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承教学笔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医师承教学笔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医师承教学笔记

中医师承教学笔记范文1

“名老中医” 是将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前人经验与当今实践相结合,解决临床疑难问题的典范,代表着当前中医学术和临床发展的最高水平,是当代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是中医药学术特点、理论特质的集中体现,与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文献相比,它更加鲜活,更具可视性。

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工作是关系中医传统方法能否延续、中医药理论能否发展的大计。名老中医的学术传承形式现已日趋多样化,主要包括名师带徒、研究生教育、家传教育等 多种传承形式相互辅佐.为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

新疆昌吉州中医医院作为地州级中医医院,开展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工作远远落后于其他省市,目前学术传承形式主要以师带徒为主,院内确定11位指导老师和25名学术继承人,其中有2位名老中医被确定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学术继承人主要通过跟师学习、独立临床实践、理论学习等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任务要求学术继承人自进岗学习之日起,跟师临床和实际操作时间每周不少于1.本文由收集整理5个工作日,独立临床实践时间每周不少于2个工作日,理论学习采取自学研修和集中授课相结合形式进行,集中授课每月不少于2次。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工作平时考核的管理人员,现与大家共同探讨和学习。

一、存在的问题

1、学术继承人不能保证充分的跟师时间

25名遴选的学术继承人大多为主治医师以上,至少从事临床工作10年以上的中高级骨干人才,其中有8位为科室负责人。他们作为科室骨干,在完成自己本职岗位工作的同时,还需抽空跟师学习,任务繁重。尤其是科室负责人,常常因为医院例行的各类会议影响跟师学习进程。每周保证能跟师2次以上的人员有11人,每周保证能跟师1次以上的有12人,有时一周跟师1次都不能完成的大多为科室负责人。

2、没有针对指导老师的具体考核指标

师承工作教与学应该是双向的,在现行制定的各类考核标准中,没有对指导老师的具体考核指标,仅仅要求指导老师按期批阅学术继承人书写的医案、心得体会等,这不利于平时考核管理工作。因为指导老师一般每月都配套一定比例的带教津贴,但考核大多针对学术继承人,不能因为学术继承人未完成跟师教学内容影响指导老师的带教津贴,毕竟师承工作大多依靠学术继承人自觉、自学为主,老师无法强迫学生学习,带教津贴如何发放是个难题。

3、学术继承考核与管理机制不健全

继承工作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结业考核。平时考核主要由指导老师和带教单位负责,年度考核由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带教单位在平时考核过程中,没有制定学术继承人是否合格的考核标准,仅仅从跟师时间和书写跟师笔记方面进行,无法对跟师质量和学习内容考核。现行的考核仅仅能看学术继承人写了笔记,跟了老师,至于跟师的质量和学习的好坏,管理人员无法判断。

二、未来管理的思考和对策

1、明确固定的跟师时间

每周指定周三或周五下午为集中跟师时间,地点设在各科示教室或名老中医工作室。这需要带教单位的领导支持,医院各类会议可以避开固定的跟师时间。指导老师除了平时随师门诊讲解、指导外,专门抽出半天时间,可以集中讲课、培训,可以联合讨论、研究科研,可以分析典型医案等,形式可以多样化,每对师承人员设考勤本,按时签到。效能办、党办、医务部、门诊等多部门可以成立联合小组,抽查是否按时跟师。

2、量化指导老师考核标准

指导老师的考核应从按时批阅学术继承人医案、每周固定跟师出勤率、学术继承人篇数、门诊坐诊、查房次数,集中讲课教案、出版书籍等方面入手,每月量化核分,采取10分制,7分以上视为合格,可以发放带教津贴;7分以下视为不合格,不予发放带教津贴。每季度召开一次师承对接会议,公布考核情况。考核赋分工作由联合小组负责进行。

3、健全考核与管理机制

中医师承教学笔记范文2

【关键词】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管理;考核

“名老中医” 是将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前人经验与当今实践相结合,解决临床疑难问题的典范,代表着当前中医学术和临床发展的最高水平,是当代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是中医药学术特点、理论特质的集中体现,与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文献相比,它更加鲜活,更具可视性。

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工作是关系中医传统方法能否延续、中医药理论能否发展的大计。名老中医的学术传承形式现已日趋多样化,主要包括名师带徒、研究生教育、家传教育等 多种传承形式相互辅佐.为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

新疆昌吉州中医医院作为地州级中医医院,开展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工作远远落后于其他省市,目前学术传承形式主要以师带徒为主,院内确定11位指导老师和25名学术继承人,其中有2位名老中医被确定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学术继承人主要通过跟师学习、独立临床实践、理论学习等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任务要求学术继承人自进岗学习之日起,跟师临床和实际操作时间每周不少于1.5个工作日,独立临床实践时间每周不少于2个工作日,理论学习采取自学研修和集中授课相结合形式进行,集中授课每月不少于2次。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工作平时考核的管理人员,现与大家共同探讨和学习。

一、存在的问题

1、学术继承人不能保证充分的跟师时间

25名遴选的学术继承人大多为主治医师以上,至少从事临床工作10年以上的中高级骨干人才,其中有8位为科室负责人。他们作为科室骨干,在完成自己本职岗位工作的同时,还需抽空跟师学习,任务繁重。尤其是科室负责人,常常因为医院例行的各类会议影响跟师学习进程。每周保证能跟师2次以上的人员有11人,每周保证能跟师1次以上的有12人,有时一周跟师1次都不能完成的大多为科室负责人。

