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范文1

【关键词】低碳经济;理论基础;经济学价值

低碳经济(low-carboneconomy)主要是指降低碳排放的经济发展新模式,也就是减少传统化石燃料使用比如石油、煤炭等,以期减少其燃烧过程中向大气排放碳元素的含量,取而代之的则是利用新兴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兼而有之。

一、促使低碳经济概念出现的社会背景

低碳经济概念诞生的社会大背景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传统能源组成的可预见性危机,也就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一直依赖的化石能源在经年累月的高消耗模式下,既有的储备即将耗尽,人类深恐不远的将来会面临因能源枯竭而形成的经济、政治甚至安全方面的种种危机。其二,也是当下已然严重危害到了社会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的问题———全球变暖、气候恶化、环境污染等等,这是传统高碳经济给世界带来的不可回避的矛盾。仅仅是平均温度升高了一度,人类社会就已经为此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随着“厄尔尼诺”、“拉尼那”现象越来越频繁地交替出现,极端天气现象给人类经济发展、社会生活造成的损失也呈现几何级上升的态势。

二、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

首先,从宏观层面看,低碳经济理论基础之一是世界经济学。这一理论是世界主义经济学的简称。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世界范围内人类发展的各种现象、问题,目的在于通过科学理论的研究实现造福于人类。世界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是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既涉及二者之间关系,又针对其间存在的矛盾冲突提供解决思路,而这恰恰与低碳经济扭转传统经济模式弊端的初衷不谋而合。

其次,低碳经济理论基础还包括气候经济学。这一点比较容易理解,气候对于人类经济的影响已经超越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一个最明显的佐证就是每个极端天气现象结束后,政府的公告中总是少不了“此次天气过程造成直接经济损失xxxx、间接经济损失xxxx”。若稍稍留心一下不难发现,若干年前这些经济损失的计量单位基本是“百万元”、“千万元”,而近年来则几乎全部以“亿”为计算单位。

最后,资源环境经济学是另一个理论基础。前面已经提到,正是出于对能源枯竭的恐慌,人类开始了对新能源的寻觅。而化石能源对环境显而易见的破坏则又让人类对新能源的清洁性充满了期望。因此,资源与环境的和谐共生是资源环境经济学研究的核心与重点,也是低碳经济追求的模式。

三、低碳经济的经济学价值

(一)转变生产与消费的方式

其本质实际上是观念的转变。也就是说,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影响的是人类的思想方式,让人类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从传统粗放型、消耗型、破坏型转向了精细化、节约化、可持续发展化。观念的转变导致的是行为的转变,直接表现就是人类生产和消费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农业灌溉方式为例,传统农业采取的普遍是“大水漫灌”,宝贵的淡水资源被无情地浪费,而单位面积农作物产量却难以提升。而随着低碳经济概念的出现,以以色列为首的发达国家率先发明了“滴灌”技术,使单位面积农作物耗水量减少了大半。除了生产方式的转变,环保型消费则成为时下低碳经济在消费领域的体现。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人们出行方式的转变。仅就荷兰为例,这个国家已经成为了欧洲的“自行车大国”,包括王子和公主在内的多数国民外出时均以自行车代步为荣。

(二)对环境治理从“标”到“本”

传统高碳经济模式下,人类面对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时采取的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治理方式,就是“拆东墙补西墙”式的治理手段。总体而言就是治标不治本,没有从根本上找到环境治理的核心问题与症结所在。比如,面对河流沿岸重工业企业私倒乱排污染物的问题,传统治理方式不过一罚了事。而在低碳经济模式下,治理环境可谓釜底抽薪。比如那些沿河、湖或在环境保护区周边的重污染企业被关停并转,使直接污染源被彻底铲除,由此在根本上杜绝了潜在的污染可能。

(三)拓展了专业学科的研究范围

低碳经济的出现让传统经济学研究领域具有了“跨界”的可能,一些同时涉及环境领域和经济学专业的新定义、新理念层出不穷。而诸如“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技术”等专业术语除了不断出现在科学杂志、经济期刊等专业媒介上,更随着时间推移在普通百姓群体中普及,使基层人民群众日常沟通与交流中也开始不断出现“碳交易”、“碳关税”等前沿词汇。这些“跨界”概念不仅让经济学领域不断拓展,更为专业学者的研究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

结束语

在我国各行业转型升级的历史转折关口,低碳经济理论的出现为中国经济发展给出了新思路、新理念。低碳经济除了代表经济学新兴研究领域和内容外,更是中国经济实现创新、创造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陈晓春,谭娟.政府环境规制视角下低碳经济发展理论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范文2

近年来,网络得到了快速发展,越来越走近社会生活。简单易学的操作方式,新奇刺激的感官体验,广泛强大的网络功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使用者。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简称CINIC)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人均周上网时长达25.6小时,即每日人均上网时间为219分钟。根据索福瑞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电视观众每日人均收视分钟数为156。对比可见,2015年上半年日均网民规模已经超越电视观众,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48.8%。由此可见,网络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调查显示,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重要的生活、交往和娱乐方式。但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捷同时,也必须看到它也与其他技术一样,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网络可以跨越时空的界限,以最快的速度,同时向全球众多的网民传播海量信息,全球各种各样的新闻大事都能出现在网民面前,足不出户,就能通晓世界大事。用鼠标在所需要的标题图标上轻轻一点,就可以打开全世界成千上万的网址,进入一个全新的信息海洋,新闻与科技动态、体育与娱乐休闲、国内态势与国际动态、动物世界与植物鉴赏等相关的信息,应有尽有。通过网络,大学生可以查阅他们想要的任何信息资料,包括各种学习资料;通过网络,大学生可以阅读其他人的文章,相对自由地发表个人观点,彼此之间可以互相探讨问题,交流信息,真正做到了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网络开阔了大学生的人生视野,拓展了大学生交往的空间,丰富了大学生交往的内容,因此,网络自然会受到很多大学生的追捧。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催生了诸多网络应用形态,不过,在这些网络平台中,有时也发生一些严重的违反网络道德事件。而且沉迷网络、价值取向紊乱、道德情感冷漠、法制观念淡薄,以及诚信意识降低、人文素养缺失等,也引发一系列的大学生网络伦理问题。当前,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负面信息逐渐增多,因此,规范高职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研究高职大学生群体在网络交往过程中潜藏或已经出现的伦理道德问题,是每一位高校教师应该认真关注的课题。

