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价值工程基本原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价值工程基本原理范文1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是解决基本医疗、缓解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困难的主体。随着医疗改革的持续深入,公立医院改革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加强成本管理引起了学术界和医院财务工作者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但是,目前我国公立医院的成本管理主要集中在成本核算和控制上,而相对忽视对成本价值流程和医院所处外部环境的分析,使得医院成本管理呈现出片面性,不利于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本文从价值链的角度,探讨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的新思路。
一、价值链概述
“价值链”是由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在1985年提出的,指出企业是在设计、生产、销售、交货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各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条价值链来表示。 对于医院来说,各项医疗服务项目、采购、后勤以及医院与其供应商和患者之间的业务交往,都可以看成一系列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活动组成的链条,每一个活动都会导致资源和价值的消耗,这种资源的传递过程就是价值链。因此,价值链并不是独立活动的简单集合,而是一系列的价值活动有机结合构成的复杂系统。价值链分析作为一种战略分析工具,用来研究公立医院的各成本价值活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从战略角度加强对医院成本的动态管理,从而培养和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和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促进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
价值链成本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部价值链分析,即是将价值链分析与传统意义上的成本管理相结合,寻求降低价值链成本和优化价值链流程的方法。二是外部价值链分析,即对医院所处的外部环境进行的分析。通过外部价值链分析,能够从宏观上掌握医疗行业的发展情况和自身在行业里的地位,找出成本优势和劣势,从而进一步探索上、下游成本管理的路径。
二、公立医院内部价值链成本管理
新医改推进医药分开,改革以药补医机制,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元渠道逐步转变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二元结构,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日益明显。
1.公立医院内部价值链
医院的内部活动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主要活动和辅助活动,两者共同构成了医院内部成本管理的对象。主要活动由医院为患者提供的各项医疗服务项目组成,是为患者直接创造价值的活动,包括诊断、检查、治疗等,是医院最主要的经营业务。行政、后勤、科研教育、物流等属于辅助活动,不直接创造价值,但为医疗服务活动提供不可缺少的支撑。这一系列的活动用价值表示就是公立医院内部价值链,如图1所示。
2.公立医院内部价值链成本管理方法
医院的内部价值链中隐藏着很多成本控制机会,将内部价值链分析与成本管理相结合,就是要求从价值的角度入手,分析内部价值链上各活动之间的关系,识别非增值活动和无效活动,重构和优化医院内部的经营管理过程,实现价值链各活动间无缝隙对接,从根本上改善医院的成本结构,挖掘内部成本控制潜力,提高效益。
(1)消除价值链中的无效或非增值活动。所谓无效活动就是不合理的、错误的、重复性的或者会导致等待时间增加的活动。非增值活动是指不能增加医疗服务的价值的活动。如“退药”活动既消耗了医院的人力和病人的时间,又没有创造价值,医院可以采取措施,加强医生和药房之间的沟通,降低处方的失误率,从而清除该活动。当然,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并非所有的非增值活动都需要清除。比如咨询、导诊、护士的三查七对、药剂部门的发药复查等服务,虽然不能直接增加价值,但却是维持医院正常运营、降低医疗错误的必要活动。
(2)改善价值链中的非增值活动。医院可以改进价值链中的非增值作业,如实行网上预约挂号制,或病人持卡就诊制,通过网络化管理简化门诊就诊流程,减少病人等待时间。
(3)整合价值链中的关系密切、性质相似的活动,分解那些复杂的、可进一步细化的活动。如果对各手术室功能进行整合,可以改变一个手术室只进行某些种类手术的现象,解决了手术室的瓶颈问题,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三、公立医院外部价值链成本管理
新医改要求公立医院之间、公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逐渐建立分工协作机制,要求公立医院完善便民惠民服务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这些新变化促使公立医院必须加强对外部环境的分析,从外部价值链的角度加强成本管理,而这也是目前我国的医院相对忽视的部分。外部价值链主要包括行业价值链、供应商价值链、竞争对手价值链和患者价值链四方面的内容,如图2所示。
图2 公立医院外部价值链分析
1.公立医院行业价值链成本管理
行业价值链分析是指将公立医院置于医疗卫生行业这一更广泛的价值系统中,通过分析包括医院自身在内的从其上游到下游的整个价值链,找准自身在其中的位置,从而选择适当的战略降低成本。
