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足球教学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体育足球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体育足球教学设计

初中体育足球教学设计范文1

关键词:体质健康促进;初中体育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4)03-

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是一项致力于青少年自身发展和人类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又是一项当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系统工程。增强青少年体质是初级中学体育课的根本任务,此阶段是一个人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生活习惯的重要节点,是提高青少年学生健康水平的关键时间段。

“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初中体育课的教学设计要结合初中生的身心特征、体育基础等情况,贯彻以健康促进为重点、以育人为目标、以体育锻炼为基本手段、以丰富、合理的教学内容为载体的基本原则,增强学生体制,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初中体育课的教学设计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以体质健康、体育课、教学设计等为关键词,借助于中国知网、超星图书数据库和互联网等搜索工具查询了相关文章,并对其认真研读和参考借鉴。

1.2.2 专家访谈法。通过对初中体育教师、学生和相关专家等对初中体育课教学设计中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的相关状况进行了访谈。

1.2.3 逻辑分析法。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和调研资料对调查数据的统计结果,进行逻辑归纳和理论分析,得出结论和建议。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初中体育课指导思想的转变

体育课指导思想即:指导体育教学,并带有一定的方向性、指导性、全局性和长远性的教学思想,是国家、集体和个人对体育教学认识和要求的反映,是体育教学工作的指南。因此,只有在科学、合理的学校体育课指导思想统领下,才能设计出符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并提高初中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教学设计。

“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的初中体育课指导思想一方面要贯彻和落实“健康第一”,结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将增进学生健康的思想贯穿于体育课教学的全过程;另一方面,“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的初中体育课指导思想要遵循体育学科的特点和体育教育的教学规律,教学活动要遵循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运动负荷变化规律、体育教育的实践性规律以及运动项目的自身特点,保障不同年级、不同学期、不同身体状况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另外,为了“体质健康促进”教学效果的连续性,初中体育课指导思想还应注重教学内容和功能间的衔接与互补,例如体操可以发展学生的协调性和柔韧性,田径可以发展学生的耐力和速度,而篮球可以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如果将这三个项目科学合理的组合在一起,可以发挥体育课教学效果的全面性,促进学生各项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2.2 “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初中体育课教学目标的定位

体育课的教学目标是初中体育课的亚目标,是体育教学活动预期要达到的教学结果和标准,是体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初中体育课教学设计中,设定明确、合理和可操作化地体育课教学目标,对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是十分必要的。

“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初中体育课教学目标的设定,一方面要根据国家课程标准提出的五个教学目标:即身体发展、运动参与、知识技能、心理发展与社会适应,结合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教学内容,选取其中的几个目标进行设定,一般情况下只选择其中的三个目标来设定体育课教学目标,以保障初中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标,推进教学改革进程,达到初中生体质健康的目标,学生对“健康与体育锻炼关系”的科学认识也应当列为初中体育课教学目标的一部分。因为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更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而通过长期有序的体育锻炼既可以达到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与社会的交流。学生也只有理解了“健康与体育锻炼关系”的真正内涵,才能真正朝着健康的道路上迈进。

2.3 “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初中体育课教学的组织安排

体育课的组织教法是指体育教师根据学生、教学内容、场地器材等方面的情况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各种组织措施。它是学生获得体育技能、体质健康促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渠道。

“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的体育课教学组织的严谨与否直接影响了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是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的重要基础,因此初中体育教师要科学、严谨的组织体育课的教学。首先,初中体育课要有正常的课堂秩序,并根据教学内容、场地器材和学生等情况下选择适宜的教学组织形式:充分利用场地器材以提高练习的密度,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以避免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其次,要保障初中体育课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初中体育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上要注意加强学生主动、持续进行身体练习的时间以达到预设的强度的目的,还应注意各教学内容的联接要连贯,减少因队伍调动、过多的讲解造成的停顿时间。同时在客观上也要求教师精讲多练,练为主、讲为辅,保证学生生理机能状态始终处在较合适的水平上;另外,还要保障教学步骤的清晰以及教学过程的自然流畅,初中体育课要根据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教学步骤,努力营造轻松、愉快、和谐和主动的课堂教学氛围,既能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运动技能,又使学生得到了持续的锻炼,给学生以“水到渠成”之感。

2.4 “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初中体育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长的整体优化

教学内容是指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选用的、使学习者从现有状态过渡到目标状态的载体。课时安排在这里仅指完成该项教学内容的时间。初中体育课中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长的合理搭配是一切体育教学工作的逻辑起点,其合理性与否不仅影响着学校体育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影响着学生“兴趣”的形成。初中生是初中体育课教学的主体,体育课教学内容既要符合初中生身心特征,又要以促进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的;体质健康促进是初中体育课的重要功能,所以体育课教学内容的选择既不能一味的迁就学生的兴趣,又不能遵循保守的教学;所以,“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的初中体育课既要有针对性的进行体育健康干预,又要集中力量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水平。

