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体育课程的意见和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体育课程的意见和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体育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对体育课程的意见和建议范文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A-0109-01

体育课堂教学设计是体育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根据某次体育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场地器材等教学实际,针对体育课堂教学活动而进行的教学设计。由于初中生对体育课热爱程度不一,教师在课前征集教学设计提案、课中倾听学生意见、课后注重学生评价,能够为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关注“提案”征集,丰富设计信息来源

体育课堂教学设计需要观照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教师在具体操作教学设计时要强调一定的自主性和自由性,这就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设计提供机会。新课程标准推行以来,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广泛征询学生的参与意见成为了共性认知。为了获取适用度更高的意见和建议,教师让学生以“提案”的形式呈现思路,综合考量学生的“提案”诉求,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环节。每次上课前,体育委员负责收集学生的“提案”,为教师备课提供重要的信息来源。教师针对学生意见进行评估,吸取学生的合理化建议,掌握学生运动兴趣的激发点,使课堂教学呈现健康发展的态势。有一位教师准备球类训练内容时,在课堂教学前收到体育委员送来的六份“提案”,有的建议教师改进预备运动形式,有的提议开展小组对抗赛,有的建议教师多参与小组活动,有的提出球类训练应该增加游戏成分,还有的建议教师按照学生的意愿进行分组活动。教师综合学生的“提案”意见,增加了游戏、竞赛活动等内容,而且在学生分组、教师参与等环节都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这样教学,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师生互动频繁,课堂气氛活跃和谐,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二、倾听学生意见,适时调整教学进程

在课堂教学执行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倾听学生的意见,以便对课堂教学程序、环节、方法等进行针对性的调整,提高课堂教学的适用性。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其感受意见有一定的价值度,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建议,并快速做出教学调整策略,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个性需求,给更多学生创设运动学习的契机。为了理顺意见提交渠道,教师要做好信息传递体系构建,小组、体育委员、其他班委会成员都是学生意见的直接传递者。在徒手操训练课堂上,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展开训练,结果训练秩序比较混乱,小组长束手无策,训练效果不佳。教师及时召集小组长了解情况,小组长给出一些意见和建议:小组单独训练时,小组成员不听从安排,动作不规范,思想自由化严重,不如展开小组间比赛,让大家在比赛中进行训练,每个人都力争为小组出力,其运动表现自然会有大幅度提升。教师采纳了学生组间竞赛的意见,让各个小组抽签决定出场顺序。比赛开始了,小组成员登场亮相,学生尽心尽力操作,追求整体性、整齐度、规范化,课堂学习气氛非常活跃。教师充当评委当场公布成绩,排出小组竞赛名次,这样将小组训练变成小组对抗赛,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大为提高,训练态度、训练质量都有了质的飞跃。

三、注重学生评价,展开多重教学反思

制约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众多,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教师要及时收集学生参与体育评价的反馈信息,通过整合、分析、对比、归结形成课堂教学反思,为后续教学提供重要借鉴。课堂评价、课堂总结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鼓励学生参与评价和总结,可以了解学生训练的情况,掌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为进一步改进教学策略提供明晰的思路。排球训练结束时,教师要求学生展开课堂小结,有的学生自告奋勇:这节课我们进行排球战术训练,开展了小组对抗赛,大家都表现得很好,特别是我们第一小组取得了多场胜利。学生都笑了,有一名学生插话:“老师加入你们小组才胜利的,这算什么本事?”有学生建议道:“下次老师不能总在一个小组,应该轮流到各个小组支持。”教师接受这个建议:“下次再举行对抗赛,咱们抽签决定,老师多参与几个小组的比赛,争取为更多小组赢得比赛。”教师邀请学生来总结课堂教学,给学生更多参与教学的机会。从学生的总结可以看出,教师参与学生活动,给学生带来动作示范,给出技术指导,还能够给学生带来精神鼓舞,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