行业价值链成本管理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资源的平衡与协调。每个医院自身的能力和资源都是有限的,医院间可以实行横向联合,建立资源共享、分工协作、优势互补机制,获得“1+1〉2”的效益,这样的医院才可以变得更有柔性,更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双向转诊”就是横向整合的一个很好例证。当某公立医院患者流量偏大、床位持续紧张时,可以将那些病情得到控制、处于住院后期治疗的患者转移到床位使用率较低的下级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样既缓解了自身床位紧张的问题,也盘活了业务量不足医院的资源,更满足了患者的需求,从而提高了整个价值链的效率。
2.公立医院竞争对手价值链成本管理
新医改倡导多元化办医,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支持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医疗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公立医院要想求得持续发展,必须对竞争对手的价值链进行分析,找出医院和竞争对手在各自价值链上的成本和价值差异,进行SWOT分析,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为医院的成本管理提供指引。当然,在进行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时,最好寻找比自己更有成本优势或在成本管理的某一流程上有优势的医院作为分析对象,取长补短,制定取得竞争优势的成本战略。
3.公立医院供应商价值链成本管理
新医改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收入,并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因此公立医院供应商价值链成本管理变得日益重要。药品、制剂、设备等是医院提供医疗服务和进行日常管理必不可少的资源。这些资源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医院的供应商偏多,管理工作的难度较大,管理成本较高。医院一般是通过价格谈判,选择价格最低的那一个供应商,购销关系通常都是临时或短期合作,采购成本偏高。新形势下,医院可以利用网络广泛收集供应商信息,本着“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双信封制、集中支付、全程监控”的原则,在对物资质量严密监控的前提下,建立公正合理的采购程序和制度,并从经常易的供应商中择优选择一两家建立长期信任的合作关系。
4.公立医院患者价值链成本管理
患者是医院经营管理活动的最终消费者,患者的满意程度是医院外部价值的重要部分。改善患者价值链的方法主要包括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降低患者的货币成本和时间成本、增加患者后续价值链等。由于患者接受医疗服务的价值链与医院的内部价值链是合一的,所以这里只介绍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价值链。
医院可以通过网上或电话预约等方式,提高患者时间安排的主动性,缩短排队等候时间,减少时间成本,获得较高的患者满意度。另外,医院如果为患者提供出院后的一周询访服务,增加医院的人文关怀感,必然会获得患者情感上的增值,也维系了患者对医院的忠诚度,提高长期竞争优势,在战略高度达到医院成本管理的目的。
四、结语
新形势下,公立医院需要转变思路,将价值链分析理论与成本管理相结合,不仅要关注医院内部的价值链构成,还要分析医院所处的包含整个医疗行业、供应商、竞争者和患者在内的外部价值链,优化和重构业务流程,加强横向联合,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在战略的高度加强成本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竞争优势,取得长远发展。
注释:
①http:///link?url=bePIoxNM_OsJrn5AUVRDcREvd19jyhFqvmSI_Nvy-COofsWgPH8xWSvLnpRISZQF
②《关于印发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卫医管发[2010]20号)
参考文献:
[1]时玉梅.价值链分析在公立医院成本管理中的运用[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8,05:103-104
[2]余英.价值链理论在成本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科技视界,2012,30:180-181
[3]周晓桠.SY医院成本管理优化研究[D].广西大学,2012
价值工程基本原理范文2
为了解决建设人员对价值工程的理解,必须对价值工程与传统的成本控制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基于此,针对价值工程理解的实际情况,改变施工人员在利用价值工程时出现的各类问题以及加大对各工程专业团体、教育机构的宣传;本文展开相关研究,旨在系统介绍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内涵、实现方法等的基础上,针对施工建设项目质量与成本综合控制中其他全寿命周期中的应用进行详细分析,以此为相关技术及方法在实际中的更好地利用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二、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及其实现方法
(一)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及其内涵
总结已有的各类文献,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及其内涵可以归纳为:
准则性价值。价值工程的利用是为获取最大利益为活动准则的原理。价值工程在需求价值分析与评价、方案创新、对象选择与评价优选等活动中,都是以其价值的多少为设计指标和设计准则。
需求演化价值。反映在一是由需求演化带来的需求演化性;需求的演化性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促进力量,它要求服务、产品等需求上的不断创新,从而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二是由需求本质性和需求手段的可替代性带来的需求演化性。为了更好地实现必要需求,满足人们的需求,需求的方式、载体、手段是可以改变和替代的,由此形成需求的演化性。