“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的初中体育课教学内容应该是综合、多层面的,并应逐渐渗透于学生学习和生活之中的目的。考虑学校和学生条件,突出贡献健康为主的运动项目,学校体育内容应尽量选择针对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运动项目。如加强跑步、球类运动等项目,增添趣味运动等。更不要因运动项目的对抗性强,容易造成意外事故给学校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而取消户外运动的项目。因此,借鉴体质健康促进理论,结合学校体育特点,按照学生对项目的喜好程度,体育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分类。像羽毛球、篮球、足球等学生一旦接触就会喜欢的项目,在课程安排上可以设置多课时、长时间的教学,使学生在体育学习的无形中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像跳远、跳高、铅球等相对枯燥、学生比较厌烦的运动项目,在课程安排上可以少安排课时,并且时间不宜长久,保障初中体育课整体的实效性。还有像长跑这类初次接触给人比较单调、厌烦的感觉,但是如果学生一旦形成兴趣就会受益终身的项目,这类项目的兴趣点一般在几节课以后,所以应安排在学生神经活动的兴奋期阶段上课,以保持学生对这类教学内容兴趣的持续性;另外,初中阶段是学生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因此对符合符合初中生速度、耐力发展的运动项目,要着重增加初中生练习的量与强度。

2.5 “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初中体育课教学评价的创新

教学评价是指运用科学可行的评价方法,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进行价值评判,为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可靠的信息和科学依据,也是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合理的教学评价是初中体育课教学的动力,教学评价的高度直接决定了初中体育课的走向。

“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的初中体育课教学评价应着重看学生的体质是否有所增强,而不是过多的在体育课教学形式上把关。但是学生体质健康的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初中体育课的教学评价应当既有长期效应的评价,又有中期效应的评价和短期效应的评价。首先,从长期效应来看,学校体质健康环境的建设状况是教学评价长期效果的重要指标,而通过学校体育教育,学生的社会、心理和身体健康以及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是否得到显著提高也应当列于评价指标之中;其次,从中期效应来讲,应当包括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行为变化、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动技能的增长,教师在教学内容上的合理化、教学功能的连续性以及体育课后的影响性等。最后,短期效果即课堂效果,因此评价应当着重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率、练习时间、参与的积极性、对教学内容的喜爱程度以及教师在课上的组织、教学方法等方面。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长期效应是一种追求,也是学校体质健康促进环境建设的理想状态,而这种追求的实现需要建立在短期和中期效应的前提下,尤其是以合理建构的课堂效应为基础,即体育课程的具体实践活动,否则,就会成为一种空喊的口号,一种盲目的随从,而最终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3 结论和建议

3.1 结论

3.1.1 “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的初中体育课指导思想在“健康第一”的基础上,要突出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突出初中体育课教学内容与功能的衔接与互补。初中体育课教学的指导思想是统领体育课教学的关键点,只有指导思想正确了,才能设计出有利于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体育课。

3.1.2“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的初中体育课教学目标在突出身体发展、运动参与、知识技能、心理发展与社会适应五个方面内容的基础上,要着重强调学生对“健康”内涵的科学理解。体育课教学目标是指引初中体育课教学的灯塔,只有目标明确了,才能使初中体育课走向正确的道路。

3.1.3“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的初中体育课的组织教法的严谨与否直接影响到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因此初中体育课的教学组织形式既要保障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又要保障教学步骤的清晰性以及教学过程的流畅性。

3.1.4“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的初中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类,对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产生长远影响的以及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可以安排较长的学习时间。

3.1.5“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的初中体育课的教学评价应当以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为重点,通过短期效应、中期效应以及长期效应的评价,为学生体质健康的长期发展考虑,激励初中体育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3.2 建议

3.2.1 初中学校运用体质健康促进理论优化体育课设计,要以落实“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为目标,洞察、分析被我们所忽略的影响学生健康的不利因素,调整初中体育课教学策略,科学干预和影响学生的体育行为,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体育生活方式,使学生受益终身。

3.2.2 想要通过学校体育课改善初中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在体育课上体育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过程引导,而引导的重心就在于课程与教学模式的创新与选择,只有这样,学校体育课才能在相对规范和制度化的道路上迈步前进,教师的教学才能有找到落脚点,健康促进的目标也就成为一种使然的结果。

3.2.3 要达到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目标,除了实施体育课课程改革外,初级中学还应立足于学校体质健康促进的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各种媒体和途径,开辟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健康环境的建设,增强学生的健康知识,强化学生健康意识,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实践中,促使学生健康行为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周丛改.体育强国目标下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机制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06):36.

2 杨忠伟.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杨家照.对体育课堂组织教法的有效选择与运用思考[J].2011(2):65.

4 林莉,孙仕舜,董德龙.学校体育对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8):42.

5 张勇,张岩.学校健康促进与增强青少年体质的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4):75.

初中体育足球教学设计范文2

【关键词】初中体育 “游戏式”教学 互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2-0113-01

“游戏式”教学方法是现代教育学发展当中的一种创新式教育法。基于体育活动本身就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采用“游戏式”教学方法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同时,初中体育“游戏式”教学方法还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椭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一、“游戏式”教学方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影响

初中体育“游戏式”教学方法,是在“新课改”背景之下提出的,是目前深受初中学生喜爱的体育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从缓解学习压力、促进和谐关系、增强团队意识等方面都有显著作用和影响。

初中阶段的学习,是学生小学和高中阶段的过渡时期。很多学生在这一阶段都难以适应突然增加的学习负担。因此,在这一阶段,学生极易出现焦虑、逆反的心理,甚至出现心里疾病。“游戏式”教学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暂时放下学业压力、体会游戏中的快乐、增加同学之间的和谐关系,从而达到放松身心、缓解学习压力的效果。

同时,体育游戏是一种群体性活动,侧重团队合作。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需要放下自我意识、突出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强调遵守游戏规则。这对纪律观念较差、自我意识较强、合作能力不足的初中生而言,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训练方式。同时,在游戏的过程中,能够提高团队内、班级内的凝聚力、改善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二、“游戏式”教学方法的应用策略