一、高职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演进与发展,网络道德问题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由于在网络中缺少行为的引导和监督机制,部分高职大学生往往难以正确认识网络现象,因而沉迷网络,道德失范,影响自身的成长成才。

1. 网络信息海量,有时良莠不齐,高职大学生缺乏信息甄别能力

网上信息铺天盖地,应有尽有,面对海量信息,选择是一个难题。对网络信息的选择,包括没有特定目的的无意接触选择和有一定意向的选择性接触。心理学研究表明,在选择信息时,人总是让自己接触那些与自己原有的思想与价值观一致的信息,而避免接触违背自己原有意识形态的信息。所以,大学生在浏览网络海量信息时,无论是有意识接触还是无意识的接触,他们总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需求去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一旦认可接受了这些网络信息,就会从行为上接受对这种信息的认同,从而改变自己原有的行为模式。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高职大学生接触到的知识信息主要来源于书本知识与教师的课堂讲授。这些信息都经过了精心的筛选加工,再加之学校教育注重技能培训或应试教育,忽视大学生的网络伦理教育,必然导致大学生甄别信息能力较差。美国密执安大学精神卫生学家詹姆斯?米勒的研究成果表明,当一个人接受的信息超过他的处理极限时,可能导致紊乱。大学生突然面临这么多的信息,如果没有清醒的思想认识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出现选择偏差应该是很正常的。

2. 认为网络身份虚拟,发表观点不受限制,高职大学生缺乏责任意识教育

在网络交往过程中,网络用户一般是以匿名方式存在,没人能看到你的脸、听到你的声音,这使得大学生的网上行为具有不受限制的双重性。大多数大学生进入大学都是第一次离开家和父母,离开朝夕相处的同学和老师,独自一人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学习环境的不适应,功课学习的压力,人际关系的不和谐等等,都会让他们郁闷苦恼。传统高校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管理不如中学严格,一些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难以被人发现,部分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因而大学生的压力和郁闷得不到发泄,网络却给了发泄的出口。这也是部分大学生在网络上言行失当,甚至爆粗口的原因。网络具有匿名的特点,在网络上大学生可以模糊自己真实的社会身份,网络交往活动也变得隐蔽和神秘。平时需要顾及面子,注意自己的形象,但在网络上,似乎可以肆意发泄对人、对事、对学校、对社会的不满,这一切似乎都可以不受约束和限制。在学校组织的大学生网络工作座谈会上,有些发言的同学认为以虚拟的身份畅游网络,不必承担责任,不必有后顾之忧,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摆脱现实的愿望。而事实上,网络上的任何不当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 责任。

3. 网络内容丰富,娱乐性强,高职大学生缺乏网络自控能力教育

大学生在进入高职校园之前,所有的时间都在老师和家长的监控之下。突然远离父母的约束,加上大学课业负担的减轻,大把的时间摆在大学生面前,有时让他们不知所措。他们想自主学习,成就一番学业,但一直以来养成的在监督下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使他们缺乏自控力,甚至处于失控状态。部分大学生没有找到自我管理时间的有效方法,或者根本没有意识到自我管理时间的重要性。网络游戏内容新颖丰富,喜闻乐见,极大地满足大学生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渴求的心理,QQ、微信聊天的便捷使高职大学生特别是一些不乐意和同学交流或者有人际交往障碍的同学从现实生活中逃离出来,因而缺乏必要的网络自控能力。网络本身所具有的虚拟性特点,使得大学生很多在实际生活中没有办法达成的欲望获得一定程度的满足。同时,个别不法商人也可能开发有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软件,一些不良内容满足了大学生的好奇心,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导致部分大学生沉溺网络,逃避现实,荒废学业。在大学生座谈会上发现,部分大学生的时间多数花在聊天、打游戏上,网络的学习功能几乎没有被利用。甚至有个别大学生认为人生如戏,功名利禄在网络上完全可以模拟出来,忙于在虚拟的游戏中征战拼杀,荒废宝贵的青春时光。

二、高职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教育的对策

高职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阶段,他们的心理、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自我约束能力差,容易放纵自己的网上行为。这就要求高校应将网络道德教育作为思想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就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引导教育。

1. 加强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获取正确的信息

面对网络带来的各种复杂的网络道德问题,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对滞后,从而导致大学生众多的网络行为缺乏约束。具体来说,虽然高职大学生整天手机不离手,手机不下网,但他们多数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网络德育。目前,很多高校的网络德育仍然处于缺失的状态,思政课内容注重传统德育内容的灌输,忽略规范性的网络道德教育。开设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只注重网络知识技术层面的传授,基本不探讨网络德育问题,大学生的网络失范行为没有正确的引导与遏制,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针对这种情况,高校教师可以在“两课”教学中增加网络道德教育,把网络管理和网络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另外,德育工作者应加强网络知识的学习和了解,否则就会出现教师的网络运用能力还不如大学生的现象。

