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艺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文化艺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文化艺术

乡村文化艺术范文1

一、湖南乡村文化景观的特征及层面表达

湖南的东南西三面山地环绕,中部为丘陵,呈马蹄形,境内湘、资、沅、澧四水呈扇形汇入北部洞庭湖。这种以山地、丘陵和流水为主的地形地貌特征,构成了湖南气候和乡村人文自然景观的典型特征:即地理特征的封闭性与乡野性;地域特征的时代性和民族性;人文特征的独特性与丰富性;乡土特征的纯朴性和原始性;生态特征的多样性与脆弱性;气候特征的多变性与恶劣性。湖南乡村文化景观具有典型的湖南地理、自然、乡土、生态特征,带有明显的农耕文化、地域文化和宗教文化的特征。

乡村文化景观的构成层面主要包含乡村的生产生活、文化精神和环境生态三个方面,“按类型可分乡村聚落景观、人文景观和自然生态景观三个层面” [1]。1.湖南乡村聚落景观的层面主要体现在民居和村落的选址、建筑形式、艺术装饰上,如在选址上一般选择依山傍水的理想模式,反映了模山范水、阴阳有序的环境观。传统建筑形式一般结合地域特征和选材,以杆栏式形式和砖、瓦、木为构成的建筑文化,注重艺术装饰,即使一般的老百姓,只要有一定的经济能力,也注重以物寄情,表达意识内涵。装饰的题材丰富,多反映丰收、喜庆、吉祥的主题,形象生动活泼,审美情趣浪漫、自然,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2.湖南乡村的人文景观的精神层面不仅反映出湖湘先民物我一体的自然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经世致用”的哲学传统,更表达了浪漫、激情、敢为天下先的思维方式和气概,体现了湖湘文化的包容性和创造性,而且折射出“湖湘人重视学思并重与知行统一,重视独立思考与理性批判”的人文传统[2],体现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这在众多的乡土美术(如隆回的滩头年画、龙山织锦、苗家剪纸、湖湘木雕、民间刺绣)中都有很好的体现。3.自然生态景观层面强调物我一体的自然观,师法自然、尊重自然,主张返朴归真的田园生活、朴素美、自然美、艺术美。如被地质专家们誉为丹霞之魂、国之瑰宝的山,八百里洞庭水天一色自然景观,享誉中外的潇湘八景(平沙雁落,远浦归帆,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烟寺晚钟,渔村落照)等,具有良好的自然美形式和审美价值。而这些丰富的乡村文化景观类型和资源对现代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厚重的文化基础。

二、湖南乡村文化景观艺术的表征因子

湖南乡村文化景观艺术是指具有湖南乡村文化景观类型的艺术特点,带有浓厚乡土特性的、反映湖湘人们审美情趣的各种艺术形式。湖南乡村文化景观艺术的典型特征是深受湖湘文化与楚巫、原始崇拜的影响,题材丰富多样,造型特征稚拙简朴,构图圆满匀称、灵活,常采用浪漫和象征写意的手法,品类和技艺丰富,在我国乡村文化景观艺术领域里占有重要地位。“湖南自古属于南蛮之地,一般认为,相对于中原文化来说,这里是比较落后的地方。事实上,早在石器时代就有远古先民在此生活,目前境内发现的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有数十处,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如四羊方尊、人面方尊等都属于国内最精美的青铜器之列。春秋战国时期湖南地区属于楚国,楚文化的灿烂辉煌,更是使湖南地区的文化艺术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湖南境内为数众多的战国楚墓,出土了大量精美的各类文物,便是这一时期文化艺术水平的写照”。[3]

湖南乡村文化景观的艺术表征因子包括乡村人文景观、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建筑形式、民间艺术、戏曲歌舞等方面,这些表征因子既是湖湘文化的表现,又是深刻影响湖湘人的“潜藏基因”,也是传播现代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显著特点是保存了大量的物质形态历史景观和非物质形态传统习俗,聚集成较为完整的湖湘文化景观体系。其按表征因子的表现形态分类,包括显性的物质形态和隐性的非物质形态因子。1.物质形态因子,像山脉湖泊、田园风光、古民居群、庙宇祠堂、民居建筑、装饰、古街道、民间艺术、民间工艺、历代名人的足迹履痕、富有特色的农家饮食文化等等,都具有丰富的乡村文化景观资源。如张家界武陵源和邵阳山两处世界自然遗产、洞庭湖国家湿地公园、岳阳张谷英民居村、湖南土地庙、长沙铜官窑、农家风雨桥、滩头年画、坟墓石碑、邵阳蓝印花布、洞口墨晶石雕、民间戏曲纸扎等,都具有浓厚的乡土景观和独具地域特色的艺术气息。2.非物质类文化因子,它作为乡村景观的一种表现方式,集民族的、地域的、历史的、怀旧的、乡愁的、意识的、心理的等诸多文化因子于一体,“承载了前人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心理企盼,具有明显的感性生命活动的特征,表现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4]。湖湘大地是我国民族居住最多的地域之一,各民族由于历史沿革、居住地域、生产方式和等的不同,孕育了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和和民族风情,又由于不断的融合及互相渗透,彼此影响,汇合成一种个性鲜明独具―格的湖湘民俗文化,像戏曲歌舞、红白喜事、家族文化、风俗习惯、、审美与道德观等。如祁剧、花鼓戏、傩戏等戏曲,舞狮子、耍龙灯、赶庙会等民俗文化,做道场敬梅神等仪式的巫文化、修谱祭祖等家族文化,这些因子反映了浓厚的乡土习俗、风情和民族心理。

