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媒体的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学媒体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学媒体的特点

教学媒体的特点范文1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在远程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并对远程教学模式的变革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多媒体计算机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计算机;远程教育;教学方式

近年来,世界向着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技术使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声音、文字、图像、动画和视频的能力,它以形象丰富的声、文、图信息和方便的交互性,改变了人们使用计算机的方式,从而为多媒体计算机进入远程教育打开了方便之门,并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 多媒体计算机

多媒体计算机(multimedia computing)技术是指计算机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文本、图形、音频、动画和视频,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与传统的计算机技术相比,多媒体计算机具有如下特点

1、媒体信息的多样性

多媒体计算机处理的媒体信息呈现出多样性。不仅除了能够处理文本和数字外,而且还能处理与空间相关的图形、图像、与时间相关的声音信息,与空间和时间都有关联的视频动画等。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中,教学的多样性不仅能给出结论,而且还能演示其变化的过程,即可以使抽象的和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又能使虚幻的形象变得更为具体,这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2、媒体和设备的集成性

多媒体计算机的集成性是指以计算机为中心综合处理多种信息媒体,它包括媒体的集成和处理这些媒体设备的集成两方面,媒体的集成包括信息的多通道统一获取、多媒体信息的统一组织和存储、多媒体信息表现合成等方面。对于多媒体设备的集成,是指代表许多先进计算机技术的软硬件设备在多媒体系统中的集成。

3.交互性

所谓交互性是指人的行为与计算机的行为互为因果关系,通过技术使得二者进行交互性沟通,这也正是它和传统媒体最大的不同。多媒体的交互性为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控制和使用信息的手段,可以增加对信息的注意和理解。延长信息保留的时间。

二、 多媒体计算机的远程教学特点

计算机多媒体与以往任何一种教育媒体相比,在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方面所起的作用都有独到之处,计算机多媒体的教学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多种感官参与交互活动

人类的感知形式主要是视觉、听觉与触觉这三种不同的形态,多种感官参与交互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心理学实验表明:人类的记忆与感官之间存在着这样的关系:人们一般可以记住自己阅读到的10%,自己听到的20%,自己看到的30%,自己看到和听到的50%,交谈时自己所说的70%。对同样的学习材料,单用听觉,3小时后能保持所获得知识的70%,3天后则下降为10%;单用视觉,3小时后能保持72%,3天后则下降为20%;如果视觉、听觉并用,3小时后能保持85%,3天后可保持65%。所以,在学习过程中,综合使用人类的多种感官对学生的学习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同时使用多种感官,能够明显地提高学习效率和增进记忆,计算机多媒体就可以提供这样一种环境,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以充分发挥各种感官的功能,例如,计算机多媒体提供的、以超级链接形式组织起来的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解说、背景音乐等,可同时刺激视听觉器官;尤其是提供给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交互式操作(键盘输入、语音输入、手写输入等),能有效地发挥人的眼、耳、手等器官的协同作用,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超文本与超媒体

越来越多的计算机教学软件采用超文本结构来组织教学信息,从而构成了超媒体。超文本(hypertext)是一种新型的信息管理技术,它以节点为单位组织信息,在节点与节点之间通过表示它们之间关系的链加以连接,构成表达特定内容的信息网络。超文本与传统文本有着很大的区别,传统文本,无论是普通书籍还是计算机的文本文件,都是用线性方式加以组织的,学生在阅读时,必须按照一页一页的顺序阅读,而超文本是一个非线性的网状结构,学生在阅读时不必像读一般教材那样按顺序阅读,可以根据需要,利用超文本机制提供的联想式查询能力,迅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有关信息。而允许超文本的信息节点存储多媒体信息,并使用与超文本类似的机制进行组织和管理,就构成了超媒体。超媒体的非线性结构为学生提供了适合人的思维特征的联想式的信息组织形式,超媒体的多维信息空间还可以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到知识间的结构上,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更广泛的情景中,借助情景的前后关系,去发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超媒体对远程教育的影响主要有:(1)便于存储和使用信息,可以使用某些方法对超媒体信息进行压缩,这就极大地提高了信息存储的效率和使用的便利性,这种信息结构也使得查询、阅读和使用信息变得非常容易。(2)开阔思维的工具。超媒体的信息结构形式给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这种思维方式是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基础,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学习的能力。(3)个别化学习的工具。超媒体化的学习资源则像一个“教育大超市”,通过对各种媒体形式的教育素材进行整合,从而为学生提供多选择的、多功能的、多层次的、全方位的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学习系统。

