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

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范文1

一、强制医疗程序目前存在的漏洞

(一)强制医疗机构不明,导致精神病人救治难。

当前,我国对精神患者的进行治疗的机构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隶属于卫生部门的精神病院,其负责的对象是患病需要治疗的精神病人;第二类是隶属于民政部门的救治机构,其服务的对象主要是经济条件困难,需要救助的精神病人;第三类是隶属于公安部门的安康医院,其负责的对象主要是肇事肇祸后需要收治的精神病人。根据强制医疗程序的内容,负责对被采取该类措施的精神病人治疗的机构应该是安康医院,但根据笔者核实和统计,目前全国共有24家安康医院计7000多张床位,收治机构无法接纳全部肇事肇祸的精神病人,客观上限制了强制医疗的执行效果。而且,还有可能出现精神病人的暴力行为地与户籍地不在同一地,家属提出回原籍医治等情况,涉及医疗和审查的冲突,不利于办案,更不利于精神病人的救治。

(二)强制医疗费用存在瓶颈,制约该程序顺利开展。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四规定,“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经法定程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可以予以强制医疗”,但是对强制医疗费用的支付主体没有明确规定,相关的司法解释亦未补充规定。例如笔者近期办理的案件中,被申请人的法定辩护人年事已高,根本没有经济条件支付强制医疗的费用,而且没有能力对被申请人严加看护,若不对其进行强制医疗,必将对社会造成新的危害。后经多方协调,精神病医院同意先对该申请人进行医疗,允许费用暂时拖欠留待日后解决。但医院也受自身条件所限,随着对精神病人强制医疗工作的开展,医院对长期拖欠的治疗费用也是难以承受的。

(三)强制医疗评估体系不全,影响改程序的解除。

强制医疗措施本质上是一种保安处分,这就决定了其适用的非长期性。之所以进行强制医疗,一方面是本着医疗人道主义精神治病救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障社会的公共安全。根据修改后《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的规定,何时解除强制医疗,需要对强制医疗对象进行考察和评估后才能决定。此外,由于强制医疗具有一定的人身强制性,根据刑事司法中的比例原则,当强制医疗对象的病情好转、社会危害性降低,不必再对其进行强制医疗时,该程序就不再具有正当性。所以,当法院决定对被申请人强制医疗后,应当确定该措施的执行期限,但实践中,精神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长期性、反复性、复杂性,每个精神病患者的病情都有其自身的个性特点,故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执行期限对其治愈。这就需要建立健全一个科学有效的诊断评估体系,确保被申请人在得到有效治疗后不再具有人生危险性的,及时解除其强制医疗措施,重新回归社会。

(四)强制医疗合议庭中缺乏专业人员,影响庭审的顺利进行。

修改后《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强制医疗的申请后,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由于判断精神病人是否有继续危害社会的可能是一个较为专业的医学问题,合议庭中缺乏精神病医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在庭审中无法从专业的角度对“继续危害社会可能性”进行系统的阐述和进行强制医疗的必要性作出客观的评价。这样容易导致被申请人家属对作出的强制医疗决定不能正确的接受,情绪激动,引发矛盾。

二、完善强制医疗程序的几点建议

(一)整合社会资源,明确强制医疗医疗机构。

各地将现有的及规划中的安康医院和精神病医院一同列入强制医疗机构,形成系统的精神病人强制医疗机构名录,并就看管和治疗问题做出详细规定,根据被申请人的病情、精神状态以及家属意见,允许选择合适的强制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如需回原籍地进行治疗的,当地符合条件的强制医疗机构应当予以接纳,从而解决强制医疗对象无人愿意接收的现实问题,保证该项司法制度顺利实施。

(二)建立核算系统,国家全额支付强制医疗费用。

经费问题关系到强制医疗程序能否在各地区顺利开展,唯有各地区都能切实、有效推进该工作,强制医疗程序的立法目的才能得以实现。由于我国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如果将强制医疗费用纳入地方财政支出可能对部分地方政府带来一定负担,受经济财力这一客观因素的影响,必然导致强制医疗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形式主义。国家有保障公众安全、维护社会和谐有序的责任,应当牵头建立统一的经费核算系统,通过逐级审批由国家财政统一支出强制医疗的费用,从而促进积极治疗,保障强制医疗程序正常有序的开展。

(三)健全评估体系,引入听证制度解除强制医疗程序。

强制医疗程序的解除意味着被强制医疗的人回归社会进行正常的生活,由于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是启动该程序的要件之一,因此该程序的解除也应当围绕被强制医疗的人是否已经不再具有社会危害性评估展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对申请解除强制医疗的主体、程序进行了一些规定,但笔者认为在此基础上还应完善对解除强制医疗程序的听证制度。通过组织由检察机关、强制医疗机构医护人员、被强制医疗者及其法定监护人共同参加的听证会,多方面听取意见,同时对被治疗人的治疗效果、精神状态做出鉴定,根据上述内容对被强制医疗人的社会危害性进行综合评估。通过完善解除强制医疗评估、听证制度,可以有效保障被强制医疗者的人身权益,防止久医不治现象发生,同时也使强制医疗程序更加公开透明,得到被强制医疗人家属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四)吸纳专家进入合议庭,负责专业知识方面的判断。

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范文2

【关键词】 新课标;中学语文;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1

从历史上看,无论是中国古代教育,还是西方古典教育体系,都能够找得到人文精神的痕迹。“人文精神”一词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中国最有代表性的教育是西周的六艺教育,“六艺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注意传统文化,也注意实用技能;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

中国的中学语文教育,在人文精神的内涵上面,兼具中国古代教育和西方古典教育的双重特点:一方面,强调语言文学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另一方面,强调人和艺术之间的关系和影响。

然而,一直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中学语文更多被视作一门语言学科,而不是一门文化学科,这就导致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片面追求语言文字的教学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传递,导致语文教育本身出现严重的背离,失去了应该达到的效果。在新的时代,新的教育环境下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人文性的内涵。

