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范文1
>> 水电站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实践方法的调查研究 基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调查研究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组织与工作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调查研究 对大学学分制教学改革的调查研究 青少年业余训练与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调查研究 我国大学教学改革的利益生态调查研究 关于日语二外教学改革的调查研究 高校自然地理学系列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现状调查研究 “工学结合模式下医护英语阅读教学改革的对策研究”――课题调查研究报告 高职院校《市场调查》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中专院校武术教学与改革的调查研究 大学管理学教学的课程调查研究 通过教学改革提高独立学院就业竞争力调查研究 高职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程序性知识的《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大数据背景的《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林病研究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浅谈农业高校环境研究法课程教学改革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引用日期:2015-12-15.
[2] 胡祖庆,赵惠燕,胡想顺,刘德广. 《昆虫研究技术》课程开放性实验教学改革实践[J]. 中国科技信息,2013, (3): 133.
[3] 高素红,吉志新,田景文,赵春明,雷小庆,齐惠霞,梁文君.《昆虫研究法》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方向调查报告[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 11(16): 158-16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EB/OL]. http:///view/3550515.htm. 引用日期:2015-12-15.
[5] 郑霞林,贤振华,王国全,吴海燕,张君成,蒙姣荣,李俊,杨娟,陆温. 昆虫专业“能力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与探索――以“森林昆虫学”为例[J]. 广西农学报,2015, 30(4): 64-67.
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范文2
关键词:成果导向教育,能力提升,考核方式,教学改革
引言
国家经济的发展需要科技的不断进步作为支撑,而科技快速的进步则需要科技人才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针对目前高等教育教学采用传统地方教学模式显然难以到这种目的。因此在进行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以及课堂教学时,教师的教学方式必须加以改善。“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Education,OBE)”由Spady在1981年率先提出[1],由于该教育方式中的成果不仅指的是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指学生在学习后所获取的综合能力。因此,该成果提出后获得了相关行业广泛的应用。此后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与完善,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成果导向教育”认为每一个学习者都是成功的,其基本原理是所有的学生都有才干,且每个学生都是卓越的[2]。因此,该方法至今被认为是培养“卓越工程师”教育的正确方向,而且我国的部分高校在近些年也在进行“卓越工程师”培养方面的探索。基于上述原因,以成果导向教育指导工科部分课程教学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1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OBE
按照成果导向教育的主旨来看,其教学设计和传统的教学设计不同,教学过程采取“反向”的原则进行,也就是说教学设计应从“需求”开始,在确定教学设计之初就应该要考虑外部的需求,即:社会的需求、行业的需求、用人单位的需求等。其次,还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的需求,即: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等。从教学成果测评方式来看,传统教学测评方式最终的结果是要学生针对具体问题,依据所学知识选择出正确的答案,学生如果拥有良好的记忆力即可以获得不错的成绩。但成绩也无法同时反映出学生掌握了哪些知识与技能,因为在这种测试过程中学生通过短时记忆同样是可以获得一个良好的学习成绩。OBE的测评方式是提出开放性问题,学生来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示给教师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将会经历思考、质疑、分析、决定和呈现的能力。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成果并非先前学习结果的累计或平均,而是学生完成所有学习过程后获得的最终结果。OBE要求学生通过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例如提出项目建议、完成项目策划、开展案例研究和进行口头报告等,来展示他们的能力。这样的任务,能让学生展示思考、质疑、研究、决定和呈现的能力。因此,OBE是将学生置于发展他们的设计能力到完成一个完整过程的环境之中。OBE更加关注高阶能力,例如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综合信息的能力、策划和组织能力等。这种能力可以通过以团队的形式完成某些比较复杂的任务来获得。根据教育教学最后的成果需求结合我们在土木工程专业相关专业课程(混凝土结构设计、高层建筑结构等)的教学改革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模式(见图1),改革的指向为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最终的结果指向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2教学案例
