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文化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创新文化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创新文化建设

科技创新文化建设范文1

关键词:文献检索 课程体系 第一课堂 第二课堂

[中图法分类号] G252

一、文献检索课程的重要性

统计结果表明,科研人员在开展一项科学研究时,用于文献检索上的时间所占比例很大,各个阶段的时间分配比例如图1所示[1]:

8% 38% 45% 9%

图1 科学研究各阶段时间分配比例

可见,科研人员花费在文献检索上的时间所占比例高达38%,仅次于研究及实验工作时间。而由于信息不灵、忽视文献检索而不能及时获取最新文献资料,导致重复性科研,更会造成人力、财力和时间上的浪费。据报道,全球重复性科研造成的浪费占科研经费的10%左右。如果科技人员能及时了解国内外同行在做同类研究工作及其进展情况,就能扬长避短、开拓思路,避免重复性科研,在新起点上做出新的研究,取得更高的成果。

在校大学生作为未来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应通过《科技文献检索》的学习,夯实科技信息检索能力,成为科技信息的驾驭者。目前各大高校均已认识到《科技文献检索》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普遍将其纳入必修课程,或作为选修课开设,但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思维模式的制约,文献检索课程偏重于检索工具书方法的介绍,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其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未能尽如人意。

作为授课教师,我们应强化《科技文献检索》教学效果,教会学生“捕鱼”本领,使学生能够捕捉信息,立足社会。本文结合课题组老师多年来《科技文献检索》课授课经验,提出建立《科技文献检索》课程体系,从而达到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科技信息检索能力、避免重复性科研的目的。

二.《科技文献检索》课程体系的提出

《科技文献检索》课就其实质来说,是一门方法课,即讲授检索和利用科技文献的方法,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情报信息意识和检索技能。主要内容包括:文献、文献检索基本知识;文献检索语言;文献检索工具;文献检索方法、途径;专题文献检索程序;计算机文献检索;网络信息检索。

传统的《科技文献检索》课授课形式,以课堂教学为主,用计算机辅助授课,利用投影屏幕进行计算机检索示范,学生停留在眼看、耳听、手记的阶段,课程教学偏重于科技文献检索基础检索知识

和基本检索技能与方法的传授,虽然比“一本教材一支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授课形式有所改进[2],但仍难以激起学生学习热情,在能力、素质培养方面不够,达不到创新教育的目的。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完善教学内容,最终提出了建设《科技文献检索》课程体系。

经过实践与总结,确立的《科技文献检索》课程体系由文献检索课、第一课堂实践、第二课堂实践三部分组成,具体构成结构如下图2:

图2 文献检索课程体系结构图

在《科技文献检索》课程体系下,大学生文献检索能力的培养,即信息获取利用能力的培养,是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的。该模式摒弃了传统《科技文献检索》课程只在开课学期内集中授课的开课方式,将《科技文献检索》课程教学融会贯通于整个大学教育过程中,建立以计算机检索为主线,手检为辅线的授课体系,把现代科技中最先进的网络检索引入教学中,从而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特点,真正使学生具备可以用于实践中的信息检索能力,可以准确获取最新科研动态,为所要从事的科学研究提供方向性指导,从而有效避免重复性科学研究工作。

1、 文献检索课

在我们所建立的《科技文献检索》课程体系下,文献检索能力的培养不在是开课学期的任务,而是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生活始终的。课程教学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在新生入学大一阶段,进行入学文献教育。该任务由图书馆配合,通过开展专题讲座的形式,介绍文献检索的重要作用,向学生普及一般性检索方法,让学生在总体上对文献检索有个认识。该阶段主要是依托图书馆馆藏资源,向新生讲授馆藏图书、杂志、工具书等纸质文献的手工检索和使用方法。帮助新生尽快熟悉相关资料检索的途径,为开展日常课程的学习提供帮助,使新生可以更好的利用图书馆资源完成本科教学任务。通过该阶段的入学文献教育,使学生掌握图书类资料的检索技能以辅助基础课程的学习,不必浪费时间自己去摸索, 能更好为后序的相关课程学习服务。

(2)、在大二阶段,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基本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组织学生进行计算机文献检索基础方法的教育。该阶段的教育主要依托计算机基础知识授课内容进行,普及基本的计算机检索知识,重点介绍查询工具的使用方法,如中国教育科研网上信息检索, Yahoo、Excite、Infoseek等检索工具的使用[3],介绍常用的学术论坛,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和交流能力。

(3)、在大三阶段,通过开设专门的《科技文献检索》课,该部分内容为课程教学阶段的核心,为学生系统的讲授文献检索的内容,包括检索原理、检索过程的6个步骤、检索语言的语法结构、国内科技文献检索工具、美国《工程索引》EI检索方法等。为适应现代信息存储特点,教学中以机检为主,手检为辅,协调好二者的关系。因而将依托我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平台,重点讲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资源、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等中文文献检索平台,讲授EI、IEEE数据库等外文文献检索平台的操作方法,介绍电子图书资源检索方法,使学生全面掌握专业的文献检索方法。

教学过程中,摒弃传统教学中把重点放在了“检索”上,而忽略了“利用”的缺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除现场实习外,课堂教学一律进多媒体教室;教学过程中采用活泼的互动式教学形式,课程前期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4],教师讲授基本的检索方法,待学生掌握基本检索技巧后,转变为“学生讲,老师与学生共听”的方式,将学生分成5―10一组,每个检索方法讲授结束后,提供相应的课后检索习题,让学生以小组形式的完成课后检索,待下次上课时,以抽查的形式让一组学生在教师多媒体平台上讲授并演示文献检索过程,即巩固了文献检索能力,又提升了学生表现力。

