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改革趋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堂教学改革趋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堂教学改革趋势

课堂教学改革趋势范文1

在近年高校的教学改革中,计算机网络的课时有了很大的缩减,如何在有限地时间里,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成为教师面临一大挑战。另一方面,面对智能手机的诱惑,课堂上低头一族的学生似乎越来越多的趋势,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之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成为教师面临的又一个严峻挑战。

本文在分析近年来新出现的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慕课与翻转课堂的问题驱动式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方法,并对其具体实施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1慕课及其特点

慕课是一种基于在线视频、作业、讨论和考试的开放式网络学习系统慕课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基础知识点的视频短片进行在线讲授,并结合在线讨论、在线练习、互评作业、在线测验等教学手段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慕课解构了传统课堂人与人面对面交流体系中的“教与学行为链”,并通过流程再造,重构了基于互联网的交互体系'慕课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室是第一学习场所的模式,让学生的学习在时间上更加灵活。学生可以选择性地反复观看,适合于个性化学习。

单纯的慕课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慕课对于学习者的自我激励能力与自律性要求较高。每个学习者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一个人在单独前进,如果自主性和自律性稍有不足,可能就难以坚持到最后。其次,学习者疑问解答的及时性上得不到保证。因为慕课学习者之间相互时空隔离,在相互沟通和相互影响上比传统课堂教学相差了很多。疑问得到不及时解答时,往往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热情。

2翻转课堂与知识内化

翻转课堂把传统的学习过程翻转过来,课前通过学生看视频完成知识传授,课堂通过作业及问题i并解完成知识的内化[7K8]。翻转课堂可让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一种有力的教学方法。

翻转课堂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首先、翻转课堂是以学生对教学内容已有一定程度了解掌握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一无所知,那么在翻转课堂上很难深入参与讨论与分析。其次,当翻转课堂将主动权交给学生时,学生却不善于提问和主动性不强,会造成课堂的沉寂。

3基于慕课与翻转课堂的问题驱动式教学

通过分析慕课、翻转课堂的特点,我们发现如果学生课前进行慕课学习,可以减少理论讲解课时、让出史多的课时用于解决问题与讨论;翻转课堂可以激励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将学生的注意力从手机转移到教学内容上来。基于此,我们重塑教学流程,提出了基于慕课与翻转课堂的问题驱动式教学改学方法。

3.1重塑教学流程

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授课,学生作业、教师批阅作业得到反馈信息,然后再分析讨论。这种模式课时主要用T理论讲授,分析与讨论相对少;学习及反馈周期长。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随着课时的减少,传统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教学需求。

于是我们将教学流程重塑为:课前教师将教学内容问题化并分发给学生,学生在问题驱动下进行慕课学习与作业,教师从慕课作业得到反馈;课堂上,从教师问题引导到学生构设问题的翻转课堂教学;强化过程考核的成绩评价机制。

在这个新的教学流程中最大特点是问题驱动、先学后教、学生为主。将原来的占用大量课时的理论教学由学生通过自主地在线慕课来完成,课堂时间可以更多地用于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对学生的思维与能力训练。

3.2教学内容的问题化设计

教学内容的问题化设计,是根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层次递进式地进行问题设计。既要有能考查教学内容的以基础的概念、原理、技能与应用型的问题,以此来指引学生进行慕课学习;又要有开放性的拓M问题,以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知识拓展应用与创新能力。

好的教学内容问题设计,既会有力推动学生课前慕课的自主学习,也是翻转课堂成功与否的关键。只有问题能够引发学生在翻转课堂前,进行了广泛地查找资料与深入思考,翻转课堂上才学生会有更深入、更广泛的提问、讨论与分析。

3.3问题驱动的慕课学习

教师要在学生进行慕课学习之前,将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问题下达给学生,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与驱动下进行在线的慕课学习,并完成作业。教师应该特别要求学生注意拓胰性问题思考,这将是在翻转课堂中要求每位同学都要参与分析与讨论。