2、没有针对指导老师的具体考核指标

师承工作教与学应该是双向的,在现行制定的各类考核标准中,没有对指导老师的具体考核指标,仅仅要求指导老师按期批阅学术继承人书写的医案、心得体会等,这不利于平时考核管理工作。因为指导老师一般每月都配套一定比例的带教津贴,但考核大多针对学术继承人,不能因为学术继承人未完成跟师教学内容影响指导老师的带教津贴,毕竟师承工作大多依靠学术继承人自觉、自学为主,老师无法强迫学生学习,带教津贴如何发放是个难题。

3、学术继承考核与管理机制不健全

继承工作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结业考核。平时考核主要由指导老师和带教单位负责,年度考核由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带教单位在平时考核过程中,没有制定学术继承人是否合格的考核标准,仅仅从跟师时间和书写跟师笔记方面进行,无法对跟师质量和学习内容考核。现行的考核仅仅能看学术继承人写了笔记,跟了老师,至于跟师的质量和学习的好坏,管理人员无法判断。

二、未来管理的思考和对策

1、明确固定的跟师时间

每周指定周三或周五下午为集中跟师时间,地点设在各科示教室或名老中医工作室。这需要带教单位的领导支持,医院各类会议可以避开固定的跟师时间。指导老师除了平时随师门诊讲解、指导外,专门抽出半天时间,可以集中讲课、培训,可以联合讨论、研究科研,可以分析典型医案等,形式可以多样化,每对师承人员设考勤本,按时签到。效能办、党办、医务部、门诊等多部门可以成立联合小组,抽查是否按时跟师。

2、量化指导老师考核标准

指导老师的考核应从按时批阅学术继承人医案、每周固定跟师出勤率、学术继承人篇数、门诊坐诊、查房次数,集中讲课教案、出版书籍等方面入手,每月量化核分,采取10分制,7分以上视为合格,可以发放带教津贴;7分以下视为不合格,不予发放带教津贴。每季度召开一次师承对接会议,公布考核情况。考核赋分工作由联合小组负责进行。

3、健全考核与管理机制

成立评审考核专家小组,每半年对学术继承人进行综合考核。依据跟师教学计划,理论考试以自学经典内容为主;实践考试主要由专家小组以面试的形式,针对某一疾病的诊治,指导老师和学术继承人现场书写中药处方,对比方药相似度;检验学术继承人对指导老师学术思想和专业技能的实际掌握情况。学术继承人考核采取优势劣汰的方式,2次以上考核不合格,取消其跟师资格。

名老中医的学术传承是培养造就新一代名中医的重要途径之一[2] 。现今“中医学正处于行将消亡的边缘,也处在新的突破的前夜”[3]作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要发扬中医药特色和优势,首先就要做好继承工作。我们不仅要继承发掘历代医家的学术成就和临床经验,而且还要继承整理当今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使之更广泛地应用和传播而不至失传,这是每一位中医人光荣而神圣的职责所在。

参考文献

[1] 宋咏梅, 刘更生, 王振国 .当代名老中医学术传承现状分析.江苏中医药,2010,10

中医师承教学笔记范文3

关键词:中医;个体;学习;传承

中图分类号:11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7-1452-05

关于中医学面临的困惑――如何传承和发展的问题.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热点,张功耀事件更进一步加重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虽然这其中有很多关键问题是需要政策决策者作为的,但我们每个中医从业者自身是否就做的很好呢?如何独善其身,认识好、传承好中医,若有可能对中医有所发扬是本文要与大家交流的话题。

1 明确自身定位

首先应该先弄清两个问题:中医行业的定位如何?中医个人的前程如何?笔者认为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意见。看清行业形势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明晰传统中医的优势和不足,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之后,有助于中医从业者真正传承好中医。

1.1 中医的现状 目前对中医学现状的认识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类看法。

第一种看法主要来自高层人士和消息层面,是比较乐观的。他们认为随着世界卫生组织将医疗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医学界越来越重视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的关系,而传统中医学始终强调天人相应,一直重视情志对疾病的影响。这种先天优势是西医学所不具备的;另一方面,由于人们日益主张回归自然,崇尚自然疗法,因此应用天然植物药和物理疗法的传统中医药学必然会受到日益的推崇。比如,迈博健康资讯(http://省略)说:全世界草药市场正以每年百分之十以上的速度迅速增长,世界卫生组织在世界各地设立了27个“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其中亚洲的15个中心中,13个与中医药有关;目前全世界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各种类型的中医药机构,各国(不含中国)执业针灸师和中医师不下30万人,仅伦敦就有600多家中医诊所;美国和欧洲逐步放松对中医药的控制,如美国近期专门制定了“关于天然植物药品的研究指南(草案)”,澳大利亚已开始对中医药立法,这一切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提供了空前良好的机遇。

另一种看法则是沉重而悲观的,越到基层感触越深。那就是在中医药广告满天飞,各路名中医聒噪异常,中医院校招生规模节节攀升,表面形势一片繁荣的背后,中医院所收治的病种及在国内医疗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却日渐减少,经济效益也日渐下降,但这些只是显性的、突出在外表的、容易看到的问题;现今中医院西化明显,采用中医治疗手段的比例日渐下降,甚至如同遮羞布般的有名无实,即使是中医传统优势病种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中医队伍良莠不齐,抛弃中医、甚至诋毁中医的绝非个别,中医硕士、博士、教授,乃至各级政府册封的“名中医”们在骨子里轻视中医,否认中医的亦非罕见,而在这些同行中能背出200首方剂、写出200味中药、背出20种脉象者能有多少?更不要说他们能对中医经典有多少认识了!这些隐性衰退更可悲、更值得深思!英谚说:“离教堂越近,离上帝越远”(The nearer thechurch,the farther from God),这种情形在中医内部的确有所体现。

1.2 自身的定位一俟踏进中医这个门坎,不管是喜欢或是厌烦。中医已经成为我们身上抹不去的烙印,不论是否愿意承认,在别人眼里我们就是中医,我们的个人疗效即代表中医的治疗水平;无论是否关心,我们自己中医功底的高低决定了中医事业的生存或衰落,而中医的发展与否又反过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自身的前程,两者互为因果。