“游戏式”教学方法在初中体育课程当中的应用策略,主要涵盖了准备活动、体育技能教学和一些游戏设计的注意事项。

(一)准备活动中的“游戏式”教学

传统的初中体育课堂内,准备活动主要包括了慢跑、伸展练习、体操等活动量小、活动幅度轻微的方式。而这些体育动作通常没有难度、反复性极强,很容易在课堂一开始就使得课堂气氛沉闷,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准备活动中的“游戏式”教学,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的游戏,例如:体操活动中,安排“体操接龙”,由学生依次领操,提高学生参与度;慢跑活动中,组织开展“蛇行跑”、“慢跑抱团”等游戏,使得慢跑的线路更加多样化、慢跑过程中增加一些趣味性的项目,以此来激发学生积极性。

(二)体育技能中的“游戏式”教学

体育技能的教学,是体育课程中的主要内容。这一部分的教学工作,以体育项目的基本入门技巧和动作为主,有一定的枯燥性,可以在此加入“游戏式”教学。常用的教学案例如下:

1. 在篮球教学中,在学生学会了基本的运球技巧、投篮技巧之后,通过适当时间的练习,让学生熟悉并掌握这些技巧,之后可以引入多人运球接力、投篮比赛等方式,将基本的运球和投球技术练习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进行,增加训练的趣味性。

2. 在足球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每人在运球前进的时候,需要避免其他成员的截球,截球成功或者运球成功,都能得分,这种方式能够将足球比赛过程中的截球和护球行为,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训练。

3. 在长跑练习中,可以采取越野竞赛的形式,不再是以田径场作为唯一的长跑路线,而是以学校内任意路线作为长跑路线,增加了长跑的趣味性;也可以采用追逐竞赛的方式,打破传统的长跑过程中,孤独乏味的训练过程,让学生体会到体育课堂的乐趣。

(三)游戏设计的注意事项

在游戏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如下几点注意事项:

1. 游戏的安全性:在一些对抗型和竞技型的游戏设计中,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因此,游戏规则的设置必须安全合理,防止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为了得分,而采取某些激烈的游戏行为,从而造成体育伤害。同时,在游戏进行时,体育教师必须全程监督和指导,保证轻松和谐的游戏氛围、确保严而有序的游戏秩序。

2. 游戏的负荷量:部分游戏可能比原有的教学课程的运动负荷量更大,因此在课堂中的游戏数量和运动量都必须进行控制,使得学生年龄与负荷量能够相互匹配。在具体某一次的课堂教学中,不宜增加过多的竞技类和对抗类的游戏活动,这样只会造成学生超负荷的活动量,可能会造成学生课后的过于疲劳、运动劳损。

3. 游戏规则制定:教师在制定游戏规则时,一定要做到公正裁判,来保证游戏顺利进行。体育教师不仅要熟悉游戏的名称、游戏方式、游戏规则,还应该在规则制定中留有余地、具备一定的判断和协调能力,在游戏过程中能够处理临时发生的冲突,确保游戏活动中的和谐氛围、保证游戏顺利进行。

4. 游戏奖励方式制定:在游戏结束之后,需要对游戏中表现出色的学生进行表扬,同时明确,游戏中没有失败者,对表现不佳的学生进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游戏之后,通过表扬和鼓励的方式,对游戏进行总结,并启发学生多进行思考、交流与合作。

初中体育足球教学设计范文3

关键词:初中体育;激趣;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3.03.006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提到,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基础。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时,才会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体育课作为一门活动性很强的课程,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有些教师过于强调体育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不注意方法的创新,使本该趣味性很强的活动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学习没有兴趣,影响了教学的实效性。那么在初中体育课堂上,如何改变这样的现状,使学生重拾体育锻炼的兴趣呢?笔者认为,这需要体育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大胆创新,优化教学方式,丰富学习的内容,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打造趣味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法以其丰富、生动的教学场景,能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新课改以来提倡的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在初中体育课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个性特点,打造趣味化的教学情境,使课堂的教学形式更加的丰富、多彩,使学生在快乐的情境体验中,增强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实现教学的高效化。

例如,在上负重练习时,为了丰富活动的形式,我创设了“硝烟弥漫过电网”的情境。将操场中无网的足球门框拉上绳子作为电网,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进行钻电网的活动。在活动中,各小组要在不触到“电网”的前提下将组员背过去,若触网则该名组员就“牺牲”。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负重练习变得富有趣味性了,学生在快乐的体验中,完成了学习的任务,实现了技能的训练。

原本在这一课的练习中,很多教师会采用搬重物的方式,让学生锻炼上肢的力量,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学生的积极性是不高的。我在设计了“硝烟弥漫过电网”的情境后,学生将自己设想成在战场上拯救战友,大大激发了他们活动的主动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创设趣味性活动,关注学习兴趣

体育课的最大特点就是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来实现教学的目的,所以活动是体育课最大的优势。但是,体育活动如果过分强调技能训练,不注重方式,在机械化的重复中,容易使学生感到疲惫而失去兴趣。对此,教师需要创设具体的、生活化的、趣味性的活动,结合以适当的技能训练,通过优化的活动设计,提高学生的兴趣。