教师必须及时地对学生完成慕课作业的情况进行查看,收集存在的问题,这是既是教师进行下一环节的基础,又可作为对学生慕课学习的一种督导。

3.4以思维拓展训练为主线的开放式翻转课堂教学

翻转课堂是以解惑、思维训练、能力拓嵌为目标的。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理念,还课堂于学生;重视师生的角色定位,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合作者。

问题设计者咖教师向学生转换。在翻转课堂教学中,设计情彔,提出问题,以及用课堂中生成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质疑、批判、讨论、辩驳,逐步一教师提问引导,过渡到让学生主导课堂、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将课堂变成一个自由、灵活的交流平台。通过这种思想的碰撞与交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拓展、创新能力。

通过开放式的翻转课堂教学,激励推动学生主动成长,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充分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努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拓胰思维空间,提升思维高度,培育创新思维。解放学生的手脚,使他们主动探究;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从容学习。

3.5强化学习过程考核的成缋评价机制

强化学习过程的成绩评价,就是加大对学习过程中的考核力度,增大平时考核成绩在课程总评成绩中所占的比例,避免出现少数学生平时不用功,期末突出式地死记硬背以求考试过关。

强调学习过程的考核方法,反过来也会进步推动学生平时的慕课学习,作业的完成,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翻转课堂的讨论与分析。

4总结

课堂教学改革趋势范文2

一、准确把握方向,科学谋划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基本思路

新课程改革已经过去十多年,这十多年我们举办了新课程通识的全员培训,开展了一系列学科教学观摩研讨等多种形式的推进课程改革实践活动,应该说我们的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的课堂并没有发生多大的改变,课堂仍以讲授为主,凭经验教学,新课程理念没有成为教师的自觉教学行为。我们反思十多年推进新课程改革实践历程,我们与全国课堂教学改革先进学校比较中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杜郎口有 “三三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洋思有“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五环节教学模式,魏书生有“六步教学法”。而综观我们的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没有一个体现正确理念的合理行动框架和说得出来程序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认为没有一种统领全市课堂教学改革的教学模式,就是我们不能有效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重要原因之一。

为此,2011年“十二五”开局之年,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以教师进修学校为主导,确立了吉林省教育学会“十二五”重点课题“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为区域性课题,以课题研究的策略,全面启动了新一轮引领全市课堂教学改革序幕。新年伊始,我们召开了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科研主任参加的全市教学工作会议,对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模式,有效推进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进行部署,做出了具体安排,出台《图们市关于推进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指导意见》,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确立以构建科学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整体推进区域课堂教学改革总体思路。

在“十二五”“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主导课题的引领下,我们指导全市各学校结合学校实际,围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确立学校研究课题。如五中开始了“定向导学―自主学习―合作反馈―训练提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六中开始了“生命化课堂”、“四步目标导学(创设情境,引出目标―合作探究,达成目标―学习之用,升华目标―当堂测试,监测目标)教学模式研究”,三中开始了“自主合作五步课堂教学模式(示标自学―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拓展提升-当堂检测”研究,石岘一中开始了“自主学习六步教学模式”(目标导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总结提升―检测达标)研究。尽管各校研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名称不同,但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却是一致的,都具有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来组织教学的共同特点,都强调学生的先学,都主张针对性教学。在全市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成为抓手,统一认识,明确方向,上下联动,实施“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策略,有效推动全市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二、加强分层培训,扎实打好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理论基础

推进区域课堂教学改革,高效课堂的构建,关键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和指导教师的学科教学。2011年以来,我们把新课改理论培训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我们注重抓了教研员、校长、骨干教师以及全体教师队伍不同层次的理论培训。

