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思政教育的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思政教育的内涵范文1
【关键字】:思想 政治教育 社会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是思想政治教育今后发展的趋势,但是它不是一个孤立的命题,它与人的社会存在以及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密切相关的。对人及其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化的认识是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理论前提。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的社会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本质内涵,它决定着社会化的方向和内在运行机制,制约着社会化的效益。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指导思想应从传统的服务于权力这个基点,转变到以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基点上来。教育途径和方法的立体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方法论内涵。通过这一方法论的媒介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转化为人的素质。
一、人及其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化
对人的社会化的定义目前比较流行的是社会学中的社会化的定义,即指人不断适应社会,获得社会性的过程,这种定义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也就是说,人不是抽象的个人,而是在一定社会交往关系中实践着的具体的人,即具有社会性的人。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但是,人的社会性并不像人的自然属性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它是通过人后天的生活历程逐步获得的,这种逐步建立社会性的过程就是社会学所定义的人的社会化过程。社会学的这种定义有其合理性,但还不十分完善。因为,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不仅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的转变需要进行社会化,而且当社会发生变动,从原有的社会性向新的社会性转变同样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人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并不能全面概括人的社会化的内涵。社会人并不是一个故步自封的概念,它需要在时间和空间上随着社会发展变化做出相应的变化与反应。因此,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人的社会性不断与社会的变化相调适的过程。人的社会化的内涵在于不断与现实社会相协调,而并非单纯地成为社会人。
人的社会化过程不是孤立进行的,单独的个人是无法进行社会化的,也就是说。社会化必须依靠他人(现实的他人或潜在的他人)来完成,同时,主体本身也作为他人的他人帮助其他他人完成社会化过程,因此,社会化是一个共同参与的过程,这种共同参与体现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社会实践活动也需要进行社会化,其社会化的必要性在于,社会实践活动并不与社会现实发展保持完全一致,通常在社会实践活动与现实社会之间会存在一定差距,而弥合这个差距的过程就是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化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社会实践活动适应社会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实践活动及其参与主体影响社会,改变与发展社会的过程。因此,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化的内涵可以界定为:社会实践活动及其共同参与主体不断协调与现实社会的差距,并与现实社会趋于一致的过程。总起来说,人极其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化可以界定为:人及其实践活动不断适应社会,同时不断改造与发展社会的过程。
二、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对权力的高度依附,本应该对人民群众负责的思想政治教育,现在异化为对上级行政部门负责,本应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人民群众,现在被政府职能部门异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只要能动员群众完成上级布置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就算是合格的行政职能部门了。传统的指导思想的这一悖论,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重过程轻结果,重形式轻内容,陷人空谈,流于形式。作为工具的人民群众也终于意识到自己的被动位置,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只不过是为干部服务,自己的参与只不过是帮助干部去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因此,人们往往从主动参与渐渐变为被动应付,乃至一部份人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反感。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就必须变革传统的以权力为基点,将基点奠基在人民群众这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上,使内部因素的科学综合和运行服务于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观念。这一基点的变革是由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必须服务于人民,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得服务于人民,当然,它的服务是以它自己的特色,是以塑造人的思想政治素质来体现它的价值。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提高人的社会主义政治素质为核心。