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实验室规章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实验室规章制度范文1
关键词:化学专业;实验室建设管理;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261-01
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教授所说“实验室是高校教育的心脏”,它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发展与存亡。高校实验室是实验教学的主要载体,是整个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特别对化学这一门学科来说,实验教学尤为重要。化学实验室是进行化学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科研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和基地,良好的实验条件是保证实施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水平的基本要求。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大化学实验室的建设管理工作和对实验教学改革创新。
一、化学专业实验室的管理工作
1、化学实验室药品上的管理
化学教学过程中实验的内容很多所用的药品种类也是比较多的,故而对药品应采取分类管理。其管理原则是:(1)易燃易爆和有毒的物品要选择单独放置。易燃易爆物品要放在阴凉的地方而剧毒药品和易燃易爆物品要设专人管理:(2)还原性物质不能跟氧化物质放在―起,碱和酸不可以放在一起。
2、化学实验室仪器上的管理
高校化学实验室安放仪器的房间必须是对实验仪器要求符合的,这样就保证了其使用寿命和精准度。对于实验室的精密仪器则需要受到相应培训的管理人员进行操作和管理。同时给每台精密仪器建立工作档案,这样就确保了实验的正常运行,其中包含了调试、安装、鉴定、仪器说明书、配件清单及使用记录等方面,同时还要有专人来进行维护和保养。
3、化学实验室卫生上的管理
实验室是教师和学生进行学习、教学以及科研研究的重要场所,这就需要共同努力来保持。一般都是实验过后要求教师收拾好自己的实验台,并进行相应的打扫:而学生在做完实验时,也是先收拾好自己的实验台,在进行值日打扫整个实验室的卫生最后再对水龙头开关、电源进行检查是否断开。这些检查完毕过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4、建立实验室规章制度,加强实验室管理
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会导致化学实验室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和管理混乱现象。因此,建立健全完善的化学实验室规章制度迫在眉睫。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时,可以针对学生、实验指导教师、实验室管理人员等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只有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才能促使实验室高效、有序地运行。
二、实验教学改革创新
1、创建研究型的化学实验室
注重培养实验教师的开拓意识和创新意识,鼓励教师研究实验设备在创新型实验室的建设当中培养具有创新意识高,开拓能力强的实验教师队伍。如果有些实验室所购买的的设备不能很好的满足实验教学的需求,因此我们要鼓励实验教师不断的创新,并大力的支持实验教师进行实验设备的自研。
2、加强化学实验室与企业的合作
高校教育培养人才的终极目标就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企业,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可以了解企业的需求,从而引导高校更新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可以通过企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高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并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到企业去实践,实验室可以利用自身大型仪器、技术为企业提供服务,从而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
3、向学生开放实验室
学生在有限的实验课中完成教学大纲中的实验内容,这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开放实验室,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己去动手设计属于自己的实验,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高校还可以组织一些相关专业的技能大赛,通过“以赛促训、以赛促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训练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团队协作、创新精神。
总之,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和对实验教学改革创新是需要不断的进行探索的,是一项长期的工程,要让实验室成为―个高水平、高效率的教学体系和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
参考文献:
高校实验室规章制度范文2
一、联合升本后高校实验设备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1. 实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实验仪器设备是高等院校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必需的物质条件,是高校非常重要的固定资产。近年来全国有近600所联合升本的高校,合并前各学校的仪器设备管理在管理思想、管理体制、管理方法、管理要求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而合并后却没有对合并前各院校的仪器设备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及时融合整理,以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看似规章制度不少,但却没有可供执行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设备账目的混乱,出现实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不统一,不完善。
2. 实验仪器设备闲置现象严重及利用率低下
合并后的实验室设置缺乏整体规划,设备购置缺少论证。我国高等院校的仪器设备有一半以上闲置在实验室中,尤其是大型精密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率不到10%。究其缘由,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缺乏长期的整体规划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3. 设备重复购置普遍