对体育课程的意见和建议范文2

关键词:初中体育;快乐课堂;现状;建议

一、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主要现状

在以往教育教学思想中,体育一直以来作为初中基础课程教学的“弱势学科”并不受人们重视,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提出对体育教学现状进行改革,面临着多方面的问题。例如,体育教师专业素质不达标,不能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施以正确的指导;学校对体育教学不重视,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把体育课换成语文、数学一类的考试科目;教学方式枯燥乏味。以上体育教学现状成为现代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严重阻碍,不仅泯灭了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不能在学生负担日益加重的考试课程中注入新鲜的色彩。而且还使学生对体育学习失去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身体素质日益下降,学生的身心健康得不到保障。为了解决这一体育教学现状,我认为,构建初中体育快乐课堂必不可少。

二、构建快乐课堂的几点意见

首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学情分析。初中生处于身体心理快速发展的特殊时期,对特定事物有自己独到的想法,其次其对待事物的敏感程度也很高。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出全面客观正确的分析,充分采纳学生的建议,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体育教学,注意对学生的科学评价,以免学生的自尊心受挫,成为对构建快乐课堂的羁绊。

其次,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进行引导。教师在体育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对体育课不上心,何谈构建快乐课堂,教师要在课堂上时时强调体育健身的重要性,有好的身体才能有精力学习更多的知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容

忽视。

最后,采取必要措施构建快乐体育课堂。游戏教学法在体育课堂上的应用非常普遍,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体会团队精神和快乐感是教师结合学生学习兴趣提出的较为实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同时,比赛竞争法也是较易展开且实用性较强的一种教学方法。

构建初中体育快乐课堂之路任重道远,只有学校和教师对此充分重视起来,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积极改善,此路才会愈走愈远,愈走愈精彩。

对体育课程的意见和建议范文3

关键词:小学体育;激励艺术;作用

一、语言激励

据有关调查显示,小学生普遍喜欢教师用温柔、和蔼的教学语言授课,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喜欢教师的可能性,进而使得学生更加热爱学习体育,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如果教师用生硬的语言进行授课,可能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讨厌学习体育。比如,在跳高练习中,教师对学生说:“你们必须跳过去。”和“你们要放心、大胆地跳,跳不过去没关系,但是一定要学会尝试,万一跳过去了呢,对吧?”两种交流方式一定会起到不一样的效果。后一种可能带给学生更多的是舒服和更加努力尝试。

二、参与激励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对学生有所了解,对学生的心理需求及学习意见、建议等都要进行倾听。对合理的建议要进行采纳,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学生的信任和支持。让学生参与到课程中来,参与到组织教学任务中,这样教师才能真正结合小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使得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三、榜样激励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育工作者就要为人师表,是学生最直接、最有效的榜样,体育教学也不例外。体育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熟练掌握实践技能方面的能力,还要对理论知识进行钻研和探索。逐渐加强对自身专业素质的培养,成为学生一个学习的榜样,激励学生不管是专业素养还是自身教养都能成为教师那样的人。

四、评价激励

小学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公平、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是对学生最好的鼓励。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与学生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交流的方式,使得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到教学任务当中。教师要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或建议,并且针对小学生的观点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可以定期开展自我评价、互相评价等集体评价活动,不断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良好的关系。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课堂激励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手段,可以充分地调动小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不断增强体育教学质量。将激励教学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对体育课堂教学具有重大意义。

对体育课程的意见和建议范文4

关键词:体育专业 毕业生就业 培养模式

一、前言

近年来,对体育专业办学现状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体育研究领域的热点。但是,以往研究的角度和层面主要集中在招生规模和毕业生就业难这些既成事实方面的调查论证,对于如何在既成事实的前提下,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的研究相对较少。河北师范大学《体育专业新型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组的研究,从社会需求的调查入手,重点在于探索体育专业新的培养模式。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根据课题组调查,河北省内开办的体育类专业主要集中在体育教育专业和社会体育专业,(运动训练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属于单独招生专业,只有河北师范大学和河北省体育学院可以开办,其他专业各院校很少开办)同时开办这两个专业的院校有河北体育学院、河北师大体育学院、燕山大学、廊坊师范学院、石家庄学院、邯郸学院6所院校。课题组以这6所院校为调查对象,通过对院系领导、任课教师、在校学生、中小学体育教师、中小学学生和中小学学生家长进行了相关问题的调查分析。仅限于同时开办体育教育专业和社会体育专业的6所院校。

