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育课程与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育课程与教学范文1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我国的教育教学中,体育教学模式也出现了相应的改变,在当前教育理念以及教育目标的重新定位下,传统的体育教学逐渐被顶替,而且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混淆了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概念,对二者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基于此,我们要进一步了解清楚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之间存在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完善我国的体育教学体系,更好的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1.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
当前的体育教学都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再加上系统化、科学化的训练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掌握一定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课程。在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我们的体育教师在学生的配合下,利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而我国的体育课程主要是围绕着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年龄特征以及教学的内容而形成的一套系统、规范、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
2.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
我们从体育课程以及体育教学的研究对象来看,二者其实在实际的工作中是属于不同模式下的教育教学分子,是相互独立存在的,随着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的引入,使得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在不同的领域产生了一定的联系,而且二者是以一种互补的形式存在的,因此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就是说体育课程想要实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那么就需要体育教学的帮助。体育教学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实际的应用中,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体育教学在体育课程中的执行标准
我们的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体育动作的时候一般都会通过不同的角度来展现各个体育动作的细节。可以说,体育教学方法的应用有效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也进一步提升了教学的整体质量。体育教学方法在体育课程教学中的作用是其他教学方法没有办法顶替的。体育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各种动作技巧,这对于提升体育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
2.2体育教学引入体育课程的优势分析
在当前的体育课程中,很多的教学方法都是有实效性和针对性的,我们的体育教师在示范某一个体育动作的时候,一定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首先是要能够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所有的技术动作都要经过拆分处理,技术传授要去由简单到复杂进行,这样方便学生进行记忆和学习。其次,我们的体育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更好的去认识体育动作,了解体育动作的真正要领。保证其能够在运用到实践之后,学生能够形成一定的行为习惯。这也是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一个有效的前提。
2.3语言教学在体育课程中的应用
一般来说只要体育教师的语言能够真正的符合学生的实际成长心理,那么大部分学生都是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体育教师的指导思想的,进而达到提升自己真实体育实践活动的能力,除此之外,我们的体育教师还要以非常标准的普通话来给学生探讨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来增强对体育教学的理解,在面对一些危险系数较高的体育动作时,还要保证讲解语言的明确性,并在此基础上时刻提醒学生在做体育动作的时候注意安全。
2.4示范教学在体育课程中的应用
与其他的教学方法比较之后我们会发现,示范教学在体育课程中的实践是非常明显的,示范教学可以提升教学方式的效率。我们的体育教师通过示范教学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体育运动的各项规范及运动要领。这样一来也能够很好的保证学生能够进行更为精准的体育训练。从而保证了教学的最终效果。
首先,我们的体育教师在传授体育知识,进行体育动作示范的时候,不管是整体示范还是慢动作示范也好,都注重强调体育动作的完整性,学生在直观观看我们体育教师的示范之后,也能够对体育动作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这样也就更加方便学生后续的体育学习。其次,我们的体育教师在示范体育动作的时候,学生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位置来观察体育动作细节,对体育动作进行全方位的示范可以让学生更加细致的观察到运动练习的各个环节,保证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体育课程与教学范文2