2. 充分利用网络新技术,拓展校园网站新功能

学校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之为教育大学生服务。可以尝试开通校园博客、开放播客功能,建立教师尤其是名师博客、播客,使教师的学术思想和人格魅力可以影响到更多的大学生;学工部门可以用自己的APP来布置、记录日常管理工作,并与大学生沟通交流;教师可用APP与大学生分享知识、布置作业,或与大学生讨论探讨,与其他教师分享教学心得;对学校的一些大型活动或者名家讲座等采取网上直播的形式,以此扩大其影响力和受众范围;利用网络平台帮助师生开展专题知识学习,通过培养自律精神引导大学生自觉文明上网。

3. 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培养大学生的守法和自律意识

通过调查讨论,依据大学生的特点与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建立和完善有关校园网络规章制度。规范网络运作行为,加强对校园局域网管理,通过必要的技术、行政和法律等手段,控制信息源头,尽最大可能阻止各种不良网络信息进入校园网络,为大学生文明上网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同时,学校还应制定较为完善的网络管理办法,使整个网络活动有章可循,有效控制大学生在网上发表不负责任的议论。在信息社会,信息来源广泛,自由度很大。不良信息靠堵是堵不住的,必须让大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树立自律意识,努力做到慎独。要在大学生中开展争做遵纪守法的优秀网民活动,不断完善网络道德规范并加强监督,培养大学生的自主道德意识。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范文3

一、儒家伦理思想在现代党员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一)从文化的承接性来看儒家伦理思想的价值

儒家伦理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管当代人承认与否,“传下来并统治着你”的是其不移的文化本性。换言之,儒家伦理思想也必然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继承发展的现实生长点。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离不开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如果离开了中国本土的国情和人情,党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难以取得良好效果。

(二)从历史发展来看儒家伦理思想现实发展的可能性

儒家伦理思想历经政治、经济、文化的多次冲刷,造就了其极富应变和融合的理性品质。每次大的历史变迁,它都成了吐故纳新的大熔炉,也就是说儒家伦理思想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延伸点。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繁衍生息,而且有许多灿若星河的历史阶段,这足以说明中国儒家伦理思想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决不全是某种虚妄颓废的思想文化。

(三)从现实性方面来看儒家伦理思想的价值

在现实中,将儒家文化融入管理学中取得成果的事例也屡见不鲜。李光耀先生在国际儒学联合会成立大会的致辞中说:“从治理新加坡的经验,特别是1959到1969年那段艰辛的日子,使我深深的相信,要不是新加坡大部分的人民都受过儒学价值观的熏陶,我们是无法克服那些困难和挫折的。”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海外华人企业家,也正是秉承了中华道德的优秀传统,成了当代华人仁富合一的道德典范。这些都说明中华道德的优秀传统在中国当代依然具有极强的历史渗透性和现实感召力。

二、儒家伦理思想中可供进行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借鉴的理论

(一)以人为本――儒家伦理思想的人本基点

儒家伦理思想肯定人的价值,注重人格尊严。孔子说“天地之行人为贵”,就是说在天地之间人的生命力是最为宝贵的,人是最有价值的。孟子有两句名言,一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意指我所要求的有比生命宝贵的,这就是人格尊严;二是“所欲有甚于死者”,意指我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厉害的,这就是丧失人格。这两句话正是肯定人的价值和注重人格尊严的表现。这就是一方面强调大学生党员要学会自爱、自尊、自重,完善个人道德修养,实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另一方面也要时时刻刻注意关心周围同学,也就是说尊重别人的人格。这是儒家伦理思想的一个重要基点,高校党建工作者如果能理解认识这一理论,并实际上做到这一点,在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就能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这样也必然会增强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国家、民族为重的思想――儒家伦理思想的整体主义理念

正因为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中强调整体主义理念,就形成了顾全大局、公而忘私、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的特有民族精神。历代传颂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贾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等至理名言,就是对这一民族精神的生动展现。儒家伦理思想中的为国家为民族的整体主义理念,也是党员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在个人主义至上的风气中,更应该提倡继承和发扬儒家文化中的一些优秀思想,这是历史发展的需要,也是现实的需要。

(三)重义贵和――儒家伦理思想的价值追求

儒家学者在义利之辩中都强调重义轻利。但是要使儒家价值观在大学生党员思想教育中得到贯彻落实,必须以“贵和”作为道德上的保证。贵和的道德价值取向特别强调在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发生矛盾时要采取恭敬、谦忍的态度,以群众利益至上的原则来协调好各种人际关系。在大学生党员群体中存在着入党动机不存、利益主义至上的倾向,导致党群关系紧张。在儒家伦理思想来看,和谐的社会就是理想的道德社会。当然,儒家伦理思想强调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而是在“礼”即道德的制约下的亲和,或者说“和”是有差别的统一,不是无差别的同一,儒家伦理思想强调“和而不同”。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我们要继承下来,以指导现在的工作,使党员教育的实际效果不偏离它的价值追求。

(四)尊德重行――儒家伦理思想中的实践理性

儒家道德修养的目的并非个人的精神安逸和生命的恒久,而是以自己的善行德业造福于他人和社会。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奠定了儒家学说人道主义精神的传统。爱人即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尊重人、关心人、视人如己。理论离不开实践,儒家伦理思想看到了这一点,党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一样注重实践性,这足以说明两者具有相通性,因而儒家伦理思想可以为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借鉴。

