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虫害诊断及防治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常见病虫害诊断及防治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常见病虫害诊断及防治方法

常见病虫害诊断及防治方法范文1

关键词:北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我国北方地区为温带季风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量普遍偏少,空气湿度较低,容易对植物生长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并容易出现各种病虫害。下面谈谈北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1 北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

园林绿化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利用丰富的花卉资源对环境进行绿化和美化。这些园林植物不仅能创造适宜于人类生活的优美环境,而且还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然而,这些花、草、树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袭击,园林植物病虫害即是一种极为普遍的自然灾害。—般情况下,病害和虫害常导致花草、树木生长不良,叶、花、果、茎、根出现坏死斑,或发生畸形、凋萎、腐烂以及形态残缺不全、落叶和根腐等现象,降低了花木的质量,使其失去观赏价值、绿化效果,甚至引起整株死亡。有些病虫害能使某些花卉品种逐年退化,终至全部毁种,或使城市绿化树种、风景林和林木大片衰败或死亡,从而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观赏植物需求量剧增,加上现有森林资源日益耗损,深感花卉资源和森林资源之不足。因此,我国和其它许多国家在努力扩大国家园林植物与森林资源的同时,对病虫害防治均制定了具体的法规和措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以减少病虫害给国家经济造成的重大损失。因而,掌握和贯彻病虫害防治理论与技术措施,是提高园林植物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重要保证。

2 北方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

2.1 常见虫害

2.1.1 刺蛾类。刺蛾类是园林植物的一大重要害虫,该虫食叶树种较杂。危害严重时,将会食光全部叶片,使冬芽形成受到影响。

2.1.2 蛀干害虫。蛀干类害虫,如天牛、木蠹蛾等幼虫危害很大。有的天牛以成虫出现,但大部分以幼虫在树木的韧皮部和木质部钻蛀为害,并排泄粪屑,位于韧皮部的幼虫为害期可达11月上中旬,位于木质部的幼虫为害期可达11月下旬。木蠹蛾的幼虫有的下树化蛹或在树内越冬。

2.1.3 介壳虫。介壳虫又称蚧虫,属于同翅目蚧总科园林害虫。它除了刺吸取食寄主植物造成直接危害外,还排泄蜜露,诱发植物煤污病,造成植物长势衰弱、落花落果、枝长干枯或整株死亡。

2.1.4 食叶害虫。该类害虫将1个枝条或叶片食光后,分散取食,食叶后影响冬芽的形成和隐芽的再次萌发。主要的食叶害虫有杨扇舟蛾、角斑古毒蛾、臭椿皮蛾、花椒凤蝶、棉大卷叶蛾、小蓑蛾、葡萄虎蛾、葡萄天蛾、柳蓝叶甲、樗蚕蛾、尺蠖、美国白蛾等。

2.1.5 蝽象类。蝽象类害虫属半翅目,成虫和若虫均以刺吸园林植物的叶片为害,使植物叶片失绿、植株矮缩等。蝽象类害虫一般是以成虫越冬,到了秋天,它们大部开始寻找隐蔽的地方准备越冬,若防治不及时,危害严重时会导致煤污病的发生。

2.2 常见病害

2.2.1 枝叶病害。真菌是枝叶病害中最主要的病原菌。侵染枝叶的许多病原菌也常侵染花器、幼果等。枝叶病害的症状类型很多,主要有白粉病、锈病、煤污病、叶斑病、变色型、叶畸形等。譬如:叶斑病类主要是由真菌门中半知菌亚门、子囊菌亚门的一些真菌,以及线虫、细菌等病原物所致。主要是叶组织受局部侵染,导致各种形状的斑点病的总称。叶斑病种类很多,可因病斑的色泽、形状、大小、质地、有无轮纹的形成等因素,又分为黑斑病、褐斑病、圆斑病、角斑病、斑枯病、轮斑病等种类。叶斑上往往着生有各种点粒或霉层。它普遍降低园林植物的观赏性,有些还会给园林植物造成巨大的损失。

2.2.2 茎干病害。引起茎干病害的病原,包括了生物性病原和非生物病原等各种因素。如真菌、细菌、类菌质体、寄生性种子植物、茎线虫等生物病原都能引为害花木的茎干,其中以真菌病害为主。茎干病害的症状类型主要有:腐烂、溃疡、枝枯、肿瘤、丛枝、带化、萎蔫、立木腐朽、流胶流脂等。不同症状类型的茎干病害,发展严重时,最终都能导致茎干的枯萎死亡。