一个学科、一个专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的大小是由人才队伍的质量和数量决定的,而现今中医界恰恰缺乏热爱专业的优秀人才。

从中医高校的生源质量上看,在全国高校中多属于中上水平,凭自身努力考上研究生的要好一些。

从就业上看中医高校本科毕业生的一次分配率是较低的,多数的学生多需要回生源地人事局进行二次分配,这与一流高校也有很大的差距,中医研究生分配形势很好,但是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在职研究生课程班的日益普及,这种文凭优势正渐渐淡化,将来对真实本领的需要会日益突出。

从人才培养的投入和产出上看,一个真正的中医人才成长周期较长。只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就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收入颇丰的西医,而付出相同的努力是不可能在中医上有相同的收获的,这种努力和回报严重失衡也进一步加重了优秀人才的流失。对那些能坚守中医的优秀青年人才而言,使命感是他们最重要的支撑,因为社会没有为这些仅有的人才提供合理的安身立命的物质支撑和评价体系。

“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论语・子张第十九》)。中医学何尝不是如此?对于了解中医、深入中医的人而言,中医是那样的珍贵;对于中医浅尝辄止的门外汉而言,中医却可能是一文不值。“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因此在短暂的人生过程之中,尽快摆正自身位置,努力培养中医学习兴趣,尽量充实完善自我,否则尽快离开这个专业是大家不可回避的问题。

2 如何学习中医

很多老中医都谈过学习中医的方法,比如《名老中医之路》这套书。他们从自身学习经历人手,将一生成功经验和失误的体会合盘托出,以求后学者少走弯路,其意殷殷,其心眷眷,甚是让人感动。笔者本没有资格在此说教,但因老先生们多是私塾出身,皆深受诗书之熏陶,师承方式迥异于我们,因此难免有距离感;而我们之间相似的高校教育模式,使得我们有了交流的必要。以笔者个人的体会和对别人的学习,觉得需要做到下面几点。

2.1 多读书作为学院教育批量培养出来的新中医,我们被要求面对的是前人删节、整理出来的较为条理的、程式化的统编教材。虽然我们不得不遗憾地看到现在的部分中医教材越来越象是西医教材的中医名词翻译版,中医理论也越来越支离破碎,但是笔者还是认为应该先学好,这样才能对中医有个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则应该根据自己的爱好、能力尽量多看些传统中医书籍,“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多向古籍寻根,根深才能叶茂。

根据前人的总结,读书的人手途径主要有两种:第一,从源到流,先难后易,即先研读《内经》、《难经》、《伤寒论》等经典,再旁及后世各家,这是许多古代大家学医的方式,需要有扎实的古文素养;第二,从流到源,先易后难,即先研习后世医家的临床经验,再追溯钻研经典理论。笔者认为对于古文底子薄的新中医而言,适于选择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后一种方式。笔者本人就是先从建国后的老中医医话、医案人手,培养出兴趣后,再追溯阅读老中医推荐的有

共性的书籍。笔者大学时就有同学直读《千金》、《外台》,结果挫伤了学习热情,后来改行不作中医了。

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历代医书又浩如烟海,所以读书还应该注意精、泛得当。《伤寒论》、《金匮要略》应该是反复研读的,这几乎是每一位名老中医们都一再强调,同时也为学有所成的年轻中医所推崇的,比如南京中医药大学的黄煌认为:“当前中医庸俗化的趋向比较突出……辨证论治成为一种踏虚蹈空式的游戏,而临床疗效的不明显又极大的挫伤了他们(青年中医)研究中医的热情,究其原因,主要应归结为《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功底不深……”。当然,多数老中医也强调了《黄帝内经》的重要性。后世其余诸家多可泛读,当然涉及你喜欢从事科室病种的相关书籍应当详析。在笔者看过的不多后世医书中,比较喜欢《医学衷中参西录》和《医林改错》。前者尊古而不泥古,发挥而不离宗;后者仅寥寥五万言却几乎每方必效,其中尤以活血诸方为后人推崇,对活血实践多向突破,至今无人能出其右,再看现今“著作”,每每洋洋洒洒百万言,却常常空洞无物,读之如同嚼腊!笔者常和学生说:一个中医如果一生能有一个方子在后世广为应用就已经名垂青史,若有一个理论为后世认可,就可以称为大医了,因为这两种情况都会对中医有了一定的发扬!王请任身处清代中叶,离我们不到200年,张锡纯则更是近在民国,此二人在中医理法方药基本固定完备如同今日的情况下,尚有如此发挥,实在是激励我们奋发的楷模!

多读书还能相互参照,易于理解。比如说,《临证指南医案・叶天士温热论》中记载“(温病)初病齿缝流清血,痛者,胃火冲激也;不痛者,龙火内燔也”,龙火不好理解把握。但是如果看过《医贯》这本书,一切就迎刃而解了,因为赵献可谓:“相火者,龙火也,雷火也……不知其性而以水折之,以湿攻之,适足以光焰烛天,物穷方止矣;识其性者,以火逐之,则焰灼自消……龙雷之火每当浓阴骤雨之时火焰愈炽,或烧毁房屋,或击碎木石,其势诚不可抗,惟太阳一照其火自灭……故惟八味丸桂附与火同气,直入肾中,据其窟宅而招之”。

至于古代经史子集,如有精力也应阅读,这样可以弥补我们同古人在文化之间的裂隙,更好的领悟中医古籍。秦伯未先生曾回忆其在上海求学时,校长丁甘仁先生就要求学员背诵《古文观止》,学员们初起都不理解,后来则深受其益,这与所谓“秀才学医”是一个道理。岳美中还建议多读杂书,他就曾经从《清稗类抄》学到了一个治疗被猫咬伤中毒致死(从其症状描述上,我怀疑是鼠疫)的方子。多读书这点笔者做得很不够,大家共勉之。

2.2多思考子曰:“学而不思财罔,思而不学则怠。”学习中医不仅需要背诵,更离不开思考。有很多人说:学习中医靠悟性,笔者不赞成这种说法,因为这容易把中医推向神秘化,忽略了它直观形象的一面,更否认了思考――这个学习中医必须的艰苦过程。试问:没有系统学习,没有认真深入的思考,怎么能够凭空领会中医?怎么能够凭空“悟”出中医呢?