关键词 体育课程教学改革 看法
建国至今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也是先后进行了七个阶段和八次改革,其中的第八次改革名称也由原来的《体育课程与教学大纲》变为现在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01年正式开始的第八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2008年进行了修改,这其中关于一些问题出现了一些争议,导致了一些一线的体育工作者思想产生了混乱,甚至影响了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一、课改改什么
课改到底改什么,也即是课改的目标指向是什么?因此首先我们必须要解决好我们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指向问题,定好改革的基调才能够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比较和分析1978至2000年的体育课程改革目标。可以看出,不管是新课改还是旧课改,它们共同的改革目标涉及到的有:都重视教学目标的体系完整化建设;都重视了克服教材内容的竞技化;都重视教材内容选择的多样性以及灵活性;都重视终身体育;都关注到教学内容繁冗的现状;都强调体育考核改革。在对课标进行修订后认为第八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如下:首先是重视学习运动技术和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以突出体育课程性质;其次是完善和明确体育教学目标,现实体育课程核心价值,加强开发体育课程内容以及“三级管理”、“弹性指导”的结合;第三是加强体育学理的研究深化改革;最后是体育评价考核方面重视教师为主的目标达成评价。
综上分析可得出对于“改什么”的看法主要是课程内容和教学两个方面。
二、课改怎么改
(一)体育教师积极参与
课改的过程民主,广大体育工作者积极参与,才能够集思广益,真正有力地推动课改的进行,才能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真心拥护。为了使课改成为一个民主和有着广泛参与的过程,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课改的主体和目标应来自事件中的实际问题而非没有时间基础的、简单的“头脑风暴”;(2)要广泛宣传,详细解读课改的主体和目标,确保广大体育工作者正确理解,不偏读、不误解;(3)确保信息渠道的顺畅,保证上下信息的及时沟通和反馈,以便问题的发现和及时解决;(4)基层教师应积极参与和响应,认真学习相关理论和解读,结合本地实际融入课改。
(二)科学严谨地理性推进
课程改革是一个科学严谨的过程,必须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明确可行的目标。理论源于实践,理论为实践做指导,科学的课改理论是指导课改实践的基本保证。没有明确的目标,课改就如同黑暗中行驶的航船没有灯塔的指引到达不了停泊的港口。只有把科学和严谨放入课改的过程当中,理性地推进课改才能使得课改本身增加了科学性和可行性。
(三)积极稳妥地需循序渐进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和急功近利的做法的后果都有着前车之鉴,必须积极稳妥地进行,不快不慢的推进,过快或者过慢都是不行的。过慢会贻误了良好时机,过快则容易过而不及,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体育课改的各个环节都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跳过其中的一个环节直接进入到下一个环节,仓促的、跳跃的做法会使得准备不充分或者做出夹生饭。
(四)遵从学科特质特性
体育课程改改是体育学科的课程改革,我们可以借鉴和学习其他学科的课程改革的经验,但前提是立足于本学科的基础之上。体育学科,特别是我国的体育学科还是一个刚刚起步的年轻的学科,我们自身面临着许多深层次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如:我们的体育学力问题、体育课程编排问题、运动技术的学理问题、体育教学目标问题等等。针对如此众多的问题,我们必须解决好自己本学科的实际问题,坚守好学科阵地,立足根本完成使命。
(五)系统统筹地多方联动
改革就会涉及到利益问题,就会存在推力和阻力,联动处理好多边关系,争取多数处理好少数,推力做加法,阻力做减法,全面协同共进,改革才能顺利进行。
(六)试推结合,边学习实验、边总Y出成果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曲折的进程,课程改革同样是一个曲折的进程,充满了艰辛和困难。必须学会摸着石头过河,边改革、边学习、边试验,边出成果边总结推广。
三、什么是成功的体育课改
判断什么是成功的体育课改要看体育学科的相关问题是否得到解决;体育学科是否得到发展;课改后是否有成效。
成功的体育课改的评判标准:一是体育学科本身的意义、本质方面。学生身体是否更加健康;运动技能否掌握与否;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否增强;体育理论知识、原理是否知晓;运动兴趣提高与否。二是体育学科的发展。体育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体育课程编排的方法、逻辑;体育学历与体育教程、教法;体育运动的乐趣增强;教学环境优化等等的发展。三是体育课改所取得的效果。强化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育课程名称的改变及重视健康,促进了对课程目的以及目标的思考;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定更加灵活;过程评价、激励评价、学生参与评价等评价方法的关注和探索增强;自主、探究、合作等新学习方式提高了对新教学方法积极性;健康和体育的结合在部分领域加强。
因此成功体育课改应该包含以下几条:有明确的目的和目标;准确把握课程教学基本问题和难题;相关的理念和概念清晰准确;有明显的时效性;推动了体育教师专业化;提高了体育学科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毛振明.课改怎么改[J].体育教学.2010.7:17-20.
[2] 毛振明.什么是成功的体育课改[J].体育教学.2010.9.