透视历史的维度无不发现乡村文化景观因子对湖南人隐性的、潜移默化的濡染。从楚国的屈原到当代沈从文等为代表的湖南乡土文学的作品,从长沙马王堆汉墓中的绘画到现代画家黄永玉为代表的乡村主题的绘画表现,无不体现出其对湖湘人心理的影响。南秀在读《丁玲与湖湘文化》一文中指出“这些濡染主要不在于其作品题材内容上的具有地域文化显著特征的那些方面,而在于那些暗含着的、受地域文化影响而形成的丁玲特异的思想以及她的个性、精神气质、观照问题的特殊角度、人生价值取向等”[5]。

三、湖南现代农村建设中文化景观艺术的缺失

近些年,由于各地过分追求经济利益,传统手工艺、具有乡土特征的、一批优秀的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等表征因子遭到冷落,传统乡村文化发展与现代文化发展、乡村景观和城镇景观不协调发展等问题日益突出。以乡村景观艺术的显性表现因子――乡村聚落景观的民居为例。作者通过大量调查发现,大量的传统村落风貌、乡村景观被破坏,建筑体量高大,建筑类型混乱,规划无序,修建工艺粗糙,文化价值缺少,传统装饰艺术消失殆尽,重物质轻精神的意识严重等。湖南在上世纪70年代前,普通民居以穿斗式木结构、土墙结合木结构为主,注重建筑的装饰。70年代开始以砖混结构为主,建筑以单层为主。80年代末至9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发展加快,掀起了城乡住宅建设的热潮,既带来了乡村景观建设高速发展的契机,也暴露出了乡村景观规划上的重大隐患,出现了诸多问题。1.建筑样式和材质雷同单一,建筑以砖混、框架结构为主,在体量上不断增大,楼层数不断升高,一般都达2-4层。“体方方、面方方、中间门、两边窗;上有琉璃瓦、下有转闸拉;里面888、外面瓷砖挂……”,这是现在遍及我国南北及湖南民居的一个特征,出现了千村一面的景象。2.缺少规划和引导,虽然政府在新用地方面有严格的审批,但在拆老房盖新房的翻新重建方面,用地审批轻松。由于缺少规划和引导,总体布局混乱,缺乏乡村的环境特征。乡村的民宅修建基本上是一种无序、盲目的修建,大量的传统民居被拆而盲目重修,一般外墙,或简单的水泥抹灰,或外挂瓷砖。经济条件好的,建筑以大、高,追求气派为主,外挂瓷砖,建筑样式甚至模仿欧陆风格。有些受财力限制而修建不完整,修一半留一半,造成安全隐患。3.文化认同丧失,对乡村历史发展、文化艺术特性缺乏认识。出现了乡村人对自己住居的优秀传统建筑和村落没有文化和历史认同感,对保护和继承乡村景观的固有风貌缺乏认识,而盲目羡慕城镇建筑的现象。只要有经济能力,把几代人住居过的建筑一味拆掉,这种注重功能而忽略精神文化功能的建筑充斥在三湘大地,这是很让人心痛的。4.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乡村文化景观艺术破坏严重,乡村大树、古树等景观元素消退,古建遗产缺少有效保护等。这些暴露出来的乡村景观建设上的隐患,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倾 其所有修建而成的房子,到底不是小孩玩积木那么简单,这种建筑形式不仅破坏了传统的建筑风貌、占有了土地、浪费了资源,而且形式、功能、工艺简单;这种审美情趣的偏差,盲目追求城镇化的认识,给乡村生态、建筑形式、景观艺术等造成极大损害。分析这种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人们盲目追求城镇模式发展,对自身传统的优秀文化缺少认同、对乡村历史发展、文化艺术特性缺乏认识;文化教育、文化价值缺失,审美情趣不高,以至于盲目攀比,使得乡村文化景观艺术遭到破坏。

