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的概念和内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学资源的概念和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学资源的概念和内涵

教学资源的概念和内涵范文1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资源 有效教学 建构与探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99-02

一、 信息化教学资源在化学教学上的意义

1.信息化教学资源在化学教学上的有利性

(1)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花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总的来说,有效教学是教学要有效果、有效率和有效益。由于信息化教学资源有着其特有的优势,因此有利于使化学课堂上的教学效率提高。

2)就目前情况而言,大多数教师没有真正明白有效教学的内涵,这种内涵往往不是一个效果能说清的,也就是说通过一两次考试就能体现出来的。任何一次考试都不足以去评判一个人的成果,而所谓的成果就是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下由某一部分人加以主观心理并借某种社会公认的权威去评定而无全方位理念的一种束缚人的个性化发展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标准。但是有效教学是现代学校都在研究和实践的主要课题。化学是人们对生活进行理解科学化的理论知识,人们需要对化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和运用。而有效教学就是化学与生活的媒介,它是连接化学和生活的桥梁,很多教师不知道其中的道理,不懂得化学教学的真正意义,因此也就不知道有效教学的真正内涵。有效教学是一种立足于社会实际或者生活实际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性教学启发学生创造的高效率教学。这种高效率教学和以往的重视应试能力的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的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在这种创造性的教学方式中根本不适用。 有效教学是一种继承传统,又超越传统的多角度地激发创造思维能力的不拘泥于某种既定成规的有效益的长远发展的教学方式。

(2)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一方面信息化教学资源能否有效利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素质。另一方面有效的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具体体现在:1)在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教案过程中,有一个查找、筛选、重组资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利于培养教师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2)教师在课堂上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授课过程中,任何一个完美的教案在课堂上都不可能完美的进行,在学生脱离教师预设范围后,教师需根据信息化教学资源如教材、多媒体等将学生引导到正常思路上去。在这一过程中,有效的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有利于培养教师的课堂应变和调控能力。3)教师利用完信息化教学资源后在课后的反思。比如通过学生的纸质作业反馈,教师可发现自己的预设教学目标、教学效果是否达成,通过期末成绩可间接反馈教师一个学期的教学效果,可培养教师的反思与总结能力。

(3)促进师生有效对话。有效的师生对话给课堂教学注入新鲜的活力,在课堂上给学生带来了尊严。有效的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比如多媒体资源有利于为学生的枯燥学习生活中增添一抹绿色,带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比如在使用多媒体之前通过不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兴趣,从而不断思索,追问。当教师在讲解草木灰的组成部分这一问题时,可让学生在课前利用网络这一信息化资源去查找资料,并且联系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与兴趣。通过师生的交流讨论,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心灵距离,从而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对话。

2.信息化教学资源在化学教学上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全面化发展,教育领域内信息化教学资源也广泛使用,数字化教学也逐步被各大学校提倡。因此化学教学也必须追随时代趋势,进行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资源在化学教学上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点:1)各个年段的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必须有效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这是因为化学教学设计的一个大的依据主要是化学课程标准。2)教学内容决定必须使用信息化教学资源。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仅仅依靠传统的信息化资源(教材)是不够的,课本由于编写的年份缺陷,存在着脱离时代潮流的倾向,比如教材上的一道案例题很可能是几年前的案例,无法突出时效性,因此研究起来也缺乏现实意义,不利于学生了解化学领域的最新知识动态。3)教学形式决定必须使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在倡导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课堂上如果依旧是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观念是行不通的。目前多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形式,在此背景下,学生多需要自行查找资料,而这就需要借助网络、多媒体等资源。同时在当今教育背景下,教室的硬件设施逐渐完善,多媒体设施普遍存在。而且教师在授课时,通过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利用多媒体让学生生动形象的学习知识难点。

二、信息化教学资源在化学课堂上的利用现状

教学资源的概念和内涵范文2

关键词:教学资源;预成性;生成性

教学资源是教学开展的基本条件和主要支持因素,因此,对教学资源的认识以及有效开发和利用,不仅会大幅度地提高教学质量,还会改善教学中的师生生活的质量。因而,教学资源己经被看成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目前的研究集中于教学资源的概念、分类、开发和利用三个方面。

一、教学资源的概念

《辞海》中的“资”指物财,钱财的总称。“源”指水流开始的地方,引申为事物的来源。“资源”指人类借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如土地、江河、矿藏、动植物等;在《现代汉语辞海》中,“资源”是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自然来源。可见,这里的“资源”主要指的是自然资源。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资源”一词的使用远远超出了自然资源的范畴,例如,常见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社区资源等。人们对教学资源的理解,同样是在对“资源”一词的较宽泛的意义上进行的。