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采摘,必须充分考虑到市场经济对人的教育影响,这就需要通过内容的多样化、策略化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有利因素,扬弃不利因素,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所谓多样化是指在坚持政治教育为核心的同时,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问题,针对新问题进行相关的思想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多样化,首先是采摘的观念形态多样化,它不仅包括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教育,而且还应该进行和现代化政治观念、市场经济观念和文化观念相关的教育,如民主政治观、公平观、竞争观、效益观教育、以及全球意识、环境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改革意识等教育。其次,是采摘范围的多样化,采摘的范围既要包括社会宏观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总体观念教育,又要包括微观的社区文化观念教育;既要包括人的总体素质的提高,又要考虑解决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阶层的实际思想政治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社会化的第二个内涵是它的策略化,策略化是一个立体概念,它是要求在考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必须以提高社会效益为基点,即选择的课题和内容能使教育主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时,简化决策过程,降低运行费用,节约决策和运行的成本;它要求在考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能否使教育主体与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的前进步伐一致,避免因超前和滞后,带来的改革成本的增加;它要求在考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能否使教育主体在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之间利益问题时,能作出正确的选择,以降低执行法律条文和规章制度的成本,有效地防止搭错车现象;它要求在考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能否使教育主体在处理自身的经验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悖时,能及时更新,以有助于降低更新意识形态的成本。
三、结束语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正是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只有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内涵,才能完成这一革命性的变革,使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无论从目标、内容、途径和方式方法的选择上,更适合现代化环境和人们行为方式需要。正确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内涵有助于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成败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证,在进行社会主义的改革和调整过程中,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碰撞,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碰撞,改革中的风险因素和既得利益的碰撞,这些碰撞都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功能作正确引导,用以凝聚人心、化解矛盾、稳定社会,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功能能否正确发挥,取决它的指导思想是否科学,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正确理解内涵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生命线。正确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内涵有助于运用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解决我国当前政治信仰危机、价值危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人民出版社,1995.60
思政教育的内涵范文2
关键词:受教育权利;自由;平等:权利可欲性;权利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2-0170-02
一、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不公平的表现及影响
(一)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不公平
首先,我国高考整体上采取的是全国统一考试的方式,但录取时采取的是分省定额、划线录取的方式,导致各地区之间的差异较大,表现为北、上、广等大城市的“低分数线、高录取率”以及其他二线城市的“高分数线、低录取率”。例如2011年本科一批A段的分数线,北京市文科524分理科484分,吉林省文科537分理科548分。①由于这一招生录取时的地区分数差异所导致的高考移民现象屡禁不止,形成恶性循环。其次,高考招生方式的不公平主要体现为高考加分制度、保送制度以及大学自主招生制度。目前我国的自主招生制度尚不完善,部分高校有自主招生的权利而部分高中则享有自主招生的名额,那么这个标准如何确定?例如清华大学去年专门针对国家级贫困县的考生,制定了自主招生方案“自强计划”,全国592个贫困县的所有中学,均可推荐一名考生参加清华的自主招生,一旦获得资格确认,将在未来的录取过程中获得30~60分的优惠。②显然这一计划对于其他非贫困县但教育水平又相对落后地区的考生是非公正的。最后,高考作弊现象是影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最直接的方式。为了这一考定终身,一些家长和学生采取不正当的措施使自己获得较好的结果。
(二)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的地区差异
高等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为分配社会资源而进行的制度安排,“即使本身没有做出促进社会公平的承诺”,“但由于其设计之初即拥有对社会资源再分配的功用”[1]3,加之高等教育是在个体所接受的基础教育的前提下针对个体差异而进行的一种筛选,使得高等教育必然在促进个体发展和社会公平方面有着较大的影响力,而高等教育本身的不公平必将严重影响社会公平的实现。
二、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正当性思考