2.2.3 根部病类。根部的症状类型可分为根部、根颈部皮层腐烂,并产生特征性的白色菌丝体、菌核、菌索;根部或干基部腐朽并可见有大型子实体等。根病的发生,在植物的地上部分也可以反映出来,如叶片发黄、放叶迟缓、叶形变小、提早落叶、植株矮化等。引起根病的病原可分为非侵染性的和侵染性的。根部诊断有时很困难,根病发生的初期不易发现,待地上部分出现明显症状时,病害已进入晚期。一般是以幼苗猝倒和立枯病为害较重。

3 加强北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3.1 合理使用化学防治

一是选择使用生物农药。生物农药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能有效地保护天敌,消灭害虫,对人畜危害小,对环境污染小,相对于化学农药来讲对病虫害的控制作用具有持久性。如:利用Bt乳剂防治国槐尺蠖,每年喷2遍药即可控制其危害,而用化学农药每代害虫都必须防治2遍以上。生物农药除了Bt乳剂、灭幼脲外,最近几年生产的花保、烟渗碱等,这些都是防治园林病虫害的首选农药。二是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改进农药施用技术。化学防治只在必需应急时进行,实施靶标防治,尽可能地选用具有选择性、低毒、对环境污染小的药剂,少用或不用广谱性的化学农药,经常变化用药品种和混用配方,以免害虫产生抗药性。施药方式也应采取涂茎、根施和注射等方法,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目前,病虫害防治中大多使用常规喷雾方法。据测算,常规喷雾从施药器械喷洒出去的农药只有25%~50%能沉积在植物叶片上,不足1%的农药能沉积在靶标害虫上,而仅有0.03%的药剂能起到杀虫作用。这种施药方法不仅效率低,造成农药浪费,还使大量农药流失到非靶标环境中,造成人畜中毒,污染环境。因此必须改进化学农药的施用(特别是喷雾)技术,提高农药的利用率,降低农药在非靶标环境中的投放量,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3.2 发挥综合防治优点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是对病虫害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它从园林生态系的总体出发,根据病虫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病虫害的危害控制在经济损失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经济、安全、简便、有效”的准则。其优点是:(1)协调措施,减少矛盾。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如果协调起来,就能达到既能杀死病虫害,也能较大限度地发挥天敌的作用。如采用内吸杀虫剂,涂抹茎、干和根部浇灌等,早期控制蚜虫、红蜘蛛、介壳虫的发生。选用对农药抗性较强的天敌,配合施用杀伤天敌较少的选择性药剂,是避免或减少矛盾的途径。(2)力求兼治,简化措施。在自然界里,多种病虫害常同时发生,分别防治,造成重复。以一种优势病虫害为对象,掌握植物发育的关键和病虫防治的有利时机,集中用药,兼治其他。可根据当时、当地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抓住有利时机,采用施放天敌、使用菌剂、药剂等针对性措施,达到兼治的目的。(3)取长补短,相辅相成。构成病虫害发生的环境因素及影响其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防治措施也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因此,采取取长补短、提高效果是必要的。如防治地下病虫“种蝇”时,注重施肥与药剂杀灭成虫相结合的措施,可以基本控制其为害。

3.3 加强养护管理,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

病虫的发生和为害在相当程度上与植物的生长势相关。对生长势差的应及时施肥、浇水、松土锄草,提高植物自身的抗病虫能力。并结合秋冬季修剪,除去病虫枝条。这样不但可以调节植物养分,还可以减少越冬病虫来源,通风透光、增强树势,营造不利于病虫害越冬、繁衍、为害的环境条件。

3.4 搞好病虫情预测预报工作

在花木种植场、公园、绿化带等大面积种植地区有计划、及时防控病虫害。通过有效虫口基数、生物气象图、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病虫预测,根据预报时间长短可分短期预测(一般预测期在30天左右)、中期预测(一般是根据上一代推测下一代)、长期预测(一般是跨季度或跨年度的预测),从而达到对病虫害的发生期、发生量、发生范围或危害程度作出相应的预测。特别是对近几年发生较重的,了解较少的病虫害的预防控制工作,如樟叶蜂、灰白蚕蛾等,真正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总之,从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开始,到立地环境的改造,科学地栽培,合理地运用养护技术,强化预防措施,辅以化学的、生物的措施,建立科学的园林综合防治系统,一定使园林病虫害的防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应作为园林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加以应用。