许多研究者都是从教育资源、学习资源、课程资源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来阐释教学资源。有学者认为“教学资源是教学过程中要利用的条件,学习资源是学习者学习的条件,课程资源是课程发展过程中要利用的条件”。可见,这些资源的涵盖范围不同,所侧重的角度也不同,然而对教学资源的定义略显笼统。也有学者从社会学角度出发,认为“教学资源是支持教学活动的各种人类资源和非人类资源。人类资源包括教师、学生学习小组、课外活动小组、旅行小组、课外辅导员、家长、社会成员等;非人类资源包括各种媒体和各种教学辅助设施”。李如密,何小忠对教学资源做了较为完整的定义,他们从广义和狭义两个维度来阐释教学资源,认为“教学资源就是指支持学校教学活动的开展,解决教学问题所必需的诸客观条件的综合。从广义上说,社会制度、社会风气、科技水平、家庭条件、社区文化及设施等,都属于教学资源;从狭义上说,即从学校教学工作的角度来看,教学资源主要指教学活动场所、教学时空、学校设施、仪器设备、师资配备、图书资料、社会信息、校风班风、师生人际、精神品质等等”。

由此可以看出教学资源有丰富的内容,侧重于从有利于教学活动实施的角度来定义,可以大致认为教学资源是支持教学活动开展、并为教学活动利用的各种条件。这些条件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既可以是学校、课堂内部的;也可以是学校、课堂外部的;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既可以是目前已经被利用的,也可以是还未被利用、潜在的。

二、教学资源的分类

时下,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学资源的内容。因为课程主要是通过教学来展开,课程的实施和教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课程资源和教学资源所涉及到的“资源”很可能是相同或相似,只是看待资源的角度不同而已。研究者们从各自研究的需要出发,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资源的划分也不尽相同。

例如,吴刚平按功能特点把资源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徐继存, 段兆兵,陈琼等根据来源把资源分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根据性质,将其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根据物理特性和呈现方式,将其分为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根据存在方式,分为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宋振韶认为按空间分布划分,除了校内和校外资源外,还存在网络化资源,指网络技术为载体开发的、突破时空界限的各种资源。同时,按存在形态,可分为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根据载体类型分为文本资源,实物资源,数字化资源,文化活动类资源。林存华,郁琴芳等认为根据内容可分为物力资源、人力资源、时空资源、制度资源和信息资源。

综合研究者们的分类,如下表:

虽然研究者的视角不同,对教学资源的分类各不相同, 事实上,对资源的分类并没有绝对的界限,这样划分只是为了对资源有更全面的认识,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资源。

三、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研究者们极为关注的话题,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一)理论层面

在理论层面,研究者大多都从原则和途径两方面探讨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原则方面,有的研究者认为应遵循优先性、适应性和科学性原则。有的认为应遵循开放性原则、经济型原则、针对性原则和个性原则。有的认为要遵循共享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和因地制宜原则。这样看来,其内容大同小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定要经济、实效。

在途径方面,研究者主要从社会、学校和教师三个层面进行探讨。对于教学资源开发,社会方面,可以通过政策宏观调控,积极促进全社会教学资源共享。从学校层面来说,学校要学校要积极进行资源开发,加强资源的管理,防止资源浪费现象,给教师创造更好的开发资源环境。在教师层面,教师要有课程开发和利用的意识,在保证校内资源充分开发与利用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开发与利用校外资源。

(二)实践层面

一些研究者,通过案例分析,介绍某类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具体方法。这方面,许多一线教师,在不断总结反思的基础上,提供了许多有关课堂上生成性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活生生的案例。如此以来,在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上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例如,教师在教学中也不再局限于“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很多教师开始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对其进行补充、延伸、拓宽、重组,并注重教材与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同时也鼓励学生的质疑和超越。这样既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也使教材这一文本资源得到了更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学校物力资源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不少学校开始扩充校舍,在硬件、软件加大投入的力度,有条件的学校花巨资建起了高档的电脑室、中心电教室、图书馆、阅览室、科技园地等。这些都为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然而在可喜变化出现的同时,也显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例如,由于认识不足,对资源的过度开发,而一些学校物力资源却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导致图书馆、阅览室、电教室等一些场馆资源很大程度上处于“闲置”状态。而教师一味得对教材进行“加加减减”,甚至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各方收集材料,忽视了教材本身所具有的丰富的资源。另外,学生在校时间长,学习的时间长,因此挤占了其他时间,时间资源的过度开发有时会影响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总之,这也说明,目前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轻“质”而重“量”,只顾盲目开发,无视有效利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开发是利用的前提,利用是开发的目的,而开发的过程中包含一定的利用,在利用的过程中也促进进一步的开发。

