区域比较广,农户经营不集中,还尚未形成健全统一的市场体系和营销网络,在企业和客户之间没有建立起快速便捷的营销渠道。

(四)绿色农产品促销力度不足

云南省农产品的名牌策略立即全面实施。为了引导绿色农产品消费,扩大销售,企业应多方位、多渠道加强对绿色农产品的宣传。目前,云南省内有规模、有实力的绿色农业企业很少,且布局不集中,尚未形成群体优势、规模优势。绿色农业企业整体的促销力度不足,一些企业仅仅安于获得绿色标志使用权,不重视对绿色农产品的广告策划和宣传,还有部分企业即使宣传,强度也不大,导致购买者对绿色农产品的内在价值缺乏了解,没有拉动有效需求,更不利于形成一个稳定的绿色农产品的消费群体。云南绿色农产品中名牌产品数量不多,且未形成规模开发,市场优势不明显,还未能产生名牌效应。

二、云南省农产品绿色营销对策

(一)加强绿色教育,树立农产品绿色营销观念。

近年来,虽然人们的绿色消费意识逐年增强,但因收入仍较低以及对绿色农产品认识的不足,大部分消费者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的购买者仍购买相对便宜的非绿色农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政府承担起对消费者进行教育的责任,针对不同的购买对象,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培训教育,提高人们的绿色农业意识,利用各种媒介工具和宣传方式,积极宣传环境保护和普及绿色消费知识,推动绿色消费的发展,使绿色消费成为一种时尚消费。第一,需要引导和培养人们树立农产品的绿色消费观念,使他们知道绿色农产品与非绿色农产品的差别,了解农药化肥、农膜的大量使用、工业废水的排放等会导致环境严重污染;第二,需要引导和培养企业树立农产品的绿色生产观念,使绿色农产品的企业有觉悟的遵循农业可持续发展原则,加快采用绿色生产技术,开发纯绿色农产品,尽快推行农产品清洁和无公害化生产。

(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推动我省绿色农业的产业化

我省农业企业的主要特点是农村人多、规模小、生产分散、管理困难等等。分散的生产和经营对控制绿色农产品的质量是不利的,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标准得不到统一,价格参差不齐,市场适应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差。因此,要提高我省绿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必须要加快推进绿色农业产业化,把不集中的、产销脱节的绿色农业生产转向综合、产业化生产,形成标准化的规模生产。

绿色消费的好处范文3

绿色管理是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融入饭店经营管理之中,全方位、全过程地从饭店经营的各个环节控制污染,节约资源,已达到饭店经营的最佳效果,实现经济、生态社会的统一。它是追求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新型管理方式。

【关键词】

绿色饭店;绿色管理

绿色饭店(Green hotel)指的是运用环保、健康、安全理念,倡导绿色消费,保护生态和合理使用资源的饭店。其核心是为顾客提供舒适、安全、有利于人体健康要求的绿色客房和绿色餐饮,并且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绿色管理是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融入饭店经营管理之中,全方位、全过程地从饭店经营的各个环节控制污染,节约资源,已达到饭店经营的最佳效果,实现经济、生态社会的统一。它是追求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新型管理方式。

一、我国绿色饭店中绿色管理的发展现状

当前,越来越多的顾客,特别是国外顾客都开始关心环境问题,我国的许多饭店纷纷采取大部分绿色管理措施来降低饭店的运营成本,使饭店更具竞争力。一是实施了一些积极有效的绿色管理措施。二是经营管理者吸收国际先进的绿色管理经验。从短期来看,改进了绿色环境管理水平,强化员工节能环保意识,倡导顾客绿色消费观念等方面,逐步提高饭店环境管理水平。从长远来看,饭店做了设施设备更新改造,节能环保技术引进和绿色饭店管理组织的长期规划,彻底提高饭店环境管理水平。

所以说,我国绿色饭店的绿色管理正处于倡导绿色消费,培养绿色意识,实施绿色管理、不断提高和学习并且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阶段。

