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学手段的定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学手段的定义范文1
关键词:线性代数;计算机技术;教学方法
一、教材内容的整合与梳理
每一门学科的教材均具有本身的体系,但是教师在授课时不能机械的照搬照抄,而是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在线性代数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在课前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与梳理,向学生讲解课程各部分间的关联,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有益于学生掌握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对教材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二、医学生必须掌握主要的计算方法
在线性代数课程内容中,包含大量繁琐的计算问题,同时也具有较为集中的计算方法。在日常学习中,教师应该充分分析课程内容,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归纳出相应的计算方法,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会更多解题的技能与技巧方法。例如,线性代数里大多数的基础题,如化成标准形式、极大无关组的求解、向量线性相关性的探讨、矩阵与向量组的秩以及逆阵的求解等等。因此,必须让学生做到:(1)熟悉线性代数里其他诸多问题与矩阵初等变换的关联;(2)学会较为规范、准确的解答矩阵最初变换计算等诸多基础问题[2]。
三、借助现代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且线性代数较为抽象,较难理解,因此运用传统教学手段就根本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现代化教学方式,如教学课件、投影等,就会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对Mathemat-ica软件等常用数学学习软件进行介绍,会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操作计算机及应用数学软件的能力。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可以节省传统书写板书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目前,全球都将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重点目标,同时也是一个评估学校教育水平的标准。
四、将抽象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实践应用中
在线性代数教学中,在对新的抽象定理或定义进行阐述时,可以对其现实应用状况与产生背景借助实例的形式进行讲解,从而加强定义或者定理的形象性。线性代数的教学内容主要由二次型、矩阵等组成。其中矩阵的作用非常关键,因为矩阵是其他每个部分内容衔接的桥梁[3]。所以,需要重点掌握矩阵的运算方法及定义等。在对矩阵的定义及乘法运算进行讲解时,应该首先对其现实应用范例进行介绍,从而帮助学生较快理解其相关知识。如在对矩阵相关预算与定义进行阐述时,可以列举以下的范例:
某一家公司将4种产品送至3家超市,诸多实际数据如产品单价、种类及利润等均在表1-表3中展示。请各位同学用矩阵乘法计算出每家超市的总利润与总收入。
显而易见,产品数量用A代表,每一种产品的利润与单价用B代表,每家公司的总利润与总收入用AB代表。借助此范例能够帮助学生得出结论:(1)事实上,矩阵即为其他的一种表示表格的形式。这种对定义的诠释能降低矩阵的抽象性,帮助学生较容易的掌握矩阵定义;(2)矩阵乘法事实上是若干个数字“和”与“积”的简化表达;(3)与平时简单的数字乘法不同,矩阵乘法具有更复杂的计算方法及计算过程。
总而言之,线性代数是医学院的重点基础课程之一,其对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针对现存诸多问题进行改革。寻找新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充分将理论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借助具体实例阐述抽象的线性代数定义及定理等,从而增强学生的计算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提高教学效率。医学院线性代数教学改革是一个持续健全与深化的过程,有关部门应该充分重视教学改革工作,从而实现医学线性代数教学的科学化与现代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作者单位:西安医学院)
参考文献
教学手段的定义范文2
关键词:高中数学 协作 引导 特色
一、师生协作教学
师生协作教学是数学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高中课堂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是45分钟,师生协作教学所占的时间一般在20-30分钟。因为高中生还缺少自主学习的方法和能力,所以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和帮助。在这一步骤中,教师要以学生参与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要多评价学生对实质性内容和方法的思考,淡化对学生叙述严谨性和形式完美性的要求。
当代著名认知心理学家米勒曾经说过:“我认为,教应是较少讲述事实,较多提出问题,较少给出现成的答案,要指出所教课程的戏剧性、美妙之处,引发美感”。师生协作教学时,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动耳,多种感官的相互作用使注意力始终集中,教师在师生开展平等、宽松、民主的讨论中,与学生产生情感共振,引导学生“集思广益,智力互激”,以肯定学生正确观点的教学形式,促使学生有效地构建新知识。同时,教师还要对一些想回答怕出错、怕被误解出风头的学生,给予及时的心理辅导教育。此外,教师对于学生发言中的错误也需特别注意,要找到他们的闪光点,千方百计地鼓励他们。例如,用“开头不错”,“你的答案部分是正确的”等话激励学生,在尽可能非评价的氛围中引发学生回答。对于这些回答他们可能不大肯定,但他们能以此为起点,开始构建正确的答案。任何回答不管多么粗糙或错误,只要给予恰当的反馈和纠正,都能成为学习的起点。
例如,在讲集合定义时,教师先引导学生自己举些生活中的实例,分析识别这些例子中的对象能否组成集合,然后师生协作,用自己的话总结出集合的定义、特点,再引导学生回到书上对照分析。