四、新农村建设呼唤乡村景观艺术的参与

新世纪以来,尤其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城乡经济和城市建设得到快速发展,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重视农村文化建设,下发了一系列包括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法规文件。湖南省政府也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系列农村改革,下发的意见和决定为农村经济、文化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关注新农村、关注农村文化建设一下成了热点话题。在大力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乡村景观艺术应该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重要作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尊重乡村景观艺术的表征因子、呼唤乡村景观艺术的参与,以便发挥其认知作用、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从上述湖南乡村文化景观艺术的表征因子得知,丰富的乡村文化艺术因子既是湖湘文明和知识的载体深刻影响着湖湘人的“潜藏基因”,又是现代湖湘文化的名片。首先,提高认识,加强文化和历史认同。懂得湖南乡村景观艺术这个特殊载体的历史变迁、文化内涵、表现形式、传承与发展,对实现城乡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持新农村文化景观艺术的多样性、生态性、文化性发展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基础、发展农村经济的有力保证、弘扬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同时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文化条件、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 [6] 。 乡村文化景观艺术因子是产生于农村社会的独特文化类型,是自然景观意象和乡土文化的表达,更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文化载体,对提高审美能力、陶冶人的情操和丰富人的精神生活起到积极作用。其次,合理保护和利用发展。面对传统与现展的矛盾,我们可以采取传承保护、适当更新、科学利用与发展的措施。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如丹麦、德国等在乡村传承保护和发展方面做出的成就。同时立足现实,关心农民需求和呼声,正确引导,分析目前存在问题的症结。对旧建筑可以进行功能改造,完善卫生、用水等基本设施等政策的扶持,适度进行旅游开发,发展旅游经济。目前国家、省级有关部门正积极对历史遗产、文化廊道、文物古迹、乡土美术、传统工艺、风俗习惯等物质和非物质遗产采取抢救性保护,同时对传承人和保护项目进行国家级、省级、市级认定的措施,对传承保护乡村文化艺术也起到了积极作用。最后,加强教育,尤其进行文化艺术教育,更是当务之急。在物质和精神功能方面,强调文化精神是心理和情感的需要,是民族特性、文化信仰、艺术审美的体现。在乡村改造和恢复过程中出现的“假洋鬼子”、“假古董”,在文化景观艺术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体量上图气派,经济上图大,以瓷砖为美,缺少文化艺术常识,缺失艺术审美和工艺精致的追求,这些都是教育缺失的结果。在优秀传统表征因子已经或将要遭到破坏的同时,教育的对象不仅仅是普通的老百姓,应当包括社会的各个层面、甚至领导层。只有加强教育,提高认识才能按美的规律办事,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来进行我们的文化景观建设,才能以先进文化和文化认同感来建设湖南的新农村。

*本文为中南大学自由探索科研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名称为“新农村建设中湖南乡村文化景观艺术的传承与思考”。

注释:

[1]王云才:《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2页。

[2] 《湖湘特色文化》,载于/wshn/hxwh。

[3]柳肃:《湘西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4]陈运贵:《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文学反思》,《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第6期。

[5]张铁夫、屠国元:《湖湘文化与世界文学》,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59页。

乡村文化艺术范文2

【关键词】群众文化;全民艺术普及;优化机制

促进全民文化艺术普及,满足城乡居民的文化艺术需求,还要从日益多元化、个性化和广泛化的群众文化艺术需求出发,合理的组织多种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更好发挥文化馆的阵地作用,切实加强群众文化工作力量的广泛联系,构建更加科学、有效和低成本的群众文化工作机制。

一、群众文化艺术普及机制建设的现状

(一)供需不对等的问题。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还没能充分地考虑群众需要,存在群众文化供给与服务之间不对等的问题,导致群众文化艺术服务的定位不准确,供需不平衡,在数量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偏差。例如,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对戏曲文化感兴趣,但总体上戏曲文化艺术活动的供给不足。而且,群众文化艺术普及的形式单一,免费开放场馆资源相对有限,现有群众文化设施不能充分满足群众艺术活动的需要。目前,还缺乏完善的群众文化服务创新供给机制与优化体系,不能灵活地调整群众文化服务内容,因此影响了群众文化服务的整体质量。(二)管理机制有待优化。首先,群众文化艺术普及与管理机制不完善,未能全面调研群众文化艺术普及的现状,不能深入总结群众文化普及的问题,未能加强群众文化艺术普及的导向管理。其次,政府对社会主体的群众文化服务供给的评估不足,未能形成标准化的管理机制,导致群众服务供给质量参差不齐,政府购买群众文化艺术产品的成本过高,未能有效约束市场主体。因相关的管理机制不完善,动态化管理能力不足,导致群众文化服务效率低下的问题。(三)服务均等化的问题。树立群众文化艺术普及均等化的意识,才能更好地落实群众文化服务工作的基本要求。虽然政府在群众文化普及中的投入不断增加,但是仍然存在城乡服务不均等问题。目前群众文化艺术普及存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均匀,各区域性水平差距较大,群众文化艺术普及未能深入基层的问题。例如,有些地区品牌群众文化艺术活动蓬勃开展,广泛地组织社区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但是乡镇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开展不足,乡镇群众文化艺术的创编能力不足,特色文化资源挖掘不足,群众文化艺术影响力不高。

二、群众文化艺术普及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群众文化产品的精品化。群众文化艺术创作应当走精品化路线,全面加强市场调研工作,进一步提高创作队伍的质量,积极创作反映群众需求的文化艺术作品,这样才能激发群众情感共鸣,促进群众文化广泛传播。(二)完善群众文化服务机制。过去的群众文化服务具有自由而下的特征,虽然提高了群众文化服务的规模,但是与群众的心理期待距离较大。新时代的群众文化服务还要有完善的管理机制,重点建立群众反馈评价机制、供需导向机制,探索自上而下和上下结合的机制,创新群众文化服务方式,探索群众文化的供给侧改革,能够充分的评估群众文化服务的效能,避免群众文化服务供过于求的问题。应当探索群众文化服务精品化的基础上避免群众文化艺术普及成本过高和效率低下的问题。(三)优化服务供给主体结构。新时代群众文化艺术普及应当破除主体结构单一的问题,进一步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的积极作用。强调根据不同角色、不同优势完善群众文化艺术普及的机制。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加强政策制定,群众文化艺术发展的指导纲要,由市场主体提供更加多元化和特色化的群众文化艺术产品。(四)积极提高群众的参与性。人民群众是群众文化艺术普及服务的对象,号召群众参加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才能促进群众文化艺术的蓬勃发展,突破传统群众文化艺术普及的弊端。为此,应当简化群众使用群众文化艺术场馆和各种设施设备的程序,提供丰富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形式,积极创新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品牌,建立促进群众参与文化艺术活动的激励机制,促进群众在参与文化艺术活动时良好的体验感,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群众文化艺术普及和机制创新路径