在西方伦理学范畴内,正当与善是两个基本概念,围绕着这两个概念的优先位问题形成了目的论和义务论两个逻辑命题。目的论认为善独立于正当,是更优先的,是我们判断事物正当与否的根本标准;而正当依赖于善,依据对善的不同解释,有了各种各样的目的论学派,如功利主义、至善论等。义务论则认为正当是独立于善的。西方伦理学大师罗尔斯的《正义论》是义务论的典型代表。在罗尔斯的正义论中,正义的对象是用来分配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划分由社会合作所产生的利益和负担的主要制度。其思想的核心之处在于关注“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并区别于边沁“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功利主义思想。罗斯在《正当与善》一书中认为“正当”通常在“这是正当的行为”的语境下使用,而“这是正当的行为”的范畴大于“这是该做的行为”(即“这是合乎义务的行为”),那么什么使“正当的行为”成为“正当”?罗斯认为并非是为了促进“善”的结果,因为人类往往没有预见未来的本领,而从事某种行为只是因为自己已经对他人进行了承诺,笔者认为这一承诺对他人即表现为一种权利。既然“正当的行为”的基础是他人的权利,那么它的子集“合乎义务的行为”的最终基础自然也是他人的权利。因此正当对善的优先在法学领域表现为权利对义务的优先。尽管义务部分地在事实上先于权利而表现出来,但是无论在逻辑上、道德上还是整体的事实上,权利都具有对义务的优先性。如果“正当”通常在“这是正当的行为”的意义下使用,那么“正当性”就会成为对行为或者制度的评价结果。“正当性”与合法性、合理性密切相关,那么高等教育公平的正当性基础就是使高等教育权利的公平和分配高等教育资源的制度符合人们的实践理性从而获得认同。无论从具体权利出发还是从具体制度出发,这一正当性基础都不可回避地要回到对权利理论的探讨。
在政治上权利的对立面是国家权力;在法律上其对立面是义务;在对社会资源如何分配时个体权利则与功利主义相对立。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学者们对于权利理论的架构基础是不同的,例如德沃金把权利理论建立在人对平等关注和尊重的道德权利的基础上,因而这种权利理论所侧重的是政府视其臣民为享有平等关注和尊重的个体的义务,诺奇克把权利理论建立在人之差异的道德重要性的基础上,因此他的理论所确立的乃是政府尊重人的分立的义务。可见学者们不是用平等(人之平等)就是用自由(人之差异)作为探讨公平正义问题的焦点。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对待不同的社会现实领域,对于自由和平等的追求不可能一劳永逸,在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中,以自由为重心时要兼顾平等,以平等为重心时同样要兼顾自由,这都是实现个体权利的要求。高等教育公平最基本的内涵是接受高等教育权利的公平,对高等教育公平进行保障就是通过各项制度保护受教育权利。国家和社会履行保障义务的理论基础为权利主体的权利优先于义务主体的义务,而各项制度的正当性(合法性、合理性)则在于不仅强调个体权利的优先性,而且强调对于权利的平等保护。高等教育领域对自由和平等的双重要求不仅不冲突而且被权利可欲性和可行性理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契合点就是差别的合理性,表明对于高等教育公平的追求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一)平等与自由
平等和自由是政治哲学的两个基本概念,也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两个最重要的目标,二者之间的紧张关系在欧洲一度是哲学大辩论的话题。笔者认为在现代社会自由与平等并不冲突,“自由使民主成为可能,社会成员必须自由地去做自治所要求的事情”,“然而,这种信念,即认为人应该自由地管理他们自己的信念,建立在我们认为人在本质上是平等的信念之上”[2]2。因此在制度的规范上对自由的尊重也是对平等的关怀与尊重。广义的自由强调的是国家权力不可侵犯公民权利,以及个体的自由要以他人的自由为界限;平等强调的是个体之间地位的平等,当然是指相同层级的个体之间的平等,因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集体与国家的具体政治权利在实践上不可能是平等的。因此二者有各自的横向和纵向的要求,区别在于自由更倾向于强调纵向而平等则倾向于强调横向。
(二)权利的可欲性与可行性
密尔的伤害原则和自由主义思想最终的局限表明对于具体权利如何实现进行探讨是要回到对抽象权利可欲性和可行性的分析上。笔者认为权利的可欲性强调权利应当被实现,权利的可行性则规范政府如何履行义务保障权利实现。而制度的制定则应当充分考虑这两点,做出合理的权衡。
“权利是可欲的”这一命题一提出,必然会紧接着被追问“权利为什么是可欲的”,笔者认为,对于这一问题的简单回答要追溯权利的根源和基础。权利是人权的客体,是人权主体所拥有的权利,而人权是人之为人的理性前提,必然得到承认,那么权利也就必然是可欲的。人类建构各种社会制度,均是为了追求个体有尊严地生活,因此个体并不仅仅是社会价值实现的渠道和场所,同时更是社会价值所要达成的目标,这一目标就通过个体权利的可欲来达成。19世纪德国法学家耶林在其著作《为权利而斗争》中,把主观意义上的法和权利看成是统一序列的范畴,“主观意义的法即对抽象规则加以具体化而形成的个人的具体权利”[3]4,权利人义无反顾的主张自己的权利是人之为人的首要条件,因为这不仅是对自己应尽的义务,而且也是对社会应尽的义务。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路易斯・亨金《权利的时代》一书的前言中宣告:“我们的时代是权利的时代”[4]3。社会合作要求理性的参与者,因此参与者应当明确群己权界。现代法学根据政府在公民权利实现过程中所扮演角色的不同将权利区分为积极权利和消极权利,“消极权利禁止和排除政府,积极权利引入并要求政府的参与;消极权利典型的是保护自由,积极权利典型的是促进平等”。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是一种积极权利,这项权利的可欲性达成要求国家和社会制定相应的规范并履行相应的作为义务。
三、结语
笔者将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内涵界定为接受高等教育权利的公平,这一权利从规定到实现都建立在一系列规范和制度的基础上,因此公平正义在对高等教育现象进行评价时,主要针对的是制度和规则在进行资源分配时的正当性问题。尹奎杰老师在《权利正当性观念的实践理性批判中》对于何谓“正当性”进行了论证,认为正当性是一种被认同的合理性选择,即对制度的一种符合道德证成的肯定。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上,分配资源的制度在实践中不断朝着公平的要求进行修正,同时也在寻找着自身“正当性”的落脚点。高等教育公平集相对性与绝对性、个体性与社会性于一体,个体的差异性要求高等教育公平的相对性和差别的合理性,而促进社会公平的职能又要求高等教育公平对于弱势群体的合理的倾斜性保护。这就使得高等教育公平必然地同时具有着对自由和平等的要求,既要保障个体权利的优先性,又要促进资源的相对公平分配。然而权利是有限的,“权利正当性来源于合理性的权利实践”,即权利由一种抽象意义上的“自由”逐步演化为具体的明确的“权利”的历史过程最终使得人们对权利追求成为一种正当合理的行为。这一实践过程使我们发现,权利既有可欲性的要求又有可行性的要求,对于接受高等教育这种非基础性公共资源的权利更是如此,即实现权利的过程需要巨大的公共财政作为支撑。那么在民众可接受的范围内,对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权衡就不可避免。高等教育公平的本质特性和内涵决定了其相对性的公平,而对自由和平等的双重诉求又同时要求差别的合理性,这就是为促进高等教育公平而设计的各种制度的正当性基础所在。本文笔者从内涵入手对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正当性基础进行分析和论证,当然只是一家之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倘若从其他角度入手或者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内涵有着不同的界定,也许会得出更有说服力的结论。
参考文献:
[1]陈潭,胡晓.罗尔斯原则与高等教育公平的制度逻辑[J].现代大学教育,2008(4).