混凝土结构设计、高层建筑结构课程均属于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系列,这些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这些课程的授课内容与实际工程结构联系紧密,其主要内容包含结构的设计理论、计算方法以及构造要求三个方面。教师课堂讲授的主要内容包含梁板结构设计、单层厂房结构设计、多层框架结构设计、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与布置、设计原则、高层框架结构设计及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内力及位移计算等。从上述两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出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围绕混凝土结构设计展开,学生在学习完本课程后应该熟悉结构设计的方法与流程,结合结构设计软件能完成简单建筑工程结构的设计工作,通过相关施工类课程的学习以及后续毕业设计的训练,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尽快的适应工程设计及施工工作。从授课内容上看是以设计为主,教学内容也是以结构设计为中心展开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觉到难度较大,从与学生课后沟通的情况来看基本构件的设计较为具体,沿用以前勤学多练的学习方法可以熟练地掌握基础知识并拿到一个好的成绩,在后续的设计类课程学习中感觉难度很大,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基本原理与整体结构之间的设计衔接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的教学模式是以假定学生在学习基本构件的设计后会自己反思如何将基本构件组成整体,问题是实际学习过程中这种情况几乎不可能实现。“专门化学习使学生们擅长于解决一些明确的交给他们的确定的问题,但他们常常不能分析一个复杂的系列问题,不会区分基本问题和细节,也不能形成处理它们的分阶段计划[3]”。学生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将基础知识灵活运用解决综合性的实际问题。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采用3人~4人学习小组的性质完成一系列的课外设计练习,给予每个小组的学生明确的目标任务,具体工作的分解由学生自行协商解决,学生所做的课外设计结合实际的设计任务进行,并与教师的授课过程密切联系,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进行团队分工及相关工作的协调,查找相关设计资料获取对自己有用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基于上述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改革的不仅是课堂教学环节,其实更重要的是课后练习的方式和课程考核的方式。课堂教学只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途径,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一种专业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案例教学法的核心不在于教师的教学,而在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过程。
3考核方式的变化
能力要求在考核方式与考核内容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都得到了考察,在大三与大四两个年级中进行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有85%的同学赞成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问卷中包含论文、设计类大作业、课堂测试及期末闭卷考试等考察方式)的课程考察方法。对课堂教学方式有75%的同学认为授课方式应该多样化,有15%的同学愿意尝试课堂讲授,以上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需要个性化的发展方向,愿意体验不同的教学过程和考察方式。由此,我们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及考核方式的改变中以学习能力为目标(即从“需求”开始),确定改革方式、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考核方案如图2所示。从考核方案中可以看出我们的首要目的是能力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开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式的改变,从而改变评价模式以及考核方式,将能力的考核“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所有的教学过程都围绕能力的提升进行。教学目的不同导致学习方式的变化,学习方式的改变带来考核方式的变化,目前采用的考核方式分为两大部分,即:期末的整体测评和实践环节的测评两大部分,如表1和表2所示。该考核方式的得出是依据我们针对大三及大四的同学进行的调查问卷,问卷结果中对于多种方式并行的考核方式持赞同意见的达到88%。对于实践环节选题采用教师提供方向,学生进行细化选择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学生的赞同率达到86%。由此可见,考核方式的多元化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多样化,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也促进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4结语
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范文3
[关键词]篮球;精品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由于国民的健康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幸福都至关重要,而体育和健康教育又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世界各国高度重视体育和健康教育的课程改革,体育课程融入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已成为当今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之一。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学篮球体育课程也出现了一些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篮球教育观念相对滞后,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规定的过多过细,篮球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过于强调运动技能和知识的系统化,教学评价过分注重运动成绩等,这些都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篮球“精品课程”更是受到了当前篮球课程教学资源的限制未能实现良性推广,因此篮球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中学篮球精品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与目标
