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学院工作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新创业学院工作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新创业学院工作计划

创新创业学院工作计划范文1

2015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学校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根据国家教育部、省委、省政府和省委高校工委关于大力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相关文件精神,以及"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关于开展‘学习贯彻十争创发展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的通知"(中医专党〔2015〕2号)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XX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大力推进"人才强国"战略,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核心,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构筑"创新创业教育、素质教育、专业教育"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氛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开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一系列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训练,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培育创业意识、树立创业信心、掌握创业技能、提高创业管理水平,促进学校积极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主要形式

(一)每周举行一次创新创业沙龙活动。在学校创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每周举办一次大学生创新创业沙龙活动,印制创业知识宣传简报,邀请有创业经历的毕业学生回校传授创业经验,学校网站开设创业专栏,将各类创业信息和政策及时公布。通过各类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服务同学,奉献社会的精神。

(二)搭建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项目孵化和指导服务平台。为发展学生特长,培养创新能力,在"创新择优、兴趣驱动、注重过程"的原则下,鼓励成绩优良有创业潜质的学生或学生团队,在老师的辅导帮助下开展创业项目的策划,经学生自主申报,大学生创业中心论证、学校考核,选择那些目标明确,具有自主性和创新性的优秀项目,给予资金和场地方面的支持。学校内开辟了创新创业基地,设办公区、商铺区、会议室、洽谈区、文印通讯区等办公场所,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良好的发挥空间。

(三)抓好大学生创业体验项目的试运行。结合学校实际,经学校研究决定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学校目前开展了四项大学生自主创业项目,分别为:荆半夏读书吧、"博学"教育培训中心 、"酷奇"车行、百草药种植园。学校将以上述试运行项目为契机,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在学校全面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为在校大学生每年提供20万元的无息贷款,扶持、培育3--5个创新创业项目正常运转。

(四)探索开设《创业基础》等课程。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现状,探索创造出新的创新创业素质模型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规范化。多途径的搭建开放式实践课程,大力推进多元支持的延伸课程建设,从而激发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他们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五)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创业教育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综合素质,引导大学生养成自主、自信、勤奋、坚毅、果敢、诚信等品格,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学科之一,学校成立"大学生创业中心",设立大学生创业办公室,由专人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积极制定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计划。选择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老师作为教学工作"导师",引导其他教师改变思想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明确创业教师培训要求,使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教师培养的过程中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活动步骤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施方案从2015年1月开始实施,至2015年12月底结束,具体分为审核宣传、推进实施、半年度总结提升、再推进实施、年度总结提升五个步骤。

(一)审核宣传(1月至3月中旬)。审核学生创业策划案,确定学生创业项目,上报创业明细。印制第一期创业知识简报,组织举办学生创业体验项目论证会,研究部署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实施方案。

(二)推进实施(3月中旬至6月底)。根据学校上半年沙龙活动具体安排(详情见附件),认真落实每周工作计划,合理组织学生参加活动。

(三)半年度总结提升(7月至8月)。认真总结上半年活动开展的情况和经验做法,再制定下半年的具体安排。

(四)再推进实施(9月至11月底)。根据学校下半年沙龙活动具体安排(待制定),认真落实每周工作计划,合理组织学生参加活动。

(五)年度总结提升(12月)。认真总结全年度活动开展的情况和经验做法,形成务实管用、简便易行的制度成果,探索增强内生动力、推动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五、组织与分工

(一)组织机构

在学校已有的"创业协会"基础上,成立学校"大学生创业中心".学校"大学生创业中心"是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的分俱乐部。为保证活动计划的顺利实施,学校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统筹规划、政策制定和经费保障。

"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如下:

组 长:熊XX

副组长:杨XX

成 员:刘XX

大学生创业中心负责对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教育和业务指导,相关职能部门分工协作,负责各项目的日常管理。

(二)组织分工

学校创业指导委员会主要负责活动项目的整体规划和宏观指导,审定各类创业项目,招就办根据创业项目确定具体资助和金额的划拨,协调日常管理工作。

所有创新创业项目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应全程跟踪指导,将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上报给学校招就办,再由相关业务部门处理。

2015年4月27日

关于开展"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活动方案

各基层团组织、各有关单位:

大学生是人才强市、科教兴市的宝贵资源。为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强化大学生职业发展意识,帮助大学生学习、掌握职业发展的理念和基本方法,培养大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给有理想、有抱负、立志创业的大学生搭建起一座施展才华实现创业梦想的舞台,着力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新亮点,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也为了服务大学生就业,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并为他们提供实实在在的岗位,帮助大学生就业"减压",经研究,决定联合开展"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公益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为了使各项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设立"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活动领导小组,由主办单位负责人组成,并邀请有关领导担任顾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服务活动的日常工作,办公室成员由主办单位分管领导和承办单位负责人组成。

为了提高培训和指导水平,邀请部分企业负责人担任指导委员会委员。

二、承办单位

XX市联合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中心

三、服务内容

1、政策宣传和咨询

开展大学生创业就业政策宣传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就业政策咨询,对大学生创业项目和就业意向进行登记与指导。

2、就业指导

主要是通过就业知识讲授、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前的心理指导,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气质性格、道德品质、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强化大学生择业的竞争意识,在心理上消除传统的择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调整就业心态,实现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就业岗位的对接,促进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完善。

3、创业培训

为有意创业的大学生提供YBC扶持项目、SYB创业培训及创业实训,通过创业意识教育、创业基本知识培训,帮助大学生明确创业目标,选择创业项目,掌握开办企业的程序、方法和创业必备的专业知识,并由专门的创业服务专家队伍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指导服务,制订创业计划书,直到大学生顺利开办企业。

