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害虫的常用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防治害虫的常用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防治害虫的常用方法

防治害虫的常用方法范文1

关键词:高中生物;农业害虫;防治

中图分类号:G633.91?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124-02

农业害虫的防治是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而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许多内容与害虫防治有关,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渗透这一知识也是生物教学工作者的责任。一方面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概念、原理,并能运用生物知识指导农业生产实践,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另一方面也符合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理念。

一、物理防治法

是利用简单工具和各种物理因素,如光、热、电、温度、湿度和放射能、声波等防治病虫害的措施。人工捕杀和清除病株、病部及使用简单工具诱杀、设障碍防除虽有费劳力、效率低、不易彻底等缺点,但在目前尚无更好防治办法的情况下,仍不失为较好的急救措施。也常用人为升高或降低温度、湿度,是指超出病虫害的适应范围,如晒种、热水浸种或高温处理竹木及其制品等。利用昆虫趋光性灭虫自古就有。超声干扰是利用害虫对一些特殊波段超声的惧避行为,在田间播放,惊扰害虫,使其不能正常的完成觅食、觅偶、和产卵。此种方法杀虫范围广。完全不伤害天敌,不会产生任何负面作用,长期应用有利于保持农田生态平衡。原子能治虫主要是用放射能直接杀灭病虫,或用放射能照射导致害虫不育等。随着近代科技的发展,近代物理学防治技术将很有发展前途。

二、化学防治方法

是指利用化学药剂来防治植物病害的方法。应用化学药剂防治害虫,具有使用简便,易掌握,效果好,收效快,方法简便等特点。同时他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比较小,适应范围较广,使用方法灵活多样,容易被群众接受。但也会发售药害和提高害虫的抗药性,长期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容易污染环境,影响人体健康,使用不当还会引起人、畜中毒和环境污染。往往会杀伤天敌、破坏生态系中不同种群间的平衡,常引起害虫的再猖獗。反复使用同一种药剂常引起害虫产生抗药性,致使防治效大大降低乃至无效,同时还会出现农药残留等问题。有时对某种杀菌剂产生产生抗药性的病原菌,对未曾接触过的其他菌剂也有抗药性。为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应轮换使用或混合使用杀菌剂,同时还要尽量减少施药次数,降低用药量。

三、生物防治方法

利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态学现象和某些生物学特性,以防治危害农业、仓储、建筑物和人群健康的生物的措施。生防由于没有环境污染,无残毒,无负作用。不会杀伤天敌,不会引起抗药性,不少具有预防作用,有的能收到长期或较长期控制的效果,因此,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植病防治方法。常见的类型有以下几种类型。

1.天敌防治法。①利用微生物防治。常见的有应用真菌、细菌、病毒和能分泌抗生物质的抗生菌。②利用寄生性天敌防治。主要有寄生蜂和寄生蝇,最常见有赤眼蜂、寄生蝇防治松毛虫等多种害虫。③利用捕食性天敌防治。这类天敌很多,主要为食虫、食鼠的脊椎动物和捕食性节肢动物两大类。鸟类有山雀、灰喜雀、啄木鸟等捕食害虫的不同虫态。鼠类天敌如黄鼬、蛇等,节肢动物中捕食性天敌有瓢虫、螳螂、蚂蚁等昆虫。

2.激素防治法是使用蜕皮激素、性外激素防治害虫的方法,是目前广泛使用的生物防治方法之一。如对菜青虫用蜕皮激素(或类似物)处理,促使其加速变成成虫,缩短危害作物的幼虫期,以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其缺点表现在蜕皮激素(或类似物)只是促使幼虫变成成虫,而并未杀死害虫,故治标不治本;性外激素(或类似物)只能干扰当代雌雄个体,降低出生率,减少下一代虫害的发生。