当学生对某些数学问题的理解出现困难时,要采用一些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给予他们及时的引导和帮助,如使用一些浅显的比喻,这样做如同铺上块垫脚石让学生走过去,或让学生沿着斜坡循序渐进轻松地往上走。例如,研究函数时,全班没有一个同学能具体说明y=f(x)是什么意思,有几个同学虽能说出书上函数的定义,但不能正确理解函数的意义和作用,这时教师就需要用学生能理解、听得懂的语言来浅显地解说,即函数是用来研究生活、社会规律性的,通过设置具体实例情境“研究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关系”,让高中学生从实例中总结规律s=π*r2,体会函数的含义y=π*x2,再回到抽象函数概念y=f(x)对照理解。
二、善于引导学生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莱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最自然、最有效的方法是“再创造”或“数字化”。这个“化”的过程必须是由学习者自己主动去完成,而不是外界强加的。因此,教师要舍得把课堂的有限时间交给学生自己去摸索、猜想,使学生体验挫折的艰辛和成功的快乐。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感悟,是在第一步复习导入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阅读数学课本弄清楚知识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向学生解说要求学生做什么,指导他们怎么去做,如何总结自己的想法。指导过程中也可一步一步地进行启发,如教材内容的大标题、小标题、某个概念、原理的意思,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感悟课本上对这个问题的阐述方法,将所学内容分解便于学生自学。这种引导能使不同数学基础的学生都可以参与,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责任感和自尊心,使学生一点一点汇聚感触,积累体验,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例如,讲三角函数中的余弦函数时,教师通过对比讲过的正弦函数学习过程,给出学习内容的具体目标、要求和方式,让学生参考教材对余弦函数的内容进行探讨分析。同时,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水平和状况给予适当引导,要求学生通过自学做到明确余弦函数定义、图像、性质、应用、习题类型和解题策略。对接下来学习正切函数、余切函数、正弦型曲线的几节课内容,教师结合学生实际水平,可加大学生自学、合作、讨论的力度,引导学生进一步自学更多、更深的知识内容。
三、丰富教学手段,体现教学的特色。
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数学教学的时空己被大大扩展。在当前如果教学课时相对不足的情况下,适当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如多媒体、计算器、数学软件)辅助教学,一方面可以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课时不足的矛盾;另一方面,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展示生动的教学情境,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而富有动感,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参与教学过程。
例如,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几何或函数图像的移动、坐标变换、动点轨迹生动的演示出来,既能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能培养他们运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当然,教学手段的运用也要有一个“度”的把握,我们既不能只停留在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笔、一张嘴巴一本书”的低级层次上,也不能不切实际地单纯追求教学手段的花哨多样,这样做有时不仅不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手段的定义范文3
关键词:离散数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离散数学是现代数学的一个分支,它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研究各种离散量的结构及其相互之间数与形的关系。计算机科学迅速发展,其相关领域提出了许多有关离散量的问题,需要某些数学工具作出描述和深化[1]。离散数学把计算机科学中所涉及到研究离散量的数学知识综合在一起,其基本理论和研究成果全面系统地影响、推动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2]。学习这门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严格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掌握处理计算机科学离散结构研究所必须的描述工具和方法。但离散数学内容多、概念多、理论性强、抽象、解题方法灵活、解题思路严谨、应用广泛,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改革离散数学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等以提高离散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对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有重要的意义。
1离散数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离散数学课程的特点,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常常存在以下问题:
(1) 离散数学内容丰富,包括数理逻辑、集合论、代数系统、图论、组合数学等多个彼此独立的数学分支,离散数学将这些知识有机组合成为合理、完善的体系。这些知识具有或多或少的联系,但又自成体系,致使学生感觉各部分内容联系不大,对课程学习的目的不明确。学生甚至觉得这门课程和计算机科学联系不起来,从而缺乏学习兴趣。
(2) 由于离散数学课程内容的广泛性,其定义和定理特别多,又抽象难懂,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和记忆,并且对定义和定理之间的联系缺乏一定的概括能力。
(3) 离散数学授课主要以定理证明和逻辑推理为主,方法性强,但由于内容多、定理多,学生常常对很多解题方法混淆不清。