应当学会把学到的中医知识前后联系、贯穿,尽量用一元论的方式去解释,能理解、能解释的最好,不能理解的除非能证明其错误,否则应当存疑待考,不要轻易否定,如果是教师,更不要在学生面前随意诋毁,以免误人子弟。比如,《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中“妇人妊娠食雀肉,令子”这句话曾被许多人,包括中医人士当作笑谈,而现代研究发现麻雀肉中富含性激素,这虽然不能证明上述记载就一定正确。但是却让一千多年前的记载又重新生动起来,而一个负责任的医师一旦了解这个记载就不应该再建议孕妇吃麻雀。

当然读死书那样的反面例子更是比比皆是,比如笔者本科时的一位讲授推拿学的教师为了嘲笑阴阳理论而画了一个圆,并用一横一纵两线将其分为四份,上是阳,下是阴,左为阳,右为阴,他机械地认为,如按照阴阳理论,则左下或右上就无法归属,乃称之为“不阴不阳”,因此还博得了一片共鸣的笑声。要知阴阳是对立统一的、不可分割的范畴。无限可分且可互相转化,要想判断一个事物的阴阳,得看其参照物是何。呜呼!对中医的基本要求是“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可是连中医教师都对阴阳这样的基本概念也缺乏理解,实为中医之大不幸!

多思考、勤总结是提高中医水平的必由之路,举例来说,我们在读案侍诊时都会发现许多老中医治疗很多疾病常常应用半夏、陈皮二药,如此平淡,却每每取效,这种情况不能随便忽略而过,应当仔细探究。察半夏《伤寒论》人方18次,《金匮要略》36次,橘皮《金匮要略》人方3次,方后加味1次。考虑到此二药陈久者良,是二陈汤中的主要药物,因此分析二陈汤加减变方治疗疾病特点,可以进一步把握其用药思路。现将常用方剂中含二陈汤加减者分析如下。

(1)最简方:①小半夏汤(半夏、生姜)治“心下有支饮”“诸呕吐,谷不得下”。邪去正安。②橘皮汤(陈皮、生姜)治“干呕,哕,若手足厥者”。逐阴即回阳,通阳不在温。③润下丸(陈皮、甘草)可利气化痰。

(2)二陈汤:陈皮、半夏、茯苓、甘草、(乌梅、生姜)治痰基本方。

(3)二陈加减方:①+枳实、胆星=导痰汤,治顽痰老痰,胶结不化。此二药尚不如礞石、皂荚力猛。②+枳实、竹茹=温胆汤,治胆虚痰热,虚烦不眠,惊悸吐涎。《备急千金药方》之温胆汤无茯苓。本方更有多个变方,如偏补的十味温胆汤,偏清的黄连温胆汤,偏化的涤痰汤等。+桃红、青柴、香附、赤芍、苏子、腹皮、桑皮、木通-茯苓=癫狂梦醒汤,治气血凝滞,痰瘀蒙蔽心窍之癫狂。神志病治痰为常法。③+人参、白术=(橘半)六君汤,治脾虚基本方。脾虚即生痰,故需化痰理滞,不可因其平淡而轻视。东垣调理脾胃诸方每以此为底。④+人参、白术、黄芪、黄连、白芍、泽泻、羌独、柴防=东垣升阳益胃汤,适用于脾虚湿停,清阳不升诸证,用之得当,效果颇佳。调中益气汤与此类似,不多论及。⑤+人参、白术、黄芪、干姜、黄柏、苍术、天麻、泽泻、神曲、麦芽=东垣半夏天麻白术汤,治脾虚生痰,风痰上扰,晕眩头痛。《医学心悟》半夏白术天麻汤不可同日而语。⑥+人参、白术、枳朴、干姜、黄连、神曲、麦芽-陈皮=东垣枳实消痞汤,治虚痞纳呆倦懒。⑦+连翘、莱菔子、山楂、神曲-甘草=丹溪保和丸,治食积亦需化痰,值得注意。再加白术为大安丸、消补兼施。家父曾患肤痒,一医以此治愈。⑧+栀子、黄连、草蔻=清中汤,治胃火心腹疼痛。不用甘寒养阴,反用辛燥化痰。⑨+枳实、胆星(导痰汤之意)芩连、萎仁、杏仁-甘草=清气化痰丸治痰热内结、肺失肃降之咳嗽痰黄、胸膈痞满。此为常法。⑩+苏子、苏叶、当归、前胡、厚朴、肉桂一茯苓=苏子降气汤,治下虚上盛之痰喘。⑾+当归、熟地=景岳金水六君煎,原治肺肾虚寒、水泛为痰,不好理解。我认为阴虚兼痰可以仿此为治。⑿+枳壳、朴硝-陈皮=指迷茯苓丸,治饮停中脘,流溢四肢之臂痛肢肿。⒀+霍香、厚朴、苍术一茯苓=不换金正气散,治瘴疫时气,