3.转基因植物是指运用重组DNA技术将外源基因整合于受体植物基因组,改变其遗传组成后产生的植物及其后代。目前在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有转基因抗虫棉、抗虫玉米、水稻、烟草和抗除草剂的大豆等。转基因植物的推广应用,不仅可提高产量、品质、抗病虫性状,而且大大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运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植物,此法正逐步被大面积推广应用,如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人棉花中培育出抗虫棉。其防治效果好,不反弹,无污染,所培育的抗虫性状短时间内就能稳定下来。但近年来围绕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首先是环境安全问题,如转基因生物是否会影响到生物的多样性,是否会改变与之相关的物种;其次是抗虫食物安全性的问题,如是否会对食用者造成伤害,是否会造成肠道微生物的菌群失调等尚不清楚。

4.利用抗生素防治害虫是利用一些真菌可产生对害虫有毒的物质消灭害虫,应用最广泛的是阿维菌素,商品名称有齐螨素、杀虫丁、爱福丁、阿维虫清等,用于防治棉铃虫、卷叶蛾、梨木虱、蚜虫等。应用抗生素防治作物病害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抗生素防治种子、果实、苗木、块茎和块根等,防止植物在生长期间或贮藏期间发病,一般可采用浸种、浸根、浸苗和喷洒等方法。另一种应用方式是在作物生长期中,通过测报,及时喷洒抗生素以防止病的发展和蔓延。农用抗生素的应用还不只局限在对植物病害的直接防治上,有的抗生素能杀死害虫,起间接的防治作用。抗生素对不同植物也表现有选择性,对有些杂草是毁灭性的,例如茴香霉素是一种选择性除草剂,在低浓度下(如12.5mg/L)对稗草幼根的生长有选择抑制作用。与化学防治方法相比较生物防治可以改变生物群落的组成成份,且能直接消灭害虫,控制害虫、种群数量的发展,是一种稳定的自然控制因素,大多数天敌对人畜和植物均安全,不会污染环境,害虫对天敌不会产生抗性。在自然界中,天敌一旦建立种群,就能长期地控制害虫种群的发生与发展。

通过实践发现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涉及一些有关生活实践的知识,不仅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提高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润杰,古德祥.基因工程与农业害虫防治[J].黑龙江科技信息,1999,21-4:179-185.

防治害虫的常用方法范文2

关键词 农业害虫;生物防治;优缺点;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7-0174-01

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会受自然条件、外界环境、人为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其中农业害虫影响最为巨大。纵观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地与农业害虫作斗争的历史,农业害虫遭成的农业损失是十分惊人的。如安徽省2006年、2007年稻飞虱大发生,不仅遭成水稻的减产,而且会因大量施用农药,还会对水稻产生药害,也污染了生态环境,因此推广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已经成为农业害虫防治中的一项重要措施,更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所需要的。

1 生物防治的概念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各种生物的代谢产物或有益生物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技术[1]。现代科技的发展已经将抗病、转抗虫等抗性基因基因植物列入生物防治范畴。生物防治利用生物间的相生相克原理,用对植物病虫害有相克的生物来控制有害动物、植物种群或减轻危害程度的方法[2],对环境污染较小,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植保技术。

有益生物或代谢产物包括昆虫不育剂、昆虫信息素及昆虫激素、昆虫天敌、线虫、病原微生物和一些脊椎动物等。还有些植物直接具有杀虫作用,有些植物具有携带有益生物和非目标的害虫[3],还有些本身为天敌提供花粉或花蜜,提高控制天敌的作用。

2 生物防治的优缺点

生物防治的优点在于不污染环境、对人畜安全,有的能长期控制病虫害,对植物、其他天敌没有不良影响,降低了农业害虫的抗药性,对食物链不产生破坏作用。其缺点在于没有化学防治效果明显,见效慢,需要一定的反应周期,防治植物病虫害的种类不多,受到环境等诸多条件的限制,因此需要与其他防治方法结合进行。

3 常见的生物防治措施

3.1 以虫治虫

利用捕食性或寄生性天敌昆虫防治杂草或害虫。

3.1.1 捕食性天敌。这类捕食性天敌昆虫种类较多,有19个目,120个科以上[4],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害虫供自身需要,每种害虫可以被10种以上乃至更多天敌侵害,控制害虫的效果非常明显。常用的有草蛉、澳洲瓢虫、螳螂、步甲、食虫蝽象、胡蜂、食虫虻以及捕食螨类等。