教育部将体育课程确定为活动课程,因此我们可以将中学体育课程理解为:为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配合德、智、体、美全面教育,并以发展学生体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的活动课程。它包括:体育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时限、体育课、课外活动和课余训练等。篮球精品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中学篮球精品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并加强技能。在提高学生篮球专业技能同时,突出培养学生的教学、训练比赛、组织竞赛、临场裁判等体育教育能力。使学生了解篮球运动发展史,篮球基本规则和裁判法,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要求,培养良好的体育意识,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与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设计锻炼计划和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让学生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使高、中级学生掌握技战术水平明显提高、使初级学生掌握技战术水平比之现在考核标准显著提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组织篮球比赛和管理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科研能力,创新和创业精神、篮球人文精神,提高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发展的就业需求,使得优秀毕业生。
三、中学篮球精品课程改革的设置、结构与内容
(一)课程设置
1.必修课:依据学校培养目标和体育课程的目标设定,规定学生必须完成既定学时的体育课。修满规定学分、达到基本要求(基本目标)是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
(1)选项课:三个学期共计100学时,主要进行篮球基本技术和素质练习。
(2)课内选修:为满足部分学生的需要,在初中的最后一个学期进行课内选修课程学习,共计36学时。主要进行篮球战术和篮球比赛的欣赏与篮球规则裁判法的学习。
2.选修课:为满足没有体育课的学生开设体育选修课。
3.保健课: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
(二)课程结构
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目标规定,围绕大课程观的理念来充分体现体育课程结构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出发,紧紧扣住课程的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开设多类型、多教学模式的体育课,有计划、有步骤的逐步开设多类型的体育课,目前可开设的类型为:
1、篮球基础素质课
根据学生入学体育基本活动能力及身心发展特点进行运动能力的基础教育,全面加强体育锻炼,学习和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运动、技术和技能,养成自觉锻炼的好习惯。
2、篮球基本技术课
根据学生的体能和特殊的能力,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兴趣,以及学校具备的师资、教学条件状况,有选择性的设置一定的运动项目供学生选择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
3、课内选修课
篮球课的课内选修课程开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以提高学生为主要目的的项目运动水平。
4、保健课
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
5、课外体育活动及俱乐部锻炼课
面向广大学生的以健身和康乐为目标的锻炼课程,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参加的,在满足其兴趣爱好的条件下,在专职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健身锻炼,参加比赛和参与组织等,在学校设定的项目范围内,由学生自主选择俱乐部、自主选择时间、自主选择指导教师的健身活动形式。
6、运动训练课
体育特长生组成的高水平运动队,其训练课为必修课程。通过训练课的学习所获取的成绩和通过参加各类比赛所取得的名次,是运动训练课程成绩评价的核心依据。
(三)课程内容
1、身体性与文化性相结合
选择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的“健康”的指导思想,同时重视课程内容的体育文化含量。内容的选编要形成科学的体系,要树立新观念,改变以竞技体育为主的旧的教材体系。
2、实际出发,注重实效。
根据我校学生特点和我校师资场馆设施、器材等情况选编内容。各教学区由于场地情况各异,所教学生不同,所以在教材选编上更要讲求实效,要考虑到不同年级学生在同单元上课时的场地分配,各自选用不同场地的教材。
3、科学性和可接受性相结合。
教学内容应与学科发展相适应,反应本学科的新进展、新成果。要以人为本,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适应教学对象,充分发挥大学生的智力优势,为学生所用,便于学生课外自学、自练。
4、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
汲取世界优秀体育文化,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体现时代性、发展性、民族性和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伯朝文.关注体育课程改革中教学的真实性与有效性[J].中国学校体育,2006(7):18-22
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范文4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人才;转型发展;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
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需要大量高素质、多样化的应用型人才,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走向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大机遇。在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背景下,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突出了“应用型”办学定位[1]。然而,目前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仍然沿用传统的大学物理教学模式,侧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对不同专业未加以区分,在教材选用、教学内容、授课方式和考核评价等方面仍采用同一标准。不同专业有不同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对大学物理课的教学的需求也不尽相同,缺乏专业针对性的大学物理教学模式显然已不适合新形势下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因此,如何将大学物理与各理工科专业有机结合,进行具有专业针对性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1.目前大学物理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1.1大学物理课程与理工科各专业其它课程结合度差