(4) 离散数学内容多,课时少,一般高校将课时由144学时减少到90或72或64学时。课堂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手段,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受到一定的限制;也有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学校,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过多地依赖多媒体,大多点到为止,学生的思路追不上教师的讲课速度,只记住结论或结果,掌握不了方法和思路,这样的离散数学教学是失败的[3]。
针对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提出以下改革措施。
2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
离散数学内容多,教材各异,但一般都至少包含4个主要部分的内容:数理逻辑、集合论、代数结构和图论。按“以够用为尺度,以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为目的”的原则,我们认为在教学中应以数理逻辑、代数结构和图论为重点,以图论为核心,在保证基本理论完整的基础上,降低抽象推理的难度,本着“精、广、实用”的原则组织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
(1) 注重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和系统性。整合那些最能体现离散数学基础知识、联系实际应用、能培养学生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那些内容。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逐步渗透学科研究的前沿知识,充分体现精品课程的先进性。
(2) 注重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列举一些有趣的例子,如“理发师问题”、“哥尼斯堡七桥问题”、“四色问题”等来说明离散数学的用处,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 注重教学内容与后续课程的联系。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与离散数学的主要内容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如数理逻辑是研究推理的学科,在人工智能、程序理论、数字电路等研究中有重要应用;集合与关系的内容与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等课程有密切的联系;代数结构是研究关于运算及其规则的学科,代数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可计算性与计算复杂性、密码学、网络与通信理论等;图论为数据结构和数据表示理论等奠定了数学基础和描述方法。教师在授课中应帮助学生认知所学知识与后继课程知识的衔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的作用,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
(4) 离散数学内容多、课时少,因此内容设计应以“够用”为原则,不仅要涵盖离散数学所有知识要点,还要确保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应有的数学知识、素质和能力。因此,教师要合理分配教学课时,注意各个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的合理搭配。
(5) 在教学内容中适当加入实验。例如,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求出主析(合)取范式、实现Warshall算法求出传递闭包、判断一简单图是否为二分图或欧拉图、实现Dijkstra算法等。当然,针对教学时数较少的情况,这些实验可以在课后完成,不占用上课学时。学生通过对指定实验题目上机实践,可以更好地理解离散数学相关知识,并能提高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手段的改进
3.1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授课质量和效率
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各有优势和不足,应互补而非对立,我们应避开其缺点,发扬其优点,采用二者灵活结合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如离散数学中有很多的概念、公式和定理由教师在课堂上板书,势必占用大量宝贵的授课时间,若借用多媒体显示出来,教师就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讲解,这样不仅可以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还可以将离散数学在计算机各领域中的应用做成专题片给学生演示,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数理逻辑中的推理理论、定理的各种证明方法等不适合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这些知识的讲解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能使学生更清楚证明的思路和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针对不同的教学方法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这样才能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功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3.2建设网络课程,利用网络辅助教学
在计算机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技术为突破传统的教育手段、教育观念提供了契机,基于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学网站作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必要补充,其作用不容忽视。我们将本课程的教学大纲、知识结构、难点、重点以及典型例题的思路、解法和电子教案、考试要求、考试范围等所有学生关注和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有效进行自主学习的内容都以电子文稿的方式到教学网站上,方便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自学。还可以将涉及离散数学在各个领域广泛的应用和离散数学方面的著名科学家介绍放在教学网站上,以增加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当然,在教学网站上还可以增加一些网站链接,让学生了解有关离散数学更多的网站,拓宽知识面。利用网络学习离散数学网络精品课程,可以极大地改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
