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学教育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学教育的概念范文1
关键词: 教育 冷暴力 界定
一、缘由
人民网教育频道参与“2011中国教育十大网络热词”评选活动,列举了15个热词作为投票候选,最终“教育冷暴力”以21400票排列第三当选。中国青年报,2011年10月25日刊登《超八成受访者称教育冷暴力普遍 “差生”概念被泛用》文章指出: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对1426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0.2%的受访者认为当前教育中“冷暴力”现象普遍。72.4%的受访者承认自己在上学期间遭受过老师的“冷暴力”。 可见教育冷暴力已受到社会普遍重视,社会关注力十分高。纳尔逊.曼德拉在世界卫生组织发出的《世界暴力与卫生总结报告》的序言中指出:“我们应该给我们的孩子——社会上最易受伤害的群体,创造一个没有暴力和恐惧的环境。”。媒体的炒作,社会的关注,专家的点评,于是尚还没有搞清楚的教育冷暴力成了2011年的热词!孩子伤不起,教师伤不起,教育伤不起,国家和民族更伤不起!
以上讲的教育冷暴力实际上是指基础教育学校教育冷暴力,为了研究方便我们简称教育冷暴力。那么教育冷暴力是什么?需要科学地回答。
二、关于基础教育学校冷暴力的相关研究
(一)国内的相关研究
近年来,国内大陆关于教育冷暴力案例的报道越来越多,人们对教育冷暴力所带来的危害有了较深的理解和认识。例如:绿领巾、红校服、三色作业本、让差生测智商、校长宴、评最差老师、某校3个男孩因不守纪律被罚脱裤子在操场上跑步、差生被迫给好学生送礼、“差生”在教室外考试等一系列的校园乱象让教育冷暴力成为当下社会各界的热议对象。国内对基础教育学校暴力问题的研究已是硕果累累,但对基础教育学校冷暴力的研究还不多,少量的相关研究仅散见于各种报纸、杂志、理论性的论文专刊或经验介绍中。例如李勇 《警惕“学校冷暴力”的危害》和《教育冷暴力的危害分析与解决》、陈佳慧和向楠的《超八成受访者称教育冷暴力普遍 “差生”概念被泛用》、田丽的《关注学校冷暴力》、田晓霞的《4-9年级学生的教师言语冷暴力承受力对其人格的影响》、陈兰芝的《摈除教育冷暴力 构建和谐校园》等。以上研究虽对教育冷暴力的相关概念、发生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危害的程度、预防的措施、治疗的方法做了大量研究,但仍然有许多需要研究的问题。
香港、澳门、台湾省尚未发现对教育冷暴力的专门报道,从相关的文献看,他们把教育冷暴力纳入校园暴力在研究。例如,台湾省的研究成果《无霸凌校园》是一本给学校、教师和家长的指导手册,其中指出霸凌行为有各种形式:直接霸凌有、語言的、肢体的、姿能的、勒索和网路霸凌;间接的霸凌较为隐晦,通常涉及有计划的操控社交关心以孤立某人,或是促使他人讨厌某人;这些行为(霸凌)是一种过程,必須有效的切断这个过程。另外,桃园县谘商心理师公会也于2011年3月给学校工作人员编写了《因应霸凌行为辅导手册》。要求必須集全校各处室、教职员生、家庭与公权力来共同建构一个辅导网路,一起来努力。只有每个教育和辅导工作者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效能,才能让校园成为孩子健康发展的环境。
综观国内对学校暴力(包含教育冷暴力)的研究,研究视角几乎都是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而这些研究大多数也仅仅停留在对学校暴力的新闻评述和分析上;更多的关于教育冷暴力的研究简单的将归因指向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的批判上等。
(二)、国际的相关研究
世界各地的校园暴力问题近些年来已趋于严重,暴力事件发生频率越来越高,暴力形式也越来越恶劣。暴力是青少年暴力问题的最主要表现。校园暴力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对校园暴力的分析和研究已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20世纪80年代初,自挪威、英国和加拿大等国的学校陆续发生一系列因欺侮而导致学生自杀的恶性暴力事件后,学校的欺侮与骚扰问题逐步引起各国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对此展开了全面研究,其中不少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政府、学校干预活动。挪威的卑尔根大学心理学系的奥尔韦斯教授(Dan Olweus)1978年出版的《学校中的攻击:欺侮者与受害者》一书被视为校园欺侮问题系统研究的开端。美国是世界上校园暴力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最早进行校园暴力研究的发达国家之一,他们主要关注校园欺侮、枪击、性骚扰等几种典型的校园暴力表现形式,对校园冷暴力没有这样的专门提法,美国(Kathleen Conn)凯瑟林·柯恩认为学校里欺侮、骚扰和恐吓三者很难加以区别,言语戏弄、嘲笑或辱骂会带来伤害,行为也是一样。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教育冷暴力。从他们的《预防计划蓝图》、《年度学校安全报告》以及美国教育部和司法部的“联合起来:一个行动计划”等文献中可以看出,把教育冷暴力纳入了校园暴力之中进行研究并取得了很好成果。他们制定出了学校和学区实施安全计划的行动方案:家长、教育工作者、商区和社区领导以及学生可以采取的促进学校安全的措施步骤中包含了预防教育冷暴力。比如要求教育工作者“营造宽容的气氛,确保所有学生不分种族、宗教、性别、社会经济地位或其他特征,一律得到平等的尊重和对待。”;要求学生“制止戏弄、起外号以及其他形式的。”等。德国的巴特(Bach u.a.)等人将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划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对同学的言语上的攻击行为,包括讽刺、愚弄、谩骂、嘲笑同学;第二类是身体上的攻击行为。
综合国内外对基础教育学校冷暴力的研究看,学校冷暴力是学校暴力的一个子集,它又包含以下内容:教职员工之间的冷暴力(职场冷暴力)、学生之间的冷暴力(同伴冷暴力)、教职员工与学生之间的冷暴力(师生间冷暴力)。教职员工之间的冷暴力属于职场冷暴力,钱诗金所著的《职场冷暴力及应对技巧》,对于学校有参考价值,但针对性不强,教职员工之间的冷暴力还有专门研究的必要。学生之间的冷暴力(同伴冷暴力),国内外主要对学生间的、欺侮、欺负、霸凌等的研究,对以冷暴力形式的研究还不多,从目前研究的成果看,国内(大陆)也还没有形成预防、控制、治疗等理论体系和操作系统。教职员工与学生之间的冷暴力,作为新闻报道的多,社会关注力高,多以道德的方式评判,结果是学生和教职工都受伤害。还非常有必要从理论和技术层面进行深入研究,以解决教职员好心办坏事、社会关注过热催生悲剧发生的学校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三、什么是教育冷暴力
(一)、相关概念界定
暴力:在《辞海》中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政治范畴,指阶级斗争和政治活动中使用的强制力量。第二种是法律范畴,指“侵犯他人人身、财产等权利的行为。”世界卫生组织将暴力定义为: 蓄意地应用的力量或武装,对自身、他人、群体或社会进行威胁或侵害,造成或极有可能造成损伤、发育障碍、精神伤害、死亡或剥夺权益。
冷暴力:它是暴力的一种,是指不是通过殴打等行为暴力解决问题,而是表现为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和漠不关心,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其表现范围很广,主要表现在家庭、工作单位及学校等,直接造成了许多的社会悲剧。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是一种精神虐待,与显性暴力不同,冷暴力是一种软性暴力。
校园暴力:指发生在大学、中小学幼儿园及其合理辐射地域,学生、教师或校外侵入人员故意攻击师生人身以及学校和师生财产,破坏学校教学管理秩序的行为。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校园暴力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可以分为硬暴力和软暴力即冷暴力。