目前,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各理工科专业使用统一的大学物理教材,与各个具体的专业结合不够紧密,专业针对性差。虽然大学物理是理工科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但各专业有各自的专业特色和要求,因此对大学物理课的要求也不尽相同[2]。大学物理课程缺乏专业针对性容易使学生产生物理无用论的错觉,认为学习物理对专业知识、课程的学习没有帮助,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差。
1.2教学内容陈旧,较少体现现代性和专业针对性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物理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为其它学科的进步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和物质基础,推动了诸如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以及农业科学等学科的进步。然而目前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使用的物理教材,教学内容陈旧,侧重于经典物理学中的力学、热学、振动和波动光学以及电磁学基本知识和理论的教学,较少涉及高新技术、科技在现实社会中的应用,同时缺乏专业针对性,对与信息科学、材料科学以及生物科学等学科关系紧密的激光信息技术、量子通信技术、同步辐射核磁共振波谱技术、新型显微技术、混沌理论和耗散结构等鲜有介绍。
1.3课程体系结构设置不合理
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大形势下大学物理地位被削弱,大学物理教学面临着学时少而教学内容多的突出的矛盾。目前,大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各理工科专业主要是通过删减教学内容来克服学时少的矛盾,侧重于经典物理知识的教学而对于近现代物理技术及其应用仅作简单介绍或干脆完全删除,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则主要还是采用单一的必修课。物理新知识、新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其他学科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物理学新进展、新技术及其在各专业中的应用加以介绍。显然,单一的课程结构已不能适应物理学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上不断发展的趋势,不能满足各理工科专业对物理新知识的需求。
2.改革的具体措施
2.1优化教学内容、加强专业关联性
物理学包括经典物理学,近代物理学与当代物理学三个部分。经典物理学主要涉及力学、热学、光学和电磁学等内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对理工科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数理思维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向应用技术型技术大学转型发展的背景下虽然大学物理的地位被弱化、教学课时被缩减,但笔者认为大学物理中经典物理知识的完整性不应被削弱和破坏,但要结合各专业特点进行优化整合[3]。在学时有限的前提下,那些与专业课程联系不是特别紧密的内容只需围绕物理学基本知识、概念、定律和思想方法进行定性介绍,只要能够使学生建立清晰的物理图像即可,避免繁杂的数学论证和理论推导;而那些对专业课程具有较大影响的内容则要进行重点教学。比如,对于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类专业的学生,电磁学部分要进行重点教学。对于这些专业的学生而言,《电磁场理论》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电磁场和电磁波作为信息的重要载体,在通信领域应用非常广泛,在雷达、遥感、导航等技术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因此,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类的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性质、传播规律和传输、辐射、散射的基本理论。作为《电磁波理论》的先导课程,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时应该突出电磁学部分的教学,重点介绍电磁感应现象和变化的电磁场等内容,使学生对感应定律、自感和互感、电磁振荡、电磁波和电磁波谱的基本理论和规律有充分的认识,为《电磁波理论》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土木工程类专业大学物理在教学内容上应该侧重于力学部分;而对于石油化工等专业则需要侧重于流体力学和热力学基础定律等知识。近现代物理学与当代物理学前沿知识的教学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有限的课时内,需结合理工科各专业的特点从众多物理学新知识和新技术中选择与专业紧密相关的内容进行重点教学。比如对于材料类专业,应选择与材料检测、分析息息相关的电子扫描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激光超声检测等先进检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进行重点教学;对于通信类专业,应选择激光信息技术、量子通信技术、量子计算机和光复用与光放大等技术进行重点介绍。
2.2完善课程结构,将必修、选修和网络课程有机结合
各专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对大学物理课的教学需求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对大学物理课程体系进行调整,改变单一化的课程模式,丰富大学物理课程体系[4]。根据大学物理教学内容与各专业的紧密程度,可以分成必修、选修和自主学习三个模块。必修模块主要包括经典物理理论基础知识和核心内容,其中重点在于与各专业联系紧密的物理知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部分,学生通过该模块的学习可以形成基本的科学素养、数理思维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选修模块则侧重于物理知识的延展与应用,主要包括与各专业联系最紧密的物理学前沿知识、技术及其在各专业中的应用,本模块可为理工科各专业学生后续的实践、操作课程奠定理论基础,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量、信息量剧增,除了通过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将经典物理学内容和与各专业联系密切的近现代物理学前沿知识、技术传授给学生,还应优选与专业关系紧密的物理学最新进展,如“高亮度发光二极管”、“超导体与超流体”、“混沌理论”和“熵信息论”等内容制成网络教学视频,供学生根据兴趣和需要自主学习,达到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型思维的目的。