[2][美]科恩.论民主[M].聂崇信,朱秀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思政教育的内涵范文3
关键词 高职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Connotations and Elements of Higher Vocational Dail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ZHANG Lin
(Shenyang Open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03)
Abstract This paper from effectiveness connotation, based on the daily essential attribut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vocational knowledge elements from the body, object elements, environmental elements, content elements and the way elements of everyday elements of in-depth analysi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dail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1 高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涵
所谓实效性,是指实践活动的预期目标与实际取得结果之间的关系,它表现为实践活动的结果对于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任何实践活动实效性最直接、最根本的评判依据就是这一实践结果的有效性。结合本论文的主体,将实效性定义为与计划达到目标相一致的效果的程度。
1.1 高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概念的提出
《切实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报告中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两个重要方面,一个是主渠道,一个是主阵地,都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此表述首次明确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划分为两大块,同时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构成总体中缺一不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高职作为高校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需要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其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1.2 高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涵
就目前高职的实际情况,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以下几层理论涵义:从教育对象层面来讲,高职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考虑到学生的特殊性,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行为规范、人际交往等日常生活细微方面反映出来的现实问题,积极地运用相应的手段方法,进行引导、释疑、排解等,达到帮助学生消融矛盾、调节情绪的教育目的;从教育内容层面来讲,高职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来培养人、塑造人。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主要手段,集中解决信念、理想及“三观”的“做人”教育,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阵地,更倾向于对学生进行报效祖国、刻苦学习、遵纪守法、知荣明耻、文明礼貌等的“成才”教育。其不追求构建完善的逻辑体系,而立足于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日常细节,通过普通生活熏染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德、健康的生活习惯、文明的行为举止;从教育方式层面来讲,高职日常性活动通常在课堂以外的时空里进行,以达到学生张扬个性的目的,这就决定了日常活动多载体、多形式的特征。日常的主题教育、政治学习、党团活动、社会实践、心理咨询等活动,可采用说服与情感教育、个别指导、心理调适、环境熏陶等方法进行。特别是对于互联网时代信息使用便捷、覆盖面宽等新特点,可以采取网上互动、网下联动来打造立体化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开展符合高职心理认知特点的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活动。
2 高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基本要素
2.1 主体要素
高职院校实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通常分为专职和兼职,包括学院(系)的党总支书记、班主任、辅导员以及兼职从事学生教育工作的管理人员。同时,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指导学生工作、学生活动的如党委宣传部、团委、学生管理处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平时与学生的接触较多,情况比较熟悉。所以,他们的素质、工作方法、工作态度、与学生的关系等对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应在对这项工作有正确的认识的基础上,同时要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能针对高职的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提高了其教育的效果。
2.2 客体要素
客体是日常政治教育的接受者和受动者,是主体的作用对象,即为高职的学生。其主要特点表现为多变性、差异性和可塑性。由于客体的活动常常在不确定时间和空间发生,受主体的引导、影响,转化为自身的价值认同有一个过程,从而使得客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往往不可能一蹴而就,更多时候需要主体的耐心、尊重、关爱、体谅,从日常生活的细微小节入手,因势利导,对症下药,逐渐进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影响的轨道,带来思想行为所希冀的变化。
在高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作为客体的高职学生,比一般意义的客体更带有日常生活的特殊性、个性。他们青春期身上固有的思想认知、心理变化等因素,决定着在接受教育时候,不是完全被动的,而是有着强烈的个体选择倾向。特别是当主体实施的教育贴近自己感触时,他们接纳、配合教育的主动性会随之改变。所以,充分运用日常生活的多种途径来缩短与高职学生的认知距离,调动高职学生自我教育意识,可以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由此可见,辩证把握客体的相对性,注意条件变化引起主客体相互转化,是增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基础性环节。
2.3 环境要素
高职作为为社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载体,其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推进、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环境下进行的,社会环境对学生产生无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产生消极的影响,社会大环境通过对“三观”的影响及道德水平的制约来影响学生的成长。
网络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方优质的教育资源,教师通过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辅导、答疑,学生随时可以上网浏览教育资源,有利于其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获取。学生通过网络寻求更大范围的思想交流伙伴,匿名、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促进学生民主意识的提高。另外,学生网络可以突破地域和实践限制,将传统媒体与现代手段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在比以往更加广阔的环境中学习并积累社会知识,促进个人的社会化。
校园是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场所,实践表明,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是非常有益的,该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校园环境的文化功能。良好的校园环境具有调适人心情和陶冶人性情的功能,为学生提供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努力奋斗,追求理想。
2.4 内容要素
教育内容是为实现其特殊培养目标而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传授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世界观、价值观等文化总体,以课程的形式显现,是完成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要素。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活动中,内容包括课程的门类及其结构,其课程应以项目课程为主体,按照所需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组织课程内容。
2.5 方式要素
教育方式是为实现特定培养目标而完成的程序和采取的方式方法的总和,涉及实现目标主客体所采取的各种手段。由于高职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式、人才培养模式与方式要素的相对应性,人才培养任务的完成,培养目标的实现,培养方式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职教育是以形成综合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其培养方式强调做中学,因此,行动导向教学是其最主要的培养方式之一。
本文系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教育引导大学生理国研究”( L12BZZ0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武丽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7.