如何在中学语文教育中贯穿人文精神,笔者认为,主要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也是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应该达到的三大人文目标。

1、教师应该学会“因材施教”

这里的“材”是指教材,这里的“教”是人文精神的传递教育。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课文,从不同方面去挖掘其内在的人文精神,以适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

比如李煜的《虞美人》、李清照的《一剪梅》,可以从中国古典文化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了解,古人在诗词歌赋和个人情感上面是如何结合的,是如何达到“寓景于情”的。笔者就曾经拿上述两篇诗词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进行对比,同样是描述一种离别感怀的思绪,同样带有淡淡的忧伤,但古人在情感表达上显然要含蓄得多,而作为近现代诗人的徐志摩,则更多带有近现代文学的人文情怀,更加外露,更加直白。

通过这样的方式,用不同课文去传达不同的人文特质,不但能够有助于学生迅速理解课文,感受内在的人文精神,而且能够让学生对语文教育产生浓厚兴趣,进一步推动语文教育的顺利开展,这无疑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2、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用人文精神与学生互动,重视学生作为人文主体所表达出的“个人观点”

这一点更多受到西方古典教育体系的影响,在西方,学校教育更多强调思维发展的方法教育,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去思考,而不是主导学生去思考。

比如朱自清的《背影》,可以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父亲,朱自清在文章里面到底表达了怎样一种感情。在讨论过程中,就有学生提出了跟传统看法不一样的观点:朱自清和父亲之间这种默默的爱,带有淡淡的哀愁,而在这种哀愁背后,凸显出父子之间不善于沟通的现实,都不善于表达对对方的关心和爱护。尽管这只是一家之言,但是从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角度来看,这种对语文课文的传统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进行探讨,还是值得鼓励的。培养学生对未来可能产生的问题的判断能力,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探索能力,从本质上说这就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

3、注意把语文教育和社会背景联系起来

社会生活是本大书。语文教学要是离开社会,离开生活的运用和实践,囿于沉淀、封闭的语文话语系统,就会割断与现实的映照递换关系,致使知识无法内化。作为人,即是个体的,也是社会的,语文的外延几乎与生活相等,每个人都关心自己的生活环境,即社会。

比如鲁迅先生的文章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减少,这是一个社会热点,笔者就组织学生讨论,鲁迅先生的作品,对于今日之社会到底还有无现实意义。在讨论中,学生针对鲁迅先生的不同作品,也提出了各自的看法。这些看法也许不具有太多的权威性,但是都是学生从自己身边谈起,阐述自己对鲁迅作品的看法,进而表达自己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在讨论中,笔者和学生们逐渐将观点归纳总结到一个方向:鲁迅先生的作品到今天依然存在很大的现实意义,对于国家来说,鲁迅作品传递着一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对于个人,鲁迅作品表达了一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奋斗精神。

在这样的社会性探讨中,进一步帮助学生加深了对语文课文的理解,这实际上也是将语文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的一个方法。要拓宽语文教学的外延,让语文走进生活,促进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如进行社会调查、采访、参加义务劳动等,使学生更好地思考社会,了解现实世界,增加理性认识,使语文这门“文化精粹聚会的学科”闪烁着人类智慧之光,闪烁着人文主义的光芒。

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范文3

关键词:当代;中国体育人文精神;内涵;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1)02-0017-05

伴随20世纪90年代中国哲学界、文化界产生的“人文精神危机”大讨论,同样出现了“体育人文精神危机”的广泛论争。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体育人文精神缺失”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1 对人文精神内涵的认识

体育人文精神和人文精神关系密切。因此,为了深刻理解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就首先要对什么是人文精神进行准确的把握。人文精神的彰显开始于文艺复兴。“人文精神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有不同的历史形态、时代内涵,彰显着人性、主体性、人的本质力量不断拓展和强化的历史进程;它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人类精神由混沌到自觉的过程,与人性从自然中剥离、理性从感性中剥离、个体从整体性中剥离、现代性从传统中剥离过程同向。”文艺复兴时期,人文思潮兴起,人们开始关注个体主义、权利思想、民主观念,以及人生的意义、价值和尊严等问题。“从当时的历史状况来看,所谓‘人文的’东西主要是指与中世纪神学不同的世俗的东西,它既不是关于神的,也不是关于自然的,而是关于人的,是人道而不是神道,也不是自然之道。这里已经有了把人看作主体的含义了,只是当时还没有上升到哲学理论的高度。”而西方近代以来,以科学精神(工具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为代表的两条主线进一步将人作为一种对象进行研究。所不同的是前者把人看作一个物质存在物,人的精神存在着一定的客观规律性,即真的才是善的。后者把人作为道德主体,关注人的尊严和意义及人性的善和美,强调人的情感的真,即善的就是真的。各思想学派和人文学科重返“人”这一主题,从不同角度反思了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叔本华转变了传统哲学的研究方向,他强调生命意志始终是原始的、第一性的东西,“照例认识总是服服贴贴地为意志服务的。”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提出:人本学就是以人和自然为哲学惟一的最高对象,自然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罗素、维特根斯坦、柏格森和海德格尔等一批思想家从人和自然的关系来阐述其哲学理论,提出了以人为本是人文精神的实质,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文精神的核心。然而,在时代背景下,也带来了科学精神、物质利益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尖锐冲突和论争。进入现代社会后,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人文精神关注的对象――人被上升到“社会本体”,即“使人生活幸福的社会组织所赖以形成的那样一种人与人的关系――柏拉图等古代哲学家称之为善,马克思发现是同人与自然的关系相适应的人与人的关系。”