基础教育:中国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
(二)基础教育学校教育冷暴力
到目前为止在法律上还没有明确的界定,学术界也还没有较统一的意见。下面列举几种定义:
第一种说法:教育冷暴力是指在学校教育中,非暴力性手段对学生惩罚的作为或不作为的行为,教师通过表现为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嘲讽、漠不关心或其他非暴力手段,不公正对待学生,致使学生的精神和心灵上受到侵犯和伤害【1】。第二种说法:“学校冷暴力”是指在学校教育中,以非暴力手段对学生进行惩罚的行为,致使学生在心理上和精神上受到侵犯和伤害【2】。第三种说法:教育冷暴力是指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通过表现为冷漠、轻视、放任、疏远、嘲讽或其他非暴力手段,不公正地对待学生,致使学生的精神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从而达到惩罚学生目的的行为【3】。第四种说法:所谓教育冷暴力,是指学校教育中教师及管理服务人员以冷淡、轻视、嘲讽、疏远、放任和漠不关心等非暴力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惩罚,从而造成对学生人格、心灵和精神伤害的行为,其实质是精神暴力【4】。
以上定义都不全面,不足之处在于:第一,把加害与受害主体绝对化了,只说明了加害的主体是教师和学校管理服务人员,受害的主体是学生,事实上教育冷暴力加害的主体和受害的主体既有学生也有教职工。第二,教育冷暴力既包括学校教育中的冷暴力也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的冷暴力,但从社会关注的程度上看,集中指向在未成年人的学校教育上,即基础教育领域里。基于上述原因,教育冷暴力的科学定义是本研究将要回答的问题。
尽管教育冷暴力还没有科学地界定,但从暴力和校园暴力的定义来看它是存在的,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作如下的划分:从学校类别来分,可分为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学校中的教育冷暴力;从加害的方式来分,可分为教育言语冷暴力和教育行为冷暴力;从加害的主体来分,可分为管理育人系列、教书育人系列、服务育人系列、学生系列四个部分;从加害者的意识来看,可分为有意的施加教育冷暴力和无意的施加教育冷暴力。
根据分析我们认为应该这样界定教育冷暴力的定义:在基础教育学校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以非暴力手段进行的有意和无意的不公平对待, 致使对方的精神和心灵上感受到侵犯和伤害的行为。
以上界定的理由,首先,我们认为受力者与施力者是相互的,不存在单方面问题;其次,法律上规定了故意与过失,所以我们认为冷暴力施力者有有意和无意之分;最后,结果一定是使冷暴力受力者感受到精神和心灵上受到侵犯和伤害,这个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李勇, 警惕“学校冷暴力”的危害[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26期
[2]田丽,关注学校冷暴力[J],当代青年研究,2009年10期
[3]代旭旭,对中等职业院校教育冷暴力现象的思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 报,2010年07期
[4]陈兰芝,摈除教育冷暴力 构建和谐校园[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5]陈佳慧,向楠,超八成受访者称教育冷暴力普遍 “差生”概念被泛用[J],中国青年报,2011年10月25日 [6]张升峰,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冷暴力的现象和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7]田晓霞, 4-9年级学生的教师言语冷暴力承受力对其人格的影响[D]温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王友强,刘玉碧,实施新课程与学校情感化管理研究[M],中央文献出版社,《教师论文集锦》,2006年5月
[9]罗建河,国外中小学校园欺侮行为研究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9月
[10](美)Josephp.Hester著, 邵常盈、吕春辉译,应对校园暴力——学校安全信息指南 [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7月
[11](美)Kathleen Conn著,万赟译,校园欺侮与骚扰—给教育者的法律指导[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9月
[12]钱诗金编著,职场冷暴力及应对技巧 [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1月
[13]唐晓昱译, 世界暴力与卫生报告总结(WHO) [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09月
[14]姚建龙主编,校园暴力控制研究 [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
教育学教育的概念范文2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概念内涵;社会学的视角
在信息社会来临的今天,教育信息化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对它的不同界定,反映了界定者所持的不同理念,而这些不同的理念又影响着人们的教育实践。对教育信息化概念的正确厘定,实际上是在匡正我们的不当理念。所以对教育信息化进行科学的界定,对于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一、教育信息化
一个技术化了的概念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来源于“信息化”,这里存在一个合理的逻辑是,教育系统只是整个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整个社会的信息化理所当然要把教育信息化包括在内。所以学界对教育信息化的界定可以说是直接或间接地受承于人们对信息化的理解。
一般认为, 信息化一词起源于20 世纪的日本[1 ] 。关于信息化,有许多不同定义,科技哲学专家鲁品越等在《中国未来之路———信息化进程在中国》中认为:“中国把信息技术在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上的推广应用,称为‘信息化’。”[2 ]这无疑表明在中国把信息化等同于信息技术的使用这种观点大有市场。对信息化过于技术化的界定深深地影响了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
由于教育信息化一定会涉及许多具体的机器和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这也就使得人们多以机器论和技术论的范式来理解教育信息化及其目的,以为教育信息化就是实现CAI 学习、实现网上远程学习,就是以专门机器取代老师授课,就是以电子教材取代纸本印刷的教材等等,并且只是以效率性和省力性作为评价教育信息化的标尺[3 ] 。学界教育信息化界定的技术化倾向十分明显,仿佛只要把信息技术加以使用就可以实现我们人类的目标。但是,我们不可否认,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推广使用是信息化的发端,如果没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我们何谈信息化? 也就是说,信息技术对于信息化十分重要,但是信息技术并不是信息化的一切,它不是信息化的所有内涵。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其终极追求是为人类社会的福祉服务的。怎样发展和利用信息技术才能更好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服务,才能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这需要以社会学的视角来进行审视。