体育课程与教学范文3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程教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2.64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0-0003-01
组织创新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通过对传统组织教育的扬弃,探索和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与管理模式,并使之逐渐丰富和完善。由于创新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会牵涉教育的许多方面,所以组织创新的探索与实践将会有力地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化,更好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体育课程教学需组织创新
根据体育新课标的理念,体育教学组织创新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在我们的教学中,应有选择地学习竞技运动的项目。有些项目要进行改造和简化,根据学生的需要大胆地创新和发展,寻求符合学生身心健康的,学生喜欢的,能激发他们兴趣和积极性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如在学习体操时,如果我们只是为学会一些体操动作,那么我们的教学就是传授动作技能,如果我们瞄准为健康而学体操,那么就是既学动作又学锻炼方法,而且课中还要想着进行锻炼。于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就随之产生了变化。教师必须告诉学生哪些体操动作可以进行哪些肌肉的锻炼;哪些素质的锻炼应该用多大的运动负荷和如何安排练习间歇与休息,甚至连应补充什么营养都要教给学生。又如在我们过去的球类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打球,那么在为了健康的球类教学中,我们就必须让学生体验到各种球类项目的乐趣,就要让学生喜欢上这些运动,并能理性地去认识这些项目,这样他们将来才能运用球类运动来锻炼身体和善度余暇,真正起到为学生终生健康服务的作用。
二 教学组织创新需注重教学改革
1.关注学生智力的开发。智力就是人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智力是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总和。较为统一的认识是:智力是人脑功能的表现,是人的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人的智力发展虽然主要依靠智育来完成,但人体发育智力的器官机能却有赖于体育活动。在教学中利用图解观察、练习中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创新教育虽然仍将传授知识、授业解惑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但是它已不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终极目标了。在组织创新教育中,教师重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发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迸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使其能够处于主动学习的最佳状态。
2.关注教育因素的多样化。第一,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这些模式有的趋向于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有的趋向于师生关系,有的趋向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有的趋向于教学内容,有的趋向于教学安排,有的趋向于技能学习与学生心理发展。追求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追求从生理改造到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追求从学会到会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说明各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特定的适用范围。尽管这些教学模式还不尽完善,但在体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形式以集体教学、分段教学、循环教学、提示教学、电化教学、分组考核、小组创编队形以及理论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多样化的生动有趣的活动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如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录像、电影,访问体育明星,回顾我国体育发展史等,对陶冶学生性情、激发学生情感很有好处。
第三,教学内容多样化。体育课程设置应由单一的普通教学课向选项课、专项提高课、保健体育课等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未来的体育教学内容,将从“以运动技术为中心”向“以体育方法、体育动机、体育活动、体育经验为中心”转移。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运动技术教学的否定。不过,具体的教学内容将根据社会体育的发展、学生个体的需要及学校的教学条件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非竞技运动项目、娱乐体育项目及个人运动项目的内容比重将加大。内容的广度将拓宽,包括理论、技术、保健、素质等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内容的深度强调可接受性,突出基础性、实用性、趣味性、科学性、人文性,以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地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
3.妥善处理几种教学关系。创新教育倡导、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强调培养学生掌握独立地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地获取解决问题的多种新途径和方法。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包含着各种要素,如教师、学生、教材、组织教法、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以及场地器材等。这些要素之间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每一种要素的变化又都影响着其他要素的变化,影响着整个体育教学质量的变化。因此,要使体育课程教学的创新获得最大效益,必须从整体性的观点出发,把握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弄清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教师应把握好以下几种关系:
第一,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是说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增强主体意识的过程,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问和争辩,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在课程教学中,一些教师只喜欢学生顺从性的一面,似乎学生越顺从、越听话就越好。
第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一种以民主、平等、理解、尊重为基础的积极合作的关系,合作应当是双向的、主动的、协调的、和谐的、不是管与被管的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是良好创新环境的基础,有了这一基础就会时时处处激发起学生创造的兴趣,在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中,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第三,处理好知识与身体活动的关系。体育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这就形成了体育教学在实施时与其他知识传授类学科不同的特殊性,因此,创新教育必须结合体育教学的特殊规律去组织教学。而在培养人格、促进学生的社会性、改善学习效果、增加运动乐趣等作用的认识和功能上应得到充分发展。
体育课程与教学范文4
关键词:课内外一体化 构建 实践
体育教育是一个终身教育,我们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不懈的发展我们的体育事业,始终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同时也要建立以课堂为中心,课外体育锻炼为发展的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教学模式。课内外一体化一经被提出,就得到了很多大学体育教育学者者的积极反响。例如湖北大学的公共体育教育课程,在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方面,已经实践了五年之久,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学生们从原来的不愿意“动”到现在的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这是一个很好的构思和实践。以下,就关于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如何来构建和实践的,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一、课内外一体化的内涵
所谓课内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用在体育教育中,顾名思义,就是使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课外活动,校外的体院锻炼进行有机的结合,让学校和社会紧密的联系起来。从而实现体育教育的全面发展。这一理念,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已经被明确提出来,作为一个体育课程的实现目标。课内外一体化能够锻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锻炼的习惯,培养运动自主性。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课内化一体化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方法
(一)取消不合理的体育教学管理模式
很多学校,为了增强学生的锻炼机会和锻炼次数,开设了晨跑,早操,下午锻炼等等,并且要求学生打卡,来表明今天的锻炼已经完成。我们不能否认学校的初衷,学校是一个大的团体,管理那么多的学生,要求进行锻炼,是不可能的,所以想出来打卡这样的方式。但是试想,往往这样的“强迫”锻炼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据调查,很多学生对这种打卡的强迫锻炼很是抗拒,但是有的学生在不打卡就要扣学费等高压下,进行强迫锻炼,这也算是学校达到了最终的目的。但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通过请他人打卡的方式,来逃避锻炼,这种投机取巧的现象在学生中是很大一部分的存在的。
虽然打卡这种方式在很大一个程度上,是有利的,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他的负面效应也是大大存在的。很多时候,打卡已经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与其让学生绞尽脑汁的去思考如何投机取巧,弄虚作假,我们的学校还不如取消这种管理模式,这样既造成了学生的不满,对锻炼的抗拒,也造成了学校资源的浪费。
(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体育素质
课外锻炼的基础是以良好的课内理论实践教育为基石的。所以,紧抓课堂教学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课堂上,我们的老师不仅应该向学生普及体育教育知识,运动法则,以及运动规范等,还应该跟学生传授运动损害方面的知识,比如说运动损害急救知识,如何应对运动中的突发事件等等。这些知识的普及对在课外运动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让学生对课外运动中发生的突发事件能够从容应对。
其次就像上节提到的以打卡来统计学生的锻炼时间和次数一样,这中间,弄虚作假的学生大有人在,这部分人的体育素质要进行普及和提高。要经常开设一些关于体育锻炼的好处的讲座,与学生交流体育锻炼中遇到的误区等等,从而让学生爱上体育锻炼,进行自发的锻炼。
三、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
(一)建立体育活动俱乐部
课外的体育锻炼的模式有多种多样,在大学的操场上,在傍晚的时候,会看到很多人在操场上打篮球,踢足球。但是这个其中很大一部人都是随意性较高的,往往今天没啥事情干了,就跑来打两下子,明天忽然被朋友叫过去打游戏了,就理所应当的想不起来去打球了。这样的锻炼模式具有太大的随意性,不利于课外锻炼的有效开展。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构建课外活动小组,或者体育活动俱乐部的形式,来招募会员,安排运动时间表,进行锻炼。同时也可以以俱乐部的名义,与其他的俱乐部进行友谊比赛,从而增加锻炼的积极性。最终以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二)完善体育设施,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
据调查,在大学校园里,主动运动的大部分都以男同学为主,而女同学很少主动的去参加体育锻炼。个人认为,这个与学校设置的体育设施和课程体系有很大一部分的关系。女同学本来就是一个不太好动的群体,而我们的操场上偏偏又都是一些力量型的运动器材,比如单双杠,吊环,足球场,篮球场,这些根本不适合女同学进行运动,所以运动场就成了男生的天下。
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完善体育设施,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让全校不管男生女生都能够动起来。比如说,多开辟一些羽毛球场,排球场场地。同时开设健美操,形体舞等女生喜爱的课程。这样才能让校园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动起来。