(一)建设数字群众文化艺术普及共享平台。各级群众艺术馆、区、县(市)文化馆应当大力开展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建设,充分地利用国家数字文化云、数字文化馆建设、微信平台公众号等满足广大城乡居民对一站式综合群众文化信息的使用需求。持续扩展数字文化艺术的服务项目,进一步发挥云课堂、云赏析、云点播、云互动的效用。例如,2016年正式上线的上海文化云成为全国范例,该平台融合了七百余家市、区县、街道文化场馆,市民可以通过APP了解全部线下群众文化资源,实名注册后既可以进行线下课程和场馆的预约,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再检索舞台、戏剧、器乐等在线资源。(二)以多元化主体满足群众文化艺术需要。促进群众文化艺术普及,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需要各级政府加大公共文化的财政支持。目前,各级政府普遍地加大了对群众文化的建设投入,探索政府购买公共文化的新机制,从而弥补群众文化艺术资源不足。为此,应当探索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机制,积极完善群众文化服务活动项目的招投标机制,通过云平台尝试建立群众文化艺术资源的招标机制。还要大力探索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设,建立理事会制度,通过理事会广泛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需求,进一步引导文化艺术服务企业进行针对性的资源供给。例如,嘉兴市探索建设了群众文化艺术服务的订单式供给模式。运用互联网+方式整合各类群众文化艺术的场馆资源,将社会力量举办群众文化纳入供给服务范围。群众可以互联网+平台以订单、众筹方式表达个性化需求。(三)大力加强基层群众文化骨干队伍建设。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以文化馆为载体的群众文化艺术建设的领导力量,目前还要加强志愿者、群众文化艺术团队骨干和群众文化艺术创编人员的建设工作,这样才能促进群众文化艺术地快速发展,提高群众文化艺术普及的整体质量。首先,应当大力打造群众文化艺术志愿者队伍,尤其重视聘请具有艺术专长,有丰富教学经验,有群众文化艺术作品创编指导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投身到群众文化艺术活动辅导培训中,发挥专业艺术院团、各大专院校文艺人才指导作用。其次,大力提高免费开放群众文化活动质量,发挥各级文化馆馆办文艺团队的示范作用,通过优质群众文化艺术团队的表演、展示、活动提高群众文化活动影响力,对广大市民形成示范效应,带动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第三,各级文化馆还要组织开展一系列各艺术门类骨干人才的辅导培训活动,经常性的举办各类辅导培训班,着力提高群众文化艺术团队和群众文化活动带头人艺术水平。(四)建立需求为导向的群众文化服务工作体系。首先,应当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与运营管理水平,促进地市级群众艺术、区县级文化馆与社区(乡村)文化中心(文化)站的开放,形成区域服务机制。例如,惠州市围绕打造“城市十分钟”“农村十里”文化圈,通过惠民文化大讲堂、百姓欢乐舞台,以及各级文化馆、社区文化中心等满足每个社区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阵地”需要。其次,大力加强品牌群众文化活动的建设,根据市民群众的需要丰富群众文化活动供给项目,基于地域特色打造别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形式。例如,哈尔滨市道里区结合“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品牌,积极组织开展惠民性、覆盖性、参与性较强的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号召居民自导自演群众文艺节目,每年在道里区的街角打造小型艺术舞台30余个,组织各类群众文化艺术演出千余场。(五)加强群众文化艺术普及绩效考核工作。群众文化艺术普及主要依靠财政资金支持,建立健全群众文化艺术普及考核机制,分析以往群众文化艺术普及工作的得失,才能纠正不良支出,有效降低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开展中的成本,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质量。首先,应当充分组织开展各级文化馆、乡村文化站的评估定级活动,发挥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引导作用,把文化馆建设纳入地方政府工作考核体系当中,引起各级政府对群众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其次,完善地方群众文化服务资金与项目的绩效考核机制,完善群众文化绩效评价的指标,从而对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与群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中肯判断。(六)促进城乡群众文化艺术普及的均等化。构建以均等化为基本理念的群众文化服务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乡镇人口涌入城市,乡镇群众文化更需要与城市同步振兴。应当在促进群众文化资源流动的基础上推动乡镇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发展。首先,把旅游与文化相结合,充分地挖掘乡镇旅游文化资源,基于农民丰收节、乡村特色游等推动乡镇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积极挖掘乡镇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促进乡镇特色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其次,大力加强乡镇文化站的建设工作,积极进行群众文化设施设备的无偿供给,由上级文化馆进行乡村文化设施调研,有计划的补给群众文化急需的舞台、音响、信息技术设备等。

四、结论

促进群众文化艺术普及与机制创新的主要目标在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保障群众的文化权益。还要全面了解群众的文化艺术需求,探讨群众文化艺术普及的精准化机制,合理调配丰富的群众文化艺术资源,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形式,提高品牌群众文化的影响力和带动力,积极组织开展各类辅导培训活动,加强群众文化活动的评估,发挥文化馆站的阵地作用,促进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蓬勃开展,解决群众文化艺术普及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杨碧云.新形势下群众文化艺术普及机制创新研究[J].大众文艺,2017,(3):30.

