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的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学论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学论的概念

教学论的概念范文1

【关键词】中学;数学;概念教学;实施

“数学概念”是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后续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发展及学生之间差异的形成,都与前期对数学概念的认知、理解有关;因此,抓好中学数学概念教学至关重要.为了有效改进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中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效果,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分别从概念引入、概念形成、概念表述、概念巩固和概念运用五个方面,探讨了中学数学概念教学实施问题,并探索性提出实施策略与改进建议.

一、概念引入:注意教学需要和学生基础,结合“实例”引入

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之所以要引入相关数学概念,主要是因为课程教学本身的需要,如,要完成某个教学任务、实现某个教学目的,或者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等.为了切实保证数学概念的顺利引入及概念引入教学的效果,应将学生基础因素考虑在内,即学生已经掌握了的与要引入数学概念相关的知识有多少,只有学生充分具备了与要引入数学概念相关的知识,学生才有可能真正理解引入数学概念的“深义”,并成功“同化”新引入的数学概念.再就是引入数学概念的方式、方法,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最终数学概念引入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实践证明,结合“实例”是一种好的数学概念引入方法,这一“实例”可以是某个实物、故事,甚至可以是解决过的某个数学问题;“实例”在这里的作用是,一方面,支持教师教学,使教师可以借助“实例”成功将数学概念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另一方面,则起到学生已有知识与新引入数学概念之间“固着点”的作用,进而使学生顺利“内化”所学数学概念.

二、概念形成: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促进概念生成

形成概念也称为概念生成,确切说其是学生通过对相关数学知识、内容的感知、辨别及抽象、概括,最终在脑中生成“数学概念”的过程;这个“生成”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主动的探究及与他人的交流等完成的,是在完全、深入理解了“数学概念”所蕴含本质、规律的基础上生成、概括出了“数学概念”,所以说,学生一旦生成了“数学概念”是不可遗忘的;概念生成是中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关键与重要一步.学生要想顺利、成功生成“数学概念”,离不开一系列“条件”的支持,这时就需要得到教师的帮助,教师要想方设法地为学生创造条件,这些“条件”可以是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可以是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也可以是适时给予学生的鼓励等,学生在上述“条件”的共同作用下生成“数学概念”.

三、概念表述:保证教师、学生表述的准确性,加深学生理解

在学生“千方百计”生成了“数学概念”之后,还需要学生使用语言表述出来,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概念的印象、理解及促进“数学概念”的内化.严格意义上说,语言只是思维的“外壳”,它并不能完整、正确地将思维表达出来,也就是说在思维的真正意义与语言所表达的意义之间并不能完全做到一致,在使用语言表达某个思维时是会丢失掉一部分“思维”的.为此,在要求学生表述“数学概念”时应该要求其准确,这样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再就是教师在表述“数学概念”时更要做到准确,因为教师的表述可能会最终成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表述,因此,其表述的准确性就显得更加重要,同时教师也通过准确表述为学生起到示范作用.

四、概念巩固:多方巩固学生数学概念,奠定准确运用基础

巩固是中学数学概念教学的重要环节,“巩固”得适当、科学与否,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及后续运用的效果.关于数学概念的巩固,不是重复要求学生表述数学概念,或者是要求学生“背诵”数学概念,其应该是通过“变式”来反复地训练学生,让学生从不同的“变式”中体会其所蕴含的“同一本质”.所谓变式,是指不断提供给学生各种“感性材料”,并不断变换其表现形式,非本质属性可能时有时无、或多或少,但本质属性始终保持不变.巧妙、恰当地运用“变式”不仅能有效巩固学生所学数学概念,更能使学生的思维不受消极定式束缚而保持一种灵活性.而我们之所以要巩固数学概念,则是考虑到学生初步形成某个数概念,巩固程度差,易受到外界因素及内部相近概念的干扰,“变式”有助于学生成功抵抗这种“干扰”.

五、概念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知识学习最终的目的在于应用,学生学习数学概念亦是如此,考虑到学生数学概念知识的应用效果,我们就不得不提出一个基本原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当一个抽象的数学概念知识,与实际生活内容、生活现象结合起来,并用来及成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时候,它就具备了被再次深化、深入理解的可能性,或者说会被再次地深化和深入理解,这也是我们所说的知识应用的重要性.为此,为了强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深入理解,有必要专门引导学生应用所学数学概念知识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并努力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数学概念知识成功解决问题,因为学生的实际体验、体会是强化学生数学概念理解与应用的最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沙涓.高中数学理解性学习的教学实践与思索――以概念教W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16(36):6-7.