利用多媒体和教学网站辅助教学,不仅是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更新,更重要的是教学观念的转化,将多种教学手段引进离散数学课堂进行教学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4教学方法的改革
离散数学不同于其他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该课程定义多、定理多、理论性强、抽象性强;也不同于数学课程的教学,该课程不能只是片面强调数学演绎推理,教师应充分认识到离散数学是计算机领域的一门课程。因此,要想教好这门课程,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需要改革。
4.1应用示例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离散数学知识在计算机专业中的应用或“分散”或“隐含”,可以说是无处不在[4],但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对该课程兴趣不浓。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前几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来说明离散数学的用处,如“一笔画问题”、“四色问题”、“Hamilton回路与旅行商问题”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离散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其他课程之间的密切联系及对计算机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穿插一些适当的问题,以便建立理论和实际工作的联系。如等价关系和划分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一般是用模n同余关系[5]作为示例,理论上较严谨。在教学中我们不妨考虑生活中的例子,如:定义“人”集合上的关系 有相同的性别。显然, 是等价关系,于是具有相同性别的人是等价的,据此可以将人划分为两类,性别为男性的人构成的集合和性别为女性的人构成的集合。如果要研究人的性别特点,可以从这两个集合中各选一人(元素)作为代表,这个人所产生的等价类就是他所在的集合,即与他有相同性别的所有人的集合。这样的示例不仅易懂,而且也能说明对集合进行划分的目的,体现出对目标进行归类研究的方法。
4.2使用类比方法教学,降低学习难度
离散数学内容庞杂,但有些看起来不相干的东西,实际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类比的方法,揭示出它们相同的内涵,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减少学生学习的困难。
例如,在教学内容上可以类比。如命题定律与集合运算律可类比记忆,命题中有析取 、合取 、否定 ,命题逻辑中其他运算可转化为这三种运算。集合运算有并运算 、交运算 、求补运算~,集合中其他运算也可转化为这三种运算。我们将 与 、 与 、 与~、全集E与真值T、空集 与真值F类比,发现命题定律与集合运算律除了含义不同外,形式上完全一样。离散数学中可联系、能比较的内容较多,有些类比也可以让学生去做,这样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又如,在教学方法上也可以类比。例如命题逻辑与谓词逻辑两部分的内容几乎是平行的,这就为教学提供了可类比的方法,如两者合式公式的定义形式非常相似,通过类比,两个概念的异同就显而易见了,教师只要对量词加以强调,学生就能在前一个概念的基础上很好地理解后一个概念。在离散数学中教学方法还有许多是可以类比的,这就要求教师多分析比较,以学生易于接受的生动的方式进行教学。
4.3推行研究型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
研究型教学模式是指融学习与研究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和方法,其理论基础是美国学者布鲁纳提出的“发现学习”教学模式。在教学中通过讲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将学科的基本方法、计算机问题求解应考虑的问题要点、研究方法和思路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挖掘深层次的东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
在研究型教学中,教师的工作是设计“问题”以激发学生思考、设计、总结和报告,问题的选择和编排是非常重要的,必须难度适中、具备足够的挑战性、还应该有利于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命题逻辑中判断推理是否正确允许学生用多种方法去判断,如主析(合)取范式、真值表法、等值演算法等多种方法,然后要求学生分析这些方法的利弊,从而思考哪种推理结构采用哪种方法来解。
4.4注重归纳小结,使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
离散数学的内容看似多而散,实际上,每一章均有一条主线,因此,归纳小结是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教师课堂上或学生课后对所学内容的归纳小结,理清其内在联系,将这些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使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同时,归纳小结可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目的。
5结语
离散数学是计算机科学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它的思想和方法渗透到计算机应用的许多领域,所以如何提高离散数学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如何为计算机专业后续课程打好基础,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研素质,是值得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的课题。教学改革和探索是没有止境的,今后,我们还需要在离散数学课程教与学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集思广益,合理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使离散数学课程教学质量和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许蔓苓. 离散数学的方法和挑战[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2(12):1771-1772.