(一)加强教研员培训,提高课程改革的引领能力

教研员承担着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学科建设与学科教师培训的任务。显而易见,教研员的课程改革的研究能力和引领能力直接影响着教研员作用的发挥,影响着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和发展。我们大力开展了“学习型学校”创建活动,制定了《关于开展学习型教研员队伍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提出学习目标,建立机制,营造学习和研究的良好氛围,促进学习和研究成为教研员一种生活习惯。一是建立了集中与分散学习制度。我们建立每学期初三周的集中学习和每周一的集中学习制度,三年来,坚持自主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围绕打造高效课堂和有效教研等为主题,开展了新课程理论与先进经验的学习,组织了“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如何开展主题教研”、“如何提高教研活动实效”、“教研员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等专题讲座。二是建立了学习资源保障制度。每年给教研员订阅学科教育杂志,统一购买教育理论书籍,根据学科教研需要报销图书购买书款等。三是建立了主题论坛制度。我们每年组织一至两次教研员主题论坛,先后组织召开了“教研员与学科理想的高效课堂”、“区域联动校验活动实践与反思”、“教研员听课视导调研报告”、“学习先进课改学校考察与反思”等论坛,及时总结交流学习与实践的反思。四是建立了课题研究制度。进入“十二五”期间,在全市 “构建高效课堂实践与研究”主导性课题引领下,教研员确立了学科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子课题,坚持在学科课题引领下,开展学科教学研究和教学指导。五是建立了派出去考察学习制度。每年有计划地派教研员外出学习考察,拓展教研思路和提升教研员教研与教学指导的自信心。

(二)加强学校领导与骨干教师培训,提高课程改的领导和引领能力

校长是课程改革的第一责任人,教学领导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直接领导者,骨干教师是课堂教学改的示范引领者。提高课堂教学改革的领导者领导能力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能力是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两个关键因素。我们围绕打造高效课堂为主题,采取如下措施,提高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培训。一是聘请专家做讲座。结合图们市课堂教学改革实际需要,先后三次聘请延边州教育科研所俞永虎研究员来图们以“有效教学的方略”、“有效教学模式与实践”、“有效教学设计”为题给图们中小学领导和骨干教师专题讲座。二是组织课改先进地区学校的学习考察。先后在教育局主管局长的带领下,组织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中学校长或副校长、学科骨干教师先后学习考察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昌乐二中、广文中学等课改名校,学习借鉴课改先进地区的课改经验。三是举办课改骨干培训班。围绕打造高效课堂,我们在基层推荐,进修审核等措施,选拔一批教师,举办为期一年的学习班,为课堂教学改革培养一批骨干队伍,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三)加强全员培训,提高全体教师课改实施能力

全体教师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直接实施者,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依靠全体教师,提高全体教师实施课教学改革的能力。一方面加强教师网略继续教育培训,每年统一落网络学习和实文本学习等,加强教学改革的高端理论学习。另一方面教师进修学校领导深入学校作讲座。2011年以来,教师进修学校主要领导先后到五中、六中、石岘一中、石岘二中、长安中学等学校,结合全市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实际,以如何打造高效课堂进行讲座,为推进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做理论的准备。再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们结合学科教研活动,坚持研究和培训为一体,每年每个学科开展4次的课堂教学改革现场培训,案例培训,注重广大教师参与研究和培训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改革实际操作能力。

三、创新研究策略,建立有效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机制

推进区域课堂教学改革,必须要有效的教研机制作保障。几年来,我们教师进修学校有效指导和引领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实践中,创新了如下有效的工作机制:

(一)建立全市教研工作协调机制

教师进修学校必须围绕推进中小学教学改革这个主题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进修学校的职能作用,我们加强了教师进修学校与基层学校联系和沟通机制建设。我们每学期召开全市教研工作协调会,围绕课堂教学改革为主题,提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活动计划,通报全市学期教学改革工作情况,提出新学期教学改革重点目标和任务,听取学校课改推进计划和关于课改推进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困难等。通过学期初的教研工作的协调,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全市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整体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二)建立区域主导课题研究机制

