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文主义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文主义概念范文1
关键词:包装设计;人文主义美学;审美功能;视觉效果
人文主义美学是包装设计的一部分,在以往的包装设计中,实用功能占据主要地位。随着观念的改变,人文主义美学的地位逐渐提高。现代包装设计中,人文主义美学得到更多的体现。现代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要在保证产品功能的基础上,更多的体现人文关怀。总之,人文主义美学与设计功能之间相辅相成,只有将二者结合才能设计出更好的产品。也就是说,人文主义美学给现代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设计师而言,把握这一要求才能设计出好的包装,促进产品营销。
一、包装设计中人文主义美学的体现
(一)人文主义美学与设计功能相辅相成
首先,包装设计的功能是为了装载日常用品,设计功能是其存在的基本价值。但随着现代人观念的改变,包装设计的理念明显偏向于美学与设计功能之间的结合。美学体现于包装设计的整个过程中。从消费者心理学角度看,只有结合了美学与设计功能的包装才能够符合现代人的需求。视觉功能是人文主义美学的一种特殊体现,心理学认为,人类购买欲望首先来自于感官,包装的表面设计是其人文主义精神得以体现的重要途径,这也是现代包装越来越重视美学设计的主要原因。美是可以察觉的,这种察觉最终通过购买行为转化为经济效益,在年轻消费群体中,对于人文主义美学有着更高的追求。另外,人文主义美学的精髓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与关爱,也就是设计师与消费者之间具有着某种关爱的关系,从这一点出发,人文主义美学是通过设计师的手来传递。包装的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价格、功能、美观等多方面因素,从人的需求角度分析进行设计,满足消费者的价值取向。可见,人文主义美学具有差异性。
(二)审美意境是包装人文主义美学的重要体现
审美意境体现在包装的“装”上,是人文主义美学的重要体现。与设计功能不同,审美意境表现为抽象的美学概念,是人的一种主观表现。消费者在购买包装时,材料、颜色、款式都是其购买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见审美意境这一抽象的概念也是通过具象的元素来体现。现代包装设计已经将品牌设计列为重中之重,品牌可以有效的传达包装的审美情趣,这使得美学与人文主义美学之间存在差别。注重审美是消费者的第一心理,但随着购买者心理的发展,理性消费最终会占领市场,因此审美意境的重点在于人文,就是满足消费者的实用功能与审美观念,才是产品设计的主要任务。同时,消费者的审美意境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何在包装设计中体现出其人文特征将成为设计师的主要任务。要求设计师不能一味的追求包装视觉效果,内容与形式的结合才是现代人文主义美学的体现,才能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二、包装设计中人文主义美学的意义
包装中的人文主义美学具有积极意义,其中主要体现为人文主义美学彰显了包装的审美价值,满足消费者的多方面需求。产品包装往往具有升华产品的作用,消费者甚至会将包装列入购买商品的考虑因素中,产品包装具体广告性,好的包装使产品本身得到了很好的宣传。对于企业利益获得来说,无疑是具有促进作用的。人文主义美学认为,功能与美感是并存的,虽然美感停留在表层阶段,但它往往能制约人的心理,改变人对产品功能的理解。这也是审美意境作用的体现。人类价值观在不断改变,对于现代人而言,人文主义美学的意义更深刻,体现在商家的营销活动中,包装的美学理念得到了升华。日益提高的人类生活水平也促进了审美观念的改变,对于产品包装的美感要求越来越高。商家则不断的加大包装的设计成本,确保包装的质量,提高其审美价值,满足人类的审美需求,当然,这一过程中也引发了人们对于产品质量的思考,人文主义的积极意义不仅体现在观赏功能上,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设计者真正从消费者的整体需求和个性需求出发进行设计。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将人文主义美学分为美学、设计学和广告学三个方向,其中美学是直观的体现,设计学是消费者理性心理的体现,是包装上设计质量的要求,而广告学是一种宣传手段,是将美学行为转化为消费行为的工具。人文主义美学同时体现在这三个方面。广告传达与审美意境之间具有关联性,而品牌效应则加深了包装的难度,提高了广告传达的地位。广告将美学中的基本元素作为诱导方式,是形式与内容结合的一种体现。这种结合起到了间接诱导消费者的作用。美学传达的意义就在于形式与内容之间不能分开,缺了形式,也就是美学的基本表现,消费行为很难形成。缺了内容,也就是产品的功能,长久的消费行为则不能建立,只有将人文主义美学与包装设计功能之间进行结合才是其设计方向。
三、包装设计中人文主义美学的应用
人文主义美学包括心理层面和情感层面两部分,包装设计的人文主义关怀是其美学效应的重要体现。基于此,设计者应将设计美感与设计功能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让消费者接纳产品就要从两个方面出发,建立产品的品牌效应。现代社会中存在诸多成功的案例,固体香水的浮雕听子包装,保持面膜的锡纸包装,都体现了包装设计的人文关怀,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包装是产品的外在体现,更是一种美的体现。正是由于这种结合才使得消费者与产品与某品牌之间的认可度越来越高,泰舒茶被认为是茶的重生,设计上,泰舒茶完全脱离了俗套的设计方式,将东方文化体现了淋漓尽致。而除了这一点外,该产品还重视品味,正是通过品味才使购买后的顾客能够认可并爱上这款茶叶,可见人文关怀的重要作用。对于包装设计师而言,最重要的是体现出人文关怀,理解设计的功能与价值,美感是瞬间感受,而实用性是从日常生活中长期体现出来的。设计产品的功能应能够改变人们的视觉审美,赋予使用者精神世界,体现出关怀与被关怀。包装设计应同时体现出单一价值与综合国力,并且以服务大众为目的。人文主义美学不仅可以增强人们对于产品的兴趣,还是设计师道德与能力的体现。上文我们通过具体的例子说明了这一问题,事实上还有很多成功的设计,他们在设计上采用了能够俘获人心的包装,体现了产品的特征,并且做到实事求是,简洁大方。一些包装设计还能够使人过目难忘,是由于他们应用了具有超大反差的色彩或者材料,在包装设计中,fossil化石手表听子的设计是当时经典设计,包装体现了多种情怀。可见人文主义美学在包装设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在现代产品设计中更是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而现代设计师的理念也需要随之更新。一些设计师的设计理念更新慢,就会出现产品设计无法满足客户需求的状态,包装设计的人文主义美学体现是一项潜移默化的活动,而不是刻意的,只有设计师真正从人的角度出发,关注设计目的,关注人的需求,才能设计出好的作品,促进工业等各个领域的发展。
四、结语
包装设计是一种深刻的生产性活动,不仅具有实用功能,也是一种美的体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变,包装设计中的美学理念变得更加重要,它影响了人的整个生活与环境。对于设计师而言,应将产品的设计功能与美学理念结合在一起,改变传统的消费观念,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需要在工业设计创新中融入更多的美学元素,将现代美学应用于包装设计中,并通过广告效应、品牌效应等去改变产品的功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郑 豪 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陈陆双.试论美学视角下机械产品工业设计的创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2.