思政教育的内涵范文4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协同理论;问题;路径
一、协同理论的内涵及其主要观点
(一)协同理论的内涵
协同理论由来已久,上世纪七十年代,德国物理学家HermannHaken创造了协同学理论。HermannHak-en认为,一切事物都由多个系统组成的统一体,统一体可看作为一个大系统,而其他元素则是一个小系统。无论何种属性的系统,在整个大环境中,大系统和小系统之间呈现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作用,进而构建出一个平衡的系统结构。协同理论是透析事物自组织规律的行为科学,它从演变的角度来探究人类社会系统和外界信息、物质之间的相互联系[1]。
(二)协同理论的主要观点
首先,各个子系统之间内在联系构成协同效应,整个系统整体产生的效应大于子系统独立运行累计总和。在一个相对开放的大系统内,不仅存在各个子系统的独立运动,同时也存在子系统之间的关联运动,在一定条件下,关联运动作用会逐渐凸显,进而产生协同效应[2]。其次,自组织是大系统内事物根据一定规律形成的有序功能,是一种无外部指令也可自主运行的功能。从客观角度看,自组织是相对他组织而言的一个概念,自组织功能实现来自于系统内部,他组织则来自于外部。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入协同理论的必要性
(一)共同的培养目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对针对德育教育提出了详细的指导战略,即“立德树人,坚持德育先行地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强调将德育渗透在教育系统方方面面,同时加强家庭、社会方面的引导,进而形成系统合力。同时,要不断丰富德育形式、内容,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来提高德育工作有效性”。由此可见,《纲要》中的指导内容,对高校德育教育系统的协同提出了一定要求,高校思政教育中子系统能够构成协同效应,也必须协同,这样才能实现我国国民教育目标[3]。
(二)系统的整体性
高校德育中各项教育措施虽然有不同功能,但是通过有序整合,可构成一个合理的运作整体。也就是说,只有高校德育教育中各个子系统能够构成一个合理的运作整体,才能够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高校思政教育系统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不是子系统之间的累积、相加,子系统之间呈现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关系,每个子系统也需要体现其独特的存在价值。
(三)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令人侧目,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了诸多问题,比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精神文明建设落后等等,针对这些社会问题,国家提出相应的协调发展理念,旨在解决社会上存在的不协调问题。高校思政教育引入协同理论,不仅是为了提高高校思政教育质量,也是为了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四)抢占思想意识领域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机构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思维引导,让受教育者形成符合当前社会情况的思想品德,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下,多元文化碰撞、国际化程度深化、互联网快速发展对高校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造成了诸多影响。而高校作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前沿阵地,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直接影响了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将协同理论引入高校思政教育,有助于引导意识主流阵地,提高高校思政教育作用,让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国家需求高度统一,促使学生形成可抵御不良思想的正面力量。
(五)提升思政教育效能的需要
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在长时间发展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旧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约束了高校思政教育的良性发展。而协同教育机制能够让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发挥有效合力,能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效能,促进思政教育体系中各个主体的有机互动,进而形成一个高效联动机制,解决高校思政教育现存问题,从而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六)优化学生素质结构的需要
我国人均受教育水平在不断提高,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在不断增多,但是人数和当前学生素质结构却出现了矛盾。我国历来将“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指导思想,但是诸多高校却忽略了“立德树人”思想指导意义,高校教育学院化、专业化、技能化的情况屡见不鲜,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校学生总体素质。将协同理论引入高校思政教育中,有助于协调高校中各项教育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社会适应力。
三、协同理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职能部门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由学生处、共青团委、教学部门三个组织承担,三个组织在思政教育中发挥不同的教育效能,承担不同的工作职责。教学部门思政课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方面的教学;学生处负责指导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共青团委则负责政治思想教育方面的内容。从客观角度看,三个部门的工作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价值观,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三个队伍工作却各司其责,缺乏有效沟通,这就严重削弱了高校思政教育效果。
(二)教育资源间缺乏有效的优化措施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班主任等等工作并没有构建起一个系统性、多层级的教育体系,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往往只从自己工作角度出发,没有从整体教育成效上进行考虑,没有形成一个“思政教育共同体系”,各个组织、各个主体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无法落到实处。从客观角度看,高校是我国教育资源最为丰富的机构,但是高校中教育资源却没有充分利用起来,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各自为战,从而导致高校思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三)缺乏完善的保障机制
保障机制的取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高校思政教育相关制度不够健全,许多教师在制定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存在不严谨、不规范等等问题,“形式化”的问题屡见不鲜,导致高校中思政教育制度成为了“空中楼阁”,无法真正发挥保障效能;第二,学校方面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足,投入高校思政教育方面的人力、财力、物力无法支撑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发展。
(四)高校思想认知存在偏差