1、创设游戏,提高趣味性

初中生好玩、好动,他们喜欢趣味性的游戏。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设计有一定挑战性的游戏活动,落实课堂中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快乐的“玩”中,获得相应的技能训练。例如,我在上快速跑的内容时,设计了一个“虎口逃生”的游戏,将学生分成几组,分别扮演逃生者和老虎,将活动放在足球场中,老虎出没在固定的场所,逃生者要发挥自己的灵活性和速度顺利穿过才算赢,而老虎则要设法抓住穿过的人。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玩得很开心,在游戏中学习了相关的技能。

2、通过比赛活动,激发兴趣

初中生都有很强的好胜心理,他们在活动中超越他人时,能获得快乐的体验,反过来又会激发他们的兴趣。例如,在体育课上,我经常将一些技能训练活动设计成小组对抗赛、擂台挑战赛等,在这样的活动中,有的需要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实现挑战成功,有的需要为集体争取荣誉,激发他们的合作意识,有的活动是要挑战他人,战胜自己,获得成就感。这样的活动,由于学生可以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加,因此非常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但是在这样的活动设计中,教师要注意兼顾弱者,防止成为个别学生的表演赛。

三、开展激励性评价,提升体育兴趣

《体育课程标准》提到,要丰富评价的方式,既关注终端成绩,又关注过程和进步,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的重要作用。因此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发挥评价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的作用。教学评价要改变选拨性的观念,多采用激励性的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中能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

1、实施差别化评价,关注学生的差异

新课程理念是建立在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之上的,关注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是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的前提。在课堂评价上,教师要尊重这种个体差异,以差别化的评价方式,关注每位学生在学习中的发展,使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例如,我在上篮球传接球的内容时,在给学生讲解了动作要领并进行了动作示范后,我让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由小组长负责,设计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方式,进行技能训练。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组织了多种活动方式,有的同学围成一圈,进行抢断球游戏,有的同学进行运动中传接球和断球活动等等,在活动中,他们不断总结经验和方法,提高动作的水平。我对于学生的创造进行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你们真厉害,能采用这么有趣的活动。”在教师的激励下,学生创新求异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了,提高了活动的兴趣。

2、评价主体多元化,丰富评价的形式

在教学评价中,教师要改变评价权威的地位,发挥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主体地位,采用学生自评和互评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习跳远的内容时,我在讲解了动作要领后,将学生分组练习,学生在分组跳的过程中总结跳远的经验和方法。然后集中交流,并由学生对自己的动作要领自评,然后其他小组派代表进行互评,指出该学生的动作值得肯定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在这样的评价活动中,学生不仅会反思自己的动作,也会对他人的动作进行客观的评价,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成功体验,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总之,初中体育课只有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教学的效率。在教学中,教师要进行积极的教学设计,发挥教学的智慧,优化教学的过程,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快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刘梅.快乐体育教学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1.28.

[2]吴胜平.浅析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02.

[3]张永和.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之我见[J].体育博览,2011.07.

初中体育足球教学设计范文4

初中体育课的教学设计

发展速度、有氧耐力和灵敏性。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和机能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各种跑的练习对身体健康的意义,并掌握利用跑发展各项身体能力的锻炼方法。

能力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到参与运动锻炼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奔跑能力,发展学生的速度和耐力水平,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教学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利用多种跑的游戏练习,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树立竞争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方法和获得成功感。

[重点、难点]

1.

本课重点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和机能的影响,从而养成长期参与运动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

难点是掌握各种跑的锻炼方法及利用这些方法发展各项身体能力。

[设计思路]

(一)教材的选择

发展体能(速度、耐力和灵敏性)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身体健康目标学习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发展体能的教学形式和内容种类较多,其中各种跑的练习是最常用的方法。跑是人体最基本的运动能力,是所有运动的基础,也是初中学段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田径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快速跑、耐久力跑、障碍跑、接力跑、协作跑等形式。本课针对水平四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根据学校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选择以多种跑的游戏练习为教学内容,使学生达到发展体能的目的。

(二)教学策略

由于本课的教学技术内容含量少,技术动作比较单一。若只是反复进行各种跑的练习,不但容易使学生过度疲劳,收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而且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本课改变了传统的由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传习式教学模式,而是以“三趣”教学,即以教有情趣、学有兴趣、玩有乐趣为主导,以多种形式的游戏练习为教学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学习方法,将发展学生体能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将教学内容内化为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快乐体育”的教学思想。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

(穿越障碍游戏):学生简单活动身体各部位关节后,成一路纵队以跳、跨、钻、滚等方式,慢跑穿越各种障碍。

(二)快速跑练习(抗洪抢险游戏)

1.

教师讲述解放军战士在抗洪抢险中的事迹,向学生提出向解放军叔叔学习的号召,创设“抗洪抢险”情境进行游戏。

2.

游戏方法:将学生按能力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在起点处分别放置两个空球筐作为防洪大堤;在20米远处设置折返点,折返点处放置球筐两个(内置实心球若干作为防洪沙包);要求每名学生跑到折返点时,从球筐内取出一个实心球后,迅速返回起点(途中若实心球落地,要拾起后才可继续游戏),将球放入本组的防洪大堤上;该名学生完成防洪任务后,下一名学生继续进行;以最短时间完成抗洪抢险任务的组为获胜组。

(三)耐久力跑练习

1.

教师为学生创设见义勇为捉“小偷”的教学情境,以情境导入游戏练习。

2.

角色分配:学生分成两组,其中将班级中耐力跑水平较高的学生分成一组扮演“小偷”,其他同学扮演见义勇为的好少年。

3.