差异性成本原理。成本的特点决定了价值工程的内涵,差异性成本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供求关系与竞争态势的变化、管理创新、人力、物价波动以及其他宏观或微观环境的改变、科技进步、能源、原材料、设备、资金、等资源条件的差别等。
成本的动态性。一般来说,需求与成本只是在一种特定的、固定的模式下,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在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就会形成新的相关关系。反映在所有的人类参与的制造系统或建设系统的需求总在不断的变化中,任何的变化都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
创新发展性
创新发展性是一切工程实践发展的核心方向,价值工程也不例外,它要求价值活动的出发点和归结点都是为了实现价值创新以及破旧立新实现新的发展。此处的创新发展包括管理、需求、科技、成本等的创新。
(二)价值工程的实现方法
如图所示给出了价值工程的实现方法流程图。
三、价值工程在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应用及其实践
(一)施工项目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内涵
建设项目的施工阶段需求的基本内涵可以总计为是为了实现需求及其使用价值;施工过程要求工程安全可靠;项目构造要求社会及自然环境的和谐;施工过程要求对造价的易于控制和实施。这些属性一般在项目施工合同及有关法律、法规约束的范围内已经做出了详细的审定和要求。
基于价值工程的项目施工过程必须要求以合同为最终的需求指标,满足合同要求和设计方案得以实现,形成建设项目实体工程。在全寿命周期的项目施工及其维护过程,对施工条件、维护费用及其工程结构选择等进行需求分析的同时,还要对项目具体施工过程的基于价值工程最优成本的施工方案及其需求进行逐步分解和细化,以确定实施的具体建设方案下的成本计划为最低,是最优设计方案。
(二)基于价值工程的项目施工阶段模型
如下为一般的建设项目在项目施工阶段的价值工程表达公式:
Y=W/T
式中,T表示施工方对于项目的施工成本的具体设计值;W表示需求方的具体功能需求和质量控制要求;Y表示项目施工阶段的价值需求。其中需求要素要求包括有平整光洁、造型美观、隔热防水、结构牢靠等指标。成本设计值将包括资源费、管理费、租用机械等费、施工人员工资、利润及其他等,这些费用的总和总称为施工项目成本。
(三)基于价值工程的项目施工阶段的应用步骤
基于价值工程的项目施工阶段的应用步骤包括:
1、执行价值工程对象的选定及优化
项目在执行的前期,首先要进行价值工程对象的选定及优化。在价值工程对象的选定首先需要设计出需求指标下的最佳施工方案,依据此施工方案对方案下的施工工序、分项工程分步工程、后期维护等都进行具体的分析,随后从中找出需要处理的重点对象,并对此进行优化处理。主要的处理方法可以为在流水作业、施工技术、机械设备等不必要的需求等方面;为控制成本,还将需要寻找满足合同需求的前提下降低成本的不同实现方法,例如技术更新等。
2、施工阶段资料收集过程的规范化
基础资料规范化。建设项目及工程施工方的基本情况需求规范化处理,形成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将包括企业的施工能力、技术力量、人员配备,还要包括合同项目的建设需求、目标、合同期限、工程特点以及组织计划等等。
技术资料规范化。规范化的技术资料将包括项目的地质勘探资料、设计图纸及施工图纸、建设过程的各类规范、资源的规格和质量要求、各类审查合格的文件等。
项目需求方单位意见的收集及及时反馈。
3、施工阶段需求及质量控制、评价
施工阶段需求主要针对需求方来展开,根据设计出的需求指标下的最佳施工方案,依据此施工方案对方案下的施工工序、分项工程分步工程、后期维护等都进行具体的施工具体执行,每个操作步骤都要进行质量控制。
根据具体的质量控制要求对施工阶段需求评价,即对分项、分部、工序、局部部位进行需求功能实现的评价并形成评价报告,据此求出其具体的成本和价值。
4、对设计方案的具体创新实现
结合发展的新技术等,对已经执行的方案可以做出必要的调整,体现其过程为:
提出改进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评价。新的方案来源于新技术的突破和发展,例如建设项目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对混凝土工程使用的新的配合比或掺用的新类型的附加剂,出现了地基处理过程中的各类新的加固方法等。对于新的改进方案,要对分项、分部、工序、局部部位进行需求功能实现的评价并形成评价报告,据此求出其具体的成本和价值。
选择最优方案。根据改进方案的评价,从中优选出最佳方案,这将不一定是采用了新技术的方案。
5、验收及后期维护
审批新方案。施工项目执行方对于提出新方案,送报需求方进行合同协商。必要时需得到监理部门、设计部门等其他相关各方的统一的认可。
实施新方案,具体的施工具体执行,每个操作步骤都要进行质量控制。
进行成果验收和总结,并对后期维护的各类可能问题进行细化并做成预防手段。
后期维护,出现问题,联系修理。
价值工程基本原理范文3
【关键词】价值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功能分析
20世纪40年代,美国工程师劳伦斯·戴罗斯·麦尔斯(Lawrence D.Miles,1904-1985)创立了最早的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简称为VE,也常被称为价值研究(Value Research)、价值分析(Value Analysis)、价值保证(Value Assurance)、价值革新(Value Innovation)、价值改善(Value Improvement)等。
价值工程是一种事前成本控制的方法,是以产品和作业的功能分析为核心,以提高产品和作业的价值为目的,力求以最低的成本实现产品或作业所要求的必要功能的一项有组织的创造性管理活动。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不仅可以就整个项目进行价值分析,还可以对某个分部分项工程进行价值分析,以寻找该分项工程的最低成本。
1.价值工程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价值工程是以功能分析为核心,使产品或作业达到适当的价值,即用最低的成本来实现其必要功能的一项有组织的活动。
根据以上定义,可以把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1价值、功能和成本的关系