(二)研究方法

1.对6所院校的领导、教师、学生、以及6所院校所在地的第一中学的体育教师和学生家长就相关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

2.回访分析:对调查统计结果,再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回访,了解他们填写意见的原因,根据他们的意见进行总结。

3.专家会诊提出应对策略。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对体育院系院长、系主任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对6所院校的院长和两个专业的系主任共18人的调查主要集中在:课程设置的依据、培养模式的倾向、目前影响办学效果的主要问题3个方面。

调查结果如下:

1.课程设置的依据。对6所院校的18位院系领导关于课程设置的依据调查,课题组给出了“教育部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意见、院系师资情况、院系办学条件、社会调查需要”4个选项,结果见表1。

表1 院校领导进行课程设置的依据调查表 n=18

回访调查:总结院系主任的意见是:按照教育部对专业课程设置意见进行课程设置是课程设置的前提,按社会需要进行课程设置只能在办学条件允许和具备相应师资的前提下才能做到,有些社会需要的热门项目,我们不是不想开设,而是开不了课。调查结果反映出,院校领导普遍具有应该根据社会需要进行课程设置的意识和愿望,但限于师资和办学条件目前难以做到。

2.培养模式的倾向。国内目前传统模式主要有3种,一是采用1-2年级普修课,3-4年级开始分专项培养,4年级有6-8周时间的教育实习,这是比较传统的培养模式。二是近些年来,由于对一专多能和多能一专重要性认识的不同,有些院系开始实行入学即分专项培养,4年级进行实习的模式;三是近几年国内一些院系尝试的新模式,即1年级普修,2年级开始专选,3-4年级分多次实习的培养模式。对此,河北省体育院校领导的调查结果是:见表2。

表2 院校领导对培养模式的倾向性调查表 n=18

回访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9%的院系领导倾向于1年级普修,2年级分专选,3-4年级分多次实习的培养模式。他们的理由是“经过1年级普修和2年级专选的学生,具备了体育的基础知识和技能,3-4年级的多次实习可以使学生零距离接触社会,学到在校园内学不到的东西”,问道大多数领导倾向于多次实习模式,但为什么不积极实施这种模式呢?领导们的分析是:“目前除河北体育学院在有些专业实施了入学即按专项培养加实习模式或3-4年级开始多次实习培模式,其它院校在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两个专业绝大多数还是实习传统培养模式,主要原因可能是其它院校实习时间要由学校统一规定,院系一级办学单位缺乏办学自的问题”。

3.院系领导认为目前影响办学效果的主要问题。只有解决了主要问题,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现状。为此,调查组会同专家访谈的意见,提出了设施条件、师资力量、教学内容、实习和社会实践和办学自这样5个问题供院系领导选择。调查结果见表3。

表3 院校领导对办学中存在最主要问题的调查表 n=18

回访调查:所有被回访者都首先提到了目前的教学内容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不是学校不想调整教学内容,而是缺乏相应师资和设施条件,加之目前的实习和社会实践大部分是在中小学进行,能够深入到社会体育部门的较少,到社区实习的更是微乎其微,使学校的培养与社会需要脱节。至于办学自为题,多数领导认为不是造成目前现状的主要原因。

(二)对体育专业在校学生的调查分析

为了了解学生对他们经历过的培养模式的感受,课题组从6所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和社会体育专业中各抽取四年级男女各10名学生,共计120人,以“您认为哪些教育教学活动对您未来就业帮助最大?”为题,列出了理论课教学、技术科教学、各课程的考试、毕业论文、实习和社会实践,其他这样6项内容供学生选择,调查结果见表4.