3.1.2 寄生性天敌。这种昆虫天敌有5个目,分属98个科,大多属于双翅目、膜翅目类昆虫,主要是广泛利用的各种寄生蝇和寄生蜂等,它们寄生在蝶蛾等类幼虫体内或蛹内,致其死亡。如寄生蜂专门寄生在其他害虫体内,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中,棉铃虫、玉米螟、稻苞虫、苹果小卷叶蛾等害虫都可以作为其宿主。寄生蜂大多以鳞翅目害虫为宿主,有的种类可以将卵产于植物中,从而进入其消化道寄生宿主[1-2]。

3.2 以菌治虫

以菌治虫就是利用微生物的寄生或产生的毒素防治害虫,利用昆虫的致病微生物形成一定的制剂,对人畜无害,无污染,可像化学农药一样喷洒。常见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病毒等。目前,国内研究开发利用的微生物杀虫剂有真菌杀虫剂、细菌杀虫剂、病毒杀虫剂,应用最多的是细菌杀虫剂。如细菌杀虫剂Bt对小菜蛾、小地老虎、斜纹夜蛾的幼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病毒杀虫剂是以昆虫为寄主的病毒类群,有颗粒体病毒、核型多角体病毒等,这类病毒可使某些植物害虫在自然环境中受到感染,可以抑制害虫的活动。真菌杀虫剂有绿僵菌、白僵菌、拟青霉等。在适宜条件下,绿僵菌、白僵菌能穿透害虫的皮肤进入虫体,并分泌代谢产生有毒的僵菌素,以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我国很多地方用绿僵菌用来防治杨树上的天牛和金龟子等地下害虫,用白僵菌来防治马尾松毛虫[3-4]。

3.3 以菌治病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来防治病害。如用枯草芽孢杆菌防治稻曲病、水稻纹枯病,用某些芽孢杆菌防治炭疽病等。

3.4 利用食虫动物防治害虫

主要是捕食性节肢动物和食虫的脊椎动物,包括节肢动物的螨类、蜘蛛,鸟类有灰喜雀、山雀、啄木鸟等,其他天敌如蟾蜍、青蛙等也能控制一定种类的农业害虫。

3.5 利用生物防治植物治虫

生物防治植物有抗虫植物、诱集植物、拒避植物、杀虫植物、载体植物、特定显花植物和养虫植物。这种植物通过以下3种途径:一是通过影响有益生物,提高害虫控制作用,如特定显花植物或特定杂草;二是间接与害虫防治发生关系,不直接控制害虫,如养虫植物;三是直接抑制或杀灭,拒避害虫,减少害虫的取食,如拒避植物和诱集植物、抗性植物和杀虫植物[5]。

4 参考文献

[1] 方俊松.农业生物防治的特点及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2014(7):170.

[2] 王昊.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方法[J].科技资讯,2012(34):142-144.

[3] 肖英方,毛润乾,万方浩.害虫生物防治新概念:生物防治植物及创新研究[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3(2):1-3.

防治害虫的常用方法范文3

【关键词】茶叶种植;病虫害;防治

茶叶病虫害一直是困扰茶农的问题,病虫害发生会导致茶树叶片枯萎、凋落,严重情况下茶树死亡,如果病虫害没有得到及时的控制,那么将给茶农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为了能够确保茶农经济效益不受损和茶叶品质不受损,应积极探讨茶叶种植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树立绿色环保理念,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病虫害防治方针。从茶园生态系统出发,保证茶园生态系统平衡,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积极研究以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性病虫害防治措施。

