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政政策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政政策特征范文1
(一)地方财政债务风险的区域性
一是中西部地区财政收入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较低,而其相应支出占全国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较高;二是中西部省份当年地方本级赤字占收入的比例远高于东部地区且呈逐年增长的态势;三是中西部地区大部分省份的人均财政收入水平在全国处于中下游位置,而与中西部地区人均财政收入的水平相比该地区的人均财政支出水平却相对较高。
(二)地方财政债务风险的多元性
1、收入方面存在的风险。从总量上来看,近几年来虽然我国财政收入增幅较大,但在收入的增长过程中确实还存在着一些不可等闲视之的风险:一是一些地区特别是落后地区收过头税,“寅吃卯粮”,使财政产生了虚收实支的风险;二是费用繁多,以费挤税,使财政产生了财力分配秩序紊乱的风险;三是收入过分依赖国有经济而导致的税收筹集的风险。
2、支出方面存在的风险。一是支出结构不合理。由于地方行政事业单位和人员经费的超常规增长,不少地区的财成了“吃饭财政”,这就必然使得当地政府的其他职能很难正常履行;二是地方支出增长的刚性化。按《农业法》、《教育法》增加公务员的工资、加强地方基础设施等一系列的要求,收支相比硬性支出的缺口较大;三是配套资金的缺口严重。近几年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特别是一些大项目的建设,从客观上要求地方财政提供相应的配套资金,甚至出现了“中央请客、地方买单”的现象,这无疑增大了地方财政的开支。
(三)地方财政债务风险的层次性
目前我国地方财政债务风险的层次性突出表现在省、地(市)、县、乡四级政府中,而且越往下级财政债务风险越高。因为省一级的财政困难可以通过实施调剂权,以中央补助和市、县财政上缴的方式得以缓解,而且越往下级财政的回旋余地就越小,相应地其债务风险也就越难以得到分散和释放。使得我国的县、乡两级财政相当困难。有资料表明:目前我国赤字县的比例已达到50%左右,而赤字乡的比例更高,有些省份甚至超过了90%,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讲,县、乡两级财政债务风险的控制已事关我国基层政权的建设和农村的稳定。
二、地方财政债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
1、地方债务管理制度严重滞后,缺乏相应的偿还机制。第一,地方政府的偿债责任不明。由于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融资主要是通过地方商业银行或各职能部门所属的信托投资公司运作的,这就使得地方债务融资的决策主体和投资主体之间的责、权、利等辩证关系的界定十分模糊。一旦决策失误,即面临信用危机,而不管这些机构原有的债务融资是否经由财政部门签字担保,他们会自然而然地依赖于政府偿还、甚至寄托于政府偿还。其次,地方政府缺乏举借债务的整体规划和科学翔实的项目论证。由于地方政府的债务是多部门开口的分散管理,这就使得地方政府债务在总体上缺乏合理的规划。就单一项目来说,不仅“首长”项目频频出现,缺乏科学翔实的项目论证,而且地方行政领导立项时也往往多从政绩出发,很少顾及债务的信用程度,为了使举借单位能够得到贷款而盲目地提供政府担保或职能部门担保,导致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规模的不断扩大。还有就是在举借地方债务的同时由于与之相应的配套资金的准备不足,常常使得这些项目的建设半途而废,造成地方已借债务的严重浪费。
2、地方债务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对债务风险缺乏有效的量化管理。目前就地方政府通过中央政府及其部门担保所贷的外债资金来看,基本上实现了地方财政部门的统一管理。但地方政府其余大量的对内和对外举债以及项目融资的管理仍然十分分散,它们的融资总量根本无法确切地把握,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债务资金的使用效益。另外,由于地方政府的债务总额难以得到准确地把握,地方财政部门也就很难把有关债务的偿还纳入年底预算,及早安排偿债资金,往往是当这些债务到了需还本付息的时候地方财政部门才被迫介入,或者通过上级财政预算扣款的办法被动偿债,或者安排部分后备基金或利用预算外资金暂时垫付。那种境况真可谓“家有三件事,先从紧上来”。
3、地方政府缺乏与之相对应举债权和融资渠道。按照彻底的分税制的基本原则,各级政府都应具有预算管理体制所规定的:一级政府、一级事权、一级财权、一级税权,一级举债权(特别对省一级政府来说)。地方政府之所以应以债务融资方式获取一定的资金完全是由于地方政府提供地方性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合理性所决定的。而实际上目前我国是不允许地方政府直接发行地方公债的,那么地方政府为了弥补资金的不足,承担相应的事权,就以分散在各部门或机构的各种借款和为其他单位或项目提供担保的方式筹集资金。这一做法的直接后果:既增加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隐蔽性,也不利于有效地防范和控制地方债务风险。
三、防范和化解地方财政债务风险的对策
1、进一步扩大地方财政报告的覆盖面。从安全、谨慎、全面的角度出发,应将影响地方财政状况较为普遍的风险项目纳入地方财政的报告体系当中。总的来说,当前我国影响地方财政状况较为普遍的风险项目主要有:欠发工资、法定支出项目缺口、粮食企业挂账、隐性负债、政府担保、社会保障资金缺口、地方金融机构资本金缺口和不良资产、国有企业负债和亏损。对于地方金融机构的资本金缺口和不良资产,地方财政部门应与多事监管机构及时协调沟通,密切掌握其变动情况;对于保障资金的缺口,应根据当地实际发生数和当期本地人口结构、工资水平、失业率、缴费率等指标的预期变化加以综合考虑。就我国目前而言,为扩大地方财政报告的覆盖面,可要求地方政府提供地方财政债务风险的报告附表,待条件成熟后,编制地方财政债务风险预算,最终通过规范的预算管理方式对地方财政债务风险进行直接监控。