二、我国绿色饭店中绿色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绿色饭店实施绿色管理各方产生的质疑

一是绿色意识并未融入到饭店各个方面。目前,在江苏省首批绿色宾馆名单中,南京只有一家上榜。据了解,在江苏省的这次参评活动中,报名时也有许多知名的大饭店、星级宾馆来询问参评条件,但由于“绿色宾馆”的“苛刻条件”而望而却步。二是顾客绿色消费意识不强。例如,2005年6月份,京城的各大酒店掀起了“绿色饭店行动”,取消了“六小件”,但从北京的某些星级酒店传出消息,由于客人的不断要求,部分“六小件”重新回到了客房。

(二)对环境标志制度不重视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环境标志成为开启国际市场的绿色钥匙。我国环境标志自1994年施行以来,国内消费者对环境标志产品并不强烈。因此,很多饭店经营者认为饭店本身就有较为完善的星级标准,从某种程度上说,星级标准更具体、更实际。按ISO14001环境标准建立的体细胞国从产品开发设计、工艺设计、材料选购、生产制造、销售到产品报废的全过程控制,这项认证能给饭店带来种种好处,但实施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许多饭店积极性不高。

(三)绿色管理的政策和措施不健全

绿色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宏观上政府已参与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和措施,例如《中国旅游饭店行业规范》、《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等。但这与发达国家相比,法律、法规条文很少。微观上不少饭店建立了一些绿色化经营和环境保护制度,但习惯与“先污染,后治理”的管理模式,政策上多强调和鼓励事后管理,末端治理,缺乏对环保管理的全过程控制措施,绿色管理效果不理想。

三、解决我国绿色饭店中绿色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培养绿色意识,引导绿色消费

饭店树立绿色意识的关键在于转变旅游业是无污染工业、环保投资会增加饭店成本的观念。首先要靠全体员工坚定不移地贯彻饭店的绿色措施。没有绿色员工,没有绿色意识的坚决贯彻,就没有真正意义的绿色饭店。其次要做好饭店的绿色教育,引导消费者的环保意识,让人们意识到绿色消费是一种高尚文明行为。饭店应视客人为环保的合作伙伴,向客人宣传饭店的环保计划和创意,培养消费者产生绿色消费行为。

(二)推出绿色产品

绿色产品是指那些符合“绿色标志”的产品或服务。饭店的主要有形产品是客房、餐饮产品;无形服务主要是服务。绿色客房应符合环保和健康的要求,房屋建材、用料、装饰品等都应该使用环保天然材料,在客房内增加有利于净化空气和美化环境的盆栽植物,使用节能用品,在满足客人要求和保持清洁的前提下,减少床单等的洗涤次数等;饭店在向客人提供绿色就餐环境的同时,需要提供绿色食品和绿色菜肴,饭店可以与农产品生产组织进行联合,设立专门的生产基地,栽培生产各类的有机食品,始终选购绿色食品,使用天然的色素,严格遵守环保法规,不用渗析动物和野生动物制作菜肴;绿色服务是贯穿于向客人提供一系列绿色产品的全过程。饭店提供的绿色服务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宗旨,并满足绿色消费者需求的服务。

(三)开展绿色营销

首先要塑造绿色形象。对外可充分发挥现代传播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饭店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实际行动,从而得到公众对绿色行为的认同。对内可以通过绿色沟通,树立饭店良好的绿色形象,更多地推销绿色产品。

其次要积极取得绿色认证。企业要积极申请ISO14001绿色管理质量体系及目标市场的绿色标志认证,获得绿色标志认证书,并密切关注国际绿色壁垒的发展动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为饭店获取顾客、社会公众的认同和信赖提供有力保证。

最后要树立绿色品牌。要将品牌管理渗透于绿色管理之中,即将品牌建设贯穿于开发绿色产品、节约绿色资源中,贯穿于饭店无形资产开发、挖掘绿色文化中,形成绿色品牌,成为饭店实物、员工、环境等相结合的核心凝聚力。