结语:体育锻炼必须课内,课外相结合,才能起到其相应的效果。我们如何把课内的教育做好的同时,也最大程度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是我们首先要思考的问题。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教育模式是体育教学的重要模式,对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如何更好的实施,我们的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体育课程与教学范文5
摘 要 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必须改革体育课程教学实践中旧的教学模式,改变只注重体能和技术的练习,忽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综合素质的培养及评价体系建设等问题;培养学生独立锻炼和指导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科学合理的评价学生,就必须在课程设置、教学手段、教师素质、学生评价研究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革。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 问题 对策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必须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建立“以人为本”、注重健身、增强体育意识、发展学生个性,培养体育能力,结合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我国高校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体育课程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不科学
大部分学校课程设置是:大一学生开设基础教学课程,第一学期开设武术基本套路如二十四式太极拳或者初级长拳,第二学期开设篮球、排球或者体操之类的教学课程,大二开设专项选修课,一般开设的都是球类和健美操较多。有的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甚至只有大一开设体育基本教学课程,开设的内容单一,项目太少。
(二)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手段创新不够
体育课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等三大部分的教学模式,结构模式单一老化,教学内容重在动作技术技能的锻炼,很少进行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学习,基本体育健身常识和裁判知识不清楚,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的灌输,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学生主动性不强,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好,教师教学手段和方法创新不够,学生的组织能力较差。
(三)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不科学,评价手段过于简单化
高校教学评价体系很大程度上还是采用传统的运动技术技能水平的掌握来评价学生的成绩,评价内容采用简单的几个项目的测试来评定学生的成绩好坏,评价手段过于简单化,不能体现学生体育能力和独立锻炼能力以及指导能力的水平,不能激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和锻炼,有的学校在每年的学生身体素质的测试过程中流于形式,甚至为了应付检查,在上报学生体质测试数据的时候主动造假,将部分学生体质较差的数据进行人为的改动后上报,这样实际是违背了国家政策,更损害了学生的利益。
(四)学生体育意识缺乏,学习积极性不高
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就业形势的竞争压力,学生课程过重、英语四、六级和考研压力过大,很多学生只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对体育课教学怀着可有可无的心态,面对学生的这种心态教师存在无可奈何的感觉,没有采用有效的方法去引导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过度看重学生的评教,从而导致体育课堂上尽量满足学生的兴趣,但学生身体素质下降了。
(五)时尚项目专业教师紧缺,科研型教学团队较少
目前,大部分学校体育教育以竞技项目为主,而在竞技项目中又以便于开展、耗资较少的田径、篮球、排球、足球等项目上,而像网球、羽毛球、棒垒球、游泳、体育舞蹈、有氧运动健身操等娱乐性较强项目的专长教师较少,甚至紧缺。高校现有的教师业务专项结构不能够满足学生选项的要求,缺乏一些时尚运动项目的专业教师。没有形成科研型教学团队,科研能力处于较低水平,教师的创新意识不强,教学手段停留在较简单的体育锻炼方法上,没有从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管理学方面去研究教学手段的更新,没有思考时代的发展跟教学手段的落后之间的矛盾产生的不良影响。
(六)体育设施短缺,健身场馆太少,影响体育课程教学
高校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的数量与教育部的“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的要求相比较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学校的运动场馆和体育器材严重不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理念在逐步更新,健身需求的增加和体育设施资源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教学楼、教师和学生宿舍在不断改善和扩建,致使学校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少,体育场馆建设处于停滞不前,体育教学设施陈旧,场地较小,有时几个班在一个场地上课,班级人数较多,甚至公共体育课达到40人以上,练习的器材和场地不能满足上课的需要。学生上课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天气晴朗的时候,外面温度较高,学生活动时间少,下雨天没有室内场馆教学,很多学校的体育课就停上。
二、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明确定位教学目标,优化高校体育课程设置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教学的最后一站,必须建立强身健体、教书育人、发展个性、增强体育意识的培养。通过体育教学不但要让学生掌握身体锻炼的原理、手段和锻炼的方法,还要让学生掌握如何锻炼以及如何传授锻炼知识的能力,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和情感的培养。学校要让学生真正了解国家政策和教学的目的,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课程教学和健身活动,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对较难的知识和专业性强的知识做一般介绍,让学生掌握几种熟悉和常用的锻炼方法,加大学生指导能力培养,让学生能学、会教。