教学论的概念范文2

关键词:剖析概念;化学教学;突破

化学这门课程概念比较多,逻辑性比较强。化学概念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以后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教学中,我发现年轻教师对概念教学重点强调不够,这样就有少数学生没有抓住化学概念的关键链、关键词、关键字,学习化学就比较困难,成绩不好,有的个别学生中途打退堂鼓。

我任教三十多年了,深深体会到,化学概念是用精辟的语言概括出来的,其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每一个注释都经过推敲并有特定的意义,以保持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初中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都不够高,因此,教师更应重视化学概念教学。下面是我自己的浅薄之见,想与大家畅谈自己的看法。

一、使学生掌握住概念中的关键字和词的含义

化学概念中的字和词都很严格的,不能相差一字,否则会意义皆非。例如,“氧化反应”是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这个概念在教学中必须突出“氧”字。这里的氧不是氧气,而是氧元素。

用CuO+H2,Cu+H2O进一步强调,化合物里的氧跟物质所起的反应,也是氧化反应。

又如,溶液与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别,从表面上看溶液“均一、透明”,后两者“不均一、不透明”,均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用“均匀”这个词?这是因为“均一”表示溶质分子在溶剂里分布均匀,不存在任何聚集状态之处。“透明”这个词学生会产生错觉,认为带颜色的物质都不透明。在这方面对学生必须讲清,所谓“透明”,就是能使光线通过,如红糖水、蓝色硫酸铜溶液。

二、对概念要剖析

例如,分子概念: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这个概念字数不多,但含义有三层。一是决定物质的化学性质,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二是组成物质的微粒有多种,分子只是其中的一种;三是分子是一种微观粒子。

又如,“溶解度”的概念。这个定义较长,在教学中把它分成了四部分,说“四要素”缺一不可。一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二是指在100克溶剂里;三是指达到饱和状态;四是指在上述情况下溶解溶质的克数。这样,对概念剖析、讲解,容易理解,便于记忆。

三、抓住概念中的数量词

在许多化学概念中是通过数量词来说明的,而且“数量“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如,在讲“分解反应”概念时,要抓住“反应物只有一种”。讲“化合反应”概念时,要抓住“生成物只有一种”,这些关键词。又如,在讲酸和碱的定义时,就要突出“全部”二字,以区别酸和酸式盐,碱和碱式盐。

四、在概念中有的加注语,教学中也应重视

教学论的概念范文3

【关键词】概念隐喻;外语教学;认知语言学

一、概念隐喻理论

认知语言学认为,通过一个概念域来理解另一个概念域的方式就是概念隐喻。概念隐喻的形成,是两个概念域之间的结构投射,即利用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相关性,将指示该事物的词语从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映射,借“它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该类事物”(Lakoff&Johnson,1980),通常以A is B的形式表现。这里的所说的“该类事物”即A指目标域,一般是比较抽象、陌生的事物;而“它类事物”即B指源域,通常是人们比较熟悉、具体的、有形的事物。概念隐喻具有常规性、任意性、系统性和不对称性。前两种特性为隐喻的一般特性,系统性和不对称性为概念隐喻独有的特点。

二、概念隐喻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1.词汇的理解与记忆。概念隐喻理论与外语教学最容易结合也是应用最广的方面是词汇教学。Lakoff认为,我们日常生活在中70%的语言都源于概念隐喻,词汇在外语教学中历来都是难点和重点,由于受到结构主义思想的影响,传统词汇教学认为词语与意义间的关系是任意的,所以只注重词汇的机械记忆,忽略了词汇间的认知联系。往往出现学生将一个多义词的每个意项分别的、单独的加以记忆的现象,缺乏系统性有效的记忆与理解。隐喻因具有易理解、化难为易、易记忆、易回忆性、生动有趣和具体形象等特点,可以被用来指导学生学习词汇,改进词汇教学。以单词cool为例,其最初意义为凉的、凉爽的,后来引申出其他相关联的含义:冷色的凉的、凉爽的冷静的冷淡的孤傲冷漠的教师可以借助图示来解释cool的本义与比喻义之间的联系,说明不同词义的扩展和转化是隐喻思维的结果。在词汇教学中应用概念隐喻理论可以帮助学习者形成推理规则,减轻学习负担,省去了死记硬背和重复记忆的麻烦,有助于形成长期记忆。