三、儒家思想在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一)强调集体主义,有利于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纵观中国的发展史,每个时代都有其民族英雄及大文豪,在这些英雄及文豪当中,骨子里有着黎民百姓及万里河山的大气魄。也就是说,集体主义精神其自身便具有无形的凝聚力,儒家道德教育推崇的这种集体主义精神其实也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来源。现如今,我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余年,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精神追求显得更为迫切,在该形势下,集体主义依然是不老的话题,而儒家思想作为集体主义得倡导者,使得我们在党员群体中推行该文化的同时,也能时刻强调集体主义,且有助于激发学生党员的爱国热情,从自身做起,以自身行动影响周边乃至更多的人。

(二)重视厚德载物,有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儒家推崇仁爱原则,强调人和精神。另外,中国作为礼仪之邦,一贯重视“礼”的宣传与执行,礼尚往来同样是保持人际关系的重要美德。儒家的这种体现团结和谐的相处精神,其本质是儒家思想的人本主义精神,其作用则是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矛盾的指导准则。

(三)强调身体力行,有利于提升道德修养

在儒家思想这一完整体系当中,道德的教育、修养及实践其实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过程。儒家思想强调在树立崇高理想、信念与道德人格的同时,最重要的就是实践。孔子曾提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后来明代学者王阳明又提出知行合一的实践性理论。他们都认为,一个人要最终走向成功,就必须要将道德的修养与实践结合起来。总之,知行合一,对于当今浮躁社会下的人来说,是应该时刻谨记于心的成功法宝,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不是单凭口号就可以了,一定要勇于行动、善于总结。

(四)强调积极向上,有利于正确认识吃苦耐劳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儒家思想更是积极倡导吃苦耐劳的精神。吃苦耐劳、顽强奋斗,不仅有利于塑造大学生党员自爱与自强的精神,还可以解决啃老的问题。因此,在党建中融入儒家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党员自立自强,更加珍惜现有的生活中所拥有的一切,并担负起对父母和家庭的责任。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范文4

【关键词】军事理论教育;大学生;学风校风;建设;机制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国防实力的主要后备力量,是作为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通过军事理论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倡导国防精神,主要有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尚武精神、奉献精神、团队精神、民族精神等,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德、智、体、心、法等综合素质的形成发挥重要促进作用。

军事理论教育从树立正确思想政治观念、提高综合素质和重塑行为品质上的功能上来看,能够有效推动高校学风校风建设。研究军事理论教育对加强高校学风校风建设作用的长效机制对策,怎样把军事理论教育和高校学风校风建设相结合,在军事理论教育中促进学风建设,使课堂上接受的军事理论知识内化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调整个人心理活动,发挥综合教育功能,促进高校学风校风的建设,在学风建设中提高国防理论教育的实效性,是本文章探讨的主题。

1 关键词语的界定

1.1 国防理论教育

又称为军事理论教育。国防教育体系结构由军事理论教育、军事技能训练、巩固养成、深化拓展四个部分构成。军事理论教育指国防领域方面的理论在课堂上的教育。

1.2 长效机制

长效机制:长时间内发挥预期功能并保证正常运行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它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比较规范、稳定、配套的制度体系;二是,要有推动制度正常运行的组织和个体。

2 军事理论教育提高军事素养的教学实效性策略

长效机制的两个基本条件之一是推动制度正常运行组织和个体。个体指接受军事理论教育的大学生,大学生对军队的向往,对自己母校的期望是推动制度运行的个体动力源。可以从思想上行为上巩固养成一定的军事素养,主要经验和创新有以下几点:

2.1 借鉴军事化管理的经验,建立模拟连排班建制

模拟连排班建制,为军事素质的培养,为继续巩固军事训练的成果,为落实高校校风建设的各种要求,也为分层次分组织贯彻执行命令。

军事理论教育往往采取大班教学。10人模拟一军事班。一教学班模拟四、五个军事班,一个排。一个教学大班约100人模拟一个连队。连长排长班长均由优秀大学生担任,因军事理论教学时间短,学生干部慎重选定后不轻易改变。

模拟连排班建制一旦建立,课堂上首先抓执行力度,主要有组织纪律、文明礼貌等军事行为能力的要求,使“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令行禁止”等、军容、军礼等军事素养树立、养成、巩固,使军队的优良传统、优秀的作风作为综合素质教育在课堂上延伸。高校的校规校纪和各项要求能在执行、效率上得到较好的贯彻。提高了大学生严明的纪律意识,使军事素养在大学生心目中生根,使校风学风得到提升。

2.2 军事理论教学管理融入军队管理元素

教师怎样融入军队的一部分管理元素,按照军事化的部分标准要求学生,改变学生精神面貌,促进高校学风建设做出学科应有的贡献。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摸索的经验主要有:(1)按学号排座听课,课前可唱国歌或军歌,规定听课时手的摆放位子;(2)非正常情况下必须报告和入列,下课时有序走出教室;(3)课堂上学生服装必须符合基本要求;(4)严守时间、服从安排、令行禁止;(5)教师采取正确引导、制度制约、榜样示范、纪律处罚等各种手段以达到严肃课堂学风。

按照部队的组织纪律规范学生,按部队的令行禁止作风、雷厉风行的服从意识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以达纪律严明、秩序规范、作风严谨,为高校建设良好的学风校风提供有力保障。