区域教研工作必须依托区域主导科研课题。2011年我们确立了“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主导课题,教研员坚持科研引领教研,教研推进课改,课改促进发展的思路,聚焦课堂教学,加强高效课堂建设中学习目标的制定、学案编制(预习提纲)、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课堂展示、精讲点拨等突出环节的研究。特别是加强高效课堂导学案的“编制与运用,小组建设,激励评价”三个高效课堂建设抓手的研究,围绕课题阶段主题,组织开展教研活动主题化、系列化,积极探索高效课堂基本环节的具体操作技能,指导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校和重点学科实验教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三)创新学科区域联动教研机制

图们市中小学规模都小,学科教师人数也少,特别是农村中小学一个教师一个学科,开展学科教研活动非常困难。再加上,近年来全市中小学新任教师不断增多,新任教师急需学科骨干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也需要有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为了解决上述实际问题,2011年3月出台了《图们市中小学关于开展学科区域联动教研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学科教研员为主导,整合全市优质教研资源,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搭建了学习、研究、交流的平台。每次活动针对课堂教学改革中的问题作为活动主题,精心组织,开展集体备课,课例研究,课题研究和教学反思。经过三年的实践,已经基本形成了“确定主题-做课观摩-评课议课-专业引领-总结反思“为基本形式的区域联动教研活动模式,整体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实施能力和水平,推动了全市学科课堂教学改革。

(四)建立寒暑假学科培训机制

每年寒假暑假是针对每学期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开展针对性主题培训的重要时机。我们每放假前教研员进行一次教师需求征求意见,并结合学期听课视导以及开展学科教研活动中发现的实际问题,确定假期培训的主题。利用假期认真准备培训内容,开学初组织学科教师全员培训,增强培训的实效,为新学期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新的理论、方式方法。如2013年8月份,我们根据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如何确定学习目标、如何提出学习目标不够科学的实际,教研员假期认真学习“学习目标的再认识”、“如何确定学习目标”等理论,假期进行了学习目标的确定依据、如何确定学习目标等理论与案例的针对性培训,并提出了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意见和建议。

(五)探索问题解决的听评课新机制

深入学校听课指导是教研员常态的重要工作形式。如何提高教研员听课更具有有效的教学指导作用,近几年来我们建立了教研员在每一个学校一至两周的“蹲点”面对面的指导制度,实施跟踪听评课。我们倡导教研员坚持带着课程标准听评课,坚持带着课堂教学模式听评课,坚持带着教研课题听评课,创新指向课堂教学改进的听评议课实践模式,坚持听评课的“五步步骤”:即“一观、二看、三听、四议、五约”,听课指导教学要让教师上课回答四个问题,暨你打算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目标问题);你打算用多长时间让学生获得?(效率问题);你打算让学生怎样获得?(方法问题);你怎样知道学生已经达到了你的要求,有多少学生达到了你的要求(达标要求),努力转变教师教学行为,促进和实现课堂教学改进,实施基于课程标准有效教学。

(六)建立校本研修工作的检查指导机制

学校的校本研修是教师培训、教学研究、学校管理等有机地融为一体的综合研究活动。它既是一种并于教师和教育教学的行动研究,也是一种制度建设,更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一方面,我们按照“教研重心下移,教研品味提升”的工作思路,教研员坚持参加学校大型学科教研活动以及听课视导时深入教研组参与指导教师备课和教学设计,参与听课议课研讨,不断提升学校教学改革研讨活动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我们出台了《图们市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本研修工作的意见》、《图们市中小学校本研修检查评估方案》,每年年末组织专业人员对全市学校校本研修工作进行专项检查指导和评估,并进行表彰。以检查评估指导学校建立健全校本研修制度,有效实施校本研修,推进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教研文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四、搭建交流平台,总结展示推动课堂教学改革阶段成果

为了推动区域课堂教学改革,我们注重发现典型、培养典型,以典型引领全市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深入发展。我们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典型引路与多层次学习交流的平台。