参考文献

1 姚衍芳.北方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3)

常见病虫害诊断及防治方法范文2

关键词 大蒜;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436.33.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1-0096-01

大蒜有抑毒杀菌作用,是很好的解毒保健食品。大蒜之乡――邳州市是全国四大蒜区之一,全市大蒜规模化连片种植面积达到5.67万hm2。邳州市白蒜产品已远销欧美、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1]。但近年来随着栽培环境的变化,也对大蒜的规模化种植管理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就当前形势下如何搞好大蒜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方法作如下探讨。

1 大蒜规模化栽培管理

1.1 播种

大蒜是悬状须根,根主要分布在5~25 cm土层中,吸水肥能力较弱,鳞茎又在土壤中生长、膨大。因此,大蒜要选择土壤疏松、排灌自如、有机质丰厚的地块栽培。俗语“辣见辣,苗不发”,忌连作。播种前,施足充分腐熟有机肥30~45 m3/hm2,若不腐熟,易烧伤蒜根,还会引起蒜蛆重发生,另加施尿素450 kg/hm2、磷肥450 kg/hm2、钾肥525 kg/hm2,均匀撒施,然后立即耕翻土壤20~30 cm深,细耙整匀备用。化肥切记不宜用量过大,否则会抑制生长,影响产量。

规模化栽培时要求尽量集中播种,这样便于田间管理。邳州市栽培一般选用脱毒白蒜播种。播前用井水浸泡蒜种12 h,捞出后用多菌灵拌种,这样可以提前2~3 d出苗,而且苗体抗逆性强。秋播大蒜一般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播种正当时”,也就是每年的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结束。太早地温高,易烂种,若冬前苗体过大,易受倒春寒影响;太晚冬前幼苗太小,不抗逆,都将影响大蒜产量和质量。合理密植是抗逆性的必要措施之一。一般采用行距20~25 cm、株距8~12 cm的密度播种。大蒜适宜浅播,播种深度2~3 cm。采用机器开沟条播,播后及时覆土,喷除草剂,覆盖地膜。喷洒除草剂时要倒退喷洒,防止未喷到的地方长草。播种5~7 d后人工及时辅助破膜出苗,当地一般在小棍上绑1个小铁钩,勾破膜,辅助出苗[2-3]。

1.2 肥水管理

冬前要促控结合,以控为主,少浇水。以防徒长和过早烂母,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壮苗,确保大蒜安全越冬。在封冻前(11月底)浇1次越冬水,结合浇水施尿素150 kg/hm2,一是满足大蒜冬季对水的需求,二是以水提高地温,增强幼苗抗寒性。翌年春天,清明前后浇1次大水,此时的大蒜正处于返青退母期,施尿素225 kg/hm2或复合肥150 kg/hm2。蒜薹露尾时是需水临界期,此时进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要连续浇水,确保土壤湿润,以水促薹。蒜薹采收前3 d停止浇水,增加韧性,以利采薹。采薹后及时浇好蒜头膨大水,同时喷好叶面肥,保叶养根防早衰,促进蒜头膨大。叶片大都干枯、假茎变软要及时起蒜防散头,忌曝晒,防蒜头灼伤。

2 大蒜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2.1 病害

大蒜的病害主要有大蒜锈病、叶枯病、细菌性软腐病等,在邳州市当地以叶枯病较为突出,近年来有连片大面积发生趋势。叶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俗称火风,主要为害蒜叶,叶片受侵染后,表现出4种发病类型:尖枯型、条斑型、紫斑型和白斑型,初呈花白色小圆点,后扩大呈不规则形或椭圆形灰白色或灰褐色病斑,田间潮湿时,病斑表面产生褐色至黑色霉层,严重时病叶全部枯死。此病属真菌子囊菌亚门,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子囊壳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4],秋播大蒜出苗后,病残体上产生的分生孢子随气流、雨滴飞溅传播,降落在蒜叶上,引起侵染发病。病菌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但需要较高的湿度。