2、改革地方政府会计制度,编制地方政府债务预算并将其纳入预算管理。将债务风险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其目的是将可能存在的各种类型的债务风险项目清算编目,使其透明化。1994年新西兰财政责任法要求,政府在年度和半年财政报告中应当包括或有负债的报告,且包括或有负债报告在内的所有财政报告须全部提交给议会,并且在互联网上发表。结合我国预算编制的改革,我国也应逐步把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并单独编制地方财政债务子预算。这一子预算应主要反映地方政府债务负担状况及还本付息情况,并对地方政府债务的总额、用途、期限、利率、效益等作出详细的说明。逐步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办法,依据《预算法》,以预算方式规范、约束地方政论的举债行为及偿债行为,最终实现地方财政的可持续发展。
3、改革地方债务管理体制,实现地方政府债务的统一管理。尽快在我国建立统一、规范的地方债务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的良性循环机制(主要指地方政府债务借、用、还等环节之间的循环机制)。同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在我国地方政府机构中逐步建立起以财政部门为主的地方债务管理体制,强化财政在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加强财政对地方政府债务集中、统一管理的力度,从根本上改变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分散管理所造成的弊端。今后,凡是有地方政府债务的地方,应在财政部门建立债务管理机构。或者在对现有地方政府信托投资公司进行清理整顿的基础上组建地方政策性银行,剥离其商业性业务,将地方融资权限集中起来,作为地方政府融资的专门运作机构,统一执行地方政府的政策性投资意图。在我国应尽快建立债务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举借债务的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应严肃查处、追究相关责任,从而防止新债务的不断产生。
4、加强债务资金的使用管理,以实现地方政府债务的良性循环。首先,应强化地方政府对债务资金使用管理的约束,严格地方债务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严禁将资金投放到低效、无效、重复建设、特别是破坏生态环境等项目上,严禁任何短视行为,严禁盲目追风,实现地方债务资金的合理利用。其次,地方政府在使用、管理债务资金时,应建立严格的债务资金投资决策责任制,以规范的形式明确项目负责人应承担的管理和偿债责任。实施投资项目决策者的一贯负责制――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确定、设计、施工、生产准备、投入生产的全过程负责到底,并加以全面监督。最后,应强化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债务资金使用管理的监督,保证下级政府按照限定的规模、范围、投向来规范运作。
财政政策特征范文2
特征:1.粉底过白且用量少;
特征:2. 发际边和眼角等细微处未推匀;
特征:3. 脸颊和脖子有色差
对策支招:
对策1. 选择粉底应该能跟自己肌肤相融合的产品。尽可能在购买产品前进行使用。将自己想购买的色号的粉底涂抹在耳后或手臂处(因为这两个部位的肤色和脸部肤色最为接近),在室内的黄光和白光下进行对比,看上妆的效果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再进行购买。
对策2. 粉底的用量应该根据整体效果做适当的调整。买专柜产品时可以咨询柜台的BA或彩妆师。 使用适量的粉底,才能营造出完美的底妆!
对策3.底妆的最后,不要忘了在发际处,眼角,鼻翼,耳朵,嘴角处,将粉底推匀。出来的部分都属于底妆的范围,绝对不可以忽略!
对策4. 脸颊和脖子如果有色差,就会让人感觉到有变老的特征。想要拥有无龄美妆,千万不要忘记,上底妆的时候要把脖子也涂上底妆产品。如果今天穿的是低胸的衣服,那么露出的胸上的肌肤都不要忘了化底妆哦。
NG2: 眉色画过深
特征:1.眉笔从来未随着发色变换,永远只用同一色;2. 不分轻重,眉头一路描至眉尾。
对策支招:
对策1.MM是否在街上看过有人的眉毛跟头发颜色不一样而觉得别扭?如果不想重蹈覆辙,就赶快根据自己的发色选用搭配的眉笔颜色吧!
对策2. 如果MM仔细观察自己的眉毛,就可以发现,眉毛的颜色根据眉毛部位的浓密、长短而呈现不一样的颜色。想要拥有精致的妆容,自然的眉色当然不可或缺,这和各位MM使用的眉妆产品也有相当大的关系。
NG3. 眼影晕不匀
特征:1.未修饰上眼皮的肤色,暗沉眼皮影响眼影发色; 2. 眼影界限晕染不均匀
对策支招:
对策1.肤色不均,常常是各位MM的困扰,所以大家都会在脸上涂抹改善肤色的隔离霜或妆前乳,修正不均匀的肤色,但总是忽略上眼皮的需要。其实,为上眼皮涂上妆前乳,改善上眼皮的肤色,避免彩妆在上眼皮的色素沉淀,更能保护上眼皮,后续的眼妆色彩效果也会更好。
对策2. 眼影的层次会根据使用刷具与手法的差别而有不同的效果。但是如果晕染得不均匀,就会让色块推在眼皮上,妆容效果不理想,甚至让妆容有俗艳的感觉。
NG4. 眼线不细致
特征1.MM在画上外眼线后,忘记画内眼线而让睫毛根部“留白”
对策支招:
对策1.想要拥有迷人的眼神,让眼睛会说话传情?眼线自然不可或缺。外眼线之后,要注意填充睫毛根部的空隙,让眼妆的效果更符合当日妆容的需求。
NG5 睫毛没刷翘
特征1.刷睫毛没有从根部开始刷;
特征2.刷出来的睫毛永远不够卷翘,也容易晕染。
对策支招:
对策1.想要拥有卷翘的睫毛,在刷睫毛膏之前,要先用睫毛夹夹翘。
对策2.刷睫毛应该从睫毛根部往上刷,才能让睫毛根部因有睫毛膏的纤维而有承载能力,能负担后续睫毛膏的重量。
对策3. 刷睫毛时,向上刷,是增长。“Z”字型是浓密。要根据个人当日的妆容需求做好选择。
对策4. 刷完睫毛膏后,不要以为就万事大吉了。还要补上电动睫毛刷,将睫毛夹翘。才能让睫毛卷翘一整天!