游戏方法:“小偷”跑离15秒后,好少年开始“追捕”,路线不限,方式不限(可单独追捕亦可分小组追捕);每名“小偷”被捉住后立即离开游戏,10分钟之内将“小偷”全部捉住,为好少年组获胜,反之,“小偷”组获胜。

(四)协作跑练习

1.

教师讲述“赛船”游戏的赛船游戏满语称作“赛威呼”。据史书记载,该项活动是由满族民间赛船演变而来,在现代已成为陆地上进行象征性的赛船活动的一种集体赛跑游戏。

2.

游戏方法:5人一组,5人均站于两根竹竿中间,两手分别握住一根竹竿;前4人面向前方,第5人反向站立,发令后5人一齐向前跑,先跑到终点,队伍不散的组为获胜组。

3.

规则:每个小组在中途因动作不一致,有摔倒、掉竿等情况发生时,必须全体停下,待队伍整理好后才能继续游戏,到达终点是以“舵手”过线为准。

(五)整理活动

学生跟随着轻快优美的音乐做放松操练习,将身心从紧张的游戏情境中解放出来,使心理和身体获得彻底的放松。教师简单总结授课情况,给予全体学生积极性的评价,本课结束。

初中体育课的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敢打敢拼勇争一流及优良的群众主义精神。

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用心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

二、基本状况:

本学期所教的是八年级六个班,每个班人数都在45人左右,男女生人数差不多个半,绝大多数学生身体健康,无户外技能障碍。学生都喜爱户外,但身体协调性差,肥胖等,学习动作不协调。学生身体素质中的硬性指标,如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等素质较差;灵敏、协调等软性指标明显不足。个体发育不均衡,下肢力量尚可,肩部肌肉群力量较差,在此类教材教学是要多加注意。腰背、腰腹力量有待于大幅度提高,这是体育练习成败的关键。诚信的格言

他们的身体素质各异。正因初四学生面临中考,他们的学习压力十分大。如何调整好他们的心理,处理好学习与活动的安排,让他们在体育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是该学期的首要任务。另外思考到男女差别大身体素质各异:男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能够较好的锻炼;女生趋于文静,不好活动,课中就要经常与她们沟通交流,因势利导,及早转变观念,让男生带动女生,培养女生用心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以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三、教材分析

结合本校实际状况,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体育教学工作,传授基本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体育技能,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体育文化知识,在传授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让每个学生都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教材资料有: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田径:跑、跳、投;体操,球类:篮球、足球;身体素质练习。脱缰的野马

教材的重点:跑中的快速跑;跳跃中的跨越式跳高;体操中的单杠动作;球类中的控球技术;

教材的难点:蹲踞式起跑;跳跃中的起跳环节;球类中的人球结合。

四、教学目标和要求

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和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熟练掌握眼保健操和新的广播操。

2、初步学习田径、体操、球类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户外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潜质。

3、“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是我们的目标,在体育游戏中不断地尝试与体验、练习与思考、互学与互评,感受体育户外的乐趣,体会体育户外的益处,体验到战胜困难、获得进步的成功喜悦。

4。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掌握好初四中考多个可能被测试的项目。

5。收集并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体育时事,丰富他们的知识,以备综合潜质考试。

6。让他们体验到户外的乐趣,能够在玩中学,在学中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五、初中体育教学计划具体措施

1、适时了解、分析学生的学习信息。

2、营造贴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户外环境。

3、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采用兴趣化和多样化的教法和手段,充分发挥游戏、竞赛的能动作用,让学生在自主游戏中练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4、根据学生实际,不断变化练习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5、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勇敢、顽强、朝气勃勃和进取向上的精神,启迪思维,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6。利用课中或课后的时刻多与学生沟通交流,转变他们的观念,变被动为主动。

7。认真备好课,向课堂45分要效率,确保学生们能够在愉悦气氛中投入到每节课的学习中。

8。课堂上,参与到学生中间,以此拉近与他们的距离,注重培养体育骨干,起到率先的作用。课中多采用比赛的方式,激励他们敢于争创的好成绩。

9。课后做到及时反思总结。

六、学生方面:

1、学习目的明确,用心自觉的上好体育课。用心学习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着装要轻便合体,穿轻便户外鞋上课。不得携带与体育课无关的首饰、校牌、手机等。

七、德育渗透:

体育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适应潜质具有独特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应个性注意营造友好、和谐的课堂气氛,有意识的融入德育教育,不仅仅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群众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用心进取的心理品质。

本学期的德育渗透包括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1、课堂常规:使学生按规办事、做到有规可循。

2、组织教学:培养团结友爱、养成遵守纪律的群众观,培养其具有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质。

3、结合教材资料安排德育资料。

(1)、基础知识里安排激发学生刻苦锻炼自觉性的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豪感和社会职责感。

(2)、游戏里安排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公正诚实,用心进取、团结友爱的资料。

(3)、田径安排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等意志品质的资料。

(4)、球类中安排培养团结协作等群众主义精神的资料。

(5)、在体操中安排培养互相帮忙的合作意识的资料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用心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建立终身户外的习惯。

八、业务学习:

1。认真领会课改精神,熟练各学段教材资料,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2。多听课,评课参与群众研讨,取其长补己之短,丰富自己的阅历。

3。充分利用多媒体、图书室等查阅教学训练方面的资料,学习新的好的教学方法。

4。发奋学习电脑知识,能够制造出相应的课件利于教学。

5。多与同行共同交流,共同研讨,共同提高。

6。加强自我锻炼,提高自身素质。

九、评价教育教学:

透过测试和平时的练习采取教师或学生相互评价的方式,分优秀、良好、及格、仍需发奋四个层次:

1。学习态度与行为:能否以端正用心的心态投入到体育锻炼及体育课的学习中去。

2。体能与技能:能否正确的将动作掌握与运用状况。

3。交往与合作精神:能否正确处理好与同伴的合作关联。

十、初中体育教学计划安排:

1。争取在优质课评选中取得较优异的成绩,以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

2。在教师基本功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3。与其他同行共同搞好校队的各项训练。

4。认真落实两操一课活动。

初中体育课的教学设计

为什么体育锻炼能够促进身体形态的发展?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使骺软骨的细胞正常增值,促进骨骼和生长速度加快,从而使身体长高。

体育锻炼不仅可以身体长高,还可以使肌肉发达有力。体育运动加速了新陈代谢,使肌纤维增粗,体积增大,肌肉变得粗壮、结实、发达而有力。

初中生形体练习中应注意的事项

初中生的骨骼增长较快,骨骼的弹性大,硬度小,易发生弯曲和变形,能承受的压力和肌肉的拉力都较弱;肌肉的发育以长度增加为主,肌肉细长,肌力较差。容易疲劳,所以在

初中体育足球教学设计范文5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同时也是张扬个性的时期。在这期间,每个学生都会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思考问题,观察事物,解决困难的方式,在某些方面,这些也体现出学生的个性。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做的不是将这些张扬个性的方式抹杀、统一,而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允许他们中存在身心发展的差异,同时将这种差异看作一种教育资源,然后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比如,在进行“三级跳远”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三级跳远与普通跳远不同,要进行跨步,这个过程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还很陌生,很多同学做起来十分别扭,甚至还没有平时随便跑两步跳的远。教师可以这样开导学生,告诉他们,不要刻意地计算步子,把沙坑当作一条比较宽的沟渠,你们要做的就是跳过去。这样一来,学生们就会慢慢将注意力从三级跳远的迈步转移到越过“沟渠”,从而有着跃跃欲试的冲动。让他们经过不断地尝试后,最终都能有所进步,这个时候,教师只要对个别学生进行动作纠正,对一些展现出跳远天赋的学生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如何控制自身力量,步幅,甚至是“吃板”程度。体育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有时候没必要刻意在意深层次的技术问题,只要每个学生能够体会到运动的快乐,达到目标运动量就足够了。课后,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写出对于体育课的意见,让他们以课堂参与者的视角提出建议,更能促进体育教学设计。在实际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新型教学器材,然后暂且不告诉学生使用的方法,让学生开动脑筋,想想这种器材应该如何使用,自己创造玩法,锻炼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比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在向学生展示篮球后,可以先不向学生介绍运球和投篮动作,让学生先拿着球去玩,看谁能玩出新花样,然后请表现较好的同学进行示范,让篮球融入课堂之中。接着,教师可以回归正题,向学生们介绍篮球的玩法,比如运球的动作,投篮时的手势等等,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到篮球运动的魅力。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其自主学习

体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唯有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之中,才能使他们的体魄得到锻炼。体育教学同其他科目一样,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在满足他们情感需求的同时,促进他们主动参与体育运动。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长久以来的经验告诉我们这样做收效甚微,体育教学更是如此。所以,体育教师要转型成为课堂的设计者,课堂资料的准备者,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在教学中添加更多趣味性教学和探究性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真正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比如,在传统的体育课程中,教师可以偶尔进行一次民间体育运动课。向学生展示民间的一些体育器材,比如铁环、陀螺、鸡毛毽子等。我们的学生见惯了篮球足球排球等传统的体育器材,再也不能吸引他们的兴趣,此时见到这些民间的体育器材,自然会产生兴趣,会主动参与其中。这些民间体育器材简单容易上手,我们的学生很快就能熟练掌握,乐在其中。他们充分参与其中后,又会对下一次的体育课产生期待,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让学生在主观上“想”上体育课。

三、对重点体育项目进行分步式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分步教学可以说是体育教学中一个极为有效的手段,将一些重点体育项目进行分步教学,既减弱了项目的难度,同时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近些年,篮球、足球等运动项目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在进行这些重点项目时,大可以采用分步式教学。比如,在篮球教学伊始,运球是一大重点。首先在前面一两次教学中给每个学生画一个圈地,让他们在圈中拍球,不要将球拍出圈,尽量放低身子,控制好球。然后在接下来几次授课中,可以对学生提出进一步的要求,不再画出范围,让他们拍着球绕着篮球场慢慢走,在行进间控制住球。这对很多学生来说较为困难,也许整个学期都不能做得很好,可以让他们多练习几节课。在最后几次课时,可以对那些掌握较好的学生进一步提出要求,让他们运球绕球场慢跑,或者进行投篮练习。通过分步式教学,将较为困难的教学项目进行肢解,让学生慢慢吸收。最终,促进体育教学的进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初中体育足球教学设计范文6

关键词:湛江 初中 体育课 教学现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6-0020-05

1前言

体育,是现代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必修科目,也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体育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只有准确把握好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才能实现体育教学模式的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没有自由表达自己情感与自主表现的机会。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没有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只能按照老师的思想方式走,忽视了学生的内在需求和个性化的发展,导致学生对学习缺乏主动,对追求新知识的学习和达成目标缺乏动力,创新能力的发展受到限制。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受到束缚。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要发挥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彻底摆脱传统的应试体育教学,实现新课标的教学,真正作到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教学,把当前的技术型课程传变为素质型课程,改变旧的课程评价标准,不再单单以某一项目的成绩作为评定学生好坏的标准。必须构建以素质教育为特征的评价标准,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自主练习,完成学生从我要练习到我会练习,最后达到我要练好的效果。可当前中学体育教学中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还是为了升学考试而做准备,还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学习,去完成老师所安排的练习。在课堂中老师没能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实践、摸索学习。