2、 第一课堂实践

第一课堂实践中,以学生实际动手检索应用为主。该阶段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查复习参考书,辅助日常教学:在《科技文献检索》课程体系下,学生文献检索能力的培养渗透于每门专业课的教学环节中。考虑到每名专业课的授课教师均具备一定的文献检索能力,在《科技文献检索》课程体系中,我们将每名专业课授课教师均作为课程体系的建设者,在每门专业课的授课中,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掌握的文献检索技巧,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专业课相关的书籍、文献的检索,用于辅助日常专业课的学习的,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2)、课程设计:大学课程中很多课程,在课程后期会涉及课程设计内容,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为将书本上所学知识运用于工程实践,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基本理论难以实现,需要进一步查阅课程相关的科技文献及工程资料,此时可以进一步培养和锻炼学生科技文献检索能力。课程设计开始之初,选用2个课时,进行文献检索技能培训,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的文献检索知识,从而为课程设计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同时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

(3)、毕业设计:学生在大四毕业设计阶段,进入了文献检索能力应用的关键时期,该阶段文献检索能力的培养采用基于“问题学习检索模式”进行[5]。基于“问题学习检索模式”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毕业设计题目,以解决学生的毕业设计过程中信息需求为手段,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利用能力。该模式的流程如图3:

图3 问题学习检索模式

每名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不同,提出的问题和任务可以不同,但达到的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文献检索教学具有技能性、实用性的特点,因此将问题学习模式引入毕业设计阶段文献检索课教学,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文献检索教育的教学方法单调、教学内容枯燥等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 第二课堂实践

《科技文献检索》课程体系中的第二课堂实践,主要是依托高校教师的科学研究,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发明、实践中,把教师的科研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向学生传授检索技能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引导、帮助学生完成一些较小的研究课题。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检索素质,还可以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研究与创新能力,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的信息应用能力。

三.《科技文献检索》课程体系建设的效果

在提出建设并实施《科技文献检索》课程体系以来,我系学生科技文献检索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有效促进了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第二课堂实践阶段,我系学生通过参与到笔者的科研项目中,积极进行科技文献的检索,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极大程度的辅助了笔者科研项目的进行,与此同时,部分学生通过检索到的可研成功,及时捕捉到新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全国大学生各类创新性比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大三学生范刚等撰写的“低温余热资源梯级回收利用发电系统”课题,获得了“第三届全国高校环保科技创意设计竞赛”银奖;大四学生吴凯利等,获得了“第二届低碳能源集成解决方案竞赛三等奖”三等奖,大三学生王晓获得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全国二等奖。可见,在创建的《科技文献检索》课程体系下,学生具备了阐明自己的信息需求,并鉴别各种形式和类型的信息源,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文献检索教育是教育界在信息化社会所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也是信息化社会对大学生提出的新要求。“下个世纪,受教育者不再是一个只会吸纳大量事实信息的人,而是一个知道如何检索、评价和应用所需信息的人”[6],因而建设《科技文献检索》课程体系,加强大学生信息获取能力和文献检索能力的培养,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高等教育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参考文献

[1] 朱东正.关于文献检索课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育,2007,(1):76~78

[2] 王代礼.文献检索课特色教学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157(3):58―60

[3] 夏旭,梁丽明,李康健.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与思考[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12):80-82

[4] 申彩虹.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建议[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7,27(1):82-84

[5] 庄妍. 基于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的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9-20

科技创新文化建设范文2

对云南电网公司技术分公司、电力技术研究院和昆明供电局三个部门有针对性地设计了问卷,向三个部门共发放问卷123份,并全部收回,其中有效问卷120份。通过对回收问卷的综合统计分析和交叉对比分析,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

(1)科技创新体制的重点是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科研经费合理配置机制、自主创新转化机制、科技创新协同机制、创新激励机制。

(2)影响员工工作态度的因素,从员工方面来看是:责任意识、效率意识、团队合作、认真态度、敬业精神。从公司方面来看是:重视人、关心人、尊重人。

(3)科技创新文化中最主要的主题词是:创新、学习、人才、合作、责任。

(4)科技创新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争先创优、团结协作、不断学习、恪守诚信、尊重个性、容忍失败。

(5)科技创新文化体系应当突出的子文化是:创新文化、质量文化、学习文化、安全文化、诚信文化。

(6)推进科技创新文化的有效手段是:建立评价激励机制、领导机制、结合学习型组织建设、融入日常工作、制订标准、严格考核。

调研结果分析

1.科技创新文化要解决的问题

(1)在创新文化意识方面,强化员工创新意识,鼓励主创精神、团队精神,营造企业创新动力机制赖以形成和高效运转的创新环境,真正形成文化技术进步、创新成果实现的推动力。

(2)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培养科技人才队伍,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整体科研力量形成“合力”,以技术优势保障科技发展。

(3)在创新管理机制方面,完善科技创新机制,以制度、规范、标准保障科技创新全过程,促进创新发展。

2.科技创新文化培育的重点

(1)文化理念。要以南方电网发展理念为统领,以南网发展方略为前提和指导,将南网文化根植于公司科技创新文化培育中,注重文化的融合性、传承性,并在此基础之上体现“个性化”,充分挖掘云南电网自身特点,提炼特色文化理念。

(2)文化体系。包括理念文化、制度文化、形象文化、行为文化。这四个子系统构成了科技创新文化由表层至深层、由理念到执行的有序结构。理念文化是科技创新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信念;制度文化是理念文化付诸实践的主要载体,也是形象文化和行为文化的规范,对科技创新文化的贯彻与实施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形象文化和行为文化是科技人员精神面貌、工作风格、综合管理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的集中体现,既要成为科技创新工作的行为准则,也要成为科技创新工作的形象展示。