国家对德育教育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但是诸多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理念都存在问题,对德育教育内涵发展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缺乏足够认识,对理论、实践方面的研究缺乏深度,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焦点在课程教育上,而没有关注整个思政教育体系,进而导致思政教育工作缺乏有效衔接。所以,需要及时更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观念,纠正理论认识偏差,为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奠定基础。
四、协同理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的优化路径
(一)优化顶层设计,促进“大思政”格局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将工作重心放在思政教育宏观层面上,注重对思政教育工作的顶层设计以及宏观协调,将“协同育人”作为当前高校思政教育体制建设的基本内容,确保高校中各项思政教育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能够形成协同力量。主要围绕管理、教学、服务三个方面,全面优化高校思政教育的职责以及任务。同时,还要深入挖掘管理、服务方面存在的思政教育因素,将德育落实到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实现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教书育人的有机结合,建立起全员育人的有效工作机制,构建“大思政”教育格局。
(二)树立协同理念,贯穿高校人才培养过程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理念,直接决定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成效。所以,要从“以生为本”基本理念出发,针对当前高校学生的个性特征、行为习惯、思维方式,调整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理念。高校中各个部门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思政教育工作重要性,对“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有透彻认识。通过有组织、有层次的教育活动,适当调整工作方式,并且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以及飞跃。
(三)着力构建各教育载体,多部门联合构建合作机制
高校要充分利用各方教育资源,从多方面、多角度构建协同教育机制。首先,高校要充分利用媒体,让媒体在思政教育中发挥优势;其次,高校要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学生实际状况,采用多样化的载体开展思政教育,秉承“因材施教”教育理念,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选择合适载体进行教育;最后,要结合传统教育模式以及新型教育模式,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将二者优势充分结合起来,实现多种教育模式之间的优势互补以及有效衔接。
(四)建立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保障机制
思政教育的内涵范文5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人文管理;措施
一、人文管理在思政教育中存在的内涵
人文管理,即为人性化管理、人本管理,即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充分体现人文关怀。而在思政教育中贯彻落实人文管理,就是指将人放在思政教育管理的中心位置,在管理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来提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文管理在思政教育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1)思政教育中的人文管理是对人的管理。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具有其重要的地位及作用,任何社会活动、行为都必须通过人才能得到实现。因此,只有做到通过以人为中心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激发人的积极主动性,才能确保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及实施。(2)思政教育中的人文管理是为了人的以符合人性的方式所进行的管理。在思政教育的过程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身份总是随着地点、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人文管理实质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管理。只有通过管理来实现人们自身的价值,通过合理的、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来积极调动人们的创造性,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提高思政教育的效率。
二、人文管理在思政教育中所起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提高及发展。思政教育中的人文管理对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首先,人文管理注重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性,给予学生真正地人文关怀,使得学生从内心深处激发了自身的主动性以及创造性,加快了平等、自爱、竞争等健康思想环境的建立。其次,人文管理还注重学生的道德修养,为学生设立的诸多积极、崇高的思想政治向导,为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道德素养的建立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2)是中有关人的本质论断的实现。马克思指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自由以及全面发展是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必须实现的。思政教育的工作对象是人,工作目标也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但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中,我们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思政教育人文化管理的展开,就从本质上实现了以人为本,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提供了保障与支持。
三、人文管理的基本原则
(1)满足需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尊重个人需要,是社会发展,人类生存的必然规律。而在传统的思政教育中,我们仅仅是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了人的需要,从而导致了思想教育的目标化,阻碍了人主动性、创造性的形成及发展。人文管理则充分重视了人的需求,以人为本,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2)重视个人价值。人的价值包含社会价值以及个人价值两种,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二者都不能作为单独的个体存在。因为无论在任何社会环境下,只有满足了大多数的个体价值,才能提高人们的积极性,才能确保社会价值的实现。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上,我们过分强调了社会价值的地位,正确的向导固然重要,但与此同时就忽视了个人价值的意义及作用,否定了个人的作用、发挥,导致人和社会形成对立,人不不能积极主动的投身到社会的建设中来,抑制了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的发挥,导致思政教育管理的效率滞后。(3)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具有其主管能动性,而思政教育的教育主体也是围绕人来进行的,传统的教育只注重了政治的教育,重视对社会发展的意义,而忽视了对其个人发展方面的功能,从而阻碍了人的积极主动性的形成,使的全面发展受到阻碍。人文管理的确立,确保了以人为中心,尊重人、关心人,充分发挥了人的创造力、进取心,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支持与保障。