[2] 孔凡清.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离散数学”的教学质量[J]. 中国电力教育,2009(3):119-120.
[3] 王俊. 试谈离散数学多媒体教学[J]. 信息与教学,2008(6):217.
[4] 王强. “离散数学”的教学体会与实践[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7(5):66-67.
[5] 屈婉玲,耿素云,张立昂. 离散数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Discrete Mathematics Teaching Reform
WEN Hai-ying1, LIAO Rui-hua2,WEI Da-kuan1
(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tific Department,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Yongzhou 425000, China; 2. 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205, China)
教学手段的定义范文4
【关键词】材料工程;基础课程;改革提高
课程体系
材料学是一门试验性科学,涵盖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四个方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材料制备与加工的科研与生产工作,材料的多样性,各种材料制备、加工方法千差万别,材料工程问题就显得错综复杂了,这就要求从这多种多样的工程问题中提炼出各种材料制备与加工的共同涉及基础问题,建立材料学学的平台课程—材料工程基础完整的知识体系。
“工程”是科学的某种应用,通过这一应用,使自然界的物质和能源的特性能够通过各种结构、机器、产品、系统和过程,是以最短的时间和精而少的人力做出高效、可靠且对人类有用的东西。在现代社会中,“工程”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狭义而言,工程定义为“以某组设想的目标为依据,应用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通过一群人的有组织活动将某个(或某些)现有实体(自然的或人造的)转化为具有预期使用价值的人造产品过程”。就广义而言,工程则定义为由一群人为达到某种目的,在一个较长时间周期内进行协作活动的过程。又根据两院院士师昌绪先生的定义:材料是人类制造生活和生产用的物品、器件、构件、机器或其他产品的物质。显然,材料工程属狭义工程的范畴,材料工程应为是有组织活动将自然的或人造的物质制造成生活和生产产品的活动或过程。因此,从这个定义出发,凡是材料制备过程中所涉及技术和方法问题都属材料工程问题包括原材料的输送、原材料精制、合成、产品精制、后加工、包装、运输等生产工序原理以及为完成上述工序的一些配套工序如生产过程中的传热问题、三废处理问题。由于材料的多样性,各种材料制备、加工方法千差万别,材料工程问题就显得内容庞大、错综复杂了,避开各种材料的制备的特殊工艺问题,各种材料在制备过程中所涉及的共同的基本原理应成为材料工程课程中的基本问题。我们以自编《材料工程基础》为教学的教材,教授物质输送原理及设备、热量传递、质量传递,并对质量衡算、能量衡算、经济衡算做简单介绍。
教学手段
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是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得以实现的。材料工程基础的教学拟采取小班教学的方式,除在知识点的传授方面如基本公式的推导、理论的讲解仍采用传统的以教师授课为主方式外,在课堂教学中还采用一下的教学手段。
1 多媒体课件
当今的学生,从校门到校门,多数学生既没有生活经验,更无工程概念,要学好材料工程基础这一工程类课程,老实说,有一定的难度,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模拟实际生产工艺和流程,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繁琐的内容精炼化,实际问题形象化,为学生生动形象的理解生产原理和过程起了重要的作用。
2 讨论式教学及设计演练
课堂设置讨论课,引导学生探究各种材料制备过程中所共性问题,生产过程技术经济评价问题,分层次布置工程设计任务,使学生能全面思考工程问题。例如在传热部分,进行板式换热器的设计;在传质的几个章节中,吸收部分设计煤气中苯类物质吸收工艺流程;精馏章节中,进行年产8000吨乙醇板式精馏塔工艺设计等。使学生初步了解设计程序与步骤:设计任务下达后,通过资料的收集,流程选择,基本计算,确定工艺路线,确定生产设备大小,进行设备平面布置,完成设计任务。
3 双语教学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在国际交流日夜频繁的今天,语言显得尤为重要。采用原版教材,双语教学无疑能使学生掌握原汁原味的英语,为其日后的交流扫清障碍。更重要的是可以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国际交流能力和竞争意识,同时可以吸引更多的留学生优质生源,提高国际化办学能力。
能力培养
在互联网时代,全民都面临同样的信息平台,甚至我们的学生比教师有更好的计算机能力,轻点鼠标就可能获得一门学科的基础理论。这就给我们提出新的问题和面临严峻的挑战:在互联网时代,专业课我们应该教学生什么以及如何教,培养学生那些能力。首先是收集信息的能力,现代社会是信息时代,大量信息资源都可以通过网络共享,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数据库可以利用,掌握了信息资源,就是掌握了该学科的发展前沿。然后是自主学习能力,收集到信息,怎样才能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这就需要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思维与人格以及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和健康向上的学习精神;接下来是合作精神,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完成一个工程问题往往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人员的相互合作,因此合作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工合作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本门课而言可以采用分组进行课程设计,同组同学之间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一个课题,已达到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目的。