4、创业项目推介

建立大学生创业项目库,为有创业需求而没有创业项目的大学生推荐创业项目;为社会投资机构推荐大学生创业项目计划。

5、就业招聘信息

捕捉企事业单位用人需求信息,人才招聘信息,积极为企事业单位和大学生创造"对接"机会。

6、建设创业就业见习基地

选择实力强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创业就业见习基地,为大学生创造勤工俭学平台的同时,提高大学生创业就业的实践能力。

7、开展创业就业文化活动

开设大学生创业就业大讲堂、举办大学生创业项目创意设计大赛、开办大学生创业就业论坛等活动。

8、开展其他方面的服务活动

共青团XX市委员会

XX市人事局

XX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共青团XX学院委员会

XX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XX市青年文化研究会

2015年X月X日

主题词: 大学生 创业就业 方案

抄 送:南平团市委,XX市委组织部,XX市政府办,

XX市民政局,XX学院党政办,存 档

共青团XX市委员会办公室

创新创业学院工作计划范文2

关键词:工程教育;创新创业;软实力;层次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9-0172-02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向实践学习;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不断增强大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切实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观念,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加强实践育人工作的开展。工程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软实力”的培养,是大学生在“万众创业,大众创新”背景下开展实践育人的重要抓手。

一、工程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软实力”培养的内涵分析

创新创业“软实力”的提升实质上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全面提升计划,所以理清工程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软实力”培养的核心要素十分关键。工程教育认证是指由专业性的认证机构针对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的职业性专业教育实施的专门性认证[1]。由专门职业协会会同该专业领域的教育工作者一起进行,为相关人才进入专门职业界从业的预备教育提供质量保证。其内容包括学生培养目标、质量改进、师资队伍、课程、支持系统等等,我国从1992年起开始探索工程教育认证工作,2013年加入华盛顿协议,新的通用标准有七个要素,涵盖了国际通行的12条毕业生能力要求,重点考察学生产出成就、培养模式、师资队伍、课程体系,通过工程教育可以根据学生应该掌握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研究、使用现代工具、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项目管理、终身学习12项核心能力指标,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在了解工程教育的同时,探索工程教育中对大学生提出的12项核心能力进行分析,比对出5大项关于创新创业能力的达成标准。除此之外,工程教育中大学生的核心能力还有诸如沟通、项目管理、终身学习等等都可以在创新创业的“软实力”培养中有所体现。

二、工程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软实力”培养的研究意义

工程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软实力”培养研究将工程教育能力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工程教育看重大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工程能力的培养,认证时对大学生的12项核心能力指标进行达成度分析,可以看到对大学生素质水平的评价是十分全面和严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专业创新、能力创新的过程[2]。最终达到产学研相结合的目的,使学生更具创新能力,在目标和途径上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抓手的。将工程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软实力”单列构建培养体系。学术界此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的改革,但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软实力如管理水平、团队合作能力、科技创新平台的搭建、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都是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抓手和必要能力,在工程教育背景下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软实力”,对学生全面发展大有裨益。

三、工程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软实力”培养研究

1.打造创新创业竞赛维度的层次化建设。更加有针对性地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软实力”建设就必须对创新创业竞赛平台进行层级化划分,使“软实力”提升呈阶梯式、连续性的特点。以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等平台为基础,鼓励学生参与适合自我知识素质层次的创新创业活动。当今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都是以科技竞赛为基础的,由于科技竞赛平台层次不同,专业方向各异很容易诱使学生参与到不适合自身现状的竞赛中,从而打击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更不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软实力”的提升,将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进行分级整合,最终形成多层次的较为完善的实战训练体系,使创新创业工作更具科学化水平。例如:第一层级,以初级创新、培养学生创新积极性为目的的针对新入校学生开展的诸如“甜点大赛”、“嵌入式机器人大赛”等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创意产品;第二层级,借助教师的科研便利,开展针对较高年级学生的多个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大赛,做到规范赛制,赛训结合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和科学素养。第三层级,以“挑战杯”和国家小平创新团队建设为龙头,倡导高年级学生参加比赛,与全市、全国各高校的优秀学子同场竞技,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发掘自身潜能、开阔学生创新创业视野。将工程教育背景下分层次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软实力”落实成为制度机制,并在学生中进行调研,通过对分层次前后参加创新创业竞赛的学生群体变化和素质达能情况,分析整合实战训练平台的意义。科技竞赛平台的分层次培养,可以根据大学生学业水平、素质能力等因素有区别的参与竞赛,在竞赛过程中锻炼其项目管理能力、个人和团队能力、沟通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2.实现以创新工作小组为导向的层次化建设。创新创业“软实力”提升中创新创业平台层次化的建设是一个体系工程,层次化建设要分层级更要分类别,将创新创业竞赛平台进行层级划分后要对每个层级的竞赛进行类别的划分,达到精细化管理模式。打造以创新创业竞赛为核心的创新协会是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竞赛项目培育相结合的有力载体。在长期的创新创业工作中发现,人才的培养和项目的培育大多情况下出自朋辈和师生间的传帮带,是一种粗放式的自发的培育模式,大学生创新创业“软实力”提升的目标就是要提升全员创新创业素质,打造精细化的培育、管理模式。以食品专业为例,根据创新创业竞赛需求的不同,重点打造食品工艺创新工作小组和食品工艺创新工作小组,由食品创新工坊进行管理,并为每个协会配备专业的创新创业导师,提供专业和实验技能支持,学生可以根据专业认知和兴趣爱好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协会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这样有针对性的进行人才培养和项目培育有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整体提升和创新创业项目质量的优化[3]。