(3)文化要素。创新、人才、学习、合作和责任是科技创新文化培育的关键要素。创新是科技发展的源泉,人才是科技发展的核心,不断学习是持续创新的保证,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打造科技创新团队精神是科技创新成就的保证,而责任意识则是对科技人员的素质要求。

(4)强化实践。关键在于将制度文化与形象文化、行为文化系统地结合起来,以制度规范行为,以行为完善制度,搭建执行体系宣贯践行科技创新文化,将文化转化为员工的行动准则和自觉行动,并建立不断深化的长效机制,将文化融入管理、切入业务、植入行为,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凝心聚力的强大作用。②

科技创新文化培育思路

1.目标和原则

(1)一个定位。科技创新文化是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发挥的关键,要起到凝聚人心、激发动力和责任心的作用,并形成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氛围和开放、宽容、交流、合作的风气,形成鼓励个性发展和奋勇争先的机制,使科技创新活动进入良性循环。科技创新管理机制与科技创新文化相互支撑、相互补充、共同作用,实现云南电网“全国行业科技领先”的科技发展目标。

(2)一个目标。以理念文化为核心、制度文化为支撑、行为文化为基础,全面培育和打造云南电网公司科技创新文化体系,努力探索文化落地的实践机制,实现科技创新文化“率先探索,南网领先”的建设目标,为云南电网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强保障。

(3)六个注重。坚持“六个注重”原则,即注重创新理念、注重文化传承、注重团队精神、注重以人为本、注重学习借鉴、注重践行实效。

2.理念文化提炼

(1)科技创新宗旨:依托“两型两化”,支撑“两个转变”。

(2)科技创新使命:提高科技水平,驾驭现代电网。

(3)科技创新理念:创新、学习、人才、合作、责任。

(4)科技创新核心价值观:

1)创新观:尊重个性、容忍失败、自主创新、引领未来。

2)学习观:学习生活化、工作学习化。

3)人才观:人才优先、以用为本、高端引领、支撑发展。

4)合作观:团队精神、团结协作、整合资源、攀登高峰。

5)责任观:敬职业、守诚信、优电网、促和谐。

制度文化培育

科技创新制度文化的培育一方面要从科技创新人才开发培育、选拔使用、评价激励和合理流动的角度入手,在现有管理制度和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及相关管理制度和办法;另一方面要从科技创新的创新、学习、人才、合作、责任等核心理念的要求出发,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管理机制的角度来梳理和补充科技创新领导体制、组织机制和管理办法,作为科技创新制度文化建设的基础。

1.完善科技创新领导体制

完善和加强科技创新一体化推进的领导体制和科学决策有效推进的管理体制,加强科技创新管理的领导和决策,在科学决策、高效操作指导的基础之上充分协调、调动各方资源,强化责任力,以协作效应形成科技创新综合能力。

2.完善科技创新管理机制

在公司层面,打造科技创新项目、资金、人才和知识管理平台;在技术分公司层面,打造科技创新研究平台和人才培育平台;在基层生产单位层面,打造科技创新实验平台和技术推广应用平台,形成分工合作、协同统一的科技创新体系。

3.完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针对科技创新“科技领军人才、技术专家人才、高技能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营造“科学评价、发掘人才、合理使用、有效激励”的人才工作氛围,分别制订各类人才的发展规划和培养、选拔、评价、使用和激励办法,为公司科技创新工作目标的实现奠定人才基础。

4.完善学习机制,打造创新团队

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培训管理办法和培训目标考核办法,倡导“终身学习,全过程学习”。鼓励全员学习,全面提升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打造“创新团队”。

5.完善科技创新项目管理

加强科技创新目标管理,从科技项目的产生、论证、立项、储备、过程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到验收、鉴定、评奖、后评估、推广应用等闭环的管理模式,形成高效的科技项目管理体系,体现科技创新“集中财力、突出重点、成果转化”的强烈需求;建立自主知识产权转化机制,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建立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应用机制,加快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6.把科技创新成果评价激励与人才评价激励结合起来

建立科技创新评价激励机制。鼓励科技人员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激发创新活力,形成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工作氛围,将科技人员的个人发展与公司科技创新成果评价激励有机结合起来。有效保护科技成果创造者的合法权益,体现科技成果创造者的价值和利益。

7.建立科技创新协同交流机制

以科技项目协作和科研协作团队建设为抓手,加强各部门、各体系的内部联系,发挥协同效应,以协作效应形成技术创新综合能力;以公司学术委员会和科技项目管理委员会为平台,加强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和信息及技术交流;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大学、著名的电力企业开展技术交流及合作,加强学习借鉴和交流合作。

8.切实提高自主创新水平

严谨对待科研,杜绝弄虚作假的欺骗行为,避免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科研成果,严禁剽窃、侵夺他人科学技术成果,对违反科研职业操守的学术不端行为给予严格约束,形成“严谨科研、诚信科研”的学术氛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切实提高公司自主创新水平。

形象文化培育

从云南电网科技创新的实际出发,形象文化建设要通过科技创新突出成果展示、科技创新示范平台建设、实验示范基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项目建设、先进模范人物表彰宣传、先进单位表彰宣传、CI策划等方式进行,通过科技创新工作和人物的典型示范、塑造宣传,全面打造云南电网科技创新形象,促进电网科技发展。