2.3丰富教学方式、手段,开展多元化教学
如上所述,为适应转型发展的需要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需要根据理工科各专业的特点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做出相应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调整要求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也必须作出相应的变革。
2.3.1传统教学方式与研讨式、启发式有机结合
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背景下,大学物理课程课时被大幅压缩。传统的大学物理教学是以保姆式、注入式的教学方式为主,需要耗费较多的课时,而且教师一言堂讲授式教学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效果普遍不佳[5]。因此,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专业特色,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启发式、研讨式等教学方式有机结合。比如讲解“位移电流”时,教师可以利用奥斯特实验进行启发式教学。通过奥斯特实验学生已经知道了变化的电场会产生磁场。因此,教师可以类比地提出问题“变化的磁场是否产生电场”,通过类比的方法,引导学生提出“位移电流”的假设,并与“传导电流”进行比较,从而使学生对于“位移电流”的本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除了传统的讲授式和启发式教学外,对于那些与各专业的工程技术和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生又易混淆、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物理概念和知识,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研讨,使学生对原本模糊的概念、知识和规律有清晰的认识。比如,为了加深学生对极性分子的极化、取向变化以及电磁感应和涡流加热原理的理解,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讨论为何金属容器不能放进微波炉而电磁炉只能使用钢、铁等金属容器?在学生文献查阅、交流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物理相关知识进行总结概括,最终使学生电磁感应和涡流加热原理。
2.3.2优化多媒体、电视教学等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
多媒体、动画演示、仿真视频等技术手段可以将抽象的物理概念、现象形象化,可以帮助学生从直观的物理现象中加深对基本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和掌握,同时避免概念、定理等文字性内容的板书,显著增加课堂的容量。但是,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应当注意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技术不能偏离课堂教学辅助手段的定位,不能忽略教学内容的主导作用,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避免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对于抽象的概念和侧重演示与观摩的教学内容,使用多媒体和电视教学等现代教学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可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而对于侧重理论推导和定量计算的教学内容,传统的授课方式效果更好。比如推导“麦克斯韦方程”时,传统的推导式教学可以引导、培养学生的思维,学生更容易形成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而用多媒体演示的效果要差得多。
2.4优化考核、评价体系
现有的大学物理课程基本上是采用结合平时作业、考勤和期末闭卷考试卷面成绩的考核方式,其中又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闭卷考试的考核方式容易造成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例题,从而忽略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也应当根据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同步地作出调整,宜采用多元化和累加式的考核方式,增加平时考核的项目和比重[5]。平时测试可以包括随堂测试、单元考核和攥写探究性论文等形式。比如在讲授电场强度时,教师在分析了均匀带电圆环在其轴线上的电场分布后可以随堂测试学生是否能够推导出均匀带电圆盘在其轴线上的电场分布情况。教师还可以将教学内容分成几个单元,在每个单元教学结束后针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给出知识应用型题目,采用开卷答题考试的方式考察学生掌握情况。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针对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查阅文献资料,撰写科技小论文。除了平时测试,针对基本知识和教学重点,每学期末再进行一次开卷答题考试。最终按照作业10%,考勤10%,平时测试成绩40%,期末考试成绩40%的比例核定总成绩。
3.结语
围绕服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结合学科、专业的特点对《大学物理》课程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考核评价体系几个环节开展教学改革的讨论和探索,给出了改革的具体建议,希望能够对转型发展形势下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工作有所促进。
作者:颜慧贤 曾振武 杨秀珍 单位:三明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宏,谷建生,莫文玲.结合专业特色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物理与工程,2014,24(3):48-50.
[2]韩桂华,王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6:185-186.
[3]李慧,周燕南,陈贺.民办高校转型发展下大学物理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视界,2015,26:15.