近几十年来,我国众多学者对人文精神也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杨岚等人提出:“人文精神就是显现在人类文化中的人类精神,是人作为一种‘类存在’其‘类本质’的体现,与人性同构,是人的本质的显现。它是人类文化之灵魂、之内核、之生命力、之基本原则、之公理体系;从作用机制来看,它好比人类文明有机体内部的神经元、神经系统,人类文明的每一触角、触须都有其神经末梢,只不过有些活动是有意识的,有些则是下意识、潜意识、无意识的。”张立文提出:“所谓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著追求的总和。人文精神既是一种形而上的追求,也是一种形而下的思考。它不仅仅是道德价值本身,而且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权利和责任。它作为道德的基础,应该具有超越层面的和终极关怀的性质。”周启朋提出:“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创造的价值和理想,是指向人的主体生命层面的终极关怀。它以人之文化存在为本,着重通过人自身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恰当把握来化成天下的一种文化精神。价值内核是根据传统、惯例、民族的历史经验而在民众和社会成员中自然形成的规定,它往往通过历史的经验和社会化而存在于一个民族的深层心理和深层意识。从价值系统来说,价值内核可以扩展出两个层面:精神理念和道德规范,这种价值内核只能存在于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

通过以上概述,可以看到人文精神具有十分复杂的内涵,实难给出一个统一而精确的定义。但是,若从其具有的一般社会哲学含义与最普遍的文化原则入手,人文精神的构成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第一,人――社会本体是人文精神关注的主要对象,即人文精神是一种对人之为人的哲学反思态度和批判精神。在人――自然――社会的多维关系中,人文精神以人为文化发展核心、把人作为社会本体存在。它关注人性的自由和提升,注重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第二,人文精神彰显着人的生命精神。人文精神以人的生命精神为根基,它并不局限于个体的,或是国家民族精神的心理本能,而是上升到文化哲学本体论层面,突显的是一种思想境界。正如司马云杰认为的,“人的生命精神不是物质的派生物,不是某种心理本能的东西,也不是社会集团利益的辩护书或时代风气的装饰品,而是人凭着虚灵不昧之心,不断地追求法则、秩序及美好的实物,超越自我生命及本能存在,所获得的真理、正义、和谐、美好等思想,或所达到的种种道德境界。因此,精神不是物质的派生物,不是欲望、目的、动机及情感、情绪一类本能心理,而是超越这些所获得的和谐、美好、仁爱、至善、大公、无私等的思想境界。”第三,社会主体的类存在(类意识)构成了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当代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本质的直接显现,一个重要的标志便是人的类意识以其本来面目凸现,而不像过去或者隐没在自然精神之中,或者带着宗教精神的面具,或者迷失在科学精神的客观性之中,或者被各异的民族文化精神所分割。”第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文精神的唯一衡量标准。人文精神以社会本体的精神(类意识)为根基,从根本上反映着人的发展程度。它所关注的是人发展的自然尺度,即人的生存状况的标尺;社会尺度,即人的社会化程度;精神发展尺度,即自我理解和精神外化的能力(知情意平衡,精神结构平衡等)。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到,体育人文精神是人文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首先,体育人文精神必然遵循和体现人文精神的本质――人的自由和谐发展,它关注的是体育主体自由发展,最终目标是通过固有的文化范式和价值体系实现体育文化对整个社会的贡献度。其次,人文精神是体育人文精神存在和实现的必然载体。体育人文精神存在和构建不能脱离整

个社会系统的支持,尤其是要符合社会主导价值观的根本要求。人文精神所确立的整个社会主体的“类意识”及价值尺度会从更高层面重新审视和确立体育人文精神的本质。最后,体育人文精神的形成有着特定的历时和共时性特征,因此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人文精神内涵。如“公平竞争”是现代体育的核心价值,也是体育人文精神的本质内涵之一,它通过有效的社会机制和途径辐射到社会系统中,从而作为整个社会主体的“类意识”而存在。

2 中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内涵研究的主体思路

中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是一种特定的形态,有其特殊的内涵、文化背景、现实基础和构建方式。它的建构与体育文化生存的现实环境是同构的,正确认识体育文化发展的现实语境是准确把握中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内涵的前提。中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的形成是体育主体精神的理论形式与其外化形式、现实形态的结构――功能调适的过程。转型期的中国体育人文精神存在着复杂的因子,它们不仅随着参与主体身份的变换而分化,而且也可能因为现代社会中不同主体的利益需求而出现不同方面、层次的分化。这些分化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多元化、多样性的分化因子是进行积极整合的前提,其有利于当代体育人文精神因子的培育。此外,中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的构建关乎到世界体育的良性发展,因此,仅仅从体育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出发,只能看到一些已经变化了的东西,只有站在世界的、未来的、终极关怀的视角上才能看到那些该变或将要变的东西,才能看到变化的整体方向和利弊,而这样的理论才能起到导向的作用,也只有这样的理论才更具有总体性、反思性、批判性的哲学特质,中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的构建才会强有力地影响世界体育文化发展的趋向,才会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

整体上看,中国本土文明绵延数千年,是中华民族长期生活、生产实践集大成之物。虽然中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研究不能脱离传统文明的支持,但是也不能完全从中寻找理论支点。因为长期稳定的农耕文明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如“人性本善”理论的悬设性,使儒家的道德心性论往往流于肤浅的道德说教,形成了时时围绕人却处处忽略人的思维怪囤,使中国传统人文文化在实质上具有“伪人文”的倾向;伦理政治的主导性,使中国的人文文化始终以伦理为核心,缺乏对人自身的终极关怀,人始终是五伦关系网络中的虚点,是等级制度中的被动客体;经验化的理性,使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严重缺乏自然哲学作为人的哲学的根基,使中国人对人性论的理解往往脱离肉身的物质限定而在浮泛的理想层面虚构,对现实的历史的具体的个人与社会的研究不能深入;观念的凝滞性,限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在近现代的继续发展,形成僵化凝滞的格局,无法应付近现代西方强力文化的挑战,在现代化的浪潮中陷入被动局面。这些局限性使我们无法完全从本土文明之中寻找到中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的观念引导。