[2]侯立平.文化转型与中国当今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变革[J].中央美术学院,2013,07.
人文主义概念范文2
关键词:小学语文;工具性;人文性;教学原则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8-0072-04
今日,我们的基础教育承受着大量且多样的批评与指责,批评的声音来自不同的地方,政府官员、教育研究者、社会批评家、普通民众,以及一线教师自身的反思;并且,这些批评指向基础教育中的各个阶段和方面。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小学语文亦未能逃脱这些指责,甚至更为严重。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说法:“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小学语文奠定了基础教育的一块重要基石,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那块。因为,“语言文字是思维的工具,是获取其他学科知识的工具”[1]。小学语文的地位如此重要,而它所遭到的批评却使人怀疑它能否担负起所期望的职责。本文将要探讨的是其中的一种批评,即有关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语文的基本性质和教学方向,因而值得我们给予优先的注意。
一、批评: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的摇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地表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观点。但是,当我们进一步追问工具性与人文性究竟是如何统一的或者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二者的统一时,分歧开始产生。现实的情况是,小学语文课程在这一方面遭到了不少质疑与批评。这种批评大概可以分为乍看相互矛盾的两种:
一方面,某些观察者看到小学语文课堂中充斥着教师要求学生大量抄书、背书、写字等重复性训练,这些训练肢解了语文的整体性,根本上是一种机械灌输的办法。这种语言灌输和操练不仅忽视了对学生予以文学上的启迪、精神上的熏陶和美感上的陶冶,更不符合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认知水平和过程,无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写字和运用语言的习惯。另一方面,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很多语文教师没有正确地理解新课程的理念,其结果是,在一些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为了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一味顺从学生的独特看法,导致一种“你好、他好、大家好”[2]的散漫、乡愿的学风。这种乡愿式的自由,缺乏对学生进行基本而适度的规范训练,学生既没有获得独立的、创造的精神,也没有打下厚实的语言文字功底,在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习中跟不上教学的进度。
上面两种批评指出了当下小学语文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两大“病症”,当然,实际发生的弊病并不局限于这二者,更有可能的情况是,工具性与人文性二者在语文教育实践中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我们可以概括地说:第一种情况过于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而忽视了语文固有的人文熏陶的作用;第二种情况则表明,语文人文性的一面被有些老师推向了极端,基本的语文能力和习惯的扎实培养却不被重视。灌输式的教学将语文当作纯粹的工具来教,乡愿式的教学则将“以人为本”推向了放纵的极端,这两种批评都指向了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实质问题,即:何谓工具性?何谓人文性?二者如何在语文课程中统一起来?这种统一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获得实现?这些问题不单是纸面上的理论问题,也是关系到语文教学的实践问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此肯定地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然而,这一问题仅仅给我们规定了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远没有回答二者如何统一、如何实现的问题。
二、语言: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载体
何谓语文?根据《现代汉语大词典》的解释,语文有两种含义:其一,指语言和文字;其二,指语言和文学的简称。作为一门学科的“语文”这个概念,涵盖了上述两种含义。语言乃是语文的根本和基础,构成了语文的基本层面。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交流思想、表达情意和下达命令等的工具,在这个意义上,语文课首先是实践性的、工具性的。无论如何,语文被当作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原因正在于它首先是交流的工具,缺乏语言工具,人类社会便难以维持。其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类其它各门知识、传统习俗等都以共同的语言为前提。因此,工具性也是语文的基本属性之一。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包括独立识字、写字、读文章、写作文、口语交际等听说读写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首要任务。也因此,拼音、字、词、句等训练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一点是大多数人都同意的。
(一)人文主义视野下的人文性
较之于工具性,人文性则是一个存在不少歧义的概念。人文性是人文主义思想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在人文性概念的背后,有一系列基本的理论思想对其予以支撑和解释。“人文主义一词指向西方历史上一种关于人的问题的认识、解释以及与教育密切相关的现象,它没有固定的含义,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有所更迭。”[3]众所周知,人文主义起源于西方近代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人文的概念被用来抗衡中世纪以来统治心灵的基督教的神性观念。换言之,人文性的原始意义是赋予人类以崇高的价值和地位,从今日的眼光看来,这是一种典型的“人类中心论”。自文艺复兴以来,人的观念开始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日后随着科技发展、产业革命和启蒙运动等祛魅事件,人的意义与价值逐渐成为西方以至全世界的共识。在这个过程中,人文主义本身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分化为各种不同的流派和倾向。尽管分化愈烈,但是人文主义或人文性本身作为一个核心概念具有若干确实的规定。