3.完善教育培养平台的层次化建设。通过对工程教育的梳理,我们得出大学生毕业必须达成的五点创新创业能力要素,根据能力要素的要求通过对教育平台的层次化建设完成全员“创客计划”。教育培养平台的层次化建设要突出教学过程的探究性、创造性、启发性和灵活性,建立教学引导的机制,创造有利于个性成长、个性发挥的宽松环境和广阔空间。首先,建立有力的制度保障,加强实验设施和仪器面向本科学生开放,为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参加科技活动创造必要条件,并修订完善大学生实验室使用管理规程。其次,与工程实践能力较强的专业教师联合优化产品开发、创新创业素质养成类课程,修改课程教学大纲适应工程教育相关能力达成度,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达到产学研相结合的目的,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软实力”。同时,结合学生培养计划将创新创业实践作为学生第二课堂的学分考核评定标准,逐步完善第二课堂与创新创业实践相挂钩,凸显教学与创新的实效性。最后,探索和完善全程导师制,为每个本科生分配教学阶段全程导师,为学生量体裁衣进行创新创业指导,构建学院教师参与到科技创新教学培养的激励机制。

4.创新大学生创新创业“软实力”培养模式。将企业式社团的建设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软实力”的培养体系,以企业化的模式令学生更加直接的接触创新创业运行模式,“企业式”社团突出以学生为本的特点,搭建企业组织架构,公司在原社团的基础上进行改革,仿照企业管理模式,设置由学院辅导员担任的董事会,负责监督工作与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总经理、行政副总经理以及各部门经理全部由学生担任,以期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教育理念,切实发挥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每年由总经理提出年度工作计划和年终工作总结,由财务部根据计划审订年度预算、决算,以上均由董事会审批通过,联络部主要负责与企业接洽开展各类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生产部负责管理社团自主实验室的使用与安全,以及各类创新创业活动的具体实施,人事部负责招收员工和对员工进行创新创业基本技能的培训。完善社团科学管理机制,建立相对完备的人员管理机制和财务管理机制以及员工激励机制,“员工”可以通过为企业做出的贡献,按比例获得利润分成,荣获各类创新创业奖项赚取企业虚拟货币,虚拟货币累积可换取创新创业经费、创新材料以及校内优惠政策。在此基础上建立统一的管理制度,实现三类虚拟币无障碍兑换,根据级别、类别、虚拟货币、贡献大小发放“工资奖励”。企业员工晋级评选将以客观评价与主观审评相结合的方式。客观评价从社团原始资料的记录、获得的奖励和虚拟货币、为公司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等,细化客观晋级标准。主观审评通过个人工作述职或晋级业务报告,由部门经理提出,总经理(副总经理)审核批准,最终上报董事会决定。建立激励机制,结合薪金激励、公平激励、目标激励、认可激励等。此外,对违反学校及公司规定的员工,对其进行扣企业币等处分。“企业式”社团的建立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软实力”的培养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平台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通用标准[R].

http:///column.php.

创新创业学院工作计划范文3

摘要:在高校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教师在课堂设计与教学环节中广泛运用了项目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探讨将项目教学法合理地运用到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课程教学的策略,如明确实际目标、构建情境、小组学习、合理评价等。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大学生创业;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F0-4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2272.2017.18.017

作者简介:李晓涛(1979-),男,武汉轻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

收稿日期:2017-06-28

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竞争的压力时选择了创业,但是由于知识与能力结构等问题,创业的成功率非常低。因此,作为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来说,必须重新思考创业教育,以增加学生的创业能力。本文试图以项目教学法为切入点,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教学思路与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角下的项目教学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学习的方式采用探究导向学习、问题定向学习与小组协作学习,这对如何开展项目教学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1问题定向学习与项目教学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学习以问题驱动,问题的选取可能是项目,案例或现实生活中的矛盾,问题必须是实实在在的任务。 这样的学习有利于加强语义表征和行动表现的记忆,有利于形成学习动机与构建学习形成动机的学习环境。 以问题为驱动的学习要求学习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主动积极的作用。 在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时,学习者获得了该课题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即利用问题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引导学习者思考和鼓励学习者尝试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项目教学法可以事先安排了一个驱动问题,引导学员认知概念,设计活动,开展调查。 问题的设计必须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情境性与价值性。老师所设定的情况需要留有思考的余地,限制性小,不影响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自主权。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积极探索,发现新的知识,锻炼和培养新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围绕某一问题或任务的专业能力。

1.2项目教学法开展探究导向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各种教学因素只是用来组成一个广泛的学习环境,以支持学生探索自主学习。 布鲁纳认为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探索者。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帮助构建有利于学生探索独立的情境,让学生思考自己的问题,参与知识获取过程,而不是为学生提供准备好的知识。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项目教学可以明确学生是整个项目学习过程的主体,是负责完成项目的人员。学习者通过自我摸索与探究主动构建知识;教师不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采取积极的学习行为,独立学习态度,自我探索,自我发现问题,寻找可能的对策,并尝试解决问题 ,在不断研究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1.3项目教学法开展小组协作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主张小组的协同学习,使每个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小组任务,在过程中相互沟通,相互配合,共享目标,实现促进意义的建构。 在协作学习过程中,交流、争议和理解学习者之间的不满意,帮助学习者建立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在讨论中,反对意见与不同思考可以更好地引导学习者扩展自己的思维;可以分配给小组成员的一定的任务负担,使学习者完成一个依靠自身独立学习难以完成复杂的任务。