表4 您认为哪些教育教学活动对您未来就业帮助最大学生调查表 n=120

回访调查:在回访调查中,绝大多数认为理论课使他们认识体育、了解体育、掌握了人体基本结构和生理生化特点,没有这些理论课基本上不知道该如何进行体育工作。但问到为什么有些人觉得技术科教学对就业影响评价不高的问题时,学生大致意见是一致的,他们认为“现在学的就业时不一定用得到,就业用到什么再学什么也来得及”。在问到为什么大多数人觉得实习和社会实践对就业帮助很大这个问题时,学生的主要意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觉得通过实习或社会实践,确实知道了自己存在的不足,知道了努力方向,二是遇到了在学校不可能遇到的问题,锻炼了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学到了在学校难以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三)对中学体育教师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对中学体育教师的调查主要是为了从具有实践工作经验的中小学体育教师中了解作为中小学体育工作最为重要的工作是什么,这些实际需要应该是我们将来进行课程设置和确定培养模式的重要依据。根据中小学体育工作的基本内容,课题组对6所院校所在地的第一中学或相当于第一中学的6所中学的体育部负责人和各校体育教师男女各一人共12人,以“中小学最被重视的体育工作是什么”、列出了体育课;课外活动;课余运动训练和3项内容供被调查者选择,同时还以“中小学体育教师最重要的工作能力是什么”为题,列出了“多能一专能力、一专多能能力、教学能力、训练能力、组织能力、健康知识宣传讲解能力、提供针对个体锻炼方法的能力、与学生一起活动的沟通能力共8种能力供被调查者选择。

从调查结果来看,46%的中学体育教师认为课外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中最受重视的工作,其次是课余运动训练,而我们一贯认为学校体育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体育课”却排在了最后。在回访调查结果时了解到,体育课是排入课表的正式课程,无论学校领导还是教师,不用督促,按计划上课就可以了。但课外活动和课余运动训练却是关乎到学校精神面貌的问题,因此,两项工作备受学校领导关注。我们且不管这样的安排合理不合理,但这种现状告诉我们,在高校体育专业教育中对这些能力的培养是值得我们认真对待的问题之一。

从中学体育教师对能力选择排序的结果来看,组织能力被高度重视,排在第1位,对这样的结果回访中学体育教师得到的意见可以归纳为:开展课间操、举办运动会、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身体素质测验、体育课以及运动队训练体育工作,都必须通过对人的组织才能实施,没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这些工作将很难开展。

(四)对中学生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中学体育教师是高校体育专业主要培养目标之一,学生喜欢什么样的体育教师,应该是我们培养过程中的主要着力点。调查中,向学生给出了10项选择进行排序,经统计排序的结果是:1.能提供适合本人的锻炼方法;2.能变换各种方法让我们玩得高兴;3.经常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4.经常与学生一起活动;5.通晓多种体育技能;6.课上示范漂亮;7.专项技术精湛;8.课上对动作讲的清楚;9.能让我们学到运动技术法;10.能让我们明白锻炼的方法。从排在前3项的内容反映出,中学生对体育教师的希望是个性化指导,能够从运动中得到快乐并从中学到科学锻炼的知识。看来,在体育教学中一味地严格要求和刻苦锻炼不再应该是体育教师的工作特色。

(五)对中学生家长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向中学生家长进行调查的目的在于把学生家长作为社区和家庭体育的参加者,了解社区体育的需求。课题组委托被调查的6所中学的体育教师,每校选定男女各10名家长,以“在体育方面您最需要哪些服务?”为题,列出了“提供锻炼内容;锻炼指导;组织工作;体育表演;运动伤病预防和治疗;提供个体锻炼内容;锻炼效果评价;锻炼或陪练这样8个方面的内容供被调查的120位家长进行选择。调查结果是:组织工作;提供个体锻炼内容;运动伤病预防和治疗排在了前三位。通过回访调查了解到,家长认为:社区不同于学校有专人以体育课、课外活动等固定的组织形式来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参加体育锻炼。而社区中的厂矿机关、部队医院、企事业单位以及自谋职业者和离退休人员则没有专人,也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能让这部分人参加有指导的体育锻炼。这部分人的体育锻炼几乎全凭自觉。这种自发组织的活动,往往因为时间,场地和经费的问题造成“扰民”“意见不统一”“组织者没有权威性”等问题引发矛盾,甚至激烈的冲突。所以,组织工作是社区的体育锻炼最为重要的问题,强烈呼吁为社区配备“社会体育指导员”。通过交谈,家长们心目中的“体育指导员”应该像一名“保健医生”,他能够根据不同人的情况提供不同的锻炼内容并给与指导,能够对锻炼中容易出现伤病给予预防和处置,至于私人教练和陪练以及锻炼效果评价应该是特殊人群的特殊需要了,可以设立相应机构,收费服务。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对河北省6所体育院系领导的问卷调查来看,体育类专业的课程设置缺乏足够的社会需要依据,培养模式实践性环节时间不足,教师队伍缺乏社会新兴项目的教学能力,学校设施不能适应社会需求项目的教学需要。通过对体育专业学生、中学体育教师、中学生家长的调查,组织能力和个性化服务是当今社会对体育服务的新要求。实习和社会实践对培养体育专业毕业生这方面知识和能力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目前,我们的实习和社会实践基本局限在学校和健身场所,缺失了社区服务这个广阔的空间,需要在今后的实习和社会实践中加以补充。