人文性的基本立足点是尊重人与解放人。毫无疑义,人文性首先意味着认识并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认为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重要的、独特的个体存在。其次,从肯定人性出发,产生解放人的冲动和追求,即高扬人的能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也就是现在常说的主体性。这与新课程标准中的表述是同一的。这两点也是我们最常提到并予以承认和实践的人文性格。然而,这并没有构主义的全部,事实上,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等思想同样承认并实践这些基本理念。人文主义或人文性的另一重维度蕴含在“人之所以为人”这个重要的命题中。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学者的一个共同特征是精通古希腊罗马的文学和哲学等古典学科知识,当时人类文化中最优秀的部分蕴藏在一些古典学科中,旨在提升人的品格和精神。人区别于动物之处在于人具有精神性的维度,动物则缺乏精神向度。这也是人文主义区别于人道主义或者人本主义的所在,后两者并不完全要求精神上的提升。
新人文主义大师白璧德就人文主义的精神向度做过很多详细而明白的阐述,其根本假设是人性二元论,即相信人性中既有善的因子,也有恶的胚芽,作为人所要做的乃是抑恶扬善。完成这一目标的途径是学习人类文化中沉淀下来的各种人文知识,恪守规范与价值,由此不断追求崇高。“人文主义者在极度的同情与极度的纪律和选择之间游移,并根据他调节这两个极端的情况而相应地变得更加人文。”[4]我们既不能放任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也不能丧失独立的品格和地位,换言之,人文主义倡导一种有节制的自由。节制的力量来源于人文知识对人性的熏陶,即精神性对人性中恶的一面的内在制约。也因此,人文主义的实质是一种关于理性人性以及培养理想人性的积极教育方案。新课标中有如此表述:“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学生应追求广博而全面的发展,避免陷入专业化的片面,这与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或者通识教育的原意是内在契合的。
(二)语言构成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础
语文由语言和文学两部分组成。我们要注意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无论语文的工具性还是人文性,二者都存在于语言文字以及由语言文字构成的文学中。语文是一种典型的语言文字的产物,同时语文也是民族文化的凝聚形式。语言作为人类交流工具,具有工具属性,语言本身承载着文学甚至文化功能,人文性正是内含在语言、文学和文化中,因此,我们可以谨慎地得出一个结论,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于语言(包括文字)。展开来讲,语文的基本材料是语言文字,构成语文的语言文字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思想。语言文字因为它所承载的文化功能而有意义,否则只是一堆无意义的客观存在。同样,任何文化、思想和情感都必须通过语言文字予以展现和留存。在这一个意义上,语言文字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体,工具性与人文性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从这种统一的观点考察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偏向和人文性偏向,就可以发现二者都是由于没有很好地理解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涵义和关系所造成的。只讲究语言文字能力和语文习惯的训练和培养,是机械的,没有注意到语言文字以及由语言文字构成的文章都是依靠它们所承载的思想而变得有意义的。实际上,任何有意义的语言和文字必定包含着文化上的意义,如果仅仅训练字词的运用,这样的语文能力是极其贫乏、表面的,缺乏精神的深度。另一方面,仅仅注重语文的文化意义的熏染,却不以语言文字的基本能力为依托,显然是抽调了精神意义的实现基础。此外,我们课堂中出现的那种散漫乡愿的现象,其原因之一就是未能理解人文主义所强调的道德克制精神。在白璧德看来,“人性与自然相比具有内在的超越性,文学的重要使命就是引导人类由低级自我提升为高级自我”[5]。
三、途径: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教学原则
上面关于语文统一性的分析只是在抽象的理论层面展开的,但是,就教育的实践本性而言,最要紧的事情是如何在实际的语文教学活动中维持二者之间的恰当平衡。这是一个具体的教学法问题,在此,一个新的限制性因素被引入我们的考虑之中,即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已有的知识水平是教学的实际起点。这也意味着,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的平衡状态处于不断的建立—打破—重建的动态过程中,因为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在不断发生变化。笔者立足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于语言的性质出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认为如下原则对于保持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的平衡是有益的。
首先是中庸原则,即工具性与人文性二者不可偏废。我们既要摒除肢解语文整体性和精神性的机械训练,同时又要防止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散漫风气。在机械与散漫之间,我们需要寻找一条中间道路。达成此点的第一要求便是克制人为的偏见。在这条原则之下,我们另提出一条特别的原则,即节制性原则。这条原则专门针对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误解自由和自主的倾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许多教师却由此而将学习的任务全部推向学生,以为教师的干预必定妨碍了学生的自主和独特性。根据人文主义的基本原则,人文性内含着约束,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应当受到一定的约束和引导,而不是任其随意发展。
还有便是积极性原则。第一,小学语文教学重视语言文字基本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看,其感受性丰富而理性尚未养成,因此,语言文字及文学中蕴涵着的深层意义并非小学生所能领会和理解。因此,学会拼音、识字、写字、说话等基本事项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当然,根据中庸原则,即使是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也要注意到人文性的发扬和濡染。第二,如何在语言文字的基本训练中达到人文熏陶的目的呢?创设优美、优雅、优质的语言环境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语言文字的美和文学的美是直观的,并不需要理性上的努力就可体会。审美是人文性的基本内容之一,学生体会语文之美,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力。此外,语言环境本身具有精神熏陶的作用,教学语言的优雅或崇高,能激起学生心中同样的情感,而贫乏、无聊的语言环境只会让学生感到厌倦。
参考文献:
[1]范建欣.小学语文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基础[J].教育探索,2002(6).