2.2 虫害

大蒜的虫害主要有蒜蛆、种蝇等根部害虫。邳州地区尤以蒜蛆较为严重。大蒜地蛆学名葱地种蝇,又名葱蝇、葱蛆、蒜蛆[2]。蒜蛆在邳州地区1年发生3代,以幼虫或蛹在大蒜鳞茎内或土中休眠越冬。第2年3月中下旬开始越冬幼虫逐渐化蛹,4月上中旬开始羽化,一般每头雌虫平均产卵20~50粒,3~5 d卵开始孵化[3]。大蒜地蛆危害可以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是出苗后越冬前,以越冬的幼虫为害大蒜苗及地下假茎,引起蒜苗发黄枯死。第2阶段是抽薹前后,主要为害地下部分,导致蒜瓣腐烂。据调查,大蒜地蛆对大蒜的危害一般造成损失10%~30%,严重年份损失更大。

2.3 综合防治技术

栽培环境的不断变化及常年的单一种植模式,给大蒜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为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行“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绿色植保、现代植保方针,做好统防统治的植保工作。

2.3.1 农业防治。大蒜收获后清除田间残株落叶,严禁将残株落叶随意遗弃在田边及沟渠中,应集中烧毁或妥善处理,隔断病虫害寄主,以减少虫源、菌源基数。实行轮作,当地坚持大蒜与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的交替种植,改变寄主环境,以减少病虫害发生,减少虫源、菌源积累。大蒜播种前深翻晒垡,减少土壤中残留病虫群体数量。精选蒜种,施足有机肥,防止偏施氮肥造成徒长,以提高自身抗逆性能。采用(下转第98页)

(上接第96页)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可有效减少土壤中病残体病原物借雨水、浇水的机会传播,同时可有效提高地温、保墒,减少田间灌水次数,大大降低田间空气湿度,对预防病害发生有很好的作用。

2.3.2 物理防治。对于蒜蛆,采用糖醋液诱杀成虫,糖2份、醋2份、加少量水和敌百虫,用盆盛放在田间诱杀成虫[3]。越冬时要浇灌越冬水,闷杀越冬幼虫及蛹。蒜蛆大发生地块,进行大水漫灌,第2天再灌水1次,连续2次可以有效地减轻蒜蛆的发生。大蒜烂母期及时浇水,结合浇水撒施碳酸氢铵驱杀蒜蛆成虫,减少成虫产卵数量。

2.3.3 化学防治。河流可以治理,地下水不可治理,因此要坚决杜绝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低毒农药进行化学防治和推广使用生物制剂。叶枯病防治指标,秋季病苗率3%,3月下旬至4月上旬蒜株上部病叶率达5%时开始喷药防治。可用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500倍夜喷施等[4]。一般隔7~10 d用1次,连防2~3次。蒜蛆防治,如果田间诱杀虫量突增或雌雄比例接近1∶1时,为成虫盛发期,要立即用药防治,可用50%辛硫磷乳油或50%敌敌畏1 000倍液,喷雾防治。幼虫始盛期,用90%敌百虫1 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去掉喷头,对准大蒜基部灌药,每隔10 d灌1次,视虫情连灌2~3次。以上药物交替使用,以提高抗性,减少用药量。

3 参考文献

[1] 杨以兵,李军,高立中.金乡县大蒜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防治对策[J].中国果菜,2011(2):33-35.

[2] 李远军,刘心意.大蒜地蛆的发生和防治技术[J].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10(12):37.

常见病虫害诊断及防治方法范文3

日光温室草莓高产栽培技术

选用高产抗病品种

草莓品种为丰香,该品种由日本引进,该品种生长势强,株形半开张,叶片圆而大,厚且浓绿,该品种花粉量多,花器大,耐低温能力强,在低温条件下,畸形果少,果实短圆锥形,鲜红色,富有光泽,果肉淡红色,风味极佳。该品种高抗草莓常见的白粉病。

选用壮苗

选用生长健壮、须根多的无病幼苗。壮苗标准:四片叶以上、根茎粗1.0 cm左右,若从外地引苗,一定要做好栽前杀毒灭菌工作,采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72%农用链霉素、25%盐酸吗啉胍以1:0.2:1.5的比例掺均以500倍液全株喷洒,起到预防草莓丛缩病、茎基腐病、软腐病的传播及危害。定植时把植株的老叶剪掉,只留中间2~3 片叶,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成活率。