合并后学校规模扩大、学生数量增加、新专业的开设,无论是教学、实验,还是科研都对仪器设备在品种上和数量上提出更多的要求。一些系部由于求新求全、相互攀比等心理以及部门保护主义思想,往往提出超出实际需要的设备添置要求。职能部门把关不严,计划制定不周全,这就使得一校之内相同或相近功能和用途的仪器设备大量重复购置。
4. 实验设备的老化
实验设备老化是目前高校实验设备存在的普遍而又突出的问题。实验设备在向着微型化智能化发展,从而使得很多高校实验设备都不同程度地出现老化。加之实验设备淘汰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使得一些设备不能及时淘汰,老化设备形成积压。甚至有些学校为了应付实验室的评估,增加固定资产,还让这些实验设备滥竽充数,这就更加剧了实验设备的普遍老化。
当然,除以上一些问题外,还有例如实验室设备布局的不合理不科学,实验设备采购的质量没有保障和试验设备资产流失等一系列问题存在。
二、联合升本后高校实验设备管理的改进措施
1.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仪器设备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对高校中心工作的保障和积极的推动作用。应大胆创新,积极改革,努力探索新的仪器设备管理体制,对于一些大型的仪器设备与非教学性实验(如各级各类立项课题)用仪器设备需求,尝试“有偿使用制”,以经济手段规避对仪器设备的超需求占有和使用现象,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仪器设备的价值。
2. 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管理体制,规范管理程序
首先,要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还应建立明确的责任分工负责制,一级抓一级,各负其责。其次,应当建立有效的检查监督机制,及时审查资产清查、评估和产权变失以及设备利用率、使用效益情况等。还应制定和执行管理工作质量定期检查、评估考核制度,促进工作人员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管理要求贯穿于仪器设备管理的全过程。
3. 更新管理手段,推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仪器设备管理计算机网络化的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促进高校管理工作科学化、现代化和群体化。仪器设备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网络与各实验室及有关设备使用者保持适时联系,随时获取各处仪器设备的拥有量、使用时段、使用效益等信息,实现对全校的仪器设备动态管理。同时还可开发闲置或待报废设备的再利用价值,仪器设备资源的共享程度也会因信息的及时获取与交流而得以大大提高。
高校实验室规章制度范文3
关键词:教学型高校;仪器设备利用;实验室管理
高校实验室是从事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合作交流、社会服务等的重要基地,仪器设备档次和状态的总体水平不仅标志着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还标志着学校的管理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校实验室资金投入越来越大,仪器设备也更加精密,但实验室又具有使用频繁、人员集中、流动性大等特点,在管理过程中,仪器设备闲置、不必要的损坏、维护费用增高等问题逐渐突出。上述情况说明,高校实验室存在着管理的复杂性和管理改革的必要性。实验室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要工作,为了达到资源的良好配置和有效利用,必须重视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与利用的改革。
一、目前教学型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现有实验室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加快实验室建设。近些年来,虽然不同高校均加大了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效果也初见成效,但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实验室设备的更新
随着学校扩招和迎接教育部的教学评估,许多高校新建和改造了一些实验室,由于片面地追求实验室的档次和先进性,往往将一些原有仪器设备淘汰更新[1],这些仪器可分为三种类型:①已到了使用寿命,或已损坏,不能再正常使用的仪器;②还在正常使用年限内,但由于维修费用高而得不到维修的仪器;③还可以继续使用,但由于购置了具有同样功能且维持费用低的新型设备而不再使用的仪器。在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要求先进性并不等于每个设备都要高级、先进,对一些要求较低的实验室,仪器设备只要满足基本要求即可,过高的配置不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使其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2.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与开放
高校实验室是高等教育的硬件设施,实验室和仪器数量在逐年增加,仪器的相对较多和实验教师的相对不足形成了对比,许多先进的仪器被闲置,利用率不高。为了切实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及服务于科研,一些学校加强了对实验室的开放力度。但由于长期以来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模式,尽管学校、教师为此付出了大量劳动,但实验室只迎来少量的参与者。
3.实验室的管理
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是实验室管理中涉及内容最多的一项工作。多年来,许多高校由于管理不善,造成账上设备与实际情况不尽一致,甚至出现有账无物或有物无账等混乱现象。随着学校新购置设备的增多,仪器专业性、技术性越来越强,精密度也越来越高,且存放地点往往比较分散,这使得管理复杂度提高。而对于刚进入实验室的学生,尤其是在写毕业论文期间,大批学生同时涌进实验室,教师无暇对每个使用者进行指导、规范其操作,很多学生在不熟悉操作规范的情况下使用仪器,造成不必要的损坏。这些都增加了实验教师在管理方面的工作负担,许多管理人员往往感到力不从心,“想管管不了,管又管不好”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二、实验室管理的改革措施
高校作为重要的创新主体,首要的任务就是根据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培养创新型的专业人才。我国大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往往只能培养知识应用型的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相对较少,这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当前建设目标的需要,已经制约了各行业的发展[2]。社会的迅速发展要求进一步深化实验室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创新型人才。
1.制定有效的规章制度