2.3 切实发挥军事理论教学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功能

国防理论教育既是军事科学,又是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把综合素质教育寓于大学生的军事理论教育中。(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阐明理论与军事科学的关系,引导大学生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2)强化集体意识、竞争意识。军事上的团体性和对抗性,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强化集体主义精神。对抗性有利于培养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激发竞争意识。(3)改善学风。通过阐明国防责任感与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关系,激发大学生为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的自觉性。(4)激发爱国热情,发扬进取精神。通过国防意识的培育,激发爱国热情,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保持对国家所面临外部威胁与挑战的忧患意识,发扬为改善生存环境,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奋斗的进取精神。(5)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把军队中的各种优良品质和朴素作风融入到军事理论教学中去,使学生养成严谨、有序的课堂纪律和良好的行为习惯。(6)培养国防素质。教学中结合军事上的实事热点、军事动态等。在分析中培养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军事素质。(7)促进高校校风学风建设。举办国防专题活动和国防教育知识竞赛,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国防领域社团活动和课外阅读,并在学科的成绩上给予奖励,调动大学生参与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

2.4 制定军事理论课堂上培养和管理的学科规章制度

军训成果是促进高校学风建设的目标内容之一,怎样使这些成果固化、养成、发展,必须寻求继续目标内容教育的载体和途径,其中军事理论教学就是有效的载体和途径之一。为此,军事理论教育的素质目标、行为目标的培养和军队管理元素应形成学科规章制度,并不断建设完善学科规章制度。

3 建立健全军事理论教育加强高校学风校风建设作用的长效机制

长效机制的基本条件之一是推动制度有效运作的的组织。教师和教研室是实施军事理论教育的基础组织,是推动制度运行的组织动力源。为发挥军事理论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和固化学生的优秀行为品质,促进高校学风的建设,必须建立健全教师和教研室管理制度。

3.1 建立教师的培训工作制度,健全军事理论的组织机构

教师是国防理论教育的具体实施教育者和基层组织者,是关键基层人物。军事教研室是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着眼点。(1)教师人员编制要有保障。建设一支人员稳固、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对组织机构的完善最为关键的措施,是推进国防教育持续发展建立根基的强有力保障。高校在落实编制体制过程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一支教学能力强、整体素质高、专兼职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2)军事理论教师培训和进修工作制度化。军事教师需要具备特殊的教学规律和素质要求,需要不断进行学习培训以提高业务水平。可采取教育有关部门与军事部门联合方式,负责教师的进修和培训工作,也可委托军事院校直接进行培训。(3)实现军事理论教研室的规范管理。军事理论教研室除了具备一般教研室的共性外,根据学科培养目标还应具备自己的个性,主要有用制度来规范教师在教学中融入军事素质教育、国防意识培养、优秀行为品质的养成等,在教学组织上形成一种有计划、分步骤、重过程的学科规定。教研室审查教学计划中是否充分体现了军事素养的培育,对计划执行过程分期定期进行监督检查,以期达到实效。

3.2 建立高校与军队(军校)合作协调的机制

建立高校与军队或军校合作协调的机制,对军事理论教学教研和大学生军事素质的培养提供了军事专业化的保障。(1)建立教学上的合作机制。军队与高校密切配合,共同协商制定教学计划、实施方案,经过教学实践后,完善计划方案,逐渐使之具有规范性、稳定性和约束性,最终形成高校与军队的在教学教研的合作机制。(2)建立教官与教师交流合作机制。教官专业素养强,在军事信息量、军事理论研究方面更加专业化、前沿化。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教官与教师交流合作,优劣互补,各自发挥优势合作,对教师融入军队的管理元素和提高军事理论教育实效性大有裨益。(3)定期教学、研究交流机制化。军事院校与高校定期举行教学经验、教学理念、军事动态的交流和科研上研讨,提高教学水平,活跃学术气氛,优化学术风格。有助于高校教师借鉴对方的教学方法,学习他们的学风与军人气质融为一体的风范。(4)依托部队建立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基地。形成高校――部队――学生之间的三维关系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军事素养。同时,大学生与基层官兵的互动产生同龄人的思想共鸣,达到共同提高的效果,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利益观、集体观、挫折观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3.3 建立学校管理层相应的有效运作的配套制度

建立学校管理层有效运作的制度是保障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所要求的配套制度之一。(1)纳入人才培养模式体系中。军事理论教育主要承担综合素质和优秀行为品质的培养,促进了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高校管理机构应把把军事理论教育纳入到人才培养模式体系中,纳入到学校校风的建设制度体系中,纳入到学院的监督管理中,纳入学科建设中,纳入到教师的教学职责和任务中,创新其培养目标的方法和手段,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督促其教育过程中的目标培养。(2)建立层层管理机制。建立层层管理机制是促使国防教育环节对高校的学风的建设取得成效的不可缺少的环节。规范、稳定、配套的制度体系建立后,管理组织机构监督督促制度运作,并贯彻整个执行过程,坚持执行,持之以恒,终见成效。涉及的管理机构主要有军事理论教育室、分管的学院、校保卫处、学生工作处、各团委、教务处、校党委等,各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中明确涉及国防教育工作职责和具体的分工协作范围。(3)建立物质条件上的保障机制。军事理论教育在综合教育功能上对高校校风学风的良性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是其他学科和教育无法替代的。应对军事理论教育大力扶持,保障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一定的扶持,并建立相应的机制保障落实到基层。