1.科技创新突出成果申报和展示

在公司层面建立科技项目和成果管理办公室,积极组织国家和云南省两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南方电网科技创新项目申报;积极组织结题科技成果参加国家、云南省和南方电网的科技成果奖申报,通过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专利奖、南方电网科学技术奖、云南省科学技术奖等突出成果的表彰、奖励和宣传,展示公司科技成就和实力。

2.科技创新示范平台和基地建设

要以国家企业(集团)技术中心建设为龙头,围绕八项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全面打造科技创新示范平台和示范基地,加大示范平台和基地的人才及资金投入,提升示范平台和基地的成果产出;加大示范平台和基地的宣传力度,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3.先进模范人物、先进单位表彰宣传

通过年度科技创新十大人物、年度科技创新最佳成果、年度科技创新最佳单位等称号的评选和表彰,全面激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工作。

4.科技创新CI策划

科技创新文化建设范文3

创新文化能够营造尊重自由探索、尊重首创精神的良好氛围,是一种有利于开展创新活动的文化形态,是社会创新和社会发展的基石和驱动器[3].国家需要建设顺应时代潮流的创新文化,加快科学技术发展进程,推动社会发展.现代高校文化的本质特征就是创新文化,这也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创新文化的建设可以营造高校良好的创新环境,激励师生通过创新实现个人价值,让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创造力之中,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高校创新文化是一种校园文化形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创新意识,其基本内涵是以开展教育创新为手段、培养创新人才为核心、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塑造其创新人格.高校创新文化建设是落实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大举措,是提高现代大学综合实力的精神基础,是高校能否符合时代要求的前提[4].高校创新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是高校保持开拓创新的源泉、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高校创新文化建设至关重要.首先,要培育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创新的土壤,激发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其次,要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和活动方式,提升创新能力和品质;最后,要完善和创新高校的运行评价机制,提高文化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以培育高校创新文化为基础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高校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等创新能力的最理想、最有效的平台,也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和纽带.

2实践教学对培育高校创新文化的作用

培育高校创新文化的关键在于提升高校的教育内涵,而实践教学可发挥重要作用[5].因为实践教学能够适时更新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活高校建设创新文化的内在动力.实践教学还能着力营造自主的创新氛围,提升高校创新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

2.1激活内在动力

高校创新文化建设中必须注重“人的工作”、尊重人的首创精神[6].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和拓展.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需求,进行差异化实验设计,使实践教学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智能素质,激活高校创新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

2.2营造创新氛围

高校创新文化建设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实践教学可从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平台和更多的学习机会,引导和推动学生多样化的专业研究兴趣,通过实践活动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完成创新思维和能力的提升,从而培养出一群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这些创新人才的培养,也提升了高校创新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

3高校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发展中的困境

3.1艺术类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滞后

现阶段我国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时期,高等教育规模发展迅速,但学校的软硬件建设跟不上学校的整体发展速度,从而使得对软硬件要求较高的实践教学成为高校教学环节中最薄弱的一环.在高校艺术类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往往存在教师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实验平台硬件设备不够齐全、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不尽完善等问题[7],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较少进行实际操作训练,难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这对学生创新文化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

3.2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

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中存在重理论而轻实践的偏见,在高等教育中也存在这种倾向,即重视传道授业、轻视岗位技能培训,使得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即使是实践教学,也往往只注重如何实际操作,对理论研究的新进展和新成果不甚了解,不能形成独立体系.然而,目前不少地方高校由于受教育资源限制,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方面没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的学生缺乏实践创新能力,不利于国家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

3.3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

目前,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主要是任课教师的评价,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健全的考核评价体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完善实践教学考评机制的基础.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考核应按照相关原则性,体现导向性、差异性、可操作性和公平公正性;反映社会需求和高校专业特色;考查学生能否通过实验和实训教学掌握一种实践操作技能.建立与评价机制相配套的激励机制,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和物质保障,不以考试成绩为唯一的考核标准[8],对于积极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的学生给予学分或评优方面的优先考虑,调动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4构建艺术类实践教学体系,促进校园创新文化建设

创新文化是高校可持续、跨越式发展的精神动力[9],所以高校要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创新文化建设.

4.1注重顶层设计,凸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实践教学对于地方高校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国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0].鉴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很多高校对实践教学进行顶层设计,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力度[11],注重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科研素质训练,增加实践教学学分的比重,并将科技创新活动课程化,从而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课程体系是实践教学得以落实的主要载体,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基座[12].要科学构建高校艺术类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可整合校内资源,突破学科界限,重构艺术类、设计类、美术类等同类实验课程和项目,形成多模块、多层次的教学体系,例如将教学体系分成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和课外实践活动体系.艺术类实践教学实验室的建设规模要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并且具有较高水平,能够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验教学和动手实践的平台,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建立起系统的工程概念.要减少演示性实验,增加学生能够全程参与的设计性实验,通过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实践的方法和过程,体验科学发现和工程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高校创新文化建设,进而内化为社会所需要的工程师素养.

4.2完善考核体系,突出制度文化创新

高校制定的管理制度,也就是制度文化,是高校文化建设的外在动力和主要影响因素.高校对艺术类实践教学应完善考核体系,出台系列制度,如“本科学生实习教学工作条例”、“实验室向学生开放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实验教学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建立校、院、系三级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校、院两级的教学督导体系,对实践教学进行全方位的质量监控和全过程的跟踪控制,保证实践教学的正常进行.为调动教师从事实践教学工作的积极性,还应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将制度文化的精神内涵、本源价值运用于实践教学、科研、人事政策等,可开拓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变革思维,重塑高校发展的精神价值和文化人格,从而让优秀的校园文化资源直接转换为聚集创新人才、产生创新成果的活动.制度文化创新的根本原则是以人为本,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能够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创造性,形成尊重创新的文化氛围和机制.因此,通过加强高校文化建设,将推动高校文化建设变革、创新和超越,在高校可持续、跨越式发展中有所作为.