因此,有必要对现实中中学生体育课的具体学练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本文以湛江市几所中学为例对中学生体育课学练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从而试图为湛江市乃至其他地方的中学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提供对策建议。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论文研究对象为湛江市初中生体育课教学现状。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国内外有关体育教育的文献资料以及湛江市中学体育课程内容的相关资料等,为本文提供依据。

2.2.2访谈法

走访湛江市一中培才学校、湛师附中、湛江市第二中学、湛江市第七中学,在校的体育老师和学生,就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上室外体育课的学练现状进行了解。

2.2.3问卷调查法

在湛江市所有初中中学,本文以湛江市有特色的湛江市一中培才学校、湛师附中、湛江市第二中学、湛江市第七中学,初一到初三的学生的体育课为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发放调查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46份,有效回收率为98.4%。

2.2.4数理统计法

对搜集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湛江市初中体育教学开展现状

随着2009年湛江市体育中考项目改革完成后,除了省定的200米跑这个项目以外,增加了其他自选部分,有“立定跳远”“一分钟跳绳”“投掷实心球”“篮球半场来回运球上篮”“一分钟仰卧起坐”等。湛江市也制定了自己的体育教学内容提纲。初一年级主要课程为课堂纪律的培养、体育与健康、跳绳及几个短跑项目,包括50米跑和100米跑。初二年级主要的课程是跳绳和短跑、中长跑,包括50米、100米、200米和1000/800米。初三年级一开始就是为中考项目做准备。《全国中小学体育课的纲领要求》,中学教学的指导思想要正确,依据体育学科的性质、规律,从实际出发正确贯彻《体育与健康》的新课程标准精神,发挥教师在课堂的引导作用,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做到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内在需要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经调查研究,湛江市各中学虽然打着新课标的指导思想,但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和新的体育课程标准还是相距很大,并且大部分中学为了提高体育中考成绩,学校制定自己的体育学校内容,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学生就按照老师规定的任务去上体育课,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学生根本没有自由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长处。教学内容单一、机械化,导致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上体育课的这种现象出现,而且学生对体育课的内容学习只是应付老师,应付升学考试。

3.2湛江市初中生室外体育课学练的基本情况

3.2.1学习方式

目前各中学的体育课学习方式依然保存着传统学习观,其主要特点是学生被动、盲目、单一和机械化,甚至还出现放羊式的学习,而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却比较少,把学习的主动权握在老师的手中,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独立学习性。

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目标也是老师制定的,学生只能跟着老师的课堂程序去走,机械化地去模仿学习,这样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受到限制。而且当前我国的体育教育全部是班级授课制,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品质,运动能力和环境的适应能力都有所不同,而几乎所有的任课老师都是组织学生统一学习和统一练习,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样也导致同一个老师教同样的内容而出现学生成绩两边倒的效果,好的学生就会有成功的体验,从而更加努力学习,而差的同学却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在课堂的学习中,这部分同学只带着应付老师的心态去学习。

因此,从素质教育的目标来看,要彻底改革旧的、传统的学习观。

3.2.2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一般是指学生对学习的求知欲望,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它通常可以从学生对学习所表现出来的激情程度去判定和说明。中学生体育学习态度是指个体对体育参加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是学生从内心表现出来对体育学习的行为倾向。中学生应该对体育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价值有正确的理解,这样才能使学生有正确的体育学习态度,一个不了解体育活动的价值的学生,就算对体育活动有好感,在学校、老师的压力下完成学习内容也是应付式的。

通过调查研究,该地区中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态度表现冷淡,在课堂的学习中,精神分散,对老师的技术讲解感到厌烦。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出现这种心理,现在不用管老师教的是什么,只要等到学期考核的时候再练一下,考试及格就行。

因此,在这种体育学习态度的影响下,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懒散,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不好。

3.2.3学习兴趣

从表1数据显示,在体育学习前,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还是比较高的,但是在统一的教学下,由于个体的差异,学习能力的不同,渐渐的学生自己也感觉到老师在体育课堂教的内容和技术都是为了以后的升学考试做准备的,所以在体育学习后大部分同学对体育学习感到枯燥、无味,从而学习兴趣也下降。

3.2.4练习时间

一名合格的体育老师不仅要求有坚实的理论教学基础,还要有一定的教学技巧,合理的安排教与学是上好一节体育课必备的前提条件。一堂体育课的练习时间,是繁多的体育课准备工作中重要部分之一,也是衡量体育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如何准确地预计安排体育课的练习时间,是提高学生体育课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表2数据表明,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认为体育课堂教学中,练习时间占总课堂时间较长。

表3资料显示,湛江市中学生对体育课练习时间的安排不满。这也降低了学生对内容练习的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

3.2.5练习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不能代替学生练习,学生是学习和练习的主人,练习的积极性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表3、表4的数据显示,中学生在不同的年级,练习的积极性和练习态度都有明显的区别,在初中一年级的时候不管是练习的积极性还是练习态度都还是良好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二年级时,练习的积极性和练习的认真态度都有所下降,进入初三后两者都显然提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升学压力所致。