评估体系
理论考试不在作为学业成绩的唯一标准,可以从多层面进行评价如理论考试成绩、课程设计成绩、课堂讨论成绩、平时作业成绩等。
结论
材料工程基础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执行者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课程的内容体系、教学手段、能力培养目标,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和探索,真正实现培养合格人才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胡赓祥,蔡珣.材料科学基础[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2] 陶杰,姚正军,薛烽.材料科学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3] 王昆林.材料工程基础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09,9.
[4] 冯晓云,童树亭,袁华.材料工程基础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7.
教学手段的定义范文5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传统教学;高等数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高职高等数学的教学模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高职院校的高职数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大多从过去传统的“黑板+粉笔+口述”授课形式,转变为采用多媒体教学(应用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软件)手段的课堂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已经成为现代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我们的实践教学表明,将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于“高等数学”课程的课堂教学,的确能够改善和弥补单纯使用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信息量小、部分抽象的概念引入使学生难以理解的不足与缺陷,提高了教学效率,但也存在着教学过程与学生思维进程难于一致、师生互动减弱等问题,因而也受到部分学生的排斥。
1多媒体手段进行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优势与不足
利用多媒体技术表现力强,在支持教师对一个主体的讲解时,能使内容直观、生动、易于理解。高等数学一直以来都是被学生看成是既单调乏味又抽象枯燥的一门学科,运用多媒体教学后,可以将一些抽象、枯燥的数学定理、复杂的变化过程和运动形式,利用计算机中丰富的影像或图像,以直观形象、动态地同时辅以文字提供大屏幕投影展现给学生。例如,在学习数列极限的概念时,为了引入其极限思想,引入实例:圆内接正多边形来推算圆面积,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动态演示,学生非常容易发现,随着正多边形边数的增加,其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无限接近于圆的面积,通过这个动态图像的不断变化,从直观形象上就清晰地体现出正多边形与圆面积的近似程度愈来愈高,从而使得学生对极限有了非常形象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给出数列极限的理论定义,学生就容易接受了。多媒体技术特别适用于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中的某个问题在课堂上不宜板书、难于表述但通过可连续变化的动画形式把它展示出来(如:导数、定积分概念的引入),使学生生动形象直观地看到问题变化的全过程,而且印象深刻。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能够非常清晰地展示一些内容较长的定义、定理以及必需的文字阐述,提高板书效率,使有限的课堂时间得以充分利用,从而可以加大教学信息量,增加与学生课堂上相互沟通的时间,增加课堂练习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虽然多媒体是一种十分有效和必要的课堂教学手段,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目前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数学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差,在这种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课堂教学中,随着大屏幕投影上的内容一屏一屏地展示,稍纵即逝,学生来不及对其屏幕材料进行思维的加工,影响了学生对展示内容的思考过程和对所讲授内容的回想及印象。学生只顾看,很少去记笔记,往往一节课下来,对所学习的数学概念、符号、公式、解题形式印象非常淡薄,部分学生几乎没有印象。