[2]吴永军.乱花渐欲迷人眼——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诸主张看语文实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7).
[3]王坤庆.论人文主义教育的价值取向[J].高等教育研究,1999(5).
人文主义概念范文3
关键词:人文主义;人文贸易主义;企业社会责任
人文主义思想最早起源于中国。第一次出现“人文”一词的《易经》中这样阐述:“刚柔相济,天文也;文明以至,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使中国的人文思想源远流长。系统化的人文主义思潮则开始于14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其后经历了两个阶段:从传统的人文主义到现代的人文主义。每一次人文思潮的变革都是人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对人性与社会关系的重新审视,代表了人类思想的解放,其思想精华渗透人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影响人类价值体系的重要因素,其中,也包括了企业的价值体系。正因如此,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在两次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也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从古典经济观到现代社会经济观。可以说,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逐步赋予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理性内涵。
一、传统人文主义与企业的古典经济观
传统的人文主义观是人文主义思潮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它以14世纪波及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为标志,是一次人类思想的解放运动。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传统的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主体性,强调自由、平等,反对神学统治,反对上帝主宰一切。主张以人为中心,依靠人的创造力追求美好生活。受传统的人文主义观念的影响,在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步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观念:物质财富被视为社会进步的唯一标准,财富的最大化积累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衡量个人乃至集体价值的评判标准。在传统的人文主义观念的影响下,人们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以求人类向自然界攫取更多的物质财富,形成了对企业社会责任认识的古典经济观。古典的经济观认为企业作为社会的基本经济组织,其基本的职责就是在为社会提品和服务的同时为股东创造最大的利润,这是传统的经营环境下基于“投资――生产――销售――赚取利润”的单向循环的经济环境对企业经济责任的认识。古典的经济观使企业对自身的角色定位过于单纯和僵化,过分强调企业作为经济单位的逐利性,忽视了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自然发展的统一性。其结果是:生态危机日益严重,资源日趋匮乏,劳资关系逐步紧张,严重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与消费观念的改变,企业社会责任的古典经济观开始受到质疑。
二、现代的人文主义与企业的现代经济观
现代的人文主义思潮产生于20世纪初,现代的人文主义学者围绕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哲学反思,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伦理观出发,对长期以来占据领导地位的传统的人文主义思想进行了批判。现代的人文主义开始关注人与环境、社会的和谐发展,强调要改变关于伦理道德的传统观念。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全球性生产和经营活动在推动全球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使全球环境遭遇持续恶化与东道国广大劳动者权益的损害,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现代社会经济观从动态的角度出发,将企业的社会责任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联系,认为企业的责任不仅仅是利润的增加,还有增加和保护社会财富,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社会责任也应当转变,以维护消费者利益、劳工利益和环境利益为宗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完善劳动法,保障劳工权益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同时,中国劳工状况的改进速度远远落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不少企业习惯于追求短期利润。置企业的社会责任于不顾。例如:强迫工人加班,拖欠工资,工资水平低于最低要求等。此外,环境污染、假账、假冒伪劣商品、豆腐渣工程等现象层出不穷,其巨大的外部负效应也危害着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实施现状另人担忧。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只有企业转变观念,树立人文贸易主义观念,实现价值理念的理性转变,将自身的发展与社会发展视为有机的整体,才能从自发到自觉,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
三、人文贸易主义与企业的自觉社会责任观
作为贸易领域新的价值取向,人文贸易主义是新的人文主义在贸易领域的体现,它强调:现代经济与社会的应当是和谐与同步的发展,现代企业的发展与社会进步也应当是和谐的统一,即企业的经济活动不应仅仅以追逐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应体现一种人文主义思想,应关注人类发展中的社会问题。其理想目标在于实现企业、社会、自然三者可持续发展。
1、人文贸易主义:现代企业社会责任观的理论支撑。首先,“经济人”假定是西方经济学最基本的范畴之一,长期以来制约着经济学的思想和理论。人文贸易主义摒弃了企业的纯经济人的假定,强调企业不仅仅是“经济人”,更是“社会人”,企业是社会有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承担着创造利润的责任,更具有造福社会的责无旁贷的义务,企业的行为不仅应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更受道德规范的制约。其次,资源的“稀缺性”是西方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传统的自由贸易理论虽然肯定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其结果,却鼓励了各国为增加物质利益,在世界范围内掠夺自然资源。人文贸易主义强调资源的相对稀缺性,更强调自然资源的绝对有限性,认为企业的生产和活动应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立足点,并且应该结合环境成本来综合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后,人文贸易主义将自然环境纳人经济的均衡体系中,认为现实世界真正均衡的状态应该是企业、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对任一因素的忽视都将影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的行为不仅不能威胁其他主体的利益,更不能损害自然环境,企业肩负着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责任。
人文主义概念范文4
关键词:人文主义思想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启示
1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
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和理论,14世纪发源于意大利,然后流传到其它国家。人文主义这个称谓来源于“人文学科”,是由世俗学校设置的,以人和自然为研究对象,同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和经院哲学针锋相对的世俗文化。人文主义者的活动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当时反封建的主力军。