(二)改革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
在教学改革中要创编符合地方特色和符合本校专业特色的教材。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指导活动练习,课后让学生创编下次课练习内容。通过自主选择上课内容、自主选择任课老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了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可以开展“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让学生了解集合队伍要做到避开干扰,避开阳光直射学生、避开风沙、避开外界干扰源的干扰,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让学生了解锻炼中安全注意事项和营养的补充知识,使学生具备较强的锻炼能力和体育欣赏能力以及独立生存能力。
(三)优化学生评价体系,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教师应认真研究每一个班级学生的特点,必须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特征因材施教,并根据其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教师平时可以多记录学生的表现情况,重点关注学生的突出优点以备期末更全面客观的评价学生的成绩,注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提高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能力,建立健全学生体育课成绩的动态评价体系,重视体育素质和体育理论知识的考评,建立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四)正确引导学生体育意识培养,提高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体育教学改革应把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心理品质和培养学生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改变以技术教学为中心,树立以素质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在教学内容、考核中加大身体素质的权重,特别是有氧耐力素质。让学生自己编排运动项目辅助体操进行教学并作为考核学生能力的依据。加强学生体育锻炼主观能动性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和审美的情感体验,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消极状态。培养学生的指导能力,让学生掌握部分体育市场营销知识,体育管理知识,健身知识,能指导和影响一部分人参与体育健身行列,如在学校形成学校体育,在小区形成社区体育,在单位形成单位体育,在家庭形成家庭体育锻炼小群体。
(五)加强培训学习,培养科研型教学团队,提高教师教学综合能力
要抓紧改善师资队伍的专长结构,安排现有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职或脱产培训,解决专长教师不足的问题。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要重视教师的业务水平的提高,重视体育理论科学研究,以科研促教学,培养创新意识和综合教学能力,全面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六)努力改善教学设施,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高校应当加大改善体育物质投入的力度,拓宽体育教学内容,加强体育资源的开发,加强体育健身场馆的建设和现有体育设施的维护,满足体育课程教学的需要,多建设一些方便锻炼的健身路径。体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努力探索,挖掘有效的空间、时间资源,扩充体育教学的新内容和新的教学模式,大力发展运动俱乐部,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基金项目:海南省高职高专教育研究会基金项目,项目编号:Hngjy13-003。
参考文献:
[1] 王守文.关于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5.
[2] 孙洪涛.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8.
体育课程与教学范文6
关键词: 普通高校 体育课程教学 问题 改革与创新
大学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学校体育在提高人的工作能力,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人体功能,调节人的心理,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以及促进人的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如何发挥学校体育领域的多元化功能,从不同的视角来研究学校体育在人的成长中的作用已经成为社会科学的热点。笔者分析了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我校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创新。
1.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形式的快乐体育教学,轻真正的“成功”的快乐体育教学。快乐体育起源于日本,其本意是把运动作为体育追求的目的而不是手段,使学生经过自身的不懈努力获得成功,达到对体育的理解、享受、掌握并创造运动,使运动文化成为自己生活内容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直到终身,并形成完整的身心,适应继承运动文化遗产的社会需要。并不是我们简单意义上的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嘻嘻哈哈,学生就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2)重身体锻炼,轻意志品质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学是一门教育学生学习运动和在运动中学习的过程。过去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只强调学习运动,而忽视教育学生在运动中学习。体育教学过程要求学生在运动中形成竞争意识、吃苦耐劳精神、团队精神、拼搏精神等意志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教学内容陈旧单一,学生对体育课兴趣不大。体育课程教学内容陈旧单一,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重复学习相同的内容。很多大学体育教师认为学生的体育基础差,需要从中学内容抓起,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大学体育重在提高大学生的1―2项体育技能,提高大学生的体育素养,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4)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现行的体育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因材施教。在新的课程标准和指导纲要下一些教师无从适从,教学方法五花八门,自认为有所创新,但事实恰恰相反,创新的只是“形”,而非“实”。