2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引入项目教学法的必要性

近年来,在国家“双创”的鼓舞下,高校不断加大双创教育的资源配置和师资力量建设,但仍有一些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将双创教育简单视为上级主管部门强制执行的产物,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资金支持、场地设施上并没有给予大力扶持,囿于条件所限,只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授和传播,对如何提升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实际动手能力重视不够。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法过于简单,内容过时,缺乏新知识,缺乏实践训练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在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主要使用传统的PPT演示,并结合视频图像进行理论教学,学生被动学习,被动接受知识,无法有效参与。目前,大多数老师的创业教学实践主要是依靠通过校友企业的访问或观看视频或者通过一定数量的书籍与软件仿真完成,没有真正达到实践所需的教学目标,学生实践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

积极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水平,是改革的方向。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商业模式的信息化水平迅速提高,出现了不同的新业务模式,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现有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中,要改变现状,重视课程改革,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综合应用能力,积极探索新模式以完成学生知识创新建设。

项目教学法,也被称为“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 。 它强调从真实世界中的基本问题出发,运用学科的基本概念或原理,通过组建学习小组并让学习者扮演特定的角色,巧妙利用多种资源开展探究活动,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相互关联着的问题,并将研究结果以作品形式呈现出来。此法在西方发达国家工程训练中得到广泛运用,取得良好效果。近几年来,有关项目教学法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日益增多,项目教学法能够提升有实践性质的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本文探讨如何在创新创业课程中引入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在大学生创业实践教学中的运用创业人才与教育

项目教学法在大学生创业实践教学中的运用

3项目教学法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设计

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这种具有极强实践性质的课程教学,实施项目教学法是一个专业领域的代表性的综合任务。 教师不能单纯地以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为目标,而应该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找到学习结果和方法的方法,最终通过自己的操作获得结果。

在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3.1能力目标明确,并与实务项目紧密相联

比如在以 “财务成本核算”的环节中,典型项目是一个具体任务化的学习训练项目,应当包括一个真实的背景,拟定经营方案、核算生产与销售成本和恰当的确定对外报价等环节,使其具有完整性与代表性的特征,包含一个交易前的准备工作的所有元素, 又结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知识技能系统的建构过程,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认知规律。 这样,通过一个项目的学习,学生可以接受创业交易前基础工作的具有代表性的综合训练。

3.2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学习为主

比如说谈判技能,教材上的案例很多,教师的经历也很多,但是即使相同的谈判对手,每次所用的技巧也是变化的。这时准备一项真实的环境,比如一次真正的谈判,让学生分组参与到其中。从谈判前的准备,包括了解对手、准备资料、调节心理状态、分析谈判重难点,学生均身临其境。通过分析任务项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完成交易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驱动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咨询活动,查找资料,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教师是一个被咨询者,回答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引导者,负责整个教学进程的设计和组织, 直接参与学生的讨论,让学生根据自身行为的信息来实现自我反馈。

3.3知识目标明确,有利于知识应用体系建设

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及时安排参与专业知识的教学计划,知识目标应明确,体现“必要,足够”的原则,突出为项目服务的“知识”,围绕项目进行;认知过程符合初学者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形象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 因此,知识应该按照以前学科的工作流程顺序排列,也符合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建设顺序。比如销售项目的实施过程为市场调查,确定销售的商品的进货计划,寻找进货渠道,确定潜在顾客,拜访客户,洽谈销售,回访和服务客户,从而完成销售项目。

3.4创建学习情境并配置学习资源

项目教学使学生在不同场景中有各种机会学习知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教师积极营造小组讨论交流环境,团队成员共同合作完成项目。 要求学生解决小组学习中的各种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和智慧得到每个学生的共享,使所有学生都能完成学习。

3.5教学活动中必须有的6个行动步骤——咨询、决策、计划 、实施、检查、评估

每个步骤必备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力培养要求、工作方法和时间要求。 教师可将一个国贸实务项目分成若干个任务,每个任务可以作为一个教学小单元,每个教学小单元都按照六步教学法来进行。 在咨询阶段,教师作为主体布置任务,帮助学生理解任务要求;决策阶段,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师考查学生做的计划,并指导学生修改计划;计划阶段,学生作为主体,以小组方式工作,寻找与任务相关的信息,制订工作计划;实施阶段,也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根据计划完成设计和工作任务;检查阶段,以学生为主体,展示工作成果;评估阶段,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评估相结合,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

3.6评价学生学习活动的标准是学生完成项目的效果

师生共同进行教学评价,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效率是否提高。评价内容包括知识、能力、素质,评价方式应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进行反思。

参考文献

1刘景福,钟志贤.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2(11).

2陶晓玲,黄少波.协同育人模式下的项目教学法设计——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例[J].理论视野,2016(5).

3胡文超,陈童.项目教学与产教融合平台建设的互动关系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6).