(二)建议

根据调查,组织能力和个性化服务能力是当今社会对体育服务提出的最突出的新特点,而这些能力只有通过与社会的紧密接触和大量实践才有可能获得,建议体育院系应该积极的与学校、社会健身场所、社区的机关单位以及其他社会团体和个人建立相对牢固的合作关系,使社会成为体育专业教育的“第二课堂”,利用社会体育资源解决学校设施不足问题;同时必须痛下决心,淘汰陈旧课程和教学内容,督促教师进修,重新适应社会需求;可以根据师资特长,深入到学校、社区,建立体育服务和健康指导以及运动损伤预防和康复方面的服务机构。此举不仅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同时还能够消化因课程设置变化而相对剩余的教师,这将对减少改革阵痛,推动体育专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培养模式上,建议采用1-2年级基础教育,3年级下半学期开始分段实习,总学时在12周以上,实习空间应该包括学校、健身场所以及社区的居民和机关团体,形成突出实践教学,学校与社会共同培养的新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翁荣,胡永南,胡惕,何飞.影响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因素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5).

[2]庹权.以职业为导向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兼评《全国高等学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J].体育学刊,2010(7).

[3]燕成.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1(1).

[4]舒宗礼,夏贵霞,杨斌等.社会体育专业特色建设探索――以湖[1]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2).

[5]刘军.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开设现状及发展对策建议[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12).

[6]陈国强,翟丹.我国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反思――参照美国大学教育目标[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12).

对体育课程的意见和建议范文5

【关键词】唐山市; 高中生;体育课教学

高中阶段是很多学生经历成年的阶段,是学校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断增长至稳定状态,此阶段学校的体育课程的教学十分重要。所以体育课教学无论从教学的目标、教学的手段、教学的方法还是从教学评价等方面都需要严格要求,并鼓励教师不断创新。本文从唐山市高中体育课现状的角度出发,对唐山市部分高中的教学目标的制定、学生学习态度、教师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找出不同学校之间开设体育课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之处,为唐山市高中体育课程更好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1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调查对象

唐山市的三所高中(唐山市第十六高中,唐山市宏文高中,唐山市开滦二中)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中国知网(CNKI)中的期刊数据库和学位论文数据库,下载有关于高中体育课开展情况的相关文献,将获得的资料和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为论文撰写提供参考依据。

1.2.2问卷调查法

针对唐山市普通高中的教师、学生设计与体育课开设情况相关的调查问卷,并进行发放和回收,为本文的写作提供各种数据。其高中生问卷120份,教师60份;学生问卷回收111份,有效102份,回收率为92.5%,有效率为91.8%。教师问卷回收56份,有效50份,回收率93.3%,有效率为90%。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唐山市三所高中教学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2.1.1三所高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情况分析

教学目标的制定情况中,培养学生体育课兴趣、使学生掌握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以及战术特点、通过体育课的学习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及能够欣赏体育比赛等教学目的都有制定,说明接受调查的三所高中教学目标制定良好。