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是:
(1)用人性反对神权。
人文主义者认为人有理性,有崇高的品质,有无穷的智力,可以创造一切,以此与神权相对立。“人性论”是人文主义者的理论纲领。
(2)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人文主义者提出“个性解放”,肯定现实生活,提出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的幸福,从而打上了资产阶级的烙印。
(3)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人文主义者鼓吹理性,重视人的聪明才智。他们推崇理性是“人的天性”,“知识是快乐的源泉”。
(4)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这是人文主义者主要的政治思想。
现代性的人文主义是在19世纪作为术语概念以德文(humanismus)问世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唯科学主义的反拨,强调“人”的主体性、自由性、不可平均化的个性、不可预料性、非工具性等。现代人文精神可以说是一种自由的人文精神,最基本的是摒弃了几千年来封建社会对个人价值的漠视,把人看作宇宙间最高价值来尊重,肯定每个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价值和意义。强调人在这个世界上人生价值的体现,不是乌托帮的空想。最重要的是人除了在自然界生存的自然规律之外,还是精神性的存在。但这种自由的人文精神必须建立在有序的人文平台上,是每个人都应遵循的规则。
2人文主义思想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顺应人文主义思潮,完善人文教育模式,创新人文主义特征,营造鲜活的人文教育氛围,直接体现人文主义理念与特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得以实现:
(1)改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人文主义心理学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因素和心理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人感情和个人需要,提倡包括认知和情感在内的教育。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形成个性化知识结构、认知结构和思维品质的过程,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个性,造就学生的人文素质。以人文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教育哲学主张学习者与教育者分享控制权;主张以协商的形式进行学习;主张共同承担;主张学习内容要符合学习者自身的需要。在具体的实践中,人文主义教学大纲强调学习者要为他们自己的学习负责,比如自我决策、自我选择并实施学习活动、表露自己的能力、需要和偏爱等。在这种学习模式中,教师的作用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还是学习者的指导者和顾问。人文主义心理学所倡导的教学思想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和以自由为基础的学习原则。它强调每一个学习者皆有学习潜力、学习天赋;学习应当是在没有压力的条件下自由学习等等。人文主义教学大纲的远期目标是培养符合人文主义心理学标准的人才;其近期目标则是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性学习就是指学习者能够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计划的实施以及学习技能的运用和发展,自我检查评估。在目前高校招生普遍扩招的形势下,由于学生的水平各异、学习能力各异、学习策略各异、学习动机各异以及普遍的师资匮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语言学习中心”或“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甚至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自主学习英语,从而最大程度地实行个性化学习。校园网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室时空限制,构建了一个无限开放的教学空间,学生可以在校园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开展学习,需要学多久就学多久。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要,自主选择不同程度的学习材料,设定学习目标,决定学习进度,不断作出调整,并最终实现自己设定的学习目标。
(2)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2004年4月份起,教育部在全国180所院校试点实施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这次英语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把原来以阅读理解为主转变为以听说为主,把教学中心转移到全面提高英语的综合实用能力上来。此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更加注重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改革的手段就是要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加上课堂教学,来推进英语教学改革。改革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把现有的大纲朝着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方向改变;二是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三是改革评估方法。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特别是网络技术,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具备以下优点:①大班授课与小班操练相结合;②课堂教学与开放式自主学习相结合;③光盘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④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这些优点与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有着天然的联系。
(3)改革评估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变化必然要求评估方式发生相应的变化。众所周知,语言测试的目的是根据被试的考试分数来衡量其语言能力,因此在语言测试中要充分考虑试卷的信度(reliability)、效度(validity)、真实性(authenticity)、交互性(interactions)、影响(impact)和可实践性(practicality),利用测试的反拨作用来促进教与学的理念的变化,保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良好的语言测试应该建立在语言学、语言教学法、学习论和心理测量学等理论基础之上,它是教学工作的辅助手段,并只能服务于教学工作。
3结语
基于上述分析,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英语教学水平,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必须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而不是简单地移植国外二语教学理论;二是推行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是改革评估方式,进一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因此我们只有顺应人文主义思潮,在教学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把单纯对教学法的研究转移到对教学法和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双轨研究方向上来。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若干问题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2).
[2]程晓堂.论自主学习[M].学科教育,1999.