二、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化界定与教育信息化的困境
为什么对教育信息化的界定会影响教育信息化的实践呢? 这是一个并不难理解的问题。因为在每一种对教育信息化的解读背后都有一种解读者自己的理念。如果解读者把教育信息化认识为从物到人或从人到物的一个整体的系统在教育领域的变迁,那么她(他) 的这种理念就会使她(他) 在教育实践中不会或只从某一方面孤立地从事教育信息化行为。相反地,过分技术化地理解教育信息化,其背后的理念会使人们以为信息技术就是教育信息化的一切方面,信息技术的实现就是教育信息化的全部内容,以为信息技术提高所谓的教育效率就是教育信息化的终极目的所在。正是从理论上我们没有能够正确澄清,因而使我们的教育信息化实践陷入了很大的困境之中。
首先,信息技术课程在学校中受到冷落。按理讲,青少年学生一般会对信息技术有浓厚的兴趣,一方面因为信息技术对广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新鲜事物,年轻人有着天生的好奇心,所以信息技术对学生应有不小的吸引力;另外一个方面,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拓展了学生的认识空间,它不像传统的纸本印刷教学材料,它能提供许多视频和音频以对学生产生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可是在现实的校园中,不管中小学,还是大专院校,信息技术课程学生不愿意学,老师不愿意教,这种现象已不罕见。个中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认为,这与我们对教育信息化理解上的偏差相关性很大。大多信息技术课程,教师以为教授给学生的只是信息技术,于是没有注重对学生信息意识和感情的培养。学生没有了对信息的出自内心的热爱,于是在过了最初的好奇期后,就对信息技术这个冷冰冰的东西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疏远感。
其次,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也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如果能够正确使用,无疑信息技术能够提高教学的持续的有效性。可是现实中,信息技术始终难以得到整合,似乎信息技术永远是传统教学以外的另外一张皮。关于对信息技术的课堂整合,国内外有过许多的研究,可是对实践的成效不大,于是就出现了许多昂贵的信息技术设备购置后大量闲置的情况,老师不愿意用,学生也不喜欢。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把教育信息化简单地信息技术处理有关。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是一个涉及到教学双方的心理、意识、情感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不单是信息技术的先进与否的问题。
再从教育信息化制度层面来考虑。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为了建设的有效性,我们肯定要在制度上提供一定的供给。但是,对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化理解使我们在这一方面供给不足。在一所学校里特别是在大学里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有各个部门的参与,需要整合各个部门的力量; 学校信息化(建设) 管理有高度的专业性,它不仅要懂信息技术,而且还要掌握管理和教育方面的知识。可是,现在许多学校主管信息化建设的领导要么是技术出身,不懂管理和教育;要么是只懂管理,不懂教育和技术;或者是别的什么情况,反正信息技术、管理和教育都在行的信息化建设主管是少之又少。这种情形下,就容易导致学校信息化建设过程的战略规划性不强,甚至出现战略规划失误,资源浪费严重等现象。更有甚者就是直接导致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失败。我们都知道,学校信息化建设由于与高科技信息技术密切相关,它涉及的资金往往不是小数目,动辄几十万甚至上千万元人民币。所以在我国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充裕的今天,这些巨大的浪费犹为触目惊心。另外,信息化建设项目竣工后,一些学校由于种种原因致使许多设备闲置或者得不到充分利用;还有在项目建成后,设备维护管理上也常常出现不少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向国外信息化建设成功的高校学习,在制度安排上积极作为,在高校中设立CIO(CIO 是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 的缩写,一般译作首席信息官。美国权威的《CIO》杂志将其定义为:“CIO 是负责一个公司(或企业) 信息技术和系统的所有领域的高级官员。他们通过指导对信息技术的利用来支持公司的目标。他们具备技术和业务过程两方面的知识,具有多功能的概念,常常是将组织的技术调配战略与业务战略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最佳人选。)体制。在信息化发展最好的美国已经有许多高校设立了CIO 职位和体制,以此来从总体上对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负责,但在大部分中国高校内还没有[4 ] 。为什么国内在高校中设立CIO 困难重重,这恐怕还得从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化理解这里找原因。人们往往认为教育信息化只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我们没有设立CIO 体制的必要,也不可以给CIO 那么高的地位、权力和资源。
另外,在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往往会在许多部门遇到不少的阻力。例如,在公立高校中推行办公自动化系统(OA) 过程中,需要高校中各个院系和部门的全力配合,这些配合包括各个院系和部门相关系统的数据输入与经常性更新,各个院系和部门的OA 使用人员的系统培训,各个院系和部门对OA 的积极使用等等。可以说各个院系和部门的配合支持是一套OA 系统成功开发和有效推行的基础。可是,现实中这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阻力。
一方面是原有的激励机制对教育信息化的不支持,另外是教育信息化建设本身也是一项改革,它必然会损害某些人的利益。其实,这些凸现的是两种文化———信息文化(什么是信息文化下文再作阐释) 与工业文化的冲突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两种文化的冲突,我们认为这也与我们片面地技术化地理解教育信息化、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只重视技术层面有关,我们忽视了信息文化的培育。
最后,对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化解读也影响了我们积极正确的信息行为的实施。上面所述的教师与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疏离使信息设备的闲置,有关院系和部门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不作为等等都是这方面影响的体现。
由上分析可知,对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化的片面理解及其背后的理念影响我们教育信息化的良好发展。我们需要用更广的视角———社会学的视角来界定教育信息化,并提出一个可以操作的分析框架。
三、人类文明的第二次转型与信息化的社会学界定
20 世纪中期,人类社会出现了一次大的转型,这就是信息社会的到来。人类社会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推广使用的影响下,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纵观历史,在某种意义上人类社会存在着两次重大的历史转型:第一次是从农业社会转型到工业社会,第二次则是从工业社会转型到信息社会。三种不同的社会形态对应着三种不同的文明:农业社会与农业文明;工业社会与工业文明;信息社会与信息文明。所以人类历史上两次社会形态转型也就是两次文明的转型。