为了加强学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办学效益,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规章制度,确保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规范化、科学化运转[3]。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考核与定编管理,建立有效的规范操作制度、损坏赔偿制度以及学生实验手则等各种规章制度,保证出现问题时可以有章可循,管理水平也才能得到不断提高。实验室工作涉及面广,参与人员多,因此,实验室规章制度的建设必须要适应实验室建设和改革的步伐,不断地进行改进、完善,既要最大范围地方便教师和学生开展相关的教学和研究,又要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此外,还要保证制度的严格执行,明确个人职责与义务,使实验室管理正规化、有序化。
2.加强实验室教师队伍建设
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必须建设一批高素质的实验室师资队伍。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管理都需要人才,没有过硬的人才培养计划和过硬的实验研究队伍,任何好的仪器设备都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4]。通过实行“稳定、调整、培养、引进”的方法,建立起一支技术水平较高、结构合理、勇于开拓、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实验室队伍,并最大限度地激励实验室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搞好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关键。学校要像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那样搞好实验队伍的建设[3],要有计划、分批地组织进行实验室管理和新仪器设备使用等方面的业务培训、岗位在职培训和外出参观学习,以提高实验室管理队伍的技术素质和管理水平。此外,还要加强实验技术队伍的管理和考评,对不能适应时展要求的不合格人员要坚决调离岗位,从而建立起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开拓创新精神的管理队伍。
3.开放实验室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需要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并且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这种人才的培养需要实验室作保证。高校实验室开放是实验室改革和发展的大趋势,实验室开放不仅能够促进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实验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提高实验设备使用效率,还可以解决高校扩招后,实验室设备不足所带来的教学资源紧张问题。[9]因此,建立开放型实验室是非常有必要的。
实验室开放分为预约开放、专门开放和自由开放等形式。[6]预约开放即学生实验前对所需要进行的实验项目与实验室预约,由实验室教师统一安排适当的时间开放实验室;专门开放主要是针对本科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而开放实验室;自由开放则是在课余时间对全校学生的开放,学生可以自由使用。实验室开放重点应该是预约开放。实验室开放的确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方便,但同时也给实验室的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如实验教师的上下班时间、实验项目开展时间的协调、仪器设备的维护等。因此,高校应合理安排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及实验项目的开展,达到资源的最优利用。[3]
4.加强仪器设备管理
(1)规范新购仪器的验收。新设备购进后,实验教师应进行仔细验收,尤其是设备的技术性能是否达标,验收无误后才能填写仪器设备验收单,并及时将仪器的名称、规格、型号、价格、数量、生产厂家地址和电话等进行整理归档,以方便在后续使用中解决相关问题。
(2)提高仪器设备管理水平。仪器设备的损坏主要是由于使用不当或操作错误而造成的,另外,缺乏有效的维护、保养也导致了部分仪器的损坏。实验室的开放实现了资源共享,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但同时设备的完好率却下降了。真正长期有效的开放运作必须在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下才能实现,在开放实验室过程中还应有计划地从实验室的时间、空间、设备管理和规章制度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尤其要重视对实验器材的日常维护和管理。鉴于这种情况,学校应制定有效的岗位责任制,使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落实到个人,让每位管理人员对自己分管的设备做到心中有数。建议将实验相同及内容相近的设备相对集中,从而节省人员和场地,大型精密设备则专管共用;对于一些出现故障的仪器,可以动员实验教师参与维修,甚至组织学生参与仪器的维修,通过拆卸、安装,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还能保证故障设备得到及时的维修,提高仪器的完好率;最重要的是,教师和学生都要养成爱护仪器设备的良好习惯。
(3)重视仪器设备的报废和再利用。仪器设备的报废是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一些高校只注重扩建实验室、购置新设备,而对仪器报废的审批则是一拖再拖,结果导致实验室塞满了各种新、旧仪器,严重影响了实验室的布局和实验的正常开展。主管部门应有效运作仪器报废制度,另外,对于实验室里频繁出现故障、不能满足实验教学要求而被淘汰的仪器设备,学校可以考虑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创建几个开放实验室,供感兴趣的学生使用。但这些设备大都已陈旧,存在不安全隐患,指导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4)推进仪器设备网络化管理。随着高校实验室的逐步开放,教学、科研和对外交流的工作量逐渐增加,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现展的需要。而网络化管理是传统管理模式的有效辅助手段,学生可以通过网上预约实验项目,教师可以及时了解仪器设备的现状。因此,建立一个合理的实验室网络管理系统,可以达到改善实验室管理水平、缓解实验室管理人员紧张、提高实验室设备利用率的目的。
三、结语
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要工作,涉及面广,制约因素多,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实验室管理人员一定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对于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不断地交流与总结,适时提出改进措施,努力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怎样搞好实验室管理,使教师、学生更充分地利用已有资源,全面提高教学和科研质量,提高办学效益,还需要在发展中进行不断地研究、探讨、规范和总结。
参考文献:
[1] 周宦银,房宗良,刘家华,等.加强实验室建设管理,合理利用教学资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1):141-143.