3、信息量大,传输快,存储量大,教学应用范围广

计算机多媒体的特点是信息量大,传输快,教学应用范围广。计算机多媒体信息多使用CD-ROM作为存储介质,一片薄薄的,直经120mm的CD-ROM的存储量高达650MB,这意味着它可以存储A4纸文本65000页,或高分辨静止图像10000张。而DVD(digital video disc)这种光盘存储介质,其存储容量比CD盘大得多,最高可达到17GB。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系统先进的声音与图像压缩处理技术,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存储、传输、提取或呈现大量图、文、声并茂的教学信息的任务。由于计算机多媒体的信息存储与处理过程都是数字化的,所以就保证了高质量地实现原始图像与声音的再现、编辑和特技处理,使真实图像、原始声音、三维动画以及特技效果的一体化达到实用、优化的程度。

三、多媒体计算机在远程教育中的发展前景

随着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虚拟现实和语音输入等多媒体技术将显示出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在远程教育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1.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包括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语音翻译、图像识别与理解、语音和文字之间的转换、手写笔输入识别技术等。在开放教育中文字的输入方法对使用计算机有着重要的影响,自从计算机发明以来,人们总是希望用声音来控制计算机的操作,以实现人机的语音交流。如IBM公司推出的中文语音识别系统—ViaVoice听写系统,IBM ViaVoice 是 IBM 公司开发的高性能的语音识别系统。它由语音板、口音适应程序、IBM ViaVoice 属性、麦克风设置向导程序、词汇管理器及联机参考手册等6个部分组成。这个语音识别系统充分应用了在语音识别、模糊处理、人工智能方面的最新成果,能够自动识别不同人的连续声音,并转化为计算机的文字信息,这样就提高了汉字输入速度,使人们在表达字、词之间不需要停顿,只需要在适当的节奏中清楚的说出每个字就可以了。如果口音较重使识别灵感度降低,可在口音适应窗进行简单的操作就可以了。

2.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或称虚拟环境(virtual environment,VE)是由计算机生成的,具有临场感觉的环境,它是一种全新的人机交互系统。虚拟现实技术本质上说是一种高度逼真地模拟人在现实生活中视觉、听觉、动作等行为的交互技术,它是通过计算机生成一个逼真的现实世界,人可与该虚拟现实环境进行交互,如虚拟教室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新型的学习环境,能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风格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以建立各种虚拟实验室,在“实验室”里,学生可以做各种实验,在虚拟的大学物理实验室里,学生可以做重力、惯性等实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在虚拟的地理实验室里,可以做地震波传播、火山喷发等实验。在虚拟的生物实验室里,可以做各种解剖实验。由于这种接受信息的方式与真实环境极其相似,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到的知识。虚拟现实技术结合了人工智能、多媒体、计算机动画等多种技术并以其自身强大的教学优势和潜力,会逐渐受到远程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并将最终在远程教育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四、结束语

在多样化的教育发展格局中,远程开放教育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实力,今天远程开放教育之所以引人注目,不仅仅其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更因为它是“个性化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等先进教学手段的实践者,它还是终生学习,构建学习化社会的推进者。而多媒体技术为远程开放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质量保障,并将在我国的远程开放教育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华东,多媒体技术原理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曹勇刚,金茂忠,实用多媒体技术与工具[M].北京:北京航空大学出版社,2002

[3]李竺,崔炜,多媒体技术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教学媒体的特点范文2

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在我国得到蓬勃发展,从大中城市到乡镇均建立健全了职业教育管理机构、专门学校和职教中心,培养规模上有本科、专科和中等职业教育,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但纵观近几年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规模与效益发展并不平衡,数量与质量发展也不平衡。笔者认为主要原因,一是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总体上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双师型”教师或优秀教师更加短缺;二是教学内容针对性薄弱、直观性不强,难以做到好学实用;三是非全日制学员受时空限制,不能随时随地与教师或学员协作学习。因此,职业教育的培养功能与迅速发展的经济状况及社会需求存在差距。如何在新形势下走多元化发展道路,从规模扩张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是职业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促使人们开始将基于网络上的多媒体远程教学技术应用于职业教育,为解决职业教育师资、教学功能和时空局限等问题做了有益的尝试。