1.茶叶种植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方法

在茶叶种植中,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方法是利用病虫的天敌来消灭病虫起来控制病虫害进一步发展的目的。生物防治方法简单地讲就是以虫治虫的防治方法。生物防治方法的突出优势是不会对茶园造成污染、对人、畜无害,在防治效果方面具有长期性。具体的防治方法为:首先针对病虫害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在茶园中投放有针对性消灭病虫的寄生性捕食昆虫;例如,蚜虫的天敌七星瓢虫,螨虫的天敌赤眼蜂等;其次,加强对茶园内害虫天敌的保护。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为天敌昆虫营造适合它们生存的环境。例如为了保护好天敌昆虫蜘蛛,可在茶园内设置草把的方式供蜘蛛繁衍生殖;第三,选用活体微生物农药防治茶园病虫;做好茶园内害虫天敌的保茶毛虫和护性工作,努力创造出适合害虫天敌生存的环境,例如为保护蜘蛛而放草把的做法;第三,选择活体微生物农药防治茶园病虫;活体微生物农药可选用真菌制剂、细菌制剂、放射性制剂或拮抗菌制剂等。比如选用茶毛虫病毒制剂、茶尺蠖制剂按照一定配比和剂量喷洒到茶树上了有效地防治茶毛虫和、茶尺蠖病虫害;通常来讲,对茶园内的茶树喷洒生物制剂一般害虫成虫或害虫幼虫在食用病毒后的一周左右变开始陆续的死亡。所以,在茶园病虫通过生物防治法防治病虫时应在病虫的一代幼虫未成虫前进行防治,避免幼虫成虫对茶树造成严重的危害。针对茶园内的卷叶蛾害虫可选用0.1~0.2亿/ml白僵菌孢子液喷洒到茶树上,防治害虫的效果可达80%以上;针对茶园内的茶毛虫,可选用苏云金杆菌生物制剂进行防治,防治效果比较明显,可达90%以上。

2.茶叶种植病虫害的物理防治方法

茶叶种植中病虫害的物理防治的主要防治方法如下:第一,人工捕杀法。对于茶园中具有群居性的害虫,可根据这类病虫的栖息特性集中捕杀。比如对于那些具有假死性的害虫,可以下茶树下面铺上塑料薄膜,摇动茶树将害虫抖落到薄膜上,然后收集害虫成虫集中杀死。第二,趋向性诱杀法。当前阶段,茶园中比较常用的诱杀害虫的方法主要有光、色、声、味几种,根据害虫具有趋绿性、趋黄性、趋光性及趋味性等特征采用设置灯光、具有粘性的色板等方式诱杀害虫,将害虫消灭在产卵之前。但在选用趋向性法诱杀害虫时应充分地考虑到害虫天敌的习性,不能为了诱杀害虫,将害虫的天敌消灭掉,要保证害虫天敌的安全性。第四,采用生物信息素对害虫进行诱杀。该种方法主要是干扰害虫的正常行为,同时配用诱捕器诱杀害虫。

3.茶叶种植病虫害的化学防治方法

3.1茶树种植中虫害的防治

在茶叶种植过程中,要根据害虫的类型选择不同的化学防治法:根据茶叶种植过程中害虫类型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化学防治方法,具体分析如下:对于茶小绿叶蝉害虫的防治,可选用3%吡虫啉800倍稀释液或天达2116茶桑专用500倍稀释液混合喷洒于茶树上,不仅可有效地消灭害虫,而且还能够有效地提高茶树的抗病能力;叶蝉类害虫在茶园内最为活跃时间是每年的5~8月份,在这一时期是茶园这类虫害的高峰期,应在每年的5月份前进行施药防治。一般采用2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100g/L联苯菊醋乳油来防治;黑刺粉虱、茶蚜的防治最佳时间为每年的5月下旬到10月中旬,可选用20% 毗虫琳可湿性粉剂防治;象甲类害虫在茶园中最为活跃的时间是每年的5、6月份,可选用25%辛硫三哇磷乳油喷洒在茶树树冠上或者茶树下方的土体上进行防治;蜡类害虫可选用20%哇磷乙酞甲乳油或2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

3.2茶树种植中病害的防治

3.2.1茶炭疽病

茶炭疽病一般会对茶叶的成叶造成危害,茶叶患病时的主要特征是茶叶边缘会逐渐形成如水渍状的绿斑。茶叶病情严重时会沿着茶叶的叶脉逐渐向整个叶片扩撒为大小不同的不规则形状病斑,病斑的颜色逐渐有绿色转变为黄褐色或红褐色,更为严重情况下病斑的颜色变为灰白色。茶叶该种病害的主要防治方法为:加强茶园的日常管理。保证茶树不缺水、不缺肥,根据茶树生长实际情况适当地施有机肥料,注意氮肥不要施的过多,并做好茶树的排水工作;对于已经染上该类病害的茶树可选用75%代森锌1200g/hm2,20%使百克1300g/hm2,60%甲基托布津1300g/hm2,兑水800kg/hm2后以喷雾方式喷洒到感染的茶树上。