国防理论教育能够有效推动高校学风校风建设的改革和创新,丰富思想政治道德工作的内容,改善高校精神面貌。高校学风建设使军事理论教育工作的内涵更丰富,更加与大学生工作有机地融为一体,落到实处,从而增强军事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范文5

关键词:罗尔斯顿;自然价值论;道德人;道德义务

从利奥波德笔下的“大地伦理”,到泰勒的“固有价值”,再到罗尔斯顿明确地提出了“自然价值”这一概念,西方伦理学自然价值理论日趋成熟。其中,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对自然价值理论的系统阐述奠定了其在环境伦理学中的地位,但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的巨大价值并非单纯地限定在自然价值论之中,还表现在其以自然价值论为基础探究了道德人对大自然的道德义务。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自然价值――义务”理论的中介是道德人,罗尔斯顿道德人思想的提出,不仅大大拓宽了伦理关怀的范围,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再次确认,还为我们解决当前存在的各种环境问题,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提供了参考。在此,笔者以《哲学走向荒野》、《环境伦理学》等著作为参考资料,立足于罗尔斯顿道德人思想对其“自然价值――义务理论”进行梳理、评析,以供参考。

一、以自然价值论为基础的道德人

在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中,自然价值理论与义务理论是两大板块的内容,即分别归属于理论与现实范畴。为实现自然价值理论与义务理论内容上的结合,实现理论与现实相统一,罗尔斯顿提出道德人的概念,从而使其环境伦理学在体系上更为完整、在内容上更为丰富。罗尔斯顿“道德人”概念是立足于自然价值理论,衔接着义务理论的。

在探究人与自然关系过程中,存在一个不能被绕过的问题,即人这一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物种在大自然中的角色是什么?在生态系统中应当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对于这一问题,学者们有着不同的看法。比如,利奥波德在其“大地伦理”理论中认为:“要把人类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改造成大地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与公民……”,即如同罗尔斯顿谈到的:“尽管从某种意义上讲,人只是生物队伍中的一个普通成员,但从另一种意义上讲,他们所拥有的影响自然环境的巨大技术能力又使他们与其他成员迥然不同。”在利奥波德那里,人与其他物种之间的不同,就在于人不仅是“改造成大地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与公民”,还与其他物种相比具有对地球的支配性权力,由此,人应当且能够承担保护自然的责任与义务。

对于这一问题,罗尔斯顿沿着利奥波德的思路继续前进,认为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过程中,所关注的焦点不应当仅限于人本身,应当对整个共同体的所有物种都加以关注。对此,他谈到:“从逻辑上讲,关于人处于进化顶峰的这一生态学真理,应当能使人看到他之外和他之下的其他存在物的价值,使他形成开放的全球整体观,使他产生一种对自然界具有贵族气派的责任感。”继而,罗尔斯顿提出了其“道德人”思想。

罗尔斯顿对于“道德人”这一概念并未进行专门的论述,而是散落于其著作之中的。一般来说,罗尔斯顿“道德人”概念具有以下几层含义:第一,人是道德者,首先就是地球共同体的成员,人们必须将地球这一共同体视为自我的栖息地,尊重地球共同体的一切生命形式,实现与其他物种的和谐共处。第二,人是道德者,是地球共同体上最为重要的道德评判者,即“动物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来欣赏这个世界,他们拥有单纯的内在性。人类却能从其他存在物的角度来观赏这个世界。……他们研究刺嘴莺,从太空上观看地球。其他任何物种都不可能具有这种超越的观察力和卓越的慧眼”。第三,作为地球共同体中最为重要的道德评判者,人需要践行真正的利他主义精神,因为只有“人类才能够培养出真正的利他主义精神”。第四,人不仅是地球共同体中最为重要的道德评判者,还是看护者,即“……他们(人类)摆脱了自发性的环境,因为他们是环境的看护者,他们具有内在的超越性”。总之,在罗尔斯顿那里,人与地球共同体上的其他物种相比,人是唯一具有道德意识、利他主义精神的道德人,这就要求人在地球共同体上所拥有的不只是掠夺权,而是保护的义务。

二、道德人与“自然价值一义务理论”

罗尔斯顿对道德人的阐释,是立足于自然价值理论,并以义务理论为落脚点,向人对于环境保护提出了道德要求,并且,这种道德要求是单向度的。

对于道德人的义务,罗尔斯顿立足于自然价值论进行了独特的解释。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是客观价值论,是在对主观价值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的,因为主观价值论认为:“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形成了一种流行己久的思维定势或价值导向:人类的利益或需要是唯一的价值尺度,为了实现人类的利益,人们可以为所欲为地对待自然,对待一切非人的存在物”,由此引发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在对自然价值论进行论述之后,罗尔斯顿发现了人对自然承担道德责任和义务的根据,即自然的内在价值。对此,如同罗尔斯顿多次谈到的:“自然物身上存在着某些自在的价值,当具有义务意识的人接触到这些事物时,这些独立的价值就成了确定人的行为是否恰当(即正当)的根据”。

罗尔斯顿立足于自然价值论指出道德人的义务之后,又从有机生命个体、物种以及生态系统等方面层次性地对道德人的义务进行阐述。

第一,道德人对有机生命个体的道德义务,在此,罗尔斯顿是以生命为了自我而具有维护自己内在价值的“善”为出发点的。对于这些具有自己“善”的有机体,罗尔斯顿认为有感觉的生命个体