NG6. 唇色未修饰
特征1. :唇蜜选色只看自己的喜爱,却不管天生唇色是暗沉还是苍白;
特征2. :唇蜜用量过多,让小嘟唇变猪油唇。
对策支招:
财政政策特征范文3
(新疆新兴科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由于商贸企业的经营活动直接面向消费者,其财务风险具有市场决定性和突发性的明显特征。形成我国商贸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是资金流与业务流不相匹配、资金来源结构不合理、流动资产管理不当以及内部财务管理混乱。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商贸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策略。
关键词 商贸企业 财务风险 债务结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贸企业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管是投资、筹资还是企业日常经营形成现金流量周转、利润分配、资金管理等等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只有充分认清商贸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正确地预测和权衡商贸企业的风险与收益,进行适当的控制,尽量减少风险损失,才能使商贸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险中求胜。
一、商贸企业财务风险特征分析
1. 商贸企业的行业特殊性。依据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45-2002)》标准,商贸企业是指开展各类销售、经营、贸易的经济单位,主要包括餐饮业、零售业、批发业等行业的企业。与生产性企业相比,商贸企业存在一定的行业特殊性:
(1)经营模式的特殊性。与生产性企业的价值由产品生产环节来创造相比,商贸企业的价值增值则来源于商品的流通,商品流通的速度和数量直接决定了其经营的效益;另一方面,生产性企业主要面对固定、长期和大批量的采购商和批发商,市场相对稳定;商贸企业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消费者购买欲望与偏好以及购买能力的多变性,使得商贸企业市场销售的稳定性较差。
(2)现金流的特殊性。商贸企业价值增值来自于商品流通环节,具有商品经营周期短、流动性大、存货周转速度快、资金周转需求量大、货币与商品的交换同时实现、应收账款数额少等特殊性,使得现金流周转数额急剧增加、增长速度加快。
(3)财务指标的特殊性。与生产性企业注重固定资产投资额指标、订单应收账款数额指标、资产负债率指标相比,商贸企业的经营模式决定了其关注的财务指标主要是商品的周转率、存货的库存量、资金周转率、现金流等指标。
2.商贸企业的财务风险特征。商贸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其在商品流通领域的各项财务活动中,受到内外部环境以及不可预测或不可控制等因素的影响,使其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的财务收益形成巨大偏差,严重影响商贸企业正常运营的经济损失性。商贸企业经营模式、现金流和财务指标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财务风险的特殊性。
(1)商贸企业财务风险的市场决定性。消费市场决定了商贸企业财务危机的出现,商贸企业在经营方面如没有准确把握市场的定位,商品促销手段不得当,则很有可能导致商品库存积压,从而严重影响了商贸企业的流动性,长此以往,造成恶性循环,最终使商贸企业财务步入危机。另外,如果消费市场出现重大经济波动,商品价格急剧下跌、上涨,导致出现消费市场低谷,这将对商贸企业的营运、销售带来致命的影响,使商贸企业陷入经营和财务的危机。
(2)商贸企业财务风险的突发性。商贸企业在经营、理财的过程中,会受到许多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然而在这些主客观因素当中,有些因素是可以把握和控制的,但是还有许多因素是突发的、意外的,有的甚至是急转直下的,这些因素是商贸企业无法进行控制的。例如,有的商贸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比例较高,但自有资产所占比重偏低。而且商贸企业比一般企业对资金的流动性依赖程度要高,如果商贸企业对财务活动不进行合理的控制与规划,并出现一些资本结构不合理、筹资结构与投资不匹配等问题,一旦出现突如其来的变化,商贸企业将无法应对,从而导致企业出现突发性的财务危机。
(3)现金流财务指标的敏感性。商贸企业流通环节创造价值的特性,使得其对现金流等指标尤为敏感。商贸企业缺乏必要的现金,将不能满易性、预防性和投机性的需要,使企业经营蒙受损失;而持有现金过多,将增大企业的机会成本,降低现金的使用效率。因此,商贸企业特别关注现金流量、现金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财务指标。
二、商贸企业财务风险形成原因
目前,我国许多商贸企业的财务风险令人担忧,预防和解决财务风险的任务日益紧迫。商贸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只有通过科学的财务预算才能加强商贸企业控制财务风险的能力。以下根据商贸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分析形成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
1.商贸企业资金流和业务流的不匹配。许多商贸企业的经营模式比较传统,缺乏科学设计和组织规划,在企业资金流与业务流之间存在着一些不协调、不匹配的问题。更为严重的后果是使商贸企业的一些到期应付账款和负债结构之间出现严重的失衡,导致了商贸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
2.商贸企业资金来源结构不合理。债务资金和自有资金是商贸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不合理的资金结构直接影响了商贸企业财务,导致商贸企业财务出现风险。在当前情况下,银行贷款是我国一些商贸企业经营资金的主要来源,如果商贸企业资金结构中银行贷款比例过高,将会给商贸企业带来过高的资产负债率,进而形成商贸企业财务较大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的经营状况出现问题,难以偿还到期的银行贷款,则就出现了商贸企业财务风险。
3.商贸企业流动资产管理不当。商贸企业流动资产是指商贸企业可以在一年或者越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运用的资产,是商贸企业资产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商贸企业的预付账款、应收账款和流动资产中的存货三项流动资产管理是商贸企业资金管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流动资金管理的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商贸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在实际管理中,我们一些商贸企业常常出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商贸企业在不十分清楚客户信用的状况下,大量采用赊销的营销方式,导致企业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企业资金长期被占用,使企业造成坏账,给商贸企业日常资金周转埋下风险隐患;第二,商贸企业难以对预付账款进行有效控制,供货商容易出现不交货或者晚交货的问题,造成企业预付账款被长期占用,特别是在产品市场价格上涨的情况下,供货商不交货,产品市场价格下跌的时候集中交货,企业在此时容易出现经营亏损的问题;第三,企业存货结构的不合理,容易使企业出现存货不能得到及时销售,存货周转率较低的问题。