3.2.2茶赤星病

茶叶染上茶赤星病的主要特征是茶叶表面出现褐色斑点,斑点中心呈现灰白色凹陷,叶片边缘位置出现紫褐色隆起。该种病害如果不得到及时的控制,会导致茶树叶片凋落。茶叶该种病害的主要防治方法为:夏季要加强茶园的松土、浇水管选用70%百菌清1500g/hm2,50%多菌灵2000g/hm2兑水600kg/hm2对患病的茶树施药。

防治害虫的常用方法范文4

土地是农业生态系统中不可再生的资源,农业要持续发展首先是保持土壤的可持续性,农业投入品是维持土壤持续发展和产出平衡的重要因素。通过科学的、符合标准的农艺措施减少土壤中有害物质的积累,提高肥料利用率,维持土壤的正常生命活力。农业生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建立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平衡体系,在土壤—作物—有害生物—天敌的生物链中,天敌是抑制害虫、减少农药投入的重要生物因子。因此,在选择和使用化学农药时,除了考虑防治效果外,更重要的是如何保护和减少对天敌的杀伤。

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缺素补素;确定合理的轮作施肥制度,合理调配养分;科学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选择化肥品种时,应根据作物营养特点来科学选择肥料。如马铃薯是喜钾作物,应特别注意配施钾肥,如草木灰、硫酸钾等。种肥选用中性高浓度的复合肥料,拌种选择专用性强的肥料,基肥选用农家肥和低浓度复合肥料,追肥多选用高浓度速效肥,灌溉施肥及叶面喷肥时,要选用高浓度、易溶解、残渣少的肥料,如磷酸二氢钾等。乌兰察布市土壤多呈微碱性至碱性,应选择生理中性或偏酸肥料。不同地区土壤由于耕作和熟化程度不同,呈很大差异性。施肥多年的大棚、老菜田逐步盐渍化,磷肥宜施用磷石膏,钾肥选用硫酸钾。无公害生产要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严格控制氮肥的使用量。禁止使用硝态氮肥,增施磷钾肥,推广配方施肥,倡导使用生物菌肥,最大程度地保持农田土壤养分平衡和土壤肥力的提高,减少化肥残留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

一般在生产上使用的主要方法有地力分级配方法、目标产量配方法(包括养分平衡法和地力差减法)、田间试验配方法(包括肥料效应函数法和养分丰缺指标法)等,一般作物施肥量常用目标产量配方法进行计算。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要严格依据农药安全使用准则,合理选择和使用。包括如下几类农药:(1)难以降解,在环境中有一定的残留水平,如DDT、六六六等;(2)具有三致作用(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农药;(3)高毒、高残留农药;(4)对人体和生态环境构成潜在威胁的农药。包括(1)杀虫、杀螨剂。生物制剂和天然物质:苏云金杆菌、苦参碱、阿维菌素、白僵菌、除虫菊素等。合成制剂:①菊酯类:如溴氰菊酯等。②氨基甲酸酯类:如速灭威等。③无公害磷类:如乐果等。④昆虫生长调节剂:如灭除虫脲等。⑤专用杀螨剂:如四螨嗪等。⑥其它:如杀虫双。(2)杀菌剂。无机杀菌剂:如波尔多液等;合成杀菌剂:如多菌灵等;生物制剂:如多抗霉素、农用链霉素等。