四、结论

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饭店业在硬件设施方面已经跨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但在软件管理方面却没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尤其是对于饭店的可持续性发展管理。这需要实现管理理念的转变,需要吸收新的管理理念和建立新的管理体制。而专家预言,谁能率先实施绿色管理,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当今饭店企业之间在市场上的竞争就是饭店企业绿色形象的竞争。只有让绿色管理扎根于各个饭店日常经营管理的各个角落和层面,才能使饭店企业真正达到自身、宾客和社会利益的长期统一,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绿色消费的好处范文4

“三品一标”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评价标准,在我国的发展推广已有十多年。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整个社会对“三品一标”的了解程度和接纳程度还比较低。

大众消费者普遍认知不高

一半以上的消费者不明白绿色食品和普通食品的区别,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认为绿颜色的食品或天然的食品就是“绿色食品”。

3月6日,笔者发现,在位于广州市暨南大学附近社区的普通超市中,贴有“三品一标”标识的产品较少,相比之下,一些专门售卖鲜活农产品的社区超市售卖“三品一标”农产品的种类较多。而在大型连锁超市里,也以平价菜品居多,虽然其中一家大型超市设有有机农产品专柜,但其价格系同类普通蔬菜的3倍到4倍。

接受采访的大部分消费者表示,平时都听说过“三品一标”等概念,但是很少会去购买。更有消费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平时不会去关注“三品一标”农产品,因为他们不知道怎么辨别真假。

在汕头大学读书的小陈说,他的家人一般都去买普通蔬菜,不买有机蔬菜的原因,一是不知道它们与普通农产品的具体区别,二是觉得没必要买,三是不常见到所以自然也买得少。

只有少部分消费者在平时会刻意选择购买“三品一标”农产品,因为他们对时有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比较关注,而“三品一标”农产品在他们眼里更有品质保证,味道更好,能够保持膳食平衡。

通过走访,笔者发现在大学生群体中知道“三品一标”的比例较高,而中老年群体对其了解较少。此外,知识分子群体更加注重膳食平衡,对“三品一标”的消费比例相对较高。

对于群众对“三品一标”的认知情况,广东省绿色产品办公室(广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的前身)此前曾在广东省作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知差异大,大部分消费者听说过“绿色食品”,能够分清“绿色食品”标识的消费者只占21.9%。一半以上的消费者不明白绿色食品和普通食品的区别,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认为绿颜色的食品或天然的食品就是“绿色食品”。

长期从事“三品一标”工作的该中心主任徐小明坦陈,从平时零星地抽查和他掌握的情况来看,目前群众对“三品一标”农产品的认知度依然不高。

案例“三品一标”交易平台处境艰难

认知度不高,使得经营“三品一标”农产品的平台也步履维艰。

3年前,作为广东首家“三品一标”集中交流平台,筹备多年的绿博隆国际食品交易中心(下简称“绿博隆”)在广州正式开业。公开资料显示,绿博隆当时斥资1.8亿元,在广州建立了“三品一标”的专业流通市场,旨在打造一个“三品一标”和进口优质农产品的集中流通平台。

笔者从广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简称“中心”)了解到,为了搞好平台,绿博隆的负责人初时对该流通市场的建设颇费心机,前期调研费用就花费100万,其前景亦得到中心及业界普遍看好。

然而,开业两个月后,绿博隆经营情况却一片“惨淡”。当时有媒体到现场调查,发现偌大的交易中心只能零星地见到几个人;110多间店铺,至今只租出去40个左右,大量店铺仍然处于空置状态;甚至一些已出租的店铺拉上了铁闸,并未开门营业……

此后3年,绿博隆在平台运营方面一直打不开局面,最后不得不“改头换脸”,转做水产品,兼做少量的“三品一标”农产品流通。

“绿博隆为什么做不起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上游的认证企业太少,导致货源不足。”徐小明认为,绿博隆商业模式是连接上游认证企业和下游的酒店和超市,将自己打造成一个优质农产品平台。但整个“三品一标”产业链不大,上游企业少或者不愿意供货给绿博隆,最终导致它做不起来。