因此,单一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不利于学生学好高等数学课程,不利于对学生分析问题、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另外,课堂师生互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反馈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多媒体教学的演示过程中,教师、学生主要在注视屏幕,缺乏师生之间直接的互动交流,教师经常在讲台上忙于多媒体课件的屏幕切换与操作,也导致了教师讲课的感染力降低,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2传统教学模式进行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优势与不足
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主要依靠黑板上文字板书和语言讲授来进行,其基本特点“黑板+粉笔+口述”,它具有很多的优点,首先教师边板书文字、边画图、边讲述,步调一致,节奏适中,慢品味,教师的讲授、演示过程与学生的思维进度较容易同步,可以根据学生听课过程中反映出来的知识结构、接受信息的状态以及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实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板书过程中教师讲授的主要知识信息连贯,布局可以很清晰地展示课堂内容的脉络,承上启下,其知识点一目了然,便于学生“左顾右盼”,学生对教学的主线有比较深刻的印象。其次,传统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更能够溶入教师课堂教学的技艺。教师可以通过讲课过程中语调的抑扬顿挫,穿插着板书的时写时停、动作手势、眼神与学生的及时交流,更容易及时方便地了解到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易展开师生间的互动,使得师生间情感的交流、知识的传播、行为的示范在和谐的氛围中得以充分发挥,这都是单一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所无法替代的。与多媒体教学相比,传统教学的局限性也非常明显,由于高等数学课程内容的自身抽象、枯燥的特点,高职学生学习难度较大。课程内容中很多概念的定义、定理,包含着运动、变化的极限思想,单纯利用教学模型、挂图、板书手画图形这些静态教具加以说明,不能进行图形的动态演变,学生很难发现和理解这些抽象问题“动态变化”过程中的规律及结论;另外大段定义定理的概念通过板书展示以及随时的徒手画图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占据黑板空间,因而造成教学效果差、信息量小,效率低。
3传统的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应当优势互补
高等数学课程自身的特点,决定其教学内容不是每个知识点都适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授课的。因此教学要从实际效果出发,应当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分析运用何种教学方法、手段进行教学效果更好,而不能一味将多媒体变成一种形式,不分情况和效果地盲目套用。只有选择能够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的内容,才能使得多媒体在教学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应当积极提倡将传统教学所积累的教学经验与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两者优势互补会使高等数学这种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产生质的飞跃,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高等数学中每一节课都有各自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些知识点,比如:数学问题的推理、思考过程的展示,极限、导数、积分等的具体计算,利用板书、讲解、互动讨论、答疑等传统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而有些知识点通过板书、语言表述等传统教学手段进行展示时学生难以准确理解和掌握内容,比如,极限、导数、定积分等概念的引入,则需要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直观生动形象的演示,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投影与黑板板书进行必要交替结合,这样多媒体教学的高效传递信息的功能可以弥补传统教学中效率低、抽象问题难以形象展示的不足,而传统教学的一步步展示思维过程的功能可以弥补多媒体教学中思维进程较快的不足。数学课堂教学中还应当正确处理教师与多媒体的关系,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而不能本末倒置,陷入仅仅是“人机、人屏”交流的误区。教师无论是在操作电脑,还是讲授知识,都应当使自己的言语举止、教学情感与学生产生互动交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多媒体的功能和作用越来越强,但是它不能完全取代教师,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有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互相补充,充分发挥各自所长,才能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塔拉.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整合与优化[J].国际物理教育通讯,2001(12):18.