在上面所展现的社会转型的社会学视野里,再来讨论信息化的概念,我们认为,信息化指的是人类社会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引起的信息文化的衍生、发展,并最终形成信息文明、实现成熟信息社会的过程。
对于以上这个界定,需要有进一步的阐释。首先,所谓信息文化,指的是“人们借助于信息、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从事信息活动(广义) 所形成的文化形态,它是信息社会特有的文化形态,是信息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样式”[5 ] 。其次,文化与文明是有着一定区分的两个概念:文明是一个正向的概念,而文化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它有两种可能;文化这一概念的外延要大于文明的,文明一定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则不一定会成为文明。第三,再来看看信息化与信息社会的关系: (1) 信息化是实现信息社会的手段,只有通过不断地信息化,社会的信息化程度才能加深,也就是信息社会的实现程度才能提高。(2)实现(成熟的) 信息社会是信息化的目的,信息化这一过程的指向是(成熟的) 信息社会。正如上文所述,在20 世纪中叶人类社会就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但是,相比较而言,这个信息社会还不是信息化程度很高的和成熟的信息社会,它是一个初级的信息社会,也就是说相对于人类社会将拥有的整个信息文明而言,这才是一个开端,信息文化的衍生和发展才刚刚开始,信息文明也还处于发展起步中。第四,为什么要站在人类社会文明转型的高度来界定信息化这一概念? 因为信息化本来就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一部分,而且从这一视角的界定会给我们一个更加清晰和更加完整的信息化分析框架。
四、从社会学看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内涵
有了以上研究分析的铺垫,教育信息化概念内涵的得出也就水到渠成了。所谓教育信息化,指的是在教育系统内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而引起的信息文化衍生、发展,并培育信息文明的过程。
其实关于教育信息化概念内涵的省思,国内学者已有一定的进展。这里我们仍要追问的是教育信息化概念内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什么? 教育信息化的终极关怀是什么? 我们认为,教育系统信息技术的利用只是手段,它并不是教育信息化的终极目的。我们一些研究认为教育信息化就是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的应用,这是把教育信息化的手段作为了教育信息化的目的,这种界定及其理念对现实的不良影响在上文已有叙述。还有,提高教育效率又是不是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呢? 当然教育信息化必然会提高教育效率,但是提高教育效率不是教育信息化目的的全部,或者说不是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目的。(关于教育系统的效率问题,一方面是“公立学校对效率的不敏感”(这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比较教育研究所曾晓东博士在授课与讲座中所使用的表达方式) ;另一方面,效率问题并不是教育系统所面临问题的全部。与后一方面相关的论述请参阅:李猛. 大学改革与学术传统:现代中国大学的学术自主问题. 甘阳等编. 中国大学改革之道. 上海: 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第1213 页) 。)我们认为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要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利用,带动教育系统内的各个方面的变动;借助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的信息文化的衍生和发展,来培育信息文明。所以教育信息化的目的不是信息技术的使用本身,信息技术的使用本身只是手段,我们追求的应该是培育高度的信息文明。那么培育信息文明又是为了什么呢? 为了人类福祉的最终实现,这也就是教育信息化的终极关怀。
我们再以发生学的方法来剖析教育信息化实现其终极目标的过程。其中存在着三个阶段:首先是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的使用,其次是信息文化的衍生与发展,最后是培育出高度的信息文明和实现人类福祉。
根据上面的“教育信息化的社会学发生图”,我们再来作进一步的分析。在作为社会子系统之一的教育系统的外部,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源头。没有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从信息技术的发展到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中的应用,这是一个技术社会化的过程。所谓技术社会化,指的是“在社会的整合与调适下,使技术成为社会相容技术的过程”[6 ] 。我们所追求的是对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内的合理使用,也就是信息技术的良性社会化。另外一个方面,信息技术对教育系统的影响是一个渗透过程。谈到“渗透”,我们自然会提及“信息渗透理论”。加拿大GAMMA 小组和基蒙·瓦拉卡基斯把“信息渗透”定义为:“所有领域内的人类活动,包括农业、工业、商业和通信业,越来越被高技术信息机器所渗透或取代的过程。”接着,他们对这个定义还有三点阐释:第一,是他们认为最为重要的一点,信息渗透过程不只是局限于通信活动;第二, “渗透”意味着信息技术以某种方式介入人类活动,其介入程度甚至可以达到完全取代人类;第三,渗透活动须由信息技术或机器完成[7 ] 。对以上的界定和解释,我们认为有一点必须在我们研究的基础上加以改正,那就是所谓的高技术信息机器,无论它多么尖端,它只是对已有的人类活动有程度不同的渗透,而不会完全取代人类的作用。虽然在某些领域某些活动已经高度智能化了,甚至完全取代了人类,但从总体上看,人类完全被信息技术取代是不可能的。还有,我们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系统之间,不只是信息技术对教育系统的渗透和影响,在另外一个方面,教育系统会反作用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系统本来就是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研发基地,从这种意义上讲,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会对信息技术产生直接的影响;另外,教育系统的文化与文明也会反作用于信息技术的发展。
教育学教育的概念范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STEM;课堂教学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领域的不断突破,小学语文教育已经成为当前广受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的一门课程。但是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课堂的教学质量,仍然是值得我们重点讨论的问题。STEM代表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而在本文研究中所引用的STEM教育,则是科学、技术、工程以及数学的教育。这对于我们开展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STEM学位人数也同样是评价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如果能够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其加以渗透和体现,无疑是提升我国综合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