四、高校思政教育实现人文管理的基本途径
思政教育的内涵范文6
(一)隐性政治教育的内涵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重点在于“隐”字上,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将思政教育内容蕴藏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开展活动使学生们感受到实践活动本身,而不会意识到其中蕴含着的思政教育内容,学生们在社会实践中,不知不觉地在潜意识中感悟到活动背后的思政教育内容,此为隐性教育之“隐”性。在教育内容上,隐性思政教育不同于显性思政教育,显性思政教育以理论灌输作为教学形式,学生们能够明显地感知到教学的内容。而隐性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蕴藏在学生所在的周边环境中,以不同于显性思政教育的方式影响学生们,而学生们不会明显地感知到隐性思政教育对自己思想的渗透。在教育方法上,隐性思政教育主要以非思政教育(但蕴含思政教育目的)活动为主,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使学生们不自觉地吸收教育资源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内容,达到思政教育目的,以克服显性思政教育易引起学生逆反心理的问题。例如利用看电影这一方式来对学生进行隐性思政教育。总之,隐性思政教育是指在高校思政教学过程中,利用和开发思政教育课程外的教学资源,通过隐含暗示的教育方式使学生无意识中对思政教育内容有所感知,从而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
(二)隐性思政教育的特征及作用
隐性思政教育的“隐”之功能,是由其自身特征决定的,而隐性思政教育的重要作用也是与其特征紧密结合的。隐性思政教育的特点:第一,在于承认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自我教育能力,学生们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有通过思考、反省等主观思想活动来形成自身思想观念和道德观的能力,学生们也是思政教育中的主体,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有选择接受、异议或否定外来观点和思想的权利。隐性思政教育中,教师的作用更侧重于引导、调控活动。而参加隐性思政教育活动的学生们,也充当了自我教育甚至教育他人的角色,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所说:“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育”[1],隐性思政教育侧重于在保证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提供学生们进行自我教育的机会、互动项目及外部环境。第二,隐性思政教育特征还表现在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不仅时间地点可以灵活设定,根据学生们不同的特点来设置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例如趣味比赛、参观访问、社会服务等等。而且隐性思政教育活动中,教师们的工作重点在于调控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引导活动发展,隐性思政教育较于显性思政教育,是相当灵活的,而且能够囊括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立体全方位覆盖式的教育方式。第三,隐性思政教育具有潜隐性及浸润作用,隐性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是不能明确表明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而应通过采用各种活动和教学资源的运用,将教学内容蕴含在活动中,使学生们不知不觉受到思政教育的浸润,潜意识中受到了隐性教育的熏陶和影响。第四,隐性思政教育具有结果的持久性和弥散作用。隐性思政教育往往在实践中、在学生的思考中达到教学的目的,教育成果是受教育者自我主观思考后形成的,可以说是属于学生自己“亲身经历并思辨”得来的结论,所以会形成稳定深刻的道德观念和思政品质,隐性思政教育成果自然具有持久性,而且一旦这些内在价值观成型,就会指导以后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了教育成果的弥散作用。
(三)高校思想隐性政治教育的实现机制
隐性思政教育的实现机制应当秉持“教师的有意暗示”和“学生的无意识接受”这两个工作重点,来指导隐性思政教育的实施。具体实现机制主要有:第一,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教师应当隐藏教学目的,随机应变地调整教学方案,避免学生对说教式思政教育的反感,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甚至带有一些娱乐性的教学方案,采用隐蔽的方法,使学生们无意识接受思政教育内容和行为规范,创造影响学生潜意识的教育空间,使学生们在无意识中受到启发。第二,隐性思政教育同样应当遵循思想品德自身的形成发展规律。人的思想品德是自身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学习并主动反思、反省中形成的,所以隐性思政教育应当注重学生们自觉自愿地通过自我思辨来接受思政教育内容,而不是靠外界灌输得来。第三,隐性思政教育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应当将学生们树立为教育中的主体,使学生们以平等的身份与教师交流,对思政知识进行主动探究,成为独立思考并积极进行自我教育的人。
二、我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问题、原因分析
(一)我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隐性思政教育被日益加以重视并应用,成为了高校思政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高校思政老师积极引用思政教育来协同传统的思政教学,隐性教育被作为教育方式日益受到重点开发。尤其是在信息时代的大学教育中,我国大学普遍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与信息网络相结合,使大学生在校园网络中不知不觉接受正统思想的影响。可以说目前,我国大学隐性思政教育已经全面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显性思政教育的不足。
(二)我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高校目前已经开始大力推广应用隐性思政教育方式,但是总体上看,目前我国隐性思政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仍然存在很多不完善、不成熟的地方,本文总结并分析如下:
1.应用中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理念上的问题
目前我国隐性思政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理解不到位而导致教育效果流于形式的问题,表现在有的教师将隐性教育作为教学任务完成,侧重组织“隐性”形式的教学活动,然而却没有在其中蕴含思政教育内容,例如课外实践活动出现了过分娱乐化、休闲化的错误,很多实践活动过于机械化,使得学生们缺乏新鲜感。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隐性思政教育活动不“隐”,学生们很容易发觉有灌输式思政教育的意向,这导致原本应“隐性”的思政教育活动失去了本质特征,效果大打折扣,而且教师没有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思想变化和反馈,使得隐性思政教育没有及时调整,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2]。
2.对思政课程以外的其他专业课资源没有充分利用
1989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过:高校德育教育要与其他专业课程教育相结合,要在其他专业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高校教师应当具备跨学科教育理念,在所教授的专业课中结合德育教育,在备课中就应当考虑到这一综合性要求。然而目前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仅靠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来实施,这显然是不够的。使得其他专业课教育与思政教育割裂开来,而各学科都有自身专业的伦理和专业素养要求,例如会计专业强调会计职业道德、建筑专业强调环境保护问题、医学强调社会伦理等等,我国这些专业学科中隐含的伦理道德教育并没有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其他专业课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3]。