[2]车塔云.浅谈新形势下群众文化艺术的建设与发展[J].艺术科技,2016,29(09):36.

[3]傅佩蓉.浅谈新形势下文化馆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J].大众文艺,2018,(07):32-33.

[4]林玉坤.全民艺术普及机制的创新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8,(5):60-62.

乡村文化艺术范文3

关键字:群众文化 精神艺术 文化意识 文体活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文化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所以一些街道社区为了更好的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经常组织群众文化活动,促进大家茶余饭后的生活.相关工作人员不断的走访,不断调查。目前一些大中型城市、城镇乃至乡村都在大力倡导群众文化娱乐活动,丰富群众生活的同时也打破了传统落后的封建思想,同时通过群众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的宣传,让更多的群众吸纳更多的文化艺术,尤其是乡村中的文盲与半文盲群体,通过精神文化艺术的洗礼让他们的生活与文化都有了精神方面的提高。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文化意识

为了更好的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社区以及街道等工作人员不断创新模式,为全面贯彻政府的号召,全面启动宣传力度,加大力度宣传群众文化的利益性,从基础上提高群众的文化意识。在宣传方面上,相关工作人员加大力度,主要从最基本的宣传工作抓起,定时发放群众文化活动手册,按时宣传栏上张贴一些文体活动的标语以及一些活动的照片。相关组织人员还可以运用手机、电视等多媒体科技信息技术来传达一些问题活动,让群众们都意识到我们的生活充满艺术气息,同时也让大家在业余时间参加进来,不仅丰富生活,还能丰富头脑,所以在宣传过程中可以从多种角度出发,让越来越多的人重视群众文化,尊重群众文化,热爱群众文化。

二、建立群众文化场地,促进群众文化生活

加大力度选出群众文化意识只是一个方面,要让群众积极投身到群众文化活动中来,关键的就是要让群众有一个方向,知道要去哪里,所以就要建立群众文化场地,促进群众文化生活,让越来越多的群众都能走进来。现在一些乡村文化阵地建设比较少,设备也比较匮乏,这样会使很多群众在茶余饭后闲置下来而不知道做什么,浪费了时间,也得不到成长。如果建立更多的文化阵地,就会将多数群众聚集到一起,一起讨论群众文化,一起活动起来,让精神文化得到快速的宣传,还能整体提高大家的综合素质。促进和谐社会下的精神文明发展。在城镇中的群众阵地建设虽然要比乡镇文化阵地建设的要多,但是很多城镇社区还需要大量的改建,有些城镇居民附近没有文化阵地,本来想参加活动,但是苦于离家比较远最后放弃,这样就很难着急更多的群众走进群众文化活动中。由此可见,群众文化阵地还需要扩建。在建设文化场地的时候,全面促进群众文化生活就要着手将文化阵地设置的具有文化气息,让群众走进去就有一种流连忘返的感觉。

三、组织群众文化活动,提高群众精神艺术

群众文化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学问。能更好的组织群众文化活动更需要加大力度,下工夫创新。群众文化有很多种,里面除了一些自编自排得文体活动,最重要的还有来自民间的艺术,这些艺术具有科学性,也是我们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以及文化遗产,所以在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过程中,首先重要的就是站在公平的角度上看群众艺术,尊重民间的艺术家,尊重民间的艺术绝活。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将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进行巧妙的结合,也可以让群众自己去创新艺术,充分发挥群体的力量。一些城镇乡村社区可以定时组织群众开展演出,慰问敬老院等活动。一方面丰富了自我的生活,另一方面为促进和谐社会的做出正能量的传递,全面提高整体素质,还可以进一步发挥群众的精神艺术,总之,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全面提高群众文化艺术。

四、拓展群众文化知识,提高群众文化层次

群众文化艺术是一种具有层次性的娱乐活动,丰富自我的同时也能学到更多的东西。那么为了引领群众走向更高一个层次的文化中,相关组织者可以适当的邀请一些专家或者艺术家来辅助文体活动的开展,也可以适当的观摩一些著名演员的文体演出,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获悉国外精神文化,让越来越多的群众从基础层次走向更高一级的层次。全面提高整体群众文化水平。

五、总结

综上所述,群众文化艺术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随着大家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变得越来越丰富。所以相关工作人员要再接再厉不断组织和创新文体活动,为促进精神文明更高水平的群体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胡斯齐.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职能分析[D]. 长春工业大学 2013

[2]明元. 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河北师范大学 2013

乡村文化艺术范文4

为了让更多的老百姓参与到群众文艺活动中,基层文化工作人员要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加大力度宣传群众文化生活的有益性,提高群众的文化艺术生活意识。在宣传时,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将传统宣传方式与现代媒体宣传相结合,如定时发放群众文化活动手册,及时在宣传栏上张贴一些文化活动的标语以及一些活动照片,运用手机、电视等多媒体科技信息技术来传达一些重大文化活动,以此提高老百姓对群众文化活动的认知度,让越来越多的人重视群众文化,尊重群众文化,热爱群众文化。