4.企业缺乏有效的内部财务控制,管理较为混乱。商贸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混乱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特别是在那些上下级之间,利益分配、资金管理和使用方面出现管理混乱的情况下,容易使企业资金出现严重流失、使用效率低下、资金安全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等问题,特别是在一些企业的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风险意识较为薄弱的情况下,企业财务风险容易出现。缺乏有效的内部财务控制是引发商贸企业财务风险的关键原因。目前,大部分商贸企业都没有建立有效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各项财务管理活动比较混乱,导致企业现金流量不合理、资金使用率和周转率低、资产流失严重,使得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概率增大。另外,财务人员没有严格遵守财务工作的职业道德要求,随意泄露商贸企业的各种商业信息和商业秘密,也间接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三、商贸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策略
针对商贸企业财务风险不同原因及其表现出来的特征,可以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为切入点来控制:
1.优化企业的债务结构。商贸企业采用负债的办法来筹集发展所急需的资金确实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让企业在短期内获取杠杆利益,但这极易造成企业财务风险。因此,商贸企业在实际的筹资活动中,要认真全面评估债务筹资方式的成本、收益以及由此可能生成的财务风险。商贸企业因自身的特点,需要能够适应消费市场的波动幅度,这就要求商贸企业控制好资产负债率来降低财务风险。其一,企业在优化自身债务结构的时候,需要以权益资本作为后盾,通过提升企业的资本收益率来保障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假若发生资产负债率较高的情形就需要企业能及时地降低资产负债率。其二,企业在优化债务结构的时候,尽可能做到债务的到期数额与日期同未来所预期的现金流量这二者间能够实现一致。这样就能够有效地防止企业为了偿还到期债务而影响自身的正常经营,保障企业的偿还能力。
2.使企业保持良好的财务信用。财务信用作为商贸企业的一项重要无形资产,对于企业进行正常的信用结算、原材料赊购、产品销售和资金筹集等方面都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增进企业的潜在筹资能力,对于企业化解财务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有效保持企业良好的财务信用,一方面,商贸企业要能够和企业保持良好的信用关系,要和银行之间共享企业的经营信息和资金管理状况,从而建立双方互信基础;其次,商贸企业要能够和供货商之间保持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尽量减少货款拖欠问题,因为一旦失去供货商的信任和支持,商贸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将直接受到影响,特别是在企业出现暂时资金困境的时候,供货商的支持是十分重要的。
3.建立并完善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作为防范企业资金风险的一项重要措施,建立并完善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不仅可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也是各项企业财务活动的合法性的重要保证。通过这项措施的实施,将从企业内部形成有效防范企业财务风险机制。对此,一方面要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严格的商贸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重点放在对企业的现金流量预算、成本控制、财务风险预警、实物资产及应收账款管理等方面;另一方面,企业也应该能够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责任,严格责任追究制度。
4.科学管理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商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商贸企业要重点加强现金流量、仓库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商贸企业可以根据现金的周转速度来确定最佳的现金持有量,合理分布和应用现金,提高现金的使用效率;对于存货,要充分考虑其仓储成本和市场缺货成本,在保证存货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最大化减少仓储成本;在应收账款的管理上,要进行全程的系统性跟踪管理,确定合理的收账程序和讨债方法,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日常控制体系。
四、结束语
商贸企业主要从事的是商品的流通及其相关服务,而市场行情瞬息万变,这就对企业资金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贸企业在进行资金管理时必须具有较强的控制力,可以果断应对因多种原因产生的资金风险因素。我国商贸企业要不断优化公司债务融资的构成比例,精心组织实施企业经营策略,树立良好的商业信誉,并建立和完善企业的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将财务风险限制在可控范围之内。
参考文献
[1]王化成.财务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2]吴羚.企业财务危机的成因及防范对策[J].海南金融,2005,(1).
财政政策特征范文4
[关键词]企业生命周期;财务特征;财务管理;财务策略
一、企业生命周期及其阶段性特征
1989年,美国爱迪思研究所创始人伊查克。爱迪思博士提出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1].他认为企业生命周期是指企业从创办开始,到其消亡为止所经历的自然时间,包括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4个阶段。马歇尔曾以森林中的树木对公司生命周期作类比,“岁月或迟或早都要对它们发生影响……它们逐渐失去活力”[2].我们的观点是由于企业受经济周期、产业生命周期、资源周期、管理周期以及人的生命周期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企业的盈利状况表现出周期性特征,导致企业的发展过程表现出周期性特征。预期盈利导致企业的创建,企业进入初创时期;盈利水平快速提高,企业进入成长时期;盈利水平由缓慢提高转变为明显下降,企业进入成熟时期;盈利水平持续下降,企业进入衰退时期[3].