霍乱吐泻。霍香正气类之。⒁+人参、苏叶、葛根、枳壳、桔梗、前胡、木香诸味=参苏饮,治气虚外感。此方去参、葛、木香加杏仁即为杏苏散,治外感凉燥。⒂其余如平陈汤、五积散(含平陈汤)、六和汤等等不予赘述。

由上可见,内伤外感皆致痰邪为患,脏腑经络均可受其累及,兼虚兼实,或寒或热,变化多端,这不正是古人所谓“百病多因痰作祟”、“怪病多痰”吗,复杂的疾病我们也能一元化解释。明乎此,我们临床应用二陈时自然有种从容不追之感,余皆仿此。

2.3 多侍诊书本上的知识是死的,而作为医生每天面对的则是活生生的人。无论书上把某个方剂论述的如何透彻,把疾病的辨证过程描绘的多么详细,用药写的如何清晰,但是如果你从未跟从过任何老师,看得过鲜活的实际例子,那么当你面对患者的症状繁杂不清、主次不显时,仍然会觉得茫无头绪,无处下手。一个好的中医能把方子用活,能从纷杂的症状中很快缕清脉络,分清主次,抓住主证,让人有拨云见日之感。

笔者本人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求学期间有幸跟随多位名老侍诊,亲眼目睹许多精彩案例,让笔者一生受用。比如母校2002届一博士生在毕业前夕突发感冒,发热恶寒,咽痛,周身疼痛不适,体温39-40℃,自己服用速效伤风胶囊一类的感冒药以及解热镇痛类西药,每服药后即见汗出,体温随之稍退而后复作,多次服用不见缓解,被其同学扶入邹德琛老师诊室,患者表情痛苦,面色秽腻,身体微颤,发热有汗,畏风寒,尿少,舌淡苔白,脉缓,余证同前。侍诊者意见纷纭,但多数人考虑其扁桃体肿大,且病发夏季,主张重用清热解毒之品,邹老指出这就是桂枝加附子汤证,论日:“太阳病,发汗后,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遂书该方1剂,第2天已见该学生面清目朗,谈笑如常了。其他如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方剂教研室段富津教授用补中益气汤原方八味药治疗气虚发热案;附属第一医院妇科马宝璋教授以清热解毒、化瘀除湿法治疗妇人腹痛,少腹如扇,得热则舒案;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张琪教授以绀珠正气天香散合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妇科王维昌老师用升阳益胃汤治疗一例胃气上逆之呃逆(取能升才能降之意)久治不愈案,在此限于篇幅,不作详述。这些非常精彩这样的案例,能激发我们学习中医的热情和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可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希望将来的中医工作者也会发自内心地说:“这病西医不行”,而不是反过来。

跟随名师学习几乎是历代名医共同的学医之路。如李东垣捐千金求学于张元素,尽得其传;王海藏先后师从张元素和李杲;温病大家叶香岩更是先后师从十七人,《名老中医之路》之中记载也绝大多数如此。当然也有不同意见,比如民国名医张山雷先生曾说:“医书论证,但记其常……惟医案则恒随见证为转移,活泼无方,具有万变无穷之妙,俨如病人在侧,警咳亲闻,所以多读医案,决胜子随侍名医而相与晤对一堂,上下议论,何快如之!”笔者比较认可他的观点,的确,读好的医案医话是享受,这种快乐的感觉无法细说,但是问题要辨证的看:首先,张本人就先后跟随了不下四位名师,这对于其成名不能毫无关系;再者,书有好坏,师亦有优良,好老师能将平生所学倾心传授,其作用就算是好书本也难以完全替代;第三,医案共同之处是记录效案的正面例子多,而描述无效和失误的反面例子太少,这与临床实际情况不符,是其不足之处;第四,多跟多问还能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经验,比如岳美中算是没有正式拜师、自学成才的少数人了,但是他十分注意向他人学习。晚年还向蒲辅周老中医学习到了如何用散剂缓图法,治疗体弱易感、卫外不固者,收到了汤剂急治无法取得的疗效。

当然要找到好的、值得侍诊的优秀中医越来越难了,这是后人学习中医面临的最大难题。笔者本科课间实习时,所在医院中很多中医医生不会开中药,需勉强为之时,则找本杂志将上面报道的治疗同类疾病(西医诊断的病名)方药照抄了事,根本没有什么辨证论治!在解释临床疗效差时,他们也把责任推给中医。在笔者了解范围内的全国其他中医院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有必要作一个抽样调查,现在中医研究生导师这个群体中,信奉中医的人有多少,通读一遍中医四大经典的人有多少,善于用中医解决临床问题的有多少,能教给学生中医思维的人有多少。

如果跟随不信仰中医的医生学习,反而有害。我们如何应对这个问题呢?读案是很好的弥补和扩充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读案就是侍诊。受地域、时间所限,一个人师从范围不会很大,但读医案却不受此种限制。有侍诊经历后再读医案的收获效果要远远好于没有侍诊前,其价值对将来学习中医的人意义可能会更大。侍诊读案还应注意不要偏于一门,比如笔者大学同学在跟随善于养阴的某位医师后,便不分对象,每方必入水牛角、生地,这就是学偏了。在侍诊初期每个人都会有过类似的经历,想要避免,就得要打好基础,兼收并蓄,多侍诊、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

2.4 多实践中医是实践性医学,所有的理论经验都是从临床实践中总结提炼出的,也是为了临床诊治疾病服务的,因此学习中医离不开临床实践。陈修园就提倡白天看病、夜晚读书,李克绍老中医也强调要与临床结合,认为“撇开临床,单从文字上抠字眼,断章取义,牵强附会,或画蛇添足,强使古书符合自己的意见,就必然走入迷途”。笔者体会单独诊治疾病是对自己辨治能力和所学知识的全面检测,无效时则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督促自己进一步学习研究;取效时则能积累经验,增强信心,提高学习热情。