二、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场地,完善群众文化服务体系

要让老百姓积极投身到群众新形势文化活动中来,首先要不断完善群众文化活动场地,尤其是要完善基层、社区文化活动场地。当前,现有的一些乡村文化阵地建设落后,设备匮乏,有些甚至长期处在闲置状态,城镇中的群众文化阵地虽然要比乡镇文化阵地条件好,但仍有很多社区周边缺乏配套活动阵地,有些城镇居民虽热衷于群众文化活动,但是苦于离家比较远、出行不方便最后放弃,这样就在不知不觉中流失了很多群众文化活动爱好者。因此,要充分发挥城镇中图书馆、群艺馆、文化站等公共文化服务场地的功能,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文化广场、文化阵地,让老百姓在茶余饭后有地可去,有乐可图。要实现多建立群众文化场地,一是要真正体现齐抓共管。争取上级和政府在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的支持,并在各级政策制定中增加一些硬性指标和要求,让新形势文化软实力真正硬起来。二是要真正体现齐抓共建。要把文化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总体规划及新农村建设规划,努力实现文化设施现代化,文化工作制度化,服务对象社会化,活动形式多样化的新格局;要加大人员队伍建设的投入,进一步落实编制、人员、经费,特别是要加大基层宣传经费;要创新培养人才模式,通过核定编制,公开选拔等办法,既解决管理人才问题,同时又解决专业艺术人才问题。三是要建立齐抓共享。主要是解决文化成果不能共享的问题。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有效的工作机制和监督机制,把文化惠民工程落到实处,让千家万户都能享受文化成果。另一方面是各级各部门要把送政策、送科技、送卫生、帮扶活动与送文化有机结合。

三、组织群众文化活动下基层,丰富群众文化艺术生活

群众文化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学问,组织群众文化活动要加大力度,下工夫创新。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可定期组织当地歌舞艺术团深入农村、社区开展“百姓大舞台”等活动,让群众从中享受文化艺术盛宴,获得文化艺术的熏陶。新形势文化演出活动要坚持既通俗易懂、寓教于乐,又有较高艺术水准的文艺创作,切实提升演出水平。基层文化主管部门要致力于将高质量的文艺演出活动输送到社区,精心策划,注重原创,确保节目质量,做到将地域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精心打造一批地方特色鲜明、生活气息浓厚的优秀原创文艺节目,彰显地区群众文化魅力。除了政府组织的文化艺术活动,新形势群众文化艺术还包括民间艺术,这些艺术具有科学性,也是我们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以及文化遗产,所以在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要站在公平的角度上看群众艺术,尊重民间的艺术家,尊重民间的艺术绝活。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将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进行巧妙的结合,也可以让群众自己去创新艺术,充分发挥群体的力量。同时,还可以组织群众文艺爱好者开展各类演出,慰问敬老院等活动,一方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为促进和谐社会的做出正能量的传递。

四、加强群众文化艺术辅导,提高群众文化艺术水平

文化馆、文化站等要充分发挥文化服务功能,通过定期举办公益性的美术、书法、歌唱、舞蹈等艺术培训班,为广大群众文艺爱好者提供一个专业学习交流的平台,相关组织者还可以每年适当的邀请一些专家或者艺术家指导授课,辅助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同时,还可以组织群众观看一些高层次展览、演出,全面提高群众的文化艺术水平。

乡村文化艺术范文5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提高、闲暇时间增多及对环境和传统文化意识的增强,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2014年我国乡村旅游的游客数量达12×108人次,占全部游客数量的30%。另一方面,受特殊政策引导和支持,我国乡村旅游对促进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日益显著,2014年乡村旅游收入3.2×1011元,带动了0.33×108农民致富。

目前距城市20~100km之内的空间范围是乡村旅游的频繁发生地带。通渭县地处34°55′~35°29′N,104°47′~105°38′E,总面积2 908.5km2,位于兰州至天水交通线的中心地带,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重要部分,区位优势明显。区内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民俗独特,具有发展乡村旅游业的优势条件。特别是在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正在实施的西部旅游整体规划,每年将向西部投资0.6×109元扶持西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市场也逐渐向西部转移,这为通渭县乡村旅游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通渭县发展乡村旅游业的SWOT分析

(一)通渭县发展乡村旅游业的优势(S)

1.独具优势的自然资源。通渭县自然资源十分丰富。通渭温泉素有“陇上神泉”之称,属国内少见的复合型富质高热矿泉。省级森林公园鹿鹿山景色宜人,华家岭生态林带植被覆盖率高,马营、牛营大山峻险奇特,及近年来人工开发的南屏山、笔架山、宋堡北山、中林仙山等面山绿化工程,均成为通渭县旅游、休闲、避暑的好去处。

2.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资源。通渭自公元前114年置县,已有2 100余年的历史。据统计,全县共有古文化遗迹5处,大小古堡1 000余处,古建筑30余处,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0余处,革命历史遗址25处。其中,历史文化名人辈出,有东汉著名“夫妻诗人”秦嘉、徐淑,近代有赵荣、牛树梅、李南晖、王瓒等文化名人,当代有大陆首位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杨子恒和中科院院士姚檀栋、尚永丰。境内重要的历史、革命遗存有战国秦长城遗址、“榜罗会议”革命遗址、华家岭阻击战战役遗址。