一、STEM教育概述
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四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因此我们在研究中可以将其等同于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教学。不过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往往任何一门单独的学科都难以为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足够的支持,因此多学科协作就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提升受教育者的综合素养是STEM教育的根本目标,但是当前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务界,都没有形成一套能够得到广泛认可的STEM教育的概念体系。一般来说,对STEM教育的理解有以下三种认知:首先,认为STEM是一种典型的后设课程,也就是说相关学习者需要在完成STEM课程之外,继续学习如何综合性地使用这四门学科去解决问题;其次,认为STEM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教育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课程,是对STEM知识的有机整合;最后一种观点则认为,STEM是一种具有探究性特征的教学策略,它以培养学生综合利用STEM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的教学目标。
从以上三种观点出发,本文研究中将STEM界定为:STEM教育从本质上说是对STEM的综合实践,是科学、技术、工程以及数学知识的相互联系所形成的有机整体,对于学生的科学、工程、技术以及数学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特殊的积极意义,也是当前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STEM 概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通过开展基于STEM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对于语文这门课程普遍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如果能够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而善加引导,必然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STEM教学思想的渗透,成功地从多维度、多层次构建了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并通过大量的动手实践帮助学生掌握了课本内容,同时也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了从多个角度认知、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渗透STEM教育思想,虽然从表面上看主要强调的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观察能力的强化,但是在STEM概念下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我认为课堂教学目标完全没有必要局限在这两个方面。如果能够帮助学生从更多角度去认知问题、解决问题,这不仅能够有效地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其他学科的渗透和融合,让学生养成多维度思考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STEM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世间万物运转的本质,而不必局限于课堂教学的内容。同时,对于教师来说,STEM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也同样是提升课堂质量和对课堂教学节奏掌控能力的有效途径,值得我们给予应有的关注和重视。
总之,只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内容,选择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就一定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在小学语文这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利用STEM教学思想,更是提升课堂整体教学质量的一剂良方,值得我们对其加以更为深入的探索。本文受到篇幅所限,仅做了较为表面的论述,并没有对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加以更为详细的讨论和介绍。但是笔者相信,将STEM教学思想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来,是有其必要性的。只要我们的一线教师能够真正意义上把握学生生理和心理上的特点,就一定能够从这种新颖的教学方法中获益。
参考文献:
教育学教育的概念范文4
关键词:词汇教学;概念隐喻;隐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088-02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英语词汇量的掌握是英语语言能力提高的前提。因此,如何提高英语学习者学习词汇的兴趣和最大限度扩大英语词汇量成为广大英语教学工作者研究的课题。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一般要求学生应掌握的词汇量为4500个,较高要求的词汇量为5500个,更高要求的词汇大约增加10000个左右,整个大学期间的词汇量在6500左右。目前大学英语词汇习得的现状却并不乐观:传统的词汇习得方式策略单一,学习者多用查字典以及口头重复等机械式记忆单词表,这种词汇学习方法忽略了语境对词汇意义的影响,对词汇的理解缺乏深度;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已经开始关注这一点,但是根据上下文猜测词意,以及通过词根词缀等学习方法也同样要求学生加强记忆,而不少学生认为,单词的记忆效率太低,使英语学习的兴趣大大降低:同时,教师在教授词汇时学生的学习实际上处于被动的状态,学生被动地任由教师进行联想记忆,教师联想到哪,学生就记到哪,课堂上大量的单词对于学生来说,只记忆了词汇的一些表层指示意思,该词在某一语境中的隐喻意义一般无法理解透彻,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学生词汇学习的障碍。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发现,大量的英语词义演变都是通过隐喻方式进行的,隐喻在词义演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通过培养学习者的概念隐喻意识,提高英语词汇的习得,这些学者认为通过掌握常用的隐喻模式可以简化词汇的习得过程,概念隐喻可以使学生更易更快地理解英语词汇在具体语境中的深层含义,因此有助于提高扩大词汇量,加深对词汇的理解,提高学习者的记忆效率,提高学生对单词掌握的深度。本文拟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实践出发,探讨概念隐喻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一、概念隐喻的理论基础