据笔者了解,许多在校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也有从来没有为人看过病、开过方、针过灸,这种情况在本科生中更多。笔者曾经问过他们原因,回答是不敢独立诊治、机会少或者不爱好、不想诊治。俗话说:“看花容易,绣花难”,不亲自尝试,个中滋味永远也体会不到,开始阶段不实践,一方面影响学习效果,另一方面随着学历、职称越来越高,患得患失感会越来越强,将来则更不敢独自处方用药,多数会落到人云亦云的田地,就像前述的部分医生一样。

实践的机会可以自己找。首先,自身就是很好的实践对象,比如学习针刺手法时就必须拿自己练习,只有这样才能较快地体会到针尖在不同组织结构时医者手下的不同感觉;只有这样才能同时体会到得气时医者针下沉紧感和患者穴位处的酸麻胀痛感,更加深刻地领会得气的涵义;只有这样才能领悟到怎样的运针手法才能使患者即有针感又减少痛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领会各种针刺手法,等等,这些都需要实践,靠凭空想象和所谓的“悟”是不可能达到这个境界的。笔者在大学时已经把自己四肢和腹部常用穴都针过了,所以在给患者治疗时,心里就有底,手法也尚可,现在不经任何心理诱导下烧山火也有一定的成功率。再者,对于自己的家人亲友也要勇于承担起一线保健医的职责,不要总是推委转荐别人,就算今后走上工作岗位,亲友仍然

会是你重要的患者来源。

任何人都有蹒跚学步的时候,就算名医也可能失手,南京干祖望教授在其随笔中就记述过上海一名医被人送了一匾,上书“功同良将”,取“一将成名万骨枯”之意。对于刚开始从业诊治患者时尤应注意安全。笔者的建议是没有把握的处方要少开,以便第2天调整;不熟悉的药不用,以免出现毒副作用;开方后发现不妥之处,要及时告知患者停服、更改,生命健康,千金所系,不要放不下面子。笔者独自看病较早,在学习中药方剂时就给亲友诊治疾病。因此正反两方面体会都不少。大二曾治一失眠患者,方用朱砂安神丸加减,当时因朱砂用量没有记好而开了10g,第2天患者主诉:眠佳,但心中不适。查阅书上朱砂建议用量0.3-1g,长期过量服用可致汞中毒,《本草从新》谓“独用多用,令人呆闷”,《本草纲目》载其“下涎损脾”(张锡纯用较多朱砂治疗霍乱是例外),不免心中惶惶。此案对笔者的教育意义甚大,此后笔者对中药学下过一番苦功,对药物掌握和理解明显提高,在这里说出它,希望对初学中医者有借鉴。

在诊治疾病时还应注意结合西医诊断,尤其是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以免延误病情。笔者看过一个月经失调患者,经某省级西医医院两位教授诊治未愈,子宫内膜厚2cm以上,但是仍不主张作诊断性刮宫,经朋友介绍找笔者诊治,因属于熟悉的专业内疾病,故多次建议其诊刮,但患者未同意,用中药调理后,月经规律两月,但内膜厚度未减,其后复见阴道少量褐血淋漓,屡经塞澄不止,经动员诊刮后诊断为子宫内膜癌术后补充诊断双卵巢交界性肿瘤,随后于前述,医院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因为雌激素依赖性肿瘤不能应用激素替代疗法(HRT),所以手术后用中药丸剂调理善后,患者状态良好,没有出现卵巢切除后常常出现的严重的围绝经期综合征表现,患者因此对笔者十分感激。

笔者的另一位患者宋某也是一个很值得介绍的病案:患者于产后4天出现腰痛,于某医院埋踝针未效,20天后左大腿根痛,平卧时左腿比右腿长4-5cm,行路不便,经介绍来诊,初见这个患者,笔者真感到茫然无处人手,记忆中只有中国中医研究院岳美中先生曾以半夏天麻自术汤治疗一例左右半身发育不均衡案,但彼为先天,此为后天,显然。不同。因病症特殊,毫无把握,为避免延误病情,故建议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院骨科诊治,经诊未见明显异常。患者看笔者年轻,所以并没有再次找笔者诊治,而是到哈尔滨某著名骨科诊治1周无效,因行动不便加重,复求笔者往诊试治。及至病家,见患者汗出较多,神情疲倦,自诉畏风,恶露已尽,乳汁尚可,余证同前,舌淡苔白,脉滑略细。与当归补血汤和黄芪桂枝五物汤加鸡血藤、木瓜、威灵仙、杜仲、川芎,5剂后证大减,欣喜异常,自己出门来复诊,后经加减调理,共14剂愈。

需要强调的是,上述各项并无明显先后主次之分,而是应当互相结合。互相补充,相互促进,不可偏废。读书多、中医理论扎实是思考、侍诊、实践的基础;勤思考是消化读书、侍诊、实践学来知识的途径;侍诊是实践的铺垫,两者能将读书、思考来的东西形象化、具体化,是读书、思考的动力和问题来源,带着问题读书更有针对性,效果更佳。以上一点浅见,希望能对初涉中医的同行有益。

3 如何发展中医

总结目前中医发展趋势,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方向:第一、西体中用,即还原分析。这个方向已经是目前中医(含中西医结合)界的主流方向,许多人认为这是中医的唯一出路,这是中西医结食、中医现代化的必须之路。应该说在建国后此方向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比如青蒿素等一批新药的问世,但探其实质,此即是民国时期“废医存药”政策的翻版。笔者个人认为,这个方向的确是很有价值,需要一部分中医药工作者继续研究下去。但问题是不应该要求所有的中医都走这条道路!试想,若真到“废医”那天,没有深谙中医理论医家存在,将来面对SAPS这类新型疾病时,还怎样“存药”?