价值工程的目的是力图以最低的成本使产品或作业具有适当的价值,亦即实现其应该具备的必要功能。因此,价值、功能和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价值=功能(或效用)/成本(或生产费用)
用数学公式可表示为V=F/C
1.2价值工程的核心—功能分析
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对产品或作业进行功能分析。即项目设计时,要在对产品或作业进行结构分析的同时,还要对产品或作业的功能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必要功能和实现必要功能的最低成本方案(工程概算);在项目施工时,也要在对工程结构、施工条件等进行分析的同时,还要对项目建设的施工方案及其功能进行分解,以确定实现施工方案及其功能的最低成本计划(施工预算)。
1.3价值工程是一项有组织的活动
在应用价值工程时,必须有一个组织系统,把专业人员(如施工技术、质量安全、施工管理、材料供应、财务成本等)组织起来,发挥集体力量,利用集体智慧来进行,方能达到预定的目标。
2.价值工程进行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过程
2.1选择价值工程实施的对象
选择价值工程的对象是关系到价值工程能否收效的关键一步,只有正确地选择VE对象,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VE对象选择不当,可能会导致整个活动的失效。因此,必须正确选择VE对象。
2.2计算功能系数
根据各个功能在分部工程中所起作用的大小,确定各种功能在分部工程中的比重,具体的数据应由业主、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确定。根据分部工程的功能分析表和功能比重因子,计算各分部工程的功能系数。
计算公式为:功能系数=分项工程得分/施工项目总得分
2.3计算成本系数
根据财务部门提供的某工程项目的预算成本总额和分项工程的预算成本,计算各分项工程的成本系数。
计算公式为:成本系数=分项工程预算成本/总成本
2.4计算价值系数
根据分项工程的功能系数和分项工程的成本系数计算分项工程的价值系数。
计算公式为:价值系数=功能系数/成本系数
2.5确定改进对象,制定改进措施
通过功能系数、成本系数和价值系数的计算,得出项目各部分功能的价值系数,确定改进对象,对施工方案进行分析、判断和改进。如果价值系数V的值小于1,即成本大于功能,则该分部工程即作为改进对象。施工方案的改进涉及到技术与经济领域,需要召集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和经济管理人员共同协商,制定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从而提高功能或降低成本,以提高工程项目的使用价值。
3.案例应用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项工程的总包施工任务,该工程由A、B、C、D四项工作组成,施工过程中,为了进行成本控制,项目经理部对各项工作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见下表:下面就施工单位选择哪项工作作为降低成本的对象为例说明价值工程在施工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根据项目经理部提供的数据资料,按照价值工程的分析评价过程,根据功能系数、成本系数及价值系数的计算公式先后计算出A、B、C、D四项工作的价值系数,计算结果见下表: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A工作的价值系数小于1,即成本大于功能,因此施工单位应将A工作作为降低成本的研究对象。接下来施工单位就应该从施工方案,组织管理等方面对A工作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再次应用价值工程原理找到降低A工作成本的最佳方法。
4.结语
价值工程是把施工技术与工程经济有机结合为一体的一种新型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也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种现代化科学管理技术。通过价值工程原理在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应用,对成本管理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施工成本,同时通过改进施工技术,加速施工管理的创新,全面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包雪娜.价值工程在施工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管理学院,2006.6.
[2]武春友,戴大双.价值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
价值工程基本原理范文4
(衡水学院法政系,河北 衡水 053000)
【摘 要】实践教学是《基本原理概论》课的重要教学手段,通过对实践教学类型的分析,探求提高《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 ;实践;教学
1 《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本课程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帮助学生掌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实践教学是《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该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2 《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基本类型
《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根据实践的场所不同,载体不同,环境不同可以分为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和虚拟实践教学四类。
2.1 《基本原理概论》课课堂实践教学