隐喻的研究已有多年历史。传统上语言学家把隐喻看作一种文学修辞手段,属于修辞学研究的语言范畴。亚里士多德曾指出隐喻就是将不同的事物进行对比。此后认知语言学学者对隐喻的认识上升到了思维领域,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了隐喻的本质:La koff & 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1980)一书中首先提出来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这个概念,而后在“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La koff,1993)一文中对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该理论认为:隐喻是人类思维的主要特征,人类的认知系统是由隐喻构造的。他将隐喻定义为用一种已为人知的具体的事物理解另一种不为人知的抽象的事物。概念隐喻也可简单地定义为概念化的隐喻。在隐喻结构中,人们利用对两种毫无关联的事物进行感知的交融,即通过已有的概念思考、体验、构建和看待新事物,它建立在以往的经验和理解力之上。即实现从源模型向目标模型的映射。作为一种认知模式,概念隐喻体现在人们的语言、思想和行动之中。它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和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认知活动模式。简而言之,就是将源域内的概念特征投射到目标域上,使目标域内的大量实体具备源域内概念的特征从而达到认识理解的目的。隐喻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思维认知现象。“隐喻能力(Metophorical Competence)”是Danesi于1993年提出的概念。他认为用隐喻的方式说话是人们语言能力的一种基本特征,而隐喻能力则是人们熟练掌握一种语言的重要标志。Lakoff &Johnson在调查和分析了英语中大量隐喻表达之后指出,普通语言中大约70%的表达方式来自隐喻概念,语言的本质就是隐喻。它贯穿于复杂的语言系统,将其和人类的认知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观点为语言的创新和发展找到了合理的解释,也为外语词汇习得找到了依据。王寅(2001)认为:词的本义就是一个词汇所具有的原义,而喻义则是从本义派生出来的,词的本义与喻义之间主要的语义联系是隐喻的,这是由人类具有隐喻性的思维特征所决定的。这也为隐喻能力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提供了依据。
二、概念隐喻与英语词汇教学
1.概念隐喻有利于一词多义的学习。一般英语词汇的深层含义都是通过隐喻方式获得,隐喻是词义演变的重要依据。因此隐喻有利于在词汇教学中扩展一词多义的学习。Langacker(1990)认为:多义词的多种意义之间的联系不是任意的,而是通过特定的语义引申机制从典型发展而成的,各个值之间的每一种联系都是有理据的。词义的一系列隐喻性扩展是由两个认知域的相似性所产生,根据其相关性由一个个概念隐喻统辖。隐喻思维在词汇表述意义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起到了巨大作用,也直接导致了一词多义现象。人类会借助隐喻(metaphor)的方式,将词的本义视为本体,然后将词的引申义视为喻体,对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似联想可能基于形状:teeth of tomb(梳齿),eye of needle(针眼),neck of bottle(瓶颈),bridge of a pair of glasses(眼镜架)中的teeth,eye,neck,bridge都是隐喻用法,它们与本体之间外形相似。人的思想活动,即心理活动,是词汇转义的基础,也制约着词汇转义的方向。例如“he a d”在人的身体部位中位于最上端,通过隐喻引申为表示空间的词语如he a d of stairs(楼梯顶端)、he a d of page(页面顶部);再进一步通过概念隐喻延伸出蕴含“重要、领头”的意思,于是就有了以下表达:head of government(政府首脑)、head of the family(家长)。
2.隐喻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习者扩展词语的内涵。从词源学角度来看,英语中常见的转义、词缀、复合等都属于隐喻构词方法,所有的一切都建立在隐喻性联想的基础上。在很多英语诗歌中都应用了词语的隐喻含义,使诗歌具有更加优美的韵律和内容,如下文:Life(Hu Zhuanglin)。Life is a song―sing it;Life is a game―play it;Life is a challenge―meet it;Life is a dream―realize it;Life is a sacrifice―offer it;Life is a love―enjoy it;Life is a struggle―face it;Life is a danger―avoid it;Life is a coke―drink it;Life is a chocolate―eat it;Life is a match―light it;Life is a test―take it;Life is a torch―follow it.
这首诗中,对life赋予了诸多隐喻含义,充分展示了作者对英语语言的熟练运用能力。隐喻的作用巨大。词汇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联想,只要隐喻含义和原始含义的联系是合理的就可以使用。由此可见,通过对学生隐喻意识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将某一特征从某一词语转移到另一词语,这样可以挖掘学生的隐喻潜能,提高学习者的写作能力。例如:The mother’s love is a burning flame.(burning with heat―passion)。Mom,smoking is drug.”(when you have one,you want more)
3.培养概念隐喻的意识有利于提高学习者对英语习语的理解。英语词汇的隐喻性本质及其隐喻概念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比喻性的语言和习语。英语习语的特征之一是形象化,带有隐喻色彩,即大部分习语都是有组成习语的各个词的字面意义引出转义。比如:donkey’s years(猴年马月);as strong as horse(力大如牛);skin and bones(骨瘦如柴);back and belly(衣食);flesh and blood(亲人);heart and soul(全心全意地);to teach fish to swim(班门弄斧);to plough the sand(白费力气);通过这些成语,可以使学生意识到隐喻使词语更加形象化,但是如果学生不理解词汇的不同隐喻意义,就不能正确理解这些不同文化的习语,因此,隐喻意识的培养还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理解能力。
词汇是英语教学的基本内容,而隐喻理论从认知学的视角为词汇教学提供了有效的学习策略。概念隐喻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引入能使枯燥单调的英语词汇教学转化为有趣的、能激发想象力和积极性的学习过程,从而加深对词汇内在意义生成和隐喻规律的认识,对语言教学有现实意义。因此,概念隐喻在词汇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这一理论值得教师进一步研究,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隐喻意识,提高词汇学习的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对帮助学生加强词汇记忆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隐喻都是单个词的延伸和发展,从而派生出新的意义。所以培养学生的隐喻意识,通过隐喻的映射掌握词汇的扩展意义,从而对词汇的应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La koff,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 a go:The University of Chic a go Pre ss,1980.