2.语法的习得。传统教学,语法一直被视为中性的或是一套逻辑的形式框(Hopper,1998)。大多数人将语法定义为语法书和教科书规定语言的使用规则,从而把学习语法也当作是死被教条和规律的过程。语言作为人类思维长期抽象化的成果,是思维的巨大成就,这一点往往被人们忽视。一种语言的语法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并且与民族特性联接紧密。举个简单的例子,英语中的词一般在作为句首或专有名词时首字母才大写,但第一人称单数“I”无论在句子的什么位置都以大写形式出现。如果在这里教师可以把英语语言文化中的崇尚个人主义和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文化加以说明,相信学生对此一定可以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3.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中,阅读是对词汇和篇章的语义层面和意义层面的理解,是对文本意义的检索和推断,教师的重点放在了对词汇、习语和句子的理解。然而,交互式学习理论将阅读视为一种认知的、发展的和社会建构的任务,远远超越仅对书本词汇的理解。阅读理解应该是一种读者从话语信息中建构意义的动态过程。阅读专家Katherine Maria对阅读作了以下定义,通过以下三个因素的互动而从书本建构意义的完整过程:(1)读者由语篇激发的知识,如词语辨认能力、世界知识和语言规则;(2)读者对作者用来建构语篇的语言之阐释;(3)语篇阅读的情景。对词汇的隐喻认知方式在大脑中构成了一套信息概念系统,以图式的投射形式反映出来,因此在阅读理解当中要注意词语隐喻形成的系统,帮助更好的形成对篇章结构、内涵的理解。学习者可以通过目标域与源域的不断互动,同过两者之间的相似形形成联想,构建起对篇章文本的生动有效的理解。

4.文化理解。认知隐喻理论认为,语言是表达人类思维的方式。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相似性使得隐喻在不同民族中都找得到共性,有助于我们对不同的文化模式下人类的一般思维有进一步的认识。然而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又使得隐喻在不同民族中被赋予不同的含义,相同的意思在不同文化中往往以不同的隐喻来表达,如:汉语中“爱屋及乌”的意思到了英语中变成了“love me,love my dog”。处于两种文化和思维模式的人可能会发现难以将对方隐喻中的目标域与源域联系起来,因为隐喻思维能力与文化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对隐喻的理解要取决于对该种文化的熟悉和理解,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一种文化模式下很常见的隐喻,在非本族语看来却相当难以理解。学习文化的过程与学习该文化的隐喻思维能力不可分割。

参 考 文 献

[1]Dirven,R.&V.Marjolijn.Cognitive Exploration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M].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8

[2]Lakoff,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 [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教学论的概念范文4

高中数学概念的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及思想方法的培育有着密切的联系,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教学中应重视数学概念的形成、发展过程和本质的揭示,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掌握并系统归纳深化概念,加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应用和转化。数学概念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正确解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使学生深刻理解和牢固系统地掌握概念并灵活运用概念。因此,探讨概念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有重要的意义。

二、高中数学概念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引入概念,注意揭示概念的形成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应使用不同的方法引入数学概念,揭示概念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1.应用实例引入概念。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所熟悉的事物及实例引入概念,一般先用典型的实例让学生鉴别,然后抓住本质属性抽象概括为一般的概念。如,把宽广无边的平静的湖面看成一个平面;把新书看成一个长方体……有时也可以寻找概念的背景材料,还原概念的有关性质。

2.以旧带新,引入新概念。

我们要注意把握怎样引出新概念,以及怎样运用新概念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应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局限性,以及教学时间等问题。

如,在实数的基础上,由方程x2+1=0,引入新数i,满足此方程,并且和实数一起可以按照通常的四则运算法则进行计算,于是引入复数的概念。.