四、反思与展望

从概念、分类、开发和利用三个方面对教学资源进行梳理和分析,学者们丰富的研究成果为更深入的探索研究提供了思路,对后续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但也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深入研究的问题。在总结归纳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几点反思与展望:

(一)理论层面研究不多

对生成性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研究多属“理念+案例”或“案例+体会”。也就是说这类研究往往是对理念的简短陈述后,便是教学案例的大量枚举,或者是案例介绍后,接着是个人体会或经验总结。这样由于理论基础不实,对生成性资源认识不足,极易导致实践中问题的出现。例如,与学生的对话变成了“师问生答”,尊重学生的见解却游离了文本的主旨,课堂教学有温度却没深度等等。这些都是实践中经常会遇见的问题。

(二)研究内容狭窄

综观相关文献,研究者对生成性资源的探究主要集中于问题资源方面,即师生的问题和困惑,学生的错误,教师有意和无意的错误,偶发事件等。其实生成性资源还包括差异性资源、情感性资源等等,并且其内在有着丰富的内容尚未被认识和系统归类。这也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因为对生成性资源的系统归类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入地去认识这些资源,从而去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

(三)研究方法单一

不难发现,已有的研究大都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缺乏课堂观察、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的运用。生成性资源不同于其它资源,有着现时性和非预期性等独特的特点,因而更应该深入到实际课堂中去观察。通过大量的访谈、调查等研究,才能对其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

参考文献:

[1] 翟文明,李治威主编.辞海.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

[2] 张涌等主编.现代汉语辞海.中国书籍出版社,2002.

[3]段兆兵.课程资源的内涵和有效开发[J]. 课程.教材.教法,2003(3).

[4] 钱民辉著.教育社会学:现代性的思考与建构[J].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 李如密,何小忠.教学资源的几个理论问题[J].江苏教育研究,1999(6).

[6] 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J].教育研究, 2001(9).

[7] 徐继存,段兆兵,陈琼.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J].学科教育,2002(2).

[8] 宋振韶.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与途径[J].中小学管理,2004(12)

教学资源的概念和内涵范文3

课堂效益及其评估

(一)关于课堂效益的研究我们认为课堂效益是指课堂对教学资源的配置效果。通常而言,狭隘的教学资源指的是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素材,包括教材、案例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等。广义的教学资源指的是课堂教学技术和组织结构。运用教材案例、多媒体等教学技术只是对教学资源的部分利用。教学技术的充分运用的确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辅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但是,数学课堂往往忽视组织结构,对教学资源的配置大部分体现在对教学技术的运用。单方面的改善可能使课堂效益得到一定的提高,并不见得“经济”科学。同时,由此可能会导致课堂教学组织结构的不平衡。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资源的配置效果既取决于教学环境,又受“供给”与“需求”规律的作用。在教学环境稳定的前提下,教学资源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时,我们认为课堂效益最大化。(二)基于数学课堂效益的评估课堂效益指的是教学资源的配置效果,那么我们该如何对课堂效益进行评估呢?为了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估,必须选定一些标准,标准设定是建立评估课堂效益标准的中心部分。在进行课堂效益评估时,最关键的就是选择什么样的指标或标准。我们通常采用以下三个指标:1.以课堂教学结果为基础结果指标集中关注某种已被组织施行了某种操作的物质或物体的特定特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为学生在知识或态度方面的变化。就目前而言,教师通常采用考试的方式来评价课堂的教学结果,结果常被视为课堂效益的典型指标。在评估课堂效益时,结果指标的使用带来了一些问题。令人困惑的是,学生在知识或态度方面的变化并不积极显著,但是教学资源配置是合理的。这类问题不是无法解决的,通过使用相对而非绝对的运作标准,我们就可以解决对因果关系认识不足的问题。2.以课堂教学过程为基础过程指标主要涉及组织行动的数量或质量。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反映的是课堂教学参与者曾经做过什么和做得怎么样。过程指标是努力的过程,而非结果。一些过程指标是对工作数量进行评估,还有一些过程指标则评估工作质量,例如,可以根据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效果来评估课堂效益。这些评估通常借助评估量表来完成,是对课堂教学价值的直接评估。3.以课堂组织结构为基础在课堂教学中,不是结构执行教学,而是结构完成教学的能力。课堂组织结构不等于课堂结构,也并非是一堂课各教学环节的有机组合,其更多的是体现在教学资源中框架的网络特征。在数学课堂中,规范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考能力,对数学素养的提高作用是明显的。而行为结构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能。因此,组织结构的合理使用是衡量课堂教学效益的一个重要方面。