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范文5
关键词:文学欣赏;教学方式;转变;思考
文学欣赏课程肩负着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使命,它在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判断能力,尤其是道德情操熏陶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更加全面,作为当代高职学生,无论学习何种专业,都必须加强语言文学欣赏这方面的修养。众所周知,高职院校学生在走向社会时需要具备三张“通行证”:一是学科性的;二是职业性的;三是证明个人事业心、责任心和开拓能力的,而第三张“通行证”就是要求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重视文学欣赏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提高自身人文素质修养,从而促使其全面可持续的发展。2006年12月,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规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当前,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为适应发展的需要,应对传统的文学欣赏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变革,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文学欣赏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一、传统文学欣赏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文学欣赏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程,越来越受到各高职院校的普遍重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教学效果不理想,无法达到开设文学欣赏课程的真正目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传统,教材缺少时代气息
文学欣赏多为文学史上的经典名著,课本版本缺乏变化。近几年,虽然文学欣赏也不断涌现新书,但是课程教学内容传统,教材没有时代感,所选文本和当下的生活联系甚少,实用性不强,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材内容也不太适合高职院校学生使用,内容程度深浅不一或前后缺乏内在逻辑层次,不利于学生学习。而且,多年来,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程始终按照一个大纲、一本教材进行教学,无论什么专业、什么职业岗位,一律是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课时、统一的考试,这样的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诚然,当前各高职院校普遍都开设了文学欣赏课程,但是并没有真正得到应有的重视,往往存在随意减少课时的现象,有些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程仅安排12周24课时,如此有限的课时学生是很难学到东西的,素质教育也不会有实质性的提高。
(二)教学方式单一,能力训练缺失
文学欣赏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文学史上的经典名著,教师的授课多以大班教学,方式比较固定规范,多数以经典导读为主,采用照本宣科式的“满堂灌”和“填鸭式”教学,学生课上课下的参与程度很低,这种教学方式单一,枯燥乏味,从课堂到课堂,从书本到书本,教师整节课讲,学生不停地记,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费劲,学生是被动地灌输,授课教师根本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情况、学习需求和兴趣节点,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仅无法提高学生人文素质能力,反而会使学生失去学习乐趣,不愿意投入文学欣赏课程的学习。
二、对文学欣赏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文学欣赏课程教学模式必须顺应时展,和当代教育模式接轨,和高职的实际相契合,改变单纯的理论教学现状,联系生活,接近地气,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充分体现高职职业教育理念。
(一)教学内容兼顾经典与流行
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许多高职学生不喜欢阅读文学欣赏课本,但却津津有味地看着通俗文学、网络文学等,作为教师应多了解当前学生的关注点,主动了解他们所喜欢的文学作品,当然,从一定程度上讲,这些通俗文学或网络文学等是无法与课本中的经典作品相比较的,但是学生喜欢阅读,这些作品也是当前流行的,学生看得乐此不疲,教师不应熟视无睹,应调查了解,想办法引导学生。如通过经典传统和当下流行相对比的方法,和学生共同讨论,让学生逐步感悟到经典的魅力和永恒,比如《红楼梦》和《甄嬛传》的对比赏析等,多方面、多层次地为学生学习文学欣赏提供便利。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藏书资源,引导学生多读书,在广泛接触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经典的基础上,增加或融入现当代作品赏析,让学生了解现在,感悟当代风貌。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只有和当前相结合,与时俱进,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爱学并且学好,高职文学欣赏的教学才能有新的突破。
(二)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一是联系实际重视能力培养。文学欣赏课程普遍存在重传授、轻实践的现象,这样反而无法展现文学本身的美,学生也会心怀厌倦。诚然,文学欣赏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文学作品传承民族文化,提高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理解,但是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还远远不够,应打破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改变一味的照本宣科,教师可以少讲,通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进行自我展示,展示的过程中,教师不间断地适时加以引导和点拨。另外,还应将文学欣赏的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互联网等新兴方式,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将文学欣赏与实践活动相联,结合实际,关注现实,关注生活,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悟能力。二是多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方式。传统的知识理论授课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方式,通过布置和完成任务的探究式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要求学生运用生动形象的模拟,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教学中教师是主持人和组织者,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学生在自主协作任务完成的过程中,理解分析,发现感受,更能体会学习文学欣赏的成功和快乐。如赏析外国作品《玩偶之家》,教师可以在班级布置任务,以表演的形式再现原著,放手让学生自己分组,阅读讨论,分析排演,师生共同参与,教学互动,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及口头表达能力。三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在教学中普遍使用,文学欣赏教学可以充分合理地加以运用,通过影视动画,将文字、图片、声音和图像综合直观地展现出来,带给学生多彩的视觉听觉体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赏析白居易的《长恨歌》,教师分析诗文,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可以在上课时插播一段精选的影视剧《杨贵妃》的相关情节,通过视觉让学生有切实感受,如临其境,有感性理解才能进行美的赏析。
(三)作业形式应多样化
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开设了文学欣赏课程,但是课时普遍较少,大多集中在20个学时左右,而且必须在一个学期内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文学欣赏课程的作业只有靠课余时间完成。为了使学生很好地掌握相关知识,作业布置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如写作阅读心得、读书体会,可以让学生收集资料,编撰欣赏专刊等,可以组织学生演绎经典作品,独立或小组集体完成,可以采取自评或相互评定的方式,最后再由教师点评。作业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满足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促使学生能够认真地对待每一次的文学欣赏作业。
(四)考试内容和方法应更新
传统的文学欣赏课程的考核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书面测试和平时成绩比例为6:4,考试方式主要是通过一次笔试,一张试卷完成,单一刻板,这种方式已无法适应当今高职素质教育的需要,必须进行改变。应建立灵活多样的过程性评价体系,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甚至更为关键,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考试内容上要减少理论知识测试的比例,加大平时学习过程的考查比例,增加学生平时写作练习、作品表演时的表现评分及其在相关竞赛中的得奖情况。考试方法上可以采用笔试和口试结合的方式,这既顺应时展需要,也是为了适应当前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人之成才,重在素质。文学欣赏课程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作用很大,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EB/OL].