3.诱发学生的发现动机,引领学生探索概念的形成。

数学概念是客观实际的反映,要引导学生通过学生自己的经验思维探索来形成。如,引进反正弦函数的概念时,可以采取提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思维、探索,最终形成反正弦函数的概念。先让学生作出正弦函数的图像,接着问:正弦函数是否存在反函数?为什么?让学生思考、讨论。学生讨论热烈,气氛浓厚,最后得出:“正弦函数没有反函数”的结论。这是因为正弦函数的映射不是一一映射。教师因势利导:“在什么情况下,其有反函数?”这又诱发了学生的发现动机,学生通过自思维,最终形成反正弦函数的概念。

4.通过演示、实验教学相关概念,激发学生灵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带领学生通过演示、实验发现再经过分析综合,归纳概括得到有关概念,在这些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灵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教学圆柱、圆锥、圆台和球等概念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将矩形、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和半圆分别绕着它的一边、一直角边、垂直于底边的腰所在的直线和直径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分别叫做圆柱、圆锥、圆台和球。

(二)分析概念,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

引入概念后,进一步对概念作精辟的分析,揭示其本质特征。

1.引领学生分析理解概念中各词、句的真实含义。

对于叙述简练及比较抽象的概念,必须深刻揭示每一词、句的真实含义。

例如,平行线的定义要抓住两个关键词,“同一平面内”及“不相交”。

这样既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概念,又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从而增强学生运用概念时科学分析的自觉性。

2.指导学生认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把握概念的本质。

正确解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能使学生理解、掌握及运用概念。许多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通过充分条件的推论形式表现出来,如奇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像关于x轴对称,反之成立。教师应指导学生深刻认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使知识系统化,把握概念的本质。

3.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

有些概念涉及的面比较广,在教学时要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通过本质特征的分析,带动整个概念的理解。

例如,正弦函数的概念,涉及到比的意义、角的大小、点的坐标、距离公式、相似三角形、函数概念等知识。“比”是这个概念的本质特征,可以紧扣函数这一基本线索,从中找出自变量、函数,以及它们的对应法则等,帮助学生理解正弦函数的概念。

(三)加强区分比较,揭示相关概念的关系。

随着数学知识的发展,学习数学概念也要在数学知识体系中不断加深认识。

1.循序渐进,全程把握相关概念,不断深化概念。

有些概念贯穿于中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如函数概念,绝对值概念等。对这些概念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经历着由表面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由初浅到深化,由局部到整体的过程。

2.通过比较,区分概念。

对于成对出现的有些概念,如由概念的逆反关系派生出来的指数与对数、导数与原函数等;由某一概念通过逐步推广引申得来的,如任意角三角函数是由锐角三角函数推广得来的,等等。注意对相近、对立、衍生概念之间的比较,有利于准确理解概念。

三、数学概念教学的反思

(一)增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表象。

数学概念具有精练、抽象、严密等特征,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时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其所表述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增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感性认识,借助图形、模型、实物等手段来帮助学生提炼所学概念的感性认识,同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重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社会环境的联系,帮助学生对数学概念形成正确的数学表象,从而得到对这些概念的理性认识。

(二)重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

教师在进行数学概念教学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中的知识、经验,以及态度等因素对学习的影响。

(三)重视概念网络,注重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

教师可以通过归纳汇总的方法,加强概念之间的联系,启发引导学生系统地理解概念,提高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例如在学习对数函数时,教师可以比较幂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在概念、意义及应用方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分别理解其本质含义。

(四)强调合作学习,注重交流。

在学习中,学生经常会遇到困惑,如果能及时得到教师或同学的指点将对其理解和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学习是解除这个困惑的最好的方法。合作学习,既可以培养团队精神,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索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发展。

(五)开展数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数学概念。

在学习数学时,学生总是对数学知识的原形和实际应用发生兴趣,而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生动活泼的关于数学问题的实例。因此,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带有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从一些具体的实例出发,通过他们自己动手操作、思考、请教他人,或者与同学一起探讨,探索出一些对他们来说是新的概念或规律。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促进了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四、结语

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尽可能帮助学生从多方面领会概念的内涵,经历从认识概念到理解其多重意义、应用领域等过程,引领学生在研究某个概念与其他概念的区别和联系中揭示其个性的、本质的特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概念的“原形”,真正将数学概念的教学落到实处,以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1]章士藻.中学数学教育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2]李善良.概念学习中的错误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2,(03).

[3]张耀.数学概念研究综述[J].运城学院学报,2005,(04).