课堂效益的规模化

教学资源的概念和内涵范文4

关键词: 初中物理 教学资源 开发与整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新教学理念迅速渗透,信息化教学、网络教学等新的教学方式不断增多,好的实用教学资源已成为紧缺的资源。多数物理老师有意识地从生活中挖掘物理教学素材,诸如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遥控器、照相机、电饭煲等都成为物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资源。以上这些资源直接来源于生活,更好地体现了从日常生活走向课本的物理理念。作为新课程教育理念下的教育工作者,初中物理教师应当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通过直观式、生活式教学,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一种科学态度。

一、物理教学资源开发与整合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初中物理教学的资源多只存在于教材、教参和学生课本当中。一些很好的实验用书和趣味读物虽然提供了一些教学资源,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缺乏新鲜感,知识面窄、量少且重复;过于重视实验,轻视对周边环境的观察;忽略无成本的物理实验,等等。当前,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实现素质教育为目标,并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合理地将学生身边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课堂学习结合起来,带领学生从中学,在中用,才能把硬性的物理教学变成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才能更加有效地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领悟物理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关系。

二、物理教学资源开发与整合的可行性

我们平常所讲的物理教学资源,通常是指在教材以外,能够在课堂教学中起到辅助作用的一切素材。物理教学资源具有广阔性、综合性、潜在实用性、亲和性四大特点。广阔性,指的是物理教学资源内容包容了比形成物理学本身的系统材料更加广泛的客观外界材料。综合性,是指物理教学资源中的一个具体内容可以兼有几种不同性质的物理现象(光、热、电等)的综合内涵。潜在实用性,是针对资源与教材中举出的实例有不同的特点而提出的,例如石子落水这一现象就包含很多内容:声音的产生,物体的沉浮,波纹的发生、传播和反射,等等。亲和性,指的是资源内容的选取和表达形式应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感兴趣的,这样容易让学生接受并引起学生的思考,例如教师可以去一些教育网站下载石子落入水中、积留在荷叶凹处的雨水等物理动画视频,针对教学需要选取特写镜头进行表现。因此物理教学资源有广泛的来源,任何可以被物理知识解释的客观现象,都可以被开发或整合,以用来作为物理教学资源。

三、物理教学资源开发与整合的多样性

一般来说,物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联系日常生活,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新课程标准的初中物理教材中注意在每章、每节的开篇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或自然现象引入。这样的安排可以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并逐步引导他们探究事物本质规律。初中阶段的学生对现实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周围的生活环境熟悉而陌生,感觉神奇而困惑,有着弄明白、弄清楚事物或现象的强烈愿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重难点,联系生活、走进生活,实现课外资源与课内资源的整合。例如:在物态变化这一章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夏天,水从晒着的衣服上跑掉了;冬天,戴着眼镜进入室内,镜片上会有一层水珠”等问题情境,让学生先联想生活,再进行思考,最后领悟气、液、固三态的变化。

(二)利用信息多媒体技术,促进学生多感官参与,强化教学效果。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受到常规实验仪器、实验材料、危害程度等条件限制,课题实验效果常不尽如人意。信息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具有灵活性和强烈的感官刺激性,另辅以教师提问、互动等环节,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动眼、动耳、动脑、动手、动口等多感官同时参与,实现边看、边听、边想、边做、边学的良性循环。可以弥补常规实验的不足,提高实验的演示效果,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学习转向主动探索学习。例如: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模拟实验,演示物距从无穷远至小于焦距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变化情况。流畅、直观、明了的模拟实验,可弥补传统实验效果不明显、误差较大等缺点,有助于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概念的理解。

(三)营造合理假想情境,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牛顿曾经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提出问题、猜想假设的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应用新概念、新方法组织实施物理科学探究中必须重视的一个关键点。假想能很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引起学生的发散思维是教师的第一要务,让学生由发散思维出发,借助已有信息和知识,充分大胆思考,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答案。但是假想并不是异想天开、天马行空,必须以科学为依据,而要兼顾学校的实验条件和课堂教学环境,假想实验的结果须是学生可以理解或是实验能验证的。例如:在进行《声音的发生和传播》的教学时,教师如果让学生猜想“人在天空中讲话,能不能听到对方的声音?”由于学校不能提供相应的实验材料和实验环境,即使学生猜想“能听到对方声音”,教师也无法进行有效的讲评。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物理课堂教学,将日常生活、信息多媒体、合理猜想与物理学科教学有机整合,既可以减轻教师教学的压力,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物理教学过程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续佩君.重视物理教学资源的建设[J].物理教师,2000,(21):8.