3.独具风格的民俗文化资源。通渭县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华诗词之乡”等。当前主要有以剪纸、春叶、遮面、年画、烙画等为主的民间美术;以通渭小曲、皮影戏、器乐曲、庙会戏等为主的民间音乐戏剧;以工艺草编、木雕、砖雕、石刻、仿古建筑等为主的民间工艺;以项圈、头帕、肚兜、麻鞋、鞋垫等为主的民间服饰;以“九魁”“十全”“十三花”筵席和荞圈、熟面、木炭锅子及小杂粮系列为主的饮食文化;以县城南屏山、清凉山、中林山、襄南法海寺和寺子兴泉寺等为代表的宗教寺庙文化。这些共同构成通渭县独具特色的民间民俗人文风情。

(二)通渭县发展乡村业旅游的劣势(W)

1.旅游开发缺乏管理和规划。乡村旅游对服务设施、环境及精神体验更加重视。但当前景点大部分是在原有资源基础上自发形成的,旅游项目设计中缺乏科学规划,各旅游项目关联性不强。此外,管理及工作人员主要是以当地居民为主,对乡村旅游认识不足,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服务意识。

2.旅游资源开发滞后。目前,通渭县乡村旅游处于开发初期,现有项目呈散点状分布。基础设施未配套,可进入性差。如全国百个红色旅游景点景区之一的榜罗镇,目前仅有两条县级公路(X082、X100),镇区一批私人开设的小旅馆,住宿、饮食、卫生标准均达不到要求。此外,旅游业投入不足,缺乏宣传,景点的品位和知名度不高,如对的《七律・》耳熟能详,但很少有游客知道其创作于通渭。

3.旅游产业不完善。通渭县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但目前主要开发的乡村旅游项目为自然观光旅游,如鹿山森林公园、华家岭黄土风情和牛谷河风情线旅游,而其他如民俗风情旅游、参与性农事劳作旅游、科普教育旅游、观光农业旅游等模式缺乏,旅游吸引力大打折扣。此外,旅游产品单一,仅局限于田园风光型旅游产品。

(三)通渭县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机遇(O)

1.相关政策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相关政策,如《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1号)》就提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的出台,号召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鼓励形成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发展模式,这均为通渭县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外部政策环境的机遇。

2.政府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近几年,通渭县大力打造“文旅名县”,2014年,文化产业投资2×108亿元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0.5×108元。2015年,紧盯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1313”工程建设,已建成温泉城、南特温泉旅游文化理疗中心,在建通渭书画产业园,中国西部书画艺术学校等项目。同时积极筹办第五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和“中国・通渭国际书画艺术节”,力争榜罗镇、义岗镇列入全国历史文化名镇,“通渭脊兽制作”和“通渭刘氏皮影戏”积极申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积极开发剪纸、草编、麦秆画、雕刻等民间工艺品,以此大力推进通渭县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图1 通渭县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分析图

3.游客休闲度假方式的转变。目前,我国工薪阶层全年享受的节假日已有114天,因此有学者提出我国进入“小康+健康”旅游时代,但因单个节假日较短,短途的乡村旅游将成为日常出游的首选。而通渭自然风光、温泉、书画、民俗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等不失为城市郊区旅游的好选择。

(四)通渭县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挑战(T)

1.乡村旅游项目同质化现象突出。通渭县自然景观存在山多而不奇,峰有而不险,沟深而不秀,谷多而无水的缺陷。发展乡村旅游面临着周边县区同质化开发的威胁,分散了部分游客资源,因此要从开发特色资源入手,进行差异化开发。如重点打造通渭红色科普教育游、书画采风游、特色民俗游等旅游项目。

2.景区生态破坏较为严重。通渭县景区人为环境破坏严重,乱樵、乱采、乱开荒屡禁不止。景区周围出现大量违规建筑,破坏景区与周边环境和谐,严重威胁通渭县乡村旅游的深入开发建设。著名的通渭八景现在唯“温泉冬涨”“中林春晓”“玉狼屏迹”及“锦鸡循界”等景观遗迹犹存,而“华川芳草”“桃岭红霞”“悠江夜月”和“白塔晨烟”四处景观因人为环境破坏严重已无景观踪迹。

3.旅游质量及服务水平较低。目前游客对旅游体验质量要求逐年提升,体现在旅游交通、设施、服务、旅游项目开发、生态环境质量等各个部分。这种变化不仅要求通渭县提升旅游交通、设施等硬件服务的质量,同时也需要提升旅游服务、旅游项目开发等软件服务的品质。

二、通渭县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讨

通渭县是以传统农业为主导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乡村旅游业对推动地方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有极大的作用。通过对通渭县乡村旅游的SWOT分析,结合差异化开发思想,提出通渭县适宜优先开发书画采风游、现代商务休闲度假游、爱国教育基地游和特色民俗风情游等发展模式。

(一)以“全国书画艺术之乡”为契机发展书画采风游模式

通渭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之说。1993年被文化部评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2005年被评为“全国书画产业先进县”。年总交易额0.11×108元,县内收藏书画作品1.5×106件,已成为全省最大的书画作品集散地。依托“全国书画艺术之乡”可开发书画采风游路线:以文化广场为中心通渭县文化馆南滨河风情线秦嘉徐淑公园通渭县书廊画廊街通渭县书画城通渭县书画村大约10km。

