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森林防火基本原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森林防火基本原理范文1
关键词:生态林业;建设;重要性;发展对策
生态危机已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人们赖以生存的资源生态环境,正面临着挑战,并困扰着工农业生产。涝、旱、沙三大灾害已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尤其是土壤侵蚀和土地荒漠化,正在严重地威胁着我国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保护。实施生态林业工程是解除当前环境危机的唯一有效途径。森林是实现环境与发展相统一的关键和纽带,森林不仅为人们提供各种木材和副产品,而且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减少噪音、防止污染、保护和美化环境、保护生物资源等重要的生态效能,对改善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改变日趋恶化的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森林生态系统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地位,重视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全面加快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使我国有足够数量的森林资源,从根本上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因此,开展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是防御自然灾害、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牧业稳定高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和保证。
1 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主体思想是以林业的发展促进环境的改善,保障农、牧等其他各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且不危及后代人发展的战略思路:是通过科技手段,经过合理的区域性布局,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及林业的经营方式,以生态系统为核心,以自然环境的保护为基础,拓宽林业发展的潜力和途径,实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环境稳定性、经济高效性、社会持续稳定性。
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基本依据是遵循森林生态学、环境保护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思想,结合植物学、造林学、工程学、系统工程学与工程技术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应用,是将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与社会经济的基本原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应用于生态工程建设,将山地、平川、溪流、沟系等地理信息特征优化组合,构建多个生产链,并使其尽量达到横向联合,形成多层次加工体系,发挥多种资源价值,最大程度地开发和再生资源,形成一个多资源利用的永续经营的农、林、牧、水紧密结合的以林业为网络的生态体系。使林业建设通过人类的努力,在技术上适当、经济上可行、社会能够接受,最终实现生态林业系统良性循环及生物多样性,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其目的在于保护、改善与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
2 我国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对生态林业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对工程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缺乏思想准备,没有使广大群众深刻认识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因而造成工程建设并没有真正纳入各级政府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计划,建设工作不扎实、进度不快,法律保障难落实,缺乏有力的扶持政策和措施,未得到全民的共识和形成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毁林事件时有发生。
2.2生态林业工程不仅是一项跨世纪的生态建设工程,而且建设区多是在生态环境脆弱、经济不发达的老、少、边、穷地区。投入严重不足,国家投资少,补助标准偏低,与工程需要不相适应,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随着工程进展,造林难度不断增加,造林成本不断提高,资金缺口越来越大。
2.3一些地区缺乏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意识不强。生态林业工程未与总体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当地环境和相关产业综合规划,因而使之功能难以正常发挥。没能做到因地制宜以及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
2.4树种比例失调,树种单一,结构简单,稳定性差,易遭受病虫害危害,防护功能不能充分发挥。
2.5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着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强度采伐和乱砍滥伐现象。
2.6一些地方林业基础薄弱,科技人员偏少。尚有部分乡(镇)没有林业站,或虽有林业站,但没有专业技术员与可靠的专项经费来源,形同虚设。
3 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策略途径
3.1加强宣传,调动全社会造林绿化积极性。宣传林业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宣传林业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造林绿化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存千秋的伟大事业,使全社会上下一致,齐心协力,自觉投身到这一工程建设中去。
3.2明确责任,加强领导,实行目标管理。要成立有各方各有关部门组成的统一协调指挥机构,全面负责组织实施,要层层签订责任状,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起骨干、示范和带动作用,把造林绿化纳入干部岗位实绩考评和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实行奖惩制度。
3.2落实资金和政策。在资金上采取多渠道、多层次筹措。
3.4强化技术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认真细致做好施工设计,因地制宜地优化林种、树种结构,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能。科技干部深入基层,实行科技承包责任制,做好科技培训工作,现场指导,严格检查验收,保证工程的高标准高质量。
森林防火基本原理范文2
摘 要:翻译生态学是翻译学和生态学相互渗透的结果,它从分析各种翻译生态环境及其因子对翻译的影响入手,进一步剖析翻译的生态结构。本文试图在生态翻译学的关照下,从译者角度考察和解读翻译生态和翻译环境的内涵及其对译者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翻译生态 翻译生态环境 译者
作者简介:马慧,女(1985-),山东青岛人,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10级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翻译生态学(translation ecology)是由爱尔兰人Michael Cronin在其《翻译与全球化》 (Translation and Globalization)中首次提出的。它是翻 译学和生态学相互渗透的结果。“生态”这一术语出现的比较晚。1865年,德国动物学家雷特尔将希腊文词根Oikos和logos结合而成Oekologie. 按原意,是Oikos“住所”或“栖息地”,logos是“讨论”或“研究”。连起来,生态学就是对“住所的研究”。翻译生态学是研究翻译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 具体地说,就是将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引入翻译研究,将翻译及其生态环境相联系,从生态学角度研究翻译,从而对翻译中多种现象进行剖析阐释。
一、翻译生态