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分析,上游认证企业不愿意供货主要是因为它们看不到利益,看不到将货品供给绿博隆有什么好处。“既然企业看不到好处,它为什么不直接供给到超市和酒店呢?供给到绿博隆还会产生租金和手续费。”

据悉,在绿博隆之后,广州乃至整个广东省就难觅专做“三品一标”农产品流通的大型企业。

纵深加快产业发展须补长短板

当前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加大对“三品一标”的宣传,提高消费者和企业对其认知程度,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

据中心介绍,截至目前,广东省无公害农产品1710个,绿色食品810个,有机农产品60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2个;广东省已建立“三品一标”基地面积达590万亩,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有4个县,面积近60万亩,有机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2个,面积近1万亩。

尽管如此,广东省“三品一标”工作的短板依然很明显,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规模不够大、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产业发展工作队伍体系不健全、认知不足等短板,该项工作水平明显落后于江苏、浙江、山东和黑龙江等先进省份。

对此,中心方面认为其深层次原因主要在于“三品一标”难以体现“优质优价”,以绿色食品为例,其认证和检测是需要收费的。加之企业在申报之后会提高生产成本和检测成本,并且每年都会受到农业部门的抽查和监管,“这在企业看来,其生产成本明显上升了,但是不一定保证其产品价格能够提升。”

此外,在中心方面看来,由于超市等售卖终端商场的准入门槛不高,并不会严格按照“三品一标”的标准进货,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三品一标”农产品的全面推广。

不可否认的是,在开展“三品一标”工作中,由于人手不足,体系不健全导致的监管漏洞,也造成市场上认证产品鱼目混珠,加上消费者对其了解不透彻,使消费者难辨真假,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消费者对“三品一标”认证标志的信任,这无疑增加了“三品一标”农产品进一步推广的难度。另外一个现实情况是,很多农民散户,种植面积很小,他本人也没有意愿进行认证。

“如果全社会真正做到按照‘三品一标’进行标准化生产农产品,那么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完全能够实现的。”徐小明说,当前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加大对“三品一标”的宣传,提高消费者和企业对其认知程度,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

也正因为如此,广东省将围绕“发展现代农业”这条主线,将“三品一标”认证申报作为推进农业发展、提升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突出重点,着力培育本土特色农业品牌,为现代绿色精品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链 接

三品一标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由于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事物国际上通常都冠以“绿色”,为了更加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生态环境,因此定名为“绿色食品。”

绿色消费的好处范文5

公园傍河流,妙就妙在它使排污者不再拥有“地利”优势。就我国而言,多年来为防治河流污染,所采取的措施应该说是有力的,包括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等等。可是,实事求是地说,效果一般。当然,其中的原因很多。笔者认为,众多原因中有一个原因始终未引起我们的重视,这就是企业和居民傍河而居的问题。事实证明,企业和居民只要傍河而居,对河流的污染就避免不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些排污者具备了“地利”的优势,利用“地利”之便随时向河中排污。尽管有关监管措施较严密,监管人员较为敬业,但“老虎也有打盹儿的时候”,而只要“打盹儿”,对排污者来说就是机会。可见,只要排污者“地利”条件存在,向河流排污的现象就无法根除。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公园傍河流就不失为一项好措施。这一措施最大的亮点就是使排污者彻底失去“地利”的优势,从而阻断向河流排污的通道,这对于河流治污来说,具有釜底抽薪之功效。