教学论的概念范文5

其中,概念课的教学具有三个显性的教学任务:

1.知道概念是什么(名称、定义、属性和例证分析);

2.运用概念去办事(分类、属性的运用);

3.辨明新概念与有关概念的关系,形成概念系统。

因此,根据概念课的显性教学任务,我们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一般按照以下的顺序。

1.获得概念:提供尽可能充足的实验事实或数据或经验,加以归纳、概括形成概念。或通过复习原有概念,并分析与新概念的关系,用演绎的方法形成概念。

2.明确概念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初步建立概念后,通过解释、判断正或反例、主动举例等变式训练,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明确其适用范围和条件等。

3.运用概念对外办事:通过在新的情景中运用概念进行分类或解释、比较新旧概念、运用概念的属性作出推论等变式训练,巩固、内化新概念,形成概念系统。

本文是基于科学取向教学论的理论指导,对人教版必修2《原电池》的教材内容与学生学习能力起点、教学目标(终点)等进行分析,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提供验证实验,习得原电池概念,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科学探究,总结构成原电池形成的条件,力图帮助学生在学习原电池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运用原电池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原电池原理是中学化学重要基本理论之一,从反应物之间电子转移的角度看,原电池概念的形成是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拓展和应用;从思维角度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思想,是对火力发电的原理“化学能一热能一机械能一电能”思维方式的反思和突破。

2.学生分析

经过一年半化学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氧化还原反应等相关知识,学生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由于原电池学生第一次接触学习,学习上力求激发兴趣,不宜马上拓展。

二、教学目标分析

课标要求:《化学课程标准》对于原电池的要求描述是: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

1.写图示――明确“教什么”(表1)

2.定内容,析途径――确定教学方法和学习途径

根据图式,本节课主要学习原电池定义(命题学习)、原电池原理(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三重表征学习)、原电池形成条件(实验归纳途径学习)。

3.清序列――确定教学顺序

(1)写出主要结论和建立的逻辑过程(见表2)

(2)获得结论的途径

学生学习经历遵循实验归纳途径:提出问题、假设猜测、规划研究方案、设计实验、执行实验、处理数据、获得结论等环节。

4.教学目标的设置

科学取向教学论强调目标的导学、导教和指导测量和评价的作用。为此,教学目标设置要简明、精要,可以观察和测量。教学目标应陈述预期学生学习的结果,用学生通过学习后会做什么(技能)和会说什么(知识)来陈述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置如下:

.

(1)了解原电池的定义:知道火力发电的原理是将化石燃料燃烧放出的能量(即化学能)先转变为机械能再转变为电能,知道原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以铜锌原电池(稀H:SO4作电解液)为例,从宏观(实验现象)――微观(线路中电子、溶液中离子流动的方向分析)――符号(电极反应式)三重表征,判断正负极,正确规范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

(3)通过探究实验,能说出原电池形成的条件,会判断原电池装置图,了解对比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运用,学会控制实验条件的研究方法。

5.知识类型分析(见表3)

综上,本节课属于概念课的范畴。以下是教学实践过程。

2.教学流程

环节一:获得概念

通过火力发电初步习得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

[引入]展示“西红柿”电池(激发兴趣和探究欲望),]有电,为何灯泡会亮呢?

[讨论]物质中的化学能有无可能转化为电能呢?又是如何转化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原电池。首先我们看课本第40页,通过图2―7,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目前发电总量构成中,火电仍居榜首。结合图2-8燃煤发电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提问]上述能量转化过程有何弊端?

[小结]环境污染,转化步骤多、损失大,有无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师生小结]原电池的定义:我们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设计意图:以一个水果电池进行课堂引入,马上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兴趣,唤起其好奇心。后续提供了火力发电的弊端,引导学生选择一种能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化学反应,然后提出原电池概念,水到渠成。

环节二:明确概念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提供实验事实,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三重表征学习)

[提问]要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必须要选择合适类型的化学反应。电流是电子的定向移动引起的,在前面学过的哪种反应类型有电子的转移?

[学生回答]氧化还原反应。

[过渡]要想使氧化还原反应释放的能量不通过热能直接转变为电能,就要设计一种装置,使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区域进行,并使其间的电子转移,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电流。

宏观:

[演示实验]实验2-4: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导线中间接入一个电流表),平行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观察现象并准确记录。

微观:

[提问]第41页《学与问》:根据你所了解的电学知识,你知道电子是怎样流动的吗?你如何判断装置的正、负极?

[学生回答]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电流表指针偏向的是正极。

[教师设疑]1.铜不与稀硫酸反应,铜片上的气体是哪里来的?

2.氢离子转变为氢气所需的电子从何而来?