2.1.2 三所高中体育教学内容分析

高中体育教学中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了体育不同类的项目的基本知识,不同类别项目的基本规则和裁判法、技术理论和战术理论。对于体育相关的体育知识和战术理论知识要求有要求的学校较少,各有1所学校进行了要求。

三所高中对于常见的运动项目均开展了篮球、排球、田径的技术教学;对于足球、乒乓球、体操等课程的技术教学有部分高中没有开展,原因是缺乏此专业的教师。目前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体育教师的情况是:一名体育教师能够精通的运动项目目前只有1~2项,加之高中体育教师的编制较小,所以出现了上述的结果。

2.1.3三所高中体育课教学方法分析

讲解法、示范法、游戏法、比赛法和重复练习法是体育课的教学方法。讲解法和示范法是针对新的技术动作的学习,而游戏法比赛法及重复练习法主要用于学习过的动作的练习和提高。游戏法充分从学生的兴趣角度出发提高技能水平。游戏法在该地区的使用并不普遍,其原因是这种方法对于教师的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在课前设计针对性的游戏来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

2.1.4古冶区三所高中体育课教学效果分析

如上表所示,学生中认为技能提高较多的有25人,提高了一些的有57人,两项相加超过了总人数的80%,说明多数的学生体育技能有了较大的提高。多数教师对于现行体育课教学是否需要改变持不确定的态度,说明不同的教师对于该地区高中体育课的开展持有不同的态度,可能是教师对于体育的认识以及要求不同造成的。

2.2三所高中学生学习基本情况

在对该地区三所高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调查中发现,多数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兴趣一般,表示喜欢体育课的学生数量排在第二位。说明该地区高中生对于体育课具有一定的喜好程度。对比体育课表示厌烦的人数较少,说明从学生本身对体育课的兴趣出发,着重培养学生对运动项目兴趣的培养,是一条较好的路径。

3 结论

3.1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方面,唐山市三所高中设定的较为全面,符合新课标对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求。

3.2在技能教学方面,唐山市体育课教学中对于羽毛球技术教学缺失,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建议该地区进行羽毛球场馆的建设,并开展该项目的技能教学。

3.3在该地区的教师和学生的调查中均表示对于目前的体育教学需要作出改变,说明该地区的体育课教学还有较大的提高空间,来满足学生的需求。

4建议

4.1建议体育课教师通过自己在专业领域的学识,多设计与讲述内容相关的游戏。通过游戏教学法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和兴趣。

4.2建议教师在体育课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基础薄弱和基础较好的学生的关注,尽量使用一些针对性的方法帮助这两类学生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光伟.吉林省重点高中体育课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年硕士论文,2006,(3):12~15

[2] 谭华,刘晋.高中体育选项教学探索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 63~65

[3]杨建运.高中段体育选项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5,(2):115~117

[4] 崔劲东.对高中体育课教学的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9):61~66

[5] 陈敏.农村高中开展选项体育课的可行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2):21~25

对体育课程的意见和建议范文6

引言

教育院校的体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部分,它的改革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国家培养“四有”新人的要求,培养出能够指导学生锻炼身体以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民教师。本文旨在通过对教院学生体育情况调查,了解目前我省农村中学体育的现状及学生要求,为改革教院体育课程设置及其内容提供参考。

研究对象与方法

1991年9月至1992年初,对90级、91级、92级湖南教育学院379名脱产学生(其中男281人、女98人)从现行中学开设的体育课程,到学生的希望以及教学的方法等多方面提出问题,要求男女学生分别侧重调查并回答中学生对课程的设置意见。

调查结果分析

1、教院学生来源大多来自农村中学。在考虑课程的开设及内容安排等方面做到有的放矢,以便使学生能学有所用,目前,教院的普通体育课的主要教材,学生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已基本学过,甚至上师专时又一次地学习过,所以,教院体育课程内容应适当调整。学制为二年的前一学年半设普通体育课。教材内容,选编目前农村中学能开展的项目进行,且素质练习和理论知识应占一定的比重。通过一年半的普通体育课的学习,进一步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增强体质,并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技术与技能,为选修课打下基础。