2.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根据国际健康体育休闲协会顾问斯克尼德尔(Elsa Schneider)女士所作的各国高校体育与运动实施状况综合研究报告,各国高校体育的共同目标为:①体育是教育必需的一部分,可改进健康状态、卫生习惯和品性,有助于青年人的身体健康;②促进身心正常发育,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身体姿态;③获得理想的运动技能,克服现代工作生活中的紧张与压力;④调节生活节奏,培养品性,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⑤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这种精神可表现在其它社会工作与公民的职责中;⑥身体健康,身心和谐发展,养成每日运动的习惯;⑦健康与体能,发展神经肌肉的协调技能,培养品性,适应国防需要,休闲活动技术;⑧培养良好习惯,欣赏各种活动,参与各种活动,以培养休闲兴趣。根据以上目标,改革现行的体育教学是当务之及。
(1)更新体育教学思想,鼓励成功体育教学。“成功体育”脱胎于“成功教育”的思想,是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的路标。所谓成功体育,指在运动过程中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这种“成功”的体验,不仅仅是“快乐”。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既充满着友谊和欢乐,更充满着艰辛和苦涩,乃至挫折与失败,不畏艰难险阻,最后才能获得成功的体验,领略运动的乐趣,获得体育的兴趣。只有这样的教学培养的兴趣才能长时间在学生心中留存。
(2)更新教学内容,用丰富多彩的竞技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来充实体育课程教学课堂。更新教学内容是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体育课程教学首先要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其次要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最后要提高学生的素质。这种素质不仅仅是体育运动和身体素质,还是健康意识、竞争意识、拼搏精神、团队精神和健康的心理与人格。
第一类主要是理论教学内容,包括体育鉴赏篇、体育与健康篇、身心健康评价篇、体育卫生保健篇、运动处方篇。理论学时少,我们可采用知识讲座的形式进行教学,把相同系列的内容通过讲座的形式进行教学;同时可充分运用校园网络,把学习内容做成网络课程资源;也可通过校园宣传窗,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第二类是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适应未来职业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传统体育项目中的田径和大球运动。还应培养学生的基本裁判能力和制定运动处方的能力。具体教学内容要与中学体育课程内容相关联,更多地引导学生对田径、球类运动项目的实践。球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责任感教育是教育的灵魂。
第三类是提高人的健康体质水平及体适能的教学内容,包括力量、耐力、柔韧练习等。21世纪是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人的体质状况、健康水平,将决定他竞争的结果。近年来,体育课程的改革片面理解了快乐体育的含义,重视学生“心”的健康,而忽视了体质的增强。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必须加强力量、耐力、柔韧练习内容,真正达到体质健康与身心快乐并举。
第四类是娱乐、休闲和锻炼习惯的养成的教学内容,包括小球类项目、跳绳、游泳、健美操、徒步、远足、登山、野营等项目。北方冬季寒冷,可开设冰上运动;南方水资源丰富,游泳是学生参加夏季运动项目的最佳选择。这类项目确定以身体锻炼为主导,同时弱化竞技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支配地位,全面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方法,陶冶情操,打造丰富的校园生活,培养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
第五类是迎合时展、发展学生个性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有街舞、瑜珈、攀岩、户外运动等新兴体育项目。校园街舞流行于全国各高校,我省高校也不例外。开设迎合时展的新兴体育项目,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生活的激情、运动参与的热情。
(3)改革、创新教学方法。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要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采用灵活多样、宽松和谐、紧张活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大学生在生理、心理上都日趋成熟,有较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各种学习能力,体育课程教学的方法以探究式和合作式为主,学生通过探究式学习可得到直接经验,再升华为间接经验;合作式学习可以模拟社会,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灵活运用“赏识”教育,“赏识”教育是培养学生自信心很好的方法。
3.结论与建议
体育是国民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领域。在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新纲要》的指导下,高校体育应以成功体育教学为主,注重学生体育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重视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体育课程教学应更加以人为本,重视人文教育和体育精神,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为适应新时期体育课程教学和发展学生个性的需要,各高校要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培训学习,以满足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R].2002.
[2]许可.我国快乐体育的兴起及其异化现象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2).
[3]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