“抽象地讨论或衡量一种文化的价值没有实质性的意义,文化作为人的生存方式的系统化有其工具性,当一种生存方式不再适合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时,其改变是必然的,否则就会被毫不留情地淘汰。”因此,应该辨正地看待从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中汲取营养的问题。吸收、保留或改造的关键,是要从“中国体育文化发展”这一特定的理论立场和现实环境出发作具体分析。面对中国体育文化持续发展纷繁复杂的思想资源和观念背景,对中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内涵的解读要以唯物史观作为指导,按照社会哲学的基本方法和原则,综合研究古今中外的有关思想资料,不断吸收多元文明的思想精华,尤其是要吸收那些在中国本土文化建设进程中萌芽、成长起来的现代意识、现代观念等,绝不能单纯地从思想资料出发进行纯粹抽象的概念演绎,否则不免会落人空洞的漩涡之中。

3 体育人文精神内涵

这里要讨论的“体育人文精神”不是蕴涵在母体文化或其它文化现象中附属的精神形式,不是外在于人身体的不可捉模的抽象精神泛化,也不是个体参与体育实践时内心孕育的神秘价值符号,而是植根于人身体、生命发展,并在现实体育发展语境中生成和不断完善的“人本关爱”精神。在现代体育文化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并不断融合了各个时期以及不同文明背景的主导思想内涵,尤其是“文艺复兴”作为现代体育复兴的主要思想基础和推动力之一,使其自诞生之日便具备了独特的人文精神内涵。

首先,体育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因此社会哲学必然成为体育人文精神内涵的主要思想基础之一。社会哲学从人类活动出发研究社会结构,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透视人的生存、发展状况,寻求人类生存的意义支撑,在与人的本性、本质的关照中探求社会结构的本质、规律、合理性及其可能性。在社会哲学思想的引导下,主体的平等、公正公平参与以及均衡发展成为现代体育文化关注和追求的根本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现代体育构筑起了契合时代及人类发展特征的、完整的文化结构,他将单纯的“肢体运动”升华到哲学高度,提出为达到均衡发展而必须为之持续努力和奋斗的主导思想内涵,进而将这一思想通过主体的现实行为传播到整个社会。因此,体育文化体现出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关怀,也就体现出了鲜明的人文精神特征。实际上,随着体育逐渐成为一种可以让整个世界互动的文化现象,它就不可避免地成为自然哲学、社会哲学,以及人的哲学共同关注的实质化了的主题,它越来越在已经生成的历史形态和现实状况中展示和发展自我。

其次,体育人文精神以体育精神为根基。体育精神是体育文化的生命所在,它是人类精神和体育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一种文化精神,属文化核心范畴,是体育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体育人文精神必然要蕴含体育精神的本质。张岱年认为的:“何谓精神?精神本是对形体而言,文化的基本精神应该是对文化的具体表现而言。就字源来讲,‘精’是细微之义,‘神’是能动的作用之义。”作为一种全球化的文化现象,体育精神逐渐成为一种世界主流精神。在西方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体育精神,强调尊严、忍耐、互相理解、忠诚、平等、公正、团队合作、规则(规范)等道德品质,并将其内涵的人本精神、英雄主义精神、公平竞争精神、团队精神、教育精神上升到生活哲学的高度。这也契合了社会学家认为的,“体育精神就是人类精神,就是公平竞争、运动家风度、团队精神。”而产生于中国传统文明下的体育文化,则注重“仁爱”、“人世、经世、济世”、“人道与天道的契合”、“重生轻死”;“生生死死”;“不生不死”的生存态度和生命精神,其终极目标就是要达到儒家提倡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以“整体和谐”、“和合”、“礼”为标准实现“身心一元,天人合一”的伦理精神;以“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态度和“性命双修”的坚持实现“性灵”、“神韵”、“风骨”、“形神兼备”、“神完气足”、“气静神动”的艺术精神。这些代表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体育精神都无

一例外地成为了体育人文精神的主体内容。

复次,随着体育社会化进程的逐步深入,体育精神必须要通过体育人文精神的形态和外显机制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社会价值效应。体育人文精神虽然与体育精神内涵为根基。但已经在体育主体的类本性与体育文化之间构筑起一个相对独立的外显体系。“类本性”是任何人文现象的内在根据和本质,它深刻体现出不同主体对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倾向。它经历着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积淀,成为确立“体育主体”身份内在根基。在各种利益需求的导向下,体育主体参与体育的动机、认同感,以及秉持的体育发展观、价值观、审美观等经历着混沌――变动――秩序化的过程。在工业文明时期,体育利益最大化占据主导地位,这决定了主体体育活动的性质、方向、方式等的“刚性(极端)竞争”性质。在信息时代,人类精神空间解放,主体自身的全面发展成为体育文化发展的最高目的,体育主体的“类本性”也逐渐序化为人性、主体性、和谐性等内在品质。在这一层面上,体育人文精神与体育主体内在的类本性统一起来,并在“自觉”的高度上外显着体育精神的本质。而体育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一种社会活动,它“既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又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产物,二者统一的实质就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体育文化是其创造者精神世界的客观反映,这就说明体育文化总是反映着一个时代‘精英’人物的精神世界;体育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会不断具有新的内涵,因此,整体上体育文化总是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反映着体育人文精神的本质。”体育精神贯穿着体育文化的发展过程,体现在其各个文化层面,如体现在体育文化内涵的竞争、超越、公正、公平等核心价值观念层面,体现在民主、规范、统一等制度文化层面,体现在健身、教育、民族凝聚等物质文化层面。体育精神必须要借助体育这一具体文化形式,通过体育主体的“类存在”外显出来,即在具体的体育生活中,通过体育人文精神构筑起的体育――主体――社会平台,将不同体育主体的态度、价值观,以及内在精神世界的完善提升到整个社会或体育领域的统一要求和存在。当代体育人文精神彰显着体育精神,它所倡导的是立足自身发展的现实语境,积极吸取多元文化精神的精华。把完善和升华体育主体的精神世界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它与其他人文精神、人文思想学派、人文学科等紧密关联,共同推动着“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