2、教院毕业生绝大部分是学校的重点培养对象和骨干教师,大都担任正副班主任,有的兼任学校的领导工作。由于中学的特点所决定,基本上所有工作、活动都要班主任去具体指导组织。很多学生反映,自己在体育上没有专长,有的甚至根本不太懂,使班级各项工作很难开展。因此教院普通体育课要在二年二期开设专项选修课。选修课教材内容,以目前农村中学有条件开展的项目且中学生喜爱的项目为主,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而又有基础的项目,通过一期的教学后,使学生在身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较好地掌握一、二项体育运动技术及专项理论知识,以利于返回单位后去指导中学生的体育活动,在提高自己的体质的情况下,还使学生能终身受益。

3、重视体育理论知识的教育,改变过去体育课重技术轻理论的观点,应该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体育能力开发,开设体育理论课作为每个学生的必修课,举行理论考试。通过学习使全体学生特别是使那些体育基础差,对体育锻炼认识不够的,体质弱的学生也能懂得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学会一些辅导与帮助的能力,了解一些最基本的体育保健常识以及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培养一般组织竞赛和裁判的实践能力,这样使他们的返回原单位后能做到心中有数而大胆开展工作发挥一定的作用。

4、教院大部分是改革后的新办学校,体育基础差,目前还存在着师资缺、场地少、器材差等困难。一般教院只上普通体育课,大部分教院普通体育课还是男女学生合班上课,体育理论课也无一定的教学计划,只在雨天临时安排上一些内容。体育教师也不安排早操和课外运动,也很少进行运动队训练,只有少量的竞赛活动,这也是成人院校的特点所决定的。教院的体育课在重视程度上也远不及其它专业课。所以体育教师们不能安心来认真讨论研究改革工作,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改革教院体育课是当务之急,是非改不可的。但由于受条件限制,专项选修课和保健课暂时还开设不起来的学校,可以结合开展运动竞赛和训练运动队来扩大锻炼队伍,同时可举办体育专题讲座和各种小型培训班来调动成年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使他们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建议

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同时专访了几所农村中学,征求了部分教院毕业生对我们改革的意见,根据教院的实际情况,我们建议:

1、现行全国教院没有统一的体育教学大纲,考虑到成人高师体育教学的特点是学生年龄档次多,体能、体质差异大,学生来源地区文化水平差异也大等特点。所以,不能技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来教学和考试,可以普通高师院校体育教学大纲为蓝本,并根据教院实际情况适当增选教材内容。笔者认为一年一期至二年一期为体育课普修,二年二期为选项(限选学习更为适合成人特点)。这样安排有利于提高学生锻炼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毕业后指导本单位体育锻炼和运动竞赛。选项课的运动项目很多,很难面面俱到。根据教院的具体情况和现行条件、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教师的配备情况,结合中学生体育项目的重点,我们认为一般开设大小球类、武术、舞蹈、田径、气功和健身操为最佳。这样既可以满足有运动特长学生的需要,又可使没有运动特长的学生选择有兴趣的项目,还可使学生把所学的技能技巧用于锻炼身体。

2、课程安排

①二年制高师进修前三期均设普通体育课(必修),内容是武术中的太极拳、太极剑、田径中的健身跑、投掷等,体操中的,广播操、单杠、双杠、技巧等,球类项目、气功中的 健身功、大雁功,香功等。

②二年二期设专项选修课(限选)。内容是篮球、排球、乒乓球、足球(有条件学校男生开设)、健美操、气功等。:

③每期设一定课时的体育理论课(必修)。内容是卫生保健、自我锻炼法、运动生理解剖知识,比赛规则常识、裁判法、活动组织方法、体育游戏法。

④教院应根据目前农村中学现有条件及中学生求喜爱的项目、男生以开球类、武术、田径为主;女生以开球类、健美操、舞蹈、游戏为主。

⑤多举行各种形式的体育竞赛,安排学生参与组织、裁判等各项工作,以锻炼他们的实际能力。通过比赛来促进体育知识的掌握,提高他们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