[2] 黄明奎,曾艳.对目前我国高校实验教学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7,(10):120-121.
[3] 麻明友,杜建林,肖桌炳,等.教学型大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研究与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6,(3):94-96,99.
[4] 刘红敏,齐丽.医学院校开放实验室的作用及其管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15):1871.
高校实验室规章制度范文4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分析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剧与城市化建设规模日益扩大的推动作用下,教育教学事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日益关键。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验室在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凸显,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也因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我们需要清醒的认识到一点:在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作用下,高校实验室成为了我们衡量整个学校教学质量、科研投入以及管理水平的一大关键指标,在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以及构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过程中都有着极为重要意义。可以说,新时期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已成为学校管理体系中的基础与核心。那么,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应当如何开展呢?笔者现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1.高校实验室建设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分析
高校实验室作为高校开展校内实践性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与基本平台,在高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实验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于关键知识点的记忆程度,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激发他们对于各个学科专业的兴趣,进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与此同时,它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单一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学生参与实验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深刻的体现。以上均为高校实验室在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意义。也正因为如此,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工作才凸显其地位与价值。那么,我们在开展高校实验室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应当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呢?具体而言,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实验室发展规划。简单来说,实验室的发展规划就是高校实验室建设工作人员的奋斗目标,也是高校实验室建设的第一环节。我们必须明确一点:高校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与核心在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建设输送具有高素质、高技能以及综合创新能力的全方位人才。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工作也应当以这一宗旨为基本原则,立足高校办学特点与教学目标来制定相应的高校实验室发展规划。
(2)实验教学任务规划。正如上文所述:高校教育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以及综合创新能力的全方位人才,这一教学目标要求我们在进行高校实验室建设工作的过程中针对高校所开展的各个专业技术发展要求来制定相应的实验教学任务规划。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高校实验教学任务规划的制定需要在确保基础性实验主体性地位的基础之上对综合性设计类实验有所拓展与扩大。以此促使学生在充分把握专业基本知识与实验技能水平的基础之上,通过这种综合性的设计类实验来培养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性能力。与此同时,高校实验教学任务规划的制定还应当在实验项目的选取与制定上加以特别关注。基于教材,高于教材的实验项目往往能够充分调动其学生的求知欲与参与性,这对于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而言都是尤为重要的。
(3)实验室建设程序。具体来说,我们在确定实验室发展规划之前需要以问卷调查或是走访调查的方式广泛听取意见,汇集成高校实验室发展规划之后交由相关部门进行评估与论证,对实验室发展规划的完善给出相应方案,再次上交并通过高校相关部门审核之后,需要由专门负责人添置包括《实验室教学计划》、《实验项目申请表》等在内的一系列表单。高校相关部门机构复核之后,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就进入了招标阶段,中标单位会按照高校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中有关实验室机构及其职能设置、实验仪器配备、实验室总体布局等在内的指标要求展开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工作。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高校各职能部门在高校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同样需要做好实验室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跟踪与控制工作,以此确保高校实验室的建设质量。