研究翻译生态得先从“生态”说起。生态是指生物之间和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的关联,相互作用的状态。简答地说,就是生物在周围环境中的生存状态。因此,翻译生态可表述为:翻译主体之间及其与外界环境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也就是翻译主体在其周围环境的生存和工作状态。(方梦之,2011:1)每门学科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翻译生态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既不同于翻译学也不同于生态学,它不是仅仅把翻译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也不是单单把生态环境作为学科的探索目标,而是把翻译与生态环境联系起来,并以其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作为研究对象,从生物圈出发,以系统网络的观点全面分析各种生态环境与翻译的相互关系以及生态环境中各种因素对翻译的作用机理和规律。
翻译活动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化发展有密切联系。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翻译本是一种巨大的社会力量。“自从操着不同语言的人类有了相互交流的需要,为克服语言的障碍而寻求人类心灵沟通的努力就已经凭借翻译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许钧,唐瑾 2002)。从翻译角度来看,翻译活动存在的前提,是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语言。翻译是不同语言信息的转换,这种转换本身也是一种符号活动。“人类创造文化依赖于符号活动,人就是进行符号活动的动物”。(R,巴特语;见董学文译,1987:15)翻译的生态层次分为翻译的个体生态和翻译的群体生态。翻译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其个体特征,如同原文会出现两个以上的译文,这种现象屡见不鲜。如>的英译就有几个版本,例: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译文1: Men all know that salvation should be won,But ambition won’t have done,have done. Where are the famous ones of days gone by ? In grassy graves they lie now, every one!(霍克斯译)译文2:All men long to be immortals,Yet to riches and rank each aspires;The great ones of old, where are they now? Their graves are a mass of brains. All men long to be immortals,Yet silver and gold they prize.And grub for money all their lives.Till death seals up their eyes.(杨宪益译)
二、翻译生态环境
广义的环境指某一主体周围一切事物的总和。翻译环境主要指翻译活动所涉及的及外部环境(客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文化环境以及社会政治环境总和。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与翻译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翻译的发展离不开翻译的生态环境。翻译的生态环境是以翻译为中心,对翻译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制约调控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环境系统。大致可以从三种角度和三个层次来分析:一是以翻译为中心,结合外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组成单个或复合的翻译生态系统;二是以某个翻译现象,某一翻译层次或类型为中轴所构成的翻译系统,它反映了翻译体系内部的相互关系:三是以人 的个体发展为主线研究外部环境。翻译生态环境脱胎于生态学,可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生态学强调整体论(holism),即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观念。同样,翻译生态环境也是以一个整体的形态存在的。译者在特定的生态场中起作用,受其他翻译主体的牵制。这就要求译文必须遵守译入语文化规范和社会政治权利制约。翻译生态环境对任何翻译主体都是一个统一体,不可逾越。(方梦之,2011:1)若人为地破坏翻译生态场的序列和翻译环境的秩序,就是破坏了翻译生态环境的整体要求。
三、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
翻译是译者同其翻译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翻译不但是对它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发生能动作用,而且受其影响,这是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只有翻译与其生态环境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生态环境才能给翻译带来取之不尽的财富,翻译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翻译是以译者为主导,以文本为依托,以跨文化信息转换为宗旨的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的行为”。(胡庚申,2008)借用其他相临学科领域相关的研究思路,借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适应/选择”学说的基本原理和思想,揭示和描述了译文产生的翻译过程,目的是试图构建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适应选择论”。该论的基本表述如下:翻译即适应与选择;最佳翻译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多维度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累计结果。对于译者,适者生存,发展;对于译文,适者生存,生效。该论对翻译的定义: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性的活动。该论的译评标准是:多维转换程度,读者反馈,译者素质;最佳翻译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好的翻译。(胡庚申,2004)生态翻译的基础理论是将翻译方法概括为“三维”转换,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如在景点介绍的翻译中译者应做好这三方面的转化工作。
例:崂山,木林苍翠,繁花似锦,到处生机盎然,春天绿芽红花,夏天浓荫蔽日,秋天遍谷金黄,严冬则玉树琼花。
译文:Laoshan Scenic Area is thickly covered with trees of many species, which added credit for its scenery.
汉语对景物的描写通常传递出一种虚实缥缈的、朦胧的意境美。但翻译成英文时应化虚为实,去除不必要的辞藻,传达出实物之美,这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同时也达到翻译活动沟通和交流的目的,体现了交际维的选择适应性。
翻译在充分考虑整体生态环境后,首先应该考虑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因为译者所面对的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形式,一些错误现象正是由于译者对语言维考虑的不充分而造成的。例如把“小心碰头”翻译成“Attention to your Head”.这就犯了望文生义的毛病,机械地翻译而不是根据具体语境来进行语言转换。正确的译文应当是:“Mind your Head”. 再如某风景区的门口标语“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译文:“Prevention of Forest Fires Is Up to Everyone.”其实在国外流行的说法是:“Only you can prevent wildfires.”
从生态翻译角度来说,文化维适应选择性转换旨在让译者达到一种“人文主义”和“人本主义”意识之间的平衡。而评价翻译主要看译文的“整体适应选择度”,即: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转换。不管所要翻译的文本是否具有内在的可译性,只要译者乐意就会促成它在另一种语言中的再现。这样译者在很大程度上扮演了“改写者”或“创造者”的角色,正是由于他们的能动性干预和创造性转化,使得翻译研究沿着一条独特路径发展。作为翻译学的一个子学科,生态翻译既要对所译文本进行细读以发掘其可译性,同时在翻译过程中又要尽可能保存原文本在目标语中的生态平衡。所以它既要兼顾主体译者的平衡又要顾及客体文本的平衡,因此译者的生态观包括对自身需求、自身能力和翻译生态环境的全方位适应和全方位选择。
参考文献:
[1] 方梦之. 论翻译生态环境[J]. 中国翻译,2011(1).
[2] 巴特著. 董学文译. 符号学美学[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3] 许钧,唐瑾 翻译:崇高的事业(代前言)[A]. 巴别塔文丛[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