[2]潘益虎.初中物理教学中综合资源的整合和利用[J].新课程(中学版),2010,(5).

教学资源的概念和内涵范文5

电子课本的出现是教育信息化走进课堂的体现,当前国内外研究学者对电子课本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很多人把电子课本和电子书混为一谈,认为将纸质课本转变成电子文档,再加上电子阅读器,就成为电子课本,其实这仅是简单的“教材搬家”。电子课本是一个基于全新产品的组合概念,在WIKIPEDIA里电子课本被称为DigitalTextbook,它的功能有五大块,即基本功能是教和学(TeachingandLearningFunction),在此基础上还有资源管理功能(ResourceManagementFunction)、学习管理功能(LearningManagementFunction)、互动功能(InteractiveFunction)以及助学功能(LearningAssistanceFunction)。我们认为电子课本不但包括电子教材,同时还应提供学习资源、笔记记录、练习巩固、测试评价等学习支持,而且每部分内容应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要把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学习中的部分环节整合到电子课本中,以实现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学活动多媒体化,评价反馈及时化,学习控制智能化。电子课本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提供学习支持,创设一种新型的学习环境,把学生从灌输式的教学中解放出来,从课后孤独的学习情境中解救出来,使教学和学习的方法产生变化,从而达到优化教学,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目前,国内外有关电子课本的理论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早在2002年,我国就试行推广电子课本,当时的电子课本,只是简单的书本搬家。直到2009年开始,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与硬件设备价格的降低,电子课本的教学承载能力在不断提高,国内一些出版单位、IT公司陆续启动了电子课本的研发项目,并提出电子课本的新内涵:教育内容+移动终端+服务平台。在此背景下,教育部门开始关注电子课本。2010年全国信标委和教育部着手电子课本有关标准的制定,同年上海市教委提出将在五年内推广电子课本,电子课本的研究开发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在国外,电子课本的研发和推广取得一定成效的主要有日本、美国、新加坡、韩国等国家。

二、电子课本教学资源的技术分析

当前的电子课本,已经融合了数字出版、多媒体、电子阅读器、互联网、无线通信等前沿科技,产品的硬件指标和软件开发水平都已经日趋成熟。但由于产品都是由专门的公司开发,在方案设计上很少考虑到课堂教学因素和教学环节,因此在适应课堂教学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目前缺乏指导电子课本设计的理论模式与标准,在内容上还没形成统一的规范与标准。总之,适合的软件平台和技术、产品硬件指标已经不是制约产品发展的关键问题,而标准的制定已成为电子课本开发与推广的瓶颈。2010年11月,全国信标委联合教育部在上海成立“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专题组,负责制定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并积极推进国际标准化工作。目前电子课本标准化工作已经初步完成,进入产品研发阶段。该标准主要包含电子课本信息模型、电子课本包装规范、电子课本元数据、电子课本XML绑定与扩展等部分。

1.信息模型(ContentModel):定义电子课本内容表征的概念模型与逻辑层面的信息模型。在概念模型中要求内容元素能够兼容E-Publishing领域与E-Learning领域的泛在资源;电子课本信息模型自底向上分为微资源体(item)层、聚合内容体层、行为操作层三层结构。通过对资源进行符合教育特性的模块化包装,并从电子课本角度,对新的模块进行分类、重组、集合。在信息模型的第三层,引入电子课本应用特有的行为操作定义,完成对资源内容层次的互操作。

2.内容包装(ContentPackaging):参考EPUB标准系列与SCORM标准等,定义电子课本的一系列资源如何封装在一个单独的容器内,并结合富媒体与多媒体技术,被电子课本阅读器所识别读取。电子课本元数据参考引用IEEE1484.12.1-2002LearningObjectMeta-data(LOM)标准和IEEE1484.12.3关于可扩展标识语言(XML)绑定学习对象元数据数据模型的草稿标准,以及DublinCoreMetadata(缩写:DC)元数据标准。3.XML绑定和实践指南:提供一种基于严格一致或一致的XML绑定的方法和实例,以及如何在电子课本阅读终端使用严格遵循电子课本标准要求的相关资源进行互操作的实践指南。