(一)开展课改现场研讨交流

我们先后树立三中、石岘一中课堂教学改革两个典型,召开了四届课堂教学改革现场研讨会。2011年5月份,我们在三中召开了第一届全市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现场研讨会。会议上全面展示了三中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交流了三中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了三中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经验。2012年5月份,在石岘一中召开了第二届全市构建高效课堂现场研讨会。会议上全面展示了石岘一中“自主学习六步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交流了石岘一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经验。我们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已经第三年了,为了总结推进各校课堂教学改革成果,2013年5月份,我们分别在三中、六中、五中以打造高效课堂为主题,召开了全市打造高效课堂成果展示交流会。会议上全面交流展示了全市中学课堂教学成果,进一步推动了各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2013年下半年-2014年上半年,为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培养课堂教学改革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我们开展了全市打造高效课堂为主题的青年教师优秀课评比活动,召开了全市青年教师打造高效课堂优秀课展示活动。我们以优秀课评比和展示为载体,培养一批打造高效课堂的青年骨干教师队伍,进一步推进了全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和发展。

(二)组织校长主题论坛

我们围绕“打造高效课堂”主题组织了校长论坛,目的是让校长全面总结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阶段性经验和成果,进一步明确课堂教学改革思路,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2012年5月和2013年4月,我们分别组织开展了第一届、第二届校长打造高效课堂主题论坛,2014年我们以“校本研修”为主题的教学领导系列培训和第三届主题论坛,交流了各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经验和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策略和思路。

(三)开放学校课改研讨活动

课堂教学改革趋势范文3

关键词:独立学院;输出驱动;教学改革

一、引言

文秋芳教授在2013年4月的全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发展学术研讨会上谈了“输出驱动假设”与课程教学创新,给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又一平台和视角。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虽然也经历了十几年的磨砺,但无论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上都有待商榷和探讨。输出驱动模式,从一个新的的视角,给教学一线的教师提供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二、大学英语课堂模式改革的理论依据

文秋芳教授在2013年4月的全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发展学术研讨会上强调“输出驱动”是社会需求、学生需求同时也是学科需求。从语言在以后社会和职场上的应用看,更注重的是语言的输出能力。在此会上,王守仁教授也强调和输入相比,输出更重要。学习者若能关注输出,则可以更加积极,更负责任的学习,从而产出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

针对独立学院这一特殊客体,在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主要分一下几个步骤:

1)积极的心理暗示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和输入相比,输出的主要优势在于输出的过程中伴有更多的心理上的努力,在于学习的主动性,事实上由输入变为输出,也就是让学习者由被动的输入变为主动的输出。所以在输出为驱动的教学改革之前,要给学生有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就是让学生首先能够主观上主动的接受的输出这一教学步骤。

2)清晰的教学步骤

输出并不是无计划、无目的、无内容的简单输出。相反,教师在实现这一教学效果前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教学步骤。教师必须在教学环节上进行精心的设计,包括时间的安排,作业的布置,问题的设定,学生的课堂参与形式、参与时间等等。无疑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将要做出更多的工作,不仅简单的备内容,备重点、难点。同时要求教师更多的备学生,以求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总之,输出驱动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要有清晰的教学步骤,继而能够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所遇到的困难加以帮助。最后根据学生的表现,逐步的实现有意识地逐步减少帮助。

3)有效的语言输入

输出的前提是有效的、大量的输入。在二语习得领域,克拉申的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有着重要的影响力,这一假说主要是强调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输入可理解的语言资料和信息的重要性。在他的假说中提出i+1原则,即输入的资料要根据学习者现有的知识水平i, 一方面在难度上要超出现有的水平i,即i+1, 另一方面,输入的资料又不可以超出现有的水平太多,也就是说只能是i+1,而不能是i+2或者更多。所以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在进行语言输入时要考虑到其有效性,要给学生输入可理解的并且比当前知识水平高一点的信息,并且输入的内容要保证它的趣味性和关联性。