《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是指以固定课堂为教学平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课程资源为依托的教学模式。通过在课堂上模拟实践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活动中主动地思考和解决问题。[1]这种实践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课前实践活动,如课前新闻播报,学生上台讲课,小品表演等,另一种是课中实践活动,针对授课内容,对某一问题进行主题讨论。课堂实践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反馈快,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及时了解,并对学生存在问题给以解答。学生对这种教学形式的授课内容把握更准确,理解更深刻,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
2.2 《基本原理概论》课校园实践教学
《基本原理概论》课校园实践教学是以校园环境为载体,在课外进行的教学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的形式多样,主要包括:问卷调查,微电影制作,撰写读书笔记,访谈等。由于校园实践比较复杂,因此一般采取分组的形式完成,对于不同类型的实践项目,各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以便更好的完成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题材较多,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或擅长的方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如音乐、舞蹈类学生倾向于视频制作微电影拍摄。而文科学生更乐于选择读书笔记的撰写。理科学生喜欢具有分析内容的问卷调查。只有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各学科学生的特长,才能更好的激发其实践能力。
2.3 《基本原理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
《基本原理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就是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通过社会活动,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形式与校园教学实践相似,包括:问卷调查、视频制作、访谈等。所不同的是校园教学实践对象是学校的师生,而社会实践的对象是广大群众。学生通过深入基层,自身体验把课本上学到的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可以锻炼能力、提高觉悟、增长才干。
2.4 《基本原理概论》课虚拟实践教学
《基本原理概论》虚拟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手段在计算机网络空间有目的的创造社会实践情景和条件,引导大学生进行探索、交流、自我教育的新型实践教学形式。这种实践教学主要包括:网络论坛、网络调查等。虚拟实践教学由于其沟通便捷的特点,深受大学生喜爱。特别是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收集大量资料,进行自主学习。
3 提高《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质量的对策
3.1 改变传统观念
传统的教学观念只注重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践教学的作用和地位。其实,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在一起。一方面两者相互区别,理论教学可以为学生打下良好的理论功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两者相互联系,实践教学建立在系统的理论教学基础之上,在专业理论指导下开展,理论教学为实践教学服务,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要综合提高学生能力,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和完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3.2 拓展实践教学形式
实行学生自主式实践教学形式与学校定期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学生自主式实践教学通过劳动教育和社会服务两种形式完成。学生自愿参加社会的各种公益活动,为他人奉献自己的爱心。通过这种教学形式,学生可以自觉运用所学的知识,为社会做贡献,培养热爱劳动,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学校定期实践活动是通过参观红色文化资源,使学生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来的,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为祖国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3.3 加强教师队伍
实践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师队伍。要解决实践教学教师实践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就要大力提高教师质量,从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上着手,组建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一方面,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发展双师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既掌握全面的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岗位实践经验,逐步发展为教师工程师、教师技师等复合型人才。另一方,提高教师综合素质。高校可以定期进行相关培训,聘请知名高校的教授,对教师开设讲座,提高年轻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