2.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分析
如果说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工作为高校实验教学教学职能的发挥创造了有利环境的话,高校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就为高校实验室教学职能的发挥提供了必要支持与保障。然而就我国高校实验室现阶段发展状况而言,近几年以来迅速扩大的学生队伍与不断多样化发展的专业设置使得传统意义上的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已无法完全满足高校实验室的教育教学研究。为此,笔者现提出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希望对此有一定的帮助。
(1)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构建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与考核制度。规章制度作为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基础,对于实验教学稳定有序的开展来说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从这一方面入手,针对各个高校实验室的参与主体(实验室管理人员、学生、教师)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以这些硬性规章制度来规范高校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赋予了高校实验室参与主体相应权利与义务的规章制度能够使实验室各方参与者在实验室教学过程中格尽职守,从自身行为活动的规整入手达到整个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规整。与此同时,将高校实验室各项实验资源的管理任务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当中,并以相应的考核制度为高校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的践行营造良好环境,最终实现高校实验室各项实验资源教学职能的充分发挥。
(2)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强化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高校需要针对高校实验室资产的管理工作设立相应的资产管理员,做好实验室各项实验仪器与设备的管理工作,并设立相应的帐卡管理工作规范,定期展开实验室资产的实地盘点工作,确保帐卡相符。与此同时,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还需要做好各项资产的档案管理工作。高校实验室在购入各项实验仪器与设备时需要将帐卡连同设备一起的说明书、合格证以及保修卡一同放置在统一编号的档案带当中,按顺序标号并分类管理,以便查找。对于出现使用故障的实验室资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及时对其进行报修登记,确保高校实验室所有实验仪器设备的稳定、高效运行。不仅如此,高校实验室的资产管理还需要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加速信息化的转型,资产管理应逐 步向着微机管理方向迈进,以此不断提升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
3.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作为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校向现代社会建设输送创造性人才的基地与摇篮,需要引起我们的特别关注。本文针对高校实验室在建设与管理中应采取的实施方案这一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有助于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持续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 许建飞.孔亚琴.项目管理原理在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中的应用. [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
[2] 李克钢.基于人—机—环系统观点的高校实验室建设措施探讨. [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7).
[3] 白雪.高校实验室的建设管理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 [J].黄山学院学报.2010.(12).
高校实验室规章制度范文5
【关键词】生物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
1、引言
近年来,世界各国校园火灾事故接连不断,这些火灾事故不仅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而且给国家财产及家庭带来严重损失和巨大伤害[1]。实验室作为高校重点防火部位,其消防安全不仅关系到确保高校公共财产不受损失,更直接关系到实验室师生的人身安全。因此,消防安全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了解高校生物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其原因、明确以预防为主的核心安全思想、制定改进并加强高校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若干对策更是刻不容缓。
2、生物实验室的火灾特性
2.1火灾危险源种类多、火势蔓延迅速。生物实验室由于试验的需要,有大量的易燃易爆化学试剂,诸如工业酒精、乙醚、丙酮、苯等危险易燃品,具有易燃、燃烧发热量大等特点;实验者往往将一些常用的药品放在实验台上,而且实验台下存放试剂的现象普遍;工作台上的参考资料、试验器材、包装材料等。一旦发生火灾,火苗将迅速引燃大量的可燃物,火势迅速蔓延。
2.2火场中各种有毒有害烟气多、危害大。火灾危害主要是热量、烟气和缺氧窒息的作用。烟气造成的伤害比例往往大于热量和燃烧造成的伤害[2]。统计结果表明:火灾中85%以上的死亡者是由于烟气的影响,其中大部分是吸入了烟尘及有毒气体昏迷后而致死的。火灾产生的烟气中各种有毒、有害成份、腐蚀性成份、颗粒物等以及火灾环境的高温、缺氧,对人民生命财产以及生态环境都造成很大破坏。生物实验室火灾除一般建筑材料燃烧释放的大量烟气以外,各种可燃、助燃化学试剂因燃烧或相互之间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种类多且成分复杂,其危害性远远超出一般建筑物的火灾。