人文主义概念范文5
一、人文主义、科学主义高等教育哲学观的历史渊源
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同样,教育中的这两种哲学观作为教育实践在人们认知上的反映,也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历程。在远古时期,由于受生存和发展条件的限制,人类对自然的认知还处于原始意义上的一体化时期,尚未将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从普罗泰戈拉开始到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以关心人事为主的“人的哲学”被推向极致,并一度取代以自然为对象的哲学,科学与人文显现出分野的端倪,人文教育比较突出。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和苏格拉底的“知识即德性”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认知状况。可以说,正是“由他们开创了哲学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上的分野”①。中世纪的大学教育一直深受亚里士多德充满人文主义色彩的自由教育观的影响,以文科为基础,学习传统的“七艺”。亚氏把教育分为文雅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大类,他本人重视心灵的培育,轻视与肉体训练有关的活动。这一态度极大影响了后来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分化和对立。这一时期,自然科学尚处于发展初期,学科界限未明,作为中世纪教育“基础知识”的“七艺”隐含着人文与自然知识的早期分类。可以说,具有高度整合特征的“人文主义”高等教育哲学从中世纪到19世纪初一直在大学里占据着主导地位。
文艺复兴的“抑神扬人”运动不仅矫正和恢复了被中世纪歪曲、了的古典文化,也激发了人们对自然界的浓厚兴趣。乐观、积极的现实主义精神鼓舞着人们去重新认识自然和人类自身,自然科学知识急剧增加,学科不断分化,近代自然科学从此有了一个坚实可靠的出发点。文艺复兴以后,随着对理性的弘扬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主要在大学系统之外),整体哲学观面临被解构的命运,科学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流派应运而生,并对高等教育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哲学史的角度来看,康德在休谟和卢梭的影响下开始把科学与人文的关系作为自己必须面对的问题。从二元论立场出发,他认为,作为自然界和理性世界的成员,人受两种法则———自然法则和理性法则的支配。康德认为,我们有必要限制知识,以便为道德和自由留下地盘,并再三强调,追求道德和自由的理想是区别人与物的关键。可以说,康德的主客二分法正是以后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哲学思潮长期对立的理论根源。由于近代科学巨大的经济功能,它在大学系统之外得到了蓬勃发展,与工业发展和经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大学教育(特别是传统大学教育)却由于其巨大历史惯性对科学采取的漠视和抵制导致了科学教育发展迟缓,引发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高等教育哲学观之间的激烈冲突。在英国引发的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教育的论战一直持续到19世纪中叶,直至科学真正列入大学教育课程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19世纪中叶以后,科学主义教育逐渐取代人文主义教育,并成为在高等教育领域占支配地位的教育哲学。
20世纪以后,科学技术的二重性使人们逐渐意识到,单靠科学和理性不仅不足以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有可能使人类迷失自我,带来灾难;科学主义教育并不能为科学技术提供价值范导,也无助于缓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内心的矛盾和冲突,甚至会加剧这些矛盾和冲突,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在近现代科学主义高等教育哲学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和职业主义大行其道之时,同时出现了回归古典人文主义的思潮。如现代的自由教育———通识教育的兴起,要素主义、永恒主义和存在主义教育思潮的出现等。1959年,英国学者查•帕•斯诺提出的“两种文化”的观点在西方知识界和高等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在他看来,两种文化的分裂与对峙都是由于狂热推崇专业化教育(即科学教育)引起的。他还指出了实现文化整合的方向:“重新考虑我们的教育”,即通过两种教育的整合来消解两种文化的冲突。与此同时,科技史家乔治•萨顿提出了以科学主义统合人文主义的文化整合观和教育整合观,而爱因斯坦和阿什比则是持以人文主义统合科学主义观点的主要代表。20世纪末,这样一股谋求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协调发展的文化整合思潮最终汇聚而成,使得这两种高等教育哲学由冲突期开始进入了整合期。
二、人文主义、科学主义高等教育哲学的实践
如上所述,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两种哲学都曾在西方高等教育发展史上起过主导作用。早在12世纪,中世纪的欧洲就催生出了巴黎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和萨莱诺大学,并很快衍生出了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以后这种近代大学模式还传播到了德国和美国。从这一时期到19世纪初,可以看作是西方大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混沌期。这一时期,大学是培养百科全书式的知识精英和通才型的社会职业人员的机构。“自由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理性、训练人的心智、塑造人高尚的精神品格。“七艺”作为大学最基本的学科是一个高度整合的知识体系,尚不具有专门化的特征。可见,高度整合的“人文主义”教育哲学在当时西方大学的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从19世纪初德国大学改革运动到20世纪末,是西方大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这一时期,学术自由精神,即研究自由、教学自由和学习自由精神成为了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大学教育,按鲍尔生的话说,“目的不再是百科全书式的信息,而是真正的科学文化,学生不是被看作仅仅作为国家官员为将来服务做准备,而是被看作年轻人,通过不受限制地学习科学,训练他们独立思考的理智和道德的自由。”