4.3打造产学研平台,培养学生科研创新意识

加强政策引导,鼓励高校产学研的结合.可以打造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立校企协同工程创新实践平台,将学生的实践教学与企业工程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形成新的校企地合作机制,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加快学生的专业认知和实践积累,更好地开拓学生的社会化视野[13].产学研合作平台能够整合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创新力量,有利于校企优势互补,通过外部环境进行“能量”交换,从而实现创新和多方共赢.现阶段,产学研合作已经成为国家科技发展的战略需要.高校创新文化建设是诸多创新资源的有机结合,是要建设一个开放的系统.要想建设好高校创新文化,不能把各种创新资源进行简单的堆积,而是要对多种创新要素进行优化组合.这些要素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因为只有提升人的行为意识,才有可能取得创新的成果.以产学研平台为载体,可以建立提升学生工程创新能力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集设计、制造、管理为一体的科研创新意识,从而促进高校创新文化建设.

5结束语

科技创新文化建设范文4

科研院所每天在创造科技成果的同时,也都在创造着自己的文化,并且这种文化时刻都在影响着科研院所的发展和工作。只不过是我们对这些文化当中的正面的积极的部分,比如优良传统、好的习惯、好的观念等没有足够发掘和发扬,对于负面的文化没有足够的抑制和摒弃。我们提倡的科研院所文化建设,就是要通过对科研单位共同价值观、发展目标、院所精神、道德规范、院所形象的科研文化要素的建设,形成一种文化氛围、管理理念、管理手段,推动科研单位各项事业发展。

一、科研院所文化建设,能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引领能力

科研院所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系统工程,其中建设一个具有引领能力、正确向上的科研院所共同价值观,是科研院所文化建设的核心工作。科研院所文化的其它要素,包括科研院所发展目标的设定、科研院所精神的提炼、道德规范的制定和科研院所形象的树立,都是为让全体科研工作者体现和弘扬这个公共价值观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科研院所公共价值观的概念,是全体科研工作者共同用来评价行为、事物的好坏和做出取舍的准则。即科研院所全体职工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总结提炼出的并为全体科研工作者易于接受的积极向上的工作生活行为准则及为人处事标准。通俗的讲,就是现实工作生活中科研院所里的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尽相同,比如有的人把科研工作看成神圣的事业;有的人则把科研工作看成谋生的手段;还有的人倚仗父母权势,认为工作好坏无所谓等等。为了从思想上调动全体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科研院所就要设计一个得到大家认同的、积极向上的、符合行业特点的、大家都易接受的公共价值观,来替代或者修正职工的消极价值观。科研院所公共价值观的培育来源,主要是源于对科研院所多年优良传统的提炼,源于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源于对社会主义价值理论的汲取。科研院所的共同价值观虽然是人的思想观念,但它可以支配科研工作者的行为动作,形成全体职工的主流思维意识和行为规范,大家都会按着正确的公共价值观指引的方向工作和生活,偶有个别人做出有悖公共价值观的事情,也会为这种集体的文化氛围所不容,从而产生强大的积极向上的文化引领能力。

二、科研院所文化建设,能够在工作中产生和谐发展的氛围

科研院所文化建设的一个重大作用,就是能形成和谐发展的文化氛围,让全体科研工作者在这个氛围中,身心愉悦,思想升华,产生极大的主观能动愿望,而去主动工作,快乐工作,创造性工作。科研院所文化建设产生和谐发展氛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科研院所文化的主旨,是弘扬人文精神、形成和谐互助氛围。通过科研文化活动,把在团队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团结协作,对待同志“厚德载物、包容理解”的互敬互助,在工作中“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的集体荣誉精神激发出来,形成人人自觉遵守的职工道德规范,以此来改善科研工作者对真善美的追求,实现在工作岗位上人与人、人与院所关系的友爱和谐。其二,科研院所文化的重点,是弘扬科学精神、形成爱岗敬业氛围。科技创新的过程是一个充满艰辛、困苦、风险的劳动探索过程,也是一个对科研工作者意志和精神的考验过程。因此科研院所必需弘扬科学精神,用科学精神武装人生观和价值观,给人们带来正面的精神力量,改善科研工作者贯穿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工作作风和思维方式,在热爱祖国、求真务实、爱岗敬业的文化氛围中,提高全体科研工作者素质。其三,科研院所文化的效应,是弘扬创新精神、形成人才文化氛围。创新精神是体现在优秀人才品质中的不畏艰难、一往直前、锐意进取、勇攀高峰的精神。这种精神生存的土壤,是科研院所建设起的“人人敬仰人才,人人立志成才”的文化氛围。人才在这个文化氛围中能更好的发扬光大与建功立业,这个文化氛围也能催生更多的优秀科技人才。这个文化氛围是由优良的和谐环境、学术环境、道德环境组成,会对每个科研工作者的成长产生强大的引领力、约束力和规范力,它能潜移默化的把科研院所发展目标、公共价值观、行为方式,转化成科研工作者个人的发展目标、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自觉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科研院所目标而尽职尽责。