2.3火灾扑救困难。现在国内建筑消防系统都按照《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设置,生物实验室区别于普通建筑,危险源不同,发生火灾的因素不完全相同,灭火剂类型不可能完全相同,扑救的方法也各有区别。实验室里的大型精密仪器、书籍资料、化学试剂的火灾采用的消防措施应不同。
2.4火灾损失大、社会影响大。随着仪器设备特别是高精尖的先进仪器设备不断更新与增加,许多实验室拥有昂贵的试验器材。一旦发生火灾,不但直接影响教学和科研的正常进行,也会造成极为严重的社会影响。
3、火灾至灾原因分析
生物实验室聚集着人员、设备、化学反应、物理变化等,条件错综复杂,存在着较大的火灾风险。火灾对实验室的威胁极其严重,忽视实验室安全制度、安全管理建设,将会直接导致人身财产和房屋设备以及重要的研究成果毁于一旦。下面就高校生物实验室中存在的火灾至灾因素作初步分析,以期有针对性地研究对策和采取防范措施。
3.1安全防火规章制度不健全、消防管理不到位。从近年来火灾事故的原因来看[3],实验室的安全防火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引起学校、实验室等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安全防火管理条例、规章制度不够健全和严密或虽有规章制度但执行不力,监督检查不够。已有的规章制度不能适应新的实验内容和新设备的要求等,相关负责人要针对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安全防火的相关规章制度,切实做到行之有效并富有指导意义。消防设备的管理水平低下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在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更新与推广的新形势下,有些单位对消防设备管理不到位,既没有建立设备管理档案,也没有专人管理,设备档案的缺乏会给实验室的带来安全隐患,因此,要强化对消防设备的档案管理和使用管理。
3.2部分人员防火意识淡薄、安全防火重视程度不够。高校中普遍存在着“重教学、轻消防”观念。消防安全观念薄弱、学生自我防范意识差、思想松懈、安全防火重视程度不够是实验室发生火灾事故的最危险因素。不少师生经常接触实验物品,时间长了对制订的安全防范制度就不以为然了,思想麻痹、疏于管理,由此带来大量火灾隐患。实验过程盲目加大投料量;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事故没有清醒的认识;实验用易燃易爆药品、压力容器的存放、使用不合理;在试剂存放、管理方面,普遍存在实验室与试剂室一体化或药品无分类存放和管理的现象。特别是科研实验室中,桌上地下堆满了各种试剂;药品相混,特别是相克的药品相混的现象普遍,极易诱发火灾事故。同时随着科研院所横向联系,学术交流不断加强,实验室的流动人员增多,防火意识、防火能力参差不齐,任何一个人在防火安全上的不重视、不规范的行为都有可能引发火灾。
3.3电力设备落后、老化、消防设备存在不足现象。经济迅速增长与基础建设滞后的矛盾也反映高校实验室电力设施的管理中。我国大部分高校历史悠久,电力设施是按建成年代的人民生活水平和用电状况来设计和配备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仪器设备特别是高精尖的先进仪器设备、大型仪器数量明显增多,仪器的使用率快速上升,造成用电需求量猛增。一旦电力扩容建设跟不上,发生电气火灾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超负荷运行的电线和电力设备老化速度加快。另一方面,生物实验室不同程度地存在缺乏必备的消防设施,有些实验室即使配备了一定的消防设备,由于没有专人管理和定期的检查,失效的消防器材得不到及时更换,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看,均达不到安全防火的要求;此外,生物实验室有各种易燃物品的存在,引起的火灾种类不一,其扑灭的方法亦不同,像这种具有独特火灾特性的实验室需要的灭火设备和器材的配备则更加不足。
4、防火安全措施
针对上述实验室中容易引发火灾的各种隐患及火灾的特点,应贯彻以“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指导思想,作好以下几方面工作,才能有效地减少实验室的火灾事故。
4.1设置科学管理防火安全措施。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在消防部门的指导下,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对完善、切实可行的消防安全措施是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的前提和保障。要明确相关制度和各级责任,建立安全疏散设施、消防设施、器材的维护管理制度,建立用火用电安全、火灾隐患整改、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使用制度和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同时,各种消防设施要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消火栓要能出达压力的水,泵房能保证5分钟内启动,灭火器要在位、不得过期或被挪用,摆放要便于使用,严禁堵塞、占用安全疏散通道,要保证安全通道畅通,配齐消防安全设施。对于实验室的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等,应当分类存放于符合规范要求的相对独立房间中,并储备符合其理化特性的灭火剂,以备急用。如条件允许,还应当将这些部位并入火灾远程监控网络,一旦发生火灾可得到及时处置;对工作人员定期进行消防知识培训,使其了解基本消防常识,掌握消防灭火基本技能,以及火灾自救和逃生等知识。要进行每天巡查,重点检查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无损,一旦发现火灾隐患应立即向相关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火灾隐患。另外,随着高校实验室的不断发展,仪器设备逐年增加,安全用电越来越成为安全防火的关键。首先,实验室电路应符合用电需求,禁止超负荷用电,对老化的电线和存有安全隐患的设备要及时进行更换和维修;其次实验室要制定完整的安全用电、防火、仪器设备使用操作规程。实验室工作人员要有高度的安全用电、防火意识,必须熟知各种电器的安全使用常识、各种设备的性能和运行注意事项及特殊设备的使用要求。责任人要随时检查用电线路、检查并检修电器设备,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4.2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防火安全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逐步建立完善消防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和防火安全责任制是发展的必然形式,认真落实相关管理办法与规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有预见性地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切实落实。