公园傍河流,妙就妙在能够显著提高河水的自净能力。由于线性的公园紧贴河流,可将公园的良好植被与岸坡、河道、水连为一片,构成水陆复合型的生态系统。这一生态系统的建立,显著地提升了生物多样性水平。而生物多样性水平的提升,又大大增强了河水水体的自净能力。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队伍的壮大,最直接的受益者便是水体。如:排入河中的污染物被细菌和真菌作为营养物而摄取,将有机污染物降解为无机物;细菌被水生动物吞食,产生的无机物作为营养盐被藻类吸收;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供其他水生动物利用;过量的藻类又被浮游动物食用。这一过程即为按食物链方式使污染物浓度降低的过程,对河流水体的净化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公园傍河流,妙就妙在能够促使河流实现生态平衡。众所周知,绿色植物是生态平衡的主导者。因为有了公园内的绿色植物,以植物为食的动物便会纷至沓来。而动物增多的同时,其残体又成为微生物的营养来源。由此,微生物队伍迅速壮大。而微生物活动的结果,又释放出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这就形成了良性的能量活动和物质循环。在这里,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微生物是分解者,三者结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生共荣,一起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上述三者,生产者,即植物,是关键的一方,没有生产者,就不会有消费者,当然也就不可能有分解者。河流生态系统经过一定的发育阶段之后,生物的各个组分之间、群落与环境之间以及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渐趋于相对稳定和协调,并通过信息的反馈保持自身的动态平衡,从而构成人类所期盼的生态平衡。

除此之外,公园傍河流,还有其他好处。如:作为天然屏障,可阻挡各类垃圾随风入河;由于绿色植物具有明显的滞尘作用,可阻止空气中各类粉尘入河;由于绿色植物有驱热纳凉的功能,可使夏季河水水温不会过高,从而保护水质;树木可通过丰富的根系吸收河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使河水免受或少受富营养化的危害。

绿色消费的好处范文6

[关键词]绿色营销;可持续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5-0041-0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人类对土地、淡水、能源的需求加大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保证资源的永续可用成为广泛研究的课题。

绿色营销作为一种新型的营销理论,主张实现有限资源的最佳配置,追求企业利润和社会、自然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以来,逐渐成为主流的营销理念。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大前提条件下,对企业绿色营销的要求就越来越迫切。但由于我国企业的绿色营销起步晚,当前面临很多现实性的问题。

1 影响我国企业实行绿色营销的内在因素分析

1.1 绿色营销观念还没有真正建立

对于企业来说,绿色营销与传统营销的主要区别就是对待消费者的态度。前者追求的是可持续的消费模式,以生态环境的改善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以提高消费质量来减少消费数量;而后者重在刺激消费、鼓励数量的消费。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营销重点仍是传统营销的模式。

1.2 绿色营销企业面临成本和技术难题

环境成本内部化因其能有利地合理配置资源,推行清洁生产和全过程控制而在国际上十分通行。而我国的一些企业沿用旧的生产管理方式,使企业陷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收益的增长路径,对环境造成了大量的污染。推行绿色营销,意味着企业对绿色产品的研发力度、技术、设备和绿色产品认证都有更高的要求,即便有的企业具备绿色营销的意识,也会因为实施的难度和成本等问题而有名无实。

1.3 企业营销策略与绿色营销不相适应

企业缺乏绿色的会计和审计制度,产品定价没有包含环境保护的绿色产品价格;在产品销售渠道上没有考虑怎样简化分销环节,如何防止绿色产品在分销过程中的二次污染。产品促销方式陈旧,缺乏绿色沟通和绿色广告。很多企业没有担负起绿色营销的责任,缺乏引领消费者绿色消费的意识。

2 影响企业实行绿色营销外部性分析

除企业本身存在的问题,我国绿色营销实行的外部环境也有待改善。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缺乏绿色消费的需求。这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货币支付能力及环保意识有关。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不足将影响绿色消费市场的形成和消费行为的产生。

另外一个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外部性问题。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指生产者或消费者的经济活动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了好处,但生产者和消费者本身并没有因此得到任何相应的补偿。最典型的现象就是搭便车,非绿色营销的企业受益于绿色营销企业,却不会向实施绿色营销的企业支付任何费用。负外部性指生产者或消费者的经济活动给社会其他成员,或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但并没因此付出任何应有的代价。如传统的企业采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但因为国家对企业经营的绿色指标评价体系的不成熟而使得相应的惩处滞后或者乏力。