中医师承教学笔记范文4

前年,我顺利的生下了我的宝贝女儿,现在她24个多月了,在哺育女儿的过程中,我忽然体会到了在教学中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方式学生更愿意接受。

1 启发式教学

中医应该说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问,所谓有黑匣子理论,就是说中医的理论是看不到,摸不到的,抽象的很,所以在课堂上讲课,想让学生接受就要相对困难一些。我一直在这个问题上有所苦恼,今年生了女儿,在给她教育和喂养的过程中我发现,兴趣是一个人学习的动力,她的好奇心决定了她喜欢什么,爱看什么,爱玩什么,这使我联想到教学,应该采用启发式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了兴趣,充满了疑问,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你所讲的内容上,但是又不要把谜底很快揭开,要让他们有一个思索的过程。

“启发”一词源于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当学生经过自学、思考,对某个问题还不能解决,但有强烈要求知道的时候,给予开导(即“启”);当学生对某个问题经过认真思考有所得,但不十分明确,还不能表达出来的时候,给予提示(即“发”)。朱熹注:“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意思是说,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达到“愤、悱”的心理状态,如果没有达到这样的状态,作为老师就不去开导、不去指点。这句话主要阐明了启发的时机,但是并没有说明怎样去启发学生、怎样才能引导学生进入“愤、悱”的状态。现代汉语启发共有3个意思:(1)开导其心,使之领悟;(2)阐明;(3)发挥掀开覆盖物;暴露。我们今天所说的启发式教学主要是第一种意思。

今天我们讲启发式教学,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它的基本要求是: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发扬教学民主。启发式教学是相对注入式教学而言的,现代教学倡导启发式教学,反对注入式教学。中医学习对很多人而言是枯燥的,在入学之初,让学生们从感性开始认识中医,一味的让他们在头脑中强化记忆什么是五行,什么是六淫,是很难的,而在课堂上举一些古人或今人成功的案例,会紧紧抓住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老师把书本上的知识原封不动的传达给学生,甚至有的老师连讲都不讲的,将教材上的东西直接读一遍,学生将黑板上的东西抄到笔记本上,夜自修时自我消化掉,学生只管“记”(包括记笔记和记忆),老师只管抄,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想象力,创新的能力就相对欠缺。启发式教学核心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正如《论语》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其中心环节是学生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中医教师实行启发式教学,首先要教师能够深刻领会、正确理解启发式教学的实质;其次要从中医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比如在幻灯片中充实进去一些形象的图片,带领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病理现象,把学生不断引入“愤、悱”的学习心理状态,并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引导,使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继承传统、发展能力的目的;三要把启发式教学的思想贯穿于中医教学的全过程,渗透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并把“启发”的条件不局限于“举一反三”,使学生们能够推陈出新。

2 鼓励式教学

中医师承教学笔记范文5

关键词:生理学 课堂教学质量 医学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c)-0132-01

1 医学生理学在医药院校中的地位

医学生理学是以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其内容多、概念复杂和理论抽象等特点,对医学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的医学院校学生,在面对时还是有一定的困难,从绪论课开始我们就向学生强调生理学这门课的重要性,并努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首先让学生明白,关于生命的科学即生理学,而关于疾病的科学就是医学,长期以来,医学中关于疾病的理论研究都以人体生理学为基础,反过来,临床实践也能检验生理学理论是否正确,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生理学理论[1]。在现代医学课程体系中,人体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理论课程。它以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为基础,同时又是药理学、病理学等后续课程和临床各课程的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医学课程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做好生理学教学对于刚刚接触医学知识的医学生培养非常重要。

2 医学生理学的理论教学现状

(1)生理学理论内容具有抽象和逻辑性严密,但是学时不断缩减,新的进展内容却不断增多。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使教师和学生均感到很大压力。教师只能就知识点进行宣讲,对最近最新的进展内容及相关学科的联系难以顾及,而这些内容恰恰能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

(2)目前,生理学教师多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但大多无医学背景,第一学历是临床医学专业的更是寥寥无几,这样就无法将生理学知识与临床病例知识相结合;再者,具有医学背景的教师成为生理学教师也不再接触临床,这样的结局是基础与临床脱节越来越明显,要想扭转这种状态,只有改革现有的教学体制或由临床医生担当生理学教学[2]。

(3)高校扩招后,普通医学院校的生源素质远不及从前,为了顺应扩招的需要,高校都采用大班授课,使用的是多媒体教学,确实提高了授课进度,但授课信息量大,课件单一,质量不高,学生记笔记和听懂课堂内容的矛盾不可避免,少数年轻教师甚至是读PPT课件,同时学生上课玩手机游戏或QQ聊天者亦有人在,教师授课完毕即走人,师生间交流少之又少等等,使生理学的课堂授课质量受到影响。

3 提高医学生理学教学质量的措施

3.1 明确教学目标,规范集体备课制度

为了提高生理学课堂教学质量,生理学教研组应根据不同授课对象精心制备相应的教学大纲,教师课前备课应从时间、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认真准备,对不同授课内容选择不同教学形式。同时要规范集体备课制度,根据医学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学大纲界定范围内,对大纲规定的掌握、熟悉、了解内容进行探讨;重点和难点内容过关,结合新进展内容,提出对不同医学专业的教材内容建议精简的部分;同时解析与授课内容有关的典型习题;并提出授课时易出现和需要提出讨论的问题;对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技巧的进行探讨,在热烈的争论及团结合作中,使集体智慧得到最大化发挥,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并使整体教学水平达到提高[3]。

3.2 精心设计教案,认真制作多媒体课件

授课教师对所授课程设计的教学方案即教案。授课教师在吃透教材和教学大纲后,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结合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撰写相应的教案,在教案首页包括课程名称、授课年级及班级、授课教师的姓名及职称、教学目及任务、教学内容、步骤及时间分配、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及准备、所用教材及相应的参考资料。