创新创业学院工作计划范文4

特色职业院校建设情况汇报

成都平原被誉为“天府之国”,是古蜀文明重要发祥地,孕育积淀出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成都平原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是孕育天府文明的母体和基础。从传承历史文化,弘扬现代文明角度出发,农耕文化理应成为彰显天府文化魅力的一个重点。作为成都市第二批特色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单位,在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充分指导下,我校汲取传统农耕文化精华,致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弘扬中华文明和发展天府农耕文化的高地,大力实施特色院校建设,从文化特色、职业特色、品牌特色三个方面通过三年建设,取得了预期成效,成功结项。

一、学院的文化特色

“建设一流的高校,就必须建设一流的校园文化。”这是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60多年办学历程中沉淀和总结的历史经验。正是在这样的认识指引下,在一代代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凝聚了学院独特的文化精神和校园文化体系,如“春风化雨润无声,于无声处孕芳华”般孕育了数以万计学生成长成才,为三农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学院文化特色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为四川省唯一的农业类高等职业院校,学院立足成都,面向四川,辐射全国,培养了10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61年的办学实践中,学院师生始终坚持“为三农服务、为兴农育人”的办学传统不动摇,秉持“守望田园,不辱使命”的“三农”情怀,确立了“勤奋、俭朴、诚信、敬业”校训,形成了“亲农、事农、兴农,敬业、勤业、创业”的学院文化精神,铸就了“聚焦三农工作,服务乡村振兴”的办学方向,学院办学特色日益凸显。这些体现农院人内在品格的精神内涵,已经成为学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孕育了富有特色的育人文化

从建校开始,学院历届领导带领全体师生,按照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传导学院核心文化,努力培养学生三农情怀,为国家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在教学改革上,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大力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形成了“双校区大园区”的办学格局;在专业构架上,充分发挥学院农业全专业链优势,“立足一产、接二连三”,大力推进专业交叉融合;在天府文化传承上,建设了校史馆和成都平原农耕文化博物馆,成为缅怀历史、传承天府文化薪火的基地;在教师素质提升上,注重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大幅提升,多次获得国家、省级教学大赛奖项;在学生发展能力培养上,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多次在国家级大赛上获奖,学院双创工作成果显著;在学生自主能力培养上,充分发挥学生社团载体作用,社团活动有深度、有内涵、有品位、有价值;在学生社会责任塑造上,以志愿服务和暑期社会实践为依托,积极组织师生深入田间地头和乡村农户,践行在“服务三农”中成长成才的育人理念。

二、学院天府文化建设主要做法

(一)做好顶层设计,保障建设有序开展

一直以来,学院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作用,切实承担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在《学院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学院13554发展规划》等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明确目标,科学构建和完善学院文化建设体系,在年度工作计划中作出具体安排、部署,明确要求全院各部门(单位)将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日常工作,在党政办公室成立了特色院校建设办公室,并对照建设目标和责任,细化分工、责任到人。在全院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班子齐抓共管、全体干部职工自觉参与的建设工作机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师生人人参与的建设氛围;确保文化建设工作有组织、有领导、有督促、有检查,健康有序地开展。

(二)实施精神文化建设,构建农院精神共同体

一是发掘学院历史传统,以项目和课题为牵引, 申报和立项《成都市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乡村文化建设助推四川乡村振兴战略路径探索》《成都平原农耕文化资源建设》《基于VR技术的网上成都平原农耕文化馆开发与应用》等院级、市级和省部级教育科研课题数十项,做好校史、天府农耕文化研究工作,揭示天府农耕文化与时俱进的精神内核;二是凝练提升学院文化精神,在更高站位上深刻挖掘和凝练学院新的办学理念和校训,开展“校风、教风、学风”优化提升工作,总结出特色鲜明、体现学院文化指向和社会责任的文化精神。三是大力弘扬学院精神文化,打造 “农院大讲堂”,讲好“三农”故事;利用新入职教职工培训、开学典礼等平台,开展师生学院文化精神教育。

(三)实施形象文化建设,体现学院文化魅力

一是加强学院文化传播体系建设,建好“三微一端”、校园门户网站群等宣传载体,主动宣介学院重点工作、重大成就、典型经验等,营造良好宣传氛围;主动占领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二是以校训、校徽等为基础对学院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进行整体设计,树立学院品牌形象。三是精心宣传教师模范、优秀校友,打造“农院榜样”,提升学院形象。四是建立校友工作机制,搭建母校和校友之间稳定沟通平台,畅通信息渠道,推动校友工作深入开展和校友文化不断丰富。

(四)实施行为文化建设,尚学文明成为校园风尚

一是强化师德引领示范作用,把握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的内涵和要求,培养教师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二是促进学生素质养成,健全学生规章管理制度,建立竞争激励机制,严格学生日常行为管理,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三是锻造文化活动品牌,重点培育“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校园技能大赛活动月”等主题活动品牌,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中;着力培育“品牌社团”,搭建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平台,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四是成立了四川古典插花研究中心和中华传统文化重点系列课程工作组,建设了一系列天府文化课程,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美丽乡村宣讲语言艺术》《茶文化与茶艺》《天府农耕文化》《川派盆景文化》《中国传统插花(蜀韵)》等二十余门课程,编写相关教材数十门,出版专著《天府农歌》等专著。

(五)实施环境文化建设,营造师生治学理想家园

创新创业学院工作计划范文5

【关键词】 开放大学;远程教育;人才培养;能力体系析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3)08—0067—0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于2010年5月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成为其主要内容。其中,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和战略目标。在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成立的开放大学主要利用网络进行远程教育,是适应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需求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组织形态。相对于普通高校,开放大学主要面对成人在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差,但工作经验丰富、社会活动能力较强。因此,新型的开放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是什么?学生通过开放大学的学习应具备和提升哪些能力?如何构建符合开放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能力培养体系?这些问题对于开放大学的人才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并需要深入研究。

在发达国家,学者们都十分重视对大学生的能力培养。1998年《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由美国教委发表,其中对于本科教育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做出了相关的规定。在2005年,美国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素质,强调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Richard Levin(2002)在其书中指出,美国教育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能力培养,即发现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德国同样也致力于培养学的研究精神。专家们认为,学生们应该跟随教师探索新知、领悟学习方法、进行严格的科学训练。在我国,人才能力的培养模式也逐渐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自2003年以来,就有大约600篇相关性文章发表于核心期刊。刘翠秀(2006)在其文章中指出应该通过开设品牌专业、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加强教学改革来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2]。丁三青(2006)指出我国在培养能力素质方面的教学存在问题[3]。戴林富(2006)认为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体系是高校内部结构治理的核心和关键[4]。本文把人才培养模式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概念定义为在教育观念以及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质量评价标准等要素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组织过程的总称[5]。