无公害生产农产品的病虫害防治基本原则是限制化学防治,强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1)病害:①真菌性病害的病状类型有坏死、萎蔫、腐烂和畸形;病症有霉状物、粉状、锈状物、点(粒)状物、线(丝)状物等。②病毒病的症状就是病状表现,分为变色(主要表现为花叶和褪绿两种,叶上出现条纹、条点、明脉、沿脉变色等)、组织坏死(细胞和组织坏死)、畸形(主要表现为矮化、卷叶、瘤状突起或脉突等)。③细菌性病害的病状分为组织坏死、萎蔫、腐烂和畸形;病症为脓状物。(2)虫害:①咀嚼式口器害虫的危害症状是造成根部断裂、叶片缺失、缺刻;②刺吸式口器害虫的危害是造成植物失绿、卷叶或皱缩等症状。根据作物病、虫发生的种类及其危害习性选择施用相应的农药品种,对症下药。对于咀嚼式口器害虫选用触杀、胃毒剂;对于刺吸式口器和钻蛀性害虫,采用内吸性药剂。在害虫最敏感、天敌最安全时期施用农药,效果好、用药少。如虫害,在卵孵化盛期、幼虫期防治;病害,在发病初期开始防治,用药要适量。根据防治对象的种类、生育期、发生量以及环境条件来决定用药量。施药要均匀,漏喷或少喷效果不好,重喷或多喷有可能产生药害。应根据农药的性质、防治对象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合的施药方法。常用的施药方法有:喷雾法、喷粉法、灌根法、拌种法、毒饵法、熏蒸法和涂抹法等。如防治地下害虫,可用拌种或制成毒土进行穴施或条施,大棚内可用熏蒸法。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把化学防治和其它物理方法、栽培措施、耕作制度、生物防治等结合起来,既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又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本文作者:王奋宇工作单位:乌兰察布市土壤肥料工作站

防治害虫的常用方法范文5

1、保持环境的干燥,存放的地方密封性要强,别让老鼠再进来。用菖蒲、花椒等植物去防治储藏稻谷中的害虫。用粮食重量约30%的草木灰与稻谷拌和,能有效防治昆虫和螨类。砻糠(谷壳)经充份燃烧后是一种白色粉末,含硅量很高,用它与稻谷拌和,其杀虫、防虫效果大大优于草木灰。硅藻土是储粮害虫天然杀虫剂,把它与粮食拌和,能有效防治储粮害虫,常用剂量是每公斤(1000克)粮食用1g。

2、巧用大蒜储稻谷:防止稻谷生虫的储存方法有很多,大蒜储存法就是其中之一。将大蒜去皮,随稻谷一起装入袋子,即可起到灭菌、驱蛾、杀灭活粉螨的作用。另外八角也可以起到类似的作用,但放人稻谷之前最好用手掰开,以使其效果更加明显。

(来源:文章屋网 )

防治害虫的常用方法范文6

【关键词】:园林植物;害虫种类;防治技术

1 、园林植物虫害特点

1.1 虫害类别多

园林植物的类别较多,设计和规划存在较多差异,不但具备乔、灌、草融合的复式种植,还存在一些稀有的种类。丰富的植物类别、数量乃至生态环境,均为病虫提供了丰沛的食物来源以及寄住场所,构成了园林植物特殊的病虫类别以及构造。

1.2 园林植物生长环境逐渐恶劣

由于城市化进程加速,当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构造愈发烦琐,环境污染现象尤为严重。街道的树木、花卉通常被下水道、煤气管道、电线电缆等设施所影响,并受到汽车尾气、工厂排放的毒气、废水等所影响,园林植物不具备健康的生长环境,植株生长不够强健,抗病能力降低,使害虫有可乘之机。

1.3 虫害防治阻碍大

园林植物自身环境乃至城镇环境的特殊性,使园林植物虫害防治具有多样性和特殊性。园林植物虫害的防治应依照虫害的发展形式,乃至受害植物或寄主的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方法,保障防治的有效性。

2、 园林植物害虫种类

2.1 地下害虫

顾名思义,地下害虫的主要活动空间是在地下,植物根茎就是它们的食物,它们通过吸食植物的根茎来获取养分,对植物的生长产生破坏作用,典型的地下虫害有蝼蚁、地老虎等。

2.2 刺吸式害虫

这种害虫有几个明显的特征,一是数量庞大、二是体型很小,三是分布非常密集,通常是分布在植物的花蕾和枝叶之上。它们主要是通过自己的刺针式口器吸食植物枝叶,最终造成植物花蕾枯萎,严重者还会导致植物死亡。与其他虫害类型相比,刺吸式害虫有较大的防治难度,椿象、蚜虫以及螨虫是常见的几种刺吸式害虫。