3.4 完善保障机制
完整保障机制应采取多种形式。首先,加强经费投入,保障实践基地的建设。实践基地的发展需要较大的资金保障,因此要有科学合理的预算和规划,保障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其次,建立社会实践考评机制。制定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健全由学生、实践单位、指导教师、个人自评四位一体的考核形式,将考核结果计入大学素质拓展证书和学生档案。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评估考核高校办学质量水平的重要指标,纳入高校党的建设和教育教学评估体系,制定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定期评选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2]
参考文献
[1]刘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价值工程基本原理范文5
关键词:基本原理;案例教学法;金融危机
《基本原理》作为高校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体现了“05新方案”的特点,在对原有课程的知识进行了整合、梳理、贯通的同时,也带来了教学过程中新的难点:一方面课程知识点的综合性大大提高,一方面“90后”的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价值观念又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将基本原理的理论精髓与其严密的逻辑体系体现出来?如何针对“90后”的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使他们发自内心地接受理论的科学真理?除了任课教师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刻苦钻研,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之外,教学方法的改革是非常重要的。其中,理论联系实际的案例教学法的灵活运用,将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自觉学习理论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一、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首先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采用独特的案例形式的教学。选择的案例都是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透过此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实施之后,收效良好。这种案例教学法到了20世纪80年代,才受到师资培育的重视。在20世纪90年代,国内教育界开始探究案例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分析其特点如下:
(一)直观性
案例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其真实性,由于教学内容是具体的实例,加之采用是形象、直观、生动的形式,易于学生学习和理解。《基本原理》课程逻辑体系严密,内容丰富,理论性强,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教师在课堂上联系世界政治经济热点问题,如紧密结合课程相关知识点,对金融危机爆发背后深层次原因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可以增强学生对理论科学性的理解。
(二)生动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听没听、听懂多少,掌握没有,要到最后的考试时才能得到检验。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拿到案例后,先要进行思考,然后主动查阅各种相关资料。学生能够通过对这些过程的研究与发现来进行学习,这无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积累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后,他还要经过认真地思考和分析,运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背后深层次的原因,进一步提升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双向的教学形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促使教师深入思考,根据不同学生对问题的不同理解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通过热烈讨论的方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增强了学生们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三)严肃性
案例教学法源于商业课程的教学,但是在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注意思想政治理论课鲜明的政治色彩。在商业课程的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案例的分析有多样化的特点,案例应该只有情况没有结果,有激烈的矛盾冲突,没有处理办法和结论。但是《基本原理》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是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是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论表达。因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师,必须准确把握理论的精神实质和理论深度,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