1.初创时期。这一阶段的企业始于2种情况:一是在获得一定专有技术后由个人独资、集体合资或国家投资创建的企业;二是由原有企业接管其它企业而转变成新的企业。处于初创期的企业,其生产设备简陋;拥有一定的生产技术或专有技术;生产规模小,产品市场份额低,固定成本大;企业组织结构简单,生产经营者与管理者合二为一,管理体制采取集权模式;资本主要是股东投入的股本和少量的债务;企业盈利能力低,现金流转不顺,经常出现财务困难。
初创时期的企业经常采用“钻缝隙”策略,在某个产业的细分市场中提供异质产品或个性化的服务。由于企业规模小,正可谓“船小好调头”,能够快速适应环境的变化。另外,企业的管理习惯还没有形成,各种内部控制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管理机制灵活而富有弹性。
2.成长时期。渡过初创时期,企业就进入了成长时期。成长时期又可分为2个阶段:迅速成长阶段和稳定成长阶段。在迅速成长阶段,企业基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产品系列,产品市场份额稳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逐渐增强,业绩增长速度加快。经过快速的增长和积累之后,市场竞争者增多,产品市场份额增长速度减缓,企业进入了稳步成长阶段。在这一阶段,企业已经接近成熟,是成熟期的过渡阶段。这时,企业在竞争产业中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市场定位,为了保持现有的发展速度,企业会不断寻求新的业务,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企业管理层的决策管理和风险管理的能力较强,分权经营管理模式逐渐得到完善,具有管理经验的职业经理人不断被吸收到企业中来。
3.成熟时期。这一时期可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为成熟前期;第二阶段称为蜕成熟化阶段。这2个阶段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成熟前期是骨干企业向大型或较大型企业的演变和发展时期,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企业内部大多还是单一单位(单厂形式),企业还是企业家式的经营方式,企业内尚未形成成熟的经理阶层。此时,企业通过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取得了原料和销售的控制权,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企业资金雄厚、技术先进、人才资源丰富、管理水平提高,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成熟后期则是大企业向现代巨型公司或超级大企业演变的重要时期,我们把这一阶段称为蜕成熟化阶段。它与成熟前期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企业内部的多单位和职业经理阶层的形成。此时,企业已经走向内部单位的多元化和集团化,企业能更有效地进行日常业务流程的协调和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促进企业的低速持续成长。但在企业成熟后期,原有产品的市场已经饱和,生产能力出现过剩;企业效益下降,成本开始上升,企业内部出现了倾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使企业重新迈入增长轨道,就需要技术、管理创新,或通过分立、合并、资产重组等形式,使企业完成业务的蜕变和管理体制的改变。
4.衰退时期。衰退期的企业表现为几种情况:一种是在成熟前期的企业未实现后期的蜕变而衰退下来;另一种是在蜕变后,企业自然进入衰退期;还有一种是经蜕变后,企业成为超级大型企业集团进入新的成长阶段。无论哪一种情况的发生,事实上都说明企业遵循生命周期规律。处于衰退期的企业产品市场份额逐渐下降,新产品试制失败,或还没有完全被市场所接受;管理阶层的、本位主义严重,部门之间相互推诿责任、士气低落;出现亏损,股票价格逐渐下跌。此时,被竞争对手接管、兼并的可能性增大,企业生存受到威胁。
二、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财务特征
(一)初创时期的财务特征
1.资本主要来源于创业者和风险资本家。由于初创时期企业资信水平低,偿债能力差,资产抵押能力有限,负债融资缺乏信用和担保支持,很难获得银行贷款支持。资金主要来源于创业者的投入和风险投资公司的投入。
2.投资项目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初创时期企业的投入多、产出少,现金流转缓慢等特点决定了高风险的特点。但是,企业拥有的新发明、新技术转化而成的新产品又孕育着新的市场机遇,所以,投资项目又具有高收益的特点。
3.创业者财务集权治理模式。企业小,创业者集投资者、生产经营者、管理者于一身,即为“小企业做事、大企业做人”。对于初创时期的企业来说,创业者对筹资、投资以及日常财务管理工作都要过问,财务大权完全操控在创业者手中,财务管理体制是典型的创业者财务集权治理模式。
(二)成长时期的财务特征
1.企业筹资能力提高,融资渠道多元化。进入成长期的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条件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新技术不断成熟、新产品逐渐被市场接受,客户稳定增加,生产销售量提高,产品成本下降,经营风险随着业务量的提高而不断降低。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不仅可以利用银行进行间接融资,而且还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进行融资。
2.往往实施比较积极的财务政策。从初创期到成长期,创业者尝到了成功的甜头,从心理行为上急于扩大企业的规模,更富于冒险精神,往往选择比较积极的财务政策。通过提高负债比率,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满足企业成长对资金的需求;在销售策略上,选择有利于客户、扩大市场销售额的销售政策,如放松商业信用条件、提高售后服务、改善产品性能和质量等;收益分配选择少量的现金股利和高比例配股、送股,提高收益留存率, 实现高积累、快扩张。
3.经营者分权财务治理模式逐渐形成。随着企业的不断成长、规模的壮大,企业组织结构由单层逐渐形成多层,由简单变复杂。创业者集权财务治理模式不能适应成长期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逐渐完善,对分公司或子公司采取分权管理、预算控制,创业者将经营权不断授权给具有经营管理专长的职业经理人员;创业者对企业的发展战略、业务规划、重大的财务事件进行决策管理,经营者负责具体实施战略、规划和计划,所有权与经营权逐渐发生分离。
(三)成熟时期的财务特征
1.财务状态较为稳定。成熟期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比较成熟、产品市场份额稳定,企业盈利水平稳定、现金流转顺畅、资产结构合理,财务状态处于十分稳定的时期。
2.实施比较稳健的财务政策。成熟期企业虽然各个方面都令人满意,但是,存在着市场萎缩、行业生命周期进入萧条的可能,所以,企业存在着潜在的经营风险。为了控制企业的总体风险,企业往往选择比较稳健的资本结构政策,投资项目选择比较慎重,不愿投资高风险的项目;股利分配一般以现金形式为主,而且股利支付率相对稳定。