一、开放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与能力体系要求

开放大学的总体目标是建设成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柱,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的有效载体[6]。相对于总体目标,开放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则以职业为导向,具体培养能力与知识相结合、职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强调能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7]。其人才的培养介于普通高校的专业性教育和高职的职业性教育之间,用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来实施职业后教育,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教育。”[8]与开放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对开放大学的能力培养体系有以下要求。

首先,能够适应远程开放的学习方式。基于网络的远程开放学习与传统的集中面授学习有很大不同,强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远程导学为辅。刚入学的学生绝大部分对远程自主学习都很陌生,不知该如何入手,直接影响了学习效果。所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就成为开放大学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实践的基础。

其次,学以致用,有利于学生工作绩效的提升。成人学生都是在职的学生,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比较现实,他们往往会对有关自己工作的学习内容感兴趣。职业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开放大学的教学要把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核心地位,要能够举一反三,首先要能够适应工作,然后要能够创造性的工作。

第三,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徐浩(2012)认为广播电视大学和开放大学使命有所不同。广播电视大学致力于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机会,奉行“有教无类”;开放大学致力于为学习者创造发展机遇,追求 “因材施教。”[9]因此,培养学生在职业能力基础上的创新创业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开放大学人才培养的能力体系构建

通过以上对开放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培养体系的要求分析,学生在开放学习中需要培养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由此构建了自主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三层递进的开放大学能力培养体系(如下图1所示)。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习者按照自己的意图、目标、计划,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己的力量,采用多种学习媒体,主动地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这种自主学习能力较之一般意义上的自学能力,其要求更高,内涵更广,是一种全面的、综合的学习能力,主要包括自我规划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协作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着眼于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需要,不仅在开放学习过程中需要学习能力,本职工作的流程优化、新产品开发、营销渠道创新等都需要一定的学习能力。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其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通常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综合能力。专业能力主要是指从事某一职业的专业能力,是劳动者能够胜任岗位的核心能力也是基本的生存能力;方法能力具体包括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掌握制定工作计划、独立决策和实施的能力、准确的自我评价能力以及接受他人评价的承受力,并能够从成败经历中有效地吸取经验教训的能力,是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方法的重要手段;综合能力主要是指一个人的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和善于沟通的能力,是劳动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10]。成人学生都是在职的学生,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他们的能力需求更加具体和有针对性。成人学生往往希望通过专业学习能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以利于自己的职业成长。

创新能力主要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并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业能力包括三方面,一方面是与机会有关的能力,如市场机会识别能力、机会开发能力等;另一方面是日常运营管理能力,这一部分与职业能力密切相关,是职业能力的综合;三是创业学习能力,不断学习,总结经验,促进新创企业的持续成长。而且创新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密切相关,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延伸。

这三个层次的能力互相影响,互相补充,共同构成了开放大学人才培养的能力体系。自主学习能力是基础,职业能力是核心,创新创业能力是在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基础上的提升。上述“三层递进”的能力体系对学生的学习、工作以及创业发展均有帮助,符合职业教育、终生教育的要求,符合开放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开放大学人才培养能力

体系的实施与落实

现有国家开放大学所开设的专业中,均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内容。围绕这一核心,构建“三层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力争把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落到实处。

(一)课程设置

课程是能力培养的基础,课程设置不但要适应各地区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经济需求,更要适应终生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需求。一是把学历学位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起来。如英国开放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群的认证体系中总共包括16个认证,其中职业证书类4个,分别是会计专业证书、商业研究证书、管理专业证书和公共服务专业证书。工商管理专业群还开设有51门职业发展课程[11]。国家开放大学已在专科专业里面开设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课程,学生学完这些课程经考试合格可以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二是把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素质,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保证在公共课模块中设置创新基础、创业基础等课程,以方便学生掌握创业基础知识。同时把创业课程融入专业课中,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开设相关课程,使学生能够结合本职工作进行相关创业。三是改造课程体系。以前的课程体系一直追求系统、完整,更多的是理论知识的堆积,没能很好地体现知识所对应的能力。因此,开放大学要适应能力体系的要求,发展微小课程。既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上,以知识点为核心,每一知识点对应相应的能力。在课程学分的设置上,改变一门课动辄3-5个学分,微小课程缩小为2个学分,这样就可以开设更多的与实际相关的课程,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二)教学模式选择

优化教学模式是学习以及能力培养的载体。于云秀(2011)认为开放大学是一所开放性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远程教育的大学。其不等同于普通高校,也不是网络大学。与其他高校的网络教育学院以及远程教育学院相比,开放大学不是完全基于网络的教与学,而是针对不同学习者的特点,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模式[12]。《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提出要探索并构建“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变化及其趋势,探索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网络自主学习、远程学习支持服务与面授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因此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结合学生本职工作的任务驱动、项目引导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减少学习的盲目性,降低学习成本,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绩效。如webquest(网上探究)教学模式、PBL(问题驱动)教学模式等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给学生一个个实际的任务,让学生自己或者组建学习小组去探究,去解决问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课程知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发展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三)教学资源制作