再次,体育主体的类存在(类意识)构成了体育人文精神的主体内容。体育人文精神以个体为出发点,并通过整个实践主体的思想和行为体现出来,它不仅是以个体形式体现整体性,而且是在哲学层面上体现出“实践主体的类意识”。其基本特征表现为:一是这种意识是体育具有独立“人文内涵”的标志,是体育文化区别于其它文化现象的本质特征。二是这种精神虽然是体育参与主体意识的产物,但不是纯粹的、自然化的产物,它是经过社会熏陶和融合了的意识,是立足于体育文化生存的现实语境,指向“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意识。三是其中所贯穿各种哲学思想的体育精神是鲜活的,是抵制和杜绝体育“异化”和“过度物化”的基础,其外化形式构成体育文化以怎样的姿态存在于各个历史阶段,以及采取怎样的态度选择自身存在和表现的具体形式。四是这种精神并不持久冻结在某种特定的形态、发展模式、意识形态中,它总是不断地“否定之否定”,保持强健的生命力,虽非“大道运行”,但却广泛地彰显于体育文化结构的方方面面。

这里所说的“类意识”并非费尔巴哈认为的人本质的“类”存在,即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也并非黑格尔历史哲学体系中抽象演绎的“世界精神”,即认为世界精神是宇宙整体的本质,是决定一切社会现象和人类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力量,人只是世界精神的实体性事业的活的工具。而是指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的“类活动”中理解的“类本性”,即“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通过时间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也就是这样的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因此,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人的本质的外化”和“抽象普遍物的统治的废除”,而追求“人的本质的利益,即一般人的利益,这种人不属于任何阶级,根本不存在于现实界,而只存在于云雾弥漫的哲学幻想的太空。”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性”思想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以往占主导地位的“世界性”观,马克思将“物本位”的立足点提升为“人本位”,并将其作为一个集合体来研究现实的社会矛盾和探讨人类的发展问题,从这一点看,也超越了以人性论为基础的人本主义思想,尤其是人本主义异化观。随着马克思人的“类本质”观提出,以及现代性观念内涵的不断丰富,类意识的内涵越来越具体化,“类哲学”应运而生。“类哲学的提出,给人的运思指向上体悟到必须超越对象意识的限定,而不能停留在对‘物’的阐释上。总之,应当从哲学中揭示人的理解逻辑、类的本性逻辑,以及时代精神的逻辑。这个哲学的新维度就是要求严格区分人与‘物’的性质,并在此前提下把握人的类规定。”

从体育文化发展历史看,在体育产生的原始时期,它隐身于母体的文化精神之中,为获得一些独立的生存空间而努力挣扎,此时的体育文化如同还未出生的婴儿,虽有肌体,但却缺乏精神、思想,严格的说它还没有真正获得文化的身份。在农业文明时期,体育的精神内涵有了雏形,但又被无情地被带上了宗教精神的“神圣面具”,也被“蒙昧主义”和“封建主义”牢牢地桎梏在牢笼之中。而在工业文明时期,它获得前所未有的大解放,科学精神成为其长足发展的新鲜动力,在这个时期,体育真正获得了文化身份,也具备了一定的“人文精神”品质,但受生存背景的影响,它又被过度的“物性精神”所辖制。直到人类文明正在跨入知识经济、生态文明的今天,体育文化才鲜明地体现出人类对体育本质的自觉意识,体现出“运动主体”内在尺度的明晰化,体现出突破以往狭隘利益中心主义的积极价值取向,体育文化也开始朝着关注人本身、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方向迈进。这是体育人文精神成为一种独立文化精神的先决条件。

体育人文精神深刻反映体育文化的特质,因此,在不同的体育文化形态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在以征服自然、超越自我(更高、更快、更强)为重心的西方体育文化体系中,其人文精神比较刚性,更多地是体现为运动主体对体育由参与、认知到征服的态度变迁及运动主体自身向主人意识、主体意识的生成,其虽对提升人的生命价值有很强的哲学意义,但若生命不再受理性法则的指导,与本体论的存在脱钩的时候,这种生命就会变成非理性的生命,就会充斥占有、征服、吞并等诸多欲望。在以“和谐”、“整体”、“民俗性”为重心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体系中,其人文精神氛围比较注重整体性和和谐性,突出地表现了人与天(自然)、人

与人、运动主体自身内在关系和谐、统一,她追求的是理想人格的实现,体现出明显的现世和现实(出世与入世)精神。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近代以来母体文化受印度佛教哲学及西方近现代自然主义、经验实在论哲学的冲击(以及体育在中国的边缘化地位),使中国的文化(包含体育文化)逐渐成为精神上的无依托者。在深刻积奠了佛教文化精髓的印度体育文化体系中,其人文精神更多地体现出为追逐理想的彼岸、寻求自身精神的归宿而做出不懈努力,有遵守道德规范,外净化为端正的行为习惯,内净化为根绝人性恶习的现实意义。而在受宗教文化影响至深形成的体育文化体系中,其人文精神则更多地体现在强劲的精神凝聚力上,表现出对神灵和自然的敬畏及执着的情性。这些在不同母体文化背景中孕育出的体育文化,各自形成了风格迥异的人文精神内涵,它们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出人类对体育的“类意识”。尤其是体育正在突破国家、民族的藩篱跨入“世界体育”的关头,在竞技体育政治一体化、科技一体化、经济一体化态势之中,在各种体育文化在本土文明的交流和冲突空前广泛剧烈的背景下,在体育领域出现空前危机的情况下(这些危机的源头就是人文精神的缺失),人类应该从根本上构建出趋向体现全人类的根本利益、共同价值观和取向的现代体育人文精神。