3.职业经理层财务治理模式形成。由于市场进入者增多,产品市场趋于饱和,毛利率下降,企业往往选择技术转让,海外扩张,建立分公司、子公司等规模扩张战略。这种跨区域、跨文化的规模扩张,伴随的风险是很大的,包括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政治风险、信用风险等等。业务的复杂化给企业管理带来了困难,客观上需要职业经理人员进行实际运作、管理。对于各种风险的管理、项目的分析论证需要有专业知识、实际经验的职业经理人,形成了以职业经理为主的财务治理模式。
(四)衰退时期的财务特征
1.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财务状况趋于恶化。行业的生命周期到了衰退期,产品供大于求,有实力的企业会选择价格下调和更为宽松的信用政策。价格大战,造成企业的盈利下降;商业信用的放宽,造成企业应收款项余额增加,企业的坏账损失增加。这时,股票价格开始下跌,发行股票、债券融资十分困难,银行信用贷款收紧,企业筹资能力下降。在企业现金流转不畅、融资困难的条件下,企业的财务状况开始恶化。
2.资产、业务重组,企业被接管或兼并。衰退时期的企业通过业务收缩、资产重组,或被接管、兼并等形式可以延缓衰退,或蜕变为另外一个产业的企业。受业绩压力和来自于证券市场股票价格压力的影响,管理层迫切需要扭转企业财务恶化的局面,实施有效的重组计划和企业兼并计划是衰退时期必然的选择。
三、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财务管理策略
(一)初创时期的财务管理策略
1.资本集聚策略。初创时期,企业最稀缺的是资本,能否有充足的资本支持是企业打开市场、维持生存的基本条件。创业者必须对企业的生产技术、市场前景、盈利预测进行充分调查、科学论证、正确预测,并将这一系列信息向资本所有者进行及时报告、沟通,以吸引资本所有者追加投资。将创业者的设想向风险资本家推介,争取风险资本家的支持。在企业开始有了盈利记录,而且,市场前景开始逐渐明晰时,企业应积极准备,争取在创业板市场上发行股票,扩大股本规模。
2.保持富有弹性的、灵活的财务策略。初创时期,最难的是打开产品的销售市场。企业可以选择直接进入市场,也可以选择寄居进入市场。直接进入市场的难度比较大,需要建立销售网络,销售费用高,定价策略、商业信用策略要保持弹性。寄居进入市场,是指通过选择已经进入成长期或成熟期的企业作为寄居体,将企业的产品与寄居体企业的产品搭配销售,或利用寄居体企业的销售网络进入市场。
3.通过权益资本建立利益相关者同盟。初创时期,企业的禀赋条件具有不确定性,如产品市场、生产技术、销售网络等方面,包括创业者、员工、销售商在内的利益相关者很容易产生短期行为。为了使利益相关者团结一致,共谋事业,可以将员工的人力资本、销售商的客户资源予以权益资本化,通过谈判设定予以资本化的数额,使初创时期的企业形成一个以创业者为主、多方利益主体共同治理的同盟。
(二)成长时期的财务管理策略
1.保持与规模扩张、利润增长相适应的筹资额度。新产品成功推向市场之后,销售额会随之增长,企业为了扩大生产,就需要增加投资,以增添机器设备、存货和劳动力,这就需要筹集大量资金来实现企业的规模扩张战略。首先,适当提高资产负债比率、降低资本成本,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成长时期,企业的业绩稳定、增长较快,适当扩大负债比率,保持资产负债率在50%~60%之间较为恰当。这样,一方面,负债利息的税盾效应,可以降低负债资本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使股东享受企业成长时期业绩稳定增长带来的股东权益稳定增长的好处[4].其次,正确预测企业资金需求量,保持企业快速、可持续增长。成长期企业应正确识别市场机会,适时扩大企业规模,正确预测资金需求量。财务部门应充分利用成长期企业的融资优势,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实现企业的销售增长、利润增长与股东权益增长的有机同步提高。
2.保持积极稳健的财务政策。成长时期的企业也并非一帆风顺,财务政策的选择应留有余地,以应付突发事件或短时期的市场波动带来的资金紧张局面。做好客户的信用资料记录,正确评估客户信用,防止信用风险发生对企业成长的影响;保持现金流转的顺畅进行,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周转速度;正确核定资产跌价准备金率和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率,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提高研发费用比率,支持技术开发的资金需求,为企业持续增长提供后备力量;扩大固定资产技术改造投资比例,为企业规模扩张提供物质基础。股利分配以分红股、配股为主要形式,扩大留存收益比例。
3.建立适当分权的财务管理模式。企业规模的扩张同时也伴随着组织结构的膨胀,业务链的拉长和组织层级的增多必然造成成本的提高,财务集权治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管理幅度增长的要求。为了适应管理幅度增大的要求,财务权力适当下移,建立适当分权的财务管理体制,更能激发基层单位的积极性,以为企业可持续增长提供体制保障。
(三)成熟时期企业的财务策略
1.利用剩余资金,选择证券化资产投资,优化资产结构。成熟时期,企业的财务状态比较稳定,有充足的现金流,为了降低资金的机会成本,可以选择收益有保证的国库券、金融债券进行投资。这样,不仅可以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收益率,而且,还可以在企业急需资金时,变现证券化资产,满足企业资金的需要。
2.加强投资管理,保证预期投资报酬率的实现。成熟时期,企业对外投资增多,对集团公司下属公司的资本管理越来越重要。下属公司有的是附属公司、有的是控股子公司、有的是参股公司。对附属公司应实行集权管理模式;对控股子公司应采取股东依法治理的财务模式,可以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及时召开股东大会等方式有效行使包括重大财务事项的决策权、预算控制管理权。对参股公司应采取相机财务治理模式,预期能够稳定获取利润,可以追加投资,否则,应及时转让股权,将投资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3.加强成本管理,保持成本领先战略。成熟期的末期,企业的销售由正增长向负增长转变,销售量的下降必然引起单位固定成本的增加,同时,价格也在不断下降。成本的上升和价格的下降,造成利润的快速下降。为此,企业必须加强成本管理,实现低成本扩张,兼并弱势企业,提高业务量,降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保持成本领先。
(四)衰退时期的财务管理策略
1.资产变现、压缩开支,保持现金流转正常进行。由于产业周期进入衰退阶段,造成销售量的明显下降,这会给企业现金流造成很大的压力。此时,企业应将闲置不用的固定资产进行变现处理,收缩企业的业务单元;对机构进行精简,降低人工费用和管理费用;处置闲置资产、回收应收账款,使企业的现金流转正常运行。
2.实施资产重组,优化长期资产的组合,提高资产收益率。衰退时期,企业的财务资源必须通过资产重组的方式重新配置,提高优势产业的资源配置比例,维持衰退产业必要的资源,以优化企业的长期资产结构。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进入另一产业获得生机,另一方面可以等待原有产业的复苏度过困难时期。
[参考文献]
[1]伊查克。爱迪思。企业生命周期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3-10.
[2]唐海滨。企业生命的秘密——兼论与社会科学有关的话题[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5-20.