[2]杨宗芬,栗延斌.“人文素养:决定高职学生就业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因”[J].鸡西大学学报,2009(6).
[3]马丽君.论高职院校文学教育的沙漠化及其改变途径[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
[4]吴永红,常安群.高职院校文学欣赏公选课教学新探[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
[5]于永凤,王状,李棘,董铮,张钺.加强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
[6]万薇薇.试论高校《文学欣赏》课程教学的症结及对策[J].现代语文(中旬刊),2012(1).
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范文6
关键词: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4-0091-02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愈来愈迫切。明确地提出了希望全国广大教师“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作出贡献”[1]。教育的质量最终要由社会来评价和检验,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现端倪的今天,判断教育是否成功,只能看培养出的学生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2]。高等学校要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3]。
免疫学(Immunology)是当前生命科学中一门富有活力并具备巨大发展潜力的学科。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免疫学作为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4],还在不断地深入与革新中。免疫学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相对较为抽象,难于理解和记忆。基于此,本文针对免疫学的授课提出一系列教学方法,望为以后的免疫学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一、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
备课是老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与授课顺序,保证学生能够最有效地接收知识。目前南阳师范学院生物工程专业研究生所学的免疫学,是基于Thao Doan、Roger Melvold等人主编,吕昌龙主译的《图解免疫学》。该教材不仅内容全面、信息量大、知识性强、逻辑性强,并且有精心设计描绘的插图和表格,生动形象地阐述了免疫学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有效地精练了累赘的文字叙述。本书共分为四个单元,二十个章节,计划讲授36个学时。前三个单元重点阐述基础免疫学的内容,最后一个单元重点阐述临床免疫学的内容。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把教材内容系统的传授给学生,并使其牢固掌握,这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深入研究教学大纲,结合本专业学生特点,抓住所需要讲授的课程重点与难点。在备课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了解本专业学生的学习背景。
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真正的教育应当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把人作为发展的主体与动力,把挖掘人的潜能、开发人的聪明才智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学方法的改进是教学内容圆满完成的保障。免疫学知识点繁杂,专有名词多,学生普遍存在不好理解,把握不住重点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多种多样的互动教学,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研究生相对本科生来说专业基础较好,上课人数相对较少,非常便于开展互动式教学,比单纯的讲授法传授知识模式更加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应用PBL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基于问题式学习,与传统的灌输式和填鸭式教学方法有很大的不同。这种模式主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讨论的形式完成教学,能够更多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自我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对于免疫学教学来说,讲授每一块知识时都会留给学生一些问题,如肿瘤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免疫逃逸方式、如何治疗免疫缺陷与过敏反应等问题,让学生们自己思考,查阅更多的信息,进行分析讨论。对于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如抗原受体多样性的产生,细胞因子的作用模式等,在授课过程中还会留出单独的专题讨论课,可将学生分成3人一组的若干小组进行讨论,学生可以各抒己见,每组派一名代表对该组的观点进行总结汇报。力图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讨论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团队合作意识。
2.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免疫学是一门十分抽象,难于理解与记忆的生命科学。单靠教师的机械式讲解往往很难让学生理解并运用。对于知识点碎片化的章节,如果能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再加以讲解,效果会事半功倍。如在讲解器官移植与免疫排斥时,可以采用直观法,通过播放教学视频,让学生亲眼看到器官移植的大致过程与后期排斥反应等症状的出现及药物干预,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自身免疫耐受的突破所造成的严重临床后果;在讲解补体系统三种激活途径参与的分子与调节分子时,可制作小动画让学生观看,利于学生直观理解激活过程的发生与发展;在讲解抗体多样性产生的遗传机制时,可用幻灯绘图或摆模块的方式,讲诉基因片段重排的过程。