整地施肥

草莓的根系发生于短缩茎,是由根状茎和新茎上产生的粗细须根组成。新生根为白色,逐渐由白色转为褐色,再转暗褐色,最后变黑色。草莓根系分布比较浅,根系的70%分布在20 cm土层,20 cm以下的土层根系分布少,因此应选择土壤疏松、富含有机质、灌溉便利、土地平坦的壤土地块建造草莓种植设施,草莓定植前每667 m2施腐熟的优质有机肥5000~5500 kg,15-15-15硫酸钾复合肥45~50 kg,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施用木质素菌肥,每667 m2用量为40 kg,除木质素菌肥采取条施或者定植时穴施外,其它肥料均采取撒施。

适宜定植

在鲁南或鲁西南在8月下旬定植最为适宜,定植畦南北走向,畦高23~25 cm ,宽80 cm,沟宽30 cm,定植时每畦定植两行,株距为15 cm每667 m2定植8000 株左右。选择阴雨天或者在晴天的下午定植,定植时深度适宜,定植原则:深栽不埋心,浅栽不露根。定植过深植株生长不良,严重时造成草莓生长点腐烂,成活率降低,定植过浅,草莓根系外露,容易造成草莓干枯死亡。

定植后的管理

定植后立即浇水,直至幼苗成活,如遇到晴天高温天气,还用当采用透光率50%的遮阳网进行覆盖,缓苗后铺设滴管设施并用宽1.2 m黑色地膜进行覆盖,同时清除老叶、病叶以及匍匐茎,在这生长时期,采用促花膨果素1000~1200倍液全株喷洒一次,促进花芽的形成及饱满。9月中旬结合浇水第一追肥,以氮肥为主,每667 m2用硝酸铵10~15 kg,长势强的使用下限,否则选用上限,11月上旬覆盖棚膜,11月中旬覆盖草苫保温。

日光温室草莓开花结果期正赶上低温季节,日光温室内空气湿度大,草莓花粉不易飞散,造成授粉不良而产生畸形果,商品性降低,采用在日光温室内放置蜜蜂辅助授粉,是减少畸形果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钙、镁,硼、锌、铁、锰、铜、硫等草莓对这些中微量元素虽需求量少,但对草莓的生长发育同样有重要作用。使用时要根据草莓的外部形态,正确诊断所缺中微量元素的种类,如缺钙,草莓上部叶片皱缩,颜色深,缺镁草莓叶的叶脉间出现暗褐色的斑点,部分斑点发展为坏死斑。缺硼早期缺硼幼叶皱缩和叶焦,叶片边缘黄色,生长点受伤害,根短期,色暗。缺铁新出叶叶肉绿变黄,没有光泽,但叶脉及脉的边缘仍为绿色,叶片变小变薄。中微量元素使用,一定严格按照使用浓度,在实际生产中使用不当,往往造成肥害。

草莓现蕾开花期,保持土壤湿润,结合浇水追肥,在追肥的过程中,切忌使用含氯以及高含中微量元素的肥料,使用不当往往造成肥害,甚至出现死棵现象。

病虫害防治

草莓整个生长发育期常见的病害主要有:丛缩病、灰霉病、叶斑病、白粉病等。虫害有:蚜虫、红蜘蛛、白粉虱等。在草莓开花期间及时进行病株检查,发现上部叶片皱缩、颜色呈现暗黑色的应当及早拔出,带出田园远距离销毁或者就地深埋。叶面喷施20%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300倍液,3 天1 次连喷2~3 次。采用50%乙霉威WP600倍液;25%腐霉福美双WP500倍液;20%嘧霉胺SC800液交替喷雾,防治草莓灰霉病。叶斑病与白粉病防治用药20%苯醚甲环唑EW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EW800~10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蚜虫、白粉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采取晚上药剂熏杀的方法,熏杀前一定要将蜜蜂搬离冬暖棚。在病虫害防治前,所使用的杀菌剂、杀虫剂一定仔细阅读使用说明,避免使用对蜜蜂有害的杀虫杀菌剂。

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品种的选择

选用耐高温的番茄品种如:朝研219、粉丽达、丽美等。

育苗

3月上旬采用阳畦育苗,根据气温确定是否加盖草苫,苗床土一定要使用3 年未种过茄果类蔬菜的园土,或者近5 年没有喷洒过除草剂的大田土为宜,苗床每667 m2施15-15-15硫酸钾复合肥50 g,商品有机肥100 g,木质素菌肥2 kg整平,作宽1.2 m的平畦, 地下害虫多的年份加入阿维菌素适量。播种前将种子放在55 ℃的温水里烫种,边烫边搅拌,水温降到32 ℃浸种8 h,在温度为28~30 ℃阴暗环境下催芽,催芽期间每天的傍晚用25 ℃以上的温水淘洗1 次,50%种子露白后在晴天的下午或阴天进行播种, 播后种子上覆土深度为0.8~1 cm,用50% 福美双WP500倍液苗床喷雾,预防 苗期常见病害:猝倒病、立枯病的发生及危害,苗床上覆盖上塑料薄膜。播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8~33 ℃,夜晚不低于18 ℃,幼苗3~4 片真叶分苗,6~7 片叶定植,分苗以及定植前4 天一定要进行炼苗处理。