财政政策特征范文5
[关键词] 长沙市;蔬菜价格;波动特征;影响因素
蔬菜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是“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蔬菜价格波动频繁,其价格的上涨给大多数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人群造成很大困扰。保障蔬菜供应和稳定蔬菜价格有利于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活消费需要和社会和谐稳定。笼统地谈蔬菜价格波动没有实际意义,只有从实际的市场数据中分析蔬菜价格如何波动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才有可能为政策操作提供建议。本研究选取长沙市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马王堆蔬菜批发市场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蔬菜价格作为长沙市蔬菜价格的数据代表(数据来源于新农村商网),由于目前长沙市马王堆蔬菜批发市场的价格主要是批发给零售商和超市的价格,所以用当天成交的价格合计每月的平均价。在对近几年蔬菜价格变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蔬菜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并对稳定蔬菜价格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一、长沙市蔬菜价格的波动特征
2009年以来,长沙市蔬菜的批发价格变动较为明显,年度之间价格呈现上涨的趋势,年度之内价格呈现季节性的波动,不同品种之间价格的波动也存在不同特点。
1.近年来蔬菜价格的总体走势
从图一可以看出,总体而言,近年来蔬菜价格呈上涨的趋势。2010年蔬菜价格比2009年平均上涨11.97%,虽然8、9月份比上年同期稍微下降,但下降幅度较小。4、5月份上涨最为明显,比上年同期上涨将近31.4%。2011年蔬菜价格比2010年平均上涨5.02%,除4、5、6月份以外,每月价格均比上年同期价格有所上涨。
2.蔬菜价格在不同年份的波动特点
从图一可以看出,每年的蔬菜价格呈现出大致相同的波动趋势。在每年的2、3月,蔬菜价格水平最高,然后呈下降趋势;在每年的6、7月,蔬菜价格下降到最低点,然后呈上升趋势。这符合农产品的生产规律,农产品生产通常具有一定的季节波动性且农产品价格受市场经济规律的影响。但每年的蔬菜价格波动又不尽相同。从图一还可以看出,2011年蔬菜价格在3月达到最高点,随后下降,到6月降到最低点,随后上升,在历经10、11月稳步上涨之后,12月蔬菜价格又有所下降;2010年蔬菜价格波动与2011年相似,只是在4月达到最高点时,随后下降的速度比较缓慢;2009年蔬菜价格波动比较频繁,在1月达到最高点,随后下降,到7月降到最低点,随后上升,到10月有所回落,随后大幅上升。
图1 2009-2011年蔬菜月度价格走势
图2 4种蔬菜月度价格走势
3.不同品种蔬菜价格的波动特点
蔬菜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蔬菜价格在同一时期会有很大差异,而且价格变动趋势也会有所差异,下面以西红柿、黄瓜、青椒、茄子为例进行分析。如图2所示四种蔬菜的价格均呈现出了一定的季节性波动,但波动幅度和波动情况均不相同。
首先,西红柿每年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平均差值为2.82元/kg,黄瓜为2.39元/kg,青椒3.61元/kg,茄子1.84元/kg.从图中可以看出青椒和黄瓜的价格波动要大于西红柿和茄子价格的波动。
其次,西红柿每年的最高价格1、2月,最低价格一般出现在6、7月;黄瓜一般最高价格出现在2、3月,最低价格出现在5、6月,比西红柿晚一个月左右达到最低价格;青椒每年的最高价格一般出现在1、2月,随后呈下降趋势(2010和2011在4月价格突然上升为异常波动),最低价格出现7、8月,茄子每年最高价格一般出现在3、4月,最低价格出现在7、8月,比黄瓜晚2-3个月到达最低点。
再次,不同种类的蔬菜价格变化规律也不同。例如,黄瓜价格的波动较简单,每年出现一个高峰(2、3月)一个低谷(5、6月);而西红柿价格的波动就比较复杂,每年除了一个高峰(1、2月)一个低谷(6、7月)以外,在每年的9、10月,西红柿的价格会出现一个小的回落,而后恢复上涨趋势。
总之,蔬菜价格的变动在年度之间呈现上涨趋势,在年内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波动,这可能是由于蔬菜生长受季节影响的结果。与此同时,不同种类蔬菜的价格变动在符合季节性波动的同时又各不相同,有各自变动的特点。
二、长沙市蔬菜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长沙市蔬菜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蔬菜市场供给、蔬菜自身生产特点、蔬菜生产成本等等,都会对蔬菜价格的变动产生影响。
1.市场供给因素的影响
随着长沙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城郊变成了城区的一部分,房地产开发和公路、铁路建设占用了大量的菜地,而新菜地又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和补充,使长沙市蔬菜供应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蔬菜供应在不同季节来源有所不同,每年5-9月是本地菜的生产旺季,蔬菜品种达60多种,市民消费的蔬菜50%来源本地,50%来源外地。在其他时期,本地蔬菜生产处于淡季,品种只有六七种,市民消费的蔬菜80%靠外地供应。全年平均下来,本地菜与外地菜的比例为3∶7[1]。本地蔬菜上市量偏少降低了长沙市蔬菜市场抵抗国内蔬菜市场影响的能力,外地市场一旦出现问题将严重影响长沙市蔬菜的价格波动。
2.生产成本的影响
长沙市蔬菜生产设施偏少,以塑料薄膜为例,许多蔬菜棚设备简陋,据长沙市统计局资料显示:长沙市有棚面积占蔬菜生产面积的比例不到10%,有的只有棚却没有膜。一亩蔬菜地如果盖膜得花费几百元,最高一千元[2]。在寒冷的冬季和容易发生“倒春寒”的春季,许多蔬菜在没有盖膜情况下被冻死,造成本地供应量减少。蔬菜生产离不开种子、化肥、燃料、人工、农药等生产资料。生产资料价格的变化都会影响到蔬菜价格的变化。尤其是化肥和燃料的价格近几年变化幅度较大,给蔬菜生产成本变动造成了很大影响,蔬菜销售价格也会随之有较大幅度变动。
3.政策扶持的影响
早在九十年代,长沙市对蔬菜生产实行一定价格补贴政策,但随着市场的开放度进一步加强,蔬菜生产完全靠市场调节。长沙市原来对蔬菜生产每年有1000—2000万元补贴[2]。随着经济市场化,蔬菜生产完全取消了补贴,加之市场风险不断加大、不确定性增加引发蔬菜生产者对于扩大蔬菜种植预期的下降,在加上农业税的全面取消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惠农政策的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而种植蔬菜的农民越来越少,从而导致蔬菜市场不断调运外地菜弥补缺口,而尤其是一部分青壮年在外打工而家庭缺少劳力耕种的农户纷纷将原有菜地“退菜还粮”,使长沙市蔬菜的自给率进一步减少。供给的减少进一步加大了城市蔬菜供求的压力,推动蔬菜价格持续的上涨。
4.蔬菜自身生产特点的影响
受气候和蔬菜自身生长条件的限制,蔬菜在各个时期的价格和品种,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每年4-10月,气温逐渐上升,长沙市本地露天蔬菜和其他外地的蔬菜生产增多,成本相对较低,所以蔬菜价格会在此时间段较低。11月至次年3月是温度较低的季节,露天蔬菜不能良好生长,需要在温室或大棚里种植,种植成本上升,加上其他各种成本的增加也较多引起蔬菜销售价格上升。