3.注重指导学生自学。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少而精的原则,适当开展自学、课堂讨论和教师小结,以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研究生免疫理论课教学与其他学生层次的教学不同,大多数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已经接触过免疫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再结合生物工程专业的特点和培养要求,对某些较为易懂的概念性内容如免疫器官、组织与细胞、免疫应答与免疫调节等概念性知识,可安排学生自主学习来完成教学目标。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同时,针对本专业特点,结合教授内容让学生阅读与学科相关的新发现、新信息,指导学生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及网络资源,查找更多更新的相关资料。
免疫学是一个“很年轻”的学科,与其他自然学科不同的是,各体系内容建立的较晚,有些认识随着近年科学研究的深入,不断出现革新甚至“”。在教学的同时,讲授者要对课本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完善与补充,结合学生自学产生的“疑问”对于解答,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一些免疫学相关的科学研究热点,诸如“肿瘤免疫逃逸”、“治疗性抗体”、“肿瘤免疫细胞治疗”等等,可结合课程相关内容进行拓展与延伸。由于课程时间有限,研究生的生物学理论知识普遍较扎实,在讲授这些内容的时候可以只讲述原理与发展动向,具体由感兴趣的学生进行课下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查阅资料的能力,对学生正在参与的科研项目也会起到启发思路与开拓视野的作用。
三、强化与其他有关学科知识的联系
免疫学理论性强,涉及面广,与许多生命科学学科都有交叉。在讲授或指导学生自行学习时,注意与其他学科(如微生物学、病原生物学、疫苗学等)的连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以后的科研奠定一定的基础。如将免疫学与微生物感染、发病病程,以及血清学诊断结合起来,使得知识点繁多的枯燥课程内容变得更加丰富生动;讲授抗体产生与初次、再次免疫时,可结合临床使用疫苗的注意事项、免疫程序、佐剂选择等等,可帮助学生在理解本学科内容的同时理解相关学科。多学科的交叉,可扩大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的知识收获面,提高免疫学课程的价值。
四、增加实验课,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免疫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课的开设非常重要。实验课不仅可以验证和巩固学生在理论课上学到的知识,还可以训练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我校应对研究生开设免疫学实验课,这对其科研能力与科研思维及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是所必需的。免疫学实验课可通过引导研究生发现问题、探索分析解决方案,来培养科学思维能力,为以后的科研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免疫学涉及到的抗原抗体反应、补体结合等知识点抽象并且难以理解,结合实验,对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大有助益。
同时,很多免疫学实验的基本原理都是相似和相通的,在理论课程教学的时候,可适当增添免疫学实验的拓展内容;结合开展的免疫学实验,让学生对免疫学实验体系有更系统的认识,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除了免疫学基础实验以外,以“抗原抗体反应”为核心的生物医学实验有很多,诸如单克隆、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免疫印迹与免疫荧光,免疫共沉淀等;对于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生来说,这些技术与方法与科研工作的完成是息息相关的,对于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开展相关实验及配套理论讲解。
五、完善考核方式
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必要环节,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考核评价可以更好地激励学生学习,同时可以让教师找到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加以改正与完善,为以后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我校现行的免疫学考核制度主要是以笔试体现的理论成绩为主,这种评价方式比较机械与片面。因此,我们应积极寻求多样化的考核制度,如增加动手能力的考核、开放性问题的考核,可增加学生进行科研专题的汇报与讨论,或者进行实验操作与结果分析,这些考核方式可从全面、综合素质来评价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避免培养“死读书,读死书”的研究生。
总之,免疫学教学改革是促进学科发展、改善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只有我们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考核等方面深入改革,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老师做好合理的引导,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增强教学双方的互动和联系,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免疫学的教学质量,为生物医药事业发展培养更多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新型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力.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指针――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N].中国教育报,2013,9(10):10.
[2]傅广华.免疫学教学中实践创新教育的认识与实践[J].检验医学教育,2002,9(4):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