高等动物需要履行道德义务,这是因为“当人们有选择地去攫取动物以用于食物、驯养、研究或其他功用时,就产生了我们对动物的义务问题;这些义务是由这种动物与文化的接触引起的:它们并不简单地就是一个动物感受痛苦的能力问题,而是它们与人类的关系问题。这种关系既是自然而然的,也是人为化成的;是这两者的综合”。但是,践行密勒“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一个其幸福需要加以促进的存在物的最大幸福”这一道德理想,是不应当的,因为这种责任过于强硬了,而是应当坚持尊重自然过程原则与不增加痛苦的原则。人们应当使文化适应既定的自然,在那里,痛苦与价值在有感觉的生命之间的转移是密不可分的。文化所强加的痛苦必须与具有生态功能的痛苦协调一致”,这是因为“生态规律为我们的伦理原则提供了基准或(至少)基础”。

第二,道德人对物种的道德义务。部分学者只承认道德人对有机生命个体的义务,但不承认对物种的义务。对此,罗尔斯顿进行有力的反驳,继而论述了道德人对物种的义务。罗尔斯顿认为物种是自然界进化中的真实单元,是一种活的历史形态,是通过个体替代而永存下去的,个体作为部分是属于物种这一整体的,相对于信念与欲望,自觉意识与权利,内在价值才是承担义务的根据,物种是具有内在价值“善”的,所以,人们必须对物种承担义务。

第三,道德人对生态系统的道德义务。物种与生态系统是相对应的,二者的存续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即“大象之能成为大象,乃是由于它们生存于它们所生存的地方”因此,“要拯救物种,人们就必须同样地、同等地拯救作为此类物种形成条件的生态系统,否则,那些作为标本的物种就会在缩小了的不完整的栖息环境中逐渐灭绝。”在利奥波德大地伦理学那里,“大地是一个共同体,这是生态学的基本观念;但是,大地是可爱的且应受到尊重这则是伦理学的一种扩展”,而罗尔斯顿则进行了发展,即“我们之所以把生态共同体当作一个与有机体不同的系统层面来理解,就是为了要把这些松散但并非无价值或无繁殖功能的联系包括进共同体中来。适应包括对这两个层面的适应。这要求我们要像尊重有机过程那样,尊重生态系统过程。

三、道德人与“自然价值――义务理论”的实践操作性

从理论上来说,罗尔斯顿“自然价值――义务理论”实质上是在谋求“生态”与“伦理学”的有机统一,即从自然与社会相统一的角度来建构新的道德评价体系,“这实际上也表达了生态伦理学的一种理论前提:人不仅要生活在社会中,而且还需要生活在自然中。而道德人在“自然价值――义务理论”中实际上是充当着中介角色。第一,道德人是立足于自然价值理论基础上的概念,其肯定了自然的客观内在价值,由此,人与自然之间伦理关系得以建立,人对大自然负有不可推卸的道德义务。第二,道德人认为人是地球共同体中最为重要的道德评判者,是唯一的道德物种,由此,人对大自然的义务是单向性的义务。第三,道德人对于自然具有单向性的义务,由此引发人们关于道德人是谁、如何履行义务等问题的思考,从而使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走向了成熟,并具备了实际操作性。

罗尔斯顿道德人在现实生活中应当包括政府、企业以及个人。罗尔斯顿在论述其环境伦理学过程中,提出了生态系统价值论模型,政府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这一模型中居于重要地位,即政府应当承担保护环境的重要职责;企业与环境保护关系十分紧密这一观点已广为人知,因此,企业需要实现科学发展;对于个体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罗尔斯顿认为环境伦理已经成为个体道德境界高低的重要评判标准,由此,个人就需要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切实保护环境。

罗尔斯顿依照自然内在价值推导出道德人对大自然的单向度义务,这不仅在理论上体现了价值与义务之间的逻辑关系,还凸显了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这对于面临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双重难题的当代中国具有重要的启示性价值。

注解:

①[美]纳什:《大自然的权利》,杨通进译,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年版,第84页。

②[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杨通进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59页。

③[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杨通进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63页。

④[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杨通进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65页。

⑤[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杨通进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63页。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范文6

1.从“本体论”到“存在论”

第一个大分支是“存在论”COntology)o"Ontology”这个词的本义,是“关于存在的学说”。在西方是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在东方,最初由日本人把它翻译成汉语“本体论”,因此在我国也一直沿用。但后来发现,这个译法是不准确的,日本后来也把它改成了“存在论”。从“本体论”到“存在论”这种译法上的改变,本质上是一种理论的觉悟和回归。它代表了对“存在”范畴的理解和探索进程。

在20世纪以前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主要是把“存在”当作一个名词来理解和使用,因此关于存在的理论,也就成了仅仅是关于“存在物”、“存在者”的理论。从哲学上探究世界的最终“基质”、实体,包括终极存在者、终极实体、构成宇宙的“最小砖块”如基本粒了等,就成了它的主要目标和成果,并以此作为认识世界、说明世界的全部理论的逻辑起点和根据。这样的理论系统,把它叫做“本体论”,并称之为“第一哲学”,是理所当然、符合实际的。“本体论”是从“存在物”的角度探讨、发现和证明“存在”的理论。它所依循的思维方式,总体上可以叫做“实体思维”。作为人类最先形成的哲学思维方式,实体思维是必要而合理的,它对科学和实践的发展曾起到了根本的指导作用,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形成和发展的一块重要基石。