定植

鲁南、鲁西南地区,一般在5月1日前后定植,方法在高畦草莓植株之间以35~38 cm挖穴定植,定植时穴施木质素菌肥,每穴20 g左右,定植后浇活棵水,并用细土封实定植穴。

定植后的管理

草莓与番茄共生期一般年份20~30 天,为防止番茄徒长,应当控制浇水次数以及浇水量,同时及时清除草莓的老叶病叶以及采摘后的花柄,确保田间的通透性。最后一茬草莓采摘后,选择晴天的中午拔除,拔除靠近番茄植株的草莓时,要防止带出番茄根系,随着拔除草莓植株,每667 m2追施15-15-15硫酸钾复合肥75 kg、商品有机肥80 kg,浇大水1 次,植株长到25 cm左右时,采取吊绳引蔓上架的方式。开花坐果后,每隔7 天浇一次水。番茄采取单杆整枝,留4 穗果打顶,第一穗、第五穗留3 个,第二穗、第三穗均留4 个果实。各穗果膨大时一定要结合浇水进行追肥,追肥以富含钾的冲施肥为主。授粉可采取用防落素点花或者利用蜜蜂授粉的方式防止落花落果现象的发生,及时摘除畸形果、裂果、豆果以及老叶、病叶,远距离销毁或就近深埋。

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虫害诊断及防治方法范文4

大豆苗期根部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1.大豆根腐病:是目前大豆生产上危害较重的病害之一,由多种病原菌混合侵染,主要发生在大豆苗期,常见症状是幼苗茎基部和根部被害,主根病斑呈褐色,椭圆形,长条形或不规则形,严重者可延及到须根。植株地上部生长受影响,幼苗矮小,甚至于枯死亡。

防治根腐病的药剂种类较多,各地生产的种衣剂是防治此病的首选药剂。在地下害虫和根腐病混合发生的地区,选用含有杀虫剂和杀菌剂的种衣剂(如黑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研,制的甲多大豆种衣剂)拌种;在根腐病单独发生的地区可选用生物农药“根保剂”或60%超微粉可湿性多福合剂拌种。此外,合理轮作亦能减轻病害。

2.大豆立枯病:幼苗受害后,主根和茎基部变红褐色腐烂,在齐地表的茎基部形成下陷的红斑,皮层开裂,呈溃疡状。轻病苗生长迟缓,植株黄矮;重病苗茎基变褐细缢,折倒枯死。

对该病无特效药剂防治,可通过农业栽培措施来减轻病害的发生,如增施底肥,促进幼苗生长,与非寄主作物轮作,及时排水等。

3.大豆孢囊线虫病:在我省干旱沙碱地区发生普遍,近年由于大豆重迎茬面积增加,该病有蔓延趋势。幼苗受害后生长迟缓,萎黄,根上有密集的白色孢囊,重病苗停止生长,终至死亡。

对该病害实行农业防治很重要,与非豆科作物 3—5年的轮作,加强肥水管理,种植抗病品种如“抗线1号”。药剂防治,用种子量的0.6-0.7%乙基硫环磷乳油或大豆种衣剂拌种,可防治第一代孢囊线虫侵染,减少后期虫源,还可兼防根腐病和根潜蝇等。

大豆苗期叶部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1.大豆灰斑病:在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发生较重。幼苗子叶上病斑圆形,半圆或椭圆形,深褐色略凹陷,与健部分界明显,若遇低温多雨天气,子叶上病斑迅速扩展蔓延至生长点,使幼苗顶芽变褐枯死。

防治上除选用抗病品种外,可在发病盛期前喷 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隔7-10天喷一次,共喷两次。