三、电子课本教学资源的分析与设计

(一)需求分析

电子课本取代传统的纸质课本,其应用的核心场所还是课堂。为此,笔者参加了“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专题组前期的需求调研,调研的对象包括苏州、北京、上海等地方的一线教师、学生、学科专家以及一些和教育相关的机构,如电教馆、出版社等。这些电子课本潜在使用者的需求可大致概括为以下四点:第一,电子课本资源能够重复利用,一些学校多年积累的电子资源可以直接用于电子课本或者说能够和其他资源共同组成电子课本资源。第二,使用的技术壁垒要低,操作简单易学。如果中小学的一线教师和学生不能很快熟悉并使用电子课本,那么将电子课本推进课堂的愿望只是句空话。第三,电子课本资源和教学大纲要紧密结合。电子课本资源的目的就是为了教学,一线教师偏爱和教学大纲结合紧密的资源,从而提高他们的教学效率。第四,交互性强。如果仅仅是将纸质课本电子化,没有丰富的人-人交互和人-机交互,那么电子课本和传统的纸质课本只是形式上的转变。

(二)电子课本教学资源设计的若干原则

电子课本教学资源的开发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同时也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它集研究、建设、应用于一体,涉及的环节众多。笔者认为电子课本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应遵循如下原则:

1.课堂教学的方式仍然是学习最基本的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电子课本要探索的是如何运用新技术更好地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2.电子课本以相应的文字教材为蓝本,应遵循教学内容组织和表述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循序渐进等原则,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电子课本可实现网络化知识组织结构,但要注意知识关联的合理程度与优化程度,以符合认知心理学的学习迁移理论。

3.教和学的配合,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是电子课本的基本要求。要有利于教师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同时也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创设情境,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使教和学的形式多样化。

4.界面设计上要遵循清晰性和流畅性原则。导航清晰,交互设计合理。视听效果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并兼顾美学效果。

(三)电子课本教学资源模型的设计

根据教育部“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专题组提出的电子课本标准的信息模型,结合前面的需求分析和设计的若干原则,我们提出以下电子课本资源设计模型,如图1:图1 电子课本资源设计模型(外框表示电子课本)图中多边形表示电子课本中的微资源体,为最小的知识单元,不可再分。可以是教师自己制作的资源,也可以是已经存在的其他资源,比如课本中的某个定义、例题、问答题等。图中的小圆表示由微资源体组成的聚合体,而聚合体还可以继续重组为更大的聚合体。这样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教学资源进行重组和设计,形成个性化的课本或教案。图中的虚线箭头表示相对于资源的操作行为,如超链接、注释、调用工具、调用服务等,以实现教学任务。这样的学习资源结构模型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人-人和人-机交互性强。

下面笔者以上海市九年级化学第四章某节为例进行的资源模型设计。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包括知识点(如定义、实验现象、方程式等)、问答题、学生讨论条目等,它们都是不可再分的微资源体。从聚合体角度看,思考与讨论、教学实验、资料库、拓展视野、思考与复习等即属于聚合体。这样,对不同的微资源体可以形成聚合体,不同的聚合体重组形成了最终的电子课本教学资源(见表1)。

四、电子课本教学资源部份功能模块实现案例

由于电子课本资源涉及到丰富的人机交互,笔者选取了JavaScript脚本语言作为主要的开发语言,利用HTMLDOM编程的灵活性精确控制教学资源元素,从而实现丰富的教学功能和开放的教学设计。为了优化电子课本资源的界面表现力,开发过程还涉及到CSS、HTML语言以及jquery框架和Ajax技术。以下为化学课本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资源模块的实现:

(一)思考与讨论模块

思考与讨论模块为一个聚合体,组成部分的微资源体包括讨论主题、讨论过程、讨论结论。按照电子课本的需求分析和设计思路,每一个小的微资源为相互独立的知识点,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重新排列每个知识点、可以增加知识点、也可以删除知识点,同时提供一些完成教学活动必需的行为支持,如标注。下图为思考与讨论模块的功能实现图。该模块分为两个活动区(如图标号2、3),左侧为讨论进行区,控制思考与讨论活动的进行;左侧的知识单元可以移到右侧“我的讨论库”,从而收集个性化或者特定的知识集合,完成个性化学习和教学。每个知识点可以拖动重排(标号1),类似iGoogle个性化主页,标号7、8、9完成知识点右移库、删除、添加功能,标号4、5、6作为电子课本辅助工具,可以实现选择讨论主题、知识点展开和收起、标注等功能。