优质的学习资源是远程教育的根本,要把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融入资源建设之中。一是强调合作与共建。在课程资源的建设中可以将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实践经验融入教学资源的建设制作。二是多样化的平台制作,运用数字化媒体以及网上资源进行开发,实现随时、随地、轻松、有效的学习。三是建设适合“微学习”和“游戏式学习”的学习资源,以知识点和相关能力为中心,内容短小、主体明确,增加娱乐性、互动性,吸引学生自主学习。

(四)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学习者通过实践操作获得感性认识和基本技能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是实现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方志刚(2013)认为实践教学的体系运作至少有两个最主要的问题需要着手解决:一是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解决“做什么”的问题;二是建立健全完备的运行机制,解决“如何做”的问题[13]。可充分发挥开放大学的系统办学优势,构建了多元立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如个体专题实训、网络虚拟实训、校内综合实训、校外实体实训等。“个体专题实训”是把实践教学环节按项目以专题为单位开发成供学习者自主学习、模拟操作和练习用的学习光盘、教学录像、实训手册等学习材料。“网络虚拟实训”是在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下,以信息技术为支撑进行网上在线模拟虚拟实践教学。“校内综合实训”是以校内实训室、实训基地为基础,开展部分课程的实训教学。“校外实体实训”以校外实训基地为依托,包括与企业合作的校外实践基地、学生自主选择的对口实习单位等开展专业实习。通过多元化的实践来实现课程及专业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在开展实习实训的同时,引导学生从小微企业入手进行实体化的商业运作。如创办小工厂、小商店、小公司、网店等使学生边学习、边创业。小微企业投入少,风险低,学生能够承受。开放大学的成人学生有工作经验和创业兴趣和一定的经济基础,引导他们开展实体化的商业运作对于提升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非常有效。

(五)师资队伍建设

开放大学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需要有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保障,师资队伍的素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因素。开放大学师资队伍要对远程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非常熟悉,这是开展远程教育的基础;双师型教师和创新创业型教师是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保障。因此,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开放大学是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大力培养自己的优秀教师,规定他们每年都要有一定时间到企业挂职锻炼,让他们熟悉企业,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另一方面尽量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创业成功人士来担任专业课程的任课教师,将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引导和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工作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六)学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实施保障

开放大学人才培养的能力体系实施与落实不仅依靠学校的努力,还应该充分发挥开放教育的优势,全面整合企业、社会、学校三方资源,建立起学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和优化高效的实施体系(如下图2所示)。以学校系统培养为主,企业和社会积极参与配合,进行专题培养,提供资源和实习实践机会。这样既能充分保障开放大学能力体系的实施,又符合开放大学为社区教育、继续教育服务的目标和定位。

四、结语

根据开放大学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开放大学的远程教学特点和成人学生在职学习的特点构建了开放大学人才培养的三层递进的能力体系。即开放大学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其中自主学习能力是基础,职业能力是核心,创新创业能力是方向。如何实施和落实对学生的三个层次的能力培养是难点。围绕能力体系,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资源建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措施。本文对开放大学人才培养的能力体系构建只是一个初步的探讨,这一能力培养体系是否适合开放大学还需要实践的检验,还需要根据实践结果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参考文献]

[1] 理查德C.列文,周刚,范玉芳. 为耶鲁的第四个世纪而准备[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04). 9-10.

[2] 刘翠秀.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定位[J]. 教育评论,2006,(08):23.

[3] 丁三青. 改革教学方法: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战略举措[J]. 中国高等教育,2000,6(Z3):78.

[4] 戴林富. 关于构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内部保障体系的思考[J]. 高教探索,2006,(3):49-51.

[5] 李龙珠. 我国高等学校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研究[D]. 2007,(04):7.

[6] 叶文华. 开放大学建设:理念先导、路径选择与体制创新[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03):7—9.

[7]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R].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

[8] 纪平,杨亭亭,李松. 开放大学学科建设研究[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2):28-33.

[9] 刘莉. 开放大学:战略转型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国远程教育学术论坛”综述[J]. 中国远程教育,2012,(6):5-12.

[10] 韦盛奇,何苗. 注重职业能力教育的培养模式转型研究——基于四川电大学生职业能力的调查分析[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1):80-86.

[11] 李欣茹,王晓霞. 对开放大学课程体系的分析——以英国开放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群课程体系为例[J].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5):50-59.

[12] 于云秀. 开放大学的内涵与体制机制创新[J]. 中国远程教育,2011,(5):27-29.

[13] 方志刚. 远程实践教学:理念·环境·创新[J]. 中国远程教育,2013,(1):58-65.

创新创业学院工作计划范文6

关键词:高职教育;国际化;思想政治教育;

1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国际化目标

学校的国际化说到底是人才的国际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国际化的目标就是努力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具有国际意识、具备国际交往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体而言,一是要使培养的学生具有国际意识和国际视野,理解国家间的文化差异和生活习惯;二是要使培养的学生通晓国际规则与惯例,具有跨文化教育背景及双语优势,三是要使培养的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交往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2 高职教育国际化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1)国际化是人类冲破国界,寻求全方位合作与交流的趋势,这一趋势下,信息、知识、资本、人才等在全世界范围内流动,这必然会引起东西方文化与观念的碰撞。诚然,国际化并不等于细分化,但是在过去的几百年里,西方国家通过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等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极大成就,并凭借其技术上的优势,在世界各地广泛进行文化价值观的传播,使西方意识形态在国内的传播和影响将更为直接,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更加激烈。正如一些西方战略家指出的“社会主义中国需要做生意,需要我们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当他们打开国门伸手拿取他们需要的东西的时候,却也无法阻拦我们的无线、广播和传媒所传播的西方文化产品。可以想象,大学生们很容易对西方的生活方式、文化、价值观等产生盲目的崇拜,动摇对中华文化的信心、淡化对中国国情的认同,动摇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从而使坚持的元导向的难度加大,加大了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为使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2)经济全球化、高职教育国际化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压力。高职教育在推进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如:沈阳工程学院红河国际学院在推进国际化进程中,部分异质文化对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带来了很大冲击,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部分学生盲目从外,不切实际地追求自由化,而自身又很难控制和约束自己。部分学生举止言行过于自由,不端庄,甚至不合中国习俗。同时,有些学生又因循守旧,很难适应西方先进理念,特别是自主管理意识不强,这些都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3)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载体和教育机制跟不上高职教育国际化的要求。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很难适应当今时代潮流和学校国际化发展的要求。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更多注重的是硬性管理和说教,而服务意识相对淡薄,教育理念相对保守。但学生在国际化背景下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强,意识更加超前。服装打扮、发型、语言及行为交往方式显得更加时尚,按传统教育观念来判断、教育和管理显然不妥当。