3.隐性思政教育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不够
目前我国高校在隐性思政教育中应用信息网络的程度还不够,仍然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例如对网络上不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价值观、道德观的负面信息,没有做到完全过滤;对于应用社交网络工具来开展隐性思政教育工作做得远远不够,甚至没有利用网络社交工具开展教育活动的理念;也缺乏利用网络工具来了解大学生们的思想状况、内心想法等。而现如今,新时代的大学生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大量利用网络工具,网络社交也占大学生日常娱乐相当大的部分,网络信息的开放性、交互性和即时性,还有网络上各种价值观、世界观、各种理论的泛滥,使得大学知识理论在新时代大学生心中其权威性被大大削弱,在此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如果不顺应网络时代的发展积极使用网络工具,那么思政教育将难以得到新时代大学生们的认可,思政教育效果将大打折扣[4]。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隐性思政教育在我国高校应用的程度还不够深入和广泛,其背后必然存在理念上根深蒂固的原因,本文对此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从根本上改进我国高校隐性思政教育应用工作。高校隐性思政教育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1.隐性思政教育理念尚未真正确立
目前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对显性思政教育仍然特别重视,在教育过程中更倾向于采用显性思政教育方法,由于显性思政教育工作易完成且见效快,容易得到学生们的反馈(哪怕是敷衍性的),所以很多高校思政老师习惯于采取显性教育的方式开展工作,使得隐性思政教育在推广应用上比较困难。另外很多教育者虽然应用了隐性教育模式,但是在其中却使用显性思政教育方式开展工作,例如创建文明寝室、开展专题讲座等本应属于隐性思政教育活动,却直接明了地灌输思政教育内容,使隐性思政教育失去本质意义。而且很多思政教育工作者还存在着对隐性思政教育理念理解不深刻,应用隐性思政教育方式的能力不强,简单将隐性教育模式理解为寓教于乐、寓教于行的实践活动,忽视隐性教育的导向性,没有系统、全面、灵活地运用隐性思政教育方法。
2.隐性思政教育资源开发工作不到位
目前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载体主要集中在思政课堂和相关谈话、讲座中,而隐性思政教育模式下,校园文化、文体活动、党团活动、志愿者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高校中各规章和管理办法和组织纪律等制度、传播媒介、网络信息等都可以作为开展隐性思政教育的资源,可以说隐性思政教育可利用的载体日益丰富,然而现今我国高校仍然较多采取办讲座、开班会、办板报等方式来开展隐性思政教育,对这些相关资源利用不足。
3.隐性思政教育的方法应用不够全面
隐性思政教育的方法,从根本上讲,有自我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践锻炼法等,在应用这些方法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语言的使用,教育表现的艺术,对教学活动开展程度的把握等。但由于显性思政教育在我国高校开展已久,老教师们对显性教育方式的应用倾向及相关理念已经根深蒂固,这导致隐性思政教育方法的研究与开发工作没有得到重视,很多青年教师也缺乏大力应用隐性思政教育方法的勇气,更难以做到适应并熟练运用隐性教育方法。最根本的问题是缺乏对隐性思政教育实施方法的研究与开发,使得在实践中应用隐性教育方法时乏善可陈,更难谈及提高隐性教育的技巧和相关应用创新[6]。
三、提高高校隐性思政教育水平的对策及创新策略
要提高高校隐性思政教育水平,应当从隐性思政教育的内涵及特点出发,认识到其重点在于利用和开发思政教育课程外的教学资源,并通过隐含暗示的教育方式使学生无意识中对思政教育内容有所感知,并通过自我思考甚至反省来实施主动自我教育,并在隐性教育环境中受到熏陶,所以隐性思政教育的重点在于通过暗示的方式引导受教育者主动进行自我教育。在应用隐性思政教育时应当时刻注意把握这一要点。本文基于隐形思政教育的内涵和特点,提出一些创新性的隐性思政教育方法,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主要应用策略有:
(一)大力推广应用具有实质意义的隐性思政教育实践活动
应抓住隐性思政教育的本质意义,设计并实施能取得实质性教学效果的隐性思政教育活动,在其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们自发进行价值观、道德观上的思考。例如在观看具有爱国教育意义的电影活动,不能仅局限于看电影这一娱乐活动本身,应当通过写观后感等方式让学生们挖掘影片中的积极正面的价值观;还有辩论活动中,应设定好辩论主题,应当与思政内容相关,或者能积极联系思政内容,应要求学生们从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这些高度来思考辩论主题并展开辩论,这样更易激起学生们对自身价值观的思考。可以举办与社会道德模范一同展开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项目,这样的活动能起到榜样示范和实践锻炼的作用,对于大学生们,能与社会名人一同参与活动,是件荣耀的事情,在社会实践中,应多安排与思政教育内容相关的访谈、参观、劳动等具体项目,使学生们在实践项目中所蕴含的思政思想和价值观有直观的感受,亲身体会以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活动之后,应当让学生们总结社会实践报告,写出自己的亲身感受,总结对自身价值观的影响。总之,这些活动的举行,应注重采用暗示、引导等方式,使学生们自觉开展价值观层面上的思考,并在隐性思政教育环境中耳濡目染,受到潜移默化地影响,以达到隐性思政教育的目的。
(二)积极利用思政课程以外的教学资源
除了先进寝室评比、优秀大学生评选、才艺比赛等比较常见的隐性教育方式外,还可以采取以下创新的隐性教育方式:根据前文的分析,隐性思政教育应当多与其他学科教学相结合,积极利用思政课程外的教学资源。本文建议在其他专业课程教学中增加学科历史方面的内容,以史为鉴,借古喻今。例如在经济学专业课程中增加经济学各流派的研究历史,增加经济学家理论背后的历史渊源等教学内容,让学生们在学科历史学习中,了解各经济学家经济理论背后所蕴藏的价值观、道德观,了解物理学家、经济学家等学术伟人们为攀登学术高峰而付出的艰辛心血,对大师们的吃苦耐劳、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等伟大学术精神自然而然地产生钦佩之情。同时思政课程教学中,也应当加入各个领域著名科学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巨匠等历史著名人物的名言典故,以生动活泼的案例教学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对著名人物的伟大成就、生平典故等进行思考,从而被这些伟大人物的光辉精神所激励,达到隐性思政教育的目的。高校校园环境建设也是隐性教育资源的一部分,例如遍布在校园各处的标语,以隐性教育的理念来看,采用说教式的制度规定作为标语内容是不大合适的,如果换成能够发人深省的、富有情感性的内容,效果会更好些。例如校园食堂中号召节约粮食的标语:“杜绝浪费”、“浪费可耻”等过于直白、硬性的规定,这样的标语就容易引起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容易导致他们对其视而不见。而如果替换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并附上农民辛勤工作的照片;或者替换为:“中国每年餐桌食物浪费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口粮”,并辅以图片说明。这样富有情感和暗示的内容,易引起大学生们对浪费粮食的愧疚情感,从而达到了隐性思政教育的目的。
(三)大力应用信息网络工具来实施隐性思政教育
高校应大力应用信息网络工具来实施隐性思政教育,例如目前正流行的微信这一社交工具,高校可以注册专门用于隐性思政教育的公众号(在命名上不要让学生们联想到思政教育),通过这些公众号来关注大学生们,对大学生们发的朋友圈动态积极进行关注,并加以点评,以引导大学生们对自己的学习、生活状况加以改进。这个微信公众号可以通过朋友圈动态,充满正能量、能激励大学生们积极向上的“说说”、“博文”、“多媒体视频”内容,来营造大学生隐性思政教育的网络环境。也可以通过设立微群来提供大学生们对社会问题加以讨论的平台,并由思政教师在微群里积极引导,并对大学生创作的优秀内容进行鼓励,实现隐性教育的目的。总之,高校应当积极利用信息网络工具来创造与大学生网络互动的平台,通过网络的便捷性、快速性、交互性,创新使用网络工具来实施隐形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