最后,体育文化的和谐发展是体育人文精神的根本价值取向。文化的发展实质上反映出文化主体的不断完善和进步。体育人文精神的根本目的在于体育主体能够实现自由发展,从而最终实现体育、主体、社会的和谐发展。在体育文化“经济理性”内涵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其人文内涵已经相当弱化。这一趋势带来了诸多消极结果,如体育主体地位日渐弱化,主体性被过度物化,体育发展秩序的失衡和失范等等。工具理性强调手段――目的,各类体育主体为了尽可能获得最大的利益回报,无限制的投入到索取的进程中。在这一趋势下,体育文化迅速膨胀,利益空间急速拓展,多元联结和整合成为当代体育的“伟大”能力。而体育主体在各类利益的联结和追求中被“主动或被动地”纳入到当代体育的工具链条中,自身也成为了一种“存在物”。尤其是在竞技体育领域中,运动员(大多数)边缘化、大规模的、兴奋剂使用等等都在快速地消解着参与者的主体地位。因此,体育人文精神正是基于此种状况,将参与者作为一类社会本体纳入至Ⅱ体育――主体――社会的多元联系中,关注其内在的精神世界,教化其外显的体育行为,最终实现当代体育文化的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体育人文精神就是一种文化精神,它以体育精神为根基,将参与者作为一类社会本体存在,关注体育主体精神世界的自由发展,其根本价值取向在于实现体育一主体―社会的和谐发展。体育主体作为一类社会主体,其“类意识”构成了体育人文精神的主体内涵:其一,一部分“边缘主体”不断地形成犬齿交错的各类意识,并不断地进行碰撞和融合。这类意识虽不能直接左右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却能够通过不同的渠道间接地影响体育文化生存的社会环境。其二,直接参与体育文化的各类主体形成共同的“类本质”,它体现出各种参与主体共同表达和指向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它是体育文化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内核、生命力。从作用机制上看,它好比人类有机体内部的神经系统,人体的每一个细微动作都有其神经末梢,只不过有些行为是有意识的,有些则是下意识、潜意识、无意识的。而从“类本性”上看,则突出地表现为运动主体在体育实践的过程中对自身需求、权益、价值、尊严、命运、理想等的关注、思考和追求,是运动主体自觉能动性的集中体现。

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范文4

一、培养教师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核心,规范、指导和约束着人类自身的各种活动,表现为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教师的人文精神有以下基本内容。

研读经典,尊重历史和传统,获得一种成熟的把握世界的态度。纵观教育发展史,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人物。无论是苏霍姆林斯基、罗杰斯,还是陶行知、叶圣陶等,这些教育家的思想都值得每一位教师去反复研究和体会,并运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另外,教师应该多读书,并了解一定的历史知识,学习历史中优秀人物的思想精神,理解历史事件的现实意义,汲取智慧。读书既是备课也是进修,一举两得。坚持下去,定能受益匪浅。

增强责任感和道德意识。现代人文精神最大的特征是和谐发展。教师的责任集中体现在学生身上,用爱心和知识铸造他们的灵魂,使之成为有益于社会的群体。教师对学生负责,就是对社会、对民族、对未来负责。这就要求教师本身需要具有良好的道德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

二、丰富教师的人文知识

人文知识是人类总体知识构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语言(符号)的方式对人文世界的把握、体验、解释和表达。人文知识是人文素养的基础,人文精神的塑造、人文情感的陶冶及人文意志的养成,都离不开人文知识的积累和掌握。

教师可以考虑从几个领域充实自己的人文知识,如历史、哲学、宗教、美学等。除了学校及相关部门提供的培训外,人文知识的积累主要靠教师积极主动地读书。著名画家张大千先生说:“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须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同样,通过自身知识的丰富,教师就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世界,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诚信、勇敢、胸怀宽大,生活得有趣味、有价值。

三、关注教师的人文情感

教师人文素养的主要内涵之一就是人文情怀。人文知识只能解决对人文精神的认同,这种认同只是培育人文素养必不可少的第一步。只有在认同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才能成为个体生命难以割舍的一部分。

教育过程应当是师生之间的和谐共处和相互影响的过程,是心灵的相遇和思想的沟通。如果一位教师不具备人文情怀,在教育过程中只表现出理性和冷漠,教育就会演变为机械的说教和缺乏人情味的管教。因此,教师应当具有崇高的品德、美好的心灵,对学生的未来负责。

四、加强学校管理层面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学校管理者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关注教师的生存状况,二是关注教师的生存意义。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教师普遍心理状况欠佳,工作压力较大,职业倦怠现象严重,对工作的满意度较低。我们要通过完善制度和制定政策来关心教师的成长、进步,给教师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关注教师人生价值的实现。

创造充满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每个学校要根据自己的特色,创建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使教育者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校园环境的美好。学校可以定期举办教研和学术活动,拓宽教师的视野,开发教师的潜能。

健全完善教师工作考核机制。教师工作考核机制是实现教师人文素养的监督环节和评价体制,要坚持以人为本,通过一套弹性而具体的评价体系来实现,切忌程式化。这是强化教师责任感、奉献精神和使命感的重要保证。

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范文5

(一)人文经济强调以市场经济为基础

人文经济的本质是既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通过价值规律配置资源和生产力、通过价格信号协调供求关系、通过竞争机制分配国民收入,又要建立保护人权、尊重人格、实行民主、保护生态环境、效率与公平协调、技术与人性兼顾的人文主义机制和环境。在当代社会,市场经济比较符合经济生活自身的规律,也比较符合人的实际的行为动机和行为制约,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建构。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民主,不是由哪个领导、部门或哪个个人、国家所圈定的经济发展形式,而是按市场需要和供求关系运行的。那种把市场经济当作人文精神失落的起因是不合乎事实的。

人文经济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并寻求对市场经济的超越。对待环境,人文经济不以牺牲环境、生态和人的生命健康为代价,而是追求经济建设及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提高和生态多样性的发展;人文经济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其维护市场经济基本制度,实现产权清晰化、财产共有化、管理科学化,促进自由竞争;对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其核心目标是建立现代人文企业,企业管理的中心既不是利润也不是资本,而是人,企业力图建立以人为核心的人文企业文化,倡导道德、关怀、仁爱、合作。但人文经济不是人治经济,它是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法治经济,强调竞争、效率和社会民主、法治、公平并重,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和共同发展。