金融危机在“蝴蝶效应”下在全球迅速蔓延,引起人们重新审视在经济学的视角下,对金融危机的本质应当如何进行分析和思考。政治经济学作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逻辑体系严密,理论比较抽象,是教学内容中的重点,亦是难点。在有限的课时内结合对金融危机的分析,选取适当的案例组织学生讨论,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相关理论的兴趣,也可以帮助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二、关于金融危机的分析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思考
(一)关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马克思在分析货币的起源和本质时指出,货币是价值形式长期发展的结果,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马克思是这样论述的:“物的使用价值对于人来说没有交换就能得到实现,就是说,在物和人直接关系中就能得到实现,物的价值只能在交换中得到实现,就是说,只能在一种社会的过程中实现。”在《资本论》中,他详细地描述了货币的五种职能,其中关于“世界货币”的职能,只能由贵金属来担当,其主要职能在于平衡国际贸易差额。本次金融危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世界货币的职能问题。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了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则与美元挂钩。在战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确实带来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和全球经济的紧密依存。但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着自己无法克服的缺陷,它以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资产,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到了1971年,美国的黄金储备再也支撑不住日益泛滥的美元了,尼克松政府被迫放弃美元的“金本位制”,使得美元不断贬值。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当今世界的国际货币体系违反了马克思关于世界货币职能学说而带来的隐患积累所致。
(二)关于银行信用的分析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早期的信用发展,是对他的生产方式在一定范围内的扬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生产的繁荣。当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金融领域出现了畸形的发展模式。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十五章中对“信用和虚拟资本”进行了专题论述。马克思引用威・里瑟姆在《关于通货问题的通信》中说:“空头汇票,是指人们在一张流通的汇票到期以前又开出另一张代替它的汇票,这样,通过单纯流通手段的制造,就制造出虚拟资本。在货币过剩和便宜的时候,我知道,这个办法被人使用到惊人的程度。”马克思深入研究了资本主义货币信用制度,认为虚拟资本本身并不具有价值,但是它却可以通过循环运动产生利润(某种形式的剩余价值)。虚拟资本的不稳定性来自货币的虚拟化,即货币并不真正具有价值。自从货币与金本位及金汇兑本位脱钩之后,虽然还具有其作为支付手段的使用价值,但已不再具有真正能以某种实物来衡量的价值了。这时货币的价值只能用其购买力来衡量,而货币的购买力又要受到货币发行量、利率、汇率、人们的消费行为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货币的虚拟化就会增强虚拟经济的不稳定性。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其实已经告诫我们,脱离了实体经济的支撑,又没有相应的管制措施,虚拟经济就会逐渐演变成投机经济,这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并迅速殃及全球实体经济。
(三)关于生产过剩的分析
马克思指出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当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达到尖锐化程度时,社会生产结构严重失调,从而引发了经济危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这个规律总的没有改变,但是,它的具体表现变了。在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国际分工中,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把高耗能高污染、劳动密集型的工业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结果就是,生产过剩和生产不足同时存在,一方面是必须依赖于出口的发展中国家生产过剩;而另一方面发达的国家的又出现产业空心化。国际金融危机在在全球迅速蔓延,并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袭击着各国经济,这都是生动而现实的案例。
在以上内容理论结合实际分析后,相信同学们对深奥的课本知识有了更多的感悟。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情况,设计讨论问题,引导同学们用基本原理去分析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与建议,从而让《基本原理》成为同学们真心喜爱,终生收益的课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人民出版社,1975.