(二)课文学习模块

类似思考与讨论模块,课文学习模块也分为左侧的课文学习活动区和右侧个性化学习库。组成课文的知识点或者资料库为一个基本模块,可以实现拖动重排和重组(如图中1、2、3、10)。对于每个知识点,使用者可以动态增加或者删除教学内容(如图中4、5)。另外6、7、8、9还分别提供了标记难度、弹出详细解释、内容展开如收缩、注释等辅助教学功能。

(三)其他模块的开发

电子课本中其它常规的部份如课堂实验、课后习题等模块,同样要让使用者体验到电子课本资源开放的可设计性、丰富的交互性、较高的可重用性等。由于篇幅的限制,其实现方法暂不赘述。最后,我们对以上开发的各教学资源模块进行了试用,在实际的课堂中去评价和验证它的教学功效。初步得到了“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专题组的认可,并给出了修改意见。我们将基于专家意见和实践反馈情况进行迭代开发,不断完善系统功能。

教学资源的概念和内涵范文6

论文关键词:教育技术;教育技术能力;教育信息化

全球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得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成为教师的专业素养之一。目前的研究认为,教师的专业素养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二是教师的知识结构;三是教师的能力条件;四是教师的身心素质…。因此,一名教师仅具有教育理论素养和学科教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手段,通过这些方法和手段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贯彻到教育教学过程之中,融人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去。

基于这种背景,2004年12月,教育部颁布了我国第一部规范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要求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试行)》,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提供了依据。为使教师普遍达到标准提出的要求,大力开展在岗教师的在职培训势在必行。

但从长远来看,开展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才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的根本。随着这个标准的实施,让受培训者正确理解和接受“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是该标准实施成功的关键。

1从技术、教育技术的概念看“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

“技术”包括两大方面,一是“物质设备”、“物质手段”,即有形的物化形态方面;二是“方法”、“过程”、“智能手段”、“信息手段”,即无形的智能形态方面。有形的物化形态是客观存在的,其作用呈现显性;无形的智能形态也是客观存在的,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却起到了实实在在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方面技术的作用并不亚于有形的物质性方面的技术,有形的物化形态也要靠无形的智能形态才能发挥其作用。所以,“技术”一词的涵义指的是有形的物化技术与无形的智能技术的总和。

既然技术包含物化形态与智能形态两大类,那么教育技术就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物化形态的技术与智能形态的技术的总和。因此,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就不仅仅指掌握信息技术这一层面,而更多地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基于信息技术的有形技术与无形技术的开发、应用与更新的能力。

2从能力概念的理解角度来看“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

2.1对能力概念的理解

相比“知识”、“技能”、“智力”、“智慧”等词,“能力”更为普通大众和众多领域所熟悉并被经常使用。例如:心理学认为,能力与大脑的机能有关,是人们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可能性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必备条件。能力是在运用智力、知识、技能的过程中,经过反复训练而获得的。

各学科领域在能力概念理解上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菲利普·纳尔及其同事通过选择经常使用能力概念的学科中典型作者的观点,建构起不同学科领域使用能力概念的分析表。分析表有6个分析维度,针对不同的分析维度具有不同的考察点。这6个分析维度为:认识论方法(能够确定建立作者教学法的认识论的合理性)、能力的核心(能确定引导思考的中心因素)、能力的广度(能够确定能力的应用范围)、能力的动态(认为能力是静止的,还是发展的)、能力的多层面(能确定要调动的资源类型)、能力的目标(能确认能力是干什么的)。分析结果表明,能力并不能简单地被描绘为一个被等待的行动或行为,有能力也并不仅仅是在一个情景中应用所有的知识,同时还要组织其活动以适应该情景的特点。能力于是就变成了“活动的动态组织结构,可以让人凭借经验、活动和实践来适应一类情景”。

通过上述分析,菲利普·纳尔认为,能力是情景中的能力,情景是能力的源泉和标准。不仅能力养成活动与情景有重要的关系,知识获得与发展的活动也离不开情景。根据情景认知理论的有关原理,能使知识得到开发和展开的活动是不能脱离学习与认知的,而应该是学习与所学知识整体的一部分,背景有利于意义的构建并促进知识、技能和经验的连接。因此,情境认知强调知识必须在真实情境中呈现,同时,学习还需要社会性的交互作用和协作。由此可见,本文所谈教师对象的“能力”需要在情景中体现和发展。