(二)人文经济的自然属性

人文经济追求人的本性和自然性的回归。人文经济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经济的一种现代形式。它的个体性表现在以“人”为经济生活的中心,提倡人性解放、个性自由、尊重人权,发挥人的灵性、本性和创造力;它的社会性表现在追求把国家建设成为民本人道、仁爱互助、公平共富的幸福的“大家”。它强调从天人合一、物我和谐的宇宙观出发,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以及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的关系,其追求社会的和谐、统一;人文经济坚决反对异化现象,反对物质、技术、权力对人的异化,反对人的大众化、功利化和标准化,反对专制主义、和教条主义对人的摧残,提倡人道经济、公平社会。对待市场经济,人文经济反思商品经济二律背反问题,针对所揭示的异化现象,即因为物质文明丰富了人也就开始物化的问题,一方面坚持商品经济促进了社会进步,另一方面寻找解决负面效应的办法,提出通过人文经济的创建来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深刻地指出金钱不能代替价值,科学技术不产生伦理道德,工具理性不能取代价值理性。

对于人文经济思想,我国古代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早有论述。孔子所说的“致中和”、道家主张的“合异以为同”、董中舒宣扬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张载的“天人合一”等,以及老庄哲学,如:“物物而不物于物”、“法天贵真”、“不以物挫志”的主张,其反对“丧己于物”、“以物易其性”、“以身殉利”、“见利而轻亡其身”,反对“人为物役,心为形使”的卓越见解,都饱含朴素的人文经济的哲学思想和对人文经济所强调的自然性的憧憬。

(三)人文经济是对知识经济的发展

人文经济把人的发展作为经济的第一要素,其目标是建立效率与人性、技术与人格、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以人为中心的崭新的经济形式。所以,可以预测,在知识经济之后人类应当会进入人文经济的新时代,人文经济才是真正的“新经济”。知识经济强调的仍然是客体知识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知识的主体一人,虽然知识的载体是人,似乎尊重知识就是尊重人,但知识主要是客体化的网络、信息、软件等,人格、人性被客体化,这与人文价值往往是背道而驰的。人文经济从人的本体来探讨经济的发展,通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人的自我完善来追求经济的成长。

人文经济是对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知识经济大大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要摆脱贫穷,更要大力发展知识经济。从人类经济模式的发展趋势来看,知识经济只是一个过程,而尊重人性和人文价值的人文经济才是未来世界经济的主流。

(四)人文经济因势利导的现实意义

由于中国正处于转型期,其经济、社会、环境不平衡发展的情况严峻,比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致使环境污染严重、能耗居高不下造成经济结构不合理,同时,一些弱势群体的权利受到严重的损害。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字,改革前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16,而到了20世纪初,我国的基尼系数则上升到了0.452。时至今日,情况未见好转,这种利益结构令人担忧。贫富差距的加大,是造成各阶层间矛盾的主要原因,这种包含着不满和愤怒的“嫉妒”已经成为破坏社会稳定的催化剂,如不迅速加以扭转,有可能引发社会动荡。

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人文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央政府及时提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而人文经济就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经济模式。它强调“全面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及政治文明协调发展”、“以民生为中心”、“以人为目的”,改变物质文明畸形发展、社会不公日益加剧、环境生态濒于崩溃、道德信用陷入危机的现状。人文经济对创建尊重生命、提升人民的幸福感、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克服异化现象、纠正物质的畸形发展、深化人性化的改革、培养公民道德和政府责任感、打造“善治”政府、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面建设小康和现代化的伟大事业,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如何创建人文经济发展模式

应该说人文经济是一个理想的经济模式,它不是遥不可及的乌托邦,而是现实的参照系,其为现实经济形式提供一个人文化的标准。笔者认为,从现在起,人文经济就应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主导增长模式,特别是在当前的形势下,应该着重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摒弃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战略思想

当前,我国一些部门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使现实发展中出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不协调问题,以及存在着分配不公、地区差异扩大、腐败、社会道德水准下降等严重问题。依据科学发展理论,我国在解决各项改革、发展任务时,既要讲发展的序列性,又要讲整体性和协调性。经济发展具有首要地位,但它又是社会整体发展的部分,它的发展也需要从社会其他系统中输入能量,必须进行人文调适。要特别注意因急于求成而造成的经济失误,吸取建国以来几次因冒进而造成的国民经济大挫折的教训,破除经济建设中浮躁心态和某些官员追求短期政绩效应而产生的危险行政行为。

(二)当前人文经济模式发展的指导思想

人文经济追求民本人道、人行解放、个性自由、物我和谐、公平正义的经济发展,它不是寻找世外桃源的理想国,而是强调以“人”为经济发展中心。这就要求我国发展人文经济必须从国情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的发展为根本,走经济、社会、人口、环境、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需要构成威胁,在发展中,实现社会各子系统之间的良性互动和能量互补。要处理好人文经济发展中人文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既要确保经济建设在各项现代化建设中的中心地位,只有如此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更要坚持以人为本,因为我们发展生产归根结底是服务于人,使其得到自由和全面发展。笔者认为,人的发展体现经济发展的目标,同时也构成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对于未来的经济发展,创造经济奇迹的可能不再是资本和土地,也不是单纯的劳动力,而是知识和人素质的提高。

(三)充分发挥文化在人文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经济发展中文化要素(信仰、态度、知识、技术、文化理念等)的增多,意味着经济增长方式质的转变;精神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增加,意味着物质资源消耗的减少;人文价值取向渗透到经济发展之中,意味着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面进步;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相融合,意味着劳动者素质的全面发展;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意味着人类资源观的根本性转变。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上说,发展文化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就是把科学发展观真正地落到了实处。人文经济系统中充满了文化因素,其内容构成不仅有科学、技术等智力因素,还有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文化艺术、娱乐休闲等精神因素,其不仅包含科学精神,还体现人文精神,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尤其突出了人文精神、观念文化作为生产力要素的价值。如今,以人为本的人文价值观逐渐渗透到经济发展领域,精神、智力因素与自然资源、经济资本一样都成为生产力中的组成要素,信用文化、经济伦理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的效能越来越突出,文化附加值成为物质产品价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的人力资本对经济竞争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人文经济的建设必须充分发挥文化因素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四)着重处理好当前经济和社会中制约人文经济发展的迫切问题