一、多媒体远程职业教育系统及其教学特点

教学是以教学内容为认识对象的理性活动,它必须建立在情感交流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育传播学认为,面对面的传播比物理传播亲近感强,信息交流通道短,是建构主动学习的有利因素。同时,职业教育的实践性环节较多,学生自行设计和自学活动占有重要地位,教育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模拟实践、访问与设计环境。按照上述观点,多媒体远程职业教育既要考虑远距离下的师生“见面”方式,又要考虑构建远距离下教与学的关系,尽可能创造完整的教学过程和环境。因此,教学系统一般要使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多媒体信息技术等建设以下三种类型的远程教学场所:一是基于视频会议的多功能教室;二是由若干计算机组成的多媒体教室;三是办公、家庭等使用的分散的计算机。同时,还要建设一个多媒体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心,并通过全国教学科研网连接成强大的教育教学和培养培训系统。

多媒体远程职业教育系统的主要教学特点是:

1.可以实现实时交互。即通过多功能教室,教师和学生可以“面对面”地进行声音、图像、文字、数据方面的现场实时交流,从而拉近师生距离,保证教学最大限度地建立在情感交流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2.可以实现双向交互。即通过多媒体教室,教师与学生或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进行人机对话,交换和获取信息。教师可以遥控或评价学生情况。从而改变单向传输不能及时获得学习者的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效果的状况。

3.可以实现对网络资源的利用,并突破常规教学时空局限。教师能通过计算机和多媒体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心,进行教学软件的研制、备课和上课,利用网络开发、收集、编排教学资源,并进行储存与管理。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资源中心的资源进行自学、自考、训练、作业、设计和模拟实验。

所以,多媒体远程职业教育的教学具有异步性、实时性、交互性、生动性、集成性、大容量、跨时空的特点。它综合了多种常规媒体的教学优点,能通过以教学资源和优秀教师为核心的课程开发,达到大规模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多媒体远程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分析

多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多媒体远程职业教育的出现,更加完善了信息流通、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模式。

1.信息流通模式。多媒体远程职业教育,在技术上主要解决异地或本地双向、实时、交互和人机对话问题。由于其特有功能,信息流通模式中最大的变化将表现在教师、学生以及管理者可以通过网络以“准见面”或“半分离”方式开展异地讨论和问答,了解远端教学情况。会议、评审、评估、通知、文件、教学资料、教案、报表、信息储存等活动,完全突破了常规模式,变成了任意的、双向的无纸化机制,时间、空间缩短显著。显然,这种流通模式不用那么多的教师同时讲课,不用那么多人员运作和管理,不用那么多专职人员搞文印与收发,不用那么多大柜小夹储存资料。减少环节、减少人员、减少时间、减少经费是这种模式的基本特征。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主要依靠现场交互和文稿交流的信息流通模式。所谓现场交互,是指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在同一现场才能进行的交互,比如集体备课、授课、讨论、考试、开会、检查、评审、评估等活动,都是当面进行的;所谓文稿交流,是指教师、学生及管理者利用印刷文字交流,比如计划、文件、教科书、教案、通知、报表、信息储存等环节,都是文稿方式的交流。传统模式的缺陷是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运行环节繁多,运转过程缓慢,工作效率偏低。

2.教学内容模式。教学内容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掌握的科学知识与技能技巧以及发展认识能力的总称。它规定了教学活动中传递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性质和范围,是学生知识结构和身心发展的基础。多媒体远程职业教育中,教学内容的模式具有独特性:第一,教学系统本身就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新鲜的潜在的意识和方法;第二,教学内容以教科书和课件为主,以网络资源和教师的知识结构为辅。教师通过对教学资源的采集、加工、编排、储存、提取、发送等过程,使之具备了广博精深、形式多样、高度融合、快速传递等特性;第三,教学内容通过网络运行,供不同地域的学生共享,可实现教育的“社会化”;第四,教学内容突破了书本局限,突破了教师的知识水平,突破了国界。远端教学情况、实物场景、先进知识、科研动态和多种资料进入课堂、实验室以及每台计算机,均成为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

转贴于  3.教学过程模式。从学习方式看,职业教育中的教学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以群体学习为基础的教学,二是以个体学习为基础的教学。一般情况下,教师完成教的环节应包括备课、授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和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完成学的环节应包括听课、作业、自学、设计、实践和参加考核。不论教学采用何种手段,这些环节必不可少。但不同的教学手段有不同的教学模式。传统的黑板、粉笔、教科书模式和现代教学技术图、文、声并茂模式显然不一样,近距离教学模式和远距离教学模式必然也不一样。多媒体远程职业教育教学过程模式在以下教学环节中的体现是:

(1)教师备课。教师备课是教学的起始环节,是对教学的策划工作,是教师将潜在教学能力转化为现实教学能力的过程。因而,教师备课包括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单就备教材来讲,传统教学中的备课就是查阅资料,撰写教案,誊写讲稿,准备教具或实验。而多媒体远程教学中的备课,是用网络和多媒体资源中心的资源进行设计、复制、编排、加工,形成电子教案和课件,通过计算机储存在多媒体资源中心,以备上课或学生自学调用。在这个模式中,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教学策略的设计上,放在了适应学生的学习规律上,放在了为学生自学提供丰富多彩的资源开发上。满足了“受教于家”的客观要求,时空局限降至最低水平。

(2)教师讲课。所谓“讲课”,严格来说是教师组织协调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学生等各方面因素的关系,解决各方面的矛盾,使学生发生认知结构上的变化,在认知策略和反省认知能力方面得到提高。“讲课”的关键是处理好教学内容与学生原有知识结构水平之间的关系,解决好知识迁移问题。在多媒体远程教学中,教师组织协调教学是一个讲授、讨论、指导、归纳、分析、演示、观察、实验、练习等综合动作的过程/他以“专家”和“引路人”的身份代替了传统教学中主宰和监护人的身份,用大屏幕投影代替粉笔加黑板,用图、文、声代替口说手画传递信息,用课件中的模像完成演示、参观和实验等多种教学环节,形成一个全新的讲课模式。

(3)作业批改与课外辅导。在多媒体远程教学中,学生的作业不是书写或刻画在纸面上,而是通过联网计算机完成。教师在网上进行作业批改,即时交流并反馈信息。课外辅导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不用规定时间和地点。这极大地方便了学生学习,满足了“受教于家”的客观要求,时空局限降至最低水平。

(4)教学效果评估。过去的职业教育教学评估主要依据学生的会考结果。多媒体远程职业教育的出现,完全突破了会考模式,以计算机为工具代替纸卷考试,用单独考试代替群体考试,一人一卷考试代替多人同卷考试,边考试计算机边阅卷、边统计分析成绩代替考后人工阅卷、统计分析成绩,学生当场知道成绩代替事后知道成绩。

(5)学生听课。在多媒体远程职业教育中,学生听到的不只是教师的声音,看到的也不只是黑板、教科书和教师的面孔,多媒体的大容量、快节奏、有动感的学习内容,改变了单调、信息有限、节奏缓慢、沉闷的学习模式,学生以求索和体验代替了被动学习。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学习效果好。

(6)学生自学。多媒体远程职业教育中,学生自学模式突破了看书或翻阅笔记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条件下,反复利用网络点播、观看多种资源,包括教师的教案、参考资料等丰富的背景资源。同时可以把有价值的资料下载、复制、加工、打印出来,以便个人保存。也可以自行考试,自己设计,模拟实验,机对机讨论,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建立了一种综合性、创造性、灵活性极强的学习模式。

教学媒体的特点范文3

【关键词】大学物理;教材特点;实践学习

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日益扩大,中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方面的交流越来越多,外国的高等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对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国的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挑战越来越严峻。目前,国内大学物理教材的建设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已有大量的不同版本的教材出版,许多优秀的国外大学教材也被引入到教学中。结合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优秀的大学物理教材的优点,学习国外优秀教材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编写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教材,将对提高我国高等工科院校教材的编写质量和教学质量产生积极影响。这里简要分析一下美国的大学物理教材与国内教材各自的特点,提出一些看法,希望对我国大学物理教育的改革有所帮助。

1 美国大学物理教材的特点

本文以詹姆斯麦迪逊大学(James Madison University) 的Raymond A. Serway教授和安柏瑞德航空航天大学(Embry-Riddle Aeronautical University)的Chris Vuille教授共同编写的《大学物理学》(College Physics)为例分析美国大学物理教材的特点。该教材分为力学、热学、振动和波动、电磁学、光学以及近代物理学六个大的部分;每个部分包括多个章节,如力学包括简介、一维运动、矢量和二维运动等九章;热学包括热物理、热力学过程中的能量以及热力学定律三章……。整体来看,教材总共30章,其中经典物理学有25章,占整个教材的83 % , 近代物理学有5章,占27 % ,经典物理学内容是大学物理的重要内容,这与国内大学物理基本相同;另外,该教材有如下特点:

1.1 教材内容丰富,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知识与应用相结合

该教材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的物理知识非常广泛,从基本粒子到宇宙天体都有涉及,既包括高新技术和工业生产中物理的应用,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使物理知识的触角最大限度地伸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如力学、光学、电磁学、天体物理等内容在火箭发射、卫星的在轨运动、低温超导中的应用都有所反映;这些内容极大的丰富和充实了教材,开阔了视野,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可以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达到喜欢学,乐意学的目的。

1.2 重要概念和理论由一系列精心编排的例题引入,并通过例题加强对概念的理解

作者提出,教材的目的是:“将基本概念和理论清楚且富有逻辑的呈献给学生,通过这些概念和理论在实际生活中广泛又有趣的应用加强学生对他们的理解。”(The main objectives of this introductory textbook are twofold: to provide the student with a clear and logical presentation of the basic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of physics, and to strengthen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through a broad range of interesting applications to the real world.)。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书中通过大量的精心编排的例题帮助学生对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对例题的处理基本是通过五个步骤完成的,即:目的――问题――策略(方法)――求解――分析。例如,为了让学生理解机械能守恒,作者引入了蝗虫跳跃的实例,解决的步骤是(1)写出机械能守恒的方程,(2)带入初始条件,(3)求出速度,得出结论。教材还非常重视习题对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提供了2000多个物理习题,这些习题都是作者在实际生活和科研工作中提炼和归纳出来的, 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合理的思维习惯。

1.3 印刷及编排精美,图文并茂

教材排版用心、精美,为了方便学生学习,例题采用双列排版,左边为习题的分析过程,右边是每个分析过程所对应的方程或者公式,非常便于学生学习;教材的例题和习题较多,题目新颖,习题配图美观又富有乐趣。教材采用彩色印刷,图文并茂。

2 我国大学物理教材的特点

我国现行的大学物理教材有上百套,他们的基本框架大多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福里斯和季莫列娃编写的《普通物理学》相同。与美国大学物理教材类似,我国的大学物理教材也是由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组成;但我国大学物理教材又有如下特点:

2.1 教材内容丰富,但与国外教材相比难度较大,缺乏与学生的互动

国内教材的内容非常丰富,每一部分或章节都组织成严密的知识体系,与Raymond A. Serway和Chris Vuille编写的《大学物理学》相比,内容偏难;较难的内容容易使学生产生胆怯心理,缺少了激发学生兴趣的能力。国内教材的作者习惯把编写的重点放在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上;语言运用上注重论述严谨,文字简练;忽略了内容与学生的互动。

2.2 物理概念的描述简洁清晰、逻辑性强,与现实生活联系偏少

国内教材经常通过较强的逻辑推理,利用演绎或归纳,形成理论和概念。由于很多概念和理论十分抽象,如果没有实际图景加以引导,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国内教材的习题数量也比较多,但多数已经抽象为理想模型,雷同现象严重。同时大多题目要求对给出的具体问题进行定量计算,总体感觉单调,缺乏新意。

2.3 印刷及编排特色

国内教材大多采用黑白或双色印刷,不像国外教材那样图文并茂,引人入胜;另外,国内教材的排版比较单一。

教学媒体的特点范文4

关键词:网络资源;情感教育;动机;自信心;自主学习能力;个性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7-0286-02

一、利用网络资源的交互性,倡导“主导―主体”教学理念

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交互性、系统性及开放性为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创造了良好的互动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学通过校园网以及互联网建构起一个立体的学习环境,这是一个生动活泼、充满生机的学习和交流空间,使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更加顺畅地进行交流与合作,营造了一种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氛围[1],使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变成信息的组织者、编制者与参与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因此,在教学中应倡导“主导―主体”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与现代的“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设计理论有机结合,使之优势互补,逐步趋于完善。

二、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培养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习源动力