②从此,大学真正冲破了神学的樊篱,成为高深学问之场所,通过知识创新,加快了知识分化发展的进程,也加速了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分离。洪堡把理性作为人精神统一性基础的“完人”理想在高等教育实践中最终走向了知识的分裂和人精神的残缺。由此可见,这是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哲学在西方大学的教育实践中的第二个发展阶段———冲突期。到了20世纪末,西方高等教育在知识整体趋于分化、局部呈现融合的氛围下进入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哲学的第三个发展阶段———整合期。如果说19世纪以来由于自以物理学为典范的近代科学持续地向传统人文学科领域扩展,激起了人文主义的反抗的话,那么从20世纪上半叶开始,特别是60年代以后,自然科学近现代观的深刻转变则使人文主义重新获得了重要地位。在高等教育领域,这种趋势大致表现为:始于20世纪70年代世界各国大学的普通教育或综合素质教育改革潮流;大学内部各种横断、交叉、边缘和综合学科的纷纷涌现;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取向。今天,现代大学内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传统三大知识领域划界的情况依然存在,但其界限却已日益模糊。如何在相对开放的学术氛围中,淡化学科、专业间的界限,使不同学科在彼此敞开的状态下不断扩展、自主生长,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在21世纪的重大变革主题。
三、当代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整合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当前,高等教育哲学的冲突仍在持续,科学主义哲学无疑在大学的发展中居于独断地位,人文主义哲学则处于被边缘化的危险之中。但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在大学中,人文主义哲学为恢复知识与人的精神整体性的努力从来未曾停歇,这是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使然。可以说,现今在高等教育以及社会发展中的许多问题都与这两种哲学观的矛盾冲突有着直接的关联。而缓解此类问题则必须深化二者在高等教育实践中的整合与协调。
(一)科学主义高等教育哲学的彰显特征
1•现代大学过分关注社会不断膨胀的物质需要。在外部技术功利主义的强势推动之下,大学内部科学与技术的联姻空前紧密,专业化的狭隘倾向愈发明显,传统科学的精神旁落。与此同时,在内部消费主义和职业至上论的双重挤压之下,大学人才培养的传统理念逐步被消解。在人文主义大师白璧德看来,科学自然主义的教育观和情感自然主义的教育观对高等教育同样都是危险的。他在界定了“人文主义”和“人道主义”之后,对美国本科教育中的选修制提出了这样的批评:“很多本科生都在利用选修制度,他们不是根据自己的特殊兴趣去努力学习,而是以最小的阻力为标准懒散地完成大学的学业。”③他指出,“真正的人文主义者在同情与选择之间保持着一种正当的平衡。”④正如这位大师一百年前所言:“我们所需要的不是针对服务与力量的训练,而是就智慧与性格所进行的训练”。⑤
2•现代大学严格的专业规训制度偏离了大学教育的本义。与其他教育机构不同,作为学者的社团,大学是一个各种思想和文化自由交流、碰撞的场所。正是在这种频繁的思想文化交流中,大学培养人的活动才得以展开。而自从近代科学被纳入专业化发展轨道之后,大学教育逐渐开始遵循专业化规训的逻辑———实施专业教育、培养专门人才。大学的专业化规训无疑促进了知识的创新和知识总量的增长,但它却与大学教育的本义相悖逆。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学科范围越来越狭窄、越来越封闭,科学和人文的教学内容日渐疏离。在专业规训制度下,学生们被动接受相对狭隘的知识和技能培训,视野狭窄、思想苍白、精神单薄。在一个知识领域无限扩展、学科间联系日益频繁的新世纪,这种传统的专业化规训制度使得人们不禁对高等教育的有效性乃至存在的合法性产生了质疑,如世界各国都在谈论的“大学的危机”———质量危机、道德危机、大师危机等。
(二)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高等教育哲学的整合之路
如果说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高等教育哲学在历史实践中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那么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以及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二者的整合同样也是必然的。
1•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它们互动互补,不可分割。贝尔纳曾指出:“没有任何文化能够永久脱离当代主要的实用思想而不退化为学究式的空谈。不过,也别设想不对科学本身结构进行重大改革就可以使科学和文化融合起来。”⑥的确,一方面,自然科学的自由探索和技术科学的创新为人文学科奠定了丰富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人文学科对科学技术的文化思考为其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力量引导着方向。就每一个人类个体而言,无论是出于对谋生技能的关注,还是出于健全人格的养成,科学与人文的共同滋养可谓前提。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象牙塔”,而是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动力站。现代大学不仅要培养工程技术专家、管理专家和具有创新能力的科研人才,更要注重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并能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尽一份力的个体的培育。
人文主义概念范文6
论文关键词:范式理论 镜像思维 解释学 科学主义 人文主义