2.大豆羞萎病:该病对大豆;植株各部位都能造成严重危害。幼苗受害时较健株矮小,幼叶雕萎下垂早期死亡。

目前该病害发生尚不普遍,应防止带病种子,调入无病区。建立无病留种田,轮作,处理病株残体等措施均能减轻病害发生。种子处理亦是防治此病的重要措施,可用种子量的0.3%的50%福美双拌种。

3.大豆褐纹病:该病主要危害叶片,造成早期落叶。幼苗亦可受害,病苗子叶上的病斑圆形,黄褐色,略凹陷,后期病斑的枯苑部分产生轮纹,病叶两面散生小黑点。真叶上病斑多角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或深褐色,后期病斑中部色泽变淡,产生小黑点。

防治措施:实行大面积轮作,清除田间病源。用种子量0.3%的福美双或多菌灵拌种。在病叶率上升前喷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可有效防治此病。

4.大豆叶部细菌性病害主要有:大豆细菌性叶烧病,大豆细菌斑点病,二者在大豆幼苗子叶上均产生褐色斑。发病重时可喷洒代森锌、多菌灵等药剂防治。

大豆缺素症的识别与防治

1.缺钾:初期新叶尖端或边缘变黄后逐渐扩大到叶中部,后期除叶脉附近外,叶片其余部分全部变黄,形成枯死条斑并部分脱落,叶缘向下弯曲,叶片呈褴褛状。

2.缺硼:叶片变厚,色泽浓绿,植株节间缩短,矮化,形成簇叶,花芽变白或呈淡褐色,组织坏死。严重时沿叶脉形成灼烧状坏死斑,轻病株腋芽可萌发,后期逐渐恢复。

3.缺铁:上部幼龄叶片褪绿变黄并稍有卷曲,但叶脉及老龄叶片仍保持正常的绿色,严重时叶片白化并在叶缘处出现褐色斑点。

4.缺镁:一般从下部叶片开始,其主脉间先变为淡绿色,后除叶基部外,叶片其余部分较为淡黄色,叶缘向下卷曲并逐渐向内变黄,最后整个叶片呈青铜色。

5.缺锰:叶脉间由淡绿转为淡黄色,叶脉仍为绿色。严重时,几周内叶片上便出现褐色斑点,早期落叶。

常见病虫害诊断及防治方法范文5

关键词:植物保护;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S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植物保护是一个面向基层的实践应用型的农学类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生物学和植物保护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林业、出入境检疫、商贸、环境保护、食品卫生、防疫、园林绿化、园艺管理等领域和部门从事与植物保护科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创新型应用人才。专业的特点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认知能力,因此,教学实践体系的建设是植物保护专业中最为关键的一环。目前,我国高校植物保护本科专业呈现出向两极发展的趋势重点农业大学偏重于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而地方性农业院校则侧重于培养服务于区域经济、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与开发工作的应用型人才。石河子大学隶属于兵团,办学宗旨定位于为兵团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具备一定病虫草害识别诊断及防治能力的人才,是植保系培养人才服务于兵团建设的工作目标之一。

根据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植保系对植保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系统的调整,将相关的课程进行了重新规划,凸显出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动手认知能力的培养。其中,把植物学、普通昆虫学、普通植物病理学、杂草学、农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等课程的实践教学和植物保护专业生产实习整合为综合性的“病虫草害认知实习”体系来建设(表一)。建立一个科学的“病虫草害认知实习”课程体系和合理的实习运作模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实习硬件条件的建设

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进程,我国对植保专业人才的需求程度越来越高。植物保护学科无论在高等农业院校还是在我国农业发展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为适应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满足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必须有良好的硬件支撑条件(王洪亮 等,2011)。

1.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实验室建设

标本观察需要有良好的仪器,利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在讲解病虫草的特点时,只能依靠自制的挂图,或在黑板上自行绘制,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利用多媒体,教师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学生在电脑屏幕上看到的病虫, 更加形象、直观和生动, 加深了同学们的理解和记忆。通过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教师可以掌握学生对病虫害具体形态特征掌握情况,标本观察特征实时指导,教师还可以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科研中一些前沿性的成果,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2.标本实验室建设

植物保护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包括昆虫学、病理学、农药学。在昆虫学和病理学的学习中,学生必须通过大量的标本及实物的认识,才能掌握病虫的特点及发生规律,这是学好这门课程的关键。标本实验室建设可分为3个层次,即标本保存室、标本形态室和标本博物馆。病虫实验标本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