[2]束定芳.隐喻学研究(2)[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束定芳,汤本庆.隐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与研究课题[J].外语研究,2002,(2):1-6.
[4]汪榕培.英语词汇学高级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5]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6]陈娴.隐喻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台州学院学报,2009,(5):1-6.
教育学教育的概念范文5
【关键词】新课程 英语教学 英语理念 改革
为了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英语人才是当前的主要工作。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英语教学方面,要摒弃旧的教学理念,从教学理念和方法方面进行改革,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一、 更新教学理念,明确培养目标,找准课程定位
(一)关于教学理念的研究对于教育理念的研究,已有不少学者进行过系统研究。教学理论是教育理念的一个下位概念,教育理念涵盖了教学理念。但不容忽视的是,即使处于最低层次的教学理念,也有很强的理论性、操作性和指导性,而且在很多情境下教学活动就是教育活动,很难将两者严格区分开来。因此,也有学者将两者统一为教育教学理念,依据教学理念的可操作程度以及学科的不同,将教学理念分为理论层面、操作层面与学科层面的分法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从理论层面上讲,教学理念是人们对知识、教学过程及学生心理、学习风格的综合性理解与解释。不从事具体教学实践的人同样可以讨论对教学的看法,也说明了教学理念的理论性特征。同时,这两大教育理念也从理论层面为当代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从操作层面上讲,教学理念是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运用某些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把某种教学理念具体化、实践化,即如何将理论层面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操作层面的教学理论是一个中间层次的教学理念,对教育教学改革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从学科层面上看,教学理念是以理论层面的教学理念为方向,以操作层面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在特定学科教学中对教学理念具体实施。学科层面的教学理念决定某一学科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评估和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对学科教学改革起着具体的指导作用。
(二)更新教学理念,明确培养目标。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新课程改革的灵魂。我们英语教师唯有更新观念,建构新的英语教育教学理念,才能有效地进行课程改革与实施教学。首先,要认真学习领会新的文件精神,掌握新的英语教学理念。因为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课堂教学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作为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想法、思路去教学。
在新课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被取代,课程会变成一种动态、发展的、富有个性的创造过程。师生相互学习和进步,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育对象的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
新课程给教师带来了巨大挑战,我们要不断的学习,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通过多种教学渠道来完善自己。更为重要的是要关注和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人性化”教学理念的推广
传统的教学观念最大的弊端是重认知、轻感情,不注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新课改倡导情感教学,提倡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生活和体验。
(一)由“重教”向“重学”转变,让学生走上主体地位。传统教育观念中,老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讲究师道尊严,教和学在本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从属的地位。英语教学中这种现象也普遍存在,课堂教学自不待言,即便是实践环节,学生也是在老师确定的框架中进行,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英语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将教学的核心由教师向学生转移,既应“尊师”,更要“爱生”;既重视“授业”,更注重“学业”;既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更致力于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走上教学的主体地位。此外,在上课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同时,还要关注学生道德的生活和人格养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究性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注重学生合作、探究、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由“独舞”向“共舞”转变。给学生搭建互动平台。传统英语教学中,课堂基本是教师的一言堂,我讲你听,我教你学,“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成了主旋律,老师像一个独舞者,学生成了旁观者,使得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缺乏,“聋哑”英语现象普遍存在。而英语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习的特点在于循环往复、日积月累、学用结合、学以致用。这就要求为学生搭建互动平台,使学生由被动者变为主动者,由看舞者变为共舞者。通过设置主题、布置场景、组织讨论和辩论等,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使语言教学体现鲜活的生活本质,人得了耳,出得了口,进得了心。
改变学习方式,就是改变学习状态,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教给他们学习方法。这就更需要我们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教育学教育的概念范文6
关键词 教育理念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 of Highe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under Modern Education Idea
HAO Shuyuan
(Railway Police College, Zhengzhou, He'nan 450053)
Abstract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is the soul of cultivating talent. Some of the changes in China's current education idea must make fundamental changes in the field of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he research of teaching methods'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very important to fostering the innovative and applied talents of suiting for social needs.