库恩首次在历史主义科学哲学领域中提出“范式”这个概念及相关理论,后来“范式”被广泛使用于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其使用领域之所以如此广阔,本身就说明范式理论的产生绝不是一种偶然,它适应了近代以来的实践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科学普遍的思维方式,而这些思维方式又与近代哲学的认识论相关。其基本特征,用罗蒂的话说就是“镜像思维”。“镜子”可以是主体也可以是客体,与之相对的一方是被镜子衡量的东西,镜子是标准和模式,决定着被照物的特性及运动方式和规律。这种思维方式首先促使范式理论的产生、发展,但范式理论的困境也同时源自于此。从前一方面讲,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蓬勃发展,科学领域不断扩展,由于科学基于这种镜像思维方式,“镜子数量”必然增多,即衡量标准必然多元化,这在以前科学被认作单一模式和单线发展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发生的,所以范式理论的提出首先应该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从后一方面讲,主体和客体、经验与逻辑、观察与理论,一句话,镜子与被照物的割裂,使得人们习惯于一种还原式的思维,即以某一方为衡量另一方标准的镜子,这就导致从近代开始,经验论与唯理论、实证主义与假设主义、逻辑实证主义与证伪主义等无休止的争论,从更宏观的方面看,所谓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分流也是由于一方偏向“经验自然”,而另一方注重“内心体验”,双方都试图从自己一方来吞掉或拒斥另一方。历史主义科学哲学内部关于范式的主客观之争、范式问题本身的复杂性,特别是它所面临的困境,都可以说是认识论困境的具体表现,也可以说是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分歧在历史主义科学主义与哲学内部的表现。以前关于科学人文主义合流问题的讨论,一般都着眼于宏观的思想发展,从某个基本概念、问题的发展来探讨这种合流趋势的很少。罗蒂曾经在《哲学和自然之镜》中把认识论和解释学结合起来,但他的切入点是不可通约性问题,而多元化的不可通约性在伦理道德领域却有可能导致相对主义,所以,罗蒂从这个问题切入很有创见;但是,不可通约性问题的产生,其根源恰恰在于范式概念的内涵,其实就是范式之间的不可通约。因此,本文准备从最基本的单元人手“以小见大”,从范式理论本身的发展及其困境中,发现镜像思维的局限性,并看到经过哲学家们的不断探索,终于使人们认识到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合流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一、库恩的“范式”概念之复杂性和范式理论的困境
库恩首次提出了“范式”这个概念,当然,有关范式理论的思想早就有人提出,无须前溯,就科学哲学领域之内就有假设主义、证伪主义等先行理论。观察负载理论的思想、整体主义的思想、科学发展的猜想模式等类似库恩范式的理论,已经被很多哲学家提出。但是,库恩作为历史主义科学哲学家中最为重要的一员,他对范式本身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揭示了范式现象的诸多复杂矛盾;同时,这种矛盾也暴露了他本人研究方式的局限性,因此,从库恩人手展示范式的复杂性和范式理论之困境就是顺理成章的。佳佳网
库恩提出范式概念,其目的是要解决科学史领域的科学思想革命的问题。在《科学革命的结构》的前言中,他首先十分戏剧性地回忆说,在他提出范式理论的最后关键时期,“甚至更为重要的是,那一年我是在主要由社会科学家所作成的共同体中度过的……尤其令我震惊的是,社会科学家关于正当的科学问题与方法的本质,在看法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我的历史知识和学识使我怀疑,自然科学家们是否比他们的社会科学的同行们的解答更坚实或更持久”。接下来他就纲领性地提出了范式的概念,“力图找出这种差异的来源,使我认识到此后我称之为‘范式’的东西在科学研究中所起的作用。我所谓的范式通常是指那些公认的科学成就,它们在一段时间里为实践共同体提供典型的问题和解答”。很明显,库恩是从社会科学范式差异中得到启发,并将之运用于自然科学领域,这本身就已经暗示着范式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科学研究领域,随着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分流,库恩以前的提出早期类似范式思想的科学哲学家们,大多只是局限于从自然科学发展来看待范式及相关问题,库思的范式概念一开始就取自更为广泛的领域,这就必然具有复杂性。另外,尽管他在前言中就给“范式”下了一个定义,但有学者统计说,“库恩在仅170页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竟先后对范式作了20余种不同的解释”。大概有以下一些主要说法:一、理论、实践和方法等的“模型”“模式”“框架”;二、事例或例证;三、解题或解题的标准;四、各类从不同角度划分的成规;五、一致意见或判断;六、科学成就、特别是常规时期的稳定成就;七、方法及其来源;八、信念、预想和假设;九、学科专业的基体、科学的基本部分;十、各种层次的理论和观点以及相关的仪器、设备。甚至库恩本人后来也承认,范式是他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可惜却没能定义清楚。这些复杂的含义势必引发进一步探讨的复杂性,其中最为突出的当然是范式到底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范式革命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由此产生了科学革命的模式以及理论之间可否通约等一系列棘手问题。库恩自己虽然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但范式的内涵决定着其成败的关键;他没能摆脱镜像思维模式,在范式的主客观问题上选择了以主观为镜子,以经验为被照物。范式的主观性决定了范式革命的非理性以及理论间的不可通约性,并最后导致相对主义。此外,库恩本来提出范式理论是受社会、人文科学的启发而提出的,但在说明范式革命时,由于先把“科学的”和“人文的”相互割裂之后,再回过头来用“人文的东西”来解释科学范式革命的原因,结果只能是:“客观的”科学理论的发展,却是由“主观的”甚至是非理性的人文的东西造成的。这一点对库恩来说有点戏剧性,因为他提出的范式概念,就其内涵的复杂程度来说,超越了以往的科学哲学家们的思想概念,但这种超越并没有给他本人带来解释的便利,反而成为他走进相对主义的方便之门。尽管库恩具有作为一个大思想家所通常具有的彻底性,使得他宁可激化并暴露矛盾,他的理论对于彻底打击极端的实证主义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毕竟矛盾只是被提出,真正的解决还要求范式理论进一步的发展,甚至可以说,只有到其复杂性被更加充分展示出来的时候才有可能。
二、范式理论的内涵和领域的进一步扩展
在库恩那里,由于科学与人文的区分,使得来自社会人文领域的东西,仅仅沦为说明自然科学范式革命的工具;他本人的研究“范围”反而“变窄了”。这其实是割裂主客观的一种必然结果。几乎是库恩提出范式理论的同时,另外一些历史主义科学哲学家对此或赞同或批判或发展,但结果却是使范式本身的内涵不断扩展,使这个概念重新被运用于本来就应该非常宽广的领域。这反而使人觉得它本来就是出于科学哲学的狭窄领域的一种扩张,在范式的多层次性和整体性发展方面,拉卡托斯和夏皮尔值得注意。库恩的理论由于过分地偏向主观,完全用主观的镜子收摄经验的东西,不但导致相对主义,而且高层理论与低层理论划分得过于僵化,导致常规科学与科学革命的界限过于分明,所描述的科学发展模式不符合历史事实。鉴于此,拉卡托斯修正了库恩的理论,将他类似范式的“研究纲领”分为“硬核”、“保护带”、“启示法”等几个部分。应该看到,尽管拉卡托斯所作的工作,在彻底的历史主义者看来,并没有真正接触到问题的实质,但在范式结构化、层次化的探索中较库恩却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