3.3 课堂教学中多种教学法交叉运用

在实践中将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以及纵向对比与横向联系式等教学法有机结合并灵活运用[4],同时还要结合生理学最新研究进展和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4 多层次教学质量监控

3.4.1 三级督导制度,对教学动态把关

高校教学督导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功不可没,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提高督导实效,在实际过程中,实行三级督导制度,即校级督导、院(系)督导和学科教研组(室)督导,对教学动态把关。

3.4.2 定期组织学生座谈会,进行信息反馈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学生学习情况的好坏教师最清楚,而教师教学水准的高低学生也是最有评价的权利。因此,定期开展师生交流会,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时提出来,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使生理学的教学质量得到真正提高。

3.4.3 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

针对目前医药院校生理学考试形式比较单一化,大多还是沿用一次性期末闭卷笔试形式为主。闭卷考试成绩往往侧重反映学生记忆力的好坏,不能全面检测学生对知识的分析、综合、应用的能力,不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另外,一次性期末考试不利于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必须由从过去单一的知识继承型考试转变为知识、技能和素质并重型考试,单一闭卷笔试逐步转变为考试形式多样化。比如闭卷与开卷考试相结合,目的是既考查学生对客观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同时又能反映学生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朱大年,王庭槐.生理学[M].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 武美娜,刘忠保,祁金顺.如何提高医学生学习生理学的兴趣[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5):531-533.

中医师承教学笔记范文6

关键词:孟河医派;传承特色;振兴

孟河医派发祥于明末清初江苏省武进县孟河镇,主要代表名医为费伯雄、马培之、巢崇山、丁甘仁四大医家,以其高深的学术造诣,丰富的临床经验,灵活的诊疗方法,显著的治疗效果闻名于世,在我国近代中医药发展史上产生了较大影响,其学术思想为当今中医理论的开拓创新[1]。孟河医派传承脉络清晰,门人弟子众多,学术弘扬,薪火相传。现就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研究及医案中的一些医理精华,结合对孟河医派名家及传人的采访调研,就孟河医派的传承特色进行探讨。

1孟河医派的起源和发展

孟河医家最早见于文字是在费氏第五代医家费国作(1730-1800)的相关记述。"孟河医派"的首次提出是丁仲英在1927年其父的《喉痧症治概要》跋中提到"吾乡多医家,利济之功,亘大江南北,世称孟河医派",至嘉庆年间(1796-1821)孟河才逐步形成地方性医学学派[2]。

孟河医学繁荣于清道光、咸丰、同治年间(1821-1875)。孟河名医云集,业务兴盛,经验成熟,学术思想完善。据历史资料记载,"小小孟河镇,江船如织,求医者络绎不绝"、"摇橹之声连绵数十里"等,费氏、马氏在孟河医界继续占主导地位,费伯雄和马培之是其中的杰出医家。

2孟河医派的传承形式

孟河医派在传承形式上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初期以师承教育为主,其后多采用师承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复合形式,另外临证实习班、函授教育、专题讲座、短期讲习班等也是其中主要的传承方式。

师承教育是指师徒传授,一般经过发蒙、侍诊、试诊、行医、再学习五个阶段。发蒙是学习中医基础知识,侍诊是了解中医如何治病,理论与临床初步结合的阶段,试诊指导临床实践的阶段,当老师授医已毕,弟子学有所成时,可独立行医。另外孟河医派还注重对医家的再培养和再学习的过程。在当代社会教育的不断提高,孟河医派走进了高等学府进行传承,通过和一些大专院校想结合,使其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最早是由夏应堂、谢观等筹资办学,于1916年筹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成为我国第一所由政府批准的民办中医高等教育学校。孟河医派传承形式多样,根据学生需求的不同,分别有临证实习班、短期讲习班以及专题讲座等方式[3]。

3孟河医派的传承特点

孟河医派作为近现代中医较有影响的一大地域性流派,在发展之初有着浓厚的地域特征,随着孟河名医的大量外迁,孟河的中心地位逐渐下降,非孟河籍传人的数量与影响力不断增加,孟河医派的地域特征也开始淡化。孟河医派的地域性淡化促进了孟河医派与吴中医派等众多医学流派之间的交流,丰富了自身的学术思想,扩大了孟河医派的影响。

孟河医派主张广开门户,收徒没有家族限制,只要自愿拜师者,都会一视同仁,传授医术。但择徒并没有降低标准,品德、悟性、勤奋三个方面是择徒的主要标准。

孟河医派在传承别强调了经典内容对后学者的重要意义,要求弟子熟练背诵经典著作。在当时的传承模式下,醇正的医学理论易于后学者系统掌握中医理论体系,并为之打下厚实的理论基础,在当今,立足经典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与掌握中医专业知识有着重要意义[4]。

4孟河医派的振兴

早在20年前常州市武进区卫生局和孟河医派弟子共同搜集编撰了《孟河四家医集》,并进行全面的整理和研究。2005年7月"常州地区孟河医派再传弟子座谈会"在文笔山庄举行,会议共同呼吁设立"孟河医派故居陈列室"[5]。2005年10月《孟河四家医集》再版编辑委员会工作会议召开。《孟河四家医集》再版是弘扬孟河医派的有效途径,意义深远为孟河医派精髓的传承和弘扬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琪,曹震,周奇峰.孟河医派传承特色探析[J].江苏中医药,2010,42(12):1-4.

[2]刘遵憨,曹凡华,陶慧娟.孟河医派学术思想探析[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29(3):9-10.

[3]张琪,曹震.孟河医派学术思想特色探析[J].江苏中医药,2007,39(4)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