价值工程基本原理范文6
【关键词】价值工程 设计方案 评选
价值工程(简称VE)作为一门技术与经济相融合的学科,既是一种管理技术,又是一种思想方法。国内外相关实践已证明,在建设工程中推广价值工程能有效整合各种社会要素,使工程项目更好的满足建设主体的要求。
一、 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
(一) 价值工程的目标是提高产品或服务价值
价值工程是以产品或作业的功能分析为核心,目的是为了提高产品或作业价值的创造性活动。价值工程中的价值是指研究对象所具有的必要功能和取得该功能的寿命周期成本的比值。价值V、功能F及全寿命周期成本C之间关系为:
V= (1)
上式表明,在寿命周期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价值与功能成正比关系,即功能越大,价值越大,相反价值则变小。在功能一定的情况下,价值与成本成反比关系,即成本越高价值减小,成本越低价值增大。三者具体关系见图1所示。
C(总成本)
C1(生产成本)
成 M0
本
C2(使用成本)
O F0 功能
图1 寿命周期成本与功能关系图
(二)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功能分析
功能是满足用户需求的一种属性,通过功能分析找出哪些是必要功能、哪些是不必要功能,什么是不足功能、什么是多余功能,从而优化产品或作业的功能结构,以实现更好的为使用者服务。
(三)价值工程是一项有组织的管理活动
价值工程突出强调有组织进行,特别是在设计方案确定过程中,汇集业主、公众、咨询等各个方面的人才,集成各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有计划有组织的优化设计方案,提高经济效益。
(四)价值工程的关键是创造
产品功能的提高依赖与技术的不断创新。价值工程强调持续创新,获得尽可能多的提高功能的技术,从而优化产品结构,节约原材料,增加产品的竞争力。
二、 价值工程在方案设计评选中的应用
台州黄岩区某单位拟建1幢员工宿舍楼,现有三个设计方案,各方案之间分五个方面的功能(结构体系、楼板类型、选用建材、建筑面积、窗户类型)和综合性造价进行对比分析。方案一的综合性造价为1517.16元/m2;方案二的综合性造价为1116.32元/m2;方案三的综合性造价为1033.48元/m2。
1、计算功能评价系数:
价值工程人员组织设计、施工、建设及咨询单位的相关人员采用10分制评定各功能因素得分,按照各功能重要性系数加权,求得方案加权总分,最后计算各方案功能指数F,具体见表2。
表2 各方案功能重要性系数、功能得分及功能评价系数
功能 重要性系数 方案功能得分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结构方案 0.30 8 10 8
楼板类型 0.05 10 10 9
选用建材 0.25 10 9 7
建筑面积 0.30 9 7 8
门窗形式 0.10 9 8 7
方案加权平均总分 9 8.65 7.7
功能指数 0.355 0.341 0.304
方案总分=∑各功能重要性系数×方案得分
如:方案一加权平均总分=0.30×8+0.05×10+0.25×10+0.30×9+0.1×9=9
同理计算B、C方案的总分。
功能指数=
如方案一的功能指数为: =0.355
同理可以分别计算方案二和三的功能指数
2、 求成本指数C,根据C值来考察各设计方案的工程造价。成本指数=各方案造价/各方案造价之和(3666.96元)。
3、 计算价值指数V,根据公式V= 求得相应方案的V,并依据V值大小确定设计方案,具体见表3。
根据表3计算结果可知,方案二的价值指数最高,所以方案二为最佳方案。
三、 结语
将价值工程方法用在工程设计环节,可以有效整合功能与造价两要素,积极发挥一线设计人员的主动性,从而使设计方案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柏坤,许慧敏.价值工程在房地产设计阶段成本控制中的应用分析[J].森林工程,2008(2):76-79.
[2]刘亚臣.工程经济学[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