培养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源动力是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多媒体网络环境促进了学生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多媒体形象性、直观性、大容量的特点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大大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用计算机创设的与现实生活相仿的情景形象逼真、生动有趣,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热情和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学习情感得以发挥。如此丰富生动的语言学习环境能保证学生兴趣持久旺盛,学习内容经久不衰。它不仅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拓宽了英语教学的教材、教参的内容,而且也有利于创设语言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三、利用网络资源的共享性,消除焦虑和紧张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因特网以其资源的广泛性、传递的灵活性、变化的自由性、结构的复杂性以及查询的快捷性等特点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库。网络中众多的英语国家报纸、电台、网站等都是获取第二语言课堂资料的绝佳途径。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免费的交流平台。如,(1)英文文献;(2)多媒体试听材料;(3)教学参考资料;(4)多媒体教材等。很多网站为人们提供最新的考试动态、试题库、教学辅导等栏目方便了教师备课和查阅资料。多媒体网络语言教学改变了传统的被动学习局面,学生成了学习和设备的主人,学生根据实际从多个层面从容自主的选择内容广泛的语言材料,自主确定学习起点、学习目标,学习进度,选择相应的学习方式,自行决定处理收集的信息,并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加工,使知识系统化,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及时检查学习效果,从而建立起自信心,消除焦虑和紧张感,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利用网络资源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多媒体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语言学习和使用环境。它以教育智慧为核心,构建新型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情境,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创造让学生最大限度接触信息技术的条件,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促进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探索、协作式学习,最终达到改善学生学习的目的 [2]。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和培养学习者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利用网络资源的灵活性,学生还可以借助于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提供的弹性学习环境,随时随地自主学习,下载或输出所需材料,从而实现网络资源的提供者和接受者进行实时和非实时的交流,使学习者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能及时地得到解答和讨论。通过人机协作和师生、生生的协商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共享智慧成果,达到真正意义的知识建构,并在综合运用各种语言技能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使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拓展。

五、利用网络资源的交互性,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以及互动性评价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情感、思维、价值观的变化,有利于激活常态的思维,使得创新精神得以落实 [3]。利用网络资源的开放性和交互的自由性,学生在网络学习中以小组为单位,通过BBS、聊天室、电子邮件、ICQ、INTERNET PHONE等方式进行讨论,通过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开展小组合作探索、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协商讨论、相互分享信息,交流心得及研究成果,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发挥集体智慧、互助合作,共同协作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方式即能获得有效的学习效果,也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在更高的认知层次上达到对知识的真正掌握。

六、利用网络资源的开放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网络环境的开放性,资源的丰富性,资源易获性等特征使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更大突出了教学活动的外部促进作用,如网络的互动交流、真诚对话、情感交流、信任互换等。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满足学生个性化4A学习的要求。由于语言学习者无论是在个性、环境还是学习方法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网络信息资源为教学个性化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网络教学课件的开发者们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个性差异,在课件的内容设计上尽量提供详尽的课文讲解,中英文译文,语言点的活学活用,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课文结构的分析和总结以及“同步自测”“阶段测试”的内容,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需求。网络课程中一对一师生交流平台和小组协作机制,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增大了学生的语言输入,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语言学习环境,有了更多的超越传统课堂的师生间交互和学生间交互以及人机交互,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同时使个性化学习程度得以提高 [4]。

七、利用网络资源的平等性,创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情感交流

创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基础。在网络时代,网络所具有的共享性、快捷性、实效性,使得教师和学生获取信息具有同步性和平等性。丰富的网络资源充实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为学生提供了获取英语信息和练习实践的机会。利用网络资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丰富和深化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提高自己搜索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师生还可以通过E-mail交流学习心得,和学生平等地交流、共同探讨学术问题,发表学术见解,拓展知识领域。促进师生情感交流。

八、利用网络教学的时效性,构建良好的反馈平台和评价方式

多媒体网络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反馈平台。在这种环境中,每个学生都可以评价他人,也可以被他人评价。更重要的是,教师应有意识地利用这种良好的反馈环境,引导学生将以教师为主导的外部反馈转化为学生对自己的内部反馈,逐渐成为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1]。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鼓励,对不足进行正确归因,使学生感到努力就有希望,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调整学习策略,从而树立积极的情感态度。同时,在课前、课后通过局域网与学生进行互动,定期收集回馈信息,以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完善与提高。

参考文献:

[1]何志波.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讨[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9):77-78.

[2]叶海智.信息技术与情感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38-50.