教学手段的定义范文6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校园网多媒体辅助教学
校园网,是一种媒体教育,是现代媒体教育的基本模式。有学者认为,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所有教学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媒体。传统典型的教学模式对于只要求传承知识虽有一定好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却始终处于被灌输、被填鸭的从属地位。其主动性、内动力和自压力、积极性难以发挥,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形成,与当前提倡的素质教育背道而驰,而校园网的小学教学具有传统教学中不可比拟的优势:
1.创造情景,激发兴趣
在传统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多表现为单维性,即从抽象的数学文字到抽象的数学公式,显然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更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记忆,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中,人们只是强调抽象逻辑思维而往往忽视了形象思维的作用,在校园网下数学的教学就能解决以上的矛盾。例如:在教学《圆锥的认识》时,我先用多媒体展示一个三角形,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如果以这个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轴,快速旋转时会形成什么图形?然后,我就引导学生自由交流讨论,说出会是个什么形状的图形。最后,我在校园网中的素材库中找出用三角形旋转成圆锥体的过程的动画,在电脑上演示出来,从而使学生深感悟圆锥体的形成过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激发学生探求圆锥体特征的欲望,确实有“投石激浪”之功效。
2.把握时机,促进发展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认识规律的形象性造成了学生认识上的矛盾,特别是难点的突破、重点的处理、方式、方法问题直接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只要能把准时机,辅助到“妙”处,“巧”处,便有事半功倍之功效:
2.1使定义清晰化: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最令数学教师头痛的莫过于学生对于数学中出现的抽象的概念、定义不能真正理解和学会应用,而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是让学生动手用尺子测量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长度,而采用多媒体教学就能通过“分割”引起学生的注意,把平行四边形分割成两个图形,使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让学生借助具体事物的直观形象进行思维,从而建立清晰的数学概念和定义。
2.2使空间形象化:几何图形,特别是立体几何图形的教学,要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而空间观念的形成,有赖于想象。例如:《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圆柱能转化成长方体,这一点学生难以理解,他们难以想象出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体,难以理解化圆为方的道理。我在电脑上展示:先把一个圆柱8等份拼成近似长方形,并闪烁显示;再把一个圆柱分成16等份和32等份,使学生直观地看出等份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体。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推出圆柱体积的公式也就水到渠成了。从而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感知材料,为大胆合理的想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2.3使导入适时化: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图文声像并茂,形象直观生动,但必须注意适时导入,恰到好处,才能化平淡为神奇,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如果上课开始,教师就直接把长方体表面积展开之后是一个平面图形,学生在充分感知、触摸,甚至动手拆开长方体、猜想之后,再让媒体进行演示论证,这样才是适时导入计算机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把多媒体用在掌握知识的“刀刃”上,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3.共享资源,协作发展
应用校园网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可以提供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不必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组织和编写教案上,而只需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在帮助学生确定某一学习主题时,引导学生从何处获取有关的学习,如何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学习资源等。例如我在《圆锥的体积》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圆锥的体积等于同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3”这一知识点时,我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小圆锥、一个和它等底等高的小圆柱体,一些水,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很有兴趣地做实验,先用小圆锥把水倒进小圆柱里,让他们说出倒了几次;然后又把小圆柱的水倒进小圆锥里。最后我再在多媒体上展示出来,多媒体课件更形象,更逼真,让学生更加很容易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了。所以在校园网教学中,教师只是处于引导、点拨的主导地位,而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伙伴或教师的帮助自主建构知识。因此,网络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协作性、创造性、创新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总之,基于校园网是小学数学的教学的一种新的模式,教学利用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即时有效的反馈,给数学课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从而确保课堂教学效率的优化和学生素质的提高。它有传统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点,但它又不是一种十全十美的教学手段,同时它也存在着局限性,只有把计算机多媒体同时与其他传统的教学手段结合使用,才能相得益彰,才能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