Key words education philosophy; teaching method; teaching reform; talent cultivation
20世纪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门成立了“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1996年该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一份名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明确提出2l世纪的教育必须围绕学生的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或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来重新设计,即强调学生应“学会求知(1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1earning to do)、学会合作(1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发展(1earning to be)”,此报告成为21世纪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文件。“四个学会”的核心是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首先提出的就是强调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求知。①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当前的教育状况已显严重滞后。适应时代要求、与国际接轨、改革教育模式,真正培养出适应当代社会需求的新型应用型人才已成为上至政府、专家、学者,下至普通百姓的共同呼声。为适应新时期国际、国内对新型人才的需求,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然而,当前的问题是,教育改革是共识,如何进行教育改革却存在诸多争论,目前尚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方向或模式。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然而,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存在的传统教育模式都是偏重对知识的学习、理解、积累与掌握,却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创新精神。因此,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势在必行。在各项教学改革当中,教学方法的改革无疑成为制约其他改革的“瓶颈”,是教学改革的关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要改革考试方法,注重学习过程考查和学生能力评价。②这里,本文根据当前我国学校正悄然出现的教学理念的一些变革,谈谈如何进行高校的教学改革,以期作引玉之砖。
1 当前我国教学理念变革的特点
教学理念是人才培养的主旨和方向,教学理念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优劣。近些年,随着大家对我国教育质量与培养什么样人才的关注与讨论,促使我国的教育理念正在逐渐发生一些变革,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四点:
在教学主旨上,由单纯教书向全面育人转变,由注重知识的传授向注重引导学生学习、发展转变,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加强对学生学习意识的培养和引导,更加关心学生的身、心、业,真正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
在培养模式上,从知识学习向能力培养、素质教育、情感教育转变;由注重专门知识积累向注重综合能力培养转变,由继承性教学向创新性教育转变,由大一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向个性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使他们成为一个个鲜活的有思想、重情感、有才能的人。
在教学方式上,由输入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从以教法为主向教法与学法并重转变;从严肃、安静、冷脸听讲的课堂氛围向活跃、轻松、愉悦、热烈的课堂氛围转变;变单向传授为双向互动,强调师生的情感交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由埋头学习向探究学习、创新学习转变。
在考核要求上,由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与掌握程度向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转变,由考查学生的识记量和记忆准确性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转变,强调考核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强调考核与筛选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实际效果。
2 我国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策略
就高等学校教学方法而言,其本身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但是由于高等学校实施的是专门教育,培养的是专门人才,加上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又有其自身的一些规律,下面仅就我国高校教学方法的改革谈谈看法。
2.1 首先应树立现代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对教学实践起着根本性的指导作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是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高校教师应当加强学习,把握时代脉搏,革新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师角色应从主导者、指导者转变为引导者、辅导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作用不应再是进行单纯的信息传递、知识传授,而应是引导、启发、组织、示范、解惑、激励、评价等。这就要求高校教师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片面注重精讲”、“单向传输知识”、“满堂灌”等教学方法,而应积极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2.2 积极倡导探究式教学
所谓探究式教学,其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去探索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的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其主要任务是启发诱导;学生是探究者,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新事物,找出新规律,探寻新可能。探究式教学既强调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同时又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既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仔细斟酌,进而提出逻辑合理、难度合适的问题,并创造条件、创设情境、开放课堂,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和潜能,同时也要求教师在学生有疑问时要循循善诱、适当点拨、诱导其探究走向深入。因此,在探究式教学中必须正确处理好教师的“导”和学生的“探”的关系,做到既不放任不管,让学生漫无目的地去探究;也不过多干预或介入,激发学生独立探究问题的兴趣和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分析研究问题和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和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探究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彰显良好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的重要作用。
2.3 大力推行启发式教学
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引导、诱导的方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可以说,启发式教学既是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学思想,或者说,是教学原则或教学观。放眼当今世界各国,其教学改革无一不是围绕着启发式教学进行或者是与启发式教学相联系的。启发式教学,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这表现在“两个转化”上:一是强调教师的引导转化,把讲授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知识,通俗地讲,就是把拿来的他人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二是强调教师要进一步把学生的内在知识转化为应用知识的能力,形成实践能力。启发式教学包含很多具体的教学方法,如自学指导法、创设情境法、比较启发法、问题教学法等。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都强调使其富有启发性,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的积极性和强烈的求知欲,渴望获得知识的满足。通过对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的探索,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意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4 优化教法,注重实效
教学方法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学方法的选用是否适合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好坏。“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有法指的是教学有规律可循,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教无定法是指具体的教学方法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视情况而定;贵在得法是指具体的教法一定要得当、适合、适用,要能实现教学目的。由于教学内容、方式、手段以及对象的多样化和多层次,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必然的。因此,教师教授某个具体教学内容时应当潜心研究并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在整个课程的教授过程中把各种教学方法配合起来灵活运用,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并无统一模式,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包打一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所谓的最好的教法。作为高等院校,应当多提倡与鼓励教师结合自身优势、个性特点、课程要求、授课对象等灵活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诸如导学式、启发式、实践式、讨论式、情景模拟式、案例教学式等等,以促进学生学习的进行和良好教学效果的取得。好的教法有如催化剂,只有不断优化教法,才能大大促进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才能大大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使高校教学质量真正取得实效,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2.5 改革考试办法
考试作为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考核,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导向性的作用。传统的考试大多以客观题为主,因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只是老师近乎照搬式的知识讲授加上学生大量的机械记忆,考什么就教什么,考什么就记什么。这种教学方法把生动的知识抽象为刻板的教条,把有头脑的学生当作不会说话的哑巴,结果造成学生学习就是为了考试,考完就忘,高分低能等现象的普遍存在。而且,不同于中小学主要是以基础知识的学习为主,高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所以,必须对当前高校现存的考试办法进行一个切实的改革。一是改革试题的构成,减少填空、选择、判断、简答等客观性试题的比例,严控背定义、名词解释等死记硬背的试题的数量;加大分析、综合、推理、应用等主观性题型的份额,使学生可以创造性地自我发挥,主要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改革试题答案的“标准化”模式,建立一个严谨、客观、公正、合理的评分、评价机制,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是改革考试的形式与计分办法,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与教师的主观评价相结合,将学生日常课堂提问情况、讨论发言情况、作业情况、平时考查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总成绩,使学生的考试成绩能全面、综合地反应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而不是卷面分数所片面地反映出来的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也不至于一考定成败,从而真正实现从重视考试成绩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从以考试为目的向以培养能力为目的转变;从死记硬背型、纯理论型、论述型的闭卷考试方式向综合应用型、理论与实践并重型、论证型的开卷考试方式转变。考试是重要的检测方式,以上办法的实施,既可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又可有效地减少目前普遍存在且愈演愈烈的考试舞弊现象,关键是能真正培养出有学识、有能力、懂应用的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的人才。
注释
① 耿书丽.避免课堂失误的50个细节[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
②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J].中国高等教育,2012(11):20.
参考文献
[1] 钱国英.大范围改革教学方法 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10(11).
[2] 李进才,孙超.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在于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J].中国大学教学,2009(11).
[3] 张忠华,相阳.对我国新时期教学方法研究的反思[J].教育科学研究,2008(11).
[4] 许洁英,苏丹兰.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重心转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09(5).
[5] 孙丽英.高师本科应用双语教学的初步研究与探索[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