讨论结果预设:锌失去的电子通过导线转移到铜片上,氢离子在铜片上得电子转变为氢气;

电流计指针偏转说明导线中有电子流过,证明氢离子得到的电子确实是锌片失去,通过导线传递到铜片上的。

设计意图:我们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说明产生了电流,通过实验,引导学生从三重表征学习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过程中从实验现象中设计疑问,让学生更深刻理解原电池工作原理。

环节三:明确概念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原电池形成的条件(实验归纳途径学习)

提出问题:

[过渡]原电池的发明实现了化学能和电能的直接转化,怎么判断一个类似的装置能否组成原电池?(能否有电流产生)

猜想、设计方案并实验:

[学生活动]第41页“科学探究”,学生自行从给定的实验用品中选择组成原电池,画出电池装置示意图。根据小组画出的示意图进行实验,讨论哪些装置可以形成原电池。(使学生学会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探究原电池的组成条件)

实验用品:锌片、铜片、铁片、石墨电极各两套,导线、金属夹、灵敏电流表、稀硫酸、酒精溶液、烧杯。

[v解]根据学生可能的实验结果cu-zn、Cu-Fe、Cu-C、Cu-Cu、Zn-Fe、Zn-C、Zn-Zn、Fe-c、Fe-Fe、C-C等可能组合进行分析,得出可形成原电池的装置。

思考讨论与处理数据:

[思考与交流]通过以上实验,原电池应由哪几部分构成,各起什么作用?构成一个原电池需要哪些条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实际情况进行更深的探讨,在探究中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得出结论:[小结]组成原电池的条件:应由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是非金属导体)作电极;电解质溶液提供离子移动;导线,使两极相连形成闭合电路。相对活泼的金属做负极。

[教师强调]构成原电池的条件:两极一液成回路。

设计意图:这是课本的科学探究,按照实验归纳学习的途径,通过让学生自主设计原电池装置,分析归纳总结出原电池形成的条件,培养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思维能力。此环节可以按照学生的水平层次,教师可进行改进。

环节四:运用概念对外办事

运用原电池原理解决问题

1.下列各装置中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

2.“西红柿”电池中灯泡为何亮了?

3.故事:在伦敦的上流社会,有一位贵族夫人格林太太,她有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但其中镶有两颗假牙:一颗是黄金的一这是格林太太富有的象征;另一颗是不锈钢的(这是一次车祸留下的痕迹)。

令人百思不解的是:打从车祸以后,格林太太经常头疼,夜间失眠,心情烦躁……尽管一些国际上知名的专家教授绞尽脑汁但格林太太的病症未能有丝毫的减轻,而且日趋严重……她的病真的就没治了吗?

后来是一位化学家解除了她的痛苦。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吗?

设计意图:通过对原电池的学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化学学科的价值,生活处处是化学。

[课堂小结]

四、教学实践反思

教学论的概念范文6

关键词:概念隐喻理论;英语词汇教学;隐喻

1 引言

词汇是构成语言最基本的材料,扩大词汇量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前提。因此,探讨如何有效地改进英语词汇教学自然成了外语界普遍关注的课题。然而由于英语词汇量大,词义变化复杂,可遵循的规律较少,词汇教学一直被认为是英语教学的难点。再加上长期以来对词汇的认识存在着种种误区,导致英语词汇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因此,一些语言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开始探索词汇教学的新方法,试图把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与英语词汇教学的实践结合起来。

2 概念隐喻应用于词汇教学的理论基础

20 世纪80 年代初,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概念隐喻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1、隐喻不是一种修辞手法,而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语言只是概念隐喻的表层体现,在语言表达方面,隐喻是一种正常的表达方式,而不再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方式。2、 隐喻的表达是基于相似性基础上的跨域映射。隐喻包含两个域: 源域和目标域。前者通常是人们较为熟悉的、具体的概念,而后者一般是人们不太熟悉的、抽象的概念。通过将源域映射在目标域上, 目标域从而得到理解。3.隐喻是基于身体经验的, 它是身体的、经验的。我们可以实实在在地感受它给我们带来的阐释效果。因为有些经历是人类共同具有的, 有些则受人们所处的文化环境的制约, 所以有些隐喻具有文化普遍性, 有些则具有文化独特性。

3 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英语词汇教学

概念隐喻作为人类思维和认知世界的方式, 与词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有利于加深我们对新词含义、多义词以及词汇运用、词汇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利用隐喻来学习英语词汇,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教学的角度看,要将隐喻引入到英语词汇的教学,笔者认为教师应关注以下问题:

3.1 重视基本词汇的隐喻意义

人的思维过程是隐喻的。据统计, 普通语言中大约70%的表达方式是源于隐喻概念。Lakoff 等许多学者认为日常语言中充满了隐喻, 而隐喻意义丰富的常常是基本范畴词汇。因此我们在重视基本词汇教学的同时, 应该要重视词语隐喻意义的介绍, 特别是基本范畴词汇隐喻意义的讲解, 帮助学生正确掌握词语内部的基本词义和隐喻词义, 并认清两者之间的联系。以heart 为例: 由于heart( 心) 在喜怒哀乐等各种特殊生理和心理活动表现出的独特地位,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用来喻指这些活动有关的词语, 而作为普通义( 仅指心脏) 的用法相比较起来要少得多。如:heartache( 悲痛, 伤心),heartburning( 嫉妒, 不满) , heartfelt( 诚心诚意的) , heartsick( 垂头丧气的) , heartless( 无情的,残酷的) 等。在习语中的隐喻用法更多, 如: with all one’s heart( 欣然地) ; have a heart( 同情, 谅解) ; have one’s heart in one’s mouth ( 深为惊恐) ; take fresh heart at sth.( 对……有信心) ; wear one’s heart on/upon one’s sleeve ( 表露自己的感情) 等。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到隐喻思维再创造新词新义中的作用有助于学生从认知的角度理解词汇构成, 加深印象强化记忆, 使词汇学习不再枯燥乏味而变得更有意义, 也可鼓励学生利用隐喻思维大胆联想, 积极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帮助他们探寻隐喻的规律性, 以基本词汇为基础扩大词汇量。

3.2 引导学生通过隐喻来理解、记忆英语多义词

通过概念隐喻分析多义词。换句话说,多义词的原型意义(基本意义)直接来自于人类的经验世界――具体的概念域,其它意义是在具体的概念域映射于抽象的概念域的过程中产生的,即多义词义项之间的联系是基于概念隐喻产生的。因此,当人们命名新事物,会运用隐喻手段,利用两个认知域的相似性,在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实现跨域映射,最终用源域中概念相应的词汇去表达目标域的概念。如“face”这个词,在入的身体部分中位于头的前部,从额头到下巴的部分,包括五官,通过隐喻发展为表示空间的词如:the face of the earth(地面)、the face of a building(楼的正面)the face of a clock(钟的面);再一步通过概念隐喻延伸到“外表、名声、尊严”的意思,于是就有了下面的表达face value(票面价值)、lose face(丢脸)。另外,a sad face(悲伤地面容)、a dice has six faces(一个骰子有六面)也是“face”这个词的延伸出来的。除此之外,很多表示颜色的词语(红、黄、蓝、绿、黑等)、关于植物的名称(桂树、橄榄枝、苹果等)也具有丰富的隐喻意义。

3.3 应用概念隐喻帮助学生进行文化差异的比较

隐喻与文化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由于人类不同民族隐喻认知的普遍性和认知结构存在的共性,不同的语言会存在一些相似的概念隐喻。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很多相似的隐喻表达。例如英汉语言文化中都有:Love is a journey(爱情是旅行)、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eye of a needle(针眼)、mouth of a hole(洞口)、flesh of fruits(果肉)等。我们将这类具有相似性或等同性的词汇称之为英汉文化共核词。在英汉语言中,相同颜色可表达截然不同的隐喻意义。绿色在西方文化中可能被联想为“缺乏经验”如:green hand(生手)、as green as grass(幼稚);而在中国文化中,绿色代表希望和新生,但也有贬义的意思,如戴绿帽子(be a cuckold).英语中的sheep(绵羊)是褒义,但goat(山羊)有“好色之徒”的意义。荷花在中国具有除淤泥而不染的纯洁之意,而在西方,lotus却被赋予“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文化含义。

4 结束语

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英语词汇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法的不足,为词汇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更科学更有效的英语词汇教学之路的大门。它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得词汇的学习不再枯燥乏味, 因而在教学上是切实可行并值得大力推荐的。

参考文献

[1]蓝纯. 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2]赵艳芳. 认知语言学概论[M]. 上海: 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汪榕培. 英语词汇学教程[M]. 上海: 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束定芳. 隐喻学研究[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