如建立数据准确、内容全面、分类科学的防火档案,是拉动防火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措施。建立并实施《消防设施设备检查、维护保养制度》,确保消防设施设备的完整有效。建立并执行《消防安全检查制度》、《防火巡查制度》和《火灾隐患整改制度》、《实验室安全防火工作条例》、《实验室易燃易爆危险品使用、存贮管理办法》,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确保实验室安全。定期组织师生学习消防知识、开展演练,提供实践的机会,是确保实验室发生火灾时减少人员伤亡的有效措施。安全设备、重点部位更要派专人定期检查,发现不足,及时改进,对师生的不安全行为也要及时的修正。针对实验室人员多、精密仪器多等特点,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明确重点防火部位,明确防火责任人,岗、部位防火负责人,建立健全各项防火管理制度,严格按《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十六条之规定规范管理。加强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登记注册,加强危险品储存、使用等环节管理工作。
4.3加强消防法规、防火知识宣传。加强消防安全教育,普及消防知识,提高防火安全意识是避免火灾事故发生的前提和关键。加强对全体师生的消防宣传教育,是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手段。当代大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消防意识,接受过一些浅显的消防教育,但对于违规使用电器、使用明火等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和侥幸心理。在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宣传学习同时要注重实效,大力宣传消防安全知识。新生入学时要进行消防安全教育,不同季节进行重点教育,使消防宣传做到经常化。组织师生观看火灾纪实、消防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消防宣传内容多样化。通过宣传使师生充分认识火灾对学校发展、人身安全造成的危害,并能吸取特大火灾的惨痛教训,产生极大的震慑作用。现在有些学校还将消防安全与其它安全工作作为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重点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使大学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
4.4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加强消防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种基础设施,是提高实验室防火能力、预防火灾的基本条件。学校和实验室负责人应从思想上彻底改变那种只注重实验、研究成果和效益,忽视消防安全的思想。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大投入,尤其要加大对老楼、老设备的投入和更新改造,严格按照消防安全要求建设实验室,彻底消除各种火灾隐患并及时更新和配备适合不同特点实验室使用的消防设备。
5、结语
总之,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尽管在新形势下,消防安全管理难度增加了,但只要我们与时俱进,重视营造消防安全氛围,建立消防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方针,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强化师生消防安全意识,加强实验室的消防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及时整改火险隐患,并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就能确保实验室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1]杨旭.校园安全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
高校实验室规章制度范文6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选购;管理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170-01
在高等院校中,实验室是开展与拓展教学、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实践与实训的重要基地。高校的发展目标并不是单一的,社会人才市场需求各层次、各类型的专门人才。由此可见, 高等教育质量具有结构层次性。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 高等教育的结构趋于多样化、多层次。[1]故而,高等院校的实验室与中、小学等学校的实验室不同,高等院校的实验室专业性更强,用途更多,功能更全,仪器设备种类与型号更加多样化。在高等院校的实验室中,所拥有的仪器设备直接决定了该实验室的用途与功能。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如今的仪器设备,功能上不断完善,设计上更加人性化,型号与品牌更是多种多样。因此,对仪器设备的选购工作应该做到更加科学与合理。
实验室工作作为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支撑点,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紧紧围绕提高教学科研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素质这个目标。[2]可见,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且较为艰巨的工作。由于高校实验室专业性强、用途多、功能全、仪器设备种类繁多,因此,仪器设备的管理在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实验室中仪器设备所起到的作用
在高等院校,尤其医学院校中,实验课所占的比重非常大,每堂实验课的顺利进行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吸收都至关重要,顾高校实验室中仪器设备的用途主要是在实验、实训教学中的利用及科学研究,另外有些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由于功能和专业上的优势可以为社会提供服务。
(一)教学作用