三、科研院所文化建设,能够激发出科技创新的强大动力

科研院所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也可以把它理解成上升到文化层面的科研管理。科研院所文化能够激发科技创新的动力,主要体现在文化调动起了全体职工主动管理的积极性。其一,文化推动了管理要素的创新。文化的使命就是向现代人传承优秀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凝聚当代人优秀的思想精华,使大家共同按着这个文化的指导,做正确的事情,产生正确的理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科研院所文化建设就是充分利用了文化的属性,使每一位科研工作者都明白怎样做是对科研事业有利的,而且自觉自愿的这样做,久而久之形成一种自觉行为,以致成为全体科研工作者的思想观念,并上升成文化性质的道德、规章、制度。其二,文化创新了科研发展战略目标体系。科研院所文化如同企业文化一样,它的教育方式主要体现在如何培育制定科研院所的发展目标,激励全体科研工作者奋发向上的科研精神,富有公信力、竞争力、亲合力的科研院所形象和品牌效应,以及管理模式、劳动纪律、管理条例等。并将其通过文化的视角定义、规范、弘扬,就会成为科技创新体系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成为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的支撑。其三,文化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科研院所文化建设的精髓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崇尚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因此开展积极健康的科研院所文化活动,对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形成团结和谐的发展大局具有重要意义,是推动科技创新事业全面发展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

四、科研院所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应以人为中心,在企业内部努力营造有利于职工充分发挥创造才能的文化环境,企业文化建设关注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地位和发展,注重启发人的能动性和自觉性。在现代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中,应着重从尊重职工、分权经营、善待客户等方面,体现人本化管理的原则。当然,进行人本化管理,并不意味着否定企业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它强调的是企业在追求利润与产值的同时,充分尊重职工的意愿和利益,发掘职工从事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建设科研院所先进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应强调平等原则、团队精神、民主管理。在现代化大生产的条件下,企业内部的分工越来越精细。这就要求科研院所的管理者和科研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合作能力,而合作能力只有通过相应文化氛围的培育和相应价值观的陶冶才能养成。团队精神的养成是形成合作能力的基础。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企业职工只有相互协调,才能整合各类知识资源,形成合力。同时,要提供良好的个人发展条件,促进组织与个人和谐共进。积极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与条件,会使企业与个人保持良好的协调关系,促使职工的潜在积极性得以充分释放,实现人力资源的自主开发,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当前,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一种深入人心的文化理念和核心价值观,成为支撑研究所创新文化与科技创新实践的重要力量。创新文化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大力弘扬“艰苦奋斗、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我们有理由相信,科研院所必将在创新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中再创佳绩,再创辉煌。

参考文献:

[1]许青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统文化基础研究[D].山东大学,2012.

[2]许青春.科学发展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述评[J].山东社会科学,2009(04).

科技创新文化建设范文5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内涵构成要素

作为城市发展知识化的产物,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和模式――创新型城市走进了我们的视野,这标志着现代国家城市形态出现了转型,也标志着在工业化初期和工业化日趋完善阶段城市发展的主要矛盾已基本解决,现在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才能实现经济的内涵式增长,人类进入了真正的信息和知识社会。

一、创新型城市的内涵及意义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最早的“创新”概念,他在 1912年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从经济学角度提出了创新理论。后来的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与层次对创新理论进行分析与研究。创新是城市发展的有效途径,创新可以凭借其创造性、整合性和开放性,通过优化配置和集约利用各种资源,将知识转换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激发经济发展的活力,提高城市产业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与国外研究者秉持“服务以人为本”,强调城市治理方面的创新,文化理念十分突出,讲求精神与物质同步发展的思想略有不同,国内学者根据对创新概念的理解,更强调创新对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创新型城市的英文表达有两种,“Creative City”和“Innovative City”。在本文更趋向于后一种提法,它包含了目前关于创新型城市研究的主流含义,即研究“创新(innovative)”作为驱动力的一种城市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模式,并不断融合社会发展的理念和思想。创新型城市(Innovative City)是新经济条件下,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一般是由区域科技中心城市发展演变形成,是知识经济和城市经济融合的一种城市演变形态。

创新对一个国家来说,是持续不断、似无穷尽的过程,是民族的活力与凝聚力所在。创新型城市是一种全方位覆盖、全社会参与、全过程联动的城市整体创新,是城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关键举措。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城市,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时代的呼唤、市情的需要、发展的必然,是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内在要求。

“创新型城市”是能够激活创新意识,集聚创新资源,发挥创新作用,创造创新成果,把创新作为基本驱动力推动城市发展的城市 ,其对所在城市群或更大范围内的其它区域具有高端辐射与引领作用。它是涵盖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融资创新、营销创新等全社会创新的一个创新体系。从创新氛围来看,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创新主体来看,城市本身就是人才和技能的聚集点;从创新条件来看,城市拥有齐全、标准的设施设备,能够自我成长出最具附加价值的服务部门。

建设创新型城市,有利于发挥徐州市的科技优势作用,从而有力地主导经济的增长,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增强整个城市经济的增长动力,加快富民强市和率先发展的进程;有利于增强城市集聚和辐射功能,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增强城市综合竞争能力;有利于推动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新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和谐徐州。

二、创新型城市构成要素分析

西方学者在对几十个创新城市进行考察和研究之后,提出了创新型城市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

1.创新主体

所谓创新主体即开展整个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作为创新型城市,其创新活动主要由创新主体来完成,创新主体是创新型城市中最重要的能动要素,其它要素均作为环境要素服务于创新能动要素,它位于最顶端,是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徐州科技、教育发达,拥有各类高校12所,在校生10万人;拥有科研院所30余家,各类科技开发机构335个,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1万人,在全国地级市中有明显优势。我们将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以高层次学术带头人、企业家、党政领导骨干为重点,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要素分配制度,着力引进一批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等领域的高层次人才;鼓励企业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源开发,努力实现人才效益最大化,从而加快构筑区域性人才高地,在徐州市这个“进取型政府”的带领下形成推动各项创新事业发展的新格局。