4)输出驱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输出驱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堂上以及课后要不断鼓励和引导学生多说,多写,多译,以说、写、译来促进语言的习得的其他方面,同时教师的角色也要合理的定位,教师为主导,但主要强调教师是课堂的策划者,组织者,而学生才是课堂的中心,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很重要。在课堂的教学模式上主要的输出驱动环节为如下:

课前演讲:学生自选题目做3分钟左右的演讲,演讲的内容可以是讲故事、做评论、介绍文化习俗亦或是模仿名人的演讲等等。难度上要适中,每次演讲前教师进行审核。

主题性讨论:给学生布置课前准备。指定阅读资料,让学生进行相关查阅。课堂上教师给予一定的时间或读或听特定内容,然后按照固定的讨论小组进行讨论,交换意见,做出总结,并由一名同学做总结性发言,其他同学做出必要的补充。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又可以在小组间做辩论。

写作,首先采用功能段落法给学生有效的知识输入,这种输入既包括句法和表达的输入,也包括观点和结构的表述。然后在班级内做必要的讨论,以输出促进写作,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翻译能力。

四、结束语

正如文秋芳教授所说“输出是目标,又是手段,以输出驱动,既能够促进产出能力的提高,又能够改进吸收输入的效率”。 以输出为驱动进行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是一种尝试,独立学院的学生有其独特性,他们不能和一本二本的学生相比,正如某次教学总结中笔者所在院校领导总结的那样:一本和三本的生源情况就像“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生源层次的不同也注定了在教学改革之路上所走的步骤和方法上的差异,在以输出为驱动进行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重差异,找共性,最终实现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参考文献:

[1] 丁言仁,《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外语学习》[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2] 田朝霞,“输出”驱动,整合教学[J], 《外研之声》, 2011

[3] 萨维尔・特 罗伊克,《二语习得引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课堂教学改革趋势范文4

还有些学校在潜心研究一些名校的课改之后,提出了自己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当地也小有名气,附近学习者也络绎不绝,但如果与学校的教师细细聊聊,却发现是金玉其外,败絮其内,外部啧啧赞叹,内部叫苦连天:“这种模式只有在你们来听课和领导检查的时候,我们才用,平时的课堂该怎么上还是怎么上”。

十几年前,全国的学校学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理念深得人心,多少年过去了,除了原洋思中学的蔡林森校长执掌的河南永威中学之外,未见一个学校成为神似洋思中学的学校,个中原因不得不让我们深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齐白石有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讲学生被动听,教师问学生被动答,教师主宰着课堂;课改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主动质疑,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的角色要转变,学生主宰课堂,以学定教,教学相长,这才是课改发展的必然规律和趋势。

从传统课堂到有效课堂、高效课堂,从传统课堂到微课程、翻转课堂,课改在一步步向前发展。纵观名校的课改之路,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对待课堂教学模式上,无不是先继承再生成,先入模再出模。禅宗讲悟道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层次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个层次又回到原点: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课堂教学模式犹如他们手中的拐杖,有助于他们尽快走上课改的轨道,尽快脱离教学初期的青涩;工作3~5年的年轻教师,课堂教学模式犹如助力方向盘,让他们驾轻就熟,不会偏离方向;但对于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没有必要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必须要有自己的教学风格。

说到底,课堂教学改革,目的是解决两个基本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达到什么目的?第二个问题是我们应该怎样教,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效?这才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要遵循的原则。未来的课改之路,应是三驾马车并行,学校有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科有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个人有个人的教学模式;此模式也不是僵化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