一是环境保护问题。花大力气处理环境污染问题,加强环保立法和执法力度,努力节约资源、治理污染、改善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逐步推行EDP(绿色GDP)、MDP等指标考核体系,重新衡量和评价经济发展。二是防止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维护社会稳定。要进一步重视“三农”问题,做好失地农民的安置工作;有效开展扶贫工作,在“加速城市化”进程的同时,做好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工作,使农村人口逐步向城市流动;做好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工作,减少下岗失业,提高工资待遇,健全社会保险,保障劳工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体现“人文中国”。三是纠正教育产业化、医疗产业化过程中过度的市场行为。这需要重新定位政府在公共福利领域的责任和作用,大力发展义务教育和社会保障事业,根本扭转“读书难、看病怕”的社会现象,体现政府的人文关怀精神。四是逐步夯实人文经济的法治和民主基础。积极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全民法律意识,不断推动社会的高度法制化,提倡遵守国际“游戏规则”;积极发展民主政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将人本、人道和民主、法制等现念结合起来,为人文经济建设打下坚实的民主和法治基础。

(五)关注人文产业的兴起

由于高技术生产力的加速度发展,知识经济已经开始向后知识经济过渡。当人们的物质生活消费得到满足,并有了较多的闲暇时间和财力时,按照需要层次理论,精神生活消费即对于人文产品的消费就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当高技术产品生产过剩,知识经济的边际效益呈下降趋势,而人文产品和人文附加值的效益呈上升趋势时,人文经济将逐步取代知识经济成为主导经济模式。正如上文所说的,后知识经济是人文经济,人文经济趋势将对价值观及工作、生活方式,对投资方向和经营理念,对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政策,对综合国力和人类前途产生深刻和持久的影响。从现在起,中国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人才培养就应开始向人文化过渡。

人文经济在当代的具体形式包括人文产业以及(产品和服务中的)人文附加值两大领域。人文产业涉及艺术、旅游、娱乐、体育、心理咨询等以精神生活和身心健康为主要对象的产业(所涉及的物质手段居于从属地位或价值比重较小)。人文附加值涉及工艺美术设计、工业设计、饮食、服装、花卉、建筑、时尚潮流、民族文化,等等。用管理成本的方法来分析,人文附加值还涉及道德、法制、价值观念、企业文化、历史文化等等。由人文产业和人文附加值带动的经济,可以看作是目前社会中的具体的形式。可以看出人文经济是小风险和资源垄断经济,是文化密集型经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高技术产品的竞争力难以在近期内稳操胜券,但中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资源,人文经济在中国具有比较优势,将大有可为。

[摘要]文章从人文经济的定义和其自然属性入手,分析得出人文经济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是对知识经济的发展从而得出具有的一定的现实意义的观点,并提出了创建人文经济模式的新思路。即要摒弃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战略思想,从我国国情出发,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引领下,充分发挥文化在人文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着重处理好当前经济和社会中制约人文经济发展的迫切问题,关注人文产业的兴起,使中国逐步走上人文经济发展之路。

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范文6

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其他学科知识,丰富生物教学内容。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不能局限于生物这门学科,需要适当地拓展教学范围。人文教育的重点是增强人文关怀,所以需要了解其他学科的人文教育方法。渗透其他学科的人文教育方式有直接渗透和间接渗透两种方式。直接渗透是利用人文学科中的人文精神、人文知识来指导生物教学。教师在关注学生生物学科学习情况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其政治、历史等课程的学习情况。间接式渗透是进行非人文教育时,将人文教育方式融入到生物教学中。生物教师应该站在学科的角度上去理解人文精神,相信不同学科间必然存在着相同之处,找出其共同点进行探究,总结出科学的人文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2.课堂教学中渗透生物科学史教育。生物科学史生动有趣,学生对这一内容比较感兴趣。但是由于大部分教师关注升学率,所以容易忽视这一内容。教师向学生详细阐述生物科学史,让学生充分了解生物的起源和发展情况,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外,学生学习生物科学史,能增强科学和现实间的联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3.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指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生命价值观。生命是最原始的自然现象,任何物体都是以生命的形式存在。生命价值观主要是指人们对生命的看法。通过人的生命价值观可以了解其对待生命的态度和处世的态度。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实施生命价值观教育,让学生意识到生命的可贵,要尊重生命、爱惜生命,从而生活得更有意义。比如,在讲述“被子植物的一生”这一节时,教师引导学生研究被子植物开花、传粉、受精、结果、产生种子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体会到被子植物生长的艰辛,然后再延伸到人类的发展史,使学生了解到生命的可贵。

二、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初中生物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感性认识,学生要善于观察生物的生长环境、生长过程。初中生物探究以验证性探究为主,即教师提供一些资料,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结论,从而从整体上把握生物这门学科。初中生物教材中列出了很多实验案例,这些案例生动有趣,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过程中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从而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生物学科的特征,发挥实验教学的功能,增强学生对生物的感性认识。生物实验主要分为学生实验、课外实验以及演示实验三种类型。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实验,增强学生对生物的兴趣,使其掌握生物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升自己的人文精神。比如,教学“细胞”这一节,在进行演示实验时,可先让学生模仿教师进行实验,但不是简单地重复,学生要了解和掌握操作步骤、实验方法,然后独立进行实验。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该有所创新,从而增强学生的独立意识和人文意识。然后开展小组讨论,让小组成员收集细胞的相关信息,各小组可以交换信息和试验结果,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有的实验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完成,学生需要付出较多的劳动,所以进行生物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精神;而有的实验,学生虽然付出了劳动,但是没有得到好的收获,却又不能放弃,这样可以增强学生意志。

三、在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