2.创新资源

创新资源是创新活动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技术创新资源的投入从数量看已经有了很大增长,研究开发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即R&D/GDP)已经从最低时的0.48%提高到目前的1.2%左右,预计到“十五”末期能够达到1.5%的战略目标。近年来,徐州市以加快高新技术项目建设为抓手,启动实施了高新技术产业“双倍增”计划,实现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去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幅达到40%以上。今后一个时期,徐州市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以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为目标,重点在现代装备制造、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与环保等六大工业科技领域,集中优势力量和资金,着力支持智能化网络化工程机械、创制药物、医疗电子、半导体材料研发、污染控制技术与应用、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等24个重大科技项目,力争取得一批重要创新成果,在推动产业创新上迈出更加坚实的一步。我们应引导自主创新资源的有效集聚,为推动“徐州制造”向“徐州创造”转变创造重要条件。

3.创新制度

创新制度是创新体系有效运转的保障,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因素。政府在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角色的明确定位本身就是“创新制度”首先要创新的内容。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它是高于、大于单纯科技创新之外的基础性创新。没有这个创新奠基,科技创新就缺乏基础平台。为什么这么多年由中国原创的东西如此拿不出手,不是中国人不聪明,而是中国社会发展到现在,仍然缺乏为科技创新提供制度支撑的体制环境、法制(治)环境包括文化生态。在我国现阶段政府主导的现实背景下,创新制度的改革和推进,必须首先将行政部门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中的职能重新定位并尽快转变。国家和政府的基本职能,就是搭建鼓励创新的机制和平台,在基础研究领域,通过建构良好的科研院所体制,保障科研人员的学术自由;在技术开发领域,保护知识产权。行政创新、政府创新和政策创新应该也必须成为我国创新体系的主导力量,因为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制度”的创新基础和原动力。

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制度创新的前提。2004年徐州市被评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市生产力促进中心获得“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称号。我们应牢牢把握这一有利契机,精心组织开展知识产权试点工作,探索建立扶植与激励机制,努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规模企业集团和拥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群,使知识产权成为提高徐州市经济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撑。

4.创新文化

创新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涵。创新文化是维系和促进创新的基本环境。创新文化是有利于开展创新活动的一种氛围,是科技活动中产生的与整体价值准则相关的群体创新精神及其表现形式的总和。园区环境、整体形象和规章制度是创新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创新精神、科学思想、价值导向、伦理道德、爱国主义精神是创新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创新文化和创新制度共同构成了创新活动能够持续进行的软环境,创新文化为创新活动提供文化上的支撑,而创新制度则为创新活动提供制度上的保障,成为了创新型城市运转的有效机制。美国硅谷之所以成为全球信息产业的摇篮,主要在于其有独特的创新文化。建设良好的科研环境,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对于徐州激励和培育创新思维、造就创新人才、做出创新成果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是顺利推进知识创新工程,全面提高徐州市整体创新能力的有效保证。徐州市近年来对创新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断增强,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良性互动的局面初步形成,为激励和培育创新思维、造就创新人才、做出创新成果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模式选择

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模式是政治、历史、经济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目前根据政府和市场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不同组合,可将其发展模式分为三种: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市场主导型发展模式、混合型发展模式。

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是指有城市政府指定明确的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战略,指定和颁布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政策措施,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推动国际、国内创新型资源要素的聚集,营造一种利于创新的氛围,引导全民参与到创新型城市的建设中来。如果把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划分成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成长阶段,根据城市的创新能力,我们可以将成长阶段分为:前创新型城市经济阶段、创新型城市经济初级阶段、创新型城市经济中级阶段、创新型城市经济高级阶段。从国家统计局2005年11月的自主创新能力指标来看,徐州目前尚处于创新型城市经济初级阶段,那么依靠自上而下的力量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是我们的最佳路径选择。

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要求政府要积极介入当地的创新建设,在创新中的每一个治理项目都需要其强有力的掌控与支持。政府的领导能力是整合各部门力量、促进城市创新发展的能力。积极强大的政府是城市进行社会复兴和创新发展的必然因素。基于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的特征,政府管理模式要向重在培育城市自主创新能力转型。政府职能要由一般服务型政府转向加强创新激励型政府;工作重点要由一般的营造亲商投资环境,向打造科技创新高地、集聚创新资源转变;管理重点要由规范市场秩序,转向引导创新资源、激励创新要素的制度保障。

市场主导型发展模式更侧重于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前提下,自发的在城市地区形成产业创新集群和有利于创新的环境。此模式主要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采用。相比较前两种模式而言,混合型发展模式强调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同时吸收政府与市场的力量,西方国家的实践证明,创新型城市建设不仅需要利用市场机制推动创新要素向城市的聚集,还需要利用政府的强势加大对城市科技和知识竞争力的投入。因此,未来的创新型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更趋向于这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

四、结束语

自主创新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从思想观念、体制改革、机制完善、科技创新、环境优化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有力的措施予以整体推进。创新型城市是二十一世纪城市知识化发展的主要形态,是城市实现跳跃式发展的途径。城际间的发展竞争已越来越趋于科学技术和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重要的内在动力和决定性因素。创新型城市以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制度、创新文化这些核心要素为支撑,形成城市持续创新能力,推进了城市基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基础之上的城市双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冬梅赵黎明闫凌州:创新型城市:概念模型与发展模式[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8)

[2]尹继佐:世界城市与创新城市:西方国家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3]李娜于涛方陈爽:城市竞争优势的驱动阶段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6)