2.2对“教育技术能力”内涵的理解

如果从能力内涵角度来看,“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又是什么呢?是否可以被称之为一种能力?笔者认为,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技术能力”实际上是能力的一个集合,包含若干子能力,它们分别是:设计能力、开发能力、应用能力、管理能力和评价能力。这些子能力是教师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在特定的情景下,通过一定的活动,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表现出来。

教育技术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需要一定的情景和活动。只研究教育技术能力而不考虑具体情景和活动,教育技术能力则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对照《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的具体内容与结构,笔者发现:《标准》实际上清晰地界定了教育技术的5种子能力,并规定了教师在所有可能教育教学情景中需要运用的知识、技能,需要具备的意识与态度和承担的社会责任。

图1反映了本文所阐述的教育技术能力集与《标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由于不同教育主体实践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和情景存在差异,其教育技术能力之间也存在差异。学科教师主要活动场所是课堂,因此教学的设计能力、资源开发能力、媒体利用能力和评价能力就成为其最重要的4种教育技术能力;教育管理者的教育技术能力侧重在设计(规划)、利用、管理和评价4个方面;技术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则在5个方面均有一定要求。

3从教育技术概念的变迁看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

在最初的教育技术定义中,“能力”似乎总在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1963年,历史上第一个教育技术定义就把“能力”放在了显著位置。它曾把教学目标定位于:“有效地使用每一种传播方法和媒体,以开发学习者的全部潜力”。由于当时的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基础主要是视听传播技术,因而决定了它的研究对象主要还是“对控制学习过程的信息进行设计和使用”。这实际上强调的是一种专业实践能力。

1970年,AECT(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为教育技术下的第二个定义虽然在理论与实践方面有了一些进展,但其基本内涵仍是传统视听传播技术。“从较熟悉的意义上来说,教学技术指产生于传播革命中的媒体,这些媒体可以同教师、教科书和黑板一起,用于教学目的……教学技术是由电视、电影、投影仪、计算机以及其他硬件和软件组成的”。显然,此时的教育技术主要指的还是“媒体”和运用“媒体”的能力,而不是后来真正意义上的具有本体性的系统理论和实践。我们甚至可以从第二个定义中归纳出教育技术能力的基本含义,即在教学中运用媒体技术的能力。

1977年,AECT所下的定义有了较大地发展,它提出“教育技术是一个分析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的综合的、有机的过程,它涉及人员、程序、思想、设备和组织等各个方面,与人类学习的所有方面都有关系”。在这个定义中,媒体运用成分似乎有所减少,而理性分析的成分则明显加重。显而易见,此时的定义希望人们把教育技术当作一个系统的理论(theory)和学科(sub—ject)来研究,而非一般意义上的媒体技术(mediatechnology)应用。

1994年,AECT为教育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重新定义,这就是著名的为学术界普遍认同的“94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它第一次明确地把教育技术划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并做出科学的分析和论证。我们发现,这时候教育技术的内涵已经深化,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和意义也相当明晰,即为了改善学习、促进教学最优化而需具备的各种理论认知和实践运用的能力。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在30年中发生了巨大的变迁,这不仅是思想上的革新,还是方法上的革新。过去,教育技术一味地强调技术的作用;今天,教育技术的范畴扩展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技术的存在是为了让教学最优化。我们可以发现,教育技术的内涵得到了崭新的演绎。

4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

AECT教育技术O5定义指出:“教育技术是指通过创建、运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和提升绩效的研究和符合职业道德规范实践”。该定义在新的环境下指出教育技术还要与态度、职业道德规范相关。这与2004年12月15日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中4个层次的划分: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和社会责任等相一致。

因此,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意识与态度。即能从教学角度认识到教育技术的重要性及其价值所在。一方面需要形成一种将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设计、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方面结合的意识与态度,另外一方面要能够形成一种不断学习技术与方法、促进专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意识与态度;②知识与技能。即理解掌握应用教育技术所必须的教育理论与观念、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教学设计方法、资源选择与开发的技术与方法、教学应用的模式与结构、教学评价的技术与方法、教学科研的方法等教育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③应用与创新。即能够开展教学环境的设计与管理、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管理、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与管理、教学评价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教学科研活动等,以及能应用技术与同事、家长、学生、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就教学、科研、管理等各个方面开展的合作与交流;④社会责任。即能从社会责任角度促进学生在利用技术、资源方面能够全面、公平、健康、安全、规范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