3 企业实现绿色营销的对策和建议

3.1 企业实现绿色营销的战略路径分析

企业要实现绿色营销,把绿色营销落实到企业的战略管理的各个环节,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3.1.1 用企业文化指导绿色营销

企业文化是指导企业营销的思想基础。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要把绿色营销的理念当做战略指导思想贯穿在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之中。不仅要考虑企业和消费者利益,更要把对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落实到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包装、使用以及服务等各个环节之中。具体来说要培养员工绿色营销的意识,使员工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要性;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设计中注重节能减排,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在绿色消费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趋势的影响下,企业只有树立绿色的营销观念,构建绿色企业文化才能在市场营销中取得消费者的认可并最终获得成功。

3.1.2 合理运用绿色营销组合策略

正确的营销组合策略能激发消费行为的产生。对于企业来说,一是开发绿色产品。作为企业营销组合的载体,营销行为的基础,绿色产品的开发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与行业结构、企业的战略目标、实力相适应。企业要积极地进行绿色需求的市场调研,辨别市场机会。产品的设计和制造遵循“3R”(Reduce,Reuse,Rcycle)的原则。二是制定绿色价格。绿色产品的价格受市场状况、竞争需求和政策法规的影响,总的趋势是高于其他产品的价格。为了让消费者接受,企业可以从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的角度,以需求为导向进行合理定价,让消费者接受。三是选择合理的绿色销售渠道。适当的销售渠道有助于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量的扩大。绿色销售渠道要本着品质保证和生态保护的原则,减少各个物流环节的资源浪费,从效益的角度进行资源的配置。四是开展绿色促销活动。企业通过各种媒介宣传产品,既有利于产品的销售也适时提升了企业自身的社会形象。

这四点既是绿色营销的组合策略,也构成企业绿色管理的基石。

3.2 政府为企业实现绿色营销提供制度保障

生态环境的公共属性要求政府成为社会利益和生态环境的维护者。要利用正外部性,控制负外部性,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来实现。借鉴发达国家企业绿色营销的发展规律,政府对环境的干预越厉害,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广度和深度就越好。因此,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主体,政府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3.2.1 重视绿色知识的培育

使消费者了解绿色产品的内在价值,对绿色产品的特点、优势和益处有全方位正确的认识,让绿色产品走进千家万户。政府可以通过各级政府组织机构,层层落实绿色知识的教育工作。学校通过对学生的宣传,社区组织通过对居民的倡导,政府通过与企业、媒体的互动让绿色消费成为社会的时尚,成为引领人们消费时尚的直接动力。

3.2.2 尽快建立绿色营销考核体系

政府除了奖励绿色营销的企业,还要加大对绿色投资的力度,为绿色营销营造好的外部环境。同时要建立绿色营销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应以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维度,全方位多方面体现企业满足消费者需求,承担相关社会责任和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并把此作为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3.2.3 完善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体系

对于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我国目前已经制定了30多部相关的法律法规。但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针对国外企业的绿色壁垒,有必要遵循国际惯例,适时进行修补和完善。同时还要加大环境执法的力度,强化环保行政的功能。

4 结 论

绿色营销是社会潮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企业绿色营销的实施能更好地整合资源、提高效率,最终实现企业营销活动与生态系统的协调。绿色营销的实现离不开企业自身的建设和政府的职能发挥,如何正确引导消费者乃至全社会都重视、参与绿色营销,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刘凤军,吴琼琛.我国企业绿色营销问题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2).

[3]杨慧.绿色营销:是挑战也是机遇[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8):13-15.

[4]黄淑萍.绿色营销的优劣势及其对策措施[J].北方经贸,2006(1):6-9.

[5]王霞.我国企业实施绿色营销战略的问题及对策[J].池州师专学报,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