标本保存室:目前植保系有昆虫、植物病理标本保存室,草害标本和农药理化标本实验室尚在建设中。

标本形态室:就是我们熟悉的教学实验室,主要针对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标本和认知标本,需要大量的挂图和一定良好的观察设备,。

标本博物馆:对外开放,用于教学和参观。目前建立了昆虫博物馆和植物标本馆。

3.教学实验基地的建设

为了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加强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稳定的实习环境需要一个教学实验基地。目前正规化以大学试验场为依托,建立教学实习基地。

二、 实习软件条件的建设

有了良好的硬件条件,还需要配套的软件条件才能支撑硬件工作。(王俊刚 等, 2009; 杨德松 等,2011; 高峰 等,2013)

1.制订病虫草害认知实纲,编写实习指导

病虫草害认知实习是一个渐渐提高,层层深入的过程。它是由单程课程实习向综合实习到体系实习的深入过程,从学生的简单认知到为使学生对病虫草害综合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的过程。必须有一个完整配套的实习方案及培养手册,才能达到从书本到生产,从理论到实践,从认识到认知的统一。

实习本身就是专业课教学的深化环节,需要与课堂教学密切地结合起来,与本地区生产中发生的主要病虫草害结合起来。与学生自主学习和兴趣结合起来,增加学生选题的自主性,将以往一般认识性实习向深层次做引伸,通过认识现象、发现问题、研究对象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因此在制订大纲时要考虑到专业基础课教学、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和专业实习之间的层次和深度。它包括实习的目的、要求、内容、组织方式等等。此外,还需要一本实习指导,保证学生实习的内容和质量。

2.建立良好的考核机制确保实习效果

良好的考核C制是实习质量的重要保证。不仅要求学生能够识别病、虫、草害的相关特征,而且要求其掌握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实习的考核指标力求灵活、新颖、多样,加大过程考核,同时加大实习成果的考核。成绩分优、良、中、差四个等级,按4个部分进行考核:标本采集的种类及数量20%;标本的整理20%;标本的鉴定35%;考勤纪律10%;专题报告15%。

三、 实习的运作模式

认知体系实习采用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实习模式,由专业课实验,到专业课教学实习,再到生产认知实习,层层深入,逐步提高。这三个实习需要统一规划,明确任务,形成系统。需要改变学生被动参与实习的模式,即全程由指导教师讲解的实习方式,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应采用了一套旨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实习运作模式。不仅要教会学生识别标本的方法,而且需要强化学生认识新疆常见的病虫草害。三个层次各有重点,专业课实验:重点掌握各种病虫害识别分类的基本特征;教学实习:重点把握各种病虫草害的基本分类系统;认知体系实习:重点掌握具体病虫草害种类的特征及其习性。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就业取向等确定研究方向、制订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并结合相关的调查资料,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1)实习动员。实习前,通过已制作的“病虫草害认知实习”介绍实习点的生境,标本采集的工具及方法,标本制作的方法以及标本鉴定的方法,使学生对实习的方法步骤及内容有初步的了解。

(2)实习解答。教师补充学生讲解的内容,并讲解常见病虫草害的重要种类及其分布,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了解病虫草害的种类及其分布。

(3)综合评议。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指导教师交换意见,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专题研究。

(4)制订计划。根据选题,拟订小组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具体实施方案,包括调查地点、调查内容和指标、组员分工等,学习科学研究计划的制定。

(5)专题调查。按照制定计划调查研究,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研究方案,学习病虫草害吮静杉、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生物的现场认知。

(6)资料整理。整理资料和调查数据,学习病虫草害标本的制作、分类与鉴定,认知生物,锻炼学生对资料的取舍技能和对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

(7)撰写论文。撰写实习报告和实结,受到科技论文写作的训练。

(8)专题报告。组织小型的研讨会,由各组汇报本组的调查或研究结果,同时回答其他同学的提问,锻炼学生科学论文的答辩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俊刚,李亦松,李鲁华.2009.植物保护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01):112-114.

[2]王洪亮,王丙丽.2011.对地方本科院校植保专业实践教学的分析与思考.中国科教创新导刊,(17):68-69.

[3]李凯,张志翔,贺伟.2005.林业基础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生物认知实习课程体系建设.中国林业教育,(04):19-21.

[4]高峰,彭小玲,张伟.2013.植物保护专业生产实习管理方法实践.课程教育研究,(22):165.

刘兴泉,冯震,马新颖,刘亚慧.2011.植物保护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01):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