学生积极参与练习不是因为喜欢体育而学而练,只是因为不能不练。为了让自己在中考升学考试中增加点分,在老师家长的压力下,学生只能无奈强迫自己去练习,完成老师给自己制定的目标。

4影响学生体育课学练情况的因素分析

4.1学习内容

初中生体育教学内容是影响中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学生在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特征是活泼好动的时期,对娱乐性、竞争性强的项目比较感兴趣,特别是球类项目,但从表6调查情况来看,湛江市各中学基本不开展球类项目,体育教学的内容基本都是跑步、跳绳,只有很少一些学校才有篮球和跳远。

从中反映出,湛江市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都是围绕着湛江市体育中考项目来展开教学的,体育教学开展的项目太少,没有以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及渗透“快乐”为教学目标,过早进行专项学习,单纯选用以提高学生体育成绩的教学模式,没有脱离传统的应试教育。只注重成绩没有真正满足学生内心需要,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脱离了新的体育课程标准。

4.2教学设计

现代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和欲望。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发展,保证他们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坚持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根据调查了解,湛江市各体育教师的教学设计全部是按照湛江市的教学内容提纲,实行单一机械的教学流程,每一堂体育课都有规定的教学内容和练习任务,由任课老师统一指挥,集体练习。只求完成教学课程目标,不管学生个体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导致学生对体育课失去热情,把上体育课当做是一种任务去完成。

4.3练习场地

学校体育场地是指学校拥有的以学生运动为主要用途的场所,通过了解,湛江市各中学,一般拥有室外篮球场3-4个,室外排球场1-2个,田径足球场400米草皮的一个,室外羽毛球场4-5个,有部分中学还拥有室内力量练习室一个。

从学校体育场地和设备上看,湛江市各中学的体育场地设备还是比较完善的,可是由于学校对体育课的课程安排时间一般都是在上午的第四节课和下午,所以在一堂课程中大多数都是四五个班级一起上课,这也就出现了练习场地空间受到限制的情况出现,为了让初三年级的同学有良好的练习场地,学校公布了初一、初二的同学在和初三年级的同学同时上课时,初一、初二年级的同学必须把练习场地让给初三年级的同学。显然就出现了想练习的同学没有场地练,而不想练习的同学也有借口不练。整个湛江市中学体育教学都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的练习只是比练而又没有真正达到练习的效果。

5对策

5.1重新定位中学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创新体育教学内容与形式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作为教学目标,构建以技能、认识、情感、行为等方面进行课程结构的设制。

在课堂类型的安排中,不仅仅只上体育室外实践课,在适当的时间段,也要多安排室内理论课。融合体育运动技术、中学生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多方面有关知识、让学生真正了解运动与健康的关系,培养他们终身体育的锻炼意识。从思想上纠正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态度,更新他们的体育意识,把学生认为上体育课只是为应付以后升学的考试这种思想彻底消除。

5.2中学体育室外教学内容改革更新

初中生体育教学内容,在长期的变革中,考试项目、规则和教学办法规范了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这种旧的教育形式,使天性喜欢体育运动的学生望而生畏,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主动性也有减无增。中学体育教学内容应以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促进学生把握运动锻炼能力的方法及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作为主要内容。在室外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教材,除了完成体育中考的几个项目以外,更应多安排带有娱乐性、组织性、竞争性等中学生比较喜欢的项目。

作为任课老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善于应用学生喜欢的项目和中考考试项目的练习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在娱乐中完成学习和练习任务,达到认真练习的效果。在适当的时候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体育竞赛活动,让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获得成功的体验。还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强的项目,如健美、舞蹈、艺术体操等。总之,在教学内容方面,要突破应试及竞技运动结构的约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

5.3教学设计与方法的优化

改变过去以“教”、“灌”为主的方法体系,注重以老师为引导和启发的教学方法。体育教学要由过去的老师教什么学生跟着学什么,转向学生“自主学习”,做到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完成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同时注重教学设计和方法的多样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单单实行“强制命令”,通过程序化的练习使学生成绩得以提高。要把教学设计成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成为自身素质发展的主人,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与方法时应重视学生的合理要求,提倡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并创造使学生体验运动乐趣的条件和成功的满足感,引导学生增强体育意识和养成自觉练习的良好习惯。

5.4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机,制定提高体育课兴趣的方法

教师要创设好的教学情景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出一个宽松活跃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有感而启。体育教学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教学的,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个别同学的演习和自身的实践,从而增强技术形象的真实感,这样可以调动学生体育训练的参与,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

所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在轻松的气氛下活动,学生没有老师的限制,轻松自由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在体育课堂中自己才是真正的主人,并且,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的层次、不同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这样才能适应学生的需要,才能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5.5加强体育场地的建设与管理

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一步兴建体育学习场地以及对体育练习场地进行有效的管理,为学生提供更有利的学习和练习平台。体育课程内容安排要与体育学习场地相结合,尽量避免不同年级的课程内容安排和需用学练场地相冲突,有效解决学生因为没有练习场地或抢场地的情况。

6结论

(1)湛江市体育中考项目改革完成后,湛江市教育局制定了自己的体育教学内容提纲,重新定位中学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创新体育教学内容与形式初一年级主要上的课程为课堂纪律的培养,体育与健康、跳绳及几个短跑项目,初二年级主要上的课程是跳绳、短跑和中长跑,初三年级一开始就是为中考项目做准备。