三、稳定长沙市蔬菜价格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前面对长沙市蔬菜价格波动现状的描述和影响因素分析,本文对进一步保障长沙市蔬菜价格稳定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1.增加蔬菜供应
增加供给是保证蔬菜供求平衡,稳定蔬菜价格最重要的条件。一是扩大蔬菜播种面积。建立蔬菜种植面积约束性考核指标,不应城市建设和其他因素而减少蔬菜种植面积。同时对居民常用蔬菜种植户实行补贴,使蔬菜种植户不因成本上涨而减少收益。二是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水平。设立蔬菜科技投入专项资金,由蔬菜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单产和质量,增加蔬菜总量。三是蔬菜的供求存在着市场的非均衡性,因而不同季节不同品种的蔬菜产品面临着不同的需求增长率。要瞄准淡季、瞄准蔬菜多样化和安全化来逐步调整品种结构[3]。
2.加强政策扶持
尽快出台全市统一价格调节基金征收使用办法,发挥价格调节基金对保护蔬菜生产和稳定市场价格的作用。同时,有条件的地区从预算外资金中提取一定比例专项用于蔬菜业发展,并组织保险公司开发适合蔬菜生产的保险产品,为菜农提供火灾、风灾、雹灾、水灾、雪灾等全方位的风险损失保障,扩大蔬菜保险的覆盖面,降低农户生产经营风险。让种植蔬菜的农户在遭受灾害后有能力及时恢复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挽回损失,避免因灾致贫、因灾返贫,增强菜农的抗灾能力,消除菜农的后顾之忧,充分调动菜农的种植积极性。
3.完善流通体系
支持蔬菜生产经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对接超市、酒店、单位食堂和社区菜店,减少流通环节,降低营销成本,稳定蔬菜价格水平。各地主要菜店、经销商应与本地蔬菜基地挂钩促进直销[4]。建立直销渠道。支持农民扩大直销渠道,减少流通环节,抑制蔬菜价格。在主要农贸市场、街道和社区增加直销点,在特定时段为菜农开辟专门销售区域。在地产菜大量上市期间,鼓励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大型超市与农户、生产基地实行“场地挂钩”、“场厂挂钩”“农超挂钩”,从菜农手里直接收购。安排临时交易场所方便地产菜流通。根据市场蔬菜需求和供应状况,因地制宜安排临时集贸市场或临时摊点,方便农民卖菜和市民买菜,降低交易成本。
4.加快蔬菜信息体系建设
蔬菜市场与农户之间信息交流,直接影响了蔬菜价格的透明化,明确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建立蔬菜产销服务信息平台,由专业机构审查,规范信息采集标准,健全信息工作机制,加强采集点、信息通道、网络中心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覆盖主要蔬菜品种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的信息监测、预警和制度,强化对蔬菜生产、市场和价格走势的分析预警,定期收集蔬菜生产、供求、质量、价格等信息,引导农民适时生产适销对路的蔬菜品种,引导经营者合理安排经营活动,确保蔬菜供应及时,流通合理,价格稳定[5]。
参考文献
[1] 李亮.未来3年长沙新增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6.5万亩[EB/OL].中国农产品加工网,2011-8-13
[2] 肖元.蔬菜价格攀高成因分析[EB/OL].长沙统计信息网,2011-3-8
[3] 袁祖华,粟建文.湖南蔬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7(4):33-35
财政政策特征范文6
(一)财政政策的分类
根据财政政策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财政政策可分为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一些可以根据情况自动发生的经济波动不需要外包稳定政策是自动稳定政策。它可以直接经济状况的波动来产生调控作用。如税收和政府支出都是自动稳定政策。与自动稳定政策刚好相反,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则需要通过外部经济力量。根据财政政策在国民经济方面的不同的功能,财政政策可以分为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主要是通过增加财政赤字,如减税、增支,以增加社会总需求。相反,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主要通过增税、减支进而减少赤字或增加盈余的财政分配方式,减少社会总需求。
(二)财政政策的工具
税收工具,税收作为国家主要的收入政策工具,具有强制性、无偿性等特征,因此也成为实施财政政策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公债工具,所谓的公债也是债券的一种,它的发行主体是国家或政府。作为发行主体,国家或政府以其信用为基础,向国内外举借债务来取得的收入。经常项目支出工具,主要指政府对社会公共的支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是其主要部分。购买性支出,包括商品和劳务的购买,转移性支出包括社会福利支出和政府补贴。
二、财政政策与税收的关系
经过以上的分析,税收在财政政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在扩张性财政政策还是在紧张性财政政策中都有着很大的调节作用,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一部分,不仅是国家财政收支的基本来源和保证,也是政府执行社会职能的主要手段,它更是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最主要、最规范的形式,不仅为社会公共产品与服务提供财力支持,更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税收在财政政策中的主要意义有以下几点:第一,税收可以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关系,从而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平衡发展。第二,税收可以调节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第三,税收可以调节收入,实现公平分配。在宏观调控方面,税收是一种自动稳定政策,在税收体系,特别是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反应相当敏感的经济活动水平的变化。举例来说,如果政府预算平衡,税率无变化,经济低迷,国民产出将减少,税收收入会自动下降。税收乘数的大小与财政政策的大小有很大的关系,税收乘数表明的是税收的变动(包括税率、税收收入的变动)对国民产出(GNP)的影响程度。其中b为边际消费倾向。税收乘数为负,税收和国家输出增加或减少为相反的方向;政府增税时,国民产出减少,减少量为税收增量的b/(1-b)倍。假定边际消费倾向b为0.8,则税收乘数为-4。可见,如果政府采取了减税的政策,虽然可以减少收入,但将成倍提高社会有效需求,有利于民营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