2.3 蛀食性害虫

这种害虫在它们还是幼虫的时候就开始吃树木的枝干,对植物的生长造成了很大的危害,还可能会造成植物的死亡。常见的类型有白蚁和天牛。

2.4 食叶害虫

这种害虫经常见,草坪绿叶或者树木的叶子就是它们的主要食物,它们一方面会危害植物的正常生长,另一方面还会让园林绿化的观赏和实用价值大打折扣。粘虫和美国白蛾就是常见的食叶害虫。

2.5 草坪式病虫害

很多地方为了美化化境而增加绿化面积,这也使得更多的草坪式病虫害出现,比如蛞蝓和蜗牛等,在一些情况严重的地方,甚至整片草坪都会被这些草坪式虫害吃光。

3 、园林植物害虫的防治技术

3.1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主要利用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1种或1类生物抑制另1种或另1类生物。该方法主要用于园林植物的虫害防治,可分为以虫治虫、以菌治虫和以鸟治虫3类,在虫害密度较小时应用。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比较适合城市人群密集的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可以避免误食、误碰等对人造成的伤害。若害虫一旦爆发,则必须采取其他措施及时压低虫量,以免造成更大危害。

目前,报道的园林生物防治主要有:利用400亿孢子/克白僵菌可湿性粉剂防治马尾松毛虫,杀虫速度快、效果好;利用苏云金杆菌(BT)500~1000g/667m2防治多种林业害虫,防治效果较好;释放捕食螨、蓟马等防治叶部螨类危害;利用食蚜蝇、异色瓢虫等防治叶部蚜虫危害;利用鸟类如山雀、灰喜雀、啄木鸟等防治各种虫态虫害,尤其是枝干虫害,效果较好。

3.2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主要利用简单工具和物理手段(如光、热、电、温度、湿度、放射能、声波等)防治园林病虫害。主要手段有:人工捕杀害虫、清除病株、病部及残枝败叶、性引诱剂、食物诱剂或光源诱杀等。该方法可在病虫量较小时应用,也可作为害虫的预测预报手段。

物理防治在园林病虫害防治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利用灭蝇灯消灭园林水域周围的蚊蝇,效果较好,且不影响环境和人们的正常娱乐活动;利用黑光灯等晚间诱杀金龟子等趋光性较强的害虫,效果较高;利用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性引诱剂诱杀各种害虫的某一性别害虫,造成其性别比例失调,降低危害。

3.3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主要利用化学药剂(杀虫剂、杀菌剂、杀线虫剂等)的毒性进行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该方法是植物保护最常用的方法,也是一项重要的防治措施。具有迅速、高效、使用方便、经济效益高等优点,适用于病虫害发生的各个阶段。

在病害防治过程中,可利用50%硫悬浮剂500~800倍液,或70%百菌清600倍液防治植物白粉病;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100倍五氯酚钠药液芽前喷雾,可防治植物炭疽病;用30%甲霜恶霉灵600倍、65%代森锌500倍液,或38%f霜嘧铜菌酯1000倍液防治叶枯病,效果可达92%以上。在虫害防治过程中,利用35%氯虫苯甲酰胺2000倍,或40%毒死蜱…2000倍进行树冠喷雾,可防治天幕毛虫和美国白蛾等鳞翅目害虫或部分鞘翅目害虫;用50%敌敌畏,或40%氧化乐果30~50倍药液浸蘸棉花团塞入天牛新排粪孔内,或放入1/4片磷化铝并用泥封排粪孔,可有效控制天牛等枝干害虫危害;用40%毒死蜱2000倍,或50%辛硫磷2000~3000倍灌根防治蛴螬等根部害虫,效果较好。

结束语

园林植物虫害的防治需要从整体上考虑生态平衡、防治效果以及社会效益,将防治标准扩大,把有害生物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首先要做好植物的检疫工作,合理有效运用各种方式,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各种虫害,确保园林绿色观赏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卢建文,王春铭,叶凯欣.园林植物害虫的种类及其防治技术初探[J].科技信息,2007(31):623-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