(二)依托“陇上神泉”发展现代商务休闲度假模式

通渭温泉日泛水量6 000t以上,地表水温51℃~54℃。目前温泉旅游日接待能力达500人次,2008启动建设总投资1.5×108元的温泉城建设项目,包括中心景观区、温泉洗浴娱乐区、商务会展区、温泉养身区、酒店度假区、健身拓展区和游泳场馆区七大功能区。依托这一优势可开发现代商务休闲度假路线:(1)以南滨河风情线为主南屏山清凉寺秦嘉徐淑公园陇中文化研究所(马营小曲及特色通渭戏曲观赏)温泉度假村大约10km;(2)以通渭县文化馆为中心笔架山书廊画廊文化街中林仙山锦屏水库鹿鹿山温泉度假村大约25km。

(三)以红色榜罗镇为平台发展教育科研基地模式

文化是特色之基,缺失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生命的。榜罗镇拥有战国秦长城遗址、东汉夫妻诗人秦嘉、徐淑的故里,榜罗会议”革命遗址,此外镇区保留有34座古院落,各类古建筑149座。全镇共有宋元以来木质牌匾218幅,古字画1 080幅,古玩3 248件,古家具10 280件。据此可开发如下旅游线路:(1)以纪念馆为中心,向南经涧滩坝战国秦长城农家乐,行程约10km;(2)以纪念馆为中心,向东经常榜路至桃岭红霞景点毛店灵寺峡水坝白塔成烟景点农家乐休闲餐饮,行程约15km;(3)以纪念馆为中心向北经圆嘴山公园北河坝瞻仰古墓通渭县文庙街小学诗碑南园体育场联欢旧址南屏山烈士纪念园温泉度假村,行程约35km。

(四)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为基础发展民俗风情旅游模式

通渭县拥有丰富的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戏剧、民间工艺、民间服饰、农耕文化、宗教寺庙文化和饮食文化。可重点开展具有高参与度的标志性旅游活动,如建设通渭民俗体验村,品味当地农家美食,参与农事活动;合理安置传统风俗手工艺人,开发通渭独有乡村民俗型旅游产品,如通渭木雕、砖雕、年画、民间服饰等,充分实现吃、住、行、游、购、娱的统一。通渭县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可参见图1。

乡村文化艺术范文6

天府门户,新兴初露

新兴镇地处成都东南郊,距成都市中心10公里,北临绕城高速,南临华龙路,西临成自泸高速,与锦江区、高新区、龙泉驿区接壤。未来双简路、第二机场高速、华阳大道将贯穿全境。无论从区位还是交通来看,新兴镇都已成为城南发展仅存的一块近城价值宝地。

在天府新区规划中,新兴镇已被明确为天府新区的都市休闲生态功能区,重点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和旅游服务业,依托已有的蓝顶艺术村文化资源,打造文化艺术生态小镇。由于新兴镇是天府新区紧邻城区的北部门户,区位价值突出,天府新区要求各级政府全力加快推进新兴镇的发展建设。

2013年初,以土地整理和集体建设用地开发利用为专长的“四川和盛家园小城镇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盛家园集团”)进驻新兴镇,为这片土地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和盛家园集团配合政府完成了新兴镇产业策划和总体规划的编制,根据新兴镇在大成都的地理区位、生态特质和文化产业资源,提出将新兴镇打造成为大成都的中央花园、文化高地的战略发展目标。

三大片区

北部“文化高地”片区,以天府蓝顶艺术中心为品牌,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以高端艺术品和文化休闲产品为表现,以现代都市观光农业为载体,形成艺术休闲体验和社区产业集聚的当代文化艺术体验区,充分彰显文化生态产业新村的魅力。

中部“产城之域”片区,以新兴场镇改造为突破口,以新兴工业园和物流项目“两翼”为支撑,以“产村相融、 镇村联动”为布局理念,形成“产城一体”的天府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同时抓好该区域现代都市观光农业的发展。

南部“中央花园”片区,以新兴蔬菜基地和水果基地为基础,以优美的自然生态本底为依托,以现代都市农业体验、休闲观光度假为主题,以家庭式农庄、度假式庄园为表现形态,建设现代都市观光农业和“产村一体”新农村示范区。

七彩庙山,缤纷田园

庙山村位于新兴镇北部,是新兴镇美丽乡村建设的首个启动村。庙山村紧邻三圣乡、白鹭湾两大成都乡村旅游目的地,东邻龙泉经济技术开发区,西临天府大道南延线,全国知名的当代艺术文化品牌“蓝顶艺术村”就位于庙山村。如何将都市现代农业和艺术文化产业相结合,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分流锦江区节假日游客,成为实现庙山村突破发展的关键点。

2014年6月,地方政府与和盛家园集团共同完成《庙山村村庄规划》编制,提出七彩庙山・缤纷田园的规划构想。明确大力发展主题农庄产业经济,通过四季花田起步示范区项目的打造,来撬动庙山村与三圣乡片区的联动错位发展。

项目按照“大园区、小业主”的布局理念,对整体环境进行培育。在景观上,通过栽种四季花卉,辅以大地景观、农业景观,打造季相丰富、层次分明、过渡自然的生态都市农业盛景;在产业上,与白鹭湾、三圣乡联动错位发展,引入以农业种植为基础,以观光、休闲、商务、创作为延伸的复合产业,构建新兴北部休闲旅游门户;在经营上,通过打造不同创意主题的农庄组团,将文化表现融入景观,以时尚文化包装农产品,打造成都首个将艺术文化创意融入旅游、度假、商务、养生的都市趣味农业示范区。

和盛模式,再谱华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