由于教学型高校的普遍性,因此绝大多数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都具有教学作用。我们可将具有教学作用的仪器设备称为教学仪器设备。在教学仪器设备中,可将其分为公用设备和专用设备,在实验教学中,可供2名或2名以上学生共同使用的仪器设备可称之为公用设备,例如,电热恒温培养箱、恒温水浴锅等;供1人1台使用的仪器设备,可称为专用设备,例如生物显微镜等。教学仪器设备有以下特点:(1)功能相对较少;(2)价格较低;(3)型号较多;(4)品牌较多;(5)易于操作;(6)使用率较高;(7)设备的维修较为频率。
实验教学是学生将理论知识熟知掌握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开拓创新的最好途径,是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的最佳方法,因此教学仪器设备的利用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科学研究作用
很多高校也属于科研单位,有时衡量一所高校的综合水平也可以通过其科研成果进行判定。而科研离不开仪器设备,一般高校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主要是教学仪器设备,科研仪器设备则相对较少了。相对于教学仪器设备,科研仪器设备的特点如下:(1)功能较为完善;(2)价格贵重;(3)专业性较强;(4)操作较为繁琐;(5)精密度高。
(三)社会服务作用
为了充分利用高校实验室内先进的仪器设备,同时也积极响应地方政府“开源节流”的号召,很多高校制定了规章制度和收费标准,利用本学校的专业优势为当地社会提供相应的服务,使其资源共享达到最大化。
二、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选购
(一)科学、合理地完成实验室仪器设备选购工作的必要性
在高校实验室中,仪器设备在实验教学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有目共睹,而实验室中仪器设备尤其是大型仪器设备的价格较为高昂,这在准备购买仪器设备的环节便产生了不可避免的矛盾,因此,做好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选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如何科学、合理地完成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选购工作呢?以下列出实验室选购仪器设备的几项原则。
(二)实验室选购仪器设备的原则
(1)实用性
高校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大多都是教学仪器设备,因此,在选购教学仪器设备时,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能够满足日常的实验教学。由于目前市场上,同类型的仪器设备,型号多,品牌广,导致该类仪器设备的功能各有不同,如果只作为教学用仪器设备,一定要选择功能上能够满足基本实验教学的型号,不要选择实验教学中用不到的型号。
(2)通用性
基础教学实验量大面广,更要求实验仪器设备经济实用.通用性好。因此.在仪器设备添置过程中应尽量在型号、量程及精度级别的选择上力求通用性.而不能盲目追求高、精、尖。[3]
(3)易用性
在实验教学中,与科研实验不同,操作这些仪器设备的对象大多为学生,他们在日常很少能够接触到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这就必须考虑学生的原有水平。仪器设备应该直观一些,只要通过自己的感性认识便能对所操作的仪器设备有所了解。
(4)耐用性
实验室中的教学仪器设备基本都是供学生在实验教学中使用,顾使用人数多,频率高,且时间长,因此要求购买的仪器设备必须质量较好,耐用。
三、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
做好实验室管理首先要做好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大型仪器设备是高等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物资基础,是实验室的主要技术装备。[4]可见实验室中仪器设备的管理在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一)实验室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无规矩不成方圆,实验室规章制度的建立十分必要。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占据了整个实验室资产值的绝大部分。所以在建立实验室规章制度时要有针对性。这就要着重对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制定详细并完善的使用规程及损坏赔偿制度,比如:实验过程中,未经允许不得擅自搬动或挪动仪器设备;如出现异常应及时报告,严禁自行拆卸、检查及修理;各种仪器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不得擅自更改设备的参数设置及开关电源;实验过程中,请节约、爱护仪器设备,如有损坏,应照价赔偿。另外还要详细制定赔偿范围与赔偿标准等。
(二)建立仪器设备的使用档案
前文中已经提到学生大多不能够熟悉操作仪器设备,这就需要实验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与指导,同时还可以在实验室较为明显的区域挂贴仪器设备的使用操作流程,使学生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该设备的使用方法;在日常实验教学中,设备使用的学生数量较多,因此,让学生做好仪器设备的使用记录,方便实验室管理人员及时发现问题,以利于日后维护与检修。
(三)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除了制定健全的实验室规章制度外,对实验室内各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在实验课堂上,学生如遇到仪器异常或故障会及时报告,除此之外,我们需定期对其进行检测与维护。这就需要我们实验室管理人员尽可能多的掌握相关仪器设备的简单维修与保养知识。如果自己解决不了,需要向学校的资产管理部门及时报修。
总之,全面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发挥仪器设备的最大效益,管理观念创新是方向,规章制度体系完善是前提,管理手段更新是保障,人员综合素质提高是关键。[5]
参考文献:
[1] 胡弼成,陈小尘.高等教育质量评议与提升路向[J].高等教育研究,2010,31(2):6-11
[2] 唐少阳,刘昆,肖凯.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2,(9):62-64
[3] 杨卫光,刘才明.基础实验室仪器设备添置及管理的几项原则[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20(5):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