3 高职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必然性

(1)“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的需要。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高职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新形势下,国际交流更加频繁,国际合作日趋完善。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素质包括国际化素质的全面提升,这就对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的学生要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规则,具备国际素质,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得心应手。

(2)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需要。经济全球化把世界范围内的各个行业和产业领域纳入到国际通行的规则下,各国企业只有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经营和管理,才能够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这就要求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进行创新,以促进学生国际化水平的提升。新形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化知识、国际化做事做人能力和综合素养,使学生立足于本土,放眼于世界,积极主动地参与和适应国际竞争。

(3)高职教育国际化的需要。高职教育国际化是当前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引领高职教育发展方向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只有大胆地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够适应学校国际化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要贯穿国际化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增强广大师生的国际化观念,以更好地促进高职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4)就业市场国际化的需要。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要学会主动参与国际人才竞争,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就业压力更大,竞争更加激烈。很多学生毕业后将到国企、合资企业甚至国外工作,因此,必须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创新,注入国际化人才素质培养的新内容,帮助学生转变传统观念,掌握国际化生存和发展的本领,提升国际化就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4 高职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措施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也是在中国大学生在多元价值时代需要的价值共识与内在价值根基。因此对国际化的回应首先是要坚持的导向功能,充分认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国际化带来的价值多元与价值模糊的现实中的引领作用。红河国际学院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创新方法,拓展途径,探究工作艺术,帮助学生高度认同、自觉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实现将社会的主导价值体系转化为大学生的内在价值体系功能。

(2)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国际意识”。根据学生的需求开展工作,注重融知识、素质和能力为一体的综合教育,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接受教育为启发教育,注重学生优良个性的发展。帮助学生跳出学校看学校,打开视野看世界。将西方很多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使学生在学习、生活和课外活动中融入更多国际元素,增强学生的国际意识和自主能力。借鉴和学习国外高职教育的新思想、新做法,紧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把学生的诚信教育、责任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和挫折教育等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

(3)创建国际化的校园文化环境,为国际化创造条件。通过开展以国际化为主题的校园活动,努力创建国际化的校园文化环境。比如:通过举办“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月”、“英语角”、“加拿大访学团宣讲会”等活动,开展外语交流,在提升学生外语水平的同时使学生了解外面优秀文化。通过举办英语演讲比赛、配音大赛等营造英语氛围,增强师生对高职教育国际化思想认识和参与意识。在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月中开展了“中西文化风俗比较”等讲座,帮助学生了解外国优秀文化。这些活动的开展,对促进学校国际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4)坚持创新,注重培养具有国际竞争意识的人才。对学生进行以精神和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各类的学生活动都围绕着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来开展,精心组织学生参加辽宁省“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科技作品大赛等比赛,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并组建了“学生创新创业协会”,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5)举办国际办事规则和国际法规的专题报告,帮助学生熟悉国际规则。定期邀请外资企业家,外国学者和留学归来的优秀教师到学院举行专题辅导讲座,专门讲解国际办事规则和国际法规,帮助学生树立国际规范意识。注重加强工作计划性、规范性和诚信教育,培养严格按照规则做事的作风,减少工作的随意性,尤其要杜绝欺诈行为发生。借鉴和学习国外先进的企业文化、管理体制和经营理念,帮助学生掌握国际交流、办国际事和做国际人本领。

(6)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学生工作中作用。借助互联网,打破国界,及时有效的与国外专家、学者和学生进行在线交流和沟通,分享资源,交流经验,共同提高。我院充分利用互联网,建立和完善家长QQ群在线服务,网络虚拟QQ班级、微博、学生CIE微信平台等与学生进行网上交流。全面有效的实现了校、家、学的三方网上互通交流。学生操行、百分考核评比即时在学院网站上公示,及时解决各种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7)建立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长效机制,创造学生国际化交流平台。学院每年定期选派学生参加暑期访学团,帮助学生学习国际语言,感受国际文化,增强国际意识。开展交换生项目,通过学分互认等多种方式,在语言学习、专业学习等领域积极与境外友好院校开展灵活多样的学生交换交流活动。学生回国后,将在国外的所见、所闻、所学、所悟形成报告,广泛进行宣讲,帮助提高全院学生的国际意识,提升国际化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8)加强就业政策指导和就业能力培训,帮助学生掌握国际化工作能力。重视学生的就业政策指导和就业能力培训,鼓励学生考取国际通行的职业资格证书。我院通过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必修)和开展专题讲座以及组织实地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掌握从事工作的能力。并鼓励学生积极到国外学习和发展,不断提升自身国际化素养,主动参与国际竞争。

参考文献

[1]贾新华.高职教育国际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职教论坛,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