教学媒体的特点范文5

关键词:教学媒体 教学设计

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学信息的传输,而教学信息传输的数量与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播教学信息的载体的选择与运用是否得当。所以,如何在教学设计中选择、运用、安排好教学媒体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点研究的问题。

一、教学媒体的分类与特点

从教学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根据教学媒体的感觉通道不同,可以将教学媒体划分为五类:

1.非投影类视觉辅助媒体

这类教学媒体包括实物、模型、图表资料以及用于视觉呈现的设施――黑板及其改进后的种种类型的呈现板(如磁力板、多目的板)。

黑板可以用于支持语言交流活动,非常适用于描述教学的内容,绘制和说明图表、框架结构等。但黑板最大的缺点就是需要使用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努力去书写,而当教员在背对学员书写时,往往容易失去对学员应有的控制,且无法看到学员对板书内容的反映,影响教学的效果。

实物是与人类经验最接近的教学辅助媒体,它能够将要学习的东西活生生地呈现在学员面前,诱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加深学员的印象。如:发动机实物陈列室。但有时获得实物媒体需要花费很大的代价,且有时实物也不能提供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这时,模型便成了比较理想的替代物。

模型是实物的一种三维代表物,它可根据情况成比例地缩放。虽然模型没有实物那样真实,但它能够反映实物的一定特性,而且比较经济,还可以根据需要突出实物的某些性质,使学员获得对实物内在本质的更加深刻的认识。如:差速器模型、发动机模型等。

图表资料的特点是可以将所要传达的信息及其相互关系以简明扼要的方式呈现出来,有助于学员把握结构、加深理解、增加记忆。

2.投影类视觉辅助媒体

这类媒体主要包括投影器和各类幻灯机,是帮助学员观察学习的教学辅助设施。

投影器是目前课堂教学中最为广泛使用的视觉辅助设备。它的优点很多:与黑板相比,可以大大节省上课时用于板书的时间;教员可以始终面对学员,保持相互之间的交流;投影器可以投射各种类型的透明胶片,并且可以在胶片上随意添加各种强调符号,便于教员进行教学;投影器操作简便,投影胶片容易制作,便于保存。但是投影器无法立即对印刷资料和其他的非投影材料进行投影,有时远距离会看不清楚;而且投影成像有时会发生扭曲。

幻灯机的特点是:成像清晰,便于观察;幻灯片尺寸小、易存放;幻灯机自动化程度较投影器高,可以进行远距离遥控;如果需要,还可与录音机配套使用,给幻灯片配上同步的解释。但幻灯机也存在突出的缺点,那就是使用时必须使周围环境暗下来,这便影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而且幻灯片的制作也相对投影胶片更难,不便于教员根据教学需要及时制作使用。正因为这样,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少有教员使用幻灯机。

3.听觉辅助媒体

这类媒体主要有录音机、收音机等。其中主要是录音机。录音机可以贮存和播放听觉材料,为教学提供必要的说明和支持;在语言的学习中可用于矫正和训练发音以及会话,效果非常好。

4.动态辅助媒体

这类媒体主要包括录像、电影、电视等。由于它们可以贮存和呈现伴有声音的动态图象,而且可以使学员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感官和时空的限制去认识世界和理解问题。随着我院课程建设的不断深入,各课程都配备了十分丰富教学片,所以这类媒体已成为现代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传播媒体。

5.多媒体辅助系统

所谓多媒体系统是指将以上各种媒体结合起来使用,综合两个以上媒体而形成的教学辅助设备。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多媒体系统正越来越受到重视。与其他多媒体装备相比较,计算机多媒体系统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视听等多媒体的刺激环境,诱发和增强学习者参与学习的动机和愿望。飞速发展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启示我们:当今,一名合格的军校教员不仅要拥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还必须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

二、教学媒体的使用原则

1.给学员以必要的准备

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能否从呈现的学习媒体中学到东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习者对呈现媒体的特征及呈现材料的准备状态。所以,在设计使用教学媒体时,一方面要注意为学员提供有利于教学内容学习的知识准备(如不熟悉的词汇、术语),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为学员事先提供有关所使用的教学媒体的必要知识,了解媒体呈现材料的独特方式,以便学习时抓住重点、抓住最佳时机进行观察。

2.要控制和引导学员的注意力

由于现代教学媒体所展示的教学材料五花八门,丰富多彩,学员在感受这些材料时往往容易被一些新奇的但却是次要的、无关的刺激所干扰,而且由于现代教学媒体所呈现的刺激往往比较强烈,时间长了学员便容易感到疲劳,因此当教员使用教学媒体时,要注意对学员注意力的有效控制和正确引导。这种方法很多,要根据教学情境的变化做出适当的调整。如,适当休息或用媒体的“画外音”活跃、轻松一下课堂气氛。

3.注意多种媒体的组合运用

鉴于各种媒体具备不同的特点,各自都有自己的适应性和局限性,且往往一种媒体的局限性正好可以用其他媒体的适应性来弥补,所以在可能的条件下最好采用多种媒体组合教学,以使各种媒体扬长避短,互为补充。但使用多种媒体组合要想发挥良好的效果,必须特别注意:不同通道传递的信息要一致或有联系,否则会产生相互干扰。研究表明,在两种感觉通道上同时传递有关联的信息,比只用单一通道来呈现信息的效果要好;不同通道传递的信息并不是越多越好,单位时间内信息量过大,超过了学习者的接受能力,反而会降低学习效果。

4、要保持适当的媒体使用长度

研究表明,学习者能否对信息进行整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媒体的使用长度是否适当。因为从个体的认知规律来看,学习者要形成信息的整体印象,前后信息必须保持在大脑中,整合才能有效地进行。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媒体传递信息的速度不能太快,应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可快可慢的优势来进行有效调节。

5.要依据教学条件和教员的特长

教学媒体的特点范文6

关键词 媒体分类;教学适应性;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7-0040-02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Adaption of Teaching Media Types//Mi Wei, Li Xiaodong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a profound effect on our teaching activity. Multi-media teaching has been widely implemented into the classroom in our country for it’s interesting lively, flexible feature. By discussing multimedia types of teaching media, according to applications of teaching media in our classroom, we analyze and summarize various instructional media adaptation, optimization and of the learning effect and problems of Multi-media teaching applications.

Key words media categories; adapti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classified teaching media

Author’s address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China 150025

在进入21世纪以来,计算机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社会各方面的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技术的不断更新推动着媒体的不断发展,现在多种教学媒体设备已经成为日常教学的必备工具,不同的媒体根据其特点不同,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扬长避短的使用原则是发挥各媒体作用的最佳方式。如何达到这样的效果,就要从本文主要研究的媒体教学适应性来分析了。

1 教学媒体的分类

教学媒体是教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手段。为了方便使用和研究,教育学家和传播学家等对媒体有多种分类方法,包括按媒体发展先后分类、按媒体印刷与否分类、按使用媒体的感知器官分类、按媒体的物理性质分类、按媒体的使用方式分类和按媒体呈现的形态分类。通常在教学和工作中按媒体发展先后分类,将教学媒体分成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两大类。

无论是传统的教学媒体,还是现代教学媒体,都具有包括工具性、传播性、表现性、固定性、重复性、可控性、参与性等在内的特性。在选择媒体时要综合参考多种因素,最终要看媒体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是否是最佳选择,也就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即教学媒体的教学适应性。

2 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适应性

任何媒体技术都具有自身独特的功能特性和应用优势。各种媒体负载的教学信息的程度、表现力和渗透力以及时空特性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将各种媒体的优势互补,综合运用,而不是用一种去取代另外一种。以下是依据接收媒体传递信息方式的不同来分析不同媒体的教学适应性。

2.1 视觉媒体的教学适应性

衡量教学效率的高低,针对教师,是在一定时间内要完成比原来更多的教学任务;针对学生,是在一定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人类获取知识主要是依靠五官,研究表明,视觉获取知识的比重远远超出听觉、嗅觉、味觉获取知识的比重。在课堂教学中,实物挂图等传统视觉媒体对较为抽象的言语信息来说是很适合的教学媒体,这类教学媒体能够将抽象的言语信息直观具体地展现出来。从经济角度和使用效果来讲都是适当的选择,但是要注意并不是所有言语信息类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这类媒体。要依据教学内容、学生、教师的实际技能来综合选择。幻灯投影等现代教学媒体相对于实物挂图这一类传统的视觉媒体来说,幻灯投影等现代教学媒体方便快捷、形象生动、逼真细腻,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听觉媒体的教学适应性

听觉是学生接收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听觉媒体是教师用于辅助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声音手段实施教学适宜于辅助视觉媒体进行,课堂教学中不能仅仅使用视觉媒体或是单独使用听觉媒体进行教学。听觉媒体在某些教学活动中有着独特的效果。例如,在音乐鉴赏课中,教师为学生播放一段音乐录音要比空乏的讲解有效得多,同时也更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听觉媒体教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给听觉有障碍的学生授课时,就不能利用听觉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