但是到了19世纪后半叶和20世纪,人类逐渐突破了实体思维,开始走向“关系思维”。如科学上相对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平衡态和非平衡态理论、线性和非线性理论等越来越多的新的进展。它们所揭示和描述的世界图景,已经不仅仅是“世界最终是什么”(实体或粒了),而是“怎样是”。科学和哲学的进展表明,任何存在者的存在,都发生于、表现于一定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之中,所以“关系”成了一个指称“存在方式”的范畴。依照关系思维,“存在”不再仅仅是一个名词,它同时还是一个动词,指“存在的方式、动作、过程和样态”了。一个对象“是什么”,与它“如何是”它白己之问,是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的。于是关于“存在”的研究,就从“什么存在着”进入了“何为存在”,即完整理解“存在者如何存在”的新阶段。回过头来,把“存在”作为动词来研究的理论,可以与把“存在”当作名词的“本体论”相对应,我称之为“本态论”。这样就可以说,20世纪以来完整意义上的第一哲学一一“存在论”,实际上已经是由两大部分构成的:关于存在者的理论一一“本体论”和关于存在方式的理论一一“本态论”。存在论是第一哲学,从逻辑上讲是最基础、最原初的哲学问题。目前它的变革的重点,是从实体思维进到关系思维,从本体论的哲学进到存在论的哲学。

大家都知道有过一场“物质本体论”与“实践本体论”的争论。我是主张实践唯物主义的,但我不赞成实践本体论。原因是,我认为无须纠缠本体论。实践和物质为什么要打架呢?犹如颜色和形状为什么要争风吃醋呢?其实它们是两个角度的问题!“物质”是本体论的基本范畴,“实践”是本态论的最高范畴。就是说,人类存在的最高的物质形态是人和社会,而人和社会的存在方式就是社会实践。这两者之问为什么会对立呢?就是因为在旧的思维框架下,把实践也当成了一个实体,而“终极实体”只能是一个!所以,变革并不是要否定或抛弃本体论,但现在的关键是本态论。作为动词的“存在”研究,业已成为哲学也是当今科学和实践发展的前沿和生长点。

2.从知识论到意识论

哲学的第二大分支也有类似的过程。最早关于人的思想、精神、意识活动的哲学理论,在古希腊文中叫“Gnosiology",原本是指“关于精神事物的学说”。所谓“精神事物”,显然不只有人的知识,还有人的情感、意志,或信念、信仰等多种成分。但西方哲学在实际研究人的精神活动时,首先注意的是人怎样在头脑中理解和把握对象世界,怎样获得关于对象的知识。这种思维取向总体上是以客体为中心的,即我们的全部精神活动要围绕充分了解外部世界、对象、客体来展开,获得关于一切对象的本性及规律的认识。这些认识构成了知识、理论和方法体系,它的最高形态是真理。特别是白笛卡尔以后,哲学的“认识论转向”推动了理性思维的大发展,在实践中也日益显示其巨大威力。于是首先获得成熟哲学理论形态的,是狭义的认识论(Epistemology),实即“知识论”。而“Gnosiology”则一度不再提起。

但是,知识或认识显然并非人的“精神事物”的全部。认识论负责解决“知”的问题,那么情感意志和信念信仰(“情”、“意”)等现象怎样把握?在过去,这一部分的问题只是被心理学研究着。但是人的情感、意志、兴趣、欲望这些与人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之问,能否截然分开呢?它们是怎样发生相互作用的?从“休漠问题”的提出开始,就表明需要对人的全部精神活动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研究了。休漠发现了“实然”和“应然”是两回事,认为二者之问没有因果关系,从“是什么”推不出“应该如何”,从而揭示了人的精神活动中信念和意志的独特性。而20世纪哲学变革的一个新的取向,正是逐步超出狭义知识论的范围,开始走向知、情、意统一的完整领域。像现代的知识社会学、认知心理学、模态逻辑等都是其重要突破。所以我主张,要在哲学上恢复“Gnosiology”这个词,在中文中把它译作“意识论”,并以此来称呼哲学原理的第二大分支,用它来为关于知情意的完整领域的研究命名。后来我们看到在价值研究中,正是由于把情感和意志看作人的价值意识的心理形式,把信念和信仰看作是人的价值意识特有的观念形式,才能回答人的精神活动的整体性和内部结构问题。所以,关于“精神事物”研究的第二大分支“意识论”的完整领域的形成,与价值论的产生有直接的联系。

就是说,像第一大分支“存在论”包括“本体论”和“本态论”两个部分一样,第二大分支“意识论”,如今也包括以下两个领域:(1)“知识论”或“认知意识论”;(2)“情感意志论”或“价值意识论”。

3.从价值规范到价值哲学

在存在论和意识论新发展的基础上,正式形成了第三大分支一一价值论。所谓“价值”问题,简单说即“好坏”问题,或“世界的意义”问题。“好坏是什么?”“世界和人生的意义何在?”这其实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永恒问题,实际上也一直被人们关注着、研究着。但一直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价值论(Axiology)作为一个哲学理论分支,是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形成的。

在西方哲学史上,休漠和康德是这一领域的直接开拓者。休漠通过他提出的问题,将“实然”与“应然”(事实与价值)的关系提上了前台;康德的“三大批判”,则是用一个批判一一《纯粹理性批判》总结了认识论;用另两个批判一一《实践理性批判》(讲“善”的问题)、《判断力批判》(讲“美”的问题)开辟了价值论。但是,后来继承和宣传康德的多数人,却还只是重视他的认识论那一部分,只有小部分人,如新康德主义弗莱堡学派的洛采、文德尔班、李凯尔特等人,才重视了康德的价值哲学,并继续加以探究,从而成为现代价值哲学(Axiology)的创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