[4]杜辉:“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与特征[J].大连干部学刊,2006,(2)

科技创新文化建设范文6

协同创新更有利于发挥效果

协同创新已成国际盛行的创新模式。在一些发达国家,协同创新已经出现许多成功案例,且受到越来越多创新主体的青睐。真正的密切协同,必须有共同的基础。一是理念相通相同。缺乏良好的共同理念,各怀心思,拉郎而配,不可能有真正的协同,只能浪费时间,无果而终。二是彼此各有互补需求。良好的协同关系往往是建立在各有短长、优势互补的主体之间。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具有各自的优势与特色,在协同创新中也要注意做到凸显特色、“协而不同”。三是通过协同,各有所获,各得其所,共同发展。这是协同创新的结果,也是检验协同是否成功的关键。协同各方获益内容有别,获益大小不同,但都必须对自己的创新有所促进,这样的协同方能有效且持久。

协同创新的本质是管理创新。协同创新的生命力在于制度和文化。在我国,参与协同创新的各主体往往分属于不同部门、体系,甚至归属于不同地方政府,参与合作的具体人员也常因贡献大小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于是,部门或个体间的利益协调往往成为合作成功的最关键要素。因此,政府部门和单位领导一定要为创新主体营造良好的管理环境,通过制度创新,破除“围墙”,形成合适的体制机制环境。在现实的产学研合作中,许多“只恋爱、难结婚”,或“能结婚、不生子”的案例,究其根子多源于此。

文化转变才是创新动力的源泉

要培育良好的创新文化。文化是无形的,但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常常出现“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情况。举例来说,十年前,国外企业管理中十分成功的ERP软件在国内也时兴一时,广为推荐,然而少见成效。究其原因是南橘北枳,文化水土的原因。西方管理重理性、依契约,管的是事、是流程;中国是人情社会,主要管的是人、是关系。以法理为基础的ERP管理技术到了中国企业,自然会水土不服。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过程,不完全是一个技术过程,更多的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过程,是一个人与人之间思想、愿景交流和互动的过程。相关主体的文化差异常常很大。只有把人们的愿景、价值观、理念、系统思考等等文化因素整合在一起,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彼此文化的交融和认同,特别要破除不利协同合作的“麻将文化”和“竖井文化”,形成互补支持的桥牌文化和开放大气的海洋文化,共同营造有利协同、促进创新的文化环境,建立在技术集成之上的协同创新才能真正获得成功。

模式和创新本身不兼容

模式和创新本身是不兼容的。他认为,培养创新人才不应该有统一的模式。任何一个人如果在同样一个模式下面,在一个模板下面呆的时间长了,他一定会形成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生存方式,都变成固定了,很难有新的变化,或去接受新的事物。创新人才的培养,一定不要搞一个模式。

我们可以有一个很好的理念,但是模式和创新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兼容的东西,人才的培养跟创新人才培养,如果用一个模式,这绝对是成功不了的。培养人才不要有模式,但是要注意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创新人才一定是要善于提问题,一定要敢于提问题,我们这方面现在比较缺乏。但是在提问里面,敢于提问了之后,还要善于提问,提有意义的问题。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就是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头脑,给他充分的阳光雨露,然后对每个人因材施教。

创新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营造

创新是一项涉及多种要素的复杂经济、社会现象,任何单个的创新都不是孤立地完成的。创新系统各组份之间的充分交流互动共享,是创新系统成功的特征,也是创新系统成功的保证。实现子系统间的交互、共享,要靠制度和文化。制度以硬性的规范对相关的创新要素进行约束或激励,而文化则通过对核心价值的认同实现软性的约束或激发。如果说企业、研发机构等社会组织是构成国家创新体系的硬件,那么制度和文化则如同创新体系的系统软件。在这里,文化不能仅仅理解为某种虚拟的价值与气氛,而是嵌入在组织、体系之中显示出的无形力量,时刻发挥着导向、激励功能,它与制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自主创新,不仅是指科技创新,同样包括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组织管理和市场运作的创新。没有这些创新,自主科技创新难以实现。显然,建设创新型国家决不仅是科技界的事,也是全党、全民,各行各业的大事。因此,培育创新文化,优化创新环境,同样是全社会的共同要务。十七届六中全会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全面部署文化建设,这为全社会的创新文化建设提供了最好契机。

从社会条件讲,要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环境,必须在几个方面做出努力。首先,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创新文化的培育构筑坚实的制度基础。体制、机制是大文化概念的组成部分,又是文化建设的制度手段,为文化的养成设定行为规范的底线。文化自觉的形成需要长期的制度硬性约束。要以改革精神,构建能激励企业、院所、个人自觉创新的制度体系,要给小人物创新活动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制度空间,让广大群众的自主创新精神充分迸发,使真正的人才能自然地脱颖而出。

其二,要以法促德,德法并重,抓紧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创新需要激情,但须拒绝浮燥。创新追求卓越,但不能凭空臆想。创新必须务实,唯实才能求真。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创新文化的本底。虚浮者得道,造假者成风,没有基本的信用作保障,自主创新无从谈起,创新国家则更是空谈。当前,在科技、教育界,当务之急是建立处置不端行为的机制和科学规范,还科学、教育一片蓝天净土,铲除滋生学术腐败的土壤温床。在全社会,要以有力措施,更严厉打击贪污受贿的腐败行为,以及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逐步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社会秩序和环境。要在全社会加强会风、文风的改造,反对假话、空话、套话,倡导说真话、实话,允许讲错话。要从领导做起,从宣传部门做起,形成真实可信、生动活泼的社会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