课堂教学改革趋势范文5

【关键词】高中计算机教育 课堂教学改革 探讨

前言

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计算机的使用已经成为各行各业所必须的工具。因此,对于计算机技术的掌握也成为立足社会的一项有力的武器。为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各个学校均开设了计算机教育相关课程,高中也是其中的一员。通过高中计算机教育,能够提高学生对于计算机技术的掌握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1. 高中计算机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新课改的出台,带来了教学翻天覆地的变化。素质教育的开展,要求各个中学要以培养学生的素质提高为教学重点。其中,计算机教育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关于计算机教学内容的改革,需要重点把握。原有的计算机课堂教学多为老师照搬课本,在教室里就完成了计算机教学。学生理论知识学得不少,而实际操作的时候却一无所知。新教学方法下,要加强关于上机操作的次数,尽量安排计算机课堂教学是在微机室进行,让学生能够一边通过学习理论,一边进行演示,最终能够自己动手,完成教学设计。比如最简单的Word使用,教师可以先采取一个实例进行演练,然后一步步地进行教学,让学生明白每一步都需要做什么,每一步的目的是什么。再比如网页的浏览,形形的画面很多,很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但是,在教学的时候,就要求学生学会辨别善恶,不能够全部吸收。从每一个环节的教学过程可以看出,只有经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才能够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2. 高中计算机教育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良好的教学方法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总体上讲,教学方法是要根据教学内容来进行选取的。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和教学目的密切相关的。在选取教学方法的时候,更多的是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尽量通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教师还能够从容地利用对应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高中计算机课堂教学,可以采取幻灯片的方式进行,另外结合计算机的使用。通过幻灯片放映,学生能够从中得到大量的信息,也会对要学的内容产生兴趣。幻灯片放映还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在有限的时间里学量的知识。

首先,因材施教。教学方法之一是要因材施教。有些学生可能对于一些简单的操作已经很熟练了,而有些学生则还处于摸索阶段。对于这样的情况,就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已经掌握好教学重点的学生,可以进行稍微有难度的训练,而尚未掌握好几处知识的学生,则需要耐心指导,帮助其进步。其次,根据所要教学的内容,分成不同板块进行教学。对于高中计算机课程,可以分为基础知识讲解,操作系统讲解,办公软件讲解,网络模块讲解等。每一个模块在教学的时候,都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在理解的时候也会变得容易,还能够把每个环节联系起来,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第三,教学方法的选择,还可以选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之前,教师要对即将要讲解的内容充分了解,然后精心设置各类问题,把握循序渐进的目的。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一步步地进行了解,由浅入深地进行掌握。最后,关于合作学习法的使用也是很关键的。在教学的时候,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共同商讨问题,对于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帮助。学生采取合作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加深同学间的感情交流。这些教学方法对于高中计算机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3. 高中计算机教育课堂教学手段的改革

高中计算机教育课堂教学,在教学手段方面,也是需要进行改革的。传统的教学形式基本是教师在教室里面,利用黑板、粉笔等进行教学,学生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进行吸收。师生之间很少互动,教室的主体地位体现得很彻底。而在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过程中,教学手段也应该有相应的变化。从投影仪、幻灯机的使用,到现在的网络化的多媒体教学,都是教学手段的进步。在进行高中计算机教育的时候,课堂教学手段也应该采取先进的教学仪器进行教学改革。首先,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其次,要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练习的场所。高中计算机教育课堂教学改革,从模式、方法及手段方面进行改革,能够达到一个好的教学效果,对于提高高中计算机教育课程的整体水平,有着积极的意义。当然,关于该方面的改革内容,还有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以达到更好的教学目标。

4. 结束语

高中计算机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是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的。通过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能够更好的把握高中计算机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高中计算机教育的培养,要把握好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宗旨,实现教学的全面发展。通过教学改革,能够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中计算机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对于教学改革的完成,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相信在未来不断的研究过程中,关于该方面的研究会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公文鹏. 探究高中计算机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2(18): 259, 261.

[2]李军. 高中计算机基础公共课教学改革探讨[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2(23): 213-214.

课堂教学改革趋势范文6

 

经济法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和从事经济法律实务工作能力的专业人才。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不断深入改革,各大院校经济法课堂教学逐渐向科学化、职业化方向转型,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由于受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现今的经济法专业课堂教学模式仍然无可避免的面对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和培养。鉴于此,新时期下,各大院校应从时势格局出发,紧握时代脉搏,顺应时展趋势,注重经济法专业与社会实践的有机整合,反思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全面改革,以把经济法专业学生培养成高素质人才。本文就经济法专业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法进行探索。

 

一、当前经济法专业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理论,轻实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需要懂经济又懂法律的复合型管理人才,理解、掌握和运用经济法是对经济管理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然而,在现有的经济法专业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过于重理论,轻实践,一味的对学生灌输教材上的理论知识,注重“知识型”人才的培养,而理论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实践应用却相对弱化,这使得一部分同学对理论知识的应用性差,只会死记硬背,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偏差,使得教学效果与教学成效低下。

 

(二)教与学的矛盾

 

新时期下的教学在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时,也体现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只有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达到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的。无论是经济法专业还是其他学科课程,学生都存在一定的基础差异性。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明显看到基础差的同学接受能力差,学习兴趣下降;基础好的同学觉得知识点过于简单,不屑一顾。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力不从心,无法兼顾到每一位同学。

 

(三)教学目的脱离实际

 

经济法专业课程是为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经济法基本理论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但在实际的经济法专业课堂教学过程中,却难以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时有厚此薄彼的现象发生。在强化理论知识的同时忽略了实践的应用,在加强实践教学的同时却又忽略了理论知识的融合。这些现象的存在归根究底就是因为学校对经济法专业课程教学的设置和考核上脱离了实际。导致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受到阻滞。

 

二、新时期下经济法专业课堂教学改革的新举措

 

(一)转变教学观念,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方式的转变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头戏,课程改革强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个体学习为合作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究学习。教师与学生是课堂教学中最主要的两个主体,这两个主体必须统一起来,缺一不可,而教师又是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的主体,教师通过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响应这种引导后,才能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并启动其接受知识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喜欢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也能达到提高学生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应改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双向互动、探究创新为主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同时,教师要实现角色定位的转变,注重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由指挥者变为指导者,营造一种轻松自然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当中去,发挥其主体地位。

 

(二)以职业为导向,重视经济法实践教学

 

经济法专业学科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系统的过程,其所涉及的内容众多,如果仅仅单方面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是难以达到教学成效的。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授课时不能站在教师 “教”的角度来进行定位,要从教学培养目标出发,脱离学科禁锢,从学科教育向职业化教育进行转变。经济法作为一门实用性学科,其具备很强的技术性和应用性。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不能过于片面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就业联系,造成学生思维与社会实际的脱机,缺少就业认识,而是以课堂教学服务就业指导为主,强调突出计算机实践技能培训,紧跟时展趋势,瞄准社会计算机专业岗位能力要求,进而培养拔尖的技术人才。

 

故此,教师应从打散计算机课程教学体系入手,让课程教学围绕学生日后所从事的职业进行,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走上社会后的实用性联系。如学习《企业法》时,可以集中组织学生到实习用人单位、实习基地进行锻炼,体现“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目的。让学生探索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中学习与《企业法》相关的课程知识,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进而将学生的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强调专业知识体系的系统化,在真学和真做的教学方法中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在实践与创新目标中培养学生的专业发展能力。

 

(三)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实例开展学习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学生掌握了解相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能力基础上,通过教师的精心策略和指导,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运用经典案例,把学生带入特定教学情景进行分析,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进一步提高技术技能水平,同时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一种教学方式。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单纯的法律条文十分枯燥,如果照搬教材内容,只会让教师讲得枯燥,学生听得乏味。通过案例教学,结合适量的案例会使教学内容丰富且生动,最终达到掌握知识点的目的。

 

三、结语

 

经济法专业是作为各大院校培养经济管理人才的主干学科之一,学校应从其课堂教学模式出发,进行实践探索,找出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对经济法专业课堂教学模式